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investMax 客服微信2号 MaxFund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中国概念股

华为崛起,苹果 “滑铁卢” ,英伟达财报造假?股价虚高?

作者  |  2023-09-07  |  发布于 中国概念股

 

美股周四收盘涨跌互现!苹果再次成为拖垮大盘的稻草,华为技术的突破和苹果手机被禁都是这两天的重磅炸弹,对美联储利率政策路径的担忧重新笼罩市场,投资者正在揣测该机构今年会不会再次加息。上周初请失业救济人数下降,但劳动力成本涨幅超预期。

截至收盘,标普500和纳指回落,而道指走高。道指涨幅为0.17%;纳指跌幅为0.89%;标普500指数跌幅为0.32%

华为发布Mate 60 Pro,似乎在告诉大家,老美对华技术限制不管用了!这款新手机搭载的芯片似乎是迄今为止中帼芯片技术研发的重大突破。也意味着,未来苹果的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将受到冲击。这是投资者担忧的。

除此以外,更大范围的禁令正无声无息的进行中,具体细节,我们不方便多说。

连续跌两天,苹果市值缩水近 1900 亿美元,看看明天苹果周五应该有炒底盘入场或空头回补。

今天我们再次入手特斯拉在247美元,因为我们前天 255.75已经跑了,

VIP社群截图曝光

随后几个小时,特斯拉满血复活!价格来到了252.56美元

特斯拉期权我们也买入了,竞价1.42美元

之后期权从1.42 涨到2.38,涨幅 67%

我们每天继续稳定盈利,目前账户价值74万美元!

英伟达二季报造假、股价虚高?

苹果股价继续下跌,这给标普500和纳指带来压力。对苹果公司的担忧蔓延到了其他大型科技股的表现。英伟达下跌 3.5%

根据美股大数据量化终端 StockWe.com 内部交易发现,黄仁勋以及其他高管都有大量卖出英伟达股票。

此外有关英伟达第二季度出色的财报是否造假的谣言在社交媒体和投资者间热传。这也是导致股价下跌的原因。

据研投机构Macrotips Trading总结,尽管英伟达二季报远超预期并对未来收入的指引更为强劲,但人们有理由对“可疑的披露和管理行为感到担忧”,特别是该公司直接投资支持的一家AI初创公司参与推动了收入增长,毛利率扩张、股票回购时机古怪和内部人士抛售也发出了危险信号。

这机构表示,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英伟达总收入同比翻倍增长102%135亿美元,比分析师的预期高出24亿美元。其中,鉴于对支持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GPU需求强劲,其数据中心收入同比增长171%、环比增141%103亿美元,较市场预期高出23亿美元。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英伟达是在几乎没有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了惊人增长,其收入成本同比仅增长了6.8%,毛利率却达到闻所未闻的70.1%

英伟达还为第三季度收入制定了160亿美元的宏伟目标,远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25亿美元。英伟达市值1.2万亿美元,以前如此巨量规模的公司季报从未以如此大的幅度超出过市场预期。

这不禁令人惊讶为何华尔街的预期完全没有押中其快速增长?按理说,超过40名覆盖该公司的分析师在财报前至少都用10种方式开展和分析过每一种可以想到的渠道检查了。

这便令人质疑“在生成式AI需求激增基础之上的英伟达数据中心收入大涨”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一些市场参与者怀疑,英伟达直接资助的Coreweave公司是英伟达收入激增的背后主因。

首先,Coreweave向英伟达等多家投资者出售了4.21亿美元股权,可能令英伟达对前者的购买决策产生控制权。同时,Coreweave8月初通过抵押英伟达GPU完成了债务融资23亿美元,这一数额恰恰等于包含AI芯片业务的英伟达数据中心二季度收入超过市场预期之规模。

还有怀疑论者认为,向英伟达下了数十亿美元订单的AI科技公司Coreweave甚至可能都不是一家真正的公司,而是由英伟达最大股东、资管巨头贝莱德与英伟达合作创建并支持的空壳机构。

有人说,英伟达还与微软、亚马逊AWS和全球排名第三的大模型初创公司Inflection等“大厂”合谋做局,主要业内玩家给英伟达下了较多订单,这些订单都有问题,是为了配合英伟达做收入。

不过我们美股投资网之前就表示过,英伟达财报造假这可能性非常的低,大头的数据中心业务是to-b的,NVDA的财报也要和主要客户微软/META/GOOGL的费用数据能对上!

券商伯恩斯坦的分析师拉斯贡对这种阴谋论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对于英伟达收入同比翻倍、销售成本仅增长7%的怀疑观点,拉斯贡称,这是因为英伟达二季度录入的费用中包括了约12.2亿美元的库存准备金,这在去年二季度被算进了销售成本,“当排除这些费用时,与一年前相比,第二季度的销售成本实际上增加了约70%,属于完全正常的范畴。”

第二个主流质疑涉及从北美最大以太坊矿工转型为GPU云供应商的Coreweave,拉斯贡提醒称,该公司抵押英伟达H100芯片换取的是黑石集团主导债务融资,不是英伟达大股东贝莱德集团,阴谋论的这个解读错误本身就够滑稽了,

还有分析指出,8月融资以前Coreweave的自有资金仅为3.71亿美元,这种体量的公司怎么有能力与二季度数据中心收入突破100亿美元的英伟达联合操作收入。

支持英伟达的人们普遍认为,社交媒体上流行的阴谋论只能说明一点,即目前针对英伟达的多空博弈非常胶着。其底层逻辑可能是对“AI助推下一个科技泡沫破裂”观点的深深恐惧与担忧。

 

国内新能源汽车最新销量 蔚来 理想 小鹏

作者  |  2023-09-01  |  发布于 中国概念股

 

91日,造车新势力相继公布了各自上一月的交付情况。其中,理想汽车依旧一路领先,交付量再度破三万辆;蔚来汽车8月交付量较7月稍有回落,接近两万辆;而小鹏汽车在连续11个月单月交付同比下降后,终于转正。此外,零跑汽车、和哪吒汽车也均实现了过万辆的交付表现。

理想汽车8月共计交付新车34914辆,同比增长663.8%,理想L系列三款车型月交付均突破万辆。同时,理想汽车今年累计交付也达到20万辆,成为首个完成这一个交付成绩的造车新势力。

在连续三个月交付量破三万辆后,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也给出了更高的KPI。在理想汽车第二季度财报会议上,李想表示,第四季度挑战月销四万辆的目标。

蔚来汽车8月共交付新车19329辆,同比增长81.0%。从蔚来汽车第三季度指引来看,三季度汽车交付量介于5.5万辆至5.7万辆。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表示,7月销量达到2万辆,部分原因是换电权益退坡,对换电有刚需的用户提前释放;而8月换电优惠政策结束,需要一定时间使订单恢复到正常水平。

“好消息是目前试驾数量超过历史新高,每个周末均达到1万辆左右。不过从试驾到订单转换还需要时间。另外考虑到宏观外部经济环境,我们综合制定了(5.5万辆至5.7万辆)这一指引目标。”李斌透露,蔚来接下来将通过更多渠道覆盖和销售能力提升,加快订单转化。

李斌预估,蔚来汽车正在销售的ET5ET5TES6以及9月即将上市EC6,四款车型月销量有望达到1.5万至2万辆,叠加剩余车型销量提升,每个月销量有信心稳定在2万辆以上。

小鹏汽车在8月共交付新车13690辆,环比增长 24%,同比增长43%,连续两个月交付突破万辆。作为重点车型,小鹏G68月实现交付7068 辆,累计交付突破11000辆。

小鹏汽车表示,在前期充分准备和供应、生产及交付端的快速反应下,G6产能爬坡效果显著,开启交付仅45天即达成万台交付里程碑。同时,小鹏汽车也立下了在今年四季度冲击月交付2万辆的目标。

此外,零跑汽车8月交付14190辆新车,C11车系单月交付破万;哪吒汽车8月交付12103辆新车。831日,哪吒汽车与香港科技园公司在港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合作备忘录,哪吒汽车将在香港科学园成立国际总部,计划未来五年逐步投入约32亿元人民币建设智能研发中心和大数据中心,并同时在香港寻求两亿美元股权投资计划。“‘深耕东盟,登陆欧盟’的全球化战略正加速落地。”对国际总部的设立,哪吒方面表示。

8月交付数据的披露也意味着汽车市场即将进入“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旺季。830日,理想汽车率先宣布,针对2023830日(含)至2023930日(含)新定购理想L9、理想L8、理想L7任一车型并通过合作保险机构购买车险,可享保险补贴10000元。

随后,小鹏汽车宣布,即日起至930日,小鹏汽车针对全新P7i全系车型开启限时购车优惠政策,购车可任选240息或10000元尾款减免优惠购车方案,同时价值6000元的丹拿Confidence系列原装音响免费升级;零跑汽车则通过官微宣布,91-30日期间购买零跑T03系列车型,可享至高1万元官方补贴。

“日前,各地促消费活动较为丰富,商务部推动各地开展‘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叠加部分地区开展大量发消费券等辅助措施,将进一步提振汽车消费热情。

 

涨超15%!拼多多“狂飙”!全球知名“三明治”品牌卖身

作者  |  2023-08-31  |  发布于 中国概念股

 

周二,欧美股市全线上涨,美股连续三日走高。道指涨0.85%,标普500指数涨1.45%,纳指涨1.74%。

科技股大涨,特斯拉涨7.69%,英伟达涨4.16%。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3.7%。二季报大超市场预期,拼多多涨超15%。越南电动汽车生产商VinFast Auto收跌近44%,创8月15日美国借壳上市以来最差单日表现。

宏观经济数据上,投资者正准备迎接周三的美国二季度GDP修正值数据、周四的个人消费支出(PCE)指数,以及周五的8月非农就业报告等重要经济报告。

Interactive Investor投资主管Victoria Scholar表示“8月份对市场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个月,投资者情绪再次谨慎回升。本周的焦点将放在美国的关键经济数据上,希望这些数据将推动人们对美国经济正走向软着陆的预期。”

结束了长达6个月的寻找买家的过程,全国连锁三明治品牌赛百味(Subway)终于以约700亿人民币的价格把自己“卖”给了一家私募股权公司。

欧美股市全线上涨 美股连续三日走高

周二(8月29日),美国三大股指集体收涨。截至收盘,道指涨0.85%报34852.67点,标普500指数涨1.45%报4497.63点,纳指涨1.74%报13943.76点。美股连续三日走高,但鉴于美股8月交易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三大股指在8月份仍有可能录得跌幅。

当日盘面上,纳指领涨全场,美股大型科技股全线上涨苹果涨2.18%,亚马逊涨1.33%,奈飞涨2.85%,谷歌涨2.72%,脸书涨2.66%,微软涨1.44%。

美股银行股同样集体上涨,摩根大通涨0.85%,高盛涨2%,花旗涨0.97%,摩根士丹利涨1.43%,美国银行涨1.44%,富国银行涨0.31%。

越南电动汽车生产商VinFast Auto收跌近44%,创8月15日美国借壳上市以来最差单日表现。分析人士警告称,VinFast年交付量较小,且未实现盈利,对于想要押注其进一步上涨的投资者而言,暴跌风险不可小觑。

周二欧股收盘全线上涨,德国DAX指数涨0.88%至15930.88点,法国CAC40指数涨0.67%至7373.43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涨1.72%至7464.99点。

中概股集体狂飙 拼多多大涨15%

8月29日,美股市场中概股集体大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3.7%,该指数盘中一度大涨超4%。

个股方面,拼多多盘中涨超18%,收盘涨超15%,并且在美股盘前交易时段,电商巨头拼多多便一度大涨14%。

拼多多大涨主要源于二季报大超市场预期。8月29日周二美股盘前,拼多多公布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二季度业绩,第二季度营收522.8亿元,市场预期432.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52.69亿元,同比增长42%;每ADS收益为10.47元,市场预期7.13元;研发投入超27亿元,创历史新高。

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首席执行官陈磊表示“二季度,我们观察到消费者对多个产品品类的需求持续提升。这一积极转变主要源于有效的宏观政策和助力消费的促销活动。”

在拼多多的提振下,热门中概股周二多数收涨老虎证券涨28.53%,博实乐涨15.91%,乐居涨15.34%,诺亚财富涨13.19%,哔哩哔哩涨7.04%,爱奇艺涨2.92%,百度涨2.5%。

美国职位空缺意外骤降至两年多新低

宏观经济数据方面,美国劳工部周二报告显示,美国7月份职位空缺跌幅超过预期,跌至两年多低点,意味着劳动力市场变得更为平衡,这将有助于抑制通胀上行压力。

美国7月JOLTS职位空缺882.7万人,弱于预期945万人和前值958.2万,降至2021年3月以来的两年多新低,在七个月里下滑了六个月,有望遏制价格压力并缓解美联储的加息紧迫感。

美国6月标普·凯斯席勒房价指数季调后环比增0.7%,低于前值的0.8%;追踪20个最大都市区的指数环比涨0.9%,略超预期,同比跌1.2%,前值为跌1.7%,表明预期的价格触底可能实现。但分析指出,全美整体房价连续第五个月攀升,成1984年来最难负担的楼市。

市场等待周四发布的美联储最看重指标——7月核心PCE通胀数据,以及周五发布的8月非农就业,预计新增就业较前值降温。目前,交易员对9月美联储暂不加息的押注从昨日78%升至86%,11月恢复加息25基点的概率也降至45%,周一这一数据曾略高于50%,不佳的美国经济数据公布前升至60%。

美国法院推翻SEC裁决为首个比特币ETF铺平道路

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股价周二一度大涨近15%,引领加密货币概念股走高。

消息面上,此前,美国一家联邦法院批准加密货币基金Grayscale Investments在美国推出首只比特币ETF,这是加密货币行业寻求从日常投资者筹集数十亿美元资金的分水岭。周二,华盛顿一个由三名法官组成的上诉小组推翻了美国证交会(SEC)阻止该ETF的决定。法院称“拒绝Grayscale的提议是武断和反复无常的,因为SEC未能解释对类似产品的不同处理。”

其他加密货币概念股中,Cipher Mining上涨16.16%,Marathon Digital上涨28.81%,Hut 8 Mining上涨16.67%,Riot Platforms上涨17.25%,Bitfarms涨15.87%,Stronghold Digital上涨15.30%,Hive Digital涨14.74%,MicroStrategy涨10.79%,Robinhood涨4.45%。现货比特币日内上涨超过5%,升破2.7万美元。

全球知名“三明治”品牌卖身

近日,全球连锁三明治品牌赛百味在其官网公布了一则消息。

该消息称,赛百味将被私募股权公司Roark Capital的关联公司收购,目前已达成最终协议。

交易条款的细节并未披露。但据外媒报道,该笔交易的收购价格约为95.5亿美元(约700亿元人民币),略低于赛百味100亿美元的要价。

赛百味称,这笔交易可以将赛百味的全球影响力和品牌实力与Roark Capital对于餐饮行业和特许经营业务方面的深厚专业知识相结合。

“这笔交易反映了赛百味长期增长的潜力,以及赛百味品牌和全球加盟商的巨大价值。”赛百味首席执行官约翰·奇德西(John Chidsey)表示:“赛百味与Roark Capital的此次携手将有着光明的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为我们的加盟商、客人和员工提供三赢的合作方式。”

据悉,这结束了赛百味长达6个月的寻找买家的过程,也结束了其近60年的家族企业历史。

作为全球最大的快餐品牌之一,赛百味在100多个国家的数百万客人提供即食三明治、卷饼、沙拉等食物。

近年来,赛百味通过菜单改版、门店翻新等方式实现了扭亏为盈。今年7月,赛百味宣布开业至少一年的门店销售额已经连续10个季度实现了正增长。

尽管销售额出现好转,但是据第三方统计,去年美国赛百味门店数量已经下降到了20576家。

PE出手知名餐饮公司

据悉,在这笔交易中,Roark Capital因出价高而战胜了众多竞争对手,其中包括TDR Capital、Sycamore Partners等知名机构。赛百味与Roark Capital的交易数额在快餐史上仅次于Inspire Brands在2020年10月以113亿美元收购甜甜圈巨头公司唐恩都乐(Dunkin')。

Roark Capital是一家私募股权公司,其官网显示,公司管理规模约为370亿美元,Roark Capital主要投资于特许经营、餐厅和食品、健康和商业服务行业等,Roark Capital旗下的公司Inspire Brands还经营着赛百味的竞争对手三明治连锁公司Jimmy John's。

此外,Roark Capital还对多家大型连锁餐厅进行了投资,包括Arby's、Auntie Anne's、Buffalo Wild Wings、Carvel和Sonic等。

近年来,一些知名PE公司对餐饮展现出了浓厚兴趣。去年11月,全球知名投资公司凯雷集团收购了争鲜股份有限公司26%的股权,而争鲜股份有限公司正是连锁餐饮品牌“争鲜回转寿司”的母公司。交易交割后,凯雷集团将和陈氏家族将共同控制争鲜。

餐饮集团Wagas也被PE公司“看上”。去年9月,历史悠久的知名私募股权公司安宏资本(Advent International)发公告表示,已从Wagas创始人手中收购其60%的股权。收购完成后,安宏资本将成为Wagas的最大控股方。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9万亿美元“大雷”将被引爆?“债务爆炸”的日本或成下一个信用评级被下调经济体

作者  |  2023-08-07  |  发布于 中国概念股

 

去年英国充满争议的减税措施将该国国债价格推至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随后,标普和惠誉两大国际评级机构先后将英国的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

而当下日本的债务问题,比英国更加严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22年末,日本的债务达到1270.499万亿日元(约9万亿美元),相当于该国GDP的约260%,连续7年刷新纪录。这让人开始怀疑,日本是否成为将成为继美国之后,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的另一个主要经济体。

惠誉亚太地区主权评级主管Krisjanis Krustins在发给《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的置评邮件中直言,日本债务高企是日本主权信用评级的主要弱点。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研究咨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Shinichiro Kobayashi直言,“如果出现日本主权信用评级可能被下调的言论,那么国债上行压力有可能将(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推高至1%以上。”根据日本财务省的计算,如果10年期国债收益率比基准收益率上升1%,到2026财年,日本的偿债支出预计将增加3.6万亿日元。

悬在头顶的“债务炸弹”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22年末,日本的债务达到1270.499万亿日元(约9万亿美元),相当于该国GDP的约260%,较上年度增加29万亿日元,连续7年刷新纪录,是发达国家中债务最高的,甚至超过了1944年二战期间的204%。更糟的是,根据日本经济新闻下属智库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预测,这一比例预计将继续攀升。

Krisjanis Krustins在置评邮件中也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进行了类似预测。“我们预计,到2022财年末,日本政府总债务占GDP的比例将到达近247%,在投资级主权国家中将是最高的。”

而与之相比,一直陷于债务危机的希腊和意大利的占比分别为166%和140.3%,美国的占比为122.2%。而债务占比最少的德国的债务仅占GDP的67.2%。

日本债务占GDP比例已远超希腊

不过,日本政府仍然相对乐观——在日本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上升的乐观预测下,日本政府预计到2026财年将实现收支平衡。当前,日本的借贷成本正在飙升。东京时间上周五(8月4日),日本央行决定允许日本国债的收益率超过其之前设定的0.5%~1%上限,这已经引发了收益率的飙升——在本周一的亚盘交易时段,日本国债收益率9年来首次上破0.6%。

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9年来首次上破0.6%关口

而需要指出的是,日本目前仍在继续支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此前承诺到2027财年将国防开支占GDP的比例从目前的1%提高到2%,并将儿童保育的预算增加一倍,达到每年3.5万亿日元(约250亿美元)。但岸田政府尚未就这两项支出计划达成一致。日本政府预计,在2040年4月开始的财政年入,日本将不得不把近1/4的GDP用于社会福利,如护理和养老金。

此外,岸田文雄还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发行20万亿日元的绿色转型(GX)债券,不过GX债券将通过碳税和碳定价计划来偿还。

到目前为止,日本的财政政策并没有引发像去年英国特拉斯政府减税计划那样的恐慌。

《日经新闻》报道称,各种因素正在抑制日本债务这颗“定时炸弹”的爆发日本企业持有大量现金,尚未大量举债;日本政府债券的平均期限相对较长,且大部分在国内持有;日本拥有健康的经常账户盈余。报道指出,这其中最大的因素或许是摩根大通日本宏观研究主管Tohru Sasaki所说的(市场)对日本央行超宽松货币政策的“一种沉迷”。

在前任和现任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和植田和男的领导下,日本央行一直将利率控制在零附近甚至负值,而且在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下,日本央行目前持有约一半的日本主权债务。

“日本央行无法摆脱政府债务的货币化,如果我们今后遇到困难,日本央行可能会购买国债。我这么说并不是乐观,而是悲观。”Tohru Sasaki说道。

过去30年,日本信用评级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但不可否认,风险正在迅速聚集。

《日经新闻》报道称,预计日本2022财年预算的22.1%将用于支付利息和偿还债务。考虑到这一点,以及日本日益加重的债务负担,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在今年3月份公开警告称,“日本公共财政的严重性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日本央行近期也下调了其经济前景评级,并警告称日本的财政状况正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日本债务高企是日本主权信用评级的主要弱点。”Krisjanis Krustins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如此表述道。

彭博社报道中称,过去30年来,日本的信用评级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标普在2015年时将日本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下调至A+。在七国集团(G7)中,日本目前的信用评级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长期陷于债务危机的意大利的BBB级。也就是说,以日本的信用评级,如果纯粹令市场做出选择,日债并不是那么有竞争力。

日本的主权信用评级为G7国家中第二低(彭博社)

眼下,一些市场人士担心,伴随日本最终退出量宽政策而来的利率上升,日本政府的信用也可能受到质疑,从而使日债融资操作复杂化,带来短期风险。

Krisjanis Krustins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指出,日本的低借贷成本支持了其主权评级。“在通胀没有持续回升的情况下,利率上升可能会推高债务,但由于大部分的债务到期日较长,高债务的情况会逐渐发生。更直接地说,利率上升可能会损害日本央行的财务状况。”

标普全球评级高级董事Kim Eng Tan警告称,如果日本央行突然加息或收紧货币政策,就会引爆日本的债务危机。另外,日本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减少导致的低增长也是一大风险。如果不大幅提高生产率,劳动适龄人口减少将使日本很难保持或促进经济增长。Christian de Guzman也警告称,“对日本来说,最大的社会风险因素就是人口因素。”

野村证券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资产负债表衰退》作者辜朝明表示,防止日本债务危机的任务最终可能要由日本央行来承担,以及日本的私营部门能否通过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

有分析指出,日本必须实施可靠的财政整顿战略,解决与人口老龄化相关的支出问题,并增加税收收入。这种方法对于降低日本债务水平和有效缓解相关风险十分必要。尽管日本有理由相信,其债务负担不可能很快对经济造成重大伤害,但专家们确实发现了潜在的风险。日本政府也确定了四个主要的资金来源削减开支、额外税收和其他预算领域的剩余资金、出售国有资产等行动带来的非税收收入以及税收。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中概股为什么大涨?7-24-2023

作者  |  2023-07-24  |  发布于 中国概念股

 

中国国内在72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对于市场关注的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从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等多方面做出具体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特别强调,“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受此影响,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短线拉升,表明市场作出积极回应。

受消息影响,富时中国A50 CNmain 主连盘中涨近2%,恒指主连HSImain.HK 盘中涨超3%。热门中概股盘前集体走强,哔哩哔哩涨近12%,蔚来涨超11%,小鹏汽车涨超10%,拼多多、阿里巴巴涨超5%

 

【深度】焦虑、碰壁与割裂,B站被困商业化“旋转门”

作者  |  2023-07-02  |  发布于 中国概念股

 

2011年怀揣一腔热血加入B站的陈睿,不知有没有预料到今日的烦恼。

B站刚刚度过14岁生日没多久便迎来几个重要改变。6月26日,B站宣布未来几周内将以播放分钟数替代目前外显的播放次数。几天之后,B站又成立了新的一级部门交易生态中心,以加强公司在商业化交易方面的基建。

在这一系列或小或大的变化背后,是B站在全力对抗来自商业化的危机感。

今年4月初,一场UP主停更风波撕开了B站商业化的“遮羞布”,将UP主挣钱难的问题推到了台前。实际上,近两年B站一直在努力赚钱,开放电商外链、尝试直播带货和组织架构调整,每一个动作都指向加速变现。

从2009年上线至今,B站的员工数从最开始的30人狂飙至第一次上市时的3000多人,如今达到11092人(截至2022年12月31日),翻了将近370倍。扩张之际,关于B站如何维护社区氛围的讨论从不间断。而在公司董事长兼CEO陈睿立下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后,B站的挑战变成了如何在“挣钱”这件事上放手一博。

但B站努力的成果始终未能体现在财报中。以广告业务为例,2021年B站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45%,但2022年同比增长仅为12%,增速大幅下滑。2023年一季度,B站营收51亿元,仅同比增长0.3%;净亏损同比收窄72%,达到6.3亿元。

焦虑的B站仿佛走入了一扇旋转门,屡次尝试又不断碰壁。留给它找寻出路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广告主抛弃中视频

在广告市场上,B站不是没有过好时光。

2019年12月31日的跨年晚会后,B站成功“破圈”,之后一度因为“聚集Z世代”而成为广告主青睐的新渠道。包括钉钉、特斯拉等知名品牌纷纷入驻B站,以凸显自己的年轻化形象。也是在这一年,B站的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25%,达到18亿元。

但在广告主普遍削减预算的2022年,B站在商业化之路上狠狠摔了一跤,绊脚石竟然是曾让B站引以为傲的中视频基因。

华创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22年互联网广告行业增速为过去五年最低,骤降至不足10%。同时,短视频和直播正在抢占国人有限的注意力。多个品牌方对美股投资网表示,2022年,他们对于线上广告的投放更注重交易转化而非品牌营销。而大多中视频的植入广告属于后者——B站官方曾介绍,B站UP主商单分为尊重创意、展现品牌调性的定制商单和铺量效率高、UP主接单快的植入商单。

一位资深互联网分析师告诉美股投资网,根据他们的调研,2022年广告主已经在效果广告上获得了不错的表现,接下来从品牌广告平台转向到交易转化类广告的趋势仍将持续。在交易和效果类广告无法满足广告主增量诉求的情况下,品牌广告才会进一步恢复。

这导致B站较为擅长的品牌广告成为备选,甚至被抛弃。

张绘所属的MCN在B站跻身前列。她告诉美股投资网,2022年三季度开始,公司签约的数位UP主几乎都接不到广告,即使是播放量和粉丝数都不错的博主,也很难接到商单。

从投放选择上来说,B站的平台生态决定了广告主无法像在小红书那样大量投放更“便宜”的中小博主——B站UP主的“二八分布”更为明显。根据B站UP主“狸子LePtC”统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B站头部UP主(粉丝量>100w)近千人,中小UP主(粉丝量1-10w)人数为9.1万,后者组成了B站最大的创作者群体。

而B站头部UP主的商单价格并不低。据美股投资网了解,一位粉丝量在200万左右的B站知识区UP主,原创定制商单视频的报价达40万元,动态转发的价格约为3万元。另据美股投资网获得的一份最新博主报价单,一个在B站粉丝量超过300万的生活区UP主,在小红书也属于头部(粉丝量超过200万),但其在B站单条植入视频的报价是小红书单条笔记广告的2倍以上。

某B站头部MCN的负责人向美股投资网解释了B站单价更高的逻辑一条5到7分种的视频制作需要搜集资料、写脚本、拍摄和剪辑等,成熟的博主一周内能更新一条视频。但在其他平台,同样的时间可以产出三到四条短视频或图文内容。

一种关于“ROI”(投资回报率)的恶性循环正在发生。B站UP主做中视频的制作成本高于其他平台,广告单价也相对更高;品牌方花了更多钱,却看不到直接的转化效果。不再买单之后,B站UP主就更入不敷出。一位粉丝量超过500万的头部UP主告诉美股投资网,即使是过去一年团队基本有稳定商单的情况下也谈不上赚钱,“只能说基本维持运营。”

尽管B站也曾有过辉煌的营销案例,如今在广告主眼中,已经很难摆脱“ROI低”的标签。一位业内人士称,在小红书,一个食品类品牌的ROI可以做到3或4,但在B站,ROI达到1就算很不错。

在犹豫中错过,在尝试中碰壁

事实上,B站在商业化上的尝试并不少。从2020年开始,课程付费、视频和直播带货都已布局,但始终赶不上市场的变化。

那时品牌蜂拥而至,可B站并未搭建好体系化的商业基础设施。多位接近B站的人士都认为,B站错过了当年的时机其正式上线UP主商业化运营平台“花火”的时间是2020年7月,而在官方表述里,直到2022年B站的商业化基建才逐渐完善。

B站商业化尝试的不完全统计制图美股投资网,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早在2021年末,张绘就察觉到了广告市场的变化。2021年一整年,抖音和小红书的业务在公司的营收占比增长超过20%,因此开始有意识地减少甚至停止B站UP主的签约,已有的B站UP主也逐渐向短视频和直播转移。

恰恰是在这一时期,B站加速推进站内的竖屏模式Story-Mode。该模式早在2020年末就进行了灰度测试,但铺开的同时尚未设置醒目入口。

2022年,平台开始用数字不断强调Story-Mode带来的商业化效果,例如一季度竖屏视频播放量占总播放量的比例超过20%;二、三季度竖屏视频的日均播放量同比增长超400%,广告互动率是横版广告的五倍。

但直到2022年下半年,B站才开始向张绘所在的MCN积极推进Story-Mode,签约的UP主可以得到流量扶持。“如果早一点去推,我们还能尝试一下。但当时B站给的扶持,已经不如我们在别的平台做的增量了。”张绘称。

除了平台的犹疑,推进短视频的另一个阻碍是UP主是否适合转型。

美妆区UP主尚且可以转换形式,但具有B站特色的内容很难改变阵地。以过去一年增长较快的知识区为例,美股投资网采访的多位头部知识区UP主目前都没有尝试Story-Mode。广发证券的统计显示,B站粉丝量前100(按照艺恩星数平台统计)的UP主仅有17%上传过竖屏内容。

B站在带货上同样举步维艰。

2021年年底,B站内测了UP主直播带货功能“小黄车”。当时B站联系了各个频道的头部UP主进行测试,知识区、美妆区都有所涉及。据美股投资网了解,在早先测试的一群UP主中,一位美妆区UP主某次直播带货的GMV达到了10万,位列当周B站带货榜前列。而在抖音,以头部美妆博主画梅为例,2021年其多场直播单场销售额突破百万,最高破千万。

这让UP主团队意识到,B站直播带货的天花板太低,用户没有在B站购物的心智。一位最早受邀参与内测“小黄车”的UP主也表示,当时卖出的数据较为一般,后续没有做过太多尝试。

蓝链(B站视频内容下方的评论区置顶的蓝色商品链接)的效果也难称理想。B站做内容电商的思路是不自建、向各大电商平台导流,因此UP主蓝链带货功能可让品牌方看到更直接的转化数据。一位行业人士透露,他们参与的项目中,B站美妆区头部UP主能够转化几百单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甚至有UP主只能转化个位数的下单量。

原因是多重的。上述受访人士都提到的一点是,B站用户相比于其他平台更低龄,付费意愿较低。此外,前述行业人士称,头部UP主对于挂链接这件事情较为保守,很多UP主将链接放在极为隐蔽的位置,反而是一些中腰部UP主在蓝链转化上优于头部。一位UP主告诉美股投资网,蓝链确实更容易吸引品牌投放,但对于UP主来说,一个月挂一次蓝链已经是极限,否则就会引起粉丝反感。

摇摆和割裂

入职B站的新人不一定像早期员工那样热爱二次元,但都会将公司第一条价值观熟稔于心——社区优先。这个支撑B站多年来保持调性的信条,在平台需要变现时反而成为沉重的包袱。

B站对于社区的任何一次改变都倍加谨慎,这种摇摆在外界和内部皆有感知。一位B站运营人员向美股投资网表示,主站的产品功能推进较为缓慢,内部对于用户的反馈十分在意,影响上线的进度。例如,一个主站页面的产品功能测试后,用户的反馈非常负面,内部就会反复拉扯,上级领导做不出明确决策,既想推进功能,又不想得罪用户,影响了执行效率。

2022年6月,B站上线首个付费视频,UP主“勾手老大爷邓肯”参与了内测。这被认为是B站扩展UP主收入渠道的又一次尝试。但之后,该UP主掉粉超过1万,用户的声音负大于正,B站也没有继续拓展这一产品功能。

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即使是在商业中台搭建完毕的2021年,社区和商业化部门之间的沟通也不顺畅,配合效率较低。

割裂不只发生在内部。美股投资网采访的多位头部UP主都表示,会为品牌不投放而发愁,希望B站完善商业化建设。但2022年B站月活跃UP主的数量有370万,头部UP主之外,大量“为爱发电”的UP主和用户有不同的感受。

在“停更”引发的后续讨论中,一位UP主的看法足以反映社区和商业化之间的矛盾。小清(化名)在2018年左右入驻B站,拥有大约1万的粉丝量,积累了一些垂直领域的忠实粉丝。他向美股投资网表示,“B站以前的生态环境对小众圈还比较友好,虽然我入场有点晚,但整体推送机制还比较公平,可以看到不错的播放量。现在投入的精力和视频质量都远胜过去,播放量却更低了。”

2022年,B站调整创作激励政策,小清的激励收入减少了一半以上。同年10月之后,小清在站内收到大量起飞(B站的流量投放工具)和MCN运营的广告,这让其感到不适。这些凭借兴趣留下的UP主并不适应B站的变化,小清认识的很多圈内UP主在去年退出了B站。

不过B站已经来不及向社区解释这一切。去年第四季度,B站月活达到3.26亿,接近4亿目标,但距离止损仍有很长距离2022年其总营收同比增长13%,达219亿元,全年净亏损为75亿元,同比扩大10%。

B站亟需证明自己的盈利能力。

B站广告业务收入变化。制图美股投资网,根据财报数据整理。 焦虑之下,解法何在?

B站计划未来几周由展示视频播放次数转为展示播放分钟数,陈睿对此的解释是,随着B站UP主数量、用户规模、内容供给、视频形态的不断扩大与丰富,平台需要更加具有参考价值与反映用户真实消费状况的数据维度。

外界普遍认为,这也是B站在商业化上做出的一大努力,以证明自己在中视频上的差异化价值。播放量是大部分视频平台向外界展示的最重要指标。尽管创作者能在后台看到播放时长,但平台往往会将广告主在意的播放量、点赞评等互动指标放在前端。

多位B站UP主向美股投资网表示,显示播放分钟数的确对中长视频UP主相对有利,但品牌方如何看待这一指标还有待观察。一位负责品牌社交媒体投放的人士表示,“不管是UP主还是品牌方,都要在投放过程中对这个‘分钟数’概念做磨合,衡量多少分钟代表视频质量高。”一位数码区UP主向美股投资网表示,他更关心的是平台后续如何调整推荐机制,目前平台很多分区的排行榜都是以播放量为导向。

事实上,意识到摇摆带来的危机后,B站在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下猛药”。张绘称,去年第三季度开始,B站加大和MCN的沟通频率,集中走访了一些机构。直播带货的脚步也在加快今年618期间,B站带货直播场次同比增长近7.5倍。

据美股投资网了解,2022年7月,B站还进行一系列高层调整,涉及主站和商业化部门。原负责B站商业化中台、主站商业中心等业务的副总裁刘斌新离职,原负责主站运营中心的副总裁刘智负责商业化中台业务。组织架构调整后,营销中心总经理王旭和刘智均汇报给B站副董事长兼COO李旎。

此外,参与搭建花火体系建设、原本负责商业化前台业务的营销中心负责人张振栋被调至创新业务部门,之后被曝已离职。

B站向全员通报了这一人事变动。上述内部人士透露,当时刘斌新和刘智在整个部门里进行了交接和发言,在内部看来是对商业化的进一步重视。

刘斌新在互联网广告产品上有丰富经验,曾任百度凤巢副总监、360商业产品事业部总经理。不过,上述内部人士表示,尽管刘斌新在任时期逐渐和社区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但在社区面前话语权不够,资源合作上不算密切。刘智担任负责人后带来了一些社区部门的得力干将,最大的变化是“要资源”的效率更高了。在进行上述架构调整的同时,创收第一次成为社区部门员工的OKR的重要指标。

然而在急速的变动中,B站自身的管理问题也接踵而至。

多位UP主和MCN人士向美股投资网表达了共同的感受在和B站沟通的过程中,权责不清晰、透明度较低的问题突出。以近一年B站加大投入的直播带货为例,此前B站商业化下设的带货项目组负责蓝链(视频带货)和直播带货,同时,主站的直播部门也有团队对接直播带货的工作。前述头部UP主表示,近两年他们对接的B站运营人员频繁更换,日常沟通中,还会出现两个团队抢资源和项目的情况,造成不小的“内耗”。

这或许也是B站近日持续调整组织架构的原因。

美股投资网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李旎兼任新的交易生态中心负责人。该部门包括主站商业中心和带货项目组的部分团队,主站商业中心/带货项目组依然汇报给B站副总裁刘智。此外,原“电商事业部”同时更名为“会员购事业部”。今年第一季度财报中,B站将这部分业务的披露口径从“电商业务和其他”变更为“IP衍生品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5%。而新的交易生态中心也将合并原电商事业部的产品和运营团队。

减少冗余和突出优先级业务固然必要,但这依然只是B站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一些观点认为,B站商业化的卡点在于早年间创始人徐逸承诺的“不加贴片广告”。2016年,B站曾在部分番剧上线贴片广告,用户反应激烈。当时,陈睿在知乎发帖表示,“B站未来有可能会倒闭,但绝不会变质。”

不过,据美股投资网了解,关于是否加贴片广告,B站内部有过好几轮的论证,最终都不了了之。2022年12月,李旎在财报会上解释称,B站的内容大多集中在2到5分钟,即使所有内容都采用贴片广告,收入也比较少,还极其破坏用户体验。这种得不偿失的传统广告模式,B站不会轻易尝试。至于解法是什么,B站仍在探索当中,只是各方还能等多久是个问题。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绘为化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阿里巴巴:2023财年Q4调整后净盈利273.8亿元-同比增加38%

作者  |  2023-05-18  |  发布于 中国概念股

 

阿里巴巴5月18日公告,第四财季(截至3月底止季度)营收2082.0亿元,同比增长2%;调整后EBITDA为321.2亿元,同比增长37%;调整后净利润273.8亿元,同比增长38%。调整后每ADS收益10.71元,上年同期7.95元人民币。

2023财年全年营收8686.87亿元,2022财年为8530.62亿元,同比增长2%。净利润725.09亿元,2022财年为619.59亿元,同比增长17%。

阿里巴巴董事会已批准探索菜鸟智能物流集团的IPO进程,并执行盒马鲜生的IPO。目标在未来12至18个月内完成菜鸟智能物流的首次公开募股。预计盒马鲜生的首次公开发行计划将在未来6至12个月内完成。

阿里巴巴董事会批准了云智能部门的分拆,云智能部门将成为独立上市公司。董事会成立新的资本管理委员会。

阿里巴巴董事会已批准和任命六大业务集团董事会,业务集团董事由阿里巴巴资深业务负责人担任。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批准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启动探索对外融资,助力业务进一步发展和增长。

截至3月31日季度,阿里巴巴以约19亿美元回购了约2150万股美国存托股(相当于约1.724亿股普通股)。在目前授权下,有约194亿美元回购额度,有效期至2025年3月。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盘前|京东涨超4%-Q1财报超预期;新能源车板块普涨-理想涨超4%

作者  |  2023-05-11  |  发布于 中国概念股

 

美股股指期货盘前小幅上涨,新能源车板块普涨,理想汽车盘前涨超4%。京东涨超4%,Q1业绩超预期。

个股方面

美股新能源车板块普涨,理想汽车盘前涨超4%,该股周三收涨近14%。Rivian涨超1%,lucid、蔚来、特斯拉涨近1%。

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京东涨超4%、阿里巴巴涨超2%,哔哩哔哩跌超1%。

京东CFO许冉将接替徐雷,出任京东CEO。据了解,许冉于2018年7月加入京东,任职财务副总裁,并于2020年1月晋升为高级副总裁,自2020年6月起担任京东首席财务官。

京东集团第一季度净营收2,4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1.4%,预估2,404.9亿元人民币;第一季度调整后每ADS收益 4.76元人民币,上年同期2.53元人民币,预估3.59元人民币。经调整EBITDA利润率3.9%,上年同期2.5%。京东集团称一季度NON-GAAP净利76亿元;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 9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

阿里巴巴方面,5月10日,在淘宝天猫618商家大会上,淘天集团CEO戴姗携新管理团队首次公开亮相。首次以这一身份发言的戴姗表示,“变革和新”成为淘宝天猫的两大核心关键词。

哔哩哔哩方面,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指,由于《赛马娘》于内地推出或会延期,考虑未有消息显示有望短期内推出,故将其对哔哩哔哩开始收入贡献时间估计由第二季押后至第三季。至于2023年,该行预料哔哩哔哩游戏收入按年增长18%至59亿元。由于即将回购可换股债,该行将公司今年及明年的利息支出分别下调14%及29%,将其目标价由24美元下调至22美元,维持其评级为与大市同步。

迪士尼盘前跌超4%,2023财年Q2Disney+订阅用户数1.578亿,环比下降2%,低于市场预期的1.631亿。

美股聚焦

“股神”又买对了!巴菲特投资的日本商社利润创新高,股价涨破纪录了

AI顶规芯片需求暴涨,传英伟达紧急向台积电追单先进封装产能

观点 | 什么样的通胀和就业可让联储降息?

美股公司

谷歌全线反击!

马斯克要炼锂!未来“电池自由”后,特斯拉还会继续降价吗?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小鹏汽车:到2030年存活下来的车企会在八家以内

作者  |  2023-04-18  |  发布于 中国概念股

 

在上海车展上,小鹏汽车发布G6车型,该车基于近期发布的SEPA2.0扶摇架构打造,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过去5年,小鹏汽车在该架构研发中累计投入超过100亿元,该架构具备3年的技术领先优势。未来5年,小鹏汽车将继续投入超过300亿元,进一步推动架构平台的拓展。

该架构下车型将标配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车桩结合最高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此外,扶摇还集成了800V XPower电驱、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X-EEA 电子电气架构等技术。

此外,扶摇架构还从生产、制造方面进行调整。小鹏汽车方面表示,扶摇架构采用了前后一体式铝压铸技术。

一体化压铸、车身电池一体化等措施,已成为新能源车企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重要手段。3月的投资大会上,特斯拉亦公布了一体化压铸,CTC等多种技术的组合,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并实现成本的下降。吉利、蔚来、长城、长安等国内车企,沃尔沃、大众、奔驰等国外车企也在布局一体化压铸技术。比亚迪、零跑、宁德时代等企业,亦在加速推动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推广。

相关技术的加速落地,不仅仅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车企实现降本增效,以应对后市更加激烈的淘汰赛。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渐入白热化,多家车企及供应链高管向分析师表示,新能源汽车赛道正从“春秋时期”转向“战国时期”,激烈的淘汰赛一触即发。

“300万的年销售规模或将只是车企生存的入场券。”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说到,到2030年,仍能存活下来的车企会在8家以内;未来,只有同时实现高效研发、成本平衡、高端体验,才能有可能在此中胜出。

小鹏汽车在最近一年内的表现饱受争议。产品款型定义复杂,每一款产品之间的家族化特征薄弱,基于多平台开发导致规模化效益低等问题,多次被外界诟病。

目前,除了全面架构造车实现降本增效外,小鹏汽车还完成阶段性内部人事架构流程调整。小鹏汽车所有研发、生产和供应链体系直接向何小鹏汇报,总裁王凤英已全面负责产品规划与销售服务体系。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B站UP主停更危机背后:自研游戏尚未“出圈”-一边降本一边烧钱

作者  |  2023-04-04  |  发布于 中国概念股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B站UP主发起停更潮”的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首,并引发了大量的媒体与网友关注。

这一话题来源于南方财经2日早上发布的深度报道,文章指出,很多UP主发布了暂停更新的视频,表示短期内不会再上传新内容。至于停更原因,有2位UP主明确表示,收支难以平衡是停止更新的主要原因。同时文章认为,对中尾部UP主而言,更为直观的因素则是平台收益的下滑。

对于这一说法,据了解B站内情的人透露,停更潮的说法不太准确,50万粉丝以上的UP主总数大概是3000多,最近停更的只有三个。

这三位都已公开对停更原因作出回应,均表示停更与平台激励无关,或出于个人原因,或由于公司出于重大变故,导致原计划视频内容将延后更新。“对于任何平台的头部创作者而言,平台的流量分账永远是收入的小头,没有人会指望依靠这个赚钱。”有分析表示。

其指出,B站UP主停更的真实原因可能是头部UP主因为接不到商单而停更,中小UP主因为平台激励下降而停更。

但从财报来看,2022年全年,平台在直播和广告业务中给UP主的激励分成却同比增长了18%至91亿元,那么,矛盾出现在哪里呢?

移动红利消退,游戏业务等待下一个“爆款”

近日,B站发布了其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第四季度,平台营收为61亿元,同比增长6%;净亏损为15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亏损21亿元收窄29%。

2022年全年,B站营收219亿元,同比增长11.4%,净亏损为75亿元,同比扩大约10.2%;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经调整后净亏损67亿元,同比扩大21.8%。

具体到各业务收入来看,目前B站主营业务共分为移动游戏、增值服务、广告和电商及其他四部分。2022年全年,游戏业务营收50亿元,同比减少1%;增值服务营收87亿元,同比增长26%;广告业务营收51亿元,同比增长12%;电商及其他业务营收31亿元,同比增长9%。

游戏业务成为了B站主营业务中唯一下滑的板块。谈及原因,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在此次财报会上坦言,2022年整个游戏行业进入了新阶段,版号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更大的原因就是移动用户的红利逐渐消退。以及玩家对于游戏品质的要求越来越成熟。“这对行业的影响很大,因为它直接影响游戏开发成本的提升,以及新游戏成功率的下降。”

“有用户红利的时候,只要把游戏内容做好就一定能挣钱。但是当游戏行业变成存量市场的时候,挣钱的游戏就只剩下两种第一种就是头部的超级游戏,第二种就是在垂类里面成为头部。只有这两种情况下,才能有持续的利润。”陈睿认为。

事实上,在2020年四季度前,游戏业务一直是B站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其独家代理的日本角色扮演类手游《命运-冠位指定》(简称“FGO”)曾连续三季度登上APP Store榜首。游戏业务也一度占到公司总营收的83%,而《FGO》一款游戏就贡献了超过七成的收入。

但从2020年四季度开始,游戏业务逐渐“退居二线”。到了2022年,B站游戏业务收入占比已降至22.9%。这一变化与公司近几年的整体战略有很大关系降低游戏收入占比,让营收更加多元化。

于是,B站开始“两条腿走路”,发展自研与代理两种游戏。陈睿透露,去年自研游戏占公司游戏业务总收入的比例为5%,这个比例在今年会继续提升。

不过,自研收入一直受到游戏版号发放的供给侧影响,没有拿到版号就意味着无法进行游戏商业化,将直接对收入产生影响。同时,平台目前的自研游戏营收仍然较少,仍需等待一个“爆款”产品的出现。

单用户每月平均贡献-2.27元,增收减亏如何成行

在“去游戏化”战略后,B站为了加快商业化进程,一方面加大对直播、电商、广告等业务的投入;另一方面,则需要获取更多的用户,让他们在平台上开始花钱或者花更多的钱。

先来看第一方面,财报显示,2022年B站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6%,主要受直播、大会员等付费活动推动,其中直播业务全年收入同比增长超30%;同时平台全年广告业务营收同比增12%,主要形式为与UP主相关的广告。

收入增长的背后是B站大力度的布局与投入。2022年全年,平台在直播和广告业务中给UP主的激励或分成达到91亿元,同比增长18%。此外平台还搭建了不少商业化基础设施,包括直播带货、增强品牌曝光的起飞计划、一站式UP主内容合作平台花火等。

不难看出,B站给UP主的分成在不断提升,那么,为何仍有不少UP主反映自己的收入下滑呢?这其实是内容变现机制的变化。

2022年以后,平台逐渐减少播放、投币、点赞等数据的占比,提高了商业合作的权重,更看重UP主的商业价值。而在UP主与平台强关联的当下,二者的广告收入直接挂钩。

第二方面则来自用户,财报显示,B站第四季度日均活跃用户达9280万,较2021年同期增加29%;月均活跃用户达3.26亿,较2021年同期增加20%;平均每月付费用户达2810万,较2021年同期增加15%。

不过从月活数据来看,平台用户的留存能力似乎在减弱。第四季度,B站包括App、PC、电视等在内的月活用户为3.26亿,同比增长20%,同比增速创下近年来新低,环比则减少660万。

平台为了超3亿的月活投入了巨额的获客成本。2022年,用户每为B站贡献1元营收,B站要付出3.27元成本,单用户每月平均贡献-2.27元。这意味着,随着用户的增长,平台的投入还在不断加大。

分析人士表示,当下的B站,要想留住用户,就要提升收益单价,而提升单价又需要实现盈亏平衡。“用户规模增长一定程度上依赖高成本,那么削减成本必然会带来增长的回落。”

从四季度数据中不难看出,营销费用削减后,月活用户已经在环比流失。并且叠加UP主收入减少,导致创作积极性下降的影响,未来用户规模能否持续增长还要打个问号。

对于今年的计划,陈睿表示“今年我们公司的业务会更聚焦,整个公司最重要的事就是两件第一,增收减亏;第二,DAU 的健康增长。”

在互联网红利消退的当下,诸如B站等互联网平台都面临着增长困境。如何一边拓展新业务,一边留住用户与UP主,是平台目前亟需关注的问题。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7-2023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