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Maxfund 客服微信2号 StockWe8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Brandon

全球最大零售商店沃尔玛 WMT 公布了一季度财报,好于分析师预期,主要受益于电子商务收入的强劲增长。截至发稿,沃尔玛股价上涨3.3%,暂报103.24美元。今年年初至今,该公司股价已上涨7%。

 

财报显示,

一季度,沃尔玛每股收益调整后为1.13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02美元;

收入1239.3亿美元,同比增长1%,基本与分析师预期的1249.4亿美元持平;

美国同店销售增长3.4%,好于预期的增长3.3%,创9年来最佳一季度表现。

沃尔玛首席执行官Doug McMillon在声明中表示,“我们正在改变,以增强创新、速度和生产力,这些也体现在了我们的结果中”。McMillon称,

“我们对美国门店和电子商务的可比销售的增长感到非常满意。我们的团队展示了为当今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同时也在为未来创建新的能力。我要感谢他们带来一个良好的开年。” 

此外,一季度,沃尔玛电子商务收入增长37%,其中Walmart.com网站上的杂货、家居和时装类销售强劲。CEO McMillon表示,沃尔玛”将继续向电子企业的转型”。

一季度,沃尔玛在全美2450家门店提供网购杂货、店内取货的服务,另外在全美1000个地点提供递送服务。该公司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在3100家门店提供取货服务,并将递送服务地点增加到1600个。

不过,一季度沃尔玛的海外销售下跌4.9%。按固定的货币计算,海外净销售额增长1.2%。据路透社报道,受关税上涨的影响,市场预计沃尔玛包括服装、家具以及电子产品在内数以万计的商品将会涨价。沃尔玛首席财务官Brett Biggs表示,“关税的提高将会导致商品售价的上涨,但该公司将设法减少消费者的痛苦”。

据彭博社报道,关税上涨不仅影响沃尔玛,其他美国零售商包括梅西百货在内,都表示担心关税或将令商品售价上涨。Evercore ISI分析师 Greg Melich称,关税是“下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它可以“抹去”今年整个行业的盈利增长。

彭博社还表示,价格的普遍上涨可能推高通胀。经济学家目前预测,到2020年,关税的上涨可能使美国通货膨胀率推升0.1至0.3个百分点。 沃尔玛周四表示,本季度非食品,日常主食类别的通货膨胀率“适度增长”。 

此外,沃尔玛旗下批发零售店Sam’s Club一季度同店销售仅增0.3%,大幅低于分析师的预期(增长1.6%),主要受烟草销售下降的拖累。2018年,该公司决定停止在美国某些地区的门店内销售烟草。

随着零售销售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沃尔玛与电商巨头亚马逊的对抗也在升级,在亚马逊提出会员“包邮一日送达”服务之后,沃尔玛也表示,无需缴纳会员费,消费者就可享受"包邮一日送达”服务。此前,沃尔玛对35美元以上的订单“包邮两日送达”服务。

在零售业务上,沃尔玛4月推出AI概念商店“智能零售实验室”,目的是与亚马逊的无人零售店Amazon Go展开较量。

在海外市场的争夺上,沃尔玛墨西哥分公司本月对向亚马逊供应产品的食品公司进行处罚,以迫使一些食品公司从亚马逊网站上下架产品。

此外,两家零售巨头的领导者也隔空互怼过。本月,亚马逊CEO贝佐斯在股东信中喊话沃尔玛,让后者将员工的最低工资提高至每小时16美元;而沃尔玛的副总裁Dan Bartlett则反击称,希望亚马逊正确纳税。

 

 

IHS Markit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周二,也就是Uber上市的第三日,约有840万股Uber股票被借出用于卖空,占目前流通股的5%,这一比例与IPO初期的Facebook旗鼓相当。

与之对比鲜明的是,仅在首个交割日,就有近30%的Lyft股票处于借出状态,比例创下历史新高。

此前的数据还称,截至5月3日,已有逾1900万股Lyft股票被借给了空头,占流通股的比例达到60%。从4月上旬开始,这一数字便开始不断增长,短短半个月内空头仓位便从7百万股上升至一千余万股,反映出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做空Lyft股票。

再看借贷成本,在IPO初期,Uber股票的借贷成本年率约为2.5%,处于低位;而Lyft则高达99%,进一步反映出空头们的旺盛需求。

从股价表现来看,Uber在经历了两日的连跌之后迎来了连续两日的反弹,现股价41.29美元,较发行价45美元跌去约8%;上市一个半月的Lyft股价则来到54.04美元,累跌逾38%,较72美元的发行价跌去约25%。

在今年新晋上市的独角兽企业中,两家网约车巨头是声名颇响、但表现颇差的两个。

刚刚经历了“上市即破发”的Uber令人大跌眼镜,其主承销商之一的摩根士丹利则成了亏钱投资者们的“追责对象”,认为该投行去年夸口Uber估值1200亿美元不切实际,进而高估投资者需求将Uber IPO定价过高。

但据CNBC援引四位知情人士透露,实际上,摩根士丹利“非常担心”Uber新股上市会遭遇困难,因此在IPO上市前采取了一个堪称“核武器级别”的选项——使用“裸卖空”策略(naked short),超额配售了超过绿鞋机制规定上限115%的股份。

不过,从Uber上市后的股价表现来看,这一策略并未奏效。分析称,一方面,这一策略超过115%的超额配售比例可能并不高,即裸卖空的实际规模可能相对较小;同时,Uber上市后交易量过大,抵消了承销商托市的部分效果。

在Lyft这一头,其上市后的首份财报显示,尽管收入同比增速接近100%达到7.76亿美元,第一季度经调整每股亏损9.02美元,大大超出亏损3.97美元的预期。

在此背景下,Lyft股价继续下跌,空头仓位激增。但意外的是,在那之前的4月上旬,也是Lyft股价下跌最为严重的时期,知名做空机构香橼却十分看好该公司的股价前景,并称有五个理由支持该机构不做空Lyft:

1. 2016-2018年,Lyft活跃乘客数增加了四倍以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最为活跃的年轻一代用户会成为社会上占比最高的群体。

2.与亚马逊和阿里巴巴一样,Lyft用户会越来越多地使用该公司的服务,公司无需再次吸引这些客户。

3. “千禧一代”已经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共享乘车,而不是自己拥有一辆汽车,2018年,美国16岁青年拥有驾驶执照的比例从1983年的46%下降至2016年的26%,换句话说,“打车”出行将成为趋势。

4. Uber的估值约为Lyft 的六倍,但截至2018年,Lyft已经从Uber手中夺走了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其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22%上升至2018年的39%,同时收入同比增长103%,增速约为Uber的2.5倍。

5. Lyft正在大力发展其无人驾驶约车服务,如果运行得当,这将开辟一个新的盈利领域。

 

 

索罗斯基金:一季度清仓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卡夫亨氏,以及威瑞森。

Glenview:一季度增持恩智浦,减持谷歌,清仓CVS、杜邦、eBay,建仓做多迪士尼。

卡尔·伊坎一季度清仓戴尔科技,建仓做多凯撒娱乐。

Corvex一季度建仓做多亚马逊、迪士尼、康卡斯特;清仓微软,减持FacebookAlaphabet,增持美高梅。

美国Harrington Alpha基金成为了第一只公开宣布做空Beyond Meat的机构,该基金经理考克斯认为,鉴于这样的亏损水平,Beyond Meat估值已经“相当荒谬”

老虎环球:一季度增持Facebook,奈飞,微软和阿里巴巴。

特斯拉大股东、美国投资基金管理公司T.RowePrice对特斯拉的持股为170万股(持股仅为去年9月底时的约10%,当时的持股占特斯拉总股份的约10%),较20181231日大幅下降81.3%

Coatue:一季度建仓做多爱奇艺,增持英伟达,减持博通、阿里巴巴、微软和亚马逊,清仓高通和苹果。

Jana PartnersAdage Capital PartnersColumbus这三家对冲基金都在一季度减持微软。

德意志银行:一季度建仓做多亚马逊,在投资组合中微软占比1.7%、乃所持最大资产类别。

DZ银行:一季度建仓做多阿里巴巴,减持辉瑞制药,微软乃投资组合中最大的资产、占比3.9%

Capital集团:一季度建仓做多3M和微软,减持可口可乐;其中,微软为投资组合中最大的资产,占比5.4%

Caxton:一季度清仓亚马逊,建仓做多阿里巴巴(在投资组合中占比20%、为所持第一大资产),减持iShares MSCI新兴市场ETF

Threadneedle资产管理控股:一季度建仓做多Facebook,投资组合中微软占比最大(为4.7%)。

Two Sigma:一季度建仓做多高通、亚马逊(市值3.439亿美元),减持英特尔,投资组合中艾尔建的市值占比最大(为1.1%)。

Moore资本管理公司:一季度建仓做多阿里巴巴(7.8ADR,价值1.423亿美元,在资产组合中占比名列第二)和京东、以及卡特彼勒和推特,清仓耐克和微软,增持iShares中国大盘股ETF(至资产组合中最大的品类)、Facebook(在资产组合中仍然名列第四)、康卡斯特、奈飞、以及Spotify,减持谷歌母公司Alphabet、联合技术、亚马逊、维萨、以及美国银行。

Barclays第一季度增持苹果股票31%789万股,增持亚马逊15%61.9682万股,增持富国银行和迪士尼等。减持SPDR标普500 ETF信托、但仍然是所持最大资产类别(2.7%)。建仓60.4545ADS做多拼多多。

 

5月15日晚,随着腾讯控股公布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腾讯公司 Tencent 美股代号 TCEHY 员工的平均月薪为7万。

财报显示,腾讯控股第一季度营收为854.7亿元,同比增长16%,但略低于市场预期的887.1亿元; Q1净利润为272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94亿元,同比增长17%。

此外,财务报告还提到,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三个月,腾讯拥有5400名员工,公司的薪酬总额为111.6亿元。根据这一计算,在2019年第一季度,腾讯每位员工的平均成本为每月70,900元,而去年同期则为6.69万元。

随后,一些媒体直接写道,“腾讯员工平均月薪为7万元”。该主题立即被筛选并在热门搜索中发布。

对此,腾讯表示“不能这么算”。除了年终奖励因素外,公司还支付了员工薪酬 福利费用,以及公司对公积金和各类保险的缴款。

与此同时,网友们也指出了不合理性,比如“平均工资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今年,腾讯的收益并没有透露腾讯高管的薪水。然而,在腾讯2015年财务报告中,除董事外的12位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包括薪酬 奖金 津贴和福利)总计超过7亿元人民币,2014年为3.5亿元人民币。是人民币的2倍。

12名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为:2.55亿港元至3.15亿港元,1亿1.95亿港元至2.55亿港元,以及4至4,500万港元至6000万港币。 4,由3,000万港元至4,500万港元,1由1,500万港元至3,000,000港元,2由8,000,000港元至1,500,000港元。最高的付款人是基于最低范围的2.55亿港元,基于一年365天,日薪超过70万港元。

相比之下,腾讯的七位董事薪酬差距很大。马化腾及其他六位董事的薪酬从181.2万元增加到3282.8万元,其中刘赤平最高,为7497万元,其次是马化腾,为3282.8万元。

谁决定腾讯的薪水呢?腾讯的年度报告显示,腾讯集团有一个“薪酬委员会”,负责确定高级管理团队成员的薪酬待遇。薪酬委员会仅由非执行董事组成,并已委派责任厘定高级管理层成员的薪酬待遇及各董事的薪酬待遇。同时,委员会还将向董事会提供基于类似规模的同行公司的公司薪酬政策和结构的审查,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以确保公司的薪酬待遇正在招聘行业中最优秀的人才和保留主要员工的竞争力;评估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团队成员的绩效,审核和批准薪酬待遇;审核并批准授予高级管理团队的薪酬奖励,以表彰对公司的宝贵贡献,并为未来业绩提供激励。

 

 

5月15日周三美股盘前,阿里巴巴发布的第四财季及2019财年业绩数据。

财报显示,截止2019年3月31日的第四财季,调整后税前息前折旧前摊销前利润(EBITDA)251.7亿元人民币,市场预估229亿元人民币。季度营收达934.98亿元人民币,市场预期917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在上一季度创下11个季度最低水平后再度回升。

本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达3768.44亿元,同比增长51%;剔除收购后,全年营收增速为39%。2018财年阿里巴巴营收增长58%,创下IPO以来最高增速。

阿里巴巴预计,2020年营收将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

用户数方面,四季度移动月度活跃用户达到7.21亿,比去年同期上涨1.04亿;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6.54亿,比去年同期上涨1.02亿。淘宝天猫过去一财年新增超1亿用户,77%来自下沉市场。

另外,支付宝用户也实现了逆势增长。目前,支付宝及其本地电子钱包合作伙伴拥有的全球用户已超过10亿。阿里表示,支付宝正成为继淘宝后,阿里巴巴的另一大用户增长引擎。

GMV数据方面, 2019财年中国零售市场GMV为5,7270亿元,同比增长19%。

排除未付订单,2019财年,中国零售市场的实物商品GMV同比增长25%,天猫实物商品GMV同比增长31%,淘宝实物商品GMV年增长19%。

阿里巴巴表示,正是用户数的稳步增长为GMV的增长提供了动力。

财报公布后,阿里巴巴盘前上涨逾4%。

分业务来看,核心电商和云业务是阿里巴巴的主要增长引擎,其中所有业务中,阿里云增速最高,核心电商营收增速则较上季加快。

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阿里云第四财季营收为77.26亿元,同比增长76%,增长主要来自客户平均支出的增加;不过这一增速较上一季的84%有所放缓。

财报指出,2019财年阿里云服务于中国超过一半的A股上市公司,未来将继续通过规模优势降低产品和服务的定价。IDC数据显示,阿里云是中国市场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占据的市场份额超过40%。

核心电商业务方面,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4%至788.94亿元,高于上一季度的增速40%; 来自数字媒体和娱乐的营收为56.71亿元,同比增长8%,较上一季的20%放缓;来自创新及其他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22%至12.07亿元,增速同样较上一季度的73%大幅放缓。

针对数字媒体和娱乐部分,阿里巴巴认为原始内容将会推动支付用户和广告收入增长,过去一年阿里着重开发原创内容制作能力,未来也将继续执行此策略。具体数据方面,优酷日均订阅用户数持续增长,2019财年同比增长88%,第四财季同比增长50%。

今年3月,阿里影业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集团对阿里影业的股权增持计划已完成交割,阿里影业正式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附属子公司。

在财报中,阿里还表示,截至3月底,已回购约1090万股ADS,总额约为15.7亿美元。去年9月阿里巴巴宣布了ADS回购计划,以实施6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此外,截至2019年3月31日,阿里共有101,958名员工;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为101,550名。

 

 

5 月 14 日,亚马逊近年来在少数几个仓库中增加打包机器人,并已经考虑在另外几十个仓库安装这种机器人。据悉,打包机器人叫做 CartonWrap,每台100万美元,每小时可处理 600 至 700 箱,是人类打包速度的 4 至 5 倍, 每个仓库至少可以取消 24 个人工岗位。

这意味着亚马逊在美国的 55 个物流中心将削减 1300 多个岗位。亚马逊预计将在两年内收回成本。 上述知情人士称,京东、Shutterfly、沃尔玛等公司都曾使用过这种机器人。

 

 

Avantor, Inc公司,将在517日美国上市,美股代号AVTR,计划以每股19.50美元的中间价格出售1.54亿股普通股,总收益约为30亿美元,不包括出售承销商期权。承销商包括高盛,摩根大通,美国银行等投行。

 

Avantor是美国最大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产品耗材供应商,公司成立于1904年,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Radnor,全职雇员12000人(12/31/2018),是生物制药、医疗保健、教育和政府以及先进技术和应用材料行业客户的关键任务产品和服务的全球领先供应商。

AVTR公司中文是艾万拓,综合产品包括材料和消耗品,设备和仪器以及服务和专业采购,公司的客户同场依赖这些产品,因为这些产品经常被指定用于他们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过程。AVTR公司与客户密切合作,使他们能够开发新的创新产品,降低开发和生产成本,改善产品或工艺性能特征,并提高他们生产的药品,设备和其他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除了依赖公司的产品外,许多客户还依赖Avantor公司的服务。Avantor的本地业务与他们的全球基础设施相结合,并促进与客户的成功合作关系,并将公司连接到180多个国家的240,000多个地点。Avantor公司产品组合的深度和广度为公司的客户提供全面的产品和服务,使其能够为客户创建定制的集成解决方案。Avantor在发现,研究,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向客户销售的精选产品包括:

材料和耗材:超高纯度化学品和试剂,实验室产品和用品,高度专业化的配方硅胶材料,定制辅料,定制一次性组件,工艺色谱树脂和色谱柱,分析样品制备试剂盒以及教育和微生物学和临床试剂盒。2018年,Avantor收入的33%来自专有材料和消耗品的销售,公司收入的40%来自第三方材料和消耗品。

设备和仪器仪表:过滤系统,病毒灭活系统,培养箱,分析仪器,蒸发器,超低温冰柜,生物安全柜和关键环境用品。

服务和专业采购:实验室和生产、临床、设备、采购和生物制药材料的扩大和开发服务。

艾万拓公司在为各种工作流程开发,定制,制造和供应产品方面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使公司能够在客户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总的来说,Avantor提供约600万种产品,包括公司生产的产品以及全球约4,000家核心供应商的产品。Avantor生产的产品满足或超过了许多高度监管行业客户的苛刻要求。Avantor的高纯度和超高纯度产品,例如其J.T.BakerSeaStar品牌化学品,受到全球生命科学和电子材料客户的信赖,并且可以按照每万亿分之一的严格纯度进行生产。同样,AvantorNuSil品牌的高纯度定制有机硅已被领先的医疗设备制造商和航空航天公司信赖了三十多年。https://www.avantorsciences.com/

在客户工作流程的每一步,艾万拓都会分享公司的科学和工作流程专业知识,以帮助为现有客户产品和流程提供渐进和可持续的改进。这些项目包括提高产品纯度,从而提高其性能特征,改进产品包装和简化工作流程。艾万拓的战略计划包括在新兴科学领域开发新产品,如细胞和基因治疗。还是目前与客户共有约1,400个创新项目,旨在解决现有产品的流程改进以及公司支持的潜在重大新机遇。

 

财务方面:

2018年总收入达到58亿美金,201712亿美金,同比增长370%2019年第一季度为14亿美金

2018年利润达到18亿美金,20174.3亿美金,同比增长320%2019年第一季度为4.7亿美金

毛利率维持在30%

截至2019331日,该公司的现金总额为1.4亿美元,总负债为92亿美元,其中67亿美元为长期债务。巨大的债务是公司最大的风险。

想知道这股票是否值得投资,请加美股分析师微信号meigu55

 

 

二手车经销商集团开心汽车集团低调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KXIN,成为中国第二家赴美上市的二手车企业。开心汽车开盘价为3.25美元,收盘价为3.19美元,发行价下跌3.04%,目前总市值为8397.07万美元。

开心汽车集团登陆美股的方式是SPAC模式,这是一种快速登录美国纳斯达克主板的方式,适用于体量较小的中型优质企业,企业一般用6个月便可完成上市目标。

开心汽车集团成立于2015年,前身为人人汽车,为人人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开心汽车集团最初以汽车金融业务进入二手车行业,2017年正式开启二手车零售业务,专注高端二手车交易服务。

二手车市场渠道高度分散,规模化程度不高,场景低频且依赖线下。开心汽车集团是较早采用集团化运作的二手车经销商。目前,开心汽车集团的业务有:自营高端二手车门店业务、平台赋能中小经销商业务、二手车增值与售后业务。

据开心汽车提供的数据,目前其自营业务覆盖全国14个城市,拥有近20家门店,赋能近千家中小二手车经销商。开心汽车创始人陈一舟表示:“上市后,将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集团的业务规模,把市场解决方案推广到全国更多的经销商,实现业务增长。”

开心汽车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优信二手车于去年6月27日上市,发行价9.77美元,如今在2.5美元附近徘徊。

 

中国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宣布,对已加征关税的600亿美元清单的部分美国商品,分别加征25%、20%或10%的关税。此前加征5%关税的税目商品,将继续加征5%关税。

受外界负面因素影响,美股市场三大指数全部暴跌超2%,道指跌超700点。

SPX 2019-05-13 9-15-19

美国商务部之后不久宣布,将六家中国科技实体、一家巴基斯坦公司及五家总部设在阿联酋的公司加入出口管控实体清单,禁止向这些公司美国敏感技术产品及其他商品。

在美国5月10日开始对中国2000亿元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后,中国表示将进行反击,但反制措施一直未公布。

中国表示,新加征关税将从今年6月1日0时起实施。关税税则委员会称,此举是对“美方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回应。

与此同时,中国《新闻联播》在周一晚播报称,中国已“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表示由于“被迫反击”,中国经济必然会因加征关税而承受压力,但“这压力完全是可控的”。

中国或将停止购买美国农产品及能源产品,减少波音订单量及限制美国对中国的服务贸易。他还表示,一些中国学者正在讨论抛售美国债券的可能。

据法新社报道,波音一位发言人称,该公司对中美达成贸易协议“有信心”,相信两国达成的共识会有益于中美消费者与制造商。

美国商务部声明指出,六家中国企业中有四家试图采购原产自美国的产品,这些产品可以支持伊朗生产大规模武器与军事项目,但违反美国出口管制规定。另有两家企业参与美国管制技术的出口,且曾将相关技术转交至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设机构。

中国具体措施出台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中国“不应该反击”。“这样只会更糟,”他称。

中国反制措施公布后不久,美国股市开市。截至北京时间22点15分,道琼斯工业指数开市后跌落超过569点,跌幅达2.1%,标普500跌幅近2%,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9%。

欧洲股市同样低开,伦敦富时100指数下跌超过0.6%,德国DAX与巴黎CAC指数均下跌超过1%。

上周五,美国正式把去年九月对中国价值2000亿美元商品的征税幅度从10%提高到25%,休战数月的中美贸易战战火重燃。中国在美国提高关税的前一天开始与美方进行第十一轮中美贸易谈判,而双方未能就这次加税达成一致,但同意继续对话。

nasdaq 2019-5 13

重点科技股开盘大跌,随后跌幅迅速扩大,延续上周市场恐慌时的抛售情绪。苹果最深跌5.8%,Facebook跌1.8%,亚马逊跌超3%,奈飞跌超4.2%,谷歌母公司Alphabet跌2.6%。特斯拉跌超5%,刷新2017年1月以来盘中最低至224.50美元。

美股芯片股承压深跌,同样延续了上周的抛售情绪。费城半导体指数跌超4%,跌至今年3月底以来最低。英特尔跌超2%,英伟达跌近4%,AMD跌超5%,美光科技跌3.5%。高通跌2.6%,博通跌4.5%,西部数据跌5%。

波音、卡特彼勒和苹果均是道指领跌成分股,其中卡特彼勒跌4.3%,波音跌3.1%。其他道指成分股中,杜邦跌3.4%,耐克跌2.9%,思科跌2.7%,高盛、摩根大通和联合技术均跌超2%,美国运通跌1.7%,IBM跌1.6%,沃尔玛跌1.5%,迪士尼跌1.4%,微软、3M和默沙东跌超1%,强生、辉瑞制药、埃克森美孚、麦当劳、可口可乐、PG和雪佛龙均跌近1%,美国最大电信供应商威瑞森涨0.3%。

 

 

甲骨文中国区研发中心(CDC)关闭已成内部共识。首批被裁的 900 余人中,超 500 人来自北京研发中心。整个中心约 1600 人,近六成员工被裁,第 2 批裁员或在 7 月进行 美股代号 ORCL。

首批被确认在裁员名单中的 CDC 职员,被告知需在 5 月 22 日之前确认签字离开,赔偿方案为 N+6(N 为入职年限),但具体还有不同。

脉脉爆料有人拿了一百多万补偿:

据了解,此次赔偿方案中,涉及到的赔偿工资设置了上限。当员工日常工资超过 3 倍社会平均工资时,将按照 N*(3 倍社会平均工资)+6*员工日常工资,这一方案进行赔偿。

查阅发现,2017 年度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 101599 元,月平均工资为 8467 元。

这无疑意味着,对待在 CDC 十余年的老员工来说,是较大的损失。而 CDC 目前的确资历较深的老员工居多,多为 30 岁以上人群。

而关于此前被许诺股票期权的部分,按照公司文件,一般在 6 月份到期可以到手,但 5 月底被要求离开,无疑意味着股票承诺成了泡影。

对于这一赔偿方案,有部分员工并不满意,但公司的说法是,若不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签字,则此后赔偿额度将减少。

不过大多数网友表示 N+6 好良心:

网友对于此次裁员分析了其原因:看到 Oracle 中国的裁员报道,不禁有几分感慨。看新闻披露,此次裁员涉及内部研发部门重大调整,在中国区的整个研发部门将近千人,好像都在裁员之列。

我觉得,这种大规模的人员调整,可能有以下几个因素:

1.IT 市场整体向云计算转变,传统的软件行业面临巨大挑战

Oracle 是数据库领域的老大,曾经一度占据市场多数份额。但是,云计算的到来,给传统软件业务带来巨大冲击。

在云业务下,与传统软件卖点相匹配的研发工程师岗位,面临巨大调整。因此,在云业务模式冲击下,很多传统软件工程师惨遭裁员。

2.中美整体对抗性增加,也可能是一个因素

众所周知,美国自二战以来的整体国家战略,就是占据高端科技和知识产权领域,将下游制造和劳动密集型生产链条外包给东南亚等劳动力便宜的国家。而研发领域涉及技术和知识产权核心。

因此,此次将中国区研发部门整体裁减,有可能是将研发部门收缩到美国本土或者其信得过的盟友国家,减少技术外泄至中国的可能性。

3.外资人性化的办公要求,无法抵挡我朝 996 式的高强度竞争

由于对劳工保护制度相对比较严格,欧美企业从整体上而言,内部工作环境和要求比中资企业要宽松很多。

而市场经济下,一个基本竞争规律是,懒的斗不过勤快的。外资企业整体工作环境宽松,反过来也意味着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强度,比不过动辄讲究福报的 996 中资企业。

在技术壁垒逐渐被打破,狠劲又斗不过中资企业的今天,外资企业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日子,都越来越不好过。

当然,即便如此,老外企业的整体守法程度,还是要远远高于中资企业。看报道,离职补偿会高于法定标准。

这既表明了企业财大气粗,有能力做出高于法定标准的补偿,也表明外资对法律的敬畏和对员工的尊重。

其实,当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假设某一天中国真的重新回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时,我们也要思考,我们在未来,是需要像马云这样大言不惭将法律放一边,大谈 996 福报的企业家,还是需要像欧美这些对法律存有基本敬畏的跨国企业?

我这么说,不是给欧美企业贴金,而是因为我的私信经常收到企业裁员不给补偿,给员工各种穿小鞋的咨询问题。

同时也因为,Oracle 其实是我的老东家,通过中外资企业的对比,至少从 Oracle 的角度出发,我觉得外资对于法律的遵从,是可以秒杀中资企业的。

其实关于甲骨文在中国区的发展,前甲骨文员工就表示了悲观的看法:甲骨文在全球公有云市场份额远远落后其他竞争对手。

目前,亚马逊 AWS、微软 Azure、谷歌 GCP 领跑这一市场。在核心产品 Oracle 与 EBS 之外,甲骨文急需在云计算市场上有所突破以至于不落后老对手与其他新兴贵族。

但甲骨文现在很是乏力,在现在很多年轻人心中,甲骨文的存在感是越来越低。

其实不仅仅是甲骨文这样的巨头裁员,最近裁员的公司太多了。在我看来,这些大公司的各方面待遇确实是好,但公司一旦经营不顺,等待我们的都是被裁员。

所以还是那句话,要想不被裁员,唯有加大自己的能力,毕竟,人才才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东西。

对于甲骨文而言,在“三十而立”之时面对快速崛起的中国企业级市场,不仅需要激活自身创新力,更要应对中国区的竞合关系,很显然,甲骨文目前还是没能做到这些东西。

甲骨文的“中年危机”

近两年甲骨文一直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业务调整以及重组,”转型“已经成了这家老牌科技公司的关键词。

云时代到来,一代霸主辉煌不再

过去的几十年里,凭借在数据库上近乎垄断的表现,甲骨文成为了仅次于微软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为很多著名的全球性公司提供数据库管理服务,客户包括 IBM、美国航空公司和福特公司等,是世界上最赚钱的软件公司之一,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放在甲骨文身上再合适不过,过往的成功使得甲骨文不再愿意接受改变,也导致其在新时代来临时,没有及时赶上飞驰的云计算列车,甚至还站到了新技术的对立面上。

当时的 CEO 拉里•埃里森(LarryEllison)公开表示“我完全搞不懂那帮家伙在说些什么,简直就是一派胡扯。云计算到底是指什么?省省这种愚蠢的概念吧”。

不过随着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的快速发展,甲骨文很快就感到了阵阵寒意,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开始用云数据中心取代传统数据中心。

这一方面导致传统服务器的更换频率越来越低,冲击了甲骨文的服务器业务。

另一方面,云计算需要非结构化的数据库,主要的公有云提供商亚马逊、微软、阿里巴巴等,都在开发数据库,这也冲击到了甲骨文赖以生存的结构化数据库业务。

就在甲骨文停滞不前的时候,云计算成了各大公司的支柱业务,Salesforce 成为了 CRM 巨头,AWS 牢牢占有了公有云 IaaS 头把交椅,就连曾“同一阵线”的微软也在转变后不断高歌猛进,相形之下,甲骨文的脚步显然停滞了。

意识到了错误的甲骨文终于开始了转型,但这也让其不得不面临柯达在数码相机时代遇到的相同问题——既有业务是现金奶牛,但发展前景逐渐暗淡;转型新业务之后又将对既有的业务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收入减少。

转型云计算需要研发投入,而研发投入需要从原有业务产生,而云计算又会对原有业务产生冲击。

这就是 Oracle 面临的死结,同样也是让 Oracle 白白错失云计算多年红利的主要原因。

而甲骨文也为它的保守付出了代价,最近 5 年,甲骨文收入仅增长了 4%,利润从 109 亿美元下降到 38 亿美元,虽然前不久公布的第三季度盈利 96.1 亿美元要好于预期,但将时间跨度拉长,可以说近两年 Oracle 的收益增长并无太大起色。

争夺云市场,Oracle 手上的底牌

虽然失去先机,但得益于常年来在软件方面的耕耘,也让甲骨文具备了争夺云市场的能力。

1.长期用户积累

这么多年 Oracle 积累了大量共生关系的用户,从硬件到软件到云计算 Oralce 都有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实现云端迁移和切换,而这一点显然是 AWS 所欠缺的。

2.除了价格还有性能

Oracle 不止一次承诺,如果客户要将云计算服务从 AWS 转移到 Oracle,那么 Oracle 可以保证客户成本将在原来的基础上下降 50%。

小到硅片大到软件甲骨文都能为客户提供成本低且更简单省时的集成能力,这些都是 AWS 无法与之相比的,这对于还在摇摆中选型的用户非常有吸引力。

同时,在世界级数据中心技术研究和其他专长领域投入的庞大资金也是亚马逊无法比拟的。

3.无出其右的软件能力

能够与甲骨文在 IaaS、PaaS、SaaS 三个层面全方位的竞争的玩家不多,其中甚至包括亚马逊。

特别是在数据库领域还没有任何一家敢跟甲骨文叫板,无论是 SAP 还是 IBM,更别说 AWS 的 Aurora 想取代强大的 Oracle 数据库,无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业务层面,甲骨文通过大肆收购补全自有业务的不足,缩减成为完整云服务商的时间。

近几年连续收购了多家覆盖云各环节的创新公司,收购对象不仅包括如云客户服务提供商 RightNow 等垂直领域玩家,也包括云 ERP 供应商 NetSuite 以推进自己的云业务。

此外,为了全面支持云架构,甲骨文不惜人力和财务几乎重写了所有软件产品,并对应用的交互进行重新设计,还开发了高性能服务器芯片,这在 IT 巨头中是很少见的。

从底层芯片到 IaaS、PaaS 、SaaS,再到行业应用,甲骨文正在翻新云计算的每个层面,可见甲骨文对云端野心不小。

云业务的未来,甲骨文道阻且长

近几年,在微软、谷歌、亚马逊的强力扩张下,这几大巨头的云计算业务逐渐占据市场的很大份额,根据不久前市场研究机构 IDC 全球公有云市场份额来看,AWS 依然一骑绝尘,紧随其后的是微软、IBM 和谷歌。

Oracle 被远远甩在后面,近几年云端业务虽小有涨幅但仍低于分析师的预期。

众所周知,云计算市场遵循马太效应,不会留给后几名太多的时间,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云上部署,云计算的市场集中度还将进一步增加。而拥有更完善设备和解决方案的头部玩家将逐步垄断云计算市场。

时间紧迫,无论是 IBM 还是甲骨文,传统的数据软件公司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对于云计算的趋势,无非是转型。一方面业务要转型,另外企业文化也需要转型。

创始人埃里森(Larry Ellison)塑造了甲骨文公司霸道、强势、好斗的风格,随着时代的变化,当年形成的惯性成为了大麻烦。

因此,对于与 AWS、微软 Azure 和谷歌云等平台的合作,埃里森始终持反对态度。

另外据各大媒体推测,也因为于此,备受赞誉的 Oracle 二把手、Oracle 云业务背后的设计者库里安与埃里森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并最终离开了公司投入到了谷歌门下(似乎这样因“意见不和”离开的 Oracle 的前“二把手”们多到可以成立一个俱乐部了)。

如今云计算大潮汹涌,为互联网甚至整个商业市场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都说好饭不怕晚,在云计算这场可能会持续数十年的技术变革中,不管 IT 企业何时参与到这一市场中,只要自己的切入方式正确,都能够某得一席之地。

对于 Oracle 来说,能否抓住这个契机像微软一样大象起舞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Copyright© 2007-2023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