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Howard

 

开业第一天满眼的人从众,Costco直接被买到暂停营业,随即也成了“网红”。COST

27日,美国零售超市巨头Costco中国大陆首家门店于上海闵行区开业。开业当天,由于消费者人数过多,下午1点就不得不暂停营业。28日,由于上海消费者的热情依然不减,Costco宣布,于当日起将卖场内购物人数控制在2000人以内,并由警方协助疏导卖场周边交通。

Costco为何会被追捧?有网友称:“说实话,茅台卖1500元,换作你,你不去买?反正我是会去买的,出门一转手就卖两千多。”此外有网友表示:“全年营业额1000多亿、利润30多亿,零售的利润3%,这不是良心企业是什么?”

实际上,不同于传统的超市企业,Costco并非通过商品差价来赚取利润,而是通过低价精选的模式引流,以会员费实现盈利。在最新发布的2019年三季报中,1052.05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全部来源于零售及会员费。其中,会员费所得23.02亿美元。

 

会员续签率高达90%,三个季度会员费狂揽23亿

1976年,一家名为Price Club的会员制仓储批发超市在美国加州圣迭戈成立,1982年,Jeff Brotman和Jim Sinegal会面,制定了成立一家新的会员制仓储企业的计划。次年,第一家Costco于9月在西雅图开张。

根据官网介绍,Costco实行会员制制度,其大部分商品直接从制造商购买,然后将其送到一个交叉对接的集散点(仓库)或直接送到它的仓库。该公司的仓库接收来自制造商的集装箱货物,并将这些货物重新分配到各个仓库,其间用时一般不到24小时。

1993年,Price Company与Costco合并成为Price Costco.1994年Costco在韩国汉城开设第一家分店,进军亚洲,1997年在高雄开设中国台湾第一家卖场。

截至2017年,Costco分布于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分店已累计达741家,其中,大部分位于美国境内,加拿大则是最大国外市场,门店主要集中于首都渥太华附近。公司会员总数超过9000万名,续签率高达90%,在营业利润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明显。

根据财报,2016至2018年财年间,Costco连续三年营业利润同比正增长,分别实现总营收1187.19亿美元、1290.25亿美元、1415.76亿美元,同比增幅为2.17%、8.68%、9.73%。在最新发布的2019年三季报中,Costco共实现总营收1052.0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27%。

在扣税后的净利润方面,Costco也节节攀升。2016年-2018年财年,分别实现净利润23.50亿美元、26.79亿美元、31.34亿美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14%、14%、16.98%。在最新财报中,截至2019年5月12日的三个季度,Costco实现净利润22.5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2.53%。

具体来看,Costco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为仓储量贩商店销售所得。2019年三季报中,1052.05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全部来源于零售及会员费。其中,仓储量贩店销售所得1029.03亿美元,占97.81%;会员费所得23.02亿美元,占2.19%;毛利率约为12.95%。

 

低价精选“选择不多”,却通过会员费实现盈利

不同于传统的超市企业,Costco并不是通过商品差价来赚取利润,而是通过低价精选只有3700多个SKU(库存量单位)的模式来引流,通过会员费来实现盈利。公司为顾客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商品和优质的购物体验,吸引了更多消费者成为会员并支付会员费,而丰厚的会员收入也为公司持续低价销售提供了支持,形成了良性循坏。

通常来说,作为一个大型零售超市,SKU的数量往往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个。美国另一零售巨头沃尔玛,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就曾在2018年公开表示,目前Walmart.com上的SKU数量已增至7500万。相比之下,Costco的SKU数量相差巨大。

SKU作为库存量单位,商家上架的每一款商品,都为一个SKU,若该商品有多个颜色、大小等可选项目,则该产品有多个SKU。在数十万个SKU的情况下,顾客可供挑选的同一商品可能有几十甚至上百个备选项,而在Costco仅仅数千的SKU条件下,顾客可能仅有几个选择可供挑选。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分析师认为,Costco精选SKU、大包装销售模式以及完善的物流体系、储销一体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自有品牌锦上添花,一方面增加顾客黏性,另一方面提升盈利能力。海外扩张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提供动力。Costco的成功之路说明了真正提升性价比和购物体验的零售企业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自有品牌或成为不可缺少的一块拼图,具有扩张潜力的超市企业前景广阔。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Costco已涉足多个国家或地区,美国地区的营业收入仍是其营业收入的重点。截至2019年5月12日的三个季度,Costco本财报期内在美国地区营业收入769.58亿美元,占据全部营收的73.15%;在海外市场,加拿大地区营业收入最为突出,共计145.61亿美元,占公司总营收的13.84%;其他地区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36.86亿美元,占比约13.01%。

有分析师指出,Costco在零售业从业者心目中的地位极高,甚至一些互联网公司都曾拿它对标,但是近些年来外资超市在中国经营状况普遍不佳,Costco会员制超市新进入中国大陆,能否适应环境长期生存下来,还需关注本地化的供应链问题,以及中美消费习惯差异等。

此外,还有评论表示,在中国大陆,Costco还需要面对城市化之后房租、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的大环境带来的系列问题。

 

中国“门徒”:拼多多、阿里巴巴、每日优鲜……

Costco通过要求消费者购买会员卡来固定消费需求,在获知消费者认可Costco选品、供应链理念后,大规模采购单品,从而实现低价。在国内,拼多多、阿里巴巴、小米、每日优鲜等多个零售商品牌都曾借鉴Costco的销售模式。

拼多多曾公开表示,要打造线上的Costco+Disney。与Costco相似,拼多多同样将销售首先从需求端发起;以平台收费来实现盈利,并尽可能从零售商的角度带动干预生产。

据业内人士介绍,拼多多通过社交裂变聚集巨大同类需求,吸引消费者进入线上卖场,联动中小品牌供应商,并从零售商的角度干预生产。两者模式都是吸引需求来带动供给侧。招商证券分析师称,对比拼多多与Costco可以发现,拼多多的买手推荐模式、产业链盈利赚取方式、C2M中对供应的反向定制方面都比Costco更优。

“为发烧而生”的小米也综合了零售和互联网的思维,借鉴Costco的“另类”盈利模式建立了自己的盈利模式。

与Costco通过仓储门店吸引客户一样,小米通过提供创新、高质量、精心设计、用户体验卓越的智能硬件产品,积累了庞大且持续增长的忠实用户群体。海量用户规模是互联网商业化变现的基础,随着小米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小米的互联网服务业务也呈现加速变现趋势,带动小米的互联网服务收入持续增长。

而对于阿里巴巴、每日优鲜、美团、大众等,则是更鲜明地推出Costco会员制度。例如淘宝推出的“88VIP”制度,在花费88元购买会员后,即可获得会员专享折扣等优惠。升级后的每日优鲜会员制度,除推出会员专享商品、会员专享折扣等活动,还承诺会员专享品毛利率上限为13.9%。

 

 

摘要

【5岁网易考拉由“买家”变“卖家” 阿里很想“娶” 丁磊不给“嫁”?】近日,关于网易考拉将被阿里巴巴收购的消息引起广泛讨论。就在多家媒体几近“断定”网易考拉将以20亿美元出售给阿里巴巴后,这一“卖身”事件再次生变。8月20日,也是此前市场盛传的“官宣”之日,等来的却是“双方收购谈崩”的消息,据称是丁磊亲自否决了收购决定。(美股投资)

“悬案”依然未结。

近日,关于网易考拉将被阿里巴巴收购的消息引起广泛讨论。就在多家媒体几近“断定”网易考拉将以20亿美元出售给阿里巴巴后,这一“卖身”事件再次生变。8月20日,也是此前市场盛传的“官宣”之日,等来的却是“双方收购谈崩”的消息,据称是丁磊亲自否决了收购决定。

从坊间流传的消息来看,阿里巴巴对网易考拉的收购,可谓一波三折,网易考拉的去向更是扑朔迷离。《美股投资》记者采访求证时,双方均对收购事宜三缄其口。

为外界关注的是,在过去几年中,网易考拉与阿里巴巴旗下天猫国际一直明争暗斗,争夺跨境电商领域的头把交椅。网易考拉诞生仅5年,在行业中取得如此地位实属不易。那么,已经在电商领域杀出一条血路的网易考拉,又为何要卖?

更令外界错愕的是,半年之前,市场还一度盛传网易考拉在主动推进合并亚马逊中国海外购。短短数月,由“买家”变“卖家”,显然,网易考拉站在了命运的一个新十字路口。如今,无论是“卖”是“留”,对于遭遇瓶颈的考拉而言,或许都已经无法实现丁磊当初许下“电商里再造一个网易”的愿望了。

站在十字路口

在纠结了较长一段时间后,8月底的一天,王晨(化名)终于还是鼓起勇气在微信朋友圈发出自己离职的消息。

不久,王晨这条朋友圈下面就收到了很多微信好友的点赞与祝福。但在王晨心里,离开网易,更多是不舍与无奈。在王晨看来,之所以会犹豫这么久,是因为不舍。

有如此感受的并不只有王晨一个。无论是在职的,还是离职的,不少网易考拉的员工也与王晨一样感觉到迷茫。尤其是,在近期网易考拉被传出要卖掉的消息后,这种迷茫更加明显。

就在网易考拉将出售给阿里的消息传出后,在某互联网职场论坛上,一位网易考拉员工发帖称:考拉816,同事们穿着统一的黑色考拉文化衫,莫名感觉像是来参加考拉的葬礼。一些网易考拉现员工、前员工也在一些匿名社交平台上表示了对离开网易考拉的遗憾。

员工的迷茫与不安,更多是与工作环境有关。而事实上,今年的考拉,也可以说是一直都在“迷茫”中度过。

此次突然传出“被卖”消息,无疑让网易考拉的迷茫直接展现在外界面前。而谁会想到,就在不久前,网易考拉还是以电商市场上的买家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

今年2月,《财经》杂志称,网易和亚马逊正在推进一项有关中国电商业务的重大重组。该消息直指网易旗下跨境电商网易考拉将合并亚马逊中国海外购业务,并称该谈判已历时数月,由网易考拉主动发起并推进,双方或采取换股方式。然而,该传闻最终随着亚马逊中国方面停止为第三方卖家提供卖家服务而无疾而终。

短短数月,网易考拉由“买家”变“卖家”,这一转变显然让外界错愕。这也意味着当下的网易考拉已走到了命运的一个新十字路口。然而,就在外界以为网易考拉“被卖”已成定局时,其命运似乎又有了变化。

就在行业中传出网易与阿里关于网易考拉的收购事宜已谈崩的当天下午,有消息称,网易内部召开了会议,网易下午的会议中透露“网易考拉融资进展一切顺利”。不过,融资额度、融资金额均未对外公布。而网易考拉和阿里巴巴对上述一系列消息的回应仍然是“不予置评”。

难造“下个网易”?

站在当下这一时间点,回看网易考拉的历史,其命运似乎就如一首“冰与火之歌”那样跌宕起伏。

2014年,海关总署发布了被业内称为“56号”和“57号”的文件,逐步明确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购买的商品只需缴纳行邮税,而免去了普通进口贸易中的增值税、消费税。此举点燃了跨境电商赛道的创业之火。商业嗅觉敏锐的丁磊显然也看到了商机,抓住政策红利,当即决定成立网易考拉。2015年初,网易考拉正式上线,随后在网易内部被升级为战略级产品。

在丁磊看来,电商是可以成为网易在游戏、邮箱、门户等业务之外的新增长点,且在未来三到五年,在电商领域可以再造一个网易。

接下来几年的情况似乎也印证了丁磊的判断。

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网易考拉以27.7%的市场份额位居国内跨境进口市场首位,连续第四年稳居市场份额第一。天猫国际、海囤全球、唯品会分别以25.1%、13.3%和9.9%列为其后。

在财务数据的表现上,网易包含电商的创新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从2014年的9%,一路增长至2018年的37%;而游戏收入占比则进一步被压缩至60%。同时,网易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网易电商业务净营收为52.5亿元,同比上涨20.2%,毛利率增长至10.9%,电商收入占比已经达到近28%,成为了网易的第二大增长引擎。其中,网易考拉起到的作用最为明显。

如此看来,大好发展形势似乎与当下传出“卖身”的情况有些冲突。这不由得引人好奇,为何发展如此迅速的网易考拉,依然存在被丁磊卖掉的可能?

事实上,看似漂亮的成绩背后是网易考拉高昂的运营成本和风险。

纵观网易旗下产品,都以“品质”与“格调”为主打,而丁磊也一直都推崇“工匠精神”,这一理念也被注入网易考拉。

考拉的确也延续了网易产品的一贯风格,主打自营模式。此前,网易考拉CEO张蕾曾表示,海外供应链、平台销售、自建仓储统一配送都掌握在考拉自己手上。

同时,在近两年的线下布局上,考拉也尤为激进。《美股投资》记者了解到,今年,考拉计划开设15家线下店,目前已经在杭州、上海、成都、郑州等8个城市入驻。而考拉的“全球工厂店”在杭州开设首店后,还会在各大城市陆续布局。

众所周知,自营模式对供应链和仓储的要求很高,线下扩展也需要大量资金加持。与此同时,获取流量的成本也越来越高。高昂的成本让考拉也一直处于“烧钱”状态。

显然,烧钱的考拉拖了网易的后腿。2014年网易大力投入做电商后,整体利润率逐年下降,毛利率从2014年的72%降至2018年的42%,净利率从41%降至9%。

亏损不是根本问题,如能以短时间的战略性亏损换来业务高速增长,投资人还是愿意为这种亏损买单。

然而,如今的网易电商已告别高速增长阶段。

在刚起步的前三年,网易包含电商的创新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205%、252%和117%。2017年,营收增速降低至92%,首次低于100%。2018年,进一步降低至59%,创下近五年来的最低增速。此外,从2018年四季度至2019年二季度的财报来看,网易电商收入的同比增速分别为44%、28%和20%。至此,网易电商在收入上已呈现七连降。这从某种程度意味着,网易电商的发展从增速上来看,明显后劲不足,而这也将进一步影响到投资者对网易的信心。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网易考拉在公司的主体设计架构上存在不够合理之处。

“对于需要长期投入的电商业务而言,应该在上市公司体系外独立培育孵化,这样才不会拖累上市公司业绩。”曹磊还表示,若将考拉剥离出上市公司,通过协议方式,网易考拉也可以与集团其他业务进行导流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网易考拉“卖身”消息刚传出的8月13日,网易股价快速拉升,截至当日收盘,网易股价涨幅达10.93%,总市值达335.4亿美元,一度超过百度的332亿美元市值。或许在市场看来,网易主营业务是游戏,剥离持续亏损的电商业务对网易来说是件好事,有助于提高公司净利润。

丁磊的意志

就在此前传出阿里将要收购网易考拉这一消息时,有分析称,阿里这一收购行为更多是针对拼多多的防御性收购。而再度传出双方收购谈崩消息后,也有不少业内人士猜测“网易考拉是否会转而卖给拼多多?”

如今,对于网易考拉是否会出售或者将要卖给谁,真正的答案,外界都不得而知。从诞生到如今传出被卖的消息,不难看出,网易考拉的命运都与丁磊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许正如此前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所说的那样,“丁磊亲自否决了收购决定。”这也不难看出,在很大程度上,不论考拉是卖还是留,更多也都是丁磊的意志。

在商界,丁磊算得上是少年得志,32岁便成为中国首富,被财经作家吴晓波称为“中国唯一一个快乐的大富翁”。在外界看来,相较于其他互联网大佬,这一“快乐的大富翁”也更为“佛系”。

然而,在网易内部,持股近半的丁磊是网易的大股东,而这种“绝对掌控”又会因为其个人性格而影响公司的战略格局和走向。

尽管相对“佛系”,但作为一个商人,丁磊自然也有着属于商人的特性。其中,“务实”是包括丁磊在内的大多数商人共有的特性,而这一特性在企业经营策略上的体现,就是对预算的严格控制。

此前《界面》报道称,一个项目能否进入丁磊视线,不是月活、增量这种硬性指标,而是预算。只有当财务的审批在50万元至100万元以上时,才有可能落到丁磊的手上。

在不久前的网易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网易CFO杨昭烜也表示,“电商要在增长速度和盈利模式之间找到平衡,而网易的经营理念并不支持用不惜亏损的方式来取得快速增长。”现在看来,杨昭烜这句话背后似乎另有深意。

 

 

周一(8月26日)美股盘后,哔哩哔哩(BILI)将公布2019财年第二季度(Q2)业绩报告。


市场普遍预计哔哩哔哩Q2营收为2.09亿美元,同比增长35.2%;每股亏损0.15美元。此前,公司预计Q2净营收将介于人民币14.5亿至14.9亿元之间(约合2.03亿美元至2.09亿美元)。
从业务来看,哔哩哔哩的收入主要来自向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比如手机游戏和直播,以及广告和其它服务。
回顾第一季度(Q1),哔哩哔哩营收同比增长58%至2.047亿美元(人民币13.74亿元),主要得益于手机游戏收入27%的增长,且超过了市场分析师一致预期的1.926亿美元。
同时,Q1每股亏损收窄至6美分,好于华尔街预期的每股亏损11美分。
据统计,在过去的一年里,哔哩哔哩的营收均超过市场预期,且四个季度中也有三个季度的每股收益超过市场预期。


继续关注费用管控
本季度,公司增长的费用支出依然是关注重点之一,主要包括APP以及品牌相关的渠道以及营销费用、手机游戏推广费用、不断增长的员工费用、无形资产相关费用、以及研发费用,这些都会对利润继续造成压力。
一直以来,由于在技术、人才、内容和其它方面的持续投资,哔哩哔哩仍处于亏损状态。同样,在第一季度,由于成本和支出上升,公司的亏损有所扩大。
而且,哔哩哔哩的业务主要依赖于它为用户提供有趣和有用内容的能力。随着用户基础的不断扩大和用户参与度的不断提高,一方面公司将会进一步扩大内容库,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和多样化的需求,而另一方面,相关的成本也可能会越来越高,包括授权内容的许可费、版税等。
所以,公司实现盈利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管理成本和开支的能力,这一部分的变化值得密切关注。


用户增长及变现能力
除了关注费用以外,用户的增长亦不可忽视。对于哔哩哔哩而言,用户持续不断的增长仍是推动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一季度,公司的每月平均活跃用户(MAUs)达到1.013亿,而每月平均付费用户达到570万,比2018年同期增长132%。而且,平台用户的留存率一直维持在80%左右。
此外,商业化能力也是2019年的战略重点。预计公司将推出新产品和服务,以拓宽收入来源。同时,为了创造可持续的收入,公司可能也将会专注于开发新的变现策略。

 

 

摘要
【58同城 WUBA姚劲波:年底前会降级或请走10%的副总裁】近日,58同城 WUBACEO姚劲波向全体员工发布内部信指出,在面对来自市场更艰难,更具挑战的时刻,企业更应考虑长远及终极价值。“2019年年底前,58同城 WUBA会降级或者请走10%的副总裁,其他级别也类似”。

 

 

摘要
【阿里应对竞争者 进攻不如防守】近日,在美上市的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三大电商领域巨头均已披露了最新财报数据。本文笔者以解读阿里2020财年Q1财报为主。汇率波动、拼多多迅速崛起、监管等因素影响阿里前期股价表现,阿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远高于营收同比增速。

近日,英特尔(INTC)旗下的投资机构英特尔投资(Intel Capital)领投了医学影像公司EXO Imaging的B轮融资,融资金额为3500万美元。
消息传出后,当天英特尔的股价并没有太大的波动,但当日成交量创造了最近3个月来的新高。没过多久,梅卡曼德机器人又宣布获得了英特尔的投资,这家初创企业已经在医院药房部署了“3D+AI+工业机器人”的智能解决方案。

 

摘要
【趣店打造开放平台 中台架构展现核心竞争力】在2019年的互联网版图内,中台开始成为巨头之间的“显学”。从最早的阿里,到后来的腾讯,由一个部门来集成所有核心技术、打破部门墙、避免重复造轮子的中台架构被不约而同地提升到了战略高度。

 

手机游戏发行商Glu Mobile发布财报后,股价暴跌40%,公司公布的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9%9550万美元,不及市场预期。另外,公司预期三季度的客户订单金额为110万至112万美元,而市场预期为120万美元。

GLUU 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手机游戏开发商。

 

 

Tenable Holdings(TENB) 财报后大跌17%,报25.19美元。

该公司公布的二季度财报结果超预期,非GAAP每股亏损为0.1美元,但其三季度预期每股亏损扩大,公司预计每股亏损为0.110.12美元。

Tenable Holdings Inc.是一家提供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公司。相关美股 FEYE,该公司提供软件即服务,并专注于利用其在传统漏洞评估和管理市场的深厚技术专长,提供将漏洞数据转化为业务洞察力的分析。

其企业平台产品包括Tenable.ioSecurityCenter。其网络安全平台Tenable.io管理和衡量一系列传统信息技术(IT)资产的网络暴露情况,例如网络基础设施、台式机和本地服务器以及现代IT资产,如云工作负载、容器、Web应用程序、物联网(IoT)和操作技术(OT)资产。

SecurityCenter是为管理和测量跨传统IT资产的网络暴露而构建的,可以在本地、云端或混合环境中运行。

 

 

729日,位于美国的Capital One(COF)确认,Capital One于今年719日发现数据被窃取,数据信息被窃取发生在今年322日和23日。有外部个人未经授权访问该公司数据库,主要为信用卡产品有关的某些个人信息。

  此次数据泄露影响了约1亿美国居民和600万加拿大居民,为从2005年到2019年初申请该公司信用卡产品时消费者和小企业的信息。包括Capital One在收到信用卡申请时经常收集的个人信息:姓名,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出生日期和收入。网络攻击者窃取了该公司约14万个社会安全号码、约8万个关联银行帐号、约10万个加拿大信用卡客户的社会保险号码。

  除信用卡申请数据外,部分信用卡客户数据也被泄露,包括:客户状态数据,例如信用评分,信用额度,余额,付款历史,联系信息;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总计23天的交易数据碎片。没有登录凭据被泄露。汽车金融、商业银行和来自英国卡业务的客户均未受到影响。

  据媒体报道,美国执法部门已经逮捕一位33岁的涉嫌攻击者,该人士绕过Capital One防火墙,访问其存储在亚马逊(Amazon)云服务上的客户数据。

  Capital One称,已经立即修复相关漏洞,并开始与美国联邦执法部门合作,逮捕该网络攻击者。被窃取信息不太可能被用于欺诈或由此人传播,但该公司承诺会继续调查。

  Capital One是美国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专营信用卡、汽车贷款、银行等金融产品,为美国第五大信用卡发行商。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