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bspot成立于2006年,2014年10月在纽交所上市,在之后2年半时间里,年营收由1.2亿美元增长到2.7亿美元,股价也相应翻了一倍。这样的表现,在美股科技类公司中,只是中规中矩,股票代号 HUBS。
但是,Hubspot必将会成为一家令人瞩目的公司。随着营销自动化领域迎来爆发,Hubspot作为标杆公司,无疑将聚焦更多投资者目光。
同样,在可预见的将来,Hubspot在中国市场也会炙手可热。中国营销自动化领域,也将追随美国市场迎来发展机会,我们在Hubspot的发展历程中,将看到中国市场未来5年趋势。
本文将从美国市场营销自动化行业趋势,以及Hubspot公司历程、运营及财务表现等角度,解析营销自动化领域的机遇所在,并深入了解Hubspot是如何成为其中翘楚。
巨头占坑完毕,但仍挡不住创业热情
营销自动化是指通过营销软件,将邮件、社交媒体和网页上的多次重复操作转为自动化完成,提升客户营销的效率和精准度。
早在1999年,这一概念就步入人们视野,其中Elogua邮件营销在当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直到2010年后,营销自动化才迎来爆发。2010-2015年这5年间,营销自动化市场规模从2.25 亿美元增长到16.5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0%,并且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速增长。
巨大的市场机会,吸引了一大批巨头入场。
2010年,IBM 4.8亿美元收购Unica;
2011年,Teradata 5.25亿美元收购Aprimo;
2012年,甲骨文8.1亿美元收购Eloqua;
2013年,Salesforce 25亿美元收购ExactTarget,而此前ExactTarget则以9500万美元收购Pardot;Adobe 8亿美元收购Neolane;
2014年,IBM 2.7亿美元收购Silverpop。
最新一起重大并购事件是,2016年6月,PE机构Vista以17.9亿美元私有化收购Marketo。这是一家面向中大型企业客户的营销自动化厂商,2013年5月在纳斯达克上市。
经过一轮持续血战,营销自动化龙头公司的地位已基本稳固。一般来说,这时候大哥们已经划分好地盘,接下来就没小弟什么事情。
但是实际情况是,玩家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迎来一轮爆发式增长。2016年,这个行业有近200家公司,还不断新玩家涌入,而两年前整个市场一共才51家公司。
实际上,营销自动化只是Marketing Technology行业中很小的一个分支,年复合增速虽然很高,但2015年毕竟才16.5亿美元。
首先解释一下,为什么市场规模看上去如此之小。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营销科技行业很大一部分收入是被Google、Facebook这类“广告公司”拿走,因为广告是营销中非常重的一环;此外,第二大部分收入归于了代理商,典型代表如埃森哲;而一大批的小型营销方案公司也抢走了一定市场份额。【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因此,营销自动化只占了整个营销行业非常小的比例。但是,这并不妨碍其成为近年来最受欢迎的营销类细分行业,哪怕Adobe、IBM、Marketo、Oracle、Salesforce、Teradata这类巨头已占好了坑,市场仍有巨大潜力,其中有两点原因:
第一,市场规模将持续高速增长,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第二,云计算、开源软件、更开放的开发框架、内容营销的普及,使得营销自动化存在巨大创新机会,在任何一个细分领域,都能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并将持续涌出各类创新公司。
这将是创业公司的天堂
在美国市场,该领域企业数量逐渐达到峰值,按以往软件行业规律,接下来将会是细分巨头出现,横向扩张,出现大量同业并购,逐步成长为巨无霸公司。过往的HR、财务、供应链、销售等领域无不如此,在各自行业内形成2-3家头部公司,3-5家跟随者,剩余都会被干掉。
但是,从目前来看,营销行业并不会出现一家独大、余者被淘汰的局面,进入成熟阶段后,仍将会存在数十家甚至上百家公司。最终格局,很有可能是多家大公司提供平台型产品,而大量小企业提供点解决方案。
之所以会呈现这一多元化竞争局面,源自于营销行业两大特点——服务的非标准化与业务的不稳定性。
从标准化的角度来看,财务、制造业、人力资源甚至销售部门,都有一套固定的标准。例如在财务部门,无论是采用哪一款财务软件,一定是要按照GAAP标准,没有可创新的空间,因此,随着行业成熟,大型软件公司可以通过并购小公司来获得用户,协同效应明显。但是,营销行业很难有标准化的产品和流程。
从稳定性的角度来看,其他企业软件都有高度稳定性。财务软件数十年以来沿用同样的监管标准;制造业也是一样,虽然全球化扩张导致现在供应链流程远比过去复杂,但是制造业底层模式没有发生变化。
当然,也有部分领域正在经历蜕变,如HR软件,由于公司组织形式正在变化,手机正在重构人的工作方式,千禧一代对工作的态度也在改变,这对HR软件来说也将会是一个机会,不过这种变化远比不上营销软件所面临的冲击。
营销行业非常之不稳定,一直在发生着破坏性创新。
Google改变了一切,然后是YouTube,再然后是Facebook、Twitter,而苹果则在移动端上将所有这一切再次推倒重来。这不仅仅是发生在营销软件提供方,也发生在渠道上,PC端发展到移动端,搜索引擎到社交媒体,即使不是软件公司,也能提供创新性服务。
所以,从过往历史以及技术趋势来看,很难说谁会一直站在潮头,创业公司也将持续冒出。
最终,营销软件行业将会有一批公司凭借着更强大的产品和服务,成为行业内头部公司,而大量小公司将持续存在。可能的格局是:大公司将强大的服务能力通过API开放给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基于具体的行业问题提供点解决方案。【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市场发展蕴藏海量机会,但落地困难
美国市场虽然有大量公司涌入,从各个角度都可以切入,但是实际上要做好营销自动化并不容易,尤其是要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将更加困难,很典型的,Hubspot起步时做了5年都不得要领就可见一斑。
主要难点在于流程,这一点又与传统财务、HR、供应链软件有显著不同。财务、HR、供应链都是面向企业内部,解决固定的业务流程,只要流程设计合理,就能实现收益最大化。
但营销自动化,除了解决营销部门内部的流程,更重要的是把控客户的行为流程。营销部门的业务流程可以很好的制定和执行,但是第二个流程,客户的行为却很难把控,当你的服务链条一个环节不到位,客户就会扬长而去。
因此,营销本质上就是服从于客户的行为流程,并将其与营销部门内部的业务流程整合,这需要巨大的成本,无论是时间、金钱或人力。
这就是为什么营销自动化做起来并不容易的核心原因。如果能建立起内外部之间优秀的流程体系,这本身就可以成为企业立足的护城河。
摒弃“推”式营销,Hubspot靠“拉”引来用户
HubSpot两位创始人Brian Halligan和Dharmesh Shah,在MIT任教时相识,当时营销市场还是传统的 “推”式营销,将邮件一股脑推送给用户,效率低下,容易引起用户反感。
在此背景下,Brian Halligan和Dharmesh Shah在2006年成立Hubspot,帮助企业提升传统低效的营销方式,将传统的“推”式营销方式,改为以用户为中心,通过优质内容有针对性“拉”取用户。
在“拉”式营销上,HubSpot首创集客营销(Inbound Marketing),这一新的营销模式,将邮件、社交媒体、网站设计集成于一体,而且操作简单。流程分为四步。
第一步,引流:通过SEO、生产优质内容等方式,使用户在使用搜索或社交网络时,主动了解企业,并转化为网站访问用户;
第二步,转化:企业网页的访问用户,部分有购买意愿,通过填写表单或绑定社交账号等方式,留下相应联系方式,成为企业潜在客户;
第三步,成交:向潜在客户发邮件、打电话,持续追踪,最终达成交易,将用户转化为已购买客户。
最后一步,持续口碑营销:客户在达成交易后,持续提供包括客服在内的后续服务,使客户满意,最终形成口碑效应。
从产品角度来看,Hubspot有三款产品,Marketing、CRM和Sales,共同实现Inbound Marketing全流程服务。其中,Marketing是核心,提供SEO、社交媒体、网页制作及优化、网站评分等工具产品;CRM实现数据可视化,并自动追踪客户行为;Sales作为联系销售人员与客户的工具。【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从提供的服务类型来看,Hubspot与其他的大型营销自动化公司Eloqua、Pardot、Marketo、ExactTarget没有太大差别,基本功能都类似,但是特别之处在于,Hubspot提供了All In One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产品更加简单易用,而其他公司产品更强调专业化。
另一个明显区别是,客群定位不同(直接体现就是客单价)。面向大型企业客户的营销自动化已经成为一片红海,市场上但凡规模较大的厂商,基本都面向大型企业客户。以Marketo为例,偏向于线索培养的B2B业务,客单价大概5万美元。
Hubspot从创立之初,就选择面向SMB客户,2016年客单价在1.2万美元左右,并已逐步成为SMB市场具有统治地位的营销自动化公司,站稳了脚跟。
优质产品+平台生态,助力Hubspot占领SMB市场
Hubspot能够在SMB市场做的有声有色,以下两点非常关键。
首先是,Hubspot产品能力出色。在同类软件用户体验评分中,Hubspot得分最高,这一点与其一直以来都追求简单实用有关。
Hubspot从产品推出到大规模推广,经历了5年时间,来打通营销部门与客户之间的正向反馈。这个过程中,Hubspot搞出了一套衡量SaaS公司运营效率的指标,LTV(客户生命周期价值)与CAC(获客成本),基本上只要LTV/CAC>3,就代表产品能够规模化扩张。
在前5年时间里,Hubspot这个比例一直都没能超过3,直到完善了整个业务链,才出现积极的数据反馈,此后才进行大规模推广。
期间还有一段有趣的插曲。此前,Hubspot的CMO离职时,写了一本书怒斥Hubspot用开源代码来开发软件,没技术含量,歧视上年纪的员工,引起业内很大骚动。抛开歧视问题,就产品的技术含量而言,Hubspot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趟过的那些坑,这些宝贵的经验让Hubspot更好的把握客户需求,某种程度上,技术在Marketing上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
Hubspot能玩转SMB市场,第二个重要因素是,建立起了合作伙伴(Partner)生态。Hubspot的合作伙伴可以运用Hubspot工具提供多种服务:SEO、网站设计和开发、社交媒体营销、线索产出、内容产出、广告设计、公关和销售服务。此外,合作伙伴销售一套Hubspot软件可以获得20%佣金,而且只要客户一直续费,合作伙伴每年都可以拿到20%佣金。
执行这个策略,对Hubspot来说,可以服务更多客户,扩大影响力提升口碑。对合作伙伴来说,项目制变为订阅制,获得了持续现金流,而合作伙伴并不以Hubspot为主要销售渠道,所以不用担心被Hubspot所绑架。【美股程序化交易 Bubq.com】
2016年,Hubspot的Marketing Partner为其带来了40%年营收,这一平台生态使得Hubspot的业务非常稳固。
未来战略,以Marketing、Sales双引擎驱动
纯Marketing驱动模式,随着收入增长已面临瓶颈。2017年,Hubspot预期营收3.52亿美元,对应增速30%,已逐渐放缓,开发原有用户价值,拓展新业务成为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
因此,Hubspot提出了新的战略,将由专注于Marketing转为Marketing与Sales并重。营销Marketing和销售Sales本身就能相符相成,Hubspot从Marketing延伸到Sales 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Hubspot的Sales产品去年刚上线,通过Freemium模式推广,未来主打的One Hubspot产品就是将Marketing、Sales以及CRM打通,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2016年,Hubspot付费客户为2.3万家,全部为Marketing客户,Sales部分客户尚未付费。
至于Sales产品何时收费,两款产品如何协同,Hubspot两位创始人选择保持神秘,看来其对增长还是壮心未已,毕竟有已经在SMB客群中站稳脚跟的Marketing产品,Hubspot接下来想怎么玩还有很大的空间。
各项指标表现优异,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Marketo私有化退市后,Hubspot是唯一一家纯营销自动化上市公司。
2016年6月,Marketo私有化时收购价为17.9亿美元,按照2016年预期营收2.78亿美元,对应PS为6.4X。对比来看,Hubspot在各项运营指标上要优于Marketo;从财务指标上看,两家公司营收相近,在增速与毛利上,Hubspot显著高于一筹。
截止2017年3月26日,Hubspot对应市值为21.77亿美元, 2017年预期营收3.52亿美元,对应PS为6.2X,处在正常水平。从去过6年财务表现来看,Hubspot增速已逐步趋缓,预计今年营收增长30% ,6.2倍PS水平较为合理。
中国市场营销自动化,爆发前夜
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市场,B2B行业营销自动化是大势所趋。
根据美国知名营销科技网站ChiefMartec.com创始人Scott Brinker对营销科技类行业的划分,营销科技行业由诞生到成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这一阶段行业出现提供不同解决方案的早期公司;
第二阶段:扩张阶段。市场需求大量出现,需求旺盛;大量公司入场;VC投资者开始关注;标签和细分行业逐步完善,新业务持续出现;
第三阶段:竞争阶段。行业及子行业成熟;高价值并购出现;
第四阶段:整合阶段。行业分类已经成熟;有大批公司离场,或被并购,或资金链断裂;仍然有新公司入场,但已不能撼动现有行业格局;部分子行业证伪,公司清场离开;市场分割明显,例如SMB和大企业市场,B2B与B2C市场;
第五阶段:成熟阶段。行业分类已经成熟;大量公司并购发生;巨头开始进入新的领域。
按以上标准,美国市场正处于第三阶段,行业内公司分类已非常清晰,新公司增长数量将会放缓,将迎来行业内重新整合。
对标中国市场,正好处在第一阶段萌芽阶段,但市场对营销自动化渴望已非常迫切。
第一,中国市场“流量红利”期基本过去,获客越来越贵,百度SEM快突破天际,医美行业有效客户的获客成本甚至超过3,000元,这给营销自动化带来了机会。
第二,CRM发展促进营销自动化。美国市场发展路径也是沿着先有CRM,如Salesforce、Siebel这样成立于2000年的公司,然后才是Marketing迎来黄金时机。中国CRM行业在过去两年里有了飞跃式发展,伴随着销售团队能力提升,需要更多的销售机会去消化。
第三,资本开始关注营销自动化。一年前,许多投资人对营销自动化完全没有概念,现在已经有投资人关注营销自动化领域内公司。
从趋势上看,营销自动化领域向好,前景极为广阔。
当然,国内营销自动化还停留在口号阶段,Hubspot的招牌集客营销在国内也是雷声大雨点小。由于集客营销依赖优质内容,这在国内较为稀缺;同时,集客营销见效慢,很难满足国内企业短频快的销售要求,估计暂时还难以落地生根。
中国市场从去年开始,一大批小公司开始出现,整个市场还处在萌芽阶段。考虑到Hubspot趟了5年的坑才有起色,而这些坑在打磨产品适应客户过程中必不可少,可以预计,国内营销自动化企业将会面临一段艰难的探索期。
营销是一个非常大的领域,营销自动化由于其恰好承接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将会成为企业级服务下一个风口。【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Dropbox 算得上是硅谷增长黑客的典型案例了,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拥有2亿用户、每天上传文件超过10亿个。没有几家 SaaS 产品可以有这样的增长速度,虽然估值超过40亿美元,但是他们在广告上面的花费却几乎为零。
那么,他们是怎样低成本实现快速增长的呢?本文结合 Dropbox 的产品细节,讲述了这家明星创业公司的7个增长技巧。
一、突出注册按钮
Dropbox 网站的落地页布局非常简单,这为整个产品奠定了简单易用的印象基础。 Dropbox从一开始就在他们的网站上放了这个2分钟的视频,以此来向用户说明如何使用Dropbox产品。
二、简化上手流程
Dropbox 的注册过程非常简单,用户甚至不需要打开 Web 浏览器,可以直接在桌面弹窗上完成 。
用户一旦通过网络或桌面程序注册并安装好 Dropbox ,Dropbox 就会放置一个照片文件夹和一个入门介绍,让用户更顺畅地开始使用产品。
总结:不仅是 Dropbox,Facebook 鼓励你注册后添加好友,亚马逊每隔一段时间给你发送优惠券。你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帮助用户迈出使用产品的第一步,又如何召回流失的用户?
三、病毒传播机制
据 CEO 休斯顿透露,Dropbox 的邀请机制将它的注册量提升了60%。 Dropbox 让用户很容易邀请朋友加入,而且会给他们奖励反馈。例如,一个注册过 Dropbox 的用户邀请了另一个用户,双方都会获得500MB 的免费空间使用。
通过电子邮件或者分享链接的方式,Dropbox让用户的邀请成本变得非常低。
朋友邀请的效果远比广告更好,因为它能带给用户更多的信任感。此外,邀请者和被邀请者在这个过程中都会获得额外的奖励。而对 Dropbox 来说,这个1GB的存储空间,远远低于去Google上面打广告的成本。
总结:与其花 5000 美元在 Google 或者 Facebook 上投广告,不如动脑子建立一套邀请机制。因为一旦有邀请奖励机制,用户就会迅速行动起来。【美股投资网 微信公众 tradesmax】
四、扩大社交影响
“在Facebook上给我们点赞”、“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这样的社交按钮已经越来越多了。人们开始使用社交媒体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甚至还会给粉丝特别的福利。
基于产品性质,Dropbox 做了一些稍微不同的事情。将 Facebook 或 Twitter 绑定 Dropbox 账号,用户就可以获额外的 125MB 存储空间。Dropbox 已经有超过72万的 Twitter 粉丝了。这种独特的社交传播机制,创造了 Dropbox 产品信息分发的另一个渠道。
五、文件共享
1、简化文件共享流程
Dropbox 可以非常轻松地共享文件,发送者和接收者操作起来都非常简单。如果你要和别人分享一个文件夹,只需要复制一下链接就可以,这和 Facebook 的相册分享机制很像。
2、增加病毒传播系数
当用户发送存储在 Dropbox 上面的照片时,Dropbox 也会增加很多的免费曝光机会。因为未注册的用户查看图片时,他们会看到底部的链接信息。用户也可以从桌面上直接复制文件链接。当用户想要在 Dropbox 上与朋友共享文件夹时,任何未注册的用户都必须注册 Dropbox,这让 Dropbox 有了非常强大的病毒传播系数。
3、解决用户痛点
许多文件存储网站,例如 Megaupload,Rapidshare,Hotfile 等等,这些网站的页面通常充斥着各样广告,只有“高级帐户”才可以拥有更快的下载速度。这类网站还有许多其他盈利策略,都是为了让用户在下载文件之前看一大堆广告。但是 ,Dropbox 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用户分享一个文件链接,收到链接的用户打开之后就会看到下面的界面。
没有广告,也不需要注册,不需要等待下载链接。 这只是一个非常干净的页面,重点非常突出而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文件下载。
总结:在制作自己的产品时,关键是要解决竞争对手产品中的痛点。利用对方的弱点和痛点,就可以迅速在用户心中脱颖而出。
六、Dropquest 活动
Dropquest 是 Dropbox 运营的一个比赛,用户可以去猜不同的谜题,完成清道夫狩猎等游戏。完成任务并且排名在前 176 的人获得更多的免费空间。他们的博客上关于这个活动的介绍有相当多的点赞和转发。Dropquest 这个活动为 Dropbox 获得了的大量曝光和宣传。
总结:类似比赛的活动可以让公司产生关于品牌的传播效应,让用户产生巨大的兴趣。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你试着做一些有趣的比赛活动,以获得更多的用户粘性。而且最终可能会为产品生成一些正向的PR。
七、多平台兼容
Dropbox 的产品特性,决定了在多个平台上同时运行非常重要,人们需要随时随地访问 Dropbox 来查看自己的文件。CEO 德鲁•休斯顿透露,随处可用这个特点是 Dropbox 成功的关键。
全球约有2000万个 Ubuntu(Linux)用户, Dropbox 在向公众发布产品后立即发布了他们的 Linux 程序。Dropbox 大概有2.0%的用户专门使用 Linux,根据5000万用户群数量计算,大概有一百万个 Linux Dropbox 用户。
除了Linux,Dropbox 仍然保持了对黑莓设备的支持,尽管黑莓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甚至像 Synbian 这样目前最不流行的设备,Dropbox 仍然支持。
多个平台支持对于Dropbox来说,不仅在用户使用体验上非常重要;它当然也是增长的机会。比如:一个 Symbian 用户可以将 Dropbox 产品传播给一个 Mac 用户,而这个 Mac 用户可能会把 Dropbox 产品传播给100个 Mac 用户。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最终同意收购中东地区最大的电商平台——Souq.com,亚马逊关注中东市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如今终于有了实质性地进一步动作。亚马逊和Souq并没有披露交易的规模。在去年融资2.75亿美元后,CB Insights对Souq的最新估值超过10亿美元
随着金融数据的急剧增长,我们搭建一个GPU集群来做研究并优化深度学习过程中的程序化交易,训练量化投资模型。
应该使用哪种加速器呢?英伟达NVIDIA、AMD或英特尔的Xeon Phi?
NVIDIA 的标准库使得在 CUDA 中建立第一个深度学习库很容易,但没有适合AMD的 OpenCL 的那样强大的标准库。目前还没有适合 AMD 显卡的深度学习库——所以只能选择 NVIDIA 了。即使未来一些 OpenCL 库可用,我们仍会坚持使用 NVIDIA:因为对于 CUDA 来说,GPU 计算或者 GPGPU 社区是很大的,而对于 OpenCL 来说则较小。因此,在 CUDA 社区,好的开源解决方案和为编程提供可靠的建议是现成的。而英特尔的Xeon Phi更不用提了,只支持非常小部分的 C 代码,大部分的 C 运行起来是很缓慢的。
由于NVIDIA英伟达的GPU与AMD的GPU参数过多,我们选取当中最重要的三个参数来比较
存储带宽 (Memory Bandwidth)
价格 (Price)
功耗 (Graphics Card Power)
其中存储带宽 (Memory Bandwidth)决定了这个GPU的性能。
NVIDIA显卡分三大系列:GeForce系列(家庭娱乐),Quadro系列(专业图像),Tesla系列(服务器)。对比发现,Quadro系列的普遍存储带宽太少,Tesla系列性价比最差,唯一是NVIDIA的GeForce系列能与AMD相比较,AMD的存储带宽 (Memory Bandwidth)很大但价格稍微高于NVIDIA。在400-500美金范围选择的话,可以考虑
GeForce GTX 980
GeForce GTX 1080
AMD Radeon R9 390X
AMD Radeon R9 290X。
值得注意的是:NVDA 的GTX 980 TI比GTX 980多2GB 内存。但980 TI功耗比980高50%。我们不推荐980之下的GPU。因为达到同样的计算能力,使用更便宜的GPU会增加机器数量,可能导致其他配套成本(例如CPU,电源,主板)和维护成本的增加。
CPU: 核(core)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一般4核或6核就足够,对于Intel的CPU能够在每一个核上运行多个线程,因此每个GPU对应一个CPU核通常就够了。美国网友综合评分4.5星的英特尔i7 5930K,有6核12线程,性价比高。产品链接
据美国证监会文件,截至2017年3月24日,腾讯控股持有特斯拉5%的被动股权。据媒体数据显示,腾讯现已成为特斯拉第五大股东。
据媒体公布数据,目前特斯拉前四大股东分别是CEO马斯克持股21%,基金巨头富达(Fidelity)持股14%,独立资产管理公司Baillie Gifford持股8.2%,普信(T. Rowe Price)为7.3%。
该消息过后,特斯拉股价在美股盘前扭转跌势,转为上涨近3%。
据媒体报道,腾讯本次持股为非积极持股,这意味着腾讯目前尚不会主动介入特斯拉的运营。
腾讯最近在人工智能上频频发力,除了之前在最近投资特斯拉外,腾讯之前还曾成立AI实验室,聘请原百度大数据实验室负责人张潼管理其人工智能(AI)项目 。
腾讯近两年来是如何开发人工智能的:
2016年9月22日, 腾讯宣布成立AI实验室,进行AI基础理论研究及工程实现。同时,宣布正式推出机器人开放平台,将腾讯的计算机视觉等AI核心技术共享给伙伴。
2017年3月19日,在东京落下帷幕的第10届UEC杯,来自腾讯AI Lab即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的人工智能围棋程序“绝艺”获得冠军。在人工智能领域一直低调甚至默默无闻的腾讯,依靠这款产品向外界宣示了对AI的探索。
2017年3月23日,腾讯宣布聘请原百度大数据实验室负责人张潼管理其人工智能(AI)项目。
腾讯投资特斯拉,使得BAT的人工智能三国杀愈发激烈。 2013年,百度对外宣布,启动无人驾驶项目,并称将在三年后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商用,五年后实现量产。
然而最近,百度无人汽车的四大金刚却相继离职。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高管余凯、倪凯和王劲等都相继离开百度,这无疑增加了外界对于百度无人车项目的担忧。 不过有媒体称,这只是进一步昭示了百度管理层改革的决心。
有媒体此前评论称,在痛失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后,百度坚定地扛起了人工智能的大旗。但腾讯和阿里巴巴也在迎头赶上。
陌陌(momo)3月27日提交给美国证监会(SEC)的监管文件显示,阿里巴巴(108.08, 0.04, 0.04%)于3月23日再次减持900万股陌陌美国存托凭证(ADS),减持价格为每股32.05美元。
目前阿里巴巴持有40869140股A类普通股,持股比例已从3月9日的20.2%降至14%。当前在陌陌持股所占投票权为3.2%。
阿里巴巴曾于3月9日按每股29.10美元的价格减持陌陌371万股ADS。
盘前交易时段:纽约时间 早上7点 到 早上9:点15分 (公司公布季度财报时间段)
正常交易时段:纽约时间 早上9点30到 下午4点
盘后交易时段 纽约时间 下午4点 到 晚上8 点 (公司公布季度财报时间段)
游戏板块贡献主要盈利
“全世界一共有一万家上市企业,只有100家企业,也就是只有1%的企业,在过去的20年里,每年的资本回报率都超过20%。在中国只有两家,一家是茅台,另一家是网易。”
网易的股价很少暴涨暴跌,大部分时间处于上涨通道。2013年初,网易股价最低时只有37美元,而如今最高攀升至300美元以上,股价涨幅超过800%。近15年来,网易股价累计涨幅近2600倍,这个收益率几乎可以秒杀掉所有中概股。
而在中国前十大互联网公司中,丁磊是目前持股比例最高的公司创始人,占股比例超过40%。而马云、马化腾的持股比例都不足10%,李彦宏和刘强东也不到20%,外部融资多自然会稀释股权。
根据网易最新公布的2016年度财报数据显示,网易2016年净收入381.79亿元(约合54.99亿美元),同比增长67.4%;净利润116.05亿元(约合16.71亿美元),同比增长72.3%。网易目前拥有三大核心业务:PC端和移动端游戏、电商业务以及广告服务。
游戏业务无疑是网易最主要的盈利来源。堪称年度爆款的现象级手游《阴阳师》,如今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国民手游,“今天你抽到‘SSR’了吗?”等各种游戏中的话题性词汇几乎充斥整个网络。《阴阳师》也是目前全球收入最高手游。此外,网易的《梦幻西游》《倩女幽魂》也都位列全球iOS收入榜的TOP10。
目前,国内游戏市场形成腾讯和网易的双寡头格局,两家份额占比已经达到六成,其他游戏厂商都只能算作是“其他”,完全没有抗衡实力。
仅仅做了两年多的电商业务现在已经迅速成为网易的又一大核心业务。近年来网易业绩大涨,也得益于此。2015年1月,网易推出跨境电商平台“考拉海购”,目前考拉海购已经成为国内跨境进口销售额的第一名。而2016年,国内首个ODM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商) 模式的电商品牌“网易严选”,成为了整个电商行业最大的黑马。截至去年9月30日,网易严选上线5个月收获注册用户3000万,月均流水6000万元。丁磊称严选寄托了网易的巨大理想,要让“好的生活,没那么贵”。
此外,网易邮箱、网易云音乐、有道云笔记、网易公开课……都是排名行业居前、口碑极好的产品。当然,还有“可能是全世界最美味的、最好吃的”味央“丁家猪”,今年将会有2万头出栏。
如今的网易,已经把一起出道的“门户三剑客”中的另外两家新浪和搜狐甩开了一个量级,市值已经是两者之和的4倍还多。
耐心坚持“工匠精神”
1997年,辞掉宁波电信局工作、离开体制内的浙江青年丁磊,在广州淘金路一间8平方米的房间里,创办了一家“让上网变得容易”的公司——网易。2000年6月30日,网易在美国上市。2003年,年仅32岁的丁磊成为中国内地首富,并且在2004年继续蝉联。丁磊也是第一个出身互联网的中国内地首富。
成功者的“秘籍”总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但丁磊的“秘籍”却听起来太不高深。丁磊曾表示,互联网信奉“快”,但也要尊重“匠心”,网易的“秘籍”就是两个词:创新和匠心。 “虽然这两件事大家都知道,但是知易行难。网易很少提‘战略’‘布局’这种词汇,但外界仍然可以看到我们有一个大方向——做创新和匠心的产品,做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丁磊说。
打磨一款游戏用10年,养猪7年才上市……在一堆信仰“唯快不破”的互联网公司中,丁磊那种“有点儿任性的慢”有时候会让人有些担忧和抓狂。打造有匠心的产品需要耐心,网易可能是一家最保守但也最有耐性的互联网巨头。网易很少追求先发制人,反而总是姗姗来迟、伺机而动,但总能在先烈们已经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成为最后的幸存者。
比如网易在进入游戏领域的时候,各大游戏公司都在争夺国外热门游戏的中国代理权,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而网易则下定决心大力度做自主研发。目前,网易游戏无疑有着业内第一的自主创新能力,几乎所有网易的热门游戏都是自研的,因此利润率更高,收入也更稳定。
“有人说《倩女幽魂》成功是因为网易押对了宝,我们没有押宝,你知道《倩女幽魂》做了多久吗?10年!十年磨一剑,10年团队都没有离开过,你说是不是工匠精神?! ”丁磊说。
不仅游戏,“丁家猪”也是用了整整7年时间,才终于可以摆上餐桌。网易味央的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丁家猪会有2万头出栏。在丁磊的描述中,网易用最低的成本做了一个“全世界最好养猪场”,它没有污染,管理人员只有6个人,但可以管理2万头猪,每个猪身上都带有传感器,饲料也是自己做的……
丁磊虽然谨慎,对烧钱非常克制,但该投入的却决不手软。丁磊曾透露,在VR和AR领域,网易比任何对手起步都早,投入资金也是最多的,也会是网易的下一个爆发点。
亚马逊终于在美国完成了首次无人机快递
3月23日,Amazon Prime Air发布公告称已美国地区完成了首次无人机包裹快递,成功运输7罐防晒霜,总计重量为4磅(约合1.81Kg)。
这个月亚马逊有两项专利曝光。一个是无人机可以根据对地形起伏的判断自动调整脚架的高度,使机体本身能够在斜坡上稳定降落,无人机快递可适用范围将从平地扩展至斜坡、雪地甚至是泥泞地。同时,该结构还可用作着陆缓冲器,抵消部分降落时地面对机体的冲击,更好的保护无人机所运输的产品。另一个是如果包裹下降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不能直线下落,亚马逊会启用无线电发消息到场外包裹,指示包裹部署降落伞、压缩空气罐或着陆襟翼,这样就可保障包裹不会中途丢失,而且让交货速度变快。
IBM申请无人机专利:为主人照看宠物
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披露的文档显示,IBM申请了一项无人机专利,无人机可以充当宠物保姆和训练员,预计公司将在“未来数周内”被授予这项专利。IBM的无人机配备有各种传感器和工具来探测宠物的身体状态,还配备有相机追踪宠物活动范围。如果无人机认为宠物行为不正常,它会启动训练活动,使与互联网连接的宠物玩具与宠物玩游戏。
IBM表示仅在美国,宠物产业就是一个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大市场。不过新专利申请并不意味着IBM未来会真正生产这样的无人机。
美联储宣布加息后一周内,对冲基金和投机者增持黄金净多仓,结束连续两周的减持。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数据显示,在截至上周二一周内,对冲基金和投机者持有的黄金多头合约增长了17,687份,空头合约增长了 1,551份,净多仓上涨16,000份合约至66,000份。
下图中红线代表了黄金净多仓化趋势,图形显示目前黄金净多仓依然处于去年6月以来低位。
黄金上涨 投机者却犹豫不前
值得关注的是,在上周CFTC报告期中,黄金上涨了3%,耶伦“鸽派加息”推升避险需求。但是空头合约依然增长了 1,551份。从数据上看,当金价上涨,空头依然增仓的“背离”情况罕见。
在金价大幅上涨时(周涨幅超过2%),通常投机性多头增仓,空头会减仓。上一次违背这一规律要追溯到2017年7月,当时黄金投机性多仓处于历史最高位。
此外,上周CFTC数据显示,黄金大涨之际,套息持仓(spreading position)持续上涨。截止上周二当周,套息持仓上涨至64,500份合约。
所谓套息仓位,是同一个投机交易者持有相同数量的多仓和空仓。比如某交易员在报告期内持有10个合约多仓,同时持有10个合约空仓,那么在CFTC持仓数据中,记录为10个合约套息持仓。
数据显示,上周套息持仓占到公开持仓比率14.4%,创下自1月21日来新高。
金价上涨同时,套息持仓增加,表明投机者对后市方向不明。美国国债和美元走势,将对黄金产生重要作用。
中国黄金溢价下跌
金价上涨没有刺激亚洲实物黄金需求飙升,香港黄金交易商 Lee Cheong Gold Dealers交易员Ronald Leung称:“本周来黄金需求持续低迷,特别是当国际金价维持在1240-1250美元区间时“。
在全球最大实物黄金市场中国,中国黄金基准价上海金较国际金价溢价回归到10-12美元/盎司,此前一周溢价曾突破20美元。
香港黄金溢价为每盎司70美分至1.1美元,此前一周为70美分至1.20美元。
新加坡黄金溢价维持在80-90美分,日本黄金维持50美分-1美元折价。
印度黄金需求依然旺盛,截止上周五,印度珠宝商黄金售价为每10克28,700卢比。
珠宝商Ishu Datwani称:“节日季临近,卢比升值推高黄金需求,废钞冲击继续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