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批准了软银对通用汽车(GM)旗下自动驾驶公司Cruise的22.5亿美元投资,这也是软银在自动驾驶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通过这笔投资,软银将拥有Cruise近20%的股份,至此,Cruise成为背靠通用、软银、本田(HMC)三大巨头的自动驾驶公司。
这项投资于2018年5月便已向外公布,尘封一年的原因是交由投资委员会进行审核。知情人士透露,委员会批准此次投资的前提是禁止Cruise与软银之间进行技术层面的交流。
对此,软银发言人拒绝发表评论。Cruise首席执行官Dan Ammann在给媒体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是我们实现大规模开发和部署自动驾驶汽车的目标的又一重要步骤。”
从自动驾驶关键参考指标每公里脱离数、测试量、测试里程上看,Cruise的成绩仅次于谷歌(GOOG)Waymo。此外,背靠通用的Cruise未来在部署无人车上也会比Waymo更有优势,这也是其不断获得投资者青睐的原因。
2018年以来,Cruise获得的总投资额达到了72.5亿美元,加上2018年本田的投资,Cruise的市值攀升至140亿美元,接近通用汽车市值的1/4。
此前,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通用汽车内部正在考虑让Cruise剥离并独立上市,不过通用汽车表示其独立上市计划需等其进一步实现商业化。不过,由于较高的技术要求与实现成本,L4级以上的无人驾驶短时间内还无法实现商业化。
软银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于是通过分批投资的方式降低风险——给Cruise的投资分两步进行,软银在早期阶段向Cruise支付9亿美元,剩余部分将在Cruise准备进行商业扩张后提供。
通过这项投资,软银正获泛出行领域的话事权。除了在网约车领域广撒网,投资了滴滴、Uber、Grab、Ola等一众网约车企,软银还不断通过巨额投资扩充边界,获得近百家自动驾驶公司的主导权。在未来,软银在出行领域上投入还未完待续。GM
谷歌正在与美国卫星电视巨头Dish Network进行谈判,以讨论在美国建立第四家移动运营商的问题。
据知情人士透露,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导演Alan Mulally最近与Dish Network进行了会谈,讨论共同创建第四家美国移动运营商的计划。 最初的计划是使用从另一家移动运营商T-Mobile获得的部分资产,由Google和Dish Network共同创建一个新的移动运营商。
去年4月,T-Mobile同意以完全股权交易的形式收购Sprint,交易规模约为265亿美元。 这意味着美国第三和第四大移动运营商将合并,将大型国家运营商的数量从四个减少到三个。
然而,在5月底,知情人士表示,作为批准T-Mobile收购Sprint交易的先决条件,美国司法部希望T-Mobile和Sprint合并并创建一个新的运营商 与之竞争。
上周二,据报道,Dish Network已与T-Mobile达成协议,T-Mobile同意从Dish Network剥离部分资产,包括频谱资源和预付费无线服务Boost Mobile。
熟悉此事的人士也表示,谷歌和Dish Network之间的谈判仍然存在变数,并且无法保证达成协议。 如果谈判成功,预计将在两周到三周内达成协议。
作为回应,谷歌 GOOGLE 发言人表示,谷歌没有与T-Mobile协商讨论创建第四家运营商。 但熟悉此事的人士表示:“Google和Dish Network之间的谈判是肯定的。”
最近有报道称,Dish Network希望找到一个合作伙伴来帮助建立一个5G网络。 毫无疑问,Dish Network希望找到一个“资金”合作伙伴,而谷歌的经济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对投资者来说,AMD 一直是一个很好的长期押注。在2014年2月CEO兼总裁苏丽萨(Lisa Su)的精心运营下,AMD股价从2014年2月的2.14美元涨至2月12日的22.82美元,涨幅超过10倍。
那么是时候押注AMD了吗,以下是投资者必须考虑的六个因素:
1.服务器市场的增长势头
AMD似乎准备在巨大且快速增长的数据中心服务器市场取得巨大的收益。
英特尔(INTC)长期以来一直牢牢控制着这一市场,但AMD的势头正在增强,据高盛(GS)的数据,该公司有可能在2019年底前达到个位数的中位数,目前为1.3%。
尽管英特尔在推出10纳米服务器芯片方面遭遇严重拖延,但AMD能够利用这一挫折,增加EPYC处理器的销量。AMD还在努力开发一种新的7纳米芯片,这将使该公司拥有更快的处理器和更少的能耗。
2.CPU技术的新兴优势
AMD计划在今年年中推出第三代Ryzen个人电脑cpu。
早期的迹象表明,AMD最新最好的CPU也可能给它在另一个关键领域的技术优势。
在今年1月的消费电子展上,AMD首席执行官Lisa Su展示了即将发布的8核第三代Ryzen处理器。在演示中,这款处理器的性能优于英特尔酷睿i9-990K处理器,而且耗电量更低。
3.在图形方面更具竞争力
AMD将推出Radeon VII图形处理单元(GPU),这将使其在游戏图形方面与英伟达(Nvidia)展开竞争,尤其是与英伟达去年秋季推出的RTX 2080。
4.盈利前景
据彭博社(Bloomberg)报道,AMD最近公布了强劲的第四季度业绩,要么达到了华尔街的预期,要么略低于预期。
AMD表示,预计2019年的营收增幅将达到个位数,高于分析师6%的预期,这将推动该公司股价在报告发布后走高。
5.真正的进步还是产品宣传?
然而,一些分析人士对AMD对2019年的预测持怀疑态度。
在最近的一份分析师报告中,高盛承认AMD的新产品有所改善,但仍将其即将发布的新产品描述为“积极的增量”。
分析师Toshiya Hari、Charles Long和Matthew Fahey写道:“我们对AMD的评级保持中立,等待服务器CPU市场进一步走强的迹象。”
6.半导体工业的前景
AMD可能对2019年持乐观态度,但其他芯片制造商正面临一个更加动荡的市场。
英特尔(Intel)报告称,服务器芯片输出放缓,而英伟达(Nvidia)则因需求下降,下调了本季度的销售预期。
高盛分析师指出,AMD对2019年的乐观预期“在我们看来,可能会引发相当多的争论—特别是,鉴于AMD在第一季度修正后的强劲增长势头,AMD是否能达到这一增长水平。”
美国企业3D Systems,代号DDD 的ChefJet、Nautral Machines创造的Foodin、BeeHex的Chef3D,不同的3D食物打印制造商都陆续推出了自己的创新产品,这些食物打印机可以制作出巧克力、意大利面、糖果甚至更多的其它美食,拥有着无限的创造力。
然而,3D食品打印的最初结果并不理想,因为这些食物印刷品大多是用糖糊制成的,并不适合食用,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特别是FDM的出现,便很快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在,你可以用这些3D食品打印机做糖果、巧克力、甚至是真正日常的饭菜。
3D打印机的主要优势体现在设计的自由性上,它能够被广泛地运用于其它领域,事实上,3D打印机能够创建出传统方法难以制造的复杂形状,这同样也成为了3D食品打印的优势。
最初,大多数尝试食品制造的机器都是修改过的FDM打印机,今天,我们已经有了专门生产精致美味的3D食品打印机,但是我们不禁想问,这种3D食品打印技术的未来会是怎样?它又能真的彻底改变我们做饭和吃饭的方式吗?
最初,3D食品打印在太空上的运用
2006年,美国宇航局开始研究3D打印食品,一些人把这个项目称为3D食品打印的起源。
直到2013年,美国宇航局开发了另一个高级食品研究项目,3D食品打印才真正被运用。当时,美国宇航局的项目任务其实很简单:如何能为执行高空作业的宇航员提供更加健康方便而美味的食物?通过与BeeHex公司的合作,他们联合研发了Chef3D——能够打印披萨的3D机器,操作十分简单,披萨只要放进机器的烤箱就行。
总之,在航天飞行中运用3D食物打印的目的是为了让宇航员的太空生活更加愉快舒适,即使是面对很长的飞行任务,宇航员也不用担心。美国宇航局看到了这项新技术的优势所在,目前太空旅途中的食物单调而乏味,宇航员们没有更多的其它选择,而3D食物打印可以丰富食物的种类和口感,对宇航员的吸引力更大。
回到地面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在食品工业中,许多公司已经意识到了这一新的发展机遇,开始使用这项技术,糖果、巧克力、意大利面、蔬菜混合物等,食品公司正利用3D食物打印技术生产出各式花样的食品。
为什么要选择3D食品打印?
如果你在超市可以买到同样的食品,甚至可以自己做,那你为什么要把精力放在这项新技术上呢?
确实,对人们来说,3D食品打印是一项相对较新的技术,打印食物因为鲜为人知,所以人们往往会选择拒绝这种食物。
我们采访到了来自Natural Machines(Foodini 3D食品打印机制造商)的CEO兼联合创始人Lynette Kucsma,她说她第一次接触3D食品时也是这个反应,虽然它和普通加工过的包装食品看上去并无两样。
Lynette解释说,“如果你吃的食物来自被送入超市、包装完好的食品制造商,实际上就是在吃3D打印食品。”事实上,3D食品打印与食品制造商的工作原理类似,食物可以通过机器直接进入模具,然而,当你自己有了3D食品打印机,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要用什么原材料来制作。
Lynette还特意强调了3D打印食物带给食品的更多可能性,发明创新机器的实验研究员Jonathan Blutinger也同意Lynette的观点。
毋庸置疑,这项技术确实能创造出更多的创新型食物,精心设计的口味、健康营养的元素、绿色制作的环境等都体现出了3D打印食物的明显优势。还记得食品加工的最后一次革命是在70多年前——微波炉的诞生,现在,是时候迎来一场新的革命了。
这是一个健康的选择
现代社会的人们往往应该会更注重饮食,但快餐店反而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孩子们变得挑食,甚至抵制西兰花这种蔬菜,他们便无法吸收到身体中本需要的营养。Lynette Kucsma认为,一旦人们接触到了3D打印出的印刷食物,这种情况便会有所改变,“人们会重新燃起对食物的兴趣。”她解释道。
Lynette Kucsma自己家里也有一个3D食品打印机Foodini,她深刻地体会到了这点,尤其是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通常,正常形态的菠菜会被孩子们拒绝,但通过Foodini打印出的菠菜小恐龙就会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此外,3D食品打印可以迎合各种不同的饮食习惯。如今,素食主义、无谷蛋白、无乳制品等潮流正在兴起,而3D食品打印技术可以很好地应对这些日益增长的新趋势。
还有一点,你可以将其它电子设备与3D食品打印机做一个很好的协调。Lynette举了一个卡路里追踪器的例子,这个追踪器会把相关数据传输到3D食品打印机上,从而生成一份专属的定制餐点,但这些数据引发了许多隐私问题。
Jonathan Blutinger向我们介绍了3D食品打印对人类健康的另一作用,即在医院里面的应用。首先,通过3D食品打印出来的食物可以很好地适应病人的营养需求,帮助他们更快恢复。
像Biozoon这样的分子食品,可以针对老人不同的身体状况提供合适的营养粥,但老人在食物咀嚼上仍会遇到困难,而以3D的方式重新打印后的粥,老人们的接受程度更高,提高了老人们在医院的生活水平。
一位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3D食品打印可以把医学和人类营养无缝结合,帮助病人更愉快地进食。”这不仅意味着3D打印食品能够满足病人的基本营养需求,还意味着我们也能将个别药物融入其中。
相关美股SSYS XONE DDD
德意志银行周日宣布,它将在2022年前裁员约18,000人。这家陷入困境的德国银行正计划全面改革74亿欧元,意图退出股票销售和交易业务,并设立一家坏账银行。
就业减少至少是德意志银行自世纪之交以来最大的裁员。 前首席执行官约瑟夫·阿克曼计划在2002年裁员约14,500人,但这是由几个较小的项目组成的。
作为持续致力于提高长期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的一部分,德意志银行管理层宣布了一系列重组银行业务的措施,公司的重点从投资银行转向德国企业客户。
德意志银行周日宣布将退出全球股票销售和交易。 此外,该银行计划调整固定收益业务的规模,并加速减少现有的非战略性投资组合。 德意志银行将设立一个新的资本租赁部门,以管理与业务活动相关的资产的有效清算,并将约740亿欧元的风险加权资产合并为一家坏账银行。
德意志银行计划实施一项成本削减计划,旨在将调整后的成本在2022年降至170亿欧元,并在2022年实现70%的成本收入比。为协助重组,德意志银行预计净亏损为2.8 2019年第二季度达到10亿欧元,重组成本约为30亿欧元。 预计下半年及以后将会有更多的重组费用。 。 目前估计到2022年底,重组费用将达到74亿欧元。
德意志银行表示,管理层打算从现有资源中拨出资金进行改革,无需额外资金。 鉴于此,德意志银行不打算分配2019-2020的股息。
转型的规模突显了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汀·辛格及其前任未能扭转局势,未能解决根本问题:高成本和低收入。 德国政府与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 AG)的调解谈判于4月份破裂后,首席执行官几乎没有其他选择来提振市场信心。
Snapchat作为一款年轻人中极为受欢迎的社交软件,股价曾经一度跌到4美金,现在强劲反弹到15美金,涨幅高达350%,SNAP公司目前日常用户量已达1.9亿。其中,在美国,该软件已成功覆盖了90%的19-24岁人群,及75%的25-34岁人群。对此,Snapchat也同样采取了精准广告投放的方式。
通过竞标兜售广告位
2017年5月,Snapchat推出了竖屏视频广告自助平台Snap Ads。Snap Ads目前提供六种广告模式,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投放目的进行自由选择,例如为了提高品牌认知度、促进用户下载安装应用等等。
虽然化妆品和护肤品公司已经在Snapchat的广告中占有大量份额,但就市场而言,在Snapchat投放广告,仍然是一个新的尝试,且并没有被广告商普遍采用。
同许多付费社交广告相似,Snap Ads采取竞标的方式兜售自己的广告位。然而不同的是,其它广告竞标平台为客户提供了多种展示机会,但Snapchat只会展示获胜者的广告。
虽然每次竞标只能最终选出一位获胜者,但平台也会依据三个指标来进行选择:出价、广告转化的可能性,以及该广告相对于目标受众的质量和相关性。
Snap Ads被认为是以拉新为目的的客户在Snapchat平台上中最有效的方式,他们可以选择参与品牌活动、展示折扣给网站导流或者提高应用下载率。这给广告商提供了另一个独特的推广应用方式,他们可以扩大受众群,并且可以尝试多种创意展示方式,例如静态图片、动态图片和视频。同时,更让那些希望提高用户参与度的客户感到欣喜的是,Snap Ads和Story Ads两款广告都是不能跳过的。
在投放过程中,系统只会把预设的KPI(关键绩效指标)作为一个指导,却不一定会为了更有效的预算支出而对KPI进行优化。系统会跟踪相关指标,例如展示次数和划屏次数——即传统意义上的点击量。根据所选择的广告系列目标,还会跟踪最终转化的行为,例如用户是否有在网站上进行购买,目标网页的浏览次数,或目标应用的安装次数。
此外,Snapchat目标投放用户设置选项与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不同,它能够根据收入,婚姻状况或年龄段向客户提供服务。虽然并不是所有行业都会将竞争产品的受众也作为自己的目标客户,但是通过将心理特征和行为定位与人口统计相结合,可以让广告商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体积庞大的用户市场,而是一个非常具体的细分市场。需要留意的是,Snapchat仍在吸收更多的新用户,目的是大幅扩展每个产品品类。此外,它还提供了最强大的定位工具Lookalikes,可以通过上传特定客户的数据,找到其他类似客户的资料,并以标准化的百分比形式呈现,从而提供广告投放服务。
重新定位潜在用户
另一款Snapchat的广告形式叫Snap Engagement Audiences,针对对广告有所反响的用户,二次推送内容。
只有曾与该广告进行过积极互动并接近完成广告转化的用户,才会被视为目标对象。
虽然广告商无法通过这种广告方式再次定位到那些仅仅观看了广告,但未进行广告转化行为的用户,但可以针对那些以某种方式与该广告进行过积极互动并接近完成广告转化的人,从而进行再次广告投放。
目前,使用已经对产品表现出一定兴趣的用户数据库,已经被认为是可以有效促进营销的方式。此外,这也可以用来排除两类用户:已经进行过广告转化行为的用户,及完全不愿意进行广告转化的用户。
为受众量身定做
Story Ads上线于2018年4月30日,它允许广告客户通过Discover Feed中的品牌磁贴覆盖其受众群体。对于那些希望推广季节性体育赛事,并鼓励客户访问特定网站或者下载投注应用的广告商而言,Story Ads既可以帮助他们寻找高意向用户,又可以帮助他们推广产品。
据统计,在看到Story Ads时,45%的用户会直接点击标题,Story Ads成功推动了用户的深度参与。
Story Ads可以根据所有可用的人口统计数据和心理数据为特定的受众量身定做,然而,与其他广告类型相比,Story Ads更有价值的地方在于,用户可能出于兴趣点击这些广告。通过广告的结构和标题来预测内容,将刺激客户在看到广告后,进行购买或点击网页等。因此,用Story Ads向用户宣传大型体育赛事或者促销活动,用户可以与广告有更多的后续互动,并提高他们对品牌的熟悉度。
不知不觉中AMD的锐龙处理器上市2年半了,2017年横空出世的Zen架构也发展了两代了,如今上市的是第三代锐龙——锐龙Ryzen 3000系列了,回头再看的时候发现当前的主力锐龙Ryzen 7 2700X开始陆续下架了,正如很多人不记得锐龙7 1800X处理器下架一样。
管理学中有个著名的说法——从优秀到卓越,这句话用来形容现在的AMD再合适不过了。
基于7nm工艺打造的第三代锐龙,相信很多人都很感兴趣它频率、核心、性能都大幅提升的背后,是有哪些架构的革新与调整,今天就拿着AMD官方的PPT,给大家深入浅出地讲一讲
本文内容较长、而且涉及的专业名词、术语比较多,阅读也有一定的门槛,但我已经尽可能从简地解释了,对于喜欢DIY、感兴趣半导体技术的粉丝们,不妨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地看一看,应该多少都能有点收获的。
在过去的几年中,AMD一直在研发更高性能更高能效的Zen架构,所以才有2017年锐龙处理器问世时AMD震惊世人的52% IPC性能提升,这种架构级别的提升比起大家调侃的Intel式挤牙膏升级实在太猛了,从性能到能效都是质的变化。
从这点上来说,两年前的第一代锐龙1000系列可以说一鸣惊人,让落后多年的AMD拿到了高性能CPU市场的新门票,从此这个市场不再是Intel的独角戏,DIY玩家期待的双雄争霸局面回来了,CPU市场格局变了,Intel在这两年中接连从4核升级到6核再到8核,不再挤牙膏升级了,这点上确实是AMD的功劳。
不过现在的两代锐龙处理器还是有一点严重不足的——单核性能不足,导致AMD一些游戏及专业应用的性能不如Intel。
从一代锐龙到二代锐龙,AMD将CPU架构从14nm Zen改进到了12nm Zen+,但这依然是小修小补,缩短了与Intel的单核差距,但没有质变,在那样的工艺及架构下已经挖掘不出更高频率的潜力了。
管理学中有个著名的说法——从优秀到卓越,这句话用来形容现在的AMD再合适不过了,14/12nm公司的锐龙处理器是优秀的处理器,但还有一些槽点没能解决,而现在的7nmm Zen 2架构目标是卓越,AMD从追赶者变成领导者的任务就要靠它了。
此前AMD在CPU路线图中对Zen 2架构的概述就是多维度增强Zen架构,从官方定性来看我们可以把Zen 2当作深度改进版的Zen——基本的CPU结构变化不大,但工艺、封装、单核及多核上全面改进。
AMD官方对Zen 2架构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三方面——性能、工艺及并行,我们的介绍也主要围绕这三部分进行。
第三代锐龙用上7nm工艺:AMD CPU史上首次全面领先Intel
对CPU这种极其先进的逻辑芯片来说,任何重要的进步都离不开制程工艺的升级,14/12nm锐龙上的一些缺点,比如CPU单核频率还不够高等,AMD也不是不清楚,但他们也没办法了,GF的14/12nm工艺决定了上限了,不是想提频就提频的。
好在现在AMD上了7nm,而且代工厂从GF换到了台积电,说起来这件事也有很多波折,去年8月初GF黯然宣布无限期停止7nm及以下工艺的研发、生产,原本是准备GF、台积电两条腿走路的AMD无奈之下决定将CPU及GPU的7nm订单全部交给台积电。
对AMD来说,从原来的两家代工厂变成一家代工厂,实际上风险更大了,而且台积电之前没有过制造高性能X86处理器的经验,不过最终来看台积电财大气粗,在工艺成熟度上比GF要好得多,AMD的7nm CPU及GPU最终还是顺利量产了。
此外,AMD的锐龙3000系列处理器使用的7nm工艺跟台积电为华为、苹果代工移动处理器的工艺也不同,是7nm HPC工艺,专为高性能IP核心优化的,只不过AMD及TSMC对7nm HPC工艺的公开介绍并不多。
从AMD公开的数据来看,7nm工艺带来了明显的计算效率,包括2倍的晶体管密度、功耗降低50%(同性能下),性能提升了25%(同功耗下)。
考虑到AMD这是跟14nm工艺对比的,密度、功耗的变化还不错,但25%的性能提升并不让人满意,这也可以看出摩尔定律到了10nm节点之后芯片性能的提升不那么容易了
只要提起处理器工艺,Intel也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公平地说,Intel的10nm工艺技术上并不落伍,晶体管密度等方面相比台积电的7nm工艺甚至还有些优势。在这个问题上,即便是AMD自己都是很清醒的,他们也只是表态7nm工艺追上了与友商的差距。
当然,综合来看,AMD在7nm节点上还是领先的,即便技术上与Intel的10nm不相上下,但是时间进度上AMD赢了,Intel的10nm处理器首发于移动版十代酷睿处理器Ice Lake上,高性能的桌面版、服务器版要等到明年,而AMD现在就开始出货7nm工艺的高性能桌面版处理器了,64核的EYPC罗马处理器也会下半年出货。
正是因为这一点,此前有华尔街分析师称赞AMD在7nm 锐龙3000处理器上打了一个翻身仗,这是十多年来AMD首次在工艺及性能上首次全面超越Intel,绝对是历史性时刻。
第三代锐龙的Chiplets设计:CPU/IO核心分离解决延迟成关键
尽管AMD成功地在锐龙3000处理器上使用了7nm工艺,但是说它是7nm芯片也有点不准确,实际上锐龙3000是7nm混合12nm工艺,这跟它的模块化设计有关。
在7nm节点,设计一款芯片的费用高达3亿美元,对AMD来说成本也是非常高的,这就需要厂商采用更好的方式来确保芯片的良率,芯片越大良率就越低,芯片越小良率就有可能越高。
在Zen 2架构处理器上,AMD就使用了Chiplets小芯片的设计思路,通过模块化来组合不同核心的处理器。Chiplets设计不同于以往的胶水封装,本质上是把不同工艺、不同架构的芯片电路按需搭配,比单纯的胶水封装要高明,也要复杂。
在去年推出的第一款Zen 2架构的处理器——EPYC罗马上,AMD就率先应用了这种设计方式,8组CPU核心、1组IO核心堆出了64核处理器。在锐龙3000上,桌面版不需要这么多核心,使用的2组CPU核心层、1组IO核心,最多16核32线程。
具体来说,就是图中上面2组CPU核心是7nm工艺制造,因为CPU核心对性能要求高,对功耗也敏感,提升工艺对CPU核心来说大有裨益,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下面的IO核心整合了内存控制器、PCIe控制器等IO单元,这部分电路对性能、功耗要求没那么高,而且IO单元并不容易随着工艺微缩,所以使用的是相对低端的工艺——之前说是14nm,不过锐龙3000上的IO核心是改良版的12nm工艺。
AMD在Zen2上采用这样的设计无疑是很聪明的做法,配置也非常灵活,提升CPU核心数量就堆CPU模块即可,所以锐龙处理器可以从之前的8核16线程轻松变成16核32线程。此外,AMD这样做也需要生产小核心,提高了良率,降低了成本,而且IO核心使用的还是更成熟的12nm工艺,进一步削减了成本。
当然,有得必有失,Chiplets设计的好处多多,但缺点也明显,那就是如何处理好核间的连接,特别是内存主控分离出来之后,内存的延迟理论上要增加,肯定是不如原生多核的,AMD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首先是改进Infinity Fabric总线(简称IF),IF总线是Zen架构上的基础技术之一,它连接了Zen架构中的CCX模块,现在也用于链接不同的CPU、IO核心模块。
在锐龙3000处理器上,IF总线进化到了第二代,在并行、延迟及能效上全面改进,总线位宽从256b升级到了512b以便支持PCIe 4.0,同时将Fclk与Uclk频率去耦合解锁以提高内存超频性能,并采取多种方式降低内存延迟、提高缓存速度以减少延迟带来的影响。
除了IF总线的改进之外,AMD还发了一个大招——L3缓存翻倍,每个CCX单元的L3缓存容量从之前的8MB提升到了16MB(7nm工艺的密度优势就是任性),这样一来对延迟敏感的应用就可以更多地以来L3缓存而内存,AMD称此举使得等效内存延迟减少了33ns,游戏性能提升了21%。
此外,AMD凭借IO核心分离还提高了内存的频率,之前的锐龙支持的内存频率不过2933MHz,现在可以轻松达到4000+,号称一键超频到4200MHz,高者可达DDR4-5133Mhz。
对于内存频率,如果追求极限低延迟,频率高了也不一定好,这也跟IF总线的工作模式有关,虽然它跟内存频率分离了,但1:1情况下延迟还是最低的,分界点就是DDR4-3733,这时候内存延迟是最低的,而AMD官方推荐的是DDR4-3600 CL16模式,对当前的内存来说这个频率、时序也很轻松能达到。
第三代锐龙的Zen2架构详解:一切为了更高的吞吐量
如果大家还记得锐龙7 1800X首发时的情景,那么对Zen架构的SMT多线程、CCX单元、IF总线等创新应该还有印象,而锐龙3000的Zen2架构也继承了这些优点,只不过Zen2中IO相关的分离了,CPU核心变得更纯粹,总体方向就是提升核心数以加倍多线程性能,同时最大可能提升单核性能。
在锐龙3000中,CPU与IO核心分离之后可以有多种搭配,比如1组CPU搭配1组IO核心,这样最多是8核16线程,还有就是2组CPU核心搭配1组IO核心,这样最多16核32线程,这也是目前锐龙9 12核及16核处理器实现的根基。
在14nm Zen架构中,1个CCX单元的总面积是60mm2,其中CPU核心44mm2,8MB L3缓存是16mm2,算上其他IO、内存主控、IF等单元,8核处理器的核心面积是213mm2。
在Zen 2架构中,一个chiplets芯片的总面积才74mm2,其中CCX+16MB L3缓存的核心面积才31.3mm2,同比减少了47%,一方面是因为7nm工艺的密度优势,一方面也跟Zen2的CCX只有CPU核心有关,减少了IO单元。
这里也可以解释为了降低延迟AMD为什么敢于大幅加倍L3缓存的原因了,每个CCX翻倍到16MB L3缓存后CCX核心面积依然减少一半左右,何乐而不为呢。
整个Zen2架构来说,它继承了SMT多线程技术,同时在分支预测、缓存系统、整数、浮点等单元上做了改进,并加入了新的指令,目的就是进一步降低延迟带来的影响。
在缓存系统上,Zen 2的L3缓存翻倍,L2缓存维持512KB 8-Way不变,L1缓存有所调整,指令缓存容量64KB减少到了32KB,但关联性从4-Way变成了8-Way,而且Micro-Op缓存翻倍,AMD这样做显然是想取得一种性能与节能、面积之间的平衡。
预取单元中,AMD提高了分支预测的精度,加大了BTB(分支目标缓冲器)容量,优化了32KB L1缓存,最主要的则是加入了TAGE分支预测器,最终使得分支预测的误命中率减少了30%,提升了命中精度以减少能耗、提高性能。
解码单元中,主要是改进了micro-op微操作缓存,容量从2K翻倍到4K,可以支持更多的解码操作。
浮点单元是Zen 2架构中变化比较大的部分,在去年的EPYC罗马处理器中AMD就表示浮点性能吞吐量翻倍,原因就在于完全支持了AVX2指令,位宽从128bit提升到了256bit,这样不用再将以往的256bit指令拆分为两个指令用两个周期执行了,实现了浮点性能翻倍。
整数执行单元中,调度器从84个增加到了92个,物理寄存器从168个增加到了180个,从每周期6发射提升到了7发射,总体来说这方面的改进更多地是量变,进一步优化执行单元的效率及执行速度。
载入/存储单元中,同样是提升队列的深度,提升TLB缓存容量,提升带宽,降低延迟,最主要的是带宽从每周期的16B翻倍到了32B字节。
缓存一致性上,前面已经介绍过了L1、L2、L3缓存的变化了,其中L2缓存不变,L3缓存翻倍,L1指令缓存减半,但关联性翻倍。
Zen2架构中还增加了一些新的指令,比如CLWB、WBNOINVD、QOS等,不详细解释了,这些指令主要跟内存、缓存有关,主要目标还是提高缓存性能、降低延迟,它们主要是给EPYC处理器准备的,锐龙3000消费级处理器支持这些指令主要还是沾光。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处理器的安全性,由于后发优势,Zen2架构在安全性、漏洞防护等问题上更具优势,Zen架构上就已经免疫了多个Spectre幽灵、Meltown熔断等变种漏洞,Zen2架构上进一步硬件免疫了幽灵漏洞变种,这点对消费级处理器来说影响不大,但对企业级用户来说很重要。
第三代锐龙的终极目标:要多核还要单核更要能效、低温
不论是7nm工艺还是Chiplets设计,亦或者是Zen 2微内核架构,AMD在霄龙、锐龙处理器上追求的目标不外乎性能、能效,结合之前处理器表现出来的优势及槽点,具体来说就是继续保持多核性能优势、提升单核性能、提高能效、降低功耗及发热,还有就是更低的成本,不过售价这方面还跟市场有关,要看具体产品,这里先不谈了。
在性能这点上,AMD在7nm Zen2上追求的是性能提升,首先是IPC性能,在从推土机架构到Zen架构上,AMD实现了52%的IPC性能提升,不过那个有特殊加成,但从Zen到Zen2上,AMD表示他们也实现了15%的IPC性能提升,这点就难能可贵了,毕竟现在的高性能CPU架构提升越来越难,以往Intel产品提升5%的IPC性能就算不错了。
其次,AMD还要实现更高的频率,锐龙一代、二代处理器在这方面就吃过亏,加速频率也就4.3GHz而已,相比Intel已经实现的5GHz加速频率差了很远,导致AMD在单核性能上吃亏不少,游戏性能也因此落败。
在7nm Zen2上,AMD总算有了突破,锐龙9 3900X 12核处理器的加速频率也达到了4.6GHz,16核的锐龙9 3950X更是达到了4.7GHz频率,而且AMD表示他们的加速频率不单单是追求单核最高频率,可能的情况下更愿意让多个核心达到加速频率,这样一来性能会更强。
综合IPC性能及频率的提升,AMD在锐龙3000上终于实现了单核性能的大进步,官方数据显示单线程性能提升了21%,考虑到锐龙一代、二代上单核性能与Intel酷睿处理器最大的差距也不过20%左右,这次的提升足以让AMD在单核性能上追平甚至超越Intel酷睿。
与此同时,AMD一直有优势的多核性能上还会继续保持,锐龙3000上最大核心数翻倍到了16核32线程,随着核心增加多核性能也基本保持了线性增长,6核12线程的处理器CINBEBCN R20多核跑分是3678,12核24线程的锐龙3000就是7248分,基本上就是同步增长的。
更重要的是,在性能增长的同时AMD反而降低了处理器的功耗,每瓦性能比要比目前的锐龙7 2700X以及Intel的酷睿i7-9700K处理器有了50%到70%的增长,锐龙7 3700X的绝对功耗反而从前两者的195W、157W降至135W,能效表现让人刮目相看。
考虑到锐龙7 2700X以及Intel的酷睿i7-9700K处理器都是14nm工艺水平的,7nm的锐龙3000处理器在能效上有两代工艺的差距,官方称同性能下功耗降低了50%,能效上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伴随着能效的提升,AMD的锐龙3000处理器在发热上也很有优势,Intel的6核、8核酷睿处理器发热之高让很多玩家不爽,但锐龙7 3700X要冷静的多,这个优势在锐龙一代、二代上就已经如此了。
除了硬件上的改进,AMD在优化方面也跟上来,锐龙3000处理器就得到了微软的支持,在最新的Windows 10 5月更新(1903版)上,它也支持了AMD处理器的快速CPU状态切换功能,涉及到一些突发工作负载时,锐龙3000处理器的频率提升时间从30毫秒减少到了1-2毫秒,简单来说就是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更快速度提升频率,这样就可以提升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AMD表示PCmark 10的启动时间就缩短了6%,Rocket League游戏的启动时间更是减少了15%。
第三代锐龙的完美搭配:X570芯片组+PCIe 4.0带宽
在处理器之外,不得不说的还有全新一代X570芯片组,相比以往的芯片组由祥硕操刀设计,这次的X570是AMD亲自上阵,为的就是实现PCIe 4.0技术支持,而且不惜成本地上了14nm制程工艺。
与PCIe 3.0相比,PCIe 4.0的速率从8GT/s提升到了16GT/s,带宽翻倍提升。主要优点如下:
1速度更快,x16双向带宽达到了32GB/s,是PCIe 3.0的两倍。
2向下兼容,PCIe 4.0也能兼容PCIe 3.0设备。
3更多连接,PCIe 4.0带宽高,1条顶2条,可以连接更多设备而不需要担心性能下降。
PCIe 4.0在消费级平台上目前还是AMD X570/锐龙3000的独家功能,所以群联、慧荣等公司推出的PCIe 4.0主控以及厂商的PCIe 4.0硬盘要想发挥威力,AMD平台是首选,可以将SSD的读写性能提升到5GB/s级别,未来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到6.5GB/s。
此外,X570平台除了PCIe 4.0之外,其他SATA、USB 3.1 Gen2、NVMe等标准也要比Intel的Z390平台更好,扩展接口数量更多,搭配更灵活,所以在X570平台上,AMD及主板厂商有了打造顶级平台的底气,这一点也是跟以往300、400系芯片组最大的不同,有先进技术就能任性。
当然,考虑到PCIe 4.0目前比较少支持,不追求极限性能的话大家完全可以选择X470、B450等平台,AMD之前也确认过了,除了PCIe 4.0支持之外,其他平台上锐龙3000处理器的性能也是一样的,不会受影响的。
总结:从优秀到卓越,第三代锐龙各种优点“我全都要”
从AMD的7nm Zen2架构设计来看,AMD在这一代处理器上可以说志向远大,不论单核还是多核性能,或者是能效、温度、成本,AMD的目标简直就是下面这张图所展示的那样:
没错,锐龙3000处理器上AMD表现出来的就是各种优势都要占尽,不给友商留活路的感觉,通过先进的7nm工艺、独特的Chiplets小芯片、全面改进的Zen2架构实现了性能、能效的同步增长,而且以往最弱的单核性能这次也追上来了。
对于锐龙3000处理器的性能,AMD的官方测试展示了很多了,不过我们这里不打算详细列举了,上面这张图就是综合代表了,单核、多核性能都要比Intel的酷睿i9处理器要强。
AMD官方的PPT并不能代表实际的性能如此,最终的表现如何还要看测试, AMD“全都要”的目标到底能实现多少。
苹果自研5G调制解调器已不再是秘密,其在今年2月份已挖走了英特尔5G项目的重要工程师乌玛先卡·斯亚咖依,上月也出现了苹果有意收购英特尔德国调制解调器部门、以加速自研进程的消息。
虽然苹果有意自研5G调制解调器,以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但在分析师看来,苹果自研的5G调制解调器短时间内难以推出,最快也要在2022或者2023年推出。
而分析师还预计,在5G已开始商用、华为三星等厂商已推出5G智能手机的情况下,苹果在明年也会推出5G iPhone,这也就意味着苹果的首款5G iPhone将无缘自研的调制解调器,仍会采用高通的调制解调器。
苹果和高通在今年4月16日已就双方此前因专利授权费纷争所引发的法律大战达成和解,当时还达成了长达6年外加两年延长选项的专利授权协议,也达成了多年的芯片供应协议,苹果在未来几年也能获得高通的5G调制解调器。
但分析师预计,苹果和高通此前达成的和解协议,可能包括高通向苹果提供部分5G基带芯片源代码,以帮助苹果进行相关的研发。
美股投资网(公众号TradesMax)发布2019上半年最受投资者关注的十大美港股榜单,特斯拉再度位居榜首,小米、蔚来分列二三位。
据介绍,本次榜单以美股投资网超百万美国投资者网络数据关注个股的数据为基础,结合成交量、新闻热度,筛选出最受投资者关注的美港股公司,具有相当的代表性。除特斯拉(TSLA)、小米(01810)、蔚来(NIO)之外,苹果(AAPL)、阿里巴巴(BABA)、京东(JD)、Beyond Meat Inc(BYND)、Jumia Technology(JMIA)、Zoom Video(zoom)、中烟香港(港股06055)(06055)。从榜单来看,2019上半年最受投资者关注的美港股集中在科技板块、汽车板块,值得注意的是,榜单中2019年新上市个股占比近半。
NO.1、特斯拉(TSLA)上半年跌幅27%
经历了2018的“大新闻”频出和暴涨暴跌,2019年上半年特斯拉可以说是跌落神坛。一季度的交付量远逊于预期,再度陷入亏损中,股价一度跌落谷底至177美元。
特斯拉第二季度交付量创纪录地反弹超过30%,并有望在第三季度恢复盈利。美股投资网投资研究团队认为,特斯拉的反弹可以继续,取决于下半年的交付量是否会保持以及是否可以实现盈利预测
NO.2、小米集团(01810)上半年跌幅23%
小米今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为20.8亿元,同比增长22.4%; 第一季度营收为437.6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417.6亿元; 海外市场,特别是印度,小米取得了非常光明的成就,但由于国内手机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股价表现仍然低迷,且自2019年以来持续下滑的趋势。美国股票投资网络投资研究小组认为,小米2019年发布的“Mobile AloT”战略将成为一个突破点,市场将关注其loT行业表现。
NO.3、蔚来(NIO)上半年跌幅58%
蔚来去年九月上市,股价从上市时的13.8美元,一路下跌到如今的2.35美元,股价下跌了82%,连续燃烧事件又让不禁要问:蔚来到底有没有未来?
日前,蔚来宣布自动辅助驾驶系统Nio Pilot降价,并公布了最新的补贴方案,刺激股价一度大涨15%。相信在下半年蔚来仍会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NO.4、苹果(AAPL)上半年涨幅28%
苹果作为巴菲特的重仓股票,在2019年上半年创下215.31美元的新高。苹果2019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为580亿美元,超过市场预期的570亿美元,而净利润达到近116亿美元。由于苹果不再发布iPhone,Mac和iPad销售,市场普遍认为这是该公司销售下滑的迹象。此外,苹果创新的下滑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Apple的灵魂设计师是否会影响未来的产品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NO.5、Beyond Meat Inc.(BYND)上半年涨幅 543%
今年的BeyondMeat是一匹大黑马,资本市场给予了高度认可。 BeyondMeat在上市当天的价格为45美元。截至2019年7月2日,该公司的股价已上涨至149.71美元,同比增长232.68%。 在2019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的净收入为4020万美元,同比增长215%,高于市场预期的3890万美元。资本市场似乎对一磅售价68美元的工厂矿工抱有很高的热情。不过,一些媒体还表示,植物肉可能会导致癌症。但无论超出肉类的价格如何仍然在资本的热情下上涨。
NO.6、京东(JD)上半年涨幅 49%
经历了亏损扩大和明州事件之后,2018年下半年京东的股价开始了暴跌模式。不过在2019年上半年随着负面新闻的逐渐消散,京东的股价重新回到了上升通道,并且第一季度京东向市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19年第一季度,京东营收1211亿元人民币超出市场预计的1200.8亿人民币。美股投资网投研团队认为,京东下半年能否持续上涨,关键还是要看公司的盈利水平。
NO.7、Jumia(JMIA)上半年涨幅 82%
非洲的亚马逊,电商公司-Jumia,上市首日开盘暴涨120%,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眼球。上市至今已经有2个多月,股价也经历了暴涨暴跌,最高时,股价一度到达49.77美元,较发行价涨超162.63%,但不久又直线下跌,曾一度跌破发行价,随后公司股价处于盘整阶段,目前仍然处于低位。
公司曾被喻为非洲阿里巴巴、非洲亚马逊,2019年第一季度收入为3180万欧元与上年同期的2830万欧元相比增长了12.3%。公司第一季度净利润为亏损4580万欧元,比去年3410万欧元大幅上升。
NO.8、Zoom(ZM)上半年涨幅 147%
视频会议软件Zoom上市之际一度点燃了资本市场的热情,股价最高时曾达到107.34美元。较发行价上涨了65.13%。美股投资网投研团队认为,Zoom受到市场追捧的主要原因是其强劲的财务表现,与大量流血上市的独角兽不同,Zoom在上市之前已经实现了扭亏为盈。
NO.9、AMD 上半年涨幅 37%
AMD 推出的新芯片给市场重获信心,电脑,手机,等市场份额也得到了改善,威胁到 INTC, 股价表现也惊艳市场,与英特尔形成巨大竞争优势。
美股投资网投研团队认为,踏入7月以来股价异动暴涨,短期回调是常态。
NO.10、阿里巴巴(BABA)上半年涨幅 26%
由于市场因素,仍处于高速增长的巨无霸阿里巴巴今年上半年股价也坐起了过山车。但随着阿里将二次在港上市的消息传来,再度吸引资本市场的眼球。
本文不构成且不应被视为任何购买证券或其他金融产品的协议、要约、要约邀请、意见或建议。
本文来源:美股投资网(公众号:TradesMax)https://www.tradesmax.com/ ——旨在帮助全球交易美股的投资者理解美国企业,基本面,技术面深度分析,发掘10倍潜力暴涨股,对美股感兴趣的朋友赶紧关注我们
美国硅谷电动车创业公司Lucid Motors 新车Lucid Air,新车主要卖点包括:长续航,最高续航640公里;动力足,1000匹马力,0到60英里(96公里)加速仅需2.5秒;空间大,车内空间堪比行政级轿车,后排乘客可以直接躺下。依照配置不同,新车售价从6.5万美元到10万美元以上不等,将于2018年底交付。
Karma Automotive,中文Karma 汽车是美国南加州唯一一家从设计、工程、营销和手工制造独立一体的汽车制造公司。 Karma汽车成立于 2014 年,在全球已拥有近 1000 名员工,致力于发展豪华设计、高新技术、个性化定制和尊享客户礼遇的企业战略。
在过去的五年中,Karma拥有了完整的价值链和生产线,独立制造汽车的能力,未来十年稳健的产品计划,以及建造了Karma创新定制中心以设计制造每台车每个细节。Karma在美国、加拿大、智利等国家已建立18家销售网点,与Pininfarina、BMW、Blackberry等多家世界知名公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