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 3在6月份依旧是全球最畅销电动汽车 销售超过3.5万辆
8月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相关机构的数据显示,在6月份,特斯拉Model 3依旧是全球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全球的销量超过了3.5万辆。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6月份Model 3在全球的销量为35854辆,高居榜首,在6月份全球所售电动汽车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15%。
6月份销量排第2的电动汽车,是雷诺Zoe,6月份在全球的销量为10553辆,不到Model 3的三分之一,在全球该月所售电动汽车中所占的比重为4%。
Model 3与雷诺Zoe,也是6月份全球仅有的两款销售超过10000辆的电动汽车,其他上榜的车型,在6月份的销量均在8000辆以下,Model 3的领先优势,也非常明显。
特斯拉目前已不再公布单一车型的销量,Model 3是与Model Y的销量合并在一起公布的,二季度这两款电动汽车生产75946辆,交付80050辆。
如果相关机构的数据属实,也就意味着在特斯拉二季度所交付的电动汽车中,仅6月份Model 3的交付量就占到了其中的三分之一,特斯拉在二季度是共向消费者交付90650辆电动汽车。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怎么如此优秀?Facebook Q2财报超预期股价大涨
北京时间7月31日,Facebook对外公布了其2020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二季度,Facebook的营收同比增长11%达186.87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此外,其月活用户数、净利润也超出了分析师预期。
具体看来:
- 营收186.8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68.86亿美元相比增长11%,这一业绩超出市场预期的174亿美元;
- 净利润51.7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净利润26.16亿美元相比增长98%,高于市场预期的38.7亿美元;
- 每股摊薄收益为1.80美元,与去年同期的0.91美元相比增长98%,超出市场预期的1.39美元。
二季度,因疏于对仇恨言论的管理,Facebook遭到大量广告商的抵制。尽管如此,Facebook二季度的广告收入依然增长了10%,这也是为何Facebook能否在广告抵制潮中依然实现营收超预期的原因所在。事实上,广告收入几乎占了Facebook二季度的全部营收,达到了183亿美元。
在财报各项核心指标均跑赢预期的前提下,财报公布后,直接刺激Facebook的盘后股价大涨6.5%,现报249.75美元。
近期,Facebook也一直动作不断,在社交电商、短视频等领域疯狂试水,这些举动也受到了市场的看好。不过, Facebook也并不是没有焦虑,营收增速的放缓、营收来源过于单一的现状,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着眼于这份最新财报,Facebook能否让投资者们get到一些值得期待的新增长点?
用户数持续大增这或许只是个“疫”外伪命题
对于社交平台而言,用户数就是流量价值的体现,我们先来看一下二季度Facebook用户数上的相关数据:
- 2020年6月,Facebook每日活跃用户人数平均值为17.9亿人,比去年同期的15.9亿增长1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27.0亿人,比去年同期的24.1亿增长12%;
- 包括Facebook、 Instagram、WhatsApp和Messenger等其公司旗下产品每日活跃用户人数的平均值为24.7亿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5%,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31.4亿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4%。
二季度的活跃用户数延续了上个季度Facebook在用户数上的增长态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Facebook之所以能够实现连续两个季度在用户数上的大增,这跟疫情催生的线上红利是分不开的。疫情限制人们出行后,线上涌入大量用户,这也是疫情催生线上红利的逻辑所在,这对Facebook这样的社交巨头来讲无疑是巨大利好。
但问题来了,因疫情刺激的用户大涨,可能并不会是长久之计。如果剔除疫情的因素,Facebook的用户数大概率难以实现这样的增长态势。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康菲石油(COP)Q2净利润同比下降81%,油气产量98.1万桶油当量/日
康菲石油(COP)于7月30日美股盘前公布了2020财年第二季度(Q2)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康菲石油Q2净利润为3亿美元,去年同期16亿美元,调整后净亏损10亿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1亿美元。
每股收益为0.24美元,去年同期为1.4美元,调整后每股亏损0.92美元,去年同期每股收益1.01美元。
截至2020年二季度,现金、现金等价物及限制性现金总额为32亿美元,短期投资活动为40亿美元。
其它数据方面,第二季度不包括利比亚在内的油气产量为98.1万桶油当量/日,去年同期为129万桶油当量/日;调整后油气产量为95.7万桶油当量/日,去年同期为116.9万桶油当量/日。Q2经营活动现金流为6.76亿美元,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57亿美元
鉴于减产前景的持续变化和不确定性,该公司将不提供前瞻性指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巴菲特再度增持第二大重仓股美国银行
31日消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7月28日-7月30日期间,以每股24.32-25.24美元的价格,增持美国银行2120万股股票。美国银行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第二大重仓股,仅次于苹果。
此前,巴菲特在7月20日-7月22日斥资8.13亿美元,买入近3400万股美国银行股票。随后在7月23日、24日、27日又斥资3.98亿美元购入约1,640万股股票,持股量已增至9.98亿股(11.5%)。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实锤了!苹果官方证实iPhone12将延期发售
7月31日,苹果公司发布了2020财年第三财季业绩,显示公司该财季的净营收、每股收益、净利润均实现了同比增长且超出分析师预期,其中前两项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具体来看,苹果公司Q3净营收为596.8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38.09亿美元增长11%;净利润为112.5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0.44亿美元增长12%。其中,第三财季大中华区净营收为93.29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91.57亿美元,同比增长2%。
在财报报告会后的电话会议上,苹果公司首席财务官卢卡·梅斯特里表示,今年的最新款iPhone(也是苹果首款5G手机)有很大可能将会延迟发售。这是官方首次证实该消息。
“苹果去年9月底开始销售iPhone11系列”,不过,他表示今年苹果最新版的iPhone“将推迟几周供货。”除此之外,他并未再提供更进一步的消息。
业内人士分析,疫情或是iPhone延迟发布的“罪魁祸首”,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所有的iPhone都会被延期发布。该人士的依据是梅斯特里发言中的“延迟供货”。他表示,“梅斯特里只提到会延期发售和发货,但不一定会延期发布,iPhone12系列仍有可能在9月亮相。”此前,无论是iPhone X,还是iPhone XR都采取了“先发布,后开售”的模式。
另外,苹果还公布了iPhone第三采集的营收数据,显示达到了264.2亿美元,这一结果主要的功臣是“大中华区市场”。据了解,今年618电商购物节期间,得益于苹果iPhone11系列的激进定价以及今年4月三千元价位档iPhone SE的发布,苹果在该季度收获了苹果手机销量的大幅增长。此外,疫情之下在线办公、远程办公热度飙升,也使得iPad的销量大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好未来2021财年第一季度扭亏为盈 净利润8170万美元
7月31日消息,好未来教育(TAL)公布其截至2020年5月31日的2021财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公司净收入从上年同期的6.734亿美元增长到9.107亿美元,同比增幅为35.2%,本季度归属于好未来的净利润为8170万美元,上年同期归属于好未来的净亏损为1620万美元,上一季度净亏损为1.102亿美元,扭亏为盈。
好未来股价收盘微跌0.60%,报78美元,公司市值461.5亿美元。
好未来首席财务官罗戎表示,疫情依然给线下业务带来一定的压力,一季度的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于学而思网校和学而思培优的业务驱动,学而思网校的业绩在一季度增长较快,学而思培优业务也保持着健康的增长。疫情之前,好未来用户主要来源于一二线城市,但现有大量学生来自低线城市。
好未来2021财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从上年同期的6.734亿美元增至9.107亿美元,同比增长35.2%;
营业收入从上年同期的4850万美元下降至3550万美元,同比下降26.8%;
Non-GAAP营业收入(不包括基于股份的补偿费用)从上年同期的7460万美元下降至6880万美元,同比下降7.8%。
归属于好未来的净利润为817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归属于好未来的净亏损为1620万美元;
归属于好未来的Non-GAAP净收入(不包括基于股份的薪酬费用)为1.149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净收入为990万美元。
截至2020年5月31日,好未来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总额为29.14亿美元,而截至2020年2月29日为22.19亿美元。
好未来学生总人次(长期正价课)从上年同期的约1,718,190增长到本季的约2,956,380,同比增长72.1%。
截至2020年5月31日,好未来在90个城市共设有936个教学中心,多于截至2020年2月29日设于70个城市的871个教学中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亚马逊云计算业务上半年营收210亿美元 连续两个季度超过100亿美元
8月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靠网络销售图书起家的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目前在云计算方面也实力强劲,营收规模远高于其他厂商。
从亚马逊发布的财报来看,其云计算业务在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营收,分别为102.19亿美元和108.08亿美元,连续两个季度超过100亿美元,上半年合计营收210.27亿美元。
而在去年的一季度和二季度,亚马逊云计算业务的营收分别为76.96亿美元和83.81亿美元,今年两个季度的营收,较之是分别增加25.23亿美元和24.27亿美元,同比增幅明显。
连续两个季度的营收同比增加超过20亿美元,也就意味着亚马逊云计算业务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同比有大幅增加。从财报来看,去年上半年为160.76亿美元,今年上半年的210.27亿美元较之增加49.51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为30.8%。
除了营收同比明显增加,作为亚马逊主要利润来源的云计算业务,营业利润在今年上半年也有明显增加。
从财报来看,亚马逊云计算业务今年上半年的营业利润为64.3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43.43亿美元,同比增加20.89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为48.1%,高于营收的同比增长率。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就在特朗普官宣,最早将于周六禁止TikTok (抖音海外) 进入美国,特朗普并没有具体说明他是否会通过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来采取行动,
微软已经在就收购TikTok美国业务进行谈判,这是对于微软的前景是意义非常重大的一步棋。花巨资钱收购一家有着有着巨大成功的TikTok,美股投资网估算,TikTok至少值500亿美金,如果微软不愿意出手,苹果就是两位一个潜在买家。
TikTok此前被美国多个部门指控,称其涉嫌威胁美国家安全,试图通过行政手段阻止其在美国的运营活动。只要把TikTok的全部代码,视频数据转移到美国的服务器,美国才会放心让TikTok继续经营。
那打压TikTok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是未来年轻一代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还是全球互联网的霸权?
许多人不知道,从2020年第一个月开始,TikTok就击败了老外们常用的WhatsApp跟Facebook、Youtube、Instagram这四大软件,成为全球下载排名第一的APP。
在这之前,TikTok一直在全球下载排名三、四位的样子,可能因为疫情影响,全世界人民在家闲得无聊,开始大量刷短视频度日,以致TikTok拿下全球第一。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一件可怕的事情,就是所谓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只有中美两大玩家。德国、法国、英国、日本这些传统强国被排斥在互联网浪潮之后,真正的顶尖高手,只有中美在竞争。
美国眼见自己这边的移动互联网地盘快要失控,就要赶紧压制TikTok,将其扼杀在摇篮里,防备中方再杀出更多的强大对手。
当微软掌控了TikTok,谷歌掌控了Youtube,老大和老二都在再次落入美国管控之中。
Q2营收利润均创历史新高,逆势之下苹果为何大象起舞?
北京时间7月31日美股盘后,苹果对外公布2020年第三财季季报。因新冠疫情影响,苹果在近二十年来首次未能提供本财季的指引,这使得这份财报备受外界瞩目。自3月以来,苹果股价已经从最低点上涨了80%。考虑到苹果公司的巨大体量,这样的涨幅确实很意外。
财报显示,苹果实现营收597亿美元,同比增长11%,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23亿美元;当季每股收益2.58美元,同比增长18%,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07美元。
受这一利好财报提振,苹果股价盘后上涨了6%,创下408美元的历史新高,市值也接近了1.67万亿美元。截至目前,苹果盘后股价为409.55美元,盘后上涨6.44%,市值为1.67万亿美元。
这次苹果不仅交出一份好成绩单,而且还对外宣布将按照1:4的比例进行拆股,于2020年8月31日开始以拆股调整后的基础开始交易。
目前苹果股票交易价格在380美元以上,这意味着投资者再次有机会以100美元左右的价格购买苹果股票,具体将取决于8月底的股价。苹果公司此次股票分拆是该公司历史上的第五次。此前,该公司在2014年以1:7为基础进行分拆,在2005、2000和1987年以1:2为基础进行分拆。
营收跟净利润表现均超市场预期,在疫情影响下苹果能够交出这样一份亮眼的财报业绩难能可贵。回归到财报本身,到底哪些业务是苹果财报业绩的功臣呢?
iPhone业务“疫”外实现同比增长,中国市场销量环比增长 225%
本季度,iPhone营收264亿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259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223.7亿美元。对比上个季度的增速来看,环比增速也表现不错。
针对分析师提问iPhone业务表现优异的提问,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表示:“有一系列的因素,包括iPhone SE的重磅发布,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间点的消费刺激政策。另外iPhone 11和iPhone 11 pro的产品周期中销售非常强劲。可以说是强劲的新品销售、iPhone SE的发布和门店的重新开业等等因素综合作用,实现了我们的增长。”
此前据统计机构Counterpoint最近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北美区手机销量同比下滑25%之多,几大头部品牌无一幸免,苹果iPhone的下滑趋势也非常明显。在第二季度,苹果iPhone营收还能维持2%同比增长,已经是相当不易。
苹果的iPhone业务复苏市场主要来自于哪里?库克说,iPhone 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市场的销量都排名前几位,并且在中国 iPhone 11 是最畅销的智能手机。
根据全球知名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发布的关于国内手机市场的报告,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内地的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跌17%,环比回升9%。主流手机厂商在Q2的市场表现各有不同,苹果表现亮眼,销量增长速度排在第一,达到32%;华为第二名,同比增长12%。
另外据CINNO Research的数据显示,iPhone第二季度中国市场销量达到1300万部,同比增长62%。按照季度环比来看,iPhone当季销量较第一季度增长225%,虽然受益于较低的基数,但也同样凸显出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强劲复苏态势。
苹果在大中华地区销量实现增长还是归功于降价策略。从4月开始,国内几大电商平台纷纷宣布iPhone大降价,尤其是新款的手机iPhone11出现了全线降价,最高降价力度达到1600元。在疯狂降价下,iPhone11销量也出现大涨。定价相对便宜的iPhone SE,和高人气的iPhone 11系列,再加上销售中的一些折扣,让苹果在这一关键市场表现亮眼。
只是国内手机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苹果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不小,华为、小米、OPPO等都很强劲,并且他们在5G手机上都已推出产品,苹果降价策略能否可持续性还存不确定。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5年来交出最差成绩?麦当劳单季利润猛降近七成哪里最先止跌
疫情对餐饮业的打击无疑是最为显著的,餐饮巨头麦当劳在7月29日发布的的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年业绩报告显示,营收及净利润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与此同时,麦当劳年内还将关闭约200家在美国的餐厅,原因是这部分餐厅的销售额呈现较低水平。对此,有统计,这也是麦当劳自2005年以来最差业绩。
二季度利润大跌68%
从具体数据来看,截至2020年6月30日,麦当劳实现营收84.76亿美元,同比下滑18.77 %;净利润15.91亿美元,同比减少44.09%。其中,公司第二季度营收37.62亿美元,同比下降29.58%;净利润4.84亿美元,同比下降68.11%,业绩降幅较第一季度进一步增大,据彭博社追踪数据显示,为2005年以来最差业绩。
对此,麦当劳在财报中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消费者行为发生巨大变化,公司不得不临时采取关闭餐厅、限时运营等措施导致销售业绩下滑。此外,由于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上述原因或将继续对公司财务造成负面影响。
目前,麦当劳已在100多个国家拥有约3.9万家分店,全球约93%的麦当劳餐厅由当地独立企业主拥有和经营。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麦当劳已对所有特许经营商实行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的现金收款延期措施,延期的程度因市场状况而异。
值得注意的是,尤其是疫情冲击波对美国经济影响深远最为引人关注,数以千计的企业破产,大量民众失业。目前,美国已经提出了新一轮经济刺激方案。不过,市场人士担心,这并不足以改变美国零售业在下半年的黯淡前景。
对此,麦当劳也不得不作出一个决定,即在年内还将关闭约200家在美国的餐厅。
除了,计划关闭上述200家销售不佳的美国门店之外,关于今年的开店与关店的未来计划,麦当劳表示,预计今年将在全球开设约950家餐厅。其中,美国和国际运营分部投入约5亿美元,开设约270家餐厅,剩余680家餐厅将由公司开发许可证持有人和附属公司提供资本。
虽然,在其国际发展许可市场,包括中国和巴西,同店销售额4月下滑32.3%,5月和6月分别下滑20%和20.3%。但麦当劳旗下的日本餐厅却业绩向好,同店销售额呈现增长势头。
只是,对于日本市场的长期发展,麦当劳却并不看好。据早前日媒报道,7月28日,麦当劳拟出售通过集团公司持有的日本麦当劳控股股份中的一部分,持股比例将从近50%降至35%左右,此举旨在提高财务的灵活度,希望节省现金并在整个大流行期间保持其流动性。
那么随着疫情的逐渐受到控制,麦当劳的下一步计划将如何应对?截至发稿前,麦当劳相关方面则没有更多的回复。
对中国市场的期待
无论是关闭在美国销售不佳的200门店,还是减持日本麦当劳的股权,麦当劳对中国市场还是持续看好的。
三年前即2017年1月9日时,中信股份、中信资本以及凯雷投资集团以最高20.8亿美元的总对价收购麦当劳中国管理有限公司的全部已发行股本,获得麦当劳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20年的经营权。
今年3月2日,中国中信股份(00267.HK)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显示,宣布出售完成签约,最终中信股份与中信系一家全资附属公司CCHL Fast Food Holdings Limited,完成订立股份购买协议,总价5.33亿美元。
这一股权转让举动不禁令外界感叹,正在大展拳脚之时,中信股份却着手出让部分在手股权,是业绩增长不及预期还是财务投资到期退出?
当时,麦当劳中国对外表示,此交易纯属商业决定,交易完成后,中信股份将与各合作伙伴继续致力并受益于麦当劳的发展。相关交易不会影响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业务策略及日常运营。
有业内人士也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分析表示,近年来麦当劳力推智慧餐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置办及其设施以及餐厅装修等,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支出,影响了净利润。而且,麦当劳中国采用的是特许经营策略,导致营业成本的增长和支出的高增长。
据《美股投资网》分析师了解,中国已是麦当劳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但是,麦当劳中国的餐厅主要集中于一二线城市。因此,自从中信系接手麦当劳中国相关资产后,中国市场的开店速度明显加快。
公开资料显示,在中国市场,麦当劳已有超3500家门店。麦当劳中国曾表示,未来将加快在华开店的速度,并持续下沉三四线城市。并制定目标:从2018年起,未来五年销售额年均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并预计到2022年底,中国内地的麦当劳餐厅将从2500家增加至4500家,开设新餐厅的速度将从2017年每年约250家逐步提升至2022年每年约500家。
不可否认的一个现象是洋快餐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坚持自身西式餐饮特色的同时,一直针对国人及不同地方饮食习惯进行本土化改造,而其实践也被市场证明是正确的;与此同时,洋快餐也在进行中国化之路,也即通过资本运作或创立并购完全介入中餐市场,抢占竞争激烈的中餐市场,希望打好“中国牌”。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随着麦当劳中国门店不断下沉拓展,规模效应将更加突出,布局良性。净利润降低是由于开店重资产运营,在新生代的粘性加强也蚕食了一部分利润。从资本、产业、消费三端来看,还是看好麦当劳中国的发展。中国市场是麦当劳除了美国以外最大的市场,也是非常关键的市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