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Robert

 

美股投资网获悉,随着投资者要求人工智能(AI)投资给出更明确的成果、以及对美国经济衰退担忧的加剧,大盘科技股遭遇投资者轮番抛售。其中,在这轮AI投资热潮中获益最多的芯片巨头英伟达(NVDA)在上个月跌逾15%,费城半导体指数同一时期内跌近18%。

不过,英伟达(NVDA)周一收涨逾4%,领涨科技股。包括美国银行、瑞银在内的多家华尔街大行表示仍看好英伟达,并表示近期半导体行业的下跌过头了。

美国银行分析师Vivek Arya表示,英伟达是该行最看好的“反弹”选择之一,并预计半导体行业将在2024年结束前复苏。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我们的基本预测仍然是,随着季节性不利因素的消散,半导体行业可能在第四季度出现反弹。”他指出,博通(AVGO)和科磊(KLAC)也可能从半导体行业的反弹中受益,因为除了英伟达之外,它们是“各自终端市场上最赚钱的供应商”。

Vivek Arya认为,波动可能会持续至英伟达8月28日公布下一份财报,并延续至9月,因为9月历来是半导体股一年中表现最差的一个月。他指出,目前半导体股的上涨趋势仅持续了四个季度,而之前的上涨通常持续近十个季度。

由于对其Blackwell芯片的销售的担忧情绪,英伟达的股票近期一直承受着压力。据悉,由于设计缺陷,英伟达向其客户表示,新款Blackwell B200芯片将延迟发布三个月或更长时间,批量出货或延迟至明年Q1。Blackwell芯片原计划于2024年10月开始批量生产,若因延期而推迟至2025年4月,将直接影响英伟达的季度收益。

对此,英伟达回应媒体称,对Hopper芯片的强劲需求和Blackwell芯片的生产计划并未改变。这意味着,即使B200延迟上市,对英伟达营收的影响程度可能不会特别大,因为Hopper芯片的市场需求依然旺盛。

多位华尔街分析人士也认为,该问题将得到解决。KeyBanc Capital Markets股票研究分析师John Vinh表示“如果这真的是供应或时机问题,我认为大多数投资者都愿意忽略这一点。如果这是一个需求问题,我认为我们会看到英伟达出现的其他问题。但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英伟达将超过并提高盈利指引。我们认为近期需求根本不会成为一个问题。”

瑞银分析师Timothy Arcuri认为,Blackwell芯片向客户的出货“最多”推迟四至六周。他维持对英伟达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50美元。他表示“主要客户应该在2025年4月拥有第一批Blackwell芯片。AI实验室仍在扩大规模,企业在需求组合中的比例也在迅速增长,这两个都是看涨的指标。”

此外,Timothy Arcuri认为,市场可能低估了英伟达未来的盈利增长。他表示,市场目前预计英伟达的盈利增长将在2025年达到峰值,但他认为,考虑到与客户的讨论,2026年“似乎更有可能再次增长”。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虎牙(HUYA)于8月13日美股盘前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虎牙公司总营收高达15.4亿元(人民币,下同),2023 年同期则约为 18.4 亿元。其中,来自游戏相关服务、广告和其他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152.7%至3.1亿元。在股东回报方面,虎牙宣布每股普通股或者每ADS股息为1.08美元并且宣布延长股票回购计划,公布最新财报以及回购和派息数据后,虎牙股价在美股盘前一度涨超10%。

虎牙2024 年第二季度的直播相关营收约12.331 亿元,而 2023年同期约为17.157 亿元,虎牙表示,主要由于宏观经济及行业环境持续疲软,以及该公司为支持战略转型和审慎经营而采取的主动业务调整。

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准则)下,2024年第二季度归属于虎牙公司的净利润约为9700万元,上年同期则约为1.17亿元。在GAAP准则之下,归属于虎牙公司的净利润则约为2960万元,较上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46%。

用户数据方面,2024年第二季度,虎牙直播移动端MAU(月均活跃用户数)增至8350万,相比之下2023 年同期约为 8290 万。截至2024 年 6 月 30 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存款、短期投资及长期存款约为人民币 81.933 亿元(大约11.274 亿美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则约为人民币 94.198亿元。

虎牙公司同时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批准派发一笔特别现金股息,每股普通股或者每股ADS股息为1.08美元,将以美元形式支付给在2024年10月9日休市时登记在册的虎牙普通股股东和虎牙ADS持有人。此次派发的特别现金股息总额预计约为2.5亿美元,将通过公司盈余现金支付。支付的日期预计为2024年10月25日或前后。

此前,虎牙公司董事会于2023年8月15日授权了一项股票回购计划,在其后12个月内回购至多价值1亿美元的股票。截至2024年6月30日,虎牙已经回购了1710万股虎牙股票,共计价值约为5670万美元。在2024年8月,虎牙公司董事会已授权继续使用现有回购计划下4330万美元的余额,并将回购计划期限延长至2025年3月31日。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伯恩斯坦公司对存储市场的长期增长潜力保持谨慎态度,但对近期的周期性复苏持乐观看法。在科技股评级方面,该公司给予了戴尔科技(DELL)"优于大盘"的评级,而对慧与科技(HPE)和IBM(IBM)则给出了"与大盘持平"的评级。

戴尔科技AI服务器的近期潜力

由Toni Sacconaghi, Jr.领导的分析师团队对戴尔科技保持乐观,特别是考虑到其AI服务器近期的增长潜力。尽管戴尔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未达市场极高预期,但分析师们仍相信其AI服务器收入有望大幅超出预期。虽然这可能会以较低的利润率实现,限制每股收益的增长空间,但分析师预计,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集团的盈利能力短期内将得到改善,部分得益于存储利润率的提升,这应能缓解市场的担忧。

分析师们同时指出,尽管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消化在中期可能带来风险,但考虑到戴尔股价已从近期高点大幅回落,任何积极的人工智能数据点都可能触发股价反弹。

慧与科技对Juniper收购的谨慎态度

Sacconaghi Jr.及其团队对慧与科技收购Juniper的交易持谨慎态度,并维持了"与大盘持平"的评级。尽管慧与科技今年可能因AI服务器出货量的强劲增长而实现收入增长,但市场对其2024财年之后能否持续受益于AI存有分歧,尤其是在第二财季积压订单减少的情况下。

分析师们还担忧,慧与科技可能在未来一到两年或更长时间内专注于内部业务,准备并整合对Juniper的收购,这可能会冒着传统业务份额下滑的风险。他们为慧与科技设定的目标价为19美元。

IBM风险回报中性

对于IBM,分析师认为其风险回报相对中性。IBM的增长率有所提高,公司经常性收入和盈利水平较高,并支付稳定的3.5%股息。尽管如此,考虑到IBM的有机收入增长率约为2%,其估值与思科系统(CSCO)、甲骨文(ORCL)等同类公司相比似乎相对合理。

分析师们认为,IBM2025财年的前景十分有利,因为收入应该会受益于收购、新的大型机周期以及潜在的ELA周期。他们为IBM股票设定的目标价为185美元。据悉,ELA 周期通常指的是企业级协议(Enterprise License Agreement)的周期。这是一种企业与软件或服务供应商之间的长期合同,允许企业在合同期内使用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

存储市场的深入思考

Sacconaghi Jr.和他的团队指出,戴尔和慧与科技的存储业务对这两家公司的股票至关重要,分别占各自营业利润的30%和近20%。然而,内部部署外部存储市场在过去十年基本上是一个周期性业务,且没有增长,专用存储供应商的市场份额也有所下降。

尽管戴尔、慧与科技和IBM在同类终端市场中仍然失去了份额,但分析师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销售成功率有限、技术创新滞后和平台复杂性所致。积极的一面是,慧与科技和戴尔一直是超融合基础设施(HCI)增长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然而,由于缺乏软件内容,HCI通常会稀释利润率,这对戴尔来说是一个战略困境——尽管HCI可以促进增长,但它继续给营业利润率带来压力。

分析师表示,戴尔的存储盈利能力现在已大幅低于EMC作为独立公司时的利润率,他们将其归因于增长、向HCI的转变、从高端存储的转变、投资增加和竞争动态。

此外,分析师怀疑,在戴尔正式终止与VMware的永久许可分销协议后,其HCI收入可能会放缓。戴尔正试图将客户转移到其PowerFlex产品上。

存储一直是戴尔和慧与科技关注的重点领域,但业绩好坏参半,新产品、市场变化和收购并未导致业务增长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对于IBM来说,存储似乎已不再是战略重点。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据报道,强生(JNJ)为其65亿美元婴儿爽身粉赔偿协议扫清了关键障碍。消息人士称,超过75%的原告投票赞成这一提议,这为该公司通过子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来解决相关诉讼铺平了道路。

强生公司发言人Clare Boyle表示,由于投票结果尚未最终确定,公司无法对此发表评论。该公司此前曾表示,相信其和解方案最终将获得原告的足够支持,从而继续推进。

强生面临约6.1万名原告的诉讼,他们指控强生的婴儿爽身粉和其他滑石粉产品被石棉污染,导致卵巢癌和其他癌症。强生否认了这些指控,并表示其产品是安全的。

在两次被联邦法院驳回后,这家医疗巨头再次试图以所谓的“德州两步破产”(Texas two-step bankruptcy)方式结束诉讼。

这一策略包括将滑石粉业务转移到一家新成立的子公司,然后该子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目标是利用这一程序迫使所有原告达成和解,而无需强生公司本身申请破产。

但该公司需要获得75%索赔人的投票,之后才能请求破产法官对所有索赔人强制执行和解协议。

强生的破产策略仍面临法律障碍。美国最高法院最近在普渡制药破产案中作出裁决,限制了法院在未经原告同意的情况下阻止对强生等未破产的个人和公司提起诉讼的能力。

强生曾表示,普渡案的裁决不会影响其和解提议,因为美国破产法对未申请破产的石棉被告有明确的法律保护。强生表示,它有资格获得这些保护。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三星(SSNLF)对有关英伟达(NVDA)测试其高带宽存储芯片(HBM)的媒体报道再度做出了回应,表示测试正在“按计划”进行。

三星的一名发言人通过电子邮件表示“三星电子正在通过与各客户的密切合作优化我们的产品,并按计划进行测试。”

上周有报道称,英伟达已批准三星的8层HBM3E芯片用于其人工智能处理器。但随后三星回应称,这和事实相距甚远,“我们不能证实与我们客户相关的传闻,但这个报道不是真的”。

HBM是一种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标准,通过垂直堆叠芯片以节省空间和降低能耗,是人工智能GPU的关键组件,有助于处理复杂应用程序产生的大量数据。 HBM3是目前新一代人工智能GPU中最常用的第四代HBM技术标准,HBM3E芯片则使用第五代HBM标准。全球HBM芯片市场由SK海力士、三星主导,其次是美国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MU)。

上个月,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该公司正在评估美光和三星的HBM芯片,以确定它们是否能与SK海力士竞争。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注意到,随着美国进入可能迎来宽松货币政策的新周期,一些行业将在这种货币宽松的新环境中蓬勃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买入机会。花旗集团的一项研究表明,船舶和房车的可负担性不仅将在 2024 年的水平上得到改善,而且还会为该行业被打压的股票带来买入机会。

花旗集团分析师詹姆斯·哈迪曼(James Hardiman)表示“虽然负担能力绝不是影响需求的唯一因素,但我们认为投资者低估了这些顺风因素,就像我们低估了过去两年不断增强的顺风因素一样。”

在疫情期间,封锁、社交距离和缺乏旅行选择,吸引手握刺激资金的消费者购买房车和船只。廉价融资使房车和船只成为更实惠、更安全的旅行选择。行业数据显示,2021 年出货量达到峰值,达到 60 万辆,比本世纪初增长了 40% 。与更多由车辆价格决定的汽车销售不同,房车和船只的需求更多地取决于每月的还款金额。

不幸的是,美好的时光并不会持续下去,当美联储猛踩刹车,连续加息时,房车和游艇变得贵得令人难以承受,被扔进了大流行后娱乐活动的垃圾堆。由于80%的房车和一半的游艇都已融资(随着新游艇的推出,这一数字还会更高),飙升的利率让消费者对“车轮上的家”失去了兴趣,两年内送货量下降了一半以上。

制造商降低价格以维持一定程度的负担能力,以弥补更高的融资利率,但此举损害了利润,Winnebago(WGO)在2023年第一季度的利润下降了49%,而美国最大的房车经销商LazyDays (GORV)的利润下降了98.7%。尽管有这些优惠,但该细分行业的零售额降至20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现在看来,这种情况即将发生变化,花旗预测,前两次降息将在9月和11月分别下调50个基点,随后分别下调25个基点,直到2025年6月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达到3%至3.25%,在未来10个月内总共降息225个基点。

再加上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到明年价格的温和上涨,甚至下降,预计购买休闲汽车的总成本占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比例将低于2023年底。此外,2025年较低的利率和通货膨胀将使房车和游艇受益最大,这将使房车和游艇的负担能力达到与2022年相当的水平。

在花旗集团的研究范围内,休闲车“毫无疑问是最大的降息受益者”,而房车和游艇是降息或软着陆贸易的最佳方式。哈迪曼估计,到2025年,普通房车的负担能力将会提高,月供占每月可自由支配收入的12.6%,而到2023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6%。

对于投资者来说,花旗集团认为,Thor工业(THO)、Winnebago、Camping World (CWH)、Brunswick Corp (BC) 和 Marine Max (HZO)是利用利率环境变化和上周以来市场下跌的最佳途径。

哈迪曼表示“它们无疑是‘软着陆’最好的股票,在更多的‘避险’撤资后,它们的相对吸引力才会增强。”

然而,不利的一面是,如果美联储不能实现软着陆,而是硬着陆,导致经济陷入衰退,消费者陷入冬眠。再便宜的融资也无法吸引囊中羞涩的消费者为一件纯粹的非必需品支付六位数的费用。

哈迪曼表示:“显然,休闲需求将受到深度衰退或持续衰退的负面影响,这两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导致我们所关注的每只股票下跌,而下跌可能是难以区分的,这一点在过去一周可以说是如此。”他明显提到了上周美股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到“消费者低迷”、“谨慎消费者”和“消费者疲软”的次数(分别为6次、33次和22次)。

但如果美联储取得成功,任何降息都将有利于消费者信心,哈迪曼补充道,“随着利率继续下降,2025年将进一步改善人们的负担能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财经获悉,据知名科技分析师Mark Gurman称,苹果公司(AAPL)的iPhone 16将保持销售稳定,直到明年推出更多创新机型;另外,Gurman指出,一款更小的Mac mini正在研发中,iOS 18的照片应用改变了路线;苹果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要达到市场宣传的效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自从苹果公司在2020年改造了整个iPhone系列以来(推出了新设计和5G连接),这款设备还没有进行过重大改造。这一点在今年晚些时候iPhone 16上市时也不会改变。

尽管去年的iPhone 15 Pro首次采用了钛金属外壳,但它与14系列基本相同。虽然iPhone 14 Pro增加了灵动岛(Dynamic Island)——被誉为一种新界面——但它与13 Pro相比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而13 Pro只是对12的一个小调整。

今年的iPhone 16系列将符合这种模式。这四款新机型——可能被命名为iPhone 16、16 Plus、16 Pro和16 Pro Max——看起来与现有版本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也不会增加主要的新功能。

16系列更新

苹果的大卖点将是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这是该公司新的人工智能功能套件。所有iPhone 16型号都将配备运行Apple Intelligence,但iPhone 15 Pro版本也可以使用该功能。Gurman认为“很难说这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正如我上周所说的,我不认为这些特性本身就是升级的理由。”

iPhone 16的普通版将增加动作按钮,去年的高端版本已经有了这个功能。但苹果将在iOS 18中推出一个更可定制的控制中心和可更改的锁定屏幕选项,这可能会让操作按钮变得不那么重要。

说到按钮,手机的右侧将有一个新的摄像头控制(至少在新款Pro上是这样)。它的操作就像数码单反相机上的一个按钮,允许你稍微按一下就可以触发自动对焦。在拍摄照片和视频时,你还可以滑动按钮放大或缩小。

另一个变化可能只会出现在Pro机型上:屏幕略大一些。Pro将从6.1英寸增加到6.3英寸,而Pro Max将从6.7英寸增加到6.9英寸。

像往常一样,颜色会更新。对于Pro来说,预计蓝色将被取代,同时几年前流行的玫瑰金也将回归。而且会配备新的芯片A18。这四款机型现在都将拥有8G内存。这是运行Apple Intelligence所需的最低要求。

这些都是不错的升级,但可能不是必须的。Gurman认为新机型不会给苹果带来淘金热。而且,该公司也没有给出最新的财务指引——该公司拒绝对当前季度iPhone的销量增长做出预测。如果苹果预期会有实质性的增长,我们可能会得到一些暗示。

未来的产品

但明年iPhone产品线肯定会有更大的变动。Gurman证实超薄 iPhone 17 的存在,并写道,他们的想法是创造某种形式的“Air”iPhone,一种介于 iPhone 17 和 iPhone 17 Pro 之间的产品。他预计这款新的超薄机型将比 iPhone 12/13 mini 和 iPhone 14/15/16 Plus “更受欢迎”。

Gurman预计,明年,苹果将再次尝试第四款概念机。这次的方法是:更薄的设计。苹果的想法是打造一款类似iPhone的“Air”版本,介于iPhone 17和iPhone 17 Pro之间。最恰当的比较可能是十多年前的第一代MacBook Air,它介于普通MacBook和MacBook Pro之间。

此外,他还描述了有关其他未来 iPhone 型号的一些细节。Gurman透露,苹果将希望将 Pro 版的性能融入到较小机型中,该公司可能至少要到 2027 年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凭借更纤薄的外形尺寸,苹果可能会推出 iPhone Ultra 型号,这比目前传闻的 iPhone 17 Slim 更具吸引力。

新款SE和超薄机型的结合可能足以让iPhone在2025年恢复有意义的增长。Gurman认为Air风格的手机至少会比近年来的Mini和Plus手机更受欢迎。

但即使是这个更薄的入口也只是迈向更好的一步。最终,苹果希望将Pro的功能压缩到这款更小的设计中。这一壮举可能至少要到2027年才能实现。Gurman还预计苹果会推出一款可折叠iPhone,但所有内部迹象都表明,可折叠iPad同样是重中之重。这意味着我们可能会很快看到折叠平板电脑版本。

无论如何,这些选择还需要数年时间。在短期内,消费者将会看到熟悉的一幕:一款看起来与去年型号非常相似的iPhone。

Gurman还透露,iPhone SE 4 不仅看起来像 iPhone 14,在整个设备上都有一个更清晰的OLED显示屏,而且还将支持 Apple Intelligence,这意味着这款新机有望搭载高性能芯片,这是自2022年以来首次升级其低端手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特斯拉(TSLA)上个季度交付达到高位以后,7月是个低潮。

欧洲的销量

欧洲已经披露的7月数据,如下

德国2,470; 法国1,780; 挪威457;西班牙554;荷兰1,180;瑞典1,146;丹麦706;意大利474; 英国2,457;奥地利245;葡萄牙549;比利时1,088。

总体来看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比6月下降不少。受影响最大的地区主要在法国和德国的,今年英国的数据也下降明显。

美国的销量特斯拉在美国6月的数据,并没有如我们之前预估那么高6月5万多一些,7月4.8万台。

中国的销量

今年7月,特斯拉在国内销量为4.6万台,在中国台湾在2000左右。

全球其他区域

目前这个数据还在更新中。

韩国2680台,是特斯拉最大的销售区域之一了。

澳大利亚2592台,同比也是下降的。

小结我们会持续更新特斯拉在全球的交付数据,特斯拉7月的数据并不好看。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芝能汽车”,作者陶烟烟;美股投资网财经编辑严文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对延期的担忧、人工智能支出热潮是否会持续,以及一些弱于预期的业绩,半导体股经历了几周的动荡。尽管如此,花旗仍看好该行业,因为该行认为与人工智能和内存相关的支出在短期内不会放缓。

分析师Christopher Danely在一份投资者报告中写道“人工智能和内存终端市场的基本面(约占半需求的30%)仍然强劲,人工智能资本支出不断增加,而DRAM价格在2024年第三季度已经好于预期。”

Danely表示,美光科技(MU)是该行首选,因为现在是“加倍投资”的时候了,他相信DRAM的上升趋势应该会在产能减少和即将到来的季度定价“好于预期”的情况下持续下去。

买入机会

在财报季期间,市场对该行业的普遍预期下降了11%,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英特尔(INTC)的疲软以及对格芯(GFS)、微芯科技(MCHP)和恩智浦(NXPI)的部分担忧,因为模拟芯片的库存补充(除德州仪器(TXN)外)速度没有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快。

Danely表示,由于费城半导体指数的交易价格比标普500指数高出近70%(这是自2008年以来的最高估值),人们对这一财报季的预期“非常高”。

尽管如此,该行业仍有一些优势,包括在人工智能和内存,以及PC、数据中心(不包括人工智能)和手机等市场。

Danely解释道“从供应链的评论来看,PC、数据中心和手机终端市场(合计约占总半需求的60%)的基本面似乎很稳固。此外,半导体出货量仍远低于终端需求。”

Danely重申了他对AMD(AMD)、博通(AVGO)、亚德诺(ADI)、微芯科技、英伟达(NVDA)和科磊(KLAC)的“买入”评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近日,随着二季度业绩发布,英特尔(INTC)盘后股价一度跌超20%,股价跌自11年低点。以当日收盘价21.48美元/股计算,公司市值为918亿美元,较前一日1236.62亿美元市值,蒸发了318亿美元(约2320亿元人民币)。

作为半导体行业的老牌厂商,在AMD、英伟达等老对手股价业绩双丰收的同时,英特尔却在转型路上频频受挫,如今市值仅剩800多亿美元,和OpenAI估值相当。

而雪上加霜的是,公司披露的三季度指引延续低迷态势,并且传出裁员、暂停派息的消息。在此低谷时期,市场投资者亦不乏担忧,英特尔苦苦等待的拐点究竟在何方?

Q2亏损16亿美元 业绩表现远低于市场预期

根据英特尔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该季度公司营收为128亿美元,同比下降1%,环比基本持平;GAAP(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亏损16亿美元,去年净利润为15亿美元。公司本季度毛利率35.4%,环比下滑5.6个百分点。

这是英特尔连续两个季度亏损,且毛利率大幅下滑,远低于市场预期(42.1%)。公司方面表示,业绩表现不佳,主要受到数据中心业务及AI业务下滑、晶圆产能调整及其他非经营费用影响。

根据美股投资网了解,2024 年第二季度,公司经营费用为65.11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其中,本季度研发费用42.39亿美元,同比增长6.6%。研发费用率为33%,研发投入仍是公司经营费用中最大的一项。

如果说Q2财报表现已经引发市场担忧,那公司给出的第三季度业绩指引更是雪上加霜。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预期收入为125-135亿美元(市场预期143.7亿美元),毛利率为34.5%(市场预期44.1%),按GAAP计算每股亏损0.24美元,核心数据均明显低于市场预期。

业绩难有起色,对股价显然会造成不利影响。为应对持续的市场挑战,近来英特尔亦宣布了一系列全面的成本削减计划,包括裁员、削减开支及停止派息。

据公开报道,英特尔决定在年底前完成裁员15%目标的大部分,涉及大约1-2w人;公司将2024年总资本开支减少20%,降到250-270亿美元,2025年总资本开支进一步降低至200-230亿美元;从今年四季度开始停止派息,这也是公司32年来首次暂停派息。

不过,这番削减成本的努力是否能挽回业绩颓势,还有待商榷。而在诸多科技巨头纷纷下重本投资AI产业的同时,英特尔不断下调资本开支,这无疑会使得公司在AI方面的进展愈发落后,也为未来的发展前景蒙上了更多阴影。

PC基本盘,跟不上AI浪潮?

公开信息显示,英特尔收入结构主要分为客户端业务、数据中心及AI、网络及边缘域、Mobileye和晶圆代工服务等几大部分,其中客户端业务和数据中心及 AI业务是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两者合计占比达到80%以上。

分部门来看,第二季度客户端业务是唯一增长的部门,营收74.1亿美元,同比增长9.3%。该业务的回暖主要受到全球PC市场的恢复性增长影响。

根据美股投资网了解,Canalys的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电脑出货量达0.63亿台,同比实现了3%的增长,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分析人士表示,下半年随着Windows 11刷新周期的到来和AI PC的普及,预计2024年全年PC市场将持续复苏。

在PC芯片市场上,英特尔多年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不过,随着个人电脑市场趋向饱和,手机、平板等便携消费电子产品逐渐替代PC电脑,英特尔也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增长迅速的AI PC领域。

为此,英特尔已推出了针对AI打造的酷睿Ultra处理器系列,二季度该系列出货量环比增长超过100%。今年7月,英特尔还发布了下一代AI PC处理器Lunar Lake系列,预计于今年秋季正式出货。与前一代相比,Lunar Lake的图形性能提高了50%,能效提高了40%,NPU算力提高3倍。

财报显示,自2023年12月以来,英特尔AI PC的出货量已超过1500万台,有望在年底前超过4000万台、在2025年底前累计出货超过1亿台。根据此前Canalys的预估,2024年全球AI PC出货量将达4800万台,以此计算,英特尔仍然占据绝大多数AI PC的市场份额。

不过,在AI PC这一赛道,局势瞬息万变,诸多竞争对手亦不甘落后。如在不久前的ChinaJoy 2024上,AMD首批搭载锐龙AI 300系列处理器的PC已开始上市;而高通的动作更快,6月首批搭载高通骁龙X Elite/Plus处理器的AI PC就已开始陆续上市发售。

相对于其他两家主要芯片厂商的新一代PC处理器已经上市开售,目前还未正式发售的英特尔显然已经慢人一步。而在更有前景的数据中心及AI业务方面,英特尔的处境也不太乐观。

财报显示,英特尔的数据中心及AI收入在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34.06亿美元,同比下滑14.9%。根据富国银行统计,目前英伟达在数据中心芯片市场占据绝对的优势,拥有98%的市场份额,AMD仅有1.2%的市场份额,英特尔则只有不到1%。

今年以来,英特尔已发布了面向数据中心的第六代至强处理器及Gaudi 3芯片,相比英伟达 H100,Gaudi 3的人工智能推理性能平均提高50%,能效平均提高40%。此外,英特尔还强调,与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比,Gaudi 3的价格将具有显著优势。

可以预测,尽管市场份额相差甚远,但在英伟达芯片持续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英特尔仍然并非全无机会。

晶圆代工业务拖后腿 资金压力高企

多年以来,在英伟达、AMD和高通等巨头采取仅设计芯片、不负责生产的Fabless模式之时,英特尔却一直坚持自己设计、生产芯片的IDM模式,在将芯片制造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同时,也需要承担巨额资本投入与技术进展落后的沉重负担。

根据美股投资网了解,英特尔于2021年发布了“四年内五个节点”的制程节点路线图,截至目前Intel 7和Intel 4工艺节点已投放市场,Intel 3工艺节点就准备就绪,可以进行大批量生产(HVM)。

与其命名不同,英特尔的Intel 3实际上是基于7nm工艺开发的,等同于台积电的N3工艺。丛晶体管密度来看,Intel 4是1.234亿个每平方毫米,台积电的3nm是1.24亿个每平方毫米,而与Intel 4相比,Intel 3不仅提升了18%性能,也提升了14%的逻辑晶体管密度。

而在“四年五节点”计划的最后一个节点——18A工艺节点上,公司亦进展迅速,近期基于18A节点的AI PC客户端处理器Panther Lake和服务器处理器Clearwater Forest样片已出厂、上电运行并顺利启动操作系统,预计该节点将于2025年正式推出。根据英特尔方面的说法,Intel 18A制程与台积电的N2(2纳米)制程所能容纳的晶体管数量与性能相当,但通过个别创新技术在综合性能表现优于台积电2纳米。

但反映在业绩上,2024 年第二季度英特尔的晶圆对外代工服务收入仅有0.66亿美元,远不及其他业务的收入。

为解决晶圆代工业务发展落后的问题,英特尔已提出了IDM 2.0设想,即在坚持自己生产芯片的同时,也为第三方芯片设计公司提供代工服务,同时把部分制程芯片交给其他代工厂。备受重视的Lunar Lake系列被外包给台积电生产,就是这一策略的一个范例。

目前看来,英特尔仍未放弃对晶圆代工业务的押注。今年2月,英特尔CEO宣布Intel Foundry Services更名为Intel Foundry,并设定了在203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半导体制造工厂的目标。

此前,英特尔方面曾表示,2024年将是公司芯片制造业务运营亏损最严重的一年,预计到2027年左右才会实现运营盈亏平衡。由此来看,晶圆代工业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成为整体业绩的拖累。

至于公司的其他业务,在第二季度普遍录得同比下滑。其中,网络及边缘域收入13.44亿美元,同比下滑1.5%,受客户库存调整的影响;自动驾驶部门Mobileye收入4.4亿美元,同比下滑3.1%,且公司下调了Mobileye下半年的收入指引。

整体来看,尽管英特尔在AI领域已取得一定成果,但PC市场增长有限,数据中心芯片又面临英特尔这一强势竞争对手;而晶圆代工业务仍处于持续投入期,短期内恐难为业绩带来贡献。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