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bush:纽约影院重新开放或将提振业绩,予AMC院线(AMC)“持有”评级
Wedbush予AMC院线(AMC)“持有”评级,12个月目标价为2.5美元。该行认为,短期来看,纽约影院的重新开放有望提振公司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业绩。
近日,纽约州州长Andrew Cuomo宣布,纽约市电影院于3月5日起可恢复营业,客容量限制在25%,每场最多不超过50人;观影者须时刻配戴口罩,在指定座位落座,保持社交距离。随后AMC院线宣布,公司将在3月5日重新开放其位于美国纽约市所有13家电影院。
分析师Michael Pachter表示,重新开业将为这家苦苦挣扎的公司带来“一线曙光”。他认为,人们对重新进入影院充满着渴望,鉴于AMC的纽约影院是其美国国内票房表现最好的影院之一,这可能会给AMC 3月/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业绩带来一定的提振效果。若受此刺激,能吸引其他人口密集地区重新开放影院,这将反过来吸引电影工作室维持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的发行计划。
另一方面,Pachter说,当观众等待接种疫苗时,外出看电影的欲望可能会被克制住,上座率也因此可能出现下降。考虑到这一点,该分析师预计“最早要到7月份”才会开始恢复正常。
展望接下来的几个季度,Pachter认为第二季度的预期可能“过于乐观”,因为他预计一些预定发行的电影最终将被推迟到21年第二季度。尽管第三季度仍存在不确定性,但长远来看,Pachter对未来电影票房走势更为乐观。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异动 | Square(SQ)盘前跌超4% Q4净利润同比降24.6%
摘要
【Square(SQ)盘前跌超4% Q4净利润同比降24.6%】2月24日(周三)美股盘前,截至北京时间17:13,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Square(SQ)跌4.07%,报256.59美元。公司此前公布的四季度财报显示,四季度营收31.6亿美元,同比增141%;净利润为2.94亿美元,同比降24.6%;摊销后每股收益同比降29%。(美股投资网)
2月24日(周三)美股盘前,截至北京时间17:13,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Square(SQ)跌4.07%,报256.59美元。公司此前公布的四季度财报显示,四季度营收31.6亿美元,同比增141%;净利润为2.94亿美元,同比降24.6%;摊销后每股收益同比降29%。
Square第四季度营收成本为23.6亿美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包括比特币相关成本为17.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74亿美元。据悉,截止至2020年12月31日,该公司持有比特币市值约占Square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总额的5%。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特斯拉对手Lucid Motors官宣借壳上市
2月22日,Lucid Motors(简称Lucid)宣布,已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Churchill Capital Corp IV(简称CCIV或Churchill)签订了最终合并协议。该笔交易对合并后公司的估值为117.5亿美元,将为Lucid提供大约44亿美元的现金。
Lucid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Peter Rawlinson表示,“Lucid为能引领高科技、高效率、零排放交通出行的新时代而感到自豪。通过对电动汽车设计方式的彻底反思,我们自主研发的、经过比赛验证的技术和细致的工程设计,使电动车动力系统效率和性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Lucid将通过上市加速下一阶段的增长,我们将致力于在2021年推出全新纯电动豪华轿车Lucid Air,然后在2023年推出Gravity高性能豪华SUV。通过上市所获得的资金,我们将用于支持我们在亚利桑那州的制造工厂的扩张,这是北美第一个新建的电动汽车专用制造工厂,并且已经在Lucid Air的生产前期投入使用。该工厂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分三个阶段进行扩张,以使年产能达36.5万辆。最后,该笔交易进一步实现了我们为其他汽车制造商等第三方提供Lucid先进电动汽车技术的愿景。”
CCIV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ichael Klein表示,“CCIV相信,Lucid的卓越和成熟的技术,在明确的可持续电动汽车需求的支持下,使我们与其的交易成为一笔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资。我们很高兴与Peter和Lucid领导团队合作,在今年晚些时候将备受期待的Lucid Air推向市场,并在美国各地创造数千个就业机会。”
Lucid正在制定性能、续航里程和效率方面的新标准,以吸引致力于实现零排放未来的客户和投资者。该公司差异化的、专有的电动汽车技术,包括其电池技术,是由丰富的专利组合支撑。Lucid 电动汽车技术套件是由公司内部开发的,这使得Lucid Air能够提供卓越的效率,单次充电的预期续航里程超过500英里,领先于目前市场上的所有竞争对手。
合并后,Peter Rawlinson将继续领导Lucid和公司其他经验丰富的领导团队。Churchill的领导团队和运营伙伴团队将积极推动关键的介绍和关系,并提供产品、设计和行业洞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格兰仕要约收购惠而浦(中国)已通过美国反垄断审查
广东格兰仕家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下称格兰仕)要约收购惠而浦(中国)(600983.SH)一事备受市场关注,如今有了新进展。
2月23日晚,惠而浦(中国)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格兰仕出具的《广东格兰仕家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关于要约收购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事宜进展情况的告知函》
根据该告知函,目前,格兰仕已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提交了有关经营者集中的申报材料,并于2021年2月22日收到《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立案通知书》(反垄断立案〔2021〕77 号),相关审查仍在进行中。
此外,本次要约收购实施前需要向美国、巴西、德国、土耳其、奥地利、哥伦比亚相关机构进行反垄断申报。根据惠而浦(中国)2月23日晚的公告显示,“本次要约收购目前已通过哥伦比亚、美国的反垄断审查程序。”
由此可见,格兰仕本次要约收购惠而浦(中国)还需要巴西、德国、土耳其、奥地利四国相关机构的反垄断审查。
2020年8月份,惠而浦(中国)宣布格兰仕向其股东发起部分要约收购,收购4.675亿股股份,占惠而浦(中国)已发行股份总数的61%,要约价格为5.23元/股。
资料显示,惠而浦(中国)前身为合肥三洋,2014年与美国惠而浦公司合作成立惠而浦(中国),旗下有惠而浦、三洋(商标于2019年到期)、荣事达、帝度四个品牌。
如果此次要约收购成功,惠而浦(中国)的实控人将变更为格兰仕的实控人梁昭贤、梁惠强父子,而惠而浦(中国)被要约收购的原因,或许源自其在中国市场的业绩表现不佳。
2021年1月30日,惠而浦(中国)发布2020年业绩预亏公告称,“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5亿元到1.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公司净利润预计亏损3.3亿元到3.6亿元。”
究其原因,惠而浦(中国)的解释是“2020年一季度由于受国内家电市场需求不足、三洋品牌退出以及疫情影响,公司产生经营亏损1.07亿元,后经公司加强营销工作,加大品牌投入,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拓展线上渠道和新零售渠道,大力发展外销,环比逐步改善,惠而浦品牌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外销迭创新高。但由于内销市场没有显著好转,三洋品牌退出对渠道营销影响巨大,尽管后三季度有明显改善,实现盈亏平衡,全年仍然产生经营亏损。上述因素导致公司本年度经营亏损。”
由于惠而浦(中国)2019年亏损3.23亿元,2020年再度出现了亏损,按照相关规定,其股票交易将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
尽管业绩连续两年亏损,格兰仕还是希望要约收购惠而浦(中国),可见其想快速“杀入”白电产业的战略意图。
由于本次要约收购尚需取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等境内外有权主管部门的同意批复后实施,惠而浦(中国)提示投资者,该要约收购“仍存在不确定性”。
2月23日,惠而浦(中国)以单日上涨7.07%报收7.12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时隔四年,苹果反超三星重登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宝座!
近日,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苹果公司因iPhone 12系列在2020年第四季销售强劲,出货超越三星,时隔四年重新登上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一的宝座。
根据Gartner报告显示,苹果在去年第四季出货了约7990万台iPhone,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15%,一举超越三星,成为了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制造商,这也是自2016年第四季度以来首见。
市场份额方面,苹果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为20.8%,三星则以16.2%排名第二。中国的小米和Oppo,分别以11.3% 和8.9%的份额位居第三和第四名。
Gartner分析师表示,整体市场因全球消费者审慎出手而受影响,但受惠于新5G 手机推出,跌幅有限,「5G 手机和ProCamera 功能促使部分终端用户购买新手机或升级」。
另外Gartner的报告还显示,2020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减少了12.5%,降至13亿台。虽然苹果在四季度反超了三星,但是从2020年全年来看,三星仍是全年销售冠军,市占率为18.8%;苹果居次,市占率为14.8%。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异动 | 播思科技(BRQS)盘前续跌超17% 宣布已清偿总计1950万美元债务
2月23日(周二),播思科技(BRQS)继昨日盘中下跌16.18%后,今日盘前截至发稿,该股续跌17.82%,现报1.66美元。据悉,该公司宣布已清偿总计1950万美元的债务。
播思科技于2020年12月14日与其高级贷款人及LMFA签订协议,LMFA Financing LLC (以下简称:LMFA)承诺将分阶段购买总值约1800万美元的债务证券。截至2月10日,LMFA已完成对播思科技1823万美元债务证券的购买,并将债券转换为2273万股播思科技普通股,随后出售了该部分股票。交易完成后,基本上清偿了公司与机构之间的所有债务。
此外,播思科技于2月17日通过发行151万股股票,直接与高级贷款人结算了127万美元的债务。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快讯|亚马逊威胁卖家不买保险就禁售
据新浪财经消息,亚马逊向全球部分卖家发邮件通知,“在连续三个月的销售总额达到1万美元后,限定卖家在30天内购买至少100万美元(保额)的商业保险,附加责任险或超额责任险,并提交保险凭证。”
有卖家进一步反馈称,据其向亚马逊客服咨询,“如逾期不执行,该商家将面临在亚马逊平台禁售商品的风险。”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IBM承诺203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IBM中国”微信公众号,近期,IBM承诺将在203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以2010年为基准,IBM将在2025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65%;IBM在2025年确保在全球范围内消耗的电能中有75%来自可再生能源,并确保将这一比例在2030年提高至90%;利用各种可行技术,例如碳捕获,(在2030年或之前)确保减少的排放量将等于或超过IBM的剩余排放量。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AMC院线盘前续涨超7%
AMC院线盘前续涨超7%,该股昨日收涨14%。公司此前宣布将在3月5日重新开放其位于美国纽约市13家电影院。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特斯拉自动召唤变“自动肇事” 出车位把马自达蹭成“马花脸”
当前国内消费者购买电动车,除了体验电动车平顺、动力强、安静的特性之外,电动车的科技配置也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一个重要因素。
只不过,一切科技智能配置都应在安全的前提下,如果时不时发生“翻车”事故,即使科技智能配置体验再酷炫,也没有用户敢于放心使用。
此前,特斯拉的自动召唤功能,就有一些车主曝出“剐蹭事故”,“自动召唤”也变成了“自动肇事”功能。
日前,有网友上传的一组图片显示,自己在使用特斯拉“自动召唤”功能出车位时,系统突然“坑爹”,把旁边的一辆红色的马自达前脸,剐成了“大花脸”,车牌也直接被蹭翻了起来。
可以看出的是,在发生剐蹭时候,特斯拉的自动召唤功能,并没有检测到车辆剐蹭,反而是继续往前行驶,致使马自达的前脸和特斯拉自己的车身都受到了不小的损伤。
按照车损状况来看,马自达前保险杠喷漆或者更换即可,但特斯拉由于是全铝车身,车门、后翼子板及后保险杠都出现了凹陷变形,车损要比马自达大得多。
车主也在个人微博上直言:“劝大家别买FSD、EAP了。出了事还说没人为辅助,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当前特斯拉的自动召唤作为选配功能,只有购买6.4万元的FSD(完全自动驾驶)或者3.2万元的EAP选装套件,才能够使用。
只不过多花了几万元购买的功能,本想着能够方便驾驶,没想到净给自己增加了不少烦恼。
此外,值得讨论的是,此次特斯拉剐蹭马自达的事故,并不是由车主驾驶,而是特斯拉的“自动召唤”功能导致。那么问题来了,谁该为此次事故负责呢?车主还是特斯拉的“自动召唤”功能?
亦或者是,按照知名车企的一贯甩锅风格,这辆马自达应该负责,因为它停的地方,影响了特斯拉“自动召唤”功能的发挥。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