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微软确认:将于-5-月-25-日至-27-日举行-Build-2021-在线开发者大会

作者  |  2021-04-0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微软确认:将于 5 月 25 日至 27 日举行 Build 2021 在线开发者大会

上月中旬,微软观察者 WalkingCat 的泄露视频展示了即将到来的活动日期,透露了微软开发者大会 Build 2021 的日期为 5 月 25 日 - 27 日。

微软发言人今日已经向媒体证实了这一日期,并称 “更多信息敬请关注”。

去年微软 Build 2020 开发者大会首次改为完全线上举办,宣布了微软医疗云、Teams、机器学习工具包、AI 模型训练超级计算机、Project Reunion 平台等众多内容。

大家觉得今年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内容以及更新呢?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因违反《俄罗斯联邦行政违法法典》-推特被罚款76.5万元

作者  |  2021-04-0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因违反《俄罗斯联邦行政违法法典》,推特被罚款76.5万元

俄罗斯与社交媒体平台推特的紧张关系再次升级。当地时间4月2日,俄罗斯一家法院对推特开出了罚单,称其违反了《俄罗斯联邦行政违法法典》。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优步拒载盲人被判赔110万美元

作者  |  2021-04-0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快讯|优步拒载盲人被判赔110万美元

优步因拒载失明人士被判赔110万美元。报道称,对当事人的赔偿为32.4万美元,80万美元是律师费和诉讼费。来自美国旧金山的丽莎·欧文与其导盲犬在2016年至2018年间被优步司机拒载或辱骂14次。她还曾因被拒载,导致上班迟到被辞退。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不降价才是割用户韭菜”!特斯拉副总裁回应降价质疑

作者  |  2021-04-0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不降价才是割用户韭菜”!特斯拉副总裁回应降价质疑

摘要

【“不降价才是割用户韭菜”!特斯拉副总裁回应降价质疑】对于关注车市的人而言,“特斯拉再降价”是一条反复出现的新闻。4月2日,陶琳再次对外回应“特斯拉不降价才是割用户韭菜”一事,称特斯拉定价体系非常简洁,终端价格也公开透明。陶琳表示“技术的进步就是不断的提高效率,然后让大家用更合理的价格去享受到一个更优质的产品。假如说它可以用一个更优质的价格去享受这个产品,而我们不做,其实对后面的消费者来讲,我觉得就是割他们的韭菜了,或者说另外一种不负责任。”(美股投资网)

“特斯拉再降价”是一条反复出现的新闻,也是大量车主吐槽特斯拉“割韭菜”的原因。

今年3月,特斯拉(TSLA)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谈到特斯拉降价时表示,“特斯拉不降价才是割用户韭菜”,引发网友热议。4月2日上午,陶琳再次谈到上述言论,技术的进步就是不断的提高效率,然后让大家用更合理的价格去享受到一个更优质的产品。

美股投资网注意到,此前蔚来(NIO)创始人李斌也曾谈到降价问题,称蔚来在定价策略和市场定位上与特斯拉不同,不会跟随降价。

特斯拉频繁降价、蔚来不降

谁才是“割韭菜”?

对于关注车市的人而言,“特斯拉再降价”是一条反复出现的新闻。

美股投资网梳理,仅在2020年,特斯拉就先后5次下调销售价格。2020年国庆假期首日,特斯拉中国宣布Model 3入门车型降至24.99万元。至此,该款车型在一年的时间内累计降价已超过10万元,这使得部分特斯拉车主直呼被“割韭菜”。

今年3月,陶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特斯拉降价问题。陶琳表示,降价是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所致,“不降价才是割用户韭菜”。

陶琳对降价问题的回复引发热议,也让网友不得不想起称“不会降价”的蔚来汽车。

2020年1月特斯拉Model Y正式开售后,李斌还曾高调回应,称蔚来在定价策略和市场定位上与特斯拉不同,不会跟随降价。

李斌表示:“他们(特斯拉)是按照成本定价,所以只要成本下来了就降价,而我们是在第一天就已经预测了将来成本可能下降的空间去做的定价,因此我们接受一开始前两年的负毛利,等到达到一定的销量之后毛利才会出来,而特斯拉从一开始到现在都保证百分之二十几的毛利率。”

李斌认为,特斯拉想做的是新能源车的大众,以低价打开市场,冲击销量,而蔚来想做的是BBA高端市场。

4月2日,陶琳再次对外回应“特斯拉不降价才是割用户韭菜”一事,称特斯拉定价体系非常简洁,终端价格也公开透明。

“技术的进步就是不断的提高效率,然后让大家用更合理的价格去享受到一个更优质的产品。假如说它可以用一个更优质的价格去享受这个产品,而我们不做,其实对后面的消费者来讲,我觉得就是割他们的韭菜了,或者说另外一种不负责任。”陶琳表示。

陶琳微博截图

降价或不降价?保护以前的消费者还是后来的消费者?成本定价还是预测定价?中端市场还是高端市场?特斯拉和蔚来,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美股投资网了解到,截至4月1日,蔚来汽车2021年1月-3月交付20060辆汽车,同比增长423%。目前,特斯拉还没有公布其一季度准确的销量数字,但据相关媒体报道,华尔街普遍预期特斯拉将在该季度交付17.3万辆汽车。

单踏板模式

是简便操作还是增加隐患?

今年1月4日,在临沂泰盛广场地下停车场的一辆特斯拉突然失控,冲向厕所,撞坏洗手台,据司机描述失控原因是由于踩不动刹车所致。

随后,特斯拉实控等安全问题备受质疑。

网友评论

陶琳回应,从其复现的情况来看,很多非特斯拉汽车在当时的情境之下“都会冲进卫生间”。“该事件原因是地面大量积水,当时时速差不多在20公里以上,停车场的环氧地面有大量水的情况之下,急踩刹车就是会发生抱死。这不是车失控,是地太滑。”陶琳说。

值得注意的是,陶琳特别提到了车主误操作,“车上的很多数据都显示,你到底是踩的刹车,还是电门。”

而刹车和电门的“误操作”,要谈到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

美股投资网了解到,特斯拉采用的单踏板模式,是指驾驶员只需操控一个踏板便可实现加减速,下踏加速,松开减速,完成起步、滑行、刹停等操作,但遇到紧急情况时,驾驶者仍然需要刹车踏板来减速。而动能回收,就是将本应摩擦损失的热能收集起来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组再利用。

单踏板和动能回收都不是特斯拉独创,但特斯拉是有力的推广者。

在一定程度上,单踏板确实可以简便驾驶员操作,但也有反对者认为这种模式改变了燃油车的驾驶习惯,会增加安全隐患。

“你一直在用单脚驾驶,比如现在你只把油门抬起了一半,但是遇到了紧急情况,可能一慌,就把油门当刹车一脚踩到底了。知名汽车博主@陈震同学表示,操作习惯上的改变可能会增加安全隐患,高动能回收模式带来的强拖拽力也容易造成乘客的晕车。”我认为,单踏板驾驶是有问题的。

此外,特斯拉的动能回收也受到质疑。美股投资网采访得知,有车主认为动能回收在冬季减弱的比较厉害,反应不够灵敏,“我都不敢开太快了,松油门之后没有刹车的感觉,好长一段时间不踩油门都能保持之前的速度继续跑。”

延伸阅读:

特斯拉:第一季度生产18万辆汽车 Model Y在中国受到热烈欢迎 正迅速加大产量

2月全球电动车销量:特斯拉夺回销冠

特斯拉即将公布Q1交付量分析师平均预计交付16.2万辆汽车

Model Y涨价8000 Model 3团购8.5折 特斯拉在打什么算盘?

特斯拉涨价 涨了个寂寞?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被指控操纵图书价格-亚马逊再陷诉讼

作者  |  2021-04-0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快讯|被指控操纵图书价格,亚马逊再陷诉讼

据财富中文网消息,亚马逊(Amazon)正因为其在图书市场上的影响力而面临法律诉讼。

3月25日,在纽约联邦法院提起的一项集体诉讼指控这家网络零售巨头串谋操纵图书价格。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哈根斯·伯曼律师事务所(Hagens Berman)指控,亚马逊与五大出版商签订了合同,不准这五大出版商给其他零售商提供的图书售价低于给亚马逊的价格。

诉状指出:“在图书发行协议中,亚马逊和五大出版商通过高度限制性的最惠国条款(MFN)来限制图书销售竞争。这些反竞争条款确保,无论在图书售价还是图书供应方面,任何竞争对手都无法有别于亚马逊,也无法与亚马逊竞争。”

诉状还指出:“这将增加五大出版商的图书发行量,因此符合它们自身的经济利益,让亚马逊的竞争对手能够以更低批发价或提前独家发行的方式获得市场份额。但亚马逊与出版商签署的合同几乎涵盖了亚马逊的竞争对手为了有别于亚马逊而可能试图利用的所有潜在渠道。”

《财富》杂志要求亚马逊就这起诉讼给予置评,但亚马逊未并作出回应。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花旗:将PulmonxCorp(LUNG)目标价升31%至60美元-评级“买入”

作者  |  2021-04-0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花旗:将PulmonxCorp(LUNG)目标价升31%至60美元 评级“买入”

摘要

【花旗:将PulmonxCorp(LUNG)目标价升31%至60美元 评级“买入”】花旗分析师Joanne Wuensch将PulmonxCorp(LUNG)目标价升31%至60美元,评级“买入”。分析师指出,公司通过Zephyr瓣膜系统彻底改变了肺气肿的治疗方法,该设备已在20000多名患者中使用。(美股投资网)

花旗分析师Joanne Wuensch将PulmonxCorp(LUNG)目标价升31%至60美元,评级“买入”。分析师指出,公司通过Zephyr瓣膜系统彻底改变了肺气肿的治疗方法,该设备已在20000多名患者中使用。

Wuensch补充称:“简单地说,它的设计目的是令更多患者拥有手术资格,且该设备是通过微创手术植入体内,是完全可以被摘除的。”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福特多家北美工厂将暂时停产

作者  |  2021-04-0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福特多家北美工厂将暂时停产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3月31日,福特汽车公司宣布,因全球半导体短缺持续影响北美汽车制造商的汽车生产,将在几家美国工厂安排更多停工时间,包括其两家主要卡车工厂。

福特公司表示,4月将密歇根州迪尔伯恩的卡车工厂停工两周,堪萨斯城组装厂的卡车部门下周一起也将停工一周。该公司还打算在北美其他几家工厂暂时停工并取消原定的加班计划,理由是芯片供应紧张。福特公司2月份表示,由于全球芯片短缺,计划减少F150皮卡的产量。F150皮卡是美国最畅销的汽车,也是福特的“摇钱树”。

福特公司此前表示,预计芯片短缺将使其2021年利润减少10亿至25亿美元。该公司没有发布任何新的业绩指引,但表示将在4月28日公布第一季度业绩时,“提供半导体短缺对财务影响的最新情况”。咨询公司艾睿铂估计,芯片短缺将使今年全球汽车行业的营收减少606亿美元。

福特公司此前发布2020年财报,显示2020年公司实现收入1271亿美元,亏损13亿美元。福特北美地区2020年第四季度税前收益同比增长53%,为11亿美元;欧洲地区实现税前收益4.14亿美元,税前利润率5.8%;南美洲地区则连续第五个季度减少亏损。

进入3月份以来,已有近10家车企先后多次发布调产或工厂停产计划,涉及工厂几十座。据AutoForecast Solutions最新统计,截至目前,芯片短缺已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115.7万辆。预计2021年全球汽车市场将因此减产超200万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特斯拉:第一季度生产18万辆汽车-Model-Y在中国受到热烈欢迎-正迅速加大产量

作者  |  2021-04-0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特斯拉:第一季度生产18万辆汽车

摘要

【特斯拉:第一季度生产18万辆汽车 Model Y在中国受到热烈欢迎 正迅速加大产量】特斯拉:第一季度,我们生产了18万辆汽车,交付了近18.5万辆汽车。特斯拉表示,新款Model S和Model X正处于增产的初期阶段,Model Y在中国受到热烈欢迎,正迅速加大产量以实现满负荷生产。(美股投资网)

特斯拉:第一季度,我们生产了18万辆汽车,交付了近18.5万辆汽车。

特斯拉表示,新款Model S和Model X正处于增产的初期阶段,Model Y在中国受到热烈欢迎,正迅速加大产量以实现满负荷生产。

相关报道:

2月全球电动车销量:特斯拉夺回销冠

继1月份的良好开端后,2月份,全球电动车销量同比暴增136%至269,743 辆,连续五个月翻番。其中,纯电动车销量同比暴涨139%,至约17.3万辆。一般来说,2月份汽车销量通常比较低迷,但今年2月的良好表现使得EV Sales网站预计,今年剩余月份的全球电动车销量都将超过30万辆,而全年全球电动车销量或将达450万辆,甚至可能达500万辆。

从市场份额上来看,随着整体汽车市场的销量仍呈下滑状态,今年前两月,电动车占据全球汽车市场4.6%的份额,已经超越了去年全年的4%。EV Sales预测,全球电动车市场份额在今年余下时间将继续增长。

全球Top 20电动车型:福特Mustang Mach-E或成搅局者

继1月份销冠地位被五菱宏光MINIEV短暂夺走之后,今年2月份,特斯拉Model 3凭借28,014 辆的月度销量重新回到榜首位置。不过,当月冉冉升起的新星还要属其兄弟车型Model Y,该款车2月售出13,971 辆,排名第三。2月份最畅销的五款车型中,其他三款车型都来自中国,分别是五菱宏光MINIEV、比亚迪汉 EV和长城欧拉黑猫,这三款车当月分别售出20,167 辆、4,100 辆和4,565 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福特野马Mach-E 的2月销量排名第六,在上市的第一个月就交付了4,023辆车,与第五名之间的差距仅有77辆,迅速成为传统汽车制造商旗下最畅销的电动车型。当月在美国,特斯拉的市场份额从去年的81%降至69%,而特斯拉损失的市场份额基本都被Mach-E夺走了。因此,该款车今年很可能成为电动车市场的搅局者。预计下个月,该款车的累计销量就将跻身TOP20榜单。

就插电式混动车型来说,上个月,全球最畅销的插混车型为沃尔沃XC60 PHEV,共售出3,904辆,第二名依然来自沃尔沃汽车,为XC40 PHEV,共售出3,768辆。全球最畅销的四款插混车型中,沃尔沃占了两款。

就今年前两个月的累计销量来看,特斯拉Model 3依然排在第二位,但其与冠军五菱宏光MINIEV之间的差距从1月份的1.5万辆缩小至8千辆。由于特斯拉通常会在季度末达到交付高峰期,预计到3月份Model 3车型累计销量将超越五菱宏光MINIEV。

特斯拉Model Y稳居第三名,累计售出23,568辆,进一步加大了与第四名比亚迪汉EV(13,398辆)之间的差距。榜单的前6名与1月份相比没有变化,但Volvo XC60 PHEV超越理想One和宝马530e/Le,取代奇瑞eQ排在了第七名。沃尔沃XC40 PHEV的名次也从第15名上升到第11名。

纯电动车型的排名方面也有所变化,有几款畅销车型开始从1月份的糟糕表现中恢复过来,比如日产聆风的排名上升了4名,来到第10位;奥迪e-Tron上升了3个名次,排在第13位;而大众ID.3和现代Kona EV重新跻身TOP20榜单,分列第15位和第17位。

不过,随着更多新款电动车型的加入,很多此前畅销车型的排名远不如前,例如雷诺Zoe,去年排名第3,今年只排在第12位;现代Kona EV去年排名第5,现在只排在第17位;大众ID.3或将在今年恢复到或超越去年的水平,但雷诺Zoe和现代Kona EV或很难再现往日辉煌。

另一个亮点要属长安新奔奔,该款车2月售出创纪录的3,304辆,使它以第18名的成绩上榜,成为上榜的第7款中国车型。TOP20榜单之外值得一提的车型有标致208 EV,当前该款车排在第21位,与第20名之间的差距只有约300辆,预计很快将重新跻身榜单。

就细分市场来看,五菱宏光MINIEV是最畅销的城市电动车(A级车);而雷诺Zoe是B级车领域最畅销的纯电动车;日产聆风超越大众ID.3(约800辆)成为最畅销的紧凑型电动车;中型车(D级车)领域依然由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领衔;在全尺寸车(E/F级)领域,比亚迪汉EV明显领先,销量几乎是第二名奥迪e-Tron的两倍,是排名第三的保时捷Taycan(4,265辆)的三倍。

全球Top 20电动车品牌:特斯拉夺回销冠

得益于2月销量的出色表现,特斯拉今年前两个月的累计销量达75,743辆,成功从上汽通用五菱手中夺回冠军;而上汽通用五菱前两月累计销量达59,922 辆。总的来看,前两大车企的合计销量占据了全球电动车市场近四分之一(23%)的份额。

宝马坐稳了销量第三的位置;而大众和沃尔沃都上升了两个名次,分列第5名和第6名;奥迪的名次也上升至第9名。在榜单后半段,雷诺上升了两个名次至第13位,但与去年同期的第7位相比仍下降了6位;现代攀升至第18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下降了7位。

丰田意外上升了3位来到第15位,其RAV4 PHEV车型为其销量做出了很大贡献。福特重新跻身榜单,当前排在第17位,这多亏了其2月份6,680辆的销量。随着野马Mach-e的产销量逐渐增加,预计福特的名次在接下来几个月将继续攀升。

在前二十名之外值得一提的有日产,该款车与第20名之间的差距仅有500辆;此外,处在上升态势中的长安也可能在未来几个月登上TOP20排行榜。

就市场份额而言,上汽集团(上汽+上汽通用五菱)依然领先,在全球电动车市场共占据14%的份额。特斯拉以13%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预计将在下个月超越上汽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制造商。大众集团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增加,从9%上升到11%。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三家汽车制造商今年会有一场激烈的竞争。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海通国际:首予英伟达(NVDA)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700美元

作者  |  2021-04-0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摘要

【快讯】海通国际:首予英伟达(NVDA)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700美元。(美股投资网)

海通国际:首予英伟达(NVDA)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700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扩产风起-谁是“缺货潮”最大受益者?台积电欲三年狂砸千亿美元

作者  |  2021-04-0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扩产风起,谁是“缺货潮”最大受益者?台积电欲三年狂砸千亿美元

4月1日,台积电发表声明称,计划未来三年投资1000亿美元,以增加芯片产能。在全球芯片“缺货潮”驱动下,台积电积极扩产。事实上,除了台积电,各大头部芯片厂商已经开始行动,投资建厂以在半导体上行周期攫取更高的市场份额。比如英特尔、SK海力士等。

招商银行研究院认为,MCU是汽车芯片主要缺货品种,而随着全球主要汽车芯片企业将越来越多制程的MCU产能代工给到台积电,导致台积电汽车MCU产能一家独大,出货量约占全球出货量的70%。由于汽车MCU制造产能过于集中,台积电成为整个汽车芯片制造的“瓶颈”。

对于台积电扩产计划,是否有助于缓解汽车芯片紧张现状,一位曾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抱怨芯片缺货、涨价的半导体业内人士表示:“有一定缓解,不过主要是高端芯片有所缓解,低端芯片相对还是紧张。因为高端芯片(对晶圆厂)出价高。”

一般而言,从扩产到投产仍需一两年时间。未来才能投产的产能是否能影响当下缺货现状?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面对现在(芯片)紧缺的市场,时间就是金钱。但(除了等待投产)目前也没有别的办法。”

从“缺货潮”到“扩产潮”

3月22日,SK海力士产业投资主席李丙德表示,公司在积极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将努力扩大战略性产品的比重以强化公司的技术领先地位。

3月24日,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在直播中表示,将投资200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设两座晶圆厂,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该新厂具有生产7纳米以上制程芯片的能力。

4月1日,网传台积电总裁魏哲家于3月31日向多家客户发送邮件,邮件显示:“我们(台积电)的团队意识到贵公司(客户)的供应困难和挑战,尽管在过去12个月里我们的生产力提高了,我们的晶圆厂(产能)利用率超过了100%,但我们仍然无法满足需求。台积电预计未来三年将投资1000亿美元,以提高产能。我们已经开始雇佣数千名新雇员,购置土地和设备,并开始在全球多个地点建造新设施。”另外,该信件中也表示2021年12月31日起暂停未来一年的晶圆价格下调。

对此,台积电于4月1日发布声明,承认了三年10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对其他内容未作说明。

该声明显示:“台积电正进入一个成长幅度更高的时期,我们预计未来几年5G和高效能运算(HPC)的产业大趋势将驱动半导体技术的强劲需求,此外,COVID-19的大流行也加速了各产业的数位化。未来因应市场需求,台积电预计在接下来三年投入1000亿美元增加产能,以支持领先技术的制造和研发。我们与客户保持紧密合作,得以持续支持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目的:压制三星?

根据Wind数据,台积电2020年营收476.60亿美元,同比增长25.10%;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184.30亿美元,同比增长56.02%。截至2020年12月31日,台积电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34.93亿美元。

1月14日,台积电公告称,公司2021年预估资本开支在250亿美元~280亿美元。消息一出,引发全行业热议。此前的2019年、2020年,台积电资本支出分别仅149亿美元、170亿美元。

此次台积电声明称,将三年投资1000亿美元,这意味着平均每年投入约为333亿美元。半导体基金经理陈启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台积电此次扩产计划一方面是为了安抚客户,更深层次原因是保持对三星代工部门的压制力。之前由于台积电产能不足,高通、英伟达等大客户已将部分芯片订单转投三星,这对台积电来说,是无法容忍的。目前,三星已成为台积电在3纳米先进制程领域唯一的竞争对手,并且三星近年来也一直在扩产。因此,站在台积电角度,必须保持对于三星产能和技术的压制力。”

对于能否缓解近期半导体行业缺货的问题,陈启表示:“远水解不了近渴,从扩产到投产,至少需要一年半,从投产再到产能爬坡恐怕也得半年,考虑到成熟制程技术不复杂,产能爬坡很快,整体看来,也需要一年半到两年时间才能投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