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investMax 客服微信2号 MaxFund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Howard

美国上市ETF在经历8月份资金撤出后,投资者本周小心地重返ETF市场。本周净流入美国上市ETF的资金近60亿美元,年初至今的资本流入为1,507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761亿美元。

本周大部分资金流入美国固定收益ETF,约为37亿美元,其中11亿美元流入 $债券20+美公债指数ETF-iShares Barcla(TLT)$ $债券指数ETF-iShares Barclays 7-10(IEF)$ , $Vanguard Intermediate-Term Corpo(VCIT)$ , $债券指数ETF-iShares Barclays 1-3年国债(SHY)$ $iShares Barclays 3-7 Year Trea(IEI)$ 。市场继续预期美联储将在本月稍晚降息,但美国公债收益率自近期低点反弹,因美国公布优于预期的经济数据,且有消息称美国和中国将于下月举行贸易谈判。

股市方面,本周分别有2.58亿美元和9.42亿美元流入美国股票和国际股票ETF。由于经济数据好转和对贸易谈判的希望增加,股市反弹,但对经济增长的担忧阻碍了投资者更积极地增持股票。 $大盘指数ETF-Vanguard MSCI(VTI)$ $Oppenheimer Russell 1000 Dynamic Multifactor ETF(OMFL)$ $iShares MSCI USA Minimum Volatil(USMV)$ 是本周最受欢迎的股票ETF

随着金价触及六年新高,投资者对 $黄金矿业ETF(Market Vectors)(GDX)$ 增加了兴趣,另外 $SPDR黄金ETF(GLD)$ 本周也有近5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本周11个行业全部上涨,其中, $消费品指数ETF-SPDR可选消费品(XLY)$ 板块上涨2.75%,涨幅最大; $公共事业指数ETF-SPDR(XLU)$ 板块上涨0.37%,涨幅最小。

本周国债ETF皆下跌中,其中长期国债 $债券20+美公债指数ETF-iShares Barcla(TLT)$ 跌幅最大,下跌1.01%

本周澳元兑美元 $澳元ETF-CurrencyShares(FXA)$ 上涨1.57%,涨幅最大;日元兑美元 $日元ETF-CurrencyShares(FXY)$ 下跌0.65%,跌幅最大。

本周$天然气ETF-United States(UNG)$ 上涨9.16%,涨幅最大; $白银ETF(iShares)(SLV)$ 下跌1.63%,跌幅最大。

ETF新闻

WisdomTree推出了自己的云计算ETF,再次进军主题ETF领域。根据招股说明书, $WISDOMTREE CLOUD COMPUTING CF(WCLD)$ 跟踪BVP Nasdaq Emerging Cloud Index,重点关注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服务的公司,主要提供面向业务的软件。WCLD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交易,费用比率为0.45%

区块链ETF今年相对于整体市场表现强劲。最大的区块链ETF $Amplify Transformational Data Sharing ETF(BLOK)$ 年初至今上涨了24%,同期 $标普500ETF(SPY)$ 上涨了18.5%。不过,投资者年初至今已从BLOK撤资1,500万美元。到目前为止,该基金在2019年仅出现了一天的正向资金流动。 $Reality Shares Nasdaq NextGen Economy ETF(BLCN)$ $Innovation Shares NextGen Protocol ETF(KOIN)$ 今年的涨幅也击败了SPY,但这两只基金都面临净赎回。

20ETF的费用比率发生了变化,大多数上升或下降了12个基点。费用比率变化最大的基金随后出现上涨,这在市场处于费用压缩阶段时相当罕见。最大的涨幅是 $Anfield Capital Diversified Alternatives ETF(DALT)$ 上涨82个基点,涨幅3.23%DALT是主动管理型ETF,涵盖多个资产类别,此外两只VanEck基金的费用比率也有所上升。降低费用比率的基金比提高费用比率的基金变化较小, $Cambria Trinity ETF(TRTY)$ 的费用率降至0.48% $Cambria Global Momentum ETF(GMOM)$ 的费用率降至0.94%

 

 

日媒称,下一代iPhone SE将在2020年重出江湖?根据消息人士指出,苹果将在2020年春季推出一款低价版的iPhone,借此挽回在近两年大量流失客群的新兴市场与大中华市场。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9月5日报道,美国苹果公司最早将在2020年春季推出“iPhone”的廉价新产品。采用比有机EL更为低廉的液晶面板,比最新机型的屏幕尺寸要小。苹果具有优势的高端机型销量正在下滑。苹果将通过廉价版iPhone对抗韩国三星电子和中国华为技术等的商品。

报道称,多位相关人士透露了上述情况。新机型为2016年上市的“iPhone SE”的后续机型,最早将于2020年春季上市。苹果预定9月10日举行发布会,但应该是以秋季上市的高端机型为中心。对于日本经济新闻关于廉价版新产品的询问,苹果没有给出回复。

廉价版新产品的屏幕尺寸基本与2017年上市的4.7英寸“iPhone8”相同,通过廉价液晶面板来降低价格。此外,很多零部件采用与高端机型基本相同的产品。价格未定,但将对抗三星的“GalaxyA30”等竞争商品。

报道介绍,iPhone面临的环境正日趋严峻。在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国,iPhone的销量萎靡不振,世界整体销量也在减少。

美国调查公司——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统计显示,在2019年4月至6月的智能手机全球份额中,iPhone为10%,排在三星和华为之后位列第三。

苹果希望以廉价版iPhone扩大用户基础,将用户引流到被视为今后收益源头的在线视频等软件服务上。销售硬件越来越难以提高利润,苹果将加快转向以服务盈利的业务结构。为了扩大服务收益,必须要防止客户向低价竞品流失。

报道称,苹果将于2019年秋季上线定额制视频服务“TV+”,正在大力开发以全球9亿多部iPhone为基础的服务。但是,iPhone的年销量一直处于触顶状态。

苹果此前一直探索通过提高iPhone单价来实现收益最大化,自2017年11月上市的“iPhoneX”以后,主力机型的最低价格比以往高出230至350美元(1美元约合7.1元人民币),将于9月10日披露的新机型预计也将延续现行机型的价位。

但是,iPhone从第一代上市至今,已过去12年,技术创新正陷入停滞。在硬件方面的改良仅为小幅度的背景下,高端化路线正在招致消费者延长更换周期。在高端化路线未能增加销量的背景下,廉价版新机型作为iPhoneSE的后续机型将争取扩大客户基础。

报道介绍,iPhoneSE的最低售价为399美元起,满足了发达国家年轻人的需求。据资产运用公司的数据,到2018年SE在全球卖了约4000万部。业内人士认为在高端机型不振的情况下,“(SE)阻止了苹果全球份额的下滑”。

报道还指出,苹果目前没有支持5G的机型,很多观点认为“2019年将成为严峻的一年”。

 

 

8月27日,中国内地第一家开市客,也就是Costco在上海开业。

不少消费者甚至凌晨就赶去排队。

其开业当天店内场面出乎意料地火爆。

大量客流还引发了周围交通的拥堵。由于交通几近瘫痪,停车场车位至少需等待三小时。

不过,与开业前几天的火爆场面相比,9月初开市客的客流量已经明显有所减少。而且,确实有一些顾客是来退卡的。

一些要退卡的顾客表示,退卡主要是觉得来这里购物不是很方便,要排队两小时、三小时,每天都是排队两小时,这样的话就没必要去了,而且超市里的商品比较少;另外一些顾客认为,Costco中国店的商品没便宜多少,交通不方便不说,商品还不好找。

Costco:靠收取会员费获利还是靠“速度”赚钱

目前,上海开市客的会员年费为299元,自开业以来,其会员人数已经超过了10万。而按照开市客的规章制度,在会员卡有效期限内,会员可以随时取消会员卡,并且全额退还当年度会员费。不过,退卡后6个月才能再次申请。

上海开市客的退卡潮可能意味着靠收取会员费获利的商业模式在中国首家Costco超市失灵了。那么,中国的Costco超市想在本土站稳脚跟,还需要向美国Costco超市学习哪些东西呢?

究其本质,美国Costco超市是一家典型的“速度”竞争型企业。

一家超市其利润率受外部竞争环境所限制,它不能超过区域平均范围,但其周转率可以因自己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而带来不一样的差异。我们称其为改变挣钱的速度。

因店内的购物空间有限(Costco开业当天门口限入、半天停售),只有发挥出其空间的极致单位时间产出(速度),才能提高了周转率,进而反映在最终的投资收益率上。

对于一家超市来说,商品与顾客需求的匹配度、价格、售后服务是影响购物速度的主要因素。如果能在这三个方面做到位,那么就能最大限度地提升顾客进店率、提高购物量、缩短购物时间。

美国Costco如何解决商品是不是我需要的问题?

美国Costco只服务8至10万美元以上的中产阶级消费者和中小型的企业客户,并采取会员制,只向这一特定人群提供全品类商品服务,并收取一定的会员费(每年最低55美元、最高110美元)。

通过收取会员费,进一步区隔非定位顾客群,方便Costco最大限度地去理解、识别这一群体的需求,从而更好的聚焦专注的提供其服务。与此同时,并竭力避免或减少无效的需求,降低其运营效率。

美国Costco还通过优化商品陈列方式,促进商品与顾客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用SKU数据来分析研证,Costco与Walmart不同,Costco同一品类的商品最多提供1~3个SKU,方便最快速度做出选择, 只是Walmart的几分之一。

在Costco仅提供约4千个SKU,其中包括约3千个生活必需品和约1千个冲动型消费品,其每一个品类已经过Costco在全球的精挑细选,只为消费者提供最佳那1~3种“爆款”商品。这种爆款的打造,进一步推动了Costco单SKU的进货量提升,从而获得议价能力。

在Costco,会员走到自己采购清单商品区,根本不用思考、研究要用什么牌子、更不用比价,无需挑选,不用犹豫,只需按自购物清单从货架上直接拿走就行了。

美国Costco如何解决商品价格贵不贵的问题?

超市商品的主要成本分为采购成本及运营费用,在Costco毛利控制到在 7%,决不超过14%的毛利,当超过时向总裁申请,它只赚取1~7%毛利率(普通超市是25~30%),在如此之低的毛利润率中,竞争对手很难维系生存。

Costco还极力推销其自有品牌,Costco的销售额中,有25%来自其自有品牌,Costco的自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是全美销量第一的健康品牌。

自有品牌是Costco进一步为会员争取低价的利益,同时巩固自己“速度”经营的模式的重要举措。

为节省运营成本,Costco一般购买或者租用郊区高速路附近非常廉价的土地;采用非常简单的卖场布局,实用简洁装饰设计,仓储式陈列;精简人员,取消卖场内导购员,用高于行业水平的薪酬来激励员工高效率工作的同时降低其流失率;

Costco几乎不做营销广告,仅靠人带人和口碑相传;依靠高周转摊薄仓储费用,30%货物由厂商直送门店,70%货物由厂商送至中心库,商品尽量不再拆包。这些措施使得Costco运营费用率,居然是Walmart的一半!

美国Costco如何解顾客购买后不满意的问题?

Costco提供无忧购物服务。客户买到不满意的商品,或者觉得价钱不合理,可以无需说明任何理由,可以在任何时候申请无条件退会员卡并得到全额退款。

当一个企业明确定位,并从赚钱的程度的竞争向赚钱的速度上迈进时,犹如进入快车道,势必很快与竞争对手拉开绝对的距离。不仅要最终的投资收益率,能高于竞争对手,也同时在树起高高的竞争壁垒,并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Costco的春天或不会缺席

美国人喜欢Costco因为它的商品物美价廉,更因为依靠速度挣钱的企业,拥有更高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精神。与本田有个三喜欢:“让造车的人喜欢,让卖车的人喜欢,让用车的人喜欢”一致,Costco同样也做到了,供应链大量稳定的采购、Costco员工的高薪水、低离职率,付费会员的蜂拥而至,证明了这一切。

企业“速度”竞争时代已到来,时代呼唤短交期!如果中国Costco能补足商品与顾客需求的匹配度、价格、售后服务,提升顾客进店率、提高购物量、缩短购物时间,那么中国Costco的春天虽会比美国Costco晚到,但不会缺席。

 

 

9月6日,阿里巴巴宣布,作为领投方参与了网易云音乐此轮7亿美元的融资。此次融资为网易云音乐B2轮融资,融资后网易公司仍单独享有对网易云音乐的控制权。

从2016年开始,网易云音乐传出独立融资的消息,在传出独立融资消息近一年后,2017年4月11日,网易云音乐正式对外宣布获得7.5亿元A轮融资,2018年10月12日,网易云音乐宣布达成B轮融资,百度为战略投资方。

网易云音乐2013年4月正式上线,六年多以来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并凭借歌单、评论、个性化推荐及独特的社区氛围、优质的原创音乐土壤,形成差异化特色优势。美股投资网分析师了解到,目前网易云音乐总用户数破8亿,同比增长50%,其中付费有效会员数同比增长135%。

今年二季度,网易云音乐所在的创新及其他服务版块实现营收15.07亿元,同比增长23.2%,毛利率首次转正为1.4%,主要是由于云音乐、CC直播和有道在线教育等收入增加,以及更好地成本控制。

在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网易高管表示:“创新业务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些业务不断发展,能够促进用户增长,并且改善利润趋势,现在很难说这些起步阶段的业务从本季度开始都能够产生正收益。但是我也并不认为利润会下降。以后只要有道和网易云音乐健康发展,网易云的重中之重将会一直是实现盈利并且为我们的股东贡献收益。”

对于此次融资,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表示,网易公司也将继续大力支持网易云音乐的发展,助推中国原创音乐人创作出更好的作品。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很高兴参与网易云音乐的发展,希望未来在文化娱乐板块双方也能产生更多化学反应。

事实上,阿里早前也对在线音乐市场有所探索。

2013年1月,在收购了虾米之后,阿里宣布成立音乐事业部,这是阿里正式进军音乐产业的开端,随后,阿里收购了音乐播放器天天动听。

2016年4月,阿里音乐推出了一款囊括音乐播放器、粉丝社交、直播等众多功能的APP阿里星球,但结果并不如人意。阿里星球由天天动听改版而来,突然间的巨大变化让许多用户一时感到不适应,同时,阿里星球庞杂的功能架构对用户而言意味着更高的使用门槛。

在经营不如意的时候,阿里选择投资网易云音乐来补齐在线音乐这块短板。

当前,在线音乐行业两强格局已经形成。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的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与网易旗下的网易云音乐位于行业第一阵营 。

极光大数据曾发布报告指出,在线音乐步入存量红利时代,社区化成大势所趋:在线音乐平台的重心从获取用户转向深耕用户、提高用户粘性,而社区化是深耕存量用户的主要方向。

 

 

9月6日早间,网易与阿里巴巴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阿里巴巴集团以20亿美元全资收购网易旗下跨境电商平台考拉。

营收增长乏力丁磊“断臂”求生

丁磊曾经对电商业务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半年多前,还在筹划拿下亚马逊中国的跨境业务,以补缺考拉的供应链能力。

同时,被寄予厚望的电商平台,也曾是网易继游戏之后的一大杀手锏。

具体从网易财报中可见一斑。2015年1月,海外购业务考拉首次面世后,当年财报中“邮箱、电商及其他业务”一项营收就比前一年骤升3倍,为36.99亿元。

2016年开始,日趋成熟的电商业务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达到11.9%,2017年约占净收入总额的22%,到2018年,占比已经高达28.64%。

份额进一步提升,旗下的网易考拉海购和网易严选增速明显。

与之对比的是,网易的游戏业务从2016年到2018年三年营收增速分别为61.6%、29.67%、10.77%,下滑明显。

虽然盈利能力在转好,但网易电商业务并没有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盈利。

网易二季度财报显示,本季度电商业务毛利率为10.9%。

而假货调查再次把电商平台推至风口浪尖。去年2月,中消协指出考拉所售雅诗兰黛产品为假冒伪劣,去年年底考拉再次被曝出售卖假冒加拿大鹅……

在网易电商业务遭遇假货风波时,增长放缓的网络游戏服务收入为114.33亿元,毛利率仍高达63.1%,继续肩负着集团盈利的重任。

天使投资人、互联网专家郭涛告诉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考拉虽然在跨境进口零售电商排名比较靠前,但直到现在并没有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盈利;赶超天猫国际无望。而身后还有虎视眈眈的追赶者,若想保持现有市场份额需要持续的烧钱,卖掉考拉套现后加注音乐、游戏等核心板块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收购网易考拉之后,天猫国际将坐稳跨境电商第一把手交椅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零售进出口商品总额1347亿元,增长50%,其中,出口561.2亿元,增长67%,进口785.8亿元,增长39.8%。

跨境电商市场仍是一片蓝海。

易观国际数据显示,2018年第4季度,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规模为1145.6亿元,环比上涨36.0%。天猫国际以31.7%的份额排名第一,网易考拉以24.5%份额排名第二,从京东全球购更名而来的海囤全球排名第三,份额为11.5%;排名位于第四和第五的分别为唯品国际和亚马逊海外购,其份额分别为9.7%和6.0%。

此次全资收购网易考拉,阿里在跨境电商市场将占据一半份额。

郭涛认为,跨境电商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渠道、供应链、物流等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阿里巴巴集团全资收购考拉后,天猫国际将稳坐跨境电商的第一把交椅,行业寡头形成,随着马太效应的凸显,二三线阵营的平台生存更加困难,跨境进口零售电商领域将进入新一轮的整合洗牌时期。

他预测,随着消费升级的到来和一带一路的持续发力,未来电商巨头会加速并购二三线跨境电商平台,从而提高市场份额、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阿里收购考拉可能仅仅是市场整合的开始,或许会加速整合第三方跨境进口电商平台。整合完成后阿里巴巴系进一步优化全球供应链,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让利于民,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性价比高和高品质的商品。”郭涛对上游新闻分析师说,深度整合完成后,未来跨境进口零售业务板块既有可能会独立上市。

 

 

TECHRIGHTS网站逐渐清醒地认识到,对Linux的严重渗透即便不是到了“末期”,至少也到了“晚期”。

自由软件之父Richard Stallman(RMS)的“四大自由”对软件自由而言恐怕还不够。存在明显的漏洞或变通方法。我们在这里不是谈论像systemd这样的东西,而是谈论所有权/控制权的变更/转移。如果你任由内奸、打入内部及渗入到关键项目的其他形式——由于扩展性不好,这些项目太过复杂(或庞大)而无法分支(fork),这些项目注定被搞砸。重申一下,我们在这里不是谈论Devuan/Debian,主要是谈论Linux内核。

“我们在输掉较量。。。。。。我们在放弃控制权。”

对于软件自由而言访问/获取源代码(以及修改、运行和重新分发的权限)再也不够了,我为此极其难过。这在Linux上体现得再明显不过。除此之外,标榜开放(openwashing,我认为这是鄙人在十多年前杜撰的术语) 对软件自由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是的,眼下威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我们在输掉较量。。。。。。我们在放弃控制权。一切为的就是控制权。

微软(MSFT)并非以“和平姿态”进入Linux,它是敌对姿态。它对雅虎、诺基亚和Novell采取了同样的做法。说到微软“帮助”Linux,我妻子与我所持的观点一样。如果微软真的在乎Linux,就应该采用EXT4,尽管为时太晚;但微软现在进入Linux完全是为了借助Linux将微软的“标准”、API和专有软件推到Linux里面。它旨在剥削和榨取,就这么纯粹而简单。

微软并非以“和平姿态”进入Linux,它是敌对姿态。它对雅虎、诺基亚和Novell采取了同样的做法。

微软喜欢Linux,我们很高兴看到许多Linux网站拒绝相信微软说自己如何“爱上”Linux的不诚实的“故事”。

Linux社区Linux Questions的Steve R。写道:更好的互操作性这点无法反驳,但我持怀疑态度。为什么Linux社区就应该采用微软技术,而微软显然不大乐意采用Linux技术。

“比如说,微软可以采用‘EXT4’文件系统,而不是力推exFAT。很显然,微软不会那么做以保持专有性,即使它现在开放exFAT。”

fido_dogstoyevsky回答如下:微软可以那么做,但你也知道它不会那么做。它是承诺不蜇人的蝎子。

“要是我们有办法拥抱别人提供的东西,然后对它扩展。。。。。。就好了”,这就是所谓的拥抱并扩展(embrace and extend)策略。

我们看到的好多评论大体一致。除非有人要求像OIN这样的专有软件代言组织发表意见。。。。。。

我应该知道;多年前OIN的首席执行官打电话给我,对我说,微软对Linux采取的勒索行为牵涉exFAT专利——Alice/美国专利法第101条可能宣布无效的一些软件专利(如果告到法庭的话)。

“我们看到的许多评论大体一致。除非有人要求像OIN这样的专有软件代言组织发表意见。。。。。。”

作为一家主张软件专利的组织,OIN才不会实际上使这些专利无效。它甚至从未作出过尝试,比如在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PTAB)。一句话,OIN这些年来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已“变差”了,因为结果证明它更感兴趣的是为专有软件巨头代言,而不是对Linux或任何“社区”感兴趣。它就好比Linux基金会。

Linux社区(广大用户和开发人员)对这一切实际上是怎么想到的?看看这里的评论;说大话的微软人无力驳斥诚实、坦率又无偿的观点。

微软从exFAT勒索中赚了一大笔钱;由于多年前签署的重大的OEM专利协议(即使在Nadella掌舵期间),它有可能仍因此赚取“许可费”。

“微软从exFAT勒索中赚了一大笔钱;由于多年前签署的重大的OEM专利协议(即使在Nadella掌舵期间),它有可能仍因此赚取”许可费。

很显然、可能不可避免地是,像Linux内核开发人员Greg Kroah-Hartman这些微软的帮手乐意帮忙,愿意效劳。尽管Greg“颇为专业”,我们应该认为这个“成熟”(言外之意是对行业友好)的人别无选择,只能按微软说的去做。

Phoronix网站的Michael Larabel撰文抨击对微软(及昔日的Novell)友好的Greg帮微软说话,不过再次由于“很糟糕”的代码(就像他对Hyper-V所做的一样)。引用《现有的Linux exFAT代码‘很糟糕’,但可能很快进入staging阶段》:

在微软批准Linux上支持exFAT并且最终发布文件系统的公共规范后,现有的树外(out-of-tree)Linux驱动程序代码很快放到了邮件列表上接受审查,希望纳入到内核中。

现有的树外exFAT Linux驱动程序是几年前被三星无意中泄露的,但后来早在2013年已清理干净。由于微软exFAT专利方面的不确定性以及该公司此前未公开允许该文件系统的Linux支持,它从未进入主线。

Tom‘s Hardware网站比较客观地报告了此事,作了一番比微软的新闻稿和博文更进一步的研究。Nathaniel Mott实际上继续深挖真正的Linux开发人员就微软针对Linux文件系统组件/部分采取类似EEE的举动作出的一些实际反应。他说:“Phoronix网站今天报道,Linux开发人员并不特别热衷于微软发布的东西,一位内核开发人员更是称之为’一堆垃圾,这正是我们预料Linux开发人员会有的那种坦率态度。”有时候真相需要说出来。言论自由,对不对?

“Toms Hardware网站比较客观地报告了此事,作了一番比微软的新闻稿和博文更进一步的研究。”

早些时候我们撰文介绍该计划和相关的专利问题,我们在之前的另一篇文章中曾提到,微软的这个议程主要是由那些佯称在乎Linux的微软推手推动的(之前抨击了Linux好多年)。微软新闻编辑Bogdan Popa(为微软宣传了十多年)再次证明了我们的观点(“微软喜欢Linux”是谎言)。微软Tim也这么做了。注意所有的Linux仇恨者突然假装在乎Linux;他们试图对Linux搞破坏,他们知道微软心里所想的。

我们同时注意到一些较为肤浅吹捧的文章。这篇称微软“开放exFAT”,但微软并没有开放,仍有exFAT方面的专利,仍被一家抨击Linux的公司所控制。发表专利方面的声明与“开放”不是一码事。“微软开放exFAT文件系统”是bit-tech.net上一篇文章的标题。原来的“开放”不过如此。就像猎人设好捕熊的陷阱,等熊过来。这只是加强垄断或单一化。

“微软发布exFAT规范”是更准确的标题,但该文随后又称“微软试图讨好Linux 。。。。。。”

“原来的‘开放’不过如此。就像猎人设好捕熊的陷阱,等熊过来。”

不,真实意图是要控制Linux。这是两码事。这篇文章怎么样?据Phoronix声称,这是很糟糕的代码,那么为什么要添加?Torvalds不应该公开炮轰吗?他是因最近发生的事件而害怕畅所欲言吗?据我们所知,他对此只字未提。

吹捧的文章在新闻界仍比比皆是,像上面提到的那类文章还有好多。还有Paragon Software发布的垃圾新闻稿(本周我们看到它们发布过好几次了)。Paragon长期以来一直从微软对Linux实施的专利勒索中获利,现在它想要赚更多的钱。昨天晚些时候我们发现了好多吹捧的文章。微软完全控制了这方面的声音(很少有人懒得阅读留言)。GNU/Linux的实际用户和开发人员的反应似乎并不重要。

Ryan Farmer是微软前最有价值专家(MVP),十多年前他与微软背道而驰,成为我们IRC频道的常客,他对此有好多话要说。

昨晚他问我:“微软称它将‘捐赠’exFAT专利以便让内核模块进入到Linux,对此你有何看法?他们发布了exFAT的规范,宣布将向OIN的所有成员授予专利许可,目的是将内核模块合并进去。他们说不过编写内核模块的不会是他们。”

MinceR在IRC开玩笑回应:“好,至少那时它很好。。。。。。”

“微软完全控制了这方面的声音(很少人懒得阅读评论)。”

“好吧”,Ryan指出,“外面已经有至少一个GPL许可的内核模块。这是最初从三星泄露的模块。它没有合并,就因为微软多次因文件系统专利起诉别人。微软立马指出,他们目前没有卷入与exFAT专利有关的任何诉讼”。当然他们没有卷入。威胁不管用时,诉讼就会发生。

我给他看了有关微软进入第二个“E”的最新报道。Ryan开玩笑说:“真是更多的礼物。”

没错,这一幕确确实实发生了!

Ryan说:“诉讼与辩诉交易的运作道理一样。微软不想因可能被裁定无效的专利而起诉他人。它想要的是赚钱。”

“许多OEM厂商已经向微软支付了exFAT专利费用。现在由于没剩下任何大的厂商好榨取利润,于是微软‘开放’。。。。。。”

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原本就不该授予这些专利。

Ryan总结道:“赚钱的方式不是把每个人打垮。如果他们不乖乖付钱,就加以威胁恐吓。只要你根本不上法庭,就不会冒任何风险。”

许多OEM厂商已经向微软支付了exFAT专利费用。现在由于没剩下任何大的厂商好榨取利润,于是微软‘开放’。。。。。。

这其实是个宣传噱头!

 

 

黑体加粗、鲜红背景、感叹号,学而思的新一波“海陆空”广告全面出街。

这句好未来(TAL)创始人张邦鑫亲自拍板定下的广告词,一夜之间出现在一二线城市的地铁、公交、机场、高铁,三四线城市的电梯分众、楼宇大屏。

2019年夏天的“K12 网校大战”,并未如期随着暑假终结。反而,一场更大规模的持久战,在秋季打响了。

在此前投入 10 个亿人民币的基础上,8 月,好未来为学而思网校加码 2 个亿,直接打响了秋季招生战。

“猝不及防。”一位网校公司的市场负责人告诉笔者,“暑期刚打完一场仗,大家都想喘口气再准备下一场寒假招生,结果供应商给我们敲了边鼓:学而思已经铺开了。”(注:供应商指腾讯、头条等广告商大厂)

这一次,好未来决定在新的战役里先发制人。

年初高瓴那笔5亿美金的融资,就是为网校这场战而准备。好未来高管会上在讨论接下来战略的时候,提到了四个字:拖住对手。账上 19

亿美元的现金,足够支撑好未来再打三到五年。一位二级市场投资人告诉笔者。

只是,对手比想象中更不好对付。

据?位消息人?透露,好未来为了打探竞争对?情况,通过特殊渠道拿到了一份猿辅导公司的财务报表。报表显示,猿辅导当前现?余额有27亿人民币,相当于上轮融资的3亿美元还没花。

“猿辅导这轮的投放规模,不会比暑假小。”笔者向某社交平台教育负责人求证时,他表示,“9月,微信朋友圈、抖音、今日头条,你能想象到的所有渠道,几乎都会被猿辅导刷屏。”

最近半年,如果有二级市场的投资人去好未来调研,谈及竞争,管理层基本上都把对手指向猿辅导。同样,猿辅导的投资人也在公开场合表示过,学而思是猿辅导目前唯一的对手。

在猿辅导“孩子喜欢老师好,网校就上猿辅导”的广告词之后,学而思网校这句几乎一模一样的Slogan,被看作是与猿辅导的“正面刚”。

两大巨头相互“较劲”,其他玩家也加紧备战。

去年获得软银投资意向的作业帮,暑假投放超过5个亿人民币。网易有道已经计划了下个月IPO,融资5亿美元,预计9月底提交上市材料。一向主打低成本获客的跟谁学,财报上的营销数字持续增长。VIPKID已经将其网校业务“蜂校”拆分出来,目前正独立寻求腾讯的投资。

在线教育公司的广告轰炸,将从这个夏天,一直持续到年底。腾讯管理层在中期业绩交流会上表示,教育行业对于 2019

年全年腾讯广告的贡献,是一个很大的亮点。

这或许已经提前释放了某种“信号”——K12 网校的这场仗,将是一场长期的、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巨头们接下来的动作,只会比暑假更激进。

2019 年夏天烧起来的这把火,或许会一直燃到秋季、寒假、明年春季,甚至未来三年。

而点燃火线的好未来,正准备背水一战。

阻击“猿辅导”,好未来临危应战

“这个业务(K12网校)为什么会在今年爆发,而不是去年或者明年?”

7月15日,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转发某网站《2019「K12网校」大爆发,决战在线教育千亿美元市值》一文,并在朋友圈抛出了这个疑问。

事实上,“暑假网校大战中,最先出牌的是猿辅导”,一位教育营销公司的负责人告诉笔者。

“猿辅导至少在年初就做好了100万的小学暑期招生计划。要配合这个目标,猿辅导制定了大规模的投放计划;另一方面,辅导老师的服务支撑也是重中之重,因此需要提前规划辅导老师的招聘培训工作。”

对于这一说法,向一位猿辅导离职的HR获得求证。

“猿辅导的HR团队在公司内部就像是?个销售团队,KPI很重。”他介绍,去年,公司制定了今年100万小学数学的招?计划,分摊到招聘,就得至少新增3000个辅导?师。再细分到KPI,意味着我们每天要拿到的简历数量、面试数量、甚?打电话的数量都需要被量化,

?整年都是这种?强度的招聘,KPI不达标就要被淘汰,压力实在太?了。

去年暑期,猿辅导只有10万小学用户,今年100万,整整是去年的10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而思网校在今年暑假,还是继续按照此前预期的推广计划,猿辅导会利用暑期的关键窗口期,在秋季实现对学而思的全面超越,成为行业第一名,并且直接拉开差距。

“好未来的战略反应速度是快的。”一位教育公司战略研究负责人告诉笔者,“大概在4月份获取猿辅导今年的招生计划后,好未来迅速决策,一方面在短时间内招聘了1000多个兼职辅导老师,另一方面重金砸下一波投放,以保证今年的招生数不被猿辅导超越。”

仓促应战的结果,是平均15%-20%的推广转化率。全职老师上阵的猿辅导,推广转化率达到30%-35%。

其他数据的对比上,学而思网校暑期促销课招生规模超过100万人次,正价课续费率平均70%-80%,秋季班小学人数超过60万人次。猿辅导暑期促销课招生100万人次,老用户正价课续费率平均75%-80%,秋季班50万人次左右。

除了推广转化率这一关键指标外,其他数据没有拉开明显差距,学而思网校暂时保住了第一的位子。原本猿辅导应该在今年夏天一把锁定的格局,没有实现,好未来在背水一战之后,成功脱险。

据一位好未来内部人士透露,今年夏天,好未来创始人张邦鑫原本决定去美国念书,临时取消了出国计划,留在北京、亲自主抓网校。关于网校的业务讨论,细化到每一个数据、甚至对课程随材盒子的研究。

此前的暑期动员会上,好未来集团的一位高管曾表示,暑假网校一仗,将是好未来16年发展历程中的第三次关键性战役。现在想来,一点都不为过。

而在亲历这场仗之后,一个深刻的教训是:战略先行、节奏要快。必须先发制人,才不会被对手拖住、陷入被动。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要时刻关注对手的关键动作,做好长期攻坚战的准备。

调整策略,率先拉开“军备竞赛”

看起来,好未来和对手之间的“烧钱”大战,还将继续。

面对这场“疯狂”的、似乎看不到“回报”的竞争,人们的担心和质疑也越来越大:靠烧钱投放真的能打赢这场仗吗?“网校”烧到最后,会像“一对一”一样一地鸡毛吗?

回答这个疑问之前,我们不妨来看一下网校的商业模型。

K12网校相比其他类型的商业形态,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刚需且理论服务时间很长——每一个用户从小学一直学到高中,用户生命周期长达12年。每一个用户在生命周期内的财务贡献价值,取决于定价、留存和毛利率三个要素。

如果市场获客成本低于用户财务贡献,理论上,模型就是健康的。

市场获客成本又是由两个值确定:一个是“促销课广告成本”,也就是支付给微信、抖音等平台的钱;另一个是“促销课转化率”,所以这两个数也是各家关注的焦点。

暑假大战下,促销课广告成本基本在500-700元之间,各家有一定的差异,而平均转化率则是在15%-30%之间。虽然是一个区间,但仔细算账下来,每一个秋季班的正式课用户,获客成本会拉到1500-3500元之间。

如果一家公司的广告超过财务贡献价值,那就冒着极大的风险,必须依赖不断融资才能持续,要么就得“家底丰富”。但反之,如果一家公司的广告低于用户的财务贡献价值,公司在做市场推广的决策、跟进投放时,就没有那么困难。

从一家广告渠道商了解到,今年暑期战,猿辅导、学而思网校、作业帮三家公司49元课的外部获客成本大致为:500元、600元、700元。看起来差别不大,但按照三家大致30%、20%、25%的推广转化率计算,平均一个正价课的获客成本就分别拉开到了1600元、3000元、2800元,放诸到百万学员的规模来算,差距会更大。

也就是说,对于“网校烧钱究竟能不能接的住、在线教育公司能不能盈利”这种粗颗粒度的问题,没有意义,因为这完全取决于各家公司的不同数据,以及各自模型的健康度。

事实上,如果只是简单去看“数据”,也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

一位投资人介绍,“公司如果想融资,无非就是把‘数’做的好看,比如大家都在推49元课,他同时也混着推一些9元课、3元课,用户规模当然能做到两三百万。又比如,其他家秋季班正价课定在1200元以上,才能勉强拉平LTV,他直接打个5折,从1200元降到580元,用低价课圈住续费,那转化率肯定就上去好几个点。但是后期你的LTV就会非常差,帐是算不过来的。”

对于模型不健康的玩家来说,前面烧的越多、LTV就越差,如果一直“恋战”,后期根本没有时间窗口来调整模型,公司可能会直接崩掉。而如果放弃这场军备竞赛、停下来调整模型,招生规模一下子就会掉下来,在目前激烈的排位赛阶段,直接出局。

基于这种背景,“家底丰厚”的好未来认为可以一试。

“这是一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一位教育投资人分析,“它会加快淘汰众多市场玩家,但对于推广转化率一直处于市场高位的猿辅导来说,可能却很难起作用。”

并且,伴随招生规模而来的辅导老师成本、技术成本、师资成本骤增,也将让“学而思网校”在好未来财报中承压。

降本增效、主攻优势,成为下一阶段的作战重心。

“辅师”人效PK,决胜下半场赛点

“学而思网校北京的辅导老师只剩下十几人,成都、武汉新开了分公司。”

一位业内人士称,将辅导老师从一线城市转移到二三四线城市,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成都和武汉,是猿辅导的大本营。

事实上不止是学而思,所有K12网校的辅导老师大军,都在加速向济南、西安、成都、武汉、郑州几个城市转移。性价比更高的人力成本、高校密集人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公司。

网校竞争下半场,“辅导老师”的人效比拼,是第一顺位。

“在线双师大班”的模式下,主讲老师已经可以做到1V1000,但辅导老师目前的最高人效不超过1V400。按照100万的招生规模来算,至少需要2500个辅导老师。

根据统计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暑假结束,学而思网校8000人,辅导老师约3700人;猿辅导7000人,辅导老师约3500人;作业帮12000人,辅导老师约7000人。

空中投放带来的大规模学员,需要地面高品质服务的承接——必须采用全职辅导老师。除招聘外,全职老师的培训,又是一笔大额投入。在烧钱做规模的竞争阶段,招生规模越大,辅导老师的跟进速度就得越快,分散在各个城市的管理难度也就越复杂。

“辅导老师,将成为网校接下来竞争的边界。”一位投资人预测。

其次,体系化的营销能力,是拉开差距的核心竞争力。

同样是大规模的投放,但战略的制定、市场策略的规划、SOP的高效执行、成本结构的计算以及模型的动态调整,都在考验各个玩家能否把钱“花在刀刃上”。

比如,今年暑期各家一起打出的“49元体验课”的定价策略,是否适用于所有模型?

据猿辅导一位员工透露,猿辅导在暑期前最先推出49元课,但该推广模型只是根据猿辅导自身的财务模型计算出来的,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公司,结果大家今年暑假都采用了这个定价,其实应该结合自己的模型算一下。

好未来也一直在调试模型。继暑假推广49元入口课之后,这一次,学而思网校率先推出了19元低价课,探索不同的定价策略,寻找最优且适合自己的模型。

最后,攻打并占领小学入口,是接下来业务发展的战略重心。

“网校本质上是在打‘小学’,”一位投资人称,“初高中打‘名师’是有效的,但小学阶段拼的是服务能力。猿辅导整个暑假的投放都是针对小学,没有初中和高中。”

小学的战略意义有多重要?

小学6年,用户生命周期是初高中的两倍;同时,小学也是初高中的入口,谁先占领用户心智,谁就最有可能拿下整个K12学科辅导。

在此方面,小学数学起家的学而思,具备很大的优势。学而思线下的小学数学、英语单科甚至可以做到95%以上的续费率,教研能力扎实。而从线上业务来看,今年暑期小学数学的正价续费也达到85%-90%。

据一位网校员工透露,目前猿辅导的小学业务数据追的很快,接下来,守住小学的领先地位,将成为学而思网校的重中之重。

终点一致,筹码各有不同。接下来的网校竞争,“战略”和“战术”缺一不可。

左右手互搏,好未来“自我革命”

2019年,“网校”终将成为一个被铭记的关键词。

在线教育发展至今,“一对一”、“小班课”掀起过一个又一个风口。为什么唯独“网校”,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千亿美金市场的被定义,固然是一方面。但如果从更深远的视角来看:这不仅仅是一场网校之间的竞争,这是一场“线上”打“线下”的中场战事。

200亿美金的市值、200亿人民币的营收、3万多名员工,好未来走到今天,用了16年。

但成立6年的猿辅导,明年公司的总收入可能超过100亿人民币。再看教培行业的生命线“续费率”,好未来线下十余年沉淀出来了90%-95%的超高续费率,而猿辅导在今年小学单科的续费率,也已经达到90%以上。

要达到好未来如今的规模和体量,在线教育独角兽可能在未来三年,就可以实现。

“网校”,为整个在线教育的进程,按下了加速键。网校所推动的在线教育大势,是对传统线下教培的一场革命。

对于这一点,并不是所有线下玩家都能感受到,甚至线上玩家都没有意识到。但对于同时拥有线下、线上业务,正处于左右手激烈互搏阶段的好未来来说,感受一定是最深的。

暑期投放,好未来100万的招生学员中,有70万单是推广“语文”学科带来的。学而思的线下命脉是“数学”,线下校长并不希望自己的用户被线上洗走。绕开数学去猛推语文,语文学科的属性也导致转化率天然比数学、英语低。

网校烧钱打仗的意义是什么?是抢夺增量市场的份额。如果好未来源源不断从内部消化流量,巨额投入就没有任何意义。

一位线下校长流露出了对学而思网校Slogan的担忧——

“网校就上学而思”,那么对于家长来说,“学而思”到底是线上还是线下?已经报了线下的话,改成线上是不是也一样?用户的理解成本很高。如果线上线下都上“学而思”、没有区分度,那线下的学员直接去线上,又变成了流量内部转化。

招生上不希望“左手”倒“右手”,品牌定位上又希望全部收归网校、打用户心智。好未来一方面下定决心打一场硬仗,另一方面还在战略上摸索前行。

对于在线玩家来说,争抢千亿美金市值的入场券,尽可以放手一搏。而作为从线下教培起家的好未来,这场仗,关乎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格局,所以面临的挑战更大,战略决策也更复杂。

“至少,好未来的决心和耐心,一直都在。”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新东方(EDU)曾在17年左右考虑下决心投入“网校”,但考虑到前期“烧钱”会影响到财报和股价,最后没有执行。今天,当新东方在线“壮士断腕”、发力网校,窗口期是否仍在,还有待验证。

2019的暑期结尾,张邦鑫在周报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略有删减),作为对学而思网校的总结: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经历了一个比较被动的战略防御阶段,被迫应战,不得不调动兵力顽强抵抗;今年一役,我们进入了战略僵持阶段,能够和对手相抗衡,战果不相上下;接下来是第三阶段,我们将开始发动战略反攻,然后一鼓作气把这场战役拿下。”

K12网校的这一仗,如果学而思网校输了,这是“在线教育”的胜利,线上颠覆了线下;如果这场仗赢了,这是“好未来”的胜利,好未来颠覆好未来。

 

 

在柏林召开的IFA 2019大展上,重点针对欧洲市场亚马逊发布了大量关于Fire TV的重磅消息。首先新款Fire TV Cube相比前代有了明显的升级,在装备了六核处理器之后,能够以每秒60fps的速度来运行4K分辨率的视频。

亚马逊还在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推出了Fire TV设备的软件更新,引入了新的“电影”界面和语音控制。用户现在还可以将Fire TV设备与Amazon Echo扬声器配对,以进行远场语音控制。

 

 

AT&T(T)(American Telephone & Telegraph美国最大的本地和长途电话公司)在美国时间9月3日宣布,任命华纳媒体(Warnermedia)(TWX)CEO约翰·斯坦基(John Stankey)为公司新总裁兼首席运营官(COO)。该任命将于2019年10月1日生效。作为总裁兼COO,斯坦基将向AT&T董事长兼CEO兰德尔·斯蒂芬森(Randall Stephenson)汇报工作。与此同时,斯坦基将继续担任华纳媒体CEO之职。

了解到,56岁的斯坦基将继续保持对华纳媒体的控制,后者于2018年6月成为了AT&T的子公司。华纳媒体之前的名字叫时代华纳,旗下品牌包括华纳兄弟电影公司、HBO、TBS和CNN等。2016年10月,AT&T宣布将斥资854亿美元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时代华纳。随着收购交易的完成,华纳时代去年6月宣布更名为“华纳媒体”。

此外,AT&T当日还宣布,任命杰夫·麦克尔菲什(Jeff McElfresh)为AT&T通信(AT&T Communications)CEO.AT&T通信是AT&T旗下最大业务部门,主要服务于手机、宽带和付费电视用户。

该任命也将于今年10月1日生效,麦克尔菲什取代的是即将退休的AT&T通信现任CEO约翰·多诺万(John Donovan)。麦克尔菲什将向斯坦基汇报工作。

 

 

ARM在移动端一骑绝尘,但是在服务器领域构建生态是难题,虽然多年来高通、英伟达、三星等大厂均尝试建立ARM生态,但从成效来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里面除了技术和性能的因素外,更重要的还有成本与生态的考验。弗罗斯特研究(ForresterResearch)首席分析师戴鲲曾对记者表示,对于这个领域的新入局者,实现规模化效益存在重重阻力。“服务器芯片市场需要长期的技术投资与软硬件生态系统的广泛支持。”

但华为还是一头扎进了这个“无底洞”,十年里耗资200亿元做出了鲲鹏芯片及芯片组。

“鲲鹏生态就是围绕着未来计算产业打造一个真正的开源平台,达到真正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华为中国区总裁鲁勇在不久前的一次采访中对美股投资网记者表示,“如果这条路不走,迟早有一天在珠穆朗玛峰的山顶(华为)会被别人踢下去。”

对于华为而言,构建生态之路无疑是最艰难的道路,但是不走的话,5G、AI、云计算的未来将变得无法掌握。

异构计算新江湖

算力和算法是插入智能世界的两个楔子,芯片承载着算力的强弱。作为服务器领域的鲲鹏920,则被外界视为华为打开服务器市场的“核武器”。

华为和ARM的合作已经持续多年。2013年华为就发布了最初款Hi1610,2014年的Hi1612是ARM64位CPU,2016年的Hi1616是首颗支持多路的ARM处理器,2019年又迎来Hi1620,鲲鹏920则是Hi1620系列的正式品牌和型号。在今年1月7日的发布会上,华为高管并不吝啬地将“业界性能最高”的评价放在了这颗基于ARM架构的新产品身上。华为表示,鲲鹏920主频可达2.6GHz,单芯片可支持64核。该芯片集成8通道DDR4,内存带宽超出业界主流46%。

同时,华为还推出了三款TaiShan系列服务器,TaiShan22080面向均衡服务器、Taishan5280/5290面向存储服务器,TaiShanX6000则瞄准高密度服务器市场。

服务器是什么?它是一种高性能计算机,作为网络的节点,存储、处理网络上80%的数据、信息,因此也被称为网络的灵魂。而在服务器芯片领域,英特尔毋庸置疑是一家几乎没有对手的“全能冠军”。根据IDC的数据,X86占据着全球服务器芯片市场近98%的份额。在机构的调研报告中,Taishan的推出被视为直接解决了核心的CPU自主化问题。

“华为从来不是要变成一个芯片公司,目的只是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价值,高性能,低成本,走开放创新的路线。”华为芯片和硬件战略Fellow艾伟在当时的发布会上对记者如是表示。而另一名高管则补充道,鲲鹏芯片不对外销售,只用于华为自己的服务器和云,和英特尔也将长期保持战略合作。“华为不是要与英特尔竞争,更不会替代。”他表示,“布局芯片主要是看到了由于数据多元化带来的计算多元时代。”

华为认为,原来由摩尔定律驱动的计算产业,面对爆发式的计算需求无以为继,人工智能给计算产业带来了四个多重挑战。而随着ARM生态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已向ARM架构迁移。对于多样化的计算任务,找到适合的架构才是更重要的。对于手机普遍适用的ARM芯片,当开发者在云端进行游戏应用开发时,ARM架构显然有自己的优越性。

但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就是服务器芯片的替代。

在服务器芯片市场上,现在依旧是英特尔X86架构的主场,并且英特尔不对外授权。在谈及服务器生态时,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曾如此回答,从2018年到2025年数据量的增长会达到18倍,ARM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英特尔也将和华为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而鲲鹏920及TaiShan服务器,主要应用于大数据、分布式存储、ARM原生应用等场景。

从0到1

“智能世界,道阻且长。今天的我们,需要理论的突破、需要新的基础技术的发明。我们将继续去探索未知的新世界,勇敢地航向前人所未至的领域。”徐文伟在华为亚太创新日上说。

徐文伟对美股投资网记者表示,未来的计算是包括X86、ARM在内的异构计算,鲲鹏的应用需要建立生态,需要产业的支持,这是华为近期落地多个鲲鹏生态基地的原因所在。

可以看到,近几个月,鲲鹏生态开始高频地出现在各地政府开展的云业务活动上,并且以“生态创新中心”的身份成为各地政府的“宠儿”,相关的鲲鹏概念股也受到资本热捧。

中信建投在一份研报中指出,华为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30亿人民币来发展鲲鹏产业生态。而目前华为已构建在线鲲鹏社区,提供加速库、编译器、工具链、开源操作系统等。

其中,社区涵盖了软件生态、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应用市场、合作计划、鲲鹏论坛、学习认证、鲲鹏实验室等板块内容。生态体系方便,基于鲲鹏系列的芯片,华为提供了TaiShan服务器和鲲鹏云服务,并围绕鲲鹏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构筑软件生态,赋能合作伙伴和开发者。OS领域,华为和业界主流的OS系统厂家完成兼容性测试,并提供自研的欧拉OS操作系统。工具链层面,华为提供完善的代码迁移、优化加速,编译工具&运行环境,同时,华为联合各大开源社区,实现了常见的基础软件和中间件对鲲鹏的支持,方便开发者做应用开发和应用迁移。

“华为实现了从底层芯片、硬件到软件的全栈自主创新,关键领域国产化有望加速。”中信建投称。

而东吴证券则认为,鲲鹏生态将加速国产化推进。目前华为云鲲鹏云服务已在Cocos、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久泽科技、捷顺等行业客户应用,并且,已有用友网络、中软国际、软通智慧、思普等25家伙伴加入了“鲲鹏凌云伙伴计划”。同时,华为在鲲鹏上的投入也将带动国产系统在行业应用的落地,首选五大龙头中国软件、太极股份、卫士通、中国长城、用友网络。此外,此前市场关注焦点仅限于基础软硬件领域,配套的网安和应用层关注较少,这些领域正式铺开也会纳入。

生态搭建并不容易。在服务器领域更是如此,性能早已不是决定胜负的要素。有业内人士指出,一是硬件生态,英特尔至强系列巨大的出货量非常容易控制成本,即便7nm先进制程迟迟未推出,客户想更换其他芯片需要承担巨大的平台硬件成本。二是软件生态,即软件开发、优化和兼容性问题。

“多样性计算的生态尤为不易。”Forrester首席分析师穆飞对记者表示,生态需要技术、业务共同发力,需要极大的投入。

穆飞对记者表示,华为在ARM计算生态加大投入是对多样性计算的贡献,希望未来可以看到更多的业务场景。但也要看到,随着云计算与更多应用场景的需求变化,对服务器芯片的发展也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多种数据类型和场景驱使计算架构的优化,多种计算架构的组合是实现最优性能计算的必然选择,但生态的搭建需要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共识和推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不管对于产业还是华为来说,这都是一场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的长跑。

 

 

Copyright© 2007-2023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