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资网获悉,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研发公司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RXRX)已同意以6.88亿美元的价格全股票交易收购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Exscientia(EXAI)。Recursion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药研发,其支持者包括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DA)。公告发布后,截至发稿,Exscientia上涨了16%,而Recursion上涨了2%。
根据协议,Exscientia股东每持有一股普通股,将获得0.7729股Recursion A类普通股。部分股份将以现金支付。
这笔交易预计将于2025年初完成,将为合并后的实体提供约8.5亿美元的现金,为其未来三年的运营提供资金。交易完成后,Recursion股东将拥有合并后公司约74%的股份,而Exscientia股东将拥有其余股份。
合并后的Recursion将由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吉布森(Chris Gibson)领导,而Exscientia的临时首席执行官David Hallett将出任首席科学官。
2023年7月,Recursion获得芯片制造商英伟达5000万美元的投资,推动了AI驱动生物制药股的上涨热潮。其同行Abcellera Biologics(ABCL)、Absci Corporation(ABSI)、Exscientia和Schrodinger(SDGR)皆应声上涨。
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还推出了一台名为BioHive-2的英伟达超级计算机,该设备有助于加速药物发现的进程。
目前,主要制药商正加倍投入人工智能以促进药物开发,希望快速寻找临床试验患者或减少测试药物所需的人数,这既能帮助加快药物开发进程,又可能节省乃至数百万美元。
Recursion首席研发官纳贾特·汗(Najat Khan)表示,“在从生物学到化学的发现中使用端到端的方式,将Recursion和Exscientia结合在一起是非常互补的。这将能够更好更快地生产药物,也是我们正努力做的。”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专注于语音人工智能和对话智能技术的“独角兽”SoundHound AI(SOUN)周四宣布,将以8000万美元的现金和股权收购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melia AI。
SoundHound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交易预计将增加明年下半年的收益,合并后的公司营收将超过1.5亿美元。此外,预计未来几年将出现“有意义的”营收和成本协同效应,推动增长和盈利能力扩张。
SoundHound表示,一旦交易完成,合并后的公司将拥有约1.6亿美元的现金和3900万美元的债务。
SoundHound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Keyvan Mohaje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Amelia是一家创新型公司,与我们一样热衷于人工智能对话。我们期待着利用我们的共同能力,提供最好的人工智能客户支持解决方案。”
据此前的报道称,Amelia已筹集了至少1.89亿美元的资金,其中包括2023年3月的1.75亿美元。
周四美股盘后,SoundHound还公布了喜忧参半的二季度业绩,营收增长放缓但强于预期,上调今年全年的营收指引,但二季度亏损扩大的严重程度超出市场预期。
财报中,SoundHound进一步介绍了收购Amelia的交易,表示上调年度营收指引是考虑到了收购Amelia的影响,目前预计今年全年营收至少8000万美元,较之前预期的营收指引区间6500万至7700万美元高至少3.9%到23%。
SoundHound股价盘后下跌近5%。截至周四收盘,该股涨21.16%,今年迄今为止,该股累计上涨了102%以上。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三大股指高开,道指开盘涨210点、标普500指数涨1.06%、纳指涨1.4%。基准10年美债收益率回升至4%以上。美元指数也有所走强。
原因是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经季节调整后为23.3万人,减少了1.7万人,为约11个月来最大降幅。路透调查的经济学家此前预计,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4万人。
在此前一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大幅上升后,最新的数据是一个可喜的逆转,很可能反映出汽车工厂临时停工和飓风贝里尔的影响正在消退。前值略有修正,从24.9万人上调至25万人。
由于美国初请失业金数据缓解了投资者对就业市场的担忧, 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认为,企业虽然并没有雇佣太多人,但也没有裁员太多人,这是劳动力市场从火热状态冷却下来变得更加正常的迹象,而不是出现严重恶化的大转变。
E-Trade的交易和投资董事总经理克里斯·拉金(Chris Larkin)说,“今天的初请失业金数据可能会缓解上周发布的就业报告带来的一些担忧。但由于通胀数据将于下周公布,股市仍在经历今年最大的回调,目前尚不清楚这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市场人气。”
昨天文章 我们高抛低吸 台积电 TSM之后,又在155美元重新买入了TSM
今天美股强势走高,芯片股在英伟达的带领之下,TSM 大涨6%到 163美元
华尔街现在怎么看英伟达?
华尔街对英伟达Blackwell芯片推迟发货的问题持乐观态度,认为其对业绩的影响微乎其微。虽然Blackwell芯片在第三季度的小批量生产因设计问题而延迟,但预计第四季度将通过台积电加急生产来解决这些问题。
英伟达计划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大规模出货,这符合市场的预期,因此不会对今年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华尔街分析师普遍看好英伟达的长期增长潜力,认为Blackwell芯片将推动2025年的营收增长,并维持对英伟达的“买入”评级。
华尔街预计美联储今年将结束缩表
美联储结束缩表在望,但实际收官日期取决于降息步伐和融资市场压力。决策者暗示将在年底前完成美债减持,华尔街许多人认为量化紧缩不太可能突然结束。但最近疲软的经济数据和流动性压力风险给前景蒙上了不确定性。
“如果美联储打算刺激经济,那么可能停止缩表,”美国银行BAC策略师Mark Cabana和Katie Craig周三在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如果美联储目的是让货币政策正常化,那么缩表可以继续”。
越来越多迹象表明经济增长放缓速度快于几周前的预期,引发全球债券周一大幅上涨,交易员押注美联储和其他央行将在降息方面变得更加积极。过去,政策制定者讨论过降息时不停止缩表的可能性,但经济突然下滑会威胁两者间的平稳过渡。
虽然目前3.18万亿美元的准备金普遍被认为充足,但如果美联储让这个数字下降太多,可能会引发类似于2019年9月的隔夜融资市场波动。美联储自2022年6月以来一直在缩表,近期放慢了脚步以缓解货币市场利率的潜在压力。
不过融资市场正在显露承压迹象。在美国政府债券发行和一级交易商美债持有量高企的情况下,隔夜回购利率正在上升。
与此同时,美联储隔夜逆回购工具(RRP)本月每个交易日都下降,创三年多来最低,直到周四才止住跌势 ,回升到了3030亿美元。
想每天跟着我们捕捉市场趋势变化,及时作出反应,查看个股资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登录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双减”三年,历经艰难整改的好未来(TAL)似乎已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在其最新的2025财年Q1财报会上,好未来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彭壮壮表示“好未来将继续训练模型,使其通过利用更大、更多样化、更高质量的数据集,成为年龄、主题内容和场景三个方面都匹配适用的大模型。”
从财务角度来看,好未来如今已逐渐摆脱“双减”阵痛,虽然营收规模远不如前,但整体盈利水平已向“双减”前看齐,叠加充沛的自持现金和逐渐稳定的造血能力,现在好未来已攒足了向全新领域发展的资本。从目前管理层透露出的信息来看,从K12转型全面拥抱AI,似乎成为了好未来下一阶段发展的核心。
不过投资者似乎对好未来转型AI的节奏并不满意。据美股投资网观察,好未来美股股价年初至今的跌幅已达30.8%。此次财报披露后,公司股价两个交易日股价跌幅分别达到9.38%和6.72%。在投资者看来,AI产品何时成为好未来的收入支柱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家公司的估值走向。
挂着AI大旗,赚着素质教育的money
美股投资网了解到,近日,好未来公布了其截至2024年5月31日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好未来报告期内净收入为4.1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75亿美元增长50.4%;当期经营亏损为1733万美元,同比大幅收窄70%。
与此同时,好未来当期归母净利润为114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归母净亏损4504万美元,实现持续扭亏;Non-GAAP下,公司归母净利润达到2961万美元。简言之,好未来在报告期内实现了营收高增速以及持续性扭亏为盈的向好业绩。
从业务层面来看,“双减”之后,好未来将自身重新定位为智能学习解决方案提供商,并重新调整了业务重点学习服务和其他服务、学习内容解决方案。
如今,学习服务业务是好未来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根据公司此前发布的2023财年年报,好未来主要通过小班授课、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和在线课程提供学习服务;同时推出了一系列学习项目,如科学与创造力、编码与编程、人文与美学等。
在分部业务的业绩上,好未来的学习服务和其他业务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保持了增长势头。由于多条产品线的进步,该部门的收入同比增长。学习服务和其他业务中最大的收入来源仍然是学而思线下小班素养课程,而该业务收入的增长则得益于自上一财年Q1季度以来的线下活动复苏以及正价课付费人数增加。
在经过上一财年的稳步增长后,好未来在本季度实现了素质教育等核心业务上的进一步扩张,从当期成本和费用端便可以看出这一点。
公司当期运营成本和费用为4.32亿美元,较2024财年Q1季度的3.42亿美元增长26.3%;非GAAP运营成本和费用为4.14亿美元,较2024财年Q1季度的3.17亿美元增长30.7%。
另外,截至25Q1财季末,好未来递延收入余额6.4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28亿美元增长50%,侧面印证了公司学习服务业务的增长。但也不难看出,目前好未来的收入依然由线下素质教育驱动,且收入来源主要是来自获确认的学习服务业务的递延收入。
从现金流来看,截至Q1财季,好未来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到2.47亿美元,另外公司当期还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合计34.19亿美元。可见,稳定的造血能力为好未来构筑了良好的现金流支撑。
股价下滑背后AI是主导还是辅助?
底层技术进步较大但应用进展不及预期,是近几年AI大模型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实际上,教育一直是最受关注的大模型落地应用场景之一。一方面具备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大量的教学数据、个性化学习的强烈需求以及家长强劲的付费意愿,也让AI+教育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因此,近年来一众教育品牌纷纷围绕着“AI+教育”展开布局,甚至部分企业已经通过硬件产品吃到了AI的红利。然而,这股AI热中,好未来却显得有些克制。作为教培三巨头中唯一坚守K12领域的企业,好未来仅推出了一款只能做数学题的MathGPT。这与市面上一些看起来无所不能的大模型形成了鲜明对比,并且推广学而思学习机时,好未来的重点也并非AI,而是强调其师资和课程的积累。
此外,在公司大力投入内容解决方案业务的B面,目前好未来的智能硬件+AIGC的业务主要通过学而思学习机贡献收入且在其总收入中的占比仍远低于素质教育为主的学习服务业务,从单纯的投入产出比来看,内容解决方案业务的性价比远不如学习服务业务,但逐渐增长的投入力度已开始侵蚀公司的毛利率。数据显示,公司当期毛利率为51.71%,出现环比下降。
简言之,在好未来眼中,虽然AI教育功能基于大模型技术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其与专业教师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本质上仍是教育品牌拉升价值的辅助。所以好未来现阶段做的更多是通过AI赋能线下教育,而非追求AI产品完全取代线下教育。
所以在收入端,投资者可以看到好未来除了AI学习机的直接收入,其他AI端的收入不少则隐藏在获客与学习服务的递延收入中。因此现阶段对于好未来的估值依然只能停留在教育赛道,而非更高的AI应用赛道。
但从市场角度来看,支撑好未来此前的股价涨幅的正是AI在教育端的应用。从市场来看,据Grand View Research预测,到2027年,全球AI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423.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7%。而根据市场研究公司Global Market Insights的数据,预计到2027年,全球AI教育市场规模将超过35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到45%。如果好未来只是在2C端将AI作为辅助工具,其估值或将难以获得AI应用市场预期的支撑,股价回落正是市场对于好未来预期变化的真实写照。
而在市场竞争方面,随着AI大模型在教育赛道的深入发展,国内科大讯飞、佳发教育等公司在2G/2B领域的教育信息化领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在2C领域,除好未来外,科大讯飞、网易有道等公司也推出AI学习机等硬件产品,逐渐占据市场份额。随着竞争对手从AI技术赛道向教育领域切入,好未来在AI教育赛道的技术优势无疑正在被削弱,能否依靠自身在教育领域的传统优势打开局面,或成为好未来后续翻盘的关键。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诺基亚(NOK)周四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已与瑞士电信(Swisscom)合作,在瑞士各地部署无人机网络,以改善应急响应和基础设施检查。
据悉,诺基亚将向瑞士电信提供300架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将通过遍布瑞士全国的无人机即服务(DaaS)网络运行。DaaS是一种商业模式,允许客户按需使用无人机,而无需购买或操作它们。此外,瑞士警方或消防员等公共安全机构将能够向瑞士电信申请无人机飞行,并访问收集到的数据。
诺基亚嵌入式无线业务主管Thomas Eder表示,该服务还可以远程检查输电线、太阳能电池板或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他表示“在那些因为可能有危险而不需要派人的地方,你可以先派一架无人机过去。”
除了军事应用之外,无人机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货物运输、基础设施检查或农业等领域。尽管出台了更多监管无人机使用的法律,但人们对无人机监控、噪音和安全的担忧仍然存在。
诺基亚和瑞士电信表示,他们将与航空和频谱监管机构合作,遵守数据保护法。他们补充称,目前全球工业无人机市场价值在320亿至350亿美元之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西方石油(OXY)周三公布的第二季度利润超出华尔街预期,这是该公司自本月早些时候以120亿美元收购总部位于二叠纪的生产商CrownRock以来的首份业绩。
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该公司调整后利润为每股1.03美元,分析师的平均预期为每股77美分。
这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受益于科罗拉多州石油产量的增加和原油价格的上涨。其全球实际原油价格为每桶79.89美元,同比上涨5%。
季度产量增加到126万桶油当量/日,高于分析师估计的124桶油当量/日。美国二叠纪盆地和墨西哥湾的产量均处于该公司指引区间的高端。
不过,由于价格下跌,其化工部门第二季度的税前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2%,至2.96亿美元。
展望未来,西方石油将其今年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目标从约125万桶油当量/日上调至每天约131.5万桶油当量/日,以计入CrownRock的资产。第三季度产量预计将增加约14万桶油当量/日,至139万桶油当量/日。
财报公布后,该股盘后上涨约1%。
收购CrownRock巩固了西方石油在二叠纪盆地的地位。然而,这笔交易也将西方石油的长期债务提高到了约280亿美元,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额,尤其是对于一家在2019年以高昂的代价收购Anadarko后花了数年时间清理资产负债表的公司来说。
西方石油重申其在2026年之前将利用收购产生的现金和至多60亿美元的资产出售来偿还债务的计划。该公司预计今年将出售9.7亿美元的资产,并重申了到2025年8月偿还45亿美元短期债务的计划。
西方石油还将2024年的资本支出指引增加了4亿美元,达到69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超微电脑(SMCI)首席执行官Charles Liang在最新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他对英伟达(NVDA)Blackwell GPU的销量增长持谨慎态度,预计在2025年3月季度之前不会出现显著增长。尽管超微电脑可能在12月季度见到Blackwell GPU的初步销量,但Liang坚信真正的销量高峰将在2025年3月季度到来。
这一预期销量的延迟直接影响了超微电脑对2025财年收入的预测,Liang预计该财年收入将在260亿至300亿美元之间,低于市场预期。此前,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5月曾表示,预计Blackwell设备将在年底前大量上市。
然而,包括Meta Platforms(META)、谷歌(GOOGL)和微软(MSFT)在内的英伟达主要客户均暗示Blackwell的发布可能会推迟。由于在制造过程中遭遇了设计问题,英伟达不得不与芯片制造商台积电(TSM)重新进行试生产,导致客户需等到2025年第一季度才能收到大量出货。
尽管面临这一挑战,Liang对Blackwell GPU的前景保持乐观。他表示,一旦Blackwell GPU上市,超微电脑已做好准备,拥有为Blackwell优化的系统和机架规模设计。
市场对超微电脑的财报反应强烈,公司股价在周三下跌了20%。与此同时,英伟达股价在当天也下跌了5%,该公司过去一个月累计下跌约18%,而年初至今股价已实现翻倍增长。
超微电脑2024财年第四季度的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和利润均未达到分析师预期。第四季度销售额为53.1亿美元,同比增长143.6%,但略低于市场预期的53.2亿美元。净利润为3.5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94亿美元有显著增长;调整后每股收益为6.25美元,低于公司先前的预测和分析师平均预期的8.25美元。
尽管面临Blackwell GPU销量增长的不确定性,超微电脑和英伟达都在积极准备迎接市场变化,以期在竞争激烈的科技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创智环球(CGTH)赴美上市明显遇冷。
在2023年7月19日首次向SEC递交公开版的招股说明书(F-1文件)以来,一年时间内创智环球已对招股书进行了13次更新,其中融资规模的不断缩水或透露出其并不受资本欢迎。
在刚开始的F-1文件中,创智环球表示将以4-5美元的价格发行400万股普通股,至多募集资金2000万美元。此后,其将发行股份数量下调至200万股,至多募集资金1000万美元。而在近几次更新的招股书中,创智环球再度下调股份发行数量至125万股,至多募集资金625万美元,较最初始时欲募集资金缩水近7成。
与募资规模持续下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创智环球的控股股东将转售300万股普通股,这是明显的套现行为。显然,在IPO明显遇冷之后,创智环球的控股股东已急于套现。
纵观过往上市前便披露转售股份的中概新股,上市后的表现也都不如人意,这是否意味着创智环球上市后股价或将低迷?结合公司的基本面来看,或许便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答案。
2023财年上演“增收不增利”窘境
成立于2016年的创智环球是一家来自香港的电子产品回收商,经过数年的积累,公司已形成了三大业务板块,分别是二手消费电子设备的批发、二手消费电子设备的零售以及设备租赁。
其中,二手消费电子设备的批发指的是创智环球从美国、日本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供应商处采购和回收消费电子设备(目前主要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再将上述设备批发予东南亚和其他地区的客户。
二手消费电子设备的零售指的是创智环球从供应商处采购受欢迎的二手电子产品后,将其在公司的网站上展示,客户可从网上查询并下单,这是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业务。设备租赁业务则是创智环球将可供出租的消费电子设备的相关信息发布在公司网站上,以供终端消费者租赁产品。
不过,批发业务仍是创智环球的核心业务,2023财年(截至9月30日止12个月)时,批发业务占创智环球总收入的比例高达99.8%,零售业务收入占比仅0.2%,设备租赁业务则刚产生收入。显然,零售业务以及设备租赁业务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
从产品类别上看,创智环球的批发业务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智能手机,2023财年时来自智能手机的收入占比为81.8%,其次是笔记本电脑及其他占比10.9%,平板电脑占比7.3%。收入来自于智能手机的占比较2022年时显著提升,2022年时为45.5%。
从业绩来看,创智环球的表现并不乐观。虽然在2023财年中,来自智能手机的收入大幅飙涨224.11%至4110.46万美元以及来自笔记本电脑和其他的收入增长10.99%至552.56万美元从而共同带动公司总收入增长80.5%至5027.89万美元,但成本并未得到有效控制,这使2023财年的毛利率降至了9.88%,较2022财年时的15.97%下滑超6个百分点,从而影响了毛利仅增长11.7%至496.95万美元。
再加上一般和行政费用大幅飙升209.9%,进一步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因此创智科技2023财年的净利润下滑7.4%至315.53万美元,净利率降至6.28%,而2022财年时为12.23%,近乎腰斩。
进入2024财年上半年(截至3月31日止6个月),为改变2023财年时“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创智科技战略性的选择了利润较高的订单,这使得来自智能手机的收入出现了明显下滑,从而拖累公司总收入下降26.3%至2053.35万美元。
创智科技的战略性选择果然取得了成效,2024年上半年时的毛利率升至13.08%,提升超4个百分点,带动毛利增长0.2%。但由于一般和行政费用大增91.4%,导致公司期内的净利润下滑20.5%至152.99万美元。不过,期内净利率小幅提升至7.45%,而同期为6.9%。
显然,产品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成为了影响创智环球业绩表现的两大关键因素,2024财年上半年创智环球虽然通过战略性放弃低毛利订单实现了盈利能力的提升,但运营效率的低下仍使得公司净利润持续下滑。而这背后,或许透露出了创智环球需面临的诸多潜在挑战。
供应商、客户高度集中且严重依赖单一品牌
就市场竞争而言,香港的二手消费电子回收市场是一个竞争极为剧烈的市场,且十分分散,约有1000家批发商从事二手消费电子设备的采购、分级、翻新和转售。在如此多的竞争对手下,批发商的竞争优势在于规模和运营效率。规模优势能让批发商拥有更低的成本,运营效率则是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能否从竞争剧烈的市场中“杀出”,未来还需看创智科技在这两个维度上竞争力的塑造程度。
同时,对供应商以及客户的过于依赖亦是创智环球面临的一大潜在风险。据招股书显示,2022、2023财年以及2024财年上半年,创智环球来自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量占比分别为81.2%、80.1%、88.2%,过于依赖少数供应商,这能让公司的产品收购成本更具优势,但相应的,也会使得公司产品采购潜在风险升高,若某一供应商经营出现问题,创智环球也将被影响。
而在客户方面,2022、2023财年以及2024财年上半年,创智环球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5.6%、41.8%、92.9%。2023财年时对前五大客户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但至2024财年上半年,依赖程度明显上升,其中最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占比便高达45.9%,客户集中度风险提升。
此外,创智环球的业务过于依赖苹果的产品。2024财年,包括iPhone、iPad、MacBook、Apple Watch等在内的苹果产品为创智环球贡献了99.8%的收入,过于单一的品牌,会使得相关品牌的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变动时对批发商的经营造成较大冲击。如果 Apple 的生产或供应链出现中断,或出现重大产品质量问题,创智环球的业务和经营业绩将受到不利影响。
好的一方面是,香港二手回收市场仍在稳步发展。据Frost & Sullivan报告,香港回收消费设备的批发价值从2017年的218亿港元(约27.8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343亿港元(约43.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0%。受益于市场增长受到经济扩张、消费者对低成本商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消费者对回收消费电子设备接受度提高的推动,Frost & Sullivan预计,到2026年,香港二手电子设备的批发价值将达到559亿港元,2022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2%。
毫无疑问,创智环球未来的发展将受益于香港二手回收市场的成长,但其能否在规模及运营效率方面塑造优势仍有带进一步观察,且公司虽发展了零售业务及租赁业务,但目前效果甚微,其未来需向市场证明其在打造新增长曲线方面的潜力,才能在打开公司成长空间的同时提升估值。显然,创智环球若想获得资本的青睐,还需拿出更多实力来证明。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近日,嘉银科技(JFIN)发布2023年度环境、社会和管治(ESG)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嘉银科技坚持可持续发展,将ESG理念融入企业战略和经营管理中,在科技赋能、助力小微、员工关怀、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等领域积极实践,取得丰硕成果,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
科技赋能,助力普惠金融
嘉银科技坚持科技创新战略,不断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业务智慧运营中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助力行业数字升级。嘉银科技推出系列自研科技产品,赋能智慧营销、智能客服、智能风控、智能运营和安全防御等多个业务场景。其中,“女娲”智能坐席辅助系统利用语音转文本、自然语言处理和大模型等技术,为不同业务线的坐席人员提供实时风险提醒、沟通技巧提示、产品知识推荐和会话自动小结等数智化服务,提高坐席效率和客户满意度,AI智能辅助客服作业率达100%。
在科技+数据双轮驱动下,嘉银科技助力金融机构链接更多用户群体,推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嘉银科技累计服务借款人数超1450万人,2023年新增服务借款人数约190万人。依托强大的智能风控和AI技术,嘉银科技不断提升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和精准度,增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推出多项支持小微企业纾困发展的举措,帮助小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嘉银科技累计服务小微企业主超50万户,累计小微促成交易金额约200亿元人民币。
绿色环保,坚持低碳运营
嘉银科技积极响应国家”30·60“双碳战略,始终秉持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通过一系列绿色办公及节能减碳举措,构建低碳运营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嘉银科技积极践行绿色办公,引导员工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和无纸化办公。通过垃圾分类,纸箱回收利用,文具减塑改革,旧家具再利用和水资源管理等措施,实现环保节能。2023年,嘉银科技用水密度0.28吨/百万人民币营收,同比持平;用纸密度0.07吨/亿元人民币营收,同比下降22.2%。
在能源管理方面,嘉银科技重点聚焦绿色出行和办公室节能减排。公司持续优化差旅配套系统和远程会议系统,提倡使用新能源车辆,鼓励员工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并通过升级节能灯具、午间熄灯等措施降低能耗。报告显示,2023年能耗密度0.10兆瓦时/百万人民币营收,同比下降33.3%;温室气体排放密度0.09吨二氧化碳/百万人民币营收,同比持平。
公益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嘉银科技自成立以来,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在聚焦主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输出人文关怀,在公益助学、青少年心理健康关怀、志愿者服务等领域持续投入,以实际行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传递“给梦想可能”的公益精神。
嘉银科技持续关注偏远地区儿童教育,通过捐电脑、建图书室帮助13个省、20所乡村学校改善基础设施和教学水平。2023年,嘉银科技奔赴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川西藏区和地震灾后重建的雅安,为2所小学及5所附属幼儿园捐赠图书室、文体用品等,助力当地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2023年,嘉银科技青少年心理健康关怀项目“心灵微笑”全面发力,联合7个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开展全市县师生心理健康培训17场,覆盖学校近1000所,协同家、校、社、医各方力量共筑青少年心理健康防线。
2023年,嘉银科技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引领广大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为员工践行公益搭建平台。报告期内,嘉银志愿者近100人,累计开展志愿活动9次,服务总时长达1000多小时。此外,嘉银科技还分别于6月和9月开展2次无偿献血活动,成功献血128人,累计献血量29800毫升。
“科技、绿色、责任”作为三个关键词始终贯穿于嘉银科技的ESG实践中。未来,嘉银科技仍将坚持ESG理念,在创造价值的同时,进一步落实绿色低碳运营,以实际行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同时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加优质卓越的服务,全力推动社会迈向可持续发展新高地。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财经获悉,迪士尼(DIS)公布了喜忧参半的第三财季业绩。数据显示,流媒体业务首次实现盈利抵消了其著名主题公园业务疲软的影响。Q3收入同比增长3.7%,至232亿美元,超过了231亿美元的预期。剔除部分项目后,该公司每股收益升至1.39美元,超过了1.19美元的分析师平均预期。该公司将今年的调整后每股收益增长预期从早先的25%上调至30%。
该公司的总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9%,至42.25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38.4亿美元,主要得益于迪士尼娱乐部门,尤其是流媒体业务的积极业绩。迪士尼合并后的流媒体业务,包括Disney+、Hulu和ESPN+,首次实现盈利,比公司预期的提前了一个季度。
主题公园业务疲软
受到成本上升和需求不温不火打击的迪士尼美国主题公园,销售额和利润均低于华尔街的预期。其次,该公司表示,由于奥运会,巴黎迪士尼乐园的夏季游客减少。Q3整体体验部门的收入增长2%,至83.86亿美元。但该部门运营利润同比下降3%至22.22亿美元。
该公司周三表示,游客量的增长压力将持续“未来几个季度”,此前该公司曾预测2024财年的最后几个月将出现反弹。迪士尼目前预计,第四财季利润将出现个位数的下降。该公司对此的回应是“积极监控游客量和客人支出,并积极管理我们的成本基础”。
今年7月,竞争对手康卡斯特公司(CMCSA)公布的季度收入低于分析师预期,部分原因是其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业务放缓。迪士尼和康卡斯特主题公园从新冠疫情中强劲反弹,但两家公司的高管都表示,需求在最初的激增后开始正常化。
这延续了上一季度的情况,当时加州迪士尼乐园度假区面临利润下降的压力,高管们也提到了类似的原因。迪士尼的主题公园一直是主要的利润来源,该公司已承诺在未来十年内在其主题公园上投入约600亿美元。
流媒体合并业务首次盈利
主题公园业务的疲软结果抵消了超出预期的流媒体业绩的影响。Q3娱乐部门的收入增长了4%,达到105.8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Disney Core+的价格上涨和客户增长带来的订阅收入增长。
该公司报告称,由于皮克斯动画公司6月份上映的《头脑特工队2》,其电影工作室获得了2.54亿美元的利润,结束了连续的亏损。《头脑特工队2》此前成为自2023年的《芭比》以来首部票房突破10亿美元的电影。迪士尼表示,这部备受期待的续集仅用了19天就取得了这一成绩,是动画电影中最快的。
迪士尼还报告称,流媒体业务实现了4700万美元的利润,这是自2019年旗舰Disney+流媒体服务推出以来的首次盈利,包括Hulu和ESPN+。与其他流媒体公司一样,迪士尼一直在努力使其流媒体业务盈利。去年同期,Disney+、ESPN +和Hulu录得5.12亿美元的亏损。上个季度,Disney+和Hulu都实现了盈利,情况开始好转,但ESPN+的亏损阻止了迪士尼的整体流媒体业务实现盈利。
这一结果标志着迪士尼媒体娱乐部门的整体胜利,近年来,由于电影部门的失误和数十亿美元的流媒体亏损,该部门一直停滞不前。首席执行官鲍勃·伊格尔于2022年重返迪士尼,他将修复公司的电影业务和实现流媒体业务的盈利作为他第二任期的两个关键优先事项。
Disney+核心用户(不包括印度和该地区其他国家的Disney+ Hotstar用户)增长了1%,达到1.183亿;而该公司早些时候曾表示,在第三财季不会增加新用户。其中,Disney+在美国和加拿大的用户数量增加了近100万,总数达到5480万。Hulu的总用户也从上季度的5020万增长到5110万。展望未来,迪士尼预计第四季度Disney Core+用户将适度增长。
尽管其用户增长保持相对平稳,但迪士尼仍在寻找从现有用户基础上赚更多钱的方法。在过去的几年里,迪士尼一直在提高其流媒体服务的价格,Disney+和Hulu在去年和2022年几乎同时涨价。
为了保持流媒体的盈利,迪士尼继续提高其在线视频服务的价格,周二宣布Disney+的订阅费将上涨25%。迪士尼还正不断推动顾客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捆绑套餐。迪士尼还计划通过新增内容来吸引和保留订阅用户,包括ABC News Live和专为学龄前儿童设计的内容播放列表,这些新内容将从9月4日起向所有订阅用户开放。公司还计划为高级订阅用户推出另外四个精选播放列表。迪士尼还计划打击密码共享。
此外,ESPN的美国国内和国际业务收入(不包括Star India的收入)增长了5%,这主要是由于美国国内广告收入大幅增长了17%,以及订阅收入的增长。最近几个季度,广告市场已经开始反弹,尤其是数字和流媒体广告。ESPN的营业利润增长了4%,达到10.9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