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发布了2018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该季度,携程逆转上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态势,多项数据超分析师预期,酒店、旅游等各项业务也有不同程度上涨。另外,携程还在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欲通过技术持续推动服务改进和旅游资源的优化。 CTRP
财报显示,
携程一季度净营业收入67亿元(约合11亿美元),同比增长11%,超出11位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0.5亿美元营收;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5200万元,同比增长超过19倍。
据汇总的数据显示,13位分析师平均预计,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携程网第一季度每股收益为0.16美元。财报显示,携程网第一季度经稀释每存托凭证盈利为人民币1.81元(约合0.29美元),超出预期。
财报发布后,携程美股盘后涨3.59%,报45美元。
携程创始人兼董事长梁建章表示:“在携程成立的将近19年以来,我们在旅行服务方面创造了很多第一。”“我们必须牢记携程的成功是来自于携程创造的服务价值,过去是这样,未来更是这样。”
他还说,“虽然有各种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抱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不懈的投入和创新,我们就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旅游服务公司,且成为全行业的骄傲。”
酒店、旅游度假成本持续上涨
携程方面表示,第一季度业绩优秀,其中高星酒店增速,一直快于市场平均增速。而它在二三线城市和低预算旅行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影响力。与此同时,携程一季度国际酒店间夜量增速是行业的三倍。
从具体业务来看,携程网的营收主要由四部分构成:酒店预订、交通票务、旅游度假、商旅管理。
由于酒店预订业务量的增长,2018年第一季度酒店预订营业收入达人民币25亿元(约合3.9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
得益于团队游和自由行业务量的增长,旅游度假业务营业收入达人民币8.34亿元(约合1.3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
随着旅游产品覆盖范围的扩大,商旅管理业务营业收入达人民币1.80亿元(约合290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5%。
另外,本季度在交通票务方面,其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持平,为人民币29亿元(约合4.60亿美元)。
收入上涨的同时,携程的成本费用也在持续上涨。
2018年第一季度,携程网销售与市场营销费用为人民币21亿元(约合3.3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占总净营收比例为31%。携程将这种增长归因于,为加强公司市场地位而进行的销售和营销相关活动费用增加、以及人员相关费用增加。
此外,产品开发费用、管理费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两者合计约29亿元。
将加大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投入
最新财报显示,携程第一季度产品开发费用为人民币22亿元(约合3.4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占总净营收比例为32%。据携程方面介绍,这部分开支主要用于产品开发人员相关费用增长。
梁建章指出,未来还将在产品和技术方面继续投资,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比如ABC——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比如,携程内部成立了独立的评级机构,充分利用大数据,结合公开规范的人工审核和申诉流程,来最大限度地保障携程产品评级的公正性,包括(酒店钻级,美食林餐厅星级等)。
除此以外,未来携程将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领域,持续推动服务改进和旅游资源的优化。
“19年以来,携程在旅行服务上,创造了很多第一”,梁建章说:“例如第一个大规模的联络中心,第一个推出精细化的服务流程指标和6Sigma(六西格玛,一种改善企业质量流程管理的技术)改进体系。”
虽然携程财报数据较好,但捆绑销售、用户退票纠纷等事件令携程深陷舆论漩涡难以自拔,其股价也处于近一年来的低位。
中国内地最大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 计划最早今年IPO,寻求估值至少700-800亿美元 据华尔街日报,近几周来滴滴出行正与多家投行洽谈首次公开发行的具体事宜,期望最早于2018年下半年上市。
报道称,通过向公开市场募集资金,以支撑其抵御来自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挑战,是滴滴加速推进IPO的主要原因。DIDI
总部位于北京的滴滴2012年成立,2015年先与快的合併,再于2016年以换股方式收购Uber中国,Uber母公司取得滴滴17.7%股份,投票权5.89%。
除了Uber,内地三大科网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以至活跃于风险投资的软银、鸿海和平安均是滴滴股东,尤见特别的是,美国苹果公司也在2016年入股10亿美元,为苹果在华最大单一科网投资。
迅雷发布了亮眼的一季报。XNET
财报显示,迅雷2018年第一季度实现约7880万美元营收,涨幅为117.9%。第一季度实现约800万美元净利润,同比扭亏,环比增长94%。
一季报发布后,迅雷盘前股价一度上涨近1%,但受到美股全线暴跌的影响,迅雷周二开盘后股价下跌逾6%。
具体来看,迅雷的三大业务板块收入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长。其中,云计算及其他互联网增值业务一季度实现约4810万美元营收,同比增长316.4%;会员业务营业收入为2340万美元,同比增长12.3%;在线广告板块收入730万美元,同比增长92.2%。
云计算和互联网增值业务已经成为迅雷的主要营收来源,该业务营收占公司第一季度总营收的比例达到61%,首次超过了会员和在线广告业务的营收总和。
迅雷预计2018年第二季度的总收入在5600万美元到6200万美元之间,这一区间的中位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53.2%。
迅雷还在财报中披露了“共享计算”业务的相关进展。财报称,迅雷将云计算场景从原来的CDN领域扩展至IaaS领域,并推出三款云计算产品,意味着迅雷向第三方开放了CPU、内存、存储、网络和其它基本的计算资源。
此外,迅雷旗下共享计算企业网心科技获得了由工信部颁发的CDN全国性经营牌照,成为目前唯一拿下CDN全国经营牌照的创新型CDN服务商。
迅雷集团CEO陈磊表示,迅雷会继续在共享计算技术上大力投入,并拓展云服务产品类型,对于迅雷区块链生态的前景也十分看好。接下来,迅雷还会在海外市场寻求新增长。
唯品会(NYSE:VIPS)今天公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18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公司该季度营收为人民币198.71亿元(约合31.6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59.53亿元,同比增长25%;
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GAAP),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30亿元(约合8445万美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人民币5.52亿元,同比下滑4%;合摊薄后每股利润为人民币0.77元(约合0.12美元),去年同期为每股利润人民币0.92元,同比下滑16%。
由于业绩不及预期,其盘后股价下跌超16%。
主要业绩
毛利润为人民币40.09亿元(约合6.3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毛利润人民币36.94亿元,同比增长8%。
GAAP运营利润为人民币6.63亿元(约合1.0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利润人民币7.37亿元,同比下滑10%。
Non-GAAP运营利润为人民币8.78亿元(约合1.40亿美元),去年同期为利润人民币10.04亿元,同比下滑13%。
GAAP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30亿元(约合8445万美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人民币5.52亿元,同比下滑4%。
Non-GAAP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7.28亿元(约合1.1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人民币7.99亿元,同比下滑9%。
阿里巴巴(baba)在杭州西溪园区开展第14个“阿里日”,在阿里日上,阿里云的人工智能猪肉也正式亮相,还展示一款用AI技术种出来的陕西阎良。
这批猪由阿里云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合作养殖。特驱集团是国内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年生猪养殖1000万头左右。他们在养殖过程中全面引入了阿里云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各类猪只数量识别、猪群行为特征分析、疾病识别和预警、无人过磅
5月8日晚间,中国电商巨头京东发布2018年一季度财报。尽管本季度京东营收高于预期且同比实现增长,但增速却创下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另外,EPS不及预期值,也让京东开盘后股价下跌4%。
京东第一季度调整后每ADS收益0.71元人民币,低于市场预期的0.82元人民币。
第一季度京东营收好于预期,达到1001.3亿元人民币,高于分析师预估98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1%。看上去表现不错的同比增速,实际上却是有史以来的最慢增速。
在2015年的顶峰时期,京东的同比增长达到了60%。整体来看,京东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速也呈现出下降趋势。京东表示,由于618大促销的推动,预计第二季度收入将增长。
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18财年第四季度(2018年1月1日—3月31日)财报及2018财年业绩。本财年,阿里巴巴收获季度内新增年度活跃消费者最高增值,并创下自IPO以来最高年度收入增长、最高核心电商收入增长。活跃消费者及收入均创最高增长,显示了核心业务的持续推动力及新兴业务的良好发展势头。BABA
2018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2502.66亿元,同比增长58%,创下IPO以来最高增速。核心电商业务收入2140.20亿元,同比增长60%,同样创下IPO以来年度最高增幅。天猫持续增加市场份额并扩大B2C市场领导地位,实物GMV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5%。3月份,中国零售平台的移动月度活跃用户达到6.17亿,较2017年3月增长1.1亿。
财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收入达619.32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核心电商收入达512.87亿元,同比增长62%。中国零售平台的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5.52亿,较截至2017年12月底止的12个月增长3700万,季度内新增年度活跃消费者数创下IPO以来最高值。
基于对2019财年全年业绩增长的可预见性,以及过去一年在技术及新零售领域的加码投资将带来的巨大增长潜力,阿里巴巴上调2019财年收入同比增速预期为超过60%。
加码投资,利润下滑
2018财年,阿里在新零售、云计算、物流等领域进行了大手笔的投资布局。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称:“过去一年,我们加码投资于技术开发、云计算、物流、数字娱乐和本地生活服务,以此创造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消费增长。”
在新零售领域,阿里巴巴在2018财年战略投资高鑫零售,成为第一大股东,高鑫零售拥有大润发和欧尚两个零售品牌,是中国最大的线下零售企业,同时阿里对银泰进行了增资、全资收购了饿了么。截至今年4月底,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在全国开出46家门店,覆盖全国13个主要城市,新零售城市网络进一步成型。
在物流业务方面,阿里巴巴2018财年对菜鸟网络增资53亿人民币,持有菜鸟股权达到51%,阿里同时宣布未来五年将继续投入1000亿元加快建设物流网络,以改善消费体验、降低物流成本。
阿里巴巴财报数据显示,2018财年第四季度(2018年1月到3月底)阿里云营收规模为43.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3%,连续第12个季度保持营收规模翻番。财年营收规模来看,阿里云在过去的12个月中(2018财年为2017年4月到2018年3月底),营收规模达到133.9亿元,同比增长101%。
在技术投资方面,阿里巴巴去年10月宣布成立“达摩院”,未来三年将投入1000亿人民币,在全球多点设立的科研机构,立足基础科学、颠覆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研究。
这一财季,阿里净利润为66.41亿元人民币(约合10.59亿美金),同比下滑33%。阿里对此的解释是,对外投资的增加而导致。
在阿里财报发布前,华尔街对阿里预期呈现出极端化趋势。一方面,据彭博统计,有48位分析师建议买进,而没有卖出评级。这一评级位居美国上市公司之冠,常被拿来和阿里比较的亚马逊则有46个买进评级。但是,全球做空阿里巴巴的资金却达340亿美元,金额之大也名列前茅。
彭博社指出,阿里巴巴正在试图通过对外投资的方式来摆脱核心业务增长放缓的局面。目前,阿里巴巴正在进军物流、云计算、在线视频和实体零售等领域。但是这样做的代价就是毛利率下降。同时,也可能会进一步远离阿里一度提倡的“轻资产”理念。
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盘前股价上涨1%,盘初一度转跌,此后回涨,最终收涨3.35%。
阿里巴巴将发布一季报。2日周三,以狙击中概股闻名的研究公司香橼研究(Citron Research)罕见发布报告看多阿里巴巴,并称该公司对阿里巴巴的目标价为250美元。BABA
周三,阿里巴巴收涨1.7%,报182.44美元。市场预计阿里巴巴此次季报数据为每股收益0.86美元,总营收588.9亿美元。
香橼研究在报告中称,阿里巴巴拥有“全市场最引人注目的成长,同时也是全球最被低估的公司”。
周五盘前,阿里巴巴将发布一季报,同时发布2019财年的业绩指引。香橼研究称:
阿里巴巴将会获得超预期表现,同时股价将会轻松跨过200美元大关。
由于激进的投资,阿里巴巴的营业利润率可能会低于“卖方共识”,这可能让一些投资者有机会以低廉的价格买入一家市值万亿美元的公司股票。
香橼研究:和亚马逊比,阿里巴巴被低估
香橼研究指出,和亚马逊比,同样以电商为主业的阿里巴巴价值被市场低估。阿里巴巴的经营模式和亚马逊大不相同,在中国的处境也要比亚马逊在美国好得多,同时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也有自己的生态系统。在面对营收增速高于亚马逊的阿里巴巴时,阿里巴巴的股价增速却不及亚马逊。
香橼研究认为,虽然人们常常将阿里巴巴比作中国的亚马逊,但是阿里巴巴的业务模式明显同亚马逊不同。和亚马逊相比,阿里巴巴更轻资产,同时更多赋能小企业,因此,将阿里巴巴称为“中国中产阶层的购物收银台”更为确切。
香橼研究指出,阿里巴巴在中国面临的处境和亚马逊在美国面临的处境完全不同。
近来,贝佐斯的亚马逊经常遭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抨击,但是在中国,马云和阿里巴巴则是中国的名片,马云甚至出席不少外交活动,成为中国的“形象大使”。
在电商领域,阿里巴巴市场占有率也远高于亚马逊。亚马逊占有全美大约40%至50%的网上购物市场份额, 阿里巴巴则占有中国网购市场的80%。
在双十一,阿里巴巴单日销售额达253亿美元,是亚马逊会员日单日销售额的18倍。
此外,阿里巴巴的营收增长比亚马逊快超过20%,同时有更多的边际营收——这还没把阿里巴巴刚刚起步的云服务包含在内。
阿里巴巴拥有蚂蚁金服33%的股权,蚂蚁金服市值约为1500亿美元,但是这部分并没有计入阿里巴巴的资产。同时蚂蚁金服还拥有芝麻信用,这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信用数据库。这些不仅意味着全球领先的移动支付,同时也都是阿里巴巴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从2014到2017年,阿里巴巴的营收增长了220%,亚马逊增长了100%。同时期,阿里巴巴的股价仅增长了70%,但是亚马逊的股价却涨了超400%。
香橼研究还指出,阿里巴巴超过50%的股份由软银、Altaba(前身为雅虎)和马云掌控。这样集中的股权结构也有助于股价提升。
香橼研究还认为,阿里巴巴等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巨头计划年内回归A股,这也将对阿里巴巴股价起到提振作用。
屡屡做空中概股的香橼研究
香橼研究是一家以做空闻名的民间调查机构,近年来也成为针对中概股的最著名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之一。
自2006年发布针对中国科技发展集团的第一份报告以来,香橼研究从未停止对中概股的做空,并保持着较好记录。数十家公司遭到香橼研究做空,包括中阀科技、中国高速频道、斯凯网络、双金生物、东南融通等,其中不少公司已经退市。
2012年6月,香橼研究曾发动一场对恒大的“空袭”,称恒大已经资不抵债,受此影响恒大地产市值一夜之间蒸发近80亿港元。
但是,在2012年做空奇虎360时,香橼研究遭到了李开复的回击,李开复称这家公司仅有创始人莱福特一个人,其研究“不过是一个门外汉而已”。
受国际市场美元指数反弹带动,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近期从6.27左右贬至6.34左右,这也让不少出口企业暂时松了一口气,甚至已有分析师预测人民币已经进入了中长期贬值通道。
但预测这件事,经济学家和分析师们自然可以乐此不疲,但企业的财务总监们不能把市场舆论太当回事儿,作为操盘手和企业盈亏的责任人,仔细审视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背后的市场情绪变化更为重要。趁着五一假期,大家的情绪都冷静一些的时候,我们不妨仔细审视一下近期的行情。
观察近期人民币日间波动情况,可以看出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步伐其实并不坚定。突出表现为: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节奏与美元指数高度同步,在中间价贬值之后,即期市场的结售汇交易并未对人民币施加明显的贬值压力。说起来可能有些费解,我们举个有数字的例子。
4月26日(周四),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报6.3283,相比周三的6.3066高了217个基点,这是根据“参考一篮子货币”+“参考收盘价”定价规则制定出来的中间价,在隔夜国际市场美元指数攀升的情况下,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出现上调很正常。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早上银行间市场开盘后,人民币即期汇率几乎就躺在中间价附近,波动幅度十分狭窄,直到下午3点半,主要波动区间就在6.3200-6.3260,比中间价还略低一点。导致这一情况的直接原因是在26日的日盘交易时段,美元指数并未延续25日夜盘和26日早盘时段的攀升行情,而是在攀升至91.20附近后陷入横盘震荡,最低一度回落至91.08附近。在看到美元指数似乎后继乏力之后,投资者完全没有主动做空人民币的动力。直到下午3点半之后,在美元指数突然有所反弹的带动下,人民币才表现出一点继续走弱的迹象,一度跌至6.3360,但这只是昙花一现,到下午4点半收盘,最终回到6.3300,与中间价基本持平。
换句话说,4月26日人民币即期汇率收盘价虽然比25日的6.3204贬值了96个基点,但这主要拜中间价贬值所赐,而中间价贬值又是定价机制作用的结果,境内投资者在日间交易时段并未进一步给人民币施加贬值压力。
26日的情景并非个案,27日上述行情再现:先是在隔夜美元指数攀升的带动下人民币中间价贬值110个基点,报6.3393。但由于日盘美元指数并未继续上行,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虽然高开在6.3446,但很快跌至6.34下方,最低触及6.3326,比中间价还低了67个基点。直到下午2点之后,由于美元指数再次出现上扬(一度从91.55附近攀升至91.85上方),人民币对美元才再次贬至6.34上方,并最终收在6.3439。
很明显,27日的行情中,除了定价规则在隔夜美元指数攀升的作用下打压了人民币之外,日盘交易时段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也是来自同时段的美元指数升值,境内结售汇市场主动施压人民币的迹象并不明显。
我们把目光放长一些,可以发现人民币的贬值似乎越来越难了。自今年1月26日美元指数在88.5附近刹住下跌步伐以来,在横盘震荡中曾出现多次阶段性反弹。在4月下旬这波反弹之前,前期的反弹高点在90.94,当时人民币一度跌至6.36附近。目前这波行情美元指数已经反弹至91.80附近,但人民币仍在6.34左右徘徊。美元指数攀升对人民币的打压力度明显在下降。
为什么在美元持续反弹的背景下,人民币的贬值步伐走得如此拖沓呢?在排除央行干预的情况下(目前没看到有央行主动入市的证据),主要原因可能是境内投资者总体上对美元指数后市的攀升空间有所怀疑,所以时刻防备着美元指数触顶回落。对于以银行自营盘为主的机构投资者而言,这导致其交易时始终盯着美元指数,缺乏主动建仓的意愿。
百度一季度每ADS盈利2.60美元,市场预期为1.67美元;营收33.3亿美元,市场预期32.0亿美元。该公司预计,二季度营收39.7-41.7亿美元,市场预期为38.5亿美元。百度股价盘后大涨7%
财报显示,百度第一季总营收猛增31%,至209亿元人民币(33.3亿美元)。
百度公布,截至3月31日的第一季,归属百度的净利润增至67亿元人民币(11亿美元)。稀释后归属于百度的净利润为每股ADR 19元人民币(2.98美元)。
百度称,首季归属于百度的非GAAP净利润为57亿元人民币(9.14亿美元),非GAAP稀释后净利润为每股ADR 16元人民币(2.60美元)。
百度预计,第二季营收增长26-33%。BIDU
事实上,基于百度近几个月在AI方面的进展,在百度财报发布之前,瑞信、巴克莱等多家投行已纷纷上调百度评级。华尔街的一致看好和百度Q1财报的开门红,其背后的逻辑是百度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无限可能。
从财报数据看,百度2018年第一季度发展势头强劲,主要得益于AI商业化进程的加速。通过AI创新有效增强了搜索和信息流的盈利能力,同时在自动驾驶、语音交互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对于百度的表现,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表示,2018年他们起步强劲,核心业务增长迅速,‘夯实移动基础,决胜AI时代’的战略继续坚定推进。通过持续创新,‘搜索与信息流’的双引擎组合展现了强大的商业化能力,DuerOS硬件合作伙伴数量加速增长,Apollo开放平台展现出成为世界级技术平台的极大潜力。
此外,近期对于百度来说,另外一个重大事件就是,爱奇艺本季度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发行价为18美元,市值近130亿美元。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表示,祝贺爱奇艺成功上市,未来他们希望孵化更多具有巨大市场空间并与百度有强大协同效应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