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Brandon

 

沃尔玛 WMT 欲全资收购印度电子商务巨头Flipkart,但遭到了股东软银集团的拒绝。

  报道称,沃尔玛已经表达了全资收购Flipkart的兴趣,但因软银反对,沃尔玛的计划或将难以如愿。

  此前路透社援引两名消息人士的说法称,沃尔玛正在谈判收购Flipkart的超过40%股份,在印度电商市场直接挑战亚马逊。

  消息人士称,沃尔玛正在评估收购Flipkart的新发行股份和现有股份,尽职调查最早将于本周启动。这将是沃尔玛在美国以外规模最大的交易之一。

  目前尚不清楚谈判中的交易条款,但预计Flipkart的估值将超过去年。去年,软银愿景基金以120亿美元的估值向Flipkart投资25亿美元,获得该公司的约20%股份。

  如果敲定这笔融资,那么Flipkart将在与亚马逊的竞争中获得重要帮助。亚马逊正在大力开拓印度市场,包括生鲜电商市场。分析师认为,这将是印度电商行业的下一个重要战场。

  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表示,除自主电商平台之外,Flipkart还拥有时尚门户MyntraJabong,在印度在线零售市场的份额接近40%,领先于亚马逊。此外,该公司也计划开拓生鲜电商领域。

  对沃尔玛来说,这笔交易将帮助该公司进入印度电商市场。摩根士丹利估计,印度电商市场的规模在10年内将扩大至2000亿美元。

 

股票市场的庄家,一般是指国内对大资金的一种称呼,而所谓的做市商,Market Maker,是交易所明确合作并且列出的,有证券造势牌照的机构,对市场上某一些产品进行流动性的提供。但是很多人对于Market Maker的解释非常错误并且漏洞百出。这个问题的由来是因为对做市商的不了解导致了和坐庄这样的交易手法混淆,但是很多错误解释则会引领进入深渊。

对于Market Maker,是不存在所谓的逢低吸筹码和拉高出货的。但是对于基金来说,是一定要逢低吸筹或者逐渐顺次建立仓位的,至于是否拉高出货的,在于拉高的成都以及出货的量。但是无论如何,这个都是真实存在并且在反复做的事情。不逢低吸筹难道还逢高吸筹建仓位?

 

关于NYSE Specialist Firms

交易所席位初期并不是为了考虑进行流动性供应而设立的,而是单纯的Broker经纪商执行需要,或者是Dealer。第一批交易员也是在交易所成长的。在交易所设立席位不仅距离交易最近,方便大型的投行以及证券公司服务客户,并且可以:

comm fee,也就是所谓的手续费用是0

可以看到整个流动性全貌。因为即使是最后的流动性也是输入到交易大厅并且可以看到浮动的。但是在现在的市场中这点已经不完全能看到真正大量的交易。

交易所席位其实也不是固定的。如果交易所希望增加加入公司与交易量,有时会出售或者新增部分席位。但是例如NYSE,席位已经非常固定并且价格非常高昂。难么,设立NYSE Specialist 是为了什么?他们的职责在以下已经非常清晰的说明:

Manage the opening process. .日常的管理处理,保持对特定证券的公开市场价格进行监看。

Execute orders for floor brokers. 这其实是是他们最最最重要的工作!所以他们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提供流动性!!而是提供Execution services,也就是头寸执行类服务!!他们可以选择立刻执行下单或者保持单据直到触及到了顾客的锁定价格。同时他们也会用自己的库存股票进行买卖,保持市场的流动性以便于Execution的正常执行。所以!!!他们动用自己的库存并不是完全并且纯粹为了提供流动性,而是需要帮助客户执行在未达到目标之前的下单。

Serve as catalysts. 他们也是经济上与下单之间的中介点,也就是进行交易撮合。这点在现在大多数被ECN所代替。

Provide capital. 如果买入的下单指数短暂的超过了总卖单,或者卖单短暂的超过了总买单,他们则会使用公司的自有资金去平衡短暂的总量。这也就是提供了部分流动性,这部分流动性不会超过总交易的10%,其实也很难超过。这样做不仅是提供了短暂流动性,并且为了防止大面积价差或者流动性干涸导致的恐慌性抛盘等现象。

Stabilize prices. 稳定价格保持平滑。所谓的不平滑就是突然间的Gap,例如隔夜开盘由于开盘前大幅度的卖单或者买单集中释放导致了价差的出现,但是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平衡让这种大幅度的价差(前一分钟价格10元后一分钟就5元)的情况出现。

所以:其实Specialist 其实最重要的职责不是为了提供流动性,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让经纪商,也就是broker能更好地顺畅地execution执行掉所有的下单。在没有执行科技之前,这一切都是靠人手工来做,在这样的情况下,NYSE提供了这样的服务,去保持市场上应有的流动。这种机制其实比较像国内现在的情况,没有稳定的做市商,很多交易都是需要经纪商放到交易所中来帮助撮合。

 

关于他们详细的情况是:http://www.nyse.com/pdfs/specialistmagarticle.pdf

另外,现在已经有很少的所谓的Specialist firm,投行大多数在交易所里面设有席位,这里的Specialist firm含义是专门在交易所内进行结算头寸这样类型的工作,所有列表可以在这里查到:http://www.nyse.com/pdfs/special010302.pdf

上面列表中不包含券商与投行等等。下面图片中的几乎都是券商和投资银行,而很少见Specialist Firm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券商都穿蓝色工作服的。按照不同银行划分,是不同颜色的衣服。很多券商和投行穿着的是标准西装,再加上自己投行的夹克。蓝色工作服是巴克莱的。高盛的就明显不一样。

另外还有别的就更不一样了,例如Knight。旁边还有个穿绿色的和后面的161号黑色的不知道是哪家。这个Knight的蓝色和旁边的蓝色西装以及巴克莱的蓝色价格鲜明对比。

 

必须更正的是:

1.现在的Market Maker是电子化的,大量的程序进行高频交易,而对市场提供流动性,他们其实是传统人手的增强版本,能够更好地配对以及进行更快速的Clearing & Execution Services,也就是清算与结算服务。所以,这是增强版本,而且比以前强得多,错误也少的多,频率也高的多。

2.所谓的信息优势,其实比大家想象的小很多。首先,我们以前做交易员的时候,任何一个方向性的大仓位,绝对是要一周左右才能消化完的,我们会每天进行部分的消化,有时候甚至要卖出一点。另外,我们是绝对禁止交易员下止损单入场的,而采用总的PM管理和风控监督止损的,就是防止为了经纪公司为了挣取高昂的手续费用而强制打到止损。我们如果真的要进行block trading,也就是大批量的交易,绝对会在Dark Pool也就是暗池里消化很多头寸,我有认识的几家基金只在暗池内进行交易。另外场内交易员(对也就是上面所说的Speiallist 的职责)知道我们大聚进入也没有用。他们不知道我们是不是在另外一个交易商手里是不是下了天量的put option,也不知道我们是不是反向做空了期货,也不知道我们到底是为了hedge还是为了build position

3.什么叫崩盘必买????我怎么没听说过?Flash Crash那天谁崩盘必买了?08年那年雷曼破产后导致的崩盘谁必买了??如果是为了避免买盘卖盘不平均导致的跳高,那也不是崩盘必买吧?除了绿鞋机制Green Shoe,没有投行会给破了发盘价格的IPO进行购入吧?

down 1100s

 

那么Market Maker做什么,他们的利润,风险和流动性如何提供?

首先,Market MakerMake the market不太一样。所以专业的Market Maker一般喊自己叫Liquidity provider,也就是流动性的提供商。现在的他们一般是利用高频交易系统,在距离纽约交易所非常近的地方利用毫秒级的买卖为交易所特定的交易产品,包括股票期权以及ETF等诸多产品提供着流动性,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因为:

1.他们的例如,来自于Bid Ask Spread。也就是买入价和卖出价的价差。对于他们来说,买入价是真正的买入价,卖出价是真正的卖出价,而对于大多数买房来说,他们看到的卖出价才是他们的买入价,他们的买入价是市场接受的卖出价。这是真正的“低买高卖”这种价格会有非常短暂的错配但是会被迅速的修正。而这种几乎是一直保持的低买高卖也是为什么他们要进行高频交易,取得非常大的交易量的原因。

2. 他们的手续费用是0. 并且,如果你是Liquidity provider,在为某些特定的,要求你进行流动性提供的股票或者交易池提供流动性时,会对你进行返点。意思就是不仅不收费,而且还退你钱。

3.他们需要为自己积累充足的流动性,吸引更多地交易买方进入他们的通道连接到他们的执行。例如我们以前跟Knight Group开会的时候,他们就反复强调他们作为流动性提供商所提供的充足的流动性所能带来的优势:更好地VWAP,更好地结算技术以及更容易的借到做空与充足的购买量。

4.大量的电子自动化的流动性提供,也能为投行部门吸引到比较好的单子,进行协同作战。这里必须说明的:除了Green Shoses,没有人会为股票狂跌进行购买。

所以,作为Market Maker或者是流动性提供者,他们拿到的不是所谓的特权,是实实在在的钱。他们的出现是在大量的ECN被普及之后,以及越来越多的股票上市,需要有专业的造势商提供服务。城堡集团以及Knight就是前段时间出事的那个,就是著名的流动性供应商。另外,高盛以及其他几个公司以非常出色的造市与交易也在这个市场上非常重要,尤其是暗池。

他们所承受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他们即使在毫秒级别的水平,也需要承受相应的短暂的方向性风险,因为他们手里会有很短的仓位。

做市商制度最重要的是提供流动性,限制庄家只是一个辅助,高流动性可以吸引更多地投资者以更少的价差进行购买。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做市商也不会盯着庄家,They just do their job……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庄家是不屑于在股票市场的……他们都在外汇,期货等真正的,某种程度上除了中央银行和国家财政之外没有庄家的地方。如果你说美国市场上有公开庄家,我们一般称作他们为PE或者沃伦巴菲特…………

庄家的出现,并不是因为做市商的缺失,而是因为总体盘面和资金不够大,才会被一些看起来的大资金操纵。羊群效应是坐庄以及庄家出现真正的源头。而做市商则完全是两个世界上的东西。但是,你也很难界定做市和坐庄的关系,因为他们都是在提供流动性,但是标准的做市则是有价差的……

 

对于做市商所有利润来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详细看下这个论文:

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庄家一般被描绘成这样吧

其实只要不涉及内幕交易,控盘的庄家怎么交易股票是无所谓的,所谓的低位吸筹和拉高出货只是说说,拉高要砸钱,而高位不一定出得了货,遇上大势不好,拉高了还帮不少人解套了,做了圣女,坑的还是自己,什么?你说庄家能读懂指数怎么走?要能读懂那个谁还坐庄啊。总之,这事的风险系数一点也不比散户低,高抛低吸对散户难,对庄家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07年的时候鸡犬升天,所谓每个股票背后都有个庄,08年熊市的时候庄家都死绝了。

 

而现实世界的specialist,一般是蓝衣工人摸样....

你问为什么人家制服那么统一?因为...NYSE一共才7specialist firm...能不统一吗...

 

NYSE母公司数据分析师 Ken 加盟到 https://www.tradesmax.com/ 担任首席数据科学家和策略分析师

首先说做市商,有同志提到了NYSENASDAQ市场的区别,但本质上SpecialistMarket Maker的区别相当微妙。大致上,Market Maker就是Specialist的削弱版本。NYSE几年前就开始构思削弱Specialist的特权,08年中的时候,NYSE出了政策,Specialist已经名存实亡变成Designated Market Maker...曾几何时这些工人摸样的家伙是可以从下面图片中那种自家程序里收到进市场的order,而这些order还没有显示在公共屏幕上给所有人看到。这是什么样的信息优势啊。

这代表什么不言而喻了,只要知道或者推测某个客户要大批量买进某个股票,就可以提前推高价格,在更高的价格成交客户的单子。当然,(当然如果他们手里已经有了客户的order,那么再做这种事就是要坐牢的。)有关这种Specialist与客户利益冲突的问题已经被争论几十年了,这也就是为什么NYSE会考虑削弱Specialist逆天的特权。

交易所默认是给这些蓝衣工人特权是为了回报他们为市场所做的贡献,那么他们干了什么呢?

首先想象一下没有这些蓝衣工人的市场。Mike想卖一只冷门股票,结果发现市场上没有接盘的人,于是他灰心丧气得离开了。恰巧他离开后1个小时,Linda过来想买这支冷门股票,却发现没有卖家....若是时光倒流,我们的蓝衣工人可以先买下Mike同学卖出的股票,然后守在那里等Linda出现以稍微高一点的价格卖给她。皆大欢喜是不是?

这就是做市商的起源,为了让交易有延续性(continuous trading),或者叫提供流动性。做市商还被交易所强制赋予崩盘必买的使命,所以一旦恐慌性暴跌,这帮蓝衣工人很可能是唯一会在那里锲而不舍接盘的人。若突然出现强大买力,而市场供应不足,他们也有义务抛出自己的存货提供流动性。他们盈亏自负,承担相应的责任,得到相应的优势。所以作为理性人,绝对不是什么利他主义者。

现在的美股市场上,1分甚至几厘的价差很普遍了,而97年以前NASDAQ市场的股票最小价差是1/8美元,94年的时候,学术界发现NASDAQ股票成交价格中缺少奇数(如1/83/8等),所以做市商把最小的价差保持在0.25美分以上。在公布这一研究结果的第二天,NASDAQ交易统计中奇数报价比例顿时由1%上升至50%,舆论哗然。由此发现,NASDAQ的做市商互相勾结,保持过宽的交易差价。这一报告给NASDAQ做市商带来强大的压力,最终在1996年演化为投资者的集体诉讼。现在,为了防止这种类似的情况发生,平均每个NASDAQ的股票有14个做市商,互相竞争,以求提供最有效公平的价格。

 

关于崩盘必买,这是NYSE specialist4大功能之一:

In the instance where there's a demand-supply imbalance in a particular security, the market maker must make adjustments by purchasing and selling out of his or her own inventory to equalize the market. If the market is in a buying frenzy, the specialist will provide shares from until the price is stabilized. A specialist will also buy shares for his or her inventory in the event of a large selloff.

崩盘必买和崩盘托市是两个概念,先不说specialist手里的存货未必能对股价短暂的抛压起到决定性影响。而且specialist的作用不是阻碍价格运动而是在短时间缺乏流动性的时候提供流动性,specialist不是利他主义者,也正因此在价格疯狂运动的时候,他们有动机为保护自己而把单子摆得远离之前的成交价,即使这样他们仍然提供了部分的流动性。你可以说他们趁火打劫,有时也的确如此,但仍然有些情况,事后你或许发现他们作为对手盘给你的价格已经相当好了。当价格稳定后specialist会把自己接的单子慢慢平掉。

 

 

卫星遥感,已经在国防安全、国土监测、海事、灾害应急管理等领域被应用,被发挥作用。但对于卫星遥感产业链来说,这个看似科技含量很高的行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赚钱。随着 AI、5G 、区块链技术出现,卫星遥感行业会迎来赚钱的新机遇么?


高科技的卫星遥感行业并没有想象中的赚钱


普通人的印象中,科技含量高的领域应该很赚钱。但这往往是错觉,卫星遥感行业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美国NSR咨询公司估算,2013年全球商业遥感数据和增值产品产值其实只有23亿多美元,其中遥感卫星数据约为10.65亿美元,增值产品约为12.35亿美元。欧洲咨询公司(Euroconsult)估算数据更不乐观,2013年全球遥感数据和增值产品市场规模为15亿美元。


另外,数据显示,在我国,优于2.5米分辨率的卫星原始数据直接消费额为3亿~5亿元/年,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5%;基于遥感数据的后续处理加工应用服务等产业规模为年均数十亿元,保持较快增长。
而根据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IA)发布《2017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的数据(见下图),2016年全球卫星遥感行业的市场营收规模约在20亿美元左右,其中美国市场在8亿美元左右。


不管是23亿美元,还是3-5亿元人民币,放在全部的行业中,都不是一个大体量的市场。目前中国多肉植物的市场规模在10亿元左右。有人开玩笑说,做卫星的都不如做娃娃机的赚钱,甚至不如做线上娃娃机的赚钱。这也难怪,数据显示,中国娃娃机的市场规模在600亿元,线上抓娃娃机领域头部产品月流水或过千万,小规模毛利率可达60%。


当然,事情并没有那么悲观。同样来自SIA《2017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的分析预测,因为新的竞合关系出现、数据分析类的商业智能产品增长,卫星遥感行业未来有望出现大幅增长。


商业卫星遥感行业的困局产业链格局、使用成本等因素,造成商业卫星遥感行业“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局面。
SIA指出,多年来,全球卫星遥感业务一直由少数运营商提供,包括Airbus D&S、Planet、Spire等。当前购买卫星遥感图像的成本价格从几千元/景到几万元不等,对于潜在购买者来说,成本高昂。当前,虽然有不少公司希望通过微小卫星组网降低使用成本,但整体来看,相对于航空(中高空、近地空)遥感产品及服务的分辨率及成本,依然基本没有优势。


另一方面,当前的一个趋势是,基于卫星图像的商业智能产品及服务开始出现,如利用卫星图像进行客流预测、期货行情预测、金融行情预测等,产业附加价值高,客户付费能力及意愿强,但这并不是当前卫星遥感行业的强项。

 

Data science

数据科学(Data Science)是从大数据中提取知识的研究,关键是科学。数据科学集成了多种领域的不同元素,包括信号处理,数学,概率模型技术和理论,机器学习,计算机编程,统计学,数据工程,模式识别和学习,可视化,不确定性建模,数据仓库,以及从数据中析取规律和产品的高性能计算。数据科学并不局限于大数据,但是数据量的扩大诚然使得数据科学的地位越发重要。

数据科学的从业者被称为数据科学家。数据科学家通过精深的专业知识在某些科学学科解决复杂的数据问题。不远的将来,数据科学家们需要精通一门、两门甚至多门学科,同时使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生产要素展开工作。所以数据科学家就如同一个team

曾经投资过 FacebookLinkedIn 的格雷洛克风险投资公司把数据科学家描述成“能够管理和洞察数据的人”。在 IBM 的网站上,数据科学家的角色被形容成“一半分析师,一半艺术家”。他们代表了商业或数据分析这个角色的一个进化。

由前纽约证券交易所数据科学家 Ken 创建了一个数据科学家微信群,不管你是在校学生还是从事数据科学工作者一个相互学习,交流,资源分享的平台。也欢迎数据工程师 Data Engineer 

weixin data science

 

 

 

黑莓(BlackBerry)官方宣布,正在转用安卓系统平台,并在两年后彻底关闭WorldBlackBerry OS

黑莓手机最新的系统版本为BlackBerry 10BB10),不久之前还有传言称,黑莓正准备发布BB10的升级固件,但是从目前官方已经宣布开启BlackBerry OS的关闭计划来看,发布的新的升级固件的可能性也不大了。虽然黑莓在之后的时间里有转战安卓,但是效果甚微,并没有消费者买账,BlackBerry KEYone作为黑莓的安卓平台开山作,也是宣告失败。

但是,现阶段仍然有数百万用户正在使用搭载BlackBerry OS的设备。黑莓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在这期间,如果有大量的用户购买BlackBerry OS的设备,黑莓将会继续推出和维护BlackBerry OS的相关产品,相反若没有的话,黑莓就只能提供相应补丁,并在2年后正式关闭。

在安卓、iOS平分天下的今天,不仅是黑莓,塞班、Palm OSWindows Phone....,每个背后都有一段忧伤的回忆,你还记得最早用的智能手机是哪款系统吗?

 

 

美国商务部长提议对钢铁、铝进口实施高额关税、设置进口配额等措施后,中方回应称,美方的调查结论毫无依据,与事实完全不符。

北京时间2月17日凌晨,美国商务部长Ross建议对钢铁、铝进口实施高额关税、设置进口配额等措施。该计划主要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美国总统特朗普必须分别在4月11日和4月19日前对钢铁和铝的相关建议作出决定。

Ross在发布会上表示,他建议对钢铁进口征收24%的关税,并对铝进口征收7.7%的关税。
 
除了关税,Ross还提出了以下选项供特朗普参考。
 

1 对来自巴西、中国、哥斯达黎加、埃及、印度、马来西亚、韩国、俄罗斯、南非、泰国、土耳其和越南的进口钢材征收至少53%的关税。将其它国家的钢铁进口配额设置为其2017年对美出口钢铁规模的100%。

2 对所有国家设定钢铁进口配额——配额为该国2017年对美出口钢铁规模的63%。

3 对来自中国(包括中国香港地区)、俄罗斯、委内瑞拉和越南的铝进口设置23.6%的关税

4 对各国设置铝出口配额。配额为该国2017年向美出口铝规模的86.7%。

 

 

无人驾驶汽车在美国获得商用许可。

根据亚利桑那州交通部发言人Ryan Harding,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无人驾驶公司Waymo在1月底从亚利桑那州交通部门获得了许可,在该州提供交通网络服务。

该发言人周五表示,该许可让Waymo的无人驾驶小型货车(Chrysler Pacifica)能够在亚利桑那州向乘客提供付费交通服务。Harding举例称,Waymo在该州的服务类似于Uber和Lyft。 

Waymo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先驱。而目前Uber和通用汽车公司的Cruise部门正在努力追赶。

无人驾驶技术在许多地区仍处在测试阶段,但它可能最终改变人们出行的方式。这一技术可能带来上千亿美元的产值。  

Waymo发言人表示:“随着我们在大凤凰城地区继续测试车队,我们正采取所有必须的步骤以在今年推出商用服务。”

谷歌是全球最早开展无人驾驶技术研发的公司之一,负责技术研发的正是公司旗下的Waymo项目团队。2016年12月,Alphabet宣布将Waymo独立出来成为一家新的分公司。

经过长达8年的研发,目前Waymo的全自动无人驾驶能力已接近成熟。去年年底,科技媒体The Verge曾报道称,Waymo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开始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街道上投入运营,Waymo将邀请一些公众来搭乘公司的无人驾驶车辆。

 

 

加密货币大涨。据Coinbase报价,比特币突破1万美元。

周三,韩国政府政策协调办公室室长表示, 韩国将重点提高数字货币交易透明度,而非禁止交易。这是韩国政府自去年12月司法部长建议封杀数字货币交易所后,首次做出协调一致的回应。

在韩国政府表态后,比特币开始一路上涨。bitcoin

除了比特币,今日数字货币集体大涨。以太币上涨2.45%,莱特币大涨6.8%

不过,许多人依然不看好比特币。巴菲特和芒格就是其中之一。

芒格周三抨击称,当前的比特币狂热“极其愚蠢”。政府不应采取宽松态度,而应该加强监管。

芒格表示:“比特币就像是有害的毒药。我们的政府对其采取宽松态度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加强监管。”他认为,比特币的技术可能很有趣,但对于过去一年人们对他的疯狂投资,政府应该坚决管制,就像中国那样。

芒格还称,全世界的人们总是不断做各种蠢事,因为每个人都想轻松赚钱。

芒格的这个态度与他的亲密战友巴菲特如出一辙。后者今年1月接受采访时就曾表态:“几乎可以肯定数字货币最终将以悲剧告终,我自己永远不会持有任何数字货币。但是悲剧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我并不清楚。”

 

 

亚马逊 AMZN 就贷款计划与美银美林达成合作。与银行合作后,亚马逊将可降低其为贷款项目而承担的风险,并获取资本为更多商家提供信贷。

去年11月,亚马逊开始推广其贷款计划,这是该计划实施数年来的首次推广。

2011年初亚马逊推出了亚马逊贷款计划“Amazon Lending”。2017年6月,亚马逊称过去12个月一共发放了超过10亿美元的贷款,而此前四年的合并贷款只有15亿美元。

亚马逊在一年前发布的2016年度报告中指出,它2016年10月从一家“贷款人”那里获得了5亿美元的循环信贷。最新的年度报告中,该信贷已提高到6亿美元,而且可能随着贷款审批进一步增加。据CNBC援引消息人士称,上述文件中提到的贷款方是美银美林。开户指南

前两年的致股东信里,亚马逊首席执行官Jeff Bezos 表示,他希望与银行合作,为亚马逊上的商户提供贷款服务。亚马逊贷款计划只针对被邀请的商户,每户可获得1000至75万美元不等的贷款,期限可达一年,这些公司从传统渠道很难获得贷款。

不过,亚马逊去年的贷款总额增长甚微,与2016年贷款总额几乎翻番形成鲜明对比。据亚马逊本月稍早发布的年度报告,在2016年底,亚马逊未偿贷款额几乎翻了一番,达到6亿6100万美元。去年年底未偿贷款仅增长至6亿9200万美元。

亚马逊公司已经重新评估了其信贷风险,这一举动与亚马逊更大范围的调整是一致的。本周,亚马逊宣布裁员数百人,以在加速业务增长的同时提高业务效率。

CNBC援引知情人士称,由于亚马逊拥有了银行合作伙伴,其贷款可能会回升。去年11月,亚马逊的贷款团队开始发布一份时事通讯,这是它第一次推广其计划。

亚马逊贷款计划年利率通常从6%到14%不等。实际上,一旦企业成熟,亚马逊贷款并不是很多企业最好的选择,竞争者的出现从公司包括PayPal, Square 和 Kabbage。

与亚马逊贷款类似,淘宝自2010年也推出了针对卖家的贷款,主要有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两类。与亚马逊贷款相比,淘宝贷款期限可达24个月,1元起贷,可随时还款。

 

 

GMO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中文翻为基因改造。意思是本来存在在某个物种的基因被转移到另一个物种,造成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基因组合。美国有85%的玉米带有在实验室改造过的基因。然而,要知道哪些食物带有被改造过的基因几乎是不可的事情。

GMO 食品(或称基改食物)对你不好、对整个社区不好、对环境不好。以下是理由:

1.食用GMO食物的后果,目前还有很大的未明部分。

基改食物尚未被证明是完全安全的,食用后可能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当年反式脂肪酸刚被使用的时候,食品製造商费尽苦心把它放在超市货架上。然而不过十年之后,反式脂肪已被证实极度的不健康。很多科学家担心,基改食物带有被改变过的基因,在消化过程中会将这些突变的基因传递给消化系统和肠道细菌。而这些突变的细菌杜人体会造成什麽影响难以预测。

2.基改食品可能有标示不清的问题

美国每年进口大量的食物,目前全世界种植的基因改造作物以黄豆、玉米、棉花为最大宗。以2012年的种植面积统计,全世界约81%的黄豆、35%的玉米和81%的棉花是基因改造产品。美国政府虽对于基改食物的标示有其规定,但稽察、检验能否落实令人忧心。美国基本上不要求标示出含有GMO的食品品项。然而欧洲、日本、澳洲、英国还有其他好几十个国家已经禁止使用基因改造食物。因为未经长时间的测试,可能潜藏着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

3.基因改造会造成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减少

一个物种的基因种类越多,这个物种的生命力、对环境的抵抗力和适应性都会越好。这就是为什麽纯种狗比杂种狗更容易有健康上的问题。纯种的植物比较不能对抗昆虫、霉菌入侵或乾旱等种种天灾。如果一个社区依靠栽种基改农作物,当经历天灾虫害,可能会有极为悲惨的后果。

4.当某个突变基因开始散播,就回不去了

在自然界中生长的基改作物,会传递它们突变的基因给其它作物和动物。这些突变基因在自然界中的演变和传递情况在实验室裡是绝对预料不到的。在日本曾利用基因突变的细菌生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氨基酸,并被使用在饮料中。后来这种氨基酸对数百人造成严重的精神和身体影响,并导致死亡,日本政府就是在此次事件后禁止使用GMO食品。在其它国家也已发生动物、植物因GMO作物而发生严重突变的事件。

5.GMO食物「并不是」全球粮食危机的解药

基改玉米虽然产量增加,但农药使用量并不能减少。已经有其他的农业方法被证实能更成功的提升产量。连孟山都都承认基因改造的玉米产量并不比传统农业方法多。

6.GMO食品尚未被证实很安全,但已经有一些研究显示出让人担心的结果。

有研究显示吃了基因改造的马铃薯的老鼠会产生肌肉无力、产生肿瘤等症状。而食用能对抗除草剂的基因改造作物的母老鼠,会产下瘦小、无生殖能力的小鼠。

7.大型生物食品公司的历史记录实在是.......

大型食品公司曾发生过农药污染、欺骗政府、欺压农民,甚至刻意贩售无生殖能力的种子给非洲农民,因为长出来的植物不能重複栽种,农民只好被迫每季购买新的种子。有这些桉例在前,你相信他们保证的GMO食品吗?

8. GMO农作物需要大量的杀虫剂、杀霉菌剂和除草剂

这些东西有毒,而且每天都在进入我们的生活,试图侵害我们、孩子们和环境的健康。

我们一直提倡「天然的最好」。自然界中存在的、越接近自然的我们才使用,因为这样才有真正的健康。所以我们以控制糖度Brix来减低热量,但仍使用高品质的日本糖而非代糖;以自然中的植物做为主要补充纤维的来源,而不是执着于溷合萃取物。人类是生活于自然、依赖自然的,任何试图操控自然的方法都被证明无效是甚至是有害。拒绝GMO、拒绝代糖、奶精等化学合成物质,是我们会一直坚持的使命。

目前美国有两大超市卖非基因改造食品一个是 AMZN 亚马逊麾下的 全食超市 Whole foods market http://www.wholefoodsmarket.com/

另外一个是 Thrive Market https://thrivemarket.com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