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Maxfund 客服微信2号 StockWe8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大宗旗手”被逼“投降”?高盛半年内第三次下调油价前景

作者  |  2023-06-1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高盛集团一直是近阶段最看好石油前景的投行之一,而如今,在全球供应增加、需求减弱的情况下,该行不得不再次下调油价预期。

该行现已将12月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从此前的每桶95美元下调至86美元。这是高盛在过去6个月里第三次下调油价前景。此前该行一直坚持其每桶100美元的看涨预测。

高盛还将12月WTI油价预估从89美元降至81美元。

高盛表示,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等面临制裁的国家的供应增加,是压低油价前景的一个关键因素。尤其是俄罗斯的供应生产,尽管受到西方国家的制裁,但已经“几乎完全恢复”。

包括Jeff Currie在内的高盛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也令价格承压,利率上升可能成为油价上涨的"持续逆风"。

虽下调预期但仍然乐观

高盛下调油价前景代表该行对油价的乐观程度有所降低,但不改其对油价的看涨观点。

上周五,布伦特原油8月合约收于每桶74.79美元。

OPEC+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延长减产计划,并且沙特自愿加大减产力度,但市场并不买账,油价并未得到有效提振。

不过,高盛认为,OPEC+的举动最终将推动原油库存减少,使促使油价在今年年底前回升。

该行分析师称,利率上升使得储存石油的成本过高,在库存开始下降之前,投资者的兴趣可能不会恢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QDII基金高回报低回撤-机构持续看好全球科技股投入

作者  |  2023-06-1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今年内,海外市场出现反弹,QDII基金年内表现较好,26只QDII基金年内回报率逾30%,且最大回撤不足10%。

美股科技股年内持续上行

2023年以来,海外市场持续回暖。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持续走高,累计涨幅达到26.68%;标普500指数上涨11.96%;道指小幅上涨2.2%。主题方面,AI的火热带动科技股股价飙升,最具代表性的英伟达,年内累计涨幅高达165.44%。另有特斯拉、AMD累计涨幅超过90%,苹果、微软累计涨幅在35%以上。

多家海外投行继续唱多美股科技股上行空间。花旗量化策略师团队认为,如果投资者情绪进一步改善,以科技股为代表的成长型股票可能会进一步反弹。巴克莱银行也认为,随着投资者屈服于对错失良机的担忧,科技股还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维持对该板块的“增持”评级。

多只QDII基金获得高回报

随着海外市场持续回暖,主投海外资本市场的QDII基金赚钱效应日益凸显,成为除AI、TMT等热门赛道的主题基金外,市场表现最好的一类基金。

证券时报·美股投资网统计,截至6月9日,A股市场共计26只QDII基金年内回报率逾30%(A/C份额合并计算)。广发全球精选人民币、华夏全球科技先锋回报率居前,分别为37.51%、37.02%;华夏纳斯达克100ETF、国泰纳斯达克100、华安纳斯达克100ETF三只基金紧随其后,回报率均超过35%。

投资主题方面,多数QDII基金追踪的主要标的为美股科技股。以广发全球精选人民币为例,其一季报前五大重仓股依次为微软、英伟达、AMD、特斯拉和阿斯麦,均为纳斯达克上市科技巨头。一季度,该基金大手笔增持微软和AMD,增持比例依次为78.18%、7.91%。华夏全球科技先锋同样重仓了特斯拉、英伟达、微软、苹果、AMD等美股科技股,该基金一季度大幅增持特斯拉股票,比例高达213.67%。

在赚得高回报率的QDII基金中,既有基金规模较大的,也包含部分“迷你基”。美股投资网统计,共计9只基金最新规模在10亿元以上。广发纳斯达克100ETF居首,规模高达147.59亿元;广发纳斯达克100联接A、国泰纳斯达克100ETF规模分别超过60亿元。而华夏纳斯达克100联接A、博时纳斯达克100美元现汇A、建信纳斯达克100美元现汇A等5只基金最新规模已不足5000万元,是典型的“迷你基”。

此外,QDII基金在回撤控制方面也较为出色。上述26只QDII年内最高回撤均不足10%,最高回撤中位数为5.19%。相较于投资于A股市场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动辄15%以上的回撤率,属实出色。其中最为稳定的建信纳斯达克100人民币A,年内最大回撤仅有4.48%。

机构持续看好科技股

华创证券表示,尽管2023年美股面临美联储加息、通胀韧性等压低估值的风险,但随着ChatGPT概念引发市场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成长空间的预期,估值上涨仍然是美股科技板块上涨的关键驱动因素。根据Precedence Reseach预测,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在10年内每年可能增长27%。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的迅速发展令投资者对科技股反弹的持续性更具信心。

科技股赛道投资维持高热度。美国银行全球基金经理调查5月数据显示,基金经理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内对科技股净增持了16%,创下2021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目前,有30%的基金经理认为科技股是目前市场上最拥挤的交易。

广发全球精选人民币基金经理李耀柱直言看好全球科技股。他表示,通用人工智能革命刚刚开始,全球半导体周期见底信号强烈,而云计算板块在经历一年多的行业优化之后已经到了同比低基数和客户需求下半年回升的阶段。这轮人工智能浪潮会比上个十年的移动互联网和新能源等科技革命带来更大的投资机会。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OpenAI创始人呼吁全球合作应对人工智能风险

作者  |  2023-06-1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国科技公司Open AI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周五高调访问韩国,呼吁全球各国合作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风险。

Altman在首尔的一个活动上表示“随着这些人工智能系统变得非常非常强大,这成为了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它具有全球影响力。因此,也需要全球合作应对。”

在此之前,国际人工智能领域非营利组织“人工智能安全中心”警告称,减轻人工智能带来的人类灭绝风险,应该与大流行病和核战争等其他影响社会的大规模风险一同成为全球性的优先事项。

Altman周五解释说,他担心的不是人类无法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而是这一切可能发生的速度。“如果你研究技术革命的历史,似乎大约在两代人的时间里,我们可以适应几乎任何数量的劳动力市场变化。但如果这一切在10年内发生,那将是一个新的挑战。”

在与韩国总统尹锡悦的会面中,Altman表示,韩国是ChatGPT用户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也已具备有利于发展ChatGPT的技术基础。韩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已具备在国际舞台上角逐的竞争力,OpenAI将积极在韩国初创企业需要合作的领域予以配合。

就韩国应在哪个领域集中精力的提问,奥特曼回答称“芯片”。他说,在人工智能时代,庞大的数据量也将带动存储芯片需求大幅增加,正因如此,不少国家期盼与韩国进行合作。为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他还建议韩方增加系统芯片产能;放宽规制,营造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引领国际规范的制定。

尹锡悦表示,为了防止ChatGPT带来的潜在风险,要让相关国际规范制定速度跟得上技术发展速度。奥特曼对此表示认同,称希望韩方为此发挥带头作用。

当被问及他认为应该采用哪些具体措施监管人工智能时,奥特曼没有透露太多细节,他说目前各国“以不同方式”形成自己的方法是有意义的。

一天之后,Altman以视频连线的方式现身于中国北京举办的2023智源人工智能大会。Altman表示,通用人工智能(AGI)时代可能很快就会发生,未来十年内,行业可能会拥有超强的人工智能系统,这种情况下,全球监管便非常紧迫。而人工智能安全是最新的技术,不仅需要考虑人工智能模型本身的安全性,还需要考虑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AI热潮降温-美股“高处不胜寒”?摩根士丹利警示这两大风险

作者  |  2023-06-1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由于最新经济数据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在降温,本月表现疲软的美股科技股近两日重拾涨势,带动美股牛市行情继续深入。

6月9日,在科技股推动下,标普500指数继前一个交易日进入技术性牛市后,连续第二个交易日走高。尽管如此,鉴于美联储可能继续加息以及在更长时间保持限制性政策,加之围绕人工智能(AI)乐观情绪出现消退迹象,不少分析人士对美国股市前景持悲观态度。

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部门首席投资官丽萨-沙利特就向美股投资网分析师表示,当前美股的风光背后,只是一些大型科技股公司主导着指数的上涨,导致市场极度集中,“这掩盖了美国股市存在的两个关键风险高估值和过高的企业盈利预期。”

高估值和高盈利预期

沙利特解释道“科技板块市盈率已急剧上升至约29倍,相比1月份上涨了46%。而前十大科技股的平均市盈率更高,达到39倍。相比之下,非科技股的平均市盈率约为16倍。这样的高估值依赖于低利率。如果美国持续的通胀促使美联储将利率维持较高水平更久一些的话,科技股面临估值回调的风险。”

另一方面,她告诉美股投资网,市场对于企业盈利增速预期过高。“对于那些头部科技公司来说,与去年同期相比,盈利下降了约17%。然而,市场似乎预期这些公司的经营情况已经触底,马上会迎来巨大逆转。市场预期它们未来12个月的盈利将增长27%。历史上,最新盈利水平与预期盈利之间的差距从未如此之大。相比之下,指数其他非科技巨头公司的盈利增速预期仅为1.5%。”她说道。

鉴于此,她建议,“投资者应不仅仅关注美国股市,而是要放眼全球寻找机会来实现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和风险管理”。在她看来,随着美股市场风险积聚,日本和新兴市场股市以及大宗商品提供的回报更具吸引力。

AI热潮暂告段落

根据资金流向数据提供商EPFR Global的数据,在截至6月7日的一周,美国科技板块出现了八周以来的首次资金净流出,规模达到12亿美元。而就在前一周,该板块吸引了创纪录的85亿美元资金流入。美国银行首席策略师哈特内特8日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推动资金大量流入科技股的人工智能热潮暂告一段落。

上周两家全球主要央行——加拿大央行、澳大利亚联储意外加息,引发了有关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利率在更长时间维持更高水平的猜测。“各央行的政策正转回加息。”哈特内特写道,鉴于美国失业率仍较低而通胀高企,“美联储的加息还没结束。”

继标普500信息技术指数今年以来上涨逾30%之后,由人工智能热潮推动的涨势开始显现疲软迹象。随着市场权衡美联储下周再次加息的可能性,科技板块6月至今跑输大多数其他行业板块。

哈特内特表示,利率上升和流动性枯竭是人工智能和美国科技股多头即将面临的负面风险。“我们仍然看跌。”他写道,并预计联邦基金利率峰值为6%,而通胀率低于3%则需要失业率高于4%。他认为,盈利预测上升与利率下降同时发生的观点是“不可持续的”。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广度改善可能会抵消投资者撤离科技板块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市场对经济衰退担忧消退,一些投资者已开始涉足今年不受青睐的经济敏感市场领域,包括小型股、能源股和工业股。T Rowe Price多元资产部门资本市场策略师蒂姆·穆雷(Tim Murray)说“我们看到有迹象表明,经济将更能抵御逆风……有理由相信,我们在年初看到的悲观情绪正在让位于强于预期的市场”。

Fundstrat研究主管李(Tom Lee)表示,“市场广度正在显著改善”,而随着市场广度的扩大,逢低买入仍是合适的,并建议投资者持续增持工业和区域性银行板块。他重申了标普500指数2023年末4750点的目标位,较当前水平有10%的上涨空间。

上周五罗素2000指数飙升3.6%,根据道琼斯市场数据,这是该指数自2022年11月10日以来的最佳单日表现。上周该小型股指数累计上涨2.7%。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67岁的瑞信“寿终正寝”!瑞银周一宣布正式完成收购交易

作者  |  2023-06-1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瑞银集团(UBS)周一表示,其已完成了对陷入困境的瑞士银行业巨擘瑞士信贷的紧急收购,这意味着这笔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最大的银行业交易已正式完成。在收购完成后,瑞银集团如今将拥有逾1.6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和超过12万名员工。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Sergio Ermotti和董事长Colm Kelleher在瑞士报纸上发表的一封公开信中表示,“这是新篇章的开始”。

今年3月19日,身为瑞士最大银行的瑞银在瑞士政府的强力施压下,同意以30亿瑞郎(约合32.5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瑞信,以防止后者倒闭,进而打击人们对全球银行系统的信心。

此次合并将为瑞信167年的悠久历史画上一个“不幸”的句号,近年来,瑞信一直陷入各类丑闻和亏损的漩涡之中。而这桩收购交易的过程也备受争议,瑞士监管机构公布的条款强制抹去了瑞信AT1债券持有人价值160亿瑞士法郎(约合170亿美元)的资产,引发了一系列债券持有人的诉讼。

据瑞银透露,其上周五已经与瑞士政府签订了协议,就瑞银收购瑞士信贷后可能录得的亏损进行分摊。

根据瑞银在3月订立收购瑞信条款,瑞士政府将担保瑞银因收购瑞信后而产生的亏损,担保额最高为90亿瑞郎。瑞银需先承担当中的50亿瑞郎。

而最新的协议还显示,瑞银希望出售的瑞信资产据估计价值440亿瑞郎(约合490亿美元),在收购交易完成后,这些资产约占瑞银资产总规模的3%。这些待出售的瑞信资产包括向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的基本贷款,以及更复杂的对冲和结构性产品。

如果五年后,仍有不到20%的瑞信资产未售出,瑞银可以将这些剩余资产纳入瑞银旗下,并退出与瑞士政府的协议。瑞士政府的这项“兜底”承诺将适用于已出售的瑞信资产。

后续计划

瑞银是世界上最大的财富管理公司,在与瑞信的交易完成后,瑞银掌握的资产规模将高达5万亿美元,这将使瑞银集团在财富管理领域上进一步处于难以撼动的地位。

瑞银首席执行官Sergio Ermotti上周在出席活动时表示,虽然收购完成后,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将达到约1.6万亿美元,但瑞银的目标是将其削减至1.35万亿美元或1.4万亿美元。

他指出,“人们对我和同仁们的期望非常高,我们也背负着社会责任,这不仅对瑞银而言,而且对瑞士金融中心和瑞士这个国家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

这两家银行在全球共有12万名员工,瑞银已表示将进行裁员,发挥协同效应并降低成本。不过Ermotti目前仍拒绝透露收购完成后的裁员规模,仅仅表示未来几个月或作出痛苦决定,尽管这是降低成本必须采取的行动。

据英国媒体上周末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瑞银已制定了20多条“红线”禁令,禁止瑞信员工从事一系列活动,包括禁止招揽利比亚、俄罗斯、苏丹、委内瑞拉等国的客户,以及在未获瑞银管理人员同意之下,禁止推出新产品。此外,乌克兰的政界人士和国有企业也在禁止交易行列,以防止潜在的洗钱活动。

在交易达成后,瑞信在瑞士国内的股票和美国存托股票(ADS)也将从瑞士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瑞士证交所稍早已表示,瑞信股票最早将于6月13日退市。瑞信股东每持有22.48股流通股将获得1股瑞银股份。

上周还有消息人士表示,瑞银目前正考虑将其Q2财报推迟到8月底发布,以应对收购瑞信带来的复杂情况,届时还可能向投资者提供有关瑞信国内业务计划的最新情况。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苹果寻求第二增长曲线,印度制造业雄心能否实现?

作者  |  2023-06-1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不要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是苹果在布局供应链时采取的策略。

在与苹果合作的供应商中,富士康正投资约15亿美元(合136亿卢比)在印度班加罗尔郊外建立一条iPhone装配线。该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4月开始生产。

不过,近期,苹果的主要供应商纬创公司宣布计划退出整个印度市场,印度塔塔集团将收购纬创在印度南部的iPhone组装厂。

对此,CounterpointResearch的高级分析师IvanLam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称,苹果向来采取“多供”的策略。纬创作为较早进入印度市场的企业,近几年投入和产出并不平衡,由于分到的苹果订单较少,与中国品牌缺少合作,毛利率低,而机器维护、工人工资等费用较高,退出在印度的代工业务对其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同时,此举对苹果供应链的冲击不大。

摩根大通(JPMorgan)近期的一份报告显示,苹果希望到2025年将25%的苹果产品生产转移到印度。

苹果布局印度市场的“野心”由来已久。2016年,在与印度总理莫迪的会面中,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介绍了在印度生产和零售苹果产品的可能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库克表示,他看到了印度巨大的市场潜力,苹果看好这个国家。

果链转移至印度

根据苹果公布的最新供应链名单,在截至2022年9月的财年里,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增加了18家新供应商,同时削减了19家供应商,供应链进行了小幅调整。其中,苹果在印度的生产基地数量从2021年的11个增加到2022年的14个。

以赛亚研究公司(Isaiah Research)高级分析师埃迪·韩(Eddie Han)认为,苹果应该努力实现供应链平衡,而不是专门减少或增加(任何地区的)供应商。平衡(供应链)对苹果最有利。

苹果在印度的业务快速扩张。今年5月,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库克表示,苹果在印度的业务创造了“季度纪录”,并实现了“非常强劲的两位数同比增长”。今年4月,苹果在印度孟买和新德里开设了首批两家苹果直营店。

早在2016年访问印度之时,库克就表达了对印度市场的青睐以及长期布局的战略决心。彼时,他对当地媒体称,“我们在这里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我们不会在这里呆一个季度,或者两个季度,或者下一个季度,或者明年,我们会在这里呆一千年。”

苹果一直在稳步扩大在印度的生产规模。摩根大通称,到2025年,苹果可能会扩大其在印度的iPhone制造能力,使其在印度生产的iPhone占所有iPhone的25%。去年9月,苹果宣布将在印度生产iPhone 14。这是这家美国科技巨头首次在印度生产其最新型号。自2017年以来,苹果一直在印度组装一些早期型号的手机,包括iPhone SE和iPhone 12。

寻求第二条增长曲线

客观上,苹果对印度市场的重视提振了业绩。

Counterpoint今年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2年苹果“印度制造”的出货量同比增长65%,价值同比增长162%,使该品牌的价值份额从2021年的12%上升到2022年的25%。

不过,公开数据显示,苹果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不到5%。在三星和几个中国品牌的引领下,安卓主导着印度市场。根据Statcounter的数据,Android在该国的市场份额超过95%。根据Counterpoint公布的数据,2023年1月至3月,三星以20%的市场份额连续第二个季度领跑印度智能手机市场。

价格是影响不同手机品牌市场占有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印度销售的大多数手机的价格低于最便宜的苹果新款iPhone。行业分析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今年2月估计,印度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为224美元,苹果的入门级手机iPhone SE在美国的零售价为429美元。

对此,苹果提出了允许客户分期付款,或者在以旧换新时给予折扣等举措。今年2月,当库克被问及印度市场时,他提到了这些战略“我们在融资选择和以旧换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让产品更实惠,让人们有更多的购买选择。”

在CFRA research高级分析师安杰洛·齐诺(Angelo Zino)看来,苹果在印度市场有增长的空间。他指出,“你看看今天的印度,它与15年或20年前的中国非常相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自然财富效应将帮助苹果真正打入印度市场,并看到印度市场显著增长的收入潜力。”

IvanLam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称,对于苹果而言,当前中国市场已经比较饱和,需要在传统产品上寻求第二条增长曲线。未来,苹果供应链迁移、复制至印度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执行所长楼春豪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称,苹果在印度市场的发展前景不容低估。考虑到印度政府在发展制造业方面的扶持力度、苹果出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采取的战略布局,印度有可能成为承接苹果等智能手机制造的重要目的地。

中国制造地位难撼动

苹果布局印度背后,体现出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的吸引力。

根据印度手机和电子协会(ICEA)的数据,2022年4月至2023年2月,印度智能手机出口总额超过90亿美元。这一数字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自2022年9月以来,印度智能手机制造商每月出口的设备价值约为10亿美元。根据ICEA的说法,除了中东、北非和南美市场外,印度产的设备还出口到英国、荷兰、奥地利和意大利。2023财年,出口占印度移动设备总产量的24%,高于上一财年的16%。

此外,Canalys2023年4月发布的消息称,目前,印度的智能手机出口增长主要是由苹果和三星推动的,帮助印度在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了创纪录的近40亿美元的出口额。

近年来,印度旨在通过生产关联激励(PLI)计划和其他针对IT和电子制造业的激励措施吸引新的投资,以实现打造世界制造业“替代中心”的雄心。

2020年,印度政府推出了一项66.5亿美元的计划,为全球智能手机制造商将其制造业迁往印度提供激励。此外,印度政府对智能手机征收高额进口关税,促使相关企业加快在印度设厂,以刺激本土制造。

经济方面,印度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世界银行今年4月发布报告称,预计2023/24财年印度实际GDP增长达6.3%。同月,亚洲开发银行预计,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2023财年,印度GDP增长将放缓至6.4%,并在2024财年升至6.7%。

“印度经济增长潜力、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增长的中产群体,意味着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对智能手机的需求仍有很大空间。”楼春豪称,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印度的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型劳动力欠缺以及政策的不稳定性也为外资企业赴印度投资造成一定阻力。

IvanLam对美股投资网分析师指出,供应链的第一原则是靠近市场,以实现更灵活的成本压缩。未来,智能手机供应链预计在印度“盘踞”,以期实现接近100%的本土制造。印度在实现整个制造链条供应本土市场之余,部分产能向外出口的比例也预计增加。

“从全球制造链条来看,鉴于劳动单位价值、土地和运营成本以及发展阶段的区别,低价值、低毛利的产业向不同国家和地区转移是正常且自然的现象。”IvanLam认为,未来,中国预计承接更多高精密、高价值的产品生产。同时,印度以手机制造为主,预计带动难度较低的智能设备组建。此外,考虑到越南的人口规模以及产品主要外输为主,短期内该国制造商的布局和增长情况预计不会有明显变化。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颖婷告诉美股投资网分析师,印度政府大力推进“经济自主”与“产业兴国”,陆续出台多项产业政策,致力于推动中高端制造业发展,加上近年来美国、日本、韩国等加大对印度投资力度,印度将在手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与中国形成竞争格局。

不过,李颖婷补充,目前来看,“中国仍凭借长期的技术积累和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在智能手机等相关制造业中扮演重要角色,印度难以在短期内撼动中国制造的地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Meta加入AI之战:在产品中全面加码-但未放弃元宇宙

作者  |  2023-06-1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Facebook母公司Meta的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周四向员工宣布了一项计划,将在其旗舰产品(如Facebook和Instagram)中加入生成式AI(AIGC)文本、图像和视频生成器。

不过与此同时,扎克伯格强调,这是该公司对元宇宙工作的扩展而非替代Meta。

周四,Facebook的母公司Meta平台向员工展示了其正在开发的一系列人工智能工具,包括为其聊天应用程序WhatsApp和Messenger打造的类似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这些聊天机器人可以使用不同的角色进行交谈。

Meta发言人提供的会议摘要显示,公司高管在全体会议上还展示了一项即将推出的Instagram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文本提示修改用户照片,还可以为消息服务创建表情符号贴纸。

事实上,Meta一直处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但其在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其产品上方面有些缓慢。尽管该公司上月宣布,它正在与一些广告客户合作,测试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图像背景和各种广告文案的工具。

在谷歌、微软和Snapchat等竞争对手纷纷宣布在自己的产品中推出AIGC类工具几个月后,这是Meta首次提供关于其自己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具体计划。

据悉,Meta公司还一直在重组其人工智能部门,并斥巨资打造基础设施。去年年初,该公司承认缺乏支持其人工智能产品需求的硬件和软件能力。

扎克伯格在周四的会议上告诉员工,去年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取得进步,现在公司有可能将这项技术“应用到我们的每一款产品中”。

除了面向消费者的工具,会议上的高管们还宣布了一款名为Metamate的员工生产力助手,它可以回答问题,并根据从公司内部系统收集的信息执行任务。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银:美国科技股8周来首现资金外流-AI热潮正在停滞

作者  |  2023-06-1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国银行表示,在截至6月7日的一周时间内,美国股票基金出现了两个月来最大的单周资金外流,就连狂飙突进的科技股也出现了资金流出,这意味着人工智能(AI)热潮正在停滞。

投资者担心通胀上升和经济放缓,纷纷选择撤出资金。下周即将公布的美国通胀数据令投资者更加谨慎,因其可能影响美联储的利率路径。

Refinitiv Lipper的数据显示,投资者净抛售了价值164.4亿美元的美国股票基金,为3月29日以来最大单周净抛售。

而科技行业基金单周流出12亿美元资金,为八周以来首次。以Michael Hartnett为首的美国银行策略师在报告中写道“各国央行正重新转向加息,而鉴于低失业率和高通胀,美联储的加息周期还没有结束”。

AI热潮正在停滞

美股周四整体走高,标普500指数正式结束自1948年以来最漫长的熊市,周五盘中,三大指数再度走高。投资者想知道,这次是真的走出熊市了,还是仅仅虚晃一枪?

根据CME FedWatch工具,联邦基金利率期货走势所体现的美联储在6月13-14日政策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26.4%。而在上周,市场定价显示该央行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约为64%。

标普500指数今年以来上涨12.5%,总回报的相当一部分由少数几只大盘科技股拉动,比如英伟达、Alphabe和苹果,投资者近来围绕人工智能的乐观情绪推动科技股取得大涨。

如果科技板块突然下挫或失去投资者的青睐,少数明星股的巨大影响力可能使股市很容易由升转跌。而最新的数据意味着,投资者担心是有道理的。

Principal Asset Management首席全球策略师Seema Shah表示“如果看一下标普500指数的水平,你可能会被误导,认为这个市场实际上表现得很好,上市公司利润增长处于全面复苏模式之中。但对于表相之下正发生的事情而言,这将是相当错误的反映。”

Hartnett团队认为,市场对美国第一季度经济衰退的担忧当前已转化为对第二季度的“金发女孩经济”的乐观,但他们警告称,利率上升和流动性枯竭将在第三季度对人工智能和美国科技股构成负面风险。

美银策略师写道“我们仍然看空,预计联邦基金利率将上升至6%,通胀率低于3%则需要失业率高于4%。盈利预期上升与利率下降相结合的观点是不可持续的。”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三大指数上涨-小鹏汽车与蔚来股价涨超

作者  |  2023-06-1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6月12日,美股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截至发稿,道指涨0.22%,纳指涨0.41%,标普500指数涨0.20%。

个股方面,小鹏汽车涨逾12%,小鹏G6在开启预售后72小时预订用户超2.5万人。蔚来涨近8%,今日宣布全系车型起售价减3万元。

全球新闻

超级央行周来袭 美联储将率先求变?

全球主要央行眼下正处于抗击通胀的关键时刻,而他们最终选择的路线,很可能将在未来几年里决定世界经济的走向。目前,摆在这些央行决策层面前的选项是——要么相信四十年来最激进的紧缩政策,已经足以抑制刚刚开始缓解的物价压力;要么继续加息,确保通胀依然处在通向2%目标的正确旅途之上。未来两周,美联储、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都必须决定他们还需要进一步加息多少。其中,美联储可能已最为接近利率峰值。此外,日本央行也将在不断的市场猜测中召开会议,业内人士猜测该行正在接近取消刺激措施的转变时点。

高盛美联储6月暂停加息 7月加息25基点 明年降息

本周市场看点颇多,“超级央行周”重磅来袭,美联储、欧央行、日本央行将集体登场。继15个月前开启加息抗通胀行动以来,美联储或在6月议息会议上首次停下脚步。多位美联储高官公开支持“跳过”6月加息,市场也定价美联储将在6月议息会议上暂停加息。不过,后续加息路径仍存争议,部分投资者认为6月“跳过”吹响停止加息的前奏,而最新调查指出今年至少还有两次25基点加息。高盛则指出,美联储6月暂停加息,7月加息25基点,明年降息。

美股“新牛”的秘密大股东大幅减持 为泡沫提前部署?

标普500指数于上周迈入技术性牛市,然而,随着美股反弹,企业及其大股东正以多年来未见速度减持股票。根据金融数据公司Dealogic的数据,自4月底以来,企业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通过后续发售(follow-on sales)已经抛售价值逾240亿美元股票,仅在5月,就有超过170亿美元的股票易手,是去年月平均水平69亿美元的2.5倍。

特朗普要完了?美国前司法部长如果机密文件案证据确凿的话

上周日(11日),特别检察官杰克·史密斯对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提出了37项指控。对此,美国前司法部长William Barr表示,如果这些指控被证明是真的,那么“特朗普就完了”。曾在特朗普手下任职的Bar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对这些文件的敏感程度和数量感到震惊……我认为,根据《反间谍法》,如果这些罪名被证明是确凿的,就算有一半是真的,那他就完蛋了。”

“大宗旗手”被逼“投降”?高盛半年内第三次下调油价前景

高盛集团一直是近阶段最看好石油前景的投行之一,而如今,在全球供应增加、需求减弱的情况下,该行不得不再次下调油价预期。该行现已将12月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从此前的每桶95美元下调至86美元。这是高盛在过去6个月里第三次下调油价前景。此前该行一直坚持其每桶100美元的看涨预测。高盛还将12月WTI油价预估从89美元降至81美元。

美财政部以涉伊为由制裁中国实体和个人 中国商务部回应

有分析师问近期,美国财政部以涉伊朗导弹和军事项目为由,宣布制裁部分中国实体和个人,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答美方以所谓涉伊为由,将部分中国企业和个人列入“特别指定国民清单”实施制裁,中方对此表示反对。美方做法缺乏事实依据,缺少正当程序,损害中国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美方应停止对中国企业和个人的无理打压。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公司消息

FSD完全版将试点上海?特斯拉中国消息不实

针对市场流传“上海将作为FSD(全自动驾驶功能)完全版第一个试点城市开放”的消息,特斯拉中国方面对分析师回应,“消息不实。”

平价版苹果MR头显最新爆料来了!价格或降几百美元 配置大幅缩水

据彭博社近日报道,苹果公司目前正在研发一款价格更低的MR头显,以便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这一新产品。知名科技分析师Mark Gurman爆料称,“Vision Pro”这个名字暗示了还有一个非Pro版本的产品存在,其名称可能叫做“Vision”或者“Vision One”。Vision Pro的技术成本十分昂贵,其3499美元的定价几乎接近制造成本,因此下一代苹果头显的降本路径尤为重要。

167岁的瑞信“寿终正寝”!瑞银周一宣布正式完成收购交易

瑞银集团(UBS)周一表示,其已完成了对陷入困境的瑞士银行业巨擘瑞士信贷的紧急收购,这意味着这笔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最大的银行业交易已正式完成。在收购完成后,瑞银集团如今将拥有逾1.6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和超过12万名员工。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Sergio Ermotti和董事长Colm Kelleher在瑞士报纸上发表的一封公开信中表示,“这是新篇章的开始”。

全系价格下调3万元 坚持不降价的蔚来挺不住了

6月12日,蔚来宣布调整全系新车的价格及首任车主用车权益。车价方面,全系车型起售价减30000元。新购车用户首任车主用车权益调整为整车6年或15万公里质保,其中三电系统可享10年不限里程质保;6年免费车联网;终身免费道路救援。此外,蔚来用户在复购蔚来时,可选择放弃此前免费换电等权益,抵扣3~5万元不等购车款。本次价格调整之后,蔚来品牌整车售价首次进入30万元门槛,其入门级产品ET5的指导售价为29.8万元;如选择电池租赁方案,售价则进一步下调至22.8万元,和特斯拉Model 3、飞凡F7等同类型产品价格接近。

OpenAI首席执行官全球AI协作监管前景很乐观!

周一,“ChatGPT之父”、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表示,最近他对各国的访问,让他对人工智能(AI)的全球协作前景“相当乐观”。过去一周,奥特曼一直在各国进行巡回访问,希望借着一波生成式AI的热潮,呼吁对这一新兴技术加强监管。周一,奥特曼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一次活动中发表讲话,与当地学生们就AI监管进行了讨论,并表达了在日本开设办事处和扩大服务范围的意图。奥特曼最新表态,“我曾怀疑短期内是否有可能通过全球合作来降低AI存在的风险,但现在,随着这趟旅程走向尾声,我对这次旅行感到相当乐观,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国经济下降风险加大-美联储6月或“鹰式”暂停加息

作者  |  2023-06-1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将在下周暂停加息,并维持政策不变直至12月,即便美国经济仍具韧性且通胀持续居高不下。

接受彭博社调查的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在6月13日至14日的会议上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5%-5.25%区间不变,但决策者们在7月是否加息上面临更大的分歧。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个月曾暗示暂停紧缩行动,这意味着,他倾向于先等待一段时间,以评估此前加息带来的影响,这一影响通常具有滞后性,同时观察近期三家银行倒闭对信贷市场可能形成的冲击。

美联储在3月发布的利率路径点阵图中预计,2023年末的联邦基金利率中值为5.1%,与此次经济学家对实际利率的预期相同。相比之下,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7月加息25个基点,然后在12月降息25个基点。

此次调查于6月2日至7日间进行,共有46名经济学家接受了调查。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Aichi Amemiya和Jeremy Schwartz等向彭博社指出,预计美联储在6月将选择“鹰式”暂停加息,即决定此次不加息,但在一同公布的经济预测摘要(SEP)中暗示未来可能进一步加息。

“我们认为,5月时的加息将是此次加息周期的最后一次。随着通胀压力降低、劳动力市场放缓,以及贷款减少带来的不利因素,美联储不会在这之后再做出恢复加息的决定,”他们补充道。

在3月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相继倒闭导致信贷收紧后,美联储领导人开始强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以及他们将如何灵活应对。

不过,经济学家们表示,考虑到迄今为止高于预期的各项指标,决策者将在此次会议上上调对今年的经济展望。他们可能将今年的GDP增速预期从3月时的0.4%上调至0.6%,并将年底的失业率预期从3月时的4.5%下调至4.2%。

他们还可能维持对今年的通胀预期在3.3%不变,将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至3.7%。美联储的通胀目标水平是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维持在2%。该指数4月同比上涨4.4%,并且在过去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都比预期的更高、更持久。

对于美联储是否已达到利率峰值,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们则存在分歧。约三分之一的经济学家预计7月还将加息25个基点。

即使美联储已经达到利率峰值,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该央行将继续缩减资产负债表,作为正在进行的资产正常化计划的一部分。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即使美联储开始降息(预计将在2024年一季度发生),它仍将继续缩表进程。

与此同时,63%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美国未来12个月可能会出现衰退。余下的受访者大部分认为经济将在硬着陆后出现一段时期的萎缩或零增长,但还不足以正式将其宣布为衰退。在那些预测经济衰退的人中,绝大多数认为它将始于第三或第四季度。

过去14个月美联储累计将利率上调了5个百分点,至16年来的最高水平,创下40年来的最快加息速度。决策者希望,此举能帮助收紧信贷,进而减缓支出、为经济降温并抑制通胀。

目前加息已导致抵押贷款利率急剧上升,从而使房屋销量急剧下降。30年期抵押贷款的平均利率几乎翻了一番,从2022年3月的3.8%上升到现在的6.8%。 与一年前相比,现房销量下降了近四分之一。

信用卡利率也攀升至更高水平,全美平均利率已超过20%,高于本轮加息周期前的16.3%。许多消费者不得不为信用卡债务付出更高成本。

汽车贷款也变得更加昂贵。五年期贷款的平均利率已从去年年初的4.5%跃升至今年初的7.5%。

数名美联储官员指出,眼下利率已经高到足以减缓招聘和增长,如果继续加息可能会导致严重衰退。

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就表示,鉴于有可靠迹象显示通胀正在放缓,美联储可能“处于或接近处于”暂停加息的节点。费城联储主席哈克上周也指出,他站在“跳过”加息的阵营,认为美联储的政策接近或已经处于限制性的水平。

但也有一位官员称,尽管他主张跳过此次加息,但整个加息过程可能尚未结束。美联储理事杰斐逊上周表示,跳过6月加息将使美联储有更多时间来评估更多数据和之前加息的影响,但不应将其解读为“我们已经达到了该周期的利率峰值”。

一些更鹰派的美联储官员则呼吁,考虑到高通胀的顽固,该央行应继续提高利率。

比如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表示应该再加息两次;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也指出,美联储还没有达到可以暂停加息的时候。此外,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也称暂停加息是不合适的,尽管她表示这可能会根据即将到来的数据而调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7-2023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