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bit Inc (NYSE:FIT) 公司于2015年6月19日登陆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实现上市融资的可穿戴设备公司。彼时,Fitbit开盘股价达到了30.4美元/股,较当时发行价20美元上涨了52%,公司估值达到62亿美元。
一时间,Fitbit作为智能穿戴市场的王者风光无限。然而,好景不长,这家以记录器产品名扬世界的新兴公司很快就遭到了来自巨头和各路竞争对手的挤压。前有高端市场的Apple Watch的不断施压,后面又有低端市场的小米手环穷追猛打,在AAPL的各种花俏功能和小米的性价比大战之下,Fitbit的处境越来越艰难,销售额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更别说丢失了智能穿戴的“铁王座”。
公司股价一路下挫,已经从发行初期的巅峰51美元跌到了目前的5.28美元/股
目前,公司股价一路下挫,已经从发行初期的巅峰51美元跌到了目前的5.28美元/股(截至最近收盘日报价),跌幅可谓触目惊心。仅2017年一年,公司股价就累计下跌达到21.99%,今年以来,也已累计下跌7.53%。
那么,Fitbit是不是可以作为一只垃圾股弃之不顾了呢?分析师们对于这只个股意见不一。根据FactSet的数据,在Fitbit的14位分析师中,有四位评级为买入,八位评级为持有,两位评级为卖出。平均目标价格为6.55美元,比目前水平高出24%。最新的评级是进入2018年以来,机构StifelNicolaus将Fitbit评级从卖出上调为持有,无独有偶,RothCapital也首次覆盖了Fitbit的评级报告,首次评级为买入,最新目标价为10.00美元。
根据FactSet的调查数据来看,分析师平均预计公司净亏损110万美元,Fitbit则预计每股亏损1至3美分,去年第四季度Fitbit每股亏损56美分。此外,分析师预计平均营收5.881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5.738亿美元。Fitbit预计营收为5.7亿美元到6亿美元。
其实,也许你对Fitbit还举棋不定,但尚不到要抛弃这只个股的地步。反而,在Fitbit将要推出最新一季度财报的当下,我们不妨来看看公司有何亮点。
看点一:新款智能手表Fitbit lonic
在Fitbit即将公布的财报中,市场重点关注其新款智能手表Fitbit lonic。这是Fitbit的第一款全面智能手表。这个假期是Fitbit Ionic发布的第一个季度。由于Fitbit正着手改进产品线,从运动手环转而更多地去专注于智能手表,因此这个季度Fitbit承担了一定的风险。
这款产品最大的看点是,它可以用血氧传感器侦测睡眠呼吸中止症,查看心律失常问题。Fitbit CEO詹姆斯·帕克(James Park)说,有些病人如果想诊断心房颤动问题,需要进行胸部扫描,价格很贵,Fitbit的这个产品可以替代扫描,降低成本,完成早期诊断任务。癌症研究者也已经广泛使用Fitbit数据。
根据在亚马逊(AMZN) 网站显示的订货情况,Fitbit lonic成交量非常活跃。很多用户在Instagram上留言,对该产品的超强电池供电表示赞赏。总体而言,市场对Ionic这款产品的认可度也很高,认为这款产品将是Fitbit公司的iPhone,这是因为这款产品并不仅仅是运动及健身设备,而且还能在健康和形体塑造方面有卓越的表现。从增强用户健康的角度看,这款产品的意义更大。
看点二:Fitbit在健康生态系统的发展
Fitbit近来在健康系统方面的发展不仅限于此一项产品。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近期一直在推动健康生态系统的发展。其中一项就是广受关注的:Fitbit宣布计划收购Twine Health.
Twine Health 是一家位于波士顿的初创公司,作为一个针对慢性病患者(包括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云医疗平台服务商,医生、营养师可以通过 Twine Health 的服务去追踪慢性病患者的身体数据。Fitbit表示,该公司“使平台,医疗人员,朋友和家人的护理团队能够轻松协作完成护理计划”。根据 CrunchBase 的信息,Twine Health 成立于 2014 年,截止目前共获得过 1000 万美元的融资。Fitbit 方面称,Twine Health 团队将被并入 Fitbit 的 Health Solutions Group.而此番对Twine的收购显示了公司想在健康服务这件事上深耕的意向,可以期待未来公司向医疗、健康服务更进一步的靠拢。
而且,近期Fitbit还向一家名为Sano的葡萄糖监测创企投资了600万美元,看起来这笔投资似乎是Fitbit更大计划的一部分。在这之前,Fitbit 还收购了Coin, Pebble和FitStar.
Sano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公司,一直致力于研发一种微创、连续式的葡萄糖监测仪,你可以将其像贴片一样贴在皮肤上。所谓微创葡萄糖监测,即意味着不抽血或只监测皮下的间质液,这也是世界上一些大型科技公司的趋势。Alphabet旗下的Verily表示,它正在研制一种小型连续葡萄糖监测仪。据说苹果也正在研究某种无针血糖追踪器。不过,想要准确测试血糖又不破坏皮肤是非常困难的。
此外,Fitbit最近还与保险公司UnitedHealth Group达成合作。用户通过完成Fitbit日常健康目标来获取数据,UnitedHealth和葡萄糖监测公司则借助Fitbit产品来实施糖尿病监控管理。投资者可以关注这些项目的财务前景。Fitbit还表示正在研究一种追踪睡眠呼吸暂停的解决方案,不过这可能需要比Fitbit现有产品更先进的技术。
Fitbit正在计划让健身设备对整体健康更有价值。
首席执行官James Park上个月在CES期间接受MarketWatch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业务多元化,这使得我们的健康解决方案业务更好地发挥作用。”
看点三:Fitbit品牌效应仍强
根据美国相关品牌流行度指数(Prophet's Brand Relevance Index),Fitbit在前50个知名品牌中排名第19位,这个指数中的前5名分别是苹果(AAPL)、谷歌(GOOG)、纳斯达克(NYSE)、亚马逊(AMZN)和(NFLX)。
在这份排名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重点:Fitbit的品牌知名度很好,Fitbit的客户忠实度也很高。总体来说,Fitbit虽然销售有所放缓,但是人们仍然喜欢Fitbit这个品牌的产品,因为它们的产品可以使人们从日常的慵懒中警醒过来。
JBH资本公司首席投资官、分析师Jeffrey Himelson 认为,由于Fitbit兼具品牌知名度好和客户忠实度高,该公司可能会成为其它公司的并购目标。目前Fitbit公司的股价还很低,如果这些流传的信息坐实在Fitbit上,那么这家公司的股价将会大涨。
此外,通过Best Buy、Brookstone、Dick's Sporting Goods等分销商的数据显示,这些分销零售公司的Fitbit产品都很抢手,而至使Fitbit的产品在这些公司的库存率都不高。
而且,美国大众评论网站Self.com对Fitbit的产品有众多的褒奖之声,该网站注册用户超过530万,在这些评论中只有一个是关于Fitbit产品的负面评论。
此外,分析师Jeffrey Himelson同时看好Fitbit这个品牌在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中将引领潮流趋势,并形成佩戴浪潮,随着在中国市场的顺利布局,在中国的销售必将走出新的高潮。
# 1 Firstrade brings you all great tools for online stock trading, offering $2.95 trades and free ETFs for 30 years.
# 2 TD Ameritrade merge with Scottrade, with the best research and trading tools and level 2 for free. $6.95 per trade
# 3 Interactive Brokers with the most trading categories, stocks, options, futures, forex, bonds, ETFs and CFDs from a single account. Or $0.0035 per share, if you buy 10000 shares, cost you 35 dollars
# 4 Merrill Edge under Bank of America, 30 free trades per month as long as you have $25000 in your trading account, also count Bank of America account. Or $6.95 per trade
# 5 TradeStation delivers all the power, speed and flexibility active traders and investors demand
以芯片板块作为指数成分的费城半导体指数 (PHLX Semiconductor Index) 当日收涨1.03%,连续第七个交易日收高。自2016年上半年科技股行情助推下势如破竹,目前已超越2000年科网泡沫的历史最高峰。
在芯片股中,当日表现最为抢眼的是美光科技,收涨8.76%,创历史新高,盘后交易续涨1.15%。Instinet分析师Romit Shah当日上调美光科技目标价至100美元/股,比此前的55美元翻了近一番,行业平均目标价也为之一跃达到61.89美元。
其实上周一(3月5日)瑞穗证券分析师Vijay Rakesh就已上调美光科技目标价,至66美元。瑞穗研报中强调美光优异的基本面表现,将于3月22日公布的财报预期每股盈利稳定在10-20美元区间,毛利率也有望达到56-57%的历史新高,据此Rakesh认为美光科技是低价内存供应商当中极富吸引力的投资选择。
而与美光科技 MU 并称芯片股“双雄”的英伟达 nvda ,依托虚拟现实 (VR) 头盔和数字货币矿机的需求,亦收涨1.81%。Jefferies分析师Mark Lipacis在当天研报指出,即将在院线上映的斯皮尔伯格执导新电影《头号玩家》中大篇幅描绘在VR环境中发生的故事,料将对VR头盔的销量带来提振,惠及为VR头盔厂商供应高性能显示芯片的英伟达。
回望过去逾两年中芯片股“双雄”的走势,纵然期间经历短暂回调,从总体走势上仍将表现不俗的标普500指数远远抛在后面。
此外,在美上市的半导体巨头博通,针对高通的敌意收购案虽被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由叫停受阻,但因其决定于4月3日将其注册地从新加坡迁回美国,比原定计划提前了整整一个月被市场解读为乐观信号,收盘大涨3.57%。
苹果AAPL 宣布全资收购数字杂志订阅服务商Texture。Texture被称为"杂志出版界的Netflix” ,读者每月花费9.99美元就可以在平台上订阅近200种杂志。NFLX
目前尚不清楚此次交易的具体金额。
“我们很高兴Texture加入苹果,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世界各大出版商出版的优质杂志。”苹果公司负责互联网软件和服务的高级副总裁埃迪·库伊(Eddy Cu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致力于从可靠信源获取高质量的新闻内容,并且杂志出版商们可以继续为用户提供经过精美排版的有吸引力的故事。”
声明传达了两个关键信息:
1.交易完成后,Texture保持独立运营,这意味着它将继续提供包括iOS、Android、Amazon Kindle Fire等在内的多个应用程序版本。
2.促成交易的一个原因是Texture连同平台上的一众杂志出版商在苹果看来是可以信任的媒体,这与近几年互联网内容平台假新闻泛滥的现状不无关系。
Texture CEO约翰·拉弗林(John Loughlin)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很高兴Next Issue Media和很受欢迎的Texture应用能加入苹果公司。公司高管们对这一交易感到高兴,我们想象不到比苹果更好的归宿了。”
据了解,Texture成立于2010年,当时数字杂志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5年后Texture决定重塑品牌,成了新闻集团、罗杰斯通讯、时代等一众传媒公司的合资企业。
在假新闻引起争论的背景下,苹果选择从优质杂志入手是其免受困扰的一大举措,毕竟Facebook刚刚表态自己也要重新定义与出版商的关系,希望在平台上放大高质量的新闻。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此次收购对于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一大业务目标的苹果来说也是很好的机会。
苹果此前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在媒体领域的收购。其中为了对抗流媒体音乐公司Spotify ,于2014年收购Beats后整合推出Apple Music;为了对抗电子书巨头亚马逊,同年收购了图书数据分析公司BookLamp。而就新闻内容来说,Texture是苹果在杂志出版领域的第一次收购。
这一系列动作也反映出苹果公司寻求降低对iPhone的依赖性、发展互联网服务业务的目标。
苹果的服务业务包括App Store、Apple News、Apple Pay以及Apple Music等,库克希望这部分业务到2020年可以翻番。而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产品——Apple News——已经提供了各种第三方内容。
而且聚合平台之于信息传播的巨大作用,不只是苹果公司注意到了,硅谷的互联网巨头都在做。亚马逊在去年推出了自己的订阅服务,谷歌也通过 Google Play平台为第三方内容供应商提供服务。
知名做空机构香橼研究(Citron Research)盯上了今年华尔街最热门的公司:奈飞。https://www.netflix.com/
在周一的推特中,香橼研究创始人Andrew Left表示,今年标普500大盘第一“神股”奈飞(Netflix)可以被做空,直到股价跌回300美元。理由是:“发生在奈飞身上的事件无法理解,市值在上周共增加了170亿美元,空头仓位处在十年新低,但内容支出在长期无法持续”。
无独有偶,苹果公司也在同日表示,宁愿自己打造一个工作室,也不愿意购买奈飞。奈飞股价跌幅一度扩大至3%,最低跌至321.17美元,距离300美元还有7%左右的距离。上周五奈飞股价收涨4.56%,报331.44美元,创收盘历史新高,市值为1375.6亿美元。
香橼研究主要援引了英国时报》的一篇沽空专栏。文章称,截止上周五收盘,奈飞今年以来累计涨幅73%,成为标普500涨幅最大的个股,同期大盘仅累涨4%,奈飞的市值也比年初增加了2/3。
但奈飞今年的市场营销开支预计为20亿美元,几乎比去年的13亿美元翻倍,代表在亚马逊、HBO和迪士尼等竞争压力下,流媒体新锐巨头奈飞的获客更为困难。2018年的内容开支预计为80亿美元,到2020年前的内容承诺投资合计为280亿美元,并主要通过债券来融资,是不可长期维持的方式。况且这些内容合同能否完全变现或成功制作,还不得而知。
文章称,去年每个季度奈飞至少烧钱5亿美元,目前总债务为65亿美元,债券评级是垃圾级,比可投资级低了四档。当经济周期下行时,奈飞等弱势的发债公司可能被信用市场排除在外。经济上行时,奈飞被视为一个成长故事,但更宽泛的市场动荡将令投资者重新关住奈飞的内容支出(负债)和钱速度。
文章还将奈飞与迪士尼做了对比。去年迪士尼的销售额为550亿美元,估值是1820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90亿美元。奈飞除了在市值上与迪士尼接近外,去年营收120亿美元和持有现金28亿美元,与迪士尼都不是一个体量级别。而且,奈飞的“成长故事”能坚持多久也令人存疑,原文写道:
就算十年后奈飞也实现了年度营收550亿美元,并成功将月订阅费从9.43美元提升至15美元,也需要3.05亿个家庭订阅才能实现这一营收数字,即达到迪士尼现有的文化影响力和规模。但目前市场也只认为,迪士尼比流媒体服务商龙头的估值高出1/4而已。
不过香橼研究似乎在与市场反其道而行。瑞银和麦格理均上调奈飞目标价,认为优秀的原创内容和更多用户订阅4K高清电视服务是利好。去年底,科技研究机构GBH Insights曾预测,奈飞的国际订阅用户数将在2020年达到9000万至1亿,较目前增长约50%。
上述提到的《金融时报》沽空专栏也称,奈飞目前对影视明星、剧作家和制片人的支出,被普通投资者喜爱,但债券投资者和评级机构更关心的是订阅人数增长,来最终补充现金流的短缺。但在这个指标上,奈飞面临娱乐传媒围攻。近期消息称,21世纪福克斯考虑将旗下大部分资产出售给迪士尼。而迪士尼从去年8月起不再向奈飞提供新内容,并推出自己的流媒体服务品牌。
除了迪士尼和亚马逊等竞争对手外,如果大型传统媒体公司开始联手对抗奈飞,截留供给奈飞的“便宜”内容,奈飞的处境会更加孤立无援。更多关于奈飞开发原创内容与好莱坞竞争的内容
人工智能一定比人类靠得住吗?答案是否定的。
据彭博社报道,跟踪对冲基金行业表现的Eurekahedge 指数显示,2月在交易过程中使用人工智能(AI)的对冲基金创2011年以来最差单月表现。衡量AI基金表现的AI指数2月下跌7.3%, 而衡量整个对冲基金行业表现的对冲基金研究指数只下跌了2.4%。
上个月AI基金的表现甚至低于传统的量化对冲基金,商品交易顾问(CTA)基金。根据HFRI Macro系统化交易指数,2月CTA基金平均亏损6.5%,也创下该指数成立后最大单月亏损纪录。
摩根大通的分析师Nikolas Panigirtzoglou在周五给客户的报告中指出,12支使用AI的对冲基金也在2月美股抛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认为AI基金,使用电脑预测市场未来的走势,随着2月股市波动性的上升,他们的模型急于减仓,从而引发了抛售。
Panigirtzoglou写道,“尽管我们无法证明这一点,但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基金在2月的表现显著不佳,甚至超过CTA,这表明[对于AI基金是否在股市抛售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答案是肯定的。”
CTA基金,一般采取的是趋势追随策略,简单来说就是追涨杀跌,被普遍认为是引发或者推高2月股市抛售的罪魁祸首。摩根大通指出,数据显示,AI基金与CTA基金的关联性正在逐步增强。
行业数据显示,由Man AHL和Winton Group管理的最大的两个CTA基金在2月底回报率仍为负数。Man AHL旗下,掌管59亿美元的Dimension基金2月下跌5.1%,而掌管44亿美元的AHL Alpha基金2月下跌近6%。David Harding旗下坐拥98亿美元的Winton基金2月下跌5%。
根据对冲基金研究(HFR)的数据,量化策略在过去十年越来越受投资人的追捧,预计今年管理的资产总额将达1万亿美元。
近年来趁着量子投资的东风,人工智能在华尔街可谓大行其道,越来越多投资银行开始使用人工智能、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来帮助削减成本、消除耗时的日常工作。但用AI进行交易的局限性也很明显,人工智能媒体美股大数据 www.bubq.com 写道,“AI需要一套程序和算法来支撑,更适合处理一些“有套路”、按照流程走的任务,却无法解决没有明确规则的问题......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交易投资无法离开人类的智慧。
20世纪80年代个人计算机的普及,造就了Intuit等一批软件厂商。随着操作系统以及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Intuit也在不断的重构转型,折射出美国财税软件行业30多年来的发展变迁。
Intuit成立于1983年,从一家个人理财服务商逐渐成长为一家智能财税公司,专注为中小企业、个人和会计专业人士提供财务管理、税务管理、薪资管理、支付、个人理财等解决方案。
成立十年之后,Intuit于1993年在纳斯达克IPO,上市当日市值11亿美元。经过30多年发展,Intuit已成为美国智能财税领域龙头企业,最新市值达440亿美元。美股代号 INTU
截至当前,Intuit业务分为三大部分:小型企业分部(Small Business Segment),消费者分部(Consumer Segment)以及专业税务分部(Professional Tax Segment)。
小型企业分部,主要客群为小微企业、自雇人士以及为他们提供服务的专业会计人员,核心产品为QuickBooks,为客户提供基于财务和税务管理的云端和桌面软件服务,除此之外,还提供薪资管理解决方案和支付处理解决方案。
消费者分部,核心产品是TurboTax,为美国和加拿大的个人消费者提供所得税纳税服务,使个人能够自己准备和提交所得税申报表。
专业税务分部,主要客群为财税专业人士,提供ProConnect Tax、Lacerte和ProSeries等税务软件,帮助这些专业人员更好的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税务筹划、税务申报等服务。
从营收构成来看,小企业分部和消费税分部的合计营收常年占比90%以上,2017年Intuit总体营收51.77亿美元,其中小型企业分部25.97亿美元,占比50.16%;消费者分部为21.43亿美元,占比41.39%;专业税务分部为4.37亿美元,占比8.44%。
覆盖B、C两端,构建智能财税领域完整生态体系
早在1984年,Intuit推出了第一款产品Quicken,针对家庭及个人客群的理财软件,凭借良好的用户体验与简洁易用的产品功能,Quicken于1988年就成为了该领域最受欢迎的产品。
在个人理财市场站稳脚跟之后,Intuit开启了多元化产品策略。
一,B端财税领域业务布局
在小企业财税领域,Intuit于1992年4月推出了面向小型企业的会计软件Quickbooks,之后以Quickbooks为核心,Intuit先后收购了薪资处理平台Computing Resources Inc,支票管理服务商Electronic Clearing House,在线支付服务供应商PayCycle Inc,员工时间记录和规划软件TSheets等。
以小企业财务为切入口,通过对企业财务前置的票据管理业务,后端员工管理、薪酬处理以及在线支付业务的补全,形成了对小企业财税需求的全面覆盖。
除此之外,Intuit还于2001年搭建了开发者平台,为第三方ISV提供创建Web和移动APP所需的工具,允许开发人员创建可与QuickBooks集成的应用程序。
“自有核心产品+开放式API”模式,提升了平台的功能范围和客户黏性。通过对小企业财税领域的票据归集管理、记账、薪资管理、支付、企业税务申报以及小微企业贷款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覆盖,Intuit搭建了完整的小企业财税生态。
生态体系的构建,帮助Intuit分别在小企业领域形成了业务闭环,建立了强大的行业壁垒,提高了用户粘度,据Intuit 2018年Q2业绩电话会议上披露,当前QBO的LTV/CAC达到5.5,远优于SaaS行业公认的评判标准LTV/CAC=3。
二、C端财税领域业务布局
针对C端个人消费者领域, Intuit于1993年进军个人税务申报领域,收购了Turbotax母公司Chipsoft,当前Turbotax已成为美国最大的报税软件产品,占据自助税务申报市场70%以上份额。
除核心报税产品Turbotax外,Intuit于2009年收购了个人理财网站Mint.com,通过网站及移动端用户可实时管理几乎全美所有的金融账户:储蓄、房贷、车贷、信用卡、退休金以及股票等账户等,并通过一站式的数据收集,Mint还能为用户提供消费分析、财务规划和账单支付等增值服务。
2018年,Intuit推出了基于Turbotax的新产品Turbo,专注于个人用户的信用评分、债务收入比等,用户也可以将自己的纳税数据导入到Turbo,通过数据归集,帮助用户获得完整的财务视图,同时基于财税数据,Turbo联合金融机构,为用户提供信贷服务。
至此,Intuit通过用户财务数据的无缝衔接,覆盖了C端个人消费者的理财、记账、报税以及信贷服务,构筑了完整的个人财税服务生态。
从桌面向云端迁移,SaaS战略助推Intuit飞速发展
在不断完善产品线的同时,Intuit也在积极进行云化转型。
早在90年代末期,Intuit就先后推出了Turbotax和Quickbooks的Online版本,但基于技术局限,产品功能较为单一,业务发展缓慢。
为了推动业务向线上转型,Intuit于2008年启动连接服务战略(Connected Services Strategy),将自身各条产品线打通,以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从具体实施方式来看,Intuit主要是采用三种连接策略:
1)将服务与产品相连,将Intuit Payroll和Merchant Services等服务与Qucikbooks、Turbotax软件做深度集成,打造优于其他竞品的解决方案;
2)将客户连接到云端服务,Intuit不断加强在SaaS上投入,在华盛顿、内华达等地建立了多个数据中心,以在技术上支持全线产品向线上迁移;
3)将人与人相连,通过Intuit社区及博客等让客户、会计、专业税务人员之间建立联系,以服务为平台,构筑财税方面的网络社区生态。
在不断SaaS化过程中,2013年Intuit进一步启动云端战略,与AWS(亚马逊公司旗下云计算服务平台)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旗下应用、服务以及支持工具从公司内部数据中心逐步向AWS迁移,以降低企业的硬件和维护成本,将资源聚焦在软件开发等核心业务,为客户打造更好的服务体验。
受上述战略影响,Intuit的云端客户数量飞速增长,存量客户也加速从桌面向云端和移动端迁移。
截至2017年,Intuit所有产品的在线用户为3700万,桌面用户为900万。与2013年相比,5年共计新增用户1200万,其中云端用户增加1400万,桌面用户减少200万。
伴随着产品形态的改变,Intuit自身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从软件产品收入为主转变为订阅服务收入为主。2017财年,连接服务(Connected Services)产生的收入为38亿美元,主要是订阅服务收入,占到了总收入73%。而这项收入在2008年仅为15亿美元,占当年营收50%,再往前的2000年,这一比例更是只有27%。
基于云端财税数据积累,提供金融等增值服务
当前Intuit几乎已将所有的产品和业务云端化,在云端积累了海量数据。Intuit将数据与机器学习和AI等技术相结合,为用户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的财税服务,不断改善产品体验。同时通过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衍生出了金融、BI等增值服务场景。
2017年,Intuit宣布推出QuickBooks Capital,是一款面向小企业的商业贷款产品,可为QuickBooks用户提供为期6个月,最高35000美元的信用贷款。
而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获得金融信贷的最大挑战是缺乏“信用”的时间积累。据纽约联邦储备银行2016年的信用调查报告,70%的小微企业有贷款需求,但最终只有23%企业能够获得所需要的全部资金。
即使最终拿到了贷款,小微企业对于贷款过程中的服务体验也往往不满意,据纽约联储(FRBNY)统计,成功贷款的企业对于小银行的服务满意度评价只有48%,对大银行和网络信贷机构,更是只有31%和23%。
为了使得这一现象得到改善,Intuit搭建了QuickBooks Connect信用模型,模型搭建主要的数据来源是QuickBooks Online 200多万的小微企业用户所提供的280亿个数据点。
有了这些大量可比同类企业数据,QuickBooks Capital能够全面分析申贷企业的当前财务状况,并准确判断其偿贷能力。
据Intuit对当前借款人数据披露,QuickBooks Capital客户中有46%以前从未申请过贷款,有60%的QuickBooks Capital客户可能无法在其他机构获得贷款。
据FFIEC(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2016年数据,美国小微信贷总余额为6000亿美元,基于自有的信用模型,QuickBooks Capital在帮助Intuit开拓小微企业信贷市场的同时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和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
QuickBooks Capital只是机器学习技术在Intuit的增值服务应用中的一个方面。手握海量小微企业和个人财税数据,无疑为Intuit竖立了强大的行业壁垒,用户数据与AI与机器学习等技术相结合,未来将衍生出更多的服务场景。
QBO用户增长和Turbotax客单价提升,是当前保障业绩增长两大推力
新技术带来的市场机会为Intuit打开了巨大想象空间,但当前业绩的主要推力还是来自于中小企业业务和个人业务的稳步发展。https://www.intuit.com/
一、小企业业务线
Intuit小企业业务线包括在线生态系统和桌面生态系统解决方案,当前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在线生态系统解决方案部分。
2017年,Intuit的QuickBooks Online美国用户增长了53.34%,用户增长一方面来自于线下用户的转移与新用户的开拓,一方面取决于目标客群的扩张,Quickbooks推出了面向个体户及自由职业者的版本QuickBooks Self-Employed,据SBA(小微企业管理局)数据,2016年Self-Employed的数量为2300万,相比500万小微企业,潜在目标客群大幅增加。
而且相比企业用户,个体户及自由职业者对软件功能的要求更为简单,对QuickBooks Online的接受度也更高。
与此同时,QuickbooksOnline开启了全球化的市场战略,相比美国用户,QuickBooks Online的国外用户增长更为迅速,2017年QBO的国外用户为50.3万,同比增长了75.26%。
QBO用户迅猛增长,推动了Intuit小企业在线生态系统营收的飞速增长,2017财年小企业在线生态系统收入为8.53亿美元,与2016财年相比增长了30%,与之相对的是,2017财年小企业桌面生态系统收入为17亿美元,仅增长8%。
二、C端消费者业务线
消费者部门的业绩增长与四个因素紧密相关。首先是个人消费者的税务申报总量;第二是消费者使用税务申报软件的比例;第三是Intuit在个人税务申报软件在所占的市场份额;第四是客单价。
当前,美国国税局的个人税务申报总量趋于稳定,常年维持在1.5亿左右,DIY软件申报比例的增速稳定在2%左右。Intuit在税务申报软件的市场份额已超过70%,潜在用户量增长空间有限,所以未来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依靠客单价的提升。
从客单价的角度来看,Intuit的客单价常年维持在50美元左右,而线下税务申报机构H&R Block,在帮助客户提交税务申报表的同时,还会提供一对一的申报指导服务,客单价常年维持在200+美元。
同时据Intuit统计,Turbotax 4000多万的客户中,因报税复杂度的提升,如有了投资收益等,每年约有300万用户转向寻求专业人士进行税务申报。
为此,在2018报税季,Intuit推出了TurboTax Live服务,雇佣了2000名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利用单向视频技术向用户提供税务申报在线指导服务,使用户能够咨询专家来解决税务申报中所遇到的问题。
TurboTax Live服务既可以帮助Intuit减少存量客户的流失,又提高了客单价,当前TurboTax Live的客单价平均在180美元,相比之前有了近四倍增长,更为主要的是,通过这项服务,帮助Intuit打开了近100亿辅助税务申报服务市场。
据美国国税局统计,2017年,联邦税务总局(IRS)收到了超过1.5亿份纳税申报表,其中有偿申报约为8700万份,按照线下辅助税务申报服务占比55%,每份申报费用200美元计算,当前的辅助报税市场的规模为96亿美元。
由此可以推断,虽然专业咨询服务提升了Intuit的人力成本,但TurboTax Live的推出,使得线上线下税务申报服务趋同,预计会推动线下申报用户向线上转移,为Intuit抢夺线下税务申报市场赢得先机。
反观国内,Intuit发展路径及商业模式值得借鉴
反观国内市场,财税SaaS的渗透率远低于美国市场,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小微企业财税市场由于付费能力、付费意愿等诸多原因,还处在初期阶段,市场集中度较低。
纵观Intuit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小微企业财税领域的几个发展趋势:
1,完整的业务链。Intuit打造了面向B、C两端的产品矩阵,覆盖了目标客群全方位的财税需求。对比国内面向小微企业的财税SaaS厂商,目前基本可以覆盖用户在票、财、税方面的业务需求。
但在企业金融及信贷服务方面,国内财税SaaS厂商进展较慢,一方面由于金税三期刚刚普及,小微企业还普遍存在内外账,数据源不够准确,另外一方面由于成立时间较短,专注于主业,对于风控模型的搭建技术储备不足,未来应该会采取与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补全业态。
2、平台化的市场战略。Intuit通过“自有核心产品+开放式API”的模式,从产品提供方向平台提供方迈进,与之相比国内的SaaS厂商,更多的是直接服务于代账机构,在之后切入中小企业市场的过程中,预计在业务场景如HR、OA方面需要与其他领域SaaS厂商进行合作或集成。
3、智能化的产品策略。Intuit积极拥抱新技术,如AI、机器学习等,如在QuickBooks等产品中使用机器学习技术,来帮助用户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同时与AWS进行合作,将AWS Lex技术整合到其QuickBooks Assistant及其他产品中。
国内厂商与Intuit一样,也在利用AI与机器学习技术来打造财税智能化产品,如票据识别、一键报税等服务,可以预见的是在新技术下,通过数据的不断积累,SaaS厂商完全可以摆脱人工干预,实现票、财、税全流程的自动化。
其实股票是有着很明显的走势规律,体现了大部分人的心里想法,比如
今日PIXY 股价被拉高45%到了前期的高位,也就是阻力位置,投资者就立即卖出锁住利润,做空者立即把握机会做空。
想学习更多K线走势技巧,点击链接 http://www.tradesmax.com/classes
隔天,2018年3月12日,我们看到PIXY出现暴跌,从6美金做空到3.73美金,累计获利 38%
人们可以在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任何设备上观看Netflix。但是,大部分人都在通过电视屏幕观看。Netflix公司表示,70%的流量最终都来源于互联网电视上,而不是手机、平板电脑或PC。NFLX
这一数字并不令人震惊,因为长期以来Netflix公司一直都很清楚电视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该公司耗费大量精力与Comcast、天空之类的付费电视发行商进行整合交易的原因。同时,这也提醒人们,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转移到了手机上。
在全球及部分地域(泰国、意大利、哥伦比亚、南非和波兰),用户注册Netflix帐号及观看Netflix节目的不同设备比例
当然,Netflix也不是唯一这样做的公司。去年秋天YouTube表示,其直播电视服务原本是一款主要面向移动客户的产品,但半数以上的流量来自电视。
昨天,Netflix在加州的洛斯加托斯总部面向记者发布了业绩简报。该公司表示,观看人群往往通过非电视设备注册,这也是有道理的。尽管付费电视用户可以轻而易举地坐在沙发上订阅Netflix服务,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在PC上注册仍然更容易做到,找到总注册用户的40%。电话注册用户占比为30%。
美国医疗保险公司Cigna公布了进一步改变行业格局的超级并购,有意进军这一领域的亚马逊遭遇拦路虎。
当地时间8日本周四,Cigna宣布,以670亿美元收购美国药品福利管理(PBM)行业三大巨头之一Express Scripts,其中包括Express Scripts约150亿美元的债务。
Cigna采取股票和现金结合的收购方式,Express Scripts的股东将获得每股48.75美元现金以及合并后公司0.2434股股票。以此估算Cigna的每股收购价为96.03美元,较Express Scripts本周三收盘价溢价将近31%。
这意味着,在支付药品的保险公司、制药商、医院和药房之间管理协调的PBM和保险公司成了一家人。这将有助于压低医疗保健成本,合并后的公司将在与制药商的定价交涉中获得更多筹码。
Tradesmax称,Cigna与Express Scripts的交易让亚马逊进军医疗保健领域的难度增加。其提到,在医疗保健和战略顾问方面有20余年经验的分析师Gupte认为,亚马逊进入医疗保健业和药品连锁业的威胁可能刺激了Cigna达成这笔交易。
虽然Cigna的收购可能影响亚马逊进军的前景,但从股价表现看,Cigna的股东可能并不满意这一交易。
本周四美股盘前,Express Scripts一度涨约20%,Cigna股价跌约6%,开盘后进一步下跌,一度跌约11%,Express Scripts涨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