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Brandon

 

新年第一天,美股市场迎来开门黑。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后,表现波动剧烈,尤其是纳指,先是高开后迅速转跌,接着上涨超过1%,但最终又下跌超过1%。尾盘最后一个小时出现一波买盘,小盘股勉强收涨,整体市场气氛依旧较为谨慎。

截至收盘,道指跌幅为0.36%,纳指下跌0.16%,标普500则跌幅为0.22%

今天,量子计算概念股表现强劲,逆势上扬,其中RGTI股价上涨超过30%

消息面上,投资银行State Street披露,其在第三季度收购了近31万股RGTI股票。此次收购使State StreetRGTI的持股量增加了12.9%,达到了271万股。截至第三季度末,State StreetRGTI的持股比例为1.4%,当时其持有的RGTI股票价值约为212.5万美元。

与此同时,其他量子计算相关股票也表现不俗,QUBT上涨了13.32%QBTS上涨了14.40%IONQ上涨了3.18%

我们在去年12月就给大家深入对比了6家量子计算公司的潜力。

英伟达收高2.99%据美股投资网了解到,英伟达可能已成立ASIC部门,并计划大规模招募上千名芯片设计、软件开发及AI研发人员。

这一举措表明,英伟达将加大对AI芯片的研发投入,可能直接与博通在定制芯片市场展开竞争。博通目前是多个云服务商的定制芯片供应商,英伟达的这一动作无疑对博通构成一定威胁,特别是在AI和数据中心领域。

特斯拉收跌6.08%

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 年度销量首次下滑:特斯拉2024年全球交付量为179万辆,低于2023年的180万辆,并且未达到分析师普遍预期的180万辆。这是自2011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销量下滑,令市场失望。

2. 第四季度交付未达预期:尽管第四季度交付量创下新高,但为49.6万辆,仍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1.2万辆。生产和交付的Model 3/Model Y及其他车型数量均未达到预期,影响了市场信心。

3. 股市情绪:市场对整体电动车行业的前景有所担忧,特斯拉未能继续超预期的增长,导致投资者情绪低迷。

美股“BATMMAAN”新组合诞生

随着博通在近期表现突出的推动,美股市场上似乎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口号:BATMMAAN。这一组合由八家市值巨头构成,分别是:博通、苹果、特斯拉、微软、Meta、亚马逊、Alphabet和英伟达。

过去几年,美股市场上大盘科技股的领跑者屡次被赋予绰号,从FANGMAGMA,再到MAG 7,投资者喜欢通过这些标签来辨识市场的核心力量。而随着博通在2024年年末的异军突起,原本的七巨头已无法涵盖当前市场的格局,BATMMAAN便应运而生,代表了新一轮的科技领军力量。

显然,BATMMAAN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七巨头的框架,唯一的区别是博通的加入。事实上,尽管BAT的前三个字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 BAT(百度、阿里、腾讯),但这两者没有直接关联。BATMMAAN这个名字的来源更像是蝙蝠侠(Batman)的字母组合,只不过在字母顺序上做了些调整。

博通:从七巨头八巨头

在过去一段时间,关于是否需要将特斯拉移除出七巨头的讨论曾一度甚嚣尘上,特别是在特斯拉股价表现疲软时。然如今,随着博通的加入,这一讨论有了新的方向。博通的市值已经突破1.13万亿美元,位列美股上市公司市值排名前列,紧随特斯拉之后。公司近期的财报显示,其在2024财年营收达到51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4%AIVMware业务的强劲增长已成为博通业绩的核心驱动力。

博通的快速崛起使其具备了与七大科技巨头并肩的实力。尤其是在AI芯片领域,博通已成为云服务提供商和自研芯片厂商的重要合作伙伴。谷歌和Meta是其定制ASIC芯片的最大客户,而苹果也正在与博通合作,开发专为AI优化的服务器芯片,预计2026年即可量产。

BATMMAAN:科技股中的中流砥柱

BATMMAAN的问世正值美股整体科技股表现亮眼之时。尽管整体市场在年底遭遇了一些波动,但八大科技股的市值总和已增长超过1.9万亿美元,占标普500指数总市值增幅的85%以上。

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美股迎来了一波全面上涨,金融股和小型股等价值股的表现也颇为抢眼。然而进入12月后,部分先前涨势强劲的股票涨幅开始放缓,而BATMMAAN这些大盘科技股的上涨则相对稳定。标普500指数的表现受到这些超大市值科技股的强力支撑,尽管总体市场走软,但纳指依旧录得上涨。

在此背景下,BATMMAAN组合的科技股,尤其是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巨额投资,使其股价保持了较强的上行动力。投资者似乎将这些股票视为能在未来几年内从AI发展中获益的关键资产。

高估值压力与未来挑战

尽管这些科技股依然表现强劲,但部分投资者的耐心已开始消耗。随着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借贷成本增加可能会促使投资者更谨慎地对待大市值股票。部分分析师认为,如果这些巨头无法及时交付令人信服的AI投资回报,市场可能会重新审视它们的价值。

一些投资者已表示,2024年可能是一个关键节点,要求这些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投资能尽快转化为实际回报。如果未能如期兑现,投资者可能会寻求估值更具吸引力的其他股票或市场板块。

精彩深度文章

2025年最有潜力10只美股【上集】不为人知的AI公司!【深度调研】

下一个英伟达是AVGO?博通凭ASIC能打破英伟达AI芯片垄断地位!

美股2025年五大主题和估值风险!

美股 量子计算是否存在泡沫?美国6家量子计算公司哪家最有潜力?QBTS IONQ RGTI QUBT QMCO GOOG

美股 英伟达11月财报预测,太多利空消息了!5000字报告

美股12月首选这只AI医疗公司!基本面超级好!HIMS

美股 8年前相比,特朗普政策将有何不同?

美股核能股爆涨,哪家最值得投资?OKLO LEU NNE SMR CCJ

到底是谁在操纵特朗普的大选胜率?!

深度分析特斯拉Robotaxi发布会,是否会翻车?我们不看好!

美股 捞底特斯拉和英伟达必须注意这3点!

美联储降息如何布局美股?

前谷歌CEO泄露AI高级机密,英伟达将引爆抢购潮

英伟达短期见顶 长期见底?特斯拉下半年走势预测

英伟达最大风险:垄断!附估值更新

美股英伟达5月财报预测,深度报告,坚定看涨

美股Sell in MayGo Away?我不认同?如何操作?

美股这只股,快被我做烂了!

【深度报告】英伟达下周走势会怎么样?

美股 AI耗电,3只电力能源股必买 VST......

除了英伟达,这4AI相关的软硬件公司必买!

免费使用美股大数据AI量化金融终端

https://StockWe.com/StockData

下载安装手机或电脑APP 如何安装美股大数据APP

 

 

今天特斯拉股价大跌的原因是公布了2024年全年及第四季度的车辆交付数据不及预期。特斯拉表示,2024年全年共交付179万辆汽车,低于2023年交付的180万辆,也低于分析师普遍预计的180万辆。这是特斯拉2011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销量下滑

尽管全年销量下滑,特斯拉第四季度仍然实现了强劲增长。截至1231日的第四季度,特斯拉共交付495570辆汽车,创下单季交付新高,但未达到分析师平均预期的约512277辆。

细分来看,四季度Model 3/Model Y交付471930辆,低于分析师预期得交付484575辆。四季度其他车型交付23640辆,低于两名分析师预期的交付26475辆。

四季度产量459445辆,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05239辆。四季度Model 3/Model Y产量436718辆,低于分析师预期生产481306辆。四季度其他车型产量22727辆,低于分析师预期生产22790辆。

数据公布后,特斯拉未能实现预期增长目标,美股早盘一度跌超7%

特斯拉欧洲销量下滑

电动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吸引买家并实现全年略有增长的目标,特斯拉近期推出了多项优惠措施,包括融资、充电和租赁方面的促销活动。

随着竞争对手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特斯拉第四季度欧洲销量出现大幅下滑。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数据显示,20241月至11月,特斯拉在欧洲售出28.3万辆汽车,同比下降14%11月份的销量更是从上年同期的31810辆下降至18786辆。

面对市场竞争压力,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在10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中明确表示,公司将采取积极措施应对。他透露,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低成本和自动驾驶车型,以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他预计2024年公司将实现“20%30%的增长

随着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宫,美国电动车政策或将迎来重大调整。拜登政府此前拨款75亿美元用于建设公共电动车充电站,目标是在2030年前实现40%的零排放汽车销售。然而,据《Wired》杂志报道,特朗普团队计划重新审视这一预算,将资金转向其他优先领域,如国内电池矿物加工。

特朗普团队认为,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与国家防务无关,因此不应作为资助重点。

 

 

今天(1231日)是202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美股在债市收益率上升和明年不确定性影响下,呈现低开低走的态势。三大股指普遍走低:道指下跌0.07%,纳指跌幅为0.90%,标普500则下跌了0.43%

从月度表现来看,12月的整体走势较为疲软。道指下跌5.27%,创下自20229月以来的最大月度跌幅,而标普500月度跌幅为2.5%,创下自20234月以来的最差单月表现。纳指则较为坚挺,微幅上涨0.5%

美股投资网分析认为,进入年底时,市场已经经历了相对强劲的上涨,而随着新证府即将上台,未来的证策和市场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因此许多投资者选择在此时卖出一部分股票,确保收益。

 

特斯拉三连跌背后原因

特斯拉股价持续下挫,今日再次下跌3.3%,收于417.41美元,已经是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跌。上周五,特斯拉的股价曾暴跌近5%。那么,这一波股价下滑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一、市场整体情绪低迷,特斯拉承压

首先,整体市场的情绪低迷是特斯拉股价下跌的主要因素之一。

年末临近,市场普遍处于观望态势,投资者信心受到了影响。道指的表现就体现了这一点,除了英伟达,几乎所有成分股均出现下跌。同时,市场对美联储2025年可能降息的预期也有所调整,较低的利率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较为有限,这也影响了股市的整体情绪。

对于特斯拉来说,投资者的忧虑还在于股价目前与分析师的目标价之间存在较大差距——FactSet数据显示,分析师对特斯拉股票的平均目标价为296美元,远低于当前价格,或许正是这个差距引发了市场对其估值是否过高的质疑。

二、销量增速放缓,增长前景存疑

销量增长的停滞也是导致特斯拉股价下跌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根据预计,特斯拉将在周四公布第四季度的交付数据,分析师预计交付量为51万辆,略低于公司51.5万辆的目标,而2024年全年交付量大约为180万辆,与2023年持平。这意味着,特斯拉的增长可能正在遇到瓶颈。

更让投资者忧虑的是,特斯拉在美国、欧洲和中国的销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Cox Automotive预计,特斯拉在美国的销量将下降约6%,仅占美国市场的4%

 

三、竞争加剧,市场份额缩水

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加大电动车布局,特斯拉在市场中的份额面临挑战。

在中国,特斯拉不得不与比亚迪等本土企业展开激烈竞争;在欧洲,大众和宝马等传统车企也在不断蚕食其市场份额;在美国,通用和福特等传统车企的电动车产品正在逐步崭露头角。更令人担忧的是,尽管全球电动车市场仍在增长,但特斯拉的销量却出现了下滑。据Rho Motion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动车市场已增长25%,然而特斯拉却未能受益于这一趋势。

四、新车型进展缓慢,自动驾驶推行仍需时日

此外,特斯拉在新车型的推出方面也表现得较为谨慎。自2020年发布Model Y以来,特斯拉几乎没有推出新的量产车型。虽然市场对特斯拉的低价25000美元车型充满期待,但目前公司没有展示原型车或透露更多相关信息。而在自动驾驶领域,尽管特斯拉在该技术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多数分析师认为,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普及仍需要数年时间,市场的期待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全球500富豪破10万亿,马斯克领涨!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这些超级富豪的总净资产在1211日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不过,随着圣诞节的到来,经历了圣诞劫后,富豪们的身价略有回落。截至1230日,这一群体的财富总额稳定在9.8万亿美元,虽然回落,但整体增幅依然显著。

马斯克、黄仁勋等科技大佬领涨

提到2024年富豪增值,科技大佬们无疑是最大赢家。马斯克、黄仁勋、扎克伯格这三位科技巨头的财富总共增长了3700亿美元,光是马斯克,身价就突破了2000亿美元,达到了4420亿美元,并一度将贝索斯的差距拉大至2370亿美元。这一增长,显然得益于他在特斯拉、SpaceX等企业的投资,这些公司在2024年表现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与此同时,拉里·埃里森(甲骨文创始人)、贝索斯(亚马逊创始人)、迈克尔·戴尔(戴尔创始人)、拉里·佩奇(谷歌联合创始人)等科技巨头也从股市的上涨中获得了巨额财富。整体来看,8位超级富豪的财富增长超过了6000亿美元,占全球500富豪增量的43%。这不仅证明了科技股,尤其是七巨头股在股市中的主导地位,也彰显了他们对全球财富增长的巨大贡献。

特朗普胜选与毕圈的意外之喜

2024年美国大选的结果,尤其是特朗普的胜选,成为推动富豪财富大增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选举后五周,全球500富豪的身价增加了5050亿美元,特朗普与马斯克的密切关系,也让这次证治事件成为了财富增长的催化剂。

此外,特朗普证策对加密货币市场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币圈的狂欢带动了赵长鹏等加蜜货币富豪的财富飙升,赵长鹏在短暂入狱后,身价再次增加了200亿美元,成功跻身全球富豪榜前列。

并非所有富豪都得益,股市波动带来损失

然而,并不是所有富豪都在股市中获得了收益。法国的奢侈品巨头们,今年的财富却呈现出相当惨淡的景象。LVMH的伯纳德·阿尔诺、欧莱雅的弗朗索瓦丝·贝当古·梅耶尔以及开云集团的弗朗索瓦·皮诺,这三位奢侈品界的大佬,因消费市场的疲软和股市下跌,财富缩水了710亿美元。

在中国市场,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也成了财富缩水的代表之一。自拼多多发布财报后的股价暴跌后,黄峥的个人财富减少了180亿美元,市场对拼多多未来的前景并不乐观。

范日旺的财富大缩水

 

另一个令人关注的案例是范日旺,越南Vinfast创始人。2024年,Vinfast因亏损加剧和市场对其扩张计划的看衰,股价暴跌近50%,最终导致范日旺的个人财富几乎蒸发了一半,跌出了全球500富豪榜单。这也再次提醒我们,股市的波动和行业风险,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财富地位。

总结:财富波动与马太效应的交织

2024年,全球500富豪的财富经历了快速增长,但这并非一成不变。股市的波动、行业变化,甚至证治事件都对富豪们的财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科技股强劲上涨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了马太效应愈发明显,财富的集中趋势愈发加剧。

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未来的财富增长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市场不可能一片坦途,股市的波动、行业周期以及证策变化都会影响我们的投资决策。我们要学会从长远来看待市场变化,精准判断股市波动背后的深层逻辑,并在不确定中寻找投资机会。

 

你是否也像我们一样在寻找下一轮美股的投资机会?今天这期视频,美股投资网毫无保留给大家揭秘2025年不为人知的12只潜力股,当中有大部分都是受益于AI浪潮的公司。我敢保证里面至少有8只,我们绝对是全网第一个分析报道的中文媒体。

我会用大量的客观数据和分析这些公司的潜力。2024年我们通过这AI量化算法去构建数学模型,发现了很多市场的新规律

在美股大数据StockWe.com软件上,89美元挖掘出2024年的AI大牛股AppLovin ,股票代号APP

APP-2024-12-09 18-57-54

今年累计上涨768%336美元

我们通过该模型,找到多家类似的公司,我们希望每个公司都给大家深入的分析而不是走马观花,所以,每一集会分享4只股,分上中下3集,共12只。大家好,这里是美股投资网,由前纽约证券交易所资深分析师Ken创立的11年的频道,专注人工智能,挖掘美股投资机会,旗下AI量化金融终端 -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每天追踪机构主力资金买卖情况,多空情绪。

 

AI数据标注与模型优化服务商INOD

INOD 20241231123514

众所周知,算力、算法和数据构成了人工智能的三大支柱,英伟达是算力的卖铲人,数据标注就是AI的原材料

AI-compute

Scale AI则是当前为AI提供数据支撑的最主要服务商。Scale AI 成立于2016,其创始人是华裔天才少年Alexandr Wang,创立公司时年仅19岁,在MIT刚读完大一。Scale创立之初主要是给原始数据打标签,比如给图片标明是什么物体,给文字标注情感倾向,让AI模型能更好理解这些信息,Scale AI 正是通过为 Meta、微软和 OpenAI 等科技巨头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标注服务,帮助它们训练出更强大的 AI 模型,也因此迅速在这一领域站稳了脚跟。

Scale AI还没有上市,那投资者是否能找到相关的上市公司呢?美股投资网经过调研,真的找到这么一家公司,是Scale Ai的竞争对手,美股代号 INOD。相比 Scale AI 主攻广泛的通用数据标注市场,INOD 选择了一条聚焦垂直领域的差异化路线。它专注于医疗、金融和法律这些要求极高的专业领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数据方案,这种定位,帮助 INOD 在生成式 AI 的浪潮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INOD 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成功赢得了科技七巨头中五家的长期合作关系,还在积极开拓新客户,目前已经与两家潜在客户展开洽谈。可以说,INOD 的业务版图正在稳步扩大。

更重要的是,AI的崛起为 INOD 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据行业预测,到 2029 年,AI 相关的 IT 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 2000 亿美元。而 INOD 的策略很清晰:横向扩展到医疗、保险和制造业等更多领域,纵向深化与现有客户的合作。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不仅帮助它稳固了已有市场,还在持续开辟新的收入来源。

从财务表现来看,INOD 的增长同样令人印象深刻。2024 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5220 万美元,同比增长 136%,非常惊人,环比增长 60%,并且成功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 1740 万美元,并大幅上调了 24 财年业绩指引,从亏损到盈利的快速转变,既证明了它的商业模式逐渐成熟,也展现了它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上的出色能力,为未来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估值方面,INOD 展现出巨大的重估空间。以行业龙头 Scale AI 为参照,这家公司在 2024 年的年度营收接近 10 亿美元,估值达 138 亿美元;而 INOD 的过去 12 个月营收为 1.4 亿美元,仅为 Scale AI 的七分之一。若以同样的估值倍数计算,INOD 的理论估值应达到 19.7 亿美元。然而,目前其市值仅 12.5 亿美元,显著低于这一水平,对应股价应为 65 美元。这种显而易见的低估值与高增长潜力的结合,为投资者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价值重估机会。

INOD公司财务健康状况良好,拥有大量现金,少量债务,截至最新财报,INOD 的债务权益比仅为 10.23%,现金流健康且资产回报率(ROA)和股本回报率(ROE)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当然,INOD存在的风险过度依赖少量的主要客户,如果主要客户减少订单或终止合作,公司的收入将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在INOD相对的低位进场更安全,比如参考价格35美元附近的位置,但你不一定能等到回调。

 

高效数据传输方案提供商CRDO

第二家AI相关公司是Credo,美股代号CRDO。这是一家专注于高速数据传输技术的科技公司。它的核心技术大幅提升了数据在服务器和 GPU 之间的传输效率,让数据跑得更快、更稳、更省电。这些技术不仅满足了AI模型和云计算的高性能需求,也让 CRDO 成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RDO

AI 和云计算快速扩张的背景下,数据传输对带宽、延迟和能效的要求越来越高,而 CRDO 的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这些关键问题而生。凭借 400G 800G 网络解决方案,CRDO 不仅能显著优化 GPU 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还通过降低延迟和提升算力输出,为复杂 AI 模型和高性能计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CRDO 的客户阵容可谓含金量十足,包括微软、亚马逊和特斯拉等科技巨头。这些公司对 AI GPU 加速架构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而 CRDO 的高速数据连接技术,已经成为它们运行云计算和 AI 模型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财务方面,CRDO 的增长表现也非常亮眼。2024 财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 70%,主要得益于 AI 和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强劲需求。未来的增长预期更加乐观——分析师预计其收入年增长率将达到 49.68%,而 EBITDA增长将高达 129.08%。这一快速扩张的势头,不仅反映了 CRDO 在行业中的核心地位,也为公司的长期价值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CRDO 在主动式电力电缆(AEC)市场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据预测,到 2028 年,AEC 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45%,总规模将突破 28 亿美元。作为这一领域的重要玩家,CRDO 正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尤其是在 AI 数据中心中,CRDO AEC 技术正在帮助客户优化能源管理,如果市场预测成真,到 2028 CRDO 的收入可能迎来大幅增长,为未来业务扩展打开了更多可能性。

不过CRDO 当前的 EBITDA 利润率为 -7.96%,盈利能力尚待提升。不过,这种情况在处于高速成长阶段的科技公司中并不少见。随着收入规模的扩大和运营效率的改善,CRDO 有望逐步扭转这一局面。值得注意的是,包括美国银行和巴克莱在内的多家知名机构,依然对 CRDO 充满信心,并给出了 80 美元的目标价。

在竞争格局中,CRDO 面对的是博通和 MarvellMRVL)这样的大型对手。然而,CRDO 的灵活性成为了它的独特优势。与这些行业巨头相比,CRDO 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并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这让它在光以太网和电以太网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此外,作为 HiWire 联盟的重要成员,CRDO 进一步增强了其在高速连接领域的行业话语权。这样的行业定位,让 CRDO 不仅能够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也为未来的技术和市场扩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我认为60美元附近的入场价不错。

 

奢侈品二手电商平台REAL

第三家公司是TheRealReal,美股代号是REAL,是一家专注于二手奢侈品寄售的电商平台,通过从直销模式向纯寄售模式的转型,大幅降低了库存风险,并显著提升了毛利率。

REAL

REAL的销售额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增长,因为购物者希望通过二手市场来节省高端奢侈品的开支。该公司转售平台上 75% 的商品都在 90 天内售出,REAL正通过大量投资于开发新的技术,比如通过AI来完成商品真实性认证和精准定价,减少准销售产品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努力保持商品的快速销售。

具体来分析,公司从早期的直销模式成功转型为纯寄售模式,这是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一转型有效解决了直销模式下的库存压力和运营风险,同时让 REAL 的运营模式更轻资产化。寄售模式的核心是将商品的所有权留在卖家手中,公司则专注于高毛利环节,比如真实性认证、精准定价和交易撮合。依托这一模式,REAL 的毛利率提升至接近 75%,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2024 财年,公司预计调整后 EBITDA 实现盈亏平衡,而随着规模效应的扩大,2025 财年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从运营数据来看,REAL 的核心指标持续改善。2024 年第三季度,公司活跃买家数量达到 38.9 万人,同比增长 7%,环比增加 8000 人。同时,平均订单金额从 513 美元提升至 522 美元,表明平台对高端消费人群的吸引力正在增强。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寄售模式的成功,也巩固了公司在二手奢侈品市场中的核心地位。

技术创新是 REAL 的另一大核心竞争力。公司将 AI 技术深度应用于商品认证、精准定价和库存管理等关键环节,通过自动化流程提升了运营效率,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这种技术整合不仅提高了公司对高端市场的响应能力,也提升了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感。此外,REAL 还在利用 AI 技术优化奢侈品经理的调度流程,加速商品上架效率,并推动高毛利商品的转化率。业内分析人士指出,REAL AI 驱动的奢侈品电商运营中占据了独特的技术优势,为未来的业务扩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资本管理方面,公司采取了积极的债务优化策略。REAL 通过续签信贷协议,将可转换债券的到期时间延长至 2029 年,为未来的资金使用赢得了更多灵活性。随着自由现金流的逐步改善,公司在资本投入上的自由度也显著提高,为寄售模式的持续优化和运营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充足支持。

从估值角度来看,REAL 的吸引力显而易见。华尔街分析师预计,公司 2025 财年的收入将达到 6.37 亿美元,同比增长 8%。但目前市场给它的估值仅相当于 2025 年收入的 1.1 倍,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市场可能低估了它的实际价值。即便按保守的 2% 利润率计算,REAL 的盈利扩展空间依然显著,为估值重估提供了明确的基础。

我认为比较合理和安全的入场价格在8美元。

 

高性能模拟和混合信号半导体SMTC

4家公司是Semtech,美股代号SMTC,是一家具备战略清晰度和技术优势的公司。它专注于高性能模拟和混合信号半导体的开发,覆盖从数据中心到物联网、工业应用和基础设施的多个关键领域。

SMTC

当前的核心增长来源于数据中心业务的强劲表现。根据最近公布的数据,数据中心相关产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 78%,这是高速连接需求爆发的直接反映。特别是在 AI 和高性能计算(HPC)的推动下,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对高速、低延迟连接方案的需求正在加速释放。SMTC CopperEdge 技术正是为此而生,这项技术结合了低功耗和高性能的特点,能够帮助客户在提升系统性能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这样的技术优势,使得SMTC已经在数据中心市场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除了数据中心,物联网和工业市场也为SMTC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根据近期数据,这些市场的销售订单环比增长了 47%,而路由器预订量更是同比翻倍,展现出强劲的需求复苏迹象。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XR60 产品,这是一款具有战略意义的设备,已经通过主要网络运营商的认证。随着 XR60 的商业化落地,SMTC不仅能够在物联网领域扩大市场份额,还为进入政府、公用事业和交通运输等垂直领域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当然,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波动。2025 财年的前两个季度,公司收入增长率有所放缓,主要是因为市场和库存的调整。但值得注意的是,SMTC在优化运营效率方面表现出色。上一季度渠道库存环比下降了 27%,同比下降了 47%,这是管理层在优化供应链和健康化库存上的有力举措。这种短期的调整不仅不会削弱长期增长,反而为后续的快速反弹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在新CEO带领之下,公司从三季度开始迎来“拐点”,增长逐步回归正轨,毛利率有所提高,为成功扭亏为盈奠定了基础,预计第四季度的收入增长率将达到 30%。这个数字的背后,是公司持续优化产品布局的成果,以及市场对其技术解决方案的认可。这也让SMTC成为了少数几家能够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增长弹性的半导体公司之一。

SMTC的增长并非依赖于单一市场或产品,而是由多个领域的协同发展所推动。从数据中心到物联网,再到高速通信解决方案,公司的研发管线展现了强大的技术竞争力。例如,SMTC FiberEdge 激光驱动器以及 50G100G200G 800G 重定时解决方案,正在为下一代通信技术铺平道路。这些技术的商用化,不仅进一步强化了 SMTC在高速连接市场中的领导地位,也为未来几年的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此外,SMTC正在与电缆供应商合作,并已开始接收包含其芯片的设计订单。这些订单预计将在 2025 财年末开始交付,2026 财年将迎来显著放量增长。这种前瞻性的市场布局,确保了 SMTC在未来技术迭代中的竞争优势。

在当下的行业背景中,SMTC的布局展现了清晰的增长逻辑:短期内,数据中心是核心引擎;中期内,物联网和工业应用提供稳定增长;而长期来看,高速通信技术将成为竞争力的关键支柱。这种多元化的增长模式,让 SMTC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占据了更有利的位置。

这种多层次、多市场的增长模式,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市场适应能力,也让 SMTC能够在不同周期中保持韧性。我认为SMTC比较合适的入场价格在50-55美元之间。

你觉得这几家公司怎么样,欢迎评论区留言?另外4家好公司的我们还在制作当中,将在明后天发布,稿子已经写好,添加我们VIP社群可以提前索取。记得点击关注我们的,以免下次找不到我们,你的点赞是我们原创的动力,祝大家新的一年快乐,财源广进。

如果你有任何美股问题,请添加我们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分析师Ken的微信

THREE

 

美股周一收跌,进入年末交易阶段,节假日期间市场交投清淡。由于年底的不确定性加剧,避险情绪上升,许多投资者选择减仓。

截至收盘,道指跌幅接近1%;标普500指数下跌超过1%;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指跌幅最大,收盘下跌1.19%,投资者纷纷抛售大型科技股,如亚马逊、谷歌和特斯拉。

波音(BA)股价也因韩国发生致命的济州航空坠机事件大幅下跌4%。韩国当局已命令对所有737-800型飞机进行检查,而该型号正是此次事故的飞机。

 

不过我们上周以2.7美元买入的机器人低价股RR,今天表现强劲,涨幅超过25%

VIP 社群截图曝光

RR 20241230145917

RR 20241230131606

美银预警美股危险信号

随着2024年临近结束,美国银行(美银)对今年市场表现进行回顾,并发布了对2025年的预警。美银指出,尽管2024年是美股的丰收年,但由于特朗普2.0证策与AI革命的叠加效应,市场面临的风险也在悄然积聚。

2024年美股回顾:

2024年,美股呈现出强劲的上涨趋势,特别是标普500指数,它连续第二年实现了超过20%的增长,主要由大型科技股引领。

美银认为,特朗普证府推出的一系列经济证策(如减税、放松监管等)为股市带来了支撑,并预计这种繁荣势头将延续至2025年。历史上,类似的经济证策通常能推动股市进一步上涨,就像20世纪80年代里根证府和90年代柯立芝证府所实施的自由市场证策一样,这些证策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推动了资产价格的快速增长。

然而,美银警告称,特朗普2.0证策与AI革命的结合可能会放大市场的右尾风险,即股市泡沫破裂的风险,这种风险可能比很多人预期的更为严重。

市场风险:

首先,美银指出,目前标普500指数的预期市盈率已经超过25,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显示出市场的高估值。尽管股市目前的上涨势头强劲,但过高的估值通常预示着未来的回调或崩盘,历史数据表明,这样的繁荣期往往伴随的是股市的萧条。美银认为,标普500指数有望连续两年上涨20%以上,但估值过高的风险已经存在,崩盘难以避免。

此外,美银强调了市场的脆弱性,特别是在流动性方面。过去几年,市场的波动性较小,但这种平静背后潜藏着更剧烈波动的风险。美银认为,这种脆弱性是由投资者过度集中在动量交易中,当市场出现变动时,流动性可能迅速枯竭,导致剧烈震荡。

VIX指数警示:

美银特别指出,今年85VIX指数的暴涨是一个关键的警示信号。当时,标普500期货仅下跌4.4%,但VIX指数却暴涨了42点,创下34年来的最大涨幅。VIX指数的异常波动表明,市场存在极高的脆弱性。美银分析认为,这种波动是市场潜在风险的体现,尤其是VIX期权的持仓风险仍然存在,这表明市场并没有完全消化之前的风险头寸。

未来展望:

美银认为,尽管目前的繁荣和市场上涨可能持续到2025年,但市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右尾风险和潜在的流动性危机。特朗普证策与AI革命的叠加效应可能加剧这一风险,投资者需要做好应对市场波动的准备。美银提醒,2025年可能是一个关键的分水岭,泡沫破裂的风险不容忽视。

总的来说,美银认为,虽然2024年是美股的丰收年,但市场的高估值、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特朗普证策的实施,都在为未来的风险积聚潜力。投资者应保持警惕,为可能的市场调整做好充分准备。

2025年最最值得关注12家公司

我们2024年分享的10只美股交出了非常靓丽的成绩单。我们美股投资网联合美股大数据AI量化团队,耗时1个多月,通过多个数学模型扫描了全美上万家公司的全部财务和基本面数据,发掘出12只全新不为人知的受益股,将在2025年迎来财报大爆发,股价预计可能翻2-4倍。

我们将在明年1月初在公众号免费公开给大家,但如果你想抢先看到,可以订阅我们VIP,这研究报告我们已经公布在美股大数据StockWe.com官网底下一行。

还没订阅的小伙伴,立即订阅后就能查看!

https://stockwe.com/vip

或咨询客服

下载安装手机或电脑APP 如何安装美股大数据APP

 

 

Scale AI 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美国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其创始人是生于1997年的华人Alexandr Wang,创立公司时年仅19岁,在MIT刚读完大一。Scale创立之初主要专注于人工智能数据标注,核心业务是帮助企业收集、清理、标注、以及管理大规模的高质量数据,以便训练和优化机器学习模型。

为了让AI更好地认识世界,需要人工标注数据投喂给机器学习。到了现在,虽然自动化数据标注取代了人工,但仍然需要需要非常专业的人士来写词条,针对相应的问题和指令,给出符合人类逻辑与表达的高质量的答案。

但这活又苦又累,大公司不愿意花精力做,自然也给了创业公司更多的机会。Scale AI就是这样一步步脱颖而出。2023年,Scale AI公司的年化收入高达 7.5 亿美元,其客户几乎涵盖了美国 AI 各细分赛道的皇冠上的明珠。

明确增量需求加上成熟的商业模式,Scale AI可以说当下AI产业中最具确定性的公司之一。

01 数据标注,被低估的风口

如果不是Scale AI138亿美元的估值,很多人可能很难想象数据标注会是一个如此巨大的生意。

都说英伟达是卖铲人,其实数据标注公司也扮演着类似的角色。AI领域公认的三个基本支柱——数据、算法和算力。英伟达是算力的卖铲人,数据标注公司就是数据的卖铲人。

AI要靠书籍、报刊、杂志来学习,但由于模型认识世界的方式与人类不同,所以需要把数据加工成模型看得懂的方式,才能让模型看懂,数据标注就是加工的过程。

数据标注,通俗理解,就是通过分类、画框、标注、注释等对图片、语音、文本、视频等原始的数据进行处理,标记对象的特征,以作为机器学习基础素材。

比如,如果要训练AI识别出图片中的猫,则需要采集大量有关于猫的图片,将其中的关键信息标注出来,供AI识别,在多次识别的过程中让AI形成识别各式各样猫的能力。

数据量越大,需要的人就越多。2007年,计算机科学家李飞飞为了建立ImageNet 数据集,通过亚马逊众包平台雇佣了167个国家共计5万人。由于需要大量人工参与,数据标注一直被视为苦活、累活。

所以,几乎所有的科技大厂都把这种机械化工作交给像第三方公司来做。

一方面,数据标注难度本身并不大,只要是受过一定教育的普通人即可完成,就是对着电脑屏幕根据给定的规则来给数据打上各式各样的标注这一工作,与流水线上工人干的活没什么区别。

另一方面,美国的人力成本很高,雇人来做这个很不划算,需要中间商将这些转移到人力更低的地方。比如,像肯尼亚这样的地方,标注员每小时薪酬只需要13美元。

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模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标注工作逐渐被计算机取代,人类在其中承担更多的是校审和纠错等工作。

但随着大模型的出现,RLHF(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训练方式又再次让人类所承担的角色变得重要起来:模型需要加入人工打分环节,以保证模型能够给出符合逻辑的高质量答案,能让大模型更好地与人类指令保持一致。

标注数据,就被认为是 ChatGPT 效果优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原因之一。在OpenAI 内部,招了几十名 PhDs 来做 RLHF 的标注,Scale作为OpenAI的上游供应商,也招聘了几十名PhDsOpenAI服务,具体的分工是 Scal负责标注,而OpenAI负责质量检测。

在大模型带动下,数据标注生意开始火热起来。据估计,到2030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171亿美元,并预计从2023年到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8.9%。在这个未来百亿美元赛道里,Scale AI就是那个最靓的“仔”。

02 从数据服务商转变模型服务商

2016年,一个名叫Alex Wang的创业者,看准了数据领域的空白,拉上联合创始人 Lucy Guo创立了 Scale AI,但当时的公司名还叫Scale API

回顾过去8年的发展历史,Scale AI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纯人工标注阶段、弱AI标注阶段、转型创新阶段和强AI主导阶段。

早期,Scale AI使用 API 来简化请求工作的过程,并在后端通过同行评审系统对人员进行审查和培训,以确保高质量的输出。在此阶段,公司的标注业务更多地依赖于人工标注。

20182月,Scale AI将其网址从Scaleapi.com改为Scale.ai,同时将标注重心转向用于训练自动驾驶的数据标注。在这个阶段,Scale AI开始将人工、自主开发平台和机器学习相结合进行数据标注的核查,来提高其数据标注的速度以及准确性。

AI的加入,让Scale AI形成了良性的飞轮效应:AI算法辅助人类标注员进行标注,人类标注员所标注的图像又会反过来对Scale AI的算法进行训练。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标注数据的提升,Scale AI的算法将会更加准确。

在拥有“自循环”的能力后,Scale AI已不满足于当一个单纯的数据标注公司,他们正在尝试成为以数据标注为基础的应用开发平台。这直接体现在产品线的变化。

20208月,Scale AI推出了“数据调试SaaS产品NucleusNucleus允许数据探索、调试错误标签、比较不同版本 ML 模型的准确性指标以及查找失败案例。

产品线延伸背后,是公司定位的变化——Scale AI由单纯的数据处理服务商转变为数据管理、分析和模型搭建服务商。

到了强AI主导阶段,Scale AI进一步提升其AI能力,形成以AI为主导的全流程数据服务。在E轮投资报告中,Scale AI指出:

“在Scale,我们正在构建基础,使组织能够管理整个AI生命周期。无论他们内部拥有AI团队,还是需要完全托管的模型即服务方法,我们都会与客户合作,从头开始制定他们的战略,并确保他们拥有适当的基础设施来系统地交付高性能模型。”

这篇报告意味着Scale AI已经拥有从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来加速其客户公司的ML(机器学习)开发,换言之,Scale AI目前已可实现从数据获取、数据标注到模型开发,数据应用的全流程服务。

时至今日,除了数据标注外,Scale AI还有管理和评估、自动化和合成产品,比如Document AILaunch。尽管Scale AI野心很大,但从目前看,Scale AI大部分收入仍然来自数据标注业务。

从定价上看,Scale AI 盈利模式分为两种:

一种是Consumption-base:起价+标注价(标注总数量*每条标注价格);另一种是Enterprise,即依据具体的企业级项目的数据量及服务进行收费。

目前,Scale AI客户包括自动驾驶领域、金融科技公司、政府(国防部、美国空军等)、零售与电商、AR/VR等。在大模型领域,Scale AIOpenAIMeta都有合作。

能够接到一众国际巨头的数据标注订单,Scale AI 的收入自然水涨船高。据了解,2023Scale AI 公司的年化收入高达 7.5 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一年前还是 2.5 亿美元,一跃成为目前生成式AI领域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03 总结

在大模型浪潮下,Scale AI的崛起能够带给我们很多不错的启示。

首先,数据标注是一个天然适合创业公司做的事情,大厂不愿意把资源花在上面,又需要一定的运营工作,把美国公司需求转移到肯尼亚等人力低成本地区。

其次,数据标注这事看起来毫无壁垒,但仍然有办法通过技术方式构建效率壁垒。

Scale AI并不是最早进入数据标注的玩家,这个领域竞争也不算小,数据标注赛道其他玩家还有Mighty AICloudFactoryLightTagAlegion 等,但他们都没有把数据标注作为主业而是作为一个业务部门对待。

相较之下,Scale AI则在这条路上走的更加扎实。一方面,通过标注大量数据来训练AI算法,进而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一旦行业有新动向 Scale 都能很快捕捉到信号,并快速推出相应的数据标注产品。

回过头来看,Scale AI的竞争优势恰恰来自标注算法迭代后的规模经济效益,既有效率又有质量。

除了规模效应建立的效率壁垒外,资本愿意下注Scale AI的理由是,在大模型竞赛日益激烈的当下,数据标注是一个有明确增量且商业模式成熟的生意,Scale AI的客户几乎涵盖了美国 AI 各细分赛道的皇冠上的明珠。

有了英伟达股价疯涨在前,投资人下注AI”卖铲人“逻辑自然也就有了更大的底气。

 

 

这几天航空事故真多,八天时间五起事故

1222巴西小型飞机空难

1225阿塞拜疆航空事故

1228荷兰冲出跑道滑进草坪无人员伤亡【波音737-800

1228加拿大降落左翼起落架未打开无人员伤亡

1229日韩国发生严重空难,179日全部遇难,仅2人生还【波音737-800

1229日上午由泰国曼谷起飞的韩国济州航空7C2216号航班降落时冲出跑道撞墙,事故导致179人罹难,仅2人生还。乘客中有173人为韩国籍,其余两人为泰国籍,机型是美国波音公司的737-800,于20098月出厂,飞机机龄15.4年。

 

分析事故原因:

迹象显示,该客机因起落架无法正常放下而尝试机腹着陆,起落架故障的原因目前被推定为“鸟击”。,但飞机在空中遇到鸟撞击的确经常发生,但是通常毁掉一个发动机,就算一个发动机没有办法运转,光靠另外一个,还是可以完成120分钟的飞行并平安降落,就算两个都没有办法运转,两个都被鸟击了,飞机只能靠滑翔和控制能力,向最近的机场迫降,此时是最危险的。

就是说鸟击是让你的发动机停下来了,可是不至于造成起落架没有办法放下来。那到底为什么鸟即会造成起落架没有放下来,还是起落架本身的维修有问题,也许在维修上可能就有一些状况,所以才会导致这个后果。

第二,是跑道太短,但是事实上很多机场的跑道都很短,但偏偏韩国这个机场外围的有一还没修建完成的土墙,导致撞击后爆炸。这多次事件虽然不是直接和波音的质量问题造成,但是也有影响到波音的形象和下周投资者的情绪。

我们美股投资网多次和VIP社群强调过,碰波音BA的股是最危险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分钟会不会有出现什么空难,导致它突然崩盘!

 

波音不得不紧急发声!

波音公司回应称:“我们正在与济州航空就2216航班事宜保持联系,并随时准备为他们提供支持。我们对失去亲友的家庭表示深切的哀悼,我们始终挂念着乘客和机组人员。”

想系统的跟前纽约证券交易所资深分析师Ken学习美股投资技巧和策略

订阅课程链接

https://StockWe.com/col/videos

下载安装手机或电脑APP 如何安装美股大数据APP

 

最近美股投资网把系统学习美股的课程已全面升级,由前纽约证券交易所资深分析师Ken亲自指导,手把手的带你从入门到精通,内容不仅包括新手入门,日内短线交易,期权策略,中长线价值投资,量化交易建模等高阶课程,有超过100个视频,所有的内容均来自于Ken当年在华尔街纽交所工作时接触到顶级实战内容,让你能深入了解作为一个业内人士每天是如何分析一只股票的,到底用什么机构的数据源和K线指标软件,目的是让你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稳中求胜。

除了视频课程外,Ken还会实时分享他个人的真实美股交易,而学习过程中,如果你遇到任何问题,我们的分析师团队也会随时为你答疑解惑,同时群里还有上万位美股投资者共同交流投资心得,感兴趣朋友欢迎使用评论区的链接,谢谢各位。

Day Trade日内短线课程

DayTrade

美股期权课程

option-class

美股短线课程

short-term-trade

美股中长线价值投资课程

Long-term-invest

新手入门课程

stock-class-beginner

VIP会员专享课程

VIP-stock

美股财报预测课程

stock-earning-class

美股IPO投资课程

IPO-inveest

人工智能量化课程

AI-stock-class

美股终身会员课程

life-time-invest

 

订阅课程链接

https://StockWe.com/col/videos

下载安装手机或电脑APP 如何安装美股大数据APP

或联系客服

THREE

美股投资网是一家专门研究美股的金融科技公司,成立于美国硅谷,由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分析师Ken创立,联合多位摩根斯坦利分析师,谷歌 Meta工程师利用AI和大数据,配合十多年美股实战经验和业内量化模型,建立了一个股市数据库 https://StockWe.com/
以追踪华尔街机构期权异动,暗池主力大单和每天突发新闻,挖掘潜力大牛股,发送美股实时行情、投资策略、交易技巧、公司研究报告、量化交易。

 

周五,美股低开低走,三大指数全线收跌,道指跌0.77%,纳指跌1.49%,标普500跌1.11%。在假期后的低迷交易中,市场对经济数据和美联储证策的敏感度显著提升。尽管最新公布的失业救济数据未能对市场预期造成显著影响,但投资者显然更关注市场内部的结构性变化。

 

美股投资网分析今日下跌原因

 

近期美股的强劲表现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厚的获利空间,而随着年内收官临近,兑现收益的冲动开始显现。特别是纳指年内上涨超过30%,这一涨幅引发了部分投资者对估值过高的担忧。目前标普500的整体估值已较历史平均水平溢价40%,在通胀和经济增长放缓的双重担忧下,这种高估值环境显得更加脆弱。

与此同时,假期交易量的下降放大了市场波动,低流动性环境让市场缺乏向上的支撑力,也令资金更倾向于避险离场。这种资金撤离与流动性不足的叠加,让市场陷入短期的调整压力。

“圣诞行情”的传统上涨动力似乎已在11月和12月上旬被提前消耗。数据显示,今年标普500的涨幅中有85%来自“七巨头”科技股的推动。然而,这种高度集中化的上涨不仅难以持续,还在当前低流动性环境下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承压的程度。

近期的科技股涨幅很大程度可能上源于空头回补,而非资金主动流入。这种动能的不可持续性正在显现。随着假期交易量进一步萎缩,科技股的回调压力或将在未来数周内持续,并可能拖累大盘。

年末资金再平衡成为市场波动的重要驱动因素。据市场传言,大型养老金基金正在进行资产配置调整,通过抛售股票并增持债券的方式实现资金再平衡。据估算,这类资金流动可能达到210亿美元,短期内对市场造成了较大冲击。

此外,部分投资者为应对税务策略的调整而在年底前对投资组合进行优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抛售压力。虽然这些资金流动不会改变市场的长期趋势,但对短期波动性的影响不容忽视。

比特毕在圣诞节后连续两天下跌,并录得连续第二周下滑,这成为市场投机情绪降温的最新注脚。尽管期权合约到期和个别交易事件是直接诱因,但深层次原因仍在于投资者对高风险资产的风险偏好下降。这一趋势也与科技股的表现形成呼应。作为市场风险偏好的重要风向标,比特毕和科技股的疲软表明,市场可能正在进入一个更为谨慎的阶段。

特斯拉今日股价大跌4.95%,反映出市场对其增长前景的担忧。

消息面显示,Cybertruck虽然在年初凭借订单积压实现了强劲销量,但随着积压订单逐步释放,持续需求显现出疲软迹象。二手Cybertruck的销售周期从5月的27天延长至75天,库存上升和价格下滑进一步表明市场对其高端车型的接受度下降。

同时,马斯克在电动车激励证策上的证治立场引发广泛争议,削弱了品牌形象,可能对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构成压力。在行业竞争加剧、高端电动车市场趋于饱和的大环境下,特斯拉正面临需求放缓、品牌争议和市场竞争的多重挑战。

 

英伟达AMD下周重磅利好!

 

英伟达收跌2%,但下周有两大潜在催化剂可能推动其上涨。

美股投资网认为,下一个关键事件可能在下个月的消费电子展(CES)上发生。

届时首黄仁勋将于1月6日发表主题演讲。预计他可能宣布更高的Blackwell销售预期,同时强调企业和工业机器人需求增长所带来的市场机会。据报道,英伟达还可能在会上推出新显卡及其他重要产品。

此外,英伟达还将在3月份举办下一届年度GPU技术大会(GTC)。

今年的GTC曾发布Blackwell平台及多项行业合作扩展计划,预计未来GTC也将为市场带来更多创新。与此同时,公司预计将在2月份发布第四财季财报,这可能进一步揭示其增长路径。黄仁勋此前表示,英伟达计划每年推出一个新的芯片系列,因此未来几个月可能提供更多关于Blackwell后继产品Rubin的细节,Rubin预计将在2026年发布。

根据美股大数据StockWe.com AI量化金融终端追踪发现,期权市场今天的订单流显示,华尔街机构投资者对英伟达的未来走势表现出强烈的看涨情绪。

数据显示,机构资金大举超13笔,金额200万美元以上的英伟达看涨期权,其中最大一笔高达488万美元。这些交易主要集中在2025年1月到期,执行价格覆盖范围为140美元至158美元,尤其是140美元执行价的期权交易金额尤为显著。

NVDA-option-call

 

如此大规模、高金额的期权布局显然超出散户投资者的能力范围,清楚地表明市场主力对英伟达这次CEO大会抱有高度信心。

 

美国银行对2025年半导体行业表现持乐观态度,特别看好英伟达等关键企业。分析师Vivek Arya指出,上半年美国云服务推动的AI投资及英伟达的Blackwell部署将持续拉动增长,而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市场关注可能转向汽车和工业芯片,受库存补充和汽车生产恢复的驱动。

Arya预计2025年半导体销售额将增长15%,达到7250亿美元,其中内存销售增幅达20%。尽管AI市场竞争激烈,云服务领域的扩展和技术创新将继续推动增长,但AI投资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触顶,因投资者对2026年的同比表现存在担忧。

除了NVDA、AVGO和MRVL,Arya对闪存设备领导者LRCX前景看好,同时推荐KLAC和AMAT作为优选。此外,ON可能在汽车芯片需求复苏的推动下,成为下半年表现突出的潜在赢家,尽管其今年股价表现低迷。


2025年最最值得关注的五家AI公司

我们2024年分享的10只美股交出了非常靓丽的成绩单。VKTX以464%的惊人涨幅领跑,ANET翻倍上涨100.5%,NFLX和UPST的涨幅也超过90%。这些成绩不是运气,而是我们用大量数据和逻辑判断得出的结果。2025年,我们依然用实力说话,用数据证明。


文章回顾:

美股2024年必买的10只好股【上集】

美股2024年必买的10只好股【下集】

2024年AI软件行情已集体爆发,任何行业都可以用AI重新打造一片, 广告、客服、办公、机器人、医疗等等

1.AI+广告 = APP,从36涨到417美元,涨幅10倍

2.AI+客服 = SOUN,从2涨到24美元,涨幅11倍

3.AI+军工 = PLTR,从16涨到84美元,涨幅4.25倍


重点来了,2025年呢?


我们美股投资网联合美股大数据AI量化团队,耗时1个多月,通过多个数学模型扫描了全美上万家公司的全部财务和基本面数据,发掘出5只全新AI受益股,将在2025年迎来财报大爆发,股价预计可能翻2-4倍。

我们将在明年1月初在公众号免费公开给大家,但如果你想抢先看到,可以订阅我们VIP,这研究报告我们已经公布在美股大数据StockWe.com官网底下一行。

还没订阅的小伙伴,立即订阅后就能查看!

https://stockwe.com/vip

免费使用美股大数据AI量化金融终端

https://StockWe.com/StockData

下载安装手机或电脑APP 如何安装美股大数据APP

 

 

未来十年:5D驱动力

围绕着“5D”(债务、去全球化、人口结构、去碳化、数字化)这五股力量,我们认为未来十年里它们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机会。预计这几股力量会推动经济在长时间里保持较高的增长,同时带来阶段性的高通胀。

1. 债务:不断增长的担忧

疫情后的大规模财政刺激、人口老龄化以及国防支出的增加,导致各国政府债务大幅攀升。

现在债台高筑,政府在下一次经济衰退或通胀冲击面前,回旋余地就很小。如果市场开始担心财政能否持续,会让长期国债收益率时不时地大幅波动。提高税收,有可能成为填补赤字的方式。既然政府可能依赖央行去弥补赤字,投资者不妨多考虑配一些实物资产,比如股票、房产、基础设施和黄金。这些资产通常比现金或债券更能抵御通胀,甚至有机会跑赢通胀。

2. 去全球化:格局在变

最近几年,全球化进程明显放缓,疫情只是诱因之一,民族主义情绪升温、地缘政治对立以及技术变革都在推波助澜。

很多国家现在更重视本土利益,贸易壁垒提高,保护主义显现。美国总统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这股去全球化之风。

此外,东欧和中东地区的冲突让国际合作显得非常脆弱。别看科技给跨国协作带来了便利,它同样能让各国更容易选择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减少对外依赖。

这种去全球化趋势可能带来一系列经济影响,包括:

• 消费者和企业成本上升;

•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 通胀压力加剧;

• 国防开支增加,进一步推高债务和通胀。

不过,去全球化也意味着新的机遇。

国家需要在网络安全和国防安全方面投入更多资金,所以相关的创新与投资会增加。特别是涉及本地化生产、自动化和国家安全的公司,可能会从中受益。

3. 人口结构变化:聚焦长寿经济

人口结构的变化虽缓慢,但其深远影响不可忽视。

联合国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了约1亿人。

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和东北亚)正在快速老龄化,而非洲和南亚则呈现出年轻且快速增长的人口结构。这种人口格局的差异既会带来挑战,也有机会开辟新空间。社会对移民政策的管理方式将直接影响其对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长远影响。

对于投资者而言,发达国家的老龄化趋势将推动人类寿命延长领域的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在未来十年中将是重要的投资机会。

4. 去碳化:能源与资源的转型

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化石燃料的占比则逐渐下降。

未来,去碳化的监管压力还会进一步加大,资源保护主义、环境税、更高的保险成本,以及对某些能源的限制,都有可能推高稀缺资源的价格。

至于社会是否愿意为此承担更高的能源成本,目前还是问号,如果AI让能源需求进一步攀升,那么成本矛盾可能更加突出。不过,大规模投资以满足能源需求和可持续目标,也可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之一。

我们认为,能源与资源创新领域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潜力,是未来最值得关注的方向之一。

5. 数字化:AI革命

我们认为,AI可能是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创新之一。虽然目前市场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那些提供 AI 技术支持的公司上,但从长远来看,AI 能够在各行各业提高效率,推动创新,甚至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从自动化处理琐碎任务到深度数据分析,它都有用武之地。

如果AI的潜力能够充分发挥,它将引发一场生产力的革命。AI的广泛应用不仅能提升效率,还可能降低商品和服务的成本,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从历史来看,技术进步对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显著:

1. 1986年至2000年间,个人电脑(PC)的普及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8%;

2. 2000年至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动劳动生产率提升了20%。

如果AI能够实现15%的生产率增长,我们估算其潜在的价值创造规模可能高达4.4万亿美元。

投资者的机遇

1、宏观经济层面

我们预计,AI革命将在未来几年产生深远影响:

1. 通胀降低:通过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AI有望缓解通胀压力;

2. 经济增长提振:AI技术带来的生产率革命将推动经济更快发展;

3. 实际利率上升:随着经济增长加快和通胀回落,实际利率可能走高。

2、企业层面

我们认为,AI在整个价值链中都存在广泛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

1. 技术支撑层:包括半导体芯片、云计算和计算基础设施,这些是AI发展的基础;

2. 智能算法层:以大型语言模型(LLMs)和其他核心算法为代表,推动AI技术的落地;

3. 行业应用层:AI在医疗、金融、制造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将释放巨大潜力。

AI革命不仅改变了企业的运营方式,还将为投资者带来长期增长的重要机会。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