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万亿疫苗巨头突发黑天鹅-耐克也崩了-多只明星股突然大跌!发生了什么?

作者  |  2021-09-2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周五,美股表现平平无奇,但不少明星股突然大跌。

万亿疫苗巨头Moderna突发黑天鹅,大跌5%,辉瑞、Biontech、诺瓦瓦克斯也跟跌,四巨头市值共蒸发超千亿。

服饰巨头耐克也崩了,不仅最新季报营收不及预期,还下调了全年销售预期。

矿机巨头也因比特币闪崩而暴跌,嘉楠科技收盘跌超21%。

拜登发声:加强针免费,将加强接种力度

不打疫苗将影响经济复苏

当地时间周五,美国总统拜登就疫情和疫苗问题发表重磅讲话

拜登指出,新冠疫苗加强针是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内容。

拜登还强调,新冠疫苗加强针将是免费且容易获得的,将在短期内加大新冠疫苗加强针的接种力度。

拜登指出,大多数接种了辉瑞疫苗的人都可以接种加强针,但他也表示,对于新冠疫苗加强针的决定将由科学家和医生做出。

拜登还在讲话中提到,仍然有超过7000万的美国人没有注射第一剂新冠肺炎疫苗。

拜登还强调,不接种疫苗将让经济复苏陷入危险之中。

突发黑天鹅,万亿疫苗巨头大跌

多只疫苗概念股跟跌,四巨头蒸发千亿

拜登的讲话未能对疫苗企业股价起到太多提振作用,昨夜,万亿疫苗巨头还突发黑天鹅事件,股价也出现大幅回调。

美东时间周五,疫苗巨头Moderna表示,公司的新冠疫苗目前在秘鲁没有得到批准;公司将与监管机构合作,在销售前争取必要的批准。

在此消息的影响下,Moderna收盘跌超5%,市值蒸发98.71亿美元,约合638亿人民币。

截至收盘,Moderna市值为1736.24亿美元,约合1.12万亿人民币。

在Moderna大跌的带领下,还有多只疫苗概念股回调。

辉瑞微跌0.57%,市值蒸发14.12亿美元,约合91亿人民币。辉瑞合作伙伴BioNTech也跌超5%,市值蒸发47.34亿美元,约合306亿人民币。诺瓦瓦克斯也跌超3%,市值蒸发6.8亿美元,约合44亿人民币。

周五,上述四家疫苗巨头市值共蒸发约1079亿人民币。

营收不及预期,还下调全年销售预期

耐克大跌6%,市值蒸发超千亿

刚刚公布财报不久,耐克就开启下跌模式。周五,耐克跌超6%,市值蒸发158亿美元,约合1021亿人民币,领跌道指成分股。

当地时间周四盘后,耐克公布了最新季报。据其财报,报告期内,耐克实现营收122.48亿美元,同比增长16%,低于市场预期的124.64亿美元。

分地区来看,报告期内,耐克北美业务的总营收为48.7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42.25亿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总营收为33.0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9.10亿美元;大中华总营收19.8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7.80亿美元。

据悉,生产和发货的延迟影响了耐克的收入增长,7月,耐克越南工厂还一度因疫情而关停。耐克周四也表示,由于供应链持续中断,交货期延长,在途库存增加。

此外,耐克还下调了2022财年全年的销售预期,并表示预计假日购物季期间将出现延迟,原因是供应链紧张导致运费飙升,产品在运输途中受阻。

利润表现方面,报告期内,耐克实现净利润18.74亿美元,同比增长23%,市场预期为18.12亿美元。

财报发布后,摩根士丹利分析师Kimberly Greenberger将对耐克的目标价从221美元下调至201美元,但依然维持“增持”评级。该分析师认为,市场对耐克产品的潜在需求似乎仍然很强劲,暂时的不利因素将会逐步减弱,因此即使下调目标价,依然对耐克的股价走势持乐观态度。

比特币闪崩

矿机巨头暴跌21%

昨夜,比特币又一次突然闪崩,一度跌超9%。

消息面上,9月24日,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称,近期,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抬头,扰乱经济金融秩序,滋生赌博、非法集资、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通知》强调,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比特币、以太币、泰达币等虚拟货币,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虚拟货币兑换、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虚拟货币等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全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一律严格禁止,坚决依法取缔;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对于开展相关非法金融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知》显示。

比特币大跌的影响下,区块链概念股也普跌。其中,矿机巨头嘉楠科技跌超21%。

三大股指窄幅震荡

周五,美股三大股指又呈现窄幅震荡走势。截至收盘,标普500指数涨0.15%,报4455.48点;纳斯达克指数跌0.03%,报15047.70点;道琼斯指数涨0.10%,报34798点。

科技巨头也涨跌不一,苹果涨0.06%、特斯拉涨2.75%;亚马逊涨0.28%、谷歌涨0.57%、Facebook涨2.02%、微软跌0.07%、高通跌0.02%、AMD跌0.33%、奈飞跌0.15%。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VR-终于来了-Facebook(FB)是大赢家

作者  |  2021-09-2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Facebook, Inc。 (FB)是在线广告领域的主导者,但它也有非常有趣的增长计划,例如我在这里谈到的金融科技和虚拟/增强现实。

马克·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 对 VR 提出了一些雄心勃勃的主张,虽然现在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很容易想象一个 VR 在消费者层面被广泛采用的世界。

此外,货币化的可能性非常广泛,这使其成为 Facebook 扩大其影响力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本文中,我将讨论这些货币化途径并量化该细分市场如何影响 Facebook 的收入和股价。

01 虚拟现实已经来了

虚拟现实的承诺已经摆在桌面上近十年了,但就像许多管道梦想一样,多年来只是一个梦想。

然而,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 Facebook 在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远见者之一扎克伯格的领导下,决定成为这一领域的关键参与者。

一段时间以来,Facebook 一直在通过其 Oculus 和 Oculus 2 头显在阴影中开发 AR/VR,但它很快将不仅仅是一个有趣的小项目。

未来几年,VR 和 AR 可能会影响数十亿人,并彻底改变我们对日常人类体验的看法。根据最近的研究,到 2026 年,VR 市场可能会增长到 1846.6 亿美元。这意味着未来几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48.7%。

VR/AR 不再是一种幻想,它有可能为那些有必要投资的公司释放数十亿的财富。VR 的应用几乎是无限的。游戏很重要,但健康、教育和娱乐也是如此。

归结为聚集临界质量,每个人都能够以某种方式锁定这项新技术。这正是马克·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 的看法,他最近声称 VR 有朝一日可以达到手机和 PC的规模。

因此,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谁是 VR 行业的关键参与者?他们能从中赚多少钱?

02 市场与竞争

最大的问题是,Facebook 从 VR/AR 应用的增加中获益多少。正如我之前提到的,这个行业在未来几年可能会出现显着增长,复合年增长率超过 48%。但就整体市场和竞争而言,Facebook 的定位如何?

上图来自 Statista 的图表显示了当前市场份额(就 VR 出货量而言)在 2017-2019 年期间的演变情况。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索尼领先。鉴于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游戏,这是有道理的。索尼可以轻松地将其 VR 耳机作为其轰动一时的 PS5 游戏机的扩展进行销售。

话虽如此,请注意 Facebook 是第二大玩家,并且近年来占据了更多的市场份额。事实上,Oculus 2 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成功,截至 2021 年第一季度累计销售460 万台。这实际上似乎证明了当前的趋势是向独立耳机而不是附加型 VR 耳机发展。

这也引出了 VR 究竟将如何货币化的问题,答案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 Facebook 最初决定进入这一领域的原因。VR 设备的销售是最明显的货币化形式,但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Oculus 2 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不仅对 Facebook 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对 Oculus 商店的开发人员也是一个巨大的福音,这些开发人员创建了专门设计用于通过 Oculus 耳机使用的应用程序。Facebook 报告称,自 2019 年推出 Oculus Quest 2 以来,已售出价值超过1.5 亿美元的应用程序。

因此,我们可以将 VR 和 Oculus 视为类似于 Play Store 和 Apple Inc。 ( AAPL ) 的 Apple Store。然而,这些应用程序货币化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广告,Facebook 是无可争议的王者。事实上,Facebook已经在尝试这一点,并将查看用户反馈以确定其成功。

那么谁是 Facebook 的主要竞争对手呢?索尼显然在该行业拥有强大的基础,但它面向游戏。未来,Facebook 更有可能不得不与苹果甚至 Alphabet Inc。 ( GOOGL ) 等公司竞争。

据报道,苹果公司已经在开发自己的 VR 头显。但是,我相信 Facebook 在未来保持甚至增加其市场份额方面处于有利地位。

该公司具有先发优势,并且由于可以访问可用于广告的数据,因此还具有更大的盈利潜力。像苹果这样的竞争对手或许能够设计出一款时尚时尚的耳机,但 Facebook 已经拥有一个由用户和开发者组成的蓬勃发展的生态系统。

03 预测和估值

这里的目的是评估 VR 的未来对 Facebook 整体估值的影响。

首先,值得分析的是,VR市场如此巨大的潜力是否已经计入了Facebook目前的市值。

让我们来看看估值倍数。这些可以在 FB 的 Value 选项卡上找到,这里是 华尔街。市销率约为行业中位数的四倍。这表明以下三个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与竞争对手相比,预期增长更多,利润率更高,和/或风险感知更低。

如果我们看一下市盈率,它们仅比行业中值高出 20% 到 40%,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卓越的盈利能力已经占了销售额倍数差异的大部分。

20-40% 可能看起来很多,从这个衡量标准来看,它实际上比苹果以外的任何其他 FAANG 股票都便宜,因此可以归结为这些公司的规模、市场力量和财务稳健性。

在增长方面,我们可以将 PEG 比率与行业中位数进行比较。如果我们看看这个指标,Facebook 实际上比行业中位数便宜,至少从非 GAAP 数据来看是这样。

按市盈率计算,该公司比同行更贵,但按 PEG 计算更便宜,这一事实表明,预计它们在盈利增长方面的表现将落后于该行业。

虽然这并不完全是决定性的,但我认为 Facebook 当前的市场估值并没有体现在一场与 VR 相关的革命中,或者至少没有对底线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那么,如果 VR 的爆发还没有被定价,那么 Oculus 的业务价值多少?Facebook 目前的企业价值刚刚超过一万亿美元。Facebook于 2014 年以 2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 Oculus。其中包括价值 14 亿美元的股票,定价为 69 美元,今天价值 88 亿美元。

我们在这里关注两件事,设备销售和应用收入。以智能手机为例,销量从2007年开始加速增长,2015年左右趋于平稳,销量从1.22亿部增长到15亿部。

Oculus VR 设备的售价低至 300 美元,如果我们查看全球统计数据,它的价格与普通智能手机的价格相当。如果我们以这个价格并假设 VR 耳机的单位销量可以稳定在与智能手机相似的水平,我们可以假设 Oculus 的设备销售收入。

但是,我们也需要设定一个时间范围。为此,我们可以查看到 2024 年全球每年销售的 VR 设备数量的预测,看看这种趋势需要持续多久,直到达到 15 亿台左右。

如果我们假设销量继续呈指数增长趋势,这符合上述预测,那么我们的年增长率约为 33%,到 2041 年将达到 15 亿台的稳定水平。那是很遥远的未来,只是一个假设,但增长率实现的每一年都使得前景更有可能影响当前估值。

一旦我们对全球单位销售额进行了预测,我们就需要估算单位收入和 Facebook (Oculus) 市场份额。我们可以使用每单位 300 美元的当前价格作为估计,并根据当前情况确定市场份额。几个月前,有报道称 Oculus 预计将占全球VR 耳机销量的 87%。

就应用程序收入而言,我们估计其与移动应用程序收入与智能手机设备收入的比例相同。移动应用收入约为 1,110 亿美元,而设备收入约为 4,740 亿美元,因此我们假设应用收入占设备收入的 23% 处于平台期。

移动应用商店不仅提供额外收入,而且在设备销售放缓时有助于保持增长。如果将下面显示移动应用收入的图表与上面显示同一年单位销售额的图表进行比较,您就会看到这一点。

为了评估这项业务,我们将使用市销率。作为参考,我们将使用 Apple 的 PS 比例,目前为 7.6。这是因为我相信这是与我们假设的 Oculus 可能成为的最具有可比性的业务类型,Oculus是一家成熟的设备销售商,拥有自己的相关应用程序商店。

如果我们将所有讨论的假设放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得出市场规模和 Facebook 来自 Oculus 的设备销售和应用程序收入的预测。从收入中,我们使用所讨论的 7.6% 的销售倍数预测 Oculus 业务的价值。由于时间跨度很长并且需要发生很多事情,因此需要应用慷慨的贴现率。我们在 15-25% 的贴现率范围内显示低于业务未来状态的现值。

增长实现的时间越长,假设的未来业务的现值就越高。正如你所看到的,通过这些对 Facebook VR 细分市场未来可能发展的计算,目前价值 340 亿至 1970 亿美元是合理的。这将代表当前市值增加 3.4% 至 19.7%。

基于这个预测,我觉得 Facebook 有一个市场可能无法定价的增长潜力。VR/AR 多年来一直被忽视,但它正在慢慢加速。

如果扎克伯格是对的,并且这些耳机变得像手机一样流行,那么 Facebook 可能会成为这个快速增长且盈利的行业的领先者。Facebook 一直在打持久战,很快就会收获回报。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马斯克和格莱姆斯宣布分手

作者  |  2021-09-2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特斯拉CEO马斯克(Elon Musk)和格莱姆斯(Grimes)在交往三年之后宣布分手。

 

周五,特斯拉和SpaceX的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告诉媒体Page Six的艾米丽,他们处于“半分开”的状态,但仍然爱着对方,而且“关系很好”。

分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在SpaceX和特斯拉的工作要求我主要在德克萨斯州或海外出差,而她主要在洛杉矶工作。”

20185月,当歌手兼制作人格莱姆斯带着马斯克去参加Met Gala聚会时,马斯克和格莱姆斯透露他们在约会。当时Page Six报道称,他们已经“悄悄约会”了几周。Page Six2018年报道称,这对夫妇是在推特上认识的: 马斯克计划开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玩笑,发现格莱姆斯用她《无血之躯》(Flesh Without Blood)音乐视频中的一个角色击败了他。

马斯克后来告诉《华尔街日报》,他喜欢格莱姆斯,因为她“狂野的精灵艺术创造力和高度紧张的职业道德”。

此后,这对夫妇经受住了公众的审视,格莱姆斯公开为马斯克的财富、政治捐赠和员工待遇进行辩护。20188月,格莱姆斯无意中卷入了马斯克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的纠纷,原因是马斯克在推特上发布了臭名昭著的“资金安全”推文。不久之后,他们似乎分手了。

但他们很快就联系上了,20201月,格莱姆斯在Instagram上分享了她怀孕的消息。他们迎来了一个儿子,取名为X Æ a - xii Musk

 

马斯克身家多少?

截止今天特斯拉的股价去估算,并不包括太空公司SpaceX的估值,马斯克稳坐世界首富,身家1996亿美元。排第二的是前亚马逊CEO 贝索斯,1987亿美元。因为马斯克并未和格莱姆斯结婚,所以对其资产不会有太大影响。

 

马斯克离了几次婚?

2016年,43岁的特斯拉CEO马斯克(Elon Musk) 宣布与29岁的妻子英国女演员妲露拉·莱莉(Talulah Riley)离婚,他将以现金和其他类资产支付对方总计1600万美元。这是两人第二次离婚,持续时间仅18个月。两人第一次离婚发生在20101月,那段婚姻持续了四年。

那是马斯克本人第三次离婚。他共有5个儿子,全部为第一任妻子所育。马斯克是在2015年元旦前一天向洛杉矶高等法院递交了离婚请求。

所以,如果还是单身的你,又有机会了!

记得点赞+ 分享。祝福大家周末愉快!

 

 

亚马逊(AMZN)云部门将在未来15年内投入53亿美元在新西兰创建数据中心-预计将提供1000个工作岗位

作者  |  2021-09-2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亚马逊(AMZN)旗下Amazon Web Services(AWS)将于2024年在新西兰奥特罗亚开设一个基础设施区域,由三个可用区域组成。

AWS已经宣布计划在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以色列、西班牙、瑞士、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建立24个可用区域和8个AWS区域,并将在新西兰建立新的AWS区域。

最新发布的AWS经济影响研究报告估计,未来15年,亚马逊将投资75亿新西兰元(53亿美元)用于建立新的AWS亚太(奥克兰)区域,并在创造1000个新的就业机会。

AWS基础设施服务副总裁Prasad Kalyanaraman表示:“我们的投资反映了AWS对新西兰的深入和长期承诺。我们很高兴能够在当地建设新的世界级基础设施,培训新西兰人所需的数字技能,并继续为当地组织提供加速数字转型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应用程序。”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二季度全球PC显示器出货发布:戴尔第一、三星第五

作者  |  2021-09-2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你在用谁家的显示器?

专业调研机构IDC发布了2021年二季度全球PC显示器市场报告,数据显示,由于居家办公/娱乐/网课等需求,二季度显示器出货量保持增长,达到3507万台,同比增加11.2%。

厂商方面,戴尔继续牢牢把持着头名位置,当季出货754.9万台,同比增加18.6%,市场份额21.5%。

2~5名分别是联想、TPV(冠捷+飞利浦)、惠普和三星。值得注意的时,前五大厂商的总份额超过60%。

品类方面,商用显示器出货量的份额占比较小,家用、游戏显示器的需求增长明显。

价格上,缺芯导致显示面板驱动IC供应较为紧张,加之物流成本上扬等导致部分产品价格略有上涨。IDC预计2021年PC显示器总出货会高于1.47亿台,达到2012年以来最高值。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一起教育科技Q2收入6.71亿元-同比长147.2%

作者  |  2021-09-2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9月24日消息,一起教育科技对外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二季度,一起教育科技净收入6.71亿元,同比增长147.2%,上半年度净收入为11.45亿元。第二季度经调整后亏损为2.18亿元,同比减亏73%。

财报显示,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一起教育科技旗下产品一起作业的MAU分别为1650万和1770万。第二季度,一起教育科技付费课程注册人次约为118.3万,较2020年第二季度的约51.2万人次同比增长131.1%。

第二季度,一起教育总运营费用为7.03亿元,其中销售和营销费用为3.07亿元。研发费用为2.3亿元,同比增长68.3%。

截至2021年6月30日,一起教育持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21.6亿元。对比之下,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35亿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一起教育(YQ)Q2净收入6.71亿元-一起作业MAU保持高位

作者  |  2021-09-2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财经APP获悉,北京时间2021年9月23日晚,一起教育科技(YQ)披露2021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报。

财报显示,2021年二季度,一起教育科技净收入6.71亿元人民币;上半年度净收入则为11.45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经调整后亏损(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为2.18亿元人民币,上半年度则为8.07亿元人民币。

此外,上半年一起教育科技旗下产品一起作业的MAU(月活跃用户数)保持高位,在第二季度及上半年分别达到了1650万和1770万。

据悉,一起作业是该公司主力产品,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海量的教学资源储备,实现高质量个性化作业布置,让老师能够精准发现学生的问题,进而提供个性化辅导,帮助公立学校的老师学生减负增效,向大规模因材施教迈进。

除了产品打磨,一起教育科技与北京、上海等多地的教育系统在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更好落实国家“双减”目标任务方面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

据了解,持续探索利用技术、内容和数据,帮助老师、学生、家长在减轻负担的同时提升效率,仍将是一起教育科技未来的发力点。

除了用科技赋能校内教育,报告期内,一起教育科技在素质教育、公益方面同样投入了大量精力。包括今年5月与海淀教委共同举办的“百校百剧”安全教育进课堂、年初发起并不断推进的“一起云支教”等等,都致力于让高质量教育资源,走向更广阔的地区,助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一年净亏56亿!瑞幸交钱和解-“小蓝杯”净亏暂无解

作者  |  2021-09-2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看起来,瑞幸在试图摆脱“造假”影响的路上又进了一步。

9月21日晚间,瑞幸发布了三则公告,涉及瑞幸在美集体诉讼最新进展、债务重组和姗姗来迟的2020年年报。公告显示,瑞幸已与美国集体诉讼的原告代表签署1.8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的和解意向书,并已向开曼法院正式提交对可转债债权人的债务重组方案。

受此消息影响,瑞幸咖啡在9月21日美股粉单市场上的价格一度上涨近19%,后续回落至10%左右,截至《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发稿,瑞幸在粉单市场16.15美元的价格较退市时的1.38美元涨超11倍。但即便在完成对在美投资人的赔偿后,瑞幸的信任危机仍然存在。

12亿花得值不值

1.875亿美元,是瑞幸用来与美国集体诉讼原告方达成和解的赔偿金额。自2020年被曝出财务造假后,瑞幸不仅被勒令从纳斯达克退市,还面临大量诉讼和巨额赔偿。

当年9月,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针对瑞幸的虚假宣传行为对瑞幸及涉案的45家公司处罚金额共计6100万元。2020年12月,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瑞幸开出1.8亿美元罚单。两个月后,瑞幸与SEC的和解协议得到了法院批准。

近期瑞幸披露的集体诉讼最新进展,则是针对美国投资者的赔偿。

瑞幸咖啡表示,公司已经与美国集体诉讼的原告代表签订了一份具有约束力的和解意向书,以完全解决在2019年5月17日至2020年7月15日期间买入公司股票投资者的索赔。但该协议仍然需要开曼法院和美国法院的批准。公告显示,瑞幸咖啡对美国投资者的赔偿金额最高可达1.8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13亿),最终有效报告将于今年10月8日前递交给美国法院。

瑞幸咖啡董事长郭谨一表示,“一旦获得最终批准,协议将解决一项重要的负债问题,使瑞幸咖啡能够更加专注于运营和战略计划的执行。我们正在努力工作,以达成正式的和解协议并获得必要的法院批准。”

9月22日,《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就集体诉讼具体情况联系瑞幸咖啡,该公司表示暂不方便透露具体情况,以公告内容为准。

此次12亿元的赔偿金额,对于急于解除信任危机的瑞幸来说,似乎花得比较划算。

有律师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经验,如果瑞幸咖啡的集体诉讼案件最终和解结案,最终调解的结果大概是赔偿投资者损失的20%到50%。据媒体报道,作为瑞幸咖啡美国集体诉讼案的首席原告的两家基金在瑞幸咖啡的投资上损失就达690万美元。

以同样在美遭遇集体诉讼的阿里巴巴为例,2015年阿里巴巴刚刚登陆美股时,就有投资者以阿里巴巴未向投资者披露涉及蚂蚁集团的重大不利事实为由对其发起集体诉讼。4年后,该案件以阿里巴巴向原告支付2.5亿美元达成和解结束,此次和解金加上之前州集体诉讼达成的7500万美元,总金额达3.25亿美元,据分析师了解,这曾创下中概股在美集体诉讼案实际赔偿的最新纪录。

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赔偿金额的高低,关键看带来的效益是否值这些钱。他认为,此次瑞幸与在美投资人达成和解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通过这次和解,有助于瑞幸扫清未来发展的障碍,继续保持稳定发展。”

丁道师认为,瑞幸未来如果要寻求再次上市,关键要看未来得表现是否能满足各方预期,产品层面是否得到消费者认可,财务层面是否能为投资人带来回报。

除此之外,互联网分析师于斌表示,瑞幸若要寻求再次上市,首先要解决诚信问题,要想让投资人、市场、监管机构再次相信他,瑞幸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此前管理层的更换、不再激进的扩张也是瑞幸对外界的表态。

仍在亏损

但一下掏出12亿元,对于仍在亏损中的瑞幸仍压力不小。

今年8月不断有瑞幸在2021年5、6月份实现集团整体盈利的消息传出,但从瑞幸补发的经SEC审计的2020年财报来看,情况仍不容乐观。

年报显示,2020年瑞幸净收入为4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瑞幸表示,尽管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仍实现增长,主要是瑞幸咖啡产品平均售价提高的推动。瑞幸当期的经营费用为66亿元,营业费用占净收入的比例从2019年的206.2%下降到2020年的164.1%,瑞幸表示主要受规模经济的增长推动。

虽然账面上约48亿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足以支付目前的赔偿金额,但瑞幸仍处于亏损状态。年报显示,受支付和解金额、信托投资减值的影响,瑞幸2020年在Non-GAAP下净亏损达到56亿元,较2019年同比扩大77%。但如果剔除SEC结算条款以及集体诉讼和解、信托投资等因素影响,瑞幸2020年Non-GAAP下归属股东的净亏损仍近20亿元。虽然相较2019年收窄3成,但较2018年亏损扩大23%。

即便瑞幸解决了造假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但面对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新式茶饮对消费者的分流,以及越来越多的咖啡品牌得到资本青睐,瑞幸还需要在愈发激烈的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

于斌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瑞幸在饮品赛道并不具备护城河,“之前的快速开店模式,只要有资本就可以复制。今年瑞幸的亏损仍会存在,因为经营状况相似,但竞争越来越激烈。”他认为,瑞幸未来的发展还是要回归商业本质,找到可以实现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

丁道师则认为,瑞幸的竞争力在于它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这颠覆了传统咖啡店的模式,未来瑞幸需要坚守互联网模式。他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瑞幸财务造假确实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在舆论和影响层面,会影响到瑞幸将来上市的步伐和估值。但是行业更多关注其将来的价值,只要后期推出好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和资本都会对其保持认可和关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iPhone13首发-顾客冒雨拄拐排长队抢购-黄牛加价千元倒卖!苹果确认:部分新机有bug

作者  |  2021-09-2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9月24日,iPhone 13系列终于要发售了,此前网络预定的用户最快能在今天收到手机,而线下也在今天8:00正式发售。

有媒体拍摄了著名的北京三里屯Apple Store发售现场,在8:00之前已经有大量的用户在冒雨排队,甚至还有顾客带着腿伤,一瘸一拐的出现在排队现场。

视频/截图:老板联播

另据每日经济新闻,在深圳,24日上午9点前,益田假日广场的苹果直营店现场也已经有十几人在排队。现场还发现正在交易的几名“黄牛”——他们看到从苹果店内拿到新机的用户会主动上前回收新机器,“iPhone 13 Pro目前加价1000元左右,iPhone 13 Pro Max新配色远峰蓝加价2000元左右,iPhone 13/13 mini没人回收,粉色也一样,很多电子市场都可以买到现货”。

据悉,昨天(23日)已经有部分渠道商放话,目前iPhone 13和mini版本已经出现了不少破发的情况,最高甚至超过了300元,但粉色版依然坚挺。

正如上文提到的深圳黄牛倒卖情况,iPhone 13 Pro系列非常火爆,目前各个版本均需要溢价超500元,甚至有些版本要加价超过1000元,可见今年更贵的Pro版本更受欢迎。

目前iPhone 13系列在国内的售价:

iPhone 13 mini:128GB 5199元、256GB 5999元、512GB 7599元;

iPhone 13:128GB 5999元、256GB 6799元、512GB 8399元;

iPhone 13 Pro:128GB 7999元、256GB 8799元、512GB 10399元、1TB 11999元;

iPhone 13 Pro Max:128GB 8999元、256GB 9799元、512GB 11399元、1TB 12999元。

粉色iPhone13 近六成购买者为男性

据了解,iPhone 13系列包含iPhone 13 mini、iPhone 13、iPhone 13 Pro、iPhone 13 Pro Max四款新品手机。其中iPhone 13和iPhone 13 mini有五种颜色,除了湖蓝色、黑色、白色和中国红四种颜色外,还新增了粉色。

这一配色发布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有不少网友调侃:“这颜色猛男必冲了!”

而据最新销售数据,“猛男必冲”竟不只是调侃。

京东的数据显示,在售出的 iPhone 13 系列手机中,接近六成的粉色 iPhone 13 由男性用户购买,女性用户仅占四成。

这一现象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有网友开玩笑说:“每个男人心里都有一颗少女心。”也有网友表示“想不通”:“一米八的壮汉手里捏个粉色 iPhone 13 mini,总感觉哪里不对。”但也或许,这些男性买家买来是送给女性朋友的呢?

事实上,每一代iPhone新配色都会受到果粉的高度关注。像iPhone 11的宝石蓝绿、薰衣草紫,iPhone 12的蓝色等,都属于同期销量比较出色的配色。显然,iPhone 13系列的粉色延续了这一规律。

别急着用!苹果确认部分iPhone13有bug

不过,拿到手机的用户先别急着用。据苹果方面确认,部分iPhone13存在bug。

据悉,新机至少公布了两个漏洞:

1、备份恢复bug:

从备份中恢复到iPhone/iPad后,可能导致小组件重置到默认状态,Apple Music也可能受到影响,导致无法访问目录、设置,或使用同步库。

苹果宣布,它发现了一个问题,在从备份中恢复到 iPhone 或 iPad 后,可能会导致小组件重置到默认状态。此外,该备份恢复 Bug 也会影响到 Apple Music,可能导致无法访问目录、设置,或使用同步库。

机型包括,“有限的部分”iPhone 13/Pro系列、iPad 9以及iPad mini 6,苹果将为这些用户推送一项iOS/iPadOS 15安全更新。遇到该 Bug的用户需要重新定制小组件布局。

2、微距模式开关bug:

iPhone13自动微距摄影关不掉。对此苹果表示,在秋季 iOS 软件更新中将添加一项新的设置选项,可以允许用户以在近距离拍摄时关闭自动镜头切换功能。

此外,首批iPhone 13系列可能还存在屏幕黑斑等品控问题。有用户反馈,苹果似乎已经针对以上的2个Bug推送了软件更新。

苹果“降价”能拉动消费吗?

9月17日晚间8点,iPhone 13正式开启首轮预定,开放预购18分钟,仅在苹果官网使用招行信用卡下单的用户就超过了10.3万人,总交易额突破了10亿元。苹果官网一度被抢崩,出现页面卡顿、无法支付等状。在开启预售的1小时后,各大平台的首批备货也火速售罄。

不得不提的是,相比上一代产品,iPhone 13系列在设计方面的变化不大,但在摄像头功能、处理能力和电池续航时间方面都有所改进,在配置升级的情况下,售价却更低了。而“再砍一刀”的拼多多,据其公布的百亿补贴的策略,全系iPhone 13领券后相较于官网直降500元。

众多业内人士都对iPhone的最新定价感到意外。降价策略之下,不难看出苹果以量制胜的企图。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极端天气等短期因素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动能和韧性受到进一步冲击,中国8月的零售额创下一年来最低增幅,同时也大幅低于市场预期,中国整体消费疲软。这或许也是最新款iPhone要采用相对较低的定价策略去赢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原因。

在苹果通过调整定价最大化获取5G市场换机红利的另一面,是可能导致华为、小米、vivo、OPPO等本土品牌市场份额下滑。

数据显示,上半年苹果的出货量保持平稳,增长幅度并不大,但营收却出现大幅增长。财报显示,2021财年第三财季(4-6月),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收达到147.6亿美元(约合9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

库克亦在财报会议中指出,“大中华用户对iPhone 12 Pro与iPhone 12 Pro Max两个高端产品的需求特别强烈,导致大中华地区的业绩也跟着变得特别强劲。”

根据Canalys今年7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苹果在中国市场继续蓬勃发展,今年第二季度,苹果在中国的销量仅次于Oppo、Vivo和小米。

在这样的背景下,iPhone 13系列采取更加优惠的价格策略,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持有对应价位段预算的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倾向。

不愿具名的券商行业人士在接受美股投资网分析师采访时认为,iPhone 13上市后预计会成为中国最畅销的智能型手机,尽管缺乏创新,但是由于华为出货量受到压制,苹果一定程度上能夺回部分份额。但由于产品本身的更新力度不大,预计到明年,手机市场迎来更多新机发布后,苹果的销售热潮也会渐渐退去。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iPhone-13正式发售-华强北有现货-顶配需加价3000-mini却破发了

作者  |  2021-09-2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9月24日,苹果iPhone13系列手机正式发售,尽管北京、南京等地苹果专卖店门口再现往年排长龙盛况,但证券时报·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实探“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发现,相比iPhone12系列,此次iPhone13系列货源相对充足,除了1T版本的iPhone13 Pro和iPhone13 Pro Max货源相对紧张之外,其他版本各销售店铺几乎都有现货,不过根据发售第一天的市场普遍报价,iPhone13系列需加价几百至900元左右,iPhone 13 Pro和iPhone13 Pro Max则需加价1000元至2200元左右,加价即可取现货。

部分地区苹果专卖店再现长龙

北京时间9月15日,苹果最新发布iPhone 13系列新款手机,对比上代iPhone12,iPhone 13 mini、iPhone 13起步容量翻番,到了128GB,但价格方面却降了。具体来看,今年iPhone 13 mini 128GB,售价5199元,而去年iPhone 12 mini的128GB版本售价为5999元,降价800元。而iPhone 13 128GB售价5999元,去年iPhone 12 128GB售6799元,同样降价800元。

iPhone 13 Pro系列128GB/256GB对比上代也分别降了500元、300元,512GB的分别降低了700元、500元。而1TB版本,iPhone 13 Pro售11999元,ProMax售12999元。

根据苹果当时官方发布的信息,9月17日,iPhone 13 系列正式开启预售,9月24日,该系列手机正式发售。当日苹果两款新款的iPad和iPad mini也正式发售。

9月24日早间,苹果深圳唯一专卖店益田假日广场店,已排了数十人的队伍,据苹果店的工作人员介绍,只有提前预约购机的消费者才能进店领取新机,其他没有预约的不提供服务。“因为疫情原因,今年都需要提前预约,不能在店里购买。”

另据媒体报道,9月24日,北京三里屯苹果商店门外,市民冒雨排起长队,购买苹果新品。另外,早上8时,苹果上海南京东路直营店迎来了第一批取iPhone 13系列新机的客户。由于今年采用了线上下单线下取货的模式,来店取货的用户在苹果店门口排起了长队。此外,分析师注意到苹果杭州西湖店、三亚免税店等都一早排起了长龙。

mini不好卖 Pro加价千元左右

根据苹果官方信息,目前从苹果官网订购iPhone 13/13 mini的机型交货期为7~10天;而13 Pro/Max的机型交货期则为4~5周,不过,分析师实地探访深圳华强北发现,今年货源相对充足,去年开售第一天也需要加价,但一般难取得现货,但今年只要加价即可当场取现货。

至于加价幅度,商家们告诉分析师,不同产品不同配置不同时间价格不一,价格随时动态变化。根据当天下午3时左右的市场行情报价,iPhone13系列需加价几百至900元左右,iPhone 13 Pro和iPhone13 Pro Max则需加价1000元至2200元左右,1T版本的iPhone13 Pro和iPhone13 Pro Max货源相对紧张,普遍需加价3000元以上,且仅有少数门店有现货。

从颜色来看,销售上反馈的信息是,去年iPhone12绿色最抢手,普遍加价最高,今年则粉色最抢手,iPhone13mini和iPhone13系列有粉色。

有意思的是,分析师实探巧遇一些进货的商家,当商家询问mini价格时,有商家直接告诉对方:“不要拿mini,不好卖!”另外,有商家也提及,“iPhone13加不了多少价”。

分析师从华强北经销商获得的一份报价表来看,iPhone 13 mini已经破发,比如,官方售价5199元的iPhone 13 mini(128G),华强北给出的报价是5000元,即便是被网友普遍看好的粉色,价格也比官网稍便宜。

值得一提的是,走进深圳华强北远望数码城等大型电子产品交易场所,现场扑面而来的都是一些商家的“高价回收iPhone13系列”的招牌,据分析师了解,很多从官网预约到了iPhone13系列产品的消费者可以将新品立即转给这些商家,商家在此基础上小幅加价购买再以更高价格出售给终端消费者。

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此前发布报告称,苹果官网显示的送达时间,可以作为判断需求强弱的指标。2周内、2–5周与5–6周以上的运送时间,分别代表需求低于预期、符合预期与优于预期。根据目前苹果官网的数据,iPhone 13 Pro系列高端机型预计送达时间为3-5周,高于预期;iPhone 13/mini 两款送达时间0-2周,低于预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