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今天大跌5%的原因是,中国对先进芯片实施的新能源法规可能影响该公司销售,此外,根据美股投资网获悉,今天机构TD Cowen的分析师们表示:微软已经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上抛弃任何新的、设计耗电量达到2 GW的数据中心项目。
TD Cowen分析师透露,微软已取消在美国和欧洲规划的新数据中心项目,总功率达2吉瓦。这一决定令市场对AI资本支出的可持续性再添疑虑,部分投资者甚至开始担心科技行业是否正在步入新一轮产能过剩周期。
TD Cowen分析师Michael Elias、Cooper Belanger和Gregory Williams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微软近半年以来不断调整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包括取消租约、推迟新建项目。与此同时,谷歌和Meta已接手微软在欧洲放弃的一部分产能,进一步印证了数据中心市场可能出现过剩的迹象。
“我们仍然认为,租约取消和产能调整反映出数据中心供应过剩,与当前的需求预测相比,市场存在显著的供需失衡。”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微软并非首次释放这一信号。今年2月24日,TD Cowen就曾报告称,微软取消了多项数据中心租赁协议,总涉及功率数百兆瓦,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那个时候,市场便已开始担心,这仅仅是微软削减资本支出的开始,其他科技公司或许也会紧随其后。
本周早些时候,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蔡崇信警告称,全球范围内的AI数据中心建设可能正在形成泡沫。随着科技公司、投资基金以及其他机构纷纷投资建设AI服务器基地,不少项目的建设并没有明确的客户需求,资金的涌入明显超出了实际需求。
“我开始看到某种泡沫的迹象。”蔡崇信表示,“当人们在没有明确需求的情况下盲目建设数据中心时,我开始感到担忧。”这番话无疑为整个行业的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相反,OpenAI作为行业的关键玩家,正在以不同的方式继续扩大其数据中心建设的规模。
根据报告,OpenAI已开始通过与第三方数据中心提供商合作,获取更多的计算资源,而不再单纯依赖微软等传统云服务商。这一策略的变化不仅表明OpenAI对未来需求的巨大预期,同时也意味着它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逐渐独立,或将成为自建数据中心的行业先锋。
此外,OpenAI正计划建设多个“星门”项目,每个项目的容量可达到800MW至1.5GW,预计其长期数据中心需求将达到6GW以上。为此,OpenAI正在从其他超大规模运营商招聘具有数据中心建设经验的专业人才,这表明其可能在未来几年逐步过渡到自建数据中心。美股投资网分析认为,OpenAI的快速扩展可能在短期内推动市场需求的上升,进一步加剧竞争。
TD Cowen报告还指出,超大规模运营商在重新设计数据中心,以支持更高机架密度的过程中,设备采购的决策也随之推迟。微软、谷歌等公司都在推进液冷技术的应用,以提升数据中心的效率和密度。然而,这一转型导致设备订单的延期,使得数据中心设备供应商面临短期的供应链压力。尽管需求依旧存在,但设备订购的推迟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剧了供应商的挑战,尤其是在2025年上半年,可能会对设备订单量产生负面影响。
从微软的投资回调来看,科技行业的AI投资逻辑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过去几年,数据中心和AI基础设施的投资几乎是无限制的,企业纷纷加大对AI的投入,推动了大规模扩展。然而,随着供需失衡逐渐显现,行业开始回归理性,投资者和公司需要更加精细化地规划资本支出。特别是对于未来几季的资本开支预测,市场将密切关注谷歌、Meta、亚马逊等巨头是否也会采取类似微软的收缩策略。
如果更多公司选择收紧资本支出,科技股的估值逻辑可能会面临调整,市场对AI产业的过度依赖可能会被重新审视。虽然AI技术依然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从“无上限扩张”到“精细化投资”的转变,标志着行业从过度投资向更可持续增长的路径过渡。
随着科技巨头们意识到DeekSeek能大幅度减少芯片的算力和电能的消耗,巨头们开始减少新的投入,对英伟达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算力需求减少:微软的数据中心是英伟达GPU的重要客户之一。项目的暂停可能意味着对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服务的需求减弱,从而影响英伟达的销售。
市场竞争加剧:如果微软减少投资,其他云服务提供商可能会趁机扩大市场份额,英伟达需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成本控制压力: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高昂,微软的决定可能促使英伟达在研发和生产上更加注重成本控制,以满足客户在经济环境不稳定时的需求。
技术方向调整:微软的策略变化可能促使英伟达重新评估其产品和服务的方向,尤其是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领域。
合作与创新机会:虽然短期可能面临挑战,但长期来看,英伟达也可以考虑与微软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例如优化现有数据中心的计算效率。
总体而言,这一决策可能会对英伟达的短期业绩造成压力,但也可能促使其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战略上进行调整。
美股投资网获悉,谷歌(GOOGL)研究量子计算机的一位高管表示,他相信,该技术距离实际应用只有五年的时间。谷歌量子人工智能硬件总监Julian Kelly告诉表示,量子计算机可能能够进行尖端物理学研究,并有可能产生新的数据。Kelly在周二播出的一次采访中说“我们认为,我们距离真正的突破还有大约五年的时间,这种实际应用只能在量子计算机上解决。”
去年12月,谷歌宣布在纠错方面取得了突破,该公司表示,这为量子计算机的工作提供了一条途径,此后量子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与此同时,微软在2月份发布了一款名为Majorana的新型量子计算芯片。微软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表示,该公司必须创造一种“全新的物质状态”才能让芯片发挥作用。谷歌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有105个量子比特,即量子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专家们表示,有用的应用将需要100万或更多的量子比特。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量子计算机一直是物理学家和科学家的梦想。传统计算机是基于中央处理器或图形处理器的,比特要么是0,要么是1,而量子量子比特是基于概率开启或关闭的。
Kelly指出,量子计算机讲量子力学——它们可以在最基本的层面上了解宇宙的运作方式,这项技术的第一个应用可能包括使用该系统模拟尖端物理。他补充说,这包括“一些传统计算机无法实现的系统领域”,目前的人工智能模型根本无法在量子计算机上工作。
Kelly说“你能想到的量子计算机的一个潜在应用是产生新的和新颖的数据。”
近几个月来,量子计算领域也受益于对英伟达(NVDA)生产的人工智能芯片的关注,投资者正在寻找另一种下一代处理器,这种处理器可能会引发与最近一波人工智能投资浪潮中图形处理单元类似的热潮。
英伟达不生产量子处理器,但该公司上周举办了量子日活动,来自12家领先量子公司、亚马逊(AMZN)和微软(MSFT)的代表讨论了这项技术的潜力。
今年1月,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对未来15年内有用的量子计算机是否会上市表示怀疑。这些言论导致几家上市量子公司的股价下跌。黄仁勋上周收回了他1月份的评论,称其是“错误的”,但他仍然表示,他认为科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黄仁勋称“当然,量子计算有潜力,我们都希望它能产生非凡的影响。但这项技术非常复杂。”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对于进行美国国会预算医疗补助(Medicaid)相关交易的投资者,德意志银行建议买入上市医院股;一旦预算政策变得更加清晰,医院类股就会出现反弹,因为没有参议员表示支持削减医疗补助福利。
该板块指数已从去年9月的最高点下跌了约19%。HCA Healthcare Inc.(HCA)、Tenet Healthcare Corp.(THC)和Universal Health Services Inc.(UHS)的股价一直承压,因立法者考虑大幅削减开支,包括削减医疗补助(Medicaid)等覆盖低收入美国人服务的安全网项目。在分析师Pito Chickering看来,一旦预算政策变得更加明朗,医院类股就会因抛售而出现反弹。
他在周二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这些股票实际上是死钱,在一个狭窄的区间内交易。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们预计联邦预算会越来越清晰,这将使投资者相信,医疗补助计划的最坏情况不会发生。”
自疫情以来,所有医院都在成本上升和劳动力短缺的重压下苦苦挣扎,导致许多非营利机构关闭。医疗补助计划是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削减该计划的前景进一步令该集团承压。但在Chickering看来,医院股的暴跌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没有参议员表示支持削减医疗补助福利,而且随着2026年中期选举的临近,这种情况不太可能改变。
尽管如此,他指出,由于许多非营利组织的利润率很低或为负,“取消医疗补助计划可能会导致美国医院的很大一部分陷入困境”。最终,尽管Chickering预计目前的政策基准将是“阻力最小、结果最有可能的路径”。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美国科技巨无霸亚马逊(AMZN)的股票交易价格以及整体估值正开始显现出“低价优惠”的特质——这个鲜少与其关联的词汇如今却成为市场焦点。该公司近期股价跟随美股三大指数显著下跌叠加长期盈利增长的确定性预期,使其估值降至1997年上市以来罕见出现的历史低位水平。这在整体市场疲软背景下,可能有效抑制进一步下行空间,并且其在云计算以及AI算力平台与完善AI开发者生态的业内领军地位,或将推动亚马逊股价步入大幅反弹轨迹。
来自Prime Capital Financial的投资组合经理Clayton Allison表示"无论是相对科技板块还是亚马逊无比庞大的电商业务所处的零售同业,亚马逊当前的估值倍数都极具投资吸引力。考虑到其多重长期增长动能,这堪称美股绝佳的投资机遇。”
尽管科技股估值在近期抛售中普遍大幅坍缩,但是亚马逊的市盈率仍呈现出显著的历史低位特征。该股目前的远期市盈率约27x,较十年均值折价近半,更是低于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WMT)和 Costco Wholesale Corp.(COST)等曾经估值更低的零售行业领军者们。相较数年前估值规模数倍于苹果(AAPL)的震撼高估值局面,如今亚马逊反而出现大幅折价。
估值大幅下修源于亚马逊近年聚焦云计算与电商业务经营效率提升与成本削减,推动盈利能力显著改善,但是营收增长空间被制约。在短期内,该股受到的股价与估值打击主要是由于更广泛的市场抛售所造成——即特朗普政府持续施加的关税威胁重创美国消费者与企业信心,抬高美国通胀预期与经济衰退预期,进而持续引发美股抛售浪潮。
亚马逊股价年内下跌大约6%,连续七周收跌创2022年5月以来最长连跌纪录。虽然今年股价表现跑输涵盖全球最顶级科技公司的纳斯达克100指数,但其股价表现略优于跟踪“美股七巨头”的综合指数(即Bloomberg Magnificent 7 Index)。
所谓的“美股七巨头”(即Magnificent Seven),指的是苹果、微软、谷歌、特斯拉、英伟达、亚马逊以及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它们乃标普500指数屡创新高的核心推动力。放眼整个美股,七大科技巨头自2023年以来乃领涨整个美股的最核心力量,它们凭借布局AI带来的无比强劲营收、坚如磐石的基本面、多年以来持续强劲的自由现金流储备以及不断扩张的股票回购规模,吸引全球范围的资金蜂拥而至。
但是自今年以来,尤其是DeepSeek-R1横空出世之后,七巨头领涨美股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这些科技巨头的股价表现基本上大幅跑输标普500指数,成为拖累整个美股走势的最核心负面催化剂,投资者们开始强烈质疑美国科技巨头们高估值以及近两年来对于人工智能堪称狂热的AI烧钱计划是否合理。在3月10日,占标普500指数以及纳指高额权重的“美股七巨头”市值合计蒸发超8300亿美元,创下七巨头累计单日市值损失最高纪录。
华尔街看好亚马逊股价即将开启“大反弹”
华尔街分析师们对亚马逊电商与云计算+AI业务(AWS)驱动的业绩大幅扩张预期仍近乎一致看好,彭博追踪的分析师中超95%给予亚马逊“买入”评级,当前股价较分析师们平均目标价折价逾30%。
来自Monness Crespi Hardt & Co.的分析师Brian White近期重申对于亚马逊的“买入”评级以及高达265美元的12个月内目标股价,指出亚马逊盈利能力在云计算与AI预期驱动下尚未达长期潜力水平。“其在电商、云计算业务(AWS)、数字媒体、广告、Alexa、机器人、AI算力平台等领域的增长路径极具吸引力。”这位分析师表示。截至美股周二收盘,亚马逊单日股价上涨1.21%,收于205.710美元。
亚马逊最新推出的基于AI升级版语音助手Alexa被视作长期业绩增长新引擎。华尔街分析师们普遍预计亚马逊2025年整体营收增速9.6%,2026年将升至10.4%,推动净利润率从2025年的15%显著提升至2026年的20%。
云计算与AI生态平台,则是华尔街分析师看涨亚马逊未来股价涨势的核心因素,这也是为何华尔街最高目标价高达300美元。
亚马逊与微软(MSFT)这两大云计算领军者全面聚焦于布局与生成式AI相关的B端以及C端应用软件开发者生态,旨在全面降低各行各业非IT人士开发AI应用的技术门槛,以及提供强大的云端AI算力平台,尤其是云端AI推理算力资源。提供类似AI应用软件开发平台的软件巨头还包括中国云巨头阿里巴巴(BABA)以及美国“蓝色巨人”IBM(IBM),ServiceNow也具备类似的一站式开发平台。
亚马逊AWS在云计算领域的市占率遥遥领先其他参与者,这也使得AWS推出的AI应用软件开发生态——Amazon Bedrock吸引庞大的企业客户以低技术门槛模式一站式开发各类AI应用。第四季度亚马逊云计算业务部门AWS营收同比增长19%至288亿美元,在Amazon Bedrock与云计算核心业务(Iaas+SaaS)联合推动之下,该云计算业务部门营收同比增速已经连续6个季度加快。
短期干扰因素仍然存在
但对于一些投资立场较谨慎的投资者们来说,短期阴云犹存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与美国经济不确定性预期正压制消费支出与AI+云服务渗透率。
此外,DeepSeek横空出世推动的“美国AI算力过剩预期”仍在持续发酵,亚马逊管理层宣布今年将投入约1000亿美元,重点建设数据中心等AI基础设施,一些投资者担忧亚马逊激进的AI算力支出可能导致算力资源过剩,并且如此庞大的支出规模将影响利润预期,毕竟在当前的低迷宏观经济预期下美国AI创收路径仍然模糊。
投资者们可谓日益关注巨额AI投资何时转化为实质回报。来自LPL Financial的宏观策略主管Kristian Kerr指出“年初的科技股过热情绪虽已降温,但在经济前景不明朗时期,基本面相对优势或估值吸引力难以单独推动持续的反弹浪潮。”“人工智能层面,我们需要更多的清晰前景,才能实现可持续的更高股价。”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尽管美股科技股普遍遭遇抛售,但“蓝色巨人”IBM(IBM)的股价目前仍接近52周高点。在2025年达到265美元的峰值后,IBM股价回落至243美元左右,但在过去一年中仍上涨了30%。这一飙升让华尔街对IBM的转型感到兴奋,其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押注预示着美好的未来。但也有部分分析师对IBM持怀疑态度。
TipRanks认为,IBM的基本面表现不佳,因为其财务状况和增长与炒作不符。华尔街顶级分析师目前对该股看法不一,瑞银分析师Daniel Vogt甚至预计IBM年底前股价将跌至160美元左右。
TipRanks列出了坚决看空这家老牌IT巨头的三大理由
股息失去吸引力
长期以来,IBM一直是关注收益的投资者的首选,该公司连续25年提高股息,这一壮举为其赢得了股息贵族的地位。然而,这一传统正在失去光彩。近年来,IBM的年度股息“上调”只不过是象征性的姿态。在过去的四年里,每次股息上调仅为每股1美分。IBM的年度股息增长缓慢,增幅低于1%。
股息的小幅增长并没有跟上通胀的步伐,更不用说跟上股价的大幅上涨了,股息收益率降至2.8%,接近10年来的最低点。而在过去,股息收益率达到4-5%。这只股票的上涨基本上已经扼杀了它对寻求收益者的吸引力。IBM仍然戴着股息贵族的王冠,但它已经告别黄金时代了。
营收增长疲软
在TipRanks看来,营收增长疲软是抛售IBM的最大原因。IBM营收增长多年来一直乏力,与蓬勃发展的科技行业形成鲜明对比。去年,该公司的营收增长率仅为1.4%,5年平均年销售额增长率仅为1.7%。这种缓慢的增长速度几乎赶不上通胀,显然反映出该公司正在努力寻找发展动力。TipRanks将IBM营收增长乏力归因于三大关键因素。
首先,IBM的核心业务部门正在走下坡路。随着当前产品周期的成熟,其大型主机硬件已经陷入困境,近几个季度的销售额急剧下降。同样,曾经是摇钱树的咨询部门也陷入停滞。随着需求疲软,IBM的最新报告显示,咨询营收基本持平(下降0.5%)。
IBM转向云和人工智能等高增长领域的进展令人有些失望。它的云计算市场份额徘徊在个位数,远逊于AWS和Azure等巨头。IBM管理层甚至承认,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热议没有真正转化为新的销售;这更像是对现有客户预算的重新调整。
最后,IBM缺乏大胆的、创新驱动的营收驱动因素。过去的改革,如上世纪90年代向软件的过渡,推动了增长。然而,现在的IBM依靠的是渐进式的调整和收购,比如Red Hat,而不是改变游戏规则的突破。
估值过高且上涨空间较小
IBM估值过高,尤其是在其增长前景不佳的情况下。事实上,IBM的股价涨幅已经远远超过了其每股收益的增长,目前该股的市盈率约为23倍。因此,可以说投资者似乎是在为IBM的品牌和稳定性买单,而不是为切实的进步买单,这导致股价涨势超出了其业绩应有的水平。
更令人担忧的是IBM的584亿美元债务负担。如此庞大的债务负担限制了灵活性,阻碍了IBM的盈利前景。虽然近年来已经进行了一些去杠杆化,但按照这种速度,IBM需要几十年才能达到净现金头寸,这表明其资产负债表的负担有多重。
分析师怎么看?
总体而言,华尔街分析师予IBM“适度买入”评级,平均目标价为260美元,较当前股价高出4%。
在TipRanks看来,IBM百年的声誉和忠实的投资者基础无法掩盖其日益恶化的基本面。IBM曾经是股息贵族,但其收益率和增长都已放缓。尽管科技业蓬勃发展,但IBM营收依然停滞不前,其高估值与温和的前景不符。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不佳,使IBM成为低收益、低增长、高价的押注。
因此,TipRanks认为现在卖出IBM股票可以锁定收益,并在IBM股价接近高点时将资本重新配置到更有利的机会中。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当其他大型科技公司纷纷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上投入重金时,苹果公司(AAPL)却一直置身事外,选择避开资本支出的激增。但如今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苹果意识到自己需要投身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领域的竞争。
Loop Capital分析师阿南达·巴鲁阿周一晚间透露,苹果正在订购价值约10亿美元的英伟达(NVDA)GB300 NVL72系统。他在给客户的报告中指出,这相当于约250台服务器,每台服务器价格在370万美元至400万美元之间。
巴鲁阿称,苹果正与服务器制造商戴尔科技(DELL)和超微电脑(SMCI)合作,打造用于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大型服务器集群。
他表示“苹果正式加入大型服务器集群生成式人工智能竞赛……超微电脑和戴尔是其关键的服务器合作伙伴。虽然我们仍在全面了解相关背景,但这似乎有望成为一个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LLM)集群。”
巴鲁阿认为,苹果战略的转变是由于其搭载人工智能的Siri数字助理在推向市场过程中遭遇了难题。苹果已无限期推迟新Siri的发布。去年6月,苹果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展示了Siri的人工智能功能,曾希望能在今年年初推出。
据报道,由于在发布人工智能功能方面遇到困难,苹果对其高管团队进行了调整。一位高管称这些延迟和失误“难看”且“尴尬”,因为苹果此前一直在电视广告中宣传其人工智能能力。
在周二美股市场,苹果股价上涨1.4%,收于223.75美元。与此同时,英伟达股价下跌0.6%,至120.69美元。戴尔股价下滑1%,至98.82美元,超微电脑股价下跌2.6%,至40.64美元。
Loop Capital对苹果股票的评级为“中性”,对英伟达、戴尔和超微电脑的评级为“买入”。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大华继显与花旗近期发布研报,均给予慧择(HUIZ)“买入”评级,目标价分别为6.40美元和7.20美元。两家机构均认为,尽管成本压力影响短期利润表现,但公司基本面稳健,国际业务扩张前景广阔,股价仍被低估。
营收增长强劲,海外市场贡献提升
慧择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达2.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2%,主要得益于首年保费(FYP)的增长和佣金率的提升。其中,首年保费同比增长33.3%至5.579亿元,终身寿险、长期健康险和短期保险产品的FYP分别增长76%、2%和23%。与此同时,受续保保费下降41.3%的拖累,总保费(GWP)同比下降16.3%至10.43亿元。
国际业务方面,慧择在第四季度的营收占比达到38%,全年贡献总营收的18%。公司已完成对越南保险科技平台Global Care的收购,并计划在2025年进入新加坡和菲律宾市场,目标在2026年将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0%。
成本压力短期影响利润,管理层预计2025年盈利
尽管营收增长稳健,但运营成本及费用同比增长36.3%,导致慧择2024年Q4录得非GAAP净亏损130万元人民币,全年非GAAP净利润840万元人民币,低于市场预期。毛利率同比下降7.6个百分点至34.7%,主要受客户获取成本上升影响,同时运营费用占收入比例上升至40.7%。
不过,管理层强调,成本上升属短期现象,并预计2025年将通过代理渠道费用优化及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实现中等个位数的净利润率。此外,国内业务综合佣金率已见底,佣金费用合理化规定将在2025年年中至年底在代理渠道实施,预计有利于经纪业务发展。
综合来看,慧择凭借其强劲的营收增长、国际市场拓展战略以及未来盈利改善预期,两家大行对其长期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均维持“买入”评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嘉楠科技(CAN)周三美股盘前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三个月和十二个月的未经审计财务业绩,财报数据显示,嘉楠科技Q4加密货币挖矿营收约为1530万美元,同比增长312.5%,开采了186个比特币,平均每比特币营收82174美元,Q4总营收达8,880万美元,超8,000万美元业绩指引目标,同比增长80.9%。
嘉楠科技Q4总销售算力约为910万TH/s,同比增长65.9%。Q4 净亏损收窄至9,290万美元,较2023年同期1.39亿美元改善33.2%NON-GAAP准则下的调整后EBITDA实现1,930万美元盈利,较2023年同期6,940万美元亏损显著改善。
嘉楠科技Q4基本和摊薄的每ADS亏损0.33美元,每ADS亏损程度略高于市场预期。相比之下,2024年第三季度每ADS的基本和摊薄净亏损为0.27美元,而2023年同期每股ADS的基础和摊薄净损失为0.77美元。
2024全年业绩方面,嘉楠科技全年总营收约2.693亿美元,较2023年2.115亿美元增长27.4%;全年的总销售算力约为2,600万TH/s,较2023年1,960万TH/s实现增长32.6%;全年加密货币挖矿营收约4,400万美元,较2023年3,400万美元增长29.6%;全年净亏损同比收窄39.7%至亏损2.498亿美元;NON-GAAP准则下的调整后EBITDA亏损同比收窄大约73.9%至亏损7,150万美元。
业绩展望方面,对于2025财年,该公司管理层维持其业绩指引目标,预计总营收将在9亿美元至11亿美元之间,市场普遍预期则为7.2513亿美元。对于2025年第一季度,该公司预计总营收大约为7500万美元,而市场普遍预期则约为9610万美元。对于2025年第二季度,该公司预计总营收将在1.2亿美元至1.5亿美元之间,指引区间中值不及市场普遍预期的1.4766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根据知情人士看到的一份文件,代理顾问机构股东服务公司(ISS)建议股东在4月17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投票赞成英国石油(BP)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连任。
过去五年,英国石油公司的股票表现落后于竞争对手壳牌和埃克森美孚,投资者将其部分归咎于该公司2020年的计划,即在削减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的同时,专注于发展其可再生能源业务。
在淡化了这一计划后,英国石油在上月的战略调整中加快了向碳氢化合物业务转移的步伐。
两名股东表示,持有英国石油近5%股份的维权股东埃利奥特管理公司(Elliott Management)已经会见了几位英国石油股东,试图就这家石油巨头的更多改革达成共识,这些改革可能包括削减成本和可能的领导层改组。
另一位英国石油维权投资者Follow This呼吁投票反对董事长海尔格•隆德的提议,称他应该让投资者在取消能源转型目标的问题上有发言权,其他关注气候变化的股东也持同样观点。
ISS表示“虽然一些股东可能希望有机会就公司的气候计划进行重大修改,但在ISS看来,不进行投票的决定并不构成治理的重大失败。”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导语:
距离4月2日关税生效仅剩最后倒计时,特朗普正在编织一张覆盖能源、汽车、医药等多领域的关税巨网。从可能飙升至50%的紧急关税,到针对委内瑞拉油气交易的"二级制裁",这场蓄势待发的贸易风暴已引发全球紧急避险。美股虽录得三连阳,但华尔街交易大厅弥漫的焦虑指数,正随着政策模糊性持续攀升。
周二,道指、纳指、标普500连续三日收涨,但资金流向监测显示防御性资产配置正在加速。高盛最新报告给市场泼下冷水:虽然白宫释放可能缩小关税范围的信号,但实际税率或达市场预期两倍,这意味着投资者可能低估了18%的潜在冲击。这种预期差在期权市场已现端倪,标普500波动率指数(VIX)的远期合约溢价扩大至年内新高。
标普500指数相对于黄金的比率已跌至自新冠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一趋势凸显了投资者对于避险资产的偏好,同时也给美国乃至全球经济敲响了警钟。今年3月标普500指数与黄金的平均比率降至约1.9倍,即需要1.9盎司黄金才能购买标普500指数。这一数据显著低于2024年12月的2.3倍以及去年2月创下的周期性峰值2.5倍
据美股投资网报道,特朗普正在考虑采取“两步走”的关税策略。首先,他们可能利用鲜少使用的紧急权力立即征收关税,同时对贸易伙伴启动正式调查。这一策略可能包括最高达50%的关税,并且特朗普有意立即出台针对进口汽车的关税,重新启动其第一任期内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国家安全调查。这种举措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波动性,而具体的关税实施方案和目标仍不明朗。
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官员正在讨论如何建立一个更稳固的法律框架,以支撑总统的“互惠”关税制度,同时也为计划中的减税筹集资金。此前有美股大数据报道称,特朗普计划于4月2日开始征收对等关税。周一,他誓言要对美国的贸易伙伴征收“实质性”关税,但同时又暗示可能“给很多国家特殊待遇”。特朗普的这种前后矛盾的表态反映出内部仍然存在关于如何实施新关税策略的分歧。
特朗普可能采取的具体关税方案包括多种选项。其中之一是征收高昂的临时关税,利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或《1930年关税法》第338条的紧急权力,对贸易伙伴立即征收最高可达50%的关税。此外,特朗普也可能在4月2日立即对进口汽车征收关税,重启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国家安全调查。特朗普周一曾表示,汽车关税可能会在“未来几天内”宣布。此外,还可能考虑使用《1974年贸易法》第122条,暂时征收最高15%的关税,为期最长150天,尽管该措施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然而,特朗普内部对于关税的实施存在意见分歧。尽管特朗普本人抱怨外国对美国的不公平待遇,官员更关注如何利用关税为减税筹集资金,而不是将其作为与外国谈判的筹码。这导致开始寻找法律手段,使总统能够迅速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关税。内部的主要决策者在方法上也存在差异。商务部长Howard Lutnick更倾向于通过批评贸易伙伴的贸易顺差和税收政策来施压,从而达成协议,而美国贸易代表Jamieson Greer则主张在实施关税之前先对贸易伙伴展开调查,以便重塑全球贸易格局。Greer的这种方法虽然更具法律依据,但可能需要长达六个月的时间才能见效。
各国采取行动
面对特朗普即将推行的关税计划,各国纷纷采取行动,试图获得豁免。英国正在考虑放松对美国科技公司的税收,以换取华盛顿的让步。欧盟贸易专员Maroš Šefčovič计划周二与Lutnick和Greer会面,各国都在努力避免受到即将到来的关税冲击。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一直充满不确定性,他曾宣布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等盟友征收严厉关税,但随后又在企业强烈游说下撤回,往往在几小时内政策就发生变化。
自上任以来,他已对所有钢铁和铝进口征收25%的关税,并对使用这些金属制造的一系列新产品加征关税。在欧盟表示将对金属关税采取同等措施后,特朗普又威胁对法国葡萄酒和其他酒精产品征收200%的报复性关税。
除了传统的关税措施,特朗普还宣布了一项新的“二级关税”政策。当地时间24日,他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表示,美国将对委内瑞拉的石油或天然气产品征收“二级关税”,任何从委内瑞拉购买石油或天然气的国家都将在与美国的贸易中支付25%的关税。这一政策类似于“二级制裁”,即对与被制裁国家有业务往来的第三方国家或个人实施金融惩罚。由于委内瑞拉的石油出口涉及美国、西班牙和印度等国,这项关税的影响范围可能相当广泛。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二级关税”是一种经济战的新策略,其执行方式尚不清楚。特朗普之所以选择关税而不是金融制裁,可能是因为特朗普本人曾表示,不愿意加速“去美元化”进程,他认为金融制裁可能会削弱美元的全球地位。因此,他更倾向于利用关税作为谈判工具,同时也能增加财政收入。财政部长贝森特曾表示,特朗普的关税策略可以分为三类:作为谈判筹码、抵消减税成本的创收手段,以及调整全球贸易格局,使其更加有利于美国。
美股市场对此做出了反应。周二,美股小幅收高,三大股指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上涨。本月早些时候,标普500指数一度跌入修正区间,显示出市场的波动性仍然较高。Elios金融集团创始人Jim Elios表示,市场修正的后半段已经开始,尽管仍有波动,但预计股市将继续上行。
随着4月2日关税政策生效的临近,市场开始对通胀上升和经济放缓保持警惕。尽管特朗普周一表示可能给予部分国家关税豁免,但他也强调某些行业(如制药和汽车)仍将受到关税的影响。特朗普将4月2日称为“解放日”,意味着他计划推行更具保护主义色彩的贸易政策,以打击他所认为“剥削”美国的贸易伙伴。
高盛警告称,特朗普的关税税率可能会远高于市场预期。尽管市场普遍认为4月实施的对等关税税率可能在9%左右,但高盛预计,实际税率可能是这个预期值的两倍。高盛的经济学家指出,特朗普一直将关税视为谈判工具,可能希望在谈判初期占据更强的主导地位。
市场的不确定性促使投资者更加谨慎。EBSI Private投资策略师Graham Chin表示,投资者仍在观望即将出台的关税政策,缺乏详细信息导致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黑石集团总裁Jon Gray也提醒投资者,不要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做出过度反应,而是要耐心观察政策如何演变,并从长期角度做出投资决策。
与此同时,美国企业界对经济前景也持悲观态度。据最新的季度CFO调查显示,58%的受访首席财务官预计美国经济将在2025年下半年步入衰退。企业资本支出计划降至三年最低水平,通胀顽固性和银行业信贷收紧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压力因素。摩根大通CFO杰里米·巴纳姆指出,成本压力正在侵蚀企业利润率,制造业订单也在持续萎缩。
美联储方面,美联储理事库格勒表示,货币政策目前定位良好,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利率稳定。她提到,近期经济数据出现疲软迹象,通胀回归目标的进展有所放缓,但整体政策仍具有抑制性。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下滑,以及房价因供应紧张而上涨,也表明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免费使用AI量化美股分析工具 美股大数据
浏览器打开官网 https://stockwe.com/Stock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