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公司(Tesla Inc)上周日(4月2日)公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情况。公司上季度销售相比去年同期上涨69%,创下季度销售纪录2.5万台。
受益于此,公司股票价格周一大幅攀升,公司股票周一大涨7.27%至298.52美元/股,创下该公司成立以来最高的股价纪录。股价飙升也使特斯拉的市值首次超过了福特公司,成为美国本土汽车生产商中排名第二的企业。
特斯拉公司周日的报告显示,该公司上季度共销售了13450台特斯拉Model S型轿车。同时,该公司还销售了11550台特斯拉Model X型号SUV城市越野车。
特斯拉公司原计划是在2017年上半年销售共计47000到50000台各类型号车辆,并在下半年Model 3系列新款车型推出之后将年度总销售额推上10万台。第一季度的优异表现让这个计划极有可能实现。
特斯拉去年最后一季度的表现并不理想。该公司销售额较前一季度下滑9.4%。公司总裁马斯克也遇上一些资金和投资规划上的麻烦。不过进入2017年之后,马斯克和特斯拉的处境好转很多。公司成功收购了姐妹公司SolarCity。最近特斯拉又让中国知名企业腾讯成为自己第五大股东。这些消息都提振了特斯拉公司股票的吸引力。
中国教育行业爆发,造就了几家教育巨头企业,出国留学的新东方,专注K-12的好未来,技能类培训51Talk,达内科技等。而今天,我们重点分析在纽交所上市的好未来公司, 代号 TAL, 收盘价103美元,短短3个月内上涨幅度超过50%,过去3年暴涨10倍。好未来就是大名鼎鼎的“学而思”,2003年创立,专注在中小学及幼儿教育领域。
网上直播的收入:
经过我们调查发现,一个小学生报了一门学而思的线上课程,15节直播课,共1200块钱,平均每节课80块钱,每节2.5小时,80除以2.5=32块钱每小时, 一个授课老师居然能带近千名学生,也就是说,该老师一共37.5小时的直播课程总计能带来近120万元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这价格不到线下学而思培优课程的一半。而到目前为止,学而思公布的在线教育收入占比不过4%,这未来的空间不可小觑啊。
K-12(kindergarten幼儿园到高三)是中国多年来最大的教育培训市场,估值达到千亿美金,近两年来,新东方 (代号EDU)与好未来( TAL)两家上市公司市值的迅猛增长,中国教育巨头新东方目前市值97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89亿美元的好未来。两者都在创历史新高,但好未来会在未来6个月内市值超越新东方的可能性很大,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上市教育企业。我们预计在2017年内,好未来能成为一个市值10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好未来( TAL)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
要杀出重围,必须走出与新东方不一样的路
新东方和好未来属于两个不同的时代的产物。新东方的发展是处于中国人认为‘出国读书能让生活变得更好’的时代,而好未来的时代是‘中国家长愿意(在孩子教育上)投入很多来保证孩子处于公平竞争的环境’。新东方曾经代表着‘出口’,而学而思则代表着‘国内消费’。新东方曾经代表着逃离中国体制的渴望,而好未来却代表着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脱颖而出的渴望。
重新研发教材,整个教学流程流水线化
要解决老师教学质量的参差不齐,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每位老师进行统一化的培训;每一个补课老师都需要按照教材来教,同时接受好未来的培训。这样每个老师的教学质量就容易复制,差异不会很大。而传统培训的问题就是每个老师性格,风格都不一样,最终的培训结果也不同。而对于老师来说,他们只要按照教材授课,就能成为让学生和家长都接受的老师。这代价就是一开始占据了好未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不仅仅是创始人张邦鑫自己在做,还带着一个团队在编制整个教材。包括将题目类型分类归纳,难度由浅入深。[微信公众平台Tradesmax]
缓慢扩张,巩固每个城市的口碑
在做企业的时候,很多地方和我们做美股投资是一样的。到底是赚短期的快钱,还是长期持续的钱。特别是在一开始,赚快钱的往往更有诱惑。所以好未来在最开始,就相信赚长期口碑的钱。没有想着如何快速发展。即使在今天,好未来的异地扩张都是很慢的。他们会先在一个地方建立其口碑,通过口碑慢慢扩大影响力,然后再进入新的区域。即使在今天,好未来也一共在27个城市设立了474个教学中心,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数据。
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
中国的70后父母随着经济发展也累积了部分财富。这些人是中国的第一批中产阶级,他们在完成了房子,车子的购买后,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到了小孩子教育。教育的核心是产品化,不是比价格。由于好未来是K-12,付费人群是家长,他们对于学费其实并不敏感,更在乎的是好产品。之前我们提过,好未来更多专注于教材研发,客户的培育,口碑的扩张。所以好未来希望得到的是真正用户,而不是流量
总结:我们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接下来继续看涨好未来TAL,我们目前并不持有或将要持有该股。以上分析纯属分享交流用途,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文章转发时请标注出处:微信公众平台Tradesmax
华尔街一些主要银行下调对美国经济第一季度增长的预测,因天气温暖且退税支付延迟导致2月消费者支出数据令人失望。 银行预计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在1.0-1.5%区间内,加强了2014年以来美国经济再次出现开年增长状况疲软的看法
美国商务部周五(3月31日)数据显示,占美国经济规模逾三分之二的消费者支出小升0.1%,为8月以来最小升幅,且不及1月的增长0.2%。
摩根大通(87.84, -1.19, -1.34%)分析师Michael Feroli在一份研报中称,下调对美国第一季度GDP增长预测,从1.5%下调至1.0%。
Feroli称,部分疲软因素可能是短暂的。天气温暖抑制了1-2月公共事业支出,创下逾25年来最疲软的两个月支出。退税支付迟缓可能也抑制了今年前两个月消费的增长。
巴克莱分析师对第一季度GDP增长的预测也从1.6%下调至1.4%。高盛(229.72, -1.50, -0.65%)分析师的预测则从1.8%下调至1.5%。
年初GDP增长再次疲软,与2014年以来这几年的情况相同,当时由于全国遭遇异常冷冬天气抑制商业活动,2014年第一季度GDP萎缩2.9%。经过第一季度的疲软后经济增长也反弹。
摩根大通的Feroli对第二季度GDP增长预估从2.0%上调至3.0%,预计消费支出反弹
苹果(AAPL)公司的股价今年前三个月累计上涨24%,创五年来最佳季度表现,显示出某些一度表现落后的股票已强势回归。
今年一季度,随着苹果股价接连创下历史新高,这家科技巨头的市值增加了1448亿美元。根据Birinyi Associates对过去20年数据进行的分析,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一个季度内增加的市值超过该水平的唯一一次是在2012年一季度,当时取得这一成绩的也是苹果公司。APPLE
一季度的良好表现足以让苹果成为道指成分股中涨幅最大的股票,该公司当季对道指的涨幅贡献了191点,相当于该指数累计涨幅的约五分之一。
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不久科技股便受到追捧,随着投资者对科技股的兴趣重燃,苹果已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今年,科技股累计上涨了12%,是标普500指数表现最好的板块。
搜房网(Nasdaq:SFUN)股价今天大涨20%,因发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16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报。报告显示, 搜房网第四季度总营收为1.747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3.007亿美元相比下滑42%。归属于搜房网股东的净亏损为104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为 净亏损3880万美元。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搜房网股东的净亏损为89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为净亏损为6889万美元。
整个2016财年,总营收为9.164亿美元,与2015年的8.835亿美元相比增长4%。归属于搜房网股东的净亏损为1.696亿美元,而2015财年净亏损1510万美元。
根据雅虎财经汇总的数据,5位分析师平均预计,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Non-GAAP),搜房网第四季度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净亏损将 达0.01美元。财报显示,搜房网第四季度每股净亏损0.02美元, 不及分析师预期。
另外,4位分析师预计,搜房网第四季度总营收将达1.8761亿美元。财报显示,搜房网第四季度总营收为1.747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 期。
根据雅虎财经汇总的数据,8位分析师平均预计,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Non-GAAP),搜房网2016年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净亏损将达 0.34美元。财报显示,搜房网2016年每股净亏损0.37美元,不及分析师预期。
另外,9位分析师预计,搜房网2016年总营收将达9.2682亿美元。财报显示,搜房网2016年总营收为9.164亿美元, 低于分析师预期。
第四财季业绩摘要:
总营收为1.747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3.007亿美元相比下滑42%。
运营亏损890万美元。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运营利润640万美元。
归属于搜房网股东的净亏损为104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为净亏损3880万美元。
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搜房网股东的净亏损为89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为净亏损为6889万美元。
第四财季业绩分析:
营收
总营收为1.747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3.007亿美元相比下滑42%。
电子商务服务营收为8990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739亿美元相比下滑48%。
营销服务营收为480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的8300万美元相比下滑42%。
分类信息服务营收为386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的2230万美元相比增长74%。
互联网金融服务营收为6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560万美元相比增长96%。
其它增值服务营收为-24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为590万美元,主要是因为对宝安(BaoAn)营收进行重新分类所致。
营收成本
营收成本为894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的2.184亿美元相比下滑59.1%,
运营开支
运营开支为9460万美元, 与上年同期的1.149亿美元相比下滑18%。
销售开支为592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的813万美元相比下滑27.2%。
总务及行政开支为353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的3360万美元相比增长5.2%。
运营亏损
运营亏损89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运营亏损3260万美元。
所得税支出
所得税支出为31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所得税支付为750万美元。
净亏损
归属于搜房网股东的净亏损为104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为净亏损3880万美元。每股普通股摊薄亏损0.11美元,每股美国存托股摊薄亏损0.02美元,而上年同期分别为每股摊薄亏损0.44美元和0.09美元。
调整后的EBITDA
调整后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24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亏损2340万美元。
现金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搜房网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5.905亿美元,而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为9.837亿美元。搜房网第四季度来自运营活动的现金流为851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为3160万美元。
瑞银(UBS)分析师Steven Milunovich目前预计,明年苹果股价上升空间有限,该股可能较目前的144美元上涨5%,但他预计长期内苹果股价有更多上涨空间。他认为,未来两三年苹果股价实际上可能触及175美元(上涨22%)。他还称,如果iPhone以外产品真的实现腾飞,苹果股价可能触及200美元(上涨39%)。
以下是在Milunovich看来苹果股价到2019年触及200美元需要满足的条件。
今年秋季的iPhone 8带来iPhone升级超级周期,并且投资者相信明年秋季推出的产品将表现强劲。
苹果包括Apple Watch和AirPods等在内的其他硬件业务在下一财年开始出现20%的强劲增长。目前投资者主要关注iPhone的季度销售情况及苹果公司服务业务的潜力。苹果必须显示出其可穿戴设备具有广泛吸引力,及整个苹果生态系统比投资者原先预想的更有粘性。
从明年开始苹果公司的市盈率从目前的14倍升至16倍甚至更高。如果投资者更看好苹果未来的潜力,他们将愿意为苹果公司支付较高的市盈率。Milunovich称,如果苹果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例如运输业,那么投资者可能认为苹果公司已抓住了下一个大趋势,并看到了适当的增长途径,这会推动苹果的市盈率在未来两年升至17倍以上。
苹果公司回购更多股票。这将降低流通股数量,意味着每股收益上升。
旗下坐拥90亿美元管理资产的对冲基金大佬David Einhorn周二敦促通用汽车(GM)将普通股分拆成两档。一档照常规发放股息,另一档则额外参与股票回购等红利活动。
Einhorn在声明中表示,通用汽车现有的股价没有反映出公司盈利潜力和已有的股息制度。如果普通股分为两档将再提升公司市值130亿至380亿美元,并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
他认为,通用汽车的股东分为收入导向型和发展导向型这两类,因此需要公司对股东利益也进行分类化定制,既刻意增加战略灵活性,又不会带来资产负债表风险。
但通用汽车发言人随即否定了这一提议,认为其“史无前例又未经验证”,将制造“不可承受的风险,也不利于维护现有股东利益”。
通用汽车目前市值接近522亿美元,年均分配股息1.52美元/股,并承诺在2017年回馈股东现金股息70亿美元,令自2012年以来的现金股息总额涨至250亿美元。
路透社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Einhorn掌握的绿光资本(Greenlight Capital)共持有通用汽车0.88%的股份,而通用汽车也成为其第一大持仓。
Einhorm在年初写给投资者的信中表示:“尽管很多人开始唱空美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认为其销量已经达到峰值,但就业市场强劲复苏会增加美国人的购买力,通用汽车旗下的消费金融分支也会有显著提振。
据《华尔街日报》率先披露,特斯拉汽车创始人、现年45岁的亿万富翁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推动成立了医学研究与应用公司Neuralink,已于去年7月在加州注册,试图通过研发“神经织网”(neural lace)技术,在人脑中植入电极以便与电脑直接交流。
知情人士表示,马斯克有可能在公司中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但马斯克本人及旗下的特斯拉汽车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言人均拒绝对此作出回应。不过创始团队成员之一Max Hodak在采访中承认了公司的存在及马斯克的领导作用,并称公司仍在发展的“胚胎阶段”。
媒体援引信源称,公司可能先研发治疗棘手大脑疾病的解决方案,随后再实现马斯克“帮助人类从未来人工智能的奴役中解放”的终极目标。马斯克曾于去年6月参加Vox Media举办的Code Conference时表示,为了不让人类变成人工智能(AI)的“家养猫”,需要开发人脑和机器存在共生关系的技术加以抗衡。
解决方案可以是开发一个“脑机接口”,即通过颈静脉传输在大脑皮层中植入一层人工智能内壳,拓展人类认知能力的极限,例如通过脑部活动直接与电脑无线交流,在机器上直接上传或下载人脑思想等。
马斯克今年1月在推特上暗示“接下来有重大事项发布”,知情人士也透露称,马斯克私下在为新公司筹款,包括用他其他公司的股权质押融资,或让共同创立在线支付巨头PayPal的好友皮特·泰尔(Peter Thiel)从风投基金Founders Fund中投钱。
位于江西省上饶的晶科能源再度登顶2016光伏行业十大组件制造商榜单。近日,由权威媒体PV-Tech评选的《2016年度全球光伏行业十佳组件制造商》榜单正式对外揭晓。
据了解,在光伏企业的商业模式中,领先企业很难在第一的位置上保持超过12个月,除非企业能有与众不同的管理发展模式。毫无疑问的是,晶科能源成功达成了其长期目标,并牢牢稳坐全球第一。
有关专家说,晶科能源在全球销售和市场活动均取得了杰出成就,这是其他中国光伏组件制造商没有做到的。因此,在市场环境多变、多数企业屡屡出现负债的情况下,晶科能源很有希望能长期保持第一的位置。
论及业绩增长原因,晶科能源在全球多个关键市场和新兴市场的领先地位。同时,公司在新兴市场的足迹已扩展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增强了在印度、智利、墨西哥和阿联酋等关键市场的领先地位。
此外,技术的领先也持续助推该公司业绩持续上涨。作为创新技术的引领者,晶科能源于去年正式推出PERC单晶电池和组件、金刚线多晶黑硅电池和组件、双玻组件与1500V高压组件四大旗舰性产品,并成功获得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颁发的光伏组件“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认证证书。
正如PV-Tech发布的报告所言,所有事实都表明晶科能源2017年仍将领先组件制造商。而当前晶科正积极向全方位电力解决方案供应商迈进,晶科电力则已在江西、浙江、河北等全国10多个省市安装的分布式电站项目达到600多个,成为我国安装分布式电站最多的公司之一。
连谷歌都留不住的人才吴恩达,区区百度怎么能套住他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在百度的3年,把百度的人工智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据我们团队分析 Andrew Ng 离开百度的真正原因是,加入他妻子的自动驾驶汽车初创企业 drive.ai,一家秒杀特斯拉的自动公司,能在下雨+黑夜无人驾驶。
3月22日,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在英文自媒体平台Medium及微博、Twitter等个人社交平台发布公开信,宣布自己即将从百度离职,开启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新篇章:在美国专注于他喜欢且擅长的新领域孵化和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吴恩达在此前曾不止一次感慨,现在人工智能最大的问题就是“机会太多,但人才太少”。对百度而言,吴恩达的离开不仅意味着百度损失了一名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人才,也意味着百度高层再次经历人事震荡。
今年1月,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加入百度任职总裁和 COO时,包括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带领的人工智能技术团队 、高级副总裁王劲携无人驾驶事业部 、搜索公司总裁向海龙、技术体系和新兴业务群组总裁张亚勤、高级副总裁朱光携金融业务群组,统一都向陆奇汇报。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上述百度高管中,负责无人驾驶事业部的王劲“离岗休养”,吴恩达则宣布即将离职。
伴随着他的离职,百度进一步调整人工智能相关业务,包括NLP(自然语言处理)、KG(知识图谱)、IDL(深度学习研究院)、Speech(语音)、Big Data(大数据)等在内的百度核心技术将进一步深度整合,组成百度AI技术平台体系(AIG),任命百度副总裁王海峰为AI技术平台体系(AIG)总负责人,向陆奇汇报。
外界更为关注的是:在科技巨头纷纷挖角人工智能人才的今天,百度如何通过管理与激励机制更好地留住人才?接下来百度的人工智能如何从科研和基础技术搭建转向研发和产品应用共同发力?
吴恩达离职背后:AI人才流失
2014年3月的某一天,在美国Palo Alto喜来登酒店的游泳池边上,时任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常务副院长的余凯和吴恩达有过一次长谈,力邀这位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国际上的权威学者加盟百度。
此前,吴恩达与谷歌合作研究深度学习,并领导谷歌X实验室团队斥巨资打造的Google Brain项目,在谷歌内部推动深度学习算法,也被外界誉为“Google Brain之父”。
2014年5月,吴恩达正式加入百度,担任百度公司首席科学家,负责百度研究院的领导工作,尤其是百度大脑计划。
一位接近百度的人士评价,百度之前的人工智能其实更多地是科学研究和搭建技术架构,因为无论是技术和市场都不够成熟,所以吴恩达来到百度之后,用3年时间搭建了一个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平台,人员也从无到1000多人。
吴恩达也被视作是百度在硅谷和人工智能的标志性人物。2015年年初,吴恩达加入百度半年多时,百度曾在硅谷举行过一场“BIG演讲”,当时有参会的技术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美国的技术人才们可能并不太了解百度,但人人都知道 AndrewNG(吴恩达),因为有太多人在他的公开课项目 Coursera 上学习,再加上他斯坦福大学的教学背景,是百度在硅谷招揽人才的好名片。
在百度内部,一位技术方面人士则评价,吴恩达总是有他对领域的独到见解,而且很有领导的才能。
“作为百度人工智能战略的首席架构师,我很自豪能够引领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飞速发展和崛起。” 公开信中,吴恩达介绍称,目前百度人工智能团队已经增长到近1300人,其中包括300名百度研究院成员。人工智能技术每天服务上亿用户,全面支持搜索,广告,地图,外卖,安全,消费金融等百度现有业务,并孵化出了无人驾驶、DuerOS语音交互、人脸识别等多项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新业务、新技术。
作为人工智能的“布道者”之一,吴恩达还出现在百度世界大会上,并给开发者带来三个“礼物”:全语音输入键盘;开放百度深度学习平台以及开放百度大脑平台。从中不难看出,在人工智能领域,百度希望作为技术输出的角色,为企业和开发者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