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合航空(United Airlines)周二股价大跌4%,市值减少8.8亿美金,其实如果他们公司愿意出2000美金让亚裔乘客下飞机,就不会造成名誉受损,6万人签名以后不坐UAL。
周日一班由芝加哥飞往肯塔基州最大城市路易斯威尔、编号为UA3411的国内航班,因超额订票而将一名不愿意下机的华裔乘客强行拖走。有乘客拍下片段并上载至互联网,航空公司亦因此遭网民闹爆。联合航空事后发表声明确认事件,表示为此深表歉意。
涉事客机型号为Embraer 170,原订于傍晚5时40分起飞,但是联合航空发现航班超额订票,为让4名机组人员能于翌日抵达路易斯威尔,以为隔日的航班做准备,便在机上寻求4名自愿下机的乘客,承诺赔偿400美元及一夜酒店住宿;但加至800美元都无人放弃登机,航空公司决定用电脑随机抽出4人。
美股牛市是否已经结束?上周美联储警告美股被高估,加上特朗普医改受阻令各界认为税改也可能步医改的“后尘”,引发了美国股市的下跌。但摩根士丹利分析师Michael Wilson及其团队却认为,美股上涨动力仍在,未来还有15%的上行空间。这对美股多头来说,或许是个好消息。
Michael Wilson称,当年美国经济仍处于复苏阶段,去年11月开始的美国大选为经济复苏增加了动力。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美股大涨。
分析师认为,从历史走势来看,美股上涨趋势结束的时期,往往也是走势最强劲的时期。以1999年或2006到2007年为例,全球金融市场回报率都较低的时期内,这样的涨势不容交易者错过。
大摩分析师认为,美股上涨的进一步动力包括,尽管美联储自去年年底开始两次加息,但当前利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美国经济停滞时期已经结束,非常宽松的金融环境鼓励投资者转向股市。
摩根士丹利预计,标普500指数在未来12个月将至少上涨至2700点,相较于当前水平的涨幅为15%。
音乐流媒体正在快速淘汰传统的单曲下载,而总部位于瑞典的Spotify,乃是全球音乐流媒体的第一名,资本市场也在期待Spotify早日上市。
据美国权威媒体最新消息,Spotify正在准备在今年年内上市,但是将采取一种并非IPO的上市模式。
严格意义上说,IPO和“上市”是不同的概念。股票在交易所挂牌交易和对外发行新股票并无直接对应关系。据报道,Spotify将寻求直接在股票交易所挂牌其股票,而不会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
这对于大量的机构投资人以及投资银行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在过去的企业IPO案例中,投资银行能够赚取到不菲的承销佣金,另外本身也能够以优惠的价格认购股票。
据估计,Spotify上市时的估值将在100亿美元左右。据称,Spotify早日上市的压力在加大。去年该公司进行了10亿美元的债券融资,根据债券相关条件,如果公司保持私营企业的地位越久,其承担的利率越高。
美国媒体指出,上述的融资约定,促使Spotify在资金并不缺乏的背景下早日上市。
在美国资本市场,非IPO的股票直接上市相当罕见。对于Spotify的早期投资人和持有股票的高管和员工而言,这种上市模式能够防止股票价值遭到稀释,最大限度确保投资回报率。
Spotify是全球音乐流媒体行业的老大,目前服务已经覆盖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其活跃用户去年就已经超过了一亿人,其中的付费用户超过了5000万人。其中,Spotify同时推出了广告支撑的免费服务和收费会员服务,有利于消费者尝试新兴的音乐流媒体服务。
在音乐流媒体市场,苹果依靠着全球数以亿计的iPhone用户,成为一批黑马。其付费用户已经超过了2000万人,苹果每月可以收入两亿美元。不过和Spotify相比,苹果最大的软肋是只有付费服务,没有免费服务,竞争力不足。
不久前,Spotify和环球音乐公司签署了版权协议,被认为是为股票上市所做的重要铺垫。Spotify和环球公司达成了妥协,允许一些艺人在一定期限内将歌曲只面向付费用户进行播放。
此前,Spotify多次和音乐艺人发生过版权费纠纷,斯威夫特等歌星认为,自己并未从Spotify的流媒体服务中获得公平的回报(尤其是免费用户也听到了自己的新歌),斯威夫特还曾经撤下了歌曲。对于这些批评,Spotify表示公司收入的七成,已经作为版权费回报给了音乐公司和艺人,另外免费模式对于培育市场依然十分必要。
英国和美国等唱片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包月不限量听歌的音乐流媒体市场,成为增长最快的数字音乐业务,这一新兴业务甚至导致美国去年唱片公司的收入,猛增了一成,实属罕见。
在音乐流媒体冲击下,CD、单曲下载等业务出现了巨幅下跌。许多实体音像店已经关闭,苹果曾经辉煌的歌曲下载店,也已经被边缘化。
高盛的副首席财务官的Marty Chavez今年早些时候向一群计算机科学家表示,高盛与谷歌的业务有许多相似之处。一些相似之处是一种愿景,而另一些相似之处正在当下发生。
这些表态揭示了高盛的领导层如何看待其未来。这可能是华尔街的未来——因为高盛一直扮演着华尔街领头羊的角色。
目前,高盛已经开始进行自动化。不仅仅是在交易大厅,而是应用于投资银行业务。这一业务曾被认为不那么容易受到自动化的影响。
Chavez1月在哈佛应用计算科学研究所发言。他说:“高盛之于风险就好像谷歌之于搜索。”
对于谷歌,他说:“Google提供软件服务,这些软件服务吸引了数十亿人的关注,然后谷歌将数十亿人的关注出售给广告客户。”
对于高盛,他说:“客户有一个他们不想要的风险,或者想获得一个他们还没有的风险,我们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是高盛的根本真相。如果客户停止与我们谈论他们想要却没有/有却不想要的风险时,我们就没有任何生意了。“
考虑到这一点,高盛已经建立了所谓的“数据湖”,整合有关交易、市场和投资研究的信息,以及来自电子邮件、语音电话和即时消息的见解。银行将所有数据放在同一个地方,并让机器进行学习。
这个数据湖将引导员工在何时联系客户、联系哪个客户。
Chavez说:“真正让我们有价值的是我们拥有的大量数据。为了吸引客户联系我们,讨论他们想要或不想要的风险,我们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信息内容。使用这些信息内容来让客户获得更好的结果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Chavez设定的愿景远远比利用数据来满足内部需求更为宏大。他说:
想像一下,如果谷歌采用不同策略。每次有人想要搜索,他们都会打电话给谷歌的销售人员,向销售人员提供搜索词。然后销售人员将这些内部输入谷歌的内部搜索引擎,获取结果,然后通过电话将搜索结果读给客户。
Chavez说:“这不是Google选择的道路。不幸的是,这是华尔街如何运作的一个很好的描述。”
换句话说,第一步是积累和分析数据,下一步是将数据放在客户手中。
美国最大的面包连锁店 Panera Bread 已同意被欧洲投资公司 JAB 收购,交易的价格约为75亿美元,折合每股出价315美元。此前,有不少公司都参与了竞购,包括星巴克和达美乐,但最终 Panera 还是投入了 JAB 的怀抱。
JAB和卡夫亨氏有那么一点类似,都是以整合食品和饮料行业而闻名。但是卡夫亨氏的收购聚焦于包装食品,往往搞得满城风雨;而 JAB 则是更关注咖啡和新鲜制作的食物,收购时比较低调。
2012 年 JAB 以9.74亿美元收购了 Peet's Coffee & Tea ;2015年以139亿美元的高价收购绿山咖啡,随后又以13.5亿收购卡卡圈坊。多年以来,JAB一直试图打造早餐和咖啡帝国,这次收购 Panera ,使其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Panera Bread 成立于 1987,是美国一家面包咖啡连锁店,不过除了咖啡与面包外,消费者还可以买到三明治、沙拉等健康简餐。目前 Panera 在全美共有2036家店面,一半以上都采取直营的模式,不像其他快餐90%都交给加盟商。在短短30年间, Panera 从每天约60名顾客增长到每周拥有900万顾客。
被星巴克、JAB竞相追逐,这家价值75亿美元的面包店有何特别?
Panera 的表现一直很出色,同店销售虽然有波动,但17年间都处于增长状态。 Panera 虽然是快餐,但是和麦当劳肯德基这些不同。 Panera 一直提倡健康饮食,从菜单中去除人造色素、糖和防腐剂,打造一种“快速休闲”的理念,符合当下消费者的理念,尤其能够吸引更关注自身健康的美国中产阶级。
而且Panera一直主打提供便宜、快速的早餐,而不是午餐或晚餐。这也完全符合美国人现在的饮食习惯,不太注重午餐,早餐成了新的掘金点。麦当劳、百胜这些老牌公司也一直在布局早餐业务。麦当劳公司2015年就在美国推出了全天早餐,而百胜旗下塔可钟在2016年也增加1美元早餐菜单。
这么看来,JAB 花75亿美元,就能借助 Panera 遍布美国的2000多家门店,扩展中高端消费人群,顺便再卖卖旗下精品咖啡,打造早餐帝国,还是蛮划算的。双方牵手后,将会加大在数字端的投入。
Panera 曾经承诺今年数字端销售额要达到10亿美元,这与 JAB 的想法不谋而合。JAB也希望能够加大在数字化体验的投入,比如手机预定业务。目前,数字化的操作也是快餐行业必备的技能。星巴克和达美乐都走在了前端,JAB 也希望能通过与 Panera 共同努力,在数字化方面,追赶上两大巨头,在早高峰时期,能够让消费者更快地买到食物。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不仅仅是包装食品,餐厅行业也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并购发生,强强结合或者是弱者寻求庇护。
今年2月,汉堡王的母公司以18亿美元收购炸鸡连锁店Popeyes,世界上第三大快餐集团与美国炸鸡界第二名强强结合。Panera Bread 与JAB的结合也属于这类。
而休闲连锁餐厅Ruby 由于业绩不佳,一直在考虑将自己出售,还没找到接盘侠。受到投资者的巨大压力后, Bob Evans 打算将混乱的休闲餐饮连锁店从快速增长和更有利可图的包装食品业务中分离出来,卖给一家私募股权公司。
继Snapchat之外,今年又一个备受瞩目的高科技IPO。Cloudera,这家建立在开源项目Hadoop之上的商业公司,在IPO备案文件中,曾经大力支持它的英特尔也成为了其最大的股东。
Cloudera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CLDR”。拟发售规模2亿美元,之前Snap,MULE和AYX也在纽交所上市,而去年大多数科技股在纳斯达克上市。
虽然名字里有一个“云”,Cloudera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云公司。它是一个建立在开放源代码Hadoop项目之上的商业产品,hadoop的公司吉祥物是一只可爱的大象。在数据量越来越大的时代(业界常称为“大数据”),Hadoop把数据处理变得越来越方便。
正如我们Tradesmax分析师所看到的,今年第一季度,高科技企业IPO突然风生水起,选择在这样的时机上市,也算顺理成章。
而在2015年英特尔首脑会议上,当Cloudera CEO Tom Reilly被问到公司上市时间表时,他还称,他愿意等到“我们所认为的最好时机”。其实Cloudera当时的体量足够上市,但刚刚筹集了超过10亿美元,拥有大量现金,因此他并不急于上市。
基于Hadoop打包产品商业公司
Cloudera与Hortonworks 股票代码 HDP的区别
尽管Hadoop可能是处理大数据的有力方式且它可以开源使用,但是用起来并不简单。这正是Cloudera和2014年上市的Hortonworks等公司的机会所在。这些公司,以及其他公司如MapR,试图把Hadoop打包起来,方便大型机构使用。
Hortonworks在上市之后一度走势强劲,但自那以后,它一直没有雄风再现。它的股价2015年7月份达到超过27美元的高点,本周五收盘价低于10美元。
但几个公司共享市场,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共享命运;同为Hadoop供应商,也不意味着完全可类比。
IDC分析师卡尔·奥洛夫森(Carl Olofson)表示,这两家公司之间存在着一些根本的区别。他将Hortonworks描述为一个“纯粹的开源公司”,它将打包、协调和管理开源代码作为订阅付费的产品,同时卖技术支持。他说,该公司的产品主要针对“大数据技术专家”。
Cloudera有点不同。“它提供的软件包大多是开源,但具有专有的工具,针对各种业务问题,卖给各个级别的业务经理。所以他们的方法是不同的,Cloudera软件本身的收入比Hortonworks更高。”。【美股投资网Tradesmax.com】
亏损1.8亿美元
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出现净亏损
在S-1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其财务状况。收入在增长,年收益截至1月份为2.61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1.66亿美元。
亏损为1.8632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03亿美元。文件中关于“风险因素”的部分提到“我们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出现净亏损”。
Cloudera承认它面临着一系列的竞争。 HP,IBM,Oracle,Amazon Web Services和Hortonworks都赫然在列。
Intel的大力支持
2014年Cloudera估值41亿美元时,英特尔向其投资了7.40亿美元,但英特尔与该公司的合作不仅仅是财务。该文件显示,英特尔和Cloudera分享了一个共同的产品路线图,重点是提高处理大量数据集的速度和安全性。在联合开发的许多具体例子中,英特尔和Cloudera通过使用英特尔架构内置的算术加速协同优化数据加密速度。英特尔和Cloudera还合作开发Spot(孵化项目),这是一个基于开放数据模型的开源网络安全分析平台,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提供高级安全风险检测。”
该公司已经筹集了10亿美元,该笔融资可追溯到2008年。文件显示英特尔是最大的股东,拥有该公司的22%股份,Accel和Greylock Partners分别占比为16.3%和12.5%。
最后一轮融资是三年前,这意味着,其上市之路比大多数风投背景的公司都长,坊间这几年Cloudera被收购和即将IPO的传言一直就没有断过。此次IPO,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艾伦公司共同承销该产品。【美股投资网Tradesmax.com】
赶一波科技股IPO的风潮
Cloudera是今年科技股IPO风潮的一部分。本月早些时候,在经历了进展缓慢的一年之后,Snap启动了科技股的上市浪潮。接下来,我们看到了MuleSoft和Alteryx的首次亮相。我们也看到了Yext和Okta的上报文件,预计在未来几周内也会公之于众。
近期IPO的成功和股市的积极表现开启了“窗口”。鉴于业内人士的友好态度,银行家和公司都很乐意上市。
iPhone 8很可能推迟到10月,甚至是11月才能上市,原因在于iPhone 8在外观设计和功能等方面变动较大,给生产工作带来了挑战。
该报道提及,主要是一些“技术问题”导致iPhone 8延迟上市。例如,曲面OLED面板的层压工艺仍需要完善,以及采用3D传感前置摄像头所带来的一些技术挑战。
自iPhone 5之后,苹果每年都选择在9月发布新一代iPhone手机。比如,2014年9月10日,苹果发布iPhone 6;2016年9月7日,iPhone 7发布,9月16日上市。
消息出来后,苹果公司盘前股价小幅下挫,盘初微涨0.06%。AAPL
明星股英伟达渐渐失去华尔街的“宠爱”。今日遭到机构太平洋Crest下调股票评级到“减持”,但是,真正引起放量抛售的不仅仅是降级,因为太平洋Crest算不了什么知名大机构。下跌主要是因为苹果正在开发自己独立的图像处理芯片GPU,投资者担忧Nvidia多了一个劲敌。
比NVDA更惨的是,英国幻想科技公司(Imagination Tech)(代号 IMG 伦敦交易所)股价周一暴跌70%,报79便士。因该公司收到苹果公司通知,将在至多两年内停止在iPhone及其它产品中使用该公司的图形技术。苹果上财年付给想象科技的许可费和版权费达6070万英镑,占其总营收的一半,本财年预计将再支付6500万英镑。想象科技表示,苹果正在开发自己独立的图像处理芯片,从而减少对其依赖。
要研发人工智能,玩深度学习,选购好GPU很重要,我们分析师从性价比各个方面对比英伟达与AMD的GPU,点击下方分析报告
今日,亚马逊股价一度升破900美元大关,刷新历史新高。这让亚马逊CEO Jeff Bezos成为了全球第二富有的人。
亚马逊今日一度上涨1.04%,至901.59美元,刷新历史新高。
目前,Bezos离世界首富只差“100美元”——只要亚马逊股价突破1000美元,Bezos的身价就将超过860亿美元(假设微软股价不变),这将让他超越比尔盖茨,成为新的世界首富。
BMO Capital Markets股票分析师Daniel Salmon将亚马逊的目标价从900美元上调至1200美元,这为亚马逊股价带来的一定的支撑。Salmon认为,亚马逊接下来将在广告业务上挑战谷歌。
Salmon在报告中指出,亚马逊的广告业务正获得动能,2017年收入将达到35亿美元(同比增65%)。
Salmon不是唯一看好亚马逊的分析师。
上月末,巴克莱分析师Ross Sandler指出,在电子商务、云计算、视频物联网等消费互联网和企业业务方面,亚马逊拥有最大的潜在市场规模(TAM),渗透率的变化最少,比其他任何一家公司的业务跑道都多,所以可能成为首批市值达到1万亿美元的企业。“我们认为,问题不是能否(达到),是何时。”
Sandler在报告中不但提到了亚马逊占30%-35%市场份额的电子商务业务,也提到B2B商务、服装、汽车及其零部件、家居用品等新产品,认为它们给亚马逊一年带来2万亿美元以上的商机。
Sandler还提到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AWS。去年这项业务的销售额为122亿美元。Sandler指出,这在1万亿美元规模的科技硬件、软件和服务市场仅占1%,AWS是几十年来计算平台最有革命性的服务,现在还处于“青春期”。
Sandler给予亚马逊“超配”评级,设定亚马逊股票的目标价为1120美元,相当于在本周三收盘价基础上再涨28%。预计今年亚马逊每股收益12.19美元,比华尔街共识预期7.18高将近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