美股周一收盘走低,因美联储官员发表“鹰派”讲话。投资者继续权衡美联储加息动态,当前市场避险情绪升温。VIX 恐慌指数冲高8%
截至收盘,道指周一收跌497.57点,跌幅为1.45%,报33849.46点;纳指跌176.86点,跌幅为1.58%,报11049.50点;标普500指数跌62.18点,跌幅为1.54%,报3963.94点。
美联储多位票委强化鹰派立场
今年两位FOMC票委: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和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均鹰派发声。
美联储“三把手”威廉姆斯预计通胀压力将在明年消退,但预计到明年年底通胀将超过3%。他说,由于物价可能放缓至仍高于美联储2%目标的水平,美联储将继续努力。
此外威廉姆斯提到了最终降息的可能性,表示那一刻至少还需要一年时间。
市场分析认为,威廉姆斯暗示美联储将继续加息,也就是说,抗击高通胀的政策要持续到2024年。
美联储二号人物、副主席布拉德的讲话呼应了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1996年的"非理性繁荣"讲话,他认为“市场对FOMC将不得不采取更激进而不是更少激进措施以遏制严重通胀的风险低估了一点。”
布拉德表示,美联储可能会缓慢加息至5% - 7%的区间,且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可能不得不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
根据我们美股投资网获悉,这区间比上个月的预期 4.75%再次提高,意味着,要达到这个目标,明年将更猛加息!
虽然加息会提高借贷成本,以帮助在过热的经济中抑制需求,但它也会侵蚀目前处于健康状态的其他经济领域,包括低失业率和消费支出水平。
但布拉德表示,在失业率较低的时候抗击通胀对美联储是有利的。
此外他认为供应链危机,地缘冲突、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和气候变化相关的长期影响有可能“降低供应链的弹性,从而增加未来的通胀的波动性。
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12月加息50个基点至4.25%-4.50%区间的概率为69.9%,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30.1%。
衰退交易重新主宰市场
市场定价显示,即使美联储尚未转向,许多投资者也越来越多地将目光从美联储持续加息的风险,转移到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上。
上周高盛表示,到2024年,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将位于4%以上,原因是市场对明年降息的预期会因经济并未进入衰退及通胀仍居高不下而破灭。
瑞银策略师也指出,市场正担心全球供应链中断加剧,并恶化通胀风险。近期长期美债收益率快速回落,说明衰退交易重新主宰市场。
德意志银行在周一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表示,美股的熊市反弹将持续到明年,然后随着全球经济衰退的形成而出现回落。
本周重点关注
市场观察人士预计,随着投资者消化本周晚些时候将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市场将出现更多波动。这些数据将提供有关美国经济状况的进一步信息。主要数据包括周四公布的美国10月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和定于周五的11月非农就业。
投资者还将关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其他央行官员的讲话,以寻找有关美联储在继续努力为通胀降温之际未来加息可能走向的暗示。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定于周三在布鲁金斯学会的一个活动上就美国经济、通胀和劳动力市场前景发表讲话。
根据美股大数据量化交易终端,我们扫描到有一个版块里面的个股逆势上涨,
每天都出现大量的看涨期权推动股价走高,是机构不断买入的信号
来源 StockWe.com
究竟是哪个强势的板块,添加我们微信客服MaxFund
周四(11月24日),欧洲央行公布了10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纪要显示,当时该行官员们担心通胀可能会变得根深蒂固,需要进一步提高利率。
在10月26至27日的会议上,欧洲央行决定将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将分别上调75个基点至2.00%、2.25%和1.50%。7月以来已累计加息了200个基点,创下该行有史以来最快的紧缩记录。
纪要显示,这项行动获得了“绝大多数”决策者的支持,而“少数”官员则希望采取幅度较小的50个基点。一些决策者还表示,“即使在货币政策立场正常化、利率进入中性区域之后,可能还需要继续收紧,以达到欧洲央行2%的中期通胀目标。”
纪要称,在连续加息75个基点之后,放缓步伐是合适的。不过,与美联储所述的类似,欧洲央行的终端利率将显著提高。市场认为,存款利率的最高点应该在3%,即还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再加息150个基点。
讲到量化紧缩(QT),决策者们将缩减欧洲央行9万亿欧元资产负债表的计划提上了日程。决策者们还同意改变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III的条款和条件,预计此举最终将提高欧元区企业的借贷成本。
经济增长持续放慢、通胀难让人放心
通胀方面,成员们强调,最新的通胀数据继续超出预期,“一点也不令人放心。”上周,欧元区公布的10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0.6%,高于9月的9.9%,是欧洲央行2%目标的五倍还要多。
欧洲央行执委、首席经济学家连恩称,通胀率仍然过高,并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在2%之上,但长期通胀预期与2%的水平保持一致。
执委施纳贝尔指出,财政支持引发了中期通胀风险,要避免过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到目前为止许多财政政策都缺乏针对性。
汇率方面,央行决策者已知晓近两年欧元兑美元汇率呈贬值趋势,但9月会议以来欧元的贸易加权汇率略有提高。大宗商品方面,石油、金属和食品价格与9月相比变化不大,天然气现货价格已大幅下跌。
由于接触密集型服务的重新开放,私人消费强劲增长,推动了欧元区第二季度的GDP增长。但最新指标表明,第三季度增长基本停滞。连恩补充称,接下来两个季度的经济活动也会有所放慢。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国投资机构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联合创始人兼研究主管Tom Lee在最新的报告中称,本周二美股出现了一个极为罕见的反向信号,预示着美股将大幅上涨。
他解释称,看跌看涨比率(Put to Call ratio)周二飙升至1.0上方,而同一天标普500指数也涨超1%。这一信号令人费解,因为看跌看涨比率通常在股市下跌、而非股市强劲上涨时飙升。
看跌看涨比率是一项技术指标,有助于衡量投资者情绪。看跌看涨比率为1时,表明市场处于中性时期;而当看跌看涨比率变的异常高时,意味着有大量的看跌期权被买入,这表明市场很可能正在探底,投资者可能会据此考虑做多股市。
Lee指出,看跌看涨比率在周二由0.64跃升至1.35,与此同时,标普500指数大涨近1.4%。据Fundstrat的数据,自1997年以来,这一比率在标普500指数涨幅超过1%的同一天飙升至1以上的情况只有三次。
他补充说,这三次情况下“股票的远期回报非常好”:这三次情况分别发生在1997年2月、2008年11月和2020年3月,而在这些时间接下来的几个月和一年里,股市都出现了大幅上涨。
据Lee说,在上述三次情况发生之后,标普500指数在之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平均远期回报率分别为3.7%、17.5%和35.8%,之后6个月和12个月获得正向远期回报率的几率为100%。
因此,这一反向信号再加上年底强劲的季节性因素,让Lee相信标准普尔500指数到年底可能飙升至4,500点,较当前水平上涨约12%。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今日市场要闻有:①腾讯大股东继续减持,一个月抛售近8000万股;②沙特阿美基础油公司获批IPO;③小米造车预计2024年量产;④南向资金净卖出腾讯控股4.45亿港元。⑤小米13系列已量产,预计售价将上涨15%-20%;⑥恒大突发!11宗地遭政府无偿收回,净用地面积2071.3亩。
全球市场
美股:11月24日(周四)为美国感恩节假期,美股休市一日。
欧股:德国DAX30指数收涨0.78%,报14541.56点。法国CAC40指数收涨0.42%,报6707.32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0.02%,报7466.60点。
亚太股市:11月24日,香港恒生指数收涨0.78%,报17660.90点,恒生科技指数收涨0.79%,报3582.95点。日经225指数收涨0.98%,报28392.50点。韩国KOSPI指数收涨0.96%,报2441.33点。
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夜盘收报7.1540,较上一交易日夜盘收涨40个基点。
原油:布伦特1月原油期货收跌0.08%,报85.34美元/桶。
全球要闻
行业高管警告:欧洲能源危机可能将持续数年之久
能源行业高管和分析师警告称,如果欧洲不能减少需求并获得新的天然气供应,该地区的能源危机将持续数年之久。
得益于今年秋季温暖的天气,加上天然气储存水平接近饱和,欧洲大陆今年冬天有望避免一场能源灾难,但人们越来越担心未来数年的能源供应形势。
维多能源集团(Vitol)亚洲液化天然气(LNG)主管Sid Bambawale表示:“我们正处于一场天然气危机,未来两三年我们将继续处于一种有点危机的状态。所以,我们不要产生虚假的安全感。”Vitol是全球最大的独立能源交易商。
上述警告揭露了一个有些残酷的事实:尽管欧洲各国政府已经花费了数千亿欧元来保障今冬的能源供应,并为家庭和企业提供支持,但公共资金的压力以及家庭和企业的痛苦很可能在明年继续存在。
欧洲央行纪要“基本复制”美联储:放缓步伐但不会停止加息
周四(11月24日),欧洲央行公布了10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纪要显示,当时该行官员们担心通胀可能会变得根深蒂固,需要进一步提高利率。
在10月26至27日的会议上,欧洲央行决定将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将分别上调75个基点至2.00%、2.25%和1.50%。7月以来已累计加息了200个基点,创下该行有史以来最快的紧缩记录。
纪要显示,这项行动获得了“绝大多数”决策者的支持,而“少数”官员则希望采取幅度较小的50个基点。一些决策者还表示,“即使在货币政策立场正常化、利率进入中性区域之后,可能还需要继续收紧,以达到欧洲央行2%的中期通胀目标。”
纪要称,在连续加息75个基点之后,放缓步伐是合适的。不过,与美联储所述的类似,欧洲央行的终端利率将显著提高。市场认为,存款利率的最高点应该在3%,即还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再加息150个基点。
趁油高涨赶上市 沙特阿美基础油公司获批IPO
周四(11月24日),沙特资本市场管理局批准了沙特阿美基础油公司(Luberef)发行其约30%股权的IPO申请。
沙特阿美基础油公司是能源巨头沙特阿美的一个子公司,主要业务是生产用于机动车、船舶和工业机械的润滑油的基础油。
公司本次获批在沙特证券交易所发行其5,000万股股票,约占公司29.7%的股份。综合多家媒体6月的报道,花旗集团、汇丰控股和沙特投行SNB Capital已被聘请为此次IPO的顾问,可能筹集约10亿美元。
据了解,上市前沙特阿美拥有沙特阿美基础油公司70%的股份,其余股份由当地的杰德瓦投资公司持有。分析预计,此次上市的股份主要是杰德瓦持有的那一部分。
税率可达90%!德国拟对电力公司征收暴利税 清洁能源也躲不过
据媒体报道,德国政府已拟定计划,将对部分清洁能源发电企业征收高达90%的暴利税,从而为其消费者援助计划提供资金。
作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德国也处于欧洲能源危机的中心,该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要高于其他欧盟成员国。德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渡过难关。
德国政府周二出台了天然气和电力价格刹车机制草案,这项机制将从2023年3月1日正式启动,持续至2024年4月30日,不过针对消费者的价格补贴将从2023年1月开始生效。
港股早知道
腾讯大股东继续减持!一个月抛售近8000万股 影响多大?股价已反弹近40%
11月24日,腾讯控股大股东南非Naspers集团的荷兰子公司Prosus披露最新的资产情况,对比10月28日和11月23日数据,Prosus减持了腾讯7980万股。
今年6月,腾讯主要股东Prosus及Naspers集团宣布,该公司将开启长期回购计划,而回购资金来源于减持腾讯股票。
后续,在腾讯股票下跌压力较大之下,Prosus曾于9月9日至10月28日期间暂停了减持计划,而最新数据表明,Prosus仍然在减持腾讯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1月初曾传出中信集团与Naspers洽谈收购腾讯全部股份消息,Naspers集团旗下子公司Prosus发布声明回应,该文章并不符合事实,具有猜测性,并表示Naspers集团强调一直看好腾讯的发展前景。
小米13系列已量产:预计售价将上涨15%-20%
11月24日,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独家获悉,受定位升级、成本、疫情、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即将发布的小米新一代旗舰机小米13系列预计售价将大幅上调,上调幅度将达15-20%,小米13售价将在4500元左右。
目前,这一系列产品已经开始量产,全系均搭载4nm芯片。
吉利多款车型涨价?回应来了!暂时没有计划调价
11月24日,有名为“关于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消息称:吉利汽车、几何汽车、睿蓝汽车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至6000元不等,具体车型的调价通知将另行发布。
网传消息显示,吉利涨价的原因是汽车购置税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在此之后上牌的车辆国家将不再给予补贴(现有补贴额度:插电混合动力车4800元/台、纯电动车12600元/台,燃油车半税补贴)。同时,下半年以来,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对于上述消息,吉利汽车有关人士11月24日独家回应上证报分析师表示,此消息非吉利官方发布,是假消息。明年国补退出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可能会带来影响。目前吉利汽车对新能源产品未进行价格调整,吉利汽车将以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回馈用户的信任和期待。
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24.96亿港元 净买入碧桂园3.34亿港元
11月24日,截至港股收盘,南向资金当日成交净卖额为24.96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当日成交净卖额为18.4亿港元;港股通(深)当日成交净卖额为6.57亿港元。
交易所公布的港股通十大成交股显示,今日南向资金大幅净卖出盈富基金12.38亿港元,同时,净卖出腾讯控股4.45亿港元,净卖出龙湖集团1.51亿港元。净买入碧桂园3.34亿港元。
恒大突发!11宗地遭政府无偿收回 净用地面积2071.3亩!什么情况?将提出行政复议
恒大又一则利空消息袭来。11月24日,恒大公告称,武汉市江夏区政府作出一个行政决定,无偿收回恒大武汉科技旅游城项目11宗土地,该决定书仅针对该项目的其中11宗土地,不涉及该项目的其它地块。据了解,恒大原计划将该项目打造成大型文旅综合体,投入21亿元建设约24.2万平方米的文化旅游配套项目。恒大披露,目前,该项目保交楼共12个批次,其中10个批次已正常施工,另外2个批次处于恢復施工过程。此次被武汉江夏区政府无偿收回的11宗土地涉及净用地面积2071.3亩。
恒大表示,正与武汉市江夏区政府进行沟通,并将就此事提出行政复议以保障公司合法权益。
万亿险资出手!大举买入工行H股 什么信号?今年险资仅举牌四次
11月22日,太平人寿通过受托管理人太平资产管理的账户,通过港股通在二级市场增持并举牌工商银行H股,共计买入8300万股,涉及资金约3.1亿港元。这是今年以来险资第四次举牌上市公司,也是第二次主动举牌H股股票。
小米造车进展几何?预计2024年量产 雷军曾称:唯一成功途径是冲进世界前五
在11月23日晚间的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小米集团总裁王翔表示,小米到2024年上半年实现智能电动车量产的目标进展顺利,目前小米的电车研发团队人数已超1800人,前三季度公司在造车方面的总投入是18.6亿元。此前雷军曾说过:“我们(造车)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成为前五名之一。”
财经日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沉寂”四年的刘强东近日以一封内部信的形式重新回到大众面前,一如过往的强势,直接对近2000余人的管理层团队“动刀”。
一位知情人士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确认,11月20日,刘强东召集副总监级别以上的高管开会,提出年末对高管进行末位淘汰。而在两天后,刘强东便通过京东全员信的方式,宣布自2023年1月1日起,京东集团高级管理人员的现金薪酬降低10%-20%不等,职位越高降得越多。这是过去几年以来,京东第一次提出对高管进行全面降薪。
京东新一轮架构调整同时也被曝光:原有的3C 家电事业群一拆为二,将电脑数码、通讯、家电三大事业部,调整为家电家居事业群和电脑通讯事业群;原隶属于时尚家居事业群的家居事业部与家电事业部合并,组建新的家电家居事业群。原京东零售集团CFO李帅出任京东家电家居事业群负责人。
大调整背后是京东在零售电商上面临的挑战,外界甚至出现了“京东再不紧张起来,可能会被拼多多、美团以及抖音等组团抄家”的议论。京东的核心竞争力究竟还在不在?美股投资网分析师通过采访家电、白酒、奶粉和美妆等京东电商合作伙伴的负责人,试图寻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
双十一“遇冷”
京东上上下下突然紧绷起来,与双十一销售数据不达预期有有关系。
星图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以天猫、京东、拼多多为代表的综合电商总交易额为9340亿元,同比增长了2.9%。而抖音、点淘、快手为代表的直播电商今年双十一总交易额为1814亿元,同比增长146.1%。
另一方面,京东在下沉市场的地位也面临拼多多的威胁。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为5.697亿,同期拼多多的活跃用户数达到8.687亿。
以京东具有优势的家电产品为例,京东虽然还是霸主,而直播电商和拼多多正在迈开大步向前飞奔。
星图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家用电器品类是综合电商平台上销量最高的品类,销售额达到1566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京东占比59%,天猫占比33%。
但即便是斩获了家电领域的半壁江山,刘强东对双十一的表现不太满意。
有报道称,刘强东在今年双十一前后,曾在内部批评称,京东要保持低价优势,销售价格不能逊色于直播电商,而在最后总结今年双十一京东的表现时,曾提及拼多多的“碾压”。
一家电企业区域负责人王冰(化名)对分析师表示,拼多多一直在拼低价,今年双十一做百亿补贴,其客户群更多,不过客单价没有京东高。
据奥维云网的《大家电双11报告》,抖音、快手、点淘等直播电商今年双十一累计成交额1814亿元,同比增长146.1%,电商直播渗透率已从0.27%攀升至17.97%,流量私域化愈发明显。此外,新零售(京东到家、淘鲜达等)成交额218亿元、同比增长10.8%,社区团购成交额135亿元、同比增长1.1%,渠道碎片化加剧。
奥维云网认为,渠道结构在变,从“交易场”到“内容场”,线上渠道走向细分化。直播平台快速崛起,进一步加速线上渠道分化,下沉市场份额扩大,成为了家电企业重要的增长引擎。
线上零售趋势中,根据奥维云网的大家电零售线上监测数据显示,直播电商业务快速增长,2022年1-10月,,以冰箱、冰柜、空调、洗衣机为例,抖音、快手的零售额分别达到14.2亿元、0.3亿元、9.5亿元、11.9亿元;下沉市场潜力巨大,2022年1-10月,下沉市场的冰箱、冰柜、空调、洗衣机、干衣机销售额占比分别达28.5%、25.8%、29.6%、30.7%、15.4%,拼多多加码下沉市场,2022年1-10月,其冰箱、冰柜、空调、洗衣机、干衣机的零售额分别达26.8亿元、10.4亿元、33.5亿元、21亿元、2.3亿元。
新兴消费模式的兴起让京东在家电领域的优势正在面临挑战。
中心化电商平台获客成本的不断攀升,让其增长潜力见顶,抖音、快手、微信停止向电商平台导流;不少家电企业都对高昂的“过路费”与流量费“望洋兴叹”,仍然会为趋势买单。
为了破局,京东也曾尝试独立发展拼购业务,今年6月,京东拆散京喜事业群,京喜拼拼被并入零售业务。此外,王冰对分析师表示,京东也在华南的三四线市场也布局了约800个京东帮的服务店,来争夺下沉市场。
但从效果来看,并不明显。“京东平台电商的大家电零售费用率(从商品销售收入中提取费用的比率)约5%-6%(不含为消费者送货的费用的情况下,如果包含送货费则费用率更高),直播电商的费用率可能2%-3%,新兴电商的成本更低,可以让利给消费者。”王冰介绍。
拓展新市场阻力重重
京东零售要做大规模,必然要扩展到家电、3C等优势领域之外的市场,这与当年亚马逊在线上销售图书大获成功之后走向全品类商品销售相似,是自然而然的选择,而今天京东零售在拓展新市场上也碰到了当年亚马逊遇到的同样问题。
在白酒市场,一些大牌白酒企业对京东不但不买账,甚至还能利用市场地位反制京东,京东在这些领域要建立其核心竞争力并不容易。2022年双十一后,五粮液和泸州老窖两家头部白酒酒企与京东爆发的矛盾凸显了部分消费品企业和京东自营之间的矛盾。
11月10日至11日,泸州老窖、五粮液相继发函给京东电商,泸州老窖在公函中对京东近期乱价销售其核心产品国窖1573的行为表示不满,称京东多次、低价销售52度国窖1573系列产品,扰乱了市场、破坏了合作基础,并决定从11月10日起,暂停与京东的相关合作。五粮液也对京东作出“处罚”,扣除2022年365万元的市场支持费用。
京东和两家白酒企业产生矛盾的关键为“乱价销售”的问题。据了解,在双十一期间,因为叠加优惠券后,京东自营的国窖1573和五粮液的价格越过了厂方规定的价格“底线”。
曾操盘白酒企业的武汉京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竹青告诉美股投资网分析师,京东低价销售国窖1573,对线下渠道价格体系刚性价差伤害很大,互联网平台卖酒大约只占中国白酒市场份额的10%,任何一个名酒厂都不可能纵容互联网平台而去得罪线下90%市场份额的传统渠道。
由于中国地域广泛且消费水平和习惯相差较大,因此酒企采取市场分区域分级管理模式,特别是头部白酒企业通过多级经销商制建立了庞大的市场分销体系,严格控货控价,而线上售价过低,就会冲击线下的价格体系。
11月25日,分析师在京东泸州老窖自营店里看到,52度国窖1573单瓶500毫升售价为1259元/瓶,优惠后到手价格为1139元/瓶,这一价格要高于市场实际售价几十元,相比于酒水团购商的售价会更高。不过在业内看来,这一价格更多是发挥价格示范和品牌功能,并非是为了更快的销售。
而白酒企业敢于“硬刚”京东,也是消费品行业中的特例,因为名酒产能和资源的稀缺性,让白酒企业特别是“茅五泸”等头部企业在厂商关系中占据绝对优势,因此并不在乎是不是“得罪”了京东。
虽然酒类企业较为强势,部分消费类目企业在与京东的合作中,却是处于一种微妙的状态。一家奶粉企业负责人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该公司和京东自营的合作模式毛保率是20%,具体组成是8%的利润和12%的市场投入费用,前者是京东的平台扣点,后者是用于购买京东的广告服务等。而在合作模式上,商家需要和京东自营谈一个供货价,之后销售由京东负责。
上述负责人表示,以前售卖价是京东根据销售情况自行调整,等于京东自负盈亏,但这两年这一政策有所调整,目前售卖价由双方协商而定,京东不会干涉太多,但动销差的商品京东会要求商家强制清退,平台方只盈不亏。
除此之外,美股投资网分析师了解到,品牌方和京东在价格上多数情况并不会出现矛盾,但在双十一等促销季节,却容易出现摩擦。据介绍,品牌方和京东会提前磋商促销价,但一般是听从京东安排,因为磋商失败,京东就不会为品牌安排“活动”,这会影响到最终销售,所以多数情况企业都是妥协。
上述负责人表示,平台调整促销价格时比如发优惠券等,并不会和品牌方商量,因此叠券之后商品的最终价格品牌方其实“说了不算”,因此可能会发生“破价”的情况。
目前,快消品大多数还是以线下销售渠道为主,产品市场价格管控也是快消品维持市场稳定的重要一环,一部分快消企业会采取线上和线下销售产品规格和包装不同方式建立区隔,以避免冲击线下价格体系。但部分行业,如婴幼儿配方奶粉等,由于受到配方注册制政策等限制,线上线下往往销售的是同一款产品,线上“破价”会对品牌线下的价格体系伤害很大。
有奶粉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由于京东在其线上销售中占比可观,就算发生破价,并不会“撕破脸”,而是快速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虽然奶粉品牌都会和京东做一些价格约定,保证线上线下的价格稳定,但客观上这些促销返券或打折券等方式,让京东会比线下更有优势。一些中小企业本身主渠道是以线下为主,如此一来便开始放弃大的电商平台,以保护线下价格体系。
美妆类目的尝试
在传统优势消费类目面临压力之际,京东也在积极拓展新的消费类目。在京东最新的企业架构调整中,将时尚家居事业群改为时尚美妆事业群,2013届管培生孔祥莹加入,足以显示京东对这一品类的关注。
孔祥莹担任过京东数码POP(开放平台)业务部总经理和京东零售平台生态部负责人,也是京东内部一手培养起来的管理干部。而在此前,京东零售美妆事业部的总经理王滔也在美妆行业打拼多年。
王滔于2018年入职京东。据说,在入职京东的第一天,王滔的第一句自我介绍是:“我是化妆品行业的老将、互联网的新兵。”
从王滔对外公开的履历可以看出此人在行业内极为资深。从2007年开始,王滔加入迪奥,成为销售总监,负责迪奥在中国市场的生意;又入职欧莱雅中国,负责上市新品牌并成为品牌负责人;再到进入拜尔斯道夫负责La Prairie全国的销售和培训工作,以及后期进入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担任雪花秀中国区品牌经理,将当时的雪花秀中国区销售额两年内从3亿做到超10亿元。
王滔入职京东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赫莲娜、欧舒丹、碧欧泉等十余个高端品牌先后引入京东美妆。而这些动作也在数据上有所体现。从公开的数据来看,淘宝天猫2020年美妆护肤类目下销售2982亿元,同比增长24%;京东2020年美妆护肤类目下销售 406亿元,同比增长42%;在市场规模上,淘宝天猫目前仍处于绝对领先优势,但高增速也说明京东的美妆护肤市场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由此,后者也成为不少品牌愿意合作的渠道之一。
在不久前的9月,LA PRAIRIE莱珀妮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开业。王滔说:“今年以来,京东新百货持续扩充高端美妆品牌矩阵,已迎来了十余个国际一线美妆大牌接连入驻。未来,京东新百货将持续丰富美妆品牌和产品选择。”
在新的人事调整中,孔祥莹的加入让时尚美妆的战略位置更上一层,但能否扭转品牌方和从业者对于京东在美妆行业影响力的固有印象,还需要时间验证。
业内人士对分析师表示,京东的美妆业务在这几年逐渐起了声量,有越来越多的美妆品牌入驻京东,也是在品牌不再需要“二选一”后京东获得的机会。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三季度海蓝之谜、阿玛尼、祖?玛珑、资生堂、M.A.C魅可等美妆品牌入驻京东,开设了品牌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
分析师从业内采访了解到,目前几个头部国际美妆集团与京东有不同形式的合作,但更多是出于多元化的布局,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韩国爱茉莉集团方面对分析师表示:“数字化变革是爱茉莉太平洋的重要战略,我们在天猫、京东等主流平台稳健布局,扩大品牌及产品露出,确保平台内品牌定位,以期在主要IP (例如6.18 、双十一)上实现增长。但同时也大力发展抖音、快手等新兴社交与电商平台,培育新增长动力。”
相比于其他平台,一位本土新锐美妆的负责人向分析师表示,“京东上涉足很少,顶多有一些分销的渠道。对于本土新品牌来说,在京东上挺难打开局面,京东不是一个从0到1的平台。”
她向分析师解释道,新品牌、新产品开始造势和推广,需要做用户、产品定位,但京东上就很难做内容引导,不像抖音和小红书,“从我们这类公司的角度来说,京东也许更加适合已经成熟的产品、已经有一定知名度、客户沉淀的品牌。新起来的企业第一波推广和销售并不适合在这个平台。”
另一位国产美妆品牌创始人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去年品牌成立后我们开设了天猫旗舰店,随后在今年6月在抖音开设了官方号。京东作为流量渠道同样在品牌扩张的考虑范围内,但考虑到目前抖音的流量和赋能,还是选择先在抖音上发展,而抖音的带货以及直播目前令品牌十分满意。”该创始人表示,会在明年布局京东方面的业务,对于京东更看重其分仓和物流能力。
京东向何处去
从综合电商的现状看,当前京东、阿里等都面临流量见顶的困境。
家电业资深人士李明(化名)对分析师表示,京东目前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获取新流量,腾讯的微信流量现在扶持自己的视频号,也更多扶持拼多多。如果京东要拼低价,家电厂会有意见。直播电商与京东的平台电商,属性不一样。京东是销售属性,厂家希望赚钱。抖音等直播电商,是促销、销售、推广、运营一体化,厂家希望扩大新产品知名度,结合了品牌费用。京东面向的是成熟的消费群体,抖音面向的是年轻的消费者。京东的直播、拼购没做起来,还在谋求新商业模式的转型。据了解,此次京东架构调整后,谢帆还是京东家电业务负责人,协同京东家居业务,他的上司是京东家电家居事业群负责人李帅。
李明认为,目前京东、阿里的增速是下降的,而拼多多、抖音却增长很快。很多做低价的杂牌都在拼多多销售,目前拼多多也在做强供应链,邀请大品牌进驻,平台费较低,帮助导流,还提供补贴。预计2023年家电零售渠道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区域连锁将取代全国大连锁的地位,拼多多会有更多品牌直营店,抖音也在加快拓展家电零售业务。
京东内部也意识到“低价”市场的重要性。在今年双十一战报中,京东强调了低价商品的增长。京东表示通过与品牌和商家深度合作,给亿万消费者带来实在低价,百亿补贴专场中有一半的百亿补贴商品种销量同比增长超50%,10%以上商品销量翻10倍。
在面临挑战时,京东看到了变化,也在尝试顺应变化进行改变。
例如,在面对更加理性的消费者,京东也尝试推出更多高性价比的服务。京东CEO徐雷在二季度和三季度电话财报会议上都曾提及,在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下,京东二季度和三季度的手机类目销售受到挑战。因此在今年双十一,京东手机以旧换新服务同样为购机用户开拓了更为环保的新渠道,双十一期间通过以旧换新方式购机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00%。
而在家电领域,随着销售场景的升级,京东也在努力迎合新趋势。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理事长助理吴咸建对分析师表示,家电家居零售业务融合是从需求端出发,为用户提供一站式选购、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提质增效之举。此外,5G时代,用户需求、行业迭代都瞬息万变,京东也需以变应变、以快制变。
宁波悠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品牌总监董晶晶向分析师分析认为,家电家居业融合是趋势。特别是在厨电行业,头部厨电企业都有集成厨房公司,比如橱柜、全屋定制。定制家居企业也有相应的厨电代工业务。家居需要定制,且客单价更高,以家电带动家居业务发展是理所当然。京东把家居与家电零售业务结合,也跟现在的家电市场的景气度不佳有关。
Gfk中怡康大家电事业部总经理彭显东对分析师说,最近家电零售渠道变化比较快,社交类的平台规模成长比较明显。京东这次组织调整,首先是为了适应当前零售业的变化;其次是聚焦于用户,从场景的角度,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零售场景和用户的结合中去。
事实上,今年国家政策层面也首次把促进家电与家居的消费相结合。2022年8月,国家有关部门印发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促进家电、家具、照明、五金制品等行业融合创新,培育智能家居生态。分析人士当时认为,这是谋求后房地产时代的突破。
家电零售渠道的前置化,也令建材家居市场成为高端家电销售的新兴力量。像红星美凯龙在积极开设智能电器的大店。据奥维云网(AVC)研报的数据,2022年7月,厨房电器在中国高端建材渠道的销售额占比达26.6%。
“京东把家电家居零售业务结合,并不意外。”王冰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京东已在布局。在广州市南沙区,京东开设了一个3000平方米的家电家居卖场;在清远市,京东也酝酿开一个几千平方米的家电家居卖场;在中山市,京东也开设了类似的家电家居卖场。线下家电零售门店人流减少,支撑不起租金费用,不少线下家电零售业务转移到家居、家具、建材市场。要装修的消费者在找人设计时,就把冰箱等也考虑进去,家电销售正从终端零售市场向家电成套销售转型,走向前端,京东的架构调整迎合了市场的变化。
整体看,京东在其传统优势类目家电领域面临着新兴渠道的挑战,但也可以看到,京东正在通过顺应消费场景进行改变,不过对于厂商提出的综合电商平台更高的获客成本,目前或许没有好的解决方法。
比如在白酒行业,不同于其他品类,白酒厂商更加强势,京东此前与泸州老窖、五粮液等厂商的矛盾中,厂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美妆领域是京东近几年积极开拓的领域,但对于不少新兴品牌而言,京东仍然不是第一选择,如果扭转品牌方对京东物流给力、引流乏力的印象,还需要京东做更多的努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在特斯拉降价后,比亚迪反而要涨价了。
11月23日,比亚迪宣布将对王朝、海洋及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2023年1月1日之前付定金签约的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
比亚迪涨价,特斯拉降价,背后有何用意?其他车企跟不跟?
进击的比亚迪,销量利润全都要
此次已经是比亚迪年内第三次宣布车型涨价。第一次宣布涨价是在1月21日,涨价原因是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比亚迪宣布从2月1日起,对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相关新能源车型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涨幅为1000-7000元。
第二次宣布涨价是在3月15日,价格上涨原因是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比亚迪宣布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3000-6000元不等。
这三次上调价格原因大同小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影响,二是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
根据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系列政策及规划,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在此之后上牌的车辆国家将不再给予补贴。
同时,下半年以来,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生意社数据显示,现货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接近60万元/吨,而2021年初价格为5万元左右。
比亚迪调价说明。
尽管此前两度涨价,但比亚迪的势头反而越来越猛。今年前三个季度,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共交付新车90.9万辆,同比增加44.8%,而比亚迪同期交付新车118.5万辆,同比增长161.76%。
10月份,比亚迪销量再度超过20万辆,力压特斯拉。
在业内人士看来,接下来的两个月中如果没有意外,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将花落比亚迪。
比亚迪销量领先,但利润方面则不及特斯拉。
美股投资网数据依据今年第三季度数据统计,在全球知名车企之间,特斯拉单车利润高居第一,平均每辆车获利9711美元,远超奔驰、宝马、通用,比亚迪位居榜单第五,单车获利1466美元。
据东吴证券测算,比亚迪电动车单车毛利直到2021年才转正,只有800元左右,2021年比亚迪汽车均价约15万元,毛利率约0.5%。
从800元到1466美元,一年多时间比亚迪单车利润上涨10倍。在这一数字的背后,是比亚迪不断向价值高地发起冲击。
此前,比亚迪主销车型价格在10万-20万元,而今年推出的几款中高端车型价格在20万-30万元区间,例如比亚迪海豹价格在21万-28万元左右;比亚迪汉创世版价格区间为26.9万-28.8万元左右;唐EV和DM-p的价格在28万-33万元左右。
比亚迪还推出不同品牌,探索更高的价格区间。今年5月份,比亚迪官宣完成对腾势的股权调整,并将该品牌独立,主打高端市场,其首款车型腾势D9起售价32.98万元。
比亚迪还于近日推出全新品牌“仰望”,产品预计售价在80万-150万元,首款车型为硬派越野,定价将在100万元以上。
其他车企如何跟进?
近期有调价行为的车企还有特斯拉。三季度以来,特斯拉已有多次降价和变相降价的操作。此前,特斯拉曾因多次降价被外界冠以“价格屠夫”之称。
9月份,特斯拉中国宣布,9月16日起至9月30日期间交付的全新定制车辆、没有上过牌的展车或运损的非全新国产Model 3及Model Y客户,若选择购买特斯拉店内保险,且投保险种包含交强险、车损险,将予以保险补贴8000元,补贴方式为在交付尾款时直接减免车价8000元。
10月24日,特斯拉宣布国产Model 3和Model Y降价1.4万-3.7万元,Model Y后轮驱动版下调至28.89万元,重回30万元以下售价。
随后,特斯拉又在11月8日推出保险方面的让利政策。11月8日至11月30日,购买现车及合作保险机构车险组合并按期完成提车的车主,可享受8000元的保险补贴;12月份车主则可享受4000元的保险补贴。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两大“顶流”,特斯拉和比亚迪的调价行为势必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其他车企跟涨还是跟降?
23日,极氪汽车方面回应媒体时称:面对复杂的市场价格体系变化,极氪不会跟风做价格调整。上汽通用五菱方面告诉美股投资网:目前并未接到调价的相关信息。造车新势力方面,蔚来和小鹏汽车等并未对提问做出回应。
在经销商方面,成都的一家上汽名爵4S店工作人员非常肯定地表示:“补贴要退坡,年内再不买就要涨价了。”这位工作人员同时表示,现在下单有数千元的优惠,建议早日做决定。
深圳的一家比亚迪4S店销售向美股投资网算了笔账:“还剩几十天就要补贴退坡了,明年再买新能源,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的纯电动车,要多花12600元,买混动汽车要多花4800元。”
对于车企是否涨价,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今年年末,有可能出现一轮涨价潮。因为明年新能源“国补”即将退出,车企降价之后再提价,反而会处于被动位置,不利于销售的开展。
此外,有业内人士向美股投资网指出,特斯拉此前敢于涨价是因为品牌效应以及订单供不应求,其他车企则只能自己消化成本的上涨。比亚迪此次涨价,一定程度是因为品牌含金量和产品竞争力提升,涨价也不愁卖,是整体竞争力增强的一种表现。“如果涨价,也会是头部车企参与,其他车企还需要价格优势来打动消费者。”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随着年底假日季的到来,华尔街过去几周在喜庆的节日氛围中,似乎终于暂时挥散了年内大多数时间笼罩着的阴霾,股债市场在本月双双大幅反弹,一些基金经理也开始重新布局起投机性押注,寄希望于一个更友好(或至少不那么有敌意)的美联储,会回到他们的身边。
行情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本月迄今已经累计上涨了近4%,有望连续第二个月走高,就连年中始终陷入困境的欧洲股指也已连续第6周上扬;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元指数则势将录得2009年以来最大单月跌幅,本月以来已下跌了近5%。
债券市场上,自本月早些时候见顶以来,10年期、5年期和2年期美债收益率已分别回落了54bp、54bp和30bp,至3.68%、3.85%和4.42%。种种迹象显示,尽管美联储仍忙于释放持续加息的信号,但美国国债市场眼下却似乎已经在为明年经济可能陷入衰退厉兵秣马——交易员预测长期利率势将下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来的美债走势中,一个容易被投资者忽视但却其实颇为关键的信号是:哪怕市场预计美联储在未来半年还会加息约1个百分点,但10年期美债收益率眼下却已经开始低于了3.75%-4%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当前区间。
加息周期的拐点信号?
这一幕最早出现于11月中旬(16日前后),当时距离美国10月CPI数据出炉才过去没几天,这份通胀报告显示10月整体CPI和核心CPI数据双双超预期回落,核心通胀见顶的“曙光”驱动了美债收益率快速走低。
而也几乎就是从那时开始,长期收益率的大幅下跌,导致收益率曲线倒挂幅度持续扩大至四十年来最大。
AmeriVet Securities美国利率交易和策略主管Gregory Faranello表示,美联储的政策是动态发展的,联储官员们仍然暗示会加息,但市场的交易却偏向于认为美联储紧缩周期已渐近尾声。
正如我们上周提到的那样,期权市场也出现了一些行动,部分投资者正在采取措施对冲美联储明年年底降息至2%(目前一半)的风险。
当前的互换合约市场定价显示,市场预计基准利率到明年年中将升至5%左右的峰值,到2024年初则将从峰值降息逾50个基点。但一些人却押注紧缩政策的转向幅度会更大,与有担保融资利率(SOFR)期货相关的交易显示,部分投资者预测到2023年末或2024年初,利率可能降至3%,甚至2%。
根据国金证券赵伟团队的统计,历史回溯来看,在1982年以后,美联储将中介目标由数量型目标M2增速转向价格型目标货币市场利率。此后的6轮加息周期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多领先政策利率约1-2个季度见顶。相对特殊的2006年,在地产风险隐现时加息戛然而止,10年期美债利率与政策利率同步见顶。本轮美国宏观指标的“外强中干”,或指向美联储加息操作或止步于明年上半年。
包括PIMCO在内的一些大型机构投资者,最近也一直在积极买进美国国债。
有着“新债王”之称的冈拉克(Jeffery Gundlach)近来表示,美债收益率上行可能已进入尾声。长期收益率趋平——10年期和30年期收益率相当,通常是债券收益率上行进入尾声的信号。
聚焦鲍威尔讲话与非农数据
面对美联储的持续加息,美国经济尤其是劳动力市场——迄今仍展现出了相当强的韧性。因此,上述加息拐点信号的涌现和长债收益率回落的趋势是否能延续,美国数据的表现无疑将是关键,而本周五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月度非农就业报告,显然将受到投资者的密切关注。
目前国债市场多头头寸的规模以及收益率曲线倒挂的深度,意味着随着一系列一线经济数据的发布,美国国债可能会进一步出现动荡,这些数据不仅仅包括非农就业报告,还有ISM制造业指数、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空缺职位数量等。
他们还将仔细倾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及其同僚在缄默期开始前的最后一次讲话。虽然最近一次会议纪要显示他们可能不久就会放慢紧缩步伐,但官员们仍坚定重申政策利率需要高于当前水平。
按照日程安排,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于周四2点半,发表一场关于经济和就业市场的讲话,这一时间点距离美联储官员需停止公开谈话以准备12月月中政策会议的“噤声期”,将只有两天时间。
Monex Europe高级外汇分析师Simon Harvey表示,“鲍威尔在11月2日会议后的首次评论将至关重要。如果他未选择阻止近期金融环境的放松,美元的短期支撑可能会下滑。”
从波动率指标看,尽管近期美股恐慌指数VIX已经随着美股的反弹而出现回落,但债市的波动率指标美银MOVE指数却依然居高不下。对于债市投资者而言,随着12月中旬美联储决议的临近,年底假日季前显然仍需站好最后一班岗……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就在本届世界杯的32强如火如荼地争夺大力神杯之际,多场隐秘的商业博弈或许也在这背后激烈地上演着:例如人们最为耳熟能详的运动品牌之战——“耐克队”与“阿迪达斯队”究竟谁能赢?
国际足联预计,本届世界杯将吸引至少50亿电视观众。这一全球最受关注的足球赛事,是运动服装生产商向球队和个人球员推销球衣、球鞋和其他产品的一个重要机会。而在本届世界杯上,耐克和阿迪达斯等巨头依旧是众多球队球衣的赞助商。
从过往多届世界杯的经历看,千万可别小觑了大力神杯归属,对耐克和阿迪达斯公司股价的影响。
在为期一个月的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阿迪达斯的股价曾下跌了6%——当时由阿迪达斯赞助的、备受看好的德国队在小组赛阶段就早早地被淘汰。
而当届大力神杯也最终被耐克赞助的球队法国队夺得——耐克股价同期上涨4%,远远超过了标普500指数当时1%的涨幅。
Wedbush分析师Tom Nikic表示,尽管足球领域的相关商品在阿迪达斯和耐克的整体业务中都只占一小部分,但围绕世界杯和球队球衣的宣传,可以产生光环效应,并推动其他类型商品的销售。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如果有人在德国买了一件世界杯球衣,他们会不会也考虑买一双新鞋?或者,如果由阿迪达斯赞助的球队赢得了世界杯,在赢得世界杯的喜悦中,人们会比在其他情况下购买更多的球衣吗?这就是我们能看到存在变化的一些地方,” Nikic表示。
根据德国足球咨询公司PRMarketing的统计数据,2018年世界杯共为32支球队的球员售出1490万件球衣,而2014年世界杯为1770万件。
阿迪达斯在11月9日的季度电话会议上曾表示,预计世界杯相关销售额约为4亿欧元(合4.15亿美元),相当于新增年营收的2%左右。
“耐克队”与“阿迪达斯队”赛况如何?
如下图所示,在本届世界杯上,耐克签约的参赛国家队依然最多,总计达到了13支球队,分别是:澳大利亚队、巴西队、加拿大队、克罗地亚队、英格兰队、法国队、荷兰队、韩国队、波兰队、葡萄牙队、卡塔尔队、沙特队、美国队。
阿迪达斯签约的球队则有7支,分别是:阿根廷队、比利时队、德国队、日本队、墨西哥队、西班牙队、威尔士队。
此外,彪马也赞助了6支球队,其实不乏瑞士、乌拉圭等颇具实力的球队。
从世界杯开赛至今的赛况看,耐克旗下的多支强队——例如巴西队、英格兰队、法国队、荷兰队和葡萄牙队等均在小组赛首轮高奏凯歌,赛前不被看好的沙特队更是击败了夺冠热门阿根廷队,爆出了本届世界杯以来的最大冷门。
而阿迪达斯签约的多只球队则显然喜忧参半。阿根廷队首战爆冷惨遭逆转、另一支夺冠热门德国队也在阿迪达斯阵营的“内战”中不敌日本队,仅西班牙队在小组赛首轮凭借一场7比0的大胜展露了强队风采。
到目前为止,耐克的股价在本届世界杯期间基本持平,而阿迪达斯和彪马的股价则分别下跌了逾3%。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三星3nmGAA制程技术良率极低。
近日,据韩媒Naver报道称,三星与美企Silicon Frontline Technology公司进行合作,希望通过对方的静电放电预防技术,帮助三星晶圆厂改进前端工艺和芯片性能,以提高公司的3nm芯片良率。
据报道,三星3nmGAA制程技术良率极低,仅有20%,这势必会影响三星先进工艺量产进度。与此同时,依然使用FinFET技术的台积电3nm芯片良率比较稳定,有望吸引大量订单。
三星3nm良率不及预期
近年来,在先进制成工艺上,三星和台积电在暗自较劲。从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份额看,2022年二季度,三星以16.5%的市占率排名第二,仅次于台积电的53.4%。
今年6月30日,三星电子宣布3nm芯片量产,三星自此成为全球第一个量产3nm芯片的厂商。不仅如此,三星3nm芯片还首次采用GAA(全栅极)工艺,该工艺可带来性能、功耗方面的更多优势。
据三星官网显示,相比5nm芯片,3nm芯片的性能将提升23%、功耗降低45%、面积缩小16%。如若实现高良率量产,在与台积电的对抗中,无疑将奠定三星行业龙头的地位。
而台积电的3nm工艺依然会基于旧工艺。台积电高管曾表示公司3nm制程工艺正在推进,将以可观的良品率在本季度晚些时候量产。
虽然三星早于台积电宣布3nm先进制成工艺的量产,不过市场普遍认为其良率不及台积电。良率过低会因生产过多的废片导致芯片制造成本大幅增加,这将导致三星先进工艺量产进度陷入瓶颈。据悉,三星3nm良率极低,仅有20%。为了提升3nm良率,三星决定与Silicon Frontline Technology公司合作,希望通过对方的静电放电预防技术,帮助其晶圆厂改进前端工艺和芯片性能。
三星电子客户纷纷转向台积电
除了3nm外,三星的5nm、4nm代工良率都不高,以4nm制程为例,三星的良率仅有35%,而台积电高达70%。大多数半导体公司不得不选择加强与台积电的合作关系。据悉,高通、联发科与英伟达等厂商已预订台积电2023年、2024年的先进制成产能。
11月21日消息,据台媒报道,台积电取代三星,成功拿下特斯拉辅助驾驶芯片大单,据称,特斯拉明年有望成为台积电前七大客户,这也是台积电大客户中首次出现新能源车企客户。在此之前,特斯拉的主要订单集中于三星,如特斯拉前一代辅助驾驶芯片采用的14nm技术主要由三星打造。
此外,高通的订单由三星电子转向台积电。早在去年下半年,高通骁龙8 Gen 1的订单由全部委托给三星电子开始转给台积电,最新的高通骁龙8 Gen 2则采用了台积电4nm工艺。
英伟达也在逃离三星转投台积电,英伟达安培GPU芯片之前采用三星8nm代工,这一代的GPU则全部交由台积电5nm代工。
在3nm领域,苹果公司将于2023年发布的iPhone 15系列所搭载的A17芯片或采用台积电的最先进制程。三星方面,据悉谷歌自研的Tensor G3芯片或将基于三星的3nm工艺打造。
即便台积电3nm良率较好,不过成本仍较高。据报道,台积电3nm代工价有望突破2万美元,这或将大幅拉升下游成本。
长久来看,半导体行业公司仍希望三星尽快解决3nm良率问题,更好地降低成本,不至于台积电一家独大的情况长期存在。
三星电子在3nm及以下的技术上雄心勃勃。10月3日在旧金山,三星电子首次披露未来技术路线图,计划在2023年推出第二代3nm工艺,该工艺在性能上将优于第一代,2025年开始量产2nm,进一步要在2027年推出1.4nm工艺。
半导体产业明年有望止跌回暖,巴菲特押注台积电
今年三季度,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买入了超过40亿美元的台积电股票,其举动引发市场关注。台积电一举进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前十大重仓股,报告发布后,台积电ADR股价收涨10.52%,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大涨幅,市值比前一日收盘时涨397.26亿美元。
今年以来,全球半导体行业陷入寒冬,股价纷纷回调,如费城半导体指数年初至今一度下跌近50%,英伟达、台积电、超威半导体(AMD)等半导体巨头公司年内股价均曾一度腰斩。
巴菲特的押注提振了散户对台积电等半导体公司的信心,台积电股价在巴菲特的报告披露后总计涨超10%,11月累计涨幅30%,为近2年来最大月度涨幅。
在产业方面,市场人士普遍预期芯片行业的基本面可能在明年将迎来重大转折点,而历史数据显示股票市场往往会提前至少半年对基本面进行定价,这被认为是巴菲特在半导体行业低迷时买入台积电的重要原因。
A股半导体板块同样表现不佳。自2021年7月30日下跌,至今已超一年。半导体指数从高点8185点到2022年4月跌入最低点4666.85点,指数接近腰斩,最新点位为5658点,年内仍下跌25%。
ICInsights日前更新市场展望,全球IC市场有望在2023年二季度止跌回暖,预测今年第三季度全球IC市场下跌9%后,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仍将继续下滑,并将成为IC市场有纪录以来的第七次季度“三连跌”。在历史上的前几次极端市况中,2001年的三连跌幅度尤其巨大,导致当年全球IC市场规模缩水33%,创下历史记录。该机构进一步指出,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IC市场还没有出现连续三个季度以上下滑的情况,有鉴于此,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市场出现止跌企稳的概率较高,该机构预计当季市场将小幅增长约3%,不过全年IC销售预计仍将下降6%。
从基本面角度看,宝盈基金基金经理张闻天认为,半导体高景气领域从今年四季度进入去库存阶段,芯片设计公司库存压力逐渐缓解,现在半导体高景气标的从下行阶段进入磨底过程,预计到明年二季度出现业绩盈利拐点。
东莞证券表示,目前电子行业仍处于下行期,建议从以下方面把握投资机遇:1、自下而上关注创新驱动的高景气细分领域,如汽车电子、功率半导体、车载光学和汽车连接器等;2、把握关键领域的国产替代机遇:国产替代大势所趋,国内晶圆厂资本开支高企,关注核心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如半导体设备与材料、高端被动元器件、IC载板等;3、库存去化,基本面触底,具有景气反转预期的环节,如被动元件、液晶面板和IC设计等。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2022年“余额”不足40天,大多数车企也进入到了向年初既定目标冲刺的关键阶段。
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统计了12家上市车企年度销量目标和完成情况,其中在华为的背书下今年一路“开挂”的赛力斯,已提前二个月完成销量目标;比亚迪、广汽集团也已经接近完成;而理想汽车、长城汽车、小鹏汽车和北汽蓝谷则尚未达到年度销量目标的一半,完成年度KPI已无望。
“临近年末,各地汽车补贴政策再次升温。尤其是前期疫情压抑地区,预计(11月)第四周市场同比去年持平。”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考虑到促消费政策到期前厂商加紧完成年度销售任务,11月第五周将进入月末冲量阶段。“由于去年同期受芯片短缺影响基数较低,预计日均零售同比增长将达到20%左右。综合估算11月零售将达到186.0万辆。”
“不偏科”才是“优等生”
在车企集团中,同为“国家队”的广汽集团和上汽集团的表现泾渭分明。广汽集团作为综合水平均表现较好的代表,已经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83.85%。这一业绩的达成,与其旗下品牌销量“平均分”高不无关系。其中,合资品牌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今年前10个月销量分别达到63.65万辆和84.56万辆,加上自主品牌广汽传祺、广汽埃安的29.87万辆和21.34万辆,完成全年目标基本上已板上钉钉。
相比之下,上汽集团则存在合资品牌的“偏科项”。受一季度疫情影响,上汽集团出现间歇性停工停产,整个产销节奏被严重打乱。作为上汽集团最重要的两大合资品牌,上汽大众的销量在上半年连续下滑,直至在今年下半年在购置税补贴利好刺激下,逐渐回归正增长的轨道;而上汽通用全年表现走出阴跌走势,1-10月累计销量97.29万辆,同比下降5.90%。
目前,上汽集团已经完成了销量目标的71.23%,如果11、12月市场被充分激活,则有望完成既定目标。
除了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在今年也受到了疫情和供应链紧张的双重打击。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2022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缺芯贵电”问题对汽车产业的生产秩序造成严重破坏。朱华荣称,“缺芯”造成公司大量半成品库存,1-9月长安汽车损失60.6万辆产量。依此计算,长安汽车前三季度正常产量应为220万辆左右。
10月7日,长安汽车召开“决战四季度,全力保交付”的誓师大会。朱华荣要求并明确“保供”成为四季度的中心工作,“没有退路,只有破釜沉舟、狼性前进。”
作为老牌自主品牌的长城汽车,今年的表现整体差强人意。旗下五大品牌除坦克外,哈弗、魏牌、皮卡和欧拉均出现销量同比下滑;而其整体1-10月累计销量下滑9.4%,仅完成销量目标的47.50%。按照长城汽车的计划,如果要完成2025年实现全球年销量400万辆,其中80%为新能源汽车的目标,长城汽车势必要迅速理清市场方向、走出低谷。
新能源“冰火两重天”
相比集团式的企业作战,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要产品的车企表现则为“冰火两重天”。其中,比亚迪1-10月累计销量达140.29万辆,同比增长158.5%,已完成150万辆年度销量目标的93%。
与此同时,在老对手特斯拉宣布降价时,比亚迪在年末进行了一波“反向操作”。11月23日,比亚迪官宣将对王朝、海洋与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
“比亚迪涨价是对明年年初趋势的一个‘官宣’,相当于提前预告了涨价,有利于在今年底前获得更多订单。”崔东树分析认为。
除了比亚迪,8月31日,赛力斯更名后首份股权激励计划中提到,“2022年新能源汽车触发销量16万辆,目标销量20万辆;营收触发值360亿元,目标值450亿元。”以此计算,赛力斯已提前两个月完成销量目标。凭借着华为的多维赋能,问界M5的火爆销售,让其成功打入中高端市场。
同样是“含华量”颇高的阿尔法 S Hi 版车型,却让北汽极狐和华为的合作收效甚微。今年7月,极狐阿尔法S 全新HI版正式交付,但除了要面对“同室操戈”的赛力斯,还有华为的“嫡子”阿维塔。美股投资网记曾独家报道,阿维塔科技已与华为达成合作,旗下首款车型阿维塔 11将进驻华为旗舰店。届时,问界M5/M7和阿维塔11三款车型均将在华为旗舰店内销售,这意味着留给极狐阿尔法S的时间与空间都更为逼仄。
在造车新势力中,“蔚小理”均面临着销量目标无法达成的窘境。今年以来,新旧产品切换、供应链紧张以及疫情影响,都让“蔚小理”尝到了“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滋味。尽管均已完成多地上市、在资金层面已暂时无虞,但迅速扩大销量,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并直面传统车企转型带来的挑战,仍是“蔚小理”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11月疫情影响持续扩大,消费鼓励政策作用发挥受限,车市难以快速恢复。而新能源厂商抢抓政策红利,有望走出分化行情。”崔东树表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