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Brandon

 

亚马逊CEO 杰夫·贝索斯正在大量将其所持有的亚马逊 AMZN 股票进行变现。根据亚马逊向SEC提交的文件显示,贝索斯上周四和周五出售了价值9.9亿美元的亚马逊股票。

CNBC称,当周早些时候,贝索斯还抛售了约18亿美元的亚马逊股票。也就是说在一周内,贝索斯共抛售了价值约28亿美元的亚马逊股票。对此原因,亚马逊官方拒绝做出任何评论。

此前,贝索斯曾表示,将每年出售约10亿美元的亚马逊股票来支持Blue Origin,而他目前也在部署Day One Fund。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是贝索斯正在加紧“变现”的原因。

 

 

美股周一大幅收跌,主要股指蒙受了今年迄今的最大日跌幅。国际贸易关系紧张化令市场风险偏好受挫,全球市场普遍走低。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下跌。

  美东时间851600,道指跌767.27点,或2.90%,报25717.74点;标普500指数跌87.31点,或2.98%,报2844.74点;纳指跌278.03点,或3.47%,报7726.04点。

  截至周一收盘,标普500指数与纳指均已录得连续6个交易日下挫。道指录得连续第5日收跌。

  衡量市场恐慌程度的CBOE波动率指数(VIX)一度大涨36%

  周一尾盘道指最多曾下跌超过960点,最低下跌至25523.38点。纳指一度下跌约4.2%

  道指30成份股悉数下跌,苹果(193.22, -10.80, -5.29%)AAPL)与维萨卡(168.86, -8.56, -4.82%)公司(V)跌幅领先。苹果收跌5.3%,维萨卡公司收跌4.8%

  对国际贸易关系敏感的道指成份股卡特彼勒CAT)与波音BA)、以及美光科技(MU)与AMD 等芯片生产商也普遍下跌。卡特彼勒收跌2.3%,波音收跌2.5%,美光科技收跌4.9%AMD收跌5%

  国际贸易关系紧张化令市场情绪受挫。面对不断提高的不确定性因素,国债与黄金等传统避险资产受到追捧。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至1.77%,创201611月以来新低,12月黄金期货价格突破1470美元。

  投资者正在关注人民币汇率“破7”的影响。今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双双“破7”。中国央行表示,受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及对中国征税预期等影响,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突破了7元,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继续保持稳定和强势,这是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

  在美联储的贸易加权美元篮子中,人民币的权重仅次于欧元。人民币同时也是欧洲央行的贸易加权欧元篮子中权重最大的货币。

  上周是全球市场关键的一周,美联储实施了普遍预期的降息并淡化进一步降息预期。但对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关于上周降息25个基点只是“周期内政策调整”的说法,投资者并不买账。利率期货市场目前预期的降息幅度要高于美联储上周会议之前的预估。利率期货市场目前预计美国利率最终将降至1.22%,较当前实质利率低93个基点。

  经济数据方面,今日公布的欧元区数据大都不及预期。此前公布的欧元区7月服务业PMI终值录得53.2,低于预期值和前值;随后公布的欧元区8Sentix投资者信心指数录得-13.7,远低于预期值的-7.7和前值的-5.8,创201410月以来新低。

  美国7ISM非制造业PMI录得53.7,预期55.5,前值55.1,刷新自20168月以来最低水平。

  美国上周宣布7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6.4万、失业率为3.7%。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长2.1%,超出预期。

  焦点个股

  苹果(AAPL)与亚马逊(1764.75, -58.49, -3.21%)AMZN)受到关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正在调查亚马逊与苹果的交易是否涉嫌潜在价格垄断。苹果收跌5.3%,亚马逊收跌3.2%

  热门中概股阿里巴巴(BABA)、京东(JD)、拼多多(JDD)、哔哩哔哩BILI、蔚来NIO 汽车等普遍下跌。

  消息称,阿里巴巴在2个月前秘密成立了经济体发展委员会,目前已有百人左右入选。对此,阿里巴巴回应称不予置评。

  搜狐(SOHU) 第二季度营收4.75亿美元净亏损5000万美元。搜狗(SOGO)第二季度营收3.04亿美元同比增长1%。搜狐收盘暴跌27%,搜狗重挫11.7%

  其他市场

  周一亚太股市重挫。日经指数收跌1.77%,澳大利亚S&P/ASX 200指数收1.9%。韩国KOSPI指数收跌2.6%,至2016年以来最低水平,韩国创业板KOSDAQ指数收盘跌7.5%,创2011年以来最大跌幅。

  中国上证综指收跌1.62%,深证成指跌1.66%,创业板指数跌1.63%,报1531.37点。香港恒生指数收跌1.63%,台湾加权指数收跌1.19%

  欧洲股市方面,欧洲三大股指全线大幅收跌,德国DAX指数收跌1.77%,法国CAC 40指数收跌2.19%,英国富时100指数收跌2.47%

  黄金现货价格收高1.4%,收于1460.60美元/盎司,盘中最高上涨至1469.60美元/盎司,创20135月以来新高。

  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上涨1.3%,收于1476.50美元/盎司。

  伦敦洲际交易所(88.42, -2.00, -2.21%)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跌2.08美元,跌幅3.36%,收于59.81美元/桶。

  美国的西德州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下跌97美分,跌幅1.74%,收于54.69美元/桶。

  对比上周四的收盘价,周一布伦特原油与美国WTI原油均已下跌超过7%,降至约7周以来的最低水平。

 

 

搜狐(SOHU) 公布二季报显示,营收同比下降2%4.748亿美元,环比增长10%,略低于市场预期的4.82亿美元;归属于搜狐公司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净亏损为500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4900万美元。除门户网站和视频广告收入同比下降29%,其他业务均实现同比增长。

搜狐(SOHU)暴跌20.46%,报9.72美元,暂成交641.7万美元,最新总市值3.83亿美元。盘中最低价9.625美元,创20033月以来新低。搜狗目前跌8.55%

 

 

不久前,NBA巨星哈登在中国行活动中,因骑小牛电动车 NIU 违规被上海交警处罚,之后新闻不断发酵,小牛电动也因此曝光度大增。

  或受此事件影响,小牛电动股价曾一度大涨17.60%。哈登事件之前,中信证券曾发布研报看多小牛电动,称公司为“两轮车行业的小米”,首予“增持”评级,目标价为11美元。

  然而,美股投资网发现,当前小牛电动的股价仅为7.14美元(截至82日收盘),较去年10月上市之初下跌17.46%722日,小牛电动5.50美元的收盘价更是创下公司上市以来的股价新低。

  小牛电动目前所面对的挑战一方面是股价的低迷,另一方面是产品的质疑。一直以来,小牛电动都以“科技”“高端”为卖点,虽然填补了豪华高端电动车市场的空白,却也同时因为缺乏中低端产品,难以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市场占有率提升艰难。

  针对上述问题,记者致电致函北京牛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股价长期“破发”

  相关资料显示,小牛电动成立于2014年,主营锂电两轮电动车,20156月发布第一款车型小牛电动N1.201810月,公司登陆纳斯达克,发行价为9美元。

  自上市以来,小牛电动的股价始终不温不火,除了今年4月初,因为登上韩国首尔车展,股价一路涨到13.44美元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基本维持在上市之初的8.65美元之下。

  我们注意到,2019722日,小牛电动的股价更是创下上市以来的新低,收盘价仅5.50美元。

  对于股价的长期低迷,小牛电动CEO李彦近日在香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股价的下跌取决于各种因素,包括市场状况。“谈论股价总是很困难的,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我们知道有责任为股东创造价值。我们正在解决人们的基本需求,就是城市出行问题。”

  事实上,小牛电动的股价或与公司业绩等因素有关。小牛电动上市前公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其2016年净亏损为2.33亿元,2017年净亏损为1.85亿元。到了2018年,仅上半年净亏损就达到了3.15亿元。

  2018年年报显示,小牛电动2018年的全年净营收额为14.78亿元,同比增长92.1%。净亏损3.49亿元,同比扩大88.96%

  不难看出,成立后四年,小牛电动一直在遭受亏损的困扰,而毛利率低或是造成公司亏损的原因之一。

  公开数据显示,小牛电动在2016~2017年的毛利率分别仅为3.6%7.1%,而同期电动车整车制造行业平均毛利率分别为19.16%15.07%。可见,小牛电动的毛利率远低于行业平均值。2018年,小牛电动的毛利率虽然从2017年的7.1%大幅增长至13.4%,但在行业内仍处于较低水平。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19年,小牛电动的盈利情况稍有好转。一季报显示,公司营收为3.552亿元,同比增长105.5%;净利润为1200万元,业绩扭亏为盈。毛利率亦有好转,上升为21%

 

  市场扩展遇困

  虽然小牛电动的毛利率不高,但实际上其售价并不低。记者在小牛电动京东旗舰店看到,其两轮电动车定价基本在4000~6000元,甚至还有两款价格超过了1万元。其中N Pro版两轮电动车售价10499元,NGT车型售价则高达14999元。

  对比发现,另一家国内电动车品牌爱玛,在京东旗舰店上的售价基本在2000~4000元,同时可享受多重优惠,多款券后价不足2000元。同样,雅迪电动车的最终到手价也基本控制在2500元左右,仅少数价格超过3000元。

  有观点认为,小牛电动的高定价或与其定位及高成本有关。李彦曾公开表示,小牛电动致力于打造成一家全球性的高速成长和科技化企业。一直以来,小牛电动也以“智能化”“科技化”作为宣传点,比如小牛电动车可以实时定位、防止被盗,还可以提供一些人性化的服务,包括给手机充电、创立“牛油粉”社区、组织粉丝试驾等。

  但在产业时评人张书乐看来,小牛电动的这些功能,可以说很多都是用处不大的“鸡肋”功能。“比如给手机充电、防盗等,都只是满足了用户的一些个性需求,不是真正所谓的刚需,所以这种增值服务本身对消费体验的影响力不大。”

  高昂的价格自然影响到了小牛电动的市场占有率。根据投资者网数据研究院发布的信息,目前中国电动车行业格局虽然分散,但是行业内市占率排名前5位的公司雅迪、爱玛、台铃、新日、绿源市场占有率合计高达四成。

  另据北京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统计,2019年上半年新国标正式落地,行业市场一度遇冷。而在上半年行业普遍的唱衰声中,北京市场总体来讲较上年略有提高。2019年上半年驰骋北京市场的仍为爱玛、雅迪、新日、台铃等行业几个巨头品牌,其中爱玛和雅迪作为行业领导品牌,销量瑶瑶领先,占据北京新国标主市场。

  从2018年财报中的销量数据来看,2018年全年,小牛电动实现全球销量33.96万辆,而雅迪电动车的年销量已达到503万辆,对比强烈。

  “实际上在北京等城市,小牛电动市场占有率还可以,但对于三四线城市的用户来说,电动车的概念更多的就是充电方便、续航时间长,小牛电动所谓的智能功能,在三四线城市更加没有存在的土壤。”张书乐告诉记者,两轮电动车的智能体验,更多地存在于一种炫耀式的展示上面,高昂的售价让小牛电动难以在三四线城市拓展。

  不过,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认为,小牛电动的卖点是科技和锂电,相比传统的电动车,这两点都具优势。此外,小牛电动定位豪华高端,填补了市场空白,抓住了90后、00后这一消费群体,拥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明天85号,美股的大盘将继续大跌,目前美股股指期货扩大跌幅,标普500指数期货跌1%,纳指期货跌1.2%,道指期货合约下跌0.8%。预计纳斯达克将跌1%或以上,科技股再次成为重灾区,市场恐慌情绪急速升温,短线内均跌破了50日线的重要支撑。本以为大盘短时间内已经消化掉降息的利空影响,8月接下来的走势是要继续再创新高的,但贸....战的利空却短时间内改变了整个美股的基本面。标普500指数上周五收低,度过了自12月重挫以来的最糟糕一周。

此前日韩股市扩大跌幅,日股东证指数跌2.1%,日经225指数跌2%。韩国KOSPI指数跌超2%。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日内跌逾5个基点至1.804%。国际黄金上破1450美元关口,日内涨0.7%

 

在短期的熊市行情,该如何操作?

你如果持有的是弱势股(跑输大盘的股票),最好设置追踪止损减少损失。3000亿美元的关..税,很可能会彻底改变接下来一个月美股的走势,芯片、零售、农业、能源等各行业不可避免的都会受到冲击,首当其冲的则当属苹果。如今越来越多的机构人士开始对美股牛市的持续性提出疑虑。有华尔街策略师表示,目前美股的历史高位可能是一个经典的“牛市陷阱”,建议投资者在投资组合上尽量谨慎。路透社更是报道称,目前已有一大批投资者开始大规模退出美股股票型基金,转向固定收益类投资。

对冲基金Omega Advisors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ooperman的观点进一步肯定这个猜测,他表示目前美股牛市已经处于“非常透支“状态,“我们不会在现在的持仓上新增股票”。不过,Coooperman预计,美股牛市不会很快结束,还将继续上涨10%至15%。“牛市不会以合理估值结束,而是以高估值结束。”

想和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分析师一对一微信沟通,添加微信号meigu55

 

字节跳动计划在2019年上市,该公司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初创企业之一,目前估值为750亿美元,主要因为公司旗下有多款上亿用户,其日活上千万的手机应用,今日头条、抖音、Tiktok、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等十余款爆品APP

截至20191

抖音国内日活跃用户(DAU)已经突破2.5亿。

今日头条的日活在1.5亿左右

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信息流广告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大关。2019年,信息流广告与短视频广告规模将近2500亿。未来两年内,信息流广告市场规模将超过3400亿,短视频广告规模超过1300亿。多位字节跳动内部人士确认,2019年字节跳动的全年收入目标至少1000亿。即使如此,剩余蛋糕也足够其他同类瓜分。

有接近字节跳动的投资人士告诉TradesMax,近期有些老股正在进行转让,转让价格为估值600亿- 660亿美元。根据去年10月的报道,当时字节跳动完成Pre-IPO融资,估值约为750亿美元。

公司规模仅此于腾讯TCEHY 、阿里巴巴 BABA。曾经,在互联网圈子里,最强大的公司有三家。百度、阿里、腾讯。这三家公司合称BAT,统治中国互联网的时间已有20年,一度认为是不可撼动的三大巨头。

而如今,字节跳动作为一个创业不过七年的公司,滚滚巨轮已经压过了百度。

目力所知,正在朝着掀翻腾讯的位置而去,期待这只超级独角兽的美国上市。

官网 https://bytedance.com/zh

 

 

中国公司赴美上市,其实是有“捷径”的。

熟悉美股上市操作路径的专业人士都知道,在通过投行进行首次公开募集上市(IPO)这一常规方式之外,还存在其他5种小众化的上市方式:美国存托股证上市、依照美国证券法144A条例私募资金QIB(合格机构投资者)上市、反向兼并、直接上市以及SPAC上市等。

其中,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这种方式,最有故事可讲。

通常来说,通过SPAC上市,不仅轻松迅捷,同时一样能够募集到3000万到1亿美元或更大规模的资金。

 

玩法1,很简单:设立一个SPAC,把它做成上市的壳。然后将它“按需分配”给某家有上市意图的公司,其间进行一次反向收购即可达成所愿。

因为这些SPAC通常都是以信托基金形式,先在纳斯达克主板完成了上市;故而在反向借壳之前,其账上实际已有发行普通股募集到的3000万到1亿美元资金。

这种模式起源于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起初用于矿业公司的并购。1993年,美国证券公司GKNEarlyBirdCapital早鸟资本的前身)将其引入本国资本市场。2008年金融危机后,SPAC壳公司可以直接登陆主板,而不再限制于OTC(场外交易市场)进行场外交易。

 

以上玩法为什么有市场?因为对部分待上市的公司来说,好处多多:

1SPAC本身已经是主板上市公司,完成反向并购后,经营实体即实现上市目标,时间较短、可控;

2SPAC为新发起的纯现金公司,无经营业务且资金托管,无或有负债风险;

3)无需支付买壳费用,成本可控。SPAC完成挂牌上市后,通常需于18~24个月的期限内完成与相关经营实体的反向并购,这期间若配套增发股票,找一些小投行支付募资金额8%成本也远低于大投行15%的费用。

 

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门槛低,小鱼小虾也可以来凑热闹。

2017年的著名中概股“妖股”稳盛金融(NASDAQWINS),就是一个SPAC玩法的典型案例:20143月造壳,20149月壳上市,20154月反向借壳,201510月壳正式更名稳盛金融。

稳盛金融不是个案。

 

运作稳盛金融SPAC上市的团队,还通过同样方式,把爱新鲜(中国城超市;NASDAQIFMK)打造成了第一家在美国挂牌上市的华人超市集团。

另一较为知名的案例,是最近发生兑付问题的先锋集团旗下重要成员网信理财(Hunter MaritimeNASDAQHUNT)——20166月造壳,201610月壳上市,20193月反向借壳上市。不过因为合规问题,在经过上市后前两交易日的一顿爆炒后,该公司便进入了漫长的停牌状态。

 

 

2.联合庄家与高位套现

在借壳上主板,低价发行,改名等一系列铺垫性操作已完成后,下一步就要开始炒作股价以实现高位套现了。

这其中的炒作,主要表现为开盘推高——既可以是在上市首日,也可以是上市后一段时间内。在此背后,利益集团采取三方合作的方式,也就是操盘方、上市公司老板以及高频做市商共同坐庄炒作。

具体来说:上市首日(或上市后某一个时间内),操盘方会请来帮忙把股价做高的资金,这种资金叫做“打手”。

打手资金,大多是一些海外华人或是国内富豪的海外资产。其中涉及的离岸私募基金,大多注册在开曼或是香港。

基本的做法是中概股上市公司实控人出一半资金,打手资金出一半,然后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股票要达到的目标价格。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与做多结合。

因为美股上市后实控人锁定期限是半年,所以这种打手的资金运作期限一般不会超过一年。同时上市公司老板配合利好、利空消息的释放。

另外,操盘方考虑到流动性的问题,会邀请做市商参与,并一起拉高股价。

实际上,中概股中相当一部分的股价本就不难拉高。

因为整体来说,海外机构对多数中概股并不太多兴趣,这便使大部分中概股整体定价偏低,导致新股发行压力大,股票在发行时不易卖掉。而上市公司为了确保发行,往往要找自己相对更熟悉的资金来接盘,并且减少发行量。

这些股票在发行阶段,其实筹码已经被高度锁定了,等到上市时,实际上市场上流通的筹码非常少,流通量非常小,用一点点资金就可以将股价推高。

以前述网信控股为例,上市两天股价便暴涨十倍:

而另一家于20188月完成SPAC上市的中概股——合丰食品集团公司(NASDAQHFFG),20195月起,股价开始显现出明显的拉升,并于6月达到最高点,涨幅达到300%,其后则迅疾下杀,割得一手好韭菜:

而其中最为知名的SPAC式“妖股”稳盛金融,其20172018年间巨幅过山车走势,更是不遑多说。

当然,这种炒作也不局限于新股上市。今年3月,美股市场还曾掀起过一波低价中概股炒作潮。个中逻辑别无二致:

34日,餐饮酒店B2B采购平台众美联(NASDAQJMU),股价盘中一度暴涨超过300%,收盘上涨173%,报2.63美元。

35日,宠物食品制造商天地荟(NASDAQPETZ),股价盘中一度从0.8美元冲高至2.5美元,收盘上涨36%729日,盘中又现300%的涨幅。

毫无意外,随着庄家们的高位套现,其后留给中小投机者的便是一地鸡毛。

 

 

云端金融和会计软件公司BlackLine ( BL ) 在周四盘后发布2019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显示,GAAP总收入为6970万美元,与2018年第二季度相比增长26%。归母净亏损为520万美元,合每股亏损0.09美元;非GAAP归母净利润为610万美元,合每股收益0.10美元,去年同期的非GAAP净收入为50万美元

股价大涨22%

  另外,第二季度新增净新客户106家,截至2019630日总计2813家客户。截至2019630日,公司用户群扩大到236802人。截至2019630日实现以美元为基础的净收入保留率108%

  公司预计,2019年第三季度GAAP总收入在7170万美元至7270万美元之间。非GAAP归母净利润预计将在140万至220万美元,或每股0.02美元至0.04美元。全年GAAP总收入预计在2.81亿美元至2.84亿美元之间。

 

 

2019731日,前IBM人力资源副总裁阿兰瓦尔德在法庭作证时称:

  为了吸引新一代年轻人,让公司看起来和亚马逊、谷歌一样“新潮炫酷”,IBM在过去几年炒掉的员工数量可能高达10万人。20183月,新闻调查网站ProPublica发布了一份深度调查报告。该站记者拿到许多IBM内部文件,发现IBM在过去5年大约炒掉了2万名40岁以上的美国员工,约占这几年被裁美国员工总数的60%

  在设法查阅了IBM的内部文件、法律文件和公共记录,并采访调查了逾1000IBM前员工后,ProPublica发现,IBM涉嫌绕开美国法律监管,擅自开除年龄较大的员工。

  比如,美国平等就业法规定,被裁员的员工可以要求公司披露本轮被裁员工和留任员工的平均年龄,以便仲裁机构判断公司是否有针对大龄员工的歧视。

  不过,IBM拒绝透露已裁员人数,也拒绝透露决定裁员与否的年龄标准线。IBM不但拒绝向相关员工提供此类信息,还要求他们签字放弃自己的申诉权,以及放弃协同他人寻求赔偿的权力。

  与此同时,IBM还采用种种招数,掩盖自己对大龄员工的歧视:

  即便某些老员工工作表现突出,IBM也会将其列为裁员对象,并以他们不熟悉某些技术为理由挤兑他们;

  把裁员说成退休,并采取种种措施鼓励员工自己辞职。这些举措减少了纸面上的裁员数目,因此不致刺激公众,使其提出披露具体数目的要求;

  一面鼓励裁员对象申请其他职位,一面暗中怂恿经理不要接受他们,同时还要求许多员工培训接班人;

  告诉某些年长的员工说其技能已经过时,然后把他们转为非正式工(类似于派遣工),之后他们往往还做以前的工作,但收入和福利都大不如从前。

  IBM转型急需年轻一代

  “年龄歧视和性骚扰一样,一直是行业公开的秘密。”美国平等就业委员会代理主席利普尼克这样评价IBM的做法。

  在数十年前称霸业界的时代,IBM在美国的员工人数曾一度增至25万。后来IBM不但将种族平等、男女同工同酬等目标逐一纳入规划,而且提供了业界无人能及的高薪和近乎终身雇佣的制度。

  为此,IBM鼓励员工要有主人翁意识,把公司利益当做自己家的利益来考虑。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IBM还在一份员工手册中称:“一旦发生经济衰退或遇生产方向大变,人事就势必变动。某些企业会用裁员来适应新局面,但IBM却会再培训、再分配甚至再安置原有员工。”

  后来,由于接连错失芯片技术革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浪潮,IBM逐渐无法维持原有的员工福利和高薪了。如今,IBM更倾向于用低薪、经验差的年轻员工取代高薪、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以及用敏于接受新事物的员工取代风格固化的员工。

  2014年,IBM公司转型提出CAMS服务,即云服务、大数据、移动、社交媒体。

  在IBM咨询部门做的一张PPT报告中指出,千禧一代非常适合CAMS方面的工作。这份报告后来被当作集体诉讼时的证据,证明IBM早有针对老员工的裁员计划。

  这份报告称,千禧一代有着“数字原生代、追求真实、用于创新、设计天赋”的特点,和CAMS业务所需的特质很契合。

  为此,老员工被视作为裁员目标,在评职时受到更严苛的评估。尽管IBM强调公司一切都符合法律,但是员工想要领取遣散费,就必须接受私下仲裁。

  也就是说,如果员工因为年龄大了感觉自己要被放弃了,必须单独提出并保密,这样才能拿到遣散费。因为保密而增加了外界收集证据的难度。在硅谷,这种做法完全合法并且被广泛运用。

  许多前员工都公开表示,他们曾尝试在IBM公司内部或在新技术领域中寻找新岗位,但仅有少数人找到了工作。许多人都表示,整个行业中年龄歧视的问题普遍存在。

 

 

美国电信运营商T-MobileSprint宣布以265亿美元的全股票交易进行合并,美国司法部最终终批准这项合并交易。

  据媒体报道,Sprint将剥离Boost MobileVirgin MobileSprint的预付费手机业务。SprintT-Mobile将剥离部分无线频谱,用于Dish Network,并向该公司提供至少2万个手机站点和数百家零售店。此外,Dish需要能够在未来七年访问合并后的新公司网络。

  5G焦虑,戏剧性让T-MobileSprint成功合并

  在过去,为避免产业巨头通过大型并购形成垄断性的产业利益联盟,侵害消费者利益,过去美国司法对大企业尤其是电信运营商合并多持反对态度。

  比如AT&T公司曾试图收购Time WarnerT-Mobile以及T-Mobile曾经试图卖给Sprint等都没有被批准。从2015年开始,T-MobileSprint就已经传出要合并的传闻,2017年年中,双方又一次谈崩。

  而这次,T-Mobile又和Sprint得以成功合并,祭出的理由则是中美5G竞赛,T-MobileCEO对外宣称美国在5G的发展上面已经落后于中国,这次合并将有利于美国在5G领域与中国的竞争。

  可以说T-Mobile又和Sprint恰好击中了美国电信基础设施的短板与焦虑,这次合并也因此戏剧性被通过。

  T-MobileSprint的大股东分别是德国电信和日本软银集团。其中,德国电信持有T-Mobile62.3%的股份,而软银则持有Sprint83%的股份。之前两家一直没法谈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软银认为合并协议过于倾向T-Mobile,合并完成后Sprint会失去对美国市场的控制。

  而合并之后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从交易结构上看,这次双方更像合并而非收购,即不是一家对另一家的吞并,而是变相成立一家新公司,融合T-MobileSprint的资产。合并后,T-MobileSprint成为美国第三大、第四大运营商,二者合并后将超越AT&T成为美国第二大运营商。

  其二,合并之后的新公司会有更多的网络频谱,包括T-Mobile600 MHz700 MHz以及Sprint 800 MHz 2.5 GHz,这显然有利于其5G网络发展的覆盖与新的网络部署与规划。

  但这或许开了一个坏的先例。过去美国司法部认为,大规模并购案会大幅削弱市场竞争、抑制创新,可能导致消费者支付更高费用。但从目前的案例来看,双方合并获得了美司法部的首肯,虽然交易仍面临来自美国13个州总检察长和首度华盛顿所在哥伦比亚特区的反垄断诉讼。

  不过在当前出于反垄断考虑,美国司法部要求T-Mobile Sprint 必须剥离部分资产,包括 Sprint Boost MobileVirgin Mobile 和其他预付费电话业务,以及 Sprint 的一些无线频谱,作价 50 亿美元卖给卫星电视巨头 Dish Network

  也就是说,合并之后,双方得在自身网络内再创造一个新的竞争对手来分食电信运营商的蛋糕,因为,两者合并之后,美国三大运营商已经拿下了美国95%的市场份额。

  当前两者的合并其实已经给美国市场的反垄断审查带来了麻烦与隐患。如有业内人士提到,如果美国大型并购想说服美国反垄断审查,以后祭出与中国竞争的理由,几乎就可以成为万能金钥了。

  T-MobileSprint合并,抱团取暖才能生存

  其实从现状来看,T-MobileSprint是否要合并,其实是双方生存与死亡的议题。一方面大环境是当下通信行业陷入寒冬,5G时代来临,在实力上不占优势的T-MobileSprint面对美国前二运营商的竞争上并没有优势,美国运营商市场很容易导致强者恒强的格局。

  此外,美国5G采用的是毫米波,T-MobileSprint面对着陡增的成本,只有合并才能报团取暖,甚至才有生存下来的希望。

  两者合并后的公司将拥有超8000万用户,整体企业价值约为1600亿美元,市场格局发生变化:合并后的新T-Mobile有实力与美国电信业前两大巨头威瑞森(Verizon)AT&T一争雌雄。

  而合并后的New T-Mobile如果建成了一张更低成本、更具规模的5G网络,有机会进一步推动市场竞争并降低市场资费。

  因此,T-MobileSprint之所以在美国得以通过反垄断审查,我觉得有三个原因:

  其一,它们的并购可以确保通信就业市场的稳定。

  其二,它们的并购不仅不会产生垄断,反而规避了市场垄断的产生。因为对于T-MobileSprint来说,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5G时代,如果单打独斗,它们都没有足够的实力与美国第一第二大运营商竞争,按照现有的格局趋势走下去,反而会导致前一与前二产生垄断格局,两者合并反而才能让美国电信市场格局更加均衡化。

  其三,5G领先不再的焦虑是TS合并的催化剂。在美国,AT&TVerizon可能无法带领美国5G取得领先性优势。

  美国需要在5G赛道引入更多的优质选手,这其实是类似腾讯的赛马机制,多个团队PK,竞争效应会激发市场产生更多的创新与更好的产品体验,两强相争带来的市场活力不如三足鼎立强。在美国,在AT&TVerizon之外,显然还需要一个更有生存能力的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

  美国的5G难题,并不是运营商合并能够解决

  无论中美,5G都可能面临着成本投入产出不对等以及盈利上的难题,其一是运营商5G建设成本高,其二是终端价格高,用户换机动力不强,短时间内普及困难;5G投入过大,面临成本回收周期无线延长的困境,只有快速完成规模化的用户群覆盖,它才能降低运营成本做到投入产出的正向循环。

  在当下,美国的5G难题并不是两大运营商合并能够解决。

  其一是美国电信行业的衰退趋势明显,在 5G 时代,美国没有一家能与诺基亚、爱立信以及华为相抗衡的电信设备供应商,而无线通信公司思科过去是一家知名的电信设备提供商,但后来其业务越来越多地转向软件和网络安全以及云服务,而不是建立自己的核心通信网络。

  一言以蔽之,在美国,已经没有公司能够制造高质量的5G电信设备。

  AT&TVerizon Sprint 等运营商依然需要依赖与诺基亚、爱立信和三星等建立合作为其提供电信设备。

  美籍华裔电信行业专家Bill Huang曾谈到一点:美国曾经长期领跑电信行业,但过去20年来,美国从电信行业的领头羊蜕变成几乎要完全退出电信设备制造业。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家美国公司能够制造出建设新一代无线网络所需的设备。

  其二是,美国光纤基础设施严重缺乏,而5G要实现超高速数据传输,离不开光纤光缆的强力支撑。5G频段远高于3G4G,覆盖范围更小,需要大量小基站。

  AT&T此前估计,要完成5G网络部署需要十年时间。此前有AT&T工程师表示,美国5G网络将意味著史上最昂贵、最复杂、蛛网般密集的光纤网络。

  因此,美国的光纤基础设施建设相对缺乏,这个时候开始投入意味着它还需要经历漫长的基础设施建设期,并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资金成本。

  其三是它需要和地方政府配合以及布局光纤管道,这将严重拖慢5G建设的进度,尤其是相比光纤光缆,光纤管道方面的建设与价格也将拖慢5G网络的建设。

  与美国对比,中国近10年来对光纤基础设施已经在默默强势布局,当前已占据全球超过50%的光纤光缆使用量,在国内,覆盖全国的光纤网络已经基本成型。

  中国已经覆盖低频、中频到高频几乎所有的优质频段,而且5G频段是分配的。

  而美国和欧洲的运营商们则主要聚焦于28G的毫米波,一方面基于频段的使用需要支付给政府数十亿美元的费用,另一方面毫米波技术需要通过类似于中继器的设备,作为中间节点来延长信号,将导致成本增长与网络传播速度受影响。

  而与之相比,由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相对完善,中国在5G网络建设推进的时间进度可能要更快。

  此前有数据显示,中国将在2023年完成5G网络的全覆盖,在5G标准中所占份额已达到30%,并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TDD系统设计等技术上开始领先,基站数量已经是美国的10倍。

  因此,基于5G的商业化之路与掉队的风险,允许T-MobileSprint合并更像是美国的一种5G战略。

  毕竟,T-Mobile(TMUS)Sprint (S)承诺并强调其对农村网络的覆盖率,缩小农村与城市的5G网络覆盖落差(其实就类似国内三大运营商过去玩的村村通),并承诺三年内部署的5G服务要覆盖97%的美国人口,在六年内实现99%的覆盖率,这与美国需要大干快上的5G大战略是相契合的。

  因此,从这个意义来看,T-MobileSprint合并,可能会激发鲶鱼效应,有利于推动美国5G网络的建设进度与规模并降低市场资费。

  但综上所述,它能够集中资源与资金去建设规模化的5G网络,但美国电信行业本身的衰退已成既定事实,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已经落后,短时间内追赶并不现实,两者的合并类似于一剂镇静剂的效用,它能够暂时缓解5G焦虑,但它不是从根源上解决美国5G难题的解药。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