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Brandon

周五,美股低开低走,三大指数全线收跌,道指跌0.77%,纳指跌1.49%,标普500跌1.11%。在假期后的低迷交易中,市场对经济数据和美联储证策的敏感度显著提升。尽管最新公布的失业救济数据未能对市场预期造成显著影响,但投资者显然更关注市场内部的结构性变化。

 

美股投资网分析今日下跌原因

 

近期美股的强劲表现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厚的获利空间,而随着年内收官临近,兑现收益的冲动开始显现。特别是纳指年内上涨超过30%,这一涨幅引发了部分投资者对估值过高的担忧。目前标普500的整体估值已较历史平均水平溢价40%,在通胀和经济增长放缓的双重担忧下,这种高估值环境显得更加脆弱。

与此同时,假期交易量的下降放大了市场波动,低流动性环境让市场缺乏向上的支撑力,也令资金更倾向于避险离场。这种资金撤离与流动性不足的叠加,让市场陷入短期的调整压力。

“圣诞行情”的传统上涨动力似乎已在11月和12月上旬被提前消耗。数据显示,今年标普500的涨幅中有85%来自“七巨头”科技股的推动。然而,这种高度集中化的上涨不仅难以持续,还在当前低流动性环境下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承压的程度。

近期的科技股涨幅很大程度可能上源于空头回补,而非资金主动流入。这种动能的不可持续性正在显现。随着假期交易量进一步萎缩,科技股的回调压力或将在未来数周内持续,并可能拖累大盘。

年末资金再平衡成为市场波动的重要驱动因素。据市场传言,大型养老金基金正在进行资产配置调整,通过抛售股票并增持债券的方式实现资金再平衡。据估算,这类资金流动可能达到210亿美元,短期内对市场造成了较大冲击。

此外,部分投资者为应对税务策略的调整而在年底前对投资组合进行优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抛售压力。虽然这些资金流动不会改变市场的长期趋势,但对短期波动性的影响不容忽视。

比特毕在圣诞节后连续两天下跌,并录得连续第二周下滑,这成为市场投机情绪降温的最新注脚。尽管期权合约到期和个别交易事件是直接诱因,但深层次原因仍在于投资者对高风险资产的风险偏好下降。这一趋势也与科技股的表现形成呼应。作为市场风险偏好的重要风向标,比特毕和科技股的疲软表明,市场可能正在进入一个更为谨慎的阶段。

特斯拉今日股价大跌4.95%,反映出市场对其增长前景的担忧。

消息面显示,Cybertruck虽然在年初凭借订单积压实现了强劲销量,但随着积压订单逐步释放,持续需求显现出疲软迹象。二手Cybertruck的销售周期从5月的27天延长至75天,库存上升和价格下滑进一步表明市场对其高端车型的接受度下降。

同时,马斯克在电动车激励证策上的证治立场引发广泛争议,削弱了品牌形象,可能对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构成压力。在行业竞争加剧、高端电动车市场趋于饱和的大环境下,特斯拉正面临需求放缓、品牌争议和市场竞争的多重挑战。

 

英伟达AMD下周重磅利好!

 

英伟达收跌2%,但下周有两大潜在催化剂可能推动其上涨。

美股投资网认为,下一个关键事件可能在下个月的消费电子展(CES)上发生。

届时首黄仁勋将于1月6日发表主题演讲。预计他可能宣布更高的Blackwell销售预期,同时强调企业和工业机器人需求增长所带来的市场机会。据报道,英伟达还可能在会上推出新显卡及其他重要产品。

此外,英伟达还将在3月份举办下一届年度GPU技术大会(GTC)。

今年的GTC曾发布Blackwell平台及多项行业合作扩展计划,预计未来GTC也将为市场带来更多创新。与此同时,公司预计将在2月份发布第四财季财报,这可能进一步揭示其增长路径。黄仁勋此前表示,英伟达计划每年推出一个新的芯片系列,因此未来几个月可能提供更多关于Blackwell后继产品Rubin的细节,Rubin预计将在2026年发布。

根据美股大数据StockWe.com AI量化金融终端追踪发现,期权市场今天的订单流显示,华尔街机构投资者对英伟达的未来走势表现出强烈的看涨情绪。

数据显示,机构资金大举超13笔,金额200万美元以上的英伟达看涨期权,其中最大一笔高达488万美元。这些交易主要集中在2025年1月到期,执行价格覆盖范围为140美元至158美元,尤其是140美元执行价的期权交易金额尤为显著。

NVDA-option-call

 

如此大规模、高金额的期权布局显然超出散户投资者的能力范围,清楚地表明市场主力对英伟达这次CEO大会抱有高度信心。

 

美国银行对2025年半导体行业表现持乐观态度,特别看好英伟达等关键企业。分析师Vivek Arya指出,上半年美国云服务推动的AI投资及英伟达的Blackwell部署将持续拉动增长,而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市场关注可能转向汽车和工业芯片,受库存补充和汽车生产恢复的驱动。

Arya预计2025年半导体销售额将增长15%,达到7250亿美元,其中内存销售增幅达20%。尽管AI市场竞争激烈,云服务领域的扩展和技术创新将继续推动增长,但AI投资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触顶,因投资者对2026年的同比表现存在担忧。

除了NVDA、AVGO和MRVL,Arya对闪存设备领导者LRCX前景看好,同时推荐KLAC和AMAT作为优选。此外,ON可能在汽车芯片需求复苏的推动下,成为下半年表现突出的潜在赢家,尽管其今年股价表现低迷。


2025年最最值得关注的五家AI公司

我们2024年分享的10只美股交出了非常靓丽的成绩单。VKTX以464%的惊人涨幅领跑,ANET翻倍上涨100.5%,NFLX和UPST的涨幅也超过90%。这些成绩不是运气,而是我们用大量数据和逻辑判断得出的结果。2025年,我们依然用实力说话,用数据证明。


文章回顾:

美股2024年必买的10只好股【上集】

美股2024年必买的10只好股【下集】

2024年AI软件行情已集体爆发,任何行业都可以用AI重新打造一片, 广告、客服、办公、机器人、医疗等等

1.AI+广告 = APP,从36涨到417美元,涨幅10倍

2.AI+客服 = SOUN,从2涨到24美元,涨幅11倍

3.AI+军工 = PLTR,从16涨到84美元,涨幅4.25倍


重点来了,2025年呢?


我们美股投资网联合美股大数据AI量化团队,耗时1个多月,通过多个数学模型扫描了全美上万家公司的全部财务和基本面数据,发掘出5只全新AI受益股,将在2025年迎来财报大爆发,股价预计可能翻2-4倍。

我们将在明年1月初在公众号免费公开给大家,但如果你想抢先看到,可以订阅我们VIP,这研究报告我们已经公布在美股大数据StockWe.com官网底下一行。

还没订阅的小伙伴,立即订阅后就能查看!

https://stockwe.com/vip

免费使用美股大数据AI量化金融终端

https://StockWe.com/StockData

下载安装手机或电脑APP 如何安装美股大数据APP

 

 

未来十年:5D驱动力

围绕着“5D”(债务、去全球化、人口结构、去碳化、数字化)这五股力量,我们认为未来十年里它们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机会。预计这几股力量会推动经济在长时间里保持较高的增长,同时带来阶段性的高通胀。

1. 债务:不断增长的担忧

疫情后的大规模财政刺激、人口老龄化以及国防支出的增加,导致各国政府债务大幅攀升。

现在债台高筑,政府在下一次经济衰退或通胀冲击面前,回旋余地就很小。如果市场开始担心财政能否持续,会让长期国债收益率时不时地大幅波动。提高税收,有可能成为填补赤字的方式。既然政府可能依赖央行去弥补赤字,投资者不妨多考虑配一些实物资产,比如股票、房产、基础设施和黄金。这些资产通常比现金或债券更能抵御通胀,甚至有机会跑赢通胀。

2. 去全球化:格局在变

最近几年,全球化进程明显放缓,疫情只是诱因之一,民族主义情绪升温、地缘政治对立以及技术变革都在推波助澜。

很多国家现在更重视本土利益,贸易壁垒提高,保护主义显现。美国总统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这股去全球化之风。

此外,东欧和中东地区的冲突让国际合作显得非常脆弱。别看科技给跨国协作带来了便利,它同样能让各国更容易选择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减少对外依赖。

这种去全球化趋势可能带来一系列经济影响,包括:

• 消费者和企业成本上升;

•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 通胀压力加剧;

• 国防开支增加,进一步推高债务和通胀。

不过,去全球化也意味着新的机遇。

国家需要在网络安全和国防安全方面投入更多资金,所以相关的创新与投资会增加。特别是涉及本地化生产、自动化和国家安全的公司,可能会从中受益。

3. 人口结构变化:聚焦长寿经济

人口结构的变化虽缓慢,但其深远影响不可忽视。

联合国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了约1亿人。

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和东北亚)正在快速老龄化,而非洲和南亚则呈现出年轻且快速增长的人口结构。这种人口格局的差异既会带来挑战,也有机会开辟新空间。社会对移民政策的管理方式将直接影响其对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长远影响。

对于投资者而言,发达国家的老龄化趋势将推动人类寿命延长领域的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在未来十年中将是重要的投资机会。

4. 去碳化:能源与资源的转型

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化石燃料的占比则逐渐下降。

未来,去碳化的监管压力还会进一步加大,资源保护主义、环境税、更高的保险成本,以及对某些能源的限制,都有可能推高稀缺资源的价格。

至于社会是否愿意为此承担更高的能源成本,目前还是问号,如果AI让能源需求进一步攀升,那么成本矛盾可能更加突出。不过,大规模投资以满足能源需求和可持续目标,也可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之一。

我们认为,能源与资源创新领域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潜力,是未来最值得关注的方向之一。

5. 数字化:AI革命

我们认为,AI可能是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创新之一。虽然目前市场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那些提供 AI 技术支持的公司上,但从长远来看,AI 能够在各行各业提高效率,推动创新,甚至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从自动化处理琐碎任务到深度数据分析,它都有用武之地。

如果AI的潜力能够充分发挥,它将引发一场生产力的革命。AI的广泛应用不仅能提升效率,还可能降低商品和服务的成本,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从历史来看,技术进步对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显著:

1. 1986年至2000年间,个人电脑(PC)的普及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8%;

2. 2000年至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动劳动生产率提升了20%。

如果AI能够实现15%的生产率增长,我们估算其潜在的价值创造规模可能高达4.4万亿美元。

投资者的机遇

1、宏观经济层面

我们预计,AI革命将在未来几年产生深远影响:

1. 通胀降低:通过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AI有望缓解通胀压力;

2. 经济增长提振:AI技术带来的生产率革命将推动经济更快发展;

3. 实际利率上升:随着经济增长加快和通胀回落,实际利率可能走高。

2、企业层面

我们认为,AI在整个价值链中都存在广泛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

1. 技术支撑层:包括半导体芯片、云计算和计算基础设施,这些是AI发展的基础;

2. 智能算法层:以大型语言模型(LLMs)和其他核心算法为代表,推动AI技术的落地;

3. 行业应用层:AI在医疗、金融、制造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将释放巨大潜力。

AI革命不仅改变了企业的运营方式,还将为投资者带来长期增长的重要机会。

 

 

特斯拉Cybertruck在二手车场上堆积如山

要点:

特斯拉Cybertruck在2024年第二季度是美国最畅销的电动皮卡,在第三季度成为全国第三畅销的电动汽车,并在上半年成为最畅销的超过10万美元的车型。然而,在年初强劲开局后,对这款外观激进的不锈钢电动卡车的兴趣似乎正在减弱。12月初,Cybertruck的装配线工人被告知休息三天,这暗示可能存在需求问题。路透社现在强调数据显示,与年初相比,二手Cybertruck的销售时间远远超出预期,从5月的27天增加到75天,这意味着你更有可能通过谈判降低价格,获得一辆二手Cybertruck的好交易。这是需求减弱的强烈信号,根据CarGurus的经济和市场情报总监Kevin Roberts的说法,“它们停放的天数越来越长,价格正在下降,我可以告诉你销售量已经下降。”

观点:

特斯拉Cybertruck在7月份的销量达到了5,546辆,几乎与市场上所有其他电动卡车(福特F-150 Lightning、Rivian R1T、GMC Hummer EV和雪佛兰Silverado EV)的总销量相匹配。然而,当时的分析师认为这可能只是特斯拉在填补旧订单的积压,并不代表车辆的实际需求。预订者开始提前接收他们的Cybertruck,甚至那些预订了非创始人系列(FS)卡车的人也开始收到电子邮件,以最终确定他们的车辆配置,因为他们的车辆即将开始组装。与此同时,全国库存中有数十辆创始人系列Cybertruck等待销售,甚至有报道称其中一些正在将FS标识打磨掉,作为常规型号销售。在Cars.com上能找到的最便宜的二手Cybertruck是一款Cyberbeast,通过CarMax销售,行驶了不到13,000英里,售价为85,000美元。还有很多双电机和三电机的Cybertruck,里程非常低,售价低于90,000美元。

特斯拉因马斯克政治立场欲取消美国电动汽车激励政策

要点:

特斯拉公司因马斯克的政治立场,在美国对电动汽车激励政策的态度发生重大转变,欲取消相关激励政策,然而在其他市场却积极游说争取,这一行为凸显出其将CEO政治置于公司使命之上的问题。

几年前,特斯拉曾游说拜登政府改革联邦电动汽车激励政策,且该政策最终得以实施。当时,马斯克因女儿Vivian出柜为跨性别者,开始反对延长税收抵免政策,尽管如此,公司仍在游说。如今,马斯克成为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特朗普明确表示要取消美国所有电动汽车激励政策,而特斯拉与特朗普团队沟通,表示支持这一举措。这表明特斯拉在美国与马斯克政治立场保持一致,其董事会受马斯克控制,这在其CEO薪酬法庭案件的调查结果中可见一斑。

然而在其他市场情况截然不同。近期曝光的一封信显示,特斯拉在英国工党获胜后,向其游说增加电动汽车激励政策并提高对燃油汽车的税收。特斯拉欧洲负责人乔·沃德在致英国新任交通部长的信中指出,英国需减少排放,电动汽车对实现该目标至关重要。他建议政府通过提高化石燃料汽车税收来恢复更强有力的电动汽车激励政策,还游说制定新的自动驾驶汽车法规并邀请部长试驾。

观点:

特斯拉在美国主张取消激励政策,在英国却主张增加,这种差异引发争议。若特斯拉真致力于加速可持续交通和能源发展,应倡导公平市场,考虑化石燃料汽车的外部成本或对电动汽车的益处给予公平补偿,而目前其在美国的做法显然与其使命相悖,马斯克的政治立场成为关键影响因素。

「 大事件 」

劳斯莱斯银影重生:Evice打造定制800V电动动力系统

要点:

英国遗产重制专家Evice已经开始测试其首款基于劳斯莱斯银影的原型车XP1,这标志着Evice理念“不妥协地打造定制杰作”的实现。该公司致力于将先进的内部电气化技术与定制工艺相结合,目前正在进行严格的测试。Evice计划在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生产VP1,这将是Evice愿景的顶点——尖端技术与真正定制工艺的无缝融合。Evice成立于2023年,由三位热情的英国工程师创立,其理念是将过去劳斯莱斯标志性车型的优雅、精神和风度与世界领先的技术相结合,追求完美。

Evice的团队,包括工匠、动力系统、动态、NVH和设计专家,对车辆的每个方面都进行了细致的审视。他们对车辆、时期和文化的深入了解确保了每一次改进都与劳斯莱斯的原始意图保持一致。Evice的劳斯莱斯车型是60年前如果技术存在,工厂会制造的车型。它是激情、工程、设计和工艺的结合,创造出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汽车艺术。每一项改变都经过精心分析,以匹配原始车辆的精致和卓越特性,同时引入现代的可靠性、性能和便利性。Evice的每辆重制车辆都配备了内部开发的800伏电气架构,电动机提供400马力,实现动态而轻松的驾驶,超越了原始发动机的性能。XP1原型车配备了77 kWh的电池,续航里程超过200英里。

 主动悬挂和升级的制动系统增加了动态稳定性,同时保持了劳斯莱斯特有的轻松、云般的乘坐体验。在内饰方面,Evice全面升级了技术和系统,以适应现代的舒适和便利。改进包括加热和通风的电动调节座椅、全气候控制的空调系统和升级的音响系统,以及支持无线Apple CarPlay的信息娱乐屏幕和隐蔽的倒车摄像头。Evice的CEO Matthew Pearson表示:“Evice的使命是利用现代工程和精细工艺来致敬这些经典劳斯莱斯车型的遗产。我们对Corniche和Silver Shadow的工作是重新想象它们永恒的优雅,同时现代化它们以获得更大的精致、性能和可靠性。这是为现代时代从头开始的重制,涵盖了从动力系统和底盘到内饰设计、安全和技术的每一个细节。我们喜欢说,由Evice重制的劳斯莱斯是60年前如果技术存在,工厂会制造的车型。”

Evice对劳斯莱斯银影的电动化重塑,不仅是对经典车型的致敬,也是对现代电动汽车技术的一次大胆探索。这种结合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创新尝试,为汽车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即在保留经典车型独特魅力的同时,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

这种重制项目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层面的突破,更在于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Evice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劳斯莱斯银影的历史背景和设计哲学,确保了电动化改造不会破坏车型原有的优雅和风度,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增添了现代的便利和性能。

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Evice的项目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对减少碳排放和推广清洁能源的重视,电动化是汽车行业不可避免的趋势。Evice通过将这一趋势与经典车型相结合,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也为传统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一种转型的参考。此外,Evice的定制化服务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个性化的选择,每辆车都是根据客户的审美和需求定制的,这无疑增加了车辆的独特性和吸引力。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是Evice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总的来说,Evice的劳斯莱斯银影电动版项目,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创新,更是一次文化和艺术上的复兴。它让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经典与创新之间和谐共存的可能性,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 酷产品 」

Kimera evo37:基于蓝旗亚037打造的限量版高性能改装车惊艳登场

Kimera Automobili公司推出的evo37车型引起了汽车爱好者的广泛关注,这款车是对经典蓝旗亚037拉力赛车的重新演绎,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蓝旗亚037在拉力赛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后驱车型在1983年赢得WRC制造商冠军的经典之作。Kimera Automobili由热爱拉力赛且有着丰富赛车经验的卢卡·贝蒂于2008年创立,最初是一支赛车队,后涉足经典汽车修复与改装领域。evo37项目始于2018年,2020年开始研发,2021年进行了首次试驾。

evo37并非简单修复原版公路车型,而是以蓝旗亚Beta Montecarlo为基础进行打造。保留了其钢制单体壳并强化,采用锻造双叉臂悬架、双奥林斯减震器(后)和紧凑的螺旋弹簧悬架(前),制动系统由布雷博提供,车身面板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动力方面,保留2.1升排量,结合电动驱动的Volumex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输出功率达550马力,动力输出特性独特。

 该车外观极具视觉冲击力,虽与原版不同,但忠实还原且富有现代感。限量版车型如“San Remo”为庆祝037的WRC胜利而打造,售价因市场需求从45万欧元涨至84万欧元。其内饰精致,操控精准,驾驶体验令人陶醉,驾驶感受流畅自信,动力强劲且沟通感良好,驾驶体验可与法拉利F40相媲美。 

Kimera evo37的成功得益于强大的设计和工程团队,包括曾负责蓝旗亚B组时代动力系统的克劳迪奥·隆巴迪、开发原版037底盘的塞尔吉奥·利蒙和两届蓝旗亚WRC冠军米基·比亚西翁。在竞争车型方面,与Singer等公司产品类似,但它以独特的拉力赛风格驾驶体验脱颖而出,未来还将推出四驱的evo38等车型。总体而言,Kimera evo37是一款令人难忘的高性能改装车,融合了经典与现代元素,为驾驶者带来非凡体验。

 

周四,道指小幅上涨,延续了连续五个交易日的上涨势头。尽管交易量较为清淡,且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对部分科技股造成了一定压力,但整体市场依旧保持稳定。标普500和纳指则基本持平,分别微跌0.04%0.05%,结束了各自连续几天的上涨。

市场在当天缺乏明显的催化剂,市场主要回应了美国证府债券收益率的上升,特别是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触及4.64%,创下自5月以来的新高。

不过,随着七年期国债拍卖结果强劲,收益率有所回落,午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到4.58%

国债收益率上升通常对成长型股票构成压力,因为它们的融资成本会因此上升,而这一影响在被称为七巨头的大型科技公司中尤为明显。

随着这些科技股逐渐主导市场,缺乏其他市场催化剂的情况下,它们的表现疲软就成了股指下行的主要压力。

苹果继续表现抢眼,不仅创下了52周的新高,还接近历史最高价,市值突破了4万亿美元。

 

Wedbush将苹果的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325美元,成为华尔街对苹果的最高预期,也是首次突破300美元大关。

相比之下,特斯拉领跌六大超级科技股,跌幅达到1.8%。尽管如此,苹果的强势表现仍为市场带来一定支撑,尤其是在其他科技股表现不佳的背景下。

 

而我们上周提到的不为人知的AI牛股,今天继续稳定上涨9%,我们预计还有40%的上涨空间!

量子计算,AI小盘股,无人机集体爆发

我们的美股大数据StockWe.com 【板块追踪】功能,每天都会实时统计出资金都往哪里跑,可以第一时间看到资金流向的变化,迅速抓住市场热点。

sector stock

今天排在第一的依旧是量子计算机板块QMCO狂飙近50%RGTI大涨超36%QBTS大涨超24%QUBT12.55%

QMCO

我们最早是在2.7美元提示VIP社群入手 QBTS

而我们美股投资网这个月视频就已经给大家科普过这几家公司的深度对比。

 

此外以SOUN 为首的AI小盘股集体大涨。

BBAI

美股无人机概念股也集体大涨PDYN涨超57%UMAC涨超20%EVTL涨超30%RCAT涨超15%

 PDYN

此外,美股大数据 今天 AI选股选出来 RUM13.9进场,一路飙升到17.4美元,涨幅 25%

2024-12-26 17-10-39

 

圣诞老人反弹与市场展望

今年早些时候,由于低利率环境和人工智能推动的企业盈利增长预期,三大股指一度屡创新高。但随着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美联储减少降息的可能性,美股在11月大选后的上涨势头有所放缓。

美股投资网分析认为,尽管市场目前高度依赖七大科技股推动上涨,但如果这种单一的驱动力开始出现裂痕,股市的未来上涨仍需其他经济领域的支撑。因此,要想美股继续上涨,除了科技股的表现外,还需要看到传统行业及其他经济部门的复苏和增长。

周四公布的数据表明,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降至一个月来的最低水平,显示出美国劳动力市场虽有降温迹象,但依然保持健康。这一数据增强了市场对经济韧性的信心,为股市提供了一定支撑。

进入12月,市场通常会迎来一个季节性强劲的时期,被称为圣诞老人反弹。这一现象通常出现在交易流动性较低、税收损失收获(tax-loss harvesting)和年终奖金投资的共同作用下。

具体来说,税收损失收获指的是投资者在年底时通过卖出亏损的股票来实现资本损失,从而抵消其他投资的资本利得税负担。这一策略通常会在12月进行,因为投资者希望利用这一时机来减轻全年税负。因此,投资者在这一时期出售表现不佳的股票,而这些卖盘行为通常会带来一定的市场波动。

与此同时,年终奖金的发放也会对股市产生积极影响。许多公司在年底支付奖金,这些资金通常会被投资者重新投入股市,增加市场的资金流入。此外,交易流动性在年底较低时,市场的波动性可能会加剧,投资者对未来的乐观情绪也往往会推动股市上涨。

根据股票交易者年鉴的数据,自1969年以来,标普500指数在12月的最后五个交易日和1月的前两天的平均涨幅为1.3%。这一历史数据表明,圣诞节后的市场反弹往往是年度交易中的一个积极信号,投资者普遍对经济和股市的前景充满信心,推动了年末的上涨势头。

2025年最最值得关注五家AI公司

我们2024年分享的10只美股交出了非常靓丽的成绩单。VKTX464%的惊人涨幅领跑,ANET翻倍上涨100.5%NFLXUPST的涨幅也超过90%。这些成绩不是运气,而是我们用大量数据和逻辑判断得出的结果。2025年,我们依然用实力说话,用数据证明。

 

文章回顾:

美股2024年必买的10只好股【上集】

美股2024年必买的10只好股【下集】

2024AI软件行情已集体爆发,任何行业都可以用AI重新打造一片,广告、客服、办公、机器人、医疗等等

1.AI+广告 = APP,从36涨到417美元,涨幅10

2.AI+客服 = SOUN,从2涨到24美元,涨幅11

3.AI+军工 = PLTR,从16涨到84美元,涨幅4.25


重点来了,2025年呢?


我们美股投资网联合美股大数据AI量化团队,耗时1个多月,通过多个数学模型扫描了全美上万家公司的全部财务和基本面数据,发掘出5只全新AI受益股,将在2025年迎来财报大爆发,股价预计可能翻2-4倍。

我们将在明年1月初在公众号免费公开给大家,但如果你想抢先看到,可以订阅我们VIP,这研究报告我们已经公布在美股大数据StockWe.com官网底下一行。

还没订阅的小伙伴,立即订阅后就能查看!

https://stockwe.com/vip

或咨询客服

下载安装手机或电脑APP 如何安装美股大数据APP

美股投资网是一家专门研究美国股票的金融科技公司,成立于美国硅谷,由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分析师Ken创立,联合多位摩根斯坦利分析师,谷歌 Meta工程师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配合十多年美股实战经验和业内量化模型,建立了一个股市数据库 https://StockWe.com/


以追踪华尔街机构期权异动,暗池主力大单和每天突发新闻,挖掘潜力大牛股,发送美股实时行情、投资策略、交易技巧、公司研究报告、量化交易。

 

 

美股散户2024年净买入英伟达298亿美元

2024年,全球规模最大的ETF——SPDR标普500指数基金(SPY)再次未能保持美股散户最爱的称号。在去年被特斯拉超越之后,英伟达今年更是凭借其强劲的业绩表现,将SPY彻底甩在了后面,成为散户投资者的首选。

根据Vanda Research的数据,截至1217日,散户净买入英伟达股票的总金额高达298亿美元,几乎是SPY基金(净买入153亿美元)的两倍。

英伟达之所以能够吸引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流入,离不开其在AI领域的绝对领导地位。2024年,英伟达的股价表现惊艳,全年累计上涨了183.15%,不仅使其市值跃升至全球第二位,还成功加入了道指的成分股。与三年前作为仅限于游戏显卡和加蜜货币领域的概念股相比,英伟达的散户资金净流入水平已经增长了885%

与此同时,英伟达在散户投资组合中的占比也迅速提升。

Vanda Research的数据显示,到年末时,英伟达在散户持仓中的比例已超过10%,仅次于特斯拉,而年初时这一比例仅为5.5%。尤其在英伟达股价经历了波动性调整后,散户的投资热情并未减退。即使在股价从140美元跌至100美元区间时,散户依然积极加仓,这不仅反映了他们对该公司AI技术的坚定信心,也表明市场对于长期增长的预期。然而,随着散户资金的涌入,英伟达的股价波动性也显著加大。

美股投资网分析认为,尽管英伟达是全球市值第二大的公司,但其股价波动仍然相当显著。这种波动性的加剧反映了散户投资者在短期内对股价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市场情绪高涨时,股价波动也显得更加剧烈。这种现象不仅体现了零售投资者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也为潜在的风险埋下了隐患,投资者需要警惕可能的剧烈波动。展望2025年,尽管英伟达在AI领域的领导地位依然强劲,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于此同时,尽管英伟达的CEO黄仁勋以其标志性的黑色皮衣和深厚的技术背景为公司树立了强大的品牌形象,但与如马斯克这样的公众人物相比,英伟达的公众曝光度相对较低,这可能会影响其在散户投资者中的吸引力。

我们美股投资网在上周大盘暴跌3%时,捞底了英伟达 131美元,vip社群截图曝光

此外,AI领域的竞争正在加剧。2024年四季度,AI应用概念股PalantirPLTR)成为市场中的新黑马。PLTR2024年上涨了379.79%,其中四季度更是实现了翻倍增长,迅速跻身2024年散户最喜爱的第9大股票。

PLTR的首席执行官艾力克斯·卡普通过圣诞节发布的视频,对散户投资者表示感谢,进一步加深了投资者对公司的情感认同。这一因素可能会进一步分流散户资金,挑战英伟达的市场主导地位。

 

AMD CES 2025火力全开!

尽管AMD一直被视为芯片行业的老二,但在今年的市场表现中却略显逊色。相较于标普500指数25%的涨幅,AMD股价却下跌了15%,明显跑输大盘。然而,AMD在本周一强势反弹,突破了120美元的关键支撑位,两日涨幅近6%

 

AMD股价的形成了双底形态

美股投资网认为,此次反弹与机构投资者的布局密切相关。120美元这一水平很可能是机构的密集成本区,他们在此处持有大量仓位。为了保护投资并提振市场信心,这些机构有动机在这一关键支撑位附近进行护盘操作。

20251月,CES大展将在拉斯维加斯举行,AMD将带来一系列新产品,涵盖桌面处理器、移动APU、掌机芯片等多个领域。作为美股投资者,我们不妨从这些新品中寻找潜在的投资机会,尤其是AMD如何借助这些技术创新保持市场竞争力。

首先,AMD的桌面处理器系列可能成为焦点,尤其是锐龙9 9900X3D9950X3D的发布。早前,9800X3D凭借强劲的游戏性能大获成功,这次的高端处理器预计将在多核心任务和游戏性能方面再度带来突破。对于投资者来说,AMD持续在处理器领域的技术创新,特别是在3D缓存和多核心性能上的提升,可能意味着未来几季股价的进一步上涨,尤其是在与Intel竞争的过程中,AMD占据了更有利的技术位置。

同时,AMD的移动APU新品如Krackan PointStrix Halo也值得关注。尤其是Strix Halo系列,搭载更强的GPU,可能会引领高端笔记本市场的表现。随着AI和高性能计算需求的增加,这些产品不仅对消费者意义重大,对投资者来说,也可能是AMD未来增长的一大驱动力。

对于掌机市场,AMD显然看准了增长潜力,计划推出的Z2系列芯片有望为市场带来更多创新。虽然当前掌机市场的玩家相对有限,但随着游戏设备对性能要求的提升,AMD在这一领域的布局也许会成为潜在的黑马,尤其是随着移动游戏和掌机设备日益流行,AMD掌机芯片的市场需求可能会迅速增长。

至于显卡领域,AMD即将发布的RDNA 4架构显卡,无疑是今年的一个看点。虽然与NVIDIARTX 50系竞争激烈,但AMD在中低端市场的强劲表现也不容忽视。预计RX 9000系列显卡将继续拓展在游戏和工作站市场的份额,这可能为AMD带来更多收入来源。

总的来说,AMDCES 2025的新品发布,涵盖多个领域,从美股的角度来看,这些创新背后隐藏的市场机会,尤其是在AI、游戏和高性能计算的结合上,值得投资者关注。AMD的持续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无疑会在未来几季为其股票表现带来潜在的增长动力。

更多深度报告,手机浏览器打开

https://StockWe.com/col/depthreport

精彩深度文章

下一个英伟达是AVGO?博通凭ASIC能打破英伟达AI芯片垄断地位!

美股 量子计算是否存在泡沫?美国6家量子计算公司哪家最有潜力?QBTS IONQ RGTI QUBT QMCO GOOG

美股 英伟达11月财报预测,太多利空消息了!5000字报告

美股12月首选这只AI医疗公司!基本面超级好!HIMS

美股 8年前相比,特朗普政策将有何不同?

美股核能股爆涨,哪家最值得投资?OKLO LEU NNE SMR CCJ

到底是谁在操纵特朗普的大选胜率?!

深度分析特斯拉Robotaxi发布会,是否会翻车?我们不看好!

美股 捞底特斯拉和英伟达必须注意这3点!

美联储降息如何布局美股?

前谷歌CEO泄露AI高级机密,英伟达将引爆抢购潮

英伟达短期见顶 长期见底?特斯拉下半年走势预测

英伟达最大风险:垄断!附估值更新

美股英伟达5月财报预测,深度报告,坚定看涨

美股Sell in MayGo Away?我不认同?如何操作?

美股这只股,快被我做烂了!

【深度报告】英伟达下周走势会怎么样?

美股 AI耗电,3只电力能源股必买 VST......

除了英伟达,这4AI相关的软硬件公司必买!

免费使用美股大数据AI量化金融终端

https://StockWe.com/StockData

下载安装手机或电脑APP 如何安装美股大数据APP

 

在圣诞前夕,美股迎来强劲反弹,市场情绪显著回升,尾盘时VIX(恐慌指数)迅速回落,推动主要股指收盘时部分创下当日新高。

此外特斯拉涨幅超过7%,以及科技股、芯片股和AI概念股普遍上涨,也是今天推动市场上涨的核心动力。

截至收盘。标普500上涨1.1%,道指上涨0.91%。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指收涨1.35%

英伟达在周一上涨3.5%后,周二再次上涨,2024年股价已上涨约180%。尽管如此,市场对2025年可能面临的挑战充满预期,这为英伟达的未来表现增添了不确定性。

AMD这两天表现强劲,股价触底反弹,涨幅接近6%。这一回升得到了最新销售数据的强力支撑。

根据德国最大电商硬件平台MindFactory公布的2024年第51周销售统计,AMDAM5AM4平台份额大幅数据显示,AMD在该周共售出了4985块主板,而Intel仅售出了555块。这一数据说明,AMD在主板市场的主导地位愈发明显,进一步增强了其在全球硬件市场上的竞争力。

此外华尔街知名投资机构RosenblattAMD的前景持乐观看法,设定了250美元的目标价,较现价几乎翻倍。Rosenblatt指出,AMDCPUGPU市场的贡献扩展将成为推动股价上涨的动力这一预期反映了投资者对AMD在高性能计算和AI等领域持续扩展市场贡献的信心。

特斯拉强劲上涨7.36%,根据巴克莱的预测,特斯拉第四季度的总交付量预计量将达到51.5万辆,较2023年增长约11%。尽管如此,巴克莱表示,尽管第四季度的业绩数据对短期股价走势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但并不支持特斯拉牛市的关键因素,市场的强势更依赖于特斯拉在未来技术进步和市场拓展中的表现。机构Wedbush董事总经理艾夫斯维持了该公司 515 美元的最高目标价,并提出了 650 美元的牛市预期,理由是自动驾驶和该公司的 Optimus 机器人项目将带来潜在收入。他预计,到 2030 年,特斯拉每股收益将达到 15 美元

2025年最最值得关注五家AI公司

我们2024年分享的10只美股交出了非常靓丽的成绩单。VKTX464%的惊人涨幅领跑,ANET翻倍上涨100.5%NFLXUPST的涨幅也超过90%。这些成绩不是运气,而是我们用大量数据和逻辑判断得出的结果。2025年,我们依然用实力说话,用数据证明。

 up-2024

文章回顾:

美股2024年必买的10只好股【上集】

美股2024年必买的10只好股【下集】

2024AI软件行情已集体爆发,任何行业都可以用AI重新打造一片,广告、客服、办公、机器人、医疗等等

1.AI+广告 = APP,从36涨到417美元,涨幅10

2.AI+客服 = SOUN,从2涨到24美元,涨幅11

3.AI+军工 = PLTR,从16涨到84美元,涨幅4.25


重点来了,2025年呢?

我们美股投资网联合美股大数据AI量化团队,耗时1个多月,通过多个数学模型扫描了全美上万家公司的全部财务和基本面数据,发掘出5只将在2025年迎来财报大爆发的好公司,股价预计可能翻2-4倍。

这研究报告我们已经公布在美股大数据StockWe.com官网底下一行。

还没订阅的小伙伴,立即订阅后就能查看!或咨询客服

THREE

英伟达、AMD联手瞄准终结铜互连

光学互连技术初创公司Ayar Labs近日宣布成功完成1.55亿美元的D轮融资,估值突破10亿美元。此次融资吸引了包括英伟达、AMD和英特尔在内的全球科技巨头的参与,标志着光学I/O技术在AI计算领域的前景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Ayar Labs的目标是通过突破传统铜线互连的技术瓶颈,解决AI计算基础设施中的关键问题,尤其是数据传输速度、延迟和能效等方面的挑战。

随着AI技术,尤其是深度学习模型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铜线互连已无法满足现代计算平台对高速数据传输和低延迟的需求。铜线技术在带宽和能效方面的局限性,导致其成为现代计算架构的瓶颈。

为此,Ayar Labs专注于研发光学I/O技术,旨在替代传统电气互连,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显著降低功耗,并优化系统的延迟。公司目前的TeraPHY光学传输和SuperNova激光源产品已交付约1.5万套,预计到2028年年产量将超过1亿套,这一技术的推广将极大推动AI计算基础设施的演进。

英伟达、AMD和英特尔等半导体行业的领先企业在此次融资中的参与,进一步验证了光学I/O技术的市场潜力。作为全球领先的GPU制造商,这些公司不仅在硬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且也在积极布局未来的AI计算架构。Ayar Labs的光学互连技术为这些科技巨头提供了与铜线互连相比更高效的数据传输方式,有助于支持未来大规模AI计算平台,尤其是在深度学习和超大规模数据处理上的应用。

Ayar Labs的光学I/O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够在不牺牲数据传输速率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系统的功耗和延迟。特别是在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和复杂计算的AI工作负载中,传统铜线互连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技术的需求,而光学I/O则提供了显著的改进。

例如,光学技术可以通过减少信号传输中的损耗,实现更远距离的数据传输,且能够大幅减少电能消耗,这对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尤为重要。对于像英伟达、AMD这样的公司而言,光学I/O技术提供了与现有GPU技术相辅相成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AI计算性能。

目前,Ayar Labs的技术已在一些客户中取得初步应用,预计随着技术逐步成熟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未来几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光学I/O技术的成功商业化,可能会引领AI计算基础设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更高效的AI处理平台提供支撑。

这一发展趋势也与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对计算能力和带宽需求的快速增长相契合。随着这些需求的不断增加,光学I/O技术的普及势在必行,它有望成为未来数据中心和AI计算平台的标准技术。

尽管前景广阔,Ayar Labs依然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如何与现有的计算平台兼容,并确保光学I/O技术在大规模部署中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是一个不小的技术难题。其次,光学I/O技术的高制造成本和生产规模化也将直接影响其市场普及速度。尽管如此,Ayar Labs的技术已经得到全球领先企业的关注,显示出其强大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潜力。

不仅如此,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学I/O技术将成为未来AI计算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特别是在深度学习和复杂模型的训练方面。Ayar Labs的技术突破意味着,未来AI模型的训练和推理将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且能效将大幅提升,这对于技术巨头和行业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点击原文订阅我们的VIP会员

https://StockWe.com/vip

下载安装手机或电脑APP 如何安装美股大数据APP

订阅万人VIP社群请加

 

美国网民贴吧Reddit,美股代号 RDDT从上市的100亿,翻到了目前的300亿。公司深度分析,成立20年才羞答答上市,背后又有怎样的尴尬?最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机构几乎全都错判了Reddit,没有分析师在Reddit 5月上市时表达了强烈看好的观点,造成这其中预期差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以及Reddit的想象空间还有多少?

结论,美股投资网并不看好Reddit未来的发展,问答形式的论坛会被ChatGPT取代,相关分析:StackOverflow衰落,问题数断崖式暴跌三倍多!

上述问题美股投资网将深度分析并解答,内容不少,但感悟也挺多,感兴趣可以慢慢详读。

 

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从未老去的古早贴吧Reddit是一个基于兴趣社区分类的社交平台,类似国内版的百度贴吧,按照不同的内容主题分为各个板块,Reddit称为社群(community)或子板块(subreddit)。相比于其他主流社交平台,Reddit弱化人与人的关系,而强调社群对人的衔接。在Reddit上,所有人都是匿名身份,用户与用户之间无法关注,只能私聊或在讨论区公开回复交流。搞笑类的r/Funny是成员最多的社群,其次就是新闻、游戏类,对社会话题进行讨论是Reddit用户交互最活跃的地方。与之有一定类似的平台比如Twitter,用户可以按照主题标签来查看相关内容,Twitter用户也通常对时事高谈阔论。

 

此外,Facebook也有Groups的群组功能。但FBGroup内容很多只对成员开放,Twitter话题标签分类也不多。虽然Twitter用户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很高,但话题标签和内容的搜索匹配做的很一般。因此大部分用户还是主要浏览关注博主,尤其是KOL的内容。因此,虽然少了即时通讯交友粉丝互动等围绕用户关系的功能,但就平台的特殊属性而言,Reddit在用户心目中的标签也非常清晰——一个基于兴趣内容的平等交流平台。这种特殊的品牌印象,让用户在选择社交平台时,青睐度甚至优于PinterestSnapchat

which-social-media

 

虽然今年才上市,但2005年就成立的Reddit是一个不折不扣的PC时代产物,与社交鼻祖Facebook同期,也显著早于InstagramSnapchatTwitter这些移动时代的后来者。尽管是古早产物,但它的用户圈层也并没有一同老去。哪怕在当下,它仍然是一个更偏年轻人聚集的平台——34岁以下的用户群体占了48%45岁群体占了71%,仅次于Snapchat

social-media-age

 

成立20Reddit饱经风霜,但江湖一直有它的传说。近几年最出圈的事件,无外乎挑起了散户大战华尔街Meme股行情——2021年核心标的GameStop在短短20天内从4美元最高涨至120美元。而Reddit“WallStreetBets”“GameStop”社区,就是此次事件的主战场。尽管声名赫赫,但Reddit 2021年底才首次递表申请IPO,又因为2022年美股走熊,故延后至今年才重新上市。成立20年才上市的一个核心原因,就是来自平台商业化掣肘的问题。

 

一个残忍的直观对比:

在临上市之前的2023年底,Reddit全球拥有7310万的DAU用户规模,其中美国用户接近一半。同样用户级别的社区平台,其中已上市比如Pinterest2023年底DAU 也达到了1.3亿。但Reddit对于流量的变现能力差的太多,2023Reddit收入只有8亿,而Pinterest却有30多亿,两者足足差了三倍。这种变现效率,就更无法与同期成立的Facebook进行PK了。

reddit-rev-DAU

 

二、为什么叫好不叫座?

Reddit无疑是一个用户口碑不错的平台,否则也不会从PC时代一直留存至今,在疫情红利之前,每个月也能有10-15亿的浏览量,在美国竞争扎堆的网站流量排名中,Reddit可以挤进TOP102021年第一次IPO路演时,管理层有提到过RedditMAU5亿。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Reddit难以变现?对于社交平台而言,主要变现方式就是广告。商家在选择平台进行投流营销时,除了重视流量之外(青睐流量规模大或流量快速扩张的平台),更会关注平台实际的广告转化效率。但2023年之前的Reddit,大流量、高ROI,可以说是两项都不具备优势。背后原因,一方面有平台属性的先天不足,另一方面也有管理层的后天不为

 

1. 真正的去中心化与其他社交平台对比,Reddit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够平民,即弱化了平台和KOL的影响力,用户在其中获得了良好的体验,但这显然影响了商家的投放效果。用户来到Reddit上,是基于感兴趣的社区、帖子,或通过搜索来主动找内容,而非通过平台推荐来被动触达内容。而用户之间无法关注(只能私聊),这使得在Reddit上没有KOL的存在。

reddit-use-it-for

这一点实际上与目前的社交平台,通过平台推荐来实现内容找人的主流方式有着很大区别,本质上在于流量分发权的归属。在Reddit的处理方式下,流量既不属于KOL,也不属于平台自己,而真正只属于社群(Community)。但每个社区除了要符合平台基本的内容准则外,基本是靠自治。社群虽然会有一个主持人/吧主(Moderator),但主持人的工作也主要是维持社群的基本秩序,填充内容,以及对有毒内容的审核把控。主持人大多是为爱发电,平台没有为他们提供可以获得商业变现的渠道。由于有足够多的兴趣分类,这就造成了尽管Reddit每个月有十多亿的浏览量,但流量分散在10亿个社群中上百亿的讨论帖中的讨论区,每个用户可以同时关注多个社群,没有一个统一的高流量集合入口可以快速追踪到用户,并给他强制投喂广告。而要同时实现跨社群的大规模用户投放,这个难度就更大了。

 

简而言之,流量分发权不掌握在平台手中,平台自然难变现。也因为不掌握在KOL手中,平台也无法通过与KOL分成来变现。2. 常用用户并不多虽然流量平权博得了用户好感,但同时为了引导用户畅所欲言,Reddit一直没有改变全员匿名的社交方式,用户与用户之间也无法关注、长期追踪。这种无法沉淀的关系能够保证用户的隐私安全,但也影响了用户对平台的粘性:驱动用户回到Reddit互动活跃的因素,非常依赖用户本身是否产生了找内容的主动性需求,类似搜索引擎。这种风格下的用户粘性,天然弱于有人际关系的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和能被动投喂海量内容(如TikTok)的平台。除此之外,近几年拥有沉浸式视频体验的短视频逐渐成为新的主流,Reddit这种还是文字内容占多数的信息流平台,难免也会受到冲击。

reddit-interaction

因此别看每月10亿(来源:Statista,公司2021IPO时提过MAU5亿规模)的浏览用户,但这个数实际虚高,大部分是重复计算的未注册用户浏览行为。未注册用户往往是从其他平台(搜索如ChromeAI平台如Perplexity.ai,社交平台如YouTube等)导流而来,无法精准追踪。虽然Reddit表示会按照通过标识符来尽量去重,但美股投资网判断,可能还是无法完全避免同一个未注册的用户,多次访问被反复计入的情况。例如从11Reddit网页版的流量来源分布看,直接访问平台的流量只占1/3,另外2/3的访问流量中有95%都来自Google等自然搜索带来。

Reddit-traffic

公司官方口径并未披露已注册的用户MAU,美股投资网结合多方数据源,计算脱水之后的真正属于Reddit的常用用户数据(已注册账户并且浏览时登陆账号的用户MAU预估只有1.2亿。

Reddit-MAU-2024

这样一来,Reddit的用户量排名就在同行中相对吊车尾了。虽然其他社交平台在披露用户数据时可能也包含了未注册的用户数量,但不同的是,Reddit上大部门内容都是面向全部用户公开,而其他平台或多或少会对未注册用户限制访问部分内容和功能。因此,从横向可比的角度,Reddit真正可稳定追踪的用户数据只有这1.2亿。

 

3. 管理层的动荡平台属性固然是阻碍商业化的先天不足,但作为横跨PC、移动两个时代的古早社交平台,并非不能通过优化产品UI提高用户粘性、增强广告的追踪和衡量技术来整体提高广告ROI。但公司治理的问题进一步拉开了Reddit与同行的差距。Reddit经历了三轮管理层的更迭,在2011年之前深陷内容审核风波(未建立内容审核机制,用户肆意发表黄赌毒等有毒内容,影响广告主投放意愿,规范内容初期受到老用户抵制),2016年才推出官方APP2018年之前甚至还未真正建立广告系统。几轮管理层的动荡也导致了,在行业变革期Reddit对关键战略机会的错失,放慢了Reddit发展壮大以及正常商业化的节奏。因此当2021年上市之前,也就是真正开始迈入商业化后的两年后,Reddit的收入才刚刚达到4.8亿美元。尽管整体访问量可能并没差多少,但和同时期的古早社区FacebookMeta)相比,Reddit的商业化被彻底甩开差距。

 

三、半年三倍,华尔街看错了什么?2022年美股走熊让Reddit管理层选择暂时取消IPO,但两年后踏着AI浪花重新杀回来的Reddit,也给市场带来了两个新故事:

1)用户重启增长。2023年之前,Reddit的用户只能保持个位数的低速增长,但2023年下半年,谷歌开始携手Reddit展开合作。通过调整搜索算法,Chrome的搜索结果提高了Reddit链接的透出比例,并给到更前列的位置,这个操作相当于Google可以把自己全球30亿的流量直接灌给Reddit。而谷歌这么做的背后,是为了从Reddit拿到更多优质的用户真实交互、生产的数据,来用于完善自己的AI大模型训练。

reddit-Website-traffic

除了抱紧Google的大腿,Reddit还充分受益于这一轮AI对翻译、审核技术的大幅改善(OpenAI也从今年开始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帮助Reddit快速脱圈母语非英语地区的国际用户。今年上半年,Reddit先后推出了法语、西班牙语、德语、葡萄牙语的翻译功能。因此Google导流+AI翻译,共同推动Reddit从去年三季度开始,DAU加速增长,不到一年的时间,美国和国际用户均扩张了50%。当然,大量的新增用户来自于Google搜索导流的未注册用户,因此暂时性的拉低了已注册用户占比,后续能够转化多少为常用注册用户是看点。

DAU-region

2)数据授权。今年起,Reddit陆续将平台的内容数据授权给GoogleQ1起)、OpenAIQ2宣布合作)用作大模型的训练,此外,还授权给一些中小平台用于用户行为的数据分析。由于平台上存在大量的真人问答类内容(10亿条帖子,160亿条讨论),非常适合用来训练AI大模型,因此这是Reddit相对于其他社交平台的一个特色业务。简单类比一下,其他比如AmazonAppleBig Tech的大模型可能也有相似的需求。目前Google每年支付6000万美元,三年期的合同价值约2亿美元。OpenAI每年支付4500万美元,也是三年期的合同。刚刚过去的3Q24,数据授权等其他收入规模3320万美元,约占总收入的10%,其中美股投资网估算数据授权收入差不多占了90%,剩余的是免广告高级会员费收入和打赏分成收入。

但尽管有用户爆发性增长+AI新业务两个故事催化,在Reddit的上市之初华尔街机构并不太看好它的估值前景。更没有机构能够预料到在接下来的两个季度,Reddit持续交出了超预期的业绩,市值从100亿美元直线拉涨到了300亿美元。总体来看,当时核心困扰机构的点主要围绕在:

 

1广告商业化的增长空间的问题。机构将SnapchatPinterest看作Reddit的上限,考虑到这一轮AI技术更迭下,受益最大的是具备AI底层技术实力的两个广告巨头GoogleMeta,中小社交平台、第三方的营销代理平台,反而因为IDFA等用户隐私的保护,这两年期间丢掉了一些份额。因此尽管Reddit抱了两个大粗腿,但机构们对Reddit的前景如何还是看不清。

2)除此之外,机构对数据授权的增长疑虑也更多。目前Reddit的数据授权主要是与最头部的两大平台签了合同,且双方合作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Reddit与大腿双方是互惠互利的,Google提供导流、OpenAIReddit提供AI审核和翻译技术。同时题外话,OpenAICEO Altman还是Reddit长达多年的股东,所以GoogleOpenAI这两个大单,Reddit不一定能快速复制到其他大模型公司上。

这也意味着数据授权收入的增长不具备三年以上的持续性,只能看作一个Call Option。美股投资网对市场关于数据授权业务的的观点没有太多异议,但我们认为机构预估Reddit的广告前景时,对两个指标过于低估:

1Reddit的真实用户粘性并非只有表面计算而来的15%20%(取决于市场认可的MAU5亿还是10亿);机构小看了Reddit相对其他社交平台,具备的基于真人之间高交互内容的低替代性,以致于对用户增长的预期过于保守。

2)管理层商业化的决心已经今非昔比,这种战略下Reddit相比同行过低的广告加载率能够被快速拉升,而AI对广告ROI的优化效果,能够加速弥补Reddit因平台属性而落后的变现效率。Reddit随后三个季度的经营表现也恰恰说明了这个预期差

1)用户粘性低,DAU增长有限?这在前文美股投资网已经着重进行了分析。由于其拥有丰富且优质的真人讨论内容,因此Reddit不缺广泛性的流量,目前缺的是粘性较高的用户流量,至少是能够留下来注册账户的用户。市场同时也在忧虑用户粘性和商业化之间的平衡性问题,也就是Reddit当下积极推进商业化时,是否也会因为影响了用户体验而拉低了用户活跃度?美股投资网认为,Reddit的真实用户粘性并非市场想象的那么低,同时在Chrome灌了海量流量后,真实用户粘性甚至还在提升。在第二小节,美股投资网介绍了Reddit中未登录用户(Logged-out)对真实用户粘性的扰动。为了更好的考察真实注册用户的粘性,美股投资网单拎出App端的数据。在App端,用户需要先注册才能浏览内容,虽然注册之后也可以选择匿名浏览,但入口较深,除非用户有特别的需求,否则从使用习惯上来说,匿名登陆占比应该不大。因此,从App端的用户情况,可以得到真实的用户粘性。

2016年至今的历史变化趋势来看,Reddit App全球用户粘性DAU/MAU在平稳时期可以达到40%(参照疫情之前的美国用户水平,国际用户或因为语言翻译问题,粘性要低一些)。疫情出行受限期间,由于快速涌入了一波新用户,整体粘性被动下滑。但在2023年之前,用户粘性还未完全恢复,可能得益于仍然不断有新用户流入。2023年年中Google开始导流之后,因为MAU短期内急剧上升,新用户本身粘性不高,使得DAU/MAU有过短暂的下降,但很快拉起恢复。截至11月,全球DAU/MAU已经回到了疫情前的高点42%。这个水平放在目前的社交媒体中,Reddit的实际使用粘性虽然不高,但也不至于太差。只是Reddit核心用户太少了,因此未来的关键在于能够将未注册用户转化为注册用户的空间有多少,目前的转化比率还不到15%Logged-in MAU/ total MAU)。

这可能需要对产品做比较大的功能改进或修改,尤其是对内容丰富度的扩充Reddit近期的动作也是在这个方向:一方面,7月宣布与主流的体育赛事联盟(NFLNBAMLBNASCAR)展开合作;另一方面,12月初开始测试Gen-AI智能问答的功能“Reddit Answers”(允许用户使用ChatGPTPerplexity等大模型),以来完善原先的真人问答AMA,并提升用户在平台内的搜索体验。当然用户粘性能够创新高,离不开Google搜索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主要是几个新兴AI平台)的导流和促活,除了外部力量之外,AI对内容推荐、审核、翻译等方面的提升同样产生了积极作用。

2ARPU靠什么提升?除了用户数之外,机构对Reddit的广告变现能力也存疑。毕竟在产品形态上,Reddit是文字居多;在流量分布上,50%分布在web端而非App端;具体版面上,50%的流量集中在评论区。这三种特征,使得广告插入显得传统、生硬。美股投资网认为,这里的想象空间源于在Reddit在商业化还较少,做一点就能有明显改变的基础上,以及AI通过更精准的用户定位和投放广告,来提高整体的ROI

 

a. 广告加载率的提升空间就目前而言,Reddit主要在三个版面上投放广告:Home首页、Popular页、帖子下方以及讨论区。

目前而言Home首页和Popular页的广告加载率大约为10%(平均每10条信息流一则推广帖),但在用户流量聚集最大的每个帖子的“Comments讨论区Reddit在广告插入上还非常谨慎,除了一般在帖子下方有插入广告外,讨论区很少见到频繁的广告的插入,美股投资网草根调研大约只有1-2%左右。综合下来看,Reddit在广告加载率上,相比同行明显还有空间。

虽然在提高广告加载率期间很难完全避免用户的反感,尤其是对于更注重自由Redditors而言。但如果广告相关的定位、推荐逻辑做的好,用户的异议也会少很多。

b. AI补上技术缺口针对广告相关性的提升,放在过去,巨头基本吊打中小平台,中小平台只有在用户高速成长期喝口肉汤的份。但有了AI弥补了技术缺口后,只要平台的特殊属性还在,那么通过AI来分析用户购物习惯、优化内容推荐的算法来提高广告ROI也并非难事。对于Reddit同样如此。目前Reddit50%品牌广告,50%效果广告,由于ROI没有优势,因此收入结构对大客户依赖较重,Top10的广告客户贡献收入比例超20%,哪怕是效果广告中65%的收入也是来自大客户。相比而言,Meta近乎90%都是效果广告,哪怕CPM报价最贵但SME商家也不在少数。主要还是因为Meta通过出色的广告定位、衡量技术,以及本身较高的用户粘性,能够为中小商家提供较高的ROI。虽然Reddit流量分发权不完全掌握在平台手中时,平台不能轻易地实现流量变现的效率最大化。但AI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1)优化搜索入口,搜索与内容的匹配度。

2)帮助追踪用户在平台内的行为轨迹,不断优化用户的需求标签,实现千人千面,尤其是对于未登陆用户来说。例如当Reddit追踪到A用户对股票投资感兴趣时,哪怕此刻它在浏览游戏社区,但仍然可以在信息流中看到插入的零售经纪商的广告。

总体而言导致机构们早期对用户增长错判的原因——低估了Reddit本身的平台特性(用户心智),并且在GoogleAI等外部力量上,光看到了对用户整体大盘(MAU)会有拉动,但忽视了真实的用户粘性(DAU/MAU)同样受益。在商业化推进上,低估了管理层借助AI不作为有所为对平台能够带来的巨大弹性。

四、无限可能与有限估值Google给了Reddit重焕新生的机会,而AI给了Reddit无限可能的未来。但对于社交/内容平台而言,最终能够长多大、赚多少钱是难以下一个准确判断的。平台在扩张过程中,会遇到竞争对手的狙击,也会因为运营不当失去用户的青睐,尤其是当下竞争格局稳定,巨头能够借助AI的技术优势继续扩大与中小平台之间的距离。这实际上也是华尔街机构对Reddit的增长连续低估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次财报beat预期,让Reddit短期交易波动巨大,似乎市场也开始逐步相信了Reddit无限可能。但美股投资网认为,无论是空头平仓还是有更多的多头看好下场,当下300亿美元市值的Reddit无疑是承载了市场相对乐观的预期。但在情绪高涨的成长阶段,市场交易逻辑偏向乐观预期是常见操作。这个时期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当下估值打入了多少乐观预期,从而判断当下估值所隐含的风险收益比。因此下述假设我们主要从中性偏乐观的预期角度(不考虑数据授权部分)进行的考虑。

 

1)用户天花板

GoogleReddit的合作周期为三年,考虑到当前AI大模型对可训练数据越来越大的需求,美股投资网预计Google有足够的动力至少在三年的蜜月期,保持对Reddit在搜索结果中的高透出。相应的,其他平台的透出度自然会有所减少(比如Pinterest高管在去年底财报会议上表明了Chrome算法调整对它们的用户增长的确产生了影响),因此本质上体现的就是Reddit从同行中抢到更多的用户注意力(DAU*时长)。

在这种三年周期的中期假设下,Reddit有望在此期间保持较快的用户增长,其中国际用户的空间更大。对比其他同行,Reddit的国际用户占比还相对低,随着多国语言的翻译功能提升,有望快速补齐差距。

因此美股投资网预计,未来三年Reddit能够达到2亿美国登陆账户MAU时(通过丰富登陆账户的功能权益来倒逼用户注册,根据BofA的调研数据,近30%的用户完全不用Reddit,假设RedditMAU在美国的渗透率达到70%),按照上文中真实用户DAU/MAU 30%40%Web+App)的比例,预估中性到乐观预期2027年美国DAU分别达到60008000万的用户,CAGR8%~18%

而国际用户的空间,对标同行的情况,我们认为三年的时间,Reddit有望实现2x于美国用户的国际用户规模,也就是1.2亿~1.6亿的国际DAU,隐含从20252027三年的CAGR35%~48%

注:对用户的预期,隐含了Reddit未来将倒逼匿名用户注册账户的假设。因此在预期总用户规模时,不对注册用户和非注册用户进行区分。

2)广告ARPU

美股投资网在前文已经分析过,除了AIReddit在广告ARPU上的提升,更直观的动力来源于:

1)提高广告加载率,包括在流量最大的讨论区插入与用户消费习惯相关性较高的广告;

2)加入搜索广告,随着社群/讨论贴等内容的丰富,用户通过搜索来寻求答案和帮助的使用场景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在搜索结果中适度插入相关性较高的广告或广告主自己运营的帖子、社群,也能提高变现水平;

3)直接引导链接跳转的电商广告,基于问答形式、上下文讨论形式的内容,非常适合品牌种草类的营销文案插入,与此同时,再提供一键跳转电商平台/商家独立站的下单链接,则有望给商家提供高ROI的营销路径。

方向定好了,落地效果还得看看管理层的执行力。虽然整体的广告ARPU在今年以来还未出现稳定提升的迹象,但如果我们假设只有已登陆用户对于广告主来说才是真正有效的流量,那么基于“广告收入/已登陆用户DAU”的计算口径,我们发现Reddit的广告ARPU实际上存在一个逐步向好的趋势。

因此,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还是从中性偏谨慎的预期角度,假设Reddit的执行力不错,未来三年广告日活ARPU能够高于Snapchat的当前水平,但低于Pinterest,主要源于:

a. 目前用户在Snapchat上更注重即时通讯、娱乐功能,主动购物意向不强。Pinterest虽然用户时长并不高,用户粘性也一般般,但从Pins的用户有较强的购物意愿,本身就是一个主要做内容推荐、分享的平台,很适合商家做种草型营销,类似国内的小红书。

b. Snapchat在电商广告上的推进,包括AR ShoppingSpotlight,更适合做品牌广告,但品牌广告天生转化效率弱于效果广告。但Pins图片内容形式+内容营销打法+较优的算法技术推荐,使得效果广告的占比更高。

上述两点中,Reddit不存在第一点的问题,但第二点增加效果广告占比方面,Reddit是有待加强的。因此,中性预期下,预估Reddit 在美国地区的ARPU可以做到2027$35/年的变现水平,相较2023年的$18/年,CAGR=32%。乐观预期下,Reddit能够做到Pinterest80%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也就是ARPU=$60/年。

国际地区的ARPU由于与当地的GDP高度相关,且本地化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除了Meta这种绝对龙头,PinterestSnapchat表现差不太多。

最终美股投资网关于不同地区RedditARPU预期值如下:

结合<1-2>计算,Reddit广告收入未来三年增长趋势,我们也按照2027年的不同预期进行了平滑。

reddit-ADS-REV

3)利润率EBITDA

目前Reddit因为商业化不足、高SBC费用,GAAP准则下还属于亏损状态。而因为公司对AI技术的开发,接下来需要布局一些服务器芯片等投入,短期也会对减亏节奏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选择关注EBITDA来避开这些因素的扰动。

随着商业化的推进,RedditEBITDA3Q24开始转正,提前完成了管理层在上市初对今年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除此之外,管理层还给了一个中期稳态下的盈利目标——经调整EBITDA达到40%,假设SBC占收入比重从20%下降至17%,即相当于GAAP下的EBITDA目标为23%

美股投资网认为,只要商业化正常推进,在GoogleOpenAI等导流带来的低获客成本期,要实现20%以上的盈利目标并不难。而对比同行,这个盈利水平也并不算高,反过来说也意味着并非没有优化空间。

不过对于成长型公司,由于盈利水平远未达到稳态,因此市场往往会直接对比不同平台的EV/Sales,来看估值空间。

比如在当前,按照机构对2025年的收入一致预期(CIQ),Meta等同行的社交平台估值倍数、未来三年的CAGR增速分别如下。而如果将估值和成长性(收入增速)结合起来看,显然市场对龙头(Meta)给了更多的“估值偏爱”。而在美股投资网调整过后的业绩预期上,Reddit和其他两家差不多,估值/成长性的比例基本上在0.3左右。

最终,按照不同预期下Reddit的潜在增长空间,以及当下的盈利水平,我们使用相对估值法的对Reddit的估值区间为230-355亿美元区间(短期看悲观预期意义不大)。从当前近300亿美元市值来看,尽管Reddit连续beat投行的一致预期,但当前买方交易的估值还是打入了一部分更乐观的预期。

而在乐观预期下的350亿估值,不仅隐含了Reddit的商业化非常顺利(进度较快,变现效率三年超Snap),并且19x的估值倍数在社交平台过往估值水位中,所隐含的交易情绪也已经相对充分了。因此后续就算有更多的利好刺激股价(比如数据授权业务相关的利好消息),但短中期而言这个位置仍应该视作一个泡沫警戒线。

 

特斯拉今天大涨的原因是,根据巴克莱的预测,特斯拉第四季度的总交付量预计量将达到51.5万辆,较2023年增长约11%。尽管如此,巴克莱表示,尽管第四季度的业绩数据对短期股价走势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但并不支持特斯拉牛市的关键因素,市场的强势更依赖于特斯拉在未来技术进步和市场拓展中的表现。机构Wedbush董事总经理艾夫斯维持了该公司 515 美元的最高目标价,并提出了 650 美元的“牛市”预期,理由是自动驾驶和该公司的 Optimus 机器人项目将带来潜在收入。他预计,到 2030 年,特斯拉每股收益将达到 15 美元。

艾夫斯说:“特斯拉的故事会发生变化,因为我们所关注的机器人出租车的一切都会加速发展,”他估计,到十年后,自动驾驶汽车将占据20%的乘车份额。他认为,仅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业务就价值 1 万亿美元。

相比之下,未来基金公司(The Future Fund LLC)的执行合伙人布莱克(Black)则采取了更为保守的态度,他将特斯拉的目标股价定为 380 美元,远高于 275 美元的市场平均水平。布莱克预测,到 2030 年,特斯拉的每股收益将达到 17 美元,但他的计算中不包括机器人出租车和 Optimus 的收入。

“布莱克解释说:"即使我假设特斯拉占据了 25% 的共享出行市场份额,每股收益也只能增加 1 美元左右。两位分析师都对特斯拉计划进军紧凑型汽车领域表示乐观,布莱克认为一款售价2.5-3万美元的掀背车可以扩大特斯拉的市场影响力,就像Model Y提升特斯拉在跨界车领域的影响力一样。

StockWe.com的数据显示,33位分析师一致认为特斯拉的目标价为280.41美元。最高价为 515 美元,最低价为 24.86 美元。贝尔德(Baird)、瑞穗(Mizuho)和高盛(Goldman Sachs)近期给出的平均目标价为 446.67 美元,意味着有 3.05% 的上涨空间。

 

 

周一美股早些时候一度因消费者信心数据意外下降而暂时失去动能,反映出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

数据显示,消费者信心三个月来首次下降,导致道指一度跌超0.7%,标普500跌近0.5%,纳指也一度下跌超过0.3%

然而,科技股和芯片股的持续强势表现最终带动市场反弹,帮助美股恢复上涨并收于日高。特别是英伟达和博通,分别上涨超过3%5%,推动了整体指数的回升。

摩根士丹利将英伟达评为2025首选股,因其Blackwell芯片系列将成为强劲顺风,目标价166美元,较当前水平涨约23%

我们美股投资网在上周大盘暴跌3%时,捞底了英伟达 131美元,vip社群截图曝光

此外Meta和特斯拉的强劲增长也为大盘提供了进一步支撑。

与此同时,高通(QCOM)股价上涨3.5%,原因是该公司在与ARM之间的违约纠纷中胜诉。这一法律胜利为高通股价提供了强劲的支撑。

截至收盘,标普500上涨0.73%;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道指上涨0.16%;科技股占比较高的纳指上涨0.98%

此外,视频共享平台RumbleRUM)股价狂飙超100%,创下历史最大单日涨幅。此番股价暴涨的主要原因是加蜜货币公司Tether宣布计划收购Rumble的部分股权。

截至美东下午1点,超过5822万股Rumble股票易手,几乎是其3个月日均线的22倍。该股票的空头持仓比例为13.4%

今年迄今,该公司股价已上涨近两倍,而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了24%。鉴于Rumble在保守派中的受欢迎程度,该股被视为与特朗普重返白宫有关的交易之一。

由于本周交易日较少,华尔街将迎来一段清淡的交易期,这为投资者提供了喘息的机会,也提供了反思和消化2025年经济前景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美股市场将于周二美国东部时间下午1点提前收盘,周三则迎来圣诞假期,预计市场波动性可能有所减弱。

纳斯达克100再平衡洗牌

近期,纳斯达克100指数迎来了年度再平衡,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头部科技股市值大幅波动,导致这些股票在指数中的权重发生变化。根据彭博社的数据显示,这次调整涉及到三只重量级的科技股——特斯拉、Meta和博通,它们的权重都出现了下降。

具体来说:

特斯拉的权重从4.9%降至3.9%

博通的权重从6.3%降至4.4%

• Meta的权重从4.9%降至3.3%

与此同时,另外四只科技巨头的权重则有所上升,包括:

苹果:从9.2%升至9.8%

英伟达:从7.9%升至8.4%

微软和Alphabet(谷歌母公司)也有所上涨。

纳斯达克100指数的权重通常由成员股票的市值来决定。但为了避免个别股票对指数的过度影响,纳斯达克还设立了一些规则。当某些股票的市值过大,触及到一定门槛时,指数会进行再平衡。这种机制旨在使指数更具代表性,避免过度依赖少数几只股票。

去年7月,纳斯达克100就因特斯拉、Meta等股票的市值激增,触发了这项调整规则。此次调整也是因为博通的股价飙升,突破了4.5%的权重门槛,促使指数再度进行调整。

今年,纳斯达克100指数涨幅接近30%,其中,特斯拉、Meta和博通的涨幅尤其显著。特斯拉涨幅近70%Meta涨幅超过60%,博通涨幅接近100%。这一波涨势主要受到AI热潮和美联储降息预期的推动。

纳斯达克100的指数成分股大多是大型科技公司,因此这些公司的股价波动直接影响到整个指数的表现。而这次再平衡,无疑会加剧市场对这些大市值科技股的关注。

全球有超过200只交易所交易产品(ETP)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或其变体,资产总额约为5400亿美元。这些ETP的投资组合会受到此次再平衡的直接影响。尤其是像Invesco QQQ TrustQQQ)这样的ETF,将会根据权重变化,减少对下调成分股的投资,增加对权重上升股票的持仓。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次再平衡意味着,一些股票的权重变动可能会影响它们在指数中的表现。被动投资者,尤其是那些通过ETF投资的投资者,将直接受到这些权重调整的影响。投资者可以关注这些变动,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以便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圣诞老人行情迟到

今年的圣诞老人行情可能比往年到来得稍晚,但即使如此,迟到总比没有好。

根据美股投资网策略团队的分析,尽管美股在圣诞节前的表现略显疲软,历史数据显示,即使股市未能按预期启动,节后依然有望迎来强劲反弹。

我们发现,当圣诞节前几日市场表现不佳时,往往会在节后五个交易日内迎来显著反弹。尽管标普500指数目前下跌约2%,历史数据显示,在这种情况下,节后五个交易日通常会带来约2%的平均回报率。根据我们的统计,在过去17次类似情形中,节后的市场反弹几乎是铁定的。

1217日以来,标普500指数已下跌近2%。这一跌幅主要出现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218日的新闻发布会后,尽管美联储宣布降息,但鲍威尔暗示2025年降息步伐将放缓,这对市场情绪产生了负面影响。

通常而言,圣诞老人行情是指每年最后五个交易日以及新年初的两个交易日。

今年的这一时段将从1226日(周二)开始,持续至202513日。根据道琼斯市场数据统计,自1950年以来,标普500指数在这一时期的平均涨幅为1.3%,上涨的概率为77%

除了季节性因素外,我们还看到一些可能促使市场反弹的额外因素。

首先,根据我们跟踪的多项技术指标,美国股市目前已进入短期超卖区域,意味着反弹的潜力正逐步积累。

其次,自12月初以来,股市表现疲弱,导致投资者情绪显著下降,许多资金处于观望状态。一旦市场情绪好转,这些资金可能会迅速涌入市场,进一步推动股市上涨。

即使今年的圣诞老人行情未如预期出现,2024年迄今为止,投资者依然收获了显著回报。截至本周一,标普500指数已经上涨超过24%。这一涨幅不仅展现了市场的强韧性,也为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免费使用美股大数据AI量化金融终端

https://StockWe.com/StockData

下载安装手机或电脑APP 如何安装美股大数据APP

 

在今天的视频中,我们将和大家一起探讨2025年的宏观趋势和美股大环境。未来一年,哪些因素可能会对我们的投资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将分析2025年值得关注的五大主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市场的动向。

同时,我们也会从市盈率、巴菲特比率、美联储模型等多个维度,深入解析美股可能存在的高估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华尔街对2025年的展望似乎出奇一致,但我们也要问自己,这种“共识”是否隐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机会往往并不是显而易见的,而市场的脆弱也可能从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爆发。

大家好,这里是美股投资网,由前纽约证券交易所资深分析师Ken创立的频道,专注AI,挖掘美股投资机会,旗下AI量化金融终端 - 美股大数据StockWe.com 每天追踪机构主力资金买卖情况,多空情绪。

 

2025年值得关注的五大主题

 

我们先来聊摩根大通提出的2025年关注的五大主题,这些趋势将深刻影响未来一年的经济和市场动态。

 

1、劳动力市场的稳健回升

第一大主题-劳动力市场的稳健回升。2024年下半年,尽管失业率触发了萨姆法则,引发了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但最新数据显示,失业率回落至4.2%。表明劳动力市场依然具备较强的韧性。

然而,虽然失业率保持在相对低位,我们依然需要关注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挑战。特别是,劳动力供需之间的矛盾可能会加剧。移民政策的限制和劳动力参与率的低迷使得职位空缺与失业人数之间的比例持续上升,这不仅推高了工资水平,也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压力。

这种供需失衡催生了两大投资方向:

消费复苏的机会:工资上涨意味着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提升,这将利好消费行业,尤其是必需品和服务相关领域的企业。

其次自动化和AI技术的加速应用:为应对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企业正积极加大对自动化和AI技术的投入,以提升效率,降低对人工的依赖。这种技术替代的趋势将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快速扩展。

在人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公司通过AI模型构建出很多免费或收费的开源软件,对UiPath (PATH)这类提供企业自动化流程的公司造成严重打击,而像ADP Workday (WDAY) 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公司将受益。

 

22025年降息步伐放缓

第二大主题-2025年降息步伐放缓,降息仍是2025年的重要主题,但美联储预计明年仅降息两次,降息步伐明显放缓,同时将2026年和2027年的长期利率预期分别上调至3.4%3.1%。这意味着,美联储对通胀和经济增长的平衡仍保持高度谨慎。

虽然降息节奏放缓,但对美股的整体支持作用仍然存在。历史数据显示在软着陆的降息周期中,标普500的年化回报率平均达到16%。不过,这次缓慢降息更利好具备稳定盈利能力的龙头企业和高分红板块,例如苹果、微软、谷歌等高成长科技股,以及派息稳定的蓝筹企业。

此外,房地产和清洁能源领域的企业也可能受益于融资成本下降。传统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如Simon Property GroupSPG)和清洁能源龙头如NextEra EnergyNEE),都可能因利率环境改善而获得增长动力。

 

3、盈利增长的行业分散化

第三大主题-盈利增长的行业分散化,过去几年,美股市场的表现高度依赖于七大科技巨头截止20241213日,标普500指数全年回报达到26%,其中七大科技股贡献了大部分涨幅。2023年同样是低波动、高回报的牛市,标普500在过去两年累计收益率高达55%,仅次于1995~1996年。但当前美股估值已处于较高位置,进一步提升估值的空间有限。

PE-Ratio

摩根大通认为,2025年将是盈利增长更加广泛分布的一年。随着美联储继续降息,金融行业融资成本下降,盈利空间逐步改善;能源领域因产能调整与全球需求回暖的双重利好,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同时,基期效应将为消费品领域带来更多增长动力。这些因素为传统行业和中小型企业提供了崛起的契机。

值得关注的公司包括:耐克(NKE),凭借品牌优势和消费需求的回暖,有望在全球消费复苏中实现强劲增长;埃克森美孚(XOM),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继续巩固其行业龙头地位;以及第一太阳能(FSLR),在新能源政策推动和光伏技术优势的双重驱动下,成为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核心受益者。

 

4、并购活动回升

第四大主题-并购活动回升,2025年,并购市场预计将迎来强劲复苏。随着监管政策逐步宽松,企业重组和产业整合将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摩根大通预计,大型科技公司、能源企业,以及医疗行业的整合机会尤为突出。

并购市场的活跃将为投资者带来两类机会:

1. 并购方:能够通过收购迅速扩展业务的公司,例如大型科技和生物医药企业。

2. 被收购方:中型公司特别是在细分领域具备优势的企业,可能因为其高价值成为并购目标。

例如英伟达和 AMD 在芯片领域的收购能力,或是辉瑞 (PFE) 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整合计划。此外,那些可能成为并购目标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也值得我们留意。

 

5AI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

第五大主题-AI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2024年,AI的应用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从智能助手到自动驾驶,从数据分析到机器学习,AI无处不在。而这一切都需要庞大的计算能力和能源支持。

摩根大通认为,AI的全面普及将对电力、云计算、数据存储等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2025年,尤其是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出现爆发性增长。为了支撑AI的进一步发展,美国需要在能源和基础设施上进行大规模投资。这意味着,与AI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司,特别是电力供应、数据中心建设、云计算服务等领域的企业,将成为投资者在2025年不可忽视的关注对象。

值得关注的公司包括亚马逊、微软和谷歌,这些云计算和数据中心领域的巨头将在AI驱动的计算需求激增中持续受益。此外专注于高性能网络解决方案的Arista NetworksANET),以及在数据中心互联芯片领域具有技术优势的博通(AVGO),也将在AI基础设施建设的浪潮中获得显著增长机会。

 

美股现在到底有没有高估?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探讨美股高估的背后逻辑:当前市场确实有高估的迹象,但要全面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关键估值指标出发,帮助大家看清市场的真实状况。

1、市盈率与预期市盈率的过高水平

首先,我们来关注市盈率,这是投资者常用来判断股票价格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标普500指数的四季度滚动市盈率已达27.1,显著高于历史平均的19.6。这意味着,投资者在购买股票时,实际上是在为每单位的公司盈利支付更高的价格。回顾2022年,市场因衰退预期经历了一轮估值调整,市盈率一度下降。但随着经济逐步复苏,投资者信心回升,估值倍数也随之上涨,这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盈利增长的强烈预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高估值背后也隐含着风险。如果未来经济增速未能如预期那样强劲,美股可能会面临一定的调整。进一步来看,预期市盈率在202411月达到了22.3,接近历史高点,仅次于1999年科技泡沫时期的25.0。虽然当前企业盈利状况良好,但市盈率的快速上涨意味着股价可能已经提前反映了过多的乐观预期。

特别是在“美股七巨头”——如苹果、微软、谷歌等公司,预期市盈率达到了29.1,远高于其他公司的19.5,这种差距进一步拉高了整体市场的估值水平。这个现象不仅加剧了个别公司估值的风险,也让整个市场面临过度乐观的高估风险。

2、巴菲特比率的历史高点

另一个重要的估值指标是巴菲特比率,也就是美国企业总市值与名义GDP的比值。根据数据,2024年第二季度这一比率创下了 2.96 的新高。按照巴菲特的观点,当这一比率超过 2.0 时,市场就可能已经被高估。历史数据显示,这一比率越高,市场往往越容易发生调整。现在的 2.96 显示出市场的估值已经进入“奢侈”区间,这为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3、美联储模型的信号——股市与债市之间的平衡

我们再来看看美联储的股票估值模型,这个模型通过对比预期盈利收益率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来判断市场的吸引力。理论上,股票的盈利收益率应该高于国债收益率,才能吸引投资者资金流入。而目前,标普500的预期盈利收益率为 4.46%,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几乎持平。这表明,尽管股市的盈利能力相对稳定,但市场的吸引力正在减弱,股市的高估值或许已经接近了其“合理范围”。

4、实际盈利收益率的微妙变化

最后,我们来看实际盈利收益率。它通过公司实际盈利和通胀率之间的差距来衡量市场的真实盈利能力。在过去的六个季度中,这个差距一直保持正值,表明企业盈利能力尚可,且没有受到过大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一片光明,通胀压力仍然存在。如果通胀继续对企业盈利产生压制,那么这种盈利收益的正差距可能会逐渐缩小,进而影响股市的估值水平。

2025年即将到来,华尔街对美股的预期空前一致——美国经济强劲增长,股市继续跑赢全球市场。但历史告诉我们,当市场看法过于一致时,往往隐藏着无法忽视的风险。那么2025年美股的乐观预期背后,有哪些不确定因素可能打破这种共识

 

华尔街对2025年的信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 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

相较于其他国家,美国经济复苏速度更快,消费依然强劲,企业盈利稳步提升。华尔街认为,这种优势会继续延续到2025年,带动美股上涨。

2. 特朗普新政府的政策预期:

特朗普再次上台,他的美国优先政策将继续强化美国的经济优势,包括:

保护主义政策:通过高关税保护本土制造业。

税收减免:进一步刺激企业盈利和投资。

这种组合,简单来说,就是让美国在全球市场中继续一枝独秀——这就是所谓的美国例外主义。但是,这种乐观预期背后有一个巨大的不确定因素:通胀。

目前,美国的通胀水平依然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而这可能成为打破乐观局面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为什么通胀可能卷土重来?

劳动力市场可能受到冲击,特朗普提出的驱逐非法移民政策,虽然迎合了部分选民的情绪,但这将减少美国的劳动力供应。

过去几年,移民流入为美国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缓解了就业市场的压力。

如果移民减少,企业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用工成本上升,最终推动工资上涨,加剧通胀压力。

回顾2022年,当时的劳动力短缺迫使企业提高工资,直接导致通胀飙升,美联储不得不采取激进加息政策。如果这一幕在2025年重演,美联储可能会被迫继续维持较高利率。

这里要强调一个关键点:通胀如果顽固,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将成为市场的重大风险。

华尔街的乐观预期基于一个假设:美联储将逐步降息,维持宽松的金融环境。

但如果通胀压力不减,美联储很可能将利率维持在高位更久,甚至不排除再次加息的可能。

对于股市来说,高利率意味着:

企业融资成本上升,盈利能力受到压制。

股市估值面临下行压力,尤其是那些估值已经偏高的成长型科技股。

所以,如果通胀卷土重来,利率下不去,华尔街的乐观预期就会被打破,这将给美股带来不小的震荡。

特朗普的另一个重要政策是“高关税保护主义”,这个政策既是动力,也是风险。

利好方面:高关税保护了美国本土制造业,有助于刺激国内生产和就业。

风险方面:高关税推高进口商品的价格,加重通胀压力。这种情况在2018年和2019年已经出现过,当时美国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对消费者造成了直接影响。

因此,贸易政策虽然能带来短期的经济增长,但它对通胀的影响可能会抵消掉美联储降息的努力,甚至进一步恶化通胀。

2016年不同,这次特朗普再次上台,他面临的选民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

2016年,选民最关心的是“如何推动经济增长”;

2025年,选民最担心的是“如何控制通胀”。

这意味着特朗普在实施政策时,将面临更复杂的抉择:既要推动经济增长,又不能让通胀失控。

所以,特朗普2.0时代的政策,可能会比2016年更加谨慎,而不是简单的“大规模减税+高关税”。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