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刚刚开始,股市即将进入第二季度财报季,这是对市场的下一个重大考验之一。企业财报季将于7月14日和15日开始,届时摩根大通(JPMorgan)、花旗集团(Citigroup)和其他大银行将公布财报。
市场目前预计在这个财报季可能会看到更多向下修正,美国企业对下半年业绩的预测听起来会更加谨慎。一些分析师称更多的公司可能会效仿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一些“对即将到来的经济飓风”观点。
这会对美股带来一定冲击。在第一季度增长11.4%之后,分析师预计第二季度的利润增速将放缓至5.6%,但第三和第四季度的预期仍显示,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公司的利润增速为11%或更高。
“这个财报季会非常有趣,市场目前情绪较悲观和对盈利下调的预期,”Evercore的Emanuel说。他说,他预计股市将受到影响,因为收益预期被下调。“我们的预期是,利润将降至目前的水平,甚至可能低于目前的水平。”
有数据显示预计收益率跌幅最大的板块将是金融板块,以及通信服务板块,收益降幅为14%,科技公司的收益预计将增长2.5%。能源板块将表现最强。
策略师说,即使在过去一周的抛售之后,市场仍有可能在财报发布前取得一些上行进展。不过Emanuel说,可能是7月的美联储会议扼杀了市场的上涨,但投资者会再次消化大幅加息。
CFRA首席投资策略师萨姆斯托瓦尔(Sam Stovall)认为,“如果历史重演,从时机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获得了一个可交易的反弹,但随后我们开始看到第二季度报告给出了下行指引,市场估值仍然过高,然后我们会在第三季度的某个时候遭遇抛售。”
宏观方面,市场预计美国经济将进入2022年下半年之后,一些经济阻力仍较大。现在的问题是,当前这段时期最终是控制通胀的必要减速期,还是可能造成更大损害的全面衰退。
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都属于前一阵营。但人们越来越感到不安的是,后一种情况很容易就会发生。
穆迪分析公司(Moody s Analytics)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Mark Zandi)表示:“经济在衰退前通常没有前兆。”“即使可以避免衰退,但整个过程可能让市场不舒服。”
DWS美洲区首席投资长比安科(David Bianco)说,他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的每次会议上加息,直到年底前将联邦基金利率调至3.5%,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目前为1.50%至1.75%。
比安科说:“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可能在2023年第一季度出现小规模衰退,可能是在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通胀环境仍在恶化,我认为这是一种与我们以前看到的非常不同的衰退类型,但是银行不会受到冲击。”因此,银行股是DWS行业策略基金中青睐的投资品种之一。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7月4日,芯片股普跌,截至收盘,银河微电(688689)跌6.64%,兆易创新(603986)跌6.24%,北方华创(002371)跌5.66%。
对于今日芯片股大幅下跌,券商人士对分析师表示,有传言晶圆代工扩产放缓,存储器价格可能下降,带来一些情绪扰动。近日有报道称台积电出现三大客户调整订单——目前苹果iPhone14系列量产已启动,但首批9000万台出货目标已削减一成;AMD(超微半导体)调减今年第四季度至2023年第一季度共约2万片7/6纳米订单;英伟达要求延迟并缩减第一季度订单。
Wit 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台积电是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风向标,台积电如果被砍单,那就意味着其他晶圆代工厂商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挑战。但是消费市场需求变化传导到晶圆代工领域有时间差,目前并没有在业绩中明显表现出来,但是有部分晶圆代工厂已经调低了市场预期。
另外,林芝称,最近台积电股价一直低迷中,是因为消费电子市场低迷导致投资人对市场前景悲观。面向消费电子产品的驱动芯片、MCU价格正在持续下滑。
一位芯片行业人士表示,受消费电子市场低迷影响,下游电子产品价格下降太快,上游芯片厂商猝不及防,在与客户洽谈过程中,很多电子产品厂商都要求降价。与此同时,很多IC厂去年高价库存还在,库存太多,压力太大。之前的涨价主要集中于上游晶圆代工与封测芯片,目前这两部分价格基本不变,但IC价格已经普遍下滑,根本上还是因为下游终端需求疲软。
目前芯片股下跌行情普遍,7月1日,美股芯片概念股遭受重创,芯片板块成为标普500指数中表现最差板块,美股盘中,台积电跌6.4%,荷兰芯片制造商阿斯麦跌6.6%,意法半导体跌4.5%,英飞凌跌4.7%,英伟达跌4.5%,高通跌3.9%。
包括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AMD 在内的几多家芯片制造商表示,通胀上升与经济降温正在减少消费者与企业的支出,全球芯片需求将减弱。美光科技表示,虽然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但公司大幅下调第四财季展望中的营收目标,并表示市场 “ 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将大幅走软。”
此前,中航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郁峰表示,半导体前期已经历一轮上涨,目前调整仍在进行中,操作层面上不建议在当下去猜测所谓的“底”。更加稳妥的方式是等待半导体相应板块行业个股企稳之后,出现右侧交易机会,因为半导体个股整体弹性较大,所以一旦出现调整,幅度便可能较为激烈,因此最好遵循顺势而为的原则,从右侧进入,而不是目前就进行进入动作。
相关报道
半导体芯片全球开杀:砍单风暴扩大 更有报价雪崩!
台积电也难幸免?消费电子芯片或遭大客户砍单 映射半导体结构性趋弱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在特斯拉公布不及预期的二季度交付量后,华尔街投行纷纷忙着调整对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预期。其中,摩根大通尤为悲观,认为特斯拉股价或将再跌40%。
摩根大通认为,由于特斯拉在奥斯汀和柏林等新工厂生产放缓,公司股价可能会进一步下跌。
在周一的一份研报中,摩根大通将特斯拉目标价从395美元下调至385美元,较当前水平低约40%。周二,特斯拉股价上涨2.55%,报699.2美元。今年以来,该股已经累计下跌逾40%。
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大通给出的385美元目标价,远远低于市场的目标价中值950美元。该行长期以来一直看跌特斯拉,并且对特斯拉的目标价一直是华尔街主要投行中最低。
特斯拉上周六表示,第二季度交付量接近25.5万辆,同比虽然增长27%,但较第一季度下降约18%,为2年来首次环比下滑。该数据也不及接受FactSet调查的分析师估计的约26.4万辆。
摩根大通分析师表示,不可控因素(疫情防控)导致的产量下降,可能是特斯拉二季度交付量承压的最大原因。
他们还指出,位于奥斯汀和柏林的特斯拉新工厂的具体生产问题可能会影响公司产量和财务业绩。
特斯拉CEO马斯克最近对奥斯汀和柏林工厂目前的状态表达了不满,他表示这两家工厂是“巨大的金钱熔炉”,已经损失了数十亿美元。这两家工厂需要大量的费用来运营,但由于电池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它们几乎没有带来任何产量。
由于马斯克的言论,再加上特斯拉第二季度交付量不及预期,摩根大通将对该车企第二季度每股收益的预期从2.26美元下调至1.7美元。
摩根大通分析师还表示,考虑到电池金属价格急剧上涨,但特斯拉宣布的提价通常只适用于新订单,而不适用于现有订单,这可能会给特斯拉第二季度业绩带来下行风险。
华尔街投行纷纷调整对特斯拉的预期
华尔街投行近几日纷纷忙着调整对特斯拉目标价和业绩的预期。
CFRA的分析师Garrett Nelson将特斯拉12个月目标价下调了100美元至1100美元,并将其对该公司2022年调整后每股收益的预期下调了25美分至10.6美元。
Nelson警告称,在奥斯汀和柏林工厂实现更高的效率之前,这两家工厂可能仍会拖累业绩。
高盛分析师Mark Delaney将特斯拉第二季度每股收益预期从1.24美元下调至68美分,以“反映交付和汽车毛利率下降”。他预计,特斯拉第二季度的毛利率将从26.5%降至25.5%左右,原因包括销量下降以及柏林和奥斯汀工厂面临的“挑战”。
不过,这位分析师将特斯拉目标股价维持在1000美元,评级为“买入”。
实际上,特斯拉目标价下调潮在该公司公布第二季度交付量之前就开始了。
瑞穗分析师拉Vijay Rakesh上周将特斯拉目标价从1300美元/股下调至1150美元/股,他担心零部件成本上升以及汽车价格下降将限制该公司未来的销售和盈利。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最近将特斯拉目标价从1300美元下调至1200美元。瑞信分析师Dan Levy则将特斯拉目标价从1125美元下调至1000美元。
特斯拉将在7月20日美股盘后公布第二季度收益。FactSet分析师一致认为,特斯拉二季度销售额为170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91美元。相比之下,2021年第二季度销售额为120亿美元,每股收益为1.45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当地时间7月5日,欧洲议会以压倒性多数分别通过了《数字服务法》和《数字市场法》,这两部法律先后在今年4月和3月由欧盟委员会提出,并与欧洲理事会达成一致。一些议员声称,这两部法律的通过具有里程碑意义,将能够约束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的权力。
《数字服务法》以539票赞成、54票反对、30票弃权,获得通过;《数字市场法》以588票赞成、11票反对、31票弃权,获得通过。
《数字服务法》规定,在欧盟经营的大型门户网站和社交媒体公司必须加强对非法内容的审查和用户数据的保护。
《数字市场法》则要求被称为“看门人”的大型平台公司不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打压其他竞争企业,不能未经用户许可强行推送广告或安装应用软件。
违反上述两项法律的企业都将被处以巨额罚款。据悉,违反《数字市场法》的企业将面临高达其全球年营业额10%的巨额罚款,以及高达20%的再犯罚款;违反《数字服务法》的企业可以对它们处以全球营业额6%的罚款,在屡次严重违规的情况下,还可以禁止它们在欧盟单一市场内运营。
据悉,这两部法律将于2024年1月前后生效实施,被认为是主要针对谷歌、苹果和亚马逊等美国互联网巨头。今年早些时候,欧盟成员国与欧洲议会的成员代表就这两部法律达成了一致,但仍有一些细节有待解决。
接下来,这两部法律还需要通过欧盟理事会的批准,经欧洲议会议长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签署后,这两部法律将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公布,并在公布20天后生效。
欧盟反垄断负责人玛格丽特·维斯特格已经建立了一个《数字市场法》工作组,预计将有大约80名官员加入,不过批评人士称,这一工作组力度不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执行这些规定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
欧洲议会议员安德里亚斯·施瓦布呼吁成立一个更大的特别工作组,以对抗大型科技公司的雄厚财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根据多家英国媒体的报道,美国迪士尼公司的标志性动画形象米老鼠的版权保护期即将到期。迪士尼公司可能将在不久后失去这一长达95年的形象的专有权。
消息一出,相关话题冲上热搜榜。
美国迪士尼公司的创始人华特·迪士尼于1928年创造了“米老鼠”这个动画形象,并在同年的《汽船威利》电影中首次亮相。
长久以来,米老鼠已成为迪士尼公司的象征。它每年可以为迪士尼公司带来几十亿美元的收入。
但美国版权保护法规定,这一形象的版权保护期为95年。这也就意味着,2年后,也就是从2024年开始,米老鼠形象将自动进入公共领域。据英国《镜报》消息,在此之后,任何想要使用米老鼠形象的人不用申请,也无需支付版权费用,就可以对其随意使用。
截至目前,还不清楚迪士尼公司是否会采取额外行动延长版权保护期,公司也没有发表相关评论。然而此前,迪士尼公司曾在1976年和1998年几次游说,并通过修改法案的方式将米老鼠形象的版权保护期从最初的56年延长至现在的95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分析师Nick Timiraos撰文表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承认,美联储最近以75个基点的幅度加息,这是自1980年代以来最激进的步伐,增加了经济下滑的可能性。然而美联储官员们表示,他们接受导致经济衰退的风险,因为他们决心阻止更糟糕的事情:能够令通胀维持在高位的消费者心理变化。
经济衰退是痛苦的,因为数百万人失去工作。但央行行长们对1970年代的经历感到害怕,他们认为高通胀更糟糕,因为它扭曲了经济行为,并可能在以后导致更严重的衰退。在高通胀预期占据上风后,高通胀在1970年代变得根深蒂固。在1980年代初期,美联储暴力加息,降低了通货膨胀率,但引发了经济衰退,令当时的失业率达到了大萧条以来的最高水平。
俄乌冲突导致的燃料成本上涨和供应链中断,加剧了去年已经很高的通货膨胀。去年,在美国经济重新开放和政府刺激措施的推动下,需求激增,通胀走高。上周公布的美联储最看重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显示,5月份PCE较上年同期增长6.3%,不包括食品和能源项目的核心价格同比上涨4.7%。
当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超过经济的供应能力时,通货膨胀就会上升。央行官员们认为,当失业率低于某个自然均衡水平时,劳动力市场吃紧会给工资和物价带来上行压力。当失业率处于自然水平时,官员们认为通货膨胀受到公众预期的强烈影响,而公众预期可以自我实现。如果消费者们预计价格会在一年内上涨,他们会立即购买。人们认为未来会发生什么,对他们今天的行为方式至关重要。
对通胀预期的担忧是美联储官员们6月将基准利率上调0.75个百分点的原因之一,他们还暗示可能会在7月会议上批准再次如此大幅度的加息。
去年通胀开始上升时,美联储官员们最初没有做出反应,因为他们认为价格上涨是由临时因素推动的。自1990年代以来,通胀率一直处于低位且稳定,这让他们相信通胀预期也会稳定或“锚定”在美联储2%的目标附近。
经济学家们有一套衡量通胀预期的方法,包括消费者调查、债券市场工具和计量经济模型。许多指标表明通胀预期偏高,但仍在近期的历史范围内。
美联储官员们感到紧张,有几个原因:
一是,经济文献表明,当通货膨胀率较低时,人们不太关注价格变化。然而,一旦价格上涨得足够多,他们就会注意到,从而影响他们的长期预期。
二是,美联储高级经济学家们最近强调了业内人士们对预期如何演变的理解存在差距。“看起来像锚的东西实际上是帆,而很长时间没有风了。”
三是,经济遭遇多次冲击。新冠疫情最初扰乱了供应链和雇佣关系。激进的刺激政策触发了更多的需求,这进一步加剧了经济重新开放时的瓶颈。今年春天,乌克兰局势导致能源、食品和大宗商品价格飙升。
鲍威尔此前表示,发生了一系列冲击,人们越来越关注相关事宜。风险在于,由于多重冲击,过渡到了更高的通胀,而美联储的工作实际上是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目前的数据表明长期通胀预期仍然稳定,但这里有一个时钟在运行,如果假设长期通胀预期在持续高通胀的情况下将无限期地保持稳定,那将是糟糕的风险管理。
有分析显示,假设没有新的冲击,如果长期通胀预期不上升,美联储只需在明年将其基准利率提高至3%-4%,从而在未来几年通胀会降至2%的目标;然而如果长期通胀预期认为当前的通胀水平会持续下去,美联储将需要将基准利率提高到9%,才能达到同样的结果。
鲍威尔曾表示,在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通胀正在缓解之前,美联储不会放慢加息速度。一些经济学家们担心,这会让加息过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加息会影响经济,而通胀数据是滞后指标。上周美债收益率下跌,反映出投资者们认为,在今年大幅加息后,美国经济衰退可能导致明年美联储降息。
回顾上世纪70年代,1972-1974年,美联储大幅加息,经济陷入急剧下滑。美联储在1975年降息。通货膨胀率下降,但仍然稳定在较高的水平,此后开始上升。分析认为,1970年代的时候,美联储从未解决过这个问题。鲍威尔近期表示,他不会再重蹈覆辙。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北京时间6日凌晨,美股周二收盘涨跌不一。国债收益率走低推动科技股上涨。美国WTI原油重挫逾8%跌破100美元。摩根士丹利预测美国经济放缓程度将比预期更严重。高盛预计未来两年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约为50%。
道指跌129.44点,跌幅为0.42%,报30967.82点;纳指涨194.39点,涨幅为1.75%,报11322.24点;标普500指数涨6.06点,涨幅为0.16%,报3831.39点。
周二早间美股三大股指悉数走低,道指一度下挫逾700点,标普500指数下跌2%。
原油期货价格周二重挫,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割的西德州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收跌8.93美元,跌幅为8.24%,报收于每桶99.50美元,创3月中旬以来最大跌幅。
本周市场最重视的经济数据是周五的6月非农就业报告。据经济学家估计,6月非农就业增长可能放缓,预计新增就业岗位25万个,低于5月份的39万个,预计收益率将持平于3.6%。
周二美股成交额冠军特斯拉收高2.55%,成交188.8亿美元。德国监管机构要求特斯拉召回5.9万辆有故障的Model Y和Model 3.由于应急系统出现故障,德国汽车监管机构要求特斯拉召回Model Y和Model 3,该要求仅限于德国境内的这两款车,全球约有5.9万辆受到影响。
另据媒体报道,由于比特币最近三个月价格暴跌,特斯拉可能会在即将公布的第二季度业绩报告中报告大约4.4亿美元的比特币减值损失。这一亏损额相当于特斯拉去年年度利润的9%左右。
成交额第2名苹果公司收高1.89%,成交99.1亿美元。欧洲议会周二通过了被认为是主要针对谷歌、苹果和亚马逊等美国互联网巨头的《数字服务法》和《数字市场法》。
《数字服务法》规定,在欧盟经营的大型门户网站和社交媒体公司必须加强对非法内容的审查和用户数据的保护。《数字市场法》则要求被称为“看门人”的大型平台公司不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打压其他竞争企业,不能未经用户许可强行推送广告或安装应用软件。违反上述两项法律的企业都将被处以巨额罚款。
可能受到欧洲议会立法影响的其他公司重,亚马逊收高3.6%,成交82.44亿美元,成为今日美股成交额第4名。第7名谷歌A股(GOOGL)收高4.16%,成交42.8亿美元,第8名谷歌C股(GOOG)收高4.41%,成交40.4亿美元。
第9名埃克森美孚收跌3.13%,成交29.1亿美元。受原油价格重挫影响,周二美股油气板块普遍下挫。第11名西方石油公司收跌2.2%,成交23.1亿美元。第14名美国西南能源公司收跌6.62%,成交16.8亿美元。第16名雪佛龙(142.66, -3.85, -2.63%)公司收跌2.63%,成交15.9亿美元。
第10名阿里收高3.56%,成交23.5亿美元。野村证券维持对该公司的“买入”评级,目标价由131美元上调至145美元。野村证券还下调其2023/24财年收入预测,但上调EBITA预测。
第12名元宇宙概念股Roblox收高14.03%,成交22.8亿美元。
第13名美光科技收高5.74%,成交18.7亿美元。美光大幅下调其第四财季展望中的业绩目标,预计下一季度营收落在68-76亿美元区间内,预计每股收益为1.63美元,均远低于此前华尔街投行平均预期的90.5亿美元和2.57美元。
美光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表示,包括个人电脑(PC)和智能手机在内的消费市场终端需求疲软,正明显拖累全球内存行业需求。他预计今年智能手机销量将出现中个位数的下降,今年PC销量将下降近10%。
以下为美股当日交易最活跃的20只股票(按成交额):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投资者对美国第三季度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这使得本周五的6月份就业报告可能成为市场重要催化剂。此外,美联储在周三将公布上次利率会议纪要。
6月非农就业人数料较5月新增39万人有所放缓,但仍显示就业增长稳健。数据显示,经济学家预计6月份新增就业25万人,失业率稳定在3.6%。
但经济学家预计,随着美联储收紧利率政策挤压经济,就业数据将放缓。就业市场的一些裂缝有可能在周五数据开始显现。就业增长放缓被认为是一件好事,但在就业市场放缓、不那么热门和过于低迷之间存在一个平衡。
就业应该会从5月份开始放缓,安盛投资管理公司(AXA Investment Managers)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戴维佩奇(David Page)表示:“人们的共识是25万新增非农, ”我不介意猜测,到第三季度初,这个数字会在15万到20万之间,到今年年底,这个数字肯定会更低。
Page表示,其他数据也在放缓,包括消费者支出、收入和ISM 6月制造业调查就业分项数据。就业分项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下降至47.3.该指数低于50意味着经济收缩。
“这是我们正在看到的趋势的一部分。很明显,这是经济的放缓。”“警告信号开始出现,我们越看到这些警告信号开始渗透到劳动力市场,美联储就越需要注意,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关注下周五的就业报告。”
另一方面,如果就业数据特别强劲,市场可能会做出负面反应,因为这意味着美联储将被迫采取积极行动,通过更大幅度加息来对抗通胀。
CFRA首席投资策略师Sam Stovall表示,“如果就业数据强劲,且美联储保持强硬,我认为这将继续给市场带来压力。”“如果一个衡量加息对经济影响程度的主要指标没有显示出来,这意味着美联储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许多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将在7月底的下一次政策会议上再升息75个基点,但9月的走势则不那么确定。
佩奇表示,他预计美联储对7月加息规模的辩论将超过市场预期,美联储最终可能加息50个基点,低于预期。佩奇预计,美联储将对经济放缓和金融环境收紧保持敏感。他指出,历史上很少有美联储“在如此狭窄的着陆跑道上实现软着陆”的例子。
市场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经济很容易陷入衰退,而且很难预测。上周,在经济数据疲软以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言论后,市场专家更加担心经济下滑。鲍威尔暗示,美联储将尽其所能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胀,引发市场担忧决策者是否愿意利用经济衰退来减缓物价上涨。
经济学家们对经济何时以及是否会进入衰退存在分歧,但市场越来越多地反映出经济将出现收缩。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的GDP Now跟踪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预计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2.1%。如果这个预测是准确的,这将导致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也就是华尔街所认为的经济衰退。第一季度收缩了1.6%。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在小摩上周末刚刚高喊“380美元”的天价预期后没几天,花旗就喊出“年底65美元”的惊人看空预期。
截止发稿,布伦特原油的交易价格还徘徊在每桶113美元附近。短短几天内,两大华尔街投行一个预测油价还能翻几倍,另一个却预测油价将腰斩,多空对决的火药味十足。接下来,无论油价如何变动,两大投行中总有一个将被“打脸”。
花旗看空石油:明年底可能跌至45美元
上周末,摩根大通的一份报告惊呆了市场:摩根大通的Natasha Kaneva等分析师预计,假如G7实施限制俄油上限的举措遭致俄罗斯报复性减供,可能导致布伦特原油在极端情况下飙升至380美元。
摩根大通分析师们写到:如果俄罗斯每日原油供应减少300万桶,将推动基准布伦特原油价格升至190美元;而最坏的极端情况是俄罗斯每日供应减少500万桶,这可能意味着每桶原油价格飙升至380美元。
然而还没过两天,花旗集团全球商品研究主管Ed Morse等分析师却给出了一个截然相反的预测。
花旗分析师们警告说,如果全球出现严重影响石油需求的经济衰退,到今年年底,原油价格可能跌至每桶65美元;到2023年底,原油价格可能跌至每桶45美元。
花旗分析师称,这一预期是基于OPEC+产油国没有任何干预举措,以及石油投资减少的假设情景之上。
花旗的展望将当前的能源市场与上世纪70年代的危机进行了比较,并表示:“就石油而言,历史证据表明,只有在全球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中,石油需求才会出现负值。但在所有经济衰退周期中,油价都会降至大致的边际成本。”
1970年代初石油危机重演?
实际上,这并非花旗首次表达看空立场。早在近一个月前,花旗就曾提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飙升将伤害全球经济,其冲击力可能可以与1970年代初石油危机相媲美。
花旗预计,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全球大宗买家今年向大宗生产商支付的费用将比2019年增加5.2万亿美元,这相当于全球GDP的约5%。而如果下半年远期价格兑现,全球大宗买家的支付费用将比2019年增加6.3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6.2%。
这意味着除了大宗生产商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以外,其他大宗消费者都将遭受损失。在这一过程中,欧洲和部分新兴经济体最容易受到打击,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也会随之飙升,而这又将反过来打击石油需求,从而拉低油价。
花旗早在6月初就下调了全球石油需求预期,并在约半个月前下调了马拉松石油等多家美国石油股的评级,表示“鉴于相关的经济风险,原油上涨的潜力已经减弱”。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炎炎夏日,和气温一起飙升的还有巴菲特对能源股的热情。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文件显示,伯克希尔上周斥资5.82亿美元买入西方石油990万股股票,总持股比例已攀升至17.4%,较第二大股东先锋领航的持股量高出约60%。此外,伯克希尔还拥有10万股西方石油优先股,价值100亿美元,同时还有以50亿美元收购额外8390万股的权证。这也意味着伯克希尔的实际持股比例已经远远超过20%。
股神持续加仓西方石油等能源巨头,背后在酝酿什么?看好能源股逻辑何在?
正酝酿更大动作?
事实上,巴菲特和西方石油的“缘分”由来已久。
2019年,巴菲特投资100亿美元,协助西方石油并购安达科石油(Anadarko Petroleum)。但在疫情暴发后,各大能源公司股价暴跌,2020年巴菲特选择了清仓西方石油,抛在了黎明前。
此后,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世界对能源的旺盛需求再度燃起,供需矛盾愈发突出,油价也随之飙升。巴菲特在今年2月份西方石油财报电话会议上与该公司首席执行官交谈后,就开始大手笔买入西方石油。巴菲特坦言:“我们看了西方石油2月25日的财报电话会议,随后我们买下了所有能买的东西。我看了财报中每一个数字,西方石油首席执行官Vicki Hollub正以正确的方式经营公司。”
今年一季度西方石油的财报也没让股神失望。5月中旬西方石油公布财报,第一季度归属股东的净利润为46.76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相比之下,2021年同期净亏损为3.46亿美元。第一季度西方石油净销售额为83.49亿美元,同比飙升逾50%。自由现金流为33亿美元,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在亮眼业绩等因素助推下,西方石油今年迄今为止一直是标准普尔500指数中表现最好的股票,年内股价几乎翻倍。
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伯克希尔持续加仓西方石油,市场愈发猜测股神可能有意全盘收购。投行Truist Securities在报告中称,一旦西方石油信用状况改善,伯克希尔可能会收购其全部股权。
Truist Securities董事总经理Neal Dingamm分析称,一旦西方石油公司成为投资级公司,巴菲特很有可能买下西方石油剩余三分之二的股权。伯克希尔通常只持有投资级公司,而西方石油“很快就会成为投资级公司,其债务可能很快降至200亿美元以下”。他预计西方石油今年晚些时候就会达到投资级。
看好能源股逻辑何在?
从今年巴菲特的投资动作来看,能源股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在伯克希尔一季度逆势加仓的410亿美元中,近一半都是石油股。除了西方石油外,伯克希尔还在今年一季度大幅增持另一家原油巨头雪佛龙。截至一季度末,伯克希尔对雪佛龙的投资为259亿美元,相当于持有约1.59亿股,这远高于2021年第四季度末持有的约3800万股。
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曾被问及为何重仓持有石油股。巴菲特表示,目前美国政府有不少战略石油储备,现在大家可能会觉得,美国有这么多石油储备是好事。“但仔细想想,现在的储备其实依然不够多,三到五年就可能没了,你也不知道三、五年后会怎样。”
巴菲特近期还解释称,ESG问题以及投资者对传统能源行业的普遍冷漠,导致该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大幅震荡,这直接影响相关行业公司市场价值,创造了买入机会。
股神这番话其实已经透露了看好能源股的原因:未来能源会很“紧缺”。
新纪元期货研究所所长王成强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分析称,地缘危机将国际油价推向高位,而行业资本支出显著滞后于油价。今年一季度国际油气公司的资本支出距离历史高位仍有近半的差距,行业长期以来资本支出不足的问题较为严重,这是看涨油气行业价值的底层逻辑。
能源股低廉的价格也满足巴菲特价值投资的理念:即便经历股价上涨,西方石油的交易价格还不到2022年预计收益的6倍。
一家大型期货公司资深原油分析师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分析称,巴菲特增持西方石油等能源股并不意外,因为股价足够便宜,而且巴菲特也看好能源行业。能源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传统化石能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投资不足也意味着,能源市场供应紧俏的格局短期内很难改变,能源股未来的表现值得期待。
这一点也得到了油气巨头的呼应。雪佛龙首席执行官Mike Wirth坦言,石油行业的需求增长远快于供给,增加炼油产能并不容易,特别是在当前环境下。“你考虑的是10年期的资本投入,并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为股东提供回报,而目前的政策环境是,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说:我们不想要这些产品。”
官方层面,拜登政府一方面要求美国生产商增加产量,一边也在酝酿对油气巨头动手,拜登抱怨这些油企赚的钱“比上帝还多”。同时,美国国会已经准备立法对大型油企的超额利润征收暴利税。
对于未来而言,虽然可再生能源是大势所趋,但最近的供应链中断和天然气价格飙升还在不断提醒投资者,在绿色转型的过程中,化石燃料仍将扮演重要角色。
“尽管全球正在推进碳中和进程,但传统能源依旧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有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关系。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世界仍将依赖传统能源。”王成强展望道。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