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大房地产抵押贷款经纪公司Rocket Companies将以每股18美元定价发行1亿股,拟筹资18亿美元。此前,该公司计划发行价在20至22美元之间,发行1.5亿股。
据悉,该公司今天在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RKT”。高盛、摩根士丹利、瑞信、摩根大通、加拿大皇家资本市场、艾伦公司(Allen & Company)、美国银行证券、巴克莱、花旗和UBS担任了这笔交易的承销商。
Rocket Companies旗下有12家子公司,专注于贷款市场上的运营。
财报显示,该公司2019年133%的营收来自出售贷款带来的收益。利息收入占营收的3%,服务费收入则占19%。去年面向消费者的营收增长14%,合作伙伴网络收入增长138%。2019年的净利润为8.98亿美元。
此外,公司2019年的现金流余额为14亿美元,今年一季度的现金流为23亿美元。2019年股东权益为35亿美元,此次IPO将为其增加32亿美元。
财报前瞻 | Q2财报公布在即,“芯事重重”的英伟达(NVDA)能否笑到最后?
英伟达(NVDA)将于8月19日公布其2021财年第二季度的业绩。对分析师而言,若第二季度英伟达的营收超过华尔街预期,也并不是一件出于意料的事情。因为它历来表现优异,在过去19个季度中,该公司有17个季度的营收超过预期。
目前,数据中心受到垂直行业增长和超大规模需求的推动,前景大好,而英伟达能不能搭上这股行业的东风,发布又一份即将轰动一时的业绩报告?
此外,投资者可能还希望了解英伟达在不同业务板块的具体收入、管理层对近期传言的回应以及对下一季度的业绩展望,因为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其股价的未来走势。
数据中心业务或成关注重点?
当下,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毫无疑问对半导体行业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有些公司正经历着长期客户的需求下降,而另一些公司则涌入填补销售渠道的空缺。究竟,英伟达在市场处于何种地位,它又从国际供应链恢复正常中获益多少?
在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司管理层没有发布与终端市场相关的业绩指引,但有分析师预计其数据中心收入将出现连续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一季度,数据中心收入为11.4亿美元,占总收入的37%,同比增长80%。而根据最新数据,当季,其竞争对手英特尔(INTC)和AMD(AMD)的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及企业销售额均环比上升,尽管这不能保证英伟达也会发布类似的增长数据,但至少表明,并不像一些人担心的那样,目前市场上存在严重的供需失衡问题。
其次,英伟达在今年5月最新发布了GPU旗舰A100,并宣称其在特定的AI 基准测试项目中一共打破了16 项性能纪录,速度更是其前身 Volta V100 的 4.2 倍,较主要竞争对手取得了巨大的领先优势。如果正如所言,那么这款产品将在性能上开创新的里程碑,或许能在客户中引发新一轮的升级周期,更有望从2021财年的第二季度开始提高其数据中心的收入。
另一方面,Q1英伟达的游戏业务收入为13.4亿美元,占其总营收的44%,同比增长27%。但该公司管理层在财报会议上表示,随着卫生事件的蔓延,iCafes和零售店的关闭给其游戏销售带来负面影响,而这种影响或将持续到第二季度。然而,由于第二季度全球经济市场实现不同程度的重新开放,供应链物流也已恢复正常,从理论上讲,这或许会提振该业务板块的收入。分析师预计本季度游戏业务收入有望实现持续增长,至少会接近两个季度前公布的14.9亿美元的水平。
分析师还预计本季度英伟达的汽车业务收入将出现连续下滑。其理由是,今年二季度全球汽车的销售量严重下跌,因此汽车制造商可能在今年削减非必要的资本支出,以更好地控制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任何积极或消极的催化剂,其专业可视化收入很可能与去年水平持平。
总的来说,英伟达的管理层预期本季度营收为36.5亿美元,上下2%的幅度内浮动,这与分析师的预期完全一致。
比起业绩,英伟达更是“芯事重重”
不止华尔街正在盯着英伟达这张“成绩单”。据媒体报道,软银正在寻求出售在2016年以320亿美元收购的芯片设计公司ARM,而英伟达则正在同软银洽谈收购,媒体称其是唯一一家同软银展开实质性谈判的公司。
从财务成本来看,这将是英伟达的一次重大收购。ARM在今年第二季度的营收为4.18亿美元,占英伟达同期总收入的16%。这笔交易可能接近320亿美元——这是软银当初收购ARM时支付的金额——甚至更高。因此,分析师表示,在即将召开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管理层对该传言的回应将至关重要,究竟这只是传言,还是英伟达真的正在积极促成收购?
另外,还有报道宣称,英伟上个月停止了其RTX 20系列图灵卡的生产,以清理其渠道库存,并为9月份的下一代RTX 30系列产品的发布做准备。目前官方还没有透露任何关于发布日期的消息,因此接下来的财报电话会议将是公司澄清这一问题的最佳时机。据报道,其竞争对手AMD计划在第三季度公布基于7nm的GPU产品线。因此,一旦英伟达的新产品线发布出现任何不必要的推迟,都将可能转化成AMD提升市场份额的机会。
业绩指引也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究竟管理层在其收入占比最大的两个终端市场——数据中心和游戏业务,观察到了何种需求和供应趋势,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将使投资者对公司的业务前景有进一步清晰的认识。客观地说,华尔街预期该公司2021财年第三季度营收将达到39.6亿美元,同比增长31.5%。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O2O 预售、配送到工位,京东便利自助小铺成上班族新宠
10多平米空间就能满足成百上千人的购物需求,投资小回报高,可自助购物,可刷脸支付,满满的科技范儿!7月底,一家京东便利自助小铺出现在了西安某写字楼里,吸引了来往的上班族们,成为了白领们的新宠。
自助科技范儿,成上班族新宠
7月底,在陕西西安某写字楼进门处,上班族们都好奇地打量着一个新开的京东便利自助小铺,水饮、零食、办公用品应有尽有。
“大家可以自助购物,然后到这边自助结账,还可以刷脸支付哦”,京东便利自助小铺的工作人员在一旁指引大家熟悉购物流程。
小铺老板赵可豪说,当时看中自助小铺这个模式,是因为在很多中小型办公职场,可能只有几百人或者上千人,“这个成本比较低,也非常适合放在较为封闭的职场”。
实际上,京东便利自助小铺不仅仅适合职场,还可以根据店主需求和点位环境进行定制化设计,在写字楼、图书馆、KTV、机场、车站、酒店、网咖等多种场景都可以应用。
豪哥说,京东便利自助小铺的团队进行了专业的指导,在小铺设计、工程装修,商品选品、货架摆放上都进行了规划。
每到早中晚用餐高峰,小铺货架上的面包、饭团、牛奶、饮料、自热食品总是会被抢购。为了保证上班族的购物需求,小铺每天有一个员工及时补货、调整商品结构。
豪哥说,“还不到半个月,小铺每天的流水就覆盖住了租金、人工、水电等成本,且一直在攀升。我之前还考察过另外一家京东便利自助小铺,几个月就收回了投资成本,我们的也快了”。
O2O 预售、配送到工位,花式引流,提升体验
对于身处写字楼的门店来说,如何应对周末的客流减少,也是一个新挑战。
但这家京东便利自助小铺有新招儿——开通京东便利GO小程序,将店内商品和预售商品进行上架。上班族们只要在线上下单,就能享受商品预定、配送到工位等服务。
写字楼里有一位员工家里办喜宴,但因上班忙没时间线下挑选酒水,于是就上京东便利GO预定,“线下挑选费时间也不知道真假,在京东便利GO上预定很放心”。
线上下单,不仅方便了消费者,也为小铺带来了更多的流水。但豪哥仍不满足,“小铺以后还要慢慢地增加预售商品和更多的增值服务,如低频次消费的电子产品、3C产品等等”。
实际上,豪哥不仅是京东便利自助小铺的店主,还是京东新通路联合仓合作伙伴。他说:“和京东新通路的合作一直很愉快,我也愿意跟着京东不断发展业务,之后可以在不同的场地开京东便利自助小铺、京东便利店”。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Nikola(NKLA)上半年亏损1.2亿,闭环商业模式逐渐完善
1、上半年亏损1.2亿美元,高融资依赖性仍将持
上半年Nikola(NKLA)主营重卡尚未投产,非主营太阳能业务贡献少部分营收9.5万美元,同期研发(6662万美元,+89%)、销售管理费用(5206万美元,+339%)支出大幅增加造成归母净利润亏损1.2亿美元。公司纯电、氢燃料重卡生产交付尚需时日,短期内持续亏损及高融资依赖性仍将持续。
图:Nikola2020年中报(来源:公司公告)
2、工厂建设启动,预计2021/2023年开启BEV/FCV交付
公司累计获得14000辆FCV非约束性订单。虽然除Anheuser Busch 800辆订单外订单存在较大退订风险,但同样也体现了市场对FCV的期待,2023年若公司业务模式如期兑现,形成成熟的车辆、氢能供应体系,具备对标燃油重卡的成本水平,潜在订单将极大可能转化为企业营收。
2020年公司欧洲、北美工厂建设开启,迈出产业化的实质性一步:
1)欧洲工厂:2020年4月公司与欧洲重卡领先制造企业Iveco签订协议合作设立合资企业Nikola Iveco Europe(公司持股50%),项目于Q2启动建设,预计Q4完成,届时将依托Iveco车辆制造技术经验生产公司首批电动化重卡,规划年产能达1万辆。
2)北美工厂:2020年7月Nikola开始在亚利桑那建设重卡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达到3.5万辆。一期项目预计于2021年建成,2022年率先生产纯电车型,2023年正式开启燃料电池重卡生产。
3、Nel订单加快供氢体系建设,电价决定商业模式成败
2020年6月,Nikola与Nel ASA签署85MW碱性电解槽采购订单,日制氢总量达到40t,满足1100辆Nikola重卡满负荷运转氢气需求。公司规划未来10年于北美建造700座加氢站,其供氢网络将依托电解制氢方式实现全周期零排放,公司假设每公斤氢气耗电61.2kWh(电价$0.035/kWh),制氢加氢站满负荷运转情况下每公斤氢气成本为2.47美元。从实际情况看,以当前美国加州工业电价约13美分测算,仅电价成本将超过7.9美元/kg,与公司2.47美元/kg氢气成本目标相去甚远,如何控制电解制氢成本是Nikola商业模式成败的重点。
4、机遇与挑战并存,形成核心技术壁垒将是Nikola维持竞争力的关键
受限锂电质量功率密度、充电时长及使用寿命制约,高负荷重载运输领域的电动化进程远落后于乘用车领域。燃料电池技术的逐步成熟在技术层面提供了重卡实现零排放的可行思路。从商业化模式看,区别现代、丰田,Nikola选择了从车辆集成及供能体系布局的差异化商业模式,但整车环节,Nikola目前并不具备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及整车的研产实力,与Bosch、Iveco的战略合作是公司快速产出的捷径;供氢环节,合作Nel、Hanwha形成电解制氢供应能力,但核心同样在于电价控制及电解能效,公司核心技术攻关需持续关注。
5、投资建议
Nikola提出车+站+运营服务一体化商业模式,一体化构想具备高协同性和更优的盈利空间,核心技术形成及持续融资能力将是公司构想能否落地的两个关键要素。
6、风险提示
燃料电池产业发展不及预期;公司短期不具备盈利能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蔚来汽车与苏宁达成战略合作
8月5日,蔚来汽车宣布牵手苏宁,将创建汽车智慧零售新模式。据了解,本次合作两者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渠道拓展、消费者服务、品牌推广、B2B合作、酒店业务、智能制造等领域展开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汽车智慧零售体验店。
同时,蔚来汽车还将在苏宁广场落地“蔚来展厅”。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国银行下调苹果(AAPL)评级至“中性”,升目标价至470美元
基于当前的估值风险,美国银行将苹果(AAPL)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并将其目标价从420美元上调至470美元。
美国银行分析师Wamsi Mohan表示,苹果股价自6月份以来迅速增长,而市场对其2021年的估值却基本保持不变。
分析师Wamsi Mohan认为,5G iPhone存在风险,如果ASP(平均销售价格)过高,可能会给产品毛利率和潜在的单位销量带来压力。服务利润可能会受到内容摊销成本的挤压。Mohan还表示,苹果在2021年也将面临艰难的竞争。
据悉,华尔街分析师普遍对苹果持乐观态度。苹果股价自3月份因公共卫生事件下跌以来一路飙升,主要受市场对5G iPhone的乐观情绪所推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福特CEO韩恺特宣布退休:继任者吉姆法利能否“力挽狂澜”?
从艾伦·穆拉利到马克·菲尔兹,从韩恺特再到吉姆·法利,在2014年到2020年这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百年福特已经四度换帅。
当地时间8月4日,福特汽车公司宣布,自2017年5月执掌福特的韩恺特(Jim Hackett)计划从公司退休,现任福特汽车公司首席运营官(COO)的吉姆·法利(Jim Farley)将于10月1日起正式接替韩恺特出任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并将加入福特汽车公司董事会。
接下来,韩恺特仍将继续担任福特汽车公司特别顾问直到2021年3月,而吉姆·法利的任务是继续推进公司战略转型。
对于这次人事变动,资本市场给与了积极的反馈,当天福特股票盘中大涨,创多日内最高纪录。
福特阵痛中转型
事实上,福特掌门人频繁更替的这十年,也是传统汽车工业向“新四化”转型的十年。
为了面向未来转型和应对来自硅谷的挑战,即便是百年福特也不得不延续在下一代电动车、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等方面的巨额投入。
而早在2015年,福特就拉开了转型大幕,此后的几年里,庞大的转型计划和对新业务的巨额投资也一度给福特造成了巨大的财务负担,使福特备受资本市场的质疑。
资料显示,2017年5月,韩恺特从马克·菲尔兹手中接管福特时,福特每股股价为10.87美元,这一价格较艾伦·穆拉利任期已下降了36%,年轻而激进的马克·菲尔兹也因此被迫“下课”。
面对股价暴跌、盈利疲软的福特公司,韩恺特曾在2018年7月表示,福特将在未来三到五年计划耗资110亿美元对公司进行彻底的重组,以此希望带领公司走出下滑泥潭,并且更加从容地应对竞争压力。
据了解,该项改革计划在未来3-5年内对福特核心汽车业务进行重大调整,其中包括裁员数千人、更新老旧的SUV产品线和淘汰轿车,并将产品序列聚焦在更受欢迎的SUV和皮卡等方面,一系列改革措施备受股东期待。
然而,在执政三年后,韩恺特也面临了与马克·菲尔兹同样的问题。从表层来看,这些改革措施并未推进福特业绩的提升,也没有阻止股价的下跌。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福特营业利润达到70亿美元,净收入大跌52%至37亿美元,利润率仅为4.4%,而2017年的利润率为6.1%。
2019年年初,韩恺特在致员工的信中曾表示,不会再接受2018年“平庸”的业绩,2019年公司营业利润将翻倍,并计划将营业利润率将提升至8%。
然而,2019年的情况并未好转。2019年9月,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 s Investors Service)将福特的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原因是质疑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韩恺特扭亏为盈的战略无法迅速产生收益和现金流。
而由于四季度大幅亏损,福特在2019年全年营收1559亿美元,净利润仅为0.47亿美元,与上年相比暴跌99%。
面对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福特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8.76亿美元,同比下降167.7%;营业收入为536.91亿美元,同比下跌32.2%。
同时,在韩恺特任期内,福特汽车的股价进一步下滑,当前股价已跌破7美元。
持续下滑的股价和始终无法提升的业绩也被业内认为是韩恺特退休的直接因素。
吉姆·法利能否“力挽狂澜”?
尽管资本市场对福特的预期并不明朗,但不可否认,韩恺特及其前任CEO的转型计划效果正在显现。
“由Mustang Mach-E、全新福特F-150和福特Bronco组成的福特新产品阵容正在显露锋芒,并在电气化、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制定了令人信服的战略规划。福特汽车公司也已经变得更加灵活,这一点可从我们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能够迅速转产生产制造个人防护设备得到证明。”
福特汽车公司执行董事长比尔·福特表示:“我非常感谢韩恺特先生为福特汽车公司的现代化转型所做出的一切。他所领导的这些转变使我们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取胜利。”
此外,针对自动驾驶所做的投资成效初显。福特汽车7月31日发布的2020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得益于对自动驾驶初创企业Argo AI的投资收益,福特汽车二季度录得11亿美元净利润,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仅为1亿美元。
资料显示,今年6月,大众汽车完成了对福特汽车所属的Argo AI的26亿美元的投资交易。未来,双方将以Argo AI的自动驾驶技术为基础,独立开发自动驾驶汽车业务。
而扣除Argo AI的投资收益后,福特汽车在第二季度运营亏损为19亿美元,依然好于分析师预期。此前,福特汽车在4月时曾警告称,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其第二季度的损失将超过50亿美元。
对于今年下半年,福特预计第三财季的税前利润将在5亿美元至15亿美元之间,而由于今年初停产而推迟推出三款重要产品,第四财季将出现亏损。
面对并不乐观的未来,58岁的吉姆·法利被福特汽车和华尔街寄予厚望。
资料显示,吉姆·法利曾在丰田汽车担任高管,并于2007年加入福特汽车公司担任福特汽车全球市场及销售负责人,随后相继接任包括林肯、福特南美和福特欧洲、以及福特全球市场的领导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吉姆·法利曾是福特前CEO艾伦·穆拉利团队中的核心成员,是帮助福特短时间内扭亏为盈的关键成员之一。
2019年4月,吉姆·法利出任福特汽车公司的新兴业务、技术及战略团队的领导,负责软件平台、车联网、人工智能、自动化及新能源车领域。
今年2月,为简化运营层级,福特汽车将汽车业务与新兴业务合二为一,吉姆·法利担任COO一职,并全面负责福特汽车全球市场和汽车业务运营、福特智能移动出行以及自动驾驶业务,并带领福特汽车继续执行“共创明天”(Creating Tomorrow Together)的战略计划。
据了解,今年2月吉姆·法利出任COO一职时,福特汽车为他设定的目标是领导福特并强化其汽车业务,将息税前利润率提升至8%以上,而2019年福特汽车税息前利润仅为4.1%。
然而,面对全球汽车市场低迷、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新四化转型的多重压力,福特新任掌门人吉姆·法利面临的挑战并不轻松。
但华尔街对于福特换帅一事依然给予了积极回应,8月4日美股开盘后,福特汽车股价开盘一度上涨超3%。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比惨模式上演!吉野家、麦当劳掀关店潮 中国成救命稻草?
比惨模式上演!炸鸡不香了,咖啡也凉了…吉野家、麦当劳、星巴克狂掀关店潮!中国成救命稻草?
餐饮业无疑是本次疫情“黑天鹅”中受损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连全球知名连锁快餐巨头都纷纷要关店数百上千家,更不用论因资金断裂而倒闭的无数小中餐馆。
据了解,受疫情影响,麦当劳计划关闭200家门店、星巴克计划关闭400家门店、吉野家计划关闭150家门店,而汉堡王新西兰业务甚至已被破产托管。
然而,面对这样的惨淡的状况,吃货们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天大地大,保命最大……
全球连锁快餐巨头
全员巨亏深陷“关店潮”
2020年已经过了一半,可全球肺炎疫情却仍未平息。受其影响最为严重的餐饮行业已经连亏两个季度,巨头们也纷纷交出史上最差成绩单。
例如7月29日刚刚公布2020年二季度财报的麦当劳,就遭遇了2005年以来最差业绩。
财报显示,麦当劳上半年实现营收84.76亿美元,同比下滑18.77%;净利润15.91亿美元,同比减少44.09%。其中,第二季度营收37.62亿美元,同比下降29.58%;净利润4.84亿美元,同比下降68.11%,业绩降幅较第一季度进一步增大。
而早麦当劳一日公布了最新一季度业绩的星巴克也非常不乐观。
星巴克最新财报显示,今年第三财季(3月30日至6月28日),公司实现营收42.2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8.12%;净利润亏损6.78亿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3.73亿美元。与公司在疫情暴发前的预期相比,约损失31亿美元的销售额。
门店销售额大幅下滑使得星巴克也不得不“断臂求生”。近期,星巴克宣布,计划未来18个月永久关闭美洲的约400家门店,并将本财年计划开设的新店数量削减一半,至300家左右。未来两年内还将重组在加拿大的经营业务,包括关闭200家门店。
尽管截至目前,星巴克在美洲和国际市场约97%的门店已重新启动了营业,但由于星巴克于今年2月起开始陆续关闭了中国、美国等地的大部分门店,上半年的亏损在短期时间内仍然难以弥补。
同样关店止损的还有麦当劳。为了改善盈利,接下来,麦当劳将加速实施在美国市场的店面关闭计划,其中今年计划关闭约200家美国店面,其中,超过一半是在沃尔玛超市内收入下滑的店面。
与此同时,麦当劳还宣布了计划出售其在日本业务中的部分股份的计划,并将其在日本的所有权从约49%减少到至少35%。
此外,在亚洲颇受欢迎的日式快餐吉野家也扛不住了。
7月28日,据央视财经报道,吉野家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关闭150家店,其中日本国内将关闭100家,海外关闭50家。
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吉野家在全球共有约3300多家门店,其中海外共有1000多家门店,中国占到其六成以上,此次计划关闭的海外门店中也将涉及到中国市场。
而导致吉野家此次全球范围关店的原因,也是疫情之下经营状况的急剧恶化。由于紧急状态下日本国内上千家门店停业或缩短营业时间,导致今年3月到5月吉野家已累计亏损40亿日元,全财年预计将亏损90亿日元,然而,吉野家2019财年其盈余也不过才7亿日元,今年预亏损或超去年利润10倍,可见损失惨重。
不过,最惨亏损王的称号还要当属汉堡王。
据新西兰当地媒体报道,自3月25日新西兰进入封锁后,汉堡王的83家门店就处于暂停营业状态,然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新西兰汉堡王连锁店就因欠款超过6500万新西兰元(约合2.77亿元人民币)被破产管理公司KordaMentha接管了。
中国市场恢复远好于全球
或成“最后一根稻草”
随着国内疫情情况好转,全国范围复工复产,相较于全球其他国家,餐饮大牌们在中国市场的营收虽然也下滑,却并未出现大规模“关店潮”现象。
就同店销售额而言,2020财年第三季度,星巴克全球的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40%,但相对于美国市场同店销售额下降了超40%;中国同店销售额仅同比下降了19%。且目前中国99%的星巴克门店都在营业,其中大约90%已经恢复到大流行前的营业时间,在完全符合当地监管规定的情况下,超过70%的门店达到满座。
星巴克的高层也表示出对中国市场的强烈看好,公司计划2020财年在美国市场净新增300家门店,在中国新开至少500家门店,而目前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4400家,今年以来,更是已新增近300家门店。
在中国市场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贝尔三个品牌的独家运营和授权经营权,并完全拥有东方既白、小肥羊、黄记煌和COFFii &JOY连锁餐厅品牌的百盛中国也采取了相同战略。
疫情的到来虽然导致了一些门店的暂时关闭,但百胜中国第二季度还是在中国新开了169家门店,截止7月底,百胜中国门店总数达到10000家。
百胜中国CEO表示,尽管疫情带来了不确定性,但除黄记煌外,公司今年仍将保持在华新开800-850家门店的目标不变。
其最新财报显示,第二季度百胜中国营收为19亿美元,同比下降11%。其中,肯德基同比下降10%,必胜客同比下降17%。但得益于中国发达的外卖市场,其第二季度外卖业务保持强劲增速,同比增长36%,贡献总销售的29%。数字订单,包含外卖订单、手机订单、以及点餐机订单,占到肯德基销量的86%以及必胜客销量的61%。
此外,麦当劳也表示,今年计划在全球新开的950家餐厅中,约有420家新餐厅将开在中国市场。由于疫情的良好控制,麦当劳反而对中国市场更加看好,预计两年内,中国内地麦当劳餐厅将新开1000家门店以上,其中大部分则对准了中国新崛起的三、四线城市。目前麦当劳在中国的餐厅数为3500余家,预计到年底将突破4000家。
国内龙头品牌依旧预亏
餐饮业恢复仍需时日
由于国内疫情较早得到有效控制,四月复工复产以来,目前国内大部分餐饮企业已基本恢复正常运营。
中国烹饪协会近期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餐饮行业复工复业情况报告》称,自5月以来,餐饮行业响应国家号召,扎实推进复工复产,虽然目前是负增长,但降幅持续收窄。目前,全国大部分餐饮企业的经营已恢复到疫情前的70%-80%。
但疫情给国内餐饮业的沉重打击却是短期难以恢复的,哪怕是上市巨头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弥补和消化。
近日,上市餐饮企业陆续公布的半年报仿佛成了“比惨大会”,其中,业绩连年增长的“火锅一哥”海底捞,更是遭遇了“首亏”。预计上半年营收比2019年同期下降约20%,净利润亏损约9亿-10亿元不等。而2018年-2019年同期,海底捞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6.46亿元和9.11亿元。
另一家火锅上市企业呷哺呷哺也预计,2020年上半年营收比2019年同期下降约29%,净利润亏损约在2亿-3亿元之间,而2019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1.64亿元。
此外,近期势头颇猛的网红餐饮企业九毛九,预计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约23%,亏损净额不超过1.2亿元;百年老字号烤鸭“全聚德”上半年亦预亏1.52亿元-1.39亿元;味千中国上半年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38.9%,集团快速休闲餐厅业务销售同比下降37.6%。
对此,一些机构表示已经预见,疫情带给餐饮企业的影响短期内是无法避免的,但长期看要看个体企业自身的发展。目前餐饮业整体恢复仍需更多时日。
中银证券认为,餐饮消费持续改善,但仍处于负值区间。2020年1-6月,社零总额同比下降11.4%,疫情期间餐饮和酒类消费受冲击较大。餐饮类零售额累计同比-32.8%(增速同比-42.2pct),跌幅大于其它类型的食品饮料类消费,2季度虽有改善,但下滑幅度仍超过20%。
中国烹饪协会指出,当前境外疫情仍然蔓延,境内部分省市出现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使正在复苏的餐饮市场再次面临困难和挑战。在餐饮行业逐渐复苏的同时,依旧面临着政策限制、房租影响、佣金过高以及资金紧缺等问题。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强生(JNJ)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将提供1亿剂目前正在试验中的卫生事件疫苗。
8月5日,强生(JNJ)宣布,已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将在美国大规模生产和交付1亿剂目前正在试验中的卫生事件疫苗。
据报道,相关部门承诺将为该项协议提供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该疫苗将在全球非营利的基础上提供,用于应对紧急大流行的情况。根据随后的协议,美国政府可能还会再额外购买2亿剂疫苗。
据悉,强生于7月30日公布了一项研究细节,研究显示,其性能最好的候选疫苗在单剂剂量下能提供强大的保护作用,公司预计将于9月开始疫苗人体试验。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异动 | 再生元制药(REGN)盘前涨逾4%,Q2净利润同比增长365%
8月5日美股盘前,再生元制药(REGN)公布第二季度业绩,股价上涨,截止北京时间20:17,涨4.10%,报675美元。
财报显示,Q2营收为19.52亿美元,同比增长24%。研发费用为7.22亿美元,同比下降19%;销售管理费用为3.48亿美元,同比增长18%;销售成本为1.03亿美元,同比增长54%。净利润为8.97亿美元,同比增长365%;每股收益7.16美元,上年同期为6.02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