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若启动绿鞋机制,募资约45亿美元
据雷帝网,京东本次将发行绿鞋前约1.33亿股的A类股份,或绿鞋后约1.53亿股的A类股份。基础交易规模占扩大后总股本的4.3%左右。根据京东美国ADR交易的最新收盘价,本次香港IPO的基础发行规模约为39亿美元,绿鞋后约为45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与资本圈风暴漩涡不同,还有一个“平行世界” 的瑞幸咖啡
摘要
【与资本圈风暴漩涡不同 还有一个“平行世界” 的瑞幸咖啡】如果用百度搜索瑞幸,大约会得到655万个相关结果,最近的新闻是围绕着“瑞幸股价又暴涨130%”、“股价暴涨了296.4%,瑞幸为何暴跌暴涨”,距离自曝财务造假事件已经过去两个月,就在上周末,有消息披露瑞幸董事长陆正耀参与造假证据浮出,瑞幸还远未离开舆论风暴的中心。
在中国市场,应该没有任何咖啡品牌能像瑞幸一样,从创立起就在舆论浪尖之上。
如果用百度搜索瑞幸,大约会得到655万个相关结果,最近的新闻是围绕着“瑞幸股价又暴涨130%”、“股价暴涨了296.4%,瑞幸为何暴跌暴涨”,距离自曝财务造假事件已经过去两个月,就在上周末,有消息披露瑞幸董事长陆正耀参与造假证据浮出,瑞幸还远未离开舆论风暴的中心……
截至6月5日收盘,瑞幸股价为5.51美元/股,较最低点反弹高达314%,公司市值达到13.95亿美元。
一边是资本圈山崩海啸般声讨的“岌岌可危的瑞幸”和震荡,但在瑞幸运营和消费市场,似乎还有另外一个“瑞幸”不甘谢幕,如常运转。从4月以来,根据瑞幸App和官方微信心事,新饮品在正常上市,新品类陆续增加,就在6月8日这周一,在武汉的一家围绕江豚保护的新主题门店也正式开门营业。。。。。。。
从5月份起,瑞幸通过APP和小程序,以门店为圆点,建立了若干个“福利群”。一位入群的消费者说,入群即可得一张3.8折券,每天会定时收到小程序发放的各种福利,包括其所有品类的满减券、折扣券,以及一些直播活动的通知。在延续过往发优惠券的同时,瑞幸今年正努力离消费者更近更频繁的互动——做微信社群运营。
七麦数据显示,在APP下载量免费榜的“美食佳饮”中,瑞幸咖啡并未跌出榜单,甚至在最近一个月的排名,一直稳居前三甲,只有一天排在第四。而在一些媒体“痛打落水狗”的分析文章后面,经常会有一大波评论“瑞幸不要死,还想继续喝”。
显而易见,资本市场的声讨和瑞幸咖啡自己,以及消费者的态度呈现出一种清晰的割裂感。
投资研究机构EqualOcean的观点是:瑞幸事件是财务欺诈,伤害的是投资者,但不是欺骗消费者——比如提供劣质产品。只要公司像以前那样顺利运营,普通消费者不会仅因为财务造假就改变其行为,毕竟与他们购买产品的决策无关。
一位瑞幸咖啡的设备供应商伙伴也透露,目前其与瑞幸咖啡的合作一切都还正常。“到目前为止,我都觉得他们是在认真经营。至于企业是不是会倒闭,有很多因素,我不敢肯定。”
最近,他们还给瑞幸做了两场针对设备工程师的产品培训,参与培训的人数还都很多,这种产品培训主要针对新入职瑞幸的工程师。“我感觉目前媒体对瑞幸的报道偏负面,与我接触的瑞幸是不吻合的。”
此外,一位在今年4月瑞幸咖啡自曝财务造假前就已离职半年的咖啡师透露,“在我工作过的连锁咖啡馆中,瑞幸咖啡的咖啡豆子品质是很不错的。”他和还在瑞幸任职的前同事聊过,感觉跟新闻里的喧嚣相比,眼下瑞幸咖啡门店里工作就像是一个“平行世界”——收到外界舆论困扰的同时,他们该做的还是跟往常一样。而且,经过这一场风波,有些门店的订单没有减少,甚至有上升趋势。
在5月15日收到了纳斯达克的除牌通知后,瑞幸申请的听证会最晚会在6月底举行。瑞幸咖啡也许最后难逃退市,接受资本市场的惩罚。到目前为止,其咖啡业务的基础——供应链、用户群、店铺经营还在持续努力如常运营。只要瑞幸还有群众基础的,如果能够在财务账面上扭转颓势,后面就会相对有利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对投资者而言,财务造假丑闻并不是与一家公司的命运终结划等号。即使在美国,虚假销售和其他类型的财务舞弊行为也很常见。
到目前为止,宣布瑞幸死刑还为时尚早,而瑞幸咖啡给行业内带来讨论和教训还在持续更新中。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中国市场再次成为特斯拉股价起飞的助推器。
6月8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统计,5月国产特斯拉销量11095辆,环比增长205%。受此影响,特斯拉(TSLA)股价周一收涨7.26%,报949.92美元,创历史新高。
特斯拉大涨也带动了A股相关概念股,秀强股份等个股今日涨停。
特斯拉创新高带动A股产业链大涨
6月9日,Wind特斯拉指数上涨1.22%,秀强股份涨停,岱美股份、世运电路大涨逾8%,赣锋锂业、奥特佳等股涨幅超过3%。
A股的“小伙伴”股价纷纷大涨,与特斯拉股价周一大涨不无关系。
受到中国市场销售数据刺激,周一特斯拉股价高开高走,收盘报949.92美元/股,创历史新高,距离此前的968美元盘中新高也只有一步之遥。
Wedbush Securities的分析师Dan Ives表示:“我们给予特斯拉的目标价是1350美元,在未来的12到18个月内,电动汽车在卫生事件过后的销售量将会继续显著提升。”
新车型量产或遇难题
虽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走高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但是特斯拉目前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新车型Model Y的产能。
特斯拉CEO马斯克日前在给员工的邮件中表示,在提升Model Y产能方面,特斯拉遇到了一些问题,从现在开始他每周都会亲临生产线,以解决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
“我们需要加快提升Model Y产能,将整改需求降到最低,这一点对我们至关重要。我希望你们意识到这对特斯拉现在来说真的很重要。”马斯克在给生产线员工发送的电子邮件中说。
Model Y是特斯拉在去年3月发布的经济型SUV车型,今年1月开始投产,3月份开始交付。目前Model Y只在加州工厂生产,但特斯拉上海工厂已经启动组装项目,此前计划明年就会在上海投产。
此外,据媒体报道,特斯拉正面临着一项新的集体诉讼,主要原因为Model 3车辆在寒冷天气中存在油漆严重受损的问题。特斯拉之前也承认这个问题的存在,表示会向车主免费提供“全天候保护套件”,但这种措施并不能完全避免油漆老化破损的发生。
看好特斯拉供应链
兴业证券分析师朱玥预计,特斯拉中国5-6月合计交付量将交付3万辆,其中6月交付量为20000辆左右,超市场预期。全球特斯拉二季度交付量将达到8.1万辆,将给板块提供进一步向上发展机会。
华西证券分析师杨睿预计,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呈现前低后高趋势,2020年一季度压制的需求有望在后续释放,新车持续上市叠加2020年补贴政策推动出租(含网约车)等公共交通电气化,有助于促进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放量,同环比有望实现良好表现。
朱玥预计,国内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速转正的概率正在持续加大,夏季攻势大概率启动,叠加欧美疫情消退,下半年边际变化显著,将进一步确立行业长期发展趋势。鉴于全年海外需求特别是欧洲显著高于中国,判断海外主流电动车企供应链,是最佳选股方向,持续推荐特斯拉供应链,关注大众供应链。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英特尔:5G真正价值将来自跨行业的创新者生态系统
英特尔网络创新业务部副总裁林怡颜日前在一篇署名文章中指出,英特尔正在把技术的力量融入通信产业,并将云经济扩展到网络和边缘。从核心到边缘的云化网络将有助于创建数据驱动的未来所需的5G通信基础设施。
林怡颜指出,与任何革命性的技术一样,5G真正价值将来自跨行业的创新者生态系统。“从我们在云、网络和边缘计算的核心位置开始,我们正在推动5G摆脱炒作,带来更多经过验证的5G用例。无论是基于超可靠连接的智能交通、人工智能助力的实时数据分析、工业制造还是任何我们尚未畅想过的事情。”
为此,英特尔在西雅图签约成为5G开放创新实验室的创始成员。英特尔将与其他主要行业参与者,包括美国宇航局NASA和T-Mobile并肩合作,并与创业公司合作,推动新的5G技术能力、用例和市场类别的发展,这将改变我们现在乃至将来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方式。
林怡颜透露,他们正在和行业参与者共同为第一波5G商用创建一个新颖的测试平台。而创业公司将从资源和资本中受益,并且可以从这些技术市场领导者那里获得知识和生态系统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生态系统里,创新者以指数级的方式提升彼此能力,而英特尔在加速此类协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据了解,该5G开放创新实验室将为贝尔维尤充满活力的技术社区提供5G网络、设备和软件,以向世界展示5G能为经济带来的潜力。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首批17家创业公司将参加一个为期12周的虚拟项目。该项目将为这些创业公司提供线上指导和技术工具,以直接与技术和商业领袖合作,从而帮助他们新的5G应用愿景变成现实。这种快速、可访问的技术发展,与英特尔将5G推向市场的战略愿景完全吻合。
同时,5G开放创新实验室将极大地突破传统通信的边界。例如,英特尔与美国宇航局NASA的合作伙伴将收集对纳米卫星联网、天气数据分析以及未来互联网服务扩展到太空用户这样的需求。
据悉,5G开放创新实验室由贝尔维尤市赞助,也是华盛顿州最新创新合作区(IPZ)的创始成员。该创新合作区是由华盛顿州商务部管理的一项全州性方案,旨在通过加强产业集群和智力资本来刺激区域经济增长,并加快新技术、畅销产品、企业组建和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的发展。这种独特的公私合营的合作关系包括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斯诺霍米什县、华盛顿州立大学和华盛顿大学。
此外,5G 开放创新实验室中丰富的行业合作能够带来可行的、经过测试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将实现无线连接的全部潜力,实现亚毫秒级的延迟、1,000倍的容量以及比我们现在所体验的速度快100倍的速度。
正如此前英特尔通过处理器技术驱动云计算革命一样,这家公司表示,下一步,他们将致力于帮助培育初创企业开发专注于行业数字化转型的5G和边缘应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英国石油(BP):股息收益率高达9.65%,机构看好预期反弹趋势
能源行业巨头英国石油公司(BP)目前市值超过93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和石油公司之一,该公司2019年营收为2780亿美元,尽管这一数字低于2018年同期,但是高达100亿美元的净利润依然超过了当年97亿美元的业绩指引。
2020年第一季度,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早在4月份,由于持续的经济生产活动停滞使各行各业对于能源的需求骤然下降,石油价格急剧下跌。与之相对,石油生产商在需求产量下降的情况下,仅仅停止石油产出是远远不够的:高昂的设备维护费用、因贮藏库存而产生的不菲的支出都对这家行业巨头的该季度业绩产生了巨大的打击。 尽管石油价格自四月低点以来的反弹对投资者而言似乎看到了油价以及股市恢复的迹象,但这并不能完全预示着石油和能源行业的复苏。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石油公司第一季度的净利润仍同比下降67%,从2019年第一季度的24亿美元同比降至目前的8亿美元。 尽管第一季度的财报数据大幅下降,但这一数字仍然可以接受,如果展望第二季度,英国石油预计将显示每股亏损37美分。
然而,尽管如此,英国石油公司仍在履行支付股息的义务。另一方面,公司仍然承诺偿还债务,甚至为此增加杠杆。目前的季度股息为每股63美分,年度股息为2.52美元,收益率为9.65%。这与公用事业类型公司3%的收益率相比,其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富国银行(WFC)有关分析师对于目前英国石油公司的情况持谨慎态度,但是无论是相关分析机构和分析师都认为英国石油公司业绩将在未来的季度反弹。该分析师称:“英国石油公司预计到2022年的自由现金流将支持其降低相关债务和杠杆率,以提高公司在2020年及以后的股息。”同时该分析师目前给予该股买入评级,并将其目标价定为31美元,这意味着未来12个月该股有15%的上涨空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阿斯利康盘前跌2.6%
美股阿斯利康盘前跌2.6%,吉利德科学盘前涨4%,报道称阿斯利康洽购研发瑞德西韦的药企吉利德。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异动 | 吉利德科学(GILD)盘前涨2.8% 传阿斯利康(AZN)有意收购
周一美股盘前吉利德科学(GILD)涨2.8%,媒体报道称阿斯利康(AZN)有意收购吉利德科学。
针对阿斯利康有意收购吉利德的消息,阿斯利康中国相关负责人回应称,阿斯利康中国对目前的市场传言不做任何评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加拿大皇家银行将亚马逊目标股价上调至3300美元,刷新华尔街纪录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加拿大皇家银行(RBC)8日将亚马逊目标股价上调至3300美元,刷新华尔街纪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关键供应商泄露苹果最新动向:iPhone 12系列上市推迟或实锤
进入6月,距离苹果全新的iPhone 12系列年度旗舰的秋季发布会就又近了一步。综合当前比较可靠的消息,今年秋季苹果的年度旗舰iPhone 12系列将依旧提供iPhone 12、iPhone 12Max和iPhone 12 Pro、iPhone 12 Pro Max两个版本共四款机型,不过它们最终的发布时间却始终存在很大的疑问。现在有最新消息,从近日苹果最大供应商透露的信息来看,iPhone 12系列的延迟发布似乎实锤了。
此前就有无数消息称,今年的iPhone 12系列很有可能受疫情影响而延期,同时也有一些渠道显示该机的上市节奏不会有大的变化,两种消息始终没有明确的说法。不过近日苹果最大的供应商博通(Broadcom)进一步透露称,年旗下无线部门营收的跳增时间点,会比往年推迟一季。同时博通行政总裁陈福阳(Hock Tan)此前也曾表示,今年的营收之所以会延迟进帐,是因为北美一家大型手机客户将今年的新款产品延后发布。综合两条消息,外媒认为,这就是在暗示,2020年苹果旗下全新的iPhone 12系列将延迟一季发布。
其他方面,根据此前曝光的消息,全新的iPhone12系列将提供iPhone 12、iPhone 12Max和iPhone 12 Pro、iPhone 12 Pro Max两个版本共四款机型,均将延续刘海全面屏设计,其中iPhone 12版本采用弧形铝合金中框,而iPhone 12 Pro版本采用的是纯平的不锈钢中框。均搭载基于5纳米工艺制程打造的A14处理器,支持5G网络。此外,该系列新机还将延续前作的方形相机模组,其中,两款iPhone 12系列配备后置双摄,而两款iPhone 12 Pro系列则将配备后置三摄+LiDAR激光雷达扫描仪。
据悉,全新的iPhone 12系列很可能将延迟一个季度发布,此前有消息称iPhone12的起售价可能会与iPhone 11持平,预计在649美元左右,合人民币4580元,而iPhone 12 Pro系列售价可能为999美元到1099美元(约合人民币6561元到7658元)。至于最终售价是否会上涨,我们拭目以待。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从0到1再到100,京东物流下沉的自信与底气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智能物流和智能供应链加持下,快到极致是种什么体验?
在疫情过后的第一个6·18首日,京东物流仅用9分钟就完成了首单配送,位于邯郸的消费者收到了自己在京东购买的自拍杆,这是打通技术将商品前置到站点的一种创新模式。今年6·18,京东物流将在20个城市推广试点,用大数据备货确保消费者的极致体验。
从0到1的速度引领
互联网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对商品的配送效率有了更高的期望。京东物流力求以“快”制胜,让“随手下单和开门寄收快递”触手可及。
“今天下单,次日收货”,“上午下单,下午送达”,甚至睡前下单,醒来收货,这是京东物流在速度上已经树立的标杆和真实写照。
优秀的物流服务,首先要对市场需求快速响应;其次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为保证用户体验,京东先后铺设了6张物流网络:中小件、大件、冷链、跨境、B2B和众包。在整体基础设施搭建上,截至目前,京东物流运营了730多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仓储总面积约为1700万平方米。在全国拥有28座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形成亚洲电商物流领域规模最大的智能化仓群。
在时效能力上,2010年的京东物流首推“211限时达”,可以说叱咤电商物流领域10余年,引领整个行业实现了普惠意义上的“当日达”和“次日达”。随后,京东物流又分别推出了可以预约精准送达时间的“京准达”、满足高端配送需求的 “京尊达”、可以预约40天内大家电送货上门的“长约达”等多元化时效服务产品,满足了消费者不同品类、不同消费场景的时效需求。
京东自建物流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消费者对配送速度与服务的认识,“用户体验”随着“京东速度”的产生开始进入电商和物流行业的视野。同样也是京东物流首次将消费者的配送体验带入可以任意选择时间的“按需配送”时代。
从0到1,再到现在贴上智能物流的标签,京东物流整整摸爬滚打了10年。
十年磨一剑
当年“傻大黑粗”的活儿如今已成“明日之星”。2007年,刘强东在获得首轮融资后,决定自建物流。据说当时京东70%的客户投诉来自物流,大量的顾客投诉送货慢、货物损坏严重。但当时的物流水平根本无法解决这些痛点,第三方物流公司对加盟商没有任何控制力,刘强东认为只有自建物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2017年,京东宣布正式成立物流子集团,面向社会全面开放,京东物流开启了从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全面转型。
然而,从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京东物流由企业物流过渡到物流企业,面临的不仅是本地化问题,还有从一地到全国的问题,不管是陆运、海运还是空运,要做到降本增效,都要依靠线路的优化和大数据的支撑进行每个节点的优化和控制。
从2007年自建物流开始,京东物流用10年时间完成了大件和中小件物流在内地几乎所有区县的全覆盖,服务触达行政村超过55万个。京东物流的高效物流服务不仅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称赞,也为平台自身带来更多效益。
疫情之后,今年的6·18大促即将来临,无论是线上电商平台、各类商家还是快递物流行业,都在摩拳擦掌做“战前”准备。6月8日,京东物流表示,2020年将升级“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升计划,面向低线城市及重点县镇继续布局物流新基建,创新仓储模式,提升县镇村三级物流触达能力和服务时效,推动城乡物流普惠,再塑中国消费者物流体验。
京东物流首次提出“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速计划,是在2019年,重点针对低线城市城区、县城以及周边乡镇,通过仓储投入、将商品部署在距离乡镇客户更近的地方,运用消费大数据精准备货,提升商品满足率,提升低线城市服务体验;建设中转场地以及投入智能设备,实现商品的高频率快速集散;通过运力与配送班次的加密,将偏远地区订单升级为每日一送或每日两送,提高当地配送时效,使24小时配送服务触达更多人群。
“凌晨在京东上买的蔬菜生鲜,中午就吃上了。”这不是故事,是事实,这样的事实每天都在众多消费者身上发生。据了解,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京东物流总单量相比2018年增长超过10倍,城区全部实现半日达,即“上午下单,下午收货”;乡镇全部实现24小时达,“今天下单,次日收货”。穿着“京东红”的快递小哥来去如风。
除了配送覆盖和时效提升,为给低线城市用户提供无差别物流服务,京东物流早在2015年就开创了“京东帮”的服务模式,与配送中心互为补充,以“一县一店”的方式,为低线城市用户提供大家电“营销、配送、安装、维修”一站式服务,并在县域基础上把服务下沉到辖区的所有村庄。
到2019年底,全国“24小时达”覆盖区县占比已经达到88%。
未来十年的信心与底气
“很多村连快递都不去,更不用说电视的配送安装。”新疆墨脱县一位村民这样说。而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时常遇到这样的难题。下沉市场包括三线以下的城市以及县镇和乡村等,特点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近几年,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正在快速拥抱电商。下沉市场之争,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物流和供应链的竞争,这是电商平台体现差异化竞争的最好方式。而早年开始布局的京东在自有物流和智能供应链上形成了最强壁垒。
此前投用的20余座亚一大都分布在一二线城市,主要是围绕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全国八大物流枢纽落地,新建设的亚一将瞄准新基建下沉,推动智能物流向二到四线城市快速渗透,这也是京东物流未来新基建布局的重要方向。 京东物流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还计划投用12座亚一,分布在既包括哈尔滨、沈阳、长春、太原、郑州等省会城市,也包含廊坊、广汉、滁州等物流枢纽城市。
此外,为加快快递进镇进村,京东物流大力推广云仓模式、厂仓合一、店仓合一等等创新业态,实现京东物流和品牌商物流资源共享,将商品布局在距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此外,京东物流还将为全国22个重点产业带提供标准服务网络之外的定制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打造专门服务最先一公里上行的物流基建。即便是像墨脱县这样的边疆县市,仍然可以提供覆盖高效配送、上门安装、售后维护的一站式优质服务。
作为面向后疫情时期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基建”,京东物流在广大低线城市及乡村的布局可谓极具前瞻性。如果说,上一个10年是电商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那么未来10年,物流发展的方向在哪里?通过技术驱动,提升末端的快速触达能力,是京东物流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搭上这辆时代快车,无疑会让市场主体如虎添翼。
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第七次将“快递”写入其中,再次明确“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而根据国家邮政局印发的《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到2022年底,我国县、乡、村快递物流体系逐步建立,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物流行业肩负着保障经济要素流动、协调社会供需的重要职能,快递则是消费者链接生活与世界的重要方式。
对此,京东物流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三年将加大推动智能物流和智能供应链为代表的“新基建”下沉,加速推进“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升计划实现,通过“快递进村”,一方面为农村地区享受同等时效的极致物流服务提供便利,加快京东丰富、优质的商品送达;另一方面通过基础设施完善和物流服务渗透,激发农村地区消费活力,同时拓宽当地农产品和产业带上行渠道,助力脱贫攻坚、消费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