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1.5万亿!马斯克身家超过盖茨+巴菲特-还公开“嘲讽”贝索斯:发你银牌

作者  |  2021-10-18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马斯克和贝索斯的世界首富之争又有了新进展。

9月底时,由于SpaceX资本估值大增,马斯克的身家水涨船高,超过了因为股价下跌而身家有所缩水得亚马逊掌门人贝索斯。

10月16日,彭博亿万富翁指数(Bloomberg Billionaire Index)显示,截至美国当地时间周五上午,现年50岁的马斯克净资产为2300亿美元(约合1.5万亿元人民币)。盖茨以1300亿美元位居第四位,巴菲特以1020亿美元位居第10位。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也成功超越贝索斯,成为世界首富,而就在他成功登顶之后,还在社交媒体上给贝索斯颁发了一块“银牌”。

贝索斯发“心灵鸡汤”遭马斯克“嘲讽”

据报道,特斯拉掌门人马斯克和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之间(以及双方公司)的口水战已经成为社交媒体一道风景。当地时间周一,马斯克再一次在Twitter上对贝索斯的表态进行了嘲讽,这次他发出了一个银牌表情符。

这个表情符和马斯克上个月作出的一个表态有关系。此前,马斯克的个人财富超过了贝索斯,成为全世界最大富豪。他表示,将颁给贝索斯一块银牌,以及一个“2”字样的雕像。

马斯克发出的这个“第二”的表情符,实际上回应了贝索斯在上周日的推文。推文中,贝索斯谈到了一些在亚马逊早期阶段对公司发展存在怀疑的人。

贝索斯在推文中说道:“你要善于倾听,保持开放,但是不要让任何人来定义你自己。”他补充说,今天,亚马逊已经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并且颠覆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

不过,本周三,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周三完成了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把90岁的男演员威廉·夏特纳(William Shatner)送上了太空。马斯克也暂时放下成见,向蓝色起源表示了祝贺。

马斯克祝贺蓝色起源飞行成功

蓝色起源在Twitter上分享了一段飞船在西得州沙漠着陆的视频。马斯克在评论中称:“祝贺,把夏特纳送上太空是件很酷的事情”。在此次飞行任务执行前,马斯克就发布推文,祝愿“舰长成功”。夏特纳曾在科幻剧《星际迷航》中扮演柯克船长。

贝索斯和马斯克一直在全球富豪榜前几位,但是如今马斯克财富快速增长,两人的差距正在拉开。据媒体统计,马斯克已经成为全世界有史以来个人财富超过2000亿美元大关的第三人。

上周,马斯克的个人净资产猛增了110亿美元,主要的原因是他创办的美国民营太空公司SpaceX资本估值大增。就在上周五,SpaceX的估值增长了三分之一,超过了1000亿美元大关,成为全世界资本估值第二大的私营(即非上市)公司。

两人均入选最抠门富豪

虽然贝索斯和马斯克两位富豪在谁更有钱和谁更喜欢打官司这些事情上争论不休,但他们最近却都入选了一个二人都不太愿意上榜的榜单:全球最抠门亿万富豪。福布斯慈善评分显示,疫情期间的美股大涨令亿万富豪的资产屡创新高,但这些全球最富有的人却并没有同步提升自己的慈善捐款额。

福布斯的团队将一个人一生的“门外”捐赠汇总起来,然后除以其当前的财富总额和捐赠总额。由此将富豪分成5个级别:不到1%;1%至5%;5%至10%;10%至20%;20%及以上。

私人基金和捐赠者担任顾问的基金并不计入在内,因为这些所谓的“捐赠”其实依然在捐赠者的控制之下,而且为捐赠者带来了免税的巨大利益。

按照中位数计算,美国家庭一生中的慈善捐款额为1200美元,而目前的净资产约为12万美元。照此计算,他们在慈善捐助方面都比贝索斯和马斯克更加慷慨。

在今年上榜的400位亿万富豪中,只有19人捐赠了10%及以上的个人财富,却有高达156人捐赠比例不足1%,其中包括贝索斯和马斯克。

“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的捐赠总额依然位居首位,他今年6月捐出了41亿美元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一生的捐赠总额达到440亿美元。按照之前承诺的捐出所有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计算,他目前已经履行了一半承诺。

然而,巴菲特依然不是最慷慨的富豪,此次位列榜首的是另一位金融大亨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他168亿美元的捐赠总额已经超过其86亿美元的净资产。

商业航天成两人新“战场”

8月,亚马逊旗下从事卫星宽带业务的子公司Kuiper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提交投诉信,反对SpaceX公司扩大星链宽带卫星规模的计划。随后,马斯克嘲讽称,贝索斯之所以从亚马逊退休,是想全身心投入到起诉SpaceX的“全职工作”中。9月初,马斯克再次在公开场合讽刺贝索斯称,不管他的律师有多厉害,他都无法靠起诉登月。

据券商中国,单纯从身家数字来看,马斯克与贝索斯在地球上的“商战”不分伯仲,未来二人角逐的胜负关键领域或许在太空之上。

早在2000年,贝索斯就盯上了商业太空探索,创立了蓝色起源。2002年,马斯克也投资重金创立了SpaceX。到了今天,这2家公司在太空探索领域都有一定的话语权,也成为了两位万亿富豪直接竞争的领域。

首先是商业太空旅行,前不久贝索斯亲自代言的蓝色起源首次载人太空之旅,取得成功,打开了蓝色起源的航天亚轨道商业太空旅游的重要开端。与此同时,SpaceX也公布了首个商业太空飞行任务“Inspiration4”(平民太空任务),计划搭载4名游客进入太空,进行为期3天的环绕地球之旅;到2023年,SpaceX还计划用即将推出的“星舰”帮助日本亿万富翁前泽友作完成绕月飞行的梦想。

据瑞银测算,到2030年,每年太空旅行的市场规模可能会达到30亿美元,长期来看,太空长途旅行市场价值可能超过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96亿元)。另外,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40年,全球航天产业的收入将从目前的3500亿美元增长至1万亿美元甚至更多。

除了太空旅行之外,马斯克与贝索斯的“太空之争”的第二个领域是,卫星互联网。

据SpaceX的最新表态,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正通过1700多颗卫星为全球14个国家/地区的超过10万名客户提供卫星宽带测试服务,并在全球拥有超过50万份订单/押金账户。除了已经获得许可的近1.2万颗卫星外,“星链”计划正在寻求发射3万颗卫星的许可,搭建“星链”网络,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迄今已成功发射了1000多颗卫星。

而贝索斯的“柯伊伯项目”与“星链”同样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去年获准在近地轨道部署3236颗卫星,轨道最低高度距地面590公里,但截至目前,“柯伊伯项目”尚未开始生产或发射卫星,公司称至少要到2023年才会开始发射卫星。

贝索斯、马斯克激烈“互掐”的背后,是想象空间巨大的卫星互联网市场。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卫星互联网行业年产值约3000亿美元,机构预计,到2025年,全球卫星互联网产值将达5600亿至8500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 | 下一只10倍股,下周将迎来行情,立即布局

作者  |  2021-10-17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今天的视频将和大家分享一个10倍的投资机会,我们打算中长线布局,10倍股将出现在以下4只候选股当中,一般这类股票都有一个特征,就是股价能和收入及利润一起上升。今年的最好的例子就是智能贷款平台 Upstart 股票代号 UPST,股价从刚上市的22美元一路狂奔到380美元,涨了16倍,那我们如果去研究它背后的上涨的因子并进行量化分析,掌握了它的财富钥匙,就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找到一只10倍股。

 

说到量化建模,就需要用到编程,那我们在接下来的视频会专门出一系列的“相关”视频。

回到UPST,简单来说,它暴涨前最大的一个“上涨”因子就是市值不能太大,“UPST之前”市值“仅仅”30亿美元。

另外就是它所处的贷款行业是否在增长?根据Adjust的全球应用趋势报告,金融科技应用的使用量在疫情期间同比增长了85%;超过45%的金融科技应用用户表示,自疫情爆发以来,他们的银行习惯已经“永久改变”。2021年金融科技应用使用量继续激增,同比增长49%。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字银行行业将保持至少13.8%29.9%的复合年增长率。

这就是为什么先买后付平台 Affirm越来越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股价也在最近几个月翻了300%

而且,AFRM UPST 的散户人气也是非常的旺。就从这几个点挖掘,那么虚拟银行和投资平台Sofi 非常符合我们要找的目标了。

在移动互联网普及,超过30%的美国人有一个帐户或正计划与一个虚拟银行开户,56%40岁以下的。

SoFi作为虚拟银行的“一站式商店”,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包括贷款、现金管理和投资解决方案,还通过它的支付解决方案平台“Galileo”吸引机构客户。

使用循环商业模式,通过其多样化的服务提供来增加会员的终身价值,并相应地增加参与度,从而产生足够的资金用于再投资,进一步扩大服务提供,并通过传递给客户的规模来降低成本,以吸引更多的参与度,创造一个“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促进公司的持续增长。

SoFi目前服务的客户超过256万,比前一年增加了113%,预计到今年年底将达到300万客户。因为平台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组合也有效地将单产品用户转化为多产品用户,在不产生额外的客户获取成本的情况下产生了增量收入。结合其多产品商业模式的垂直整合所实现的成本效率,SoFi目前拥有几乎没有同行能够匹敌的最佳单位经济之一。

我们详细看一下Sofi的几大服务:

SoFi的贷款业务为会员提供学生贷款、个人贷款和家庭贷款。金融服务

SoFi的金融服务业务目前运营着SoFi MoneySoFi Invest等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SoFi Money 是虚拟银行应用程序,为客户提供从个人支票和储蓄到SoFi Money借记卡等现金管理服务。

SoFi Invest 是移动投资平台,实现股票、ETFIPO投资和小额股票交易,免收佣金。SoFi Invest最近还通过SoFi Digital Assets提供加密货币交易,交易费用高达1.25%

其他金融服务

提供SoFi信用卡;

SoFi Relay, SoFi应用程序中的个人财务跟踪功能;

SoFi At Work,一个贷款推荐市场,为雇主提供一个精心挑选的财务福利,以提供给他们的员工;

Lantern Credit,提供基于客户偏好的“产品比较体验”,并为不符合SoFi产品质量的申请人提供替代产品;以及各种股权资本市场和咨询服务。

基本情况预测,到今年年底,Sofi金融服务部门的收入将达到5,540万美元,并以19.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3.185亿美元。

技术平台

SoFi的技术平台部门目前包括其支付解决方案平台Galileo,直接为美国、拉丁美洲和亚洲的金融和非金融机构提供服务。

财务预测

SoFi预计到今年年底净收入将达到9.688亿美元,CAGR增长率为19.3%,到2020年年底将达到57亿美元。

预计亏损将从今年年底的6.202亿美元缩小至2023年的3830万美元。2030年实现17亿美元的CAGR增长27.6%

根据对SoFi增长轨迹和财务前景的分析,我们的短期目标价格为20.96美元,应用的市销率是17.3x

从长期来看,SoFi的股价有可能达到67美元,应用84.24倍的预期市盈率。

Jefferies机构认为,SoFi 已经做好了抢占市场份额的准备。那么我们看一下Jefferies给出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首先是SoFi的协同商业模式,也就是所说的“飞轮”,将继续推动“显著的用户增长、产品采用和利润率扩张”。因此,利润率也会“升值”。预计到2025年,公司收入平均增长约46%

支持SoFi的另一个原因是,该公司将“市场领先的neo/数字银行可部署数字平台”Galileo纳入麾下。 SoFiGalileo之间的整合会提高效率,从而在两个客户群(B2BB2C客户)之间产生重大的交叉销售机会。这些协同效应将进一步提升SoFi的“竞争优势”,同时推动“具有吸引力的单位经济”。

SoFi还开始着手获得正式的国家银行执照。一旦获得执照,SoFi将从客户那里吸收存款,并提高公司“出售和持有贷款以优化盈利能力”的能力。

Jefferies 给予 SOFI 买入评级和25美元的目标价,大约30%的上涨空间。华尔街给出的SOFI平均目标价为24.5美元。

所以,从中长线的角度来看,随着全球向数字化转型,SOFI会不断的成长,回报率也至少有几倍的空间。

第二只10倍股是 DOCS

美国的医护群体有多有钱,想必我们早已经有所耳闻了。因为是高收入高素质人群,所以人家一般都比较喜欢和自己一样文化水平的人聊天,有自己的社交圈子。说到这里,就提到我们今天要分析的第一支个股医疗网络应用Doximity,代号DOCS,医生界的LinkedIn,也是这一领域的领头羊,保持着垄断低位。

Doximity的创建是为了让医生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交流。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医生之间保持联系、分享最新研究和新药更新的主要应用程序。DOCS还提供实时新闻,还有各种生产力工具,比如安全消息传递和电子签名功能。

就像是面向医生的Facebook或者我们熟悉的LinkedInDOCS在该领域处于垄断地位,有80%的美国医生和90%的医学院学生以及20家顶级医院和医疗系统都在这个平台上,有超过180万医疗专业人员。

去年,它有超过6300万人次的远程医疗访问。

管理团队的质量也令人诧异,在Glassdoor上。这是我们所见过的上市公司中最高的评级之一,为4.7CEO支持率为93%95%的人表示会将公司推荐给朋友。

同样,DOCS在资本市场也非常受欢迎,上市首日就曾暴涨了一倍多。

前面我们提到了DOCS的商业模式和Linkedin有很高的类似程度,那么我们就来回看一下Linkedin的历史沿革:

领英 (被收购前代号 LNKD) 是美国最大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致力于向全球职场人士提供沟通平台。

2011年,Linkedin成功登陆纽交所,届时,Linkedin有超过1.5亿的注册用户。

20139月,LinkedIn每股发行价订为233美元,集资12亿美元,用于产品开发及海外扩张。同年,Linkedin注册会员达到2.25亿,并以每秒超过2人的速度增长。2014年会员突破3亿。

2016年,微软宣布计划以262亿美元收购LinkedIn,当天,LinkedIn股价盘前飙升47%。该收购于2016128日完成,随后Linkedin退市。

总体来说,Linkedin在上市的这6年里,股价从IPO45美元,最高一度涨到276美元,涨幅高达600%,最终以196美元画上句话。

对于医护群体来说,DOCS可以加强声誉、深化网络和职位应聘,而LinkedIn只是一个面向公众的求职平台。所以对于医护群体来说,DOCS大于等于Linkedin,并且比Linkedin更加的功能全面和领域细分。

DOCS平台对医生是免费的,那么DOCS是如何盈利的呢?在疫情爆发之前,DOCS主要有2个业务主线:1. 通过制药商和医疗系统的广告创收赚钱,允许制药商向医生推销产品和服务。2. 作为医疗系统的招聘工具来赚钱。

疫情爆发后,DOCS迅速推出了第三条业务线——远程医疗服务Dialer。这项服务允许医生使用互联网与他们的病人交流。DOCS还推出了付费企业版,截至3月底,DOCS已与150多家医院签署了认购协议。考虑到DOCS核心产品的用户基础规模,单在远程医疗领域,DOCS还有大量扩张机会。

和去年大火的远程医疗第一股TDOC相比,DOCS2020年进行了6300万次远程医疗访问,Teladoc的访问量仅为1100万。也因为新的远程医疗业务上线,在疫情期间,DOCS的营收大幅增长,最近一个季度的营收增长了100%

不过,我们也知道,随着疫情好转,远程医疗业务可能会受到损害。但是和TDOC相比,DOCS的整体增长对远程医疗的依赖程度较低,因为它的主要收入来源并不依赖于医患通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将营销预算放到网上,DOCS则会从中受益。

【财务】

DOCS是一家已经盈利的公司,上一财年的收入超过2亿美元,收入增长78%

由于DOCS几乎不花任何钱在广告上,运营成本比大多数风投支持的软件公司都要低。这使得DOCS在上一财年实现净利润增长69%,至5,020万美元。要知道,在一个公司的发展阶段,很少有公司能够保持快速增长并实现盈利。

DOCS最近公布的第一季度业绩也非常强劲,营收从3640万美元增长到7270万美元,同比增长了100%

并且利润丰厚,净利润从150万美元增长到2630万美元,增幅惊人。这一净收入代表了36%的利润率,季度毛利率接近89%

自由现金流也从去年的700万美元增长到3200万美元以上。

DOCS现在的资产负债表上有超过7.26亿美元的现金。

DOCS还对第二季度和全年发布了强劲的业绩指引。与2021财年相比,收入将增长45%左右。

不过,从DOCS给出的指导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市场变得更加饱和,它们的增长开始缓慢下降。毕竟他们平台上已经有大约80%的目标用户,除非DOCS找到新的方法来扩大它的机会或者产品,否则增长将会放缓。

另外,DOCS的发展依赖于美国医疗体系的低效率,而其他国家没有这些效率,这其实会让DOCS在国际扩张的道路上走的步履维艰。

【估值】

DOCS最近的估值非常高,市值约为140亿美元。我们建立一个DCF模型。根据对未来三年的估计,用相对乐观的假设:长期收益增长为GDP3倍,贴现率为10%。最终得出的每股合理价值为42美元。(也就是上市第一天的收盘价)

DOCS现在处在上市后180天的锁定期内。如果内部人士抛售股票,股价下跌,那时候,散户投资者则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购买。

DOCS现在上方紧挨着80美元的月线和季线的压力位,如果站不上压力位,则很有可能去探底下方60美元的财报跳空缺口支撑。

下一个机会是英特尔INTC   ,虽然不是10倍机会,但我们认为非常值得布局

英特尔王者要会回归了吗?英特尔之前的财报业绩一直很差,将在1021日公布财报,我们认为这一次公布,有可能成为英特尔的业绩拐点。

为什么这么说?

这里必须要提到另外一家公司,信骅。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BMC,全称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BMC是整个服务器单板的大管家,主要用于服务器各个部件(CPU、内存、硬盘、风扇、机框等)的温度、电压等健康状态进行检测。简单说BMC芯片就是用来监控服务器状态的,那么BMC的出货量自然与服务器高度相关了。目前台湾的信骅是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BMC厂商。

我们可以从这张图中看出,BMC巨头信骅的营收数据与Intel数据中心业务相关性极高。

所以信骅可以算作是Intel数据中心业务的前瞻指标,比如之前,Q3信骅数据就精准预测到Intel数据中心暴雷。

信骅作为台股上市公司,需要每月披露月度营收数据,这为我们跟踪Intel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我们看一下英特尔Q2财报,营收197.28亿美元,同比增长20%,环比几乎持平。净利润51.05亿美元,同比增长22%,环比下滑10%。其实财报没问题,是公司出了问题。主要是管理层称7nm比原计划推迟6个月,2022年下半年到2023年上半年才会亮相,这成为暴跌的最直接原因。

那这一次,Intel Q3财报超预期其实不难,因为Intel管理层其实给的Q3指引比较低。

Intel Q3数据中心营收只需同比增长11%,就能创历史新高了。根据信骅Q3同比、环比增速,再结合美光、海力士财报,预测Intel Q3数据中心营收同比增长10%-20%,对应70-76亿美元。

受全球芯片供应紧张及需求激增的推动,台积电昨天公布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净利润同比增长13.8%;智能手机仍对其收入贡献最多。英特尔的数据中心业务表现也将会给后续AMD、英伟达财报指明方向。如果英特尔可以迎来业绩拐点,根据我们美股投资网经验,那就是一轮超级行情。

技术面来看,INTC现在处在一个横盘整理的位置,上面面临年线,半年线500天等多重压力,理想的入场时机是待英特尔突破压力之后,回踩时候入场。当然也可以现在介入,因为止损位就在51美元,离止损位很近。中短线目标价在60美元。

现在英特尔12倍的市盈率,很难找到这么便宜的蓝筹股,所以风险比较低,现在盈亏比较好。

最后一只10倍股是 AVIR

我们知道,现在人们好像已经慢慢接受要和新冠病毒共存的事实了。那么疫苗是一种解决方法,另一种解决方法就是新冠药丸。并且和疫苗比起来,很明显的我们知道药物更容易普及,也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并且,是一个可以长期持续的事情。投行Jefferies称,一种有效、便捷的抗新冠病毒药物每年将给药企带来100亿美元的价值。

但药物的研发并不顺利。迄今为止,FDA唯一批准用于治疗新冠病毒的抗病毒药物是吉利德科学(GILD)的瑞德西韦。不过,我们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一种治疗甚至能够预防新冠病毒的口服药可能在今年年底面世。医药巨头默沙东(MRK)、辉瑞(PFE)和生物科技公司Atea(AVIR)都预计未来几个月将获得一种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的后期数据。如果数据表现向好,那么这些药物将给药企带来一个重要的机会。默沙东和辉瑞我们已经非常熟悉,所以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家Atea Pharmaceuticals

Atea制药(AVIR)是是开发病毒传播疾病的治疗方法,如丙型肝炎、登革热和最近的Covid-19。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目前Atea的主要候选药物是AT-527,正在开发中,用于治疗新冠病毒。

S-1文件

这种名为AT-527的药物以一种叫做RNA聚合酶的酶为靶点,这种酶是新冠病毒复制机制的一部分。该药物使用了一种双管齐下的攻击方式,有望对一系列新冠病毒变体有效。

Atea首席执行官表示,我们的药是唯一一种具有双重机制的药物,全球将需要一系列疗法来治疗新冠,需求非常大,是一个重要而庞大的市场。

AVIR最近迎来了重大利好,默沙东及其合作伙伴Ridgeback罗氏公布了其治疗新冠病毒药物的中期数据。表明他们的药物molnupiravir相比安慰剂患者,将住院治疗人数减少了一半。

生物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股价翻10倍的可能性下,对应的风险一般也都相对较高。AT-5273期试验的更新还需要数月时间,Atea和罗氏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展示AT-527的首次试验结果。而且药物的任何批准都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我们不知道它们的副作用会是什么样子,医生是否会在可能的情况下用它们来代替疫苗,所以Atea的药物最快可能会在2022年年中上市。

如果AT-527能够产生可接受的安全性和强大的疗效结果,这种口服药物可能能够和新冠初始疫苗的创纪录销售相匹敌。当然,风险也有,因为竞争对手默沙东或者辉瑞都可能领先一步,这会对Atea的营收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从盘面上看,AVIR由于和默沙东的合作,已经脱离了底部区间,下方的2重支撑位分别在37.434美元。只要股价一直运行在930号的长上影区间就没什么问题。现在需要等待下方均线的修正,一种是横盘等待,用股价把下方均线带上来,另一种是价格修复,使均线乖离率不要过大,这样以后走势就会更加稳妥健康。

 

马斯克财富超过比尔盖茨和股神巴菲特的总和

作者  |  2021-10-16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现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拥有 2300 亿美元的财富,超过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的总和。

特斯拉和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现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估计净资产为2300亿美元。

截至周五上午,这位 50 岁的年轻人的财富已经超过了他的亿万富翁同行,其财富相当于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的总和。

彭博亿万富翁指数将盖茨以 1300 亿美元排在第四位,巴菲特以 1020 亿美元排在第十位。

两人此前都曾是世界首富。

今年 1 月,马斯克首次超越亚马逊 CEO 杰夫·贝佐斯 (Jeff Bezos) 成为全球首富。拥有 1910 亿美元净资产的贝索斯自 2017 年以来一直保持着这一头衔。

由于特斯拉股票的强劲表现,以及 SpaceX 股票的出售,马斯克今年的财富增加了超过 600 亿美元,该公司估值为 1000 亿美元。

彭博社报道称,SpaceX 的交易为马斯克的净资产增加了 110 亿美元。

最近获得马斯克先生奖的贝索斯先生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在推特上向他发送银牌表情符号时,网络钓鱼他仍然是地球上第二富有的人。

盖茨先生和巴菲特先生因其财富而被引用,总计数百亿美元用于慈善事业,而马斯克则因其捐赠的财富不足而受到批评。

今年早些时候,马斯克承诺捐赠 1.5 亿美元,其中包括 1 亿美元的脱碳竞赛奖金。

马斯克在南非长大,17 岁时移居加拿大,然后移居加利福尼亚,在那里他成为一名年轻的企业家,创办了软件和银行业务——其中之一被合并为 PayPal

2000 年代初,他创立了航空航天公司 SpaceX 和特斯拉汽车公司,以生产电动汽车。

他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并因其在人工智能、加密货币以及最近的 Covid-19 起源等问题上的非正统立场而受到批评。

今年早些时候,他透露自己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并嘲笑他的怪癖,有时还会在 Twitter 上发一些奇怪的帖子。

他在 5 月主持周六夜现场时说:“看,我知道我有时会说或发布奇怪的东西,但这就是我大脑的工作方式。

“对于我冒犯过的任何人,我只想说,我重新发明了电动汽车,并用火箭飞船将人类送到了火星。

“你也觉得我会是个普通的冷人吗?”

 

富国银行(WFC)Q3营收同比降2.5%-净盈利同比增59.3%

作者  |  2021-10-1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10月14日(周四)美股盘前,富国银行(WFC)公布了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务业绩。数据显示,该公司Q3总营收188.3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93.16亿美元,同比下降2.5%。

财报显示,该公司Q3净利润为51.2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2.16亿美元,同比增长59.27%。摊薄后每股普通股收益1.17美元,上年同期为0.7美元,同比增长67.14%。

净利息收入89.09亿美元,不及市场预期的90.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93.79亿美元,同比下降5.01%;非利息收入99.2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99.37亿美元。

截至第三季度末,富国银行期末贷款为8540亿美元,上年同期为9317亿美元,同比下降8.34%。

期末存款为1450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3990亿美元,同比增长3.71%。

一级资本充足率(CET1)为11.6%,上年同期为11.4%。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在推出电商业务前-推特(TWTR)升级广告推送算法

作者  |  2021-10-1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据媒体报道,在推出电子商务功能之前,推特(TWTR)已改进其向用户推送广告的算法,并增加了新功能。

有市场观点认为这将推动推特“效果广告”业务的快速增长,这也是该公司广告策略的一部分,去年仅占其业务的15%;同时,此举也为其未来推出电子商务功能奠定基础。

据了解,经过更新后,推广应用程序和游戏下载的广告现在将允许用户在不离开推特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开始下载。而在此之前,用户必须离开推特才能下载其他应用程序。

推特产品经理Kamara Benjamin表示,这是一个巨大且“相对尚未开发”的机遇,“最终,这将引导人们安装应用、访问网站,并找到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

算法的改进意味着广告商将在促销活动开始时展示给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以筛选适合产品的客户群。推特目前正在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到2023年营收翻倍的目标。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信息安全遭质疑!中概股富途控股、老虎证券股价双双大跌-新规则下冲击几何?

作者  |  2021-10-1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人民网发文称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在即,老虎证券、富途证券在用户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风险。受此消息影响,14日晚间,上述两家券商均盘前下跌,开盘后领跌中概股。

10月14日晚间,美股开盘上涨,而中概券商股富途控股、老虎证券盘前下跌,开盘后领跌中概股。富途控股低开跳水,截至发稿,跌幅达到了14.36%报72.17美元/股;老虎证券也低开低走,当前跌幅扩至22.47%报8.04美元/股。

消息面上,此前,人民网发文称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在即,老虎证券、富途证券在用户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风险。

对此,富途控股、老虎集团均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作出回应,表示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

个人信息跨境提供逐步明确规则,究竟对跨境券商有何影响?

多位专业人士向本报分析师分析,跨境券商如果市场主体在境内,用户主体在境内,而信息存放在境外,则会受到影响。对于跨境券商,未来要求可能更高,要关注境内外制度的差异性,做好合规风控。

富途、老虎紧急回应

今日,人民网刊文《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在即,跨境互联网券商何去何从》,文章直指,在《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了个人信息跨境提供规则的背景下,内地公民的个人信息出境问题或将成为提供美股、港股等全球主要市场股票交易服务的互联网券商将要面临的新考验。

早在2019年7月,受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委托,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成立的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工作组就发布通知,评估发现包括老虎证券、富途牛牛等APP在个人信息收集使用方面存在问题且未公开有效联系方式,并被要求整改。

针对上述报道,富途控股方面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回应,“富途始终积极配合监管的规定,就2019年7月App专项治理工作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富途于第一时间和整改小组取得联系,并已经于2019年8月2日按照监管要求完成所有整改工作。”

据介绍,富途控股也一直保持定期自审自查工作,主动与监管部门保持沟通,加强对个人信息安全相关管理要求的专业度学习,不断提升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富途控股也聘请了外部专业的安全团队,定期且持续提供安全检测报告,主动优化系统并加强风险防范能力。就《个人信息保护法》,富途控股在第一时间已经组织了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法律精神学习理解,并安排相关团队进行了自查。

富途控股方面还表示,自成立以来就坚持个人信息保护及数据安全是重中之重,一直严格遵守和践行相关法律法规,未来将会继续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努力并持续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

与此同时,老虎集团方面也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回应,老虎集团一直视合法合规为集团运营的生命线,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2019年7月,集团在收到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出的意见后,立即成立特别行动小组,与专项工作组进行深入沟通、积极配合,并已于2019年8月17日按照要求完成所有工作。

据介绍,过去几年,老虎集团在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方面已经获得多项国内国际权威认证,也高度重视近期将要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在集团内部组织了多轮学习、培训和考核,并聘请了专业律师和外部专家提供相应指导意见,落实到集团各项业务运营中。

老虎集团还表示,内部将持续强化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密切追踪最新监管规定,定期自审自查,切实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跨境互联网券商影响几何

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下称《个人信息保护法》),并将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内容包括个人信息跨境提供的规则,并重点提及境外的组织、个人从事侵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个人信息权益,或者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国家网信部门可以将其列入限制或者禁止个人信息提供清单,予以公告,并采取限制或者禁止向其提供个人信息等措施。

《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在即,个人信息跨境提供逐步明确规则背景下,跨境互联网券商是否会受到相应影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广州数字金融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在接受《美股投资网》分析师采访时表示,跨境券商如果市场主体在境内,用户主体在境内,而信息存放在境外,则会受到影响;如果跨境券商完全是境外的主体企业,不是中国的居民企业,则影响相应较小。当前老虎证券的主体用户在境内,而富途证券的主体用户在中国香港,因此老虎证券受到的影响将要大一些。

上海因咖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白耀华律师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分析,《个人信息保护法》即将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跨境互联网券商将受到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根据个人信息跨境提供规则,跨境互联网券商确须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的,需要通过国家网信部门安全评估、完成个人信息保护认证、与境外接收方签订国家网信办制定的标准合同、确保境外接收方达到境内个人信息保护标准这四大条件。

白耀华认为,短期来看,跨境互联网券商全部符合上述四大条件存在不小的困难。“这主要是由于跨境互联网券商的获客途径不同于境内持牌券商,其在境内没有牌照,但是业务上又高度依赖境内客群,其获客途径从一开始就存在灰色地带的争议,之前跨境互联网券商可能胜在便捷的软件服务,境内客户只需要以手机号注册,通常凭借身份证和一张银行卡即可实现在网站或APP上开户。但是现在个人信息跨境提供规则通过国家正式立法明确规定的背景下,跨境互联网券商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真空逐渐被填补和规制,跨境互联网券商将受到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需要指出的是,这已经不是跨境互联网券商第一次被点名。早在2016年7月26日证监会就曾发布过风险警示:“我会未批准任何境内外机构开展为境内投资者参与境外证券交易提供服务的业务。境内投资者通过境内互联网公司的平台网站或移动客户端参与境外证券市场交易,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且证券投资账户及资金均在境外,一旦发生纠纷,投资者权益将无法得到有效保护。请勿参与此类投资,以免遭受损失。”

白耀华表示,跨境互联网券商之所以近年来能发展迅猛,也是因为跨境互联网券商开户门槛不高、开户流程简单、投资标的多元、交易时间几乎不受限,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也是以放松甚至忽视境内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作为发展代价的。

另外,白耀华强调,还应该关注到,《个人信息保护法》还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代表,负责处理个人信息保护相关事务,并将有关机构的名称或者代表的姓名、联系方式等报送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凡是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事前进行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并对处理情况进行记录。“前述规定属于法定义务,跨境互联网券商只要在境内获客、展业,就必须遵守前述规定,这对于跨境互联网券商同样是不小的挑战”。

数据保护监管趋严

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发展迅速,也成为重要的市场竞争力,而监管层也在强调科技向善,其中包括数据安全保护。

结合监管层强调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在提高数据隐私安全性方面,券商等金融机构应有哪些启发?

盘和林告诉《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将资本市场数据存放在境内,能够较好地规避券商的金融监管风险,同时明确数据权属,使用数据需要获得用户授权,建立数据安全的内部机制和体制,将境内和境外投资人数据分开存储,规避跨境规则差异。对于跨境券商,未来要求可能更高,要关注境内外制度的差异性,做好合规风控。

白耀华律师指出,应该看到,金融账户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券商等金融机构在处理涉及个人信息的金融数据方面,应当遵循“最小”“必要”收集原则,同时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同时,此次针对跨境互联网券商有关个人信息的关注和监管,对于境内持牌券商也提出了同样的合规指引和要求,因为通过港股通机制进行交易、购买QDII基金间接参与交易同样存在跨境提供用户个人信息的情形,也应当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其他的法律法规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

备受关注的是,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在国际清算银行(BIS)监管大型科技公司国际会议上表示,中国金融科技蓬勃发展,但是也给中国监管当局带来了新挑战,其中包括也出现威胁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问题。为了获得平台公司的金融服务,中国的消费者往往需要向其提供个人信息。大型平台公司存在过度收集、甚至滥用消费者信息的情况,不利于消费者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就强化数据保护、保障消费者权益而言,易纲介绍道,自2016年起,中国陆续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着手治理信息收集和“霸王条款”,督促金融机构严格按照合法、正当、最小必要原则收集、使用和保管用户信息,充分保障个人隐私和消费者知情权、同意权、异议权、投诉权等合法权益。

人民银行最近发布了《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在征信领域规范了个人信息保护及信息主体各项合法权益。易纲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确保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实现更精准的数据确权,更便捷的数据交易,更合理的数据使用,继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相关报道

市值蒸发118亿!被人民网点名 两家知名券商紧急回应

一篇质疑文章 两家互联网券商闪崩了 发生了什么?紧急回应来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代码托管和协作平台Gitlab登陆纳斯达克-开涨25%

作者  |  2021-10-1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周四,代码托管和协作平台Gitlab正式登陆纳斯达克,首日开涨25%,报96美元,发行价77美元。

公司简介

Gitlab成立于2011年,由创始人Sytse Sijbrandij和联合创始人Dmitriy Zaporozhets等人一同开发,是一个软件开发运维一体化平台DevOps,将开发、运营、IT、安全和业务团队结合在一起,允许团队协作和共同工作,以缩短开发生命周期,提供企业所需的业务成果。

在开发者圈子中,GitLab和GitHub的大名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为了争夺这批用户,进而加速商业化,它们之间爆发的明争暗斗也从来不少。

如今,被微软收入麾下的GitHub自然不必再担忧财政危机,但GitLab却依旧需要为公司的未来而操心——从本次的招股书也能看出,即便它争取到了GitHub缺少的B端用户,亏损仍然如瘟疫般尾随着它。

根据财务数据平台PitchBook提供的数字,GitLab在今年1月份由单个投资者进行了一次非公开的二级股权出售后,其估值为60亿美元。此估值是2019年9月估值27亿美元的两倍多,当时公司在由高盛和Iconiq Capital领投的一轮融资中筹集了近2.7亿美元。

在计算机开发者眼中,GitLab与GitHub存在直接竞争关系,它们提供了一种简单、透明和有效的Git工作方式。对于企业端用户来说,GitLab显得更加友好一些,在微软收购GitHub之后,也有少部分用户选择转投GitLab。

随着近年来科技领域的蓬勃发展,代码托管及其相关服务成为了一项热门业务。如今,零售、金融和医疗等各个传统领域的公司都在雇用程序员围绕自身产品服务进行现代化和数字化转型。

据招股文件显示,GitLab在今年2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收入1.08亿美元,净亏损6900万美元,相比之下,去年的同期的收入为6400万美元,亏损4400万美元。

今年3月18日,由GitLab公司与独家领投方红杉宽带跨境数字产业基金,以及高成资本共同成立的极狐中国合资公司,也是首家在“中外合资3.0”架构下进入中国市场并拥有国外技术及品牌独家授权的高科技企业。

极狐公司的成立,意在更好地服务Gitlab的中国用户、对接中国合作伙伴,同时赋予中国公司自主开发与核心技术所有权。GitLab公司已与极狐公司签署授权协议,约定向后者提供独家知识产权和品牌授权,保持源代码同步持续更新。

“在全球市场内,开源已逐渐转变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国内也逐渐意识到开源的存在,它正在被企业和个人接受,”谈及对国内开源市场的看法,极狐公司创始人兼CEO陈冉(Sam Chen)表示,“目前风向已经转变为,大部分用户在使用时开始意识到贡献更重要,相信未来开源的态度会越来越开放。”

当然,开源领域参与者众多,Gitlab竞争压力不容小觑,像Github、Red Hat、Bitbucket、Atlassian等都是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其中Github造成的威胁最大。

2018年,微软以75亿美元收购Github。目前,Github是全球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超5千万开发者使用,前三大客户分别为微软、Facebook、谷歌。

在被微软收购前,Github的财务状况也并不乐观,由于运营成本之高,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收购完成后,Github在巨头的庇护下不再需要担心财务问题,最大限度地加强了免费用户的功能权限,并下调付费用户的订阅费用。

面对如此强劲的竞争对手,Gitlab不得不加紧上市步伐寻求资本援助。除此之外,极狐在国内也要面临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本土竞争对手。

中国市场对于GitLab而言是块值得开拓的宝地,毕竟GitHub时至今日也未正式入华,在这一点上它占有绝对先机。现在国内平台已承载了不少重量级项目,且对开发者的扶持也不亚于GitLab。在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后,GitLab能否在国内市场打开局面,值得期待。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三季度业绩“荣枯线”双达标-芯片巨头台积电如何维持赚钱能力?

作者  |  2021-10-1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自从2020年初进入芯片产业的“超级周期”以来,台积电越跑越快,甚至形成了两条默认的“荣枯线”。

“芯片超级周期”开始后,台积电作为技术一流的晶圆厂,受到客户和资本市场“众星捧月”般的追寻。在今年7-9月的第三季度里,该公司再次展现出超高的赚钱能力。50%的毛利润率和20%的收入按年增长率,成为市场评判该公司的两项业绩“荣枯线”,台积电均告达标。

10月14日,台积电发布了三季报。期内,台积电收入高达148.8亿美元(约合958亿元人民币),按年大增22.3%。毛利润率较上一个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至51.3%。台积电在台湾证交所和美国纽交所均有上市,按照两市的最新收盘报价,市值约5700亿美元,其竞争者韩国三星和美国英特尔分别价值41.43万亿韩元(折合约3496亿美元)、2120亿美元,反映台积电遥遥领先的领军地位。

芯片巨头何以继续维持超高赚钱能力?在业绩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台积电CEO魏哲家解码了多项前景的关键指标。他告诉投资者,台积电的全球技术优势将至少维持到2025年,50%的毛利润率底线和20%的收入按年增长率仍可继续维持较长时间。在投资者的追问下,他还透露了尚未通过董事会决议的一项扩产计划:将在日本新建一座晶圆厂,以应对汽车芯片行业迫在眉睫的“断链”危机。

超高额投资日本新厂

作为芯片产业链上最有话语权的一家公司,台积电成为不少经济体竞相争取的“招商引资”对象。日本政府的“橄榄枝”递送已久,在近期获得了台积电的初步首肯。10月14日,魏哲家透露,尽管还没有通过董事会决议,但日本政府确实有意资助台积电在当地落成一座晶圆厂。市场分析认为,这对于汽车生产大国日本而言,是恢复经济的关键一着,也将缓释汽车产业链“缺芯”的压力。

台积电或建设日本新工厂的消息在10月9日经由一些日媒放出,随后日本国内的舆论反映其举国上下的一派欢欣鼓舞。因此,尽管多位管理层在电话会上拒绝置评,但在几乎每个投资人都追问这一问题后,CEO魏哲家松口确认了这一传闻。

“日本工厂主要围绕22纳米至28纳米制程,属于成熟制程。”魏哲家如是表示。这一透露略有些出乎市场意料,因为台积电是当前全球唯一掌握了5纳米量产能力的晶圆厂,其7纳米产品市占率也远高于对手韩国三星,这两种先进制程被市场公认为台积电的制胜法宝。

针对市场的疑惑,魏哲家表示,上述成熟制程却是当前全球产业链上最需要的芯片产品,新厂的制程规划是应汽车厂商的要求而来。“2021年以来,我们为汽车制造商客户做了很多,竭力缓解它们的缺芯问题。”魏哲家表示,22纳米至28纳米制程将进一步缓解汽车制造商的供应链紧张问题。

汽车产业今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供应链挑战,包括感应器芯片、射频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在内的任何元器部件缺失,都将导致一辆整车无法完成最后的组装。台积电的生产线夜以继日运转,然而魏哲家还是告诉投资者:“汽车芯片供应链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复杂,单靠台积电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有关这一新工厂,魏哲家又透露将得到日本政府的资助,然而,他强调“政府绝不会入股”。作为核心资产,台积电向来倾向对晶圆厂100%控股,但这一次或将向部分日企打开大门。

日媒此前爆料称,台积电工厂将选址在日本南部熊本市,靠近索尼的工厂。因此,这个新厂很有可能由索尼入股、与台积电共同投资。魏哲家称:“邀请第三方入股只会当作个案商讨。”但这被市场解读为,台积电的确将与日本本土投资者共同建设新工厂。据悉,这座可能会成立的工厂计划在2024年投产。

早前日媒还透露称,这个新工厂的总投资将高达8000亿日元(折合约70.6亿美元),日本政府或补贴一半。若这一传闻为真,将令该工厂成为当前全球最大的晶圆厂之一。就在9月17日,全球领先的汽车芯片制造商、德国英飞凌投产了一座大规模的新工厂,但那座位于奥地利的工厂也仅仅投资了16亿欧元(折合约18.6亿美元)。

日本全国上下欢欣鼓舞,在全球多国向台积电伸出橄榄枝的竞争中,日本为赢得一局感到骄傲。然而,有市场观点担忧,台积电的核心技术因迫于外国政府的压力而“外流”。早年,台积电的主要生产线仅布局于中国台湾省内和中国大陆,但目前却在向美国、日本扩张,例如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台积电12英寸晶圆厂已经开工建设。

对此,台积电在今年7月15的二季度电话会上,曾安抚市场的担忧。当时,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表示,研发中心一定会留在台湾省内,这意味着台积电希望维护对核心技术的掌控力。

刘德音称,首先,研发中心必须保留在台湾省内,其次,研发和生产必须紧密结合,这也意味着先进制程的工厂也必须保留在台湾省内。他强调称:台湾将继续是台积电的基地和研发中心,先进制程产能也继续将在台湾发展。

达标业绩“荣枯线”

作为市值接近6000亿美元的巨头,台积电却并非一个“跑不快的胖子”。相反,自从2020年初进入芯片产业的“超级周期”以来,台积电越跑越快,甚至形成了两条默认的“荣枯线”:毛利率50%和收入按年增长率20%,若未达成将令市场陷入悲观情绪。

在三季度报表释出后,两条“荣枯线”都达标了,意味着台积电的业绩被视为具有繁荣性的增长。台积电已经是连续第八个季度令毛利润率保持在50%或以上了,由于四季度的订单和价格都让人乐观,公司CFO黄仁昭向市场确认称,2021年全年收入的按年增长水平也将达到20%以上。

包括魏哲家、黄仁昭在内的高管向投资者表示,台积电的领先技术竞争力将至少维持到2025年,而且无惧芯片周期下行的风险影响,相信台积电的产能饱和状况会一直贯穿2022年。

在上一个季度里,由于5纳米制程的新产线花费了更多的成本,台积电的毛利润率下降至刚好50%,引发了小小的紧张。毕竟,台积电是当前全球唯一量产5纳米制程的晶圆厂,对行业具有指路作用。

在第三季度,5纳米制程产品在总收入里占据18%、7纳米制程产品占34%。针对这两种价格高昂的制程,只有当今对芯片性能要求最高的手机制造商、电脑制造商、汽车制造商才会“买单”,这其中就包括苹果iPhone 13系列的处理器芯片、英伟达和AMD的高端GPU和CPU、高通的5G芯片等。

传统的制造业被认为不如服务业赚钱,主要体现在相对低的毛利润率上,但台积电的50%毛利润率,却足以打破市场的陈见,这反映掌握了核心技术的高端制造,也能获得财富密码。在5纳米和7纳米市场上,韩国三星、美国英特尔均在奋力追赶台积电的步伐。

在电话会上,魏哲家向市场表示,台积电基于对研发的大量投入和客户的密切关系等因素,将继续保持在核心技术上的全球领先水平。

“领先地位将至少持续到2025年。”他表示。

今年,在高端芯片制造能力上,无论从国家和企业的层面都展开了某种程度上的“竞赛”。这形成了半导体行业超高规模的资本性支出,台积电在今年4月定下的全年目标是300亿至310亿美元。不过,当被投资者问及是否有意上调资本性支出时,黄仁昭表示:“我们将在明年1月再更新这一市场数据。”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一度宕机6小时-微软Azure虚拟机做出回应

作者  |  2021-10-1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据报道,微软的Azure虚拟机服务于2021年10月13日05:12 UTC至11:45UTC期间遭遇了长达6个小时的中端,其中使用Windows虚拟机的Azure客户子集在执行服务管理操作时面临着各种问题,包括启动、创建、更新、删除虚拟机的众多操作均告失败,对Windows虚拟机有依赖性的服务也可能遇到类似的故障。

针对此事,微软也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

我们发现在服务管理操作过程中调用失败,因为无法查询到所需的工件版本数据。我们的调查集中在后端计算资源提供者(CRP),以确定调用失败的原因,并确定无法从存储库中查询到所需的VMGuestAgent.VM Guest Agent Extension发布架构正在被迁移(作为传统服务管理后台系统迁移的一部分)到一个新的平台,该平台利用了最新的 Azure Resource Manager(ARM)功能。

缓解措施:我们通过将适当的扩展标记为正确的预期级别(在这种情况下是公开的)来减轻影响。工程师们主动验证了更新完成后,操作恢复到完全成功率。

接下来的步骤。我们将继续调查,以确定完整的根本原因,并防止未来发生。完整的根本原因分析(RCA)将在 72 小时内公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印度抄袭”事件曝光后-美国议员再次呼吁分拆亚马逊!

作者  |  2021-10-1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10月13日的一则报道称,数千页亚马逊内部文件显示,该公司在印度市场通过一系列措施,仿制其他卖家的产品,并操纵搜索结果来推广这些仿制品。

这则报道引起了美国两党议员对亚马逊的批评。美国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在推特上表示,被披露的文件表明,亚马逊的垄断力量令人担忧。该公司有意图,也有能力操纵平台、打压小型企业和商家,以使自己的产品受益。沃伦还补充说,这是亚马逊应该被分拆的众多原因之一。

早在2019年,沃伦就提出,希望对科技行业进行重大的结构性改革,以促进更多竞争。这些改革便包括分拆亚马逊和谷歌等科技巨头公司。此后,作为马萨诸塞州的议员,她一直对亚马逊等公司施加压力。

“印度抄袭”事件曝光后美国议员再次呼吁分拆亚马逊!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