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Maxfund 客服微信2号 StockWe8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Brandon

Robinhood 美国首家提供免交易费的股票交易平台,现在新开户送出1股任意股票,有可能是苹果福特Sprint,ZNGA。提示:有美国身份者才能开户。

 

Robinhood优惠链接 点击下方

 

Robinbood.com

 

 

免交易费炒股平台Robinhood 介绍

投资Robinhood 的风投机构名声显赫,在种子轮就拿到了谷歌GoogleVenture Andreessen Horowitz 投资。和其他经纪一样,RobinhoodSIPC (Securities Investor Protection Corporation) 成员,类似于银行的 FDIC, 它保障在Robinhood 破产时客户在里面存的资金和股票,最高赔付金额是每人500,000美金, 所以基本不用担心他们万一破产了该怎么办的问题。

Robinhood 对所有交易均不收手续费,而其他大的股票经纪,比如Charles Schwab 每笔交易收$8.95, Fidelity 则是收$7.95。这个特点使得Robinhood 非常适合学生以及存款不是特别多的年轻人,还有初入股票市场想要学习的人。Robinhood仅在iOS Android 手机上可以交易,暂时不能在电脑或网页上交易。任何疑问,微信号 meigu88

 

 

视频监控产品制造商Digital Ally Inc(NASDAQ:DGLY)股价周五盘前暴涨62%至五个月高点,此前该公司宣布与Axon Enterprise Inc.(NASDAQ:AAXN)(前称Taser International)的专利诉讼取得重大胜利。

Digital Ally表示,美国专利局拒绝了Axon对Digital专利进行当事人双方复审的请求,依据是该请求未能确立Axon将胜诉的“合理可能性”。

问题专利涉及执法车辆的灯条激活时多轨录音设备的自动激活和协调。今年迄今截至周四,Digital股价重挫23%,同期Axon上涨3.3%,标普500指数(SPX)上涨7.6%。

 

trade-robot

独立开发者Sebastian Dobrincu建了一个神经网络用于高频的股票交易作为业余项目,现在这个机器人每个月能为他赚3500美元。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开发这个神经网络并把它做大的。

 

背景和项目介绍

我叫Sebastian Dobrincu,是一名软件工程师,目前的工作是一名自由职业者。我还是一名热心的产品制造者,热爱开发业余的、疯狂的商业项目。我的职业背景可以用机器学习、移动开发、设计等来概括。

 

一开始我做Stock Trading Bot(股票交易机器人)只是作为自个人的研究项目。目的是想试试看现代的机器学习方案能不能亿极高的频率用于对当今的股票市场进行预测以及自动化买卖。

结果表明,它在5个月内每个月大概就为我赚了3500美元,而维护成本只有不到90美元/月。目前我自己是主要用户。我打算继续开发这个机器人,目标是尽可能扩充它的规模。

 

你开发这个机器人用了多长的时间,采用了哪些技术?

我最初的目标是做一个仅聚焦于比特币(主要是因为比特币方面的API很多)的高频交易(HFT)机器人。其巨大优势在于在这里没有跟大型交易机构打交道会遇到的障碍。尽管我认为目前是比特币市场的黄金时代(因为它还不完美),但我很快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没办法找到足够稳定的基于FIXAPI。这里面的技术细节我就不想说太多了因为你会烦的,总之这个交易API基本上是基于REST的,对于我的目标来说表现还不够快。

长话短说,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美国股票市场,但并不是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高频交易市场。我的机器人会守住一个点位,市场从数秒到数分钟不等(有时候甚至是数小时),所以它更像是一个自动化的交易商而不是高频交易商。其背后的原因是,作为个体操盘手你是很难跟大型交易商竞争的,因为你缺乏非常强大的硬件、先进的受训练软件等有利条件,服务器放置的位置也没有对方好。离股市越近,你收到信息就越快。那些大型交易商往往要花好几百万美元就为了让自己的服务器离交易所近几英里。

交易的话我推荐 Tradestation证券商,因为它们的平台能轻松实现程序化自动交易。他们的限制是每秒钟3个请求,对于我的新策略来说这个已经足够了。拿到可靠的历史金融数据并不便宜,鉴于有那么多人跑到提供商那里去下载数据,所以他们限制提供信息没有什么好指责的。Intrinio是一个很好的实时股票报价提供商,而且价格也非常便宜。然而,能拿到更深入的数据永远都会获得更好的结果。

第一个原型我大概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一般是利用晚上的时间,然后在白天作为自由职业者的工作间歇再写写。这个时候机器人还不是很聪明。后来我又多花了2周的时间来提供数据给它,直到错误率达到令我满意的程度,然后又用了2周的时间来进行测试,最后才投入生产。所以目前这个版本的技术实现前后总共用了4个月的时间,一路上都在不断改进。

 

你是怎么想到要开发股票机器人的?

冒出这个想法实际上相当偶然。有一次我准备飞去旧金山之前决定先下载一些播客来看看。我觉得要试一些新东西,于是就从金融栏目里面选了最热门的一些内容。在一万英尺的天上,我点击了播放让让自己放松下来。

主持这次谈到的是流动性的话题,流动性被分为了3个尺度:价格、规模以及时间。姐帮你上当流动性充裕时,投资者就可以成功地以当前的价格在短时间内做出更大的定单交易。当他们开始争论高频交易能否通过提供流动性来改善市场时,我打开了手机的笔记本应用,开始奋笔疾书其中一些主要想法。

在这个项目之前,我对金融的了解是相当有限的。我对基础交易的了解很透彻,但除此以外就不甚了了。我希望改变这一点,但我也记得有人说过99%的金融书都是废话。

 

Sebastian渴望坐下来学习舒适区以外的新东西是极其有益的。

在经过广泛研究之后,我选定了Larry Harris的《Trading and Exchanges》以及John Hull的《股权、期货以及其他衍生品》这两本读物。第一本也许是我读过的最好的金融类书籍。它回答了任何进行过交易的好奇者都可能会提出的所有问题。另一方面,John Hull的书对数学金融进行了的极好介绍,让我从应用角度了解了这门学科。如果你刚刚开始了解交易的话,我高度推荐这两本书。

我相信,我们已经达到了AI领域的巅峰。我们现在既有强大的机器也有足够的数据用于AI处理。想到这一点,我内心的那位工程师对于利用当今的先进技术来涉足这一市场感到兴奋不已。此外,我对于做一些迷人的项目也非常上瘾,这个也不例外。

 

你的未来目标是什么,你打算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自从我公开发布了这款机器人之后,我已经收到了交易公司的10多份报价。目前这套系统让我取得了相对于其他交易商的优势。如果我把它卖掉的话,我也就失去了对其他交易商的优势了。尽管我不排除将来出售它的可能性,但目前我的打算是专心改进产品并对其进行扩充。

近期我的打算之一是提高交易金额,让机器人经受更大的交易量。我脑子里已经有了很多的改进想法,尤其是在调整位置保持的时间跨度方面,此外还有让它更轻量、促进更大交易量的解决方案。

 

你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如果你必须从头开始的话你会怎么做?

我在应用高频交易到比特币上面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一开始这个想法似乎是很棒的,但我很快在试图扩大请求数方面遭遇到很多的技术问题。然而,我现在还不敢肯定说实现加密货币真正的高频交易是不是就没有可能了,所以未来我可能还会回过头来研究一下。

在由于技术限制而抛弃高频交易的想法之后,我盯上了自动化交易的一种更加分析性的方法。那些改变大部分都不能应用到比特币市场上,因为这是高度不可预测的,很难围绕着它建立模型。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决定去做股票市场。

知道什么时候该忽略什么很重要。比方说,我看到很多的独立黑客盲从于一些只对有VC资金支持的公司有效的建议。

开始犯的另一个大错误是太过于依赖模型。我没有尝试用不同的办法去分析手头的数据,而是主要靠模型来识别有利润的模式,没有投入时间到其他更为直接的解决方案上面。模型只是现实世界的简单抽象,而我的常识救了我不止一次。

迄今为止,我目前的策略在95%的时间都是有效的。当然,从任何意义上来说这都还不是一个可靠地指标,而且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它。这个机器人还没有经过足够的测试来保证这不是侥幸(可能性一样存在)。大型投资管理公司户不惜任何代价来实现这些指标,我敢肯定在将来的交易当中我大概保持不了这样的成功概率。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有利的行情条件、选择的股票,以及机器人只是间歇性运行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当另5%发生时,情况会变得非常糟糕。我是用非常痛苦的方式来学会这个的。不久之前市场变得相当疯狂,如果我说自己没有料到自己交易的股票出现重大崩盘的话那就是在撒谎。结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情况。

尽管我的止损让我避免了重大损失,但如果不是因为我在合适之机介入的话,机器人可能会让我过去几个月的利润付之东流。那次事件让我开始认真思考,我决定停止运行几天,直到我把漏洞给修复好。

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经历,我认为如果不经历过这些起伏的话,我永远也做不出让它走到今天的算法。我不后悔在比特币上浪费的时间,因为它让我对加密货币交易如何运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这些东西也许在将来有朝一日就会派上用场。美股投资网 http://www.tradesmax.com

 

你的最大优势是什么?有没有一些特别有用的东西?

我的最大优势也许是自己是一位乐观过头的年轻梦想家。从某种程度来说,这让我对想法足够相信,愿意投入别人不愿投入的足够精力去实现它。正是这个激励着我坚持要找到市场的那些“后门”。机关许多人认为个体操盘手没有多少机会扳倒武装到牙齿的大公司,但我证明了只要实现得好市场还是有操作空间的。

另一个极其有用的资源是网上公开的研究论文。实际上,我从2006年发表的论文上面得到了极大的帮助。我经常发现这些论文尽管包含着超级有用的分析,但大部分都被为人所忽视。

身为工作狂对取得这一成功也有相当大的贡献。我每天工作1012小时一点问题都没有。在时间方面,我形成了一种非常有生产力且一致的生活方式,设法排除了大部分的干扰。这让我有时间投入到打磨和研究项目的不同策略上面。

 

你对有抱负的独立黑客的建议是什么?

我见过几个人,他们在那个论坛上就这么呆呆地等着完美想法出现,或者花费了几年的时间去完善产品。Reid HoffmanLinkedIn联合创始人)的总结最到位:如果你没有对v1版感到难堪的话,你的产品发布已经太迟了。

要发布东西!如果你全力以赴开发了某个东西但却放弃推出它的话,没人会在意它的。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资本主义的社会,大家会根据真正的结果来判断你。没人会在意你的行动计划以及你为什么不发布出去的理由。

正如Sam AltmanYC负责人)所说那样,没人会原谅你没有一个伟大的产品。然而,什么都没有肯定比这还要糟糕。不要第一版就想做到完美。先到市场上吗试试水,收集大量反馈然后不断迭代你的想法。

尽管这并不是一个面向客户的产品(目前暂时不是),但是业余项目的力量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业余项目让你可以试验疯狂的想法又不会被说成是疯狂的。而且即便大家根据这个来对你做出判断,你也可以抛出这句话来当挡箭牌:“是的,这不过是个业余项目罢了。”

还有,你一定要追求脑子里面最疯狂的想法。大多数成功的公司都是这么创办出来的(比如说FacebookUberAirBnb)。你大概不会想浪费自己最宝贵的资源,去开发出又一个Snapchat的山寨品来吧。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解决方案。你只是需要有足够的创意去找到它而已。

 

 

德银报告深入分析了阿里巴巴的核心电商业务和新零售战略前景。报告称,阿里巴巴正在深耕新零售,通过和盒马、银泰百货和其他伙伴的合作,阿里巴巴显然不仅希望将线下的流量导到线上,而是希望能全面地将零售运营数字化。以阿里巴巴支持的盒马鲜生为例,该模式已经在展示线上-线下混合体的真正潜力,德银援引数据称,两者合作让盒马的坪效达到了传统超市的2-3倍,这对投资者极具吸引力。

  近日亚马逊 amzn137亿美元价格收购全食超市,美国媒体据此评论称“亚马逊偷师阿里巴巴”。或许这也是华尔街现在对新零售战略更具切身感受的原因之一。德银在报告中提到了这一交易,称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战略走在亚马逊之前。

  就在上个月,阿里巴巴举办投资者日大会,向包括德银、摩根大通在内的全球顶级投资机构公布了新零售战略下天猫变革全球零售业态的计划。68日,天猫商业力量成为350位全球顶级投资人和分析师的关注焦点;5天之后的613日,54家全球领导品牌掌舵人和大中华区CEO更齐聚杭州,与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探讨“新零售”变革。截至目前,福布斯“全球最具价值消费品牌”中的八成已进驻天猫。

  而刚刚结束的6.18期间,线上线下融合优势给天猫在零售市场上带来了降维打击的优势地位,阿里巴巴以此为舞台,继续向华尔街展示以天猫为引擎驱动的新零售战略实施成果。华尔街已认识到,通过供应链改造、大数据营销、升级消费体验等全面重构,天猫已成为全球品牌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品质消费升级的主引擎,换言之,即新零售战略的主要承载与发动机。

  在华尔街分析师纷纷上调阿里巴巴目标价的同时,《财富》杂志新近也发表了国际高级人才顾问公司亿康先达(Egon Zehnder)的一篇长篇调研文章,认为阿里巴巴“既有能力又有动力重新定义传统的实体店购物”,而能力与动力的来源即是阿里“已出现的新零售模式”。

  基于对新零售战略前景的看好,德银相信阿里巴巴核心电商业务变现的潜力。报告重点指出了阿里巴巴核心电商业务的三大增长潜力:对数据利用的不断改进、公司长期变现的机会广阔、用户参与度持续增长。

  德银称,显然阿里巴巴还处于将多个平台(淘宝、天猫,优酷,UC等)的消费行为数据整合在一起以帮助品牌更好地触达消费者的早期阶段,相信随着用户参与度的持续增长,阿里巴巴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变现机会。

  过去,baba主要通过分销渠道、销售搜索关键词来帮助商家,现在,全域营销(Uni Marketing)等举措将提升品牌的营销潜力。商家可管理自己的研发成本,利用越来越多的分析工具,同时提高其他运营活动的效率。AI(人工智能)产生的横幅广告和AI驱动的客服机器人尤其是促进效率的有力工具。这些创新的成功让阿里巴巴能服务更多大品牌商。

  从更大的纬度看,2016年中国的广告支出仅为美国的30%,德银认为,阿里巴巴有机会继续在解决中国零售渠道分销效率低下的现状中发挥作用。从线下到线上的持续转移显然有助于解决这些低效问题。

  除了关注以天猫为核心的新零售变革,德银对淘宝平台上的社区化和内容化趋势也印象深刻。报告援引QuestMobile数据称,手机淘宝用户每天花费27分钟在淘宝APP上购物,这甚至超出了用户在Snap(17.59, -0.18, -1.01%)chat上的时间。

  此外,阿里巴巴的云业务、数字媒体和娱乐业务,以及对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的增持也被长期看好。德银宣布将阿里巴巴上调目标股价27%201美元,维持买入评级,并预期还有继续上调的可能。

 

 

通用汽车和福特在美国的销售额6月同比下降了约5%,但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在美国的销售额则有所增长。

分析师此前预计,6月美国汽车销售额将下滑2-4%,连续第六个月下降。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汽车销售额可能同比下滑,为2009年来首次。

通用汽车表示,其销售额下降了4.7%,而福特的销售额下降了5.1%。但同时,丰田汽车销售额涨2.1%,本田销售额涨接近1%,日产销量上涨2%。

通用汽车今日股价今日上涨超2%,福特汽车股价涨超3%

汽车销量下滑的一大原因是租车公司Enterprise Rent-A-CarHertz Global Holdings的购车辆有所减少。近来,由于共享汽车的竞争,租车公司业务量有所下滑。

目前,美国买家继续保持持续多年的趋势。他们正在购买SUV、卡车并抛弃轿车。全美最畅销的轿车丰田凯美瑞的销量下降近10%。但福特F系列的皮卡在美国的销量涨幅近10%。

Autotrader.com的高级分析师Michelle Krebs表示,她预计下半年汽车市场不会迎来大的复苏,但也不会大幅下滑。她预计全年销售车辆在1680万至1730万之间,低于去年的1755万辆。

Krebs说,:“我们认为下半年可能比上半年强劲一些。我们没有看到任何不平衡,表明情况会崩溃。”

而随着特斯拉平价的Model 3即将上市销售,传统汽车制造商可能将面对新的冲击。

特斯拉CEO周一表示,Model 3提前两周通过生产监管要求,8月产量将达100辆,9月超过1500辆,到12月则高达2万辆。

 

微软准备在全球范围内裁掉数千名员工,重组其销售团队。

  知情人士透露,微软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数千名。重组将对企业客户部门和以中小企业为重点的部门合并。这些变化将在下周公布。

  微软拒绝发表评论。

  上周末,普吉特海湾商业杂志、彭博社、和西雅图时报都报道了重大裁员消息,为对云服务的重视,微软将进行全球销售团队重组。

  重组似乎是过去一年改变领导层的结果。去年夏天,长期担任首席运营的凯文特纳(KevinTurner)离职后,高管JudsonAlthoffJean-PhilippeCourtois负责微软销售和营销部门。另外,Althoff对于以前的销售方式一直采取的是公开批评态度,他热衷于将微软基于云计算的操作系统WindowsAzure作为重点的核心部分。

  西雅图时报消息,微软公司去年宣布,将会砍掉2850个工作岗位,其中包括900个销售部门岗位。两个月前公司宣布,智能手机业务部门将裁员1850人。20157月,该公司裁员7800人,并下调诺基亚的收购价到76亿美元。

 

纳指累涨14.07% 创2009年以来最佳上半年表现

标普500指数收涨3.71点,涨幅0.15%,报2423.41点。道指收涨62.60点,涨幅0.29%,报21349.63点。纳指收跌3.93点,跌幅0.06%,报6140.42点。能源股今日领涨股市。

本周,标普500指数跌0.61%,道指累跌0.21%,纳指累跌1.99%。6月份,标普500指数累涨0.48%,道指累涨1.63%,纳指累跌0.94%。

第二季度,标普500指数累涨2.57%,道指累涨3.33%,纳指累涨3.87%。

2017年上半年,标普500指数累涨8.25%,道指累涨8.04%,纳指累涨14.07%、创2009年以来最佳上半年表现。

 

油价上半年累跌14%

美油2017年上半年累跌逾14%,创下1998年来最糟糕的上半年表现。石油钻井结束连增23周趋势限制油市跌幅。

WTI 8月原油期货收涨1.11美元,涨幅2.47%,报46.04美元/桶,本周累涨7%,但6月份整体下跌4.7%、第二季度累跌约9%、2017年上半年累跌14.3%。布伦特9月原油期货收涨1.14美元,涨幅2.4%,报48.77美元/桶,上半年年累跌约14.2%。

据全球第三大油田服务商贝克休斯(Baker Hughes)统计,截止6月30日当周,美国石油钻井机活跃数减少2台,总数至756台,从2015年4月以来新高小幅回落。

这一数据在连涨23周后首降,此前创逾30年最长连涨周期,但仍是去年同期数值330台的两倍。此外,美国6月30日当周的天然气钻井数增加1台,至184台;总钻井数减少1台,至940台。

 

 

是苹果杀死了“搜索引擎”

《陆奇和他的百度新千亿美元计划》中,百度一位化名陆皖的第三方供应商评价百度:“去年整整700亿的销售额,才100亿的利润,太吓人了,这是一个传统公司的利润率。”

百度怎么说都不算一家传统公司,但百度的业务“搜索引擎”确实是一项传统业务了。正如大家对Google的评价那样,搜索引擎公司本质上是一个广告公司,搜索业务本质上是一种广告业。

称其传统,一点也不过分。

搜索引擎对互联网的利用是原始而直观的——互联网的诞生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传递信息,而搜索引擎恰恰是满足这一互联网原始驱动力而衍生出的产品形态。

无论是百度还是Google,全世界的搜索引擎首页长得都差不多。而且从世界上第一个搜索引擎诞生以来,这种以搜索框为中心的简约设计基本就没有改变过。

尽管背后搜索引擎技术在不断地提高,准确率、信息呈现形式、搜索的速度、广度和效率都在提升。但对于用户来说,你现在用到的搜索引擎和20年前的搜索引擎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如果不是Apple主导了移动互联网的变革,搜索引擎作为一种产品模式很有可能会继续“经久不衰”。

在Android诞生的最初3年里,没有人理解Google为什么要制作这样一款“没什么好处”的开源系统——苹果又不是不让Google的应用在iOS上跑。

但从现在来看,Google从iPhone发布的那一刻起就预料到了App时代来临对搜索的根本性颠覆——搜索变得无处不在,同时也变得无利可图。

App时代与Web时代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反互联互通的——每家公司有自己完全不同的App,这些App不再以标准的HTML界面去呈现自己的内容,搜索引擎也不再能够轻易的从这些App中抓取数据。

还记得在2005年的时候,多家美国报业公司对Google发起了车轮诉讼,要求Google不要再索引他们的内容。几年后,这些报业公司先后推出了自己的App,上马了数字化付费订阅业务,这些官司也就不了了之了。

Twitter作为互联网时代之末,移动互联网时代之首,在接入Google这件事上也十分审慎。就像百度现在搜不到什么微博、淘宝、微信文章一样,这些诞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内容”主动拒绝了搜索引擎的索引。

搜索这一行为本身并没有消失,但被分散到了不同的App里:我们在想要看视频的时候,会先打开优酷再进行搜索。想要了解突发新闻的时候,会先打开微博再进行搜索。想要听音乐的时候,会先打开网易云音乐,再进行搜索。

“搜索引擎”这个产品大类,被从底部肢解了。

无关道德、易用性、准确性,可以笃定地说即便是Google,若不是冒着被人诟病“抄袭”的风险,在iPhone发布的10个月后就仓促发布了第一个开源版Android,那么面对苹果、Facebook和微软的剿杀,Google的下场可能连百度都不如。

“搜索”不再是一门好生意

其实不只是搜索,在互联网时代从没有一门生意的好日子能持续20年。百度今天所面临的问题,至今已不屑与百度并称BAT的阿里和腾讯都遇到过。

阿里是做电商起家的,但现在的阿里更像一家金融公司而且未来会越来越像金融公司,电商只是其覆盖业务中的一大块而已。

腾讯是做即时通信起家的,在信息传递这一点上可以说与百度有着共同的初心,但马化腾却早早意识到了仅仅靠垄断信息的传递并不能真的“赚大钱”,而中途将自己改造成了一家游戏公司,靠给“小学生”卖皮肤一年收入1500亿。

当“搜索引擎”这种产品从底层瓦解的时候,依附于搜索引擎上的“生意”也就不再是一门好生意了。

搜索引擎的商业故事,并非是一次精准的搜索能帮用户找到他想要的答案,而在于一次搜索行为能够将搜索引擎认为正确的答案灌输给用户。

在互联网诞生的早期,在服务和产品形态单一,用户需求单一的时代,这是一个绝佳的商业模式。作为信息汇聚的中心,过去的内容生产者和用户都要“讨好”搜索引擎。

但随着移动时代的来临,搜索引擎变得开始需要上游讨好内容生产者,下游讨好用户。http://www.bubq.com/

百度是一家“专注”的公司,从2005年开始李彦宏就一直在各种场合提到百度成功的秘诀是专注。直到2016年11月出版的李彦宏传记,副标题依然是“专注成就百度人生”。

这种专注,一定程度上“害了”百度。因为百度并不是没有注意到“搜索引擎”不再是一门好生意,作为搜索引擎公司的百度,做过很多次的转型。

从历年的百度世界大会来看,百度其实很早就注意到搜索引擎不再是一门好生意,但并不愿意承认搜索引擎已不再是一个好产品。

百度曾经尝试过很多种方式将App用户拉回到搜索引擎这一入口,比如框计算、知识图谱、直达号等等——Google也做过类似尝试。这都是在不改造“搜索-广告”这一商业模式的前提下,试图将新的能量赋予搜索引擎这项老业务。

但是,不是百度和Google不努力,而是搜索确实老了。在投资圈有一个模糊的论调是:如果一个品类的产品即便是已被垄断却依然不断有新的公司加入,那么意味着这个品类依然是年轻的。

世界范围内新的电商倒是还有不少——比如京东。但还有新的搜索引擎公司吗?没有。

是时候让搜索引擎这项古老的产品进入常态化的坟墓了。

对“搜索”痛下杀手

2017年的百度,唯一的任务就是杀死那个旧的百度。

除了陆奇上任之后的一系列业务调整和人事变动,18岁的百度成为了BAT里第一个修改公司使命——从“平等的获得信息”到“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

连百度自己也终于承认,这个讲了近20年的故事实在跟不上时代了。

而百度选择的新故事——人工智能,可能是目前中国所有互联网公司里距离搜索引擎最远、最激进的。甚至可以说,如果人工智能真的是未来的方向,那么实现这个未来的前提条件就是杀死搜索。

许多人将人工智能当做一门技术去理解,并不明白它如何去搭载商业模式,也不明白百度作为一家上市的商业公司,为何会选择这样一个看起来商业化还不成熟的“技术”去当作全面押宝的业务。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其实人工智能和搜索引擎一样——20年前的搜索引擎也只是一项技术,但技术只是躲在产品背后的支撑。

人工智能真正给用户带来的变革是一种全新的交互。就像一个简洁的搜索框取代复杂的网址导航(雅虎)模式一样,人工智能要做的恰好是删除这个搜索框。

 

 

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正在开发一种中文的智能音箱,与亚马逊旗下的Echo系列进行竞争。

该设备可能最早于下周公布。设备或将能接收中文语音命令,让阿里巴巴的核心用户通过语音从购物网站购买产品。

虽然阿里巴巴常被称为“中国亚马逊”,但在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看来,亚马逊更贴近零售商,而阿里巴巴更像是一个小企业生态系统。不过,两家公司在购物以外的许多业务上直接竞争——包括电影、云服务、杂货和人工智能。

马云说,美国企业应该“小心,而不是害怕”阿里巴巴。而对美国公司来说,中国市场依然显得难以捉摸。

苹果、谷歌、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等科技公司正努力在国际市场上扩张。如果The Information的报道真实可靠,那么这四家公司都将在今年发布智能音箱。

事实上,智能音箱已经成为了各大科技巨头竞争的新战场。今年6月,苹果公司推出智能音响HomePod,进军智能家居领域。

目前,从市场份额来看,Amazon Echo去年四季度市场占比高达88%。Google Home的市场占比为10%。

而新进入智能音箱领域的苹果似乎信心十足,HomePod延续了苹果一贯的“高价策略”,售价为349美元,明显高于Amazon Echo 180美元、Google Home129美元的售价。为了与谷歌和亚马逊在音箱领域竞争,苹果希望通过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固定”用户。苹果表示,对不支持苹果音乐应用(如 Apple Music)的设备,用户需每月支付10美元。

各大巨头都进入智能家居市场,或许是因为其庞大的规模。咨询公司Strategy Analytics预计,2022年智能家居相关硬件,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550亿美元,高于今年的约900亿美元。数据显示,智能音箱的出货量在去年四季度同比剧增近600%,达到420万台。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为应对日益增长的智能家居市场,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Tim Cook)指出,预计到2021年苹果服务业务规模将达到现在的一倍。

 

5G不仅仅意味着消费者可以享受新的通信时代,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正因看好“通信×计算×垂直行业”的乘法效应,英特尔与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以及与两大标准制定机构3GPP和IEEE合作定义5G标准。

5G是一个时代,对英特尔而言,转型成为数据公司与时代的转换刚好重合。2016年,英特尔CEO科再奇表示,“总的来说,我们已经特别地将英特尔定位于驱动云计算以及日益智能互联的世界。我们看到在这一良性循环的增长过程中,蕴藏着巨大的机会——云和数据中心、物联网、存储和FPGA,它们通过连接性而紧密相连,并通过摩尔定律的经济学效应而得到加强。”

 

  从财报窥见转型进度

  可以看到,在科再奇上任后,英特尔已对产品路线图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调整。一方面,英特尔设立新设备和物联网部门,并在随后将其分别升级为事业部,提高在公司内部的地位;另一方面,起用老将,帮助公司内部适应组织架构的改变。

  虽然对物联网、可穿戴提早布局,但整个产业的商业模式尚未确定,而消费者的需求也尚未被带动。这导致英特尔在新业务中仍具有“试错”风险。

  从英特尔最新的财报来看,英特尔的确遇到了挑战。2016财年,英特尔营收593.87亿美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103.16亿美元,同比下滑10%;每股收益为2.12美元,同比下滑9%。

  但是如果看得再仔细些,不同事业部的收益占比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目前英特尔划分为几大事业部:分别是包括笔记本和二合一系统在内的客户端计算事业部(CCG),与企业云和通信基础建设相关的数据中心事业部(DCG),包括零售、交通、工业、视频、建筑和智慧城市在内的物联网事业部(IOT),拥有NAND闪存等产品的非易失性解决方案事业部(NSG)和2016年因为收购Altera成立的新的部门可编程解决方案事业部(PSG).

  从各事业部的营业收益(revenue)来看,2016年占比最大的仍是CCG,但其百分比已经从2015年的58%降至2016年的55%,营收为32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但整个平台出货量下降了10%,平台的平均销售价上涨了11%。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2014年,该事业部占比还高达62%。尽管这是英特尔的传统优势所在,但英特尔也在寻找更加多元化的商业收入。 代号 INTC

 

 

Copyright© 2007-2023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