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支付公司Stripe上市将是下一个大事件,最近的估值接近1000亿美元。
2021年最后4个月将有大约90至110宗美股IPO,2021年全年预计将有大约375宗IPO,融资总额达1250亿美元。如果预期偏差不大,2021年将成为有史以来融资总额最高的一年,也是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以来IPO数量最多的一年。
现在做一家支付公司是值得的
市场情报报告显示,仅在美国,今年第二季度就有24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了以交易为重点的金融科技公司。这比任何其他金融科技行业都要多:比银行科技公司设法筹集的资金多了近10亿美元。
自疫情开始以来,越来越多人在网络上生活、工作和支付,数字工具和服务的应用激增,电子商务的渗透率已经翻了一倍多。以前,我们16%的商品是在网上购买的。现在,我们34%的商品是在网上购买的。这对电子商务公司来说是一个利好,而Stripe的支付竞争对手的股价反映了这种增长。
疫情期间,推动了对这类科技初创公司的投资热,以及这类高估值科技公司的IPO狂潮。今年3月,美国支付初创公司Marqeta在IPO后估值达到150亿美元。转账公司Wise在伦敦证交所上市,创下了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直接上市纪录,估值80亿英镑。分析师预计,到2022年,全球电子商务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1350亿美元。Stripe的此次融资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达成。
使命感:增加互联网的GDP
Stripe是一家为互联网建设经济基础设施的科技公司。各种规模的企业——从初创企业到上市公司——都可以使用的软件,接受支付并在线管理他们的业务。
Stripe定义自己的使命:增加互联网的GDP。
Stripe的创业故事有很好的记录。2010年,来自爱尔兰一个小村庄的Patrick Collison和John Collison兄弟俩分别从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哈佛大学(Harvard)辍学,创办了Stripe。他们目前才30岁左右,却已经成立了全世界估值最高的Fintech独角兽,拥有如此成就相当不容易。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统计,科里森兄弟的净资产已经达到114亿美元。
在经营automatic的过程中,Collison兄弟意识到,尽管Paypal取得了成功,银行也参与其中,但接受在线支付实在太难了。他们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网上开展业务,工程师们将决定使用哪种支付工具,而不是为人们提供资金,并开发出工程师们喜欢的产品。直到今天,从他们的产品到他们的通信都是为了取悦工程师而设计的。从而,工程师们也对Stripe的产品赞不绝口。
他们希望建立一个在线平台,简化网站和应用程序的支付流程。Stripe公司只需嵌入一个简单的代码,就可以在其数字页面上设置信用卡处理功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支离破碎的支付系统”这件事情?
早期,我们买东西很单纯,只要掏钱包出来就可以解决了。但现在的科技日新月异,发展出许多衍生的支付工具,例如信用卡、电子钱包(Cash App、Venmo)、各式各样的行动支付(Apple Pay、Line Pay)。想像一下,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整合的支付系统来处理这些东西,作为一个商家势必会造成很大的困扰。为了解决这样的痛点,Stripe是目前全世界做最好的公司。
他提供给商家一个整合的支付平台,只需要简单的七行程式码,商家就能够连结Stripe的页面进行线上支付的动作。至于背后複杂的金流,就交给Stripe代为处理。Stripe靠着这样简单又好用的API,成功整合了前面所说的杂乱不堪的支付网路。如果我们使用Stripe服务,将可以直接享受到API的便利性。而这样的整合功能就是他比起竞争对手的优势,能够给予客户更良好的体验。
那么,Stripe是如何赚钱的?
Stripe的成功离不开它的商业模式。这家公司最初只是一家支付处理公司。然而,该公司现在已经将业务扩展到销售点服务(称为Terminal),并提供借贷和风险管理服务。公司整合这些解决方案,将有助于降低用户流失率。
Stripe是一家B2B公司,基本上商业模式就是透过收取2.9%+0.3美元的手续费盈利。每笔交易收取2.9%的手续费,外加0.30美元的手续费。作为私人控股公司,它不披露其财务状况。最近的报告估计其收入为5124亿美元。
Stripe最令惊艳的,我觉得是公司网站上的设计。推荐各位可以到Stripe的官网上看看,就能理解为什麽Stripe能够给予客户良好的使用体验。https://stripe.com/zh-cn-us
Stripe的产品
Stripe的产品事实上不只是前面所说的收付款服务,更包含了以下几个领域,可以说是Stripe的生态系。
Payments(付款)
Payments:即一开始说的,透过Stripe的API完成全球收付款和资金转移
Terminal:线下支付的读卡机(POS),类似Square所提供的服务(目前限于美国、加拿大)Warby Parker在网上和店内都使用Stripe。与Square不同的是,Stripe没有专门的销售团队去挨家挨户地推销酒庄。就像Stripe的其他产品一样,这是一款面向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只是针对那些碰巧也有实体业务的企业。
Connect:线上交易支付平台,一套可编程的API和工具,快速建构交易平台。Booking.com接受旅行者的付款,并使用Stripe向酒店付款。
Billing:主要提供订阅制的服务、重复性付款(Stripe将负责每月从订阅者那里收钱)
Payouts(提现)
Payouts:线上交易支付平台,快速为收款人提现,免去KYC等验证工作
Issuing:提供客户创建虚拟信用卡(目前限于美国)
Business Operations(公司运营)
Radar:透过机器学习(ML)来侦测可疑金流、盗刷
Sigma:利用SQL来帮助公司快速分析的资料库工具,Sigma可以让用户直接从Stripe数据中获取自定义报告,而不必购买Looker或其他数据分析工具。
Atlas:协助外国企业在美国创立公司,是一个强大且方便的公司搭建平台。让世界各地的公司都可以很容易地在特拉华州设立公司和银行账户。
Climate:将1%的收益贡献于减少碳排放,促进永续发展(目前限于美国)
最近, Stripe宣布推出Stripe Identity,该服务为来自30多个国家的互联网企业提供了一种安全验证用户身份的简便方法。
一个平台,就能够满足客户所有的支付需求。一般来说,Stripe收取总额的2.9%,每笔交易收取0.30美元。在支付银行和信用卡费用后,Stripe的提成率通常在交易价值的0.5-1%之间。
7月,Stripe公司重新设计了网站,这是三年多来的第一次,公司采用了对自己的旧描述:它称自己为“互联网支付基础设施”,而不是“在线支付的新标准”。
日益增长的伙伴关系
目前,Stripe在全球增长最快、估值最高的金融科技公司队列之间,是体量最大的公司。Stripe的业务已经覆盖42个国家,处理的支付量达数万亿美元。
Stripe一直在通过与其他科技巨头的合作,扩大其在企业领域的市场份额。它们的客户包括塔吉特(TGT)、Facebook (FB)、亚马逊(NAMZN)、Pinterest(PINS)、Wish(WISH)、Opentable、Blue Apron (APRN)、Shopify (SHOP)、Reddit、Affirm(AFRM)和TaskRabbit等超过10万家企业。
最近,它宣布与Salesforce (CRM)建立新的合作关系。作为协议的一部分,Strip将为Salesforce的新商务服务Digital 360处理支付事宜。使用Digital 360的大型Salesforce客户将可以选择通过Stripe设置他们的电子商务支付处理。Stripe一直专注于吸引更大的企业,目前估计有40家公司在其平台上每年处理超过10亿美元的支付。
今年早些时候,它还与日本国际支付品牌JCB建立了合作关系。这项合作将使企业能够使用Stripe接受JCB的在线支付。符合条件的stripe业务也可以更快地获得JCB账户中的资金。此外,Stripe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业务将能够立即接受JCB卡持卡人的支付,从而加快日本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商业往来。
Stripe值多少钱?
Stripe在最新一轮融资中成功融资6亿美元,将估值提升至950亿美元,成为美国价值最高的初创公司,该公司可能将迎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科技IPO之一。领投这轮融资的是安联集团旗下数字投资部门Allianz X 、富达、红杉资本和安盛(Axa)等。这使得它的私人估值约为950亿美元,是一年前估值的2.5倍。这将使得Stripe成为全球规模第二大的独角兽,仅次于中国的字节跳动(Bytedance)。如果字节跳动被迫放弃TikTok的多数股权,那麽Stripe将很有机会成为最有价值的独角兽。
在上述估值之后的几个月里,私人交易的价格要高得多。根据数据提供商PitchBook的数据,现有投资者已经能够以该公司估值为152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股票。
Stripe的早期投资者还包括特斯拉(Tesla)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Facebook的早期投资者彼得•泰尔(Peter Thiel)和谷歌风投。
世界级的护城河建造者
Stripe专注在服务网路企业,当这些客户持续地增长,Stripe就能吃到网路经济带来的金流支付红利。随著科技的发展,网路经济例如电商的佔比,只会逐年的增加。未来的想像空间仍然很大。Stripe如果说是还在起步期,一点也不为过。
不过要注意的是,尽管Stripe目前提供的服务备受肯定,这样的护城河够宽广吗?事实上支付的功能已经逐渐大众化,也有许多竞争者能够提供这样的服务。谁能够提供更好的价钱(也就是更低廉的手续费),谁就能够抢下更大的市佔率。这不免让人担心是否未来会走向削价竞争?
在《七大力量》一书中,Hamilton Helmer写道,企业可以利用七条护城河,让自己变得“持久有价值”。书中的案例研究着重指出,一些公司利用七大力量中的一家或两家修建护城河,以长期维持利润。
Netflix利用了规模经济和反定位优势。
Facebook和LinkedIn建立网络经济。
甲骨文的转换成本很高。
蒂芙尼拥有强大的品牌。
皮克斯(pixar)的《智囊》(Brain Trust)是一种走投无路的资源。
丰田的丰田生产系统展示了过程动力。
为什么说Stripe是一个世界级的护城河建造者呢?因为Stripe拥有全部七大力量。
规模经济:单位成本随业务规模增加而下降的质量。
Netflix因将内容开发成本分摊到如此庞大的用户基础上而闻名,因此它可以以比任何竞争对手都低得多的平均订阅者成本开发新节目和电影。Stripe对支付处理产品做同样的事情。
Patrick Collison在推.特上说,Stripe构建了一个机器学习引擎,“自动优化卡片网络请求的位域”,这将在2020年为Stripe客户带来25亿美元的收入增量。Stripe有足够的客户,它能够做这样的小优化,累积起来的巨大数字比竞争对手或客户自己的成本要低得多。同样的价格,他们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
规模经济:单位成本随业务规模增加而下降的质量。
Stripe的网络效应来自于更多的用户给了Stripe更多的数据来检测欺诈和提高接受率。如果我在一个使用Stripe的网站上进行欺诈,其他使用Stripe的公司就会从中受益。再乘以数十亿笔交易,Stripe拥有的海量数据几乎是任何初创公司都不可能复制的。
新来者采用一种新的、更优的商业模式,而现有企业不会模仿这种模式,因为预期会对现有业务造成损害。这与年轻用户的复合效应密切相关。银行为早期的互联网经济提供了大部分支付基础设施,向大公司的金融团队销售产品是银行的基因。竞争对手的目标是大公司的财务团队,这些公司的销售周期很长,很复杂,最终的结果是漫长而复杂的集成,而Stripe则让数千乃至数百万的开发人员快速集成他们的产品,不需要召开会议。当其他人专注于销售和市场营销时,他们专注于产品。竞争对手无法做出反应,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能冒疏远现有客户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无法制造出优秀的产品。
除了产品,Stripe还建立了一个品牌。
品牌:根据卖家的历史信息,对客观上相同的商品持久地赋予较高的价值。
两款产品的功能几乎完全相同。
“那你选了哪一个?”
“我们选择了Stripe。”
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当决定在面部特征上不分上下时,你会选择品牌更强的那个。
Stripe通过2种方式做到这一点,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建立忠诚度。
建立良好的产品体验。一个软件公司不可能用一个弱产品来建立一个持久的品牌。随着时间的推移,Stripe只是在工作,并添加了令人愉快的功能(即无需额外的开发工作就能产生收入或节省成本)。
帮助公司起步。Atlas允许企业无缝合并。在美国,它使一个漫长、恼人、昂贵的过程无缝衔接。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它使不可能成为可能。超过1.5万家公司使用Atlas注册,其中四分之一的公司表示,如果没有Atlas,他们就不会成立自己的公司。此外,Stripe还收购了独立黑.客,这是一个面向早期产品开发者的社区,以增加这些年轻公司成功和成长的可能性。Atlas和Indie Hackers扩展了整个可访问市场并尽早建立用户忠诚度。
在许多情况下,转换支付解决方案的风险大于它的价值。想象一下,你销售一种订阅产品,比如付费的时事通讯。你收集你的用户信息一次,然后每个月,Stripe从用户那里收钱并把钱寄给你。现在,假设您想要切换到一个新的提供者。这将需要回到您的所有订户,并要求他们重新输入他们的信用卡信息。许多人不会重新输入他们的信息,你就失去了那些订户和他们的收入。
随着公司使用更多Stripe产品,转换成本增加。如果我的公司卡是Stripe的,而我从Stripe Capital贷款,那么为了节省10个基点的费用,降低我的支出限额并失去第二天贷款的机会是否值得?对许多公司来说,坚持使用Stripe是一个更好的财务决策。
垄断资源:以诱人的条件优先获得可独立提升价值的令人垂涎的资产。
虽然竞争对手可以在某些功能上与Stripe匹敌,并在短期内对价格施加下行压力,但从长远来看,Stripe将会胜出,因为它的关联操作和累积优势几乎是任何竞争对手都无法匹敌的。
不容小觑的竞争对手
Stripe的竞争对手不容小觑,底下就来简介两家金融科技公司带给Stripe的竞争与威胁。
比起Square的线下支付,Stripe主要是利用API执行线上支付。不过Square近期也开始想尝试Stripe正在做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线下支付的领域Square已经趋于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线上支付这块大饼人人都想抢下。相对地,Stripe推出的Terminal服务,也有和Square相互较劲的意味。
Paypal成立的时间最早,相对来说也有先行者优势。Paypal的收费结构相对複杂,一般来说客户今天要购买某项产品,会透过Paypal的页面来完成支付。
以使用者的角度来看,Paypal的支付体验相对冗长且不便,付款时需要从购物页面跳转至Paypal的网站,而Stripe则是一步到位。以商家的角度来看,Stripe为用户提供简洁易明的图表作分析,使用户能易于理解其数据并作出改善,Paypal则只有提供文字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Paypal宣布将支援加密货币的支付服务,一方面象徵了加密货币主流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会和Square的加密货币业务互相竞争。
上个季度,Square的收入从一年前的12亿美元增长到19亿美元,PayPal的收入同比增长23%,达到53亿美元。
另外,全球化的加速也是促使Stripe顺利发展的主因之一。Stripe的服务据点遍佈全球,支援了超过135个国家的持卡人,主要是因为他们是透过建置支付串接架构,在线上完成资金交易。相较之下,竞争对手Square主要的成长来自于本土的中小型企业的线下支付,出发点并不太一样。
总结来说,这三家公司各有所长,很难断定哪家公司谁好谁坏。但如果我们从商家的角度来看,比较能够比较出他们适合的客群:
Stripe提供了线上支付的API服务,最适合高科技B2C的电商企业。例如:Amazon、Slack。Stripe对于开发人员相当友好的API是一大卖点,但如果团队中没有开发人员,Stripe或许不是最佳的选择。此外Stripe目前不提供发票平台,所以对于需要为客户提供发票的B2B企业来说,得自行在网站设定发票系统或是透过其他应用程式支援。
Square提供的POS系统,专注于服务中小型企业,最适合实体零售商店使用。基本上只要会和客户面对面的情况,Square可以说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Paypal提供的产品,最适用于希望轻鬆设置线上支付的电商企业。例如:Ebay、Expedia。在团队中没有工程师的情况下,Paypal是最简单方便的选项,因为他很容易嵌入到电商页面当中。
Stripe的增长速度可能快于其支付竞争对手。考虑到Stripe的大部分业务是在线业务,Shopify可能比它的全渠道支付竞争对手更好。
Stripe可能比竞争对手处理更多的支付量。Stripe在2019年9月的融资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处理了“数千亿美元”。按照最保守的解释,假设他们在2019年处理了2000亿美元的交易。以73%的增长率计算,Stripe的总支付额将达到3500亿美元左右,超过Adyen和Square,接近PayPal的一半。如果你认为“数千亿”意味着4000或5000亿美元,那么Stripe可能已经超过了PayPal。
自Stripe募资360亿美元以来,这些公司平均增长了114.1%。按照同样的增长速度,Stripe的估值将超过770亿美元,比高盛目前的市值高出50亿美元,而它才刚刚起步。
如今,高盛的市值仅为720亿美元,略低一些,而Stripe公司4月份的G系列扩展对高盛的估值为360亿美元。仅仅四个月后,360亿美元看起来就像偷来的。事实上,如果Stripe上市,它的价值将超过现在的高盛。
面临的问题
但在短期内,Stripe也面临一些挑战,可能会阻碍其实现长期潜力。
支付业务是一项大宗商品业务,Stripe面临着方方面面的竞争——垂直解决方案、更多的国际公司、更便宜的选择,以及与银行更紧密结合的产品——这意味着它需要在价格上竞争,尤其是与大客户竞争,从而压缩其利润率。
大客户和合作伙伴也是Stripe目前面临的问题,因为他们拥有更大的谈判能力。据估计,甚至在大流行之前,Stripe仅从Shopify一项业务就获得了3.5亿美元的收入。自1月份以来,这一数字可能已经翻了近一倍。
这给了Shopify比Stripe更大的权力——在后端打造自己的支付解决方案,以匹配前端Shop Pay解决方案的威胁,让Shopify的提成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如果Shopify离开,这将对Stripe的收入造成重大打击。
然而,Stripe公司的战略专注于“长尾巴”。它拥有数百万用户(包括通过Shopify获得的100万),而Adyen只有3500名左右。长尾可能使其利润率,同时保持低价Shopify等大公司,有两个原因:1)让Shopify远离竞争对手和2)收集大量的数据从Shopify交易,它可以用来提高产品的客户。
IPO是什么时候?
去年,有传言称,华尔街著名的亿万富翁Bill Ackman有意让旗下SPAC公司与Stripe合并。然而,由于估值过高,谈判破裂。
与其他上市公司相比,Stripe目前的估值偏低,而它的战略目标是在未来获得比现在多几倍的价值。由于私募市场投资者很可能与Stripe的时间范围一致,而且没有上市的财务压力,该公司正在优化长期决策的自由,而这些长期决策可能在短期内对公开市场没有意义。Stripe希望放慢脚步,转而投资于增长。Stripe的经营策略上,现阶段更注重于把公司的产品加强,并不急于IPO上市。这也显示出Stripe的CEO重视长期发展,而非短期利益。好像又更值得买了(?)
众多独角兽们纷纷借用“Covid boost”赶在2020年底前上市,Stripe或许也不例外,该公司最近招聘的高管都是上市前招聘的高管。8月5日,它从AWS聘请了Mike Clayville担任首席营收官,负责公司业务。6天后,它又从通用汽车聘请了Dhivya Suryadevara担任首席财务官。
然而,当Stripe最终上市时,你可以肯定,它将经历一场潜在投资者的疯狂追逐。毕竟,Stripe是价值约4.3万亿美元的全球在线商务行业的领头羊,未来还会有更多增长。
在9月9号的视频中,我们是全网第一个预测9月美债利率将出现拐点,科技股将面临回调风险,但是没太多人关注这事件,但我们却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其实美债对于股票,特别是科技股的走势非常重要。美债收益率是全球资金的成本,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是美联储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全球资产的定价基石,也被称为无风险利率。所有公司的估值模型,都会用到无.风险利率作为融资成本的重要参考。而且无.风险利率的一点变动就会导致整个估值结果有很大的变化,因此美债收益率的快速拉升,容易引发资产重估的灾难。
昨天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次攀升并短暂突破1.5%,收益率飙升导致科技股继续遭到抛售,大科技权重股FAANMG全线下跌。所以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多多看看我们的视频,每一期都是从我们对市场热点的把握中精心挑选的,记得打开小铃铛,获得实时推送。
昨天,科技权重股中,市值万亿美元的Facebook代号FB,暴跌6%,市值蒸发200亿美元。美东11点30分左右,Facebook服务中断,无法访问网站。随后Instragram,WhatsApp,Oculus VR,iMessenger也出现服务中断的现象。目前服务中断已经超过4个小时,没有任何恢复迹象,Facebook没有人提供问题的解释,也没有估计问题何时会解决。
有多位安全专家指出,域名系统问题可能是罪魁祸首。
上不去Facebook,Ins,WhatsApp的网友们,也只能在Twitter上发段子了,包括Facebook:
令Facebook股价大幅下跌的另一个原因是,一名FaceBook的前雇员, 37岁的前产品经理,Frances Haugen,向《华尔街日报》和美国国会提交了详细描述该公司研究的内部文件。在她的个人网站上,她分享说,在公司工作期间,她对“公司将自身利益置于公共安全之上的选择越来越感到震惊,这将人们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作为最后的手段,她冒着巨大的个人风险,勇敢地揭发了此事。
根据Haugen在领英上的个人资料,她曾在Pinterest、Yelp和谷歌担任产品经理。她表示:“我见过很多社交网站,但Facebook的情况比我之前见过的任何公司都要糟糕。”她在5月份离开了Facebook。
这些文件显示,Facebook的高管已经意识到其平台对一些年轻用户的负面影响。例如,一份内部文件发现,在报告自.杀想法的青少年中,6%的美国用户将自杀冲动追溯到Instagram。
就在脸书的Antigone Davis为该公司辩护时,一名举报者指控脸书处理了表明Instagram对青少年有害的研究数据,而脸书的整个服务网络突然离线。
今年6月份,Facebook所有平台都瘫痪,当时是因为美国云计算内容服务商Fastly公司,代号FSLY,8日早间出现DNS技术问题,导致全球大量网站断网,其中包括亚马逊、Reddit、Twitch、Hulu和《纽约时报》等热门网站突然瘫痪了大约一个小时。
Facebook昨天跌到200天上获得支撑反弹,还没进场的或打算抄底的朋友,要小心了,因为这次事件对于FB的名声影响很大。
上期视频我们也深入分析了原油天然气的大行情,
昨天原油和天然气期货价格暴涨,原油股和天然气股纷纷暴涨。
现在原油大佬们已经数钱数到手抽筋了,美国原油突破77美元。天然气大涨4.8%,欧洲发生了天然气危机,供不应求,而且世界各地都缺煤。
昨天,原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盟友预计将继续执行逐步增加供应的现有计划(每月增产40万桶/日),即使面临来自消费者的压力,也不会向全球市场增加产量,引发投资者担忧影响经济复苏。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周末,美国南加州外海海底的油管发生了漏油事件!Amplify Energy昨天暴跌44%,该公司管道破裂导致12.6万加仑的原油泄漏到海洋中。12.6万加仑原油相当于3000桶生产后的原油,目前形成了一个占地约 8,320 英亩的浮油区域——比Santa Monica的面积还要大!最新消息是,海面上已经形成了35平方公里的污染带,原油泄露量达到48万升。此次漏油事故的持续漏油量已经超过了2007年旧金山湾漏油事故的漏油量。
Newport Beach市长说,当他从Catalina Island返回海岸时,看到海豚在油渍中游泳,大量死鱼的遗体陆续被冲上岸,引爆当地生态大灾难。
与此同时,英国陷入油荒危机。受新冠疫情和“脱欧”等因素影响,英国卡车司机出现“用工荒”,进而影响了英国的燃油运输,导致英国燃油供应持续短缺。英国汽油零售商协会数据显示,英国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加油站无油可售。伦敦地区的燃油供应水平不足正常供应的20%,不断有加油站因燃油售罄而关闭,当地居民往往需要排队数小时才能买到燃油。不少人拿着饮用水瓶接油囤油,有的甚至大打出手。进而出现了一支由20辆汽车组成的车队尾随一辆罐车求油,一路行驶70英里(约112公里)的场景。
全英国每升汽油的平均价格在9月25日还是135.87便士,9月27日已上涨至136.59便士,为2013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为了应对燃油危机,英国政府10月4日将部署近200名军方人员协助运输燃油。由于各地司机短缺,部长们还宣布给300多名海外汽油运输卡车司机提供临时签证,签证日期直至2022年3月底。
美国银行在最新研报中称,如果今年冬季寒冷,而且随着全球航空公司为美国重新开放边境做准备,全球能源危机可能有助于推动油价自2014年以来首次突破每桶100美元,柴油价格则可能会突破每桶120美元。3点原因:
第一,天然气价格飙升令人们转向原油作为取暖燃料,从天然气转到原油的替代量可能达到100万至200万桶/日。
第二,冬季寒冷可能对原油需求构成50万桶/日的提振。
第三,航空交通的增加可能在2022年第一季度增加油需30万至50万桶/日。
与美国银行一样,鼓吹“超级周期即将到来”的大宗商品旗手高盛也高调看好油价涨势。称结构性需求将取代周期性因素支撑油价继续走高,布伦特原油自2018年10月以来首次涨破80美元之后,这种涨势会继续下去,预计今年年底布油升至90美元/桶。
在原油库存方面,高盛表示在新冠疫情期间积累的高原油库存正以450万桶/天的创纪录速度快速消耗。相关的消耗量已经超过OPEC+短期内能够增产的能力,而美国页岩油的复产还在初始阶段。这为全球原油库存在年底前降至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奠定了基础。
产能不足则会加剧油价飙升。美国页岩气田最大的运营商——先锋自然资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Scott Sheffield表示:美国原油生产商无法增加供应,以遏制仍在“OPEC+控制下”的原油价格飙升。
维托尔亚洲主管Mike Muller表示。在美国,“如果你需要额外的原油,那么钻机数量根本无法满足产量的需求。”
天然气【EQT】
作为原油的替代能源之一的天然气,最近也有不错的上涨行情,上周我们已经深度分析过EQT能源,代号EQT,是美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市值77亿美元,昨天大盘全线暴跌情况下,逆势大涨4%,
它的信用状况在同行中也是最好的,这使它能够获得低成本债务,并进一步降低成本。这些因素使EQT能够产生可观的自由现金流。预计到2026年,EQT累计自由现金流将超过70亿美元。与此同时,如果价格上涨,它还有上行潜力。EQT预计近期将使用部分自由现金流偿还债务。到2026年,只有27亿美元的债务到期,该公司将有充足的多余现金用于其他股东友好的活动,如股息、股票回购和增值收购。
之前我们给出的预判是:EQT技术面目前处于多重阻力的位置,股价可能会先回调到19-20美元附近建仓。那么EQT在上周五回调到20附近之后,昨天大涨4.17%。
我们刚刚说到原油大佬们已经赚的盆满钵满了,但另一边的天然气空头们则是面临着爆仓风险。随着全球天然气期货价格暴涨,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嘉能可(Glencore)、贡沃尔(Gunvor)、托克(Trafigura)和维托尔(Vitol)等在欧美天然气市场的头寸都面临巨额追加保证金要求。
多年来,欧洲(红色)和美国(绿色)天然气的价格一直在一个明确的范围内交易。当两者之间的价差达到一个或另一个极端时,你买一个,卖另一个——很简单,对吧?
因此,随着欧洲天然气价格在第二季度飙升,相对于美国天然气价格达到了一个显著的极端,促使交易员采取出售欧洲天然气、购买美国天然气的策略,希望息差能缩小。
然而,上个月,由于库存低、亚洲天然气需求高、俄罗斯和液化天然气供应不足、供应中断等多种因素,欧洲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这一战略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
尤其对中小型交易公司来说,情况更为困难。该消息人士称,追加保证金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贸易公司和其他玩家一起已经积累了300亿美元的空头头寸。
天然气隐含的波动从未如此之高…
历史上,天然气板块每次都当作投机题材来炒作,因为紧缺和涨价没有持续性,天然气板块每年都是冬天炒一波,然后结束。但这一次,天然气淡季不淡,以往冬季才上涨的,七月份就开始了大涨行情。所以预期价格上涨的持续性和幅度均会大超预期。
另外,今年欧洲也遭遇了“灾难性”的天然气危机,挪威、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减少,但页岩开采热潮却使得美国变成了世界主要天然气出口国。今年美国出口海外的天然气较同期增加了近50%,这也间接导致了本土天然气供应紧张。
还有,新产能建设周期长。目前新投产的液化天然气产能通常是2016年前后立项建设的。上游炼化厂的建设周期较长,从决定投资到完全建成通常需要4-5年。
供需错配+下游景气带来的产品涨价,以及政策支持,是天然气市场最硬核的上涨逻辑。
欧洲和亚洲的天然气基准价格相当于190美元/桶的原油价格,是当前布油价格的一倍多。
从需求方面看,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大约一半的美国家庭使用天然气来取暖和取暖。如果冬天大家供暖需求攀升,将会进一步推高天然气价格。它的价格在过去12个月飙升了 180% 以上,达到每百万英热单位 5.9 美元。这也是自从2014年2月以来,天然气价格最高的水平。所以大家也要做好心理准备:今年冬天,暖气费可能飙升,钱包又要缩水了.....
OPIS能源公司创始人 Tom Kloza提醒,今年秋天和冬天,大家要为家庭供暖成本的冲击做好准备。“如果你的暖气费去年是150美元,今年可能是300美元,史上“最贵”的冬天要来了。”
美股三大股指重挫,美国WTI 原油期货创近7年来的最高收盘价80美元,原因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盟友预计将继续执行逐步增加供应的现有计划,即使面临来自消费者的压力,也不会向全球市场增加产量,投资者担忧影响经济复苏。
美国国债收益率攀升,整个社交媒体板块和科技股集体暴跌导致纳斯达克暴跌310点,Facebook遭遇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和WhatsApp等Facebook旗下应用全部出现大规模宕机,服务中断已经超过4个小时,截止到发稿,仍旧无法打开。FB股价暴跌6%,市值蒸发200亿美元。
宕机截图
令Facebook股价大幅下跌的另一个原因:是一名FaceBook脸书前雇员在接受周日晚间播出的《60分钟》节目采访之前,向《华尔街日报》和美国国会提交了详细描述该公司研究的内部文件。
脸书被前员工、37岁的前产品经理,弗朗西丝·豪根(Frances Haugen) 透露自己是一大批泄露文件的幕后来源。在她的个人网站上,她分享说,在公司工作期间,她“对公司将自身利益置于公共安全之上的选择越来越感到震惊,这将人们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作为最后的手段,弗朗西丝冒着巨大的个人风险,勇敢地在Facebook上揭发了此事。”
根据豪根在领英上的个人资料,她曾在Pinterest、Yelp和谷歌担任产品经理。豪根在接受《60分钟》采访时表示:“我见过很多社交网站,但Facebook的情况比我之前见过的任何公司都要糟糕。”
豪根告诉《60分钟》,她在5月份刚离开了Facebook。
最先由《华尔街日报》报道的这些文件显示,Facebook的高管已经意识到其平台对一些年轻用户的负面影响。例如,《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一份内部文件发现,在报告自杀想法的青少年中,6%的美国用户将自杀冲动追溯到Instagram。
Facebook随后表示,《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是精心挑选的数据,甚至连其内部报告的标题都忽视了对数据的潜在正面解读,比如许多用户发现了与产品接触的积极影响。
就在脸书的安提戈涅·戴维斯(Antigone Davis)在CNBC直播为该公司辩护时,一名举报者指控脸书处理了表明Instagram对青少年有害的研究数据,而脸书的整个服务网络突然离线。停电发生在美国东部时间中午之前,将近5个小时后,没有任何迹象或恢复,公司没有人提供问题的解释,也没有估计问题何时会解决。
Facebook的工程师已经被派往该公司的美国数据中心,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Facebook公关主管安迪•斯通在Twitter上表示:“我们意识到,有些人无法访问我们的应用和产品。我们正在努力尽快让一切恢复正常,对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明年将卸任首席技术官的迈克·斯科罗普夫在推特上表示:“我们正在经历网络问题,团队正在尽快工作,尽快进行调试和恢复。”
在Facebook内部,宕机几乎破坏了所有员工用来沟通和工作的内部系统。尽管员工无法收到来自外部地址的电子邮件,但他们已经通过公司提供的Outlook电子邮件账户进行交流。在宕机之前登录过谷歌Docs和Zoom等工作工具的员工仍然可以使用这些工具,但任何需要使用工作电子邮件登录的员工都会被屏蔽。
就在上个月,Instagram瘫痪了16个小时,6月份,Facebook所有平台都瘫痪,当时是因为美国云计算内容服务商Fastly公司8日早间出现DNS技术问题,导致全球大量网站断网,其中包括亚马逊、Reddit、Twitch、Hulu和《纽约时报》等热门网站突然瘫痪了大约一个小时。
Facebook今天跌到200天上获得支撑反弹,关注明天走势。
监测网络状况的网站DownDetector显示,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和WhatsApp等Facebook旗下应用均出现故障,无法正常登陆,大量用户报告称Twitter、T-Mobile 、AT&T、亚马逊云服务和谷歌服务均出现问题。
Facebook一位发言人在给媒体的电子邮件声明中说: “我们已经知晓部分用户在访问我们的应用程序和产品时遇到问题,”“我们正努力尽快使其恢复正常,对于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此前,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和WhatsApp等Facebook旗下应用均出现故障,Facebook网页上的错误消息表明存在域名系统 (DNS) 错误,背后的原因是网络内容托管商 Fastly.com 的出现DNS问题。
另外,最近几周,一份长达数万页的脸书公司内部文件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一场风暴。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4日报道,脸书被前员工、37 岁的前产品经理弗朗西斯·豪根实名举报,称其“在明知道平台被用来传播仇恨、暴力和错误信息的情况下,仍试图隐藏相关证据”。
报道称,豪根先将内部文件公之于众,但直到3日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的《60分钟》节目里,才揭晓了自己的身份。豪根于2019年加入脸书,曾在该公司负责公民诚信问题。她称,内部文件显示,脸书明知其平台被用来传播仇恨、暴力和错误信息,但该公司仍试图隐藏相关证据。“我在脸书一次又一次看到,对公众有利的事情和对脸书有利的事情是存在利益冲突的,而脸书一次又一次地选择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该电视节目援引脸书内部文件称:“我们从各种来源获得的证据表明,脸书及其旗下各种应用程序上的仇恨言论、分裂政治言论和错误信息正在影响世界各地。”
CNN称,大约一个月前,豪根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至少8项诉讼,指控脸书公司向投资者和公众隐瞒了对其缺陷的研究,比如该公司旗下的照片墙应用程序纵容平台传播身材焦虑,伤害年轻女孩。豪根将于5日在美国消费者保护、产品安全、保险和数据安全小组委员会出席作证。她表示自己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就职过,“但脸书的情况比以前见过的任何一家都要糟糕得多”,“我相信扎克伯格从未打算打造一个仇恨平台,但他允许做出选择,因为这些选择的副作用是使仇恨和两极分化的内容获得更多传播和更广泛的影响。”
对于这些负面报道,脸书不断予以反驳,称许多说法“具有误导性”,并认为其应用程序利大于弊。脸书发言人莉娜·皮奇发表公开声明称,“我们的团队每天都必须在保护数十亿人公开表达的权利与保持平台安全之间取得平衡。”脸书全球事务副总裁尼克·克莱格则表示,“社交媒体无法像其他行业一样保持完美。”
IMAX公司 (NYSE: IMAX)本周全球票房飙升至3000万美元,这是该公司10月份有史以来最好的周末票房,也是自2019年12月以来最大的全球周末票房纪录。最明显的迹象表明,全球电影市场正在回归,破纪录的票房成绩是由一系列在北美、欧洲、中东、拉丁美洲和亚洲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大片推动的。
摄影导演莱纳斯·桑德格伦和导演卡里·福永在拍摄《Venom没有时间去死》,这是EON制片公司和米高梅制片公司的电影
摄影导演莱纳斯·桑德格伦和导演Cary Joji Fukunaga在拍摄EON Productions和米高梅工作室的电影《NO TIME TO DIE》
索尼/漫威的《毒液:杀戮》在北美和俄罗斯的IMAX首映票房达到960万美元,超过了预期,占该片周末总票房的9.5%。该片在北美402块IMAX银幕上获得了86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创下了疫情期间该公司周五至周日国内首映周末的最佳成绩。
索尼/米高梅的《没有时间去死》——第一部因疫情而推迟上映的大片——在国际首映中取得了成功,在50个国际市场的284个IMAX屏幕上获得了680万美元的票房。作为第一部使用IMAX摄像机拍摄的詹姆斯·邦德电影,《No Time to Die》在全球24个国家(包括日本、香港、德国、瑞士、瑞典、意大利、丹麦、西班牙、南非、厄瓜多尔等)上映首周末获得了这个间谍系列电影的最佳IMAX票房。首映周末在21个国家获得了新冠肺炎时代的最佳首映周末。该片将于10月6日在北美IMAX影院上映。
IMAX娱乐公司总裁梅根·科利根说:“这个周末绝对是一个成功,证明了今天的票房是有能力的——不仅仅是在选定的地区或上映的电影,而是在每个关键地区提供多样化的伟大内容。”“人们可能认为这些电影表现超常,但现实是,许多人低估了全球消费者重返影院的兴奋程度。”
全球制药巨头默沙东 Merck 周五发表一份声明,介绍其刚刚研发成功的新冠药物取得重大进展。可将住院和死亡率降低50%。
导致辉瑞(PFE),Moderna (MRNA)和Novavax (NVAX)等COVID-19疫苗领军企业今天都因这一消息全面走低。如果这些公司的疫苗落后于默沙东的抗病毒药物,它们未来的收入都将损失数十亿美元。
今天,制药巨头默沙东(MRK)公司股价创出12年以来的最大涨幅,研究结果表明,这款名为Molnupiravir的药物可将住院和死亡率降低50%。这一结果最终可能意味着,许多感染病毒的患者在家便可获得简单方便的治疗。
研究结果非常令人鼓舞,以至于默沙东和持股集中的Ridgeback在与独立试验监测机构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沟通后,决定不再招募病患继续进行试验,同时将启动监管审批程序。
这种名为molnupiravir的药物是口服的,通过抑制冠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发挥作用。
一项3期研究的中期分析发现,7.3%接受molnupiravir治疗的患者在29天内住院。在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14.1%在第29天住院或死亡。在29天内服用molnupiravir的患者中没有死亡报告,而服用安慰剂的患者中有8例死亡报告。
白宫首席医疗顾问安东尼·福奇博士在19日举行的新冠疫情吹风会上表示:“这种抗病毒药物有效的消息显然是非常好的消息。”“该公司在昨晚的简报中提到,他们将立即向FDA提交他们的数据。”
福奇说:“FDA将以通常的、非常高效和有效的方式查看数据,尽可能快地检查数据,然后从那里获取数据。”
所有775名试验参与者都有实验室确认的有症状的Covid-19,并在出现症状的5天内随机给予molnupiravir或安慰剂。
产量:年底前可生产1000万剂
出于对莫诺匹韦研究的预期成功,默克公司在进行三期临床试验的时候一直在加快生产莫诺匹韦,预计到今年年底,默克公司能够生产1000万剂莫诺匹韦,明年的产量将翻一番。
就在本周一,辉瑞就公布了其研发的新冠口服药进入三期临床
由于默沙东的利好,美股邮轮和航空概念股普涨。
我们美股投资网在昨天已经游轮股出现异常的大量看涨期权提醒:
同时,辉瑞(PFE)、Moderna (MRNA)和Novavax (NVAX)等COVID-19疫苗领军企业今天都因这一消息全面走低。如果这些公司的COVID-19疫苗落后于molnupiravir等口服抗病毒药物,它们未来的收入都将损失数十亿美元。
其中,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周四提交的一份内部交易文件显示,Moderna首席执行官 Stephane Bancel在9月30日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内部抛售。他以393.44美元的价格出售了2.3万股Moderna股票。交易总额为7百多万美元,目前仍持有Moderna总计16,265,252股,价值50亿美元。
另外,Moderna首席执行官近期不断卖出:
8月底,由于污染物,日本暂停了160多万剂Moderna COVID-19疫苗注射。武田制药(TAK)周五表示,“人为错误”被发现导致金属污染物进入日本的新冠疫苗剂量,导致9月初召回。武田制药是Moderna疫苗在日本的经销商。
西班牙生产工厂给疫苗瓶加装橡胶塞的机器上2个不锈钢部件没有保持适当的间距,部件相互接触导致不锈钢碎片混入。特别是在安装疫苗瓶顶部的设备上,视觉错误地判断了星轮和塞子之间所需的1毫米间隙。
细节造就数十亿收入
本月早些时候,Moderna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申请批准其加强注射剂量为最初接种时100微克剂量的一半。如果FDA批准了Moderna,对Moderna来说,其助推器获得授权可能意味着数十亿美元的收入——以及市场份额。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细节。
这个细节就是剂量水平。如今,Moderna的冠状病毒疫苗含有100微克产品。根据这一数据,Moderna可以估计在给定的时间范围内能够生产多少剂量。例如,Moderna预计,它今年可以生产多达10亿剂疫苗,明年可以生产多达20亿剂疫苗。
Moderna (MRNA)首席执行官此前曾表示,在助推器剂量减半的情况下,将有更多的疫苗可用。“如果将剂量减半,我们在未来一年的全球可用剂量将达到30亿剂,而不是20亿剂。”
目前,Moderna是有限的。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首席执行官表示,公司不会再接受2021年的订单,“因为我们已经完全超负荷了。”更多的剂量将意味着能够获得市场份额,而不是拒绝客户。
最后,生产的剂量越多,收入就越高。Moderna疫苗的价格因国家收入水平、订单量和其他因素而异。但这里有一个大致的指导。Moderna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提供最低价格。然后,定价范围从美国开始最初的价格是每剂15美元到37美元。即使额外的10亿剂中有一半以15美元一剂的价格出售,也能获得75亿美元的收入。
然而,Moderna不会立即从助推器中获得经济收益。该公司将需要一段时间来过渡到生产低剂量产品。此外,赢得更多订单和交付疫苗也需要时间。不过,从长远来看,半剂量助推器将对Moderna有利。
当然,到那时,疫情可能已经结束。Moderna面临着收入下降的风险。尽管如此,专家表示这种病毒将继续传播。这意味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将继续需要疫苗接种,以及增强免疫力的助推器。各国很可能会继续考虑到这一点而下大量订单。Moderna已经签署了到2024年的供应协议。
今年,Moderna预计将产生200亿美元的疫苗收入。提前购买协议和更多剂量的选择使明年的收入达到相同水平。在这一点和以后,低剂量的助推器可能是保持这个收益故事继续的关键之一。
当我们着眼于2022年以后的盈利前景时,该公司的定价相对较高,对于一家估值超过1700亿美元的公司来说,它的前景并不强劲。短期内,助推器项目可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 MRNA的前景还是有些黯淡,因为它的产品线落后于其他大型制药公司。
Moderna现在的定价似乎是完美的。Moderna在上半年也一直盈利丰厚,迄今每股盈利9.30美元。分析师目前预计,今年下半年的每股收益将会更加强劲,今年每股收益的普遍预期为30.10美元,这意味着今年下半年每股收益将略高于20美元,这代表着一个巨大的增长率。
但与此同时,分析师目前预测,每股收益和收入将在2022年下降,特别是在2023年:
从Moderna的估值来看,我们可以看到,该公司的股价目前略高于今年预期净利润的14倍,从绝对值来看,这个估值并不高,但与其他市值超过1500亿美元的制药公司相比,这个估值也远不便宜:
抄底,清仓,还是持有?
目前的价格可能更接近高点。投资者都知道Moderna将在2021年下半年产生巨大的效果,2022年的前景也相当强劲。然而,市场总是具有前瞻性的,一旦世界摆脱了新冠疫情,前景就不那么乐观了。预计Moderna的收入和利润将在2023年出现下滑。以史为鉴,那些销售额和利润见顶的制药公司可能会受到严厉惩罚,而这可能会发生在Moderna未来两年的身上。过去的回报并不能保证未来的回报。
Moderna拥有令人感兴趣的潜在资产,尤其是其肿瘤候选疫苗,当然,无论是从科学角度还是从潜在的商业化角度来看,都很有趣。然而,在可预见的未来,Moderna非常依赖Spikevax的销售,该公司是否能在其他领域取得类似的结果还有待观察。
对于一家估值超过1700亿美元的公司来说,Moderna的储备相对较少,因为III期候选公司根本没有上市,而II期候选公司只有3家,未来几年新资产的增长可能相当有限。
Moderna绝不是一家糟糕的公司,但以目前的价格来看,现在锁定收益可能是个好主意。
默沙东(MRK) 上涨12%,表示其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将住院和死亡风险降低了50%,将在未来几周内寻求FDA的紧急使用授权,导致 诺瓦瓦克斯医药(NVAX)跌15.44%,BioNTech SE(BNTX)跌12.82%,Moderna(MRNA跌10.46%,辉瑞(PFE)跌2.42%。
如果这些公司的COVID-19疫苗落后于molnupiravir等口服抗病毒药物,它们未来的收入都将损失数十亿美元。
另外,Moderna首席执行官近期不断卖出: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周四提交的一份内部交易文件显示,Moderna首席执行官 Stephane Bancel在9月30日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内部抛售。他以393.44美元的价格出售了2.3万股Moderna股票。交易总额为7百多万美元,目前仍持有Moderna总计16,265,252股,价值50亿美元。
8月底,由于污染物,日本暂停了160多万剂Moderna COVID-19疫苗注射。武田制药(TAK)周五表示,“人为错误”被发现导致金属污染物进入日本的新冠疫苗剂量,导致9月初召回。武田制药是Moderna疫苗在日本的经销商。
西班牙生产工厂给疫苗瓶加装橡胶塞的机器上2个不锈钢部件没有保持适当的间距,部件相互接触导致不锈钢碎片混入。特别是在安装疫苗瓶顶部的设备上,视觉错误地判断了星轮和塞子之间所需的1毫米间隙。
细节造就数十亿收入
本月早些时候,Moderna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申请批准其加强注射剂量为最初接种时100微克剂量的一半。如果FDA批准了Moderna,对Moderna来说,其助推器获得授权可能意味着数十亿美元的收入——以及市场份额。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细节。
这个细节就是剂量水平。如今,Moderna的冠状病毒疫苗含有100微克产品。根据这一数据,Moderna可以估计在给定的时间范围内能够生产多少剂量。例如,Moderna预计,它今年可以生产多达10亿剂疫苗,明年可以生产多达20亿剂疫苗。
Moderna (MRNA)首席执行官此前曾表示,在助推器剂量减半的情况下,将有更多的疫苗可用。“如果将剂量减半,我们在未来一年的全球可用剂量将达到30亿剂,而不是20亿剂。”
目前,Moderna是有限的。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首席执行官表示,公司不会再接受2021年的订单,“因为我们已经完全超负荷了。”更多的剂量将意味着能够获得市场份额,而不是拒绝客户。
最后,生产的剂量越多,收入就越高。Moderna疫苗的价格因国家收入水平、订单量和其他因素而异。但这里有一个大致的指导。Moderna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提供最低价格。然后,定价范围从美国开始最初的价格是每剂15美元到37美元。即使额外的10亿剂中有一半以15美元一剂的价格出售,也能获得75亿美元的收入。
然而,Moderna不会立即从助推器中获得经济收益。该公司将需要一段时间来过渡到生产低剂量产品。此外,赢得更多订单和交付疫苗也需要时间。不过,从长远来看,半剂量助推器将对Moderna有利。
当然,到那时,疫情可能已经结束。Moderna面临着收入下降的风险。尽管如此,专家表示这种病毒将继续传播。这意味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将继续需要疫苗接种,以及增强免疫力的助推器。各国很可能会继续考虑到这一点而下大量订单。Moderna已经签署了到2024年的供应协议。
今年,Moderna预计将产生200亿美元的疫苗收入。提前购买协议和更多剂量的选择使明年的收入达到相同水平。在这一点和以后,低剂量的助推器可能是保持这个收益故事继续的关键之一。
当我们着眼于2022年以后的盈利前景时,该公司的定价相对较高,对于一家估值超过1700亿美元的公司来说,它的前景并不强劲。短期内,助推器项目可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 MRNA的前景还是有些黯淡,因为它的产品线落后于其他大型制药公司。
Moderna现在的定价似乎是完美的。Moderna在上半年也一直盈利丰厚,迄今每股盈利9.30美元。分析师目前预计,今年下半年的每股收益将会更加强劲,今年每股收益的普遍预期为30.10美元,这意味着今年下半年每股收益将略高于20美元,这代表着一个巨大的增长率。
但与此同时,分析师目前预测,每股收益和收入将在2022年下降,特别是在2023年:
从Moderna的估值来看,我们可以看到,该公司的股价目前略高于今年预期净利润的14倍,从绝对值来看,这个估值并不高,但与其他市值超过1500亿美元的制药公司相比,这个估值也远不便宜:
抄底,清仓,还是持有?
目前的价格可能更接近高点。投资者都知道Moderna将在2021年下半年产生巨大的效果,2022年的前景也相当强劲。然而,市场总是具有前瞻性的,一旦世界摆脱了新冠疫情,前景就不那么乐观了。预计Moderna的收入和利润将在2023年出现下滑。以史为鉴,那些销售额和利润见顶的制药公司可能会受到严厉惩罚,而这可能会发生在Moderna未来两年的身上。过去的回报并不能保证未来的回报。
Moderna拥有令人感兴趣的潜在资产,尤其是其肿瘤候选疫苗,当然,无论是从科学角度还是从潜在的商业化角度来看,都很有趣。然而,在可预见的未来,Moderna非常依赖Spikevax的销售,该公司是否能在其他领域取得类似的结果还有待观察。
对于一家估值超过1700亿美元的公司来说,Moderna的储备相对较少,因为III期候选公司根本没有上市,而II期候选公司只有3家,未来几年新资产的增长可能相当有限。
Moderna绝不是一家糟糕的公司,但以目前的价格来看,现在锁定收益可能是个好主意。
First Watch代号FWRG 新股上市,开盘涨16.94%,报21.05美元,成交额1545.11万美元。
First Watch创立于1983年,是一家日间餐饮概念公司,专注于提供新鲜食材定制的早餐、早午餐和午餐。为保证食物新鲜度,公司承诺餐厅都会从每日黎明时分开始将新鲜水果和蔬菜切片和榨汁、烤松饼、冲泡新鲜咖啡并从头开始制作法式吐司面糊。
截至6月27日,First Watch在28个州拥有连锁餐厅423家,其中自营餐厅335家,加盟餐厅88家。
公司在其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表示:「尽管面临新冠疫情肆虐的挑战,但 First Watch 仍增加2020年和2021年投资,继续开设新餐厅。」 First Watch在 2020 财年开设了 42 家新餐厅,2021 年上半年开设了 18 家。
与疫情前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财季相比,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第二财季同店销售额增长了16.3%,同店客流量增长1%。
Netflix正以无法阻挡的姿态向全世界发起攻势,这是21世纪一场新的大规模殖民战争,输家将彻底沦为臣服于Netflix模式的傀儡。
“123,木头人”。追了最近大火爽剧《鱿鱼游戏》的朋友,应该能领会到这句口令的恐怖。《鱿鱼游戏》词条挂在微博热搜已经连续一周,知乎搜索榜也多日排名第一位。
全球范围内,这部剧已经在Netflix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美、德、英等近20个国家或地区拿下日榜第一。在此之前,从未有韩剧登上过美国收看榜首位,更不要说取得全球性的成功。
《鱿鱼游戏》讲述了一群负债累累的人为了赢得奖金而参加一系列致命游戏的故事,是一款类似于《饥饿游戏》(Hunger Games)的生存游戏。
目前在Netflix的全球排名中高居榜首,根据流媒体评级公司FlixPatrol的数据,这是韩国电视剧首次在美国排名第一。
Netflix股价今天创历史新高。相关阅读:先跌后涨,深度分析Netflix (NFLX) 财报数据和前景
另一边,《鱿鱼游戏》也引发韩国媒体股暴涨。Bucket Studio持有《鱿鱼游戏》主演李晶载代理公司的股份,在连续三个交易日中飙升了约90%。Showbox 股价上涨逾50%,该公司的前身曾投资于该节目的私人制作公司Siren Pictures,金智妍持有Siren Pictures 100%的股份。
这并不是Netflix出品的第一部爆款韩剧。从《王国》到《甜蜜家园》,Netflix打破了韩国影视业“电视剧粉红,电影暗黑”的潜规则。大牌导演和演员争相转投这家美国最大流媒体公司麾下,这意味着更精良的制作水准和更充足的预算,当然还有更高的片酬。
这种待遇不是韩国独享的,Netflix通过采购和制作独家内容来争夺当地影视制作人才,迄今已进驻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Netflix正以无法阻挡的姿态向全世界发起攻势,这是21世纪一场新的大规模殖民战争,输家将彻底沦为臣服于Netflix模式的傀儡。
杀死电影院
Netflix的全球殖民计划分三步走,取代电影院线是大蓝图中的第一步。
一周前,第73届黄金时段艾美奖落下帷幕。今年Netflix大获全胜,一举夺得44座艾美奖,其中主奖项27提12中,成艾美奖史上最大赢家。
2013年,Netflix凭借第一部自制剧《纸牌屋》获得剧情类最佳剧集提名,之后便开始连续多年陪跑,终于在今年获得了欧美电视圈顶级奖项的认可。
艾美奖地位相当于电影届的奥斯卡,Netflix对后者的追求同样不是一帆风顺。2015年,Netflix斩获34项艾美奖提名,最终只带走两座奖杯。同年的奥斯卡提名,却只有区区一项。
老派电影人一向不太待见流媒体,诺兰认为为影院而生的作品才能被称作“电影”,斯皮尔伯格也曾表示Netflix出品的电影更适合申请艾美奖。
学院对流媒体的态度则有些暧昧不清。2020年Netflix虽24提奥斯卡却只有2中,马丁·斯科塞斯的《爱尔兰人》作为种子选手,惨遭10提0中。
老马丁曾怒喷漫威电影为“主题公园”,却毫不犹豫奔向了流媒体怀抱。原因在于后者愿意给予他充分的预算和拍摄自由,甘愿为艺术买单。
而传统制片厂们如今痴迷于身披各色披风的超级英雄,拒绝为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提供1.2亿美元预算。两者的差别,在于是否需要用票房回收成本。
Netflix的订阅量、亚马逊庞大的电商网络和苹果浑然一体的软硬件生态足以提供稳定现金流,它们渴望的只有流量和随之而来的用户黏性,为此不惜千金买马骨。因此流媒体远比曾经的煤老板更加纯粹,甚至不需要在电影里安插花瓶。
传统制片厂则越来越束手束脚,它们惧怕承担一部大制作失败的代价,因此不厌其烦地在成功经验中画地为牢,依赖续集、翻拍和政治正确榨干每个IP最后一滴油。
好莱坞固步自封的当下,流媒体显得更加大胆和激进。它们给予创作者充分的尊重,不吝啬挥洒创意,为观众奉上更丰富的视听享受,比如前几年大火的《Love,Death&Robots》。
奥斯卡不会对这一趋势视而不见。2021年,Netflix更进一步拿下35个提名,并最终捧走7座小金人。
遥想2017年,Netflix自主出品电影还只有10部左右。4年之后,已经可以向用户保证每周上线一部新片,并于年内发行70多部电影。
无论主流舆论还是Netflix的激进战略,都受到疫情的催化而加速狂奔。
2020年Netflix新增3700万用户,超出2019年近1000万。同时,北美年度票房同比下滑80%,只剩22亿美元。拥有5000多块荧幕的最大连锁院线AMC,全年亏损近300亿人民币。
实际上,在尚未受疫情影响的时代,北美票房就已经失去了增长动力。
流媒体不需要电影院,从手机、平板到PC,屏幕随处可见。从这个角度想,Netflix已经达成了从制片、发行到院线的全垄断。
1948年,《派拉蒙法案》瓦解了八大制片厂对好莱坞的垄断。如今,又有谁能阻止这些崭新登场的现代电影托拉斯?
横扫英日韩
2019年,《复仇者联盟4》全球豪取近30亿美元票房,在日本市场却败给了《名侦探柯南》最新的剧场版。
无独有偶,2018年《复仇者联盟3》在日本上映时,也被柯南另一部剧场版死死压制。超英坟场,果然名不虚传。
好莱坞多年来依靠大制作强宣发进行填鸭式硬塞的“文化输出”似乎无往不利,但山珍海味吃多了也会腻,更何况有些大片纯粹是一坨光鲜亮丽的马粪。
说到底,虽然“去影院才叫看电影”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又有多少影片真正值回票价?
更重要的一点是,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出还面临着宗教、意识形态和传统文化筑起的天然壁垒,超英惨败给小学生就是典型案例。
日本影史票房前十包含6部动画电影,宫崎骏作品独占3部
流媒体的崛起,让好莱坞的困局迎刃而解。
日本电影市场曾长期位居世界第二,如今也仅次于中美,但保守程度远高于其他市场。本土电影长期占据票房前十,是纯粹的二次元乐土。
另一方面,在Netflix平台有超过1.2亿用户收看日本动画。在近100个国家和地区,日本动画的受欢迎程度都排名前十。
也就是说,日本同时拥有坚如磐石的天然屏障和横扫千军的收视利器。那么问题来了,“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9月10日,Netflix在东京都内开设世界首个动画制作支援基地,以每年高达2万亿日元的制作费吸引日本动画人才。
截至2020年,日本动画师的平均年薪仅为20万人民币不到,在美国则超过41万元。日本动画人吃草挤奶,喂养了全世界的日漫爱好者。
业已松动的墙角无疑为Netflix提供了挥舞铁锹的空间。2021年,Netflix希望独家发行40部日本动画作品,达到上年两倍,其中包含哥斯拉和JOJO等高人气IP的最新剧集。
事实上,自2015年Netflix杀入日本市场以来,90年代《新世纪福音战士》延续至今的制作委员会模式便开始逐渐瓦解。
垂直整合的制作方式虽然分摊了成本和风险,但固定的制作费用也压低了动画从业者的工资,并严重限制了动画质量。
Netflix模式则正好相反,在为制作公司留足充分周期和预算的情况下,并不过多参与创作过程,只在内容质感的把关上相当严格。
电影级品质日剧《全裸导演》在此模式下获得了巨大成功,该剧单集制作成本高达658万人民币。
不用吃惊,韩剧《王国》前两季的单集成本分别为1200万和1800万;印度剧《神圣游戏》第二季的单集成本甚至超过1亿元;号称史上最贵英剧的《王冠》,横扫了艾美奖7项大奖。
有钱自然任性,但此消彼长,影视人才对Netflix趋之若鹜,势必形成本国影视产业的空洞化。
多年以后,导演王晶在总结香港电影没落之因时提到,中国台湾全面放开好莱坞进口电影限制,对香港电影的生存空间造成了致命挤压。
然而港片虽然没落,导演们仍然可以北上打开新的市场。但若是从业者皆成为海外企业的附庸,该如何完成自身的救赎?
占领漂亮国
Netflix拥有2.1亿订阅用户和几乎覆盖全球的发行渠道,得以借助平台放大任意品类剧集的国际影响力。
但Netflix绝不会满足于满世界采购版权,做一个纯粹的视频播放平台。视频网站的壁垒毕竟很低,用户随时会倒戈,为他人做嫁衣并不是长久之计。
在2021Q2财报股东信中,Netflix正式提出进军游戏行业,为此专程聘请了Facebook前VR和AR部门副总裁麦克·维尔杜。麦克曾于Zynga、EA任职,是游戏领域资深从业者。
8月份,Netflix的波兰用户已经能在平台上免费玩到电视剧《怪奇物语》同名游戏,这无疑进一步提升了用户在软件上停留的时长。
Netflix宣布波兰用户可以免费下载《怪奇物语》两款游戏
游戏之后,Netflix的下个目标必然是社交。
内容、游戏、社交三者的融合正成为大势所趋,Facebook正在扎克伯格的领导下向元宇宙公司转型,《堡垒之夜》玩家也能在游戏内观赏演唱会和最新的电影预告片。
未来的元宇宙要求三个元素的有机融合,势必又会反过来对各自的功能产生增益。真正的元宇宙会诞生在行业诞生还不确定,不过Netflix的竞争者肯定不愿意见到它成为这个幸运儿。
外国媒体喜欢将北美流媒体大战渲染得十分激烈,但实际上能与Netflix有一战之力的不多。
Apple TV+背靠全球最大科技巨头,拥有充沛现金流,可以为《The Morning Show》做出每集1500万美元的预算(相当于《权力的游戏》最后一季的成本)。
但截至今年7月,Apple TV+在美加两国的订阅用户还不到2000万,被人们寄予厚望的科幻史诗《基地》刚更新两集便宣告崩盘。
这充分表明煤老板之路行不通,做影视需要专业的数据模型与判断能力。Netflix虽然赋予成熟电影人无限创作自由,但在台湾年轻导演拍摄《罪梦者》时,仍然在第一集就给出了40多处修改意见。
苹果显然缺乏这部分基因,这不禁让人对亚马逊号称投资10亿美元的剧版《指环王》忧心忡忡。在流媒体领域,科技巨头多少有些水土不服。
至于派拉蒙的Paramount+、环球的Peacock和华纳的HBO Max,可以统称为传统制片厂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型,换汤不换药,翻来覆去还是人们熟悉的那些IP。
米老鼠或许是唯一有机会挑战Netflix王位的。疫情之前,迪士尼在北美电影市场的占比就已接近四成。
2019年11月推出流媒体服务后,一年半的时间,Disney+、ESPN+和Hulu订阅用户总数就突破了1.7亿,与Netflix已然相去不远,而后者的流媒体服务上线至今已超过14年。
Disney+走的是另一条截然不同的路,这仰赖于家底雄厚,可以集全家之力对流媒体进行爱的供养。漫威、星战、异形、阿凡达和皮克斯的动画,单拎哪个IP出来都够Netflix喝一壶的。
Netflix在流媒体领域算是老大哥。优势在于,只订阅一家视频服务的用户基本都属于Netflix,而大多数hulu、Prime Video等其他流媒体的用户也同时订阅了 Netflix。
但放到美国文化史,Netflix可就是初生牛犊了。由于缺乏历史积累,只能寄希望于广撒网,试图捞到一二爆款。
就像霸天虎们在全世界搜寻能量方块,最后还是要回到赛博坦和变形金刚决一死战。
结语
1997年8月29日,37岁的软件工程师Reed Hastings与老友Marc Randolph创建了Kibble公司,主业为出租电影。
谁能想到日后的流媒体之王,创业动力竟然来自租录像带忘还被百视达罚的那40美元呢。
从被万夫所指为“对大银幕的背叛”,到毫无悬念地成为疫情时代流媒体混战的最大赢家。Netflix走了很远,但还远未走到可以高枕无忧的地步。
在北美用户订阅增长已几乎触及天花板的情况下,超过全球人口一半的亚洲市场无疑更具诱惑和潜力,已经成为群雄追逐的那头母鹿。
然而要想真正完成对旧世界的改造,Netflix还需要更多部《鱿鱼游戏》。
有“小特斯拉”之称的高端豪华电动车初创公司Lucid(LCID)总是落后于特斯拉(TSLA)。原因很简单:它还没有汽车上路。
然而,下个月底之前,情况将有所改变。该公司终于让其产品进入商业规模,Lucid 宣布将开始生产Lucid Air汽车,预计将于下月底开始交付。
Lucid粉丝们,几周后,你可能会在街上看到Lucid的车。
Lucid有何过人之处?
Lucid是第一家通过空白支票公司(SPAC)协议上市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被视为电动汽车行业领头羊特斯拉的强有力竞争者。
Lucid由特斯拉前副总裁兼董事——谢家鹏 (Bernard Tse)和甲骨文前高管——温世铭 (Sam Weng)两位华人于2007年创建。
Lucid 约半数的工程师来自特斯拉。
2013年,特斯拉 Model S 前首席工程师Peter Rawlinson被 Lucid “挖”来担任CTO,2019年晋升为公司CEO。后为Lucid打造了一款声称超越Model S的新车—— Lucid Air,也是他口中“地球上速度最快、续航最长的纯电动汽车”。
然后是特斯拉的生产副总裁 Peter Hochholdinger 被Lucid挖走,担任制造副总裁一职。
Lucid 现任硬件工程副总裁 Eric Bach 、供应链管理副总裁 Peter Hasenkamp 、销售总监 Doreen Allen 也都来自特斯拉。
值得一提的是,Lucid拿到了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的 10 亿美元投资,在 Elon Musk 打算将特斯拉私有化的时候,准备向 Elon Musk 伸出援手的也是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
怎么样是不是突然对Lucid有了那么一点兴趣?更多细节:小特斯拉Lucid确认和CCIV合并后暴跌!黄金抄底机会?
生产预览周
对Lucid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一周,该公司将本周称为“生产预览周”。Lucid将客人带到了其位于亚利桑那州的工厂,它不只是展示了工厂,还发布了大量关于生产状态的公告。
Lucid宣布,本周二开始,其在亚利桑那州的工厂将开始生产Lucid Air汽车,目前计划将于下个月底开始交货。其最高端车型Lucid Air Dream Edition的定价为16.9万美元,将于10月底上市。
消息公布后,Lucid周三收涨7%,至26.28美元。
Lucid表示,到目前为止,该公司总共收到了1.3万多份预订。
超硬核技术
美国环保署(EPA)最近公布了Lucid Air Dream Edition range的官方里程估计,这是美国环保署评级的电动汽车中最长的里程:一次充电520英里(约合837公里),比其竞争对手特斯拉的Model S还多出了100多英里。Lucid Air Dream Edition的性能和Lucid Air Grand Touring也达到了EPA估计的范围,远远超过任何其他电动汽车。
Lucid集团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Peter Rawlinson表示:“Lucid开发的专利电动汽车技术将使使用更少的电池能源行驶更多里程成为可能。例如,我们Lucid Air Grand Touring的EPA官方评级为112千瓦时电池组的续航里程为516英里,使其每千瓦时的效率达到了行业领先的4.6英里。我们的技术将使电动汽车变得更轻、更高效、更便宜,这是我们在扩大更可持续交通工具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另外,Lucid首席执行官还表示:“不要过度迷恋特斯拉 4680电池。Lucid有望实现2022年和2023年的生产目标,2021年将生产577辆汽车。”
Lucid随后还将推出价格较低的车型:Grand Touring、Touring和Air Pure。在售价较低的版本中,Grand Touring起售价13.9万美元,续航里程达到516英里(约830公里);Touring起售价9.5万美元,入门版的Air Pure起售价7.74万美元,这两款车的续航里程也达到了406英里(约653公里)。
摩根士丹利的Adam Jonas以长期看涨特斯拉而闻名,他现在对Lucid的股票评级为“减持”,目标股价为12美元,因公司的生产执行力和现在的估值。
Jonas指出,市场认为Lucid Group在营收前的市值为310亿美元,成功的可能性“异常高”。虽然这位分析师承认,该公司可能会在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一个可持续的利基市场,但未来的道路可能会充满“许多障碍”。
不过,就目前市场对Lucid股票的普遍看法而言,摩根士丹利并不合群。最近,花旗(Citi)和美国金融市场研究公司(CFRA Research)对该公司的前景都给出了看涨预期。
花旗在解释其支持的理由时指出,Lucid拥有支撑他的乐观观点的“必要基石”,包括可靠的电动汽车技术资质、多年的开发经验、品牌势头和市场推广速度。这位分析师接着写道:“Lucid与我们喜欢的特斯拉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没有2030年的高份额以及FSD/AV成果。”
CFRA Research指出:“凭借即将推出的豪华电动汽车的一流规格,强劲的资产负债表和管理团队,以及在亚利桑那州的新工厂,Lucid似乎具备了行业新进者的所有条件,具备了持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