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做空星巴克short

作者  |  2019-01-09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作为星巴克金星级会员的金融民工,我必须承认星巴克是一家很优秀的企业,或者说,就是台印钞机。2009年至今,星巴克股价后复权涨幅1334.78%!但是,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做空星巴克。

理由很简单,瑞幸的横空出世。波澜不惊的行业中突然闯进一头猛兽,势必有人受伤。

显而易见,星巴克过往的股价走势证明了管理层多么优秀。并且在未来4年里,星巴克中国区的店铺数量将会增加到6000家,覆盖230个城市,目前只有3600家,覆盖150个城市。之前星巴克跟阿里巴巴宣布战略合作再升级,将打通会员体系,在手机淘宝、支付宝、饿了么陆续上线“星巴克线上新零售智慧门店”,并实现与星巴克APP的会员打通。

那么,为什么要做空一个伟大、有增长预期的企业?

做空主要有三种情况:

1. 做空行业,例如2018年的中国汽车、智能手机行业。

2. 做空企业在行业中未来的竞争格局,例如2018年的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中某些公司。通常,这种情景多发生在行业出现新的实力玩家,市场预期该企业的竞争格局在未来处于劣势。并且有意思的是,这类企业短期内财务数据表现良好,估值便宜,殊不知却可能成为价值陷阱。

3. 做空企业的盈利能力,可能出现的情景是企业保营收(用户),放弃盈利,例如临近2018年岁末的中国方便面行业。通常而言,这种情景多发生在行业增速放缓或下滑的背景下,行业龙头降低盈利要求或直接用价格战的方式整合行业。另一种,则是企业掉队,被迫放弃盈利能力,将市场份额作为第一指标。

显然,中国现磨咖啡的市场仍旧保持高增速,并不能从这一维度做空星巴克。这里,笔者想要探讨的主要是第二种情况。但是,星巴克的营收不是持续走高吗?

 

 

数据看,星巴克中国及亚太地区近20个季度的门店营收增速平均值高达50.7%,其中2018年2季度至4季度的增速基本是50%左右,主要原因是公司将中国所有门店收归直营。

但实际上,对于星巴克这类连锁餐饮品牌而言,提升业绩无非两大方式:要么提高单店销售额,要么开设新店。

如果公司产品在行业中大杀四方,那么市场的核心视角就是公司的门店扩张数;但是,如果公司产品该进入新市场,或者行业中出现新的实力玩家,那么市场的核心视角就会切换到门店的同店销售额增速(SSSG)。

核心原因,SSSG是评估公司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指标。同店销售的考核偏重于同比增长情况,而不是企业的top-line,只计入已持续经营一年或以上的店面,而且是点对点的比较,这样一来便可知悉原有老店有否深耕细作,还是只是一味求多。

如果这一指标持续下滑,未来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整理盈利能力。因为同店销售数据转差,不离下列三种因素:

1. 宏观经济环境恶化,行业整体受到影响;

2. 公司产品失去吸引力,不仅无法吸引潜在顾客,而且原有顾客群体的购买量出现下降;

3. 公司失去定价权,经常大幅降价,但也无法保持营收。

三者之中任何一个情景都很麻烦,市场常有激烈反应。所以,具体的做空指标就是星巴克的SSSG。

结合瑞幸现有的门店扩张和选址策略,根据现有门店的城市级别,分为一线、强二线,普通二线、三线,低线城市,那么就是做空星巴克位于一线和强二线城市门店的SSSG;

而就单一城市的门店选址,分为核心商务区、核心商圈、其他区域,那么就是做空星巴克在一线和强二线城市位于核心商务区门店的SSSG。

根据公式,SSS=销售量*销售单价,这里星巴克已经宣布新的一轮涨价,所以再往下一步,就是做空星巴克在一线和强二线城市位于核心商务区门店的同店销售量。

数据上,过往10年支撑星巴克股价飙升绝大部分的因素是美国市场。其中,前半程是靠“量”,后半程靠“价”。但是价格的提升幅度有限,基本是略微跑赢通胀,如果美国经济下行,公司难以持续提价;并且从近11个季度的SSSG看,星巴克在美国市场对目标客户群的吸引力已经举步维艰。

 

从公司的门店扩张看,美国门店数增速远低于整体平均增速。因此,美国市场基本接近饱和,保守点讲,至少不是未来股价的关键因素。

 

另一面,中国市场的门店数增速在过去9年年复合增速高达31%,并且SSSG表现优异,2014年至2015年部分季度甚至高达双位数的增长。

“当被问及我们在中国到底可以增长到什么程度的时候,我其实不知道答案,但我真的认为星巴克在中国的业务规模将会大于美国。”在星巴克实现中国大陆全面直营后,前CEO舒尔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这样说道。

所以,中国市场才是决定星巴克股价未来走势的关键因素。

 

但巧合的是,2018年第3财季(4月~6月)的SSSG是近9年的最差表现,同比下滑2%,其中客户购买量成为主要因素,同比负增长3%。而这段时间,正好是瑞幸横空出世。

虽然星巴克跟瑞幸两者的商业模式天差地别,但笔者认为,瑞幸极具优势的价格分流了原先部分星巴克的用户。

对应的,瑞幸的目标用户群体是一线和强二线城市位于核心商务区工作的民工。

所以,问题是:


“星巴克的顾客消费心态”和“瑞幸的顾客消费心态”,“两种心态是此消彼长?还是携手共进?”

一、为什么喝咖啡?

首先,咖啡的本质是饮品,功能是提神。这是绝大多数咖啡用户第一层次的生理需求。

饮品之外,咖啡还能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走在街上,手里拿着一杯星巴克,会自然有一种小资情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咖啡还有“轻奢品”的属性,而轻奢的前提是价格够贵。所以,这是用户的第二层次需求。相反,如果手里是杯7-11买的咖啡,你就很难走路带风了。

其次,正是星巴克的核心竞争力,即提供消费空间,通过门店的装修风格、对“第三空间”的营造,令顾客被周边人群视为高消费群体。

1999年,星巴克在北京开设第一家店,将“第三空间”概念带到中国。然而,不知是文化使然,还是国人脑洞太大,星巴克的咖啡馆在中国逐渐成为一个社交空间,由此出现咖啡的第三层次需求——社交需求。

但是,将用户的消费需求跟中国咖啡现有的产品价格一一对应,会发现:

相比前两个层次,社交需求确实给“星巴克”们带来更多的产品附加值——速溶咖啡1元/杯~4元/杯,即饮咖啡4元/杯~9元/杯,“星巴克”们25元/杯~40元/杯。

同时,我们发现在13元~25元有一个明显的价格空档,这个区间的用户需求仅仅是“生理+情感”,但市场上几乎没有对应这类需求的产品。而这类用户的画像,恰好符合一线和强二线城市位于核心商务区工作的民工。

 

所以,瑞幸并不是钱多人傻,相反,思路清晰。

1. 全线咖啡产品定价21元~27元,直接将雀巢速溶、7-11等远远甩在身后;

2. 通过咖啡钱包将实际售价降至空档价格区间(单杯10.5元~13.5元,考虑外送16.5元~19.5元);甚至有可能,瑞幸根本没打算把咖啡卖到21元~27元一杯(瑞幸最便宜的美式咖啡折后只要10.5元),“21元~27元”仅是营销策略的幌子。

3. 绝大多数门店类型取消堂食,仅提供外卖或充当配送点。

4. 开店城市选择一线或强二线城市,采用类似全家、7-11等便利店的选址策略,网店多、密度大、覆盖面积广,从而达到“配送范围2KM,30分钟内送达”的承诺。根据部分草根调研的总结,瑞幸多数选址的租金大概率极低。

5. 瑞幸的广告主要集中在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商务区的电梯。根据央视市场研究公司(CTR) 2018 年前三季度广告市场回顾报告显示,瑞幸在电梯电视媒体的广告花费占其投放总体的 73%。

并且,即使星巴克联手阿里推出外卖业务,瑞幸根本没有压力。看似同一品类,但双方的价格完全不在同一竞争维度。并且,星巴克的消费场景主要是“第三空间”和社交需求,传统零售即使增加了外卖、移动支付,但根本商业模式没有变化,换汤不换药。

二、瑞幸为什么能分流星巴克的用户群?

虽然星巴克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不仅宣布跟进线上外卖,同时高调宣布跟阿里达成全面合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星巴克的外卖业务一定会成功,只能说明线下业务受到了冲击。

不过,做研究需要严谨。

第一,居民收入的增速远超过星巴克产品价格的提升,咖啡的轻奢熟悉会弱化,但是生理属性(提神)会提升。很简单,10年前,30元可能是一天的饭钱;现在,一餐饭钱可能都不够。换言之,消费者的意识形态发生变化。另一面,随着咖啡文化的渗透,独立咖啡馆如雨后春笋,星巴克的逼格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了。

但是正如前文所言,在中国,咖啡层次要么low得一逼(速溶、7-11等),要么就是星巴克们,所以已经对咖啡上瘾的用户没得选择,基本是两种混着来。就目前一线城市的平均工资,多数民工要想每天喝两三杯星巴克还是有压力的。

第二,“第三空间”概念基本在一线或强二线名存实亡,10年前的星巴克店内声音分贝数可能仅为30左右,如今可能高达70,甚至80。

一方面,业绩(人流量)跟门店格调本质上形成冲突,要业绩就得放弃格调;另一方面,星巴克基本将员工用到极致,100平方米的店面通常仅配置5名~6名员工,所以时常观察到星巴克的员工大声呼叫“X先生,你的拿铁已经好了”。而这种人员配置从某种程度上早已证实管理层放弃了格调。

所以,在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星巴克原先的顾客群体会逐渐分化为4种类型:

1.晋升咖啡爱好者,寻求高逼格高品质的咖啡店。实际上,这种趋势在一线城市已经有迹可循,笔者认为最具说服力的,是星巴克在上海和深圳开设的臻选烘焙工坊(Roastery),其卖点是在顾客面前实现从咖啡豆到成品的整个制作过程,顾客可以自选手冲、法压、虹吸等各种煮制方式。简单讲,消费升级。

2.“第三空间”的顾客,因嘈杂的环境放弃星巴克,寻找替代品,或是另一间咖啡馆、书店等。

3.单纯的社交需求,其消费本质并不是咖啡,而是星巴克提供的空间。

4.单纯的“生理”和“情感”需求,并不消费星巴克提供的空间。

显而易见,星巴克的核心目标群是第3类、第4类,而瑞幸的主要影响在于第4类。所以,问题等同于“仅消费咖啡的顾客比例有多少”。

10%?20%?还是30%?对此,笔者不敢随意判断,但从瑞幸披露的数据和笔者测算的数据来看,瑞幸在11月份的销售杯数至少是2300万杯,而星巴克的现月销售杯数区间是3000万杯~3600万杯。

那么,难道这2300万杯全是增量吗?

即使计入便利店咖啡、雀巢等速溶咖啡,但考虑到星巴克在现磨咖啡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笔者认为瑞幸给星巴克造成冲击是大概率事件,并且主要冲击的是星巴克核心的一线和强二线城市门店。

只是,这个冲击程度是多少?冲击持续的时间是多少?未来是否可逆?

展望未来,星巴克的门店扩张策略聚焦于中国的低线城市,所以做空星巴克的问题多了一个,即低线城市的增量能否弥补一线城市的下滑?

然而,低线城市的咖啡文化不可能明天就形成,中间存在一个时间因素。另外,不知道各位投资者是否有考虑消费者习惯的变化。

难道消费者必然要喝过星巴克,才算接触到咖啡文化吗?为什么不能是直接喝瑞幸呢?为什么一定要结合“空间”喝咖啡呢?为什么不能够是直接带走喝呢?如今奶茶界的“一点点”不就是带走喝的吗?顺便提一下,星巴克在美国早已开设了汽车餐厅类型的门店。

 

 

 

抗癌药股LOXO暴涨,被收购

作者  |  2019-01-0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Eli Lilly 礼来公司宣布将以约80亿美元的现金或每股235美元的价格收购Loxo Oncology。LOXO 暴涨66%

LOXO 19112

 

 我们美股投资网曾经在LOXO138美金就提醒过投资者,该公司研发出历史上最有效的癌症药物 Vitrakvi 

文章链接 https://www.tradesmax.com/component/k2/item/4691-vitrakvi

 

礼来公司表示,它将在2月公布其第四季度收益时更新其财务前景,以包括收购的全部收购价格。

 

FDA于2018年批准了Loxo的第一种商业药物,该生物技术公司与拜耳合作开发

ROKU大涨25%,活跃账户数量大增

作者  |  2019-01-0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Roku股价周一上涨25%,收于42.18美元。

ROKU 1916

 

Roku Inc.ROKU)似乎很快成为观众的首选流媒体服务。该公司周一公布的第四季度初步数据显示,活跃账户数量同比出现两位数增长。

Roku报告称,第四季度活跃账户数量突破27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40%。

与此同时,流媒体小时观众的数量同比猛增68%至73亿小时。这一年,该公司报告了240亿个流媒体小时数,比2017年增加了61%。

“强劲的活跃帐户增长和加快流媒体时间表明消费者对流媒体的热情越来越高,使得Roku America成为最大且发展最快的电视流媒体发行平台,”Roku首席执行官Anthony Wood表示。2018年,我们在流媒体播放器,授权智能电视和电视流媒体时间方面保持领先地位。Roku继续为观众带来更多选择,超值价值,引人入胜的用户体验以及大量电视乐趣。”

Roku过去一周一直在发布公告。上周,该公司宣布正在通过订阅ShowtimeStarzEpix等高级渠道来增强其移动Roku频道。

Roku的编程和参与副总裁Rob Holmes:“我们专注于在平台上轻松找到所有类型的精彩娱乐,并且为Roku频道添加高级订阅是一种自然演变。”

苹果与三星内容方面达成合作

作者  |  2019-01-0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苹果周日早上宣布,它将与其老牌竞争对手三星建立内容合作:选择三星智能电视的客户将能够访问iTunes电影和电视内容。此外,AirPlay 2还支持iPhone和iPad用户将内容从手机发送到电视。

据悉,经过双方合作,iTunes将在100多个国家的三星智能电视上推出,用户将可以通过三星智能电视直接访问他们的iTunes库,浏览iTunes Store,购买4K HDR内容。据说,这标志着Apple第一次允许第三方设备访问Windows PC以外的视频库。 AirPlay 2将在190多个国家/地区推出。

事实上,在苹果和三星达成合作之前,苹果公司一直在增加对内容的投入。

三个多月前,美国财经媒体CNBC援引熟悉此事的人士称,苹果计划向其用户推出数字视频服务,将其原创内容与传统媒体订阅服务相结合。这意味着将来Apple用户可以在iOS设备上免费观看Apple的原创内容。

Apple打算如何与三星合作?

三星和苹果之间的老对手选择在这样的时刻达成和解,也许他们在硬件营销表现上与他们两者都没有联系。

上周,苹果公司正式将其2019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从之前预测的890亿美元降至930亿美元至840亿美元。据新浪科技讯报道,三星将于1月8日公布其第四季度的初步业绩,分析师平均预期该公司本季度的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2%至13.3万亿韩元(118.5亿美元)。

“苹果的iPhone在中国的销量已经下滑。三星也看到了这种情况,对中国手机市场的长期需求将继续成为关键因素,”基金经理Park Jung-hoon表示。 HDC资产管理。

在硬件销售放缓的背景下,苹果似乎已开始希望其服务行业将推动收入增长。

根据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文件,2017年全球视频服务需求将达到7000亿美元,并将在五年内稳步增长。到2022年,这一数据将达到8420亿美元。其中,全球付费电视、 OTT业务和SVoD(视频点播点播)等消费视频业务占据了市场的三分之二,其余主要用于企业视频业务,包括安全性、通信和教育。而且苹果已经清楚地看到了服务业务增长的潜力。在2018财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中,苹果的iTunes和服务收入达到99.8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在硬件设备出货量耗尽的情况下,内容收入达到了历史新高,并成为苹果新的收入支柱。

值得注意的是,就内容而言,Apple似乎对采用开放战略感兴趣,而不仅仅是三星合作。 Apple更新的AirPlay页面描述:“领先的电视制造商将AirPlay 2直接集成到他们的电视中。从现在开始,用户可以直接在iOS设备或Mac上轻松共享或投影内容,以支持AirPlay 2在智能电视上。”

虽然没有提及其他电视制造商在网页上提供iTunes内容,但媒体推测多家电视制造商可能会加入Apple AirPlay 2的行列。

 

CES 科技展2019年

作者  |  2019-01-0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从自动驾驶汽车到OLED电视,到墙上的节能插座等,正在出售某种形式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

 

5G随机播放

在2019年,应该是5G超越投机成为现实的一年。

因此,像AT& T和Verizon这样的无线运营商,像三星这样的手机制造商,以及像Qualcomm这样的移动芯片制造商将使用CES平台发布更多有关下一代超快蜂窝网络的信息。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技术生活声明。

5G也对联网汽车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因为它有可能让汽车实时“通信”。

请记住,虽然5G手机和设备将在今年开始出货,但到2020年将无法使用5G无线网络,而且第一批手机和设备将无法提供高达每秒10G的数据速率。

 

未来的交通

在汽车方面,CES仍然在汽车技术发布方面与北美国际汽车展竞争。今年,预计11家主要汽车制造商将出现在拉斯维加斯,而去年则有9家。

虽然会有一些概念车(如现代的行人概念车),但CES仍然不是在汽车制造商眼中展示“新金属”的好地方。

相反,我们应该专注于自动驾驶功能以及他们与精密芯片、传感器、显示器和语音技术供应商的合作。——任何让消费者相信传统汽车制造商正在加速发展的技术。

此外,注意电动滑板车和其他车辆暗示无障碍、无车通勤。

 

K数上升

就在您认为已经达到4K速度——时您已经拥有便宜的4K流媒体设备、可靠的宽带连接,可以观看的真正的4K电影—— 8K已经到来。

电视制造商如三星、索尼、 LG、东芝和夏普预计将在今年的CES上展示8K显示器。 LG甚至提前宣布了全球首款OLED 8K显示器。

8K显示器的分辨率为7680 * 4320像素(总分辨率超过3300万像素),这意味着它们的显示效果将非常出色。

缺点是这些电视机会非常昂贵,几乎没有任何8K内容值得关注。

 

屏幕折叠

有疯狂的高分辨率显示器,您可以将它们折叠并装入口袋显示器,这是您一直想做的事情。几年来,三星、,索尼、,联想和LG等公司一直在研究各种可弯曲显示器的原型。

CES一直是展示这些技术的理想场所。

也许我们可以再次看到去年11月首次发布的三星可折叠Galay概念智能手机; Joyu Technology可能将其新的7.8英寸折叠式手机FlexPai带入CES; LG将再次展示折叠式电视屏幕等。

但这些设备今年是否会上市是另一个问题。

 

更多的谈话

在过去的几年里,亚马逊和谷歌已经帮助CES保持其相关性,不仅因为这些公司在拉斯维加斯拥有大量的物理设备,还因为他们的语音助手已经集成到数千人中。成千上万的小工具。

现在有超过20,000个智能设备与Alexa兼容,超过10,000个与Google智能助理兼容。

毫无疑问,CES 2019将拥有各种嘈杂的语音控制设备,从冰箱到音响系统,再到家用智能灯、可穿戴设备和家用车外。

(事实证明,如果您为现有产品添加另一个语音助手,您可以将其称为“新的”。)

此外,关于语音技术的问题不在于它是否会出现,而是它今年是否会变得更加无缝,不那么尴尬。

 

健康增强

如果我们不想以某种方式改善自己,那将不会是新的一年。

在这方面,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成为灵丹妙药而不是可以吐出健康数据的蓝牙车身转换器?

 

特斯拉中国官方开放预选Model 3

作者  |  2019-01-0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据特斯拉中国官方网站显示,其Model3高性能全轮驱动版和长续航全轮驱动版正式在中国大陆地区开放选配,两款车型预计于20193月开始交付。

其中,Model 3高性能全轮驱动版中国标准续航里程最高为595公里,最高时速250公里/小时,百公里加速仅需3.5秒,起售价为56万元人民币;Model 3长续航全轮驱动版中国标准续航里程最高为590公里,最高时速为223公里/小时,百公里加速4.8秒,起售价为49.9万元人民币。

特斯拉在华多次降价

此前,特斯拉曾于201811月中旬向首批中国地区Model 3预定客户发送确认邮件,随之公布的Model 3售价约5868万元人民币,较在美销售价格翻了不止一倍。中国市场对此价格表示失望,Model 3系列销售情况受损。

而就在2018年最后两个月的时间,特斯拉搭了一把中国针对美国进口车型的暂时性关税政策调整的顺风车,陆陆续续对全系车型的价格调整了三次,其中包括今日开放选配的Model 3

去年11月底,特斯拉调低Model 3系列价格,高性能全轮驱动版在中国售价为59.5万元,长续航电池双电机全轮驱动版为54万元。

仅过了一个月,去年12月底,特斯拉又一次且仅调低了Model 3的售价,其中,长续航全轮驱动版价格下调了7.6%,高性能全轮驱动版降价幅度为5.9%11月,特斯拉对Model XModel S的价格下调了12%26%

Model 3是特斯拉继Model SModel X之后,第三款规模化交付的车型,也是特斯拉现有的价格最低的车型。特斯拉调价后,现美国起售价为4.4万美元(折合约为30万元人民币),特斯拉企图用Model 3来实现销量规模化。

尽管此前Model 3获得了大量订单,但由于产能瓶颈的限制,多次延迟了订单交付时间。2018年第三季度,特斯拉扭亏为盈,便得益于Model 3产能的突破。

然而,特斯拉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其共生产61394Model 3,符合公司预期,比上一季度增长15%;第四季度交付数为63150辆,仅限于美国及加拿大市场,较上一季度增长13%,且超过四分之三的订单来自新客户。

特斯拉Model 3交付低于分析师预期。路透社报道称,目前该公司每天生产近1000Model 3,大致符合马斯克的承诺,但仍低于华尔街的预期。Model 32017年中旬开始生产,截至目前,Model 3实现了在美国和加拿大交付,如果顺利,2019年初,特斯拉将开始向中国和欧洲实现交付。

 

REITs 什么意思

作者  |  2019-01-0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REIT是指房地产信托投资,通常以funds基金形式出售给投资者。是一家拥有,经营或资助创收房地产的公司。以共同基金为模型,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为所有投资者提供拥有宝贵房地产的机会,提供获得基于股息的收入和总回报的机会,并帮助社区发展,繁荣和振兴。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允许任何人投资房地产资产组合,就像投资其他行业一样 - 通过购买个人公司股票或通过共同基金或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股东通过房地产投资获得收入的一部分 - 而不必实际购买,管理或融资。

大多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以简单易懂的商业模式运作:通过租赁空间和收取房地产租金,公司产生收益,然后以股息的形式支付给股东。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必须向股东支付至少90%的应纳税所得额,而且大部分支付100%。

 

苹果暴跌8%,下调业绩预期

作者  |  2019-01-0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苹果CEO库克在周三盘后发布一封致投资者信,称由于中国等市场意外放缓,下调对该公司当前财季营收的预期。

苹果预计2019财年一季度营收840亿美元,此前指引为890-930亿美元;下调毛利率至38%,是指引区间下限。苹果盘后一度暂停交易,恢复后最深跌8%,美股期货跌,美元兑日元暴跌400点。

以下为库克致投资者信全文:

致苹果的投资者们:今天我们正在校阅苹果2019财年第一季度的投资指导。我们的2019财年第一季度结束于2018年的1229日。我们的预期如下:

营收约为840亿美元

毛利率约为38%

营运费用为87亿美元

其他收入/(开销)约为5.5亿美元

离散项目前的税率约为16.5%

我们预期用于计算稀释每股收益的股票数量约为47.7亿股。

根据这些预期,我们的营收将低于本季度的最初指导,但其他多数项目仍与我们原先的指导大致相同。

虽然我们还需要几周的时间才能完成并汇报我们的最终财务结果,我们希望能给大家传达一些初步信息。我们的最终结果可能与这些初步的预期有出入。

当我们在60天前与各位提到我们的第一季度指导时,我们已然知道这第一季度将受到宏观经济和苹果公司特定因素的影响。根据我们对这些因素将如何影响我们财务结果的估计,我们预测这一季度将呈现小幅营收增长。若各位还记得,我们曾提到四个因素:

首先,我们知道iPhone推出的不同时间将会影响我们的逐年比较。我们的最高端型号iPhone XSiPhone XS Max2018年第四季度出货,促进了该季度的早期销售和财务表现,而于2018年第一季度出货的iPhone X则促进了当时12月份那一季度的早期销售和财务表现。我们知道这些将使得2019年的第一季度略显疲软,但这依旧大致符合我们的预期。

其次,我们知道强势的美元将造成外汇逆风,并预期这一趋势将减少我们的营收增长,相比上一年大约减少200个基点。这也大致符合我们的预期。

第三,我们知道我们在本季度推出的新产品数量前所未有,并预期供应制约将限制我们某些产品在第一季度的销售量。同样,这也大致符合我们的预期。Apple Watch Series 4iPad Pro的销售量在本季度受到限制。AirPodsMacBook Air的销售量也受到限制。

第四,我们预期某些新兴市场将出现经济疲软。事实证明,这一影响要显著高于我们的预期。

此外,上述和其他因素也导致iPhone升级次数低于我们的预期。

上述最后两点因素导致我们调低了这一季度的营收指导。我希望接下来在这最后两点因素上进行深入阐述。

新兴市场挑战

虽然我们预计主要新兴市场会面临一些挑战,但我们并没有预见到经济减速的程度,特别是在大中华地区。事实上,我们的大部分收入都不足以达到我们的指导,而且我们的全球收入同比下降超过100%的情况都发生在大中华地区的iPhoneMaciPad上。

中国经济在2018年下半年开始放缓。政府报告的三季度GDP增长率是过去25年来的第二低。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环境已经受到与美国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的进一步影响。外部不确定性增加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似乎也传导到了消费者,随着季度的进展,我们在中国的零售店和渠道合作伙伴的流量都在下降。市场数据显示,大中华区智能手机市场的萎缩特别明显。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但我们相信,苹果在中国的业务前景仍旧光明。中国的iOS开发者社区是世界上最具创新性,创造性和活力的社区之一。我们的产品在客户中拥有强大的追随者,他们具有很高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我们在中国的业绩包括服务收入创下新纪录,我们的设备安装基数在过去一年有所增长。我们为能参与中国市场而自豪。

iPhone

iPhone营收低于预期,尤其是大中华地区,贡献了业绩指引中的所有营收下滑,且远超同比营收的下滑。事实上,除iphone以外的业务(服务,MaciPad,可穿戴设备/家庭/配件)合计增长近19%

大中华地区和其他新兴市场是iPhone营收同比下滑的最主要原因,但在一些发达市场,升级后的新版iPhone表现也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强劲。一些市场的宏观经济挑战是这一趋势的关键因素,不过我们认为还存在其他的广泛影响iPhone业绩表现的因素,包括消费者逐渐适应运营商补贴变少,美元强劲带来的价格上涨,以及一部分消费者享受iPhone电池更换成本显著下降的好处。

 

Tesla车交付量低于预期 股价大跌

作者  |  2019-01-0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特斯拉宣布,该公司在2018年第四季度每天生产和交付近1,000辆汽车,创造了生产和交付的新纪录,并将在美国每辆汽车降价2,000美元。tsla

然而,由于模型3的交割数据不如分析师所预期,特斯拉的股价在周三美国股市之前一直在扩大。美国股市在开盘后跌幅超过10%,一度刷新至300美元以下。

特斯拉声明指出,第四季度共制造了6,1394辆3型,符合公司的预期,并比第三季度增加了15%;交付数量为63,150,比第三季度增长13%。本季度,超过四分之三的订单来自新客户。

在第四季度,特斯拉的总交付量为90,700台,比第三季度的历史高位增长了8%。第四季度的汽车总产量为86,555辆,比第三季度的历史最高水平高出8%。

在整个2018年,特斯拉共交付了145,846辆Model 3和99,394辆Model S和Model X,几乎与该公司前几年交付的汽车总数相同。

此外,特斯拉还表示,由于美国买家购买电动汽车的联邦退税额在元旦之后从7,500美元减少到3,750美元,因此该公司将降低Model S、 Model X和Model 3的单价。今天。 $ 2,000。

 

加拿大鹅”北京店开业,股价大涨8%

作者  |  2018-12-3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经过大幅下挫,加拿大着名的羽绒品牌“加拿大鹅”(Canada Goose)曾被报道遭到中国网民的抵制。然而,28日在北京开设的品牌旗舰店并没有受到此事件的影响,并且照常营业。股价开盘大涨8%

29日,记者来到北京三里屯旗舰店观摩现场。大约有30人排队等候。记者认为,为了避免商店过度拥挤,该品牌采用了一般奢侈品店面的做法来限制进店的人数。品牌店的工作人员还表示,进入商店大约需要30分钟。

该报披露,许多走出商店的人都在搬东西。一位30岁的北京女性公民说,她买了一件7000元的羽绒服,因为她在美国购买了羽绒服,觉得质量特别好。

她还说,之前听说加拿大鹅因孟X洲事件而被推迟,但这根本不影响她。“这不是一件衣服吗?”

根据美股投资网的说法,1230日,北京的气温低于新气温,但客户仍然在商店门口排队。排队时间超过30分钟。在没有折扣的情况下,热衣服已售罄。

 

TradesMax 曾经分析过这只加拿大“鹅”股一年暴涨5 https://www.tradesmax.com/component/k2/item/4685-canada-goose

 

基本面分析:

1.盈利能力:GOOS资产收益率为14.89%,整体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为8.83%GOOS的资产收益能力表现要强于其同行的平均水平。其股本回报率为36.35%,整体行业平均股本回报率为17.78%,反映了公司利用资产净值产生纯利能力要远高于同行的水平。同时其净利率处在15.19%的水平并一倍高于其同行平均水平(6.83%)。

2. 估值:GOOSPE54.97 前瞻PE34.25这都要远高于整体行业平均水平17.38反映出公司估值较贵。

3. 成长:GOOS在去年经历了每股收益96.97%的增长率,体现了其较强的成长性。在未来的两年里增长率被预计会以37.00%的速率增长。同时其去年的营收增长为49.95%。但是相较去年的增长与未来的预计,GOOS的增长率在减缓。

4. 健康度:GOOS的流动比率为3.91(高于整体行业的平均值3.67);速动比率为1.73(行业平均值1.79),这反映出其变现能力以及短期偿还能力较强,金融环境比较健康。

2015年以来,加拿大鹅的盈收每年递增,2016增长15.5%2017增长38.75%2018的盈收增长更是达到了49.75%。但是P/E值高达61.17估值较贵,若无后续持续增长,价格可能会持续下跌。目前加拿大鹅的首要任务是全球扩张,同时加拿大鹅将从冬季服装扩展到春季和秋季。预示着未来其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当然,加拿大鹅也有负面报道缠身,虐杀动物,非法捕获郊狼,这种种行为遭到全球动物保护人士的抗议。很多好莱坞明星怕绯闻缠身也脱下了加拿大鹅换上其他品牌。事件是否会慢慢发酵,未来是否会遭到更多人的抵制还犹未可知。

https://www.tradesmax.com/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