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Robert

 

一起教育科技一季度净收入达到4.74亿元 研发费用增长58%

一起教育科技5月25日披露了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一季度,一起教育科技净收入达到4.742亿元人民币。

根据财报,一起教育科技旗下一起学网校2021第一季度现金收入(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达到6.035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在报告期内,一起教育科技一直保持着高额的研发投入。2021年第一季度,一起教育科技研发费用达到2.099亿人民币,相较于2020年同期的1.327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58.2%。

在线作业平台领域,一起教育科技旗下一起作业学生端在报告期内MAU(月活跃用户数)达到了1890万,持续保持优势地位。

2020年以来,一起教育科技在教育评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高质量作业方面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一起作业精准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的问题,针对问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作业,从而帮助老师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真正实现校内学习的减负增效。

一起教育科技目前与包括上海闵行在内的多个区域达成深度合作,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正在助力这些区域的教育系统实现大规模的因材施教,推动“互联网+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在更多地区落地生根。

一起教育科技方面介绍,利用技术、内容、数据帮助实现老师、学生、家长的减负增效,将是下一步一起教育科技重点发力的方向。(俞立严)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Snowflake增速放缓绩后跳水,巴菲特首次打新就看走眼了?

摘要

【Snowflake增速放缓绩后跳水 巴菲特首次打新就看走眼了?】今年以来,Snowflake也已经累积跌超过16%,而同期内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两度大起大落,也收获了6.5%的累积涨幅。曾经的“天选之股”在截至目前的今年中,严重跑输了大盘。甚至在巴菲特的持仓中,年初至今总回报率为负的股票仅有8支,而Snowflake以超过18%的负回报,成为了让巴菲特亏钱的仓位第二名。(美股投资网)

昨夜美股盘后,云计算独角兽Snowflake发布了去年9月上市以来的第二份财报。据财报数据,Snowflake保持了季度营收的翻倍增长,并且上调了全年营收指引。但是在财报公布后,Snowflake盘后股价却一度跳水跌超8%,目前仍跌逾3%。

这背后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市场对Snowflake的翻倍增长抱有可长期持续的乐观预期,但是,公司上市后发布的两份季度报告中,营收增速却是一次比一次小。

在昨天发布的季报中,公司给出的下季度营收指引为2.35亿-2.40亿美元,也就是说,同比增速的上限为92%,与本季度报告中的110%相比明显的放缓。而今年全年(2022财年)产品收入增长率指引的中位数仅为86%,较去年的120%也打了不小的折扣。

同时,Snowflake的季度亏损也没有收窄的迹象,亏损仍在扩大。报告期内净亏损超过2亿美元,亏损同比扩大了217%。

01、“天选之股”却跑不赢大盘?

去年9月,“出道”50多年从不打新的巴菲特,意外的从千亿现金中拿出一点零头——2.5亿美元,参与了Snowflake的IPO,后来又再从公司前CEO手中买了400多万股。

除了生涯首次打新,在Snowflake之前巴菲特唯一持有的科技股只有苹果。这使这家SaaS(软件即服务)行业的明星公司变成了不了解SaaS的投资者都分外关注的对象,也被认为是云计算领域的“天选之股”。

Snowflake的主营业务是给企业提供云原生数据仓库,上市前被称为“硅谷最凶猛云计算独角兽”。因为Snowflake在去年2月完成了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由Dragoneer投资公司和Salesforce Ventures领投,融资后的估值达到了124亿美元,是2018年40亿美元的估值的3倍。

在IPO过程中,Snowflake发行股票2800万股,融资33.6亿美元,也成为了美国股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软件类公司IPO.Snowflake上市当天,开盘首秀便从120美元的发行价直线拉升到了接近300美元的位置,最终收涨111.61%,报253.93美元,市值超过了700亿美元。

按发行价计算,巴菲特在Snowflake上市当天获利超过8亿美元。

但这半年以来,高增长的软件公司几乎都在杀估值,Zoom已从52周高点回调了40%以上。Snowflake自然也不能幸免,较最高点跌幅超过39%,抹平了上市以来的全部涨幅。

今年以来,Snowflake也已经累积跌超过16%,而同期内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两度大起大落,也收获了6.5%的累积涨幅。曾经的“天选之股”在截至目前的今年中,严重跑输了大盘。

甚至在巴菲特的持仓中,年初至今总回报率为负的股票仅有8支,而Snowflake以超过18%的负回报,成为了让巴菲特亏钱的仓位第二名。

02、2次绩后股价均跳水

事实上,不仅昨晚Snowflake的股价在业绩公布后跳水,去年12月2日,公司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的当天,盘后股价也一度跌超9%。也就是说,只要公司发业绩,就有资金退场。

但公司的首份财报与昨晚公布的财报一样,单看业绩都非常亮眼。截至2021年1月31日的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19%,超出市场预期。只是净亏损环比扩大,直接比市场预期高出了4倍。

而具体看看这第二份财报,截至4月30日的季度中,Snowflake季度营收为2.29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134亿美元,同比增长110%,维持了翻倍的营收增速(上季度营收同比增幅为119%);

经调整后营业利润为3580万美元,同比减少了16%,较上一财季同比下滑24%有所改善。Snowflake的财务总监称,与云提供商重新谈判使得公司毛利率有所提升。同时,公司还在4月开始实施的存储压缩预计也将会扩大利润空间。

因此,公司将今年3月提出的全年利润率目标从-23%提高到了-17%。

截至季末,公司客户总数为4532家,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500家。其中,500强企业客户数量同比增长了30%到187家;过去一年内贡献产品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大客户数量同比增长了117%至104家。

只是,Snowflake的季度亏损依旧在扩大,虽然处于高速发展的科技公司亏损很正常,但Snowflake亏损的扩大速度却屡屡刷新了华尔街的认知。

不过,Snowflake依然获得了投行的看好,在跑输了纳斯达克指数后,高盛还是在本月初将Snowflake的评级调高至了“买入”。

而众多资本依然看好这家公司,与它所在的赛道有着直接的关系。

03、SaaS:“最容易赚到戴维斯双击”的赛道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5G应用的渗透率的逐渐提升,全球范围内SaaS赛道的高景气都成为了大势所趋,美国的SaaS产业目前已发展超过20年,以丰富的经验成为了全球SaaS行业的风向标。

过去20年中,美国企业IT成本中软件成本的占比从不到37%增长到了近55%。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比的提升、劳动力成本的上行等因素,都在推动企业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运营效率,因此也带来了Saas行业的快速发展。

根据Alphawise地调研数据,到2023年底,欧美企业IT部署中,云的应用占比将达到47%,较目前23%的水平提升近一倍。而研究预测,到2025年,数据存储市场规模将达到350亿美元左右。

虽然这个市场里不乏谷歌、亚马逊这样的科技巨头,但Snowflake与它们有一个明显的区别——12年才成立的Snowflake是个彻头彻尾的“云世代”,与从“地面业务”向云上探索的巨头们相比,它则是直接生在云中,是个100%的云公司。那就是充分利用了基于云的数据分析需求,上手、接入、操作简单,而且无需维护。

Snowflake与这几个巨头的关系也比较微妙,一边竞争,一边合作。Snowflake的核心业务目前在三大巨头的公共云基础设施上均有运行,只不过要付给三巨头的“租金”也比较高昂。

不过,Snowflake在今年迎来了主要竞争对手——存在业务重叠的Databricks,今年2月1日完成最新一轮融资后,Databricks的估值已经高达280亿美元,把曾经的“最凶猛独角兽”Snowflack拍在了沙滩上。

Snowflake虽然有巴菲特的加持,但Databricks却是站在了微软的肩膀上。

不知道是不是看到巴菲特打新Snowflake赚到了钱,Databricks的投资者名单中甚至还有看起来是竞争对手的亚马逊网络服务部门AWS、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CV以及同样也投了Snowflake的Salesforce Ventures。

从Snowflake出逃的资金是不是叛逃去了Databricks,还要静待Databricks的上市表现来揭晓。

但回到SaaS赛道上来,目前从Snowflake或者整个美股的走势上来看,资金好像都在逃离成长、拥抱价值,但这很可能只是在收紧货币政策担忧下的短期选择。毕竟,价值投资的代言人巴菲特,都拥抱了Snowflake。

大数据和云计算无疑正在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式,而这样的改变,开弓没有回头箭。

正如有句话说,所有的零售都值得用平台化的方式重做一遍,所有的软件,目前看来,也都值得在云上重做一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异动 | Snowflake(SNOW)盘前跌超3%,净亏损同比扩大至2.03亿美元

5月27日(周四)美股盘前,截至北京时间16:11,Snowflake(SNOW)盘前跌3.74%,报226.45美元。早前,Snowflake公布了截至2021年4月30日的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财报显示,一季度营收为2.29亿美元,同比增长110%;净亏损2.03亿美元,上年同期录得净亏损9364.4万美元;每股亏损为0.7美元,上年同期录得每股亏损1.72美元。

展望未来,公司预计二季度产品营收将在2.35亿美元至2.4亿美元之间,同比增长88%-92%;预计2022财年产品营收将在10.2亿美元至10.35亿美元之间,同比增长84%-87%。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Model 3两周仅售800辆,特斯拉销量下跌的原因何在?

4月特斯拉在国内销量1.2万辆,对比3月3.47万的销量着手有些大跌眼镜。这样悬殊的销量的背后究竟是特斯拉的需求降低还是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导致?

在2019年特斯拉跌入低谷时,中国援手拉了特斯拉一把,不仅在经济上,还在政策上对特斯拉加以扶持,以致于在去年特斯拉登上了世界首富的位置。后续事件的发生或许会让人觉得特斯拉“忘恩负义”。或许是因为人红是非多的缘故特斯拉在微博上频频上榜,因为车辆质量的原因也被央媒批评等事件的发生。但归根究底,这些舆论针对的并非是特斯拉产品更多的是特斯拉发生事故的态度,面对自燃,异常加速等事故的发生,特斯拉没有及时给出解决方案,引起众多消费者的不满。

事实上,特斯拉的发展需要中国,而我们同样也需要特斯拉。从特斯拉入华以来,它的销量是没有任何一个竞争对手可以比的。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中国是特斯拉的市场之一,去年中国贡献超25%的销量与20%的营收。且今年一季度,中国市场超越美国市场成为特斯拉最大的市场,其贡献了37%的销量与30%的营收。

从数据层面上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的确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但与此同时也表现出我们更需要特斯拉,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先行者,在一定时间内推动了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在2015年前后,从续航150km的北汽新能源、奇瑞小蚂蚁从之前的20多万的价格如今也将在5万内,更有续航600-700km左右的蔚来、理想等新造车势力迅速崛起。

然再回到特斯拉本身,虽然特斯拉5月份前两周上险数不如人意,5月1日-16日,仅只有7500辆,Model 3上险数也降至800辆,但这会是特斯拉的结局?

虽然Model 3数据有点跌落,但特斯拉的总体销量还是有小部分的回升,在2021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上线数环比增加了16.1%,总量还是在持续上涨。且Model Y仅用了3个月时间,上险数就超过了1万台,特斯拉在今年的3月份销量更是突破了3万辆。

舆论虽然会对特斯拉企业有所影响,但这是导致特斯拉销量下跌的原因?

我们再看到4月份Model 3上线数低至6438辆,环比下降74%。而上海车展维权事件发展在4月下旬,就算因为该事件也仅会小部分影响销量,且在Model 3改装车上市后,对配置进行了增加升级,但Model 3的销量依然呈下降趋势。再加上春季至五一这段期间发生的缺芯等事件的发生,不仅仅是特斯拉,就连大众等多品牌都皆受影响。就连4月特斯拉工厂因停产升级两周这样的情况下,Model Y的周上线数连续两周达到了3100辆,只是Model 3的销量在下降,所以特斯拉销量下降究竟是产品品质的问题还是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所以淡季也可能是特斯拉下降的原因,而并非是因为特斯拉产品本身问题太多而导致。况且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激烈,新产品面对老商品也会发生“适者生存”的局面。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没有了特斯拉,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没有现下发展得这么迅速。而好的产品在终究是不会被没落的。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Facebook被“盯上”!欧盟将对其发起反垄断调查 | 一只热股

知情人士透露,欧盟将首次对Facebook展开正式的反垄断调查。这意味着,美国大型科技巨头将无一幸免。此前,微软、亚马逊、苹果和谷歌等公司均曾遭到欧盟的反垄断调查。

此番展开的调查主要针对Facebook采取的反竞争举措,或将在几天内正式启动。此外,欧盟官员已开始查证,Facebook是否通过免费向平台用户推广Marketplace的方式,破坏了分类广告业的竞争。

Marketplace推出于2016年,是Facebook自家的二手市场服务平台,目前已拥有10亿用户,该平台可交易旧衣,二手车等各类用品。

同日,欧盟发布新的指导方针,要求Facebook等科技巨头加大力度,打击虚假信息。对此,Facebook回应称,将高度配合欧盟为信息透明和信息协作做出的努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Epic苹果(AAPL)庭审实录完结篇:垄断VS反垄断、霸权VS公平

摘要

【EpicVS苹果 庭审实录完结篇:垄断VS反垄断、霸权VS公平】美国加州当地时间星期一,为期三周的Epic Games诉苹果垄断案庭审终于告一段落。如果这场战争注定要有输赢,那分的不是高下,而是生死。如果Epic获胜,苹果或面临更多挑战,现有生态体系将面临巨大破坏;如果苹果获胜,Epic将在移动时代失去迅速崛起的机会。(美股投资网)

Epic VS 苹果(AAPL)世纪庭审终于阶段性落幕。

美国加州当地时间星期一,为期三周的Epic Games诉苹果垄断案庭审终于告一段落。

自2020年8 月13日Epic在《堡垒之夜》内自建支付系统,试图绕过苹果App Stroe渠道以来,这对冤家就已陷入纷争之中,接连抖落出“惊天大瓜”。甚至殃及到索尼、微软以及任天堂等行业巨头。

上周五,法院在听取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的证词后,于周一结束了诉讼程序。并对相关市场的定义和拟议的解决措施进行了最后一波讨论。

在经历四个小时的会议讨论后,Epic和苹果两方都发表了结案陈词。Epic再次将矛头瞄准苹果垄断生态系统,称苹果明里暗里都在打压其他公司的公平竞争行为。

苹果一方则强调,Epic的改变可能对iOS生态系统和更广泛的移动市场产生消极影响,否认App Stroe与其他应用系统政策存在不同。

美股投资网认为,如果这场战争注定要有输赢,那分的不是高下,而是生死。如果Epic获胜,苹果或面临更多挑战,现有生态体系将面临巨大破坏;如果苹果获胜,Epic将在移动时代失去迅速崛起的机会。

Epic的诉求:我要公平竞争

借舆论造势,是Epic的手段。

在做结案陈词中,Epic律师加里·伯恩斯坦称:“Epic VS 苹果一案将对移动游戏行业造成巨大影响。”

首先,他认为此案不仅涉及Epic自身,同时也是众多消费者和开发者的诉求,因此Epic提出的解决措施关系重大、意义非凡;此外,消费者和开发者受此问题影响已持续很长时间,问题必须要得到合理解决。

简单来说,Epic认为“苹果赋税”重,苹果凭借在iOS生态垄断地位压榨开发者;另外,消费者应有选择的权利,苹果要开放支付系统供消费者自行选择。

即Epic是在为民请愿,苹果必须顺应民意。

“针对苹果行为的解决措施,必须比典型禁令救济更有效力,因为它所造成的损害远比通常法庭所面临的更有破坏力。”加里·伯恩斯坦表示。

对此,苹果法律顾问理查德·多伦强调,苹果也希望法庭明白Epic要求的究竟是什么。Epic想要的是改变佣金和直接支付结构,向第三方应用商店开放iOS生态系统。

“这对苹果的iOS用户、苹果的开发者社区、苹果公司和法院来说都是糟糕的。”理查德·多伦说到。

他认为,Epic在此次案件上的讨论具有两面性。

首先苹果生态是基于安全性的考虑。例如,一些没有提交到App Store的应用,苹果会对其进行“恶意软件”审查。但Epic并没有具体说明,这对社会工程问题来说是不利的。

而这些安全隐患并不是冰山一角,更像一座潜藏在安全水面的冰山。不能因为苹果在应用安全方面的卓越表现,让苹果背上“恶意评价软件”的黑锅。

“法律保护技术的不兼容,并认为它有利于竞争,这就是我们给消费者选择的方式。”理查德·多伦表示。

对此,他解释道,早在被任何人说成市场霸主之前,苹果公司的商业模式就已经开发出来了,它很好地服务于它的客户和开发者,而Epic现在正试图改变这一点。

这在苹果看来,Epic没有关于这方面的任何指导意见,也不知道他们对苹果的恶意攻击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及影响。

总而言之,Epic状告苹果首要理由是苹果存在严重垄断压榨行为,Epic的核心诉求是苹果要开放生态,给Epic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但在苹果看来,Epic只是为一己私利恶意中伤苹果,苹果做的一切都是为用户和开发者着想。

下面我们再看看,被告方苹果的结案陈词。

苹果的理由:我不是垄断者

先礼后兵,苹果看似坐怀不乱,实则也慌得一批。

到目前为止,“支付结构”一直是Epic和苹果争论不休的问题。Epic称,App Store是一种垄断,不仅“锁住”了开发者和消费者,甚至没有相应的替代品。苹果则反驳说,用户存在大量选择。

针对是否存在垄断行为,苹果情急之下居然将友商也拉下水。

法庭上,苹果律师丹尼尔·斯旺森( Daniel Swanson)说:“如果按照Epic的定义,苹果是一个垄断者,那Xbox也是垄断者,很多公司都是垄断者。”

在他看来,开发者基于平台开发产品,关注点应该是苹果商店是否为产品带来了更多收益。更需要考虑开发者的转换能力,开发者和消费是否可以转换到其他平台。

有趣的是,就在此时,法官伊冯娜·冈萨雷斯·罗杰斯(Yvonne Gonzalez Rogers)向苹果抛出了一个极为尖锐的问题:那为什么除了Epic以外,还有一群开发者也在起诉苹果?

罗杰斯继续补刀道:“如果我认为这是博彩市场,那么就不存在垄断,但有证据表明存在反竞争行为。如果我认定这是移动游戏市场,你觉得这会对你的分析造成什么影响?”

斯旺森回答道:“”垄断势力会消失,苹果用户拥有的其他设备也将发挥作用。

“苹果做得非常好,法官大人,请让我们继续非常好地做下去。”Epic律师加里·伯恩斯坦最后表示。

说白了,这就是在疯狂暗示:我们苹果是个好人,我们是这个生态系统的仁慈的君主,让我们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继续做下去吧,因为到目前为止,它的效果还不赖。

但总的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合理的反垄断法辩护理由。竞争应该是引导卓越的东西,而不是我们仅仅相信苹果会自觉地变得卓越。

对此,你怎么看呢?

法院的判决:我还要更多时间

最终,这场纠纷的判决还得交给法院。

法庭上,法官罗杰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首先她很感谢各位律师在本案中的工作,并表示很喜欢对双方证人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

她说:“我想我是一个有点强硬的人,但我这样做是为了给人们找到正确的答案。”

关于何时可能做出裁决,罗杰斯强调,有“大量材料”需要审查,并表示最终决定可能要到8月13日才会公布。

巧合的是,这一天也正是Epic VS 苹果纠纷战一周年纪念日。

这或许只是罗杰斯开的一个玩笑,但她也强调这不是承诺在8月13日之前会给出判决结果。因为法院还有成千上万的案件需要审查。仅4500页的证词,就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

庭审最后,罗杰斯宣布:Epic诉苹果垄断案,法院审查所有内容需要一段时间,判决结果也将在晚些时候以书面形式发布。

但真正结果是,无论哪一方对法官的裁决不满意,都必然会对该裁决提出上诉。

值得提出的是,Epic在欧盟和澳大利亚对苹果也提起了类似的诉讼和投诉。同时,Epic还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状告谷歌。尽管这些诉讼的日期尚未确定。

就目前而言,Epic与苹果之间的争端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迎来平静,但这场争端远未结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AMC院线大涨超14%,市值超100亿美元

摘要

【AMC院线大涨超14% 市值超100亿美元】AMC院线涨幅扩大至14%,最新总市值超100亿美元。AMC院线前三个交易日均大幅收涨,截止目前本周已累涨近90%。(美股投资网)

AMC院线涨幅扩大至14%,最新总市值超100亿美元。AMC院线前三个交易日均大幅收涨,截止目前本周已累涨近90%。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摘要

【消息称台积电3nm制程进度顺利 如期Q3风险试产】供应链透露,台积电南科3nm新厂进度未受到影响,预计6月底开厂进机,第三季进入风险性试产。据了解,台积电3nm在风险性试产阶段(2021年下半)月产能约1-2万片,目标明年中拉升到约5-6万片/月,其中大客户苹果2022年初开始试量产,并将包下首波大部分产能。(美股投资网)

供应链透露,台积电南科3nm新厂进度未受到影响,预计6月底开厂进机,第三季进入风险性试产。据了解,台积电3nm在风险性试产阶段(2021年下半)月产能约1-2万片,目标明年中拉升到约5-6万片/月,其中大客户苹果2022年初开始试量产,并将包下首波大部分产能。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快讯 | 贝壳回应被启动反垄断调查:消息不实

美股投资网科技5月25日讯,据新浪科技消息,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地产中介贝壳找房启动反垄断调查。

银柿财经分析师就此事向贝壳公关部负责人求证。据该负责人表示,此事为一件乌龙事件。贝壳在收到消息后,立即开启自查,经核查,市场监管总局并未发布相关信息,该媒体所指反垄断调查所言不实。

此外,分析师询问公司在左晖去世后是否有调整时,该负责人表示不便公开回答。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快讯 | 德国对谷歌展开两项反垄断调查 涉及用户数据收集

摘要

【德国对谷歌展开两项反垄断调查 涉及用户数据收集】据报道,德国反垄断机构“联邦卡特尔局”(FCO)今日宣布,已对谷歌德国公司(Google Germany)、谷歌爱尔兰公司(Google Ireland)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展开反垄断调查。FCO将对谷歌的数据处理条款进行深入分析,FCO认为,谷歌从其收集的信息中享有“战略优势”。此外,FCO还质疑,用户“在谷歌将如何使用他们的数据方面是否有足够的选择。”(美股投资网)

据报道,德国反垄断机构“联邦卡特尔局”(FCO)今日宣布,已对谷歌德国公司(Google Germany)、谷歌爱尔兰公司(Google Ireland)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展开反垄断调查。

一直以来,德国反垄断部门就密切关注谷歌的市场力量,以及对用户数据的控制。今日,FCO宣布,已根据新的反垄断法规对谷歌启动了两项调查。德国新的反垄断法规允许FCO针对可能垄断市场的大型数字公司展开调查。

FCO将对谷歌的数据处理条款进行深入分析,FCO认为,谷歌从其收集的信息中享有“战略优势”。此外,FCO还质疑,用户“在谷歌将如何使用他们的数据方面是否有足够的选择。”

德国的此次调查,是自2019年欧盟结束其近十年的调查以来,谷歌在该地区面临的最大规模的调查。此前,包括蒙德特在内的一些人士一直批评欧盟,称谷歌被发现在一些服务上阻碍了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后,欧盟仍未能改变谷歌的商业行为。

对于德国FCO的此次调查,谷歌尚未发表评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谷歌,德国FCO还在利用其新权力,调查Facebook和亚马逊在几个数字领域的商业行为。之前,德国监管部门已要求Facebook停止追踪Facebook平台以外的用户,而Facebook已对此提出上诉。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