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部人士交易?我们为什么要如此关注美股公司董监高的最新内部交易行为呢?
内部人士交易Insider Transaction 是一家公司的高层人员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其买入或抛售大量股票的申请,是一种合法的公开的交易。
我们投资者了解大股东们的股份变动情况。一般来说,公司管理层和董事买卖股票时,都要进行及时披露。我们可以根据内部人买入或卖出的情况,判断公司的估值情况,或对未来股价走势有一个初步的把握。毕竟,没有人比运营一家公司的人更懂这家公司。
大家好,这里是美股投资网,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分析师的频道。喜欢我们的视频记得点赞关注加转发。
其实公司内部高管的每一次决定都会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走向。从其买入或卖出股票的举动,也可能看出其对当前股价的判断和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在美股中,内部交易则被分为CEO交易和CFO交易。CEO管理公司重大决策,决定了公司业务的走向,CEO较大金额的交易可能预示着公司接下来会有较大的决策调整,影响股价。
而CFO往往更注重公司当前的财务健康情况,甚至比CEO对公司的估值更为了解,当CFO有较大金额的交易时,也需要投资者额外注意。二者的内部交易对投资者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根据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7月份内部人士买卖数量也创下新低。7月份只有344位内部人士购买了股票,这是我们数据库中仅次于2017年1月份的所有月份中最低的。此外,7月份有756位内部人士卖出了房屋,是2009年1月672位以来最少的一个月。
根据我们经验,往往一个公司内部人士卖出股票,一般认为该公司将有利空消息公布,或内部人士认为该股股价过高,面临回调风险。但是不一定就意味着他不看好公司未来前景,也有可能是因为他需要分散投资或手头比较紧,需要买私人飞机或房子而抛售股票。但如果一个公司高层主动买入股票,往往意味着他认为公司的估值偏低,是捡便宜的时候,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毕竟他比谁都更了解这个公司。
7月份的低数据我们认为可以部分解释为,与业绩公告相关的内部交易限售期占多数。一般来说,7月往往是交易清淡的一个月,因此,但与前7月的总数据相比,2022年7月的总数据看起来特别低。与7月份的总数相比,2022年是有买入活动的公司、有卖出活动的公司和内部人士买入的月总数最低的月份,而内部人士卖出的总数量仅次于1988年7月。考虑到上个月的综合指标即使根据财报季进行调整后仍处于低位,内部人士可能会等待市场的下一个重大动向,然后才会离场观望。
我们再来看一下马斯克,这位世界首富此前在今年4月,马斯克曾经表示,在与Twitter交易并减持85亿美元的股票后,没有进一步减持特斯拉股份的计划。
根据当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显示,马斯克在当地时间4月26日至28日期间连续减持特斯拉的股份,其中26日和27日减持了441.5万股,总额达到39.9亿美元;28日减持523万股,总额达到45亿美元。
当时马斯克刚刚宣布达成收购Twitter的交易,所以市场普遍认为此次减持是为了给收购Twitter筹资。
然而这周却遭打脸,根据周二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监管文件显示,马斯克于8月5日到8月9日减持了约792.4万股特斯拉股票,减持价格区间为838.571美元~911.752美元,价值约69亿美元。在减持之后,马斯克最终直接持有的特斯拉股份为1.55亿股。
这也是在放弃收购Twitter之后,马斯克首次减持特斯拉股票。我们统计出,在过去10个月中,马斯克共计减持了价值约320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大额税单是促使马斯克从去年开始减持股票的关键原因。因为在此后数月中,马斯克将面临超过150亿美元的期权税单。
马斯克虽然在社交媒体平台是一位狂热的推手,但他却对他为什么再次减持该公司的股份保持沉默。
那么此次减持的目的是什么呢?与推特还有关系吗?
答案是有的!毕竟我们要知道马斯克也算是一个炒股高手,懂得高位抛售,他这次抛售,确确实实增加了他要收购推特的可能性。
“我认为他买推特的概率是75%。我很震惊,”曾为科技分析师的风投公司Loup Ventures管理合伙人Gene Munster表示。“对于特斯拉而言,这在短期内是一个不利因素。从长远来看,重要的是交付量和毛利率。”
马斯克周末期间发推文称,如果推特能提供确定机器人数量的账户抽样方法,以及他们如何确认数据的真实性,“交易应该会按照原始条款进行。”
关于此次的减持行为,马斯克也在推特上做出了回应。当网友问及,马斯克是否已经完成减持,以及如果与推特交易未能实现,是否会回购特斯拉股票,马斯克均回答“Yes"。
企业高管们的信息来源远胜过一般投资者,所以他们的大幅减持行为也会为我们投资者敲响警钟。周二特斯拉股价就因此下挫2.44%。特斯拉股价于去年年底开始下挫,但在经历低迷行情之后,特斯拉股价已从5月低点反弹约35%。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马斯克稳坐全球首富,身价高达2502亿美元。但考虑到特斯拉股价自年初从1200美元下挫,近期虽有反弹,马斯克身价在今年仍蒸发200亿美元左右。
其实在理想情况下,投资者希望看到管理层觉得他们所持有的股票是有价值的,并且会继续增长价值,而不是暗示投资者说:‘好吧,现在是出售的好时机。
在美股大数据 StockWe 的官网上,我们每天都可以查询到有哪些公司高层或大股东交易股票的细节,十分方便及时帮助我们做出决策。
蔚来汽车旗下的手机业务又有传闻流出。
当日据外媒报道,蔚来的第一款手机定位为高端旗舰,将搭载高通的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
该报道也给出来更为具体的配置参数。例如,这款手机将采用4500-4800mAh电池,支持100W以上的快充。在价格上,这款手机的起步价可能超过5000元,最高可达7000元。据推断,蔚来的第一款手机,将在明年上半年登场。
对于上述传闻,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回应称,“这应该是别人想象给我们的定义。目前在手机业务上,我们还要‘好好干活’,没有更多可以透露的。”
“目前还不予置评。”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亦做出类似表态。
相比蔚来高层的缄口不提,市场上关于蔚来汽车手机业务的传闻却已沸沸扬扬。同日,市场有消息传出,原美图移动高级副总裁易炜已加盟蔚来手机团队,担任软件部门负责人。
此外,蔚来汽车也在不断对手机业务招兵买马。据招聘网站显示,目前蔚来发布了大量与手机业务强关联的岗位,包括Camera App开发工程师、Android工程师、智能手表整机产品经理等。上述消息称,蔚来对手机团队开出的薪资以“涨幅10%-20%的居多”、“蔚来手机团队已超过了300人,员工背景包括OPPO、美图和华为等”。
此前李斌曾表示,蔚来汽车与苹果手机的适配非常一般,比如蔚来主推的 UWB(超宽带数字钥匙),但苹果不开放接口,所以蔚来车主们无法享受这一主打功能。据此,李斌称,“不造手机,相当于钥匙在对手手上”。
8月4日,天眼查App显示,蔚来移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秦力洪,注册资本1亿美元,经营范围包括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机械设备研发;移动终端设备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通讯设备销售;可穿戴智能设备销售;智能车载设备销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NIO NEXTEV LIMITED全资持股。
在更早前的李斌在和用户交流时亦表示,手机正在研发中。
不过,对于蔚来汽车造手机一事,行业评价不一。正如很多传统汽车行业人士不看好科技企业造车一样,不少手机行业的人士也并不看好车企造手机。
“当前手机行业供应链成熟,是个高度标准化、集成化的产业。”有行业人士对此评价称,“从零开始造出一部手机并不困难,但造出一部好手机却是难中之难。”。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的削减通胀法案对于控制40年来最高的通胀“几乎没有作用”。
这一税收、气候和医疗保健法案周日在参议院获得通过,周五将提交众议院投票表决。
无党派机构国会预算办公室(CBO)、负责任联邦预算委员会(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和宾大沃顿预算模型(Penn Wharton Budget Model)都发现,该法案对通胀的影响微乎其微。今年6月,美国通胀率达到9.1%。
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也这样认为。该行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Michael Feroli)周二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该法案对“总需求的影响微不足道。此外,我们认为,药品定价规定短期内不会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产生什么影响。”
他写道:“如果像其支持者所宣称的那样,对经济供给面有长期的有利影响,那就是增长问题,而不是通胀问题:长期而言,通胀由美联储政策决定。”
据估计,该法案将在未来10年减少大约3000亿美元的联邦预算赤字。费罗利说,从10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来看,财政赤字将缩小180亿美元,不到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1%。
他表示:“就其本身而言,财政推动总需求的这种非常温和的削减,意味着短期增长前景几乎不会发生变化。”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国在经济衰退边缘徘徊,在美国经济会陷入多大幅度、多长时间的衰退还是个未知数之际,科技巨头们纷纷冻结招聘、裁员失业、储备过冬,对经济前景不确定而引发的焦虑情绪四处弥漫。
美东时间8月9日周二,媒体消息称,软件巨头微软要求公司控制员工开支以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控制成本。熟悉该计划的人士称,在华盛顿州Redmond的微软管理层已告知员工,将对公司预算进行削减,包括商务旅行、外部培训和公司聚会等开支成为首当其冲的削减对象。
据悉,在最近一次微软团队野餐中,管理人员掏钱为员工的食物和饮料买单,而在过去,公司通常会承担这些费用。
上个月,微软发布了二季度财报,收入仍然低于预期,尽管上月已经因外汇的“不利”影响而全线下调业绩指引,本季度业绩体现了美元走强对坐拥大量海外收入的美国科技巨头有多大打击,此外,俄罗斯市场、线上广告、个人电脑市场、自身裁员也对微软有一定负面影响。
微软首席财务官Amy Hood彼时表示,公司将继续投资于增长,“同时保持对卓越运营和执行纪律的强烈关注”。在日常公司会议上,Hood告诉员工要注意开支,在提交开支前要三思而行。
正如美股投资网稍早前文章所指出的,宏观经济衰退阴霾下,科技巨头财报季凸显了经济动荡的广度和不确定性。为了适应更具挑战的环境,企业在采取放缓招聘等方式限制支出。
事实上,微软此前已通过裁员控制支出。微软在7月曾表示将裁减少量员工,涉及咨询、客户和合作伙伴解决方案在内的多个部门。
此次裁员主要是因为公司在截至6月30日的财年结束后,重新调整了业务部门和角色。
同时微软表示,将继续招聘其他职位,并在本财年结束时提高整体员工人数。当前,微软在全球拥有约18万名员工,而此次受裁员影响到人数不到1%,即不到1800人。
周二,微软美股收涨0.71%报282.3美元,年初至今累计跌幅达15.67%,跑赢同期纳斯达克100指数超过20%的跌幅。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核心结论
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作为全球顶尖投资大师,其投资生涯成就累累。从1965年至2021年,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化收益率高达20.1%,远高于标普500全收益指数的年化收益率10.5%,这一延续半个多世纪的业绩举世瞩目。同时巴菲特的成就不仅体现在投资收益率上,其投资理念与众多经典投资案例更是广为流传。
通过对巴菲特的收益回顾与持仓分析,可以看到:
1.从投资收益来看,熊市战胜市场,牛市尽量跟上市场,是价值投资者追求的目标。从1965年至2000年,伯克希尔按每股账面价值计算的收益率只有4年跑输大盘,且当年收益率均为正值,跑输主要是在大牛市中。从2001年至2021年,伯克希尔有10年跑输大盘。伯克希尔相较于标普500指数的超额收益主要在2002年之前形成,2008年至今的收益表现较为平凡。
2.从仓位变化来看,市场对股票是否需要择时有分歧,巴菲特只在极端情况下有过择时。巴菲特在历史上做出的择时决策不是很多,但在2000年初美国科技网络股泡沫时期的择时成效显著。巴菲特曾表示对股债平衡资产配置理论并不感兴趣,因此对股债持仓比例的调整主要依据对股票、债券走势的独立判断。
3.从行业配置来看,巴菲特重仓行业集中在能力圈范围,同时也不断学习拓展能力圈。2011年之前,巴菲特的行业配置集中于金融与日常消费,目前形成信息科技(主要是苹果公司)、金融、消费三足鼎立格局。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巴菲特对工业、能源、医疗保健、可选消费等行业增加投资,提升了投资组合的分散程度与抗风险能力。随着资金规模扩大,巴菲特开始热衷于公用事业领域(能源、基建等)投资,但因持股比例已达合并报表的要求,未在二级市场投资中体现。
4.从个股持仓来看,巴菲特持股高度集中,对单一股票持仓没有限制,反映其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投资理念。股市收益对伯克希尔净资产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成,而1976年以来年报披露过的重仓股不足100只,其中前10只股票的收益贡献占全部股票贡献的接近8成,头部集中效应非常明显。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疫情扩散可能影响经济等。
1 巴菲特投资收益回顾
1.1 巴菲特的传奇投资生涯
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作为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投资大师,其投资生涯成就累累。从1965年至2021年,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化收益率高达20.1%,远高于标普500全收益指数的年化收益率10.5%,这一延续半个多世纪的业绩举世瞩目。同时巴菲特的成就不仅体现在投资收益率上,其投资理念与众多经典投资案例更是广为流传。
巴菲特于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1941年,年仅11岁的巴菲特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1947年,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两年后转学到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获得经济学学士;1950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师从著名投资家本杰明·格雷厄姆,次年以优异成绩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56年,巴菲特拒绝成为格雷厄姆-纽曼基金接班人,开始创立自己的事业。5月,巴菲特第一家合伙公司成立,巴菲特承诺保本,收益4%以内分25%,4%以上分50%。在短短5年时间,巴菲特先后成立了11家合伙基金,拥有近百名投资人。1962年元旦,全部合伙公司合并为“巴菲特有限合伙公司”,同年巴菲特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一家从事纺织业的“烟蒂股”类型公司)。通过近六十年来的不断发展,巴菲特关于伯克希尔的投资虽然始于错误,但最终通过多元化发展和投资运作,伯克希尔成为享誉全球的成功企业。
巴菲特的投资阶段主要划分为四个时期,最早期是从1950年到1956年,这一段巴菲特师从格雷厄姆,并深刻学习了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的思想,以及“捡烟蒂”的投资方法,这些思想方法贯穿了巴菲特之后的投资活动中;第二阶段是1957年到1969年,巴菲特成立了合伙基金,这一期间巴菲特投资了桑伯恩地图、邓普斯特等公司,其中对邓普斯特农机制造公司的出售引发当地居民抗议,让巴菲特对“捡烟蒂”的投资方法产生厌倦,并由此将所有的“烟蒂股”一次性打包出售;第三阶段是1972年到1999年,这一阶段巴菲特创下了众多投资神话,例如喜诗糖果、华盛顿邮报等,而喜诗糖果的投资标志着巴菲特投资理念的转变,从最初的“捡烟蒂”转向了“用一般价格购买好公司”的投资方法;最后阶段是2000年至今,这一期间巴菲特由于管理的资金规模巨大,开始大量投资公用事业型公司。这一阶段美股经历了气势磅礴的科技股牛市,因此巴菲特在这段时期的收益表现显得较为平凡。同期也能看到巴菲特在积极拓展能力圈,投资领域从金融、消费开始向科技股拓展,投资了科技成长型的比亚迪公司以及具备消费属性的科技股苹果公司等。苹果公司已成为巴菲特在二级市场上赚钱最多的公司,目前持有收益远超第2-5名的累计利润之和。
1.2 巴菲特的收益计算口径
巴菲特投资收益口径主要分为三种,分别通过市场价值、账面价值与持仓价值计算。在2013年及以前的年报里,伯克希尔只披露每股账面价值的收益率。在2014至2018年的年报里,同时披露每股账面价值和每股市场价值的收益率。而在2019年及以后的年报只披露每股市场价值的收益率。应当说,早期巴菲特更认可用每股账面价值来衡量收益率表现,而2018年以后随着大规模回购的进行以及部分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巴菲特开始用市场价格来衡量伯克希尔的表现。
利用市场价值口径测算的收益率相较于账面价值而言,具有实时更新的优点,但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而账面价值测算的收益率定期更新,波动较小,但显而易见受会计准则影响较大。目前伯克希尔哈撒韦对收益率的衡量选择了市场价值方式,在2018年之前伯克希尔哈撒韦会在年报中披露每股账面价值,附带1965年至当年的每股账面价值年化收益率表现,但自2019年起不再披露;而2014年起伯克希尔哈撒韦开始在年报中披露每股市场价值,并回溯至1965年。
伯克希尔每股账面价值的停止披露主要是因为其已经失去曾经的含义。这主要有三种原因:
首先,巴菲特称伯克希尔哈撒韦已经逐渐从一家股票投资公司转变为一家经营企业型公司,这体现在巴菲特一直以来的投资理念上,巴菲特在2022年致股东的信表示“我们持有股票是基于我们对其长期业务表现的预期,而不是因为我们将它们视为利用短时市场变动的工具”。
其次,虽然公司股权价值是通过市场价值计算的,但根据会计准则,伯克希尔旗下所运营的公司的每股账面价值偏离了其市场价值,而这种偏离使得投资者不能很好地评估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最后,未来伯克希尔可能会成为公司重要的回购方,回购的条件通常是股票价格高于账面价值,同时又低于估计的内在价值,而回购会推动公司股票价值向内在价值回归,即股价被推高,但由于回购会使得流通股数量减少,因此每股账面价值会下降,会导致账面价值对内在价值的偏离更加严重。巴菲特表示,在放弃使用了54年的账面价值这一估值指标后,未来将转向关注伯克希尔股票的市场价格,并称虽然“市场可能非常反复无常”,但“随着时间推移,伯克希尔的股价将提供最佳的业绩衡量标准。”
伯克希尔从1976年开始在每年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披露持仓价值数据,包含股票持仓总市值和主要重仓股数据,每季度持仓详细数据可在季度披露的13-F文件中获取。利用持仓市值口径测算收益率最能反应巴菲特在公开市场的投资表现,其特点是定期更新,反映伯尔希尔的公开市场投资表现,但可能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例如,当伯克希尔将投资的上市公司私有化后,其收益将不再纳入持仓市值口径的统计中,而该收益在账面价值口径的统计中仍然体现,持仓市值口径未纳入这部分私有化公司的收益表现;或者在两次会计披露日之间,减仓或者清仓的股票对投资收益会产生影响,因为持仓市值只定期披露时点数据,对于两次披露之间的已实现投资收益,持仓市值口径难以进行精确计算。
1.3 巴菲特历年收益率表现
从1965年至2021年,伯克希尔按每股市场价值口径计算的年化收益率达20.1%,远高于标普500全收益指数的年化收益率10.5%。根据2021年伯克希尔年报披露的伯克希尔与标普500全收益指数的表现对比,数据显示1964年至2021年,标普500全收益指数累计上涨30209%,而伯克希尔收益率达3641613%。即约等于3.64万倍,是标普500全收益指数涨幅的100多倍。
纵观1965年至今伯克希尔的收益率水平,可以发现,在2000年之前,伯克希尔在36年间只有4年跑输大盘,且每股账面价值收益率均为正值。在2000年之前,巴菲特主要集中于消费和金融行业领域,期间投资的可口可乐、吉列公司、房地美、美国运通、GEICO保险、富国银行、华盛顿邮报、迪士尼、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等众多公司都为巴菲特带来了极高的回报。
在2000年至今的21年间,伯克希尔有10年跑输大盘,主要集中在标普500大涨的牛市,但可以发现落后幅度通常不会太大;每股账面价值收益率在2001年、2008年美股两次出现大跌的背景下为负值,但表现仍远好于大盘。这主要与巴菲特在前期避免投资科技股有较大关系,随着美股市场发展,消费板块日益成熟,获得超额收益能力显著下降,科技股逐渐成为牛市的支撑,但巴菲特前期认为科技股不在其能力范围之内,因此未增持信息科技行业股票。在2000年之后,特别是2009年之后,巴菲特并未赶上科技股支撑下突飞猛进的牛市,从而跑输了大盘。近年来巴菲特也在积极拓展能力圈,投资领域从金融、消费开始向科技股拓展,投资了具备一定消费属性的科技股龙头苹果公司。苹果公司已成为巴菲特在二级市场上赚钱最多的公司,目前持有收益远超第2-5名的累计利润之和。
1.4 巴菲特相对收益率表现
伯克希尔相较于标普500指数的超额收益主要集中在2002年之前形成,2008年至今震荡跑输标普500指数。1965年至1998年伯克希尔相较于标普500全收益指数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1999年科技网络股逐渐泡沫化,投资偏向价值风格的伯克希尔跑输大盘。不过在随后的2000年至2002年科技网络股泡沫破灭熊市中,伯克希尔超额收益跑出一骑绝尘的走势,并且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再次表现出超额收益。然而此后在美国科技股主导的十年牛市里,从2009年到2018年伯克希尔超额收益曲线呈震荡趋势。2019年、2020年伯克希尔收益率大幅跑输标普500全收益指数。因此可见伯克希尔的超额收益主要在2002年之前形成,2008年至今的表现是比较平凡的。
伯克希尔相较于纳斯达克指数的超额收益同样主要在2002年之前形成,但在2008年之后显著跑输纳斯达克指数。2008年之前,伯克希尔相较于纳斯达克指数的超额收益与相较于标普500较为类似,但在2009年之后显著跑输纳斯达克指数。这主要因为2009年以来,美股的信息科技板块表现突出,而纳斯达克指数成分股中有众多科技巨头公司,因此伯克希尔跑输纳斯达克指数的程度更为显著。
2 巴菲特的资产配置观
2.1 极端情况对股票仓位有择时
股票、债券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伯克希尔公司资产中的占比体现了巴菲特对股票、债券整体走势的看涨或看空。虽然该比例可能受到股票与债券价格变化引起的市值变动影响,例如股价快速下跌可能导致股票仓位大幅降低,即使此时进行补仓仍然可能表现出总体仓位的下降。但在总体趋势上,该比例依然能体现巴菲特在不同时期的投资偏好。
回顾1995年至今巴菲特的持仓情况,1995年巴菲特的持股比例达到最高峰,超过总资产的85%。直到1998年,巴菲特担心市场估值过高从而大量减持了股票,并转换为固定期限债券以及部分现金,股票仓位从1997年底的76%下降到1999年底的37%。巴菲特在历史上做出的重大择时投资决策不是很多,但这一次择时最终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在2001年至2002年之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股市大跌,巴菲特股票仓位一度低于债券仓位,此时的债券回报率远高于股票,巴菲特在此期间取得了不错的超额收益。直到2004年底,伯克希尔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比例一路攀升,从2001年底占比7%一直上升到2004年底39%左右,此时的巴菲特称自己拥有着猎枪,但寻找不到合适的猎物。2005年之后,伯克希尔的股票仓位稳定上升,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债券的仓位开始缓慢下降。
巴菲特曾表示对股债平衡资产配置理论并不感兴趣,因此对股债持仓比例的调整主要依据对股票、债券走势的看涨或看空。在2004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曾表示:“对于所谓的60%债券、40%股票,或者改变为65/35之类的策略,不管华尔街把它们叫作什么,我觉得都是胡说八道。不管60/40还是65/35都是令人无法理解的行为。你应该做的是,某种默认选项只是短期工具,一旦你发现任何值得投资的目标,你就应该放手去做,不应该用一个特定的资产比例来管理你的资金。”可见,当巴菲特调整股债比例时,大概率只是因为对股票和债券的投资观点发生了变化。
2021年开始,巴菲特对股票持看涨观点。截至2022年一季度,目前伯克希尔的投资中有约77%的股票和少量权益性投资,19%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4%的固定期限证券(债券),并且从趋势上来看,2021年开始伯克希尔股票仓位呈快速上升趋势,从2020年底的66%上升至2022年一季度的77%,而债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从4.5%、30%下降至4%、19%。可以看出巴菲特对股票持看涨观点,而超低比例的债券仓位体现出对债券市场的观点偏空。
2.2 行业配置集中在能力圈范围
2011年之前,巴菲特对行业配置集中于金融与日常消费,2011年之后巴菲特逐渐进军信息科技领域,目前已经形成了信息科技、金融、消费为前三大持仓行业的格局。2000年科技网络股泡沫之前,巴菲特超过96%的二级市场投资集中在金融和日常消费行业,其中金融占三分之一,日常消费占三分之二;此后呈现日常消费占比逐年向金融行业转变的特征,在2007年一季度,金融行业占比42.5%,日常消费行业占比32.4%。2011年巴菲特一反传统地大量买入IBM公司,开启了科技股投资之路,但这一投资并不太成功。2016年巴菲特开始买入苹果公司股票,随后陆续加仓至40%以上的仓位。2020年一季度科技股跃升为巴菲特第一重仓行业,投资苹果公司带来的高额回报为巴菲特2018年以来的收益率表现做出了卓越贡献。
巴菲特在投资中秉持着“公司的业务要能够被他理解”的基本理念,但不断学习的精神也使得他持有的重仓行业在发生转变。在早期的投资中,巴菲特充分地理解消费与金融行业公司经营的业务,由此捕捉到喜诗糖果、可口可乐、美国银行、富国银行等一系列优质公司。虽然巴菲特曾在2011年称赞像苹果这样的公司,轻资产、低投入的商业模式最佳,但巴菲特面对为什么不投资苹果公司的提问时,仍多次表示“难以判断苹果公司未来10年的情况”,这也表明了巴菲特认为科技股投资超出了他的能力圈,因此巴菲特对苹果公司长时间内都保持着“只看不买”的态度。而2016年巴菲特决定建仓苹果公司后,在股价上涨过程中仍然多次加仓,可见巴菲特在不断学习中扩大了自己的投资能力圈,将重仓行业由增速放缓的日常消费行业转向了发展强劲的信息科技板块。
2.3 巴菲特的行业持仓变化分析
信息科技、金融与日常消费三个行业为巴菲特主要重仓行业,具体行业占比来看,日常消费行业占比逐渐下降,金融行业占比相对稳定,信息科技行业占比从2011年开始快速攀升。1988到1994年间,巴菲特重仓的日常消费行业超额收益极佳,收益率为234%,在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也就是在日常消费板块ROE快速上升的过程中,巴菲特重仓了可口可乐公司,并获得了超高的收益。而在1994年到2000年之间,表现最佳的行业是信息科技行业,但由于巴菲特认为科技股超出其能力圈,因此并未投资科技股,其实这也避免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带来的巨大损失。虽然这一阶段日常消费板块表现一般,但巴菲特重仓的金融板块表现仅次于医疗保健与信息技术板块。2011年后,巴菲特重仓信息科技行业,降低了日常消费与金融行业的占比。从行业表现来看,2011年至今信息科技行业的收益水平非常突出,这一波行情上涨的背后是科技巨头们盈利水平的大幅提高,而此时巴菲特的重仓也为其带来了超额收益。
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巴菲特对工业、能源、医疗保健、可选消费等行业增加投资,提升了投资组合的分散程度与抗风险能力。2008年到2009年工业占比一度达到15%,能源行业占比最高达到9%,医疗保健行业最高达到8%。2022年年初,巴菲特再次大幅加仓能源股,能源股占比再次升至9%。
随着伯克希尔资金规模的扩大,巴菲特开始热衷于公用事业领域(能源、基建等)投资,但其投资公司的持股比例已达纳入合并报表的要求,未在13-F文件披露的二级市场投资中体现,例如对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以及伯灵顿北方圣达菲铁路公司的投资。在2022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提到,目前伯克希尔“四大巨头”公司分别是保险业务、苹果公司、伯灵顿北方圣达菲铁路(BNSF)与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BHE)。其中BHE能源公司属于公用事业行业,BNSF属于工业中的铁路运输行业,也具有明显的公用事业属性,可见巴菲特对公用事业领域的投资巨大,但由于伯克希尔已经控股两家公司而未在公司的股票投资持仓中进行披露。
此外,巴菲特极少参与房地产行业的股票投资,即使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火热的美国房地产市场中,巴菲特对房地产股票的投资未超过3亿美元,占比低于1%。
伯克希尔在2000年第一次购买BHE的股票,而目前伯克希尔已经基本完全控股了该公司,拥有BHE大约91%的股份。巴菲特对BHE能源公司的前景十分看好,在2022年给股东的信中指出:“BHE在2021年赚了创纪录的40亿美元,这比2000年的利润1.22亿美元增长了30多倍”。BHE能源公司作为美国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资产所有者之一,早在2007年开始,每年都会介绍可再生能源和输电方面的计划和业绩,同时公司不派发股息、全部用于再投资的发展方式也预示了未来强大的盈利能力。
另外,伯克希尔曾在2007年开始在二级市场买入BNSF公司,购入其47亿美元股票,之后在2009年收购了BNSF公司。巴菲特表示公司为此次收购花费265亿美元现金和增发了6%的股票数量,但该公司为伯克希尔带来了超高的收益,在2021年利润达到了创纪录的60亿美元。
2.4 巴菲特的投资收益变化分析
通过对巴菲特投资的超额收益走势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巴菲特的超额收益主要集中在2002年以前,而2009年之后基本没有获得超额收益。从持仓行业看,巴菲特赚钱的股票主要是消费和金融这两大行业,科技股历史上贡献的盈利较少,不过近年来苹果公司为巴菲特的资产组合贡献了显著的正收益。
回顾美股行情的历史进程,美国消费股的超额收益最好的时间段是1980年至1991年,核心背景是美国消费公司的全球化红利,之后整体上没有超额收益。巴菲特在此期间大量持有消费股,为其带来了较高的超额回报。例如巴菲特在1988年重仓可口可乐公司,占其持股比例的20.7%,截止到2021年底累计收益率达到1723%(不含期间分红);在1991年重仓吉列公司,占其持股比例的15%,截至1997年,累计收益率达到704%(不含期间分红)。
分阶段看美股必需消费板块的超额收益,在1966年12月到1973年1月为第一阶段,该阶段经历了美股历史上著名的“漂亮50”行情,必需消费板块超额收益整体上行趋势较为显著。在1973年1月到1980年11月,美股必需消费板块超额收益持续下行,而在1980年11月到1992年1月,为美股必需消费板块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是从持续时间还是期间涨幅来看,必需消费板块在该阶段的表现均十分亮眼。在1992年1月到2018年12月之间,美股必需消费板块超额收益率指数走势震荡,并无明显的上行或下降趋势。也就是说自上世纪90年以来的近30年时间里,美股必需消费板块表现总体和市场不分上下,并无显著的超额收益。
美股金融板块的超额收益,主要集中在1991年至2006年,对应的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轮房地产周期,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美股金融板块持续跑输大盘。在1991年至2006年间,受美国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联动房地产超长景气周期影响,金融股表现靠前,但2007年的次贷危机终结了美国16年的房地产超长景气周期,也终结了美股金融板块16年的超额收益之路,大量金融股出现大幅度下跌。虽然此后金融股的表现逐渐修复,但远不能与2006年之前相提并论。
金融危机以后,美股表现较好的板块主要是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而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中基本不涉及这两个行业。虽然巴菲特在2011年入手了IBM公司,但IBM公司的盈利情况持续下行,直到2017年清仓之前,巴菲特并未在IBM公司的投资中获得正收益。而2016年巴菲特对苹果公司的投资终于搭上了科技股牛市的快车,并在持有的众多股票中一跃成为盈利最多的公司,截至2021年底的浮盈高达1301亿美元,但相较于科技股整体来说巴菲特涉足较少,获得的超额收益还远远不够,因此2009年之后伯克希尔相较于美股大盘基本没有获得超额收益,并且跑输纳斯达克指数。
3 巴菲特的个股持仓分析
3.1 股市收益是伯克希尔发展的关键
伯克希尔现已成为一家世界著名的保险和多元化投资集团,旗下保险业务包括国民保障公司、GEICO以及再保险巨头通用科隆再保险公司等附属机构,保险业务除了通过承保带来的盈利外,低成本的保险浮存金更是伯克希尔投资收益的重要资金来源。除了保险以外,伯克希尔控股BNSF铁路、BHE能源以及数量众多的制造、服务与零售公司,同时投资了苹果公司、美国银行、美国运通、可口可乐、穆迪公司等知名企业。
截至2021年底,伯克希尔公司总资产为9588亿美元,负债为4439亿美元,股东权益为5149亿美元。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达2761亿美元,产生了税后898亿美元的净利润。从净利润构成来看,保险承保业务贡献7.28亿美元,保险投资贡献48亿美元净利润(巴菲特的股票投资组合不在该项记录,该项受现金占比高以及美国国债利率下行影响,较2020年收益有所下降),铁路贡献约60亿美元的净利润,公用事业与能源产生近35亿美元的净利润。伯克希尔控制的数量众多的制造、服务与零售公司合计贡献净利润约111亿美元,净利润占比最大的是投资与衍生品损益(巴菲特投资股票的已实现利得和损失与浮动盈亏均记录在此项,通常该项波动较大,巴菲特认为在评估公司的经营业绩方面无需考虑这部分盈亏),2021年投资收益达623亿美元。
我们以净资产为例,测算股市投资对伯克希尔的贡献。截至2021年底,伯克希尔哈撒韦净资产累计增长约5120亿美元(1976年至今),这其中股市(二级市场)中累计(最大)的市值增长约3186亿美元,占比约62%。其他来源可能包含:未上市公司的经营收益、未披露的已实现资本利得和损失、股票增发与回购的影响等。由于各种原因,想要精确计算股市(二级市场)投资收益对伯克希尔净资产的贡献是相当困难的,上述的粗略计算可以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即伯克希尔的发展壮大,甚至在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利润位居第三名,与股市(二级市场)上的投资收益关系密切。
3.2 股票收益头部集中效应十分明显
在上述3186亿二级市场累计(最大)收益中,投资收益最大的10只股票中(不一定是同一时期取得),苹果、美国银行、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富国银行、穆迪、比亚迪、宝洁、吉列、房地美合计收益(最大)达2558亿美元,占比约80%,头部集中效应非常明显。
3.3 巴菲特对单一股票持仓没有限制
巴菲特对于特别中意的股票持股高度集中,由于伯克希尔没有受到类似于国内公募基金的单一股票持仓限制,巴菲特持仓最大的一只股票仓位上限经常突破30%甚至40%。例如在2022年一季度13-F文件最新披露的持仓中,苹果公司占伯克希尔股票投资仓位近43%,充分反映出巴菲特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投资方式。
巴菲特的集中投资做法早在40年前就有所显现。根据伯克希尔披露的1982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可以看到,当时的GEICO保险公司占巴菲特股票投资仓位近33%。从历年年报披露的持股数量来看,可以发现巴菲特的持股数量处于行业极低水平,前10大重仓股的投资金额占股票仓位的绝大部分。另外巴菲特通常不会特意去做均衡的行业配置,大部分时候始终坚持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投资方式。
4 附表
4.1 巴菲特历史重仓股一览
4.2 各年代巴菲特持仓收益最大的股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作家狄更斯的名言可以被引用来描述现今的股票市场。
富国银行基于一项新研究发现,在1992年8月至2022年7月期间,标普500指数的最佳20天,其中几乎一半发生在熊市期间。
在大萧条时期,2008年10月28日,该指数上涨了近11%。2020年3月24日,在疫情刚爆发的低迷时期,标普500指数上涨了9%。根据Morningstar Direct的数据,在过去20年里,该指数的平均日回报率约为0.04%。
纽约Bone Fide Wealth的创始人Douglas Boneparth称:“在极端的市场事件中,如2008年信贷危机以及2020年疫情爆发,市场不会在瞬间消化这种消息,我们一般不知道这一切将如何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大量的上下波动都聚集在一起,市场的下跌和上升是如此错综复杂”。Wealth Logic的创始人Allan Roth称:“正确选择进场或离场时机的几率很低。”
在过去20多年里,只有两天标普500指数上涨超过10%,同时,只有16天的回报率超过了5%。富国银行投资研究所的投资策略分析师Veronica Willis认为:错过那些最好的日子会影响长期的投资表现。
“在2008年10月13日,假如在标普500指数上有30万美元的投资,那一天市场上涨了11.6%,便赚得了接近35,000美元的回报。这些不经常发生的跳涨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这就是为什么专家建议要努力保持几十年的持续投资。”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周期内虽面临高通胀、美元走强、俄乌冲突、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MAAMG中报仍好于此前市场悲观预期,收入同比+7%(两年CAGR+21%),净利润同比-24%(两年CAGR+20%),其中云计算、软件、苹果手机、半导体(HPC)等子板块表现良好,且下半年展望亦相对稳健,亚马逊电商业务营收增速、经营利润率亦开始触底回升,但欧美在线广告继续受到宏观因素的拖累,短期仍有望在底部徘徊。虽面对复杂全球宏观环境,以及Fed在高通胀、经济衰退之间的极小政策容错空间,参考美国历史经验,我们预计美股科技巨头后续业绩预期下修的风险相对有限,企业当前的估值水平已充分反映年初以来利率上行影响,并较多反映后续潜在EPS预期下修可能。但谨慎行事、关注短期确定性仍将是当下较优的选择。我们继续看好MAAMG的短期、中期配置价值。
▍Q2概况:二季报、后续展望好于市场悲观预期。
MAAMG二季度合计实现收入3546亿美元(+7%,两年复合增长21%),合计净利润568亿美元(-24%,两年复合增长20%),同比增速较一季度出现明显下滑,主要反映去年同期高基数,以及高通胀、美元走强(汇兑损失)、俄乌冲突等系列宏观因素的影响,同时疫情后经营周期的反转(从正转负)亦是重要因素。
收入端,微软、苹果主要财务指标维持稳健,谷歌、Meta则受累于去年同期的高基数,以及宏观经济对电商、在线广告的拖累,亚马逊虽受益于过去两年的大幅投入(电商资本开支、人员扩张等),营收增速显著好于市场平均水平,利润率亦开始从底部反弹。
成本费用端,经历过去几个季度的快速人员扩张之后,科技巨头均表示,将进一步优化成本费用结构,在人员招聘上亦将更加谨慎和克制,以应对潜在的宏观不确定性。
▍行业板块:云计算、苹果手机、服务器维持强劲,互联网底部徘徊。
受下游客户结构、行业运行周期等因素决定,当季科技巨头间业绩分化明显,2B市场显著优于2C市场:
1)云计算&软件,剔除汇率影响,二季度AWS营收同比+33%,微软Azure营收+46%,谷歌云+36%,同比增速较一季度有不同程度回落,主要反映SMB客户需求减弱的拖累,但整体仍相对稳健,微软预计Azure三季度仍将有40%以上增长;
2)互联网,宏观经济等因素继续拖累Meta、谷歌Youtube广告业务表现,谷歌搜索业务仍保持相对韧性(Q2收入+13.5%),高通胀、疫情后用户消费结构切换(商品消费、服务消费)继续构成北美电商市场主要拖累,但亚马逊表现显著好于市场整体,公司下半年营收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
3)硬件&半导体,PC、智能手机快速走弱成为当下市场主要风险,去库存仍将是行业Q3主要任务,受益于高端人群的较强抗通胀能力,以及在高端市场近乎统治性竞争优势,苹果手机继续维持稳健,且Q3同比增速有望优于Q2。
▍资本开支:2022H2好于2022H1,2023年有望继续维持双位数增长。
北美四大云厂商(包括Meta在内)二季度CAPEX继续保持稳健增长,Meta亦将全年CAPEX调整至300~340亿元(此前为290~340亿美元),微软、亚马逊、谷歌亦表示将继续加大在云计算领域的资本性投入。上半年全球服务器受累于网卡等零部件的短缺,目前这一情形正在快速好转,同时伴随上游部分芯片、器件供给的改善,云厂商正在不断调整短期库存策略,相应降低对存储芯片、CPU等拉货动力,但整机市场需求仍维持强劲,且按照当前主要云厂商的CAPEX指引,我们预期下半年出货量数据将好于上半年,继续维持全年25%~30%的增速判断。
展望2023年,我们相信,依然强劲的云计算市场需求,明年英特尔、AMD新一代服务器CPU芯片带来的换机需求,叠加今年部分需求的顺延等,有望推动北美云厂商资本开支继续维持双位数的增长,CAPEX的周期性波幅料显著弱于过往历史平均水平。
▍市场展望:预期触底,上行收益料显著大于下行风险。
目前,相较于历史水平,微软、苹果基本处于中值附近,而谷歌、Meta、亚马逊基本处于历史均值中下沿。我们判断,目前Fed基准利率上行对科技巨头估值的收缩已基本结束,中短期维度,市场的主要矛盾将聚焦于分子端的基本面,市场担忧美联储可能需要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来实现通胀的有效控制,以及市场对美联储信心的恢复,并因此推导企业的EPS预期下修空间。考虑到当前美国居民、企业相对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参考历史数据(通胀性衰退阶段标普指数EPS预期平均下修15%),我们预计本次美国经济衰退更多是一次温和、轻度的衰退,不至于引起板块盈利预期、股权风险溢价(ERP)的大幅调整
▍风险因素:
欧美高通胀持续风险;持续高通胀导致美联储流动性收紧超预期风险;欧美经济陷入衰退风险;欧洲、北美反垄断及数据监管政策持续趋严的风险;中期个人用户消费不足、企业IT支出下滑超预期风险;国际贸易冲突持续加剧风险等。
▍投资策略:
美股科技巨头2022年中报、后续展望均好于此前市场悲观预期,虽面临持续高通胀、经济衰退等现行&潜在的诸多风险,但我们预计科技巨头后续业绩预期下修的风险相对有限,企业当前的估值水平已充分反映年初以来利率上行影响,并较多反映后续潜在的EPS预期下修可能。但面对复杂、充满挑战的宏观环境,谨慎行事、关注短期确定性仍将是当下较优的选择。我们看好MAAMG的短期、中期相对配置价值,未来6~12个月,我们对个股的偏好顺序继续维持此前的观点。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在放弃收购Twitter之后,马斯克首次减持特斯拉股票。
根据周二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监管文件显示,马斯克于8月5日—8月9日减持了约792.4万股特斯拉股票,减持价格区间为838.571美元~911.752美元,价值约69亿美元。
文件显示,在减持之后,马斯克最终直接持有的特斯拉股份为1.55亿股。
这是自今年4月以来的首次减持,此次减持的目的尚不清楚。
来源: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4月减持85亿美元股票之后,说好了不再卖呢?
此前在今年4月,马斯克曾经表示,在与Twitter交易并减持85亿美元的股票后,没有进一步减持特斯拉股份的计划。
根据当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显示,马斯克在当地时间4月26日至28日期间连续减持特斯拉的股份,其中26日和27日减持了441.5万股,总额达到39.9亿美元;28日减持523万股,总额达到45亿美元。
当时马斯克刚刚宣布达成收购Twitter的交易,所以市场普遍认为此次减持是为了给收购Twitter筹资。
10个月共计减持320亿美元股票 大额税单是关键原因
在过去10个月中,马斯克共计减持了价值约320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
回顾去年年底,马斯克五年来首次减持特斯拉股票,价值超过160亿美元。
2021年11月16日,马斯克减持93万股特斯拉股票,价值9.734亿美元;
2021年12月13日,马斯克减持93万股特斯拉股票,价值约9.065亿美元;
2021年12月21日,马斯克减持约1350万股股票,价值达到141亿美元。
大额税单是促使马斯克从去年开始减持股票的关键原因。因为在此后数月中,马斯克将面临超过150亿美元的期权税单。
2012年,马斯克就获得过2280万股、执行价格为6.24美元/股的股票期权。按特斯拉周五收盘价1222.09美元计算,“硅谷钢铁侠”将获得超过270亿美元的收益。
此外,2018年3月,特斯拉董事会曾授予马斯克颇受争议的“CEO 绩效奖”,其中包含了12个阶段共计1.013亿股股票期权(经2020股票一拆五调整)。
马斯克在去年9月就表示,当他在特斯拉的股票期权到期时,他的边际税率将会超过50%,他已经计划很快出售它们。
按照美国法律,期权收入将按最高普通收入水平征税,即37%加上3.8%的净投资税。此外,由于是马斯克以加州居民的身份期间获得了大部分期权,他还必须额外支付加州政府13.3%的税。
合并后,总税率将为54.1%。因此,按当时价格计算,若马斯克兑现期权,他面临的总税收高达150亿美元。
马斯克:这次我真卖完了,以后还会买
关于此次的减持行为,马斯克也在推特上做出了回应。
当网友问及,马斯克是否已经完成减持,以及如果与推特交易未能实现,是否会回购特斯拉股票,马斯克均回答“Yes”。
马斯克还表示:
在(希望不太可能)发生Twitter迫使这笔交易完成,并且一些股权合作伙伴没有通过的情况下,很重要的是,要避免紧急出售特斯拉股票。
马斯克身价今年蒸发200亿美元 依旧稳坐全球首富宝座
特斯拉股价于去年年底开始下挫,但在经历低迷行情之后,特斯拉股价已从5月低点反弹约35%。
根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马斯克稳坐全球首富,身价高达2502亿美元。
但考虑到特斯拉股价自年初从1200美元下挫,近期虽有反弹,马斯克身价在今年仍蒸发200亿美元左右。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自去年年中开始的美股剧烈波动,也波及到了美国的州市级公共养老金。
据Wilshire Trust Universe Comparison Service在8月9日周二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30日的12个月,全美州市级公共养老金计划亏损中位数为7.9%,这是自2009年以来最糟糕的年度表现,也是美国地方政府和退休储蓄者面临长期财务压力的新迹象。
其中,大部分亏损发生在今年的4至6月,在全球大通胀、高市值股票大跌以及资金从加密货币等市场撤退的影响下,全球市场承受巨大压力。而全美各州市管理教师、消防员和警察退休储蓄的基金在这三个月期间的回报中值为-8.9%,这是自新冠疫情以来的最差季度表现。
Wilshire Trust Universe Comparison Service的高级副总裁Michael Rush说: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糟糕的季度,我们无法忽略其影响。
在这些投资组合中,债券对股票的风险对冲功能在上个季度受到明显削弱。
对于全美的地方政府而言,这些亏损意味着退休金受益人在未来几年需要缴纳的退休金额度和比例将有所提高,一些公共服务也可能被削减。
全美养老压力进一步加大,养老基金选择激进投资策略
当前,美国州市级公共养老基金手头的资金比支付未来福利承诺所需的资金少数千亿美元。过去十年中,美股的大涨给了这些基金喘息的空间,去年达到了近27%的惊人中位回报率之后,许多地方的退休系统仍然资金不足,预期福利成本的增长超过了资产的增长。
根据Wilshire Trust Universe Comparison Service的数据,这一缺口以及约7%的激进年度回报目标导致美国州市养老基金承担了巨大的投资风险。
截至6月30日,这些基金的股票配置中位数为57%,如此大的股票配置,意味着这些基金对股市波动更为敏感。不过,这几周美国金融市场的反弹,有助于缓解这些养老基金的压力。
数据显示,过去的12个月中,规模较大的公共养老基金的表现要好于较小的基金,管理超过10亿美元的公共养老基金的回报中位数为-6.6%,管理超过50亿美元的基金回报中位数为-5.1%。
更大规模的养老基金往往更能吸引机构投资者,并减少在股市上的敞口。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由于市场对通胀见顶的希望提振了风险偏好的回归,近来美股自低位反弹逾10%,投资者持续评估美联储放缓激进政策的可能性。然而进入8月以来,股指向上的动能有所放缓,多家芯片商今日发布业绩预警并提及宏观和供应链不利因素。
“末日博士”鲁比尼(Nouriel Roubini)警告全球经济正迈向高通胀、低增长、高债务的危机时代,而花旗则发现现阶段市场的乐观情绪与2007年相仿,而随后的金融危机使得美股从历史高位下跌超50%。
鲁比尼:从“大稳健”时期迈向“大滞胀”时期
鲁比尼本周刊文指出,全球经济正步入滞胀时代,全球央行官员试图使货币政策正常化,结果可能会作茧自缚。文章称,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根本性的变革,从“大稳健”时期迈向“大滞胀”时期:一个高通胀、低增长、高债务和可能出现严重衰退的时代。
鲁比尼此前将美国目前的经济情况与上世纪70年代和2008年金融危机时进行了比较,认为新一轮危机将有所不同。“上世纪70年代我们经历了滞胀,但不是大规模债务危机,因为债务水平低。2008年之后,我们经历过债务危机,随后是低通胀或通缩,因为信贷紧缩引发了负需求冲击。今天,我们在债务水平高得多的背景下面临供应冲击,这意味着我们将面临上世纪70年代式滞胀和2008年式债务危机的结合。 ”他写道。
鲁比尼预计,美国股市接下来“很可能会跌得更低”。在典型的08/15衰退中,美国和全球股市下跌约35%,下一次衰退将是滞胀性的,并伴随着金融危机,股市崩盘下跌幅或接近50%。 在大滞胀期间,任何传统资产组合的两个组成部分,即长期债券和美国及全球股票,都可能会遭受巨大损失。
最新数据显示,通胀对生产力和经济的影响正在持续释放。美国劳工部周二表示,美国二季度非农生产力环比下降4.6%,连续第二个季度回落。在过去的12个月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以创纪录的2.5%的速度下降。随着生产率下降, 第二季度单位劳动力成本环比上升10.8%,同比升幅为1982年以来最大。
ADP首席经济学家理查森(Nela Richardson)说,生产力数据令人感到不安,因为生产率低下会导致一系列糟糕的结果——更高的通货膨胀、更低的工人工资增长和更慢的经济增长。新冠疫情以来,美国劳动力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使得衡量潜在生产力增长变得更加困难,令美联储对抗通货膨胀的斗争更加困难。美国前财长萨默斯(Larry Summers)也担心衰退似乎不可避免,美联储可能重蹈上世纪70年代的覆辙。回顾历史后他发现,在过去65年中,在美国通胀超过4%,失业率低于5%的情况下,经济都在两年内迈入衰退。
北京时间今天晚间,美国将公布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最新机构预测显示,由于能源价格回落等因素,上月美国通胀率将从6月的41年高位9.1%回落至8.7%。纽约联储7月消费者调查也显示,美国家庭对物价上涨的预期有所降温,这些因素也带动了近期中长期美债收益率小幅回落。
不少市场人士警告,不要忽视通胀顽固性的风险及美联储的政策选择压力。RBC Capital Markets首席美国经济学家波切利(Tom Porcelli)表示:“虽然我们都预计整体(同比)增速将放缓,但核心通胀可能会加快。在似乎每一位美联储官员都在努力打击通胀的背景下,FOMC如何证明未来放缓加息步伐是合理的?”
花旗:美股重现2007年危险信号
在外界普遍预期通胀将有所回落的时候,一旦CPI数据像6月那样超预期,市场对美联储9月大幅加息的预期就会上升,这可能会成为引发市场新一轮抛售的导火索。
LPL Financial首席全球策略师克罗斯比(Quincy Krosby)表示:“自6月中旬的低点以来,市场一直享受着一种冒险的环境,投资者认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比他在上次美联储会议上的表现更为鸽派。 但周三的通胀数据将提供一个更清晰的画面,说明熊市是否真的已经过去。”
伴随着美股探底回升,大量来自券商的买入建议开始纷至沓来。花旗也在最新报告中发出警告,市场情绪的过度高涨酝酿着风险。该行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师巴克兰(Robert Buckland)写道:“我们的全球卖方推荐指数回到了2000年和2007年的牛市峰值水平,而在那之后全球股市下跌了一半。”
花旗通过汇总MSCI指数中股票看涨期权指数来计算全球卖方看涨情绪,从5(表示强烈买入)到1(表示强烈卖出)不等。目前所有地区的情绪指数都处于中性水平以上,其中美国和新兴市场超过3.7,英国为3.63,日本和欧元区也高于3.5.分行业看,能源、医疗保健和IT业热度居前。
对于机构乐观的理由,花旗指出,即使在熊市中,分析师也从来不是股票的净抛售者。虽然他们似乎会随着股市上涨而变得更加乐观,但也有可能是“市场上涨是因为他们变得更加乐观”。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分析师羊群效应”在花旗的熊市清单中触发了一个危险信号,目前所有18个熊市信号中已经触发了6个。回顾历史,当信号大部分亮起的时候,2000年和2007年美股经历的大幅波动就是前车之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