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资网获悉,在标普500指数的11个板块中,公用事业板块今年的表现排名第三,上涨了13.6%。其对应的公用事业精选行业指数ETF-SPDR(XLU)表现更好,涨幅达14.2%。
目前,该行业已经收复了2023年以来的所有跌幅,并且仅在5月就上涨了近8%。这主要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公用事业板块将受益于人工智能(AI)的发展,从而推动了近期的优异表现。
自4月底以来,美国许多大型公用事业公司都公布了最新季度业绩,其中几家公司提到,为了支持语言学习模型等复杂的人工智能发展,数据中心对电力的需求有所增加。
高盛本周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本十年末,人工智能将推动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增长160%。高盛预测,仅为了支持数据中心,美国公用事业公司就需要在新一代发电产能上投资约500亿美元。
“平均而言,ChatGPT查询所需的电力几乎是谷歌搜索的10倍。在这种差异中,美国、欧洲和整个世界将如何消费电力——以及这将花费多少钱——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高盛表示。
“多年来,数据中心对电力的需求非常稳定,即使它们的工作负载在增加。现在,随着电力使用效率提高的速度放缓和人工智能革命的兴起,高盛研究公司估计,到2030年,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增长160%,”该行补充道。
NRG Energy(NRG)首席执行官Larry Coben在5月7日的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几十年来,或许也是我从业40年来,我们第一次经历了由需求而非大宗商品价格推动的根本性改善。”
Coben补充道“我们和我了解到的所有其他预测专家一样,现在都预计长期电力需求会发生重大变化。需求的增加可归因于几个因素……GenAI的最新进展正在使这些因素复合并加速,导致下一个电力需求超级周期的形成。”
Constellation Energy(CEG)首席执行官Joseph Dominguez在5月9日的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指出,“对人工智能技术和其他数字基础设施项目的需求正在蓬勃发展”。
Dominguez表示“我们看到人们有兴趣开发规模目前还不存在的项目,但培训系统和其他方面需要这些项目来构建和支持所有这些基础模型的需求。”
杜克能源(DUK)首席财务官Brian Savoy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数据中心的增长一直是商业领域各地区强劲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他补充道,该行业正看到来自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和芯片制造商的“前所未有的需求”。
公用事业板块在5月份的火爆行情引起了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的注意,一些人甚至称这就像过去meme股的上涨行情。嘉信理财高级投资策略师Kevin Gordon上周四指出,该行业近50%的成分股已经创下52周新高,这是自2022年4月以来的最高份额。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公用事业股的上涨发生在利率处于23年高点之际。作为受监管的垄断企业,公用事业通常被视为风险较低的投资,拥有健康的现金流和稳定的股息。利率上升对公用事业的冲击可能比其他行业更大,因为这会使债券对寻求收益率的保守投资者更具吸引力。
另外,Bespoke Investment Group在下图中强调了标普500指数中公用事业板块和道琼斯指数中公用事业板块最近的表现差距,并指出这是自2002年底以来的最大差距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5月20日(周一)美股盘前,小牛电动(NIU)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该公司Q1营收为5.047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1%;净亏损5480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6030万元;每ADS亏损为0.69元,上年同期每ADS亏损为0.77元。
一季度,小牛电动滑板车销量为129,139辆,同比增长36.8%。按市场划分,中国市场电动滑板车销量为110,115辆,同比增长35.1%;国际市场电动滑板车销量为19,024辆,同比增长47.6%。
小牛电动Q1毛利率为18.9%,而上年同期毛利率为21.7%。
截至2024年3月31日,中国加盟店数量为2878家;国际销售网络扩大至58个经销商,覆盖54个国家。
业绩指引
小牛电动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营收在9.12亿元至9.95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0%至20%。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尽管台积电(TSM)不能声称自己是第一家使用极紫外 (EUV) 光刻技术的晶圆厂(这一头衔属于三星),但他们确实可以声称自己是最大的晶圆厂。因此,该公司多年来在 EUV 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台积电能够改进使用 EUV 工具的方式,以提高生产率/正常运行时间,并降低使用超精细工具的成本。作为该公司本周欧洲技术研讨会的一部分,他们更详细地介绍了 EUV 使用历史,以及进一步将 EUV 集成到未来工艺节点的进展。
当台积电于 2019 年开始在其 N7+ 工艺(用于华为海思)上使用 EUV 光刻制造芯片时,它占据了全球 EUV 工具安装基数的 42%,即使 ASML 在 2020 年增加了 EUV 光刻机的出货量,台积电的 EUV 份额安装量实际上增加到了 50%。到 2024 年,台积电的 EUV 光刻系统数量将比 2019 年增加 10 倍,尽管三星和英特尔都在提高自己的 EUV 产量,但台积电目前仍占全球 EUV 安装基数的 56%。可以说,台积电很早就决定大力进军 EUV,因此他们今天仍然拥有 EUV 光刻机的最大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台积电的EUV晶圆产量增幅更大;台积电目前生产的 EUV 晶圆数量是 2019 年的 30 倍。与工具数量仅增加 10 倍相比,台积电产量增长了 30 倍,凸显了台积电如何能够提高 EUV 生产力、减少服务时间和减少工具停机时间全面的。显然,这一切都是通过公司内部开发的创新技术实现的。
台积电表示,自 2019 年以来,其 EUV 系统的日晶圆产能已提高两倍。为此,该公司优化了 EUV 曝光剂量及其使用的光刻胶。此外,台积电大幅改进了 EUV 光罩的薄膜,使其寿命提高了四倍(即增加了正常运行时间),将每个薄膜的产量提高了 4.5 倍,并将缺陷率大幅降低了 80 倍(即提高了生产率并增加了正常运行时间)。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台积电没有透露它是如何如此显着地改进其薄膜技术的,但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公司的工程师将与学术界分享这一点。
EUV 光刻系统也因其功耗而臭名昭著。因此,除了提高 EUV 工具的生产效率外,该公司还通过未公开的“创新节能技术”,将 EUV 光刻机的功耗降低了 24%。该公司还没有就此结束他们计划到 2030 年将每个 EUV 工具每个晶圆的能源效率提高 1.5 倍。
考虑到台积电目前已通过低数值孔径 EUV 光刻技术实现的所有改进,该公司对未来能够继续生产尖端芯片充满信心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竞争对手英特尔已在其未来的 18A 以下节点中全力采用高数值孔径 EUV,但台积电正在寻求利用其高度优化且经过时间考验的低数值孔径 EUV 工具,以避免主要技术的潜在陷阱如此快的过渡,同时还获得了使用成熟工具的成本效益。
本文转载自半导体行业观察,美股投资网财经编辑陈雯芳。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亿航智能(EH)公布了2024财年第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亿航智能Q1营收6170万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78.0%,环比增长9.1%。净亏损为6340亿元,同比缩窄27.2%,环比缩窄12.5%。基本和摊薄后每ADS亏损为1.00元。
毛利润为3820万元,同比增长169.1%;毛利率为61.9%,上年同期为63.9%。调整后净亏损为1010万元,同比缩窄69.9%,基本和摊薄后每ADS亏损为0.16元。
第一季度,EH216系列产品的销售与交付数量为26架,相比之下,上一季度为23架,上年同期为11架。
截至2024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存款和短期投资余额为3.238亿元。经营现金流在第一季度实现转正,这是该公司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正向经营现金流。
亿航智能表示,中国民航局已向公司颁发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生产许可证,这表明该公司旗下的产品亿航EH216-S已具备量产资质,这也是全球eVTOL行业内首张生产许可证。
亿航智能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胡华智表示“随着EH216-S集齐适航三证,公司商业化运营也在提速,并积极推进EH216-S在海外的型号许可认证,推动国际订单的落地交付。此外,我们在扩展国际市场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在阿联酋、西班牙、哥斯达黎加和日本等地区达成战略合作并进行飞行演示。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推进EH216-S在海外的型号许可认证,从而推动国际订单的落地交付,为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展望第二季度,亿航智能预计总营收约为9000万元,同比增长约804%。
财报公布后,截至发稿,亿航智能周一美股盘前涨约8%。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今年Q1季度以来,美股IPO市场表现抢眼,整体IPO平均涨幅23%。
步入5月,中概股IPO延续了此前的火爆,以近日IPO上市的课标科技来说,5月16日,在其上市第二天,课标科技盘中股价大涨,最高涨幅达到183.05%,最后收涨104.42%。
据美股投资网了解课标科技的上市主体为离岸控股母公司JIADE Limited,注册成立于开曼群岛,其通过在中国运营的子公司开展业务。而成立于2020年的课标科技作为其在中国的子公司,主要为中国成人教育机构提供包括整个教学周期的教学支持服务和相关的考试管理服务等在内的一站式教育支持服务。
课标科技之所以能IPO上市便实现估值翻倍增长,除了年初至今的中概股IPO热潮外,也与其业务有关。从业务端来说,课标科技相较教育机构来说,更像教育科技企业。尤其是其在招股书中提到,能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综合教育配套服务,顺应了目前美股市场的AI热潮。这或许便是其受到热捧的原因之一,然而课标科技并非一个完美的投资标的,其在业务和财务方面依旧存在不少硬伤,或成为其后续估值保持高增的绊脚石。
搭上中概股IPO热潮
实际上,境外IPO市场曾是国内一级市场美元基金热衷的退出通道,但近年受多种因素影响,中资企业境外上市一度遇冷,但去年年末以来,监管层不断鼓励内地企业赴境外上市,在政策端上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赴境外上市。
美股投资网了解到,去年11月,国内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其中特别提到“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赴境外上市,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今年4月12日,“国九条”再度提到“拓宽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渠道,提升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质效。加强开放条件下的监管能力建设。深化国际证券监管合作。”
以上文件从政策端明确表达了国内监管层支持企业走出去融资的态度。
除了政策端支持文件频发外,在政策执行方面,近年以来国内证监会备案审核效率也有显著提高。数据显示,目前362家待上市美股公司中,已有84家企业实现赴境外上市备案获批,占比达到23%。对比2023全年80家获批数量有显著提高,而也正是今年以来中概股美股IPO持续升温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美股投资网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共有23家中概股企业在美股上市,共募资约23.44亿美元。其中1家企业OTC转板,2家SPAC上市,其余20家均以IPO方式在纳斯达克主板挂牌上市。截至今年5月14日,也有3家中概股企业在纳斯达克顺利上市,课标科技便是其中之一。
高增长背后亦有多重“隐忧”
正如上文提到,课标科技并非单纯的教育机构,而是更偏向于教育服务的科技平台,这从其业务和财务结构便可看出。
从业务端来看,自成立以来,课标科技便十分重视技术研发,公司陆续开发并升级了各种软件系统或平台,包括KB平台、注册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学术行政后端管理系统和教育服务管理系统。截止目前,公司已获得31项软件版权,累计投资348.3万元。2022年,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受益于技术能力的不断深化,公司营收表现也向好发展。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课标科技的收入分别为 502.63万、1023.89万。到了2023年前九个月,这一数值更是进一步增长至1167.85万元,已超2022年全年营收,2023年全年公司收入达到1557.1万元;报告期内,39.5万元、536万元及956.2万元。对此公司解释称,营收的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新冠相关限制政策的解除,而营收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公司净利的增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课标科技的净利率高达60%以上,远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其原因在于,公司作为偏向科技类的企业,不需要与其他在线教育机构一样进行C端市场推广。从费用端来看,其2023年销售费用占公司当期总成本及费用比重仅为11.3%,远低于收入成本和管理费用,也低于同期的研发费用,说明公司技术端投入更大。
不过,课标科技高成长的业绩背后亦有不少隐忧。从收入端来说,按类型来划分,公司的营收主要来自全国成人大学招生统一考试、中国开放大学、自学高等教育考试及在线教育这四大类。其中,来自全国成人大学招生统一考试及中国开放大学的营收为公司核心业务,为公司贡献超八成营收。
近年来课标科技来自中国开放大学的收入呈现上行趋势。报告期内,该业务贡献的收入分别达到了152.57万元、475.51万元及944.06万元,收入占比分别达到了30%、46%及61%,可见该业务的营收占比也处于上升中。对此公司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公司与成人教育机构加强业务关系以及入学人数的提高。
但在收入结构变化的背后,其实是其对大客户依赖程度过高。公司招股书风险因素中坦言,报告期内公司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少数成人教育机构客户。报告期内,公司来自三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当期营收的比重为89%、77%及87%,其中来自公司最大客户的营收占比分别达到59%、50%及40%。
另外,公司还存在地区收入单一性问题。2022年和2023年,课标科技的91.7%和100.0%的收入来自四川省,而从细分来看,又以成都市占比最高。报告期内来自成都市的营收占比分别为90.7%及98.1%。在风险因素中,公司预计四川省将继续成为其收入的重要来源。
但四川省的成人教育支持服务市场增速却在放缓。美股投资网注意到,四川省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因此,求职者和员工在就业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对成人教育以获得新技能和提高学历的需求更高。
按销售收入计算,四川省成人教育支持服务业的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8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7%。预计2027年四川省的销售收入将达到58亿元,但复合年增长率将下滑至10%。而在此之中,课标科技仅占该市场的0.29%的市场份额。
在多重风险下,课标科技通过给予折扣以稳固其市场竞争力,这导致公司业务的客单价受到影响。其中来自中国开放大学业务的每学生平均服务价格已由2022年的358元下滑至2023年的323元;来自成人高考业务的每学生平均服务价格更是由2021年的334元下滑至2023年首九个月的仅294元。
综上来看,课标科技之所以能在上市后迅速市值翻倍,更多是搭上了近期中概股火热以及美股科技股的“顺风车”,但对于其自身而言,在经营层面依旧存在一定隐忧,而这或许会让其在这波市场炒作后难以找到支撑点稳定后续的估值增长。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考虑到经济背景,沃尔玛(WMT)周四发布了强劲的季度业绩,创下历史新高。这家美国零售巨头受益于追求低价的高收入消费者涌入和数字广告业务的增长。业绩公布后,华尔街分析师相信,沃尔玛的连胜势头将持续下去。
摩根士丹利指出,沃尔玛第一季度的业绩应该会激发人们对这家零售巨头占据市场份额、推动同店销售额健康增长的更大信心,同时还期望其能带来超常的营业利润率扩张和息税前利润增长。在零售支出波动的背景下,这两种情况在第一季度都得到了体现。大摩分析师Simeon Gutman表示,叙事正在发挥作用。
投资机构Gordon Haskett则表示,获得其“买入”评级的沃尔玛取得了近年来最好的业绩之一。虽然本季度有很多亮点,但分析师Chuck Grom表示,最大的惊喜是沃尔玛管理团队提供的EBIT美元flow-through指标好于预期,增长了13.7%,而销售增长了5.8%。
与此同时,杰富瑞指出,随着消费者便利性的提高,沃尔玛的市场份额继续扩大。该公司还印象深刻的是,沃尔玛的库存水平仍在控制之中。分析师Corey Tarlowe表示:“我们仍然相信,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可以推动有意义的销售、利润和多重上行空间。”
就Evercore ISI而言,在沃尔玛公布财报后,该公司仍保持“跑赢大盘”的评级。该公司警告称,美国中低收入消费者仍有可能经历一段动荡时期。然而,随着杂货店的反通胀可能企稳,SNAP的逆风开始循环,Evercore预计消费者需求将在今年下半年有所改善。主要的积极因素是,沃尔玛的流量、营收和市场份额都在增长,同时利润率管理得非常好。
不过,相比之下,华尔街分析师Justin Purohit则更为谨慎。他说,沃尔玛正在采取战略举措来吸引更多的购物者,包括近十年来首次开设新店,以及推出高端食品系列。但他警告说:“然而,这些举措的成本以及来自亚马逊(AMZN)、阿尔迪和克罗格(KR)的持续竞争,最终可能会赶上沃尔玛,并在未来几段时间内拖累其财务表现。”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有媒体爆料称,全球云计算领域领导者微软(MSFT)计划在下周的Microsoft Build大会上向微软Azure客户们推出定制化的Cobalt 100这一款全新服务器CPU,作为公开化的预览版本,意味着微软届时将向 Azure云平台的用户们全面开放全新自研服务器CPU——Cobalt 100的调用权限。
在Build大会之前的分析师简报中,微软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业务执行副总裁Scott Guthrie直接将Cobalt与亚马逊AWS的自研服务器CPU Graviton系列芯片进行了比较,后者已经为开发者提供了好几年的服务。格思里表示,微软的芯片将比市场上其他基于ARM架构的服务器芯片的性能提高大约40%。据了解,Adobe、Snowflake等与AWS合作的科技公司已经开始使用AWS这种自研芯片。
微软去年11月首次发布了这一款名为“Cobalt 100”的自研服务器CPU芯片。这款全新的64位芯片基于Arm架构,具有128核,并且使用台积电最新的5nm制程工艺所打造,集成高达1050亿个晶体管,同时支持12条DDR5通道。微软强调,与市面上当前所有的ARM架构服务器CPU相比(目前主要是AWS Graviton系列),性能提高至少40%。
因此,基本上能够预见的是,未来蓝厂(英特尔)以及红厂(AMD)的服务器CPU采购规模将明显下降,这也意味着微软在服务器CPU这一领域可能愈发依靠自研CPU供应体系而不是进行外部采购。这一点与亚马逊旗下AWS云计算平台的策略类似,AWS已推出自研服务器CPU芯片AWS Graviton系列,逐渐取代英特尔和AMD服务器CPU。
除了Cobalt芯片,微软还将在下周向Azure客户提供AMD的MI300X AI加速器。尽管AMD(AMD)是全球最主要的GPU制造商,但在AI芯片领域的发展与扩张之势一直落后于英伟达(NVDA),但随着大型云计算服务商开始寻找英伟达昂贵且供不应求的H100/H200 等AI芯片替代品,以及AMD通过提供更好的软硬件协同体系支持开始在AI芯片取得一些进展,AMD MI300X现在也成为AI领域的热门基础硬件。Guthrie将其描述为“目前Azure OpenAI云服务产品中最具成本效益的AI GPU”。
微软还将在下周的Build大会上降低访问和运行大语言模型的价格,并且预览一个新的“实时智能系统”,该系统将允许实时数据流进入微软的数据分析系统Fabric。该系统将提供原生Kafka集成,并支持AWS Kinesis和Google Cloud的Pub/Sub数据流系统。
微软还将宣布与Snowflake建立合作关系。Fabric现在将支持Snowflake的Iceberg格式,这将实现“与Snowflake云数据仓库的无缝隙互操作性,并使Snowflake中的任何数据都能显示在Fabric中,反之亦然”。
微软与亚马逊AWS纷纷选择自研CPU,ARM架构成最大赢家
ARM可谓是最重要的芯片公司之一,它出售全球几乎所有智能手机移动端芯片最核心指令集架构的许可证,ARM架构集中应用于智能手机领域,但现在,ARM架构出现在电脑以及AI服务器芯片领域的频率同样越来越高。
英伟达自研的Grace CPU正是基于ARM架构,亚马逊的自研数据中心Graviton服务器处理器同样采用ARM架构,微软最新推出的自研定制化AI芯片Azure Cobalt 100这款一服务器CPU同样基于ARM架构打造,专门设计用于在微软Azure云服务器上运行云计算工作负载。因此,乘着这股全球AI投资热潮,ARM股价第一季度涨幅高达66%。
微软和亚马逊AWS纷纷选择拥抱自研服务器CPU模式,主要是为了在云服务器的整体性能、经营成本、灵活性和可持续性方面获得更大的优势,并通过深度集成硬件和旗下的各类专属应用软件,提供更加优化的云计算服务和AI解决方案。
对于微软和亚马逊这两大全球顶级云计算巨头来说,自研服务器CPU允许它们根据特定的云计算需求进行优化,从而在云和AI工作负载中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效率。从成本端来说,通过自研芯片,微软和亚马逊可以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优化成本结构,同时在硬件市场价格或供应数量大幅波动时保持稳定供应 。自研CPU芯片也微软和AWS能够快速响应技术变化和市场需求,深度集成旗下的各类专属应用软件(比如Azure OpenAI以及Azure Machine Learning),并且通过定制化设计和快速迭代,保持云计算平台效能全面领先于其他厂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公示(2024年5月10日至2024年5月16日)》。中国证监会对嘉乐科技等5家企业出具补充材料要求。其中,证监会要求嘉乐科技说明股权架构、股权转让、经营合规等事项。据悉,5月13日,嘉乐科技(GALE)在美国证监会(SEC)公开披露招股书,拟在美国纳斯达克IPO上市。其于2023年12月21日在美国SEC秘密递表,老虎证券为其承销商。
具体来看,证监会请嘉乐科技就以下事项补充说明,请律师进行核查并出具明确的法律意见
一、关于股权架构,请说明(1)境内运营实体与公司层面股东持股比例不一致的原因,相关安排是否存在股权代持,并说明可能导致的股权纠纷、控制权稳定风险及应对措施;(2)关于境外搭建离岸架构和返程投资涉及的外汇登记、境外投资、外商投资等监管程序方面合法合规的结论性意见。
二、关于股权转让,请说明(1)景德镇众盛创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023年9月入股嘉乐科技的出资时间早于内部决策程序履行时间的原因及合规性;(2)境内运营实体德嘉宏智2021年11月、2022年1月、2022年4月股权转让的定价依据及合规性,是否存在代持、利益输送等情形。
三、关于经营合规,请说明(1)杭州权石科技有限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就相关贸易活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出具明确的结论性意见;(2)部分主要境内运营实体注册资本未缴足的原因及合规性,是否对公司业务运营和偿债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据悉,嘉乐科技作为一家电子设备批发商,主要涉及电子设备,包括移动设备、电视、空调和市场上其他高需求的电子产品。公司还销售其他产品,主要包括医疗用品、家具、非金属矿产品等。 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苹果品牌移动设备、小米品牌电视、美的品牌空调和小米智能手机。根据招股书,嘉乐科技计划以每股4至6美元的价格发行300万股股票,筹集最多1500万美元资金。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高盛集团(GS)获得了联合包裹(UPS)养老基金资产430亿美元的委托,这是同类交易中规模最大的交易之一。
高盛管理着约3250亿美元的此类养老金资产,周四宣布的投资授权令其更接近于在未来三到五年内超越竞争对手的目标。这些竞争对手包括Marsh McLennan旗下的美世、贝莱德和罗素投资公司。
咨询公司Cerulli Associates的数据显示,未来五年,为大量公司养老资金承担投资责任的规模达数万亿美元的全球业务——即外包首席投资办公室(OCIO)——将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基金经理们正把这个领域视为一个富有成效的收入来源。
高盛OCIO全球主管Tim Braude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一个更加复杂的世界里,从监管、经济和市场的角度来看,企业环顾四周,看看别人在做什么,并决定缩小对核心业务的关注。”
对高盛而言,OCIO业务是资产和财富部门的一个固定组成部分,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大规模收入来源。高盛的Marc Nachmann曾表示,为企业养老金计划和其他大型投资者运营这类投资组合可能特别有吸引力。Nachmann的任务是让该部门变得更有活力,提供更稳定的结果。
在美国各地,活跃的市场和不断上升的利率,已使一部分企业养老金——如联合包裹这样的固定福利计划——从过去承诺的昂贵遗产,变成了一笔意想不到的储蓄。
不断膨胀的资金池已经开始让企业财务主管和财务管理人员不堪重负,因为他们并不总是有足够的预算来建立一个内部投资办公室。他们也更愿意把时间和金钱花在公司业务上,而不是扮演理财经理。
这导致有大量养老金计划的公司转向外部管理,尤其是那些资金充足或资金过剩的公司。在美国,这些类型的养老金计划代表着2.5万亿美元的资产池,随时准备由高盛等潜在的外部公司管理。
来自联合包裹的资产(该计划的资金几乎全部到位)包括其美国和加拿大的固定福利计划,内部投资团队将于第三季度加入高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在周四宣布了一项重大批准,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批准了安进公司(AMGN)的Imdelltra(通用名tarlatamab)作为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二线治疗药物。这一决定意味着,当患者在接受其他治疗(通常是化疗)后癌症继续进展时,Imdelltra将成为他们的新选择。
据了解,Imdelltra的批准基于其在临床试验中的表现,这些试验显示该药物能够减缓肿瘤生长,并显著延长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小细胞肺癌是一种侵袭性强、生长迅速的癌症,通常在诊断时已处于晚期。
安进公司指出,全球每年超过22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肺癌,其中小细胞肺癌约占15%,即约33万例。根据《癌症杂志》的研究,高达85%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疾病晚期,且美国目前约有 35,000 名小细胞肺癌患者。
小细胞肺癌的预后通常较差。美国癌症协会的数据显示,已经扩散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仅有3%能活过5年。所有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7%。
然而,Imdelltra的批准为患者带来了一线希望。例如,来自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林恩·贝尔(Lynne Bell),在其他治疗方法失效后,通过临床试验开始服用Imdelltra,并见证了肿瘤的显著缩小和疼痛的消失。
另一位幸存者,梅达·曼贾梅利(Maida Mangiameli),自2018年被诊断出患有晚期小细胞肺癌以来,已经实现了五年的病情缓解。她对Imdelltra的批准表示欢迎,认为这是对抗这一毁灭性疾病的重要一步。
安进公司的首席科学官杰伊·布拉德纳博士强调了新治疗方案的必要性,他指出“这只是最可怕的癌症之一,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Imdelltra的批准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为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领域带来了进步。随着这一新疗法的推出,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期待它能为抗击这一致命疾病提供更多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安进首席执行官在本月初发表关于旗下潜在减肥药的乐观言论后,市场对该公司在利润丰厚的减肥药市场的前景产生极度乐观情绪。因此,错过了减肥药双雄“诺礼”股价狂飙时期的美股投资者以及全面聚焦于减肥药这一赛道的华尔街资管机构,试图在“华尔街新宠”安进身上抓住减肥药这一赛道新的历史性投资机遇。
虽然一种新型的药物上市可能需要数年时间,但对于正在寻找新的炒作催化途径的机构投资者认为,安进公司正在研发的新型抗肥胖新产品MariTide可以与目前的畅销减肥产品,比如诺和诺德推出的有着“减肥神药”称号的司美格鲁肽进行潜在竞争。
来自知名投资机构William Blair的分析师Matt Phipps表示“市场明显热衷于医药公司不断推出更多的减肥产品,并尝试推出与众不同的产品,这样即使你比领导者们的药物上市晚三到四年,你也能获得可观的市场份额。”在安进首席执行官发表乐观的言论后,他将该股评级上调至“跑赢大盘”。
来自瑞穗的分析师Salim Syed表示“这种狂热情绪往往是短期的。”这位分析师对安进保持“中性”评级。“现在是我们第三次看到这种情况,每一次,股票价格都最终趋于冷却。”
由于安进潜在减肥药的中期试验研究的详细数据要到今年年底才会公布,瑞穗分析师Syed认为热度过后没有任何积极的因素可以推动该股进一步走高。
Syed补充表示:“安进有责任证明,他们有一种化合物,人们愿意赋予这种化合物如此高的价值。”“如果这些数据不成立,该股可能会大幅下跌。”
不过,华尔街的大多数分析师则对于安进股价走势持浓厚看涨态度。机构所追踪的分析师中,超过一半的建议买入该股。来自William Blair的Phipps认为,尽管礼来以及诺和诺德目前占据主导地位,而且潜在的竞争对手正在竞相开发更新颖的治疗方法,但安进的MariTide仍具有多重畅销潜力。
Phipps表示:“市场希望从这样一款产品中看到真正有意义的上行空间,这可以给企业带来显著的长期增长趋势,以及营收和盈利上行空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