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SPI绿能宝周四收盘暴涨319%,因公司宣布,于2017年5月19日收到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资格部门的通知函(“通知”),确认本公司已提交临时报告,即截至2016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的6-K表(“6-K表”)。
此外,该通知表明,公司没有及时提交给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20-F表年度报告(“年报”),本公司不符合纳斯达克上市规则第5250(c)(1)条要求继续上市交易。
早前,在今年一月,SPI绿能宝收到纳斯达克发布的警告,称由于SPI尚未提交2016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违反纳斯达克规定。纳斯达克规定,季度报告针对每年财政年度的前三个季度,一般要求在季度结束后的45天内发表。有媒体称,绿能宝面临退市风险。
但据媒体报道,自2015年初绿能宝上线伊始,关于平台涉嫌“自融”和“自担保”的质疑就从未间断。而近期,其母公司SPI绿能宝能源互联网股份公司股价跌去95%,引发业内关注。据公开资料显示,绿能宝的业务模式为,投资者承担出租人的角色,将购买的绿能宝产品委托绿能宝租赁给电站项目方(或充电桩项目方)使用,电站项目方(或充电桩项目方)则按月向投资者支付租金(由绿能宝代发)。在租赁期间,绿能宝产品物权始终归投资者所有
Emerging Sovereign Group(ESG)旗下的一家做空中国经济的对冲基金今年以来累计亏损62%。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这家名叫Nexus的基金上个月亏损8.2%。4月已经是该基金至少连续第三个月单月亏损。该基金一直以做空中国,尤其是人民币作为投资策略。
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加快,而政府一直在指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高,这令一些投资者感到惊讶。
据美国媒体报道,Nexus基金在2015年上涨了35%,从人民币贬值中获利。
2015年8月11日中国央行意外大幅调降人民币中间价,引导人民币贬值,当天人民币即期汇率创下20年来最大单日跌幅,此后Nexus基金回报大增75%。人民币的大幅贬值让ESG的对冲基金于当年扭亏为盈。
但到了2016年,该基金全年亏损15.5%,表现不佳。
ESG由联合创始人Kevin Kenny、Mete Tuncel和Jason Kirschner经营。去年,他们买下了凯雷集团持有的55%ESG股份,并于10月全面掌控该基金。截至去年12月,ESG的管理资产高到35亿美元。
近来,随着美元的下跌,人民币走势开始趋稳。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轮美元波动下行的过程中,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一直要小于美元指数下跌幅度。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谨慎预期虽有所减弱但并未消退。
5月20日,猎豹移动CEO傅盛在MTA天漠音乐节科技论坛上发表题为《从互联网+到AI+》的演讲,回顾了猎豹开创性的全球化之路,引领了中国互联网出海浪潮;同时,提出猎豹的新使命是Make the World Smarter,成为一家有伟大技术理想的人工智能公司。
大家好!非常高兴可以在这么一个重金属的环境下,和大家一起交流。刚才《灰犀牛》作者Michele Wucker 女士讲到了未来创新的不确定性,我觉得现在全世界的人们都在考虑不确定性。
我昨天刚刚从美国回来,这次有两个非常强烈的感受。一方面,其实中国对于美国来说,可能就是一只灰犀牛。中国巨大、快速的发展,让美国很好奇;同时也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这次发现美国现在的移动APP,基本上都是在抄袭中国。我也去了好多个创业公司,发现他们做的是公众号,还有类似于微信的小程序。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对变化视而不见,对一个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不仅对我们存在着各种难度,即便是对于今天最发达的美国,我认为他们对中国的了解程度,也远远不如中国对他们的了解程度。
我还看了一些关于深度学习方面的创业团队,我们自己也做了关于深度学习、机器人方面的很多探索。讲具体事情之前,我特别想回到一个理念上:到底怎么驱动自己和别人变得不一样?
刚刚张颖上来讲的时候我在想,第一次见到张颖,是经纬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他当时讲了一个理念,他想找一些在互联网里做产品的人来跨界做投资。今天看起来,我觉得经纬的成功有很多点,但是有一点可能非常重要,张颖总觉得他自己不懂。我每次跟张颖聊天不会超过半小时,他聊天就那么几句话,他认为他最懂的是人性、PK。
从这些小的事件上来说,知道自己不知道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状态。
我最近写了篇文章叫《所谓成长就是认知升级》。我自认为我是一个起点比较低的人,大学背景一般,当初来北京的核心原因也是想考一个好一点的研究生,给自己镀个金,好找工作。
当时是周鸿祎面试的我,让我来做产品经理,我就在想什么是产品经理?过了三个月以后,在原来的公司待不下去了,我就在想要不然试一把。进了互联网这个行业才发现,一个那么小的按纽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人和人之间沟通最重要的本质是去了解对方想要做什么,而不是组织流程。原来靠一个作坊式的工作也可以非常高效,而不是我们那时候学的各种标准化流程。我就发现这个行业有着巨大的新颖,让我自己可以学到的东西。
当年,我虽然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但是我保持了一颗非常谦卑的心。从我第一次进互联网公司的时候我会觉得,它和我以前接触的所有理念都不一样,比如说管理理念、对用户的理念。
当时我想的是打好工,能买车、买房,这就是人生巅峰了。但是没想到我还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最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把猎豹做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公司,80%的用户来自海外。
我有一次听《得到》讲人的认知的四种状态,绝大数人存在第一种状态,叫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叫以为自己知道。当灰犀牛出现的时候,应该说绝大部分人是不相信的,或者是把头埋在沙子里,看到了也是视而不见。只有少人会认为说真的有这个,然后去潜心学习、研究。如果能够到自我认知,达到一个实际的情况的时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最后,圣人般的认知是什么?就是乔布斯那句话,“永远认为自己不知道”。不管你在知道的情况下还是不知道的情况下,你才能快速的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世界。
这个时代在快速的拐弯、在快速裂变、在快速升级。在过去几千年里不需要讲认知这件事,是因为没有什么知识在快速更新。如果你是一个文人,你读的诗越多就越厉害;如果你是一个老中医,你把的脉越多就越牛。但今天不是了,你积累的一些思维习惯,可能到下一个时代就会瞬间变成零。你应该对于一些技术和工具的深入去理解,而不是变成工具儿童,这才是最关键的。
我特别喜欢《人类简史》这本书,这里面最打动的我的一句话叫 “ 科技最厉害的地方叫他承认自己不知道 ” 。在科技出现以来,我们认为所有的东西都被孔子、释迦摩都搞定了,其实这件事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只有在这种状态下,科技才带领人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峰。
互联网为什么这么厉害?我认为,互联网是全人类的头脑风暴。过去一件事情的传播,基本上无传播或者会中断,等到印刷术出现之后,我认为可能要100年,互联网出现之后则可能是用小时来计的。这次我去硅谷跟很多创业公司在聊,说到深度学习无非就是新而已。我觉得今天由于这种认知,由互联网把它缩短以后,使得今天真的是本质上没有真正的壁垒,关键是看你的心态。
事实上,今天我们都处在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以前想获取信息非常困难,今天打开手机到处都是。但是大部分这样的信息只影响你的皮肤,没有深入到你的身体里。看似看了很多的信息,其实并真正消化掉。而我认为认知的本质是要深化下去,看到它最核心的东西。由于有一部分人已经开始这样做了,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在加速的。
我第一次见雷军、马化腾的时候,我总觉得他们背后都应该有一个光环出来,但是事实你会发现,他们的认知升级非常快。同样,当年史玉柱在最困难的时候去爬珠峰,负债累累,那个时候他能东山再起的原因是因为他对消费品这个行业的认知是无人能及的。
无论是今天互联网的APP,包括深度学习都是工具本身。说到工具,冷兵器到热火器就是工具。当年清政府买了战舰,但是他的认知没有改变,所以就不会成功。人和人最大的差别不是所谓的技术。
如果说猎豹有一点成功,它的成长就来自于微小的认知。2013年我觉得中国移动APP的开发已经领先全球,在一起具体的应用开发技能上我们一点不落后。我们在人力投入让比硅谷公司快很多,你做一个APP找五个人做,我们可以随时找出500个人做。在硅谷,10到20人的创业公司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团队了。
那个时候我觉得,移动互联网中国在研发能力上已经领先了,在商业模式上也领先了,跟大家讲免费都听不太懂。
首先,猎豹从一把小刷子开始了自己的全球化之路,我们要从最擅长的工具领域刷遍全球。随后,我们投资了一家小公司musical.ly,一个上海的10人团队。当时没有VC投,但是没有想到它今天会成为美国16岁以下青少年最喜欢的音乐软件。我们在想,我们能做工具,其实也能做内容、直播。我们在去年5月份发布了一个软件,70%的用户来自美国,这一年的收入也涨了很多倍。这次谷歌IO上已经可以送虚拟礼物了。在两周前,由经纬中国领投,大概有4、5个基金和加猎豹一起,为这家公司投了6000万美金。合力打造成一个全球化的社交直播平台。
博实乐教育控股有限公司(Bright Scholar Education Holdings Ltd.)在美国纽交所主板(NYSE)正式挂牌上市,首日股价上涨22%。博实乐教育为第15家在美上市的中国教育类公司。
美国时间2017年5月18日早上,博实乐教育控股有限公司(Bright Scholar Education Holdings Ltd.)在美国纽交所主板(NYSE)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BEDU”。发行1500万股,每股发行价10.5美元,开盘价11.00美元,发行规模1.72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1.829亿元)。摩根士丹利(41.31, 0.34, 0.83%)和德意志银行为本次发行的承销商代表。招商证券及法国巴黎银行为本次发行的联席经办人。
近几年来,中国中产阶级兴起,国内教育产业发展飞速。随着中国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资逐步扩大,教育市场的潜力也与日剧增。自2006年中国教育培训公司新东方(68.04, -0.91, -1.32%)首次赴美上市以来,中国教育领域公司陆续进驻海外市场,并掀起了在外上市的浪潮。
截至今日,已有外语培训、中小学课后辅导、远程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细分领域,15家中国教育类公司在美上市。其中包括新东方教育集团,双威教育(0.0025, 0.00, 0.00%),诺亚舟教育,学而思国际教育,51talk(17.77, -0.37, -2.04%)无忧英语等多家公司。
亿欧科技分析认为,多数教育类公司选择海外上市,主要是由于国内市场中教育培训企业数量较大,企业融资需求旺盛,市场竞争激烈,在国内上市更会受到重重阻碍。而海外市场具备上市门槛低、筹资速度快、市场机制和投资者相对成熟等条件,因此海外市场给企业短期融资提供了相对便利的环境。
同时,上市后公司还可利用海外上市机会直接提升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因此,企业基于多种原因选择海外上市,不仅可以成功融资,也可借助资本市场力量继续扩大市场份额。
但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内部不断开放对于教育产业发展的有利政策,以及中概股在美表现疲软,中国教育培训类企业登陆中国资本市场的道路越来越畅通,2015年以来掀起了中概股回归的热潮,如学大教育已于2016年6月从美股退市后转向A股上市
阿里巴巴集团今日公布2017财年第四财季财报及2017财年全年业绩。财报显示,阿里巴巴第四财季每股收益(EPS)不及预期,但营收创IPO以来最快增速。财报公布之初,其盘前股价一度跌逾6%,随后跌幅持续缩小,一度转为上涨。
财报显示,阿里巴巴集团第四财季收入为385.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高于预期360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为10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
阿里巴巴第四财季经调整EPS 4.35元人民币,低于预期4.51元人民币。
2017财年第四财季,阿里巴巴集团经调整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165.97亿元,同比增长44%;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盈利为10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
第四财季阿里核心电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7%,营业利润达165亿元;包括阿里云以及数字媒体和娱乐业务等新兴业务收入同比大增,但仍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数字媒体和娱乐业务运营亏损达26亿。
第四财季,阿里税费成本同比增长149%至46亿元,有效税率从一年前的23%上升至29%。
2017财年全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为1582.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2017财年经调整后净盈利为578.71亿元人民币。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财季自由现金流为79.80亿元人民币,2017整个财年自由现金流达到687.90亿元人民币。
唯品会5月16日发布2017年一季度财报,今年一季度唯品会实现营收159.5亿元,同比增长31.1%,一季度归属于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达到5.519亿元,同比增长16.3%。据悉,这也是唯品会连续18个季度持续盈利。
根据财报,今年一季度唯品会净营收增至159.5亿元,同比涨幅为31.1%。活跃用户在一季度内实现同比增长32%,增至2600万;总订单量同比增长23%,增至7210万。唯品会一季度毛利润36.9亿元,同比增长25%。随着公司战略和创新能力的优化升级,一季度归属于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达到5.519亿元,同比增长16.3%;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计量,归属于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达到7.994亿元,同比增长28.2%。
对于这一业绩,唯品会表示,主要是得益于活跃用户总数、复购用户数和总订单量的持续增长。据唯品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亚介绍,唯品会活跃用户数量在截至3月31日的过去一年内实现了38%的增长,超过5550万。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则从另外四个方面分析了唯品会业绩增长的原因:驾驭商品的能力与对品牌的灵敏度、注重商品品质和服务质量优化购物体验、新业务发力打造业绩新增长点、物流做保障提升效率及体验。这也是唯品会连续18个季度的继续增长。预计2017年二季度净营收将达170亿-175亿元。
财报公布同时,唯品会宣布分拆互联网金融业务和重组物流业务,这意味着唯品会将打造一个由电商、金融和物流三大板块组成的战略矩阵。物流已然成为唯品会的重要板块之一,新增贵阳与昆明两大前置仓,将前置仓的数量提升至7个。截至目前,唯品会全国仓储面积达210万平方米,并引入自动化系统。一季度唯品会实现了93%的订单由自有物流配送,这一数字在去年同期为83%,由终端配送人员直接上门退货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30%增长至67%。
电商分析师李成东指出,尽管唯品会增速放缓,但整体增速纵向来看,这与行业的趋势相对一致,整个电商行业高速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了。从现阶段来看,唯品会的业绩增幅在行业当中仍属于增速较好的企业,从唯品会用户增长和复购率来看,未来的发展空间也比较可观
微博市值达到172.7亿美元。相比之下推特收今日涨1.35%,至19.49美元,市值为147.2亿美元。微博与推特的市值差距拉大至31.74亿美元。此前,微博市值在2月份首次赶超推特。
微博今日公布的2017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归属于微博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561%,至4690万美元。
一季报发布后,今日美股开盘,新浪、微博双双大涨逾15%,微博股价一度涨约20%,创历史新高。
具体来看,微博一季度财报包括以下重要内容:
一季度净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67%,至1.992亿美元,超过公司1.85亿美元至1.90亿美元的预期。
归属于微博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561%,至4690万美元,合每股摊薄净收益21美分,上年同期为3美分。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微博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254%,至5780万美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每股摊薄净盈利为26美分,上年同期为7美分。
业务营收方面,2017年第一季度微博广告和营销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71%,至1.693亿美元。其他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49%,至2990万美元。
2017年3月的月活跃用户数(MAU) 较上年同期增长30%,至3.40亿,其中91%为移动端用户。2017年3月的日均活跃用户数(DAU)较上年同期增长28%,至1.54亿。
微博预计2017年第二季度净营收将在2.40亿美元至2.50亿美元之间,这一预期假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均值为6.9。
原名学而思的好未来(TAL)在美上市股周一开盘重跌,半个小时的交易量就超过过去10天均量的一半以上。北京时间22:05,该股报121.54美元,跌幅5.03%,稍早跌幅一度超过7.1%。如此放量暴跌源自上周五成都教育圈里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儿。
成都市教育局指出,据群众举报,市教育局责成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对所在区域的学而思9个教学点整改,停止学而思的招生或教学。
学而思做了什么?
第一、漏题
学而思是华赛成都组委会核心成员之一,漏点题那是小菜一碟;有人说它从幼儿园抓起,大搞竞赛和排位赛,颁发各种考试、证书,扰乱教育环境;有人说它是机器化、流水线式的加工厂,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个性。
第二、全民奥数的始作俑者之一
众所周知,一直被诟病的奥数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几乎每个人都清楚,那只适合小部分有数学兴趣的孩子学习,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但学而思为了商业利益,号召全民学奥数,并且借用家长帮论坛,发布各种竞赛信息、择校证书信息,吸引家长参加竞赛,在家长中制造紧张气氛,利用论坛和APP,宣扬教育资源不公,让家长觉得政府不作为。利用舆论,放大了各种不公平,让家长恐慌,自己却在背后数钞票。
第三、挑战官方权威政策,且课程超前,违背孩子成长规律
主管部门多次发文,严禁公办和民办中小学,委托培训机构举办推优考试和培训班,严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考级。严令禁止在幼儿园阶段开数学课,因为不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学而思这么多年来,举办了学而思杯、华杯、迎春杯、集训队等,在小学生中依据成绩排名,分成三六九等,引发家长、学生之间的攀比,让差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而思的培训,是标准的选拔逻辑,其师资经过短暂的培训,灌输以一套标准化的教学模板,然后传输给学生,这种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略了个性成长的需求。能不能帮助孩子进步,学而思不管,只要选拔出了好学生,对于学而思,就可以了。这和教育的本性、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违背,某种程度是在和政府唱对台戏。
第四、牟取暴利
义务教育阶段,应该是非盈利性组织,政府早就在民办教育促进法上有过说明。
第五、控制“家长舆论”
学而思利用舆论“核武器”家长帮论坛和APP,控制家长舆论,把自己打造成了“第二教育部”。家长帮现在用户数量将近6000万。
第六、课程体系就两个字:超前!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教学
中国移动支付巨头将目光瞄准了美国,希望在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分得一杯羹。
蚂蚁金服和支付处理服务商FirstData Corp.周一发表联合声明说,双方达成协议,消费者可以在后者服务的400万家美国商户使用支付宝购物。双方的合作将从使用First Data的Clover产品的商家开始。
“这将为支付宝打开在美国真正遍地开花之门,甚至有望在之后拓展到更多国家,”支付宝北美总裁Souheil Badran说,“我们决定不靠自己单打独斗,在这样一个生态系统中,我们要找一个能提供规模的合作伙伴。”
支付宝和腾讯旗下的微信支付主导了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合计份额达到90%。支付宝现在希望通过在中国游客所及之处为他们提供服务来撬动这个数亿人次的海外市场。蚂蚁金服称,可以容纳美国运通、Visa及万事达卡(master)的支付宝钱包已可在70个海外市场的逾10万个零售商家使用。
蚂蚁金服和FirstData达成的协议令支付宝在接纳程度上和苹果(aapl)公司的Apple Pay达到了同一等级。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上周在与分析师进行的电话会上说,其移动支付服务可在美国的450万个地点使用
在时隔近两年后,京东的市值在昨天美股收盘时再次站上500亿美元。
上一次站上这一高度是2015年6月份,但那之后的一年中,由于大势的影响,以及投资人因京东迟迟不能建立稳定的盈利能力而对其失去耐心,京东的市值在最低时蒸发掉了一半,股价逼近破发。
但随后的十个月里,京东的股价开始了强劲反弹,这期间京东股价从谷底反弹了将近80%,仅今年以来的四个月里就上涨了38%,而同期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的涨幅分别为22%和31%。
这一走势基本验证了尹生去年11月份在《京东股票或比阿里亚马逊更值得拥有》一文中的判断:
从长期看,在市值300~350亿美元区间,京东具备较为安全的建仓价值,在特朗普当选后给科技业带来的不确定性消化后,该公司预计很快会进入400~500亿美元的区间,相比阿里、亚马逊等巨头,目前的估值水平下我更看好京东一些。
市场对京东看法的转变速度让人吃惊,因为尽管去年京东再次实现了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规模盈利(10亿元人民币),但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仍然是亏损的,二者的不同就在于,前者通常扣除了员工期权费用等的影响。
现在拿“京东不赚钱”这样的话题来做文章的人少了不少。这一方面是因为京东的毛利率仍然呈现上升的趋势(去年已经达到了15%),而成本则相对稳定,让人看到了盈利的趋势:
只要京东在毛利率更高的非3C业务方面获得更大突破,随着规模的增加,迟早实现真正的规模盈利(产品主要是非3C的唯品会的毛利率就在20%以上).
另一方面,是人们渐渐理解了京东的模式,就像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的:
该公司的商业模式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即对供应链更加紧密的控制能力,让它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更容易受益,即通过生产率贡献来创造价值,因为生产率的提高需要对供应链进行更深入的重构和改进。
几天前,京东刚刚宣布将旗下物流集团进行独立,希望将其发展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开放基础设施,而在这之前,京东已经宣布要将旗下从事金融科技的京东金融剥离出去,后者的定位也类似一种金融业的基础设施。
这一系列明确的定位,可能使京东获得更多的未来确定性。对电商而言,未来几年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用户入口的去中心化,而京东的这种基础设施定位则可以降低其面临的风险。
比如一个用户在阅读某些感兴趣的内容时,可能会激发购买相关产品的欲望,他/她不用前往淘宝、天猫或京东这样的网站,就能直接完成购买,这时这些网站的入口地位将被弱化,但它们仍然可以通过扮演背后的交易流程执行来实现价值,这时这些公司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地位就至关重要,在这方面阿里就会吃亏一些,它对供应链的直接控制能力要弱一些。
当然,亚马逊也对京东获得认可出力不少。一直以来,京东被视为中国版的亚马逊,而亚马逊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未能建立稳定的规模盈利趋势,这也打击了投资人对类似模式的信心,但从去年开始,亚马逊似乎表现出了稳定的规模盈利能力:
去年该公司的净利润达到了2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倍,而早前刚刚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延续了这种趋势,净利润同比增长了41%,达到7.24亿美元。
而沃尔玛和腾讯这两家公司的加持也同样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这期间,沃尔玛一共买入了京东12.1%的股份,而腾讯则将持股从17.6%提高到了21.25%,两家公司目前分别位列京东第三大和第一大股东。
与此同时,两家公司还能带给京东各自的优势。沃尔玛在中国拥有强大的实体商超供应链网络,这对京东志在必得的商超大战是必不可少的捷径,而持股则让沃尔玛放心与其合作。
腾讯则拥有强大的用户入口地位,微信小程序进行的一系列尝试,比如允许公众号连接小程序的做法,实际上会起到加速电商去中心化的作用。鉴于两家公司的关系,京东的基础设施能力的价值可能在新的趋势中放大(这也意味着二者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使京东价值面临波动).
但京东的挑战是,如何在规模和领域扩张的同时,维持其差异化的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以及确保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执行力和生产率。在这方面,它面临的是那些社会化的基础设施公司的竞争,比如顺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