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Maxfund 客服微信2号 StockWe8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Coinbase(COIN)宣布与万事达(MA)建立联手关系-旨在简化购买NFT体验

作者  |  2022-01-19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国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COIN)周二宣布与支付巨头万事达(MA)建立合作关系,旨在简化购买NFT的体验。根据合作关系,万事达将把NFT归类为“数字商品”,这将允许持卡人通过其信用卡和借记卡购买NFT。

对于许多用户来说,购买NFT艺术品、NFT体育卡或其他NFT产品的体验仍然很复杂,尤其是对那些新用户而言。例如,在最大的NFT市场OpenSea,买家必须首先打开一个加密货币钱包,购买加密货币,并使用加密货币支付NFT。

万事达数字资产和区块链产品及合作伙伴关系执行副总裁Raj Dhamodharan表示:“购买数字商品应该像在电子商务网站上购买一件T恤衫或咖啡豆一样简单,你只需点击一下就可以完成购买。”万事达一直在推动加密货币的整合,去年该公司称将开始允许持卡人在其网络上用某些加密货币进行交易。

Coinbase的高级产品总监Prakash Hariramani称:“Coinbase希望简化用户体验,让更多人加入NFT社区。正如我们帮助数百万人第一次以一种简单和可信的方式获得比特币一样,我们希望在NFT领域做同样的事。”

NFT目前已经成为了加密货币中最热门的领域。根据NonFungible.com的数据,2021年,以太坊区块链上的NFT交易销售额超过120亿美元,与2020年的6700万美元相比,同比增长了惊人的17864%。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Bernstein:2022年航空航天与国防类股首选波音(BA)-上半年将迎来一系列催化剂

作者  |  2022-01-19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Bernstein将波音(BA)评为2022年航空航天与国防类股的首选。该行认为,现在正是投资波音的好时机,因为2022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将出现一系列催化剂。

由于波音的737 Max飞机可能将于数周内在中国恢复商业飞行,其787 Dreamliner也将在第二季度重新开始交付,这将为该公司带来强劲的自由现金流。

Bernstein分析师Douglas Harned表示:“波音是我们的首选,预计该公司将迎来两次复苏。首先,更广泛的商业航空市场终于将走向复苏;其次,我们看到波音正在从与公司相关的最糟糕的特殊问题中走出来。”

分析师指出,2020年波音55%的营收来自国防业务,尽管该业务增长缓慢,但将继续产生每年约30亿美元的稳定现金流;此外,货运飞机市场也将保持稳定。

波音在1月12日发布的年度订单交付量数据显示,其在2021年获得的订单量达到了909架;如果计入订单取消的数据,则是获得了535架净订单增长,不仅远远高于2020年的184架,也在总订单量和净订单增长上超过了竞争对手空客。

波音将于美东时间1月26日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财务业绩。分析师表示,市场将主要关注财报中“737 Max和787的状况,以及该公司对这两款机型交付前景的看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Baillie-Gifford的战斗-不止于特斯拉

作者  |  2022-01-19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犹记得2020年底,中证新能源指数上涨105.29%,是A股晴雨表沪深300涨幅的3.87倍。无论是从供给侧的光伏发电来看,还是从需求侧的动力电池进行分析,新能源未来发展空间都很广阔,无疑是A股市场的一匹黑马。

而远在爱丁堡,有一群英国人,好像穿越时空看到了未来新能源板块的景气,早在2013年就入股特斯拉,一直熬到了2020。要知道在2013年,特斯拉一度在短短6周内遭遇了ModelS三起自燃事故危机,股价下跌36.6%,市值蒸发80亿美元,一度陷入危机。

这一群英国人,就是Baillie Gifford(柏基投资,简称BG)的合伙人们。他们不仅靠着陪跑特斯拉大赚了一笔,还在2018年三季度清仓新东方教育,在2020年底及时减持特斯拉。BG团队在赚走该赚的钱,躲过该躲的风险上,展现出的前瞻和果敢,完全不像一家已经百岁的老店。

其实,BG已经114岁了,管理着3850亿英镑资产,宛若一个富有的爱丁堡老人。起初,BG只有两位创始人,随着公司规模日益庞大,布局亚洲、欧洲、美国市场,目前已经有47位合伙人,管理12个信托和33个基金。每个基金信托,都有数位联席经理共同管理;也有基金经理,同时待在多个基金组里。

正是这样“跨组”的传统,使BG沟通效率极高,也牵引出了BG与特斯拉的十年蜜月。

01

与特斯拉十年的蜜月

回顾BG与特斯拉的故事,会发现BG“以十年为单位思考”的家训,并不是说说而已。

早在2007-2010年间,BG就注重替代能源投资(如Vestas,First Solar, QCells),虽反响平平,但研究员在科技树上的一个分支——电动车里发现了机会,并明确地表示特斯拉是一家值得投资的公司。

根据BG明星基金经理、后来的特斯拉第二大股东詹姆斯·安德森(James Anderson)回忆,他们当时考察电池性能改进和电动汽车制造学习的规律和速度,得出一个和马斯克“第一性原理”惺惺相惜的底层结论:电动汽车将比燃油车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价格。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BG在2013年开始考虑投资特斯拉。也是这一年,特斯拉第一次在美股爆发了亮瞎机构的涨幅。

这一年年初,BG在特斯拉只有8美元的时候轻仓介入[1],但谁也拦不住莽起来的安德森,在特斯拉一路上涨的过程中,持续加仓,到这年年底时,BG已经持有了230万股特斯拉,尽管股价经历了一些颠簸,但其持仓市值已超过8900万美元[9]。即便以每股38美元来计算,这一波的建仓也足以让2019年后知后觉的价值发现者落泪。

对于新入门的成长型股票来说,估值的一招一式远远没有想象力重要。即使乐观如BG,也不能在2013年想象到特斯拉在2021年市值便达6000亿美元。作为一度是被市场做空最多的股票,在美国主流机构和养老金的语气里,特斯拉与俄罗斯的地雷制造商并无二致。

市场上大牌分析师坚称:“如果丰田和福特愿意做电动车,一定会吊打特斯拉。”虽然BG也是保时捷、宝马、丰田的投资常客,甚至对汽车的投资可以追溯到1909年福特T型车的轮胎橡胶,但他们认为传统汽车庞大的ICE(燃油车业务)尾大不掉,甚至观察到特斯拉比曾经辉煌岁月中的福特,能更快速地拓展自己的生产规模[1]。

特斯拉和福特的生产对比,来源:BG官网

正如安德森的接班人汤姆·斯莱特(Tom Slater)在采访中所言,BG寻找的是引领变革的公司,而马斯克能在行业转变之际带领电动车成为主流。因此在买入特斯拉之后的几年里,无论特斯拉经历什么风暴,BG都坚持多头仓位: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BG还在特斯拉股价疲弱时6次加仓。

彼时,资本集团、富达基金、T.Rowe Price以及腾讯控股等海内外诸强先后持特斯拉股份超过5%,但大多只是宠幸两三年便会陆续离场。BG却认为,作为特斯拉的大股东,就是要去挑战、支持,并和公司多层面互动,帮助特斯拉变得更好。

直到2020年7月,特斯拉出现在Baillie Gifford 旗下7只基金的持仓前十,这个案例对于BG的意义不亚于可口可乐之于巴菲特。到2020年底,安德森管理的苏格兰抵押贷款(SMIT)基金更是狂赚290亿美元,是这个星球上除了马斯克外在特斯拉上赚的最多的男人。

BG的教科书式“高抛低吸” 数据来源:WSJ

然后,在特斯拉市值达到5000亿美元的2021年初,BG开始整体减持特斯拉股份至9%。

对于BG来说,这时再看特斯拉,估值就开始变得重要起来。首先,特斯拉成长空间逐渐受限,大量持股会限制BG着眼于其他成长型企业;其次,安德森表示,特斯拉股价大涨后超过了客户投资组合单一股票10%的权重限制,这意味着需要减少持股,但对公司本身依然非常乐观。

而他的副手斯莱特则持有更为直率的观点:“对于企业而言,系统搭建比个人精英更重要。”这话相当于把矛头直接指向了马斯克,“特斯拉近年越发依赖马斯克这位天才领袖,运营执行力却不足,限制了特斯拉的成长空间,扩张产能也变得捉襟见肘,所以我们才减持。”

毕竟除了华尔街分析师们对特斯拉“永远不会盈利的口号”自始至终的隆隆作响,作为股东的BG同时还要忍受马斯克在线吸大麻、突然发推文要私有化以及带头炒起狗狗币等“迷惑”行为,期间还要抽时间出协助美国证监会的调查。所以对于BG来说,要继续支持马斯克这样的狂人,似乎并不是一键买入,然后忘掉交易密码那么简单的事情。

BG与特斯拉的蜜月是躲避噪音的10年,让·保罗·萨特的那句“他人即地狱”,或许是最好的注解。

02

苏格兰“怪咖”们的魔术手

在BG的持股期间,特斯拉几乎破产了两次,他们早期的坚持几乎是华尔街的一个笑话,合伙人Scott Nisbet回忆:“人们都说我们疯了[2]。”

事实上,BG并不避讳做一个怪咖,其中的关键点在于“避免共识”甚至就是BG投研里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不光是对于外部噪音,更是针对组织内部。

BG长期以来最为避讳的就是所谓的“行业专家”,而特斯拉这个案例也证明了,预测未来最糟糕的人就是汽车行业分析师和产业人士自己。

和多数机构不同,BG并不要求分析师覆盖特定的行业,相反强调跨界研究的重要性,看汽车的跑去看哔哩哔哩这种二次元社区在BG并不罕见。这么做的原因是,投资团队需要避免思维固化,那就不能让个别团队成员在某个领域形成毋庸置疑的话语权[3]。

甚至,BG内部并未设置投委会,他们鼓励激烈而开放的投资辩论,即便一个新手分析师也有权运用公司分配的种子基金对自己的投资观点进行市场验证。这也使得近些年Moderna、Illumina、Nvidia以及Netflix这样具备爆发力的公司能够第一时间出现在BG的持仓中。

这种跨界传统,也让BG的基金经理们即便是面对新能源这样的富矿,继续打着各自的小算盘。

如果说安德森管理的SMIT基金是BG锋利的矛,那么查尔斯·普劳登(Charles Plowden)的僧侣投资信托(The Monks Investmet Trust)则是坚实的盾。2020年底,在安德森继续对特斯拉坚信不移之时,僧侣投资团队已经发生动摇,并在采访中直言不讳,与安德森理念不同。

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1929的老字号基金,相较SMIT投资风格更加保守,持仓更为分散,用基金经理的话来说,“数字上已经无法解释了,很难想象上涨7倍后的特斯拉股价能在未来五年内再次翻番,但五年翻番是加入Monks投资组合的最低门槛。”

与安德森被动减持不同,普劳登的接班人Spencer Adair主动减持了特斯拉、阿里巴巴、SAP等巨头,转向Cloudflare、Snowflake以及一级市场的TikTok等具有爆发力的新公司,并在最合时宜的时点,看到了必和必拓和力拓等矿商的机会。

“铁矿石、铝和铜等构成了新能源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考虑转向低碳经济,需求上会增强,而十年的资本支出下降收缩了供给,这意味着像力拓这样的企业变成了成长股[3]。”

Adair 这个投资逻辑,和邓晓峰布局紫金矿业,不可以说十分相似吧,也能说是一模一样。

无独有偶,和安德森一样刚刚离职,BG中依靠投资冬海集团(SEA)大杀四方基金经理的马克森·布朗(EwanMarkson-Brown),在管理的太平洋地平线信托(HPL)中把采矿行业配到了10%,包括镍矿商Nickel Mines、还有中国的江西铜业和紫金矿业等等[4]。

相比“特斯拉教主”安德森和转向“小而美”的僧侣团队,布朗更倾向于能够“更新和再生”的股票。因此他的审美也很独特:把拥有捷豹和路虎的塔塔汽车买到第二大持仓股。

为何重仓一个传统车龙头,还是印度的?

布朗接班人Roderick Snell在报告里给出了答案,笔者简单概括——印度政府努力减少对进口的依赖,进而发展本土制造业,这给塔塔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同时,塔塔裁了2000个非制造业工作岗位,业务得到精简;最为关键的是,捷豹和路虎表示到2025年完全电动化,在电动化趋势下的印度市场,未来20年的强劲增长几乎确定。

对于BG来说,尽管基金经理对新能源投资手法不尽相同,但终守着那一道原则:看轻季度财务状况和日常市场波动,寻找有创新、有远见、有成长效率的公司。而这一投资原则,也沿用到了中国的投资。

03

中国新能源的远征

去年外资在港股“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背景下,BG的安德森再次表现得像一个异类。

“我们没有证据证明西方的发展方式是唯一的或优越的,”安德森说,“美国的衰弱是如此巨大、如此有威胁性,美国将在十年后是民主国家吗?我完全不确定[5]。”

由于对中国的看好,安德森在特斯拉上那一套模式,基本复制给了蔚来。同样复制过来的还有华尔街没看对过的预判。

在2018年10月,距离BG买入蔚来11.4%的股份不到12个小时,彭博就发了一条题为“Elon 别担心,中国的蔚来不是特斯拉杀手”的文章,满嘴阴阳怪气。Bernstein立马给出卖出评级,一年后更是将目标价下调至0.9美元。

同样的剧本,就差没直接告诉“再刷一个副本”的BG:这把有了。

2019年,蔚来几乎处于死亡边缘,BG并未撤离,仅是小幅减持,能做到如此头铁的,也只有陪特斯拉两次经历鬼门关的BG了。

但这并非是什么屁股决定脑袋之举,BG曾对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商业模式以及长期几何级增长逻辑做了一个十问十答,事实上BG对于大规模投资的立项都会如法炮制,包括英伟达和蔚来。

相比“Telsa十问十答”不是那么流传胜广的“NIO十问十答”

基于这套最朴素的逻辑推演,BG被蔚来的商业模式所吸引,不光是中国这个最大的乘用车市场,更重要的是蔚来的商业模式——制造外包给江淮,专注于设计、技术和用户体验,然后再经过他们的三个推算,BG愿意殊死一搏也就不难理解了:

1)十年后,每年100万辆高档汽车和另外100万辆的软件配套至少会带来4400亿元人民币。

2)蔚来生活配套会提供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3)蔚来的利润率是传统高端汽车的2倍(20%),这将带来约1000亿元人民币的税后现金流和3000亿美元的估值≥ 40倍的上行空间[6]。

另一边, BG China Fund(即,BG中国基金)基金经理苏菲·恩肖(SophieEarnshaw)虽然错过了蔚来,但却在宁德时代里弥补了遗憾,目前BG中国基金里宁德时代占据5.3%的权重,仅次于腾讯、阿里的占比。

对于恩肖来说,中国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她曾乘坐卡车沿着丝绸之路从新疆坐到陕西,途径欠发达的城市,考虑到政府接下来的投资,她眼里满满是上海10年前的模样。

“我认为如果有任何地方能够赢得电动汽车竞赛,那将是中国,因为政府在充电基础设施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7]。”恩肖说。

恩肖对于中国新能源看好甚至超过了美国,面对中国2025年将所有新车销量的25%实现电动化,恩肖的搭档罗德里克·斯内尔(RoderickSnell)分析:“宁德时代控制着中国一半的市场份额,并且成本更低,意味着只要取消对电池行业的补贴,宁德就会变得更强大[8]。”

在恩肖看来,宁德的技术不弱于三星SDI与LG化学,同时海外扩张能力不可小觑,也进入了宝马与特斯拉的供应链,成为了全球舞台不可或缺的公司。

逻辑依然非常质朴,没有出现笔者时常听到的“渗透率”、“景气度”、“估值适当”一些的词汇,更多的是出于一个比较宏大的未来推演。毕竟注重短期、缺乏想象力以及对波动性的厌恶,这些都是BG认为效率低下的行为。

这样的成长股投资就好比毕加索的画,三句话都讲不明白的投资,怎么会是好的投资呢?

04

尾声

百年老店与保持投资的敏锐度看似无法并行,BG却怪异地克服了这个悖论。

依据本文所论述的,抛开组织管理,单纯从投资上说也可以解答这个谜题。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最难的事儿就是持有一只股票并陪伴它成长,因为糟糕的新闻、客户的责难以及排名的压力往往会迫使他们在时机成熟前早早退出持有的股票。

特别是处于这个“爆炸式创新”频现的时代,像蔚来、特斯拉这样的新物种要长拿更加艰难,因为他们是无法准确去测算现金流的。但现实如安德森在最后的一封信中所说——离奇的是,证券分析师、对冲基金专家和评论人士都声称能够解读特斯拉的未来,并能给出一个精确的目标价。

“也许他们都是天才吧,我们不是[10]。”

所以,BG的方法就是在弄清楚最基本的“十问十答”后,一直保持古怪,然后去拥抱不合理的建议和不合理的人。

对内,他们极力避免共识,让不同的基金经理充分自由地决定对同一个机会用不同的态度和头寸;对外,他们去触碰马斯克的抽风造成的价值洼地,并走向“异乡”,在中国企业里押注2019年最惨的男人。只要有足够的“潜在上行空间”,剩下的,他们都选择就交给5-10年的时间。

说到底,完全合理的人做完全合理的事,从来不是在二级市场上撬动认知杠杆的关键。相比一边按着计算器一边算着高抛低吸合理性的机构而言,也恰恰是怪异的BG赚走了更多的钱。

[1] Leading the charge。 Baillie Gifford

[2] Uncovered:Baillie Giffords $16bn Tesla bonanza。 Citywire

[3] 知行合一:BaillieGifford如何实现长期主义。Bayview Research

[4] Monkstrims Tesla on doubts it can double to $1tn。 AIC

[5] BaillieGifford: can a new generation keep riding the tech boom? FinancialTimes

[6]BaillieGifford Thinks NIO Stock Could Be Worth More。 Market Realist

[7] BaillieGifford: China likely to win electric vehicle race

[8] CHINASCHAMPIONS。 Baillie Gifford

[9] TheScottish Fund Manager Thats One of the Biggest Winners on Tesla.The Wall Street Journal

[10] Stayon the road less travelled。 James Anderson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687亿美元收购美国游戏巨头动视暴雪-微软将成全球第三大游戏公司布局元宇宙「元宇宙观察」

作者  |  2022-01-19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动视暴雪(ATVI)盘前大涨37%,显示了微软公司的“钞能力”。

微软公司1月18日发布声明称,公司将以每股95美元的价格全现金收购美国游戏巨头动视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交易价值687亿美元,该交易金额也创下该领域的最高纪录。

该举动也被视为微软公司进军元宇宙的一个动作。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分析认为,“微软完善元宇宙闭环,社交和游戏是元宇宙先发之地,攻者胜,退者弱;收购之后,微软左手拿着220亿军事元宇宙大单,右手掏出687亿美元打造游戏元宇宙,一手To B,一手To C,堪称双剑齐出。”

全球第三大游戏公司

微软公司收购动视暴雪交易完成后,微软将成为按营收计算的全球第三大游戏公司,仅次于腾讯和索尼。

计划中的收购包括动视(Activision)、暴雪(Blizzard)和King工作室的代表作,如《魔兽争霸》(Warcraft)、《暗黑破坏神》(Diablo)、《守望先锋》(Overwatch)、《使命召唤》(Call of Duty)和《糖果粉碎传奇》(Candy Crush),以及通过美国职业联盟(Major League)游戏开展的全球电子竞技活动。

交易完成后,鲍比·科蒂克(Bobby Kotick)将继续担任动视暴雪CEO,他和他的团队将继续专注于推动进一步加强公司文化和加速业务增长的努力。一旦交易完成,动视暴雪的业务将向微软游戏业务CEO菲尔·斯宾塞(Phil Spencer)汇报。

微软在近些年不断在游戏领域下注。2014年,微软公司以25亿美元收购了游戏开发商Mojang;2021年3月,微软完成了对电子游戏开发商Bethesda母公司ZeniMax的75亿美元收购,赋予了微软的订阅游戏服务XBOX Game Pass强大的吸引力。

对于此次收购,动视暴雪首席执行官科蒂克说:“动视暴雪的世界级人才和非凡的特许经营权与微软的技术、分销、获取人才的渠道、雄心勃勃的愿景以及对游戏和包容性等承诺相结合,将有助于确保我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游戏行业中继续取得成功。”

进军元宇宙

从元宇宙概念第一股Roblox上市股价暴涨开始,到Facebook更名“Meta” all in 元宇宙来到高潮,元宇宙之风早在2021年就刮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均加入到元宇宙赛道中。

微软此次收入也是进军元宇宙之举。微软在官方声明中表示,如今有30亿人经常玩游戏,而且新一代玩家也沉浸在互动娱乐的乐趣中,游戏现在是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娱乐形式。此次收购将加速微软在移动、个人电脑、游戏机和云计算领域的游戏业务增长,并将为打造“元宇宙”添砖加瓦。

微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表示:“游戏是当今所有平台上最具活力和最令人兴奋的娱乐类别,将在元宇宙平台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我们正在对世界级的内容、社区和云进行大量投资,以迎接一个将玩家和创造者放在首位的游戏新时代,并让游戏安全,更加包容性,让所有人都能接触到。”

“赋能微软XGP,极有希望打造游戏界的Netflix。这家公司市值2500亿,这样看来微软不亏。”沈阳进一步表示,微软从云、OS、XR硬件、应用、内容五层布局,是大厂当中目前最有可能拿下元宇宙第一张船票的有力竞争者。

责任编辑:黄兴利主编:寒丰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21硬核投研丨微软天价收购动视暴雪入局元宇宙-云游戏成巨头“军备竞赛”先锋之战?-产业链谁最受益?

作者  |  2022-01-19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1月18日晚间,微软宣布将以每股95美元的价格收购游戏开发和互动娱乐内容发行商动视暴雪,全现金交易总价值687亿美元,交易金额创下了该领域的最高纪录。

从字节跳动收购Pico,到Facebook改名Meta,2021年以来,元宇宙的星星之火已经成燎原之势,多家互联网巨头都在积极布局游戏或设备领域,抢占元宇宙市场。

1月19日,受上述消息影响,A股云游戏、元宇宙、NEF等概念强势上涨。

以游戏为入口

1月18日晚间,微软宣布将以每股95美元,全现金交易总价值68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动视暴雪,创下了该领域交易金额的最高纪录。

据悉,收购预期于2023财年完成,收购完成后,微软将拥有30个内部游戏开发工作室,并将成为仅次于腾讯和索尼的世界收入第三高的游戏公司。

同时,拿下世界顶尖的动视暴雪,将帮助微软在元宇宙时代更好地与Meta公司竞争。相较于竞争对手Meta在社交领域深厚的根基,微软想要切入To C端的元宇宙并不容易,游戏成为了微软进军To C端打造元宇宙的唯一道路。

微软公司表示,全球每天有30亿人在玩游戏,尤其是在新一代沉浸式互动娱乐的推动下,游戏现已成为全球最大且增长最快的娱乐形式。而通过这次收购,将加速微软游戏业务在移动、PC、主机以及云领域的增长,这些将为元宇宙打下基础。

暴雪娱乐公司(Blizzard Entertainment)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游戏制作和发行公司。从技术储备上看,根据智慧芽最新数据显示,暴雪及其关联公司在全球126个国家/地区中,共有超过1100件专利申请,主要集中于Activision Publishing和King.com两家关联公司。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近90%,且有720余件发明专利已获得授权。

通过对上述全部专利进行分析可知,暴雪当前的专利布局主要专注在视频游戏、虚拟世界、交互式、虚拟现实等相关的技术领域。

微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曾表示,游戏是当今所有平台中最具活力和令人兴奋的娱乐类别,并将在元宇宙平台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公司正在对世界一流的内容、社区和云进行深入投资,以开创一个新的游戏时代,将玩家和创作者放在第一位,并使游戏安全、包容并向所有人开放。

进一步从元宇宙领域进行分析可知,暴雪现今拥有的专利储备中,共有560余件专利申请可适用于元宇宙技术领域相关,均为发明专利,且其中420余件已获得授权。暴雪在元宇宙领域的专利布局基本与该公司整体的专利布局一致,专注在视频游戏、虚拟世界等。

智慧芽相关研究员表示,元宇宙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领域,电子游戏是其中主要的核心技术之一。由于专利所对应的技术与其实际的应用场景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因而暴雪公司的元宇宙专利储备,主要是指该公司适用于元宇宙领域专利的整体情况。

巨头加速“军备竞赛”

事实上,过去的几年里,微软在游戏方面变得更加积极。2014年微软便以25亿美元收购了游戏开发商Mojang.2020年微软还完成了对游戏开发商Bethesda的75亿美元收购。

2021年8月,字节跳动以天价收购了国内VR行业头部厂商Pico,正式点燃A股对于元宇宙的热情。2022年1月,字节跳动再度布局元宇宙赛道全新动作,杭州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获得字节跳动关联公司北京量子跃动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后者持股比例为20%。新一轮融资将被用于产品研发和IP的持续孵化。据介绍,李未可正在布局 XR赛道,并计划在今年推出量产的XR眼镜。

腾讯则凭借其在社交、游戏领域的固有优势,大多围绕“社交+游戏”方式拓展元宇宙领域。据不完全统计,腾讯截止到2021年10月直接或间接投资的游戏公司多达67家,在手游、端游、VR游戏、内容、平台搭建以及技术开发等方面均有涉猎。

网易也基于多样化产品,以用户需求为基础,持续重视研发投入,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已在VR、AR、人工智能、引擎、云游戏、区块链等元宇宙相关领域有所布局。

游戏公司的收购近期也有所增多,除了昨日微软宣布收购动视暴雪。上周,动视暴雪的竞争对手Take-Two公司表示,将以110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交易收购游戏开发公司Zynga,成为当时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行业收购案之一。

安信证券在元宇宙六大版图的轮动顺序中表示,硬件与内容先行,内容则以游戏为主。一方面,游戏是内容产业的细分领域,也是Metaverse全新宇宙中经济、艺术、社区、治理等的缩影。另一方面,从技术成熟度、用户匹配度、内容适配性等多维因素考量,游戏也是极佳的探索元宇宙的切入方式,游戏所构建的虚拟世界或是通往元宇宙的先行探索。

云游戏产业链谁最受益?

受微软收购的利好消息,动视暴雪昨日盘前大涨37%,截止昨日收盘价格为82.31美元,涨幅为25.88%。

此次微软收购游戏公司无疑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

1月19日,A股云游戏概念早盘走强,迅游科技(300467.SZ)20%涨停,盛天网络(300494.SZ)、星辉娱乐(300043.SZ)涨逾12%,三七互娱(002555.SZ)、冰川网络(300533.SZ)、掌趣科技(300315.SZ)等均大涨。游戏ETF(516010)涨超4%,成交额超2700万元。

截至1月18日,资金持续加码游戏板块,游戏ETF(159869)连续5天净流入,总额超过1亿元。

市场人士认为,现阶段来看,游戏被业界普遍认为是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元宇宙”的领域,因为它天然就具有虚拟场域以及玩家的虚拟化身。

游戏股本身基本面也在好转。《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近3000亿元,同比增长超6%。海外市场依旧表现良好,实际销售收入近18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6%。银河证券表示,长期来看游戏行业仍具备较好的成长性。

而在云游戏行业,也有着一条长长的产业链。

根据国海证券研报,云游戏的产业链包括云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云计算供应商、云游戏服务商、网络供应商、终端设备提供商等。上游包括游戏开发商(提供内容资源,开发能力强)、云计算厂商(拥有IDC资源,提供计算能力支持)、软硬件厂商(提供云端的CPU/GPU硬件与软件配套解决方案);中游为云游戏运营商或系统设备提供商;下游为终端集成厂商,包括移动手机、PC、OTT盒子和游戏主机生产商等。

21世纪资本研究院认为,首先受益的将是内容和硬件设备。其中,硬件主要是消费级和行业级的VR终端,内容主要包括游戏、视频、直播等。

A股相关游戏内容提供商有宝通科技(300031),完美世界(002624)、吉比特(603444)、电魂网络(603258)等。在硬件方面,VR头显设备是重要的输出端口,有相关布局的A股公司有歌尔股份(002241)、安洁科技(002635)、立讯精密(002475)、恺英网络(002517)、联合光电(300691)等。

但是,仍需指出的是,游戏行业要真正迈入元宇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此前Meta开启的元宇宙游戏—Horizon Worlds公测体验、百度打造的“希壤”这座虚拟城市来看,玩家普遍认为,这个元宇宙还十分粗糙。有用户反馈,多人反馈长时间佩戴VR后有眩晕等情况出现。此外,用户也吐槽应用不仅人物行进不算流畅,也时常出现错位bug。

也有多位业内人士提出,元宇宙的发展还有很多基础问题需要解决。巨人网络(002558.SZ)董事长史玉柱也表示,还要解决比如VR眩晕等硬件问题、网络延迟、基于区块链的经济系统合规性、云端算力等。

云游戏解决方案公司蔚领时代CEO郭建君曾对21世纪资本研究院表示,“云游戏非常复杂,我们要从芯片的驱动层面去对不同芯片进行适配。而设备就是所谓的硬件服务器,也是异构的服务器,我们要通过很长时间和很强的技术来确保稳定性。此外,云计算对GPU的建设能力会提出很高的要求,也需要我们在算力池上投入大量的建设和研发。”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2021假日季智能手机哪家最吃香?苹果出货量重返第一宝座

作者  |  2022-01-19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据报道,2021年第四季度,苹果手机占全球智能手机总销量的22%,超过三星(Samsung)20%的份额,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供应商。研究公司Canalys的最新数据显示,iPhone 13的需求推动苹果公司在连续几个季度位居第二之后终于登上了榜首。

Canalys分析师Sanyam Chaurasi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iPhone 13出色表现的推动下,苹果在三个季度后重返智能手机市场的顶端。苹果在中国大陆看到了iPhone前所未有的表现,其旗舰设备的积极定价保持了强大的价值定位。”

报告还称,由于关键部件的短缺,苹果公司无法满足iPhone的需求。Chaurasia继续说,“在优先市场,(苹果)保持了足够的交付时间,但在一些市场,它的客户必须等待,才能得到最新的iphone。”

事实上,不仅仅是苹果,新冠病毒和供应链短缺几乎影响了所有制造商。据Canalys的移动业务副总裁Nicole Peng表示,该公司预测,“大型芯片代工厂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显著提高芯片产能。”

“智能手机品牌已经在创新,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的环境,”Peng说,“根据可用材料调整设备规格,与新兴芯片制造商接触,以确保新的芯片来源,把产品线集中在最畅销的型号和惊人的新产品发布。”

“这些做法给大品牌带来了优势,而且短期内会持续下去,因为瓶颈要到2022年下半年才会缓解。”Peng补充道。

据悉,虽然苹果在2021年第四季度的智能手机销售商名单上高居榜首,但这一数字比2020年同期有所下降。当时苹果的市场份额为23%,三星为17%。2021年第四季度,紧随苹果和三星之后的是小米(12%),OPPO(9%),vivo(8%)。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中国巴菲特段永平表示抄底Moderna-暴跌60%后迎来买入机会?

作者  |  2022-01-18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近日,“中国巴菲特”段永平在其社交媒体上发文:

“我现在对 Moderna(NASDAQ:MRNA)有点兴趣,但这不属于我能力圈内的东西。小赌怡情,逼下自己,希望一年内我可以大致看明白这家公司。”

提到股神巴菲特大家都很熟悉,但是提起段永平,相信很多人都会一头雾水,他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与巴菲特比肩?

投资“教父”

段永平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曾经火爆大江南北的小霸王学习机和步步高复读机都是出自他之手。

现如今占据中国手机市场半壁江山的OPPO和vivo也都是出自段永平创立的步步高集团。

做实业很牛的段永平,做投资更是“教父”级别。

2001年以每股0.8美元的价格买入网易,不到两年翻了一百多倍,净赚10亿美元;2011年买入苹果,当时苹果市值仅3000亿美元,近期苹果公司一度突破3万亿美元市值;

2012年以每股180元的价格买入茅台,翻了十多倍。当苹果股价创新高时,段永平在网易博客中发文道:要不要开瓶茅台庆祝一下?

他还曾投资美国拖车租赁公司UHAL,赚了二十多倍,抄底通用电气盈利过亿美元等。

既然段永平如此厉害,那么 Moderna的抄底时机到来了吗?

优势

Moderna作为疫苗巨头,之所以能够迅速开发出新冠疫苗解决方案,同时继续进行大量的药物开发项目,主要是因为该公司使用的mRNA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势。

mRNA平台获得病毒序列后,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迅速从疫苗开发、临床试验、批准到大规模生产。

mRNA平台的另一个潜在的巨大优势是灵活性。从理论上讲,一家mRNA制造工厂可以相对迅速地转向生产其他基于mRNA的药物。

例如,生产新冠疫苗的mRNA工厂有可能迅速转变方向,去生产埃博拉疫苗。这与许多传统药物的制造过程形成鲜明对比,传统药物的生产需要专门的工厂来生产药物。这也会使生产多种不同类型药物所涉及的资本支出远远低于传统药物制造商。

Moderna也计划使用mRNA技术开发治疗药物,比如生产肿瘤、心脏、罕见遗传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等产品。若成功的话,未来将会出现更多新的增长点。

近期Modena也是利好频出。该公司刚刚宣布了将于2023年年底推出一种集合新冠-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的追加疫苗,这款三合一的疫苗一次性解决了三个问题,非常值得期待。

此外,该公司针对奥密克戎的候选疫苗已基本完成研发,将在未来几周进入临床阶段。

劣势

Moderna是疫情最大的受益者,如果全球还有谁想疫情持续下去的话, Moderna肯定是其中之一。目前全球的疫苗接种率已经很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球共有218个经济体开启疫苗接种工作,累计接种量接近92亿剂,折合每百人接种117剂。其中,至少接种一剂次的人数占比达到58%,完全接种者占比接近一半。

除了个别国家疫苗短缺之外,全球主要国家基本完成了疫苗的接种工作,而加强针的需求还未可知,未来全球对疫苗的需求或将减弱。

近期美国频繁曝出单日新增病例超过百万例甚至150万例,但是市场反应平平,股市已经对疫情“免疫”,不论是普通民众还是金融市场,对疫情的担忧早已消散。

同时除了新冠疫苗之外,Modena并未有新的增长点出现,在疫情逐渐冷却之后,其估值就显得有些高了,这也是该公司近期不断下跌的主要原因。

Moderna抄底时机来临?

疫情还未结束, Moderna的红利还在继续,近期股价大幅下跌之后是否迎来抄底良机?

Moderna的总裁Stephen Hoge可能并不这么认为。

1月12日Stephen Hoge以均价约219.67美元减持了2万股Moderna股票,价值约439万美元。虽然高管套现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并不一定是不看好看自己公司的未来,但是通常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目前估值相对较高,没有人愿意在股价较低的情况下抛售,聪明的高层更是如此。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段永平也并非直接在二级市场大量购买 Moderna的股票,而是下单卖出300张Moderna看跌期权,行权价为200美元,到期日为2023年1月20日,预估该笔交易的金额为126万美元。

对于段永平来讲,可能正如他所言这点钱是“小赌”,他也直言看不懂 Moderna这家公司,而且他用的是卖出期权,这是一种温和的看涨方式,表明段永平认为200美元以下的Moderna才是值得买入的。

从技术方面来看,Modena据其497.49美元的高点已经回调了将近60%,回撤幅度已经非常巨大,但是目前并未出现反转迹象。抄底还需谨慎,或者像段永平一样,拿点小钱卖出期权更为稳妥。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万春医药计划在美国裁员35%

作者  |  2022-01-18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近日,万春医药宣布了一项组织精简计划,优先考虑公司价值最高的业务活动,扩大其现金储备,并保持长期的可持续性。其中一项就是将其美国员工减少35%,包括将某些人员调到子公司,以此来节省成本,增加现金储备。

此前2021年12月1日,万春医药宣布收到FDA的完整回复函(CRL),普那布林(Plinabulin)现有的III期临床数据不足以支持其上市申请(适应症为: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 用于预防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需要进行额外的III期临床证明获益。而本次组织精简的决定正是在收到FDA回复函后做出的。

2021年9月,万春医药在ESMO2021大会上以口头报告形式公布了普那布林联合多西他赛对比多西他赛单药二/三线治疗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国际多中心III期研究(DUBLIN-3)数据。结果显示,在标准二线多西他赛化疗方案中加入普那布林,可使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获得更优的PFS和OS,显著降低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获得持久长生存,且显著降低CIN发生率,改善生存获益。(见:万春医药公布普那布林III期数据)

未来针对普那布林,万春医药打算优先考虑以下3项临床和监管活动:继续推进中美在预防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适应症(CIN)中的进程;中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NDA申报和监管流程;在多种癌症三联联合IO治疗中的免疫肿瘤学 (IO) 试验进展。

关于普那布林(Plinabulin)

普那布林是一个人工合成的低分子量的新化学实体,首先发现于天然海洋产物Halimide。作为一种“First in Class”免疫抗肿瘤药物,普那布林能够通过激活免疫防御蛋白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GEF-H1),加速树突状细胞(DC细胞)的成熟及促进抗原呈递,还可以直接激活T细胞来杀死肿瘤细胞,起到“免疫系统的点火剂”的作用。此外,普那布林还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HSPC)成熟,在中性粒细胞的保护方面也显示出卓越的临床疗效,2020年9月, 普那布林先后获得中国NMPA和美国FDA在CIN治疗领域“突破性治疗品种”双认定。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一起教育科技(YQ)公布2021年三季度业绩:率先完成以追求赢利等健康运营指标为核心的业务转型

作者  |  2022-01-18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北京时间2022年1月18日,一起教育科技(YQ)披露了2021年三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一起教育科技净收入4.9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8%; K-12在线辅导服务的现金收入(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为3.0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6%。

“双减”政策发布后,一起教育科技积极转型,在推出积极合规、组织结构调整、人员结构优化等一系列组合拳的基础上,在校内和校外业务寻找到新的盈利方向,实现以盈利为目标的健康发展新模式。针对校内业务,一起教育科技迅速转型为一家围绕作业等核心教学应用场景,助力中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的SaaS软件服务商,并于2021年12月7日发布最新的作业平台——一起作业3.0版本,以及以作业为切入点,落地国家“双减”政策的区域和学校解决方案。从最新的三季度财报数据来看,一起教育科技已经基本完成了公司的战略及业务转型,这也是在“双减”政策之后率先实现转型的教育公司之一。

在此之前,一起教育科技与北京、上海等多地的教育系统在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更好落实“双减”目标任务方面不断深化合作,其中一起教育科技深度参与的上海市闵行区数据驱动下大规模因材施教的“1258工程”更是入选了教育部组织遴选的落实“双减”首批十大典型案例。而现在一起教育科技的SaaS产品正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快速普及,进一步提升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水平。

在探索校外业务转型过程中,一起教育科技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号召,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积极探索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育人模式,开发智能化自学工具和产品。基于过去十年积累的区域化、本地化作业大数据,以个性化自学产品助力学生自学,激发学生的自驱力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致力于培养孩子一生有用的学习品质。

在三季度,一起教育科技顺利完成了业务和组织人员的调整,确定了快速实现盈利的运营方向,新的产品方向也快速被市场所接受,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一起教育科技现金余额14.22亿元,充足的现金流可以保证未来的运营和发展。同时,一起教育科技三季度也持续在研发和公益两大板块加大投入,助力“互联网+教育”产业的发展,这也意味着公司进入到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苹果税”又遭重创?!苹果向荷兰“妥协”-这类App引入第三方支付-影响多大?

作者  |  2022-01-18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在全球反垄断风暴下,“富可敌国”的苹果公司,抱着“苹果税”躺赚的日子,会一去不复返吗?

日前,苹果公司表示,将遵守荷兰消费者与市场监管局的裁决,允许用户在网上苹果商店下载约会软件时,可以使用除苹果系统外的另外两种支付方式。此外,当地时间1月11日,韩国通信委员会表示,苹果公司已经提交了其合规计划,将允许APP开发商在韩国提供第三方支付选项,并降低佣金费用。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31日,印度反垄断监管机构“印度竞争委员会”下令对苹果公司在印度的商业行为进行调查,包括苹果应用商店强制应用开发商使用苹果自家的支付系统。印度竞争委员会称,初步看来,苹果强制应用开发商使用苹果自家支付系统,限制了应用开发商选择支付处理系统的权利,尤其是考虑到苹果对应用购买和应用内支付收取高达30%的佣金。

在近日发布的简报中,苹果公司表示,该公司在2021年向开发者支付了600亿美元,创出纪录;而自App Store应用商店在2008年推出以来,该公司总共向开发者支付了2600亿美元。

前不久,苹果市值一度突破3万亿美元,成为历史上第一家市值达到这一水平的上市公司。近日,该公司股价有所回调,最新市值为2.84万亿美元,股价报173.07美元/股。

苹果遵从荷兰命令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月15日,苹果公司表示,将遵守荷兰消费者与市场监管局上月24日的裁决,允许用户在网上苹果商店下载约交友件时,可以使用除苹果系统外的另外两种支付方式。但这两种支付方式只适用于交友软件,而且苹果公司仍会从中扣除佣金。

2021年12月,荷兰竞争监管机构表示,苹果公司违反了公平竞争法律,并要求其在2022年1月15日前修改应用商店支付政策,否则将施以5000万欧元的罚款,苹果公司已对这一裁决提出上诉。此外,12月24日,荷兰消费者和市场管理局发布命令,要求苹果应用商店向所有交友App开放第三方支付。

据了解,若用户选择第三方支付系统,苹果的抽成比例将降低,而不是常见的30%。

“苹果税”已多次让步

苹果公司征收“苹果税”的举动,在许多国家都引发了反垄断投诉和诉讼。据统计,截至目前,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与地区,均已就相关问题对苹果提起诉讼,并采取措施来限制其苹果应用商店的支付规则。在全球反垄断的浪潮下,苹果公司在“苹果税”的问题上不断做出让步。

据媒体报道 ,当地时间1月11日,韩国通信委员会(KCC)表示,苹果公司已经提交了其合规计划,将允许APP开发商在韩国提供第三方支付选项,并降低佣金费用。KCC称,将与苹果讨论进一步细节,包括佣金费率和支付选项生效的确切日期。

去年8月底,韩国国会表决通过《电子通信事业法》修正案,禁止应用平台运营商利用自身地位强迫开发者使用特定支付方式的行为。这意味着,韩国将成为全球首个限制谷歌和苹果等科技巨头在应用商店抽成的国家。韩国的该法案要求,无论是谷歌的Google Play商店,还是苹果的App Store商店,都不可再强制要求开发者使用平台唯一的支付系统。法案提到,如有公司违反相关规定,则最高将面临其在韩国营收3%的罚款。针对上述规定,苹果公司最初持反对态度。

去年8月26日,苹果宣布与iOS应用开发者就一桩集体诉讼达成和解,苹果同意对应用商店的政策做出进一步“澄清”,默许iOS和iPadOS的应用开发者在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以邮件等方式向用户介绍应用商店之外的支付方式。

去年9月1日,苹果公司又作出重大让步,苹果公司当地时间9月1日晚间更新了苹果应用商店的政策,将允许媒体类应用程序的用户绕过苹果商城,直接在第三方应用程序开发者的网站上进行支付。这项政策将在2022年初在全球范围内生效。媒体类的应用程序包括提供数字杂志、报纸、书籍、音频、音乐和视频等内容的服务。不过,作为苹果收入来源大头的游戏类应用,并不包含在列。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9月份,“苹果税”在美国大本营败诉,曾引发苹果股价大跌。当时,美国加州法院对苹果公司与游戏开发商Epic Games公司的诉讼案作出了裁决,法官要求苹果允许App开发商将用户引导至第三方支付系统,而不是强迫他们在App Store内购买,该法令于2021年12月生效。

此次法官裁定改变App Store运营方式,将会影响苹果App Store的业务盈利能力,意味着苹果公司每年1200多亿元的“苹果税”收入,将面临大幅缩水的风险。不过,法院表示,苹果App Store的政策并未违反反垄断法,对于苹果公司备受争议的30%佣金,法院并未要求削减抽成比例。但法院也表示,苹果没有充分证明30%的抽成比例是合理的。

苹果:开发者获得超2600亿美元收入

目前,在网上苹果商店上架的大部分软件,都会强制要求用户使用苹果系统自带的应用内支付,苹果公司则从中提取15-30%的佣金,也就是所谓的“苹果税”。

数据显示,仅通过应用商店一项,苹果在2020年便获得了高达192.9亿美元的收入,折合人民币约1244亿元,利润率超过75%,被称为是“超级印钞机”。

另据数据统计网站Sensor Tower测算,2021年,苹果应用商店中的消费额约为851亿美元,相比2020年的723亿美元增长17.7%。若按30%抽成佣金比例计算,仅靠“苹果税”一项,苹果即可获得超255亿美元的巨额收入。

在近日发布的简报中,苹果公司表示,该公司在2021年向开发者支付了600亿美元,创出纪录;而自App Store应用商店在2008年推出以来,该公司总共向开发者支付了2600亿美元。这一数字表明,苹果公司来自App Store应用商店的销售额仍在快速增长。

作为参考,苹果曾在2019年表示,自2008年以来,它已向开发者支付了1550亿美元。到2020年底,苹果表示已经支付了2000亿美元,增加了450亿美元。周一的数据显示,这一数字又增长了600亿美元。

苹果还表示,该公司总共有7.45亿付费订阅用户,其中包括该公司自己提供的Apple Music和iCloud等服务的订阅用户,也包括通过App Store订阅应用的任何客户。相比之下,去年夏天时这一数字为7亿。

不过,与“苹果税”一样,“国产安卓税”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国金证券此前曾表示,在国内,安卓应用商店的主流是手机厂商自己开设的应用商店,其次才是互联网巨头的应用商店,对于“非游戏类”应用,往往不抽成,或者只有很低的抽成。所以,在国产安卓手机上买视频会员、买电子书、直播打赏,一般不会产生“国产安卓税”。对于“游戏类”应用,抽成比例一般高达50%,这远高于苹果的30%。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7-2023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