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Maxfund 客服微信2号 StockWe8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股神”巴菲特本月第三度出手:坚定加仓西方石油

作者  |  2023-03-29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股神”本月第三度出手加仓西方石油。

美东时间周一盘后,美国SEC监管文件显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又投入约2.16亿美元,买入约370万股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

文件显示,伯克希尔公司分别在美东时间3月23日和27日分四笔完成加仓交易,买入价格分别在58.61至59.62美元之间,使其在西方石油公司的持股达到2.11亿股,持股比例达到约23.5%。以周一收盘价计算,其持仓总市值达到约126.26亿美元。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大约在一年前开始大量购买西方石油股票。去年9月之后,该公司曾一度暂停加仓西方石油,不过从本月初起,伯克希尔又恢复了加仓动作。

此次已经是3月以来巴菲特第三次加仓西方石油。此前伯克希尔分别在3月3日至7日、3月13日至3月15日期间分别加仓600万股和790万股西方石油股票。

除了西方石油公司的普通股外,伯克希尔哈撒韦还持有近8400万份西方石油的认股权证和价值100亿美元的优先股,股息率为8%。

不过,“股神”的月内三度出手暂时未对西方石油股价构成明显提振。行情软件显示,西方石油股价3月累计上涨2.16%,年初至今仍累计跌5.05%。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敢死队”冲锋!这群基金经理正抄底美国地区银行股

作者  |  2023-03-29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随着对美国银行业危机蔓延的担忧逐渐消退,一些激进的投资者眼下正在寻找那些基本面强劲的地区性银行的股票,这些银行的股价刚刚在本月的大规模抛售中遭遇了重创。

数据显示,过去两周投资者向iShares美国地区性银行ETF净申购了创纪录的2.362亿美元。此前硅谷银行本月早些时候的骤然倒闭,引发了整个银行业的大溃败。自3月8日硅谷银行爆雷之初以来,该ETF已经下跌了近26%,而标普地区性银行精选行业指数也下跌了约23%。

不过,尽管眼下对存款外流的担忧仍笼罩在一些地区性银行的头顶之上,但一些基金经理却认为,过去两周的大规模抛售也创造了不少市场“便宜货”,他们正在对那些预期能够渡过此次难关的银行建仓……

估值极为吸引人

Hotchkis & Wiley投资组合经理Hunter Doble表示,“有很多我们认为相对远离风暴中心的公司,此次也下跌了20%以上,它们的估值因此有了实质性改善。”

Doble目前持有包括Citizens Financial Group Inc和美国合众银行(US Bancorp)在内的大型地区性银行的股票。前者今年迄今已下跌了约22%,后者也下跌了约18%。

最近几天的事态发展显然令人们对银行业危机可能得到控制的希望大增。美国监管机构周末表示,他们将支持第一公民银行收购硅谷银行的交易,推动第一公民银行的股价在周一上涨了近54%。

美国媒体上周末还报道称,美国当局正在考虑扩大一项紧急贷款安排,为银行提供更多支持。

美国总统拜登周二也表示,涉及美国区域银行的危机正在缓解,他已尽一切可能,利用现有机构来解决危机,虽然这场危机眼下“尚未结束”。

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高级投资组合经理Margie Patel在过去几周里就一直以估值为由,在地区性银行股方面增加新的头寸。她表示,“银行业的暴跌反映了人们对2008年(金融危机)重演的担忧,但我认为两者在本质上就是不同的。”

Patel表示,银行将很快能够在过去一年提供的高利率贷款的收入与向储户支付的更高利息之间,实现更好的匹配。在美联储过去一年将基准利率上调近500个基点后,它们曾一度大为失衡。

Vanda Research分析师上周也表示,随着散户投资者在遭受重创的股票中寻求逢低买入,流入银行股和相关ETF的散户资金也获得了明显提振。

仍未高枕无忧

当然,目前美股银行股显然还远未到高枕无忧的地步——许多不利因素仍然存在,尤其是对中小行银行来说,这些银行的客户已经将存款大量转移到大银行,以追求安全性。一些银行客户甚至直接放弃了继续储蓄的选项,转而投资于短期美国国债、货币市场基金和其他收益率高得多的资产。

根据数据提供商EPFR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迄今已有超过2860亿美元资金流入货币市场基金,流入规模创疫情初期以来最大。在过去的两周里,资金流入货币市场基金的速度极快,最大的资金流向了与华尔街蓝筹股银行和大型投资公司的相关基金。

家族办公室Cherry Lane Investments的合伙人Rick Meckler表示,地区性银行仍需要更多的正面消息,表明它们的存款能够保持稳定或增长。

与此同时,随着过去几日人们对金融不稳定的担忧消退,投资者对美联储将在下次会议上加息的信心也重新增强了。更高的利率可能会再度给银行利润率带来压力,同时进一步提高收益率较高的市场标的的吸引力,这些产品近几个月来一直在消耗银行存款。

利率掉期市场的数据显示,目前交易员对美联储5月加息或不加息的概率预期基本为五五开。

不过,这些地区性银行眼下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并未能彻底吓退不少急于入场抄底的激进市场人士。Janney Montgomery Scott研究主管Christopher Marinac就认为,地区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比许多人担心的要强劲,这使它们能够抵御经济衰退和不良贷款的增加。

Marinac建议,买入西太平洋合众银行(PacWest Bancorp)和纽约社区银行(New York Community Bancorp Inc),理由是银行业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率——为弥补不良贷款而拨备的资金,已经从2019年第四季度的0.92%上升到了最新预估的1.12%。

他表示,“我们认为银行业的准备金是稳健的,而且还在上升。”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Open-AI进军人形机器人!高盛最新报告:AI或致全球3亿人“丢饭碗”

作者  |  2023-03-29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据美股投资网,3月25日,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谈AI竞争战,表示未来会出现多种AGI,而OpenAI不需要打败每位对手,“我们没有无限逐利的动力”。

他还称“从ChatGPT开始,AI出现了推理能力。但没人能解读这种能力出现的原因。”“AI确实可能杀死人类。”

ChatGPT迭代升级的脚步加快,很多人失业的恐惧也越来越重。高盛分析师布里格斯和库达尼在3月27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就直面了这一问题。

据红星新闻3月28日报道,高盛这份报告称,全球预计将有3亿个工作岗位最终被AI取代。不过在很多人丢掉饭碗的同时,AI在未来能极大提高生产力也是不争的事实。报告预计在下一个十年间,全球GDP每年将达到7%的超高增长率。

Open AI CEO:AI或杀死人类

公司已进军人形机器人

据美股投资网,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称,并不否认过分强大的AGI“可能杀死人类”这一观点。必须承认,(AI杀死人类)有一定可能性。很多关于AI安全和挑战的预测被证明是错误的,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并尽早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据财联社报道,近日,挪威机器人公司1X Technologies宣布完成A2轮融资,共筹集到2350万美元。OpenAI旗下创业基金领投此轮融资,Tiger Global以及一群挪威投资者也参与其中。

获得融资后,该公司创始人进一步表示,“1X 很高兴能得到OpenAI 的领投,因为我们的使命是一致的将新兴技术有意识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我们投资者的支持下,我们将继续在机器人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并增强全球劳动力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人形机器人也是马斯克十分关注的方向。去年9月30日举办的特斯拉AI日上,马斯克展示了外界引颈期盼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马斯克曾表示,机器人业务将比汽车更具价值。

彼时,马斯克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的人形机器人没有“大脑”,没有能在现实世界中导航的智能,而且非常昂贵且产量低。如今,OpenAI与人形机器人的牵手则让人期待。

不要工资的AI影响有多大?

高盛全球将有三亿人失业

据红星新闻,ChatGPT迭代升级的脚步加快,很多人失业的恐惧也越来越重。高盛分析师布里格斯和库达尼在3月27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就直面了这一问题。

报告称“最近出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将降低劳动力成本和提高生产率。尽管AI的潜力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它可以生成与人类创造成果无法区分的内容,并能打破人机沟通障碍,反映出具有潜在巨大宏观经济影响的重大进步。AI不仅节省劳动力成本,还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以及提高在岗工人的生产率。AI的革命性就像早期通用技术(如发电机和个人计算机)一样能为社会带来繁荣。”

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的最新突破,料将给全球劳动力市场带来重大颠覆,全球预计将有3亿个工作岗位被生成式AI取代,律师和行政人员将是最有可能被裁员的岗位。

高盛研究发现,目前欧美约有三分之二的工作岗位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AI自动化趋势的影响,而多达四分之一的当前岗位有可能最终被完全取代。该研究计算出美国63%的工作暴露在“AI影响范围”中,其中7%的工作有一半以上的流程可以由AI自动化完成,这使他们很容易马上被人工智能取代。在欧洲,情况也差不多。

据21财经,作为一种具备生产创造能力的智能形态,以ChatGPT为代表的AI近年来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文字、图像、声音的生成或辅助生成能力,也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于AI最终取代绝大部分人类工作的担忧。

更为关键的是,当前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无需工资,亦不存在失业的概念,作为提供生产力的经济单位,其与宏观经济间的逻辑关系较人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而这或许将给经济环境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

马斯克“吐槽”比尔盖茨

他对人工智能理解有限

据红星新闻报道,周一(3月27日),推特首席执行官、OpenAI创始人之一的马斯克在社交平台推特上“吐槽”了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称其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有限。据悉,一名推特用户发文称“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人物如此看好人工智能,这是一件大事”。马斯克则在下方回应称,“我还记得早期与比尔盖茨的会面。他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有限,现在也是。”

实际上作为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一直在思考关于人工智能的问题。3月21日,比尔盖茨发表了一篇名为《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开始》的文章,在这篇长达七页的文章中,比尔盖茨概述了自己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看法。文章称,在他的一生中,一共发生过两次令人印象深刻的革命性技术展示—一次是1980年,他第一次看到可以被称作包括Windows系统在内的操作系统先驱的现代图形用户界面;第二次发生在去年(2022年),他看到了GPT人工智能模型。比尔盖茨称,人工智能的发展就像“创造出电脑、互联网和移动电话一样”重要。

比尔盖茨从健康医疗、教育等方面表达了自己对人工智能未来的期待。其表示,人工智能能改善医疗领域,帮助医护人员处理文书内容。对较落后国家而言,人工智能能帮助其提高看病效率。而对生物医学研究而言,人工智能还能加快研究人员在医学领域的突破。

作为OpenAI创始人之一的马斯克,在2018年离开OpenAI后,便一直对其持批评态度,尤其是针对其与微软的关系。就在马斯克退出OpenAI后,2019年微软对OpenAI进行了投资,马斯克曾称其为“由微软有效控制的公司”。

据美股投资网,3月16日,马斯克在推特上写道“我仍然很困惑,一个我捐赠了1亿美元的非营利组织是如何变成一个市值300亿美元的营利性组织的。如果这是合法的,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做呢?”

对于马斯克的批评,作为OpenAI现任CEO,奥特曼并未直接回应此事,而是调侃了一下马斯克在航天领域也经常被“老前辈”们批评的事情。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GPT-4进入网络安全领域-微软“AI全家桶”新增Security-Copilot

作者  |  2023-03-29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周二(28日),占住AI产业高地的微软又将GPT-4技术应用在了网络安全领域,推出了名为Security Copilot的新产品。

(来源微软官网)

恐怕是因为近期新闻媒体上出现不少“AI导致失业”的讨论,所以微软在公告一开始就强调,这款产品不存在“抢人饭碗”的可能性,因为全球熟练的网络安全专家缺口达到340万人,这些人长期面对着攻击者“不对称且高度复杂”的进攻,急需AI助手的帮助。

微软介绍,Security Copilot融合了GPT-4和自家训练的AI模型。这款AI机器人能够帮助安全人员快速收集公司网络出现的最新安全事件信息、挖掘潜在威胁,以及快速查找常见的漏洞。微软安全团队每天都能收到65万亿条与网络安全威胁有关的信息,为此雇佣了8000名安全工程师进行分析研究。与此同时,擅长使用“钞能力”的微软也通过收购RiskIQ、Miburo等公司拓宽了安全领域的积累。

与大多数GPT家族的产品类似,微软的Security Copilot也是以提示词对话框的形式呈现。工程师们可以通过输入自然语言、网络链接、json文件等向AI寻求帮助。

(来源微软)

坐拥地球上最强大的AIGC能力,微软的Security Copilot自然也提供了可视化工具。安全人员能够让机器人一键生成演示文件,展示安全威胁的路径。

(来源微软)

微软强调,虽然公司将持续训练AI精进能力,但用户的数据将不会被用到自己企业外的领域。微软也强调Copilot存在犯错的可能性,所以也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反馈手段。

与Office的Copilot类似,微软并没有在今天公布Security Copilot的定价和上线时间,仅表示将会先让一小部分用户试用。未来这款产品也会加入微软安全条线的一系列软件。公司在今年1月披露,2022年微软的安全业务总共产生了200亿美元的营收。

行业研究机构IDC的安全业务副总裁Frank Dickson解读称,如果把Security Copilot与微软的Sentinel或其他产品进行绑定,将会对目标客户的采购决策产生巨大的影响。很明显,像派拓网络这样的竞品未来肯定会推出自己的安全聊天机器人,但第一个发布产品意味着微软能够处于领跑的状态。

相关报道

针锋相对!谷歌牵手AI初创公司Replit 与微软在编码工具领域展开竞争

剑指AI算力霸主英伟达 Cerebras发布自研超算训练的开源大模型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24年来最重要的组织变革-阿里“六箭齐发”-回归创业者:为业务而战

作者  |  2023-03-29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3月28日,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发出内部信的方式,阿里巴巴(NYSE:BABA,股价86.12美元,市值2280.06亿美元;HK:09988,股价84.25港元,市值1.78万亿港元)宣布了“成立24年来最重要的组织变革决定”,构建“1+6+N”的组织结构。

根据调整,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将分别建立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的董事会,实行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对各自经营结果负总责。

张勇在内部信中说,“让组织变敏捷,让决策链路变短,让响应变快,是本次变革的初衷和根本目的。”

与此同时,28日当晚,在阿里内网答问的视频中,张勇进一步补充表示,“1”是阿里巴巴集团,作为阿里巴巴的上市公司主体不会改变,但集团的运营重心会从具体业务抽离出来。“……孩子大了,要走出去,独立面对市场。阿里巴巴集团更像一个大底座,给它们做好支撑。”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这是张勇所力倡的“敏捷组织”的延续。张勇曾多次强调,今天的阿里巴巴已成长为多业务、多业态的超大型组织,这些业务特质不同,面临的市场环境不同、客户不同、发展阶段也不同。这也意味着,它们需要拥有更独立的经营策略,能够根据变幻的市场需求快速做出适合自身的判断和选择。

据悉,张勇曾将组织设计原则总结为四个字纵、横、分、合。“你要跑得快,就要分,变成纵向;你要沉淀经验、沉淀知识积累,你就合,变成横向。”在商业竞争中使用谋略,面对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阿里巴巴显然是为了更好地“应战”。

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已经从早期的电商,扩展到金融、物流、文娱、云计算等诸多领域,这些业务领域之间的关联性、协作性难度越来越大,让阿里巴巴在面对新的市场竞争与挑战时,除了规模效应外,难以进行更加灵活、更加敏锐的反应。

“因此,阿里这次组织结构调整更加突出各业务板块的独立性,也是希望能够积极调动业务组织内部的活力,为各业务板块在研发创新等方面注入新的动能。”沈萌说。

截至3月28日港股收盘,阿里巴巴港股收盘价84.25港元,跌1.17%,总市值1.78万亿港元。美股盘前则涨超9%。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企业供图

24年来最重要一次组织变革

所谓构建“1+6+N”的组织结构,即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国际数字商业、菜鸟、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这意味着各个业务集团将能以更敏捷的姿态独立面对市场,未来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都将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

根据全员信,张勇在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兼CEO的同时,兼任阿里云智能集团CEO;戴珊任淘宝天猫商业集团CEO;俞永福任本地生活集团CEO;万霖继续担任菜鸟集团CEO;蒋凡任国际数字商业集团CEO;樊路远任大文娱集团CEO.其他公司也将独立经营管理。

事实上,对阿里巴巴而言,组织变革并不罕见。

从1999年成立以来,阿里巴巴就不断在创新和变革中演进和迭代。某种程度上,阿里巴巴每一次组织调整,都是与整体战略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自我变革。

回顾阿里巴巴历年来的动作,此次“1+6+N”的组织变革,并非毫无基础。

2015年12月,阿里巴巴启动“大中台、小前台”战略。到2016年,张勇强调阿里巴巴集团已经拥有多元的业务板块,并表示未来阿里“将逐渐实现板块化发展”。2019年,云智能、B系两大业务板块开始实行板块治理,由业务总裁代表集团分管。

从2020年开始,阿里巴巴积极倡行打造敏捷组织,并推行多元化治理结构下的经营责任制。2021年7月27日,在年度致股东信中,阿里巴巴首次对外正式披露,“随着业务赛道越来越丰富,我们也在探索创新阿里巴巴的多元化治理体系”。此外,在2021年12月6日发布的全员信中,阿里巴巴进一步明确“多元化治理”将成为集团全新的组织战略。

阿里巴巴历史上每次重要的组织变革企业供图

《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发现,近两年,国内数字商业、海外数字商业、本地生活、阿里云智能四大业务板块均已实行多元化治理,多家独立经营的环路公司也先后成立。

此次变化的一个关键动作是,各业务集团分别成立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阿里巴巴集团则全面实现控股公司管理。对各业务而言,治理架构独立意味着直面市场洗礼,与之对应的是创新激励的可能性。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所执行所长崔丽丽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阿里巴巴在现有外部竞争环境的压力下,基于过去经营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比较集中的问题,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来改善内部沟通,应对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

“基本上这个结构的调整,将阿里巴巴集团内部主要的几个条线业务做了清晰地划分,同时我们也可看到云业务是备受关注的重点。”崔丽丽认为,这一组织变革的背后,一方面可能和过去一年中阿里云经营的整体表现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在GPT系列大模型在全球掀起投资和应用创新热潮之后,结合国家在数字中国建设和发展中或有的机会,强化这个条线的管理和领导。

总体来看,当前阶段,阿里巴巴各业务线的表现不尽相同。

阿里巴巴2023财年第三季度(自然年2022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整体来看,这一季度,虽说淘宝和天猫的在线实物商品GMV(剔除未支付订单)同比录得中单位数下降,但淘菜菜、饿了么、盒马等业务实现了亏损同比显著收窄,优酷已连续七个季度亏损同比收窄。

值得关注的是,就核心电商收入而言,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阿里来自中国零售商业的收入为人民币1657.65亿元,相较2021年同期的人民币1676.70亿元下降1%。其中,客戶管理收入同比下降9%。

此外,早在2022年底,张勇便宣布了一项组织调整,自己同时担任阿里云智能总裁。根据本次全员信,张勇在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兼CEO的同时,兼任阿里云智能集团CEO。

对于“哪些业务将独立上市”这一问题,28日当晚,在阿里内网答问的视频中,张勇解答称“条件成熟一个,上市一个。”

张勇说,希望阿里巴巴未来能够长出若干个上市公司,过几年继续“生儿育女”,长出更多上市公司。“上市不仅是上市本身,也是独立面对市场的更高要求。希望大家都能为自己而战,为自己所奋斗的事业而战。”

企业供图

“六箭齐发”为业务而战

目前,阿里旗下阿里云、菜鸟等多个业务已是市场头部企业,盒马、平头哥等业务融资上市传闻不断。为了守住市场领先地位,在本次组织变革之后,阿里巴巴“六箭齐发”,为业务而战。

沈萌向分析师表示,阿里巴巴此时宣布进行大规模的组织结构深度调整,是针对当前市场环境,特别是阿里巴巴自身遇到的发展瓶颈进行的一次内部变革。在他看来,作为存在明显估值差异的各业务板块,独立发展能够更好发挥业务内部成长的优势,也能够更好地在同一体系内进行多元化合作,有利于阿里巴巴各板块价值的重构,进一步释放独立业务的估值潜力,为各业务单位的发展凝神聚力。

崔丽丽也表示,组织变革之后,从阿里巴巴内部来讲,业务逻辑条线更清晰,条线CEO也作为第一责任人,决策的反应速度会更快;这种目标责任下放到每一个员工,以期发挥每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助于组织动态能力的激发。

“二是从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讲,任何一个业务模块都有可能与外部资本市场发生链接,既借助于来自于阿里集团的资源、能力,也能够从外部吸收发展过程中需要的资源。对于每一个条线的发展更独立、更市场化,也会更强壮。”崔丽丽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阿里巴巴的六大业务集团中,本地生活也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根据全员信内容,由俞永福任本地生活集团CEO,而就在一周前,俞永福刚刚出席高德内部会议并宣布高德和阿里巴巴旗下本地生活的到店业务口碑正式合并。如今看来,这也是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业务重新整合独立出发的前兆。

在业内看来,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板块下的到店业务与高德合并也意味着高德将取代口碑承担到店重担的计划正在逐步落地,将与饿了么到家业务共同组成阿里本地生活的“双轮”。而在此前,高德这张地图承载着导航之外越来越多的生活场景,用张勇的话来说,高德地图“成功从一个地图工具走向一个基于地图的搜索、发现、交易、履约完整链路的目的地服务平台”。

实际上,本地生活战场也在今年迎来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年,前有抖音试水外卖业务,后有美团上线“特价团购”、“神抢手”等外卖特价业务加速反击。现今,抖音、快手等巨头的跨界入局,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更使阿里的本地生活业务腹背受敌。如此格局之下,阿里本地生活也必须以一种更积极的姿态主动加入“群聊”。本地生活集团独立作战,以一种创业的心态重新出发,或许也是阿里不得不为的举动。

此外,阿里本次组织变动也令外界产生了与京东有关的联想。两家战略布局的方向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承托他们成长的底层业务的分设,基本有着大差不差的选择。

2020年以来,京东集团旗下多个子业务纷纷独立上市,京东系版图也由此徐徐展开。

2020年6月,达达集团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即时配送第一股”。随着去年8月达达集团组织架构调整,京东零售CEO辛利军成为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多名京东高管也一并进入,达达集团正式并入京东系。而其下设京东到家与达达快送两大板块,是京东在同城业务布局上的重要抓手。

紧随其后,京东集团也于2020年6月完成了二次上市,登陆港交所。同年12月,京东健康在港交所敲钟。值得一提的是,据最新财报,阿里健康与京东健康均实现扭亏。

而作为京东成立以来最重要也最“重”的硬资产,2021年5月,京东物流成功完成港股IPO.几经多年业务方向的变革,阿里菜鸟“轻”平台化运营的思路,如今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砸重金补贴送货上门,承托更多阿里自营业务的物流使命。

当前,排队等待IPO的还有京东另外三个独角兽子业务,即整合京东云与AI业务的京东科技、京东在产业基础设施领域的重要抓手京东产发以及京东最隐秘的独角兽京东工业。

无论如何,推动这次变革,张勇显然下了很大的决心。

在内部信中,他说“会当水击三千里,24岁阿里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我们有变革的勇气和使命感,更有变革的能力和底气。”

相关报道

大动作!阿里将设六大业务集团 或独立上市 详细解读来了!

阿里巴巴迎来史上最大调整 意味着什么

阿里设立六大业务集团希望再长出若干个上市公司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亚马逊考虑收购AMC电影院

作者  |  2023-03-28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东时间328日周二美股午盘时段,有媒体刚刚爆出消息称,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已调派他的投资顾问和娱乐业的一流管理者,研究收购AMC的计划。AMC股价盘中拉升,短短20分钟时间内,日内涨幅从不足3.8%扩大到18%以上,此后涨幅进一步扩大,一度涨至5.50美元,创313日以来盘中新高。

一名亚马逊内部人士称,亚马逊考虑,将AMC遍布北美、欧洲和中东的将近600家影院作为“营销称重站”,它们可以帮助争夺奖项的Amazon Prime会员观看电影做推广,提供日用品配送等交叉销售服务,充当本地分销中心,而且,AMC每年有2亿观影客户,亚马逊还能收集他们的重要数据。

此前媒体称,亚马逊计划每年发行1015部院线电影。若收购AMC的消息属实,AMC的影院应该可能作为亚马逊这些影片的上映平台。

本周二媒体称,亚马逊内部的讨论情况并不确定,不能断定最终亚马逊就会提出收购要约。有内部人士称,贝索斯可能在等待AMC股价继续下跌的时机,甚至可能等AMC宣布破产,再出手收购AMC的资产。后一种操作让人联想到英国银行巨头巴克莱2008年收购破产的雷曼兄弟。

AMCCEO Adam Aron本周稍早回称,我们不回应应传闻和猜测。亚马逊谢绝就上述消息置评。

上述媒体称,可以肯定的是,亚马逊内部有讨论。一名亚马逊的前高管称,自2006 年推出会员订阅视频流媒体服务Amazon Prime Video 以来,亚马逊一直在考虑影院领域的收购。

覆盖AMC的一家大投行的分析师将AMC称为“不良资产”,认为“买这种营销类房产是个妙招”。

在传出可能收购AMC的消息前,亚马逊和同样杀入流媒体服务的苹果都在积极进军电影市场。最近媒体称,苹果和亚马逊都将每年投入10亿美元,制作将在院线上映的电影。这两家科技巨头都要同奈飞和迪士尼这样的强敌竞争。因为没有披露消费者数据,目前还不知道他们的流媒体服务进展。

 

英伟达CTO:加密货币没什么估值-人工智能才是未来!

作者  |  2023-03-28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加密货币的挖矿需求,曾经带动英伟达GPU芯片销量的高涨。然而,英伟达首席技术官Michael Kagan却在最近的采访中发出不一样的讯号。

Kagan指出,加密货币矿工购买了大量的英伟达硬件,然而加密货币不会为社会带来任何有用的东西,这也是加密市场近来频频崩溃的原因。

相较之下,他更青睐人工智能,因为人工智能对社会有益。人工智能允许个人创建定制程序来满足不同需求。但加密货币的高频交易,事实上对人类没有任何意义。

他因此建议人们将用于加密货币挖矿的处理器芯片用于开发聊天机器人,如ChatGPT,后者能为社会增加更加价值。

加密货币狂热褪去

GPU是开采加密货币的绝佳工具。2020年及2021年加密热期间,“矿工们”狂热地抢购英伟达的GPU.由于需求走高,GPU的价格那时一直处于上涨的趋势。

这也帮助推动英伟达GPU业务的稳健增长。但好景不长,随着加密货币价格的快速跳水,矿工经营业务的利润下降,英伟达GPU业务也随之放缓。

据Jon Peddie研究公司的报告分析,2022年第三季度中,英伟达、英特尔和AMD共出货了690万个独立GPU,相比2021年同期下降了42%,也创下了自报告统计该数据以来的最低出货量。

与此同时,英伟达去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7%,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72%,其中游戏显卡业务和可视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超过50%。据英伟达自己的解释,GPU销量下降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人工智能接棒

Kagan指出,对加密货币的失败并不惊讶。他犀利点评除了投机之外,加密行业还没有任何真实世界可用的实例。

但人工智能却非如此。他指出,自从ChatGPT发布之后,人工智能一直处于前沿和中心地位,且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随之被不断开发。

英伟达的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也在人工智能上坚定押宝。他表示,新的聊天机器人,如ChatGPT的出现是人工智能领域的“iPhone时刻”。他期待着人工智能的蓬勃,能带领英伟达再次创造高销售额、高增长的佳话。

英伟达也确实已经进军人工智能领域,其在最近推出了一款基于云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桌面浏览器进行访问。目前微软的Azure平台和谷歌云等服务都是建立在英伟达的硬件供应之上。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联储何以不暂停加息

作者  |  2023-03-28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上周,美联储宣布再次加息25个基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告诉媒体,鉴于银行业危机,美联储曾考虑暂停加息,但最终由于中期通胀数据和劳动力市场强劲而一致批准加息。

自3月上旬硅谷银行遭遇储户挤兑被迫宣布倒闭以来,市场就高度关注美联储将如何平衡抑制通胀和避免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甚至有分析认为美联储或将停止加息。事实上,美联储虽然表达了对银行倒闭的关注,在议息报告中删除了“持续加息”的表述,但无“动摇”地坚持“对抗通胀远未结束”。

自2021年以来,美国通胀率升至40多年来的高位。为对抗通胀,从2022年3月开始,美联储已加息9次,累计47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冲高至2007年10月以来的新高,逼近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历史高点。

连续加息打压下,美国通胀率虽连续8个月下降,但通胀水平依旧高企。2023年2月,全美CPI同比增长6%,距离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相去甚远。

自1977年《联邦储备法》修改以来,“促进稳定的价格和充分就业”就是美联储的核心使命。通胀依旧汹涌的压力下,独立性较强的美联储没有理由放弃使命。

同时,这次硅谷银行倒闭等和2008年次级债导致的系统性危机不同。硅谷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遭遇挤兑,主要是因为持有太多的美债,而美债目前的收益率难以冲抵给储户的利率,导致短期流动性枯竭,但其资产本身并无本质性变化。

此外,目前出问题的几家银行在美国都只是中小银行,其资产总量加起来也仅相当于头部银行资产的零头。基于上述原因,硅谷银行等出现问题后,还未等美联储出手,美国一些大型银行就自愿向第一共和银行存入数百亿美元以支持其流动性,匹兹堡国民银行也表示愿意收购第一共和银行。

至于科技企业朋友圈更广的硅谷银行,早就传出多位大佬想收购的意愿。而被这波加息潮波及的欧洲金融机构,如瑞信银行已经被同城兄弟瑞银收购,说明金融界硅谷银行倒闭的风险级别已形成共识,并无恐慌。当然,这一系列事件的最终结果仍待时间观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突发:美国介入调查!瑞信又有大麻烦?

作者  |  2023-03-28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东时间3月24日(周五),美国三大股指小幅收高,本周均录得涨幅。欧美银行情况仍然备受市场关注,投资者担心德意志银行也会“爆雷”。“鹰王”布拉德再发声支持加息至5%以上。

瑞信、瑞银再遇大麻烦?美国司法部正在调查金融机构是否帮助俄罗斯规避制裁。参照过往案例,若违反美国制裁,银行将会受到重罚。

科技股多数上涨,特斯拉CEO马斯克称,作为投资的一部分,微软获得了对整个OpenAI代码库的独家访问权。

在中概股多数下跌的行情下,能链智电股价飙升近40%!

“鹰王”布拉德仍支持加息至5.625%

德意志银行美股最终收跌3%,盘中一度下挫近15%,引发市场对欧洲银行业的担忧。

德国总理、欧洲央行、德银纷纷发声安抚市场,德国总理周五表示,德银“利润丰厚”,无需感到担心;欧洲央行行长也称欧元区银行有弹性,资本与流动性很强大,欧央行会提供流动性支持;德银将在5月底提前赎回2028年到期的15亿美元二级资本次级债,并获得了监管批准。

大型银行股多数下跌,摩根大通跌3.22%,高盛跌0.76%,花旗跌0.78%,摩根士丹利跌2.16%,美国银行涨0.67%,富国银行跌1.07%。

地区银行多数转涨,纽约社区银行(New York Community Bancorp)涨4%,阿莱恩斯西部银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涨近6%,西太平洋合众银行(PacWest Bancorp)涨3%,但第一共和银行跌超1%,该行今年已跌90%。

截至收盘,道指涨132.28点,涨幅为0.41%,报32237.53点;纳指涨36.56点,涨幅为0.31%,报11823.96点;标普500指数涨22.27点,涨幅为0.56%,报3970.99点。

本周道指上涨1.18%,标普500指数上涨1.39%,纳指上涨1.66%。

美联储布拉德周五再次“鹰声大作”,表示“我已经将美联储2023年利率预期提高至5.625%。”,理由是银行业压力将缓解通胀过高。

美联储巴尔金表示,本周加息的理由比较充分;就业市场紧张,通胀过高。

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James Bullard表示,如果美联储放弃2%的通胀目标,“我们会回到1970年代”。

美联储未调整数据显示,美国银行业存款在3月15日当周减少984亿美元,从17.6万亿美元降低至17.5万亿美元。“其他”存款也减少782亿美元,至15.7万亿美元。

瑞信、瑞银再遇大麻烦?美国司法部介入调查

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政府正在调查专业金融机构是否曾帮助俄罗斯富豪规避西方制裁,并已向一些调查对象发出了传票索要信息,而瑞银及瑞信这两家瑞士银行也位列其中。

报道称,在西方对俄制裁措施因俄乌冲突而扩大之前,瑞信就以为俄罗斯富豪提供服务而闻名。在顶峰时期,瑞信为俄罗斯客户管理的总资产超过600亿美元,他们每年为瑞信带来5亿至6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在2022年5月中止涉及俄罗斯个人客户的业务时,瑞信仍持有大约330亿美元的俄罗斯客户资产,比瑞银多50%。

彭博社指出,对此目前瑞信拒绝置评,瑞银没有回复置评请求。若违反美国制裁,银行会遭到重罚。受上述消息影响,瑞信、瑞银股价走低。

据香港万得通讯社,知情人士透露,瑞银集团财富管理负责人Khan告诉瑞信的亚洲员工,最快可能在下周推出留任计划,因为该银行正在寻求防止顶级人才的流失。这番言论表明,瑞银担心竞争对手会在今年完成收购之前利用瑞信的闹剧来挖走有价值的人员和客户。瑞士信贷超过1万亿美元的客户资产是这项交易的主要吸引力。

两位知情人士表示,瑞士当局和瑞银集团正在力争在一个月内完成对瑞信的收购,以试图留住该银行的客户和员工。但知情人士同时表示,将瑞银和瑞信合并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可能需要数月,因为该交易需要数十个国家的监管机构批准。

科技股多数上涨

特斯拉再召回2649辆汽车

科技股多数上涨,万得美国TAMAMA科技指数涨0.41%,微软涨1.05%,特斯拉跌0.94%,苹果涨0.83%,亚马逊跌0.59%,奈飞涨2.5%,谷歌跌0.15%,脸书涨0.85%。

3月24日下午,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突然现身位于北京三里屯的苹果零售店内。据悉,蒂姆·库克此行是为了参与当晚举办的“Today at Apple创想营”公益项目结营活动。

据wind汇编,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透露,作为投资的一部分,微软获得了对整个OpenAI代码库的独家访问权。

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15年10月14日至2020年8月23日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 S电动汽车,共计2649辆。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周五称,IQE将取代联亚,成为iPhone 15系列的距离传感器的磊晶晶圆(epi wafer)独家供应商。所有iPhone 15机型虽均采用与iPhone 14 Pro机型相同的灵动岛设计,但差别在于iPhone 14 Pro将距离传感器放置屏下/在灵动岛外,而iPhone 15系列则在灵动岛面积几乎没有变化下,将距离传感器放置在灵动岛内。

中概股多数下跌

一股飙升近40%

中概股多数下跌,依生生物跌26.31%,世纪互联跌8.5%。,新蛋跌7.19%,名创优品跌6.23%,雾芯科技跌6.05%,高途集团跌5.53%,拼多多跌4.51%,汽车之家跌4.17%,爱奇艺跌3.53%。

涨幅方面,能链智电涨38.76%,禾赛科技涨15.11%,传奇生物涨5.11%,金山云涨4.66%。

中概新能源汽车股全线走低,蔚来汽车跌2.21%,小鹏汽车跌2.93%,理想汽车跌1.35%。

资料显示,能链智电隶属于能链,以数字化手段连接产业上下游,为充电桩制造商、运营商、主机厂等提供一站式服务。该公司于2022年6月登陆纳斯达克,目前是中国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新能源服务商之一。

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区山林火灾持续蔓延

超3800公顷土地被烧毁

据新闻,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区23日起发生的大型山林火灾持续蔓延,截至24日下午,已有超过3800公顷土地被烧毁。

瓦伦西亚大区政府报告称,目前火灾情况较为危急,火势已经蔓延到一处峡谷中,并即将威胁到埃斯帕丹山脉的自然公园,该大区消防队正在试图阻止火势向自然公园蔓延,目前已有超过500名消防员参与到本次火灾的救助工作中。瓦伦西亚大区政府同时报告称,不排除火灾继续蔓延并导致更多居民处在危险中的可能性。受火灾影响的地区已有约1500名居民被疏散,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

西班牙第三副首相兼生态转型与人口挑战大臣特雷莎·里韦拉表示,2023年西班牙大型山林火灾发生时间要远早于过去数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特斯拉加大对这一国的汽车供应-撕下其对电动车的“不友好标签”

作者  |  2023-03-28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近几个月来,澳大利亚道路上的特斯拉汽车数量明显增加,表明这个原先最不愿意采用电动汽车的发达国家也开始了转变。

去年,澳大利亚人订购特斯拉汽车往往需要等待九个月之多,即使是二手Model 3,价格也被炒至每辆13万澳元(约合8.7万美元),高昂的价格阻碍了这家电动龙头在当地的销售,也让该国的汽车电气化进程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不过今天,这种供应链僵局似乎接近结束。特斯拉官网显示,悉尼车主只需要等待一周就可以坐上最新款的Model 3 Performance,且售价也被降低至9.03万澳元。

当地的特斯拉二手市场也恢复了部分理智。去年8月,几乎全新的Model 3的汽车可以在当地卖到13万至13.8万澳元,比新车的价格高出超过三分之一。

但现在,在大悉尼地区,没有一辆二手Model 3的价格超过10万澳元,并且一些新买一年的二手特斯拉汽车的售价开始变得低于新车价格。这种供应的改善,有助于扭转该国长期以来电动车市场落后的局面。

澳政府发力电动车补贴

去年澳大利亚刚上台的工党政府实行了免税政策,令该国的电动车行业发展速度得到明显增强。美股投资网报道提到过,前保守党政府曾在2021年提出过一个方案,但政策完全绕过了消费者,即不发放任何补贴或退税政策。

当时在野的工党抓住机会大肆抨击,提出2030年前实现新车销售中50%为电动车的目标。但莫里森直接回应工党的免税政策会“终结澳洲人民的周末”,因为电动车不能拖船或者大篷车,也不能取代SUV。

如今,在电动车免税政策的前提下,工党政府还在研究燃油效率标准,准备将污染最严重的车辆从道路上驱逐出去,为电动汽车腾出更多空间。

代表澳大利亚汽车行业的联邦汽车工业商会CEO托尼·韦伯解释称,新的燃油效率标准有望提高澳大利亚电动汽车进口的数量和范围,并增加需求。

根据该商会的数据,今年2月,电动汽车在澳大利亚新车销量中所占的份额达到了创纪录的6.8%;而在2020年该国新车销量中,纯电车仅仅占到0.7%。

数据还显示,特斯拉2月在该国售出了大约2671辆Model 3,在电动汽车销量中保持领先。而Model 3也再次成为该国第三大畅销车型,仅次于福特Range的4473辆和丰田Hi-Lux的3939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7-2023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