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派对用品零售和批发商Party City Holdco Inc(NYSE:PRTY)周四表示,公司计划在万圣节期间雇佣25,000名临时工,同时开设超过270家Halloween City限时店。
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NRF)此前预计称,今年万圣节服装、糖果、装饰品等消费额将从上年的84亿美元升至创纪录的91亿美元。此外,48%的成年人今年打算穿万圣节服装。
过去三个月,该股股价重挫11.1%,同期SPDR S&P零售业指数ETF(NYSE:XRT)上涨3.4%,标普500指数(SPX)上涨2.7%。
在2011年要求豁免于政治广告披露规定时,Facebook得到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一致支持。然而,六年后的今天,美国官员对这家科技巨擘的态度已经明显改变。
目前,关于Facebook上的假新闻和外国投放的广告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2016年美国大选,美国两党要求进行调查的呼声越来越高。
而面临这个麻烦的还不止Facebook,此前同样豁免于政治广告披露规定的谷歌,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下面是它们近期在美国政府面前的部分遭遇: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再发推文,指责Facebook一直“反特朗普”,是“假新闻”代表之一。对此,Facebook CEO扎克伯格迅速回应称,Facebook推动了多达200万选民出去投票,为大选贡献了正能量。
同在周三,美国媒体报道,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将要求谷歌、Facebook和Twitter出面作证词,回答关于政治广告对去年大选带来了何种影响的问题。报道称,作证词的时间将是11月1日。
当天更早,来自德州的一名国会议员表示,他将要求Facebook、谷歌和Twitter就导致了油气裂解勘探被禁的广告活动作证词。另一众议员Lamar Smith在一封公开信中称,那些反对裂解勘探的广告买主可能是俄罗斯特工。
本月稍早,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投票决定开始一项议程,该议程有可能导致上述提到的Facebook等企业的政治广告披露规定豁免权作废。随后,选举委员会称,可能会要求互联网企业在其听证会上作证词。
此外,谷歌仍面临美国劳工部的调查,后者指责谷歌针对两性员工的待遇存在极大的不平等。
为何Facebook和谷歌会成为美国政府集中责难的对象?背后的逻辑很让人好奇,不过从上面提到的Smith的公开信中,或许能看到线索。
当卡兰尼克还在梦想着“借力”软银重新入主Uber的时候,他已经不得不从梦中回归现实了。
美国主流媒体报道,日本软银集团已经和Uber的股东达成协议,同意阻止Uber创始人、前CEO卡兰尼克重新回归。知情人士透露,协议内容包括,软银拒绝重新任命卡兰尼克作为CEO、阻止他成为董事会主席或是其他附属委员会领导者。
根据协议,软银将最终获得2个董事会席位,或者一个董事会席位和一个观察者席位。不过无论是哪种方案,仍不清楚Uber是否会创造新的董事席位,或者洗牌现有的十一个董事会席位。
这份协议也成为了Uber大股东Benchmark力图将卡兰尼克排除在董事会之外的最新胜利。目前,卡兰尼克仍在董事会中拥有3个席位,其中两个处于空缺中,以及Uber 10%的股份;而Benchmark拥有13%的股份,20%的投票权。
尽管该协议目前还没有最终敲定,但是如果最终达成,那么将可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私人股票出售。
过去几个月以来,软银一直在试图投资Uber。本月早些时候曾报道,软银和旗下的愿景基金计划通过购买现有股东的股权,收购17%-22%的Uber股份。
软银集团对Uber的投资最高可能达到100亿美元,而这个投资计划需要现有股东以最新估值7折的价格出售其股权。根据最新的估计,Uber的估值接近700亿美元。
另一方面,作为Uber联合创世人的卡兰尼克一直没有停下“回归”的脚步。
此前,卡兰尼克曾表示自己将是“下一个乔布斯”。不过8月底,Uber选择了在线旅游公司Expedia的负责人Dara Khosrowshahi为公司新任CEO后,卡兰尼克重新担任CEO的愿望变得日渐渺茫。
全天候科技文章还曾指出,今年8月卡兰尼克试图借助软银投资Uber的时机,保住自己对Uber的控制权。现在看来,这一愿望可能也要落空了。
丰田近日以3600万美元投资了一家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传感器的创业公司Luminar,双方建立了合作关系。Luminar将和丰田研究所合作研发该公司最新版本的自动驾驶车辆平台,其具有更加准确的物体检测技术和绘图等功能。丰田已经在一些道路测试中使用Luminar的激光雷达。Toyota
Luminar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Austin Russell只有22岁,该公司今年4月宣布,已研发出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激光雷达(Lidar)产品,并准备年内开始量产。据Russell介绍,公司研发出了一种使用1550纳米波长的激光雷达传感器,相比于目前市面上最优的激光雷达产品,其分辨率提高50倍,视距提高10倍。
除了投资无人驾驶的重要元件——雷达传感器,丰田还着眼于改进无人驾驶机器算法。
丰田最新的自动驾驶车辆配有2个驾驶座,旨在研究如何与司机协同进行无人驾驶,这与其他公司力图消除对无人驾驶汽车物理控制的理念明显不同。报道指出,该测试车辆是以丰田的雷克萨斯轿车为基础,做出大幅改进,前排乘客可以控制车辆,具有完整的踏板和方向盘,在人类驾驶情况下,有助于机器学习人类行为,进行机器驾驶算法开发。
丰田的无人驾驶布局
今年以来,丰田对无人驾驶技术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丰田章男在6月的讲话中表示:
汽车行业正经历巨大的变革,如果我们关注的内容脱离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势必会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在积极拓展的同时,确保在现有领域的竞争优势。丰田将加快在无人驾驶车和电动车领域的扩张步伐。
丰田计划在2020年推出能实现在高速上无人驾驶的一款车。今年5月,英伟达宣布与丰田汽车公司进行合作。在未来几年内,丰田将利用英伟达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其无人驾驶汽车,包括采用英伟达的Drive PX人工智能平台。此外,丰田还在和微软、优步进行技术合作。
值得关注的是,丰田对无人驾驶模式的看法与其他公司有显著区别。丰田研究院CEO Gil Pratt去年曾表示,丰田构建了两种不同的产品模型:第一种称之为“代驾”模式,即在驾驶员进入车辆后,无人驾驶系统全时操控汽车。第二种是“守护神”模式,驾驶员可以在不同层面上介入车辆的行驶控制权。这种类型的产品主要以抱死制动系统和碰撞避免系统为主,目前已经应用在丰田量产车型上。
Gil Pratt认为,完全无人驾驶技术尚不成熟,以及当前不少驾驶员依旧追求对汽车的操控乐趣。“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采用‘守护神’模式的车辆将在行业内占主导。” 相关个股 NVDA INTC MSFT AMD VERI BIDU GOOGLE
摩根士丹利:明年年底特斯拉电动汽车保有量将增长80%
Jonas在本周二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到2040年,在路面上行驶的特斯拉电动汽车数量将增长100倍。到今年年底,特斯拉的市场保有量(也叫市场占有率)将达到30万辆。到明年年底,这个数字将增长80%,达到54万辆。Jonas预测,到2023年年初,特斯拉的汽车保有量将会是2017年年底的10倍。到2040年,这个数字将会接近3200万辆。
当然,这不仅会对投资者产生影响,同时也意味着对特斯拉的充电以及基础服务设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特斯拉也一直在积极扩大自己的基础服务,以满足车主用户的需求。
今年年初,特斯拉表示到2017年年底全球超级充电站的数量会增加一倍,并且计划最近在芝加哥和波士顿的市中心开设首批迷你充电站。
然而,扩张还给特斯拉带来更多的测试数据。Jonas预测,到2023年或2024年,特斯拉将拥有大约1亿英里的行驶数据,这将使该公司能够在新兴的自主驾驶和移动服务领域竞争。TSLA
美国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2016年全球公共云市场份额报告,全球云计算“3A”(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阿里云Alibaba Cloud)引领公共云市场,三者占据市场份额前三位,亚马逊保持领先优势,阿里云超越Google,紧追第二位微软Azure。
报告显示,“3A”阵营占据市场过半份额,Google和Rackspace紧随其后,IBM为市场第六位。Gartner认为,亚马逊依旧是市场领导者,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微软的优势在于SaaS领域,而阿里云目前在中国公共云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也仍是唯一一家出现在全球榜单中的中国云计算厂商。
增速方面,3A阵营虽然占据了市场过半份额,增速依旧跑赢大市。在市场前十位中,共有三家增速超过100%,阿里云增速达到126%。同期亚马逊AWS增速为45.9%。微软为61%。
Gartner认为,亚马逊、微软和阿里云三大巨头引领了增长,预估IaaS、PaaS和SaaS的5年增长分别为28%、22%和19%。
未来这一领先趋势还将持续。Gartner认为领先的云服务商将继续保持市场份额,并在未来四年占据近四分三的市场份额未来新的技术和服务也将诞生在这些市场领先的云平台上
AMZN BABA MFST
特斯拉将原本为其电动车提供车载多媒体系统的供应商英伟达更换为英特尔。特斯拉的Model 3及其他车型新版本将安装新的英特尔处理系统。
尽管特斯拉目前仍属于小型汽车制造商,其上一个财年只交付了7.6万辆汽车,但是特斯拉一直被视为汽车新技术前沿的领路先锋。
现今,汽车也正在使用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这使得汽车行业成为芯片制造商竞相追逐的热门市场。
英伟达股价在过去两年涨幅超过6倍,部分原因就在于其与汽车制造商的业务不断增长。其主要的新收入来源于为汽车生产商提供车载多媒体的仪表盘系统。
英特尔,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如今也开始多元化市场,不再仅限于个人电脑市场,而是开始为汽车制造商制造车用处理器,从而令汽车系统更为智能化。
英伟达表示在最近一个季度中,其汽车产业销售额为1.42亿美元,约占其总收入的6%。英特尔没有透露其汽车业销售数据。
今后芯片制造商的主要功能在于为电动车提供可以自主计算、智能运行的引擎。如今这些体统尚在开发中,汽车制造商和芯片制造商宣布还在与多个合作伙伴进行测试。 英伟达制造的芯片此前主要用于特斯拉自动驾驶仪2系统,该系统已能处理部分驾驶状况。
英伟达今日早间涨逾4%,其后涨幅收窄,今日收涨0.56%,收报171.96美元。英特尔今日收涨0.83%,报37.47美元。
英伟达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势头正盛。9月26日,英伟达 GTC 大会中国站在北京开幕。英伟达CEO黄仁勋还介绍了英伟达和整个行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据黄仁勋介绍,英伟达开发的NVIDIA DRIVE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可支持Level 3到Level5级别的自动驾驶,已有145家初创公司正基于该平台从事研究工作。
英特尔也不甘示弱,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无人驾驶领域。早在今年3月,英特尔就宣布将以153亿美元的巨资收购Mobileye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公司。英特尔8月称收购已经完成。
此外,之前据路透社报道称,英特尔将与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Waymo自动驾驶部门展开合作。英特尔称,在Waymo计算平台设计期间,公司就已经在与Waymo合作,旨在让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实时处理信息。
英特尔从2009年开始就为Waymo供应芯片。此外,英特尔为传感器处理、通用计算和连通性开发的技术已被用于克莱斯勒Pacifica hybrid汽车中,自2015年以来,Waymo一直在使用Pacifica hybrid汽车测试其自动驾驶系统 相关个股 NVDA INTC AMD GOOGLE
ITUS公司介绍:
是一家开发一种称为癌症的诊断平台,用于早期检测肿瘤的癌症。 Cchek癌症检测平台通过检测存在于肿瘤内和周围的某些免疫细胞的存在,不存在和数量以及进入血流来测量患者对恶性肿瘤的免疫应答。
公司已经开发了用于测量肿瘤发展过程中血流中微妙的免疫学变化的技术和方案,而不是试图改变或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及其破坏癌细胞的能力。
通过其方案,公司检测了活检证实的癌症患者的外周血中的生物标志物,并将健康患者的血液与癌症患者的血液区分开来。
9月18日,2017年,公司宣布获得癌症检测技术专利,股价暴涨500%,从0.7美金到3.8美金。
百度旗下爱奇艺寻求在2018年美国IPO,估值将超过80亿美元。腾讯科技向爱奇艺官方进行求证,爱奇艺回应称不予置评,并未予以直接否认。
消息人士表示,爱奇艺即将启动与银行和券商的沟通,希望获得最高100亿美元的估值。通过AB股制度,在IPO之后,百度希望继续持有爱奇艺的控股股份。不过爱奇艺的IPO还处于初期阶段,最终估值有可能调整。
爱奇艺是中国唯一一家获得Netflix内容授权的视频网站。在与阿里巴巴和腾讯旗下视频网站竞争的过程中,该公司需要加强弹药储备。百度目前也在大力投资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汽车。爱奇艺则需要购买并制作更多内容,维持在在线视频领域的领先地位。IQIYI
如果爱奇艺的市值为100亿美元,那么仅相当于Netflix的一小部分,但将超过国内竞争对手乐视网。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去年曾提出,以28亿美元的企业价值收购爱奇艺的控股股份,但最终未能谈妥这笔交易的价格和结构。这笔交易遭到了股东Acacia Partners的批评。后者认为,交易的出价太低。当时有研究报告认为,爱奇艺的估值为58亿美元。
爱奇艺已有超过3000万付费用户。高质量视频内容是留住这些用户,提高广告收入的关键。腾讯和阿里巴巴均表示,将加强内容投资。例如,腾讯正在投资《权力的游戏》和NBA赛事。与此同时,百度正在削减对周边业务,例如外卖和旅行业务的投资,为人工智能和内容业务让路。
爱奇艺6月份表示,正展开谈判,与合作伙伴,包括Alphabet旗下谷歌(微博)分享更多数据和营收,加强平台。目前谷歌的许多内容分发服务,例如YouTube,尚无法在国内使用。
爱奇艺已经是Netflix的合作伙伴。后者一直在探索如何进入中国市场,为其独家内容建立全球性的观众群体。在尚未进入中国的情况下,Netflix已有1亿用户。腾讯
路透社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上周五公布的数据计算,9月19日当周,美元净空仓规模为131.9亿美元,增至2013年1月以来最高,也是连续第五周增加。
这反映了投资者对于特朗普税改方案和基建计划获得通过的信心正在降低。
瑞穗驻纽约的汇市策略师Sireen Harajli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认为,美联储周三暗示今年第三次加息小幅提振了美元,但是并不认为美元能出现年初预计的那种涨势。
美联储或许略微改变了市场对美元的信心,至少短期内是如此。
但我不认为能看到美元出现我们年初预计的那种涨势,当时认为特朗普政府在实施部分经济政策的情况下将给美元带来涨势。
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在9月23日举行的第三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他坚持看空美元。
沈建光认为强势美元难以持续的逻辑有四个。除了特朗普政策不及预期、美国经济状况低于预期、以及美元的周期性规律预示其见顶之外,美联储即便加息或缩表,美元也未必升值。
沈建光此前撰文称,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联储7次加息周期后,美元大概率呈现的是走弱态势,其中有两次短暂走强,反而使经济难以承受,后使得美联储不得不扭转政策转为降息。从这一角度而言,即便加息,美元未必走强,反而美元走弱或是大概率事件。
不过,由于CFTC数据出炉的时间比美联储周三会议要早一天,澳新银行的分析师认为,在美联储决议公布后,美元可能会有更多的购买支撑:
CFTC截止日期比美联储9月20日的鹰派声明要早一天,而美联储声明显示点阵图今明两年没有变化。
12月份加息的概率已攀升至63%左右,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我们可能会看到美元净空头仓位削减。
大部分的卖出行为发生在美元兑日元和兑英镑的头寸上,基金分别减少了英镑和日元的净空仓27亿美元和15亿美元。
澳新银行分析师Khoon Goh和Rini Sen认为,原因在于英国央行今后几个月加息可能性的提高提振了英镑,而朝鲜半岛局势的紧张也让日元受益。
此外,当投资者抛弃美元转投英镑和日元的时候,欧元净多头仓位减少了36亿美元,这是自2006年10月以来最大单周净抛售。
与此同时,在新西兰元和澳元引领下,商品货币经历连续第三周抛售。尽管市场对于澳大利亚央行即将加入紧缩周期持乐观态度,但是澳元净多头仓位减少了2亿美元至6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