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2或不再提供有线耳机 推动AirPods销售
据报道,Wedbush分析师Dan Ives近期表示他们收到消息,认为iPhone 12不再提供有线耳机,以推动AirPods的销售。
Dan Ives认为,苹果2020年将卖出8500万副AirPods耳机,高于2019年的6500万副。
自从苹果取消iPhone的3.5mm耳机孔,手机附送的耳机就需要与数据线“抢”同一个lightning插口,再加上真无线耳机逐渐普及,iPhone附送的lightning有线耳机已经显得越来越鸡肋。取消附送这样的有线耳机,对用户来说,可能也不会有多大影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色盲”致命:专家喊话马斯克“别太冒进” 生命安全是底线
摘要
【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色盲”致命:专家喊话马斯克别太冒进 生命安全是底线】在特斯拉市值再创新高,其CEO埃隆·马斯克接连迎来“高光时刻”之时,行业专家却对其发出警告称“别太冒进”。(美股投资网)
在特斯拉市值再创新高,其CEO埃隆·马斯克接连迎来“高光时刻”之时,行业专家却对其发出警告称“别太冒进”。
目前,特斯拉股价已经突破1000美元,超过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在资本看好的背后,特斯拉5月在华销量也再次大涨,共卖出了1.11万辆国产Model 3,环比涨幅达到205%。
不过,再耀眼的光环也无法掩盖其致命的产品缺陷。6月1日,台湾高速公路上一辆行驶中的特斯拉Model 3径直撞上已侧翻在路的白色货车。据了解,事发时该车处于Autopilot辅助驾驶系统(以下简称AP)开启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在某些特定环境下,第一次无法识别白色物体。而该系统存在“色盲”BUG(漏洞)导致的多起人员伤亡事故,让其可靠性备受质疑。
AP无法识别白色物体
据上述撞车事故车主表示,事发当时,他的Model 3处于AP开启状态,撞车时的时速约为110公里/小时。而他一看到卡车时就全力踩下刹车,奈何制动时间与制动距离都很短,最终撞上卡车。
幸运的是,货车当时所拉的货物为类似奶油的软性材质,所以为碰撞提供了较大缓冲空间。虽然Model 3车头部分损毁严重,但是驾驶员并未受伤。
种种迹象以及分析表明,该事故主要由于自动驾驶系统存在BUG所导致。公开资料显示,特斯拉目前搭载的AP,甚至更高级别的FSD自动驾驶套件都是依靠摄像头为主、多传感器融合的视觉方案。据了解,Model 3全车配备8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传感器与1个增强版毫米波雷达。
“摄像头有天生的缺陷,当有较强的反光,或者以白色为基调的物体时,可能会判断成云朵甚至认为没有障碍物。特别是在强光线下,特斯拉这套方案的缺陷比较明显。”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杨胜兵在接受《美股投资网》分析师采访时表示,即使特斯拉还配备了毫米波雷达,但受限于感知距离较短,如果车速过快,系统也无法迅速响应。毕竟算法也要花费时间,需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调度和反应。
实际上,这次事故并不是特斯拉第一次暴露出该系统缺陷。2016年5月,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男子驾驶的Model S在AP开启的状态下,撞向了一辆正在马路中间行驶的白色半挂卡车。事故导致Model S车头直接被“切掉”,驾驶员当场死亡,而这也是特斯拉因为AP故障所造成的第一起致死事故。
三年之后,依然位于佛罗里达,一辆特斯拉Model 3以110公里/小时的时速径直撞向了一辆正在缓慢横穿马路的白色拖挂卡车。据了解,这辆Model 3同样处在AP开启的状态下,但驾驶员以及AP均未作出规避动作,再次发生车辆被“切头”的惨案,驾驶员也当场毙命。
针对AP无法识别白色物体这一漏洞,《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向特斯拉方面求证,但截至发稿前,对方未作出回应。
视觉方案不靠谱?
接二连三的事故让特斯拉AP受到质疑,而其所采取的视觉解决方案也卷入舆论风波。
:特斯拉官网
据了解,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上,目前有两种主流的传感器路线:一种是以Waymo为代表的激光雷达为主、其他传感器为辅的技术路线;另一种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摄像头为主,多传感器融合的视觉方案。而事实上,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以上方案都遇到了一系列问题。
“激光雷达造价高,短期内难以量产,使用寿命较短,远处目标障碍物激光点非常稀疏,安全驾驶的车速受限。”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纽劢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美股投资网》分析师,激光雷达没有颜色信息,还需要单独加装摄像头对红绿灯、交通标识等信息进行识别。
“视觉为主的方案可以很好地处理小雨、小雪、薄雾、夜晚等场景,但恶劣的天气情况,对视觉、激光雷达、乃至人类司机都是非常大的驾驶挑战。”上述纽劢科技负责人表示,除了从摄像头等感知技术上进行开发外,还要保证整体系统的稳定性,打造全套的测试体系等。
值得一提的是,纽劢科技由前特斯拉自动驾驶团队核心成员创立,所采取的技术路线与特斯拉类似。
杨胜兵认为,当前并不应该谈论哪种技术路线更好,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这些方案的可靠性。“目前来说,提高可靠性只能是加强测试,加强汽车安全等级的要求,包括实际测试的指标。现在,针对各种场景的无人驾驶都有在做,有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在可靠性上,全世界都面临难题。”杨胜兵表示。
冒进的马斯克
虽然视觉解决方案没有彻底解决自动驾驶可靠性这一难题,但马斯克却足够大胆,将其使用在量产车上。因为在他看来,汽车已经成为一款电子产品,暂时的不完美可以通过后续远程OTA升级优化。
不过,在杨胜兵看来,造汽车首先要变成一个汽车人,汽车工业在功能、安全、开发架构和流程体系等方面,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
除了AP存漏洞外,特斯拉在传统制造上也闹出不少笑话。例如,把制动感觉留给用户(开关调节)设置、动力飞车等,这些事件都反应了马斯克对汽车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很好地遵循汽车工业的规范和标准。
“马斯克还是太冒进,自动驾驶的算法中要做最保守的估计,而不能有冒进的方案。特别是在高速情况下,冒进就会带来生命危险。”杨胜兵表示,目前自动驾驶算法的最后一关一定要由人来把控,即使判断不出来前方是什么障碍物,也要进行减速,采取干预措施。
相较于马斯克的冒进,传统车企和供应商走得相对保守,安全是其底线。“研发L1、L2级别自动驾驶不难,但要往更高级别走,需要依靠几十亿美元体量的公司,并且要有汽车行业长期积累,否则理解上绝对会有问题。”杨胜兵认为,例如宝马、沃尔沃、博世、安波福等在汽车行业沉淀多年的车企产品,在安全管控上更值得信赖。
“我们不会让不成熟的自动驾驶辅助技术威胁乘员安全。一旦这个技术用在我们的产品上,就一定要保证乘员的绝对安全。” Polestar中国区总裁高竑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L2级自动驾驶功能更成熟、更安全,可以给乘员提供最基本的安全保证和适度自动驾驶辅助体验。
目前,除了特斯拉之外,小鹏P7、长安UNI-T、广汽新能源埃安V等车型也开始搭载L3级自动驾驶系统。对此,杨胜兵提醒广大消费者:“在L5级完全自动驾驶到来之前,用户在使用带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时,一定是以体验为主,或者在有限范围内、固定场景中等安全可控的范围来使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星巴克发出盈利预警 或将关闭数百家门店
咖啡行业整体步入寒冬,一直稳坐头把交椅的星巴克也正式发出盈利预警。6月11日,星巴克在最新的致股东信中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预计第三财季利润将减少22亿美元。此外,2020财年内销售额将持续下降,公司计划在未来18个月内永久关停约400家门店。
美国与中国是星巴克位居第一和第二的两个市场,近一年来这两大市场的业绩表现均不太理想,疫情使得本就乏力的业绩更加“难看”。星巴克预计,2020财年美国和中国的销售额或将分别减少20%和10%。
受销售额断崖式下滑的影响,星巴克不得不及时关店止损,而关停的门店主要位于美洲。在美洲,星巴克计划永久关闭约400家门店,并将本财年计划开设的新店数量削减一半至300家左右。
反观中国市场,星巴克中国的销售呈现企稳回暖的态势。数据显示,今年5月的最后一周,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下滑14%,不过,与4月同店销售额下滑32%相比,下滑幅度有了明显的改善。
正是看到这一趋势,星巴克计划在本财年内在中国至少新开500家门店。截至目前,星巴克在中国共有4400多家门店,超99%的中国门店已经恢复正常营业。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星巴克遭受中国众多本土咖啡品牌的“围剿”。瑞幸咖啡、连咖啡、便利店自营咖啡等层出不穷,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瓜分了咖啡市场份额。而星巴克曾一度“看空”中国市场,星巴克方面透露,在2020财年的第二财季,公司在中国暂停了新开门店,今年3月才重启门店拓展计划,4月和5月星巴克新开了57家门店,包括8家“啡快”概念店。
不可否认,大大小小互联网咖啡品牌的出现,不断倒逼星巴克探索转型之路。迫于竞争压力,星巴克先是开通了外卖服务,而后在北京开设了全球首家“啡快”店,即采用“在线点、到店取”的模式,随后还进行了全面推广。
“啡快”的出现,被认为是星巴克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但也有星巴克的铁杆粉丝认为,星巴克的转型创新实在太慢了,如果没有瑞幸咖啡的出现,星巴克外卖、线上点单线下取这些方便消费者的服务都将遥不可及。“啡快”门店模式也让星巴克尝到了甜头。在疫情防控期间,受到店人数骤减影响,星巴克八成左右的销售都来自于手机点单等数字化模式。
据美股投资网分析师了解,致力于打造“第三空间”的星巴克,今年的业务重点将不再聚焦于高端门店——咖啡烘焙工坊、臻选门店等,而是更快转移至数字化和“啡快”门店上。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戴尔全新Latitude商用笔记本 智能软件加持释放PC潜能
日前,戴尔科技集团推出的全新Latitude商用笔记本,以更加小巧、便携的设计、强劲的性能随时随地满足办公人士快速高效办公的需求全新Latitude商用笔记本,在保持一贯可靠品质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引入人工智能应用Dell Optimizer,进一步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可靠的办公体验,助力他们迅速决策。同时,更加便于企业IT的部署和管理。
全新Latitude PC和二合一产品最高可配备第 10 代英特尔酷睿博锐i7 处理器,并首次可选配4K低蓝光超节能屏(4K屏幕只在Latitude 7410上提供)。新一代的Latitude 融入AI智能调优软件Dell Optimizer,这款软件可以通过AI人工智能去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调整电脑充电策略帮助用户加速经常使用的应用程序,把最顶级、最好的元器件、最优的性能全部释放开。同时在智能的人工降噪方面和其他的一些无线连接的优化,能够使用户最终的实际体验得到最好的提升。
全新Latitude 9510,戴尔首款智能5G笔记本
今年,戴尔推出专门针对有移动办公需求的企业高管和商务人士的全新Latitude 9000系列。Latitude 9510作为戴尔首款智能5G笔记本,内置AI智能调优功能,可帮助繁忙的商务人士快速决策,游刃于各种繁忙的工作任务中。这款高端商用笔记本采用5G就绪设计,是戴尔最智能、小巧、轻薄的15英寸PC,重量仅1.4千克起,具备长达34小时的超长续航时间,并拥有强大的音频功能,为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和极速性能。
Latitude 9510机身采用CNC一体成型铝合金设计,采用经过27道工序的钻石切割工艺,机身薄至8.23毫米,显示屏可选配360°自由翻转,每一处细节和角度都精益求精,为追求精致细节的专业人士量身打造。Latitude 9510拥有四个净噪麦克风,并配备双顶置扬声器音响,带来高保真的立体声效。通过搭配Intelligent Audio智能音效的智能降噪,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
英特尔博锐技术就绪的Latitude 9510最高可搭载第 10 代英特尔酷睿 i7 处理器,作为戴尔最智能的PC, Latitude 9510搭载最新的基于自动化人工智能(AI)的性能优化软件Dell Optimizer,让系统更加适应每一位用户的工作模式,改善整体应用程序性能: ExpressResponse快速响应可根据用户偏好快速启动用户常用应用程序,并在不同应用程序间快速切换; ExpressSign-in智慧感知登录,让Latitude通过近距离传感器感知一米内的用户到来,并加快用户登陆速度,同时加强安全保护;ExpressConnect快速连接帮助用户自动匹配最优网络信号,配合英特尔最快的 Wi-Fi 6 (Gig+) 和 5G 移动宽带速度 ,让用户随时随地都能最快接入网络;ExpressCharge快速充电通过AI学习用户电池充电习惯和一般用电量来优化电池续航时间并选择最佳充电策略,在电池没电时,可通过ExpressCharge Boost在15分钟内为电池从零充至高达35%的电量。
更加智能、小巧的商用笔记本,专为智能高效办公打造
除了超高端Latitude 9000系列产品,新款Latitude其它系列产品也还包括:
Latitude 7000系列
全新 Latitude 7000系列采用CNC一体成型铝合金或织纹碳纤维材质,内置AI智能调优。其中,Latitude 7410和Latitude 7310是戴尔最小型的14英寸和13英寸高级商用笔记本电脑,同时还提供二合一机型。机身轻至1.22kg,薄至17.55mm,可轻松入随声文件包中。四面窄边框的设计让视野更加宽广。Latitude 7410首次可选配4K低蓝光超节能屏,有效提高用户眼镜舒适性。
Latitude 7000系列笔记本可选配全新英特尔酷睿博锐处理器,并具备丰富的接口,满足于专业人士的多种工作需求。
Latitude 5000系列
作为戴尔主流商用轻薄本的代表,全新Latitude 5000系列再度从外观和性能上提升,满足用户日常严苛的办公需求。在外观设计方面,全新Latitude 5000系列采用全新钛晶灰涂层,兼顾时尚与环保,同时拥有碳纤维增强复合材质机身,和精致微边框设计,更加坚固轻盈。在商用性方面,全新Latitude 5000系列以智能降噪打造清晰沉浸的线上会议体验。Latitude 5000系列笔记本可支持长达20小时续航时间,整日办公无需充电。升级双散热管设计,提升了设备散热效率,让硬件性能不受限。
Latitude 3000系列
作为戴尔入门级商用笔记本的标杆之作,全新Latitude 3000 系列以哑光深灰外观呈现低调沉稳的设计美学,相较上一代产品尺寸减小6%、重量减轻4%[],更加小巧、更便携。全新Latitude 3000系列搭载双硬盘与双内存槽,支持全尺寸RJ445网线接口,进一步实现更强延展。值得一提的是,除了14英寸、15英寸的Latitude 3410/3510外,全新Latitude 3000 系列产品还提供了更坚固抗造的Latitude 3310与更灵活多变的Latutide3310二合一,帮助用户在相同预算下获得更好的商用体验。
全新Latitude新品现已上市,价格请参考官网。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对标新款iPhone SE 谷歌(GOOG) Pixel 4a发布再被推迟
谷歌(GOOG)旗下最新中端机型的Pixel 4a,发布时间将再次被推迟。消息称,Pixel 4A黑色版发布时间将会不早于10月1日,而蓝色版似乎直接被取消了。
Pixel 4a最初计划于5月份的I/O大会登场,但受卫生事件影响I/O大会被迫取消而推迟。后又有消息称Pixel 4a会在6月3的Android 11 Beta发布会上发布,随后又被取消。
据报道,Pixel 4a将搭载5.81英寸OLED材质挖孔屏,分辨率为2340x1080;内置骁龙730移动平台,搭配6GB RAM,提供64GB与128GB的ROM可选;辅以3080mAh电池,支持18W快充,但不支持无线充电。
目前谷歌Pixel系列虽然在2019年取得了720万台的最好销量成绩,但Pixel 4系列销量不及预期,甚至直接导致Pixel系列影像负责人离职,Pixel 5也被传出降为中端芯片。
据悉,全新的Pixel 4a被当做新款iPhone SE的直接竞争对手,其128GB版本的价格可能会是349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外媒:苹果正在研发可折叠的iPhone/iPad
据外媒报道称,苹果公司正在研发一款可折叠的iPhone/iPad设备。
报道称,有消息人士在推特上表示,苹果正在进行一个独特的技术,可以将iPhone+iPad之类的设备合而为一。在被问及是否确定该技术能实际应用时,该博主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据悉,自2017年以来,就有传言称苹果就一直在研究可折叠设备,将与LG合作开发一款可折叠iPhone。并且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了苹果的一份可折叠显示屏的专利申请。一年后,苹果公司获得了第二项具有柔性铰链的可折叠iPhone设计专利。
此外,还有消息称三星已经向苹果和谷歌提供了可折叠屏幕的样品以供测试,不过目前还未曾见过相关的产品信息。
瑞银(UBS)在2019年8月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苹果正在“稳步研发可折叠屏技术”,首先是iPad,然后是iPhone,这项技术至少要等到2021年才能进入成熟期。
报告还指出,定价可能是将这样的产品推向市场的最大障碍之一。一项调查发现,虽然人们对可折叠苹果设备很感兴趣,但他们只愿意最多为其多花费600美元,如果这样算来这可比三星的Galaxy Fold发布时的价格要低。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亚马逊的宿敌是沃尔玛,还是阿里巴巴?
如今,商界最热门的竞猜游戏是“谁能威胁到亚马逊电商霸主地位?”大部分人可能会回答沃尔玛。这个答案看似显而易见,却并不正确。
事实上,沃尔玛虽然在疫情期间进步迅猛,但在线上销量上面仍远逊于亚马逊,或许永远都追不上亚马逊,也不可能成为其真正的劲敌。就像沃尔玛折扣店从未赶上其在实体店方面的业绩,亚马逊可以轻而易举地化解沃尔玛等实体零售商带来的威胁。
然而,阿里巴巴又是另一回事儿了。阿里巴巴常被人比作中国的亚马逊,这个比喻可以说是对,也可以说不对。阿里巴巴正逐渐把视线投向美国市场,多措并举杀入B2B行业。
不过,阿里巴巴距离挑战亚马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话虽如此,这家中国电商公司拥有科技资源和资本实力成为亚马逊最有力的挑战者。没错,阿里巴巴年收入约在720亿美元左右,还不到亚马逊2,800亿美元的三分之一。然而,凭借在华的王者地位,阿里巴巴获得了特别的经验和知识,足以和亚马逊一争高下。
不要忘记这两家电商巨头的业务并非完全重合。亚马逊除了电商业务还有数字化和广告服务,非零售业务占总收入的比例十分可观。阿里巴巴则不仅是中国的亚马逊,而且活跃在中国社交媒体领域,将社交媒体与淘宝相融合,走出了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然而,如果阿里巴巴不能在北美市场复制成功,那就不会产生多大影响,而阿里巴巴借由B2B切入,全力再创佳绩。亚马逊的B2B事业不如消费业务那般出名,但业务规模也算得上可观,甚至占总收入的10%(最终结果取决于计算方法)。不过,阿里巴巴判定B2B是市场竞争中最脆弱的一环,尤其是疫情期间,更有打开缺口的机会。
6月初,阿里巴巴针对中小企业推出一系列服务,包括虚拟贸易展,虚拟贸易展的商品可供阅览和订购,解决了疫情导致线下活动取消的困境。面向受困于“封锁”措施而举步维艰的企业,阿里巴巴还提供融资和运输的特殊服务。过去不久的2019年,阿里巴巴还发起了多个英文的B2B项目。
阿里巴巴在官网宣布举办虚拟展览的消息,表示保持社交距离并不意味着企业要在架设买卖双方沟通桥梁、分享知识和理念方面作出让步,美国网络贸易展实时举办,互动性强,策划用心,为买家和卖家牵线搭桥,完全线上举行。展会活动每月主打不同商品类别,顶级品牌前来推销商品,感兴趣的买家随时准备下单。
这个局面部分反映了不少小型电商卖家把亚马逊看作对手,不想和它做生意。而阿里巴巴虽然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但它在美国的市场规模很小,不会对中小型卖家构成威胁。
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首席分析师Andrew Lipsman在回复Modern Retail的邮件中表示:“许多抵制亚马逊的品牌或生产商感到自己退无可退,可能现在更愿意涉足新的渠道。”
阿里巴巴的目标可不仅限于B2B。今年早些时候,新冠肺炎疫情迫使阿里巴巴在华的65家银泰百货关门停业。银泰百货迅速转向线上直播,网络导购在线售卖产品。该零售商早就有直播项目。不过,疫情期间,直播数量翻了一番,增至200个,线上销量现在占总销量的五分之一。有关人员表示如果形势继续朝这个方向发展线上销量或会占总销量的半壁江山。
银泰于2017年被阿里巴巴收购,不过阿里巴巴旗下的实体店可不止有银泰。盒马鲜生家喻户晓,150家门店覆盖21家中国城市,业界视其为科技水平最高的实体店,扩张速度远超亚马逊不温不火的Go无人超市。盒马集实体店特色和数字化工具为一体,号称世界上“最具未来感的零售店”。
100年前,西尔斯百货(Sears Roebuck)如日中天。如今,亚马逊保有着北美零售业的霸主头衔,并且短时间内没有掉下宝座的风险。而阿里巴巴公司正与故事中的阿里巴巴一样,决心创造真真正正的市场奇迹。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58同城正式签署私有化协议 股价涨超10%
15日,58同城公告,与Quantum Bloom Group Ltd。签订合并协议。根据合并协议条款,买方投资财团将以每股普通股28美元(相当于每股美国存托股56美元)现金价格购买58同城所有已发行普通股,总交易估值约为87亿美元。公司股价目前涨超10%。
据悉,58同城此次买方投资财团包括华平投资、General Atlantic、鸥翎投资和58同城董事长兼CEO姚劲波。买方投资财团计划以股权和债务融资结合的形式,为58同城的私有化交易提供资金。
58同城表示,根据58同城董事会下设的特别委员会的一致推荐,董事会已批准该私有化协议,并决议建议公司股东投票支持。特别委员会在其财务和法律顾问的协助下,进行了私有化协议条款的谈判。
58同城称,此次私有化交易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完成。届时,58同城将成为一家私人控股公司,其美国存托股将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与2020年4月1日(58同城宣布收到私有化要约的前一个交易日)58同城的ADS收盘价相比,此次58同城私有化报价相当于溢价19.9%。前15日成交量加权平均收盘价相比,溢价19.2%。
据了解,今年4月2日,58同城曾宣布,董事会收到鸥翎投资发出不具约束力的收购要约,拟以每股美国存托股55美元的价格收购所有流通股。4月20日,58同城董事会成立特别委员会,对私有化要约,或公司可能采取的其他替代性战略选项进行评估。4月30日,58同城公司董事会收到来自华平投资、General Atlantic、鸥翎投资和公司董事长兼CEO姚劲波的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
截至发稿,58同城股价涨幅达10.36%,报54.98美元/股。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402英里!特斯拉Model S续航里程增长20%,中国进口价76.49万元
美股投资网消息,当地时间6月15日,特斯拉官网发布声明称,即日起,所有北美Model S长续航升级版本车辆均具有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官方规定的402英里(约647公里)续航,与具有相同电池组设计的2019 Model S 100D相比,续驶里程增加了近20%。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随即发布推特表示,特斯拉Model S是首款接受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评测的续航里程超过400英里的电动汽车。
特斯拉表示,北美Model S长续航升级版续航里程全面提升,是核心硬件和系统架构进行了多次迭代和转换而实现的。升级过后的Model S长续航升级版于今年初生产,新生产的该车型全部拥有402英里续航。
特斯拉官网显示,Model S为四门Coupe轿车,于2012年推出,最初的入门续航里程为265英里。
特斯拉Model S于5月27日曾在北美市场下调售价5000美元,在中国大陆市场,进口车型的Model S也同步下调基础售价,调整金额为下降29000元,同时超充实行按照使用计费的原则。
目前,特斯拉北美官网显示,Model S最便宜的长续航升级版本目前定价分别为74990美元,在享受完5500美元的补贴后,最终购买价格为69490美元;特斯拉中国官网目前显示进口Model S、长续航版目前最终购买价格分别为76.49万元,进口Model S Performance 高性能版价格分别为86.49万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