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Brandon

今天美股大盘下跌的原因是美东时间公布10点公布的美国 12 ISM 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54.1,预期 53.5,前值 52.1另外,美国11JOLTs职位空缺 809.8万人,预期770万人,前值由774.4万人修正为783.9万人。(美股大数据APP) https://www.StockWe.com/

 

2024年美国零售业面临严峻挑战,多家知名零售商和餐厅因经营困难纷纷宣布关闭或缩减规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今年美国关店数量首次超过新店开业数量,创下新低。这一趋势在2022年和2023年并未显现。

根据DailyonRetail的分析,今年宣布关店计划的商家数量已超过4000家,是上一年的两倍。面临破产的零售商包括了知名的The Container Store,该公司近期向德州南区破产法院申请第11章破产保护,并获得了超过90%的债权人支持,将通过融资和债务减免继续运营。

派对用品巨头Party City在经营了40年后也不得不结束营业,而百货公司标杆Macy's则宣布关闭更多门店,面临激进投资者的怨声载道。药房连锁巨头WalgreensCVS也相继申请破产保护,前者计划关闭约500家门店,后者则解雇2900名员工,并计划在未来一年内缩减900家门店。

此外,7-ElevenBig LotsRed Lobster等连锁品牌亦遭遇市场困境,纷纷采取关闭门店的措施。TGI Friday'sLL FlooringConn's等零售商也在关闭旗下门店和业务调整中举步维艰。

这一关店潮在美国各地引发了广泛关注,零售行业的未来面临迷雾。消费模式的变化以及经济环境的艰难挑战着这些曾经在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企业。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零售行业将需要寻求创新和转型,以适应新的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相关 JWN M 

芯片股的强势表现引领美股盘初大涨,开盘两小时内,纳指上涨近2%,标普500录得1.3%的涨幅。

此外,市场传出特朗普计划缩小关税适用范围的消息,表示该计划将涵盖所有国家,但仅限于一些关键进口产品,这一消息激发了投资者的乐观情绪。

然而,特朗普随后宣布关税计划报道不实,市场情绪随之回落。

最终,道指微跌0.06%,纳指上涨1.24%,标普500上涨0.55%

英伟达领涨科技股,一度涨超5%,股价自202411月以来首次突破150美元,逼近1121日所创的盘中新高152.89美元,最终收涨3.43%,报149.43美元,创下历史收盘最高价,新年三个交易日齐涨。

我们此前在大盘暴跌3%时,捞底了英伟达 131美元,按照目前价格150美元,获利15%

vip社群截图曝光:

NVDA 20241220152737

英伟达今天的涨幅主要受到三大因素的推动:

 

1. 富士康创纪录营收与强劲预测

富士康发布的创纪录营收和强劲的销售预测为英伟达提供了强劲的利好信号。富士康的业绩增长主要受到AI需求的推动,尤其是对AI服务器和新计算产品的需求持续强劲。作为全球最大电子产品代工制造商,富士康的强势表现表明,AI需求并未放缓,且在2024年持续增长,这直接利好以英伟达为代表的AIGPU相关企业,增强了市场对其未来前景的信心。

 

2. CES展会与RTX50系列显卡发布

即将于202517日至10日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ES展会,成为英伟达股价上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投资者高度期待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周一晚21:30的演讲,尤其是英伟达将在此次展会上发布全新RTX 50系列显卡。预计新一代产品将进一步巩固英伟达在AI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市场领导地位,推动公司营收的增长。这一期待不仅激发了投资者的信心,也为股价上涨提供了强劲动力。


3. 微软和OpenAI释放AI需求利好信号

微软(MSFT)正在采取大胆举措巩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地位,并计划在 2025 财年结束前投资 800 亿美元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从这笔巨额资金的分配可以看出,这家科技巨头坚信,人工智能将不仅是未来科技的变革力量,也是未来商业的变革力量。

与英伟达合作的公司也纷纷迎来股价暴涨,市场热情空前高涨!

  • 与英伟达合作的车载AI语音技术公司CRNC盘中再次飙升逾20%,上一个交易日曾飙升逾140%
  • 超高清雷达技术的初创公司ARBE宣布与英伟达达成战略合作,利用英伟达的AI技术,股价暴涨84%
  • 智能硬件公司ZJK宣布与英伟达合作,盘中【冲高15%熔断】公司宣布和英伟达合作 -- 被我们第一时间捕捉到

今天AMD也大涨3.33%,股价目前130美元,我们在股价回调至125美元时提醒投资者关注双底支撑的信号。我们VIP社群也炒底了AMD

AMD将在周一下午14:00CES展会上亮相,携多款锐龙(Ryzen)芯片新品震撼登场。备受期待的Strix Halo高端加速处理器(APU)以及全新旗舰Fire Range系列无疑将成为焦点。

而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AMD迄今为止最强大的AI笔记本芯片——锐龙AI MaxAI Max+,这些新品预计将为AI驱动的笔记本电脑带来前所未有的性能飞跃。

其他芯片股均盘中大涨,全球关键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ASML涨超9%,内存芯片制造商美光MUAI服务器供应商超微电脑SMCI涨超10%,博通涨近4%

今天,机器人公司RR继续暴涨近22%

我们在去年12月底2.7美元入场,截至目前获利达到惊人的84%

RR 20241230145917

另外一个机器人公司 KITT,盘中暴涨超过36%

此前我们以2美元入场,目前获利达到惊人的159%

KITT 20250103171052

 

今日AI选股

此外,今天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AI选股,选出来核能股OKLO今天表现也不俗,28.66进场随后一路飙升到31.6美元!涨幅13%

2025-01-06 09-17-45

对于OKLO的布局,我们去年1219日,就18.8美元进场,截至目前获利近60%

1220日美股投资网微信公众号文章分享过

数据助力美股强势反弹!又出现一家不为人知的AI潜力公司

VIP社群赞不绝口!

stock-review-2025

美国硅谷成立15年的美股投资网,VIP社群人数超过20000人,加入我们团队和我们一起在美股市场中并肩作战!https://stockwe.com/vip或咨询客服

下载安装手机或电脑APP 如何安装美股大数据APP

美股投资网是一家专门研究美国股票的金融科技公司,成立于美国硅谷,由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分析师Ken创立,联合多位摩根斯坦利分析师,谷歌 Meta工程师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配合十多年美股实战经验和业内量化模型,建立了一个股市数据库 https://StockWe.com/ 以追踪华尔街机构期权异动,暗池主力大单和每天突发新闻,挖掘潜力大牛股,发送美股实时行情、投资策略、交易技巧、公司研究报告、量化交易。

 

 

今天美股芯片半导体板块大涨原因是微软(MSFT)正在采取大胆举措巩固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地位,并计划在 2025 财年结束前投资 800 亿美元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从这笔巨额资金的分配可以看出,这家科技巨头坚信,人工智能将不仅是未来科技的变革力量,也是未来商业的变革力量。

这将有助于微软为 Azure OpenAI 服务和更先进的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应用构建基础设施。随着各行各业的公司都在尽快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工具,这一发展使微软在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工具的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除了创新之外,这一举措还将刺激大量经济活动。运营和发展数据中心业务的机会可以为这些设施所在的地方创造就业机会,并进一步加深微软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这一消息是在微软最近几轮人工智能投资(包括对 OpenAI 的数十亿美元投资)以及其旗舰产品 Office 365 的人工智能生成功能之后宣布的。这家科技巨头加入了谷歌和亚马逊等公司的行列,提高了它们使用人工智能的能力。

这对科技行业来说都是好消息,因为我们刚刚看到了微软与 Beantown 结盟,引领下一波数字化转型的曙光;一旦全球完成人工智能的应用,如果微软能贯彻始终并投入如此巨资,那么它将树立一个新的标杆。

相关美股 NVDA ASML AVGO ALAB AMD QCOM SOXL MU MRVL

 

美股投资网毫无保留给大家揭秘2025年不为人知的12只潜力股,当中有大部分都是受益于AI浪潮的公司。上期视频已经给大家介绍了4AI相关的潜力股,本期继续介绍另外4只。

大家好,这里是美股投资网,2009年成立于美国硅谷,由前纽约证券交易所资深分析师Ken创立,专注人工智能,挖掘美股投资机会,旗下AI量化金融软件终端 -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每天追踪机构主力资金买卖情况,多空情绪。

全球电子设计制造服务商CLS

5家公司是Celestica,美股代号CLS .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电子设计与制造服务公司,专注于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硬件解决方案,尤其在AI和数据中心领域。CLS帮助全球的大型企业制造高性能计算和网络设备。

CLS-2024-12-29

CLS的成功离不开其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从电子制造到系统集成,再到物流管理,这家公司已经深耕行业多年,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实力。它就像一位定制大师,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打造硬件解决方案。随着 AI 和机器学习的快速普及,数据中心对高性能硬件的需求正以指数级增长。而CLS抓住了这一浪潮,不仅扩大了客户定制方案(CCS)业务,还成功跻身为AI和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关键硬件供应商。

从财报来看,CLS 的表现持续稳健。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的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客户定制解决方案(CCS)部门的强劲表现,该部门收入同比增长42%,有效弥补了其他业务的下降带来的影响。此外,CCS部门的利润率达到7.6%,相较于其他部门的4.68%,体现了其更高的盈利能力。这表明CLS在定制化解决方案领域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虽然该利润率尚不算行业顶尖,但随着CCS业务的扩展,公司整体的利润率仍有很大提升的潜力。

CLS 的技术创新在满足数据中心快速增长的需求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全球数据中心托管市场正在以每年 14.8% 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增长,预计市场规模将从 2023 年的 572 亿美元增长至 2033 年的 2274 亿美元。这一快速增长由 AI 和机器学习的普及推动,数据流量的激增对高带宽、低延迟网络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

CLS 精准把握了这一趋势,通过开发 800G 交换机和与客户签订的 1.6TB 交换计划协议,显著提升了数据传输速率,可达每秒 800Gb 1.6TB,为超大规模计算和复杂AI工作负载提供了强劲支持。这些技术布局巩固了CLS在网络设备领域的市场地位,并为公司未来的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根据市场数据显示,数据中心托管需求的增长不仅体现在企业的高性能硬件需求上,还涉及更复杂的网络解决方案和高效管理系统。CLS 的定制化硬件解决方案正好迎合了这一市场趋势,为客户提供更具弹性和可扩展性的技术支持。这使 CLS 不仅在现有业务中表现出色,还能持续受益于数据中心行业未来十年的高速增长。

 CLS-rev-2024-12

我认为CLS比较合理安全的进场价格在 78-80美元之间

 

国际支付平台PAYO

6家公司是Payoneer,美股代号PAYO,是一家领先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为中小型企业(SMB)提供全球支付服务。通过其平台,客户可以轻松实现跨境支付、资金转移、消费及提款等操作,极大地简化了国际交易流程。

PAYO-2014-12

PAYO 的成功源于其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和高效的资金管理。首先,公司通过差异化服务和高利润率脱颖而出。2024 年第三季度,PAYO 的毛利率高达 8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运营利润率几乎是行业的两倍。这得益于 PAYO 的双重收入来源:除了交易费用外,还通过客户存款赚取利息收入。截至2024 年第三季度,PAYO 管理的客户存款规模已达到 61 亿美元,仅通过利息收入便接近 2 亿美元。这种双重收入模式不仅提升了盈利空间,还增强了公司的长期竞争力。

其次,PAYO 在资本管理上的优势也不容忽视。过去12个月,公司的资本回报率(ROIC)平均超过 15%,最近一季度更是飙升至 76%,处于全球企业的95百分位。这得益于公司轻资产模式的实施,减少了高资本支出的需求,并以灵活的资本运作实现高收益。PAYO 通过低资本投入和高效的运营管理,能够在快速增长的支付市场中实现稳步扩张。

PAYO 的另一个核心竞争力是其负营运资金模式。公司通过客户预付款和延迟支付供应商,优化了现金流,极大提高了资金效率。公司的现金转化周期缩短至13天,每增加1美元收入,便带来5.83美元的营运资金回报。这不仅降低了对外部融资的依赖,还为公司的快速扩张提供了充足的资本支持。

在市场策略方面,PAYO 采取了精准的定位,专注于全球增长最快的 B2B 中小企业市场。这两个市场在全球支付领域的占比不断攀升,2024年第三季度,中小企业交易量增长了25%B2B交易量同比增长57%,远超去年同期的增速。PAYO通过专注核心业务,形成了深厚的市场壁垒,增强了其在细分市场中的竞争力。

从财务数据来看,调整后的 EBITDA 利润率为 27%,这表明其在盈利能力上的显著优势。同时,公司交易成本仅占收入的16%,而经营现金流已接近 1.31 亿美元,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这些数据反映了 PAYO 高效的运营模式和稳健的财务健康状况。

PAYO-REV

PAYO 目前瞄准的是一个规模高达 3000 亿美元的全球支付市场,特别是其中占据一半的 B2B 支付领域。随着全球企业对跨境支付需求的持续增长,PAYO已经成功占据了重要市场份额。公司在商户服务和企业支付领域的交易量也在迅速增长,显示出强劲的市场拓展能力。

此外,PAYO 在商户服务和企业支付领域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第三季度,商户服务交易量激增 142%,达到了 1.53 亿美元,企业支付交易量增长 29%,总额为 55 亿美元。这些数字凸显了 PAYO 在快速扩展市场中的强劲势头,且表明公司不仅在吸引新客户上表现突出,也在激活现有客户的支付需求。

我们认为PAYO目标20美元以上,不错的入场价格是8美元,但你不一定能等到回调。

 

清洁能源与智能电网解决方案提供者GEV

7家公司是GE Vernova,美股代号GEV,是从通用电气GE分拆出来的公司,专注于为全球市场提供创新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和智能电网技术,涵盖天然气、风能、水力、核能等多元化发电技术。

2024-GEV

GEV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强大的服务业务。近45%的收入来自持续的服务项目,其中在天然气发电领域,服务收入比例高达81%。这一服务链条不同于传统发电厂的单一设备销售,而是通过提供设备、升级及技术支持,确保了长期稳定的现金流。这种服务导向的商业模式不仅减少了市场波动的风险,还通过长期合同锁定了持续的收入来源。

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尤其是在数据中心和智能城市等高耗能领域,天然气发电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美国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占总电力需求的11-12%。天然气作为灵活且低碳排放的能源,正成为解决这些领域电力供应问题的理想选择。GEV凭借其在天然气发电领域的强大技术储备,已获得多个大规模订单,预计这些项目将在2028年投入使用,并且这一业务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50%的增长。

2024年第三季度,GEV在天然气发电领域的订单量增长了17%,证明了市场对天然气发电解决方案的强劲需求,也显示出公司在满足高耗能领域客户需求方面的明显竞争优势。

公司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生产效率,并在定价方面遵守纪律。从 2024 年开始,该公司已经实现了约 80% 的收入目标,其积压产品甚至已经实现了约 50% 2025 年收入目标。积压项目的平均利润率也在不断提高,例如,公司预计陆上风电业务和电气化业务将有显著改善。总体而言,该公司有望在 2024 年实现约 350 亿美元的收入,同时产生近 10 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尽管预计 2025 年的收入增长仅为中等个位数,但该公司预测 2025 年的自由现金流将再次大幅增长,达到约 15 亿美元。

除了天然气发电,GEV在智能电网和储能领域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已在多个国家启动高压直流(HVDC)项目,显著提高了电力传输效率,尤其在整合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储能技术的突破为公司开辟了更多市场,尤其在风能和太阳能等间歇性能源的储存与调度上,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展望未来,风能的增长潜力也为GEV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根据行业预测,到2040年,风能发电量将从全球总发电量的7%增至25%,年均增长率达到11%。这一显著的增长趋势使得GEV能够在风能领域迎接更加广阔的市场机遇,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华尔街多家机构投行给出GEV目标价在380-400美元之间,我个人认为等回调后再进场更稳妥,300美元附近比较安全

 

半导体与通信技术巨头AVGO

8家公司是博通,美股代号AVGO,去年12月我们已经做了一期视频,深度分析博通在AI领域的无限潜力,是英伟达最大竞争对手,所以我们VIP社群在财报公布前就已布局,

我们178.4美元买入,并给出长期目标250美元。

AVGO 20241212153312

那为什么我们如此看好博通?

接下来,就带大家深入了解博通背后的投资逻辑。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AI芯片市场的构成。AI芯片主要分为三类:

gpu ASIC

英伟达GPU:兼顾灵活性与速度,特别适合训练AI模型。

FPGA:灵活性最强,可以快速适应算法变化,但速度一般,主要用于低功耗或试验阶段。

博通ASIC:能效比最高,适合特定场景,但灵活性差,一旦算法或模型发生变化,ASIC可能就无法使用。

这三类芯片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GPU适合训练,ASIC主要用于推理,而FPGA则适合小规模快速迭代的应用。具体选用哪种芯片,取决于应用场景。

2025年将是AI Agent爆发的一年,它的定义是一种能够自主理解、规划决策、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体,它非常依赖推理能力,博通ASIC最适合不过了,此外由于模型和算法相对固定,ASIC因其高效能和低成本成为理想选择。而GPU作为训练市场的霸主,在推理侧也能提供一定的灵活性。这种芯片的互补关系,决定了未来市场中会存在多种技术并存的局面。

AI模型越大,计算需求越高,同时也对数据传输提出了更高要求。博通的网络芯片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以其顶级的网络交换机芯片为例,这些芯片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和服务器集群中,能够实现超高带宽和低延迟的数据传输。博通的技术优势不仅体现在传输速度上,还在于其定制化能力和灵活性,甚至在某些场景下超越了英伟达的NV LINK

更重要的是,博通能够结合自家网络硬件与ASIC芯片,为客户提供从芯片到网络的完整解决方案。这种整合能力,让它在AI计算基础设施中占据了独特的地位。

通俗来讲就是

博通AI定制芯片+ 客户自己的软件+ 博通网络 去挑战   英伟达GPU + 英伟达CUDA + NV LINK

AVGO-VS-NVDA

摩根士丹利预计,AI ASIC市场将从2024年的120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3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4%。与此同时,GPU市场受AI模型训练需求驱动,增长势头同样强劲。

而博通财报显示,博通的AI相关营收(数据中心以太网芯片+AI ASIC) 同比猛增220%,全财年累计达到122亿美元,未来还将与三个非常大型的客户开发ASIC定制AI芯片。根据美股大数据调研发现,Facebook母公司Meta最新的自研AI芯片都将选择博通作为自研芯片技术的核心合作伙伴,Meta此前与博通共同设计了Meta的第一代和第二代AI训练加速处理器,预计博通将在2024年下半年以及2025年加快研发Meta下一代AI芯片 MTIA 3。据消息人士透露,OpenAI 已与博通合作数月,专注于推理芯片的开发,未来还将与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其他类型芯片。预计到2027财年,博通的AI芯片业务规模将达到600亿至900亿美元。

博通唯一不完美之处就是它市盈率高达178,而英伟达才54,那博通178PE就代表不能涨了吗?这就看它接下来财报是否能支撑这高估值了,比较,当时PLTR 30美元的时候,它市盈率也有200了,那它还不是被贪婪的华尔街爆炒到375的市盈率。简直不要太离谱。AI概念股都这样。

今天的分析就到这里了,这四只股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下期视频我们将揭晓另外四只潜力股,如果你想提前知道, 可以联系我们加入VIP群,获取更多独家资讯!

 

 

美股高开高走,纳指涨超1%,标普500指数涨0.8%,道指涨0.68%。英伟达涨超3%,亚马逊涨逾2%。昨日因销售数据不佳大跌6%的特斯拉,今天就拉出一根8.22%的大阳线。

一则消息引爆全球AI概念,美国车载AI语音技术公司CerenceCRNC)宣布与英伟达加深合作,以提升其车载系统中的语言模型性能。消息公布后,Cerence美股盘前一度涨超32%,收盘暴涨到143%

3年前,CRNC可是139美元一股,去年11月跌至2美元,跌去了98%,变成了低价Penny股,而今天却反弹到近20美元,足足10,这就是美股的魅力,只要你有能力去挖掘机会,市场就是你的ATM提款机。

在汽车AI市场,CerenceCRNC)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SoundHoundSOUN)和Nuance,这些公司同样提供语音助手和智能交互技术。分析表明,借助英伟达的技术支持,Cerence能够降低研发成本,并加快新产品和功能的推出。对于市值仅为3.34亿美元的Cerence而言,与行业巨头英伟达的合作显著提升了其信誉和技术实力。英伟达在AI基础设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Cerence得以直接利用这些资源,开发更强大的语言模型和车载系统。

 

强强联手,构建高性能车载AI平台

 

随着智能汽车功能的不断增加,消费者对车载语音助手的期望也逐步提高。他们希望语音助手不仅能快速、准确地理解指令,还能在复杂场景下稳定运行,并保护个人隐私。然而,单一的云端或边缘计算方案难以完全满足这些需求。

部分语音助手的复杂计算通过云端服务器处理,虽然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但在网络不稳定时,响应速度可能减缓,同时存在数据隐私泄露的风险。相对而言,边缘计算方案能够在汽车内部快速响应指令,如“打开车窗”,提高任务完成速度并更好地保护隐私,但受限于车载硬件的计算资源,难以支持复杂的AI模型。

Cerence通过提供云端和边缘两种解决方案,满足了多样化市场需求,降低了技术限制带来的风险。这种“云+边缘”的策略使Cerence更具灵活性,也使汽车制造商更易于接受其技术。

与英伟达的合作是Cerence在汽车AI部署中的重要一步。Cerence将利用英伟达的AI Enterprise软件和DRIVE AGX Orin硬件平台的强大算力,进一步优化其云端语言模型(CaLLM)和边缘计算语言模型(CaLLM Edge)的性能。英伟达的这些平台专为高性能AI计算设计,能够高效运行复杂的AI模型。

通过DRIVE AGX Orin车载硬件,Cerence能够提供本地化的AI功能,这在网络连接不稳定的情况下尤为重要。此外,英伟达还为Cerence提供了TensorRT-LLMNeMo框架,以解决车载AI助手面临的延迟、性能不足和资源消耗等三大难题。

在驾驶场景中,AI助手误解指令可能带来安全隐患。Cerence引入的NeMo Guardrails技术可过滤不正确或不安全的操作指令,保障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聚焦生成式AI,争取2025财年重返盈利

 

Cerence在过去12个月的收入为3.315亿美元,毛利率高达73.7%。在第四季度,Cerence实现了5480万美元的收入,超出预期,调整后EBITDA为负190万美元,表现优于预期。公司预计2025财年的自由现金流为2500万美元。

Cerence已宣布向生成式人工智能转型,目标是到2025财年恢复盈利。CerenceAI产品与技术执行副总裁Nils Schanz表示,优化CaLLM系列语言模型的性能将为汽车制造商客户节省成本并提升性能。

英伟达汽车副总裁Rishi Dhall则指出,大型语言模型提供了广阔的新用户体验,但其规模和部署复杂性可能使开发者难以将AI解决方案交付给最终用户。通过扩大合作,Cerence AI正在利用英伟达的AI和加速计算技术来优化大型语言模型的开发和部署。

该消息也同时利好了英伟达的股价表现,大涨4%。同时也刺激了AI机器人板块大涨

 

机器人概念集体爆发

 

根据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追踪,扫描到今天机器人板块吸引大量资金融入机器人板块

我们上周公众号文章公开分享过,我们入手了RR,在2.7美元买的

RR 20241230145917

文章回顾:美股机器人公司RR 

今天RR暴涨70%,到 4.2美元,全群赚麻了!

RR 20250103172836

 

同时我们今天也入手另外一个机器人公司 KITT2美元入手VIP社群截图曝光

 KITT 20250103171052

就在我们提示后不久,越来越多人开始注意到这家公司的强劲势头,纷纷跑步进场,股价从2美元爆涨到5.27 美元,翻了1倍不止,盘后继续冲高38%

KITT 20250103172826

订单截图 @2.08

2025-01-03 17-37-22

 

两天前公布的2025年必买股4个里面的 INOD ,今天迎来大爆发,+12%
INOD 20250103174017

谁还敢说这是马后炮

文章上 2025年最有潜力10只美股【上集】不为人知的AI公司!【深度调研】

 

还行了解更多机器人概念股,加入我们VIP社群
美国硅谷成立15年的美股投资网,VIP社群人数超过20000人,加入我们团队和我们一起在美股市场中并肩作战!https://stockwe.com/vip或咨询客服

下载安装手机或电脑APP 如何安装美股大数据APP

 

美股机器人公司列表有以下公司:

物流机器人领域:亚马逊(AMZN) 、仓储机器人龙头Symbotic(SYM) 、给优步(UBER)外卖平台提供“最后一公里”送餐的Serve Robotics(SERV) 仓库机器人ATS Corp(ATS) Guardforce AI(GFAI)

机器人软件领域:英伟达(NVDA) PTC Inc(PTC) Palladyne AI(PDYN) Mobilicom(MOB) 高通(QCOM)

工业机器人领域:特斯拉(TSLA) 霍尼韦尔(HON) 泰瑞达(TER) 林肯电气(LECO)

机器人自动化领域:罗克韦尔自动化(ROK) 斑马技术(ZBRA) 康耐视(CGNX) UiPath(PATH) Pegasystems(PEGA) Myomo(MYO)

医疗机器人领域:美敦力(MDT) 史赛克(SYK) 、智能机器人放射外科系统开发商精确射线(ARAY)

全球手术机器人龙头直觉外科公司(ISRG) 、手术机器人供应商PROCEPT BioRobotics(PRCT)

电生理创新机器人技术的全球领导者Stereotaxis(STXS) 、康复机器人领军公司Lifeward(LFWD)

比尔·盖茨领投的腔镜手术机器Vicarious Surgical(RBOT) 、药房配药机器人Omnicell(OMCL)

国防机器人:AeroVironment(AVAV) 克瑞拓斯安全防卫(KTOS) 洛克希德马丁(LMT)

诺斯罗普格鲁曼(NOC) 波音(BA) 通用动力(GD)

Teledyne Technologies(TDY) 雷神技术(RTX) 德事隆(TXT)

L3Harris Technologies(LHX) 埃尔比特系统(ESLT) Nauticus Robotics(KITT)

专业机器人领域:水下机器人国际海洋工程(OII) 3D扫描机器人法如科技(FARO)

消费机器人领域:扫地机器人iRobot(IRBT)

服务机器人:清洁送餐及烹饪服务机器人开发商Richtech Robotics(RR)

根据特斯拉2024年股东大会,马斯克预计2025年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望小批量量产,部署或超1000台。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表示,特斯拉机器人产品迭代迅速,有望给全球机器人市场带来“鲶鱼效应”,激发人形机器人玩家的活力。在车端与机器人端零部件共通性较高的前提下,叠加大厂入局+技术迭代+政策催化的加持,人形机器人发展有望持续推进,2025 年有望成为量产元年。

不过,也有分析师指出,许多机器人初创公司在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和提高机器人产品的准确性方面面临重重挑战。美国东北大学Robust Autonomy Lab 负责人David Rosen表示,机器人市场仍面临重大挑战,包括如何训练模型以及验证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

robot-800

想知道我们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分析师最看好哪只机器人股吗?添加我们微信号

 

美股OKLO 今天大涨的原因是早些时候,拜登政府发布了关于企业生产清洁氢气可获得税收抵免资格的新规定。根据新标准,200 兆瓦的反应堆电力如果用于生产氢气,并且反应堆因经济问题面临关闭的危险,就可以获得税收抵免。

OKLO 20250103123453

根据今年 6 月发布的一份监管文件,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是 Oklo 公司的董事长,并持有该公司 2.6% 的股份

 

制造英伟达(NVIDIAGPU芯片的过程涉及多个复杂的步骤和高端技术。以下是制造GPU芯片的一般流程: NVDA 本视频将解密

1. 设计阶段

架构设计:英伟达的工程师首先设计GPU的架构,包括功能模块、性能优化和功耗管理。

电路设计:使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进行电路设计和布局。

2. 掩模制作

掩模设计:根据电路设计制作掩模,掩模用于在硅片上刻蚀电路。

光刻技术:使用光刻技术将设计转移到硅片上。

3. 晶圆制造

硅晶圆:选择高纯度的硅材料,制造成晶圆。

薄膜沉积:在晶圆表面沉积各种材料(如氧化物、金属等),用于构建电路。

刻蚀:通过化学刻蚀去除不需要的材料,形成电路。

4. 测试和切割

测试:在晶圆级别进行初步测试,确保每个GPU核心的功能正常。

切割:将晶圆切割成单独的芯片(die)。

5. 封装

封装设计:将芯片封装在保护材料中,以防止损坏并提供电气连接。

焊接:将芯片与电路板焊接,形成完整的GPU

6. 最终测试

功能测试:对封装后的GPU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其性能和稳定性。

质量控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7. 生产和分发

大规模生产: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批量生产。

分发:将完成的GPU分发给合作伙伴、系统制造商和零售商。

结论

制造英伟达GPU芯片是一个高度复杂和技术密集的过程,涉及设计、材料科学、电子工程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这一过程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确保产品的高性能和可靠性。

 

美股分析师微信号

THREE

 

 

美股CRNC 今天大涨的原因是宣布与英伟达扩大合作关系,旨在提升其车载系统中的语言模型性能。

CRNC是一家车载AI语音技术公司Cerence,这一合作将结合英伟达的AI Enterprise软件和DRIVE AGX Orin硬件,进一步优化CerenceCaLLM™和CaLLM Edge语言模型,为汽车制造商和用户带来更高效、可靠的语音助手体验。

消息公布后,Cerence美股盘前一度上涨了超32%。过去六个月内累涨约165%

此次合作的核心是利用英伟达的技术来增强Cerence现有的语言模型,从而提供更快速、更稳定的车载语音助手服务。

Cerence将整合英伟达的TensorRT-LLMNeMo端到端框架,优化其生成式AI应用,简化语言模型的开发与部署流程。这一技术融合不仅将提升车载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少语音助手的延迟,还能增强隐私保护和安全性,防止恶意交互,确保驾驶安全。

Cerence:聚焦生成式AI,力争2025财年重返盈利

通过此次合作,Cerence将其CaLLM语言模型与英伟达的AI Enterprise平台结合,支持云原生架构的AI模型运行,同时在车载硬件上通过DRIVE AGX Orin实现部分模型的本地化处理。云端和边缘计算的协同作用不仅能够提升车载语音助手的响应速度,还能优化系统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Cerence过去12个月的收入为3.315亿美元,毛利率高达73.7%.在第四季度,Cerence实现收入5480万美元,超出预期,调整后EBITDA为负190万美元,表现优于预期。公司预计其2025财年的自由现金流为2500万美元。

此前,Cerence宣布向生成式人工智能转变的战略,目标是到2025财年恢复盈利。

CerenceAI产品与技术执行副总裁Nils Schanz表示:

“通过优化CaLLM系列语言模型的性能,我们为汽车制造商客户节省了成本并提高了性能,这些客户正在迅速为他们的驾驶员部署生成式AI解决方案。随着我们以CaLLM为基础推进下一代平台,这些先进功能将为驾驶员提供更快、更可靠的互动,增强他们在路上的安全、乐趣和生产力。”

英伟达汽车副总裁Rishi Dhall则表示:

“大型语言模型提供了广阔的新用户体验,但在规模和部署的复杂性可能会使开发者难以将AI驱动的解决方案交到最终用户手中。通过这次扩大合作,Cerence AI正在部署先进的NVIDIA AI和加速计算技术来优化其大型语言模型的开发和部署。”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