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Howard

 

亚马逊Prime日仍在继续,许多消费者和劳工组织者都在倡导对亚马逊抵制,以协助五个国家的仓库工人罢工,并呼吁大型零售商的工作条件和公司实践。销售活动通常是公司最大的赚钱机构;去年的Prime Day为亚马逊 AMZN 积累了40亿美元的销售额,今年是第一次跨越两天。

要求提高薪资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100多名工人,数千名由威尔第工会组织的德国工人,以及西班牙和波兰的工人在亚马逊年度促销日Prime Day共同举行罢工。过去几年亚马逊在欧洲地区的员工罢工时有发生,但在美国大规模的罢工活动在今年还是首次,这些员工的诉求是改善工作环境和提高工作待遇,口号是“别再给我们的收入打折”和“别把我们当作机器”。

1天到货太为难

据彭博社上周报道,明尼苏达州Shakopee亚马逊运营中心的工人计划周一两班倒六个小时,这是美国亚马逊员工的第一个组织,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所谓的不合理的生产力要求。1天发货。与此同时,在欧洲,德国的仓库工人罢工,英国,西班牙和波兰的工人在条件恶劣,工资低的情况下进行了工作。“虽然亚马逊在Prime会员日向其客户提供巨额折扣,但员工缺乏生活工资,”德国联盟威尔第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报道称。

  对此,亚马逊回应称,参与罢工的工人队伍在捏造谣言,亚马逊已经满足了他们的诉求,提供了行业领先的每小时 15 美元的工资、相应的福利及安全的工作场所。

 

 

716日,瑞幸咖啡(LK)3000家门店杭州火车东站西广场店开业,该门店位于杭州火车东站到达层地段,为消费者提供大师咖啡、小鹿茶、鲜榨果蔬汁、健康轻食等产品和服务。在此之前,瑞幸咖啡提出过“无限场景”品牌战略,目前已经在咖啡厅、办公室、大学校园、加油站、休闲聚会等场景进行了布局。

  瑞幸咖啡第3000家线下门店的落地,意味着距离年底要建成用户门店数超过4500家的目标又进了一步。在此前的瑞幸咖啡战略发布会上,瑞幸咖啡创始人、CEO钱治亚透露,2019年底,瑞幸计划全国门店总数超过4500家,以期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而为了这个目标,瑞幸咖啡显然开始加快了开店和多线布局的步伐。据瑞幸咖啡透露,将计划到2021年底前建成门店1万家。

  此前,钱治亚曾公开表示,瑞幸咖啡的企业愿景是从咖啡开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据咨询机构沙利文《中国咖啡行业发展分析》显示,在瑞幸咖啡的顾客里,有85%的消费者认为瑞幸咖啡的口味和竞争品牌相同或者比竞争品牌更好,而86.1%的消费者在首次购买了现磨咖啡后提高了消费频次。

  从咖啡开始的瑞幸咖啡却不止于咖啡。78日,瑞幸咖啡在战略级新品发布会上宣布,瑞幸咖啡在全国将陆续上线10余款小鹿茶产品,这些产品中将包括芝士茶、手摇茶、牛乳茶等4个品类,从品类和数量来看,瑞幸咖啡开始全面布局茶饮市场,满足更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716日,高盛(GS)公布2019财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

  数据显示,公司第二季度净营收为94.6亿美元,超市场预期的88.97亿美元,同比下滑2%;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21.98亿美元,超市场预期的19.1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3.48亿美元。

  第二季度每股摊薄收益(EPS)5.81美元,超市场预期的4.89美元,但低于去年同期的5.98美元;2019上半年EPS11.52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2.93美元。

  主要业务数据

  分部门来看,公司第二季度投资银行业务营收为18.6亿美元,占公司总收入的19%,小幅超市场预期的18.3亿美元;其中,财务顾问服务收入为7.76亿美元,占总收入的8%;证券包销业务收入为10.9亿美元,占总收入的11%

  机构客户服务业务录得营收34.8亿美元,其中,股票和交易营收为20.1亿美元,占比21%,超过去年同期的17.9亿美元,反映了股票交易的客户活动比上一季度较活跃;固定收益、外汇及大宗商品业务(FICC)业务营收为14.7亿美元,同比下滑13%,该业务营收下滑反映了利率产品、货币和信贷产品的净营收普遍较低。

  投资管理业务和投资与贷款业务营收分别为15.9亿美元和25.3亿美元,分别占比17%27%

  其它数据

  第二季度,公司贷款损失准备金额为2.14亿美元,同比下降9%,反映了公司与购买信贷不良贷款有关的拨备减少。

  支出方面,公司第二季度运营费用为61.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公司2019上半年的效率比为65.6%,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

  2019715日,高盛集团董事会将季度股息从0.85美元/股上调至1.25美元/股,股息将于927日派付给830日前的有记录的普通股股东。

  本季度,公司向股东回馈总计15.7亿美元的资本,包括12.5亿美元的股票回购和3.19亿美元的股息。

  2019年第二季度,全球核心流动资产(GCLA)平均规模为2250亿美元,第一季度的平均规模为2340亿美元。

  高盛集团CEO David M Solomon表示:“上半年的业绩振奋人心,我们将继续投资于新业务以便能更好的服务我们的客户。鉴于我们拥有的客户专营权实力,我们完全有能力从不断增长的全球经济中获益。而且,强大的财务实力使我们能够大幅增加股息以回馈股东。”

  财报公布后,截至发稿,高盛盘前涨1.03%,报213.75美元。

 

 

微博(WB)的市值,已经在95亿美元左右徘徊相当长一段时间了。

曾经构建中国线上“舆论场”的荣耀,曾经市值300亿巅峰的荣耀,曾经在QQ微信的压力下上位,没落后再“二度崛起”的荣耀,如今都已经尘归尘土归土了。这一切的源头,或许要从元老陈彤的离场和商业化的进场谈起,才能理清了。

但归根结底,作为一个内容消费平台,用户始终是立足之本。平台本身有向用户索取的需求,这并不可耻,但其中尺度的把握至关重要。商业化的野心,应当交由用户体验来加以束缚。而微博的一切失去,恰恰是从用户开始。

对于一家上市互联网企业来说,停止增长无疑是一件可怕的事。

按照Q1财报中给出的业绩指引,微博将Q2的净营收预估为4.27-4.37亿美元。2018Q2,微博的净营收为4.266亿美元。微博对增长停滞的担心显露无疑,因为按此数值计算,微博下一季度的同比增速几乎为0

如果说,财报像一本商业世界的故事书,那么股价就是它的热门书评。市场的嗅觉如此敏锐,当天就给出了反馈,当天微博股价曾一度暴跌19%。投资人恐慌的,不单是微博自身的信心缺失,而是因为其增长放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无论是从营收和利润的角度看,还是观察微博的月活和日活,通过对此前十三个季度数据的连续收集,笔者发现:

2017年时,微博的用户数据增长虽然已经放缓,但幅度依然不小,而其营收和利润的增长,则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准。全年来看,其广告和营销营收同比增长75%,增值服务营收同比增长81%,二者之和即为微博的净营收。

但到了2018年,营收增长显然慢了下来。环比之下的营收增长,大踏步的向后退步了近5000万美元。全年来看,虽然其营收增长只下滑至50%左右,但这主要依赖上半年拉动。用户增长放缓的情况,也并未得到改善。

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2017年微博营收的各季度增长在不断提速越跑越快,而其2018年的增长则在逐季度降温萎缩。2017Q1其净营收同比增长为0.799亿美元,Q4同比增长已经拉大到1.647亿美元。同样的数据在2018Q11.507亿美元,到了Q4反而缩至1.045亿。

投资者的眼睛是雪亮的,随着这一萎缩的症状在2019年愈演愈烈,甚至微博自身都给出了同比0增长的业绩预期,股价的崩盘式下跌俨然水到渠成。2017年微博股价一路飙升至140美元,涨了3倍;2019年过中旬,微博市值已经由巅峰时的300亿美元跌落回了95亿。

短期投资看数据,长期投资看潜力,崩盘则往往意味着二者皆无。提前布局下沉市场和广告营销收入的增长,曾让微博重回舞台中央,但这短暂的高光时刻如今看来更像是“回光返照”,如此乏力。

营收增速放缓只是外在诱因,内在的用户问题和营收结构问题,才是投资者信心缺失的关键。早在微信推出时期,微博就曾面临大考,一度摇摇欲坠。最终微博能活下来并且上市,是因为换了一种活法,如今这种活法眼看即将失效,商业化的后遗症也就一并发作起来了。

聚焦娱乐和商业化,曾经的确是一剂良药,但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思考,是药难免三分毒。

谁也不能否认,微博还并没有完全丧失它的立足之本。

微博诞生和转折的契机,皆源自外界给予的巨大压力。2009年,加入新浪十年的曹国伟,通过一场开创性的MBO带领着管理团队,完成了从公司职业经理人到实际掌控者的转变。六位核心股东分别为曹国伟、余正钧、陈彤、彭少彬、王高飞、杜红。

紧密相连的利益关系和提供资金的三家机构施加的压力,压迫着新浪管理团队展开了一次前景不明的尝试。微博作为一款单独的产品,独立于新浪之外诞生,却又肩负着这六位股东兼管理层的希望,在碰撞中扎进了互联网舆论场。

曹国伟掌舵,余正钧“理”财,杜红管营销,其余三位则掌控着微博的“前世”和“今生”。

微博尚在研发阶段时,国内微型博客类产品正面临着严格管制,国内最大的同类网站“饭否网”被关闭。新浪内部对“微博”项目前景产生了争议,彭少彬力主继续并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强行将项目推动着继续向前。

虽然微博事业部独立后,彭少彬被推为事业部总经理,但当时为微博奠基的人却是陈彤。陈彤对微博和新浪,都是定海神针般的人物,号称“铁打的陈彤,流水的CEO”。他为微博定下了整体调性:媒体基因和名人属性。

他和他手下的编辑们,将新浪多年积攒下来的媒体界人脉资源,集中变现到了微博之上。除此之外,他发动一千多名员工“全民拉客”,将有影响力的人聚集到微博上。“就是一个饭桌上七八个人吃饭,有一个人说话,大家都爱听,我们就是要这样的人”。

媒体界人士带来的影响力,和意见领袖们言论的吸引力,像两台引擎产生了巨大的抓取力。新鲜事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碰撞、交融、乃至产生了一种兼具权威性与趣味性的节点效应。围观改变中国,更改变了线上舆论场的阵地所在。

这种节点效应连接为一张撒向用户的网,至今仍然是微博的立足之本,未见丝毫动摇。但随着微博发展暴露出的问题,和一场管理层及业务方向上的调整,微博这艘巨轮开始偏转航向。网没有变,海域却已截然不同。

陈彤自门户时期建立的时政新闻频道,逐渐在微博中声量放缓,娱乐的踪迹悄然盛行开来,甚至始终处在微博官方的有意扶持之下。这一切,自然是为了商业化。

负责PC端的彭少彬,在2012年底被调整去了产品创新部门,同时陈彤也不再负责名人运营,逐步停止对微博的干预。负责移动端的王高飞全面掌管微博,在移动为先的大前提下,定下了“去KOL”的调子,由时政社会转向便于盈利的娱乐大众。

加之2012年起,阿里开始通过谈判入股微博,并自带了大量的广告订单。微博开始全面转型,倒向全面商业化的微博在“娱乐至死”的批判声中,吸引着最猛烈的炮火,但业绩也攀上了巅峰。

直到现在,微博虽然依旧没有失去它的立足之本,在娱乐内容消费中占据着节点,但却仿佛失去了进步的空间。商业化进击的后遗症,通过财报数字的放大,化作了一颗直击微博股价的银子弹。

缺乏想象力,应当是每一位投资者在认真研读了微博财报后最直观的感受。

从业务上讲,能为微博带来增值服务收入增长的是直播,能为其广告和营销服务带来收入增长的有短视频和信息流;从用户上讲,可供微博争夺的增量市场即为下沉市场,存量市场即为用户使用时长。这些维度中,微博没有取得任何一处的上风。

首先来看,帮助微博“二度崛起”的所谓下沉战略,放在今天的眼光下评判可以说是形势强于实质。微博的下沉意识其实觉醒较早,“向三四线下沉”早在2014年就被列为了三大战略之一,但最终微博对下沉市场的探索只能算得上“浅尝辄止”。

外因是时机不对。能在2014年觉醒下沉意识,的确抢占了先机,但也为战略的实施调高了难度。第一个问题是先天基础不足,移动互联网网络环境的铺设需要时间,人民收入提升并拥有移动设备也是下沉的先决条件。

满足这些条件后,通过一二线城市高生活成本导致的人口回流,为三四线城市带来娱乐内容消费的拉动也需要时间。在这些先决条件未满足的情况下,能否攻克下沉市场,对团队的能力提出了更大的考验。微博的办法,显得有些粗糙。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微博进入三四线城市的主要途径,都是通过与小米、魅族、OPPOvivo等手机展开合作预装APP。伴随着手机的畅销,微博自然被送到用户的手中,降低了他们的使用门槛。

之所以说这种方法粗糙,是因为用户可能并不买账。下沉用户与互联网接触时间短,接受程度浅,他们对内容的需求和喜好不同于早已扎根网络世界的一线城市用户。熟悉微博的朋友应该了解,微博重点深耕的是明星话题和热点事件,并依赖这两点产生流量。

直到2019Q1财报电话会议上,王高飞才表示,“目前三四线城市用户的信息消费并不是消费明星和热点,更多是消费UGC”。但在那之前两天,QuestMobile刚发布了《下沉市场报告》:下沉市场月活用户增量前四的是抖音、快手、支付宝、拼多多,没有微博。

回到微博的关注点上,无疑就是明星和热点。靠着各类明星榜单,饭圈女孩无疑撑起了微博的半边天。直观的看,榜单排名为品牌商提供了选取广告投放对象的参考标准,为了为自家明星争取到代言,粉丝们花钱送礼物血战各大榜单,俨然“微博版竞价排名”。

深层来讲,靠着明星绯闻和热点事件不断制造流量,微博就可以持续抓取用户注意力,并创造广告收益。不用考虑复杂而古怪的玩法,仅看被整顿前过亿的明星微博转发数量,和一次次在舆论绯闻下宕机的服务器,就是铁证。

比如在最近的热搜排名中,微博对“杭州女童”一案的舆情引导中,始终尝试着融入“邪教”这一概念。即使在警方辟谣排除邪教说法后,仍然坚持在热搜中宣传“三山国王”这一概念。对商业化的微博而言,用户的兴趣和讨论就是其生命线,这很危险。

同样因为过度依赖明星话题和热点事件,导致微博推进受阻的新业务,还有直播和短视频。正如拥有太容易获利的商业模式,企业将会难以取得突破创新,太强的产品属性也会影响新产品的发展之路,除非新产品能坚持完全独立。

虽然不可否认“一直播”和“秒拍”为微博带来了一些新用户,但据微博和一下科技双方对外界的表述来看,二者显然是“亲密协同”而不是“独立发展”的关系。曹国伟曾揭秘,在被微博投资后,一下科技就改变了其产品策略,使自己变成一个与微博高度结合的公司。

也因此,几乎是内置在微博框架内的秒拍和一直播,全盘接受了微博的发展策略。然而,明星与直播和短视频之间天然属性的不协调,成为了其新业务发展的阻碍。过度捆绑明星后,内容生态只能是个伪命题。最终,微博收购了一下科技,突破自身局限想来是遥遥无期了。

回首看去,微博上的直播和短视频,跟业内领跑的斗鱼、抖音等对比,完全不像是一个物种。当然,新业务受阻也不完全怪微博对明星和热点的依赖,比如信息流就是受限于微博自身的社交属性。无论是游戏还是会员,是巨大的直播市场还是更巨大的短视频市场,微博都没能抓住机遇,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当然,基于关注和社交链的微博,在面对基于推荐算法的信息流时,出师不利实属正常。同样,基于推荐算法的今日头条,虽然锲而不舍地想要进军社交领域,也始终是收获惨淡。

如果说,探索新领域失败让微博失去了未来的想象空间,那么让微博失去现有市值的则是其现阶段盈利能力的缺失。或者说,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微博正在失去它的基本盘——用户。

微博的营收结构十分简明,比重大的广告和营销营收,比重小的增值服务营收。其中,前者近年来始终维持在接近90%的比例,后者则主要依赖会员和直播业务。营收结构单一很好理解,拓展不了新领域自然单一。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底收购的直播业务,拉动其增值营收同比增长了24%,表现比广告和营销营收要好。据了解,微博的广告客户分为三类:中小企业广告(SME)、大客户、阿里巴巴。其中,阿里入股微博后带来的大笔广告订单,曾是微博重生的良药,但现在已经失效。

在三年协议期内,阿里始终为微博提供着三分之一以上的广告支撑,并以此在三年内不断增持至微博股权的30%。时至今日,微博仍习惯于在财报中将来自阿里和其他来源的广告收入,进行区分陈述。遗憾的是,三分之一已经逐渐缩减至不足百分之五。

言归正传,分析微博盈利增速遇到的难题,依旧是外部和内部两种角度。

从整体来看,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迫使其降低营销预算,导致了广告市场的整体下滑。据CTR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广告市场较去年同期整体下降11.2%,其中互联网广告市场整体同比下滑 5.6%。而在盘子变小的同时,竞争对手却在增加。

随着短视频和信息流的崛起,BAT+头条快手都在加大对广告市场的争抢力度。在这两块业务领域受挫的微博,增长停滞或许不是终点。按照互联网领域常出现的马太效应,很难想象微博在赢家通吃的局面中能全身而退。

投资不是慈善,商业不是公益,微博面临的困境只能依靠自己解决,交不出满意的答卷就只能由市场来审判。营收掉队显然不是任何一家上市企业乐于接受的,无论推陈还是出新,保有现状企业的基本诉求。

对微博而言,无法打开新的营收入口,唯一的选择只有深抓广告业务。尤其在阿里广告投放持续减少,头部客户经营预算陷入瓶颈,曾经的金主“游戏广告主”自身难保等诸多前提下,微博对广告业务的需求持续提升。

在电话会议上,王高飞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增加长尾客户的投放比例。这意味着微博全面倒向商业化的后遗症,虽然已经阻碍了其向新领域的发展,但微博却不得不继续提升自身商业化的程度。

最关键的是,商业化本身正在伤害用户体验。过度商业化带给微博的,首先就是高昂的获客成本,我们用营销成本/新增MAU数,来代表获客成本:2017Q1微博获客成本为1.75美元,2019Q1已经是35.40美元了。

有趣的是,2014年微博拆分上市时,CEO曹国伟骄傲对华尔街说,我们有1.438亿的月活跃用户,所以新浪微博应该估值50亿美金以上,单个活跃用户价值50美金~100美金。按现在的市值估算,市场给出每个活跃用户的价值仅为20美元,甚至不足其获客成本。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现在所做的复盘,其实早在微博的意料之中,只是其中发生了某些意外。

“三角悖论”中所说:商业化、老用户、用户增长三个维度最多只能满足两个。早在微博打破原有的时间序列模式,插入兴趣推荐时,就已经选择了商业化和用户增长。老用户对混乱的时间轴和推荐序列,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抱怨。

然而,下沉战略的流产导致新增用户并未达到预期,反而是过度商业化带来了整体用户的不满。

曾经的微博是一座天桥,有人在耍猴,有人在围观,耍猴的人赚得盆满钵满,围观的人看的尽兴而归,而微博什么也没捞着。现在的微博更像中介,三边服务两边收钱,人来人往都得给微博做点贡献。

在这个增量转存量竞争的时间点,商业化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势必会波及微博瓜分持续增长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总使用时长。在流量红利消失,讲求用户运营的当下,激进的市场投放策略与提升用户活跃度和使用频次的需求,明显背道而驰。

通过DAU/MAU来表示用户活跃度(粘性),通过微博披露的数据计算,其截至2018年底的用户活跃度仅为0.43,。这一数字甚至没比身为电商平台的拼多多高多少,不说与对手抖音比,即使与从前的微博比也有所下降。

在从舆论场到名利场的转变中,微博已经深陷于商业化的牢笼。用户体验的压力,内部KPI的压力,外部投资者的压力,一同施加于微博之上。重压之下,微博正在失去往昔的荣耀和地位。但归根结底,微博的失去,从倒向商业化和失去用户开始。

虽说凭借着互联网江湖中独树一帜的节点效应,微博暂时生存无虞,但靠广告为生的字节跳动等多位同行,同样面临着营收结构单一和继续加大商业化程度的选择。这一次,想来不会有玩家会像当年的腾讯微博一样,轻易的给微博留下生存空间了。

 

 

712 旧金山举办的SEMICON West大会上,英特尔INTC的工程技术专家们介绍了英特尔先进封装技术的最新信息,并推出了一系列全新基础工具。

  芯片封装在电子供应链中看似不起眼,却一直发挥关键作用。作为处理器和主板之间的物理接口,封装为芯片的电信号和电源提供了一个着陆区。随着电子行业正在迈向以数据为中心的时代,先进封装将比过去发挥更重大的作用。

  此次大会上,英特尔分享了三项与芯片封装相关的全新技术:

  Co-EMIB:英特尔的EMIB(嵌入式多芯片互连桥接)2D 封装和Foveros 3D 封装技术利用高密度的互连技术,实现高带宽、低功耗,并实现相当有竞争力的I/O 密度。而英特尔的全新Co-EMIB 技术能将更高的计算性能和能力连接起来。Co-EMIB 能够让两个或多个Foveros 元件互连,基本达到单晶片性能。设计师们还能够以非常高的带宽和非常低的功耗连接模拟器、内存和其他模块。(Co-EMIB 技术视频)

  ODI:英特尔的全新全方位互连技术(ODI)为封装中小芯片之间的全方位互连通信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顶部芯片可以像EMIB 技术下一样与其他小芯片进行水平通信,同时还可以像Foveros 技术下一样,通过硅通孔(TSV)与下面的底部裸片进行垂直通信。ODI 利用大的垂直通孔直接从封装基板向顶部裸片供电,这种大通孔比传统的硅通孔大得多,其电阻更低,因而可提供更稳定的电力传输,同时通过堆叠实现更高带宽和更低时延。同时,这种方法减少了基底晶片中所需的硅通孔数量,为有源晶体管释放了更多的面积,并优化了裸片的尺寸。(ODI 技术视频)

  MDIO:基于其高级接口总线(AIB)物理层互连技术,英特尔发布了一项名为MDIO 的全新裸片间接口技术。MDIO 技术支持对小芯片IP 模块库的模块化系统设计,能够提供更高能效,实现AIB 技术两倍以上的响应速度和带宽密度。

 

 

由于预期全球经济降温且国内就业市场没有过热迹象,美联储准备实施十年来的首次降息。导致周三标普500指数突破3000点后,华尔街资深交易员、瑞银董事总经理亚特·卡辛(Art Cashin)警告称,美国陷入经济衰退的风险正稳步上升。

卡辛警告称,投资者对标普500指数达到这一里程碑不应感到过度兴奋。他指出,纽约联储的衰退指标是基于10年期和3个月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利差,目前这一利差暗示,美国未来12个月内陷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已超过30%

卡辛说:“美国2020年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超过了30%,这是很长时间以来的第一次。”

  由于这一利差,卡辛认为,正是由于这一利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现在正决定采取措施维持美国现代史上最长的扩张期。

  他说:“我想告诉你的是,鲍威尔不仅受到市场的影响,”而且甚至感到“担心”。鲍威尔“几乎必须做出反应”,美联储“必须保持车轮运转。

 

 

6月份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远超过经济学家预期之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内部辩论也将从本月晚些时候的降息幅度转向到底要不要采取行动。

  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从前一天的1.76%跃升至1.87%,反映出美联储在近期大幅下调借贷成本的可能性降低。在劳工部周五公布就业数据之前,联邦基金期货显示美联储在7月份有降息0.5个百分点的可能性,而现在的定价则预示降息25个基点,并且一度甚至暗示降息并非十拿九稳。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表示,美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可能要求降低利率,他下周将在国会发表半年度证词,届时将会透露其对就业市场的看法。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在730日至31日举行下一次货币政策会议,他们将会将讨论在全球经济放缓、贸易摩擦和低通胀的情况下,经济是否需要“保险性降息”。

  美联储官员们也会极力强调他们并非是对政治压力做出回应。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五表示就业数字很好,但他再次呼吁美联储降息,称这将使增长“像火箭一样”。

  “这将是一次争论激烈的会议,”摩根大通(113.43, 0.61, 0.54%)在纽约的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Feroli表示。他认为,降息0.5个百分点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Feroli说:“我认为他们最终会放松,因为他们之前如此强烈地发出过信号。这是一种保险性的政策放松,代价不高,因为通货膨胀近期内不会带来任何风险。“

  经济学家Carl RiccadonnaYelena Shulyatyeva表示,虽然美联储在6月份会议上放弃了政策指引中“耐心”的说法,但招聘步伐的强势将使FOMC能够将这个小型宽松周期的开始时间推迟到9月;不过央行仍需要降息,以使收益率曲线陡化。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6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了22.4万人,超过了经济学家16万人的预期中值;5月份的数据相对较弱,为7.2万人。失业率从半个世纪低点3.6%小幅上升至3.7%;平均时薪同比上涨3.1%,略低于预期。

 

 

73日,公布的美国6ADP就业人数录得10.2万人,前值为增加2.7万人,上修为增加4.1万人,预期值为增加14万人。数据公布后,国际黄金短线上扬5美元 ;国际白银变动不大;美元指数变动不大。

  数据公布5分钟前,国际黄金价格15分钟跌近5美元,日内跌0.11%

  具体数据方面,6月制造业就业人数增加0.7万人,5月减少0.3万人;6月建筑业就业人数减少1.8万人,5月减少3.6万人;6月贸易/运输/公用事业就业人数增加2.3万人,5月持平;6月金融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0.7万人,5月增加1.3万人;6月专业/商业服务就业人数增加3.2万人,5月增加2.2万人

  ADP就业数据公司副总裁表示,美国就业增速开始出现放缓迹象。虽然大型企业表现依旧良好,但小企业在持续紧张的劳动力市场中举步维艰。商品生产行业继续表现疲软。服务业方面,休闲行业和酒店业的疲软可能是由于消费者信心的下降。

  穆迪首席经济学家詹迪表示,近几个月,随着企业在招聘方面变得更加谨慎,就业大幅放缓。尤其是小企业,以及建筑行业以及实体零售行业。预计就业市场继续放缓。

  Forexlive董事Adam Button表示,6月的大小非农报告将是美联储7月利率决议之前的最后的两份就业报告。而6月小非农表现仍不及预期,周五非农数据估计“凶多吉少”。届时,市场对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的预期也将会进一步加强。

 

 

赛门铁克(SYMC)大涨15.23%,报25.465美元,盘中股价创一年以来新高,暂成交4.41亿美元,最新总市值为157.423亿美元。

  据消息称,博通BRCM 或将达成对网络安全软件制造商赛门铁克的收购,而交易价值可能超过150亿美元。不过了解谈判情况的人士表示,双方尚未签署最终协议,因此收购事宜的宣布日期或推迟到74日之后。

  Wedbush分析师Daniel Ives称,认为若双方达成交易,收购价格将在26-28美元之间,较赛门铁克周二收盘价22.10美元溢价18%-27%

 

 

Adobe公司在数字媒体领域面临一些重大风险,而且正在大举投资利润率较低的数字体验领域。而且,我们美股投资网认为股票太贵了。美股代号 ADBE

  业务

  Adobe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之一。该公司为各行各业的众多客户提供一系列产品,作为回报,该公司收取许可费和订阅费,这构成了其大部分收入。公司还提供技术支持和教育。

 

  该公司通过三个部门运作:

  数字媒体(总收入的70%)——这是集团最大也是最重要的部分。细分收入来自于广泛使用的产品的订阅销售,如PhotoshopIllustratorAdobe XD等。所有这些产品以及更多的产品都集成在Creative Cloud中,Creative Cloud主要由内容创建者、web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和数字媒体专业人员使用。此部分还包括文档云产品,其中包括Adobe AcrobatAdobe SignAdobe Scan等产品。

  数字体验(占总收入的27%)——该领域通过产品体验云,为数字广告和营销的创建、管理、执行和优化提供解决方案。收入再次来自产品的订阅销售。

  出版(总收入的3%)——这部分提供产品和服务,如电子学习解决方案、技术文档出版、web应用程序开发、高端打印等等。收入来自销售这些产品的许可证。目标客户是专业的图形和内容出版商以及oem

  Adobe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公司,在全球拥有广泛的知名度。截止到2019年第二季度,该公司在美国运营(收入的58%)EMEA(收入的27%)APAC(收入的15%)

  数字体验方面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里,Adobe的收入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并不断提高其利润率,这主要得益于其数字媒体部门的出色表现(占总收入的70%)。然而,我觉得现在的关注点正从数字媒体转向数字体验,这是一个小得多的细分市场,利润率也较低。

 

  有几个原因让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Adobe将更多地关注其数字体验部门,而不是数字媒体。

  1 M&M的交易。

  20181031日,该公司在2018618日收购Magento之后,又收购了Marketo。这两项收购都集成到了Adobe的体验云中。SA和其他网站上有很多文章强调了为什么这是一个伟大的并购行动,以及这两家公司将为集团带来的协同效应,我同意他们的大部分理由。然而,我希望该公司正在寻找整合到数字媒体的交易,而不是数字体验。完全吸收这两家公司将需要时间和投资,这将把注意力从主要业务上转移开。

  2微软合作伙伴

  微软(NASDAQ:MSFT)Adobe之间的“调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今年他们终于决定宣布在这两个平台之间进行更深入的整合。微软一直在寻找改进LinkedIn的方法,更好地了解用户,现在他们终于找到了与Marketo合作的机会。将LinkedInMarketo更紧密地集成,使Adobe的体验云有机会更全面地了解B2B客户。

  3。数字体验执行副总裁辞职

  刚刚在2019124日发布的收购消息中,ADBE宣布集团副总裁将离开公司,这无疑会给该领域带来一定的颠覆性风险,公司需要时间来寻找合适的替代人选。这将再次转移人们对数字媒体的注意力。

 

  数字媒体方面的问题

  我认为现在是该公司将注意力从数字媒体上转移的最糟糕时机。

  2017年至2018年,数字媒体的年经常性收入(ARR)增长基本持平,约为32-35%,但最近几个季度的情况表明,这一趋势发生了变化。数字媒体ARR增速在2018年已缓慢下滑至22.77%,这一趋势很可能使其在2019财年和2020财年的增速降至20%甚至更低。

  我相信,随着一些有创意的云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好处在整个2019- 2020财年开始逐渐消失,利润率将会下降,这种增长将继续放缓。这进而将打击每股收益。这只是一个提醒,Adobe去年第二季度上调了NA的价格,而在此之前的20172月,它上调了EMEA的价格,以保持外汇中性。2017年和2018年,由于价格上涨,数字媒体的ARR增长没有受到负面影响,但现在两年过去了,正面影响逐渐消失是正常的。

  作为数字媒体ARR的一部分,Creative ARR的增长在2019财年已经失去了势头,对此我深感担忧,我觉得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这一指标。

 

  财务分析及估值

  从2018年第二季度开始,Adobe的利润率已经开始下降,我认为,随着该公司投资于利润率较低的数字体验领域和更大的数字媒体领域——数字媒体正在降温,Adobe还有更多的损失空间。

  与此同时,与甲骨文公司(Oracle Corp)Salesforce.com Inc。和微软公司(Microsoft Inc)等同行相比,该公司的交易溢价较高。

  目前,这一溢价是合理的,因为Adobe的毛利率高于同行,债务也低于同行。然而,未来对数字体验的投资,以及数字媒体表现的疲软,应该会使毛利率接近同行,这种溢价将不再合理。

 

  风险

  风险一:如果数字体验被证明是比数字媒体更好的投资,并且能够弥补增长。我不认为这是非常可能的,因为这个领域一直在增长,主要是通过并购,而且比数字媒体小得多。

  风险二:如果数字媒体的ARR增长再次加速,。我也不认为这是非常可能的结果,因为为了实现这一点,至少必须发生两件事之一——更多的价格上涨或在这一领域的更多投资。

  我不认为会有更多的价格上涨,因为用户对创意云的价格上涨感到非常沮丧。如此之快地在美国进行更多的价格上涨,公司面临着增加ARPU波动性的风险,因为人们可能会取消订阅。就投资而言,我认为重点将放在数字体验上,这将占据未来投资的大部分。

  风险三:Adobe可能继续以高于同行的溢价进行交易。自2009年以来,该股几乎没有进行过任何有意义的调整,一直好于预期。即便是现在,该公司股价仍处于52周高点。它的收入增长很快,业务是一个强大的现金流发生器。同时,该公司也是一个具有强大品牌的市场领导者。换句话说,一个很难卖掉的公司。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