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大摩:预计戴尔(DELL)2025年人工智能服务器营收增长50%

作者  |  2025-03-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在过去两年里,戴尔(DELL)的人工智能服务器业务实现了迅猛发展,营收从0增长到了10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预计,在2025自然年,戴尔的这一业务营收至少还能再增长50%。这意味着这个相对较新的业务部门将占到公司总营收的15%。摩根士丹利对戴尔的评级为“增持”,目标股价为128美元。

由埃里克·伍德林牵头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团队在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戴尔的人工智能工厂不仅涵盖戴尔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产品,还包括英伟达(NVDA)的组件和软件。戴尔正借助这一框架来满足市场需求,并与包括CoreWeave(CRWV)和xAI在内的主要二级云服务提供商,以及2000多家企业客户达成人工智能业务合作。”

摩根士丹利在2025年英伟达GTC大会期间与戴尔高管举行投资者会议后指出,随着戴尔持续开拓二级云服务提供商市场,在未来数年,它都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关键地位。

投资者对戴尔人工智能服务器业务的毛利率处于个位数中间水平有所担忧。

伍德林表示“事实上,英伟达在人工智能系统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并且目前在附加值方面远超其他企业),获取了大部分利润,留给原始设计制造商、原始设备制造商等的利润空间就相对较少。虽然我们理解投资者不希望看到营收增长以牺牲毛利率为代价,但实际情况是,即便人工智能服务器系统的毛利率仅为传统服务器的三分之一,其创造的利润却是传统服务器的100多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埃森哲(ACN)成DOGE首家受创企业,联邦订单缩水预警惊动华尔街

作者  |  2025-03-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咨询公司埃森哲(ACN)表示,紧缩联邦支出的举措已开始对其收入造成压力,此后该公司股价于周四下跌。据了解,埃森哲是首批受到特朗普政府所谓的“政府效率部”冲击的美国企业巨头之一。该部门由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领导,旨在缩减联邦机构规模并整合办公空间。

埃森哲首席执行官在第二财季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该公司的联邦服务业务在最近的审查后失去了与美国政府的合同,随后该公司股价下跌 7.3%。

“联邦采购约占我们 2024 财年全球收入的 8%,占美洲收入的 16%。如你所知,新政府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更有效地管理联邦政府。在此过程中,许多新的采购行动已经放缓,这对我们的销售和收入产生了负面影响,”首席执行官朱莉·斯佩尔曼·斯威特 (Julie Spellman Sweet) 在周四与几位华尔街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表示。

斯威特表示,埃森哲的联邦服务部还受到了美国总务管理局指导方针的影响,该管理局要求所有联邦机构审查与美国政府签约的薪酬最高的 10 家咨询公司签订的合同,然后终止那些对相关机构不被视为关键任务的合同。

斯威特表示“虽然我们仍然相信,我们为联邦客户所做的工作至关重要,但随着政府优先事项的演变和这些评估的展开,我们预计不确定性仍将持续存在。”

斯威特补充道“我们看到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中本来就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现在这种不确定性又进一步加剧,这与 12 月份发布的 2025 财年第一季度收益报告有所不同。与此同时,我们相信我们行业的基本面仍然强劲。”

当前,投资者对美国政府支出放缓相关风险的担忧盖过了埃森哲周四开盘前发布的好于预期的季度收益和收入结果。根据 FactSet 的数据,该公司报告每股收益 2.82 美元,营收 166.6 亿美元,略高于每股收益 2.81 美元,营收 166.2 亿美元的预期。

埃森哲股价过去一个月下跌了 22.9%,今年迄今为止该股股价已下跌近 14.5%。周四,咨询公司博思艾伦咨询公司(BAH)的股票也下跌了 8.1%。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关税压力、消费者信心下降双重暴击!耐克(NKE)预警Q4销售额或现两位数跌幅

作者  |  2025-03-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耐克(NKE)周四警告称,由于这家运动鞋巨头的复苏计划所需时间超出预期,同时还需应对新关税和消费者信心下滑的挑战,预计本季度销售额将出现两位数百分比的降幅。

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中,首席财务官Matt Friend表示,耐克预计截至5月的财年第四季度销售额降幅将处于“15%左右区间”的低端。此外,由于加大力度清理过剩库存和不再受消费者青睐的过时款式,以及受美国对中国和墨西哥产品征收关税的影响,公司毛利率预计将下降4至5个百分点,且这一过程预计将持续到2026财年。

Friend表示“我们相信第四季度将反映出我们当前行动的最大影响,而营收和毛利率的逆风将从此开始缓和。我们还在应对多个外部因素,这些因素在当前运营环境中制造了不确定性,包括地缘政治动态、新关税、汇率波动和税收法规,以及这种不确定性和其他宏观因素对消费者信心的影响。”

这一业绩指引远逊于分析师的预期。根据LSEG的共识估计,华尔街此前预计本季度销售额将下降11.4%。

消息公布后,耐克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超过4%,今年以来累计跌幅超过5%。

尽管业绩指引不佳,耐克在第三财季的表现仍超出华尔街预期。

截至2月28日的三个月内,公司报告的净利润为7.94亿美元,合每股54美分,而上年同期为11.7亿美元,合每股77美分,市场预期为29美分。

销售额降至11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24亿美元下降约9%,市场预期为110.1亿美元。与其他零售商一样,耐克在去年12月的需求强劲,但在1月和2月出现了“两位数”的下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耐克业绩超预期主要还是基于财报公布前市场较低的预期。

该季度耐克的毛利率下降了3.3个百分点至41.5%,低于市场预期的41.8%。这主要是由于耐克为清理旧库存并推出新创新款式所付出的成本。公司在新闻稿中将毛利率下降归因于“更高的折扣、更高的库存报废准备金、更高的产品成本以及渠道组合的变化”。

与此同时,该公司销售额下降主要受其在中国市场的疲软表现。该季度,这一关键地区的销售额下降了17%至17.3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8.4亿美元。

晨星分析师David Swartz表示,尽管整体业绩超出华尔街预期,但“不能忽视”中国市场的低迷表现。

去年10月,长期担任耐克高管的Elliott Hill在退休后重返公司,接任首席执行官一职。在经历了销售额下滑和公司裁员的一年后,他正致力于扭转业务局面并恢复增长。他专注于赢回批发合作伙伴、重燃创新热情并吸引那些已转向新竞争对手的运动员,但这些努力尚未取得成果。

Hill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表示“首先,我要说我对我们在90天前承诺的关键行动所取得的进展感到自豪。虽然我们达到了设定的预期,但我们并不满足于整体结果。我们可以而且会做得更好。”

本季度,耐克直接渠道的销售额下降了12%至47亿美元。批发收入下降了7%至62亿美元。

此外,自Hill上任以来,该公司还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动态,这可能使其复苏更加困难。

自耐克上次公布财报以来的三个月里,特朗普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了20%的新关税,消费者信心下降,1月和2月的零售销售均低于预期。

根据1月发布的一份制造业信息披露,耐克合作的数百家供应商和制造商中,约24%位于中国。如果零售商不提高价格以抵消关税,也无法将成本完全转嫁给供应商,耐克的利润率预计将受到新关税的冲击。在周四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耐克没有说明是否会提高价格,以及新关税将具体如何影响利润率。

此外,当消费者信心不足并削减开支时,新衣服和鞋子等非必需品往往是他们首先削减的项目,转而购买必需品。过去几年,由于消费者减少了对衣服和鞋子的购买,整体运动鞋和服装市场一直疲软。但直到最近,实力强劲的公司仍然表现良好,并从较弱的竞争对手手中夺取市场份额。

然而,过去几周这一趋势开始转变,即使是最强大的公司也开始在公布第一季度业绩时对消费者支出疲软发出警告,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健康状况的质疑。

该季度,耐克最大的市场——北美地区的销售额下降了4%至48.6亿美元。尽管如此,该地区的营收仍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5.3亿美元。

外界普遍预计耐克将重新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并重置其业务,一些内部人士表示,公司的问题被夸大了。即便如此,关税和经济担忧可能意味着零售商的复苏可能需要比预期花费更长的时间,且难度更大。

耐克转型计划的关键在于其重新激发创新的能力,以及创造长期以来使其成为市场领导者的那种行业领先的鞋类和服装产品的能力。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Hill表示,公司新款飞马高端系列(Pegasus Premium)在北美的早期发售“几乎售罄”,并将在2025年秋季扩大销售规模。为日常跑步者打造的Vomero 18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耐克计划在4月中旬前将其发行量翻倍。

Hill表示“要达到足以取代我们过度依赖的少数经典系列产品的销量还需要时间,但我们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让消费者爱上耐克的新产品,而不是用一种经典产品取代另一种。”

耐克在夺回市场份额和扩大女性客户群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这是提升收入和服装销售的关键组成部分。上个月,公司宣布与金·卡戴珊的内衣品牌Skims合作,推出名为NikeSKIMS的新产品线,包括服装、鞋类和配饰。这一备受瞩目的合作预计将帮助耐克更好地打入女性市场,并使其能够更好地与Lululemon(LULU)、Alo Yoga和Vuori竞争,这些品牌目前比耐克更迎合女性消费者。

此外,耐克在超级碗期间推出了针对女性运动员的新广告活动,这是其几十年来首次在大型比赛中投放广告。该活动表明,吸引女性运动员并捕捉女性体育的热潮将成为Hill战略的核心要点。

如果耐克能够继续从新产品推出和合作中展现出积极的迹象,那么其他不利因素可能就会被视为无关紧要的干扰因素。

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师Poonam Goyal表示,这一表现表明“复苏正在开始显现”,但“公司在减少库存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Jefferies分析师Randal Konik也认为,业绩显示耐克“在两年复苏之旅中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他列举了新产品的积极信号、库存清理以及与批发商关系的重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中国粮投拟美股上市-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业务经营是否涉及外商投资限制或禁止领域等情况

作者  |  2025-03-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3月2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公示(2025年3月14日—2025年3月20日)》,证监会国际司共对18家企业出具补充材料要求。其中公示提到,要求中国粮投补充说明业务经营是否涉及外商投资限制或禁止领域等情况。资料显示,2024年10月2日,中国粮投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Rosey Sea Holdings Limited兴海控股有限公司,与SPAC公司(美国特殊目的收购公司)Iron Horse Acquisitions Corp.(IROH)签订合并协议,拟通过借壳SPAC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证监会请公司补充说明以下事项,请律师核查并出具明确的法律意见:

一、公司股权控制架构设立的合规性,包括但不限于搭建和返程投资涉及的各境内自然人、外商投资企业履行外汇管理、境外投资、外商投资等监管程序的具体情况,是否符合《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

二、公司合规运作情况(1)业务经营是否涉及外商投资限制或禁止领域,是否已取得必要的资质许可。(2)境内运营实体专利授权日均在成立日期之前的原因。(3)分销商基本情况、分销商模式的实际运营情况及合规性。(4)列表说明主要采购合同和销售合同等重大合同的具体情况,包括合同方、合同金额、履行情况等。

三、公司与IROH合并交易按照《关于非居民间接转让财产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的规定进行税务申报缴纳情况。

中国粮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集食品生物技术和健康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企业,产品倡导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旨在成为亚洲和国际领先的线上线下健康食品销售集团。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Siri开发陷入困境-苹果(AAPL)拟调整AI部门高层层扭转局面

作者  |  2025-03-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知情人士透露,苹果(AAPL)正在对高管层进行罕见地调整,旨在让数月来波折连连的人工智能业务重回正轨。

首席执行官库克对人工智能部门负责人约翰·詹南德雷亚的产品开发能力失去信心,因此让另一位高管,Vision Pro的创造者迈克·罗克韦尔来负责此事。知情人士透露,罗克韦尔将负责Siri语音助手。

罗克韦尔将向软件主管克雷格·费德里吉汇报工作,Siri将完全脱离詹南德雷亚的管辖范围,苹果势将在本周宣布人事变动。

此举凸显了苹果面临的困境,其人工智能技术严重落后于行业竞争对手,而且该公司几乎没有表现出迎头赶上的迹象。

罗克韦尔目前是苹果头显部门Vision Products Group副总裁。作为人事变动的一部分,他将离开该团队,将管理权移交给负责Vision Pro硬件工程的高管保罗·米德。

拯救 Siri 的需要尤为迫切。该公司一直在努力发布去年 6 月宣布的新功能,包括利用用户数据来满足查询的能力。尽管技术尚未准备就绪,但苹果为了销售 iPhone 16,在电视上宣传了几个月的增强功能。由于开发出现障碍,该公司本月初进一步推迟了这些功能的发布。

负责 Siri 开发的苹果经理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告诉他的团队,延迟发布“非常糟糕”,员工可能会感到愤怒和尴尬。这位高管罗比·沃克还表示,由于开发优先级的竞争,他不确定这些功能何时会真正推出。苹果已公开表示,这些功能将在“明年”的某个时候准备好。

今年以来,苹果股价已下跌 15%,这是科技股普遍下跌的一部分。周四,苹果股价在纽约下跌不到 1%,至 214.10 美元。

通过罗克韦尔,苹果押注了一位拥有丰富技术经验的高管。他已经展现出推出新产品和管理拥有数千人的工程组织的能力。罗克韦尔擅长解决问题,经常充当未来技术的宣传者。

罗克韦尔是 Vision Pro 的幕后策划者,这款产品被认为是一项技术奇迹,但并未取得商业成功。将这款头戴设备推向市场需要多项技术突破,其中一些突破利用了人工智能。现在,Vision Pro 部门正努力为该产品规划未来,而罗克韦尔现在正离开该部门。

过去十年,罗克韦尔是少数几位带领苹果公司从零到一打造出一款重要硬件设备的高管之一。这一过程是业内术语,指构思新产品并将其推向市场。2015 年,罗克韦尔加入了苹果公司的硬件工程团队,该公司于去年 2 月发布了Vision Pro。

詹南德雷亚的背景则有所不同。他曾是谷歌的明星,于 2018 年受聘负责苹果的人工智能工作。詹南德雷亚曾是 Alphabet 最资深的高管之一,负责管理搜索和人工智能部门。相比之下,罗克韦尔之前没有担任人工智能领导者的经验,在蓬勃发展的机器学习社区中也没有影响力。

苹果公司在内部越来越多地将 Vision Pro 和 VPG 计划称为“AI 产品”,为这一变革奠定了基础。罗克韦尔在硬件方面的经验也可以帮助该公司将 AI 更深入地嵌入其未来设备中。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Lyft(LYFT)无人驾驶服务最快今夏落地-以追赶全球自动驾驶浪潮

作者  |  2025-03-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Lyft公司(LYFT)表示,计划“最快今年夏天”在其平台上推出无人驾驶车辆,并预计随着自动驾驶服务的普及,人类驾驶员将逐渐转向车队管理等其他工作。

由于在提供自动驾驶服务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Lyft一直在花更多时间宣传其零工经济商业模式未来的愿景。通过竞争平台,无人驾驶网约车在美国一些关键市场已变得更加普遍。与竞争对手优步(UBER)一样,Lyft设想了一个混合的未来,人类驾驶员将补充自动驾驶车队,尤其是在需求高峰期。

Lyft负责驾驶员体验的执行副总裁Jeremy Bird周四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自动驾驶经济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如远程车辆支持、车队管理以及地图数据标注和验证。他还确认,无人驾驶服务最早可能于今年夏天开始。该公司此前承诺在2025年的某个时候推出。

Bird还表示,驾驶员最终拥有自动驾驶汽车的想法是公司战略的核心,随着这些汽车的成本下降,这将变得更加可行。这将使驾驶员能够运营小型车队,这与一些爱彼迎房东通过出租多处房产做生意的方式并无不同。马斯克也有类似的愿景,即特斯拉车主可以在个人不使用车辆时将其货币化。

“即使技术侵蚀了人类的工作,它也不会完全消除对人类的需求——尤其是当工人可以提供机器无法提供的价值时,”Bird写道。“人类是特色,而不是缺陷,我们将继续寻找方法来奖励那些在繁荣的混合网络中提供优质服务的人。”

Lyft和优步目前依赖数百万驾驶员来快速匹配乘客。但仅在美国和加拿大运营的Lyft更容易受到来自国内自动驾驶服务提供商(如Alphabet Inc.的Waymo)日益激烈的竞争。

Waymo去年开始在旧金山和洛杉矶等主要市场更广泛地提供无人驾驶服务,并从本月开始与优步独家合作,在奥斯汀提供这些服务。两家公司已达成类似协议,将于今年夏天在亚特兰大推出无人驾驶服务。

当Lyft推出其首批无人驾驶服务时,将通过现有合作伙伴关系进行,包括在亚特兰大与丰田汽车公司支持的初创公司May Mobility的合作。

自今年年初以来,Lyft股价已下跌9%,而优步股价迄今已上涨23%。

优步首席执行官Dara Khosrowshahi甚至预测,随着自动驾驶软件在未来15到20年内发展出更优越的驾驶技能,人类驾驶员最终将被取代。该公司已采取一些早期措施,帮助为其零工网络创造新的收入机会,包括试点一项类似Taskrabbit的服务,客户可以雇人完成各种家务。它还在招募编码员和语言专家,以推动其新的AI数据标注业务。

在博客文章中,Lyft的Bird没有预测驾驶员何时可能被取代,而是表示无人驾驶汽车将为驾驶员创造新的机会。这包括服务、维护和充电车辆所需的手动工作。Bird补充说,这些是“驾驶员非常适合的工作”。

该行业还需要客户服务人员来应对无人驾驶过程中的异常事件。Bird写道,在Lyft的车队管理部门Flexdrive中,30%的员工是Lyft的前任或现任驾驶员。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AI基建热潮如火如荼-存储需求井喷式扩张!-美光(MU)数据中心收入翻三倍

作者  |  2025-03-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美国最大规模的计算机存储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公司(MU)发布了强劲的业绩数据以及当前季度业绩展望,主要得益于在全球大型企业与各政府部门纷纷斥巨资布局AI的这股AI基建狂热浪潮中,与人工智能训练/推理系统密切相关的存储芯片需求仍然无比火爆,推动包括HBM存储系统与企业级SSD在内的美光数据中心业务营收猛增。此外,自2022年美联储加息周期以来需求持续疲软的智能手机与PC端存储芯片,在AI智能手机以及AIPC浪潮的驱动下需求显著复苏,有望带动持续萎靡的消费电子端存储芯片需求迈向复苏曲线。

该公司在周四公布的业绩展望中表示,截至5月底的2025财年第三财季总营收预计约为88亿美元附近(预计上下波动2亿美元),这一预期数字显著高于华尔街分析师们平均预期的85.5亿美元。剔除某些项目后,美光管理层预计调整后(Non-GAAP )的摊薄每股收益约为1.57美元附近(预计上下波动0.1美元),也高于分析师们平均预期的约1.48美元。

截至2月底的第二财季业绩方面,总部位于爱达荷州博伊西的美光科技表示,第二财季整体营收同比大幅增长38%至80.5亿美元,高于分析师们平均预测的79.1亿美元,其中与AI数据中心大规模建设密切相关的存储芯片业务营收实现翻三倍。剔除某些项目后,调整后(Non-GAAP) 的摊薄每股收益增长至1.56美元,远远强于上年同期的约0.42美元,超出1.43美元的分析师平均预期。

Non-GAAP准则下,美光第二财季的毛利润高达30.53亿美元,远高于上年同期的大约11.63亿美元,Non-GAAP净利润则大幅扩张至17.83亿美元,远高于上年同期的仅仅4.76亿美元。

截至周四美股收盘,美光股价今年以来已经上涨约22%,大幅跑赢标普500指数,意味着AI热潮之下的存储芯片乃全球投资者关注焦点,并且投资者们普遍看好2025年存储芯片需求,尤其是在英伟达AI GPU强劲增长带动之下GPU必搭载的HBM强劲需求——美光乃英伟达最核心HBM存储系统供应商之一,另一核心供应商为SK海力士。在财报发布后,得益于强劲的业绩与展望数据,在美股盘后交易中美光股价一度上涨超6%。

美光公布强劲财报前,华尔街投资机构普遍看涨该股走势。富国银行近期予以美光高达130美元目标价,并且重申“增持”评级;Cantor Fitzgerald、Stifel以及Baird均予以130美元目标价的未来12个月内目标股票价格,意味着美光股价潜在上行空间高达30%。花旗对于美光股价的曲线展望最为乐观,给出150美元目标股价。截至周四美股收盘,美光股价收于103美元。

AI基建驱动存储需求激增,HBM需求最为炸裂

美光管理层在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正看到用于开发迭代以及高效率运行包括所谓“AI智能体”在内人工智能应用软件的数据中心AI基础设施组件的无比强劲需求。此外,美光表示,其传统芯片市场——即智能手机和PC端存储芯片,自2022年以来长期表现较弱,但是在“AI+消费电子”的端侧AI热潮强劲推动下,已显现出非常明显的复苏迹象。

其中,在HBM存储系统强劲需求带动下,美光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可谓猛增,是上年同期的三倍。美光科技的首席执行官桑杰·梅赫罗特拉(Sanjay Mehrotra)在业绩声明中表示“数据中心业务的整体营收规模较上年同期翻了三倍。我们有望在2025财年实现创纪录的营收和比预期更加显著改善的盈利能力。”

美光的高带宽存储(即HBM)业务,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训练/推理系统的最关键组成部分。该公司表示,由于“执行力强劲且人工智能存储需求旺盛”,第二财季该项技术带来的营收突破了10亿美元大关。

一个弱项是该芯片公司的整体毛利率,即扣除生产成本后剩余的销售额百分比。财报数据显示,美光科技第二财季调整后的毛利率为37.9%,低于38.4%的市场预期;当前季度的毛利率预测约为36.5%,小幅低于市场预期,意味着美光HBM产能大幅扩张不可避免地伤及毛利率,待新增产能部署完毕后有望实现毛利率扩张。

美光全球运营执行副总裁马尼什·巴蒂亚(Manish Bhati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预计第四财季的利润率可能会有所改善,市场状况正在明显好转。”

此外,端侧人工智能功能将有助于刺激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的大面积更新换代需求,意味着DRAM与NAND存储需求都将迎来新的增长阶段,而专注于存储领域的美光有望全面受益于这一趋势。

美光数据中心业务主要涵盖HBM存储系统,以及需求自2024年以来持续强劲的企业级SSD(基于NAND闪存技术的一类高端存储产品),加上一部分基于企业解决方案的高端DDR5存储产品。

人工智能大模型往往通过数据轰炸软件以及高计算密度的矩阵运算来创建,该过程可能涉及数万亿个参数级别,并且高度依赖于HBM存储系统,AI推理工作负载则涉及天量级别的并行化计算模式,同样高度依赖HBM存储来提供高带宽、低延迟和高能效的存储解决方案。为了避免AI算力瓶颈并保持昂贵的GPU处理器全速工作,美光及其竞争对手——SK海力士与三星,开发了比传统存储速度快得多且更高效与其他组件通信的HBM存储系统。

企业级SSD则是指代专门为数据中心、企业服务器以及关键业务应用设计的固态硬盘。这类产品通常采用最高品质的NAND闪存,具有更高的耐用性、稳定性和性能,以满足企业级应用对数据可靠性和持续性能的严格要求。

HBM是一种高带宽、低能耗的存储技术,专门用于高性能计算和图形处理领域。HBM通过3D堆叠存储技术,将堆叠的多个DRAM芯片全面连接在一起,通过微细的Through-Silicon Vias(TSVs)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高速高带宽的数据传输。HBM通过3D堆叠技术,将多个存储芯片堆叠在一起,不仅大幅减少了存储体系空间占比,也大幅降低了数据传输的能耗,高带宽则能够显著提升数据传输效率,使得AI大模型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更高效地运行。

尤其是HBM存储系统还具有强大的低延迟特性,能够快速响应数据访问请求。GPT-4等生成式AI大模型通常需要频繁访问大数据集以及进行无比繁重的大模型推理工作负载,强大的低延迟特性能够极大程度提高AI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响应速度。在AI基础设施领域,HBM存储系统全面绑定英伟达H100 /H200 AI GPU服务器系统,以及正在量产交付的英伟达B200和GB200等AI GPU服务器系统。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乃推动美光股价2024年大涨至历史新高的核心推动力,并且也将是美光股价自2025年开始走出长期牛市曲线至新的历史价位的核心催化剂与推动力。在全球企业纷纷斥巨资布局AI的这股AI基建狂热浪潮中,存储芯片需求,尤其是HBM存储需求可谓跟着AI GPU需求同步跟随包括“星际之门”在内的数据中心大规模新建或者扩建而迈入迅猛增长阶段。美国银行在近日发布的研报中预计,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的资本支出将在2024年无比强劲的基础上大幅增长,在2025年预计同比增长34%,达到2570亿美元。

2025年,存储芯片需求有望持续猛增!华尔街看涨美光股价前景

总部位于爱达荷州的美光科技因其高带宽存储产品(即HBM),能够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任务带来的井喷式存储需求,自2024年以来持续受到华尔街投资机构重点青睐,并且在席卷全球科技行业的人工智能浪潮方面处于AI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军者地位,这也是为何众多华尔街机构给出乐观目标股价预期。

华尔街大行高盛曾发布研报称,由于企业无比强劲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需求推动了更高的AI服务器出货量和每个AI GPU中更高级别的HBM密度,该机构大幅提高了HBM总市场规模预估,预计HBM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到2026年实现100%复合增速(CAGR)扩张,从2023年的仅仅23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302亿美元。高盛预计,HBM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未来几年将持续,SK海力士、三星和美光等主要玩家将持续受益。

DeepSeek-R1横空出世,以及近期开源周重磅发布的众多对于AI训练/推理影响深远的底层代码,可谓彻底掀起AI训练与推理层面的“效率革命”,推动未来AI大模型开发向“低成本”与“高性能”两大核心聚焦,而不是疯狂烧钱用“大力出奇迹”方式训练人工智能大模型。但需要注意的是,DeepSeek全面催化生成式AI软件、AI代理等AI应用工具渗透至全球各行各业的天量级AI推理算力需求意味着,AI GPU、HBM存储系统、企业级SSD以及网络与电力基础设备等AI算力基础设施领域需求的未来前景仍将是星辰大海。

美光所销售的AI硬件基础设施的其中重要组成部分——HBM存储系统,以及AI基建所需的广泛企业级DRAM和NAND存储产品,让美光从这股前所未有的人工智能支出激增浪潮中全面受益。HBM存储系统与AI芯片霸主英伟达所提供的驱动ChatGPT以及Sora等重磅人工智能应用必不可少的最核心硬件——H100/H200/GB200 AI GPU配合搭载使用。由于市场对英伟达全线AI GPU产品需求几乎永无止境,英伟达已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芯片公司。HBM存储系统则能够更快地提供信息,帮助计算系统开发和运行人工智能大模型。

华尔街大行花旗在美光公布业绩前重申“买入”评级,以及高达150美元的12个月内目标股价,看好美光持续受益于人工智能(AI)浪潮之下的HBM存储需求激增以及更广泛的存储芯片需求复苏。

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WSTS)的最新预测,预计 2025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在2024年基础上继续增长,意味着全球半导体市场有望在2024年本已无比强劲的复苏趋势之上再增长约 11.2%,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 6970 亿美元。

WSTS预计,2025年的半导体市场规模增长将主要由强劲的AI训练/推理算力需求所驱动的企业级存储芯片类别,以及人工智能逻辑芯片类别所大力推动,预计2025年包含CPU、GPU以及ASIC芯片的逻辑芯片类别整体市场规模有望同比增长约17%,覆盖HBM、企业级SSD等领域的存储芯片类别市场规模有望在2023年大幅增长81%的基础上同比增长超13%;同时WSTS还预计分立器件、光电子、传感器、MCU以及模拟芯片等所有其他细分芯片市场的增长率都将达到个位数增幅。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华尔街市场解读“坏消息即好消息”交易逻辑

作者  |  2025-03-20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和市场预期一致,2025年美联储连续第二次将利率维持在4.25%-4.50%区间,为什么美股会上涨呢?原因是市场嗅到“坏消息即好消息”的交易逻辑。最新点阵图显示委员会内部对2025年降息两次的预期存在显著分歧(9名官员支持两次降息,8名支持一次或更少),相较去年12月的预测呈现更鹰派倾向。

尽管核心PCE通胀预期在2025年上调至2.8%(前值2.5%),但鲍威尔在发布会上解释称,通胀预期上升与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形成对冲,故中性利率中位数维持不变。

声明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删除了“实现就业与通胀目标的风险大致平衡”的表述。鲍威尔特别澄清,此举并非政策立场转变的信号,而是反映“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已显著上升”。这一调整起初被市场解读为鹰派信号,但随后发布会基调明显转向鸽派。

高盛指出,经济预测摘要(SEP)呈现“滞胀特征”:2025年实际GDP增速从2.1%大幅下调至1.7%2026年从2.0%调降至1.8%,核心PCE通胀预期却逆势上升。瑞银认为这隐含鸽派信号,表明美联储或视关税为“一次性通胀冲击”。不过该行警告称,“低于趋势的经济增速与$高通 (QCOM.US)$胀并存,对任何经济体都是危险组合”。

值得关注的是,鲍威尔在发布会上多次强调“暂时性”通胀压力,称关税引发的价格上涨若不影响长期预期,美联储将保持政策耐心。当被问及是否会忽视“一次性冲击”时,他回应称:“只要长期预期如当前般稳定,我们不会过度反应。”对于密歇根大学通胀预期调查创纪录的党派分歧,鲍威尔直言“绝不会赋予异常值过高权重”,并援引纽约联储调查与5年远期通胀指标佐证预期可控性。

关于量化紧缩(QT)放缓,美联储决定将国债减持上限从每月250亿美元降至50亿美元。尽管理事沃勒对此投出反对票,但高盛认为这一操作符合预期,旨在缓解债务上限扰动下的市场流动性压力,预计QT将于三季度末彻底结束。

市场反应方面,标普500指数收涨1.2%,创2022年以来最佳FOMC会议日表现,科技股与高贝塔板块领涨。美元指数下跌0.3%2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5个基点至4.70%VIX恐慌指数跌破20关口,为近两周首次,反映风险偏好显著回升。

高盛在收盘总结中指出,养老金季末约320亿美元的股票配置需求(规模为2000年以来93%分位数)与系统性基金的买入信号形成合力。值得注意的是,商品交易顾问(CTA)当前持有340亿美元美股空头与520亿欧元区股票多头,创史上最大区域配置差,显示资金正加速撤离美国转向欧洲。

鲍威尔关于“衰退风险上升但未达高位”的表态,与瑞银提出的“收益率下行、股市上涨——美联储看跌期权隐现”形成呼应。尽管未明确承诺政策宽松,但美联储对增长放缓的容忍度提升,令市场嗅到“坏消息即好消息”的交易逻辑。

 

美股前瞻---三大股指期货齐跌-黄金日内再创新高

作者  |  2025-03-20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盘前市场动向

1. 3月20日(周四)美股盘前,美股三大股指期货齐跌。截至发稿,道指期货跌0.29%,标普500指数期货跌0.35%,纳指期货跌0.50%。

2. 截至发稿,德国DAX指数跌1.47%,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18%,法国CAC40指数跌1.01%,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1.04%。

3. 截至发稿,WTI原油涨0.49%,报67.2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涨0.38%,报71.05美元/桶。

市场消息

通胀担忧加剧,美股能源股重获投资者青睐。随着通胀担忧加剧,投资者开始买入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的股票,使得这类股票在过去两年大幅跑输美股大盘后“重获新生”。数据显示,虽然油价今年以来累计下跌了约6%,但美股能源股目前是标普500指数11个板块中表现最好的——今年迄今上涨了近8%,而标普500指数同一时期内下跌了近4%。通胀环境下,包括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金属在内的资源类股票往往会受到青睐,因为这些资源的价格往往与全球经济形势和通胀水平密切相关——在通胀预期上升时,市场对资源的需求增加,同时生产成本也可能上升,从而推动资源产品价格上涨。此外,资源的实物属性也使其成为抵御通胀的有效工具。值得一提的是,能源板块仍是市场上最便宜的板块之一,估值高昂的科技股的低迷表现正促使投资者寻找更有价值的标的。

熟悉剧情再现!特朗普隔空喊话美联储降息!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美联储应该降息。在官员们权衡其关税举措的经济成本之际,他与美联储意见再次相左。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多次向美联储施压,要求其降息。特朗普在美联储问题上一再发出模棱两可的信息——有时呼吁降息,有时又拒绝干预。周三早些时候,特朗普的国家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向分析师强调,总统和白宫官员“非常尊重美联储的独立性”。即便如此,他还是向分析师明确表示,他不同意美联储的增长预测,他预计美国经济将增长2.5%。美联储官员目前预计经济将增长1.7%。

穆迪首席经济学家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高得令人不安”。穆迪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Mark Zandi)表示,随着市场对特朗普总统的关税议程做出反应,他认为经济衰退的风险“高得令人不安”。赞迪称“经济衰退的风险高得令人不安,而且还在上升。虽然我认为概率不到50%,但这确实取决于总统,取决于他在这件事(指关税政策)上的举措。”赞迪表示,他认为如果特朗普继续推进他的关税计划,包括对其他国家实施对等关税,并且这些关税持续三到五个月,那就足以“将经济推向衰退”。他补充称,他怀疑特朗普及其政府在某个时候会对关税问题说“够了”。但他提醒道“我这么说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而且经济衰退的风险确实很高。”

美联储降息预期点燃黄金狂飙!金价首破3050美元创历史新高。受美联储年内两次降息暗示刺激,国际金价周四突破历史新高。现货黄金日内早些时候触及3055.96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现报3031.21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现报3038.36美元/盎司。市场分析认为,在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与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双轮驱动下,黄金有望继续挑战更高价位,但需警惕获利盘回吐可能带来的波动。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美联储会议纪要中有关降息路径的更多细节。

特朗普关税“蝴蝶效应“推高铜价破万元大关!全球贸易现抢运潮。特朗普针对工业金属的贸易保护政策再度引发市场巨震。随着其对铜进口展开调查的消息持续发酵,全球铜价近日突破每吨10,000美元的关键心理关口,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价格周四盘中触及10,040美元/吨,创下近四个月新高。巨大价差刺激全球贸易商开启“搬运模式”,据行业估算,超过10万吨铜正涌向美国港口。托克集团、嘉能可等大宗商品巨头已从亚洲紧急调拨库存,这种“铜材大迁徙”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紧张。分析人士警告,若关税落地,不仅将推高美国制造业成本,更可能引发全球铜材定价体系重构。

个股消息

特朗普猛挥“关税大棒”,英伟达(NVDA)计划耗资数千亿美元购美国产芯片。根报道,英伟达计划在未来四年内斥资数千亿美元采购美国本土制造的核心芯片产品以及广泛的消费电子或高端电子设备。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采访中称,这对英伟达的供应链来说是芯片供应链韧性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芯片巨头联手救英特尔(INTC)”真是Fake News? 台积电(TSM)与英伟达双双否认收购。此前不断有媒体报道称,台积电已向英伟达、AMD以及博通等芯片巨头提议投资于一家大型合资企业,该合资企业将全面收购并经营英特尔旗下的芯片制造工厂。不过,台积电董事刘镜清昨日向媒体表示,台积电董事会从未讨论过接手英特尔芯片制造部门的事情。英伟达CEO黄仁勋也在GTC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公司未被接洽关于收购英特尔股份的所有相关事宜。

欧盟再掀反垄断风暴!谷歌(GOOGL)、苹果(AAPL)陷监管与关税夹击。欧盟针对美国科技巨头的监管力度持续升级。欧盟反垄断机构宣布对谷歌和苹果正采取措施展开反垄断调查。欧盟指控谷歌违反《数字市场法》(DMA),并责令苹果开放生态系统以满足互操作性要求。具体而言,欧盟指出谷歌搜索存在“自我偏好”行为,即将Alphabet自身的服务优先展示,打压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这种行为在DMA框架下属于非法。与此同时,苹果被要求允许第三方耳机、智能手表等设备与iPhone/iPad无缝连接,并向开发者开放更多系统功能接口。而特朗普则威胁要对欧盟征收关税,并指责其对美国科技企业进行“海外勒索”。

埃森哲(ACN)Q2业绩超预期,上调全年盈利指引。财报显示,埃森哲Q2营收为166.6亿美元,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66.2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2.82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78美元。该公司预计,2025财年Q3营收将在169-175亿美元之间,分析师预期为172.1亿美元。该公司还预计,全年每股收益为12.55-12.79美元(此前预期为12.43-12.79美元),分析师预期为12.71美元。

BIGO付费用户数量下降,欢聚(YY)四季度营收不及预期。财报显示,欢聚第四季度营收为5.4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5.7亿美元,不及市场预期的5.55亿美元;非公认会计准则下,每股ADS收益为1.77美元,上年同期为0.97美元,高于预期的1.02美元。按业务划分,第四季度直播收入为4.224亿美元,而2023年同期为4.862亿美元。下降主要由于BIGO的付费用户数量和ARPPU下降,以及公司对非核心音频直播产品的互动功能进行调整以增强合规性;其他收入为1.27亿美元,同比增长51.9% ,这主要归功于广告收入大幅增长。截至发稿,欢聚周四美股盘前跌超10%。

重要经济数据和事件预告

20:30 美国3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

20:30 美国截至3月15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22:00 美国2月成屋销售年化总数

业绩预告

周五早间美光(MU)、耐克(NKE)、联邦快递(FDX)

周五盘前嘉年华邮轮(CCL)、蔚来(NIO)、名创优品(MNSO)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大摩:预计戴尔(DELL)2025年人工智能服务器营收增长50%

作者  |  2025-03-20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在过去两年里,戴尔(DELL)的人工智能服务器业务实现了迅猛发展,营收从0增长到了10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预计,在2025自然年,戴尔的这一业务营收至少还能再增长50%。这意味着这个相对较新的业务部门将占到公司总营收的15%。摩根士丹利对戴尔的评级为“增持”,目标股价为128美元。

由埃里克·伍德林牵头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团队在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戴尔的人工智能工厂不仅涵盖戴尔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产品,还包括英伟达(NVDA)的组件和软件。戴尔正借助这一框架来满足市场需求,并与包括CoreWeave(CRWV)和xAI在内的主要二级云服务提供商,以及2000多家企业客户达成人工智能业务合作。”

摩根士丹利在2025年英伟达GTC大会期间与戴尔高管举行投资者会议后指出,随着戴尔持续开拓二级云服务提供商市场,在未来数年,它都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关键地位。

投资者对戴尔人工智能服务器业务的毛利率处于个位数中间水平有所担忧。

伍德林表示“事实上,英伟达在人工智能系统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并且目前在附加值方面远超其他企业),获取了大部分利润,留给原始设计制造商、原始设备制造商等的利润空间就相对较少。虽然我们理解投资者不希望看到营收增长以牺牲毛利率为代价,但实际情况是,即便人工智能服务器系统的毛利率仅为传统服务器的三分之一,其创造的利润却是传统服务器的100多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