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纳斯达克公司的股票下跌 26%,因为它之前是疫情抛售后股价反弹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现在自然回落。
但是,纳斯达克拥有出色的商业模式、高增长率、可观的股息收益率、高股息增长以及使当前价格投资具有吸引力的估值。
01
股息股增长来自质量与低波动性
纳斯达克支付 0.60 美元的季度股息。即每年每股 2.40 美元。基于其 155 美元的股价,相当于1.5% 的股息收益率。这仅比标准普尔 500 指数 1.60% 的收益率低 10 个基点。
然而,它远低于 Vanguard High Dividend Yield ETF 的收益率,目前收益率为 3.1%。
这使得纳斯达克需要要么在成本上建立有吸引力的收益率,要么通过出色的表现积累足够的资本收益。
下面的图表显示了 1973 年至 2021 年间各种股息类别的长期表现。我们看到,在 1973 年投资 100 美元时,同等加权的标准普尔 500 指数投资将产生 4,655 美元的利润,即每年 8.2%。
为什么股息股票表现如此出色?
一个原因是质量。
根据最近的标准普尔全球报告:就收益质量和杠杆率而言,股息增长型股票的质量往往高于大盘。
很简单,当一家公司能够可靠地在数年甚至数十年内增加股息时,这可能表明它具有一定的财务实力。
另一个原因是低波动性。根据同一份报告:对于那些寻找能够相对较好地承受困难市场和经济环境的纪律严明公司的市场参与者来说,股息增长型股票可能具有吸引力。
当我们关注同期标普 1500 指数表现最差的 15 个月份时,标普高收益红利贵族提供的保护尤为突出。其月度表现分别优于标准普尔 1500 指数和标准普尔 500 高股息指数 229 个基点和 358 个基点(见图表 5)。
低波动性非常重要,而且经常被投资者低估。虽然低波动性始终是一件好事,但在熊市期间却是一件幸事。
ROBECO最近撰写的一份报告显示,平均波动率越高,复合回报率越低。
来源:ROBECO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一般来说,可以说低波动性股票在熊市期间表现更好。我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这些证据。在长期投资方面,保护下行空间是关键。
纳斯达克在其自己的研究中证实了这一点,表明自 2001 年以来,低波动性股票“压垮”了高波动性股票。
Vanguard 发现,在 1997 年至 2016 年期间,高收益和股息增长股票的表现均优于全球股票。此外,股息增长优于高收益。而且,最重要的是,股息增长型股票的波动性较低。
换句话说,即使收益率很低并且对某些人来说有些“没有吸引力”,股息增长股票也有很强的理由。
02
自由现金流稳定
纳斯达克股息持续增长
纳斯达克市值为 260 亿美元,是金融数据和证券交易所行业最大的参与者之一。
在这个行业拥有公司的好处在于它是经常性收入的温床。作为主要市场的所有者之一,纳斯达克受益于新上市、重新上市和交易量,其 74% 的收入来自非贸易活动。
在四大业务板块中,公司拥有最大的美国股票交易场所(纳斯达克)、北欧股票、股票期权和期货等衍生品以及覆盖10,000多家企业平台客户和5,000多家上市公司发行人。
该公司的市场技术和投资情报平台为 2,100 家资产管理公司、1,000 多家资产所有者和顾问、市场数据客户和指数客户,以及 2,000 家银行和信用合作社以及 170 多家卖方和买方公司提供服务。
战略转向非贸易服务(解决方案部分,见上图)导致有机收入增长 2 倍。2018 年至 2020 年间,年均有机收入增长率为 10%,高于此前两年的 4%。
仅市场技术领域就有望拥有 260 亿美元的总潜在市场。在截至 22 年第一季度的 LTM 基础上,该公司在该部门的销售额为 4.86 亿美元。专注于反洗钱和欺诈解决方案、贸易监督和完整的市场解决方案预计将推动高于平均水平的增长。
在 2016 年第 4 季度至 22 年第 1 季度期间,SaaS(软件即服务)总收入每年增长 21%。在 22 年第一季度,这些销售额占年度经常性收入的 34%。目标是到 2025 年使这一数字至少达到 40%。
在过去三年中,收入每年增长 11.5%。EBITDA 每年增加 14.0%。
最好的事情是自由现金流的产生非常高。自由现金流是来自运营的现金减去资本支出。公司可以将现金用于股息和回购或减少债务。
由于公司的净债务预计将在 2023 年降至 2.2 倍 EBITDA,因此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将资金用于股东。
更好的是,自由现金流量很高。如果我们使用 2023 年 FCF 估计,我们将处理 5.5% 的自由现金流收益率。这与大流行前接近公司市值 6% 的结果大致相符。
从 2018 年到 LTM 到 22 年第一季度结束,自由现金流每年增长 14%。自由现金流转换为净收入的 104%,显示高质量的收益。
纳斯达克有清晰透明的资本计划。
首先,它投资于增长,这已经包含在自由现金流中;然后,它维持 32% 的派息率,这意味着股息增长和盈利增长应该相当一致。
回购也被使用,但它们不会导致股票数量减少。公司回购股票以抵消因股票补偿造成的稀释。
话虽如此,在过去 5 年中,股息平均每年增长 10.6%。使用该公司 260 亿美元的市值、47 亿美元的 2023 年预期净债务和 21 亿美元的 2023 年 EBITDA 预期来估值,该公司的企业价值为 307 亿美元,这是预期 EBITDA 的 14.6 倍。
03
结语
纳斯达克是具备代表性的股息增长股票之一。该公司在金融服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其以 SaaS 为重点的细分市场增长率很高。
尽管没有人知道市场何时触底,但纳斯达克必将随着市场回暖而恢复增长。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近日,苹果公司同意支付5000万美元,以解决客户就该公司蝶式键盘的缺陷提起的集体诉讼。
苹果否认了诉讼中的所有指控,并表示拟议的和解协议并不意味着承认有罪或不当行为。
该和解协议仍需主审法官的最终批准。
(截图来源:《华尔街日报》)
根据和解协议,苹果公司可能会向那些曾经在苹果商店或授权维修中心,更换键盘或键帽的客户支付赔偿金。
赔偿金额与更换键盘的次数相关。律师在和解协议中表示,更换多次键盘的赔偿可能从300美元到395美元不等,更换一次键盘的赔偿大概是125美元,更换单个键帽的赔偿则是50美元。
苹果最初推出蝶式键盘是一项创新,可以使笔记本电脑变得更薄。但用户反映,这款键盘很容易出现故障,一粒灰尘都可能引起损坏,导致重复输入字母,或按键没有反应。
根据科技媒体AppleInsider收集的MacBook Pro数据,2016年MacBook Pro的蝶式键盘在第一年的故障频率是2014年款或2015年款MacBook Pro型号的两倍。
2018年,苹果在键盘装置上增加了一层薄膜,据称能够使键盘“更安静”。虽然苹果当时表示该膜并不是为了提高键盘的可靠性,但是这层薄膜似乎是为了防止灰尘和碎屑进入,效果并不理想。
2019年,苹果对蝶式键盘的设计进行了小修小补,但最终也没有解决问题。
蝶式键盘不仅不受欢迎,它的缺陷还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投诉。一位有影响力的苹果博主称该键盘是“苹果历史上最糟糕的产品”。苹果在一份公司声明中为这些问题道歉,并从2019年开始推出了一项免费更换键盘的服务。符合条件的笔记本电脑包括 2015 年至 2019 年间销售的 MacBook、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代表消费者的律师Simon Grille表示,如果获得批准,该和解协议将在全美范围内适用。“如果法院初步批准,将分发通知,任何州的集体诉讼成员都有资格获赔。”
苹果从2019年开始逐步淘汰蝶式键盘,当年11月推出的16英寸MacBook Pro采用了妙控键盘,回归更传统的“剪刀式开关”设计。从那时起,苹果的Mac业务在2020财年增长了11%,在2021财年增长了23%,销售额达到350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Mac业务的增长也可能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居家办公推高了个人电脑的销量。此外,苹果自研的M系列芯片提升了电池寿命和响应速度,同样功不可没。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脸书计划缩减新闻产品。
当地时间7月19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为发展创作者经济,Meta旗下Facebook(脸书)将重新分配其新闻板块(Facebook News)和新闻通讯平台Bulletin的资源。
据了解,脸书的新闻版块于2019年推出。2021年推出的新闻资讯产品Bulletin,是建立在脸书之外的独立平台,为受众提供免费和付费的文章和播客。
脸书负责全球新闻合作伙伴关系的坎贝尔·布朗(Campbell Brown)在一封内部通知中表示,上述两个平台的“工程(engineering)”和“产品支持(product support)”部分将被转移他处。
知情人士透露,这一决策由产品部门决定,而非布朗所在的团队。
《华尔街日报》称,此次重新分配新闻板块和Bulletin的资源,是Meta构建元宇宙(metaverse)、发展短视频内容创作的重要一步。据知情人士称,放弃付费新闻产品,是受到全球加强监管的影响,这些监管要求脸书等技术平台为新闻付费。
此前5月,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曾透露,Meta正在考虑减少向新闻机构和出版商提供资金,并重新评估年与各家新闻机构的合作关系。
2019年脸书与各出版商达成为期三年的协议,承诺为新闻付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脸书平均每年向《华盛顿邮报》支付的费用超过1500万美元,向《纽约时报》支付的费用超过2000万美元,向《华尔街日报》支付的费用超过1000万美元。
这些协议将于今年到期,但直到今年6月,脸书仍未透露是否将与出版商继续合作。知情人士表示,脸书正在考虑将投资重心从新闻产品转向短视频制产品,以便与TikTok等产品展开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个月来,Meta正在持续削减开支。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Meta CEO扎克伯格于7月1日表示,随着用户数量和广告收入增长放缓,“公司正面临近期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一。”
他透露,Meta已将2022年的招聘计划从最初的10000名下调至约6000-7000名,缩减近30%。7月12日,Meta取消了其硅谷总部的后勤服务外包合同。
脸书去年就宣布改名Meta,全力押注元宇宙项目。
今年一季报显示,Meta当季营收同比仅增长7%,是上市10年来首次出现个位数的营收增长。元宇宙部门“现实实验室(Reality Labs)”收入6.95亿美元,较去年四季度的8.77亿美元下降20.7%;营业亏损29.6亿美元,低于分析师之前预期亏损36亿美元。 现实实验室是Meta关于硬件产品和元宇宙的重要部门,负责研发虚拟现实眼镜、智能眼镜等产品。
根据《纽约时报》报道,Meta曾表示,今年将投资约100亿美元研发元宇宙相关技术,这一数据是其2014年收购Oculus VR花费金额的5倍左右,2012年收购Instagram花费金额的10倍。
不过根据路透社报道,今年5月,Meta发言人透露,公司计划对现实实验室进行压缩,推迟开发计划。
截至7月19日美股收盘,Meta涨5.11%,报175.78美元/股。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股指期货盘前走高,明星科技股普涨,奈飞涨超7%。
个股方面
美股盘前,美股明星科技股普涨,奈飞涨超7%,英伟达涨近1%,苹果涨0.3%;新能源车板块部分走高,特斯拉涨近2%,小牛电动涨近1.5%。
奈飞Q2营收同比增长8.6%至79.7亿美元,订阅用户数减少97万,好于此前减少200万的指引。
中概股方面,爱奇艺涨超2%,哔哩哔哩涨超1%,阿里巴巴涨近1%。
其他美股方面,阿斯麦盘前跌超2%,公司Q2新增订单金额创新高,下调2022全年净销售额增长预期。
每日优鲜盘前涨近2%,公司考虑出售子公司股权融资。
诺瓦瓦克斯医药盘前涨约2% 美疾控中心建议18岁及以上人群可以接种其新冠疫苗。
相关资讯
Netflix二季度损失97万付费用户但不影响继续“买买买”
美股聚焦
美股迎来大反攻!华尔街最大空头转多
美股可能已经随着通胀见顶而见底
美股2022年下半场,将是空头的“屠宰场”?
美股公司
马斯克回应通用汽车挑战华尔街屏息等待特斯拉第二季财报
巴菲特再加仓西方石油接近并表持股比例升至19.4%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到目前为止,华尔街不乏对2022年经济衰退的预测,但并不是每家投行都认为美国正走向经济衰退。
以Jonathan Pingle为首的瑞银经济学家在周一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说,尽管因为通胀加剧,企业财报显示出疲软迹象,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加,但这仍不是他们的基本设想。
瑞银的经济模型显示,美国明年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只有40%。
尽管如此,瑞银团队承认美国经济增长仍维持在较低水平,很容易受到影响。该团队为投资者列出了四种潜在的衰退情景,其中一种对投资者来说是好消息:在这种情形下,标准普尔500指数将在2023年底前反弹。
情景1:消费者主导的经济衰退
瑞银预测的第一种情况是,消费者支出下滑,导致美国经济出现“相对温和”的衰退,仅持续八个月。
瑞银团队表示,今年迄今消费者支出看来“相当疲弱”,且随着利率上升和企业裁员加速,情况可能继续恶化。
虽然美国6月份零售额增长1%,但经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零售额实际上下降了0.3%。瑞银周一指出,尽管美国人有疫情期间积累的额外储蓄,5月的消费者支出仍同比持平。
在这种情况下,瑞银假设消费者支出下降到企业也开始削减支出和投资的程度。瑞银团队认为,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连续两个季度下降0.7%,失业率将升至5.6%,加上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美国或将出现一场“反通胀冲击”,并迫使美联储将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由于降息降低了借贷成本,增加了风险资产的利息,标准普尔500指数可能会在2023年底时从目前上涨约16%,至4500点。
情景2:美联储引发的经济低迷
瑞银预测的第二个衰退情景涉及“更大、更持久的通胀”,这将导致美联储在2022年之前大幅加息。该团队指出:
“在我们模拟的所有情况下,这是标准普尔500指数最糟糕的结果。”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瑞银认为联邦基金利率将在今年年底前升至4.5%,并将美国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的平均水平推高至7%。
这种经济收缩将持续10个月,导致美国GDP在两个季度内下降1.5%,到2023年底,美国失业率将升至5.8%。
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将不得不在更长时间内保持较高利率以对抗通胀,这将导致企业盈利下降,到2023年初,标准普尔500指数将跌至3100点。
最终,“不断增加的大量失业人口”将迫使美联储将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导致标普500指数在明年年底前回升至3900。
场景3:欧洲自愿实现天然气配给
瑞银提出的第三种方案涉及欧洲自愿定量供应天然气,因为欧盟正试图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瑞银经济学家表示,这将导致欧洲出现“更极端的、通胀更高的、由消费者引领的衰退”。但在美国,GDP或只会下降10个基点。
瑞银团队解释说,美国天然气市场与欧洲天然气市场有着“重要的区别”,这使得欧洲天然气价格与美国天然气价格之间“几乎没有相关性”。他们说:
“正因为如此,我们看不到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对美国的影响有多大。”
不过,欧洲经济衰退可能会将标准普尔500指数推低至略低于情景1中的预期水平,在美联储降息后,该指数可能会在2023年末上涨12%,至4350点。
情景4:俄罗斯切断欧洲天然气供应
最后一种情景是俄罗斯完全切断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这大约占欧洲能源消费总量的6%。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的滞胀压力将大幅恶化”,欧元区GDP将下降4%。
但在美国,影响要温和得多,瑞银预计美国GDP仅下降20个基点。不过,瑞银团队说,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经济衰退会严重得多,美国企业的收益可能会因此下滑15%以上,估值也会缩水。
标准普尔500指数也“无法忽视这次衰退”,到今年年底将跌至3500点,并在2023年开始复苏。这种情况还将导致欧元兑美元进一步下跌,年底时欧元兑美元汇率可能会跌至0.90水平。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理想汽车因为悬挂问题“摊上事”了。
近日,“理想试驾车急刹空气悬架断裂”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这款被自称为“500万内最强家用SUV”的话题产品,在即将交付之际再遭质疑。
理想回应“悬挂断裂”被质疑
在约一个月前的理想L9发布会上,理想汽车CEO李想曾称,欢迎大家带上身边的朋友,让他们开上库里南、奔驰GLS迈巴赫、路虎揽胜和宝马X7等顶级SUV一同来试驾,要“让大家来看一看,理想L9是不是配得上500万以内最好家用SUV的称号。”
而在此番言论发出后不久,因为“悬挂断裂”风波,理想L9旋即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据多家媒体报道,发生事故的理想L9在经历一个急刹后“砰”的一声,前悬发生断裂。
对此,理想汽车回应称,该事故“系重庆试驾车以90公里/小时的速度冲过一个超过20厘米的深坑,导致空簧内部的缓冲环破损。”
理想汽车还表示,因为供应问题,有部分试驾车使用试制阶段的缓冲环。虽然试制版满足安全标准,但遇到大冲击工况会偶发失效。实际量产版的缓冲环强度为试制版的2.5倍,面对更大的冲击也不会有问题。
不过针对理想汽车的说法,业内人士也提出了质疑。原吉利研究院院长、现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胡峥楠在社交媒体上表示,“‘90公里时速过20厘米的坑’不太符合实际情况。一般车辆的离地间隙都没20厘米。且正常人不会对着20厘米的坑高速行进。而如果真是这种工况,那我只能说您家的轮胎真棒,这工况轮胎没爆只干爆了空悬,牛就一个字。”
此外,胡峥楠还对理想汽车“试制件”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他表示,“另说试驾车用了试制件,量产件强度是2.5倍,性能不一样的试制件你制它干嘛?”
该事件发酵后,理想汽车修改了相关的保修政策,决定将理想L9的空气弹簧(包含空气弹簧本体、空气泵、储气罐)质保方案提升到与三电系统相同的8年或16万公里,且二手车交易不影响质保的有效期。
不过,对于理想的新保修政策,部分消费者表示要当“等等党”“看看再说”。
底盘零部件“材质之争”
在理想试驾车急刹空气悬架断裂事件发生的几天前,理想L9曾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底盘下摆臂的材质之争。
在理想汽车CEO李想发文分享自己对汽车悬架的看法的文章留言中,有网友提到“自己的朋友发现理想L9的悬架明明是铁的,厂家非要把它表面涂成铝合金的样子,让他觉得很不解。”
对此,李想回应称,“没有人规定铸铁就必须用黑漆涂层,铸铁又不是黑色的。理想L9后五连杆的大横向摆臂采用了贵的多的防腐涂层,防腐效果好200%以上,成本更高。防腐涂层的颜色就是银色,我们也从没说过他是铝的,铝又不是什么高档的东西。”
:社交媒体截图。
李想还表示,“强烈建议那些认知上觉得铝就一定好于钢和铁的网友们,把自己家房子的钢筋主结构都拆掉,全部换成铝的,绝对的安全又科学!这不是什么偷换概念,而是要让自己脑子里想的、嘴巴上说的、行动上做的、真正做到的一致,从而知行合一。一辆车什么地方用铝,什么地方用钢和铁,不是拍脑袋、敲键盘决定的。”不过,该条回复现在已经被删除。
李想此言一出立刻引发了争议,有网友表示,“明明是两件事,建筑材料和车用材料,能是一回事吗?”
有汽车底盘工程师告诉中新财经,相比钢制摆臂,铝材料更轻,成本也更高,它能够有效降低汽车的簧下质量,相应可以提高操控性。“不过,具体还是要看调校,汽车底盘是个整体结构,具体车型还要具体分析。”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华尔街日报》7月19日报道,根据官网公告,方舟投资(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即将关闭旗下的方舟透明度ETF,这将是“木头姐”凯西·伍德在2014年成立该公司以来首次关闭旗下ETF。
:ARK官网截图
报道称,方舟目前管理的ETF有九只,包括这支透明度ETF在内。方舟投资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方舟透明度ETF基金在本周四之后将不再接受创建订单,并且在7月26日之后停止在Cboe BZX交易所的交易。
数据显示,方舟透明度ETF的价格自成立以来已下跌超1/3.此外,《美股投资网》分析师注意到,这位有“女版巴菲特”之称的明星投资人管理的另一明星基金价格今年以来也已惨遭“腰斩”。
仅吸引1200万美元资产已亏损超30%
方舟透明度ETF追踪“透明度”指数,指数纳入了指数提供商Transadistiny Global认为的100家最透明的全球公司。根据方舟投资官网介绍,ARK将“透明公司”描述为“消费者满意度较高,金融犯罪较少,环境违法行为较少,同时能为投资者提供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指数提供商Transadistiny Global本月早些时候告诉方舟投资,它将于7月底停止编制该ETF所依据的基础基准,但方舟投资无法找到替代指数提供商,最终只好决定关闭该基金。
《美股投资网》分析师注意到,根据FactSet的数据,该透明度ETF自成立以来仅吸引了1200万美元的资产,与伍德旗舰基金管理的90亿美元资产相比可以说是不值一提。自12月下旬首次亮相以来,该基金的价格已经下降近36%。该基金的部分持股公司如Teladoc Health(TDOC,股价41.15美元,市值66.33亿美元)和Bill.com Holdings(BILL,股价126.32美元,市值131.71亿美元)股价也损失惨重,今年以来均下跌了约50%。
“木头姐”谋创新
除了透明度ETF将关闭之外,凯西·伍德的方舟创新基金(ARK Innovation ETF)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截至目前,该基金今年已下跌超过50%。
“木头姐”似乎正在走下神坛。伍德和她的方舟创新基金在2020年迅速崛起,当时由于美联储将利率降至接近零,投资者也增加了风险资产的投资,该基金价格一度飙升近150%,相比之下,标准普尔500指数在同期仅上涨了16%。
而如今,由于通胀居高不下、利率上升以及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该基金也遭受重挫。许多分析师表示,预计像方舟创新基金这样的基金在未来仍将非常困难。
美国财富管理公司Blue Zone Wealth Advisors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udith Lu向《华尔街日报》表示,她告诉客户,如果他们计划将该基金(方舟创新基金)添加到投资组合中的话,就应该为行情的震荡做好准备。“凯茜·伍德正在为未来投资,而不是为今天,也不是为本月投资,”她表示。
在严峻的市场考验面前,“木头姐”似乎也在寻找一种新的创新模式。据《华尔街日报》,伍德在6月的一次峰会上表示,她的公司计划启动自己的跨界基金,不仅可以投资公共资产,还可以投资私人资产。
“伍德正在关注另一种多元化(组合)。”《华尔街日报》评论称。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7月初,已经在特斯拉工作了8年的老员工张雷(化名)突然闪电辞职,这个决定他没有对很多人讲,辞职后不到两周,张雷就彻底告别了工作多年的上海,回到北京。
“辞职是我自愿的,与特斯拉的裁员无关。”张雷在离开上海之前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我自觉年纪有点大了,不想再承受那么大的工作强度,并不是说工作强度大不好,中国的建车速度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特斯拉更适合年纪轻、有冲劲的人。”
特斯拉的“对外”窗口
在上半年上海疫情期间,特斯拉在4月中旬复工后,8000名员工住在工厂,但非生产岗位人员仍采取居家办公模式。特斯拉CEO马斯克曾表扬中国员工的敬业态度,并发全员邮件警告美国员工必须每周在办公室呆满40小时的工作时长,否则他们就应该“自动离职”。
张雷拥有20多年汽车行业经验,也是特斯拉在中国的早期员工之一。在加入特斯拉之前,他曾在传统汽车厂商克莱斯勒、通用等品牌工作,见证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兴起,经历了由传统燃油车到电动车的发展。
他也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透露了离开后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方向,旅游和汽车相结合的自媒体。“汽车的电动化肯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我在8年前加入特斯拉时候就已经预见到了。”他告诉美股投资网分析师,“我希望能够换一个视角来推动电动车的发展,同时也能到处走走看看,换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张雷在特斯拉的主要工作一个是给员工做培训,另一个是负责产品的对外沟通。尽管特斯拉的很多技术是保密的,但对于品牌的整体方向、产品的细节等方面,仍然需要有专业的人士与消费者沟通。张雷的工作可以视为是产品营销的一个重要部分。
特斯拉打破了传统车企砸钱的营销方式,马斯克早就说过他不会在营销公关方面花一分钱。在中国,特斯拉采取了同样的策略。用张雷的话说,这有点“不符合人们的传统期待”。“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斯拉的产品应该算是完全透明的,即便是有瑕疵,它也不会花钱去掩盖。”他告诉美股投资网分析师。
特斯拉中国方面没有对外公开张雷的离职,也没有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发表更多评论。据美股投资网分析师了解,目前张雷的职位没有继任者到岗位,特斯拉也有可能不再专门设置产品沟通的职位,而是通过多个其他的职位角色来达到产品沟通的目的。特斯拉包括产品沟通在内的对外事务部门团队还包括营销、公关等近百名员工。
应对利润下降压力
由于担忧美国经济,特斯拉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始裁员,以应对电动车企业不断上涨的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压力。马斯克表示,特斯拉计划将全球带薪员工人数减少10%,但同时增加小时工的招聘,这将使得最终的裁员比例达到3.5%左右。
特斯拉目前在全球一共雇佣了近10万人,带薪工人约占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小时工的数量大约为三分之二。但在马斯克看来,小时工的数量还需要增加。“我们带薪员工数量增长太快了,现在需要增加小时工的人数。”他说道。
上个月,特斯拉原新加坡总经理Christopher Bousigues公开发布了自己被裁的消息。不过截至目前,中国尚未有特斯拉高管离职的消息公布。
据美股投资网分析师了解,特斯拉在区域运营方面采取了完全本土化的策略,每个地区的高管都有较大的决策权,包括对外沟通的口径。特斯拉也几乎不从总部派驻高管到各区域,都是由当地招聘,即便是外国员工也按照当地的工资标准,这也帮助公司大大节省了开支。
张雷认为,特斯拉精简员工的做法是正确的。“从公司运营的角度来说,减员是对公司有益的事情,可以降低成本,应对比较难的状况。”他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
艾睿铂咨询驻上海董事总经理、亚太区汽车行业负责人戴加辉(Stephen Dyer)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由于很多公司预计未来经济的困难期将持续一段时间,一些公司已经抢先开始降低其固定成本,而劳动力占企业很大一部分成本。”
特斯拉即将于周三盘后公布第二季度财报,外界高度关注上海超级工厂受疫情的影响会对特斯拉的业绩产生多大的损失。今年上半年,特斯拉交付了564743辆电动车,由于上海超级工厂的停工对其供应链造成影响,特斯拉第二季度交付的电动车比上一季度减少了17.9%。
分析师预计,特斯拉第二季度收入可能仍会达到172.3亿美元,但较上一季度创下的历史新高下降8%。不过根据Refinitiv的预测数据,特斯拉的利润可能会同比大幅下降42%,这主要受到通胀导致原材料涨价的影响。
为此,特斯拉已经上调了全车系的价格,例如Model Y长续航版在美国的价格目前为65990美元,自2021年年初以来上涨超过30%。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华尔街资深人士埃德亚德尼(Ed Yardeni)认为,标准普尔500指数6月16日收盘低点3666点也可能是熊市底部,与2009年3月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股市触及的令人恐惧的666点相似。
“这是诡异的达芬奇密码巧合吗?”亚德尼在给亚德尼研究公司客户的一份报告中问道。可以肯定的是,在那之后的一个月里,截至上周五,股市上涨了5.4%,“这一涨幅肯定只是反映了熊市中的空头回补反弹,而不是新牛市的开始。”
一些乐观人士认为,股市在上半年出现抛售,已经反映大量的利空消息,同时2022年下半年的经济前景不会比上半年更糟,2023年甚至可能会更好。此外,目前估值也有所改善。预期市盈率在6月中旬曾低至15.3,最近又回升至16.1.截至上周末,标普400中型股远期市盈率仅为11.6倍,而标普600小盘股远期市盈率仅为11.4倍。
亚德尼总结了他的乐观主义的五个具体原因:
首先,市场的前提是下半年通胀率会下降,同时经济增长只会温和放缓。亚德尼对一些核心通胀指标感到欣慰,商品价格自6月初以来下降了20%,有迹象表明供应链中断正在缓解。
其次,美联储收紧政策很快就会结束,亚德尼在谈到看涨的情况时写道,他预计在7月和9月两次会议上,美联储会上调联邦基金利率0.75个百分点后,将基准利率上调至3.00%-3.25%。通过出售被称为“量化紧缩”的资产来收缩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将至少等同于将基金利率再提高半个百分点至整整一个百分点。
第三,看涨的理由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现在发生的经济增长缓慢只不过是一场“周期中期放缓”,与上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和2010年代中期的情况类似。周五公布的6月零售销售和工业生产数据证实了这一观点,如果它成为普遍的街景,将增加市场在6月16日触底的几率。
第四: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元强势或吸引一些自己回流。
最后,亚德尼说,已经投降的做客者太多了。在过去,这种负面情绪为随后的牛市中的大幅反弹奠定了基础。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那厢,马斯克刚丢出一个爆炸性话题——自己已“上传大脑至云端”,引发A股脑科学相关概念股大涨;这厢,其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就被挖出:创始团队已经分崩离析。
Neuralink的创始成员之一Paul Merolla在其个人网站上透露,自己要去“开始新的冒险”,“我决定离开Neuralink去追求另一个项目(目前仍处于保密状态)。”
据Teslarati援引路透社消息,Paul Merolla已在最近几周离职。此前,包括马斯克和Merolla在内的8个人创立了Neuralink,随着Merolla的离开,除了马斯克之外,该公司只剩下一位创始成员——植入工程师Dongjin“DJ”Seo。
截至目前,Neuralink没有就此发表声明。据悉,Neuralink现有大约300名员工。该公司官网上,仍有多个岗位仍在招聘新人。
▌Paul Merolla何许人也?
Paul Merolla
翻开他金光闪闪的简历:Merolla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的电气工程专业,2006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生物工程博士学位,2006年到2010年间在斯坦福大学Brainsin Silicon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在加入Neuralink之前,Merolla曾在IBM公司的“类脑计算小组”担任六年的研究科学家。
其主要研究领域是神经科学和机器学习,负责设计低功耗神经芯片,是10多个类脑芯片的首席设计师,包括斯坦福的Neurogrid和IBM的TrueNorth芯片,后者还在2014年登上了《科学》杂志的封面。
2017年,Merolla加入Neuralink,负责其芯片设计项目。
在其个人网站上,Merolla表示,“在Neuralink工作五年半后,我决定离开Neuralink去追求另一个项目(目前仍处于保密状态)。离开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仍然觉得Neuralink的使命非常引人注目,希望我有机会再次以某种身份与Neuralink合作。”
▌逃离马斯克的大牛去干嘛了?
在Paul Merolla离开前,已有5位创始成员先后离开Neuralink,包括2018年离开的前首席科学家、神经外科医生Benjamin Rapoport,2020年离开的前科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Philip Sabes,2021年5月离开的前总裁Max Hodak等。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Max Hodak,他此前负责Neuralink的项目运营,包括人体临床试验的批准申请,目前Hodak已经自立门户,还撬了Neuralink的墙角。
2021年,Hodak创立了自己的脑机接口初创公司Science Corp,并在当年带走了一些高级Neuralink员工,包括Neuralink的前生物学主管Alan Mardinly、前硬件工程师Corey Wolin。
2022年初,Hodak投资了一家澳大利亚初创公司Synchron,而现在,Synchron已成长为Neuralink最强劲的对手:
该公司在2021年7月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其嵌入式脑机接口产品的临床研究性器械豁免。
2022年7月6日,该公司在美国完成首例人体植入手术,此前,Synchron曾将脑机接口设备植入了4名澳大利亚患者的体内。
Synchro的脑机接口血管内植入物Stentrode
从结果上来看,成功率高达100%。截至目前,4位患者没有出现任何副作用,并且最初安装设备的目标也都成功实现了——他们能发短信、在网上购物等等。
▌Neuralink止步动物实验更多新秀涌入
自成立以来,Neuralink取得了许多里程碑式的成就,在2021年的展示中,Neuralink在猴脑中植入脑机接口,使猴子能用意念玩简单的弹球游戏。
马斯克此前表示,Neuralink的目标是在2020年底之前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以进行“将芯片植入人体”的试验,并计划在2022年开始在人体内植入其芯片。
但到目前为止,Neuralink尚未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
人才流失之外,技术路径受质疑、科技伦理矛盾屡次上演,是横亘在Neuralink面前的两大难题。
Stentrode脑机接口植入物通过颈静脉植入,植入时所使用的技术是目前通常用于治疗中风的神经介入技术,这一技术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钻入颅骨钻孔或开颅手术。
相比之下,Neuralink的竞争产品设备显得不那么“温和”——需要直接从患者的头骨植入,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大脑的长期炎症。
另一方面,Neuralink已经被美国责任医师协会及部分动物保护组织多次投诉,被指虐猴。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与Neuralink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脑机接口领域,其他公司、科研机构纷纷宣布取得突破性进展,产品大规模商业化落地指日可待。
除了上文所述的Synchron,国内的脑机接口研究正不断取得进展。6月2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介入式脑机接口在北京成功完成动物试验。
另外,拥有创新技术能力的本土公司不断涌现,包括在侵入式领域具有独特蚕丝蛋白材料和MEMS工艺技术的脑虎科技;专注于双靶点DBS技术,并自主研发国内首枚神经调控芯片的景昱医疗,以及宁矩科技(NeuraMatrix)。此外,非侵入领域的强脑科技(BrainCo)、博睿康、臻泰智能、脑陆科技、回车科技等公司在细分领域具备独特优势。
米哈游、世纪华通等游戏公司也早早投身脑机接口研究。
▌结语
极高的应用价值赋予了脑机接口巨大的应用前景。
想想看,只需要接入外部设备,便能让残障人士借助机械臂重获行动力、瘫痪患者摆脱轮椅、神经性失聪失明患者重拾感官……
医疗健康领域外,伴随技术的逐渐成熟,教育、游戏、智能家居、军事等均是脑机接口的潜在应用领域。
麦肯锡公司在2020年发布的报告估算,脑机接口设备在未来10-20年内将产生700亿-2000亿美元的年市场价值。
可以预见的是,即便Neuralink倒下,脑机接口领域相关突破依然会层出不穷。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