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Maxfund 客服微信2号 StockWe8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100分钟161次提“AI”-英伟达黄仁勋又放大招

作者  |  2022-03-2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3月22日晚11点,英伟达CEO黄仁勋在GTC大会上又演讲了,演讲地点从自家厨房搬到了公司。此次演讲,老黄将关注的重点聚焦在“AI”上。100分钟的演讲共提及161次“AI”,从英伟达当前支持的 AI应用,到更支持AI技术实现的处理器,再到英伟达提供的AI平台Omniverse.看来老黄这次是打算跟AI死磕了。

天气预报AI模型提前一周预测灾难性天气

“传统的数值模拟需要一年的时间,而现在只需要几分钟。”黄仁勋介绍称,英伟达与包括加州理工学院、伯克利实验室在内的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开发的FourCastNet的天气预报AI模型,将能够预测飓风、极端降水等天气事件。黄仁勋称,FourCastNet由傅里叶神经算子提供动力支持,基于10TB的地球系统数据进行训练。依托这些数据,以及 NVIDIA Modulus 和 Omniverse,可实现提前一周预测灾难性极端降水的精确路线。

不仅是在极端天气愈加频繁的情况下发挥作用,英伟达的产品也使因疫情而愈加普遍化的在线办公更加智能化。配合在线会议的发展,黄仁勋在演讲中正式发布NVIDIA Riva.这是一种先进且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语音AI,可以自定义调整优化,已经过预训练,客户可以使用定制数据进行优化,使其学习特定话术,以应对不同行业、国家和地区的需求。

另一种为应对在线办公而生的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Maxine,也在黄仁勋此次视频演讲中呈现。这是一个AI 模型工具包,目前已拥有 30 个模型,可以帮助用户在参与线上会议的时候与所有人保持眼神交流,即便是正在读稿也不会被发现,还能实现语言之间的实时翻译。

“搭积木”技术建成AI工厂

“这是全球 AI 计算基础架构引擎的巨大飞跃,隆重推出 NVIDIA H100”。在演讲中,黄仁勋再次推出新产品。H100采用 TSMC 4N 工艺,具有 800 亿个晶体管,是首款支持 PCIe 5.0 标准的 GPU,也是首款采用 HBM3 标准的 GPU,单个H100 可支持 40 TBps 的算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20块 H100 GPU 便可承托相当于全球互联网的流量。Hopper架构相较于前一代Ampere架构实现了巨大飞跃,其算力达到4 PetaFLOPS 的 FP8,2 PetaFLOPS 的FP16,1 PetaFLOPS 的 TF32,60 TeraFLOPS 的 FP64 和 FP32.H100 采用风冷和液冷设计,据黄仁勋介绍,这是首个实现性能扩展至 700 瓦的 GPU.在 AI 处理方面,Hopper H100 FP8 的 4 PetaFLOPS算力是 Ampere A100 FP16 的 6 倍。

不仅注重速度和算力,H100也注重数据使用的安全性。

“通常,敏感数据处于静态以及在网络中传输时会进行加密,但在使用期间却不受保护。”黄仁勋假设了一个场景,若一家公司具有价值数百万美元的AI模型,而在使用期间不受保护,则该公司将面临着巨大的数据风险。他声称,Hopper 机密计算能够保护正在使用的数据和应用,能够保护所有者的 AI 模型和算法的机密性和完整性。此外,软件开发者和服务提供商可在共享或远程基础架构上分发和部署宝贵的专有 AI 模型,在保护其知识产权的同时扩展业务模式。

黄仁勋隆重发布的全新AI计算系统DGX H100展现出英伟达像搭积木一样拓展处理器性能的技术。借助 NVLink 连接,DGX 使八块 H100 成为了一个巨型GPU:拥有6400 亿个晶体管,具备32 PetaFLOPS的 AI 性能,具有640 GB HBM3 显存以及 24 TB/s 的显存带宽。

仅仅连接GPU还不够过瘾,英伟达“搭积木”的技术可以再将8块GPU连接成的DGX进行连接。黄仁勋推出NVIDIA NVLink Switch 系统,借助 NVLink Switch 系统,计算系统可扩展为一个巨大的拥有 32 个节点、256 个 GPU 的 DGX POD, HBM3 显存高达20.5 TB,显存带宽高达 768 TB/s.每个 DGX 都可借助 4 端口光学收发器连接到 NVLink Switch,每个端口都有 8 个 100G-PAM4 通道,每秒能够传输 100 GB数据,32 个NVLink 收发器可连接到 1 个机架单元的 NVLinkSwitch 系统,以此实现超强的拓展性。

黄仁勋称英伟达正在建造 EOS——英伟达打造的首个 Hopper AI 工厂。搭载18 个DGX POD、576 台 DGX、4608 个 H100 GPU.在传统的科学计算领域,EOS 的速度是 275 PetaFLOPS,比 A100 驱动的美国速度最快的科学计算机 Summit 还快1.4倍。在AI方面, EOS 的 AI 处理速度是 18.4 ExaFLOPS,比全球最大的超级计算机——日本的 Fugaku 快 4 倍。

从H100到使用8块H100 构成的AI计算系统DGX H100,再到使用256个GPU的DGX POD以至于HopperAI工厂,英伟达像搭积木一样,构建起一套辅助AI计算的硬件系统。

与英特尔打擂台的Grace有望明年供货

在去年的GTC大会上,英伟达推出了首颗数据中心CPU——Grace.按照英伟达的介绍,这是一颗高度专用型处理器,主要面向大型数据密集型 HPC 和 AI 应用。与英特尔CPU坚守的X86架构不同, Grace另起炉灶采用ARM架构。黄仁勋声称,服务器用上这款CPU后, AI性能将超过x86架构CPU的10倍。这套言论无疑将使用Arm的Grace与使用x86架构拉起了擂台。

此次GTC大会,黄仁勋称Grace 进展飞速,有望明年供货。不止于此,老黄将“搭积木”技术继续应用在了Grace技术上。通过Grace与Hopper连接,英伟达打造了单一超级芯片模组Grace-Hopper.黄仁勋称Grace-Hopper 的关键驱动技术之一是内存一致性芯片之间的 NVLink 互连,每个链路的速度达 900 GB/s.Grace CPU 也可以是由两个通过芯片之间的 NVLink 连接、保证一致性的 CPU 芯片组成的超级芯片,可拥有144个CPU核心,内存带宽高达 1 TB/s。

接着,老黄给出了Grace 和 Hopper能够打造的不同排列组合方案:2 个 Grace CPU 组成的超级芯片;1 个 Grace 加 1 个 Hopper 组成的超级芯片;1 个 Grace 加 2 个 Hopper 的超级芯片;搭载 2 个Grace 和 2 个 Hopper 的系统;2 个 Grace 加 4 个 Hopper 组成的系统;2 个Grace 加 8 个 Hopper 组成的系统等。

“老黄”与“小黄”的对话透露出何种玄机

老黄的这次发布会,再次请出了英伟达仿照自己的形象设计的虚拟人——Toy Jensen.而这次,虚拟人Toy Jensen出现的主要目的,是展示英伟达用于构建虚拟形象或数字人框架的Omniverse Avatar。

在Toy Jensen完成过一轮百科功能展示之后,兴致勃勃地站在老黄对面展示起了自己的出生地——Omniverse Avatar.这是一个基于 Omniverse 平台构建的框架,用户可以快速构建和部署虚拟形象。“小黄”Toy Jensen的声音、面部均由英伟达的系列工具提供。“小黄”的声音由 Riva 的文本转语音 RADTTS 合成,Omniverse 动画的动画图形可定义并控制其动作, Omniverse Audio2Face 可驱动其面部动画。NVIDIA 的开源材质定义语言 (MDL) 可增加触感,使“小黄”的衣服看起来更有合成皮革的视觉感受,而不仅仅是塑料。最终,“小黄”的形象通过 RTX 渲染器能以实时高保真的程度呈现。得益于 Riva 中的最新对话式 AI 技术和 Megatron 530B NLP 模型,“小黄”得以与真人进行对话。不仅如此,归功于一款使用 Omniverse Avatar 构建的应用Tokkio ,“小黄”还能连接到更多类型的数据,它将客户服务 AI 引入零售店快餐餐厅,甚至网络。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华米科技:“小巨人”的升级之路

作者  |  2022-03-2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3月17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华米科技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报告。财报显示,华米去年收入62.5亿元,自有品牌Amazfit和Zepp全年出货量增长达59.6%,贡献了46.5%的收入和超过一半的毛利润。

自有品牌表现优异,说明曾以“小米生态链”为标签的华米,在开拓独立业务这条难而正确的道路上进展显著。截至去年底,华米智能设备的全球累计出货量已突破两亿台。庞大的硬件用户群,为华米发展基于海量人体数据的大健康业务提供了便利入口。但如何实现从硬件到数据服务的延伸,将是这家“小巨人”能否继续做大做强的关键。

从初创到年出货量数千万台——

借力行业巨头,实现火箭式蹿升

作为小米生态链中最早加入、最具代表性的公司之一,华米的初生与成长极大得益于小米的羽翼。

2013年底,小米即将启动生态链计划,希望通过“投资+孵化”模式,寻找伙伴公司,迅速扩大智能硬件业务版图。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曾表示:“我们的想法是用小米模式切入100个细分领域,带动整个智能硬件的发展,把小米从一艘大船变成整个舰队。”

后来的华米科技创始人、CEO黄汪,此时正筹划在智能可穿戴领域大展拳脚,带领团队刚做出一款品质可靠的智能手表Z Watch.2013年11月,黄汪送给其科大校友、小米创始团队成员孙鹏一个Z Watch.孙鹏让雷军试戴后,雷军次日便联系黄汪商谈合作。当年12月华米科技成立,次月获得“小米系”投资,为小米研发、生产智能手环。

随后便是梦幻般的成功。2014年夏,第一代小米手环发布,79元的价格和过硬品质迅速引爆市场,不到一年就卖出1000万台以上。小米手环成为小米产品极致性价比的象征,也让幕后的华米科技在2017年第一季度登上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第一的宝座。

火箭式的蹿升,既靠华米自身出色的研发和产品定义能力,也离不开小米这个超级“推进器”。

小米对于华米的赋能,在战略投资以外,最直观的便是品牌和销售渠道。如果没有“小米”两个字“背书”,很难想象一家初创公司的新品牌可以迅速风靡市场。小米成熟的品牌和渠道,让华米的手环产品直接获得巨大的市场影响力和通往庞大用户群的宽广大道。

更深层次的支持则是供应链。手机是消费电子领域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的行业,集中了大量先进技术和优质供应商。以手机起家的小米,拥有丰富的供应链资源,能帮助华米在保证品质的同时将产品成本压低到极限,对竞品形成“降维打击”。

2018年2月8日,华米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小米生态链中首家上市公司,也是安徽首家美股上市公司。“本质上,华米的阶段性成功,是小米生态链模式的成功,是小米价值观的胜利。华米一路以来的打法,就是小米打法在智能可穿戴领域的贯彻到底。”黄汪曾如此总结。

从代工到打造自有品牌——

走出成功的牢笼,做难而正确的事

对于一个连续创业者来说,永远不可能满足于已经获得的成功。

“别把自己困死在成功的牢笼里,上一次的成功经验就是这一次的画地为牢。愿每个人都能冲破心中的牢笼。”在美上市5个月后,黄汪在一篇以“华米的牢笼与升级”为题的文章中写道。

为小米代工的手环大卖后,华米一有余力便尝试“独立行走”。2015年9月,华米发布自有品牌Amazfit.2018年,华米又收购美国知名多运动传感器技术公司Zepp的核心资产。

“独立行走”,既是创业者心态使然,也是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2015年和2016年,小米产品为华米贡献的收入占其当期收入九成以上。对小米的过度依赖,导致华米经营指标的表现取决于小米新产品的发布节奏。此外,小米长期追求极致性价比,宣称“硬件综合净利率不超过5%”,为其代工的利润空间有限。要做大做强,华米必须独立开辟新战场。在美股上市后,资本市场的期待也让华米实施自主战略的需求愈发迫切。

自主发展是一条正确但更难的道路。打造自有品牌,从产品定义到品牌拓展、渠道建设、售后服务,每个环节都是考验。苹果、三星、小米等行业巨头,都是基于成功的手机业务拓展智能手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相关产品构成一个硬件生态圈。离开小米的支持,华米在自有品牌下推出的智能手表等硬件,是以单品与行业巨头的产品体系竞争,尤为不易。

不过,小米手环的巨大成功也让华米实力大增。通过研发、设计、供货小米手环,华米团队锻炼了年出货千万台级别的智能硬件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品质控制能力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力。这在全球智能硬件公司中亦属少有。

尽管未能复制小米手环那样的市场奇迹,华米自有品牌的表现也可圈可点。知名第三方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研报显示,2019年,Amazfit手表出货量超过360万台;2020年,华米此前收购的Zepp品牌也开始推出新品,当年Amazfit和Zepp两大品牌手表总出货量超过457万台,同比增长逾两成。华米2021年财报显示,自有品牌当年出货量增长近六成,贡献了华米62.5亿元年度营收的46.5%和超过一半的毛利。

从九成以上收入依赖为小米代工,到近一半收入来自自有品牌,华米自主发展的战略进展显著,在小米生态链之外成功开辟了另一块领地。

从硬件制造到基于数据的服务——

把握产业变革趋势,争抢下一个时代的“船票”

数据驱动、万物互联的年代,无论是硬件性能的提升还是服务的创新、优化,莫不依赖于对数据的收集与利用。数据就是核心资源,连接创造价值。几乎每家有雄心的硬件科技公司,都不甘心只做硬件制造商,而是汲汲于在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以获得通往下一个时代的“船票”。

可穿戴设备能采集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氧等多种生物数据,对评估用户健康状况具有重要价值。考虑到华米产品的庞大用户群,其从可穿戴设备所收集的人体生物数据极为丰富。依托这些数据开展医疗健康服务,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

“从硬件上看,华米是一家以智能可穿戴为核心的设备公司;从数据上看,华米是一家人体生物及活动大数据公司;从服务上看,华米是一家聚焦于运动和健康医疗服务的互联网公司。”黄汪曾如此定义华米。近年来,华米的一系列布局,均是围绕这一定位展开。

技术研发上,华米自主开发了“黄山”系列智能可穿戴芯片和专注于健康的原生智能手表操作系统Zepp OS,以支持可穿戴设备更高效、稳定地监测生物数据。为支持对心脏、血氧、血压、睡眠等数据的监测、分析,华米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传感器+健康大数据AI算法体系。业务合作上,华米和钟南山团队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慢阻肺的早期干预和健康管理。此外,华米与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合作开展临床研究,测试腕部智能血压手表进行血压筛查的可靠性,以促进高血压的早筛查、早治疗。在资本市场,华米通过旗下企业进行股权收购,控股上市公司亿通科技,并在亿通科技启动可穿戴设备芯片、健康医疗传感器等业务。华米还与安徽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合肥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共设风投基金,投资医疗健康、物联网等领域优质初创企业,加强对产业链上下游和关联行业的渗透。

就当下而言,华米在技术研发、业务合作、资本市场等领域的上述布局,更多还处于“播种”阶段,但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大健康产业是一片广阔的蓝海,以“科技连接健康”为使命的华米,能否借由播下的种子做大做强,在蓝海中扬帆远航?时间将会给出答案。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传Prologis(PLD)向黑石(BX)旗下物流资产发起210亿欧元收购要约

作者  |  2022-03-2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据媒体报道,Prologis(PLD)已经开始出价210亿欧元收购黑石集团(BX)旗下的欧洲物流资产组合。

媒体报道称,Prologis以略高于210亿欧元的非约束性收购要约,计划收购黑石集团(Blackstone)在过去6年积累的约2000家欧洲物流资产组合所有者Mileway.报道称Prologis有大约六周的时间来敲定对该资产组合的最终报价。

此前,黑石集团在上月曾宣布,Mileway的现有投资者同意在黑石的“Core+”战略的基础上,以210亿欧元对该公司进行资本重组,并将长期经营该公司的业务。黑石当时表示,资本重组仍需询价程序,该程序将立即启动,最长时间为75天。

据媒体报道,与全球最大不动产投资信托公司之一Prologis的交易若能最终达成,将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私人性质房地产交易。Prologis目前市值约为1200亿美元。

据了解,在2019年6月,黑石同意以187亿美元从位于新加坡的GLP手中收购美国工业仓库网络,在当时属于有史以来最大的私人性质房地产交易。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台湾地震,台积电、联电等半导体厂部分厂区受影响

作者  |  2022-03-2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今日凌晨,台湾台东县海域发生 6.6 级地震,此后大小余震不断,对于部分高新技术科技园区有所影响。

据台南科学园区管理局资料显示,震央位于花莲县南方 62.6 公里,地震深度 30.6 公里,芮氏规模达到 6.6 级,其中台南群创 B 厂 33.60Gal (4 级),台积电 18 厂 33.90Gal (4 级),彩晶 61.00Gal (4 级)。

因为震度达到 4 级的关系,部分厂商生产机组出现宕机状况,但没有人员疏散动作。

后续确认,台积电、联电、南茂等半导体厂人员皆平安,仅一些敏感机组宕机。其中在南部科学园区部分,群创有 2 厂部分机组宕机,但最后确认并无影响。

台积电称,其部分设备受到地震的影响,预计地震不会造成重大影响,但该公司仍在对实际影响进行最终评估。

据悉,台积电大部分厂区都没有达到疏散标准,只有零星疏散,地震后,很快回到生产线;联电表示,员工及厂房均安、部分机台启动保护停机功能需要重新开机,整体第一季业绩不受影响。

美股投资网了解到,今日清晨 1:41,台东县花莲发生芮氏规模 6.6 级有感地震,各地震度为台东 6 级、花莲 5 级、南投 4 级、嘉义 4 级、高雄 4 级、云林 4 级、台中 4 级、宜兰 4 级、台南 4 级、彰化 4 级、苗栗 4 级、新竹 4 级、屏东 3 级、桃园 3 级、台北 3 级、澎湖 2 级、马祖 1 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Moderna(MRNA)正开发两款新候选疫苗-针对呼吸道疾病及地方性人类冠状病毒

作者  |  2022-03-2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Moderna(MRNA)周二表示,正在通过两个新的开发计划扩大其mRNA疫苗管线,包括针对呼吸道疾病和地方性人类冠状病毒 (HCoV)的候选疫苗。

据悉,Moderna表示,该公司正在开发一款名为MRNA-1230的候选呼吸道综合疫苗,以作为针对SARS-CoV-2病毒、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年度加强针,这三种病毒正是导致老年人呼吸道疾病的最主要的病毒。

此外,Moderna还表示,该公司正在开发一款名为MRNA-1287的候选疫苗,该疫苗针对HCoV-229E、HCoV-NL63、HCoV-OC43和HCoV-HKU1这四种地方性人类冠状病毒。该公司表示,虽然人类冠状病毒不像其他冠状病毒那样被广泛了解,但这类病毒是全球呼吸道疾病的一个主要原因,上述四种病毒导致了近10%-30%的成人上呼吸道感染。

截至发稿,Moderna周二美股盘前微涨0.24%,报175.8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Jefferies仍看涨福泰制药(VRTX)-对艾伯维(ABBV)治疗CF候选药数据持谨慎态度

作者  |  2022-03-2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华尔街知名投行Jefferies对艾伯维(ABBV)即将公布的治疗囊性纤维化(CF)候选药物ABBV-119的数据报告持谨慎态度,此外,Jefferies维持CF治疗领域龙头——福泰制药(VRTX)“买入”评级,将福泰制药的目标股价定为275美元,并将其列入该行的“特许经营精选”列表。

福泰制药昨日涨0.65%至251.880美元,艾伯维股价在连续6个交易日实现上涨之后,昨日股价小幅走低,昨日微跌0.02%至160.010美元。

专注于治疗囊性纤维化的福泰制药此前宣布,VX-147进展将推进一项关键的研究,该研究针对因特定基因突变而患有蛋白尿肾病的患者。Michael Yee领导的Jefferies分析师团队一致认为,福泰制药这一最新进展符合他们的预期。

此外,分析师们还强调了两大即将到来的关键影响因素,可能影响福泰制药股价,其中就包括艾伯维即将公布的治疗CF数据,但分析师们对此数据持谨慎态度,他们表示:“最终结果可能喜忧参半,但新的数据点表明,潜在的耐受性问题值得关注。”

并且Jefferies分析师们对于艾伯维能否在此前预计的第一季度发布公告时披露更多细节或详细数据报告持怀疑态度。

该团队引用了最新的公开信息来表明ABBV-119潜在的耐受性问题,他们指出:“其中包括一些ALT信号和/或阳光和紫外线敏感性的潜在风险。”他们还表示,该试验设计还建议避免阳光直射和使用一些保护措施。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iPhone-15-Pro或实现屏下面容识别!屏占比或更高-网友:14还没出来15就开始预热了

作者  |  2022-03-2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据外媒报道,从2017年的iPhone X采用面容识别技术开始,苹果后续推出的iPhone中,除了iPhone SE,其他的都是采用刘海屏设计,以容纳面容识别部件和前置摄像头。报道显示,苹果明年将推出的iPhone 15系列中的高端版本,即iPhone 15 Pro系列,有望采用屏下面容识别技术,届时iPhone的屏占比将会更高。

有媒体表示,三星旗下的面板制造商三星显示,正在研发新一代的屏下摄像头技术,苹果是计划将其用于明年推出的高端iPhone,以将面容识别部件隐藏到屏幕之下。

对于上述消息,有网友称,14还没出来呢,15就开始预热了。有的网友称,先把14的刘海去了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IonQ、Pasqal联手微软-将上线量子计算机服务

作者  |  2022-03-2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当地时间3月21日,美国量子公司IonQ与法国量子公司Pasqal同日宣布与微软的最新合作,微软Azure Quantum平台将上线前述两家公司的量子计算系统。

据悉,法国量子公司Pasqal主要开发基于中性原子的量子技术,Azure quantum平台将提供Pasqal量子计算机的云访问服务,这将成为首个在该平台上线的基于中性原子的量子计算机服务,为终端用户提供一系列量子计算的数字与模拟能力。

Pasqal公司的量子计算技术使用光镊控制中性原子(即拥有相同数量的电子和质子的原子),并利用激光设计出可扩展的全栈式量子计算机。其量子处理单元(QPU)硬件可以在室温下以较低的能耗运行,在特定问题上能比传统计算机更有效地解决复杂问题。

为了拓展量子计算的商业应用,除了此次与微软的合作,该公司近期还宣布了与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Aramco)的合作,为能源行业开发量子计算应用。2022年初,该公司与量子算法及软件开发商Qu&Co合并,加快实现量子计算商业应用。

“Azure Quantum平台是一个统一的、开放的量子创新云生态系统,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量子软硬件和解决方案,”微软量子软件副总裁Krysta Svore表示,“Pasqal公司的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机是对该生态系统的补充,为Azure quantum平台用户提供了新的计算可能性,包括模拟量子计算,促进了量子对现实世界的影响。”

与Pasqal公司不同,美国量子公司IonQ主要开发基于离子阱的量子计算机,并于2020年提出算法量子位(#AQ)作为一种面向应用的度量标准。此次,该公司宣布最新开发的IonQ Aria量子计算机,将上线Azure quantum平台。

作为一款商用量子计算机,IonQ Aria拥有20个算法量子位,是目前基于应用导向行业基准的最强大的量子计算机。通过此次IonQ与微软的合作,任何有互联网连接的人都将能使用IonQ Aria量子计算机的能力,进一步推动量子计算的商业应用。

“平台上的用户将受益于IonQ Aria量子计算机的能力,使用更多量子‘门’执行量子电路,开发和探索更大的量子程序。”Krysta Svore说道。

在此次合作之前,IonQ公司已取得一系列商业化的里程碑。例如,IonQ在一月宣布与现代汽车合作,设计量子算法来模拟电动汽车的电池化学反应。此前,IonQ还与高盛(Goldman Sachs)合作,为金融应用进行蒙特卡罗模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3月连投4家公司-B站投资业务加速扩张-聚焦文娱和游戏赛道

作者  |  2022-03-2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近日,B站投资业务频发新动态。据天眼查数据,3月至今,B站连投5家公司,其中4家涉及游戏开发业务,分别是火箭拳、漫游谷、心源互动以及艺画开天。

《科创板日报》分析师进一步梳理发现,进入2022年以来,B站公开的对外投资项目已有13个,其中有7家公司业务与游戏开发相关。

针对B站的投资动态及投资逻辑等问题,B站相关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分析师,“一周内投4家公司,应该是不同时期跟进的投资项目,在这一周内密集公布了。”其进一步表示,B站的投资逻辑服务于核心战略。此前,B站董事长、CEO陈睿曾在公开采访中表示,“我们未来三年核心战略,一是内容生态,二是产业布局。”

8天连投3家游戏公司

B站并未对这5家公司的投资或并购涉及的金额进行披露,从业务方向上看,这几家公司均与B站主打的二次元内容以及游戏业务相关,其中多家公司此前曾获得腾讯等头部机构注资。

3月2日,艺画天开宣布完成由B站领投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后估值达到25亿元。该公司为《三体》等动画的联合出品方,是一家以精品原创动画作为切入点、进行IP全产业链运营的泛娱乐公司,对游戏、影视、漫画等领域均有涉及。

天眼查信息显示,B站也领投了艺画天开的A+轮融资,其余投资方还包括腾讯和天图投资。此外,该公司A轮融资的投资方也是腾讯。

B站在C轮开始注资的漫游谷,是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游戏公司。据公司官网,该公司致力于网页游戏与手机游戏的研发,产品包括《七雄争霸》《魔幻大陆》《横扫西游》等。

漫游谷曾在2010年获腾讯数千万元投资,并于2012年3月被腾讯以1.35亿元的对价并购。后续又被成都传媒集团旗下的博瑞传媒先后以10.36亿元、2.68亿元的价格并购。天眼查显示,目前博瑞传媒为漫游谷大股东,持股约89%,B站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1%。

不仅在投资标的上与腾讯有所重合,事实上,梳理B站在游戏领域的投资事件会发现,B站对游戏公司的投资节奏已经快赶上游戏领域排到全球前三的腾讯了。《科创板日报》分析师不完全统计发现,B站2020年至今已累计投资、收购36家游戏公司,其中2020年10家、2021年19家,2022年则仅在一季度就已经投资了7家。

对于近期频密的投资动作以及投资逻辑等问题,B站投资板块未作回应。但B站相关人士对《科创板日报》分析师表示,B站投资逻辑服务于公司核心战略。

B站董事长、CEO陈睿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曾表示,B站未来三年核心战略,一是内容生态,二是产业布局,“我们垂直做了动漫和电竞,水平做了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大会员、直播、电商、线下活动。做平台性公司,需要‘布闲棋下冷子’。现在除了网易跟腾讯,已经很少有公司比我们业务更宽了。现在需要增强的是每个业务的执行能力。”

鲸平台专家、《规则时代》游戏产业分析师李文远,对《科创板日报》分析师表示,“游戏之前就是B站的核心业务之一,在这些投资之后,其游戏业务链也将进一步强化,而不再是以前的研发发行身份,个人觉得B站更希望在游戏业务上走出多元化的路子,并能进一步发挥B站的平台优势。”

投资企业涉及范围越来越广

天眼查数据显示,自2013年开始第一笔对外投资以来,截至目前,B站公开投资事件达到174件,其中2021年为48件,2020年则为24件,而进入2022年,B站仅在一季度就已经投资或并购13家公司,B站在投资上的动作呈现出越来越频繁的趋势。

与此同时,B站的投资总额也在不断增加。据B站财报,2020年B站短期投资金额达33.57亿元,长期投资金额22.33亿元;2021年则分别达到150.51亿元、55.03亿元,增长明显。

B站投资的领域也越来越多元化。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B站对外投资涉及11个行业,除了B站一直以来都关注的文娱传媒、游戏、电子商务、企业服务以及社交社区等,与B站业务形成协同的行业外,B站首次在餐饮、服装纺织布局投资。

餐饮行业方面,B站在2021年投资了咖啡品牌鹰隼咖啡、以及主打汉堡的西餐连锁品牌Charlies粉红汉堡。

在服装领域,B站于2021年9月向服装品牌Bosie投资了数亿元。公开资料显示,Bosie是一个无性别主义服饰品牌,面向追求独立的年轻人,探索同时适合男女穿着的时尚。

《科创板日报》分析师梳理发现,B站投资的消费领域品牌,大多以年轻消费者为主要目的受众。美股投资网曾在一份研报中指出,B站将受益于新消费品牌的崛起,原因是新消费品牌更加重视内容营销,而B站是国内头部PUGV内容社区,拥有较高的KOL活跃度,B站将受益于内容营销的兴起,迎来广告营销业务增长新势头。

尽管B站投资领域越来越广,但目前,其在文娱传媒和游戏行业的投资事件仍然占据绝对多数。

一名曾接受B站投资的电竞MCN机构负责人,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B站更像是财务投资,几乎对被投企业没有明确的财务指标,双方之间更多的是业务沟通,但B站并不会强制要求企业与B站进行捆绑,只为B站提供内容,而是会跟被投企业合作,让对方为B站提供独家定制内容。

尽管B站仍然在重仓投资游戏,但从具体业务层面来看,B站游戏业务却出现增长乏力的情况。B站财报显示,2021年B站全年营收达193.8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在游戏方面,B站去年全年营收为51亿元,同比增长仅6%。而广告业务则表现亮眼,总营收45亿元,同比增速145%。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21深度|踢馆BBA-特斯拉柏林工厂正式投产

作者  |  2022-03-2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如今随着柏林工厂正式投产,未来上海工厂以及正在推进之中的中国第二工厂辐射亚洲市场,而柏林工厂辐射欧洲市场的基本产能局部也将正式成型。

德国时间3月22日上午9时,随着马斯克在一片欢呼声中踏上红毯,特斯拉在海外的第二座超级工厂——柏林工厂正式投产。

剪彩仪式上的重量级嘉宾无疑是德国总理朔尔茨。

朔尔茨的一番德语演讲虽然使得站在一旁的马斯克只能“一脸懵逼”地礼貌微笑,但是马斯克之后兴奋地自拍以及在社交媒体卖弄现学的德语都足以说明,马斯克对于两年时间即建成的柏林工厂十分满意。

与之相对的,在BBA等传统巨头眼中,在家门口建厂的特斯拉无疑是入场的鲶鱼,柏林工厂则是“宣战布告”。

打入欧陆的楔子

常年以来,慕尼黑、斯图加特和狼堡都是德国唯三的汽车产业中心。而在四十年冷战之中欠账太多的柏林地区,即便是文人墨客也只能给它一个“穷、但性感”的标签。但是如今,几乎无人可以否认,柏林靠着这座特斯拉工厂,已经能够与BBA的总部所在地们掰掰手腕了。

根据现有规划,投资额达50亿欧元的柏林工厂预计年产能达50万辆,生产车型为Model Y以及部分Model 3.不过,已投产的该部分厂区占地面积其实仅占特斯拉购得地块面积的三分之一不到,这也意味着特斯拉已经为远期规划留下了充足的余量。

事实上,去年10月马斯克就宣布柏林工厂二期规划中包含了年产能100 GWh的动力电池工厂,主要负责生产特斯拉自家的4680电池,即直径46毫米、高度80毫米的新型电芯。该电芯预计将于2024年以后投产。

虽然自去年年末起,特斯拉柏林工厂的产线已经开动,但根据一般经验,其产能爬坡阶段还将持续数月之久。

特斯拉尚未公布柏林工厂目前的实际产能,但仍可以通过该工厂当前的实际雇员数量进行大致推算。依据马斯克两年之前的规划,柏林工厂将直接创造12000个就业机会,随着之后的产线优化以及更多先进制造工艺的引入,这个数字最终定为7000个岗位。根据当地劳动机构的数据,如今至少有2500名员工已经进入特斯拉工厂工作,这意味着至少一条产线已经接近满负荷运转,相当于目前20万至25万辆的年产能。

不同于上海超级工厂主打Model 3车型,柏林工厂一开始就明确将以Model Y为主力车型。3月22日工厂开幕式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马斯克亲自给首批次德国用户交付30辆售价为67000欧元的Model Y高性能版。

特斯拉今年1月末公布的财报显示,特斯拉的汽车业务利润率正在稳步提升,而产能不足反而成为了特斯拉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制约。2021年特斯拉的年产量达93.6万辆,并未完成年初制定的100万辆目标。

早在2020年10月,全球产能吃紧的特斯拉就开启了上海工厂的整车出口业务,首批次Model 3的出口对象便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去年7月,由于美国弗利蒙特工厂的产能亦达到极限,上海工厂开始首次向欧洲出口Model Y。

如今随着柏林工厂正式投产,未来上海工厂以及正在推进之中的中国第二工厂辐射亚洲市场,而柏林工厂辐射欧洲市场的基本产能局部也将正式成型。

一波三折

柏林工厂与上海工厂除了主力生产车型以及辐射市场定位的不同之外,一个更大的区别便是落地难度与建成时间的迥异。

或许是因为拥有上海工厂不到一年时间即建成的成功经验,马斯克在2019年11月12日突然宣布将欧洲超级工厂定址柏林时就夸下海口,只需一年左右的时间便能成功。但事实上,马斯克显然低估了德国人的守旧以及欧洲人特有的官僚主义。

首当其中的便是德国部分环保组织。

在其看来,特斯拉厂区不仅需要砍伐掉92公顷的一大片森林,对森林中的蚂蚁、蝙蝠、蛇等物种造成生态影响,而且特斯拉工厂每年至少400万立方的工业用水量(产能全开预计需要1800万立方)也引发了当地人对于地面沉降问题的担忧。

部分环保主义者们自两年前起便开始在建筑工地以及柏林市中心进行了多次游行示威,之后又付诸于法律程序将整个项目诉诸法庭,并成功通过每年3月是鸟类繁殖期的由头在2020年春季暂缓过建设进度。

上述行为很快便引起了特斯拉、甚至当地政府的巨大反应,指责该群体不仅无视电动汽车本身是极大促进能源转型的重要一环,也忽视了特斯拉工厂对当地老东德地区孱弱经济的拉动作用。况且这片所谓的生态森林,其实仅仅是二战之后被炸烂的一块废地上种植的人造森林而已。

但是令当地政府感到“哑巴吃黄连”的则是政府机构为了尽快吸引特斯拉和马斯克,从一开始就通过所谓“社会福祉”绕开了相关环保法案,以特事特办的精神直接给特斯拉开放了临时审批资格,并尝试通过行政手段阻扰环保主义者的诉求。不一定合规的操作手法自然也使得漫长的法律诉讼变得不可避免。事实上,直到十天前的2月13日,特斯拉方才将所有的临时许可转正,并堵住了法律的可能漏洞。

其次,习惯了由地方政府迁就的马斯克和特斯拉也确实在许多细节上未做好相应准备工作。例如吃定了老东德地区离不开特斯拉,与勃兰登堡州政府(柏林工厂选址在行政规划上隶属相邻的勃兰登堡州)打交道时过于傲慢,马斯克本人在许可审批受阻时的第一反应通常并不是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而是直接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批评或直接越级找到柏林的联邦政府。

而在工业用水大量依靠地下水开采等具体环保问题上,特斯拉一开始也确实缺乏相应的预案,而且事后追加的100 GWh的动力电池工厂也是在欧盟推出“欧洲电池联盟”的补贴计划之后仓促上马,事先并未有过详尽的报备。

此外,宝马在二十余年之前也曾经考虑在该地区建设新厂,彼时也是因为审批进度过慢导致工厂最终花落莱比锡。如果再加上柏林-勃兰登堡国际机场兴建了二十余年都无法竣工的黑历史,有着足够前车之鉴的特斯拉显然并没有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

即便是在3月22日的庆祝活动上,部分环保主义者依然在工厂门口的空地上静坐着。

反攻“旧大陆”

已经拥有了柏林工厂的马斯克也距离今年140万辆产能的目标更近了一步。而对于“老迈”的BBA们来说,已经开张到家门口的特斯拉无疑相当于“踢馆”。

即便是德国车企们自誉为看家本领的先进生产工艺,似乎也已经被全新的特斯拉柏林工厂比了下去。

按照柏林工厂正门口的简介所言,产能爬坡完成之后特斯拉仅需45秒即可出场一台Model Y,而这个数字在德国车企则是60秒至70秒。其中特斯拉方面竭力宣传的先进制造技术主要包括4680电池、CTC技术以及一体式铸造车身。

其中4680电芯是继1865和2170电芯后,特斯拉使用的第三代电芯。与4680电芯相辅相成的则是车身电池一体化(CTC:Cell to Classic)技术,即直接将电芯或模组安装在车身上,以车身结构充当电池包外壳。此外,柏林工厂也是首次在Model Y上使用后车身一体式铸造,特斯拉宣称一体铸造将使得Model Y的车身零部件数量减少370个,总重量降低10%,续航提升14%。

如果说制造工艺问题还仅仅是汽车产业内部的冲击,那么柏林工厂可能带来的特斯拉销量激增或许将是BBA们最为惧怕的。

以2021年德国市场的新车注册量为例,全年特斯拉Model 3以35252辆稳居电动汽车销量榜榜首。虽然发力电动汽车较早且整天将特斯拉视为竞争对手的大众集团则依靠MEB平台,勉强靠着ID.3(26693辆)和ID.4(12734辆)与特斯拉旗鼓相当,但是取得该成绩的前提仍是欧洲所有的特斯拉车型预定均需要等待数月,且均为进口车辆也使得价格不具备优势。

例如最畅销的Model 3标准版在德国目前售价42990欧元,即刻下单需要等待至今年11月,而Model 3的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售价则分别为56990欧元以及61990欧元。作为对比,大众的ID.3售价36960欧元,ID.4售价则为38915欧元。

就如同上海工厂投产之后,特斯拉在中国市场迎来了降价潮一样,可以预计至少Model Y短期内性价比会提升,目前Model Y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的售价分别为56990欧元以及63990欧元。因为柏林工厂的投产,Model Y目前的提货等待时间已经缩短为一个半月。

柏林工厂的利好消息其实早在今年1月就已经反映在销量列表之上了。去年因价格以及交付时间原因甚至都没有挤入德国电动汽车销量榜前十的Model Y在1月的销量榜上飙升至第三,月销量达2396辆,仅次于Model 3的3967辆以及“老头乐”菲亚特500的2653辆。而后劲不足的ID.3(1965辆)和ID.4(1929辆)则掉到了第五和第六。

几乎可以确定,随着柏林工厂产能的逐渐爬坡以及Model 3加入生产序列,ID家族与Model Y和Model 3的差距将会被拉大。

至于比大众集团还要慢不止半拍的奔驰和宝马,其EQ系列以及iX等车型,无论在2021年抑或是2022年,均没有出现在德国本土电动汽车的任何销量排行榜上,唯一的例外是排名第十的“老家伙”宝马i3。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7-2023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