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Robert

 

iPhone 13系列有望配备更大容量电池 爆料人士称4款均比iPhone 12系列高

6月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虽然苹果iPhone 13系列预计在9月份才会推出,目前可能也还尚未定型,但在iPhone超高知名度的加持下,有关iPhone 13的各种消息已不断出现。

新近出现的,是iPhone 13系列电池容量的消息,爆料人士称iPhone 13系列中的4款,有望配备比iPhone 12系列容量更大的电池。

爆料人士透露,苹果正在准备3款容量更大的电池,用于将推出的iPhone 13系列,电池容量明显都超过了与当前尺寸相当的同类产品。

从爆料人士透露的情况来看,苹果正在准备的3款电池,容量分别为2406mAh、3095mAh和4352mAh,3095mAh的那一款,预计将用于iPhone 13和iPhone 13 Pro,另外两款分别用于iPhone 13 mini和iPhone 13 Pro Max。

外媒在报道中提到,在iPhone 12系列,4款机型也是采用的3种不同容量的电池,iPhone 12 mini为2227mAh,iPhone 12和iPhone 12 Pro的电池容量为2815mAh,iPhone 12 Pro Max采用的则是容量为3687mAh的电池。

如果爆料人士透露的情况属实,也就意味着iPhone 13系列的电池容量,将高于iPhone 12系列,iPhone 13 Pro Max的提升幅度,还会比较明显。

不过,iPhone 13系列将采用较iPhone 12系列容量更大的电池,还只是爆料人士的透露,并不是苹果方面公布的消息,至于iPhone 13系列最终的电池容量及续航状况,在发布之后才会揭晓。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2021年《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公布:苹果重回最赚钱公司榜首

6月2日消息,财富中文网于今日下午发布2021年《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在今年的榜单上,沃尔玛连续第九年蝉联榜首,亚马逊保持第二。得益于iphone12的热卖,苹果公司营收上涨5.5%,排名升至第三位。在最赚钱的前十家公司中,有9家来自科技和金融两个行业。

从盈利能力来看,苹果利润较上年利润上升了3.9%,重回利润榜榜首;而微软利润上涨12.8%,位列第二。

从整体来看,受全球疫情影响,今年的上榜门槛从去年的56.6亿美元降为53.7亿美元。榜上全部500家公司总收入也略下降至约13.8万亿美元,较去年减少3.15%。上榜公司总收入相当于美国当年GDP的三分之二。

2020年,这些美国最大企业的总利润为8586亿美元,与去年相比大幅减少29.8%,是2009年以来最大的降幅。

以下为500强企业前五十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进军娱乐市场?亚马逊欲84.5亿美元收购米高梅,引发垄断质疑

近日,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Amazon)计划斥资84.5亿美元对电影公司米高梅(MGM)进行收购一事引发了新的批评。彭博社称,人们指责美国科技巨头的触角正在不断扩张,但这次收购也凸显出,美国监管机构在限制科技巨头扩张上的作为有限。

收购可能会被批准?

当地时间5月26日,来自科技公司的人士猛烈抨击了该项收购,称这是科技巨头通过收购扩大影响力的最新例证。尽管这些巨头正面临一系列反垄断诉讼,立法者也试图约束它们的行动。

罗德岛州民主党众议员戴维·西塞林(David Cicilline)曾参与对亚马逊、Facebook、Alphabet和苹果等科技公司的调查,他在推特上写道:“又一天,又一个公司并购。亚马逊收购米高梅强化了我们的认知——科技巨头正专注于扩大和巩固自己的垄断力量。”

就在亚马逊宣布收购米高梅的前一天,当地时间5月25日,美国华盛顿特区总检察长卡尔·拉辛(Karl Racine)以违反反垄断法为由对亚马逊公司提起诉讼,称其从事反竞争行为,导致消费者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价格。

彭博社称,这是美国政府对亚马逊提起的首个反垄断诉讼,为监管机构对科技行业的整肃开辟了一条新战线,这是对美国政府反垄断进程的考验。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部门可能会审查该项收购案。

纽约卡多佐法学院(CardozoSchool of law)反垄断法学教授萨姆·韦恩斯坦(Sam Weinstein)表示,对担心科技巨头不断扩张的人来说,亚马逊收购米高梅可能凸显出美国反垄断法的不足。根据目前的法律分析,这项收购很可能会得到监管机构的批准。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市场研究机构彭博情报(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分析师詹妮弗·里(JenniferRie)。

此前,亚马逊在2017年以约137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Commission)的反垄断官员批准了这笔交易。詹妮弗·里(Jennifer Rie) 预计,亚马逊此次收购米高梅将通过反垄断审查。

亚马逊是仅次于Netflix的全球第二大付费流媒体服务公司,收购米高梅将为其提供4000多部电影和1.7万部电视节目,包括《洛奇》、《机械战警》和《使女的故事》等。

美国反垄断组织、美国经济自由项目(American Economic Liberties Project)的执行主任萨拉·米勒(Sarah Miller)说,通过收购米高梅,亚马逊试图染指电影行业。国会应该迅速做出反应,通过立法禁止科技巨头们的无序扩张。

对科技平台持强烈批评态度的密苏里州共和党参议员乔什·霍利(Josh Hawley)也在推特上发声:亚马逊是一个垄断公司,不应该并购其他任何企业。

同时,参议院反垄断委员会主席、明尼苏达州参议员艾米·克洛布彻(Amy Klobuchar)说:“这是一项重大收购,有可能影响数百万消费者。司法部必须彻查,以确保这笔交易不会有损害竞争的风险。”

彭博社博表示,在过去10年里,亚马逊及其科技同行收购了数百家公司,但没有一次被反垄断执法机构阻止。科技公司的收购狂潮引发了批评,外界称反垄断机构不够“积极”,不足以挑战这些公司,让修改反垄断法的呼声越来越高。

亚马逊被起诉,法院立案

亚马逊的第三方市场由数百万商家组成,已成为亚马逊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市场目前占亚马逊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此前,亚马逊限制第三方卖家在其他平台上以更低价格售卖产品的协议是“价格平价”条款,2019年3月后,亚马逊在越来越多的反垄断审查中悄然取消了这一条款。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当地时间5月25日,华盛顿特区总检察长卡尔·拉辛(KarlRacine)宣布,他将以反垄断为由起诉亚马逊,指控该公司不公正地对消费者提高价格,并抑制创新。

总检察长办公室称,这些合同“人为地在在线零售市场上创造了一个高底价”,同时抑制了竞争、创新和选择,最终损害消费者和第三方卖家的利益。

卡尔·拉辛在诉状称,即使亚马逊从与第三方卖家的协议中删除了“价格平价”,但公司还添加了一项几乎相同的条款,被称为“公平定价规则”。这项规则使亚马逊能对在对手平台上以较低价格售卖产品的卖家进行“制裁”。

华盛顿高等法院已对该诉讼立案,并指控亚马逊非法维持垄断权力,使用合同条款阻止第三方卖家在其他平台上以更低价格售卖产品。

当地时间5月25日,亚马逊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说,检方完全颠倒了这一点——定价权一直掌握在卖家自己手里。亚马逊以提供广泛的选择和低廉的价格为荣。该发言人称,检方的诉求将迫使亚马逊对消费者提价,这与反垄断法的核心目标背道而驰。

2020年年底,众议院的反垄断调查人员曾表示,亚马逊“对大多数第三方卖家及其许多供应商拥有垄断权力”。调查人员援引部分商家的言论称,商家不能转移到其他平台,“不管亚马逊可能会让他们的经营成本增加多少,也不管他们受到了多么恶劣的对待。”

亚马逊在欧洲受到调查

据彭博社报道,现在美国其他州的执法人员正在调查亚马逊是否存在违法行为,比如康涅狄格州、马萨诸塞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等。

此外,部分欧洲国家也开始了对亚马逊的调查。近日,德国反垄断监管机构表示,已对亚马逊是否在滥用其市场主导地位展开新的调查。

德国反垄断机构联邦卡特尔局(FederalCartel Offic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首先,我们正在考察亚马逊是否有突出的跨市场重要性。”该机构表示,根据相关规定,如果发现亚马逊确实拥有这样的市场地位,可以在早期阶段禁止亚马逊的反竞争行为。

此前,德国对针对数字企业的反垄断法案进行调整,赋予联邦卡特尔局更大的权力,以认定和禁止一些公司的主导地位。

据CNBC报道,早在2020年11月,欧洲最高反垄断监管机构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指控亚马逊违反竞争法,称其利用从第三方商家收集的非公开数据,以不公平的方式与小微卖家展开竞争。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蔚来李斌:00后更愿意买中国品牌 蔚来平均用户年龄37.2岁

近日,蔚来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斌称,蔚来汽车能在高端市场卖出超十万台的数量,除了定位问题,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消费者的人群变了。

他表示,蔚来平均用户年龄是37.2岁,80后用户占75%。自己这代人很多对国外品牌是仰视的,但85后、90后是平视,00后更愿意买中国品牌。

李斌还表示,所以,蔚来可以去做一个高端品牌,跟用户群体在成长有非常大的关系,这背后的逻辑给了很多启发,包括最近国潮,以及为什么00后更愿意买中国品牌,这个其实和用户心智的变化有很大关系。

前不久,蔚来发布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一次财报”,2021年第一季度,蔚来实现营收79.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1.8%,环比增长20.2%。一季度虽然营收大增,却净亏损48.75亿元,较去年同期扩大182.96%,经营性亏损2.96亿元,环比收窄68.2%。

此外,一季度蔚来销量、营收、整车毛利率、单车平均成交价等数据均实现历史新高,销售成本下降、经营性亏损收窄。相比2020年第一季度末蔚来剩余现金余额23.97亿元,如今蔚来的现金储备已大幅增长至475.5亿元。

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上涨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分析,新能源汽车行业较易受到政策影响而产生较大波动,受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2019年下半年国五切换国六也打破了原有的燃油车价格体系,提前透支汽车消费,导致下半年销量下滑明显。但整体而言其韧性依然强大,12月销量大幅回暖,整体销量仍然超过120万辆。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上半年新车销量经历断崖式下降,但从3月开始快速回暖,7月份便迎来了首次同比正增长。得益于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支持和企业的有力举措,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0%。

政策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浪潮

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已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成为了不可逆的发展方向。2020年,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降低了新能源企业的进入门槛,提高了产品要求,完善了强制性标准,延长了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

10月份,国务院常委会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未来15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地方层面也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国家与地方的政策体系逐渐成型,给予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极大的支持,预计未来5年内政策扶持将仍然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特斯拉法务部官微开通就上热搜,简介称“独立思考,明辨是非”

摘要

【特斯拉法务部官微开通就上热搜 简介称“独立思考、明辨是非”】6月1日上午,@特斯拉法务部官方微博账号正式开通,微博认证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审核时间为2021年5月31日。目前,该微博账号尚未发布任何内容,只有微博简介写道“独立思考,明辨是非”。随后,微博话题#特斯拉法务部#冲上热搜。(美股投资网)

6月1日上午,@特斯拉法务部官方微博账号正式开通,微博认证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审核时间为2021年5月31日。目前,该微博账号尚未发布任何内容,只有微博简介写道“独立思考,明辨是非”。随后,微博话题#特斯拉法务部#冲上热搜。

红星资本局就详细情况询问特斯拉方面,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应。

红星资本局梳理发现,今年春节以来,特斯拉因多起事故频频登上热搜。

海南一车主称刹车失灵,售后人员再次模拟时依然撞墙;河南一车主坐车顶维权后,又站上上海车展展台;广州一车主称AP(自动辅助驾驶)强制接管方向盘致特斯拉撞上水泥墙,车辆发生自燃副驾驶当场死亡;浙江一车主驾驶特斯拉撞两上交警,致一死一伤;南京一特斯拉疑似失控连撞四车。

多起事故背后,特斯拉也深陷法律纠纷。包括天津车主韩潮的二手车“退一赔三”案及其名誉权诉讼,河南车主就特斯拉“刹车失灵”、侵犯名誉权提起诉讼等。

5月28日晚间,特斯拉官方称,非常感谢大家对特斯拉相关信息、相关帖文的关注,更多消费者也因此逐步加深了对特斯拉以及电动车的了解。但这其中也包含了少许不实信息,这些不实信息给特斯拉以及广大车主们带来了一些困扰。

6月1日上午,@特斯拉法务部官方微博账号正式开通后,微博话题#特斯拉法务部#迅速冲上热搜。

对此,有网友评论称:“这是要向键盘侠发起狗头警告?”也有网友认为:“这样就对了”、“法治社会不就是控辩双方都有发声的权利,用事实说话”。

相关报道:

“特斯拉法务部”官微悄然开通 网友:来教育车主吗?

特斯拉深陷信任危机 新能源产品供求双方须心怀足够敬畏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日本政府将为台积电在日芯片研发中心提供一半资金

6月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将为芯片代工商台积电位于日本的芯片研发中心提供一半的资金,该研发中心将耗资约370亿日元(约合3.4亿美元),预计将于2022年正式启动。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芯片短缺问题就成为半导体行业的主旋律。如今,该问题已影响到包括汽车、手机、游戏机、PC在内的产业。

今年5月下旬,外媒称,根据最早将于今年6月敲定的增长蓝图草案,日本政府计划增加支出,以促进先进半导体和电动汽车电池的本地生产,该计划将突显出日本政府对全球芯片供应短缺的担忧。

日本政府将承诺扩大现有的2000亿日元(18.4亿美元)基金规模,以支持国内芯片制造行业,并帮助提振先进半导体的产出,该计划将侧重于促进资本支出。

今年5月底,外媒报道称,日本政府希望台积电和索尼集团投资1万亿日元(92亿美元)建设日本首座20nm芯片工厂。根据日本贸易和工业部提出的一项提议,这家可能的工厂将建在索尼位于日本西南部的图像传感器工厂附近。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快讯 | 戴姆勒同意向诺基亚支付专利使用费 双方同意停止诉讼

戴姆勒公司近日同意向诺基亚支付专利使用费,从而结束了一场科技公司与汽车公司之间针对关键技术使用费的纠纷。

诺基亚和戴姆勒表示,双方已经达成专利许可协议,并且将停止诉讼。到目前为止,戴姆勒尚未就其使用的专利向诺基亚支付费用。

戴姆勒发言人称:“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以及为了避免冗长的纠纷,我们选择和解。”

两家公司在联合声明中则写道:“根据协议,诺基亚向戴姆勒授权移动通信技术的使用许可,并为此收取报酬。”双方还补充:“按照双方约定,协议条款保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可口可乐推出含酒精饮料 试水中国含酒精饮料市场

6月1日,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市场首次推出含酒精饮料——托帕客(Topo Chico)硬苏打气泡酒,该产品的推出意味着可口可乐公司正式进军中国含酒精饮料市场。

作为低度酒的细分品类之一,硬苏打气泡酒在中国仍处于新兴阶段,市场扩容潜力巨大。作为一种入门级酒精饮料,其低糖、0脂肪、低酒精度等属性迎合了现代年轻人追求轻负担的生活方式,正吸引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中研研究院发布的《2020低度酒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分析》显示,2019年,国内果酒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2315亿元。近两年我国低度酒市场的消费金额增速在50%以上,在去年的618期间,低度酒类增幅一度超过80%。

托帕客硬苏打气泡酒以无麸质酒精为基底,融合苏打气泡水制成,具有低酒精度、低糖、零脂肪,并带有自然果香等特点。目前,该产品推出三种风味:柠檬青柠味、草莓番石榴味以及缤纷菠萝味,已于6月1日在可口可乐天猫旗舰店正式发售,后将陆续登陆更多电商和新零售渠道。

在进入中国市场前,托帕客硬苏打气泡酒率先在拉丁美洲和欧洲推出,该产品在短时间内迅速登陆多个市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传苹果(AAPL)计划明年起在部分iPad机型中采用OLED屏幕

据报道,苹果(AAPL)计划明年开始在部分iPad机型中采用OLED屏幕,相关iPad具体型号暂未披露。

3月,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曾发布分析报告称,预计2022年在iPad产品线上采用OLED屏幕,产品线内仅有高端机型会采用mini-LED 屏幕。

目前,苹果的产品线中,仅高端iPhone和所有Apple Watch机型采用OLED屏幕,新款12.9英寸新款iPad Pro配备了mini-LED屏幕,其余产品则配备LCD屏幕。苹果产品的OLED供应商是三星和LG,未来有望为iPad供应OLED屏幕。

据悉,苹果于4月推出12.9英寸新款iPad Pro,该机型首次采用了mini-LED 屏幕,与LCD相比,在亮度、对比度和功耗上有明显的优势。有媒体预测,苹果还将在今年即将推出的MacBook Pro 笔记本电脑中继续采用mini-LED 屏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Wedbush:操作系统渗透率或将助推微软(MSFT)成为“云竞赛”的最终赢家

Wedbush分析师Daniel Ives认为微软(MSFT)云业务的增长潜力被严重低估,“虽然我们在过去几年已经观察到了云业务的增长趋势,但我们认为,进入2022财年,增长趋势看起来会越来越强劲(特别是Office 365和Azure云平台)。尽管我们预计微软云平台目前在云转型阶段的安装量仍只有35%左右,但基于微软操作系统无与伦比的渗透率,云产品未来增长趋势将不可想象。”Ives补充道。

Ives的评论是在最新季度调查之后发表的,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准备采用“云驱动架构”实现企业智能化升级。他表示:“完成云转型现在是企业的首要IT任务,微软首席信息官已经为85%-90%的‘云部署’做好了战略规划,在操作系统的高渗透率下,他将进一步部署Azure和office365分别作为‘云部署’的主干和动脉。在‘云军备竞赛’中,微软Azure云平台比亚马逊(AMZN)的AWS更有优势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Ives预测,到2021年底,企业在云平台的工作量将从目前的35%增长到44%,到明年将增长至55%。尽管微软的那些重量级竞争对手也将从云转型所带来的约1万亿美元的TAM(总目标市场)中获利,但他认为微软最有可能成为最终赢家。

Ives对微软的评级没有发生变化,依然保持“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维持在310美元,华尔街同行的共识评级为“强烈买入”,目标价则为297.87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