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Maxfund 客服微信2号 StockWe8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美国“恐怖数据”意外停止增加-高通胀、紧货币压得消费连续萎靡

作者  |  2022-10-1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周五(10月14日)美股盘前公布的美国“恐怖数据”意外走软,或预示高通胀叠加激进加息对经济的伤害将变得越来越明显。

具体数据显示,素有“恐怖数据”之称的美国9月零售销售录得6840亿美元,与上月持平,弱于市场此前预期的上升0.2%,8月数据从上升0.3%上修到0.4%。

(美国零售销售月率,来源:美股投资网)

分项数据上,汽车销售录得环比下跌,不包括汽车的销售额增长0.1%;因能源价格下跌,加油站销售下跌了1.4%。

同比来看,9月零售销售上涨了8.2%,整个三季度同比上涨了9.2%。贸易销售同比上涨7.8%,加油站上涨了20.6%,非商店零售增长11.6%。

值得一提的是,零售销售是尚未剔除通胀影响的数据。昨日公布的通胀数据显示,美国9月CPI环比上升0.4%,同比上升8.2%。这意味着,与去年同期相比,剔除通胀的零售数据几乎没有增长;而环比零售跑输环比CPI增幅,意味着该行业表现不及上月。

市场分析认为,美国9月零售业的低迷表明在数十年来最严重的通胀环境下,消费者对非必需品的购买变得更加谨慎。另外飓风伊恩9月底袭击了佛罗里达州和南卡罗来纳州的部分地区,可能阻止了当地居民外出就餐,但同时也鼓励他们在风暴到来之前购买货物。

另有分析指出,因高通胀使生活成本显著提高,有迹象表明消费者正在动用储蓄以维持生计。为了平抑通胀,美联储年内已累计加息300个基点,但昨日的CPI仍然不够理想,且出现了物价可能变得根生蒂固的现象。

美联储最新会议纪要显示,FOMC成员在9月会议上特别指出,“经济需要放缓才能让通胀降温”。他们预计,今年美国GDP增长可能仅为0.2%,明年为1.2%,远低于趋势水平。

不过,分析人士一直警告,美联储将利率提高到不必要的高水平有可能引发同样不必要的深度衰退。此前商务部公布的美国一季度、二季度GDP年化季率均录得负值,已经符合了“技术性衰退”的定义,但是否正式衰退还需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裁定。

昨日,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称,美联储的决策者们几乎无法在不造成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为需求降温,届时“滞胀”的程度将远超市场预期的大多数结果。滞胀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环球下周看点:英国最新CPI数据出炉-特斯拉、奈飞披露财报

作者  |  2022-10-1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随着本周最后两天美股再度陷入暴涨暴跌的癫狂状态,足以显示全球金融市场的逆风远远没有到头。不过令全球投资者可以稍稍松一口气的是,下周美国并没有太多重要宏观数据发布,更多的焦点会放在各行业龙头发布的三季报上。

话虽如此,宏观数据方面依然会有不少重要信息,作为全球通胀话题的另一大热门,英国将发布9月CPI,目前市场的预期是环比增加0.3%,以及同比增加9.9%。

对于英国CPI而言,最重要的两大看点是食品通胀的变化,以及核心CPI的顽固程度。在英国特拉斯政府荒谬的财政减税法案以财政大臣克沃腾被解职告一段落后,保守党老臣亨特上任也被视为稳定政坛的稳妥之举,避免再度引发类似于养老金危机这样的事件。

(英国CPI数据,来源:tradingeconomics)

除了英国以外,加拿大等经济体也将在下周披露通胀数据,颇为另类的土耳其央行也将公布最新利率决议。而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下周二早晨发布的最新国民经济数据也值得关注。

对于美股市场而言,虽然难逃围绕着通胀、经济衰退等议题继续狂野波动的命运,但下周一系列行业龙头披露财报将展现各行各业面对通胀和经济逆风的状态。除了美国银行、高盛外,流媒体巨头奈飞、互联网平台Snap、光刻机龙头阿斯麦、快消巨头宝洁、美国航空,以及周五刚刚经历大跌的特斯拉,都将在下周揭开业绩的面纱。

下周重要事件概览:

10月17日(周一):美国10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欧盟外长会议、经合组织东南亚部长论坛

10月18日(周二): 国新办就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澳洲联储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欧元区/德国10月ZEW经济景气指数、美国10月NAHB房产市场指数

10月19日(周三):英国9月CPI、英国9月零售物价指数、欧元区9月CPI终值、加拿大9月CPI、美国9月新屋开工总数、亚太经合组织财长会议举行(至10月21日)、美联储公布经济状况褐皮书

10月20日(周四):中国至10月20日一/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印尼央行公布利率决议、土耳其央行公布利率决议、德国9月PPI、欧元区8月季调后经常帐、美国至10月15日当周外国央行持有美国国债

10月21日(周五):日本9月核心CPI、英国9月季调后零售销售、意大利央行公布季度经济公报、欧盟领导人会议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癌症疫苗或将问世 2030年

作者  |  2022-10-1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联合创始人夫妇Uğur Sahin教授和Özlem Türeci教授在接受外媒采访时称,mRNA疫苗技术可用于帮助摧毁癌细胞,这意味着癌症疫苗可能在2030年前问世。BioNTech是欧洲最大生物技术独角兽,与美国辉瑞合作研发生产了mRNA新冠疫苗。

Sahin教授表示,癌症疫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这让他们对未来几年癌症疫苗上市持乐观态度。当被问及基于mRNA的癌症疫苗何时可以用于患者时,Sahin教授表示,它们可能会在“2030年之前”上市。

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BioNTech一直在研究mRNA癌症疫苗。但在疫情全球蔓延之后,该公司转而研发新冠疫苗。该公司现在有几种癌症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Sahin教授表示,辉瑞和BioNTech成功研发出新冠疫苗,也推动了该公司在研发癌症疫苗方面的工作。

BioNTech希望开发针对肠癌、黑色素瘤和其他癌症类型的治疗方法,但目前仍面临重大障碍。因为构成肿瘤的癌细胞中可能含有多种不同的蛋白质,使得制造针对所有癌细胞而不针对健康组织的疫苗变得极其困难。

mRNA新冠疫苗的工作原理是将新冠病毒上不具感染性的刺突蛋白的遗传指令运送到人体内,这些指令被产生刺突蛋白的细胞接收。然后这些蛋白质或抗原能够告诉免疫系统的抗体和其他防御系统要搜索和攻击什么。癌症疫苗不携带识别病毒的代码,而是包含癌症抗原的遗传指令(覆盖在肿瘤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作为BioNTech公司的首席医疗官Türeci教授认为,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让免疫系统寻找和摧毁癌细胞。

Türeci教授对这项工作仍然持谨慎态度。她说,“作为科学家,我们总是不愿说我们将治愈癌症,但我们还是希望能有一些突破。”她还补充道,通过新冠疫苗的研发和产业化,BioNTech已经更好地了解了人的免疫系统如何对mRNA疫苗作出反应。新冠疫苗研发和推广的紧急性也“锻炼”了药品监管部门的高效行政能力。这些都能够加速未来癌症疫苗的上市。

作为BioNTech竞争对手,美国生物医药公司Moderna在争夺“癌症疫苗”市场也磨刀霍霍。除了今年8月,Moderna起诉BioNTech及其合作伙伴美国辉瑞公司,指控其侵犯了该公司新冠肺炎疫苗的专利权,上周Moderna与默沙东宣布两家公司将共同研发“个性化癌症疫苗”。

这两家大型制药公司正在测试一种个性化的疫苗,它可能会防止一种特定类型的皮肤癌的复发。该疫苗本质上结合了两种医疗技术:mRNA疫苗和默沙东公司的KeytrudaKeytruda是一种处方药,有助于防止黑色素瘤在已知的癌细胞被手术切除后复发。

这种实验性药物目前正处于三项临床试验中的第二项。该试验涉及157名刚刚成功接受手术切除的高危黑色素瘤参与者。一些参与者被给予个性化的疫苗,而其他参与者则被单独给予KeytrudaModerna和默沙东公司将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观察参与者的黑色素瘤是否复发,主要数据预计在今年年底公布。如果预防黑色素瘤复发的疫苗确实可以商业化,仅在美国每年就可以防止7000多人死亡。

回顾人类医学发展史,疫苗的诞生通常被称为现代医学的奇迹,因为它们能够针对免疫系统对抗致病病毒和细菌。既然它们对传染病起作用,为什么不对长期困扰人类的其他疾病,如癌症起作用呢?希望全球各大顶尖的医疗机构和医学家早日研发成功,毕竟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在其一生中会患上癌症,预防癌症已成为21世纪最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

 

巴菲特“黄金队友”芒格最新持仓曝光:阿里巴巴一股都没卖-稳居第三大重仓股

作者  |  2022-10-1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持续下跌的背景下,“股神”巴菲特的黄金搭档芒格旗下投资集团Daily Journal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13F报告,披露了最新美股持仓情况。报告显示,整个三季度,芒格持仓没有任何变动,也就意味着,第三大重仓股阿里巴巴一股都没卖。

芒格旗下投资集团最新持仓曝光

资料显示,每日期刊公司(Daily Journal)总部位于加州洛杉矶,亿万富翁芒格是公司“灵魂人物”,98岁高龄的芒格在今年已宣布卸任每日期刊董事长一职,不过依然留在董事会,继续履行负责公司证券投资组合等职责。

公司13F报告显示,截至9月30日,每日期刊的美股持仓市值为1.6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72亿元,较上一季度末的1.75亿美元有所降低。仅持有5只股票,其中3只是银行股,即美国银行、富国银行、合众银行,分别为第一大重仓股、第二大重仓股、第四大重仓股,可见芒格依然对银行股情有独钟。还有1只韩国的钢铁股,浦项钢铁位列第五大重仓股,持仓市值较低,仅为35.7万美元,占总持仓比仅为0.22%。

最引人注意的是,中国互联网龙头阿里巴巴位列第三大重仓股,持仓约30万股,持仓市值2399.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2亿元,占总持仓比为14.68%。

一季度砍仓阿里过半惊动市场

芒格的阿里持仓缘何成为市场焦点?芒格曾在今年一季度对阿里进行大幅减仓,砍掉50%仓位,导致市场恐慌,要知道芒格是阿里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

早在去年一季度,芒格首次建仓买入阿里巴巴,用超19%的仓位长线布局。不过随后,阿里股价开始震荡下跌,芒格也开启“越跌越买”模式。截至去年底,芒格旗下投资集团增持阿里至60.2万股,在此过程中,阿里股价已从最高270美元下跌至110美元,年内累计下跌48.96%,芒格投资账面浮亏也接近50%。

最新报告显示,截至9月30日,每日期刊持有阿里市值2399.7万美元,环比跌32.35%,平均成本为185.71美元,而截至10月13日收盘,阿里报75.01美元,今年以来累计下跌36.85%,估值重返历史底部。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股票下跌跟大环境有关,过去美联储前四轮加息,每一次都引发全球市场波动。今年仅加息了五次,就共计加300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达到3%,这样的力度和速度是有史以来最快的一次,可以说加息步伐非常激进。

截至10月13日,纳斯达克指数年内下跌31.93%。郑磊分析称,美股方面,现在非常明显的资金外流,美股今年以来表现非常差,早已进入下行通道,如果继续加息到利率4%以上,美股可能再继续下跌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四十都有可能。

重配阿里源自于看好中国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每日期刊持仓的其他4家公司,持有年限均超过10年,芒格和巴菲特一样都是坚持长期投资主义者。早在2008年,在芒格建议下,巴菲特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买入2.25亿股比亚迪H股,截至今年以前,从未有过减持,14年大赚超30倍,这也是伯克希尔有史以来利润最高的投资之一。

信奉“拥有3只股票就足够”投资理念的芒格关注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已久,在投资比亚迪取得巨大成功后,芒格又选择了阿里巴巴作为下一个投资目标。

重配阿里巴巴,源自看好中国经济。“投资阿里巴巴是让我感到舒适的投资决策。”芒格曾在年度股东会上表示,阿里巴巴竞争力很强,即使在竞争激烈的零售领域也极具竞争力。芒格还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更强劲,有很多有竞争力的企业,所以我们决定投资中国。

目前,在二、三季度芒格按兵不动,选择维持仓位不变,也释放了积极信号,给广大价值投资者吃下“定心丸”。

资深投资人程宇接受《美股投资网》分析师采访时表示,从阿里巴巴最新财报来看,也就是2023财年一季度相关经营情况,在资产负债表方面,对比去年截至9月的财报,从结构上讲没有太大变化,也就是说,阿里的业务结构、资产质量、运营风险情况并没发生实质性变化。

不过阿里的投资业务,会面临全球资本周期收缩造成的公允价值下降风险,最新财报显示,投资业务造成的利润损失最大。实际上,投资业务可以说是互联网大厂统一重点,因为大厂一般都积累了大量的现金,不过,这种业务很容易受到资本周期影响。今年以来,美联储还有其他全球主要央行都处在大幅收缩资本趋势中,阿里巴巴之前积累的投资资产,也难以避免受到资本周期下行的广泛影响。

程宇分析称,在阿里的未来发展方向上,阿里云业务是一个重点,它是未来社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基础,可以说是一个新兴的基础设施,重要性自不待言。截至目前这个发展阶段,可能云计算基础设施能给客户创造更高价值的地方,既不在服务领域,也不在消费领域。真正最核心的数据价值、服务价值,应该是在工业领域,云计算应该是一个工业互联网、工业智能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哪些美股Q4有望“杀出重围”?一文速览分析师心头好

作者  |  2022-10-1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进入十月,第四季度也正式开启。在本月的第一个交易周里,标普500指数先是走高,而后回落走低,但周线仍是收涨的。Fundstrat技术策略师Mark Newton表示,美股在这一周周初强有力的上涨走势看起来仍非常关键和积极。

Q4来临,一些投行分析师也给出了他们最看好的一些买入机会。分析师们表示,在年内剩余这段时间里,这些股票的处境较佳,它们能够应对艰难的经济环境。详见下图。

法拉利

加拿大皇家银行予该股“跑赢大盘”评级,将其列为第四季度最值得购买的股票之一。该行分析师Tom Narayan认为,法拉利是一只奢侈品股票。消费者可能视法拉利为一家汽车公司,但Narayan却不这么认为,他表示,法拉利的EBITDA利润率、股价走势和客户群更类似于奢侈品股票、而不是汽车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同时提到,法拉利拥有定价权,其许多客户是回头客。据该公司称,超过40%的客户已经拥有一辆法拉利。

Narayan还表示,新产品的推出也是指日可待,法拉利已经大幅提高了产量。Narayan称该公司管理层的电气化战略仍然令人印象深刻。法拉利已经在使用电动技术来提高性能,并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的销量将达到80%。

伯灵顿百货

富国银行予该股“增持”评级,将其列为第四季度“最佳选择”之一。

该行最近与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Michael OSullivan、首席财务官Kristin Wolfe和首席营销官Jennifer Vecchio举行了投资者会议。管理层承认他们在上半年的执行不力,其消费者面临的宏观挑战加剧了这一问题。不过该行认为首席执行官奥沙利文也流露出了对增进业务的信心。

总的来说该行认为,随着进入2023年,该公司的利润率可能会加速增长,未来几年有望恢复到新冠疫情之前的利润水平。

安特吉

美国银行予安特吉“买入”评级,将其列为第四季度的最佳选择之一,认为该公司拥有不错的买点机会。该行分析师Paul Zimbardo表示,在受监管的公共事业公司股票中,该公司受到很多正面题材的影响;在不确定的宏观背景下,它是一家具有吸引力的防御类、公共事业公司。

另外,美国近期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也使得该股票被低估。法案中的激励措施改善了ETR的商业和工业(C&I)客户的太阳能经济,推动了更大的需求。此外分析师还表示,该公司是业务回流的受益者,随着欧洲工业支柱因电力价格激增而受到压力,回流的动力只会加强和加速。

Ulta

投资公司DA Davidson予Ulta“买入”评级,称其为最具“高说服力”的创意想法、Q4重要关注个股该机构分析师Michael Baker在给客户的报告中称,消费者似乎在“消化通胀”。他表示,美容业尤其坚挺。“我们认为‘重新开放经济’的做法还有发展空间。”同时他还认为该股能“抗衰退”。

“今年,ULTA的收益率在我们的零售业/大宗商品和硬通货覆盖组中处于领先地位,去年也是如此。”他说。Baker将该股目标股价设定在490美元/股,他认为该股的风险/回报比令人难以抗拒。“ULTA是一流的零售商,在美容产品领域占据了市场份额,而美容产品是一个增长迅猛的零售领域,相比其他领域,它的减价风险更小。”

BAE系统

投行Bernstein予BAE系统“优于大盘”评级,将其列为在欧洲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的首选。

该行表示,其他更大型的欧洲A&D公司(空中客车、Safran)是由商业航空驱动的。虽然这些混合型股票今年的表现也非常强劲,但重点仍然是,如果投资者想要一个单一由国防驱动的大型欧洲股票,只有BAE系统公司。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周五热门中概股多数收跌-新能源车板块普跌-小鹏汽车跌超8%

作者  |  2022-10-1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东时间周五,美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截止收盘,道指跌1.33%,本周累涨1.17%,纳指跌3.08%,本周累跌3.11%,标普500指数跌2.34%,本周累跌1.53%。

新能源车板块收跌,小鹏汽车跌8.21%,蔚来跌7.9%,理想汽车跌6.59%。

其他中概股方面,优信涨超7%,水滴公司、途牛涨超3%,乐居、老虎证券涨超2%,涂鸦智能、大健云仓、汽车之家、箩筐技术涨超1%,欢聚集团、趣头条涨近1%。

每日优鲜跌超19%,荔枝、房多多跌超11%,尚乘数科跌超8%,新氧、百度、虎牙、网易有道、京东跌超6%,贝壳、哔哩哔哩、唯品会、360数科跌超5%,嘉楠科技、蘑菇街、开心汽车、拼多多、雾芯科技、台积电跌超4%,中通、叮咚买菜、网易、小牛电动、美股投资网、爱奇艺跌超3%,腾讯音乐、阿里巴巴、携程、迅雷、达达集团、第九城市跌超2%,斗鱼、新东方、达内科技、搜狐、猎豹移动跌超1%。

领涨中概股列表:

领跌中概股列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华尔街各大银行对美国经济越发感到悲观-正为衰退做准备

作者  |  2022-10-1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4日报道,华尔街各大银行对美国经济前景的展望越来越悲观,许多银行高管表示,他们正在为潜在的经济低迷或衰退做准备。

摩根大通、花旗集团等6家大银行早前公布季度业绩,提及美国数十年来的高通胀水平、正迅速放缓的房地产市场以及美联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息。美国第二大银行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安迪·塞塞雷 (Andy Cecere)表示:“我们认识到,美国经济多个领域正在形成压力点,这可能会导致未来出现压力。”富国银行首席执行官查理·沙夫(Charlie Scharf)也告诉投资者,预计更广泛的经济衰弱将出现,导致更多信贷拖欠和损失增加。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则直言,“严重”担忧未来6到9个月经济可能衰退。

通货膨胀给这些银行的未来前景蒙上了长期阴影,多数银行目前正加强对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储备。摩根大通在其贷款损失准备金中预留了大约10亿美元,而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本季度也都在其准备金中投入了大约4亿美元。而上次如此规模储备贷款损失准备金还是疫情初期,当时银行将数百亿美元投入到这些准备金中,但在2021年释就放了大部分资金。

数月以来,全美通胀预期持续恶化,9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比去年同期上涨了8.2%。面对高通胀,美联储采已连续三次激进加息,将短期利率提高到3%至3.25%的区间,为14年来的最高水平。外界批评,美联储系列措施有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深度衰退。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从“下一个特斯拉”到“北美贾跃亭”!揭秘全球汽车界头号骗局

作者  |  2022-10-1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从“卡车界马斯克”到“北美贾跃亭”,Nikola的创始人弥尔顿(Trevor Milton)的人生也和其公司的股价一样,从天堂跌入了地狱。

仅仅在两年前,弥尔顿所创立的Nikola还被誉为是“卡车界特斯拉”,公司估值一度超越美国第二大车企福特汽车。弥尔顿本人也被投资人们追捧为“下一个马斯克”,认为他一手开创了氢能源卡车行业的远大前景。

然而两年后,米尔顿却被判犯有两项电信欺诈和一项证券欺诈罪名,面临最高可达25年的监禁。Nikola公司股价也快速缩水几十倍,只不到当初峰值时的零头。

那么,这一巨大的变故前后究竟有何故事?弥尔顿本人又是靠什么撒下这样的弥天大谎?

当“大忽悠”遇上新能源风口

弥尔顿出生于1982年,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和毕业于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同时拥有物理学和经济学双学位的马斯克不同,弥尔顿只拥有高中学历,大学仅在犹他谷大学读了一学期便辍学了,转而选择创业。

弥尔顿早期的创业项目包括安防系统销售、二手车分类广告网等,可以说他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几乎毫无基础。而且从他早期合作伙伴和员工的评价来看,他一贯的营销手段就是以“忽悠”为主:比如他的第一家公司曾被指控虚构财务数据;而在第二家公司,其合伙人又指控他靠欺骗手段,让其他合伙人少分报酬等。

2014年,借着新能源汽车的风口,32岁的弥尔顿创立了Nikola公司。

在当时,马斯克的特斯拉已经占据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半壁江山,而光从Nikola这个公司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弥尔顿“碰瓷”特斯拉的野心:特斯拉的名称来源于美国著名发明家、工程师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的姓,而Nikola公司的名称就对标来源于这位发明家名字中的Nikola。

Nikola打出的口号是要推出世界上第一辆氢能源卡车,并且颠覆整个全球卡车界行业前景。

2016年,Nikola举办了发布会,推出了其首个氢能源卡车产品Nikola One.据弥尔顿所吹嘘的话说,这辆氢能源卡车单次充电只需15分钟,充一次电能跑超过1000英里,而且还零排放、无污染。在发布会上,弥尔顿还特意邀请分析师一起上车,演示其酷炫的车载屏幕。

这可把不少投资者激动坏了,Nikola也被不少人看作是“卡车版特斯拉”,投资资金纷至沓来。

骗局被逐步曝光

然而投资者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发布会舞台上放着的Nikola One其实只是一个车壳——据公司员工在后来爆料:当时演示的车身其实完全不具备电力系统,就连车身上的车灯,都是靠Nikola的工程师偷偷给车身接上外接电线来点亮的。甚至,就连这辆车的外壳本身,都是发布会前一周才加班加点赶出来的。

从美国法院最新公布的起诉书上,我们能更详细地看出Nikola是如何欺骗世人的:他们所展示的卡车上的所有电气部件全部依靠外部供电。作为一辆所谓的“氢燃料动力卡车”,这辆卡车既没有安装燃料电池,也没有安装氢气储罐,空气压缩机、涡轮机、变速箱等动力汽车必备的配件全都没有安装。

而且更离谱的是,米尔顿当时演示的所谓炫酷车载屏幕,其实就只是个现成的平板电脑,并且完全没有集成到车辆系统中,只是被嵌在车壳里而已。

在发布会一年多后,由于汽车毫无推进生产的进展,围绕Nikola的质疑声也多了起来。于是2017年,弥尔顿又使出新的一招:他发布了一条新视频,视频中Nikola one飞速奔驰。

尽管视频中没有提供更多信心,但投资者们一看,这车居然已经能上路了,于是信心再度大增。弥尔顿也趁热打铁,接连发布了Nikola TWO 、Nikola Three,还成功借壳上市,估值一度高达340亿美元。

尽管当时Nikola一辆汽车都没量产,但其市值居然已经超越了美国第二大车企福特公司,就连美国通用汽车都赶过来想和他合作造车。

然而,就在其股价抵达顶峰的两天后,,做空机构兴登堡分析公司(Hindenburg Analysis)发布了一份针对米尔顿的严厉报告,从私人电话、电子邮件到短信、幕后照片,该报告详细列举了Nikola各种造假的证据,戳穿了Nikola的谎言。

直到这时人们才明白过来,Nikola One的上路视频实际上完全是个骗局,Nikola只是把车拉到山坡上,让其随着重力自行往下滑而已。Nikola在视频拍摄过程中通过调整拍摄角度和剪辑加速,使得这个汽车模型看起来像是在飞驰一样。

这篇报告一出,众人哗然,公司股价也随之开启了一路狂泻。在众多铁证下,Nikola最终也不得不承认了他们撒下的弥天大谎,米尔顿最终于2021年初从Nikola辞职,并随之面临法庭的指控。

新能源狂欢背后的浮躁与泡沫

在Nikola诈骗事件中,最为讽刺的一点在于,弥尔顿的谎言明明一戳就破,为什么还能维持这么长的时间?

从弥尔顿2016年发布Nikola One到2020年被做空机构踢爆之间,足足近四年的时间内,居然没有一个投资者去现场核实过他们的造车情况,也没有一个投资者见过Nikola One的真身。

在这四年间,弥尔顿就靠着一个汽车模型和一个造假视频,就能将公司市值吹到340亿美元,不仅骗到了美股上市,甚至连通用汽车这样的行业巨头都被骗进了坑里。

在这背后,体现的不仅是“大忽悠”弥尔顿的忽悠功力深厚,还体现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前几年的浮躁和泡沫。

从2019年至2021年间,特斯拉股价经历了增长几十倍的“奇迹”。在这之后,全球投资者们都急不可耐的试图寻找着“下一个特斯拉”。而在这一过程中,众多新能源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头并上市,不只是Nikola,还有Rivian、Lordstown等众多新能源初创公司都受到了超乎寻常的追捧。

然而在曾经的狂欢之后,现在只剩下一地鸡毛:这些公司现在有的正面临巨额亏损和经营困难,有的面临和Nikola类似的诈骗指控,其股价也都相距其一两年前的顶峰只剩下一个零头。

Nikola股价只剩峰值的零头

Nikola难复往日辉煌

美国法院对于弥尔顿的诈骗指控仅针对其个人,而Nikola的公司高管们则极力撇清和弥尔顿的关系,强调他们也是在进入公司后才知道这一骗局的。

而更讽刺的是,自从其擅长营销和忽悠的创始人离开后,Nikola公司居然真的造出了车来。

目前,该公司已经开始在北美生产和交付电动Nikola Tre半卡——截至目前已经交付了93辆,不过最近由于汽车零件安全问题全部召回了。

本周早些时候,Nikola还完成了对电动车电池开发商Romeo Power公司的收购,从而开始设计适合自身的电动卡车电池。

此外,Nikola还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支付了1.25亿美元,作为其商品误导投资者的赔偿费用。

不过可惜的是,尽管公司情况已经在好转,但作为曾荣登美国第二大车企之位的公司,Nikola如今股价只有3.06美元,还不到曾经峰值93.99美元的零头。而展望未来,无论这家公司如何努力,恐怕都难以再重现往日的辉煌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IMF副总裁:美国通胀非常顽固-美联储应继续坚持加息

作者  |  2022-10-1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Gita Gopinath表示,美国的通胀非常顽固,美联储应该坚持下去,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否则就会失去公信力。

目前的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为3.00%-3.25%,乃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最高的利率水平。今年以来,美联储已经累计加息了300个基点,加息力度创上世纪80年代以来之最。

然而,尽管美联储的激进加息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投资者怨声载道,但就目前而言,美联储遏制通胀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美国通胀水平仍在近四十年高位附近徘徊。

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8.2%,连续7个月位于8%上方,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等波动较大的因素)同比增长6.6%,续创1982年8月以来新高。

Gopinath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美国通胀依然非常顽固。她表示:“如果美联储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出信号,表明他们不再按计划收紧货币政策,那将严重丧失公信力。因此,鉴于经济数据,他们应该坚持到底。”

上周公布的另一项数据显示,美国9月零售销售(俗称“恐怖数据”)录得6840亿美元,与上月持平,低于市场预期的上升0.2%。市场分析称,受困于数十年来最严重的通胀数据,美国消费者对非必需品的购买变得更加谨慎。

“欧洲央行的策略是正确的”

在谈到欧洲时,Gopinath表示:“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将明显减弱,我们预计(欧元区经济增长率)明年只有0.5%。”

不过,Gopinath盛赞了欧洲央行的政策,她强调,欧洲央行选择在今年年底前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然后在明年收紧,这是正确的做法。

欧洲央行今年共进行了两次加息,先是在7月份一举加息50个基点,结束了欧元区长达八年的负利率时代,随后于9月份加息75个基点,创该货币联盟成立以来最大幅度的加息。

相较于美国,欧洲受能源危机的冲击更大。欧元区目前的通胀率高达10%,主要原因自然是天然气和电力价格的飙升,该地区能源价格相比去年跃升了40.8%。

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德国9月通胀率为10.9%,该国政府上月公布了一项2000亿欧元的能源救济计划,以帮助民众和企业渡过难关。

然而,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比利时央行行长Pierre Wunsch警告,随着欧洲各国政府竞相推出能源支持计划,该地区的通胀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而欧洲央行可能不得不更激进地加息。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再破4%-多图诠释当前美国债市究竟有多危急?

作者  |  2022-10-1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随着有“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之称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周五再度升破4%大关,在规模逾23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市场上,资金大幅撤退出逃的现象再度比比皆是……

截止上周五收盘,各期限美债收益率再度普遍收涨: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3.3个基点报4.507%,3年期美债收益率涨5个基点报4.504%,5年期美债收益率涨6.7个基点报4.274%,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7.7个基点报4.026%,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7.7个基点报3.998%。

光看美国收益率的报价或许显得过于直白,事实上,当前美国债市究竟有多么危急,下面几张图表或许最为具有说服力:

根据摩根大通的统计,目前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已经连续11周上涨,这是至少自1978年以来最为漫长的一轮升值。

债券收益率与价格波动是反向关系。而今年毫无疑问是美债乃至全球债市的一个历史性“灾年”。从总回报指数来看,今年10年期美国国债已累计下跌了18.1%,损失远远超过了自1928年以来的任何年份。

鉴于今年美国股市在多数时间里与美国国债价格同步下跌,华尔街最常见的60/40投资组合回报率更是来到了令人跌破眼镜的-21.6%,为1931年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年份。

美债收益率曲线的深度倒挂,则无时无刻不释放着美国经济即将陷入衰退的信号。

截止上周五收盘,2年期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倒挂幅度仍接近约50个基点。在历史上,这条关键的美债收益率曲线一直是衡量美国经济会否衰退最为可靠的指标之一。

双线资本(DoubleLine Capital)投资级企业主管Monica Erickson表示,“美联储承诺将进一步加息,直到他们看到通胀回落。这条2年期/10年期曲线的倒挂幅度如此之深,它告诉人们,在美联储紧缩政策的推动下,经济即使不出现严重放缓,也会出现全面衰退。”

下面这张对比可以很直观地显示出,各期限美债收益率尤其是短期美债收益率在年内的涨幅:

注:红线为2021年底收益率,蓝线为目前收益率

在去年年底,期限最长、收益率最高的30年期美债收益率都只有不过1.9%,而如今,2年期美债收益率已来到了约4.5%,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则升破了4%。

而在美债价格暴跌、收益率大涨的影响之下,全球债市也几乎全线经历了血洗。如下图所示,主要经济体的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都正处于或接近至少52周的最高位。

在过去的一周,全球债券的市值又损失了6144亿美元,债市的泡沫正被持续戳破。

只要美联储不转向美债跌势就难见止歇?

目前,市场上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美债的跌势能够在短期内止住。未来一周将没有重大的经济数据发布,无法改变眼下人们对美联储将采取更多紧缩措施的猜测。

今年以来,美联储已经在以1980年代以来最快速度加息。在上周四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总体和核心通胀率双双超过预期后,投资者现在认为美联储在11月和12月均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很大。

今年美联储内部的“鹰王”、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在周末的最新讲话中,就未排除美联储在11月和12月会议上连续两次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尽管其表示现在就预测这个问题还为时过早。

布拉德表示,从宏观经济角度而言,今年年底还是明年年初额外升息其实差别不大。但他一直支持在周期前期发力加息,先把利率快速提高到遏制通胀的水平,然后停留一段时间让经济来消化。

事实上,从日本的养老基金和寿险公司,到海外政府和美国商业银行,这些过去熙熙攘攘争相购买美国政府债券的主要买家,如今都已纷纷开始打起了退堂鼓,更遑论目前已经开始执行量化紧缩(QT)政策数月的美联储。

美联储自身的估算显示,如果维持当前的减码速度,其资产负债表的债务组合总额到2025年中可能会从目前的逾8万亿美元下降到5.9万亿美元。

在市场观察人士看来,在稳定的新需求到来之前,美债更多苦难可能还在后头。这对美国纳税人来说也是个坏消息,归根结底他们要为借款成本上升买单。

Mischler Financial董事总经理Glen Capelo表示,“随着各央行和各银行总体而言都在退场,我们需要为国债找到一位新的边际买家,目前还不清楚这会是谁,但我们知道他们对价格会敏感得多。”

Bleakley金融集团首席投资官Peter Boockvar上周已警告称,简单地认为美国国债最终将找到买家取代联储、外国投资人和银行,是危险的想法。

花旗集团则担心,外国央行持有量的下降可能引发新的动荡,其中包括当突然的市场损失迫使投资者迅速平仓,进而发生所谓的风险价值冲击。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7-2023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