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资网获悉,据知情人士透露,软银集团及旗下Arm Holdings(ARM)正在研究收购Ampere Computing LLC的交易。知情人士表示,甲骨文(ORCL)支持的半导体设计公司Ampere在探索战略选择的同时,也吸引了Arm的收购兴趣。
知情人士警告称,谈判仍有可能破裂。Ampere也有可能最终被另一家公司收购。
据报道,2021年,日本软银提议对Ampere进行少数股权投资,其估值为80亿美元。Ampere设计的半导体采用了Arm的技术。目前尚不清楚软银、Arm和Ampere正在讨论的估值是多少。
媒体去年9月份报道,Ampere一直在与一家财务顾问合作,以帮助吸引收购者的兴趣。这家总部位于加州圣克拉拉的公司有兴趣与业内更大的公司进行交易,这表明它认为首次公开募股(IPO)之路并不轻松。
甲骨文去年表示,它拥有这家初创公司29%的股份,并可以行使未来投资选择权,从而获得对这家芯片制造商的控制权。Ampere的早期支持者还包括凯雷集团。
尽管Ampere有望从持续的人工智能(AI)热潮中获益,但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几家大型科技公司都在争相开发与Ampere相同的芯片。随着数据中心行业为迎接人工智能时代而进行重组,人们对关键部件的控制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与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英特尔(INTC)和AMD(AMD)一样,Ampere 也不得不应对支出从中央处理器 (CPU) 转向英伟达加速器芯片的趋势。
Amper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前英特尔高管Renee James曾考虑让Ampere上市。该公司在2022年4月表示,已秘密提交了在美国上市的申请,当时对芯片的需求正在飙升。
Ampere交易将为半导体交易热潮添一把火。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去年涉及芯片公司的全球交易增加了一倍多,达到310亿美元以上。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近日,多家机构分析师发布了亚马逊的研报,并上调评级及目标价。科技巨头亚马逊近日在云服务上再次出现大动作,将进一步增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布局,未来增长可期。此外,分析师也表示,该公司的重返办公室工作(RTO)政策也将为该股2025年利润率提供利好因素。
亚马逊于1月7日表示,其亚马逊网络服务(AWS)计划投资约110亿美元,扩大其在乔治亚州的基础设施,以支持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推动对先进云基础设施和计算能力的需求增加,AWS的投资将支持乔治亚州数据中心的人工智能未来。”
亚马逊表示,自2010年以来,它已在乔治亚州投资185亿美元,为该州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201亿美元。而这一最新投资预计将创造至少550个就业岗位,是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宏伟计划的又一例证。
亚马逊CEO大力推销云服务
据外媒报道,预计亚马逊、微软(MSFT)、Meta(META)和Alphabet(GOOGL)今年将斥资逾2500亿美元,主要用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据外媒报道,2024年上半年,大型科技巨头在这些方面的支出接近1040亿美元,同比增长47%。整个第三季度,这一数字飙升至1,700亿美元,同比增长56%。
微软在1月3日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该软件巨头预计将在2025财年花费800亿美元建设能够处理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的数据中心。预计一半以上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将发生在美国。
AWS无疑为亚马逊带来了回报,在2024年第三季度创造了275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19%。这大约是亚马逊总收入1,589亿美元的六分之一,后者较上年同期增长11%。
去年10月,在亚马逊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告诉分析师“过去四个季度,我们看到AWS的增长再次显著加速。
“AWS团队继续在为客户提供人工智能功能以建立实质性人工智能业务方面取得快速进展。在过去的18个月里,AWS发布的机器学习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几乎是其他领先云提供商总和的两倍。”
亚马逊定于下个月公布季度业绩,该公司股价较上年同期上涨约53%。
Cantor Fitzgerald上调目标价
投资公司最近一直在发布有关亚马逊的研究报告。Cantor Fitzgerald分析师Deepak Mathivanan将亚马逊的目标价从240美元上调至270美元,并确认对该股的“增持”评级。亚马逊是该公司2025年加速人工智能部署主题的首选之一。
该公司表示,尽管新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税提案等风险正在出现,但进入2025年,互联网股的基本面背景仍将保持健康。
此外,这位分析师表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和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创新步伐正在加快。他预计数字广告、电子商务和移动业务将在2025年实现强劲增长和利润率扩张。
Wedbush和Loop看好股票涨势
Wedbush分析师斯科特·德维特(Scott Devitt)将亚马逊的目标价从250美元上调至260美元,并维持了对亚马逊股票的跑赢大盘评级,同时将其列为2025年的首选股。
德维特表示,投资者低估了AWS的营业利润增速和改善趋势,AWS云业务已连续四个季度加速增长。
亚马逊的营业利润增长在市值巨大的互联网同行中名列前茅。Wedbush表示,预计到2025年,亚马逊的营业利润将同比增长24%,高于谷歌和Meta平台。
Loop Capital分析师罗布·桑德森(Rob Sanderson)重申了对亚马逊的买入评级和275美元的目标价,并预测该股在2025年将进一步上涨。
该公司表示,除了预计AWS将迎来一段漫长而令人兴奋的强劲需求期外,亚马逊零售业务的利润率前景也非常有利。
该公司每周五天“重返办公室工作(RTO)”的规定也在大多数地区生效。Sanderson说,这将导致一些人员流失,可能政策福利会向高薪员工倾斜。他表示,虽然这很难量化,但它将在2025年为利润率提供推动力。
据GeekWire报道,亚马逊的RTO政策遭到了在职父母的不满,他们对这种灵活性和成本节约因素十分重视,并已习惯于多年的远程和混合工作模式。
在给GeekWire的一份声明中,亚马逊表示,它认识到人们有时需要在家工作的灵活性。在这些情况下,“员工应该与他们的经理沟通,就像他们在疫情之前所做的那样。”
重返办公室工作的趋势似乎正在积聚势头。1月7日,外媒报道称,摩根大通正准备让所有员工每周五天回到办公室,结束数千名员工的混合工作选择。
最近的调查显示,23%的美国公司要求员工每周在办公室工作五天。大多数公司选择混合模式,要求员工每周上班三天
与此同时,Resume Builder的一项调查发现,五分之一的员工没有遵守公司的RTO政策。20%的员工表示,如果公司开始严格执行合规政策,他们很可能会离职,另有33%的人表示也有可能会效仿这种做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财经获悉,韩国SK集团的负责人负责人表示,他会见了英伟达(NVD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讨论了在广泛领域的合作方式,包括将人工智能带入物理领域。该集团旗下SK海力士是英伟达尖端人工智能存储芯片的主要供应商。黄仁勋谈到了将人工智能扩展到更多的物理世界,以开发能够“进行、推理、计划和行动”的工具。据英伟达称,这将改变价值50万亿美元的行业。
SK集团董事长崔泰源(Chey Tae-won)表示,他在会议上告诉黄仁勋,韩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在与英伟达合作推动人工智能的下一个飞跃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其次,崔泰源表示,该集团旗下存储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的高带宽存储器(HBM)开发速度已经超过了英伟达要求的供货速度,暗示与英伟达的谈判筹码有所增加。
崔泰源在拉斯维加斯会议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谈到当天早些时候与英伟达CEO黄仁勋的会面时表示“直到最近,SK海力士的HBM开发速度还落后于英伟达的要求,因此他们敦促我们加快进展。(黄和我)讨论并确认了在工作层面制定的HBM时间表,今年的供应量已经确定,但我不记得具体的数字了。”
崔泰源当天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与分析师见面时表示,两家公司还讨论了SK海力士与英伟达人工智能加速器一起使用的高带宽存储芯片。他说,SK海力士一直在加快开发下一代HBM芯片的步伐,以满足总部位于加州圣克拉拉的英伟达的要求。两家公司都受益于大公司和政府对英伟达芯片的喜爱,英伟达芯片是训练人工智能算法的黄金标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周四,由于悼念已故总统卡特,美股休市。然而,知名金融分析师John Authers指出,目前美股的估值水平已达到2002年以来的最高点,接近1996年格林斯潘提出“非理性繁荣”警告时的估值。这一现象引发了市场关注:美股是否已经进入了一个类似历史泡沫的阶段?
“非理性繁荣”警告的历史背景
1996年12月,美联储时任主席格林斯潘首次提出了“非理性繁荣”的概念。当时,美股经历了长期上涨,投资者情绪极为乐观,尤其在克林顿连任后市场气氛更为高涨。
格林斯潘警告称,投资者的过度乐观情绪可能会导致资产价格的过度膨胀,尤其在经济和市场数据并未完全支持的情况下。格林斯潘提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判断市场是否已经进入“非理性繁荣”,并且这些资产是否已经被推高到不合理的水平?
We may be witnessing a time when irrational exuberance has unduly escalated asset values, which then become subject to unexpected and sharp contractions.”
— Alan Greenspan, December 5, 1996
在提出警告后,格林斯潘的言论并未直接引发市场恐慌,但引发了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的措施,导致标普500指数出现了近10%的回调。然而,市场很快恢复上涨,并未完全消化格林斯潘的警告。尽管如此,他的警告标志着市场情绪与股市估值之间的潜在矛盾。
格林斯潘估值模型与当前美股情况
格林斯潘提出的估值模型,关键在于比较股票收益率(即市盈率的倒数)与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差距。当债券收益率上升时,股票的吸引力相对下降,从而影响股票估值的合理性。
目前,按照格林斯潘的模型,美股的估值已经回升到2002年以来的最高点。尽管股票的收益率仍高于债券收益率,但这一差距已经显著缩小,暗示美股的估值较历史水平偏高。在美联储加息周期的背景下,债券收益率持续上升,市场开始重新审视股票的价值,并提出了对当前估值是否过高的质疑。
股市高估值背后的风险因素
美股的高估值已经引起了多个金融分析师的关注。
美联储理事库克表示,当前的市场价格水平令股市和公司债市场面临大幅下跌的风险。高盛首席股票策略师Peter Oppenheimer也指出,虽然预计盈利增长可能继续推动股市上涨,但随着债券收益率上升和经济数据的不确定性,股市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美债收益率的快速上升是股市估值偏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市场担心特朗普可能的通胀压力将继续推高美债收益率,从而影响美股的估值。
当债券收益率上升时,股票市场的吸引力将会下降,投资者对股市估值的看法将趋于谨慎。
历史经验:从LTCM危机到互联网泡沫
回顾历史,1998年LTCM危机和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教训。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因大量杠杆交易遭遇危机,美联储通过降息稳定了市场信心,但这也间接助长了互联网泡沫的形成。互联网泡沫期间,股市估值过高,许多互联网公司最终破产,泡沫破裂导致了2000年的经济衰退。
这一历史周期表明,市场情绪对股市估值具有巨大的影响。过度的乐观情绪往往会导致投资者忽视潜在风险,推高资产价格,最终引发市场的剧烈调整。
当前美股的潜在风险
如今标普 500 的领军公司在技术、规模等方面优于过去顶尖公司,但在高科技易被颠覆领域,保持领先很难,而在泡沫环境中投资者常默认它们能几十年持续领先,不过现实是变化比持久更常见。
股市涨幅情况:
标普 500 连续两年涨幅超 20%(2023 年涨 24.2%,2024 年涨 23.3%)较为罕见,当前来到 2025 年,未来走势受关注。
警示信号:包括 2022 年末以来市场的乐观情绪、对AI的狂热、认为前七大公司会持续成功的普遍推定;不过,标普 500 预期市盈率 23.6 倍虽高但不算离谱,且没出现极端的泡沫言论,整体市场虽有泡沫迹象但还不算疯狂。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普遍存在对未来盈利增长的过度预期,尤其是在技术领域,很多投资者认为这些巨头公司将继续引领市场,长期保持领先地位。但历史证明,创新带来的高估值并不总是能够持续。新兴行业的“颠覆性创新”常常伴随着风险,许多看似成功的公司最终可能被市场淘汰。
总的来说,当前美股的估值水平确实已经接近历史高点,市场的基本面虽强,但债券收益率上升、通胀压力持续等因素可能对股市构成压力。投资者在当前环境下需要审慎评估风险,警惕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尽管美股可能仍会在短期内因盈利增长继续上涨,但长期来看,过高的估值水平和潜在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市场出现调整。
10年期美债收益率破5%的警钟!
本周三10年期美债收益率触及4.73%,创下自去年4月以来的新高。多位华尔街分析师预测,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仍有上升空间,甚至突破5%。
美银在其最新的报告《30万亿美元的忧虑》中,分析了推动美债收益率升破5%的关键因素,并指出这一事件可能对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美银认为,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的主要推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加速和国债供需失衡。
1. 宏观经济加速
如果美国经济再度加速,尤其是经济增长和通胀回升,可能会显著推高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高的经济增长和通胀压力将增加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市场可能重新评估美联储的中性利率预期。美银指出,如果美联储加息幅度大于市场预期(即证策利率远高于中性利率),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会突破5.5%-5.75%的水平。
2. 国债供需失衡
此外,美国国债供需失衡也可能成为收益率飙升的催化剂。美银提到,类似于2022年英国的“桁架事件”,如果市场对美国国债供需关系产生担忧,可能导致债券市场的大规模抛售,推动收益率上升。在这种情况下,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突破5.5%-5.75%的区间。
若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市场将面临一系列连锁反应,可能重新塑造金融市场的格局。
1. 股市承压
债券收益率的上升将直接提升债券的吸引力,从而可能导致资金流出股市进入债市。历史数据显示,10年期美债收益率接近5%时,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通常会收窄,这可能迫使投资者重新评估风险资产的估值,导致股市承压。
2. 借贷成本上升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将推高各种借贷利率,包括企业债务和抵押贷款。这可能会抑制企业扩张和消费者支出,从而拖累经济增长。更高的利息支出将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并可能减少个人和家庭的消费能力。
3. 美元资产的吸引力增强
更高的国债收益率可能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美元资产,从而推高美元汇率。美元升值对出口型经济体可能带来挑战,同时也将增加新兴市场国家的外债成本,可能引发资本外流和财证压力。
尽管美联储是国债市场的“最后买家”,有能力通过降息或直接购买国债来缓解市场压力,但美银警告称,在经济增长尚未显著放缓或金融环境没有实质性收紧之前,美联储不太可能采取措施。更高的债务利息支出可能推动更大的财证赤字,最终引发市场对债务可持续性的担忧。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债券的供需关系恶化,进而加剧国债的贬值压力。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美国的公共债务规模已突破36万亿美元,占GDP的120%。这一水平仅次于日本和意大利,是发达经济体中最高的之一。债务利息支出已经成为财证赤字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预计到2027财年,美国证府利息支出占GDP的比重将从2024财年的3.3%上升至3.7%。这一趋势可能进一步削弱财证可持续性,并限制证府在经济刺激方面的操作空间。
尽管目前美债的市场需求仍然稳健,但美银提醒,若未来债券购买者出现流失,可能会导致拍卖尾部扩大、一级交易商需求下降、利率和波动性上升等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对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和定价能力造成严峻挑战。
在美国硅谷成立15年的美股投资网,社群人数超过20000人,欢迎了解并加入我们团队和我们一起在美股市场中并肩作战!
本周 NVDA 的CEO黄仁勋在CES发表重磅主题演讲,股市投资者却不感冒。黄仁勋讲话后首个交易日,周二英伟达股价不涨反跌,收跌超6%,创四个月来最差单日表现。投资者觉得,黄仁勋演讲净是“花活”没干货,认为目前市场极为关注的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英伟达本次CES没有提供任何更新进展。
然而华尔街认为,市场可能担忧过度了。当地时间1月7日,分析师们参加了英伟达在CES期间举办的问答会议,之后集体发布报告,表达对英伟达未来的看好。
英伟达CEO黄仁勋和CFO Colette Kress主持了本次分析师问答环节,并回答了分析师的各种疑问。总结要点如下:
英伟达重磅推出AI超级计算机Project Digits,一款面向开发人员的AI工作站(类似于迷你DGX),采用了最新的GB10 Grace Blackwell超级芯片。
英伟达强调,加速计算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表示其商用GPU解决方案的平台优势是相对于ASIC的主要竞争优势。
英伟达仍处于增长的早期阶段。机器学习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将导致加速计算取代通用计算。因此,大约1万亿美元的通用计算安装基础将在未来几年内需要升级。
管理层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Blackwell系列芯片的收入将超出此前“数十亿美元”的预期,同时,Hopper和Blackwell系列产品的合并收入也将在该季度实现增长。
供应链延迟更多是由需求和供应的失衡及系统复杂性引发,而非单纯的供应问题。尽管如此,Blackwell系列系统的研发和生产仍完全按计划推进。
瑞银认为Digits产品为英伟达在AI领域进一步巩固其护城河提供了又一个途径。该机构预计,2025财年收入将达到1332亿美元,并对英伟达2025财年第四季度和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持乐观态度,预计Blackwell本季度出货量约为140亿美元。
花旗认为,英伟达增长具有可持续性,源于四个趋势:传统计算市场转向加速计算、AI成为新的计算层、AI工厂的需求以及AI赋能企业生产力。
摩根大通预计英伟达数据中心收入将持续增长至2025年,受益于Blackwell产品的产能提升和市场需求。尽管Blackwell生产按计划进行,但2025年后市场供需关系可能仍然紧张。
瑞银看好英伟达:市场担忧过度了,AI护城河巩固,2025财年收入增长至1332亿美元
英伟达重申,当其Blackwell计算托盘运送给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和原始设计制造商(ODM)合作伙伴时,会确认收入。
虽然部分ODM合作伙伴因资产负债表限制无法吸收大量库存,但瑞银认为,大型超大规模客户可能提供过渡性融资,以应对NVL72等机架SKU的延迟。
“因此,市场对2025财年第四季度(1月)和2026财年第一季度(4月)业绩可能出现‘空窗期’或‘小幅超预期’的担忧是过度的。”
瑞银仍然非常看好英伟达2025财年第四季度的业绩,预计本季度Blackwell的出货量约为140亿美元,并对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指引持乐观态度。
英伟达还在CES期间发布了DIGITS,这英伟达首个推出的台式电脑产品,采用了最新的GB10 Grace Blackwell超级芯片,集成基于Arm架构的CPU和GPU,可提供高达1 petaflop(每秒执行一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的AI运算性能。瑞银认为,此次发布略显意外。虽然预计该产品本身不会带来显著的收入增长,但其战略意义在于进一步巩固英伟达在AI领域的护城河。
针对商用GPU和定制专用集成电路(ASIC)之间的平衡,英伟达首先指出,这恰恰表明加速计算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而言,英伟达强调其商用GPU解决方案所带来的平台优势,这是其相对于ASIC的主要竞争优势。公司进一步指出,人工智能将成为国家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加速计算是未来的趋势。
英伟达强调,当前的AI发展仍处于非常早期阶段,加速计算将逐步取代通用计算。未来几年,全球约1万亿美元的通用计算安装基础需要升级。
瑞银维持英伟达的目标价为185美元,当前公司盘后价为138.54美元,较目标价有约30%的升值空间。预计2025财年收入1332.43亿美元,息税前利润为887.92亿美元,净收益为758.14亿美元,每股收益摊薄后为3.05美元,远高于2024财年的1.30美元。
花旗:维持英伟达“买入”评级,聚焦短期数据中心增长与长期AI驱动潜力
花旗表示,对英伟达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75美元,较当前股价有24.9%的涨幅潜力,预计股价总回报率为24.9%。主要理由包括短期数据中心收入增长前景和长期增长的可持续性。
管理层预计Blackwell系列芯片在2025年1季度的表现将超出此前“数十亿美元”的收入指引。此外,“Hopper”和“Blackwell”系列产品的合并收入也将在该季度实现增长。
花旗表示,英伟达认为其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并阐述了驱动增长的四大趋势:
英伟达表示,在应对供应链延迟方面取得进展,与主要供应商的关系有所改善,同时也与新供应商合作。公司强调,延迟更多是由需求和供应的失衡及系统复杂性引发,而非单纯的供应问题。尽管如此,“Blackwell”系列系统仍完全按计划推进。
英伟达管理层指出,关于GPU与ASIC的讨论表明,加速计算已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他们认为其GPU方案在规模上优于ASIC,并希望打造一个通用计算平台,以应对下一个AI应用浪潮。此外,国家级AI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英伟达的解决方案,而ASIC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自动驾驶需要大量数据处理和模型训练,英伟达认为,所有电动车公司都需要配备AV平台,而其解决方案正是这一领域的核心。边缘AI和机器人技术是另两个重要的AI应用领域。
英伟达看到了训练方面的机会,这是一个巨大的数据中心机遇。机器人领域的企业面临的问题是缺乏数据,因此英伟达在英伟达 Omniverse中提供了一个数据生成平台。公司还希望通过模拟来推动行业发展,管理层认为这是其最具优势的领域。
花旗对英伟达的目标价为175美元,基于2025财年的每股收益估算,给予约35倍市盈率。这一倍数接近其一年的历史均值,但低于三年和五年的均值。
摩根大通:AI与加速计算驱动英伟达万亿市场机遇,目标价上调至170美元
摩根大通的研究团队预计,未来十年及更长时间内,对人工智能和加速计算的支出将保持强劲。英伟达在数据中心领域的收入增长预计将持续到2025年,主要得益于新一代Blackwell产品的产能提升以及强劲的市场需求。
长期来看,英伟达将通过占据价值1万亿美元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市场的更大份额,实现显著收入增长。这一趋势受到加速计算转型及AI解决方案需求上升的驱动。
摩根大通表示,Blackwell相关产品的生产按计划进行,预计将支持2025年的收入增长。但进入2025年后,市场的供需关系仍可能保持紧张,特别是在先进封装技术、先进内存、网络设备等领域。
为解决供应链挑战,英伟达团队正在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紧密协作,逐步缓解瓶颈问题。例如,GB200和Ultra产品线预计将在2025年晚些时候实现产能增加。
训练模型的复杂性、新的扩展定律以及测试时间计算的需求,预计将继续推动对GPU计算能力的长期需求。摩根大通指出,随着推理和长期思考在AI推理应用中的份额增加,测试时间的计算变得至关重要。
英伟达的解决方案在系统集成性、软件堆栈、生态系统以及易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种全面的系统解决方案使其在性能上优于定制ASIC解决方案。摩根大通预计,企业、垂直市场以及主权客户将继续青睐英伟达的技术。
代理AI被认为是英伟达企业客户需求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为了加速代理AI的应用,英伟达推出了针对特定业务场景的Blueprints解决方案,例如呼叫中心、欺诈检测和风险管理。报告估计,这一领域将对企业和垂直客户收入的增长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在2025年CES展会上,英伟达推出了下一代Blackwell GeForce RTX 50系列产品,其性能较上一代提升约2倍。同时,英伟达还发布了专注于AI项目的小型超级计算机Project Digits。摩根大通表示,这些举措展示了英伟达在高端游戏及AI PC领域的强势地位,并为其从高端游戏市场扩展到消费市场提供了良机。
摩根大通对英伟达的评级为“增持”,目标价为170美元。
根据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报告显示,由于人工智能蚕食了目前由人类完成的工作,全球银行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裁员多达20万工作岗位。
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接受BI调查的首席信息和技术官表示,他们平均预计将裁减净3%的员工。
撰写该报告的BI高级分析师Tomasz Noetzel表示,后台、中台和运营部门可能面临最大的风险。随着机器人管理客户端功能,客户服务可能会看到变化,而了解客户的职责也会变得脆弱。他表示:“任何涉及常规、重复性任务的工作都有风险。但人工智能不会完全消除它们,而是会导致劳动力转型。”
在93名受访者中,近四分之一的人预计总员工人数将下降5%至10%。BI调查的同行集团包括花旗(C.US)、摩根大通(JPM.US)和高盛(GS.US)。
调查结果表明,该行业发生了深远的变化,进而提高了收益。BI的数据显示,2027年,随着人工智能推动生产力的提高,银行的税前利润可能会比以往高出12%至17%,总利润将增加1800亿美元。十分之八的受访者预计,在未来三到五年内,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使生产力和创收至少提高5%。
在金融危机之后,银行花了数年时间对其IT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以加快流程并削减成本,他们一直在纳入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工具,以进一步提高生产力。
花旗在去年6月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人工智能在银行业取代的工作岗位可能比其他任何行业都多。花旗当时表示,整个银行业约54%的工作都有很高的自动化潜力。
尽管如此,许多公司强调,这种转变将导致角色被技术改变,而不是完全被取代。负责摩根大通人工智能工作的Teresa Heitsenrether在去年11月表示,该行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迄今为止增加了就业机会。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Jamie Dimon在2023年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可能会显著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即使它会消除了一些职位。Dimon当时表示:“由于科技的发展,你的孩子将活到100岁,而不会得癌症。而实际上,他们可能每周工作三天半。”
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企业在2024年削减了招聘计划,新增员工计划规模达到了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Challenger,Gray&Christmas的月度数据显示,去年各公司宣布计划招聘769953名员工,为20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裁员也有所增加,雇主计划裁减761358个职位,比2023年增加5.5%。
周四的报告基于最近的数据,显示劳动力需求放缓,因企业在1月白宫换届前仍持谨慎态度。
该报告背后的高管培训公司高级副总裁Andrew Challenger表示:“招聘速度放缓反映了经济状况的持续不确定性,以及雇主对扩张的谨慎态度。虽然某些行业正在加快招聘,但由于市场波动和新政府的影响,其他行业仍犹豫不决。”
去年裁员最多的是科技公司,宣布裁员近13.4万人。尽管如此,这一数字仍比2023年减少了20.3%。
报告称,在向电动汽车转型和供应链持续中断的背景下,医疗保健行业裁员5.16万人,汽车行业裁员约4.82万人。
“市场/经济状况”是2024年裁员最常见的原因,影响了约15万个职位。其次是“成本削减”,影响了超过14.8万人。
Challenger表示:“由于技术的快速进步和经济状况的变化,2024年公司经历了非同寻常的变化。大多数雇主预计,新一届政府将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这将导致短期内各个行业的招聘放缓和裁员增多。”
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如果一切进展顺利,2026年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产量将增加10倍。受此消息影响,人形机器人板块午后异动拉升。而在此前,黄仁勋在CES 2025上再次强调人形机器人的GPT时刻到来。目前,中国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显著进展,不少企业积极布局,并发布产品。华安基金表示,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迎来内部政策+外部巨头共同催化,进入中国国内外整机厂商双轮驱动阶段。
马斯克再“画饼”,产业迎密集催化
1月9日,美股大数据报道称,据“Tesla Owners Silicon Valley”当地时间周三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的消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连线采访中表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将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产品。人人都会想要拥有至少一个机器人……除非有人藏了什么(先进技术),否则我敢说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精细的机器人,手部有22个自由度,看起来就像人类的手。
同时,马斯克对人形机器人做出了产能规划,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生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初期这些机器人将在特斯拉工厂内测试。如果一切进展顺利,计划在2026年将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产量增加10倍。也就是大约5万-10万台;后年(2027年)将进一步提高至10倍,也就是50万台起。
而在一天前,马斯克刚刚于个人直播中表示,可能在几周后推出Optimus更新,进展非常顺利,团队表现很棒。
此外,在CES 2025上,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总裁黄仁勋再次强调人形机器人的GPT时刻到来。人形机器人有望通过Apple Vision Pro演示任务,通过模拟快速生成训练数据。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随着人型机器人迈向高度系统整合,并有望从工业场景走进家庭生活,前端的AI模型训练将更为关键,以满足更多后端理解与互动需求。预估含AI训练、AIGC解决方案在内的全球机器人大型语言模型市场,有望于2028年超越1000亿美元,且从2025至2028年之年复合成长率将达48.2%。而英伟达在CES 2025上推出内含生成世界基础模型的Cosmos平台,可望成为重要的市场动能。
受到近期消息面上密集催化的影响,人形机器人指数1月9日午后异动,最终收涨1.73%。个股方面,兆威机电(003021.SZ)、弘讯科技(603015.SH)强势涨停,胜宏科技、凯尔达、步科股份等涨幅居前。
产业快速发展,企业积极布局
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显著进展,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不少企业积极布局,并发布产品。
2025年1月7日,傅利叶宣布完成E轮融资,融资金额约8亿元。投资方为具有上海国资背景的国鑫投资、浦东创投、张江科投、沙特阿美旗下的Prosperity7 Ventures等。
2023年,傅利叶推出了首款人形机器人GR-1;2024年9月,傅利叶发布新一代通用人形机器人GR-2;GR-1和GR-2主要覆盖医疗康复、学术科研、导览咨询等应用场景。
2024年12月26日,广汽集团推出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采用行业首创可变轮足结构,未来有望应用于安防、康养、汽车后市场、物流及教育等领域”。
同日,矩阵超智正式推出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MATRIX-1,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小规模量产。
2024年12月13日,比亚迪官微发布消息称,比亚迪具身智能研究团队开始招聘。目前团队已开发完成工艺机器人、智能协作机器人、智能移动机器人、类人型机器人等;此外,比亚迪还参与了对上海智元机器人的投资。
2024年12月2日,魔法原子展示了旗下人形机器人MagicBot进驻工厂产线展开训练作业的进展,并计划在2025年交付数百台量产版MagicBot”。2026年交付量将达到千台级别。
优必选此前于2024年6月宣布与东风柳汽达成合作,其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已经进入东风柳汽的总装车间中进行工作,执行包括门锁质检、车灯盖检测、安全带检测以及贴车标等任务”。 2024年10月14日,优必选正式发布新一代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并宣布已进入比亚迪工厂实训。截至2024年10月,Walker S已获得来自车厂超500台的意向订单。
后市怎么看?
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后续发展,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十大趋势展望》中显示,未来人形机器人将突破复杂地形行走的困难,有望适应为人类搭建的斜坡、阶梯、门槛等复杂地形和狭窄环境,实现稳定、自适应、抗干扰行走;在下半身抖动的情况下,将通过双臂协作,使用人类的工具和装备,完成高性能操作任务。
《人形机器人十大趋势展望》中还提到,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预计将接近27.6亿元人民币,而到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50亿元,占据全球市场的32.7%。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未来几年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美股投资网研究表示,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经过技术积累+政策刺激,复合影响因素的传导效应开始显现。2025年,厂商相继入场机器人本体制造,大厂持续布局AI大模型,全行业加速人形产链建设和商业化、量化落地,上游需求等待放量,维持对人形机器人行业“增持”评级。
华安基金表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业,有望迎来内部政策+外部巨头共同催化,进入国内外整机厂商双轮驱动阶段。
美股投资网获悉,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公司Absci(ABSI)获得了AMD(AMD)以私募股权投资 (PIPE) 形式进行的2000万美元投资。
截至发稿,Absci盘前涨46.58%,报4.50美元。
Absci还宣布与AMD进行战略合作,部署后者的Instinct™加速器和ROCm™软件。这笔投资有望帮助AMD增加其人工智能芯片在医疗保健领域的使用。
对Absci的投资是AMD首次尝试通过其人工智能芯片进入生命科学领域。Absci将转向更多地使用AMD的GPU。
这家生物技术公司将利用这笔投资的资金继续构建其人工智能模型,并继续致力于其内部药物开发工作。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联储最新的会议纪要显示,与会者普遍预计通胀将逐步回落至2%的目标,但也提到,潜在的贸易和移民证策变化可能会延缓这一过程,导致通胀回落的时间比之前预期的要更长。
因此,大多数与会者认为,在12月的会议上,下调证策利率目标区间25个基点是合适的,这意味着美联储可能已接近放慢宽松步伐的时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者在通胀压力和降息预期之间持续做出权衡,市场情绪出现波动。
同时,特朗普计划利用紧急权力为其拟议的高额关税提供法律基础的消息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随着他的就职日临近,市场已开始为可能出台的一系列证策举措和行证命令做好准备。
美股市场全天震荡不安。截至收盘,道指小幅上涨0.25%,标普500轻微上涨0.16%,纳指则小幅下跌0.06%。
英伟达盘后急跌。拜登在离任前几天,计划对英伟达公司AMD 等公司的AI芯片出口实施新一轮限制,这是他为防止先进技术落入中帼和鹅螺丝之手而做出的最后努力。
尽管大盘环境这么差,但是2025年我们挖掘的最有潜力的10只美股中的 CLS 仍旧逆势上涨4.58%
文章回顾:
2025年最有潜力10只美股【中集】不为人知的AI公司!【深度调研】
此外就在前天,根据美股大数据StockWe.com 扫描PLTR巨量444万美元看跌期权大单,而DAL出现689万美元巨量看涨大单
美股投资网认为PLTR 公司严重高估,预计会出现一波回调,毕竟PLTR的市盈率PE高达 381,英伟达才59,谷歌才26
VIP社群截图
PLTR 出现见顶信号,在高位连续大跌3天,该看跌期权PUT涨了30%!
量子计算机泡沫终于破了!
周三,散户热衷的投机股票遭遇剧烈抛售,整个市场陷入一片惨烈氛围。
此次抛售风暴的导火索是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拉斯维加斯CES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他指出,真正“有用”的量子计算机可能还需要几十年时间才能实现,并给出了“15-20年”这一相对保守的预期。
黄仁勋的言论明显打击了市场对量子计算的过度乐观情绪,也令量子计算的商业化进程再次被推迟。
在这一背景下,量子计算概念股遭遇大幅下跌。QUBT跌幅超过49%,RGTI下跌48%,QMCO暴跌30%,IONQ和QBTS分别下跌45%和48%。
实际上两周前,美股投资网就发布过视频,警告过量子计算机目前就是一个大泡沫,连技术实现和商业使用还有很多一段距离。
此外,QUBT在股价接近历史最高点时宣布以每股12.25美元增发816万股股票,计划筹集1亿美元用于量子计算技术研发。增发股票通常会稀释现有股东的权益,导致每股收益(EPS)下降,因此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悲观看法。
尽管公司宣称将继续在光子学、薄膜铌酸锂等领域扩展研发,但量子计算技术目前仍局限于实验应用,市场的高期望未必能得到兑现。
虽然量子计算领域近期有一些积极的催化剂,例如谷歌推出的“Willow”量子芯片,能够在不到5分钟内完成传统超级计算机需要10-25年才能完成的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量子计算已能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当前的量子计算平台仍局限于入门级的启发式应用,如医药生物研发和物理实验项目,无法充分展示其真正的潜力。而且,技术瓶颈依旧是量子计算的最大挑战,尤其是在量子态的精准和稳定控制方面,量子纠缠的实现还远未成熟。
与此同时,散户投资者因杠杆效应放大了风险。在股市上涨时,他们的收益倍增,但在暴跌时,损失也同样迅速放大。
瑞穗证券董事总经理Farzin Azarm表示:“今天是散户的清算日,许多投机股的头寸正在被强制平仓。”
此外,Interactive Brokers创始人Thomas Peterffy在去年12月的高盛会议上指出,其平台上的保证金贷款在过去三个月增长了16%,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FTSE-Russell美国高空头仓位指数在周三下跌超过5%,创下自2021年“MEME股热潮”以来最糟糕的开年表现。
除了量子计算股外,涉及核能、加蜜货币和自动驾驶等领域的热门股票也普遍遭遇抛售,NNE和SMR分别下跌11.24%和9.30%。
低价股的表现尤为惨烈,XTIA大跌55.74%,一天前还上涨了30%,如今每股仅值5美分。散户在这一轮抛售中承担了最大的压力,占据了过去两周美股交易量的55%。尤其在纳斯达克交易量飙升至近140亿股,创下自199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市场的投机情绪愈发高涨。
加蜜货币市场也出现过热现象,比特毕价格突破10万美元,“Fartcoin”这一代毕市值超过10亿美元,甚至超越了某些上市公司。由此可见,市场中的投机泡沫仍未完全破灭。MSTR的股价也成为市场过度投机的象征,虽然其股价自11月高点回落,但仍高于其资产净值,突显出市场对部分公司估值的过度膨胀。
本周以来,标普500、纳指和道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市场仍处于剧烈波动中,特别是在利率上升的背景下,投机性股票的估值受到质疑,风险逐渐显现。
总体来看,尽管量子计算等高风险板块曾一度吸引大量散户投资者,但随着技术瓶颈和市场情绪的变化,投机性股票的暴跌可能仅是市场调整的开始。
美国硅谷成立15年的美股投资网,VIP社群人数超过20000人,加入我们团队和我们一起在美股市场中并肩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