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深度分析

巴菲特选股6大原则:买大不买小、买垄断不买竞争

作者  |  2019-10-02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巴菲特重仓股的共同特性应该就是巴菲特选股的思路、原则和条件,以下我们把巴菲特核心重仓股的共同特征美股投资网进行了梳理:

第一、产品需求永无止尽的快速消费品公司

行业内已经认识到巴菲特几十年来主要是投资消费和金融,其中消费是第一位的。只是这种消费类公司都是快速消费品,而不是耐用消费品和慢速消费品。巴菲特没有投资房地产,也没有投资一些商品更换周期长的公司。

可口可乐巴菲特一天自己就喝几瓶,华盛顿邮报天天一份新产品,宝洁吉列、美国运通的服务和产品全部都是快速重复消费。而且这些重仓股的产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上几乎都是无始无终的,不能想像美国人不再喝可乐了,也不能想像美国人不再用快递服务了,生命周期无限长的快速消费品是巴菲特核心重仓股的第一特点。

第二、买大不买小、买老不买新、买垄断不买竞争

巴菲特买大不买小,买老不买新,所有的重仓公司都是其所在行业的超级龙头和绝对老大,这些公司也是美国企业界的巨无霸。巴菲特不介入处于自由竞争阶段的行业和公司,他只买那些已经实现了完全的寡头垄断行业中的超核心龙头股。华盛顿邮报几乎是美国舆论媒体的旗帜;可乐、宝洁吉列、运通基本上这些企业都占据着整个行业的半壁江山。

这些大的企业常常被人们视为成长乏力,但事实是这些企业因为长期经营所形成的内部稳定的经营体制和机制,加上行业竞争进入垄断而非常稳定,成长性并不逊色于其它公司。

美股投资网 (id: TradesMax) 了解到,巴菲特一生没有持有过所谓的中小盘股,巴菲特所持有的股票都具有长期生命历程,都是在他们已经经营了几十年后巴菲特才介入的,没有一个较长的经营历程,巴菲特甚至不看一眼,新的公司、小的公司、没有历史的公司在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中从来得不到起码的重视和关注,而老的、有历史的、规模巨大的、行业绝对龙头则成为巴菲特重仓的核心公司。

第三、买简不买繁

巴菲特买的公司都不是特别依赖科学技术的行当。可乐是往水里面加点糖后灌装的产品,没有技术壁垒,有人说可乐有独特的配方,什么饮料都有配方,配方不是什么复杂神秘的事情。美国运通本身是快递出生,快递也没有什么技术。宝洁、吉列更是如此。

巴菲特投资的公司都不是复杂公司,都不是工艺日新月异的行当。事实相反,我们可以看到巴菲特的核心重仓股都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在单一产品上经营。

所有的重仓股在经营历史上都没有业务转型、有没有向新产业进军,持之以恒的围绕着自己单一的简单产品,在可口可乐身上这一点体现的最集中,近百年的历程中,可乐的生产工艺没变化,公司的主打产品没变化,什么都没有变,就是在这一桶小饮料上做成世界性的饮料巨头。其它几家公司也是如此。

第四、买轻不买重

巴菲特买的公司的收入的进一步增长,利润的扩张,企业的壮大基本上不需要在人力、物力、财务、技术开发、设备投入、厂房建设等投入巨大的资源和力量。大部分公司不是重资产行当,都是轻资产行当。

华盛顿邮报在这个问题代表性非常鲜明。一份报纸的成本包含办公、记者、编辑、排版等费用,但随着报纸发行量的扩大,其实成本并不同步增加,业务规模无限扩大中,成本相对锁定,一万份华盛顿邮报的成本和一百万份华盛顿邮报的成本差不了特别多。

芒格在投资历程中曾提出一个问题,一个拖拉机制造企业要扩大业务规模,前提是先花钱买配件,先花钱建生产线,厂房设备、培训员工,之后生产出拖拉机来,拖拉机能不能卖得了不得而知,但卖拖拉机必须得先投入生产拖拉机的资金,而且想扩大产量也必须同步扩大资本支出,于是这类企业就不好成长。

巴菲特显然也看到这类问题。他的重仓股选择不依赖于大量的资本支出、人力、财务的投入,业务量扩张的过程中少量的投入,甚至于不投入就可以扩大收入和利润,从而使得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增加的收入大部分转化成了利润。

我们可以再看一下可口可乐这家公司,可乐与华盛顿邮报不一样,要想增加可乐的销售,还必须得增加生产车间、厂房和原料,比如可乐扩张到中国的过程就是在中国大量的建厂进行灌装。

包括很多连锁企业,沃尔玛、苏宁、肯德基这些历史上的杰出成长股都好像是说要想业务量扩大必须扩张门店,表象是如此,但实际上这类扩张是无风险的复制,它不需要业务模式的创新、不需要技术的创新、不需要经营方式的创新,是对原来已经无限成熟、无限规范的业务模式、生产工艺过程在异地,在新市场领域的扩张。

在这个扩张中,一般来说几乎没有风险,因为是此前的成功拿过来的重新利用,它不是进入一个陌生的行业,不是需要一种陌生的工艺技术、管理,它是在这个企业积累了几十年固有的成功优势和被市场完全证实可行的一套方法、原则的重新复制和再利用。

所以这类扩张固然说业务量的扩张需要额外支出一些成本,但这类成本是保障的支出,是有一系列成功经验做保障的再复制,新开的店的风险极低,而且共享了原有公司所有的软资源,信息资源、品牌资源、管理资源,扩张过程中固然有一些费用投入,但是它几乎是轻车熟路的重新复制,从而成功率非常高。

因此,适当的支出一些成本,只是这些资本的经营运作过程是原来老的模式的重演,没有新风险,一旦产品出来马上就可以转化为利润,这类企业也是轻资产公司。

第五、买每天都可以随时接触到的公司

巴菲特所持有的公司都是巴菲特任何时间都可以接触到的公司,我们发现巴菲特的核心重仓股中没有一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不容易接触到,是你每天都能接触到的,只要你想接触随时都可以接触它的商品和服务,了解它是很方便的,没有认知上的困难。

这是巴菲特的一天:

清晨巴菲特从床上起来,首先进入卫生间使用了宝洁吉列的产品进行梳洗,之后巴菲特来到了餐厅,喝了一瓶可乐,吃了一些汉堡,接着拿起了一份华盛顿邮报阅读当天的报纸,之后,巴菲特出门办事。

在办事的过程中,他用运通卡结算,在富国银行进行资金处理。这个简单和普通的一天里,巴菲特方便的,甚至是必然的接触了所有足矣了解他所重仓投入的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有很多投资人提出巴菲特的长期投资成功在于他通过大量持股成为被投资公司的董事,这应该不见得没有道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巴菲特一开始买任何一个公司时,他都不是这个公司的董事,而巴菲特一买时量是很大的,很显然,巴菲特的决策是在成为被投资公司董事之前就完成了,他是在没有成为被投资公司的董事的情况下完成的战略决策。

这个决策过程是巴菲特以普通投资者的身份完成的,为什么以一个普通投资者所做的投资决策质量这么高?因为被投资公司具有可研究、可把握、可判断、能接触、能感知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让巴菲特能够容易判断,避免了很多认知错误,这一点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

第六、买上下游关系极其简单的公司

巴菲特所投资重仓股的上下游关系非常简单,重仓股中没有一家公司处于非常漫长且复杂的产业链中间。

我们看可乐,可口可乐的原料是水和糖类,我们不能想像糖和水这两个最主要的原材料会有稀缺的问题,也不能想像水和糖本身会有什么复杂的供需变化,不可能说水的供给发生了无法预期的复杂情况,糖也是最基础的商品,全球各地都能生产,绝不会被某一家公司垄断起来逼迫可口可乐接受某个高价,某一个地区的甜菜、甘蔗减产,马上会被另一个地区的甜菜甘蔗补充。于是,可口可乐不可能受到上游供货商的制约,上游供货商某一家出了问题,新的供货商很快会替代,这就是产业链短的好处。

从上面文章我们知道,巴菲特的选股特点是买快速消费品行业,买超级龙头(尤其是买垄断竞争行业中的超级龙头?),买短产业链,买产品工艺简单和产品单一公司,买轻不买重。那么巴菲特的选股原则背后的道理是什么呢?

以下是对原因的探讨

第一、为什么要买快速消费品公司

所谓的企业成长,简而言之就是净利润持续增加。净利润怎么样才能增加呢?净利润逐年持续增加的基础性前提条件是什么?答案是:主营收入逐年连续增加,且成本并不大幅度增加。

如果一个公司的主营收入不增加,在极端特殊的情况下,这个公司也可以实现净利润的增加,那就是大幅度的控制成本和费用,但是这种情况很罕见,也很难持续。可持续的成长是一个公司的净利润大幅增加总是因为主营收入持续大幅的增加,只有主营收入大力度持续增加才会导致净利润持续的大规模增加。

主营收入增加要靠什么?当然要靠主营业务量(销量)增加,要靠产品价格提升,或者产品价格和销量同时增加。主营收入持续的增加在相当程度上主要依赖销量的增加,而销量的增加内在的要求是这个产品不断地重复的消费,这个产品不会因为消费者买完以后很快饱和,它一定是消费者买到后很快的消费掉了,然后新需求立即再次产生,这样销量才能增加,主营收入才能增加。

主营收入持续成长不可能而且永远也不会发生在一个需求萎缩,需求饱和或者需求短期之内很火爆,但一旦消费者完成了一次购买,则需求再也不会快速产生的行当。

所以,快速消费品容易造就成长股的原因是它提供了无始无终、永续持久的需求,为企业主营收入增加提供条件。这就是巴菲特要买快速消费品重仓的原因。

第二、为什么要买垄断竞争行业中的超级龙头

如果在可乐行业里有一万个企业在竞争,虽然对可乐的消费是快速并且需求无限长久的,但是由于行当内有近万家企业同时生产可乐,虽然需求是增长的、持久的,但是这种需求不一定会让所有企业的销量都增加,行业需求转化不成你所投资公司的销量增长也不行,你所投资的公司可以吸纳行业的巨大需求,一定是这个行业已经形成了寡头垄断,竞争企业很少,且你投资公司是龙头老大和超级龙头。

着名产业经济学家迈克波特的一句名言:一个企业的未来决定于,这个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只有那些有利于成长的行业才有可能孕育出好的公司。

同时,企业的未来成长还决定于这个企业在其所处的行业中的地位,如果一个企业的所处行业的地位明显处于劣势,那么行业再好也不行。这就是巴菲特买高垄断寡头竞争型快速消费品企业的原因。

联系方式客服微信号 meigu55

公众号 TradesMax 邮箱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官网 https://www.tradesmax.com/

第三、为什么只买轻资产公司

主营收入不断增加的企业,企业的利润就一定增长吗?答案是否定的!常识告诉我们,只有企业巨大的收入没有被更大的成本支出、费用支出吞噬掉,企业才能将不断增长的主营收入转化为利润。

如果企业的收入不断增加,同时成本也不断的增加,甚至成本比收入增加的还多,那么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利润不仅不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反而有可能降低和减少。只有收入大幅增加,成本基本不增加或者小幅增加,企业的利润才能增加。

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买轻资产公司的根本原因,轻资产公司其最基本的经营特征是企业的成本支出不与收入的增长同步增长,企业在很少的一部分费用支出后会引发大的收入增长。一个重资产公司,它为了获利收入增长,需要大量的投资,这样大量的成本、费用、工资吞噬了主营收入增长,无法形成利润的增长。

第四、为什么只买短产业链公司

我们可以看一下中国乳业的三聚氰胺事件,中国猪肉产业双汇的瘦肉精事件,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和商品信誉,但实际上这两个事件都不是企业本身有意做出不利消费者的事情,而是企业的供货商和上游原材料把问题和麻烦转嫁给了生产企业,造成了生产企业的困境和麻烦。

中国乳业和猪肉产业本身的产业链比较复杂,不可控制,于是上游供货商的问题直接变成了生产企业的问题。像华盛顿邮报、美国运通和其它几个重仓公司,都没有原料供应商,它们本身不是一个靠加工生产转化来获利的公司,它们是提供纯服务的公司,它们经营要素都是社会基础要素,这些社会基础要素都不会发生严重的风险。

金融危机发生时,很多机械制造企业都发生了困难,这些困难包括两个方面所导致:第一,金融危机使得需求严重萎缩;第二,机械制造企业有大量的库存钢铁、铜、铝等金属材料,库存由于需求萎缩不能快速转化为商品,而金属材料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价格大幅下跌,于是很多机械制造企业的原材料价值大幅贬值,造成了材料损失。

比如,振华港机等一些着名的机械制造企业,都是这样深受金融危机的打击,这种打击背后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的产业链比较长、比较复杂,很多机械制造企业都是在一个很复杂的产业链中作为这个产业链的一个环节,无论是产业链的上游还是下游发生了问题,作为中间环节的公司立即受到产业链波动巨大的影响。

反观巴菲特的重仓股,就完全不存在这种情况,所有重仓股的下游消费都是直接面对着大众消费者,而且这些产品都是大众必需需要的,无论金融危机,无论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巴菲特重仓股公司所提供的商品都是不太容易受到影响的。于是就造成巴菲特重仓股经营环境比较稳定,同时也不依赖于很复杂的供货链,这样就不会因为产业链发生问题传导给企业。

短产业链、简单的产业链发生风险的概率低,对环境的依赖度差,由于它不特别依赖于上下游,所以当环境发生动荡的时候它不至于受牵连和波及。假如是在一个复杂的长的产业链中,产业链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任何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被投资企业。因此,巴菲特选择短产业链主要是避免风险、增加确定性,减少不确定性。

第五、为什么买单一产品和简单工艺企业

单一产品和简单工艺下的持续经营更是为了确保确定性,减少风险性。如果你几十年如一日从事一项工作,你闭关眼睛都能完成这项工作,因为你做了几十年了,你太熟悉了,没有人比你更熟悉,你没有不知道不清楚的,所以你不会发生错误。

简单的生产、简单的工艺降低了错误发生的可能性,持久的经营让企业在这个行业里的经验、能力得到了长期积累和沉淀,从而极难发生严重的过失和失误。

于是,就使得被投资企业发生不确定和意外事件的概率大幅降低,这样短产业链、单一产品、简单工艺、持久经营综合实现了被投资对象的确定性和保障,也排除了各种各样潜在的和无法预知的风险。

回看巴菲特的几大选股原则其实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类。一类是确保企业成长的原则;第二类是确保企业有高确定的低风险和无风险的原则。两个原则辩证统一为巴菲特选择出了高确定性、低风险但又具有持续永续成长的投资对象。

证券投资的基本的观点是投资对象只有是高成长低风险的情况下才是最优的,巴菲特的选股恰恰是既关注成长,另一方面又强调了低风险。既从风险角度思考,又从成长角度思考,二者合一创造了巴菲特的投资神话。

最佳投资机会是在风险度上最小,收益度上最大。从风险度和机会度的关系中寻求最优,收益与风险是手心手背的关系,永远不可分,只有知道风险度多大,并且克服风险才能获取收益。没有有效的认识风险不关注风险,直接追求收益往往是受其害,收益就是跨越风险之后的利得,而风险是收益不能兑现时的损失,是完全一体,是互相依存,是同体互根。必须从风险收益二方面看。

我们可以看到,那就是要确保既要高成长同时又要低风险。巴菲特关注企业的成长,但巴菲特同时还更加强烈地关注企业的稳定性和确定性成长。不稳定和不确定就是风险,巴菲特的选股思路中有一半是用来追逐成长,包括快速消费品原则、超级寡头原则、轻资产原则,另一半是用来追逐低风险,包括短产业链原则、产品工艺简单原则、产品单一原则。

投资实践中一定要坚持成长因素和风险因素结合思考,同时关注,辩证统一。巴菲特的选股原则中对高成长和低风险给予了同样的重视,这也是巴菲特重仓股长期屹立不倒的根源。

其实,买大、买垄断和买轻资产的原则既是确保企业的成长性,又是为了减少企业的风险,高度垄断的大公司其抗风险能力强于小公司,这是产业界的基本常识,轻资产由于资产少所以引发风险和问题的环节也少,轻资产既有利于快速成长,又不易产生过多的问题和风险。

如果有任何疑问,请加分析师微信meigu55

 

流媒体Roku股票分析2019

作者  |  2019-09-19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Roku(ROKU)股价大跌13.71%,与之前的高速增长形成强烈对比。数据表明,今年年初Roku股价约为30,如今为129.88,翻了约4倍左右,股价下跌之前最高约为169,大约翻了5倍。华尔街部分分析师认为Roku股价还将持续上涨,但随着Facebook(FB),苹果(AAPL)相继加大流媒体领域的投入,市场对于Roku的信心似乎有所动摇。

动摇的直接表现便是股价的暴跌,这显示了Roku和苹果,脸书这样的巨头之间的差距。虽然Roku与奈飞(NFLX)有着相似的发展经历,但两者面临的环境大不相同,如今烽烟四起,Roku恐怕难以与苹果之类的巨头竞争,再加上今年以来股价一直暴涨,存在估值过高的嫌疑,股价的暴跌也就可以理解了。

不过,Roku也并非毫无胜算。在从硬件制造商转型流媒体的过程中,我们看到Roku凭借自己在电视盒子,用户,操作系统等方面的优势构建了一条完整的护城河,将内容出版社,电视制造商和用户捆绑在自己身上,这或许将会为他赢得一些优势。不过亚马逊(AMZN)等公司正在针对他的业务出招,Roku的股价能否稳定下来还未可知。

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流媒体,Roku业务受到挑战

Roku最近经历两次股价暴跌,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于互联网巨头的下场。第一次是9月10日,苹果发布会结束,苹果重申今年春季发布会的发展策略,即将加入流媒体市场。第二次是9月17日,Facebook宣布推出机顶盒。来自巨头的压力使得投资人开始质疑Roku未来的发展潜力,毕竟Roku与苹果,脸书这种巨头相比,在用户上,资金上都不占优势。

(1)苹果Facebook纷纷入局流媒体,赛道竞争加剧Roku压力骤增

苹果和Facebook的入场给Roku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据媒体报道,9月10日,苹果公司在当天的秋季发布会上宣布Apple TV+流媒体视频服务的定价仅为每月4.99美元,据Wind数据,流媒体服务供应商Roku股价收盘大跌10.49%,同为流媒体供应商的奈飞、迪士尼股价均跌逾2%。可见苹果入场对于流媒体企业的压力,毕竟苹果依托苹果设备具有天然的优势,其他公司难以在苹果生态之内与之竞争。

但Roku面临的对手却不只是苹果。还有Facebook,亚马逊,奈飞,迪士尼等等。目前Facebook,亚马逊,奈飞对于Roku的影响已经可以从股价看出,但迪士尼的流媒体服务迪士尼+还未正式登场。消息显示,Disney +将于今年11月12日正式推出,上线首日,Disney+将推出7500集+电视剧、电视节目,均为迪士尼旗下公司生产的经典作品,可见来势汹汹。而在内容上Roku显然毫无优势。届时,Roku还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股价可能还将受到影响。

(2)巨头纷纷针对Roku业务,软件硬件服务都遭遇危机

巨头入场将会抢占Roku的业务,若是Roku市场份额下降,股价可能还将随之下降。Roku的收入主要分为电视盒子与视频平台两类业务。其中电视盒子业务主要为销售搭载Roku系统的电视盒子,视频平台业务收入主要分为广告,频道分成、频道推荐及操作系统授权。目前这两大业务都受到了巨头的挤压。

具体来看。在电视盒子上,除了苹果以外,Facebook最近也推出了Portal设备的新机顶版。在视频平台上,亚马逊旗下的Fire TV是Roku视频平台的直接竞争对手,且最近亚马逊加大了对于智能电视的投入,对于Roku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另外在国际市场亚马逊领先,Fire TV有效活跃账户3700万,Roku为3050万。Roku难以在国际市场上挑战亚马逊,因此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因此,随着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Roku的业务受到挑战。使得市场对于Roku的信心下降,从而导致股价暴跌。

对标奈飞发展潜力较大,营收增长但股价态势难不明朗

尽管经历股价暴跌,但不可否认Roku还是存在一些想象空间,这也是他股价曾经暴涨500%的重要原因。华尔街分析师认为Roku和过去的奈飞很相似,纵观奈飞历史,他的股价也出现过高速的上涨。但Roku毕竟不是奈飞,如今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Roku能否保住目前的估值还未可知。在加上虽然营收增长,但由盈转亏,这也将对其股价产生影响。

(1)华尔街分析师看好Roku发展潜力,但能否比肩奈飞还未可知

尽管当前股价暴跌,但截止到目前为止,Roku的股价对比年初翻了4倍,说明市场对于Roku仍抱有一定的信心。这份信心主要来自华尔街分析师将Roku与奈飞进行对比,以此说明Roku与奈飞相似,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据新浪财经报道,投资银行William Blair & Company分析师拉尔夫-沙克特发表了一份报告,将Roku未来的增长前景与Netflix过去的增长业绩进行了比较。认为到2025年,Roku的市值将增长近两倍至400亿~500亿美元之间。

但我们也需要注意Roku与奈飞所处的环境不同。奈飞刚刚转入流媒体赛道时面临的对手并不多,这使得奈飞拥有充足的发展时间。而Roku目前的对手包括苹果,Facebook等顶级公司,竞争压力更大。而且Roku与奈飞的发展方向并不十分相同,我们看到奈飞最近一直再加大电视剧购买,可见奈飞对于内容依赖较大,而Roku则倾向于技术提供商,因此将两者业务进行对比或许并不十分准确。

(2)Roku营收增长亏损增加,未来财务表现难以捉摸

苹果和Facebook是来自外界的影响,财报和自身表现则是来自内部的影响。Roku此前二季度财报显示,营收从1.568亿美元增至2.501亿美元,同比增59%,此前分析师预期为2.24亿美元。并且,平台收入为1.677亿美元,同比增86%,毛利润1.142亿美元,同比增47%,活跃账户3050万,比上一季度净增140万。总体来看Roku的财务表现较好,这或许也是其股价一直上涨的原因。

但我们注意到Roku第二季度净亏损933万美元,上年同期实现利润52.6万美元。由盈转亏或许会影响Roku的未来表现,若是第三季度仍然无法扭亏为盈或许将会进一步影响其股价表现。今年7月17日,奈飞公布第二季度财报后,股价暴跌20%,从中可以看出财报对于股价的影响力。

行业生态成Roku发展机会,三方捆绑构建护城河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Roku面临巨大的危机。在外部,来自苹果,脸书,亚马逊等公司的竞争严重影响了Roku的业务发展。在内部,自身财务状况也有一些问题,亏损若是加剧将会影响Roku的股价。但是,Roku也有自身的护城河,在转型过程中,Roku顺利的将三方绑在自己身上,这或许将成为他的底牌。

(1)提供中介服务赚取广告费,收集用户数据或精准营销

Roku的生态系统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个是Roku为用户和内容出版商提供了中介场所,使得用户可以在这里找到并聚合他们喜爱的流媒体应用程序,内容出版社可以在这里推广产品,Roku因此可以获得大量的广告费用。根据Interactive Advertising Bureau的数据,60%的广告客户表示,他们计划增加流媒体设备上广告的预算。

另一个是通过电视盒子和视频服务收集用户数据,既可以出售给内容制造商,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实现精准化营销,提供广告费用和效果。截至第二季度,Roku拥有3050多万个活跃账户,同比增长39%。从这个角度来看,每4个美国家庭中就有1个安装了Roku设备。这使得大量的用户使得收集数据成为可能。他还可以借此加深与内容制造商的合作。

(2)制定操作系统服务电视制造商,捆绑服务建立护城河

Roku的生态还体现在电视操作系统上。在电视盒子领域,电视制造商需要联网电视操作系统来为电视供电,实现系统运营。而Roku不仅设计了系统,而且只收取少量的象征性的费用,这对电视制造商来说十分重要,根据 eMarketer 统计,它占据了美国网络电视设备市场44% 的份额,超过了亚马逊的 Fire TV,后者占据了33% 的份额。这与电视制造商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通过提供中介场所绑定内容出版商,通过数据绑定用户,通过操作系统绑定电视制造商,Roku顺利的构建了自己的护城河。虽然与苹果,亚马逊等公司相比,Roku在资金上,内容上不占优势,但是通过三方绑定或许也能实现业务增长,其实从Roku的财务数据中我们就能看到目前其护城河依然有效,Roku甚至预计Q3收入同比增长46%,至2.525亿美元。

综上所述,由于苹果和Facebook的下场,导致人们对于Roku的信心动摇,在加上其他问题导致Roku股价暴跌。这反映了Roku在面对巨头的弱势之处,但我们发现Roku在转型中构建了自己的护城河,通过三方绑定促进了业务的发展,对比年初翻了4倍的股价就足以说明护城河的优势。但我们看到巨头也在针对Roku提供服务,护城河能维持多久还未可知。美股投资网将持续关注他的后续发展。

 

7月份电动汽车销量下降:特斯拉应该担心吗?

作者  |  2019-09-10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据彭博社报道,7月份电动汽车销量下降了14%。援引桑福德·伯恩斯坦(SanfordC.Bernstein)的数据,7月份乘用车电动车销量同比下降14%至约128,000辆。北美和中国的销售额下降,,但欧洲的销售额上升。

中国汽车市场在过去13个月里一直在放缓,Nev(新能源汽车)销售是它唯一的亮点。然而,两年来第一次,中国7月份Nev销售额同比下降4.7%..相比之下,去年同比增长高达62%。其中一个明显的原因是中国电动汽车补贴政策的改变。626日,中国取消了对电力里程低于250公里(155英里)的(NEV)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范围较大的(NEV)新能源汽车,它减少了大约一半的补贴。

中国削减补贴对特斯拉会产生什么影响

由于中国的补贴只适用于当地汽车制造商,特斯拉(Tesla)等外国汽车制造商也只能获得补贴。TSLA 没有受到政策变化的影响。6月,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Musk)推特“只有中国制造的汽车才有资格获得这些补贴。特斯拉从来没有接触过他们。“不过,本地电动汽车厂商如NIO(尼欧)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由于补贴变化以及公司特定问题, NIO的送货量在7月份减少了。

TSLA在中国的优势

中国电动汽车销量下滑是特斯拉关注的问题。然而,一些因素可以抵消它们对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影响。中国扩大特斯拉10%的购置税免税额或为本地参与者或合资企业保留的豁免。此外,特斯拉(Tesla)在中国的吉发多利(Gigafacary)的建设正在迅速展开,这将有助于特斯拉降低部分在华销售的电动汽车的价格,并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要了解更多,请阅读特斯拉的中国战舰会不会是它的秘密武器?

7月份美国电动汽车销量下降

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其销量的下降影响了全球的总销量。与此同时,电动汽车在美国的销量也有所放缓。根据Inside EVS7月份,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0.8%,至26395辆。内部电动汽车公司将这一下降部分归因于特斯拉3型车销售的放缓。在去年强劲增长之后,Model 3的销量在2019年实现了正常化。这辆车仍然是电动汽车中最畅销的车型。今年头七个月,特斯拉3在美国的销量超过8万辆。接下来的两款畅销车型,丰田普锐斯(Toyota Prius)和特斯拉X(Tesla Model X),刚刚突破10000大关。

TSLA的联邦税收抵免缩减了

投资者还应该注意到,特斯拉的联邦税收抵免已从7500美元降至1875美元。此外,这将于2020年结束,这可能会使特斯拉很难销售汽车。相比之下,美国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仍有信誉。在一家公司销售了20万辆汽车后,贷款减少了一半。

7月份欧洲电动汽车销量长

与美国和中国的需求不同,欧洲7月份的电动汽车需求有所上升。内部EVS报告电动汽车在欧洲的销量同比增长34%,至3.6万辆左右。在欧洲,雷诺ZOE7月份最畅销的EV车型,而特斯拉3型车型是今年前7个月中最畅销的EV车型。威德布什分析师丹尼尔·艾夫斯认为Model 3在欧洲的稳定需求可以抵消特斯拉在中国的一些弱势。

彭博社援引伯恩斯坦的数据报告称,今年前7个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了35%2019年可能增长23%-48%。根据内电动汽车今年,特斯拉(Tesla)引领了电动车市场,其次是比亚迪汽车(BYD Auto)、北汽(BAIC)和上汽(SAIC)

 

最近这几只美股上涨得特别好

作者  |  2019-09-02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20美金买入拼多多,获利70%

拼多多代号PDD,股价近期的持续大涨,得益于该公司市场规模逐渐扩大,用户增长,并发布了超出市场预期的季度财报。我们美股投资网一直看好拼多多未来发展前景,等到拼多多在19.5美金出现双底支撑时,果断提示投资者们进场,20美金买入,到上周五的34美金历史新高,累计获利70%

PDD weiF 2019-09-01

 

PDD 2019-09-01 1

 

在截至630日的第二季度,拼多多总营收为人民币72.900亿元(约合10.61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7.090亿元增长169%,超出汤森路透统计的分析师平均预计的8.7868亿美元。

第二季度归属拼多多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10.033亿元(约合1.461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64.939亿元。

拼多多财报还显示,第二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为3.660亿人,较去年同期的1.950亿人增长88%;截至2019630日的年度活跃买家为4.832亿人,较截至2018630日的年度活跃买家3.436亿人增长41%

 

移动广告商APPS,连续5个月稳步上涨 涨幅280%

Digital Turbine, Inc 美股代号APPS 股价从4月的2美金,一路稳定上涨,到7.6美金,涨幅280%。完全不受科技股的大跌带来的影响。

APPS 2019-09-01 1

 

APPS是一家移动应用程序广告服务商,帮手机应用开发者更直接,更有效推广给消费者并变现。

APPS Rev Trend 2019-09-01

 

稳定暴涨的原因是它们的财务显着增长,特别是在营业收入方面。去年,营业收入从每年负数百万美元变为每季度数百万美元。该业务规模扩大,收入增长令人难以置信。毛利润率从中期至低位的30%增加至接近40%,而经营利润率则从负面转为正面,似乎每个季度都在增加。

APPS income 2019-09-01

而该股在4月份,3.5美金的时候,就被我们美股投资网提示买入。微信截图

APPS weiF 2019-09-01

 

网站内容托管商FSLY 异常剧烈上涨涨幅150%

Fastly 美股代号FSLY 股价从814日的14美金,一路暴涨11天,到34美金,涨幅150%。完全无视大盘的暴跌带来的影响,

FSLY 2019-09-01 1

 

FSLY weiS 2019-09-01

Fastly其主要业务是提供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服务,最终的目的是帮助终端用户获取并更加快速地访问内容。它还像企业客户提供多项服务,旨在帮助企业构建其边缘云投资并释放IT和工程资源。

目前Fastly最知名的客户包括《纽约时报》、AirbnbTwitter等。巧合的是,Pinterest也是其忠实拥趸。截止20181231日,它在全球60余个国家拥有1582名客户,其中包括227家企业客户。

而该股在一上市22美金的时候,就被我们美股投资网严重的看好。微信截图

 

基因改造食物商 RKDA 当日暴涨 250%

转基因食品公司Arcadia Biosciences, Inc. (RKDA) 大豆产品获美国农业部批准商业化,股价在半小时内股价一度暴涨120%,成交额达7400.53万美元。

 

RKDA 2019-09-01 1

我们微信公众号在89日已经发文章提示过该股,当时4美金,目前RKDA已经上涨到9美金。

RKDA合资公司研发的HB4耐旱大豆已获美国农业部批准在美国市场商业化。这项批准是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于2017年批准维德卡的HB4特性两年后再度批准。HB4大豆已在阿根廷和巴西获得批准,中国、巴拉圭、玻利维亚和乌拉圭目前正在审议监管意见。在阿根廷进行商业启动需要中国进口批准,预计2020年可完成审批。

Arcadia主要通过基因筛选、育种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来发展农产品(包括转基因和非转基因)

 

如果想知道我们是如何选出这些大牛股,请和我们美股分析师咨询微信号 meigu55

从迪士尼模式看文化产业如何持续经营?

作者  |  2019-08-28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从1923年起,华特·迪士尼 DIS 来到好莱坞开启文化事业,迪士尼公司就以一只老鼠打造了巨大商业版图。就在最近,笔者参加了迪士尼D23 Expo全球大会,通过直观的感受看到了一个文化产业公司如何持续几十年经营的商业秘密。

迪士尼是依靠做电影内容起家,内容为王是迪士尼的基础,因此我们看到迪士尼打造了一系列IP,这些IP主要分为四大系列——迪士尼、皮克斯、漫威和星球大战。迪士尼打造一个故事往往要耗费数年时间,一个剧本改写几十遍甚至推倒重来——比如《疯狂动物城》就是写到一半又改了故事架构,这样的事很多。

其实要创造一个成功的故事还不是最难的,难的是持续创造。从1923年开始,黑白电影、彩色动画片、真人电影到3D系列,迪士尼一直在持续创作。以迪士尼细分来说,分为迪士尼真人电影和动画电影,《狮子王》在上世纪90年代以二维动画的形式出现,大受欢迎,而再一次出现则是近期的真人版《狮子王》;其动画电影在这几年颇受欢迎的作品是《冰雪奇缘》,这是迪士尼的原创,在第一部卖座后,《冰雪奇缘》即将推出第二部;而皮克斯则一直在打造新电影,包括《玩具总动员》系列和全新原创新片《ONWARD》;上世纪70年代就上映的《星球大战》持续创作了几十年,未来还将上映最新的《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漫威则即将推出《黑寡妇》和《黑豹2》等新作。

这种持续的创作达到的效果是长期吸引观众,继而转化为消费者。在D23 Expo大会现场,笔者看到从坐着婴儿车的幼童,到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都会来参会。潜移默化,影响至深。

当下很多影视剧作品,可能成为一时的爆款,却很难长期延续,互联网时代的选择众多,新作迭代太快,如果缺乏持续创作能力,很容易被淘汰。

有了持续创作的内容,接下来迪士尼则是运用科技手段来把故事的呈现做到极致。比如《疯狂动物城》的动物毛发效果是一根一根制作的,在此次与《冰雪奇缘》的主创、华特迪士尼动画工作室首席创意官Jennifer Lee的交流中,笔者了解到,当时制作该片时为了打造更好的雪花效果,工作室特意开发了一款软件。当然,《冰雪奇缘》也创下12.7亿美元全球票房,成为史上最卖座动画电影。

笔者看到,如今市场上有太多的电影都采用“五毛特效”,本土动画片《哪吒》的火爆,除了做到故事优质之外,其特效也是非常用心,这也是迪士尼和这一类成功业者的共同点。

迪士尼的生意可不仅限于电影,衍生品也是很重要的一块。迪士尼从构思剧本时就开始对衍生品进行同步开发,对于既有项目要做同步更新。比如迪士尼两大实体衍生品就是主题乐园和邮轮,其主题乐园始终都在投资扩建,包括日前刚刚宣布的在奥兰多华特迪士尼世界新纪元乐园 (Epcot)主题园区中,将计划新建《海洋奇缘》主题的游乐设施——“Journey of Water”。在加州迪士尼乐园和巴黎迪士尼乐园度假区将打造全新的复仇者主题园区——Avengers Campus。而上海迪士尼乐园正扩建“疯狂动物城”主题园区。迪士尼邮轮方面则将新增邮轮“WISH”号。

这些耗资巨大的项目,在经济学上来看就是主题公园的价值曲线又会上升到峰值。主题公园的高峰通常出现在开园初期,然后就会下降——因为缺乏新鲜感。只有不停地扩建新项目才能吸引游客,增加回头率。而迪士尼、环球影城这类业者正是因为不断创造IP,然后将系列IP持续打造新落地项目,使线下主题乐园、邮轮等始终处于有新亮点的状态,这样才能吸引游客反复游玩。用华特·迪士尼的话来说就是“只要幻想存在于这个世界,迪士尼乐园就永远不会完工”。

美股投资网注意到,不少经营不佳的主题公园则是缺乏IP,技术上难以达到沉浸式体验感,也很少持续打造新项目,最终难以维系业绩。

当然,除了这些内容、技术和衍生品的扩展,要持续将文化产业做好还要与时俱进。比如互联网时代,传统业者都会遭遇挑战,迪士尼也不例外,多年前,迪士尼先看到了动画电影必将从二维时代走向三维时代,于是其通过收购皮克斯完成了对三维动画的迈进;随后收购的漫威则是扩大了成年消费者的覆盖面;到最近,迪士尼流媒体平台Disney +将于11月12日在美国及加拿大正式推出,之后会陆续登陆其他国际市场,最终计划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此前迪士尼与奈飞合作,但迪士尼发现需要自己掌握更多的互联网消费者终端和大数据,于是通过对Hulu的收购和Disney +的建设,来掌握线上业务主动权,抓住更多年轻消费者。

迪士尼当然也会遭遇挑战和难题,但持续做好内容,依托科技做好效果,同步开发衍生品和落地项目,并且适应时代变化,掌握主动权等,这些都是持续打造一个文化产业公司所需要具备的,也值得业界思考和借鉴。

 

英特尔投入200亿美元加注医疗健康

作者  |  2019-08-26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近日,英特尔(INTC)旗下的投资机构英特尔投资(Intel Capital)领投了医学影像公司EXO Imaging的B轮融资,融资金额为3500万美元。
消息传出后,当天英特尔的股价并没有太大的波动,但当日成交量创造了最近3个月来的新高。没过多久,梅卡曼德机器人又宣布获得了英特尔的投资,这家初创企业已经在医院药房部署了“3D+AI+工业机器人”的智能解决方案。

AMD销售额将减少,中美贸易的影响

作者  |  2019-08-15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特朗普政府计划对3000亿美元的现有关税未涵盖的中国商品征收10%的关税。中国商品的新关税将从下个月开始申请,可能会加剧中美贸易紧张局势。

 

升级的美中贸易战对芯片公司(AMD)意味着什么?

AMD是美国一家主要的半导体芯片公司,对中国的影响很大。目前,AMD并没有按国家分列其销售额。然而,高盛估计,AMD年收入的26%左右来自中国。美中贸易战可能对AMD的业务不利。

 

关税使得来自中国的产品在美国变得昂贵

美国和中国在贸易战中使用各种策略。美国的策略包括对进入美国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这些关税已经迫使在中国生产产品的公司在美国销售,以提高产品价格或重新安置生产。例如,思科系统公司已经提高了价格。 GoPro表示将从中国重新安置其在美国销售的相机。如果AMD在中国生产芯片并将其进口到美国销售,那么关税可能会对其产生影响。

但还有更多。特朗普政府还在与中国的贸易战中使用了技术转让限制。例如,5月份,华为被列入交易黑名单,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公司出售关键技术。因此,谷歌和Facebook决定从一些软件产品中切断华为。半导体公司高通公司(QCOM)和英特尔公司(INTC)也削减了对AMD芯片客户华为的供应。因此,华为的黑名单可能会对AMD的业务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可能会给AMD造成外汇损失

中国也在贸易战中使用了关税。然而,分析师认为中国可能会开始使用其货币作为武器。本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至多年来的低点。如果AMD从中国获得多达26%的收入,那么人民币贬值将是坏消息 - 当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时,AMD的中国销售额将转为收入减少。

 

迪士尼股票分析2019

作者  |  2019-08-08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近日迪士尼DIS 公布财报后大跌4%,尽管《复仇者联盟4》在全球创造了高额票房,但深陷此前700多亿美元收购21世纪福斯的交易,迪士尼的利润未达预期。

  第三季报显示公司2019财年第三财季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17.60亿美元,同比下降39.64%;营业收入为202.45亿美元,同比增长32.95%,低于市场预期的215亿美元。

  从具体的业务部门来说,本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媒体网络业务取代乐园和消费者业务,成为成为迪士尼最大的业务收入来源,达67.13亿美元,同比增长21%

  乐园和消费者业务依然是迪士尼的现金牛,收入为65.75亿美元,同比增7%;本季度迪士尼推出了《星球大战》主题乐园,不过市场反响平平。

  此外,在传统业务版块中,影视娱乐业务增速最快,同比增33%38.36亿美元。

  2018年新单独划分的消费者直接对接和国际业务部门收入为38.58亿美元,同比增速超300%。该季度的业绩反映出了纳入21世纪福斯部分业务带来的好处——福斯和国家地理国际频道为收入带来了增长。

 

  得益于《复联4》等爆款电影,本季度影视娱乐业务同比增33%

  第三季度,迪士尼电影娱乐业务收益同比增长33%38亿美元;部门营业利润增长13%,至7.92亿美元。

  尽管电影业务并不是迪士尼的现金牛,但本季度院线的表现为财报也带来了不小贡献。

  2019 年上半年,迪士尼全球票房收入达57亿美元,而去年全年迪士尼票房总收入不过70亿美元。如今,今年的总票房又攀升至80亿美元(未计入福斯票房),打破了其于2017年自己创造的全年票房记录。

  第三季度,爆款电影尤其带动了发行收入的增长。具体地来说,包括《惊奇队长》《玩具总动员》《复仇者联盟4》和《阿拉丁》等电影,尤其是后两部全球票房突破10亿美元的电影,成为了发行收入的主要驱动因素。

  这部分的高额收入一定程度抵消了21世纪福斯巨额收购带来的利润减少,和较低的电视/SVOD发行造成的收入下降。

 

  收购福斯导致利润未达预期

  2019320日,迪士尼以现金收购了21世纪福斯,并发行了3.07亿股股票。本季度和本财年前9个月的业绩主要反映了因21世纪福斯的收购和因此进一步获得Hulu 股权后企业的营收变化。

  迪士尼行政总裁Robert Iger指出,集团早前斥资713亿美元收购21世纪福斯的娱乐业务,是导致利润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从迪士尼宣布收购福克斯,到这笔交易生效,中间出现了14个月的时间差,公司很多的决策因此停滞不前。公司原先估计每股盈利将因收购而减少35美分,但最终减少了60美分。

  由于迪士尼在收购福斯三分之二的资产之外,还额外承担了21世纪福斯约138亿美元的债务,因此,福斯的收购使得利息支出增加。

  财报还显示,福斯工作室在本季度导致了1.7亿美元的经营亏损,《x战警:黑凤凰》的高额制作成本(2亿美元)和票房扑街(2.52亿美元)难辞其咎。因此,尽管本财年第三季度,迪士尼的电影业务收入表现不赖,收入达38亿美元、营业利润为7.92亿美元,却均不及预期的43.7亿美元和10.9亿美元。

  此外,因收购福斯,迪士尼又额外获得了Hulu30%的股权,加上此前30%已有的股权,迪士尼目前已掌握了60%Hulu股权。本季度,迪士尼在整合Hulu资源方面也做了大量投入,导致了消费者直接对接国际业务部门第三季度的运营亏损高达 5.33 亿美元,远高于去年的 1.68 亿美元。

 

  流媒体套餐正式发布,未来或成为迪士尼新现金牛

  据The Verge报道,在北京时间87日迪士尼公司的投资者会议上,首席执行官Bob Iger公布了迪士尼的流媒体套餐计划。从1112日起,迪士尼将以每月12.99美元的价格向用户提供包含旗下三大流媒体服务(Disney+HuluESPN+)的套餐。

  今年4月,迪士尼在投资者会议上就已提出了该计划,而这个计划在昨日得到了证实。美股投资网公众号TradesMax分析了迪士尼推出Disney+将带来的流媒体行业洗牌,而此次计划的公布,意味着HuluESPN+将可以与Disney+一起捆绑,从而为会员带来更优利益,势必会对Netflix等流媒体巨头带来更大的冲击。

  目前来说,流媒体的三巨头之一的Hulu每月会员定价为5.99美元(含广告),专注于体育赛事等的ESPN+则为每月4.99美元,官方已经公布的Disney+ 的订阅价格为每月6.99 美元。

  Disney+的月会费低于 Netflix 最基本套餐的价格—— 8.99 美元/月;此外,三种流媒体服务的大会员定价为12.99美元,该定价和NFLX的标准套餐还有Amazon Prime Video 代号 AMZN 的相同,性价比可见一斑。

  不过,在巨头环伺之下,尤其是奈飞的拥有不可撼动地位的境况之下,迪士尼想要突出重围、在流媒体行业占据霸主地位着实不易。

  据Netflix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奈飞目前全球的付费用户总数达1.5亿人;并且,据知名数据统计公司ComScore的数据显示,美国流媒体视频服务使用时长占比中,Netflix40%的比例遥遥领先,第二名的YouTube18%

  此外,Netflix在美国国内已连续数月会员数增速放缓,再加上美国付费电视用户数顶峰期为9500万人,对标美国有线电视76%的高峰期渗透率,美国的流媒体付费用户数或将接近天花板。这对尚未入局的迪士尼来说形势严峻。

  不过,此前有机构预测,全球流媒体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300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700亿美元。这个增速意味着迪士尼流媒体业务未来在世界范围内还可以开荒拓土。

  根据迪士尼CFO的说法,到2020年,迪士尼将投入10亿美元在其Disney+的原创内容制作上,并且此后逐渐增长到每年产出50部原创作品;漫威影业的掌舵人刚刚在SDCC漫展公布了MCU第四阶段的计划,包括11部电影、5部电视剧和1部动画剧。五年后,达到其全球范围内收获6000 - 9000万订阅用户的目标也并非没有可能。

  此外,在许多互联网大公司和传统的广播电视公司纷纷不甘愿做内容供应商、自己布局流媒体平台的情况下,流媒体的内容蛋糕之争愈演愈烈,Netflix的内容版图不断收缩,为迪士尼带来了机会:

  奈飞与迪士尼此前签订的内容协议将于2019年年底到期,借此,奈飞平台将无法再看到迪士尼的作品;华纳兄弟计划将推出全新流媒体服务平台HBO Max、并从Netflix正式下架《老友记》等经典作品;流媒体平台Brit Box即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推出,到时或将独家播放BBC和其他英国广播电视台的内容,BBCNetflix的合作可能也将就此终止。

  而迪士尼通过加大自己的流媒体布局,大会员用户可以大饱眼福迪士尼、皮克斯、漫威影业和21世纪福斯公司、Hulu、蓝天工作室的一揽子作品,它的内容版图在不断扩张。并且,迪士尼新的院线作品可以为线上内容源源不断的输血。这些先院线后网络、可以保证获得的双重收入,比起斥巨资进军院线市场的奈飞来说,优势卓著。

  未来,迪士尼的流媒体发展依旧前景可观,或许会成为其新的业务现金牛。

 

AMD股票分析2019

作者  |  2019-07-22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我们分析团队将从多个角度,深度分析AMD公司的股票

AMD 财务数据:估值分析AMD 股价推高至明年盈利预期的30倍左右

CEO苏姿丰的领导能力,技术变革

AMD不断占据英伟达的数据中心市场份额

AMD 抢英特尔市场

AMD 提高平均最低价格,股价暴涨的关键因素

现在买入AMD 的风险因素

AMD 在游戏市场分析

华尔街分析师点评

 

 

AMD 财务数据

在过去的几年里,芯片制造商AMD 一直是市场最好的转型故事之一。随着该公司的营收再次增长,并成为公认会计准则(GAAP)的盈利企业,其股价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从低于2美元涨至30美元以上。随着该股有望突破新高,该公司是时候实现巨大的预期增长了。

AMD-2019-07-18

如果你回顾该公司的历史,你会发现营收增长首次出现在2016年第二季度。AMD连续8个季度报告收入增长超过15%。得益于加密货币的繁荣,2017年下半年和2018年初的增长异常强劲。不幸的是,这也创造了艰难的比较时期,当比特币和其他货币暴跌时,情况又回到了红色。

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将是最糟糕的,收入同比下降近23%。管理层曾呼吁在几周后公布第二季度更多亏损,但第一财季亏损仅为第一财季的一半左右。然而,随着一系列新产品的推出,预计第三季度经济将恢复增长,并在以下几个季度保持强劲增长。

AMD-EBITDA-trend-2019-07-21

 

你不会发现有太多这样规模的公司,它们的营收变化率预计仅在两个季度就会增长65个百分点。虽然可能有一些人怀疑AMD能达到50%或以上的增长,因为上述估计的细节,华尔街实际上似乎有点保守的一年。AMD管理层已经引导公司实现了较高的个位数收入增长,但目前分析师的平均收入只有6.2%,在我们看来,这个数字更接近于中等个位数。AMD希望从英特尔(Intel)的数据中心夺取市场份额,并在游戏领域与英伟达(NVDA)展开竞争。

这一转变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公司资产负债表的改善。三年前,该公司的净负债约为15亿美元。由于部分股权的筹集和合资企业的出售,该公司目前处于净现金状态,债务的减少意味着利息支付减少。投资者一直愿意接受少量股权稀释,以提高财务灵活性。随着公司在未来一两年盈利能力的提高,我们们可能会看到正的自由现金流,这肯定会有所帮助。

amd EPYC-2

管理层将不得不决定如何处理这些资金,无论是更多的债务偿还,还是对企业的投资。在目前情况下,我们们不认为股票回购是一个好的选择在现在这么高的股价,因为全球经济衰退可能会让AMD重新回到亏损的状态,并再次损害资产负债表。英特尔(Intel) 英伟达(NVIDIA)等大公司能够支付股息,有时还可能支付过高的股票价格,这要感谢它们强劲的现金流,但AMD目前无法承担这样的风险。

那么,为什么我们说AMD正面临着一个关键的考验呢? 这不仅与未来几个季度的预期增长率有关。正如你在下面的图表中所看到的,AMD股价周二收于33美元上方,他们希望避开可怕的三重顶部。AMD近期一直无法突破30-35美元的中档高位,尽管分析师近期指出可能会出现更高的价格。如果该公司在第二季度报告中重申其较高的个位数指引,或者甚至上调该指引,或许我们们最终会看到该公司试图在40美元的价位上发起冲击。

  为了分析当前的股票价格,我们将使用场景建模的现金折现模型。

  该模型具有某些静态假设,以便为后续建模提供初步框架:

      2019年营收将增长10%左右,这与该公司给出的全年预期相符。

AMD-balance-sheet-20190721

  EBITDA利润率将从目前的12.5%增长到2021年的22%,并在“地平线期”结束前保持稳定。

  资产负债表的动态将与过去3年观察到的情况类似,截止2023年,该股的EV/EBITDA将在20-22左右。

  在建立了上述假设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 AMD 2020年到2023年的平均收入增长,对估计的股票价格进行建模。下面的图表简明扼要地总结了调查结果。

  场景模型显示AMD的股价相对于平均4年的增长

  AMD股价相对于4年平均收入的增长

  我们美股投资网从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出,市场预计从2020年开始的4年内,AMD的收入将平均增长27-3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3年平均(2016-2018)收入增长为17.7%,公司管理层预测2019年将增长10%

  虽然历史业绩并不能证明目前推动股价上涨的乐观假设是正确的,但商业环境从未像现在这样对公司有利。AMD首席执行官苏利萨(Lisa Su)在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解释了这一点:

  “2019年可以说是我们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因为价值750亿美元的高性能计算和图形产品市场从未如此庞大,我们的产品组合也从未如此强大。我们正处在我们多年发展蓝图的正确位置,包括即将推出的7纳米RyzenRadeonEPYC处理器,这些处理器将推动我们的下一波收入增长和份额增长。“

此外,AMD 发现自己相对于英特尔这样的竞争对手处于优势地位。后者目前正在努力推出基于10纳米工艺的新产品系列,这意味着拥有7纳米芯片的 AMD 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效率,特别是在企业市场。

 

新CEO的领导能力,技术变革

45年历史上首位华裔女总裁兼CEO——45岁的苏姿丰(Lisa Su),最近带领AMD攻占Intel英特尔的芯片霸主地位,让AMD处理器市场份额大幅度增加,股价也走出12年来新高。

AMD li 18923

来自台湾的她是位典型“学霸”,拥有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学位,曾经效力IBM、德州仪器,从事芯片行业工作20余年。

现年45岁的苏姿丰生于台湾,3岁移民来美国,在纽约长大,父母从小就鼓励她和哥哥学习数学和科学。后来,苏姿丰考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当时难度最高的电气工程专业。

大一时,她就进入100级的半导体无尘室,接到的第一个研究任务是制作一个两英寸的光刻掩模晶圆。半导体芯片看似枯燥,但方寸之间,却蕴含着极致的速度与广度,是所有高科技行业创新的基础。做完之后,她就爱上了这一行。

MIT,苏姿丰一口气从学士读到博士,毕业后,她先后进入德州仪器、IBM2007年,苏姿丰作为首席技术官加盟飞思卡尔公司,领导制定公司技术发展蓝图并负责相关的研究发展。2012年跳槽AMD201410月,她在COO任上接棒,成为 $AMD公司(AMD)$ 首位华裔女CEO

作为出身麻省理工的工程师,苏姿丰有一点一直不服气:“我在MIT的很多同学都是工程师。我曾经问过自己:‘为什么这么多麻省理工的博士要给哈佛的MBA打工?’很多工程师包括我自己都会想:‘为什么这些人做的决策这么蠢?’”她坦言:“自己去当决策人是挺有意思的,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机会。”

在苏姿丰看来,现在的确是一个变革的年代,尤其是技术变革的速度,不再按年来计算,人人都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周期看到变革。未来,全球市场将有500亿台设备联网,这中间会演化出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的技术来满足。

刚上任的她就立即制定AMD变革目标:

第一,专注于打造伟大的产品,在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方面创新,发力

第二,创造并深化全球客户合作关系,继续差异化发展,力求与英特尔不同

第三,简化运营,积极调配技术人员,让AMD在市场中变得更具进取心。

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称AMD2018年正在重新获得PC芯片市场份额,因英特尔陷入产品延迟和管理上的不确定性,AMD在与英特尔的竞争中正在迅速获得优势。这可能预示着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将发生重大变化。AMD将在2019年推出7纳米Rome产品,与英特尔的Cascade Lake (14纳米)展开竞争。而华尔街越来越多的人认为,AMD7纳米芯片制造工艺目前正处于与英特尔10纳米工艺相当的水平,甚至优于英特尔的10纳米工艺。

7纳米”和“10纳米”是指芯片制造商能够在计算机芯片上制造出运行的晶体管的大小。一般规则是,晶体管越小,芯片使用功率就会更快、更高效。

AMD公布季度财报之后,研究AMD33名分析师中,有14名上调了该公司股票目标价格,平均目标价格目标提高至16.10美元,而财报发布前的平均目标价格为14.88美元;有13名分析师给予AMD股票“买入”或“增持”评级,14名给予“持有”评级,6名给予“出售”或“减持”评级。

 

5美金就提醒建仓

而美股投资网TradesMax 早在两年前就提醒投资者5美金大量建仓AMD,会员聊天截图曝光

AMD 2016 f

33美金最高价格计算,已经获利650%

 

AMD 抢英伟达市场

AMD可能不断占据英伟达的市场份额。

AMD611日宣布了其"Navi"GPU产品线: AMD Radeon RX 5700(379美元)5700XT(449美元)5700XT 50周年纪念版(499美元)。在宣布这一消息时,AMD RX 5700的表现优于Nvidia RTX 2060, RX5 700XT的表现优于RTX 2070,周年纪念版的表现与RTX 2080相差不远。

新的AMD产品线有效地击败了Nvidia pre-Super系列在每个中档价位,虽然它不符合Nvidia的新射线跟踪功能。从OEM和消费者的角度来看,AMD提供的性能比英伟达更低的价格(除了射线跟踪)。考虑到AMD有可能凭借其提高的性价比窃取可观的中档市场份额,随着TDP增量的缩小,AMD可以在未来的许多季度继续获得GPU市场份额英伟达不得不采取行动。

英伟达报告其大部分业务部门销售疲软,但数据中心表现突出。这是自2017财年第一季度以来,英伟达数据中心的收入首次出现环比和同比下降。

英伟达财报

英伟达公布的第一财季业绩超出分析师预期近9%,营收超出约1%。该公司发布的第二季度业绩指引与预期相符。然而,有一个迹象表明,管理层未能在电话会议上提供全年展望。缺乏透明度可能被视为该公司第四季度业绩预期的逆转,当时该公司指出,预计全年营收将持平至小幅下降。

数据中心营收暴跌

数据中心当季营收下滑至约6.85亿美元。这一数字几乎连续下降了7%,同比下降了10%。与此同时,游戏业务虽然连续增长11%,但同比下降39%

令人失望的业绩,更糟糕的是缺乏全年业绩指引,可能会给英伟达带来严重问题。技术图表显示,英伟达的股价在未来几周继续挣扎并下跌。与此同时,AMD的股票继续显示出强劲的迹象,其数据中心业务继续蓬勃发展,AMD的股票可能终于爆发。

 

AMD 抢英特尔PC芯片市场

多年来,英特尔一直主导着这个市场,拥有绝大多数PC和笔记本电脑CPU,以及服务器CPU市场90%以上的份额。然而,这种趋势现在正在逆转。在首席执行官苏姿丰的领导下,AMD与合作伙伴台湾半导体公司台积电合作开发芯片,在7纳米处理器(相当于英特尔的10nm)的竞争中超越英特尔。2019年应该是关键的一年,因为AMD将在下个季度开始销售许多新的7纳米芯片,而英特尔直到今年年底才会推出10纳米芯片。

 

早在2006年,AMD在消费和个人电脑相关处理器的市场份额几乎与英特尔持平,约为45%。目前,到2019年第一季度,AMD只占有17%的台式机市场份额和13%的笔记本电脑cpu市场份额。

因此,尽管很难预测AMD在未来几个季度和几年内会出现多大的增长,但从历史先例来看,AMD有潜力取得重大进展,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英特尔最近泄露给Reddit网站的一份内部备忘录显示,英特尔高管承认并讨论了AMD构成的重大威胁。

新的市场份额将来自AMD的整个投资组合。AMD将很快推出其新一代的Ryzen台式cpu,根据泄露的测试结果,该处理器的性能实际上优于英特尔芯片。AMD还将推出新的Rome 7nm服务器处理器,亚马逊(Amazon.com)和戴尔(Dell)等公司已经选择了这款处理器,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投入使用。

英特尔的反应如何

当然,英特尔不会袖手旁观。该公司预计其10纳米消费芯片将在今年的假日季节前准备好,而其10纳米冰湖数据中心芯片将在2020年第一季度前准备好。此外,英特尔正在积极主动地为其目前的消费 cpu 降价约10% 15%---- 这是他们有史以来的最低零售价格。此举可能是明智之举,将为英特尔争取一些时间,并有助于减轻市场份额对 AMD 的损失。不过,作为英特尔的投资者,这并不是美股投资者想要看到的。

英特尔还希望通过拓展半导体市场其它领域的业务来实现增长。在过去几年中,它进行了几次大规模收购,包括2015年以167.5亿美元收购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制造商 Altera,以及2017年以153亿美元收购自动驾驶汽车软件制造商 Mobileye最近,该公司收购了 Barefoot Networks,一家为数据中心交换机生产可编程芯片的公司,收购金额未透露。

这些都是英特尔为成为一个更加多元化的企业而做出的尝试,尽管这些新的芯片企业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而且可能比英特尔在过去10年在cpu领域享有的近乎垄断的高利润局面还要糟糕。

估值及股息

在估值方面,美股投资网注意到,华尔街市场已经将 AMD 股价推高至明年盈利预期的30倍左右,AMD 的市盈率高达130倍,而英特尔的市盈率仅为10.8倍,此外还向投资者支付了2.6% 的股息。

因此,英特尔可能仍然是价值投资者和收益寻求者的首选。然而,在科技的世界里,趋势可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我们从5美金就一直持有AMD 到现在,尽管它的估值要高得多。

 

AMD 提高平均最低价格,股价开始拉升的最关键因素

ASP = Average Selling Price 平均销售价格

AMD定价策略

历史上,英特尔(纳斯达克:Intel)收入至少10倍的AMD的收入(图1)英特尔单位的4 - 6AMD(图3)这将表明,英特尔有更高的平均售价比AMD ASP平均销售价格)—英特尔的ASP AMDASP2 - 3倍(图2)在单位装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供求决定,ASP更可控的公司的定价策略。

AMD-INTEL-rev

对于AMD来说,低价策略一直是争夺CPU市场份额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与英特尔相比,AMD在低端个人电脑台式机市场占有优势。一般来说,AMD的平均售价是英特尔ASP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ASP是一个100点的单位出货量加权价格指数(图2)这使得AMDCPU市场份额从9%的低点显著回升到13.6%(图4B)通过低价获得的市场份额是典型的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的结果,即在美国,较低的价格会导致较高的需求量。

AMD-INTEL-market-share

在图4中,ASP和相关的单元出货之间的映射被用作AMD的需求曲线。看来最具弹性的价格点是当产品价格跌破6美元时,单位出货量增幅最大。当ASP增加到70美元以上时,数量就会变得无弹性,并且不太可能下降。换句话说,当AMD的产品价格上涨到一定水平以上时,更高的价格就不再对用户构成威慑。一种解释是更高的价格本身可能反映了更高的产品质量,这对于玩家用户来说比价值用户更重要。

确定这一非弹性价格水平(> $70)的重要性将在后面一节中变得明显。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AMD当前的ASP指数约为91美元,处于近期高点,售出300万台台式个人电脑,接近近期低点ASP与单位出货量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显然,AMD采用了低价策略来增加出货量,以获得低端市场份额。

 

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之间的权衡

另一方面,市场份额的增加是由低定价带来的低利润来支付的。由于ASP与毛利率相关(图6AMD的低ASP解释了为什么AMD的毛利率始终低于英特尔的毛利率。在2018年之前,AMD就已经被认为是无利可图的,而这段时间里,RyzenEYPC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规模化。由于销量不足,再加上定价较低,公司没有盈利能力。这就是为什么ASP也与每股收益相关(图5)因此,可以有把握地得出结论,高(低)ASP会降低(增加)市场份额,但会增加(减少)每股收益。然而,这其中的收入含义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低价格策略将增加单位出货量或更大的市场份额,但在较低的ASP。因此,总收入可能会增加,也可能不会增加,这取决于随着ASP的减少,单位出货量会增加多少更复杂的是,当价格变化达到非弹性点时,单位出货量停止响应ASP的变化(> $70)。

 

AMD的定价和股价

也许更关键的问题是AMDASP如何影响AMD的股价。正如预期的那样,股价大致会随着ASP的变化而变化事实上,ASP每变化1美元,AMD的股价大约会变化0.40美元。

 

结论

AMD已经选择使用低ASP策略来增加单位出货量(市场份额)代价是降低每股收益(盈利能力)这样的策略已被证明是成功的AMD提高股票价格,虽然较低的ASP通常与较低的股票价格。然而,在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负面影响,所有半成品的出货量、营收和股价都出现了下跌。AMDASP已经提高到临界水平,单位出货量将不再响应任何进一步的ASP增长。这种不弹性意味着AMD有很大的机会在不损失单位出货量的情况下提高ASP,从而增加收入、毛利率、每股收益,并最终提高股价。

 

AMD 的风险因素

在最近的中美贸易摩擦中,$AMD失去了一个被美国列入黑名单的中国子公司Sugon。由于在中国的收入超过28%,美国对华为和Sugon的禁令可能预示着AMD整个中国业务的最终终结。至少在短期内,会有明显的收入影响。虽然AMD可能无法控制贸易争端的进展,但仍有一些策略可以用来抵消宏观形势的不利影响。

在估值方面,美股投资网注意到,华尔街市场已经将 AMD 股价推高至明年盈利预期的30倍左右,AMD 的市盈率高达130倍,而英特尔的市盈率仅为10.8倍,此外还向投资者支付了2.6% 的股息。

 

AMD 在游戏市场分析

索尼(Sony)和微软(Microsoft)的新款游戏机将使用AMD定制的CPUGPU,预计将于明年推出。

知名高端电脑公司Alienware的联合创始人、戴尔游戏和XPS部门监督者Frank Azor已于近日宣布将于73日离职,而离职后Frank Azor将会加入到AMD公司。

Azor在公开信中表示:“在我体内的创建者和创作者基因让我准备好迎接下个挑战。”在201810月,他自豪的宣布戴尔的游戏业务规模超过了30亿美元,远远超过其他游戏硬件制造商。而现在或许是寻找新机会的何时时机,毕竟AMD是一家正处于上升期的公司。要知道此前AMD并没有该职位,这意味着Frank Azor将会是AMD公司首位-首席游戏官。有Frank Azor的加入,相信AMD粉丝会高兴一阵子。

Frank Azor加入AMD来看,随着锐龙处理器和Radeon显卡的崛起,AMD在游戏领域开始大展拳脚。这对于AMD而言,游戏确实是个非常值得高度关注的领域,有Frank Azor的加入,在品牌塑造、影响力传播等方面,相信AMD将会有更为明显的动作。

 

华尔街分析师点评

投资银行Wedbush的分析师Matthew Bryson给予AMD的跑赢大盘评级和35美元的目标价。

Bryson表示,对AMD股票的看涨情况是基于四个正面的读数,这些数据超过了负面因素:

当公司发布其EPYC Rome芯片时,AMD可以利用AMDCPU中的地位提升来获得服务器市场的份额。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AMD 将从英特尔手中夺走多少市场份额。和许多分析师一样,预计 AMD 2020年底前将达到10% 的服务器市场份额; 然而,苏姿丰认为该公司最终能够恢复到200625%的服务器市场份额。这与AMD目前仅有2.9%的服务器份额相差甚远。。数据中心的 TAM 销售额为210亿美元,到2020年,EPYC 的销售额可能超过21亿美元,而2018年该公司的总收入为64.8亿美元。

1. 2018AMD将生产转移到台积电代号TSM,这为下一代芯片的高级组件制造了更好的途径。2019年,台积电获AMD大单,今年CPUGPU新品将全部采用台积电7纳米制程生产。 AMD CEO苏姿丰将赴台发布AMD新一代Zen2核心的Ryzen处理器及Navi显卡,相关产品都将采用台积电7纳米制程生产,这也是AMD第一批采用7纳米生产的芯片。台积电不对单一客户与订单动态置评。但台积电CEO日前表示,该公司7nm+ EUV已开始批量生产。这是台积电第一次、也是行业第一次量产EUV极紫外光刻技术。AMD新产品的推出,除台积电外,不少台湾半导体厂也受益良多。其中,AMD旗下全球第一颗搭载PCIe Gen 4高速传输介面的高阶处理器,将由IC设计厂商群联独家供应PCIe控制芯片。

2.GPU芯片很可能从游戏市场中受益,由于AMD的控制器和云服务更加确定了AMD的增长。

3.比特币在2019年从3000美金强劲反弹400%13000美金,增加了挖矿带来AMD芯片需求。

 

总结:

我们美股投资网在2016年就提示vip会员以5美金的低价买入AMD,

有兴趣了解我们我们是如何找到AMD,和其他长线大牛股,潜力股,添加我们微信 meigu55

 

3只美股小盘股可带来巨额利润

作者  |  2019-07-11  |  发布于 深度分析

过去12个月,小型股票表现不佳。总而言之,SP SmallCap 600的价值下跌了9%(为了便于比较,标普500指数上涨了10%)。小盘股票遇到熊市行情,下降了22%。

的确,正如数据所示,小盘股票往往带有波动,但它们有其优点。它们的购买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它们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投资者不应忽视以下三只股票,因为它们为未来回报提供了绝佳机会。

 

Upwork (代号:UPWK)一种新的工作方式

今天大多数人都遵循传统的工作模式。他们清晨醒来,上下班,晚上回家。 UpworkUPWK)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它建立了一个在线平台,让自由职业者在自己的家中自由工作,为寻求不同类型产品的个人或公司提供服务,从内容和节目到财务或法律咨询。

这种被称为“gig经济”的新型灵活工作在美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值略高于15亿美元,但预计未来将呈指数级增长。Upwork正在引领潮流。

2018年秋季公开亮相以来,Upwork股价下跌了25%。尽管这可能听起来令人担忧,但股票潜力巨大。到目前为止,Upwork还没有盈利,但仍有乐观的空间。在2019年第一季度,其收入同比增长16%至6890万美元。其竞争对手FVRR

626日,JefferiesBrent Hill将其从持有升级为买入,目标价格为23美元,实际价格为15美元。平均分析师的目标价格为22.75美元(上涨43%)。这一积极评估源于Upwork在自由市场中的增长潜力。

 

HEXO 大麻的乐趣和治疗

HEXO Corp是一家加拿大公司,在加拿大生产和销售用于医疗和娱乐用途的大麻。它在位于魁北克省,安大略省和希腊(表明该公司打算渗透欧元区)的180万平方英尺的设施中部署了创新的大麻素隔离技术。

HEXO2019年第一季度的产量为9,804公斤,比上一季度增长近100%。该公司管理层发布的2020财年产量预测约为15万公斤,预计目前年收入将从目前的约6400万加元增加到4亿美元。

华尔街分析师充分意识到HEXO的潜力。在613日重申了对该公司的买入建议,将12个月的目标价定为14美元,特别是上涨了111%。 612日,该公司发布了2019财年(731日财政年度末)的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其总收入和净收入分别为1590万美元和1300万美元。两者均领先于斯坦利预测的1230万美元和1020万美元。

话虽如此,我们应该记住,高利润潜力也会带来风险。杰富瑞的欧文贝内特最近重申了他对该公司股票的评估。他对HEXO截至131日的季度最新盈利发布表示担忧。该公司报告季度GAAP净亏损为433万加元。相比之下,该公司去年的GAAP净亏损为197万加元。在决定投资之前,这需要一点谨慎。

 

Inseego - 投资5G突破性技术

5G技术几乎就在这里,InseegoINSG)通过将其现有的4G云和网络解决方案升级到新一代,使自己处于最前沿。尽管目前无利可图,但分析师预计该公司未来5年的年收入将增加20%。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它的股票最有可能比当前价格高出约80%(截至627日为4.27美元)。来自Northland SecuritiesMichael Latimore最近重申了他对该股票设定的买入建议,目标价格为6美元(截至627日当前股票价格为4.29美元),上涨39.86%。在过去的3个月里,Inseego内部人士以总价值1064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公司股票,这是一个好兆头。

什么是底部?一些小型股票具有巨大的盈利潜力,能够识别它们至关重要。但如上所示,利润前景越大,风险越大。小股票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它们易于波动。因此,强烈建议密切监控他们的表现,重温分析师的评估,最重要的是,始终保持警惕可能改变整体情况的新发展。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