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场,尤其是科技股,经历了一场无情的抛售潮。除Meta Platforms (META)外,英伟达 (NVDA)、苹果 (AAPL)、亚马逊 (AMZN)等明星科技股普跌,英特尔 (INTC)的股价更是在盘后暴跌18.9%,成为市场的焦点。
亚洲市场也未能幸免于难,日经225 (.N225.JP)指数在短短两日内累计下跌近6000点,跌幅接近15%,创近16年来的最大跌幅纪录。这种跌势不仅让投资者感到震惊,更引发了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
一,AI泡沫破灭导致的科技股溃败?
人工智能(AI)技术曾是资本市场的宠儿,但随着市场的重新评估,“AI泡沫即将破灭”的预期成为了导致科技股溃败的重要原因。
据美媒爆料,目前OpenAI每年通过ChatGPT能入账约20亿美元,通过大语言模型收费也有望获得近10亿美元入账。OpenAI一个月的总营收在2.83亿美元左右,估算其全年营收规模在35亿至45亿美元之间。因此,OpenAI公司一年的亏损可能高达50亿美元,其现金流可能在未来一年内耗尽。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发布的二季度财报加剧了担忧。谷歌云业务和搜索业务收入(这两项与A投入I相关)在过去一年间的收入增长并未持续呈现稳步抬升态势。
正如“红衣教主”在短视频中所言,“高盛、红杉等机构算了一笔账,整个人工智能行业要挣6000亿美金,才对得起目前这样的硬件支出,但结果OpenAI也才30亿美金收入,整个行业大部分人都不挣钱。”
高盛强调,如果重要的用例在未来12-18个月内没有开始变得更加明显,投资者的热情可能会开始消退。
高盛认为,"科技巨头计划在未来几年在AI资本支出上花费1万亿美元,但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可见的成果来证明这些投入是值得的"。高盛指出,目前的状况跟当年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早期还不太一样。互联网技术即使在早期,也能用低成本方案取代高成本方案。而AI现在很贵,且不能提供更便宜的替代品。
高盛还判断,AI在未来十年内对经济的实际影响会很有限,AI只会使美国生产力增加0.5%,GDP仅增加0.9%,这会导致投入的大量资金可能会被浪费,而美股“七姐妹”获得的数万亿美元市值可能是历史上最大的泡沫。
这种对AI技术前景的悲观预期,导致了投资者对科技股的信心下降,资金开始撤离这一领域。与此同时,科技巨头们的负面消息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例如,英特尔的业绩不及预期;再例如,英伟达的股价受到了AI项目推迟的传闻影响,"一家叫做Aletheia Capital的香港研究机构说Blackwell量产全面推迟到25Q1"。
此外,美国反垄断监管的新闻也对科技股造成了压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科技股成为市场抛售的重灾区。
二、美国经济数据疲软引发衰退猜想
美国经济的疲软数据如同一记警钟,敲响了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美国7月ISM制造业PMI录得46.8,萎缩幅度创八个月最大;而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1.4万至24.9万人,创近一年新高。这些数据不仅显示了美国经济可能正在放缓,也引发了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
巴菲特的抛售行为更是加剧了市场的不安情绪。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自7月17日以来,已经连续12个交易日减持美国银行,其持仓组合中的美国银行股票已经减少了8.8%,减持总额达38亿美元。
北京时间今晚8:30出炉的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显示,7月的非农就业人数增加了11.4万人,但这一数字远低于预期的17.5万人。美国2024年7月的失业率上升至4.3%,这创下了自2021年10月以来的新高,高于之前的4.1%。
失业率上升至4.3%,意味着触发了萨姆法则的经济衰退指警报,而这个指标自1970年以来,预测准确率为100%。(根据萨姆法则,当失业率的3个月移动平均值比前12个月的最低点上升了0.5%或更多时,美国经济就会进入衰退)
上述巴菲特的减持行为,也被市场解读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从历史上银行股的盈利走势看,高通胀和高利率的组合利好银行股,但巴菲特选择在此时出售美国银行 (BAC)股份,可以推断他并不认可通胀叙事,美联储即将开启的降息可能是巴菲特减持美国银行的逻辑之一。
历史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美联储降息前后往往是美股大跌的开始:从1998年、2000年、2007年到2019年,美联储的降息前后都伴随着美股的显著回调。
1998年10月降息的前3个月,标普500回调-23%;
2000年12月降息的前3个月,互联网泡沫破裂的连锁反应开始显现,随后美国进入了长达2.5年的经济衰退,期间标普500跌幅-50%;
2007年9月降息后的1个月,美国次贷危机正式爆发,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标普500在随后的1年半内跌幅高达-58%;
2019年8月降息的前10个月,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下,美股在2018年四季度出现深度回调,标普500跌幅为-20%,而降息的6个月后,则发生了2020年大熔断。
当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9月降息,"即便美国通胀率再次升高,AI泡沫导致美元外流状态下,美联储也会选择降息填补资本流出空白"。
三、日元套息交易拆仓潮
日元兑美元汇率周四一度上涨1%,至148.51。日元兑美元汇率周三飙升近1.9%,将月涨幅扩大至7%以上。
东方汇理和道明证券的策略师认为,日元兑美元汇率最高可能升至140日元兑1美元。麦格理策略师也表示,“日元强劲涨势才刚刚开始,”到今年年底,美元兑日元汇率可能接近140,到2025年12月将升至125。这将使日元汇率回到2022年初的水平,当时美联储刚刚开始加息。”
日元兑美元升破关键位,引领全球套利交易平仓潮,推低了墨西哥比索、澳元、新西兰元等货币。
所谓日元套息交易,是指投资者借出日元这种低息货币,然后投资于高息货币的资产,比如美债,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收益。然而,随着美联储的连续加息和美元流动性收紧,美元融资成本提高,同时日元对美元的锁汇成本也增加,这使得日元套息交易的收益与成本不再匹配,导致许多投资者开始拆仓,即卖出之前投资的资产,将资金撤回。
这种拆仓行为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美债等高息资产面临抛售压力,短期增加了美债收益率的上行压力。
其次,由于套息交易的停止,购买美债的力量减弱,这可能导致全球资产估值承压,股市和债券市场下行压力加大。
此外,日元套息交易的停止也意味着做空日元的仓位降低,这可能会对日元汇率产生影响。
四、日本股市面临技术性熊市考验
继8月1日出现2.49%的跌幅后,8月2日的日经225指数更是出现了盘中5%以上的跌幅。继今年7月11日的高点调整以来,日经225指数累计下跌近6000点,累计最大跌幅接近15%。如果日经225指数再下跌5%以上,那么将会面临技术性熊市的考验。
这一次日本股市的大跌,导火索是日本央行推出了“加息+缩表”的组合拳。虽然日本的短期利率只是上调至0.25%,这个加息幅度并不算大,但考虑到日本长期处于负利率的状态,这一次的“加息+缩表”措施,对市场资金的风险偏好带来较大的影响。这一政策变动,加上日元的异常持续升值,导致了资金从股市流出,进一步加剧了日本股市的下跌。
"日元升值股市下跌的趋势可能还将持续,对企业业绩的打击将不可避免,"分析人士指出,"日元与日本股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反向关系,即日元持续升值,却给日本股市构成了资金分流的影响"。
五、小结
在这一波大跌中,港股和A股的跌幅相对小一些。2022年10月以来,美股大涨,中国资本市场连续下跌。目前来看,这种资金的跷跷板效应有可能向相反方向运动。中国实体经济表现稳健,中国央行的降息政策也为股市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预计在全球资金的重新配置中,中国股市的低估值优势,将能够吸引全球资金的关注。
摘要:
今日美股再度大跌收盘,道指下跌约500点,纳指下跌超过400点,芯片股全军覆没。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4%。美国ISM制造业数据连续第四个月收缩、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激增,再次激起对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担忧。市场继续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苹果和亚马逊盘后公布财报。
根据劳工部周四发布的数据,截至7月27日当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增加14000人,至249,000人。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中值预测中值为236,000人。
密歇根州和密苏里州增幅较大。截至7月20日当周,持续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也升至188万,为2021年11月以来最高。每年这个时候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容易出现较大的周波动,其中包括学校放假和汽车工厂设备更新阶段。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周四报告称,美国公布7月ISM制造业PMI 46.8,预期48.8,前值48.5。为2023年11月以来新低。美国7月制造业活动创8个月来最大萎缩,订单和产值加速下降导致就业人数出现四年来最大下滑。美国疲软数据引发经济衰退担忧。
此外,哈马思首领,哈尼亚遇袭,令哈马思无限期冻结停火协议谈判,令避险情绪不断升温。五位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伊朗高.级.官.员将于周四会见其在黎.巴.嫩、伊拉克和也门等地区的代理人,讨论针对以.色.列的报复行动。
两方针锋相对的对抗使得加沙停火协议谈判再度陷入僵局。当地时间8月1日,以色列.军.队电台称,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哈尼亚遇袭身亡,哈马斯无限期冻结了停火和人员交换协议谈判。
导致美股避险情绪不断升温,机构抛售美股。
芯片股经历过山车行情后,昨天英伟达AMD等芯片龙头的获利盘今天出现撤离,原因是芯片制造公司ARM对明年3月的2025财年收入指引“十分保守”,引发市场对科技行业AI支出热潮正在放缓的担忧,股价一度跳水暴跌16%。
苹果财报,三财季iPhone收入下滑,iPad和服务强劲
苹果周四公布的第三财季财报超出华尔街预期,整体收入增长5%。
主要财务数据
每股收益:1.40美元,预计为1.35 美元
营收:857.8亿美元,预计为845.3 亿美元
iPhone 营收:393.0亿美元,预计为388.1 亿美元
Mac 营收:70.1 亿美元,预计为 70.2 亿美元
iPad 营收:71.6 亿美元,预计为 66.1 亿美元
可穿戴设备、家居和配件营收:81.0亿美元,预计为77.9 亿美元
服务营收:242.1亿美元,预计为240.1 亿美元
毛利率:46.3%对预计的46.1%
苹果公司首席财务官卢卡-梅斯特里(Luca Maestri)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表示,苹果公司预计本季度的整体营收增长将与 6 月份的 5%相近。
苹果还预计,服务业务的增长率将与前三个季度大致相同,约为14%。苹果预计九月份的运营支出在142 亿美元到 144亿美元之间。苹果表示,预计九月份的毛利率在45.5% 至 46.5% 之间。苹果公司本季度净利润为 214.5 亿美元,去年同期为 198.8 亿美元,合每股收益 1.26 美元。
苹果公司最重要的业务仍然是iPhone,它在本季度的销售总额中约占46%。虽然苹果的业绩超过了LSEG 的预期,但该产品线的年收入仍下降了约1%,为 392.9亿美元。
库克:人工智能是人们购买新iPhone的另外一个理由,长期内对中国市场仍然有信心
自疫情以来,苹果已不再发布正式的业绩指引,但往往在财报电话会中透露一二。今日公司高管称,第四财季的总营收增速将与第三财季类似,预计服务营收将录得两位数百分比增长。人工智能(AI)是人们购买新iPhone的另外一个理由,长期内对中国市场仍然有信心。
苹果公司CEO库克在财报声明中称,在2024自然年二季度,公司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宣布了软件平台的“惊人更新”,包括突破性的个人智能系统Apple Intelligence,可将强大且私人的生成式AI模型置于iPhone、iPad和Mac的核心。
亚马逊三季度财报指引逊色
亚马逊周四公布的第二季度每股盈利超预期,但营收低于预期,亚马逊股价在盘中一度下跌6%。
以下是该公司的业绩表现:
收益:每股1.26 美元,高于LSEG 预期的每股1.03 美元
营收:1479.8亿美元,LSEG预期:1485.6亿美元
华尔街也在关注这些关键数字:
亚马逊网络服务:营收263 亿美元,StreetAccount数据显示为260 亿美元
广告:128 亿美元,StreetAccount 数据显示为 130 亿美元营收
亚马逊预测,本季度营收将在1540 亿至 1585 亿美元之间,同比增长 8% 至 11%。根据 LSEG 的数据,这一区间的中间值为 1,562.5 亿美元,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 1,582.4 亿美元。
亚马逊的核心零售业务增长乏力,竞争日趋白热化,主要来自特卖和Shein等折扣网站,这些网站允许中国商家向美国消费者出售廉价商品。
在线商店业务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仅为5%。来自第三方卖家服务的收入(包括佣金、履行和运输费用)增长更快,本季度增长了12%。
"财务总监布莱恩-奥尔萨夫斯基(Brian Olsavsky)在报告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对记者说:"与我们的内部估计相比,我们在北美地区的收入增长确实有些不足。
奥尔萨夫斯基表示,营收不及预期的原因是消费者选择购买更便宜的产品,导致平均销售价格(ASP)下降。
"奥尔萨夫斯基说:"我们所看到的实际上是围绕平均销售价格和客户所选产品的较低平均销售价格。"他们在消费时继续保持谨慎,并向下交易到平均售价较低的产品"。
全球汽车内卷严重
特斯拉(TSLA)跌超3.2%,报224.5美元。消息面上,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7月31日说,将调查今年4月西雅图一起特斯拉汽车撞人致死事故。华盛顿州交通执法部门调查确认,肇事车辆事发时正运行“完全自动驾驶”模式。这是两年来至少第二起涉及特斯拉这一辅助驾驶技术的致命事故。
此外,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周三表示,尽管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支持他,但他反对人人都拥有电动汽车。
丰田股价美股盘中大跌8.5%,宝马跌超4%,大众汽车跌约4.5%。由于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尤其是关键市场中国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价格战,德国两大汽车巨头——大众和宝马——二季度的利润率均出现了下滑,大众二季度中国市场交付同比下降19%,预测全年营收增长不超过5%,宝马二季度营收、利润率双双下滑,上半年中国市场销售额下降4%。
日本汽车巨头丰田因二季度营业利润增长不及预期,旗下丰田和豪华雷克萨斯品牌在华销量下滑了17.6%。
根据StockWe.com,机构交易员开始做空拼多多美股代号PDD的股票,最近拼多多海外高手 Temu仅仅一个星期,7月22日发生的跨境卖家Temu总部维权的局部事件,在29日已经发展为数百名商家聚集维权的集体行动。
相较于上一次的总部维权事件,这一次卖家数量更多,且不同于第一次仅仅只是数十名卖家代表,这一次有部分卖家集体涌入办公区,导致Temu总部正常运营暂缓。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甚至年初吐槽Temu罚款机制的卖家争议就已经在社交媒体平台中发酵。
从社交媒体平台吐槽到部分卖家代表维权再到总部集体维权行动,愈演愈烈的Temu卖家维权行动背后,Temu正在经历什么?为什么对于卖家诉求难以满足?彼时之间的核心矛盾在哪里?弄清楚这些问题,也能看清楚Temu出海高速狂飙之下的隐患。
争议中沦陷的Temu总部
海外狂飙679天后,Temu将“战火”烧到了大本营。
7月29日,由于平台罚款和扣货款等一系列问题,约200多名中小商家聚集至位于广州的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运营公司,相关维权视频迅速在社交媒体传播,引发跨境卖家的广泛热议。
随着事情发酵,有媒体统计不断汇集的卖家总数当日约800多名。有卖家向媒体表示:“大家会持续地到来,直到把这个问题解决”。在这起事件发生之前,位于广州番禺区万博CBD的Temu总部很低调,其租住的办公场地奥园国际广场,甚至没有任何Temu相关的招牌。
不过随着更多的卖家聚集此处,和Temu总部往日低调风格形成反差的卖家情绪开始蔓延。有视频显示,随着卖家涌入Temu办公区,寻找有关负责人交涉维权诉求。那些坐在办公区各自工位上的Temu员工很快被临时通知下班,他们关闭了电脑,纷纷离开办公室。
危机不是突然爆发的,在这之前早已酝酿多时。在这场大行动之前,7月22日,就已经有部分商家到达Temu总部进行维权,不过前几次维权还算克制,没有卖家群体涌向办公区的现象发生,主要以数十名卖家代表和Temu相关负责人交涉为主。
眼下从7月22日的局部冲突,升级为约800名卖家的集体大行动,有行业人士认为可能是很多问题在上一轮维权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不仅是7月份的卖家总部维权事件,在社交媒体平台对于Temu的罚款等卖家争议性舆论,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今年年初。彼时,Temu刚刚在去年年底,在用户单日时长方面,Temu达到了837秒/天,超越亚马逊。
在Temu强大的流量和订单吸引下,义乌等地区的箱包服饰、日用百货商品卖家大量进入,以极低价的白牌标品迅速爆单。卖家不断涌来,订单量不断攀升,站稳脚跟的Temu对卖家更加严格了。
由于海外的市场环境不同,法律对消费者保护力度很大,加之海外退货成本更高,因此,Temu执行了很严格的罚款制度,以规避自己的风险。有卖家透露,最近被频繁罚款,累计已经被罚了十二万元,也有卖家因为尺码问题,被扣了13万。
也有卖家在社交媒体平台晒出1月份的罚款记录单,清单显示扣款类型统一为售后赔付金。Temu的罚款规则包括多个方面,比如产品质量不合格、延迟发货、售后服务不到位等。不过最终罚款的解释权归平台所属,卖家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
罚款只是问题,生意经营像踩雷才是核心矛盾
卖家因为不满罚款维权Temu总部,但是对Temu而言,对于卖家的严苛规则,是其维持狂飙速度的进攻手段。
以物流服务为例,作为新兴平台的Temu尚处于用户口碑教育期,而在海外耕耘多年的亚马逊早已搭建起了成熟的服务体系与完善的仓储配送系统。GWS的一份调查表明,消费者对Temu配送的满意度仅为30%,远低于亚马逊的52%。
为了追上亚马逊的物流服务口碑,Temu规定,订单需要在7天内交付给客户并签收,错过时效罚款40元,但可能商品总利润都没有40元。
对于卖家而言,这也就意味着“从买家下单算起,商品到买家手里的时间不得超过7天。超过7天就要被罚款。”这是今年3月,Temu美国站推出半托管模式后,对选择半托管入驻商家的尾程物流作出的硬性规定。
虽然为了缩短物流周期,此前在全托管模式下Temu已经启用了高成本的空运干线,但与亚马逊相比,物流时效仍是个难题。这种情况下,今年3月份Temu开始全力推广半托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某种程度上缓解了物流带给Temu的压力,把它转移到了卖家身上。
半托管模式下,商家自选的尾程物流周期则被Temu一刀切地钉死为“7天内必达”。但实际情况是,即使卖家在第一天交付,由于一些原因消费者也无法在7天内签收。不过罚款则总是会如期而至。
严苛的物流罚款之外,还有售后罚款。
有浙江台州的商家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其在Temu上经营服装类目,目前维权商家主要集中于服饰、3C、箱包、鞋帽、玩具等售后问题较多的类目,百货类产品罚款相对较少。目前该商家在平台的预留金和罚款,总计101万元。
累计高达百万的罚款金额,主要是服装类别的售后问题涉及质量和尺码问题,但平台在罚款时并没有任何问题反馈。作为全托管经营商家,此前这些货品尺码和质量问题已经通过平台检验合格,符合平台要求并进入平台仓库。
另外因为Temu罚款的强滞后性,有些罚款在交易半年甚至一年后作出,导致商家也没有止损纠错的经营空间。
2023年下半年,Temu对商家合作协议的《售后服务规则》进行修订,提出对平台判定为质量问题的商品,平台有权要求卖家按总价的5倍支付售后赔付金。
2024年1月,Temu对罚款做出改善,上述5倍罚款调整为“根据产品品质分数划分罚款金额”。品质分被划为<60分、60-70分、70-80分和90-100分这四档,被消费者退货的商品,除“不结算该笔订单货款”外,会分别对应承担5倍、2.5倍、1.5倍或免于扣除赔付金等四种处罚。
不过这种改善并不彻底,平台对“品质分”的打分标准并未做出明确说明。
有卖家表示,消费者可能是因为货品的尺码与实际不符或有明确的质量问题而提出退货申请。Temu不会向卖家提供这些具体退货订单的商品实物照片等证据信息,以充分证明商品确实存在质量问题。
虽然卖家苦于罚款,经营水深火热,但是Temu却发展迅猛。从数据来看,2023年Temu全年达941亿元,同比大增241%。汇丰银行指出,预计2024年Temu的GMV将增长两倍,达到约480亿美元。
平台和卖家经营境况的差距,导致另一个卖家争议是:这么高的增长数据,里面有多少是罚款所得。不过拼多多方面表示,平台对商家的罚款是用于赔偿消费者的损失,平台本身并不从中获得任何利益。
说到底,卖家和平台矛盾的激化,罚款机制的不透明,成为卖家被罚到难以忍受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卖家而言,很多时候只知道平台规则,但是不知道某一次罚款违反了什么规则。所以这才导致商家觉得核心问题是觉得Temu在抢劫,甚至被不少卖家吐槽为电商索马里。因为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被罚款是因为什么。
另外,往往在被罚款之后卖家才会知道自己违反了哪些规定。但是平台的规则更新比较快,学习规则的时间成本又太高。这种不透明性使得卖家难以提前规避风险,增加了经营的不确定性。
最后,规则的合理性是被罚款商家关注的另一个焦点。物流时效性以及仅退款等多种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过于苛刻,尤其是考虑到一些消费者利用平台规则恶意薅羊毛的行为。规则在执行过程中的一致性和公平性,对于中小商家和大商家是否一视同仁等等。
高额罚款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之外,卖家还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不透明的罚款机制下,经营生意就像玩扫雷游戏,可能前几天还在销售一片大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踩到了平台早已埋下的雷。
风波之后的电商出海
过去,Temu以低价+重金砸广告,一手抓人性,一手抓营销,从超级碗之后三百多天时间里,Temu构建了一个独立的流量入口和中国企业出海的加速度。不过眼下,面对卖家总部维权的集体行动,Temu能否妥善解决并给到众多卖家合理诉求的满足,或将成为其能否保持长期高质量出海增长的关键。
但是从目前的竞争态势来看,Temu很难放弃高压手段下实现的低价和增速效应。一方面,亚马逊等海外电商平台在盯着Temu打,先后推出全托管和半托管多种经营模式,来遏制其发展势头。
另一方面,在海外监管中,Temu需要拿下更多的市场份面临不小压力。比如对于Temu的低价策略,此前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会(USCC)披露分析师报告,称以Temu、为代表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存在数据安全、采购违规、利用贸易漏洞等问题,并表示要对其加强相应监管。
USCC甚至在报告中直言,Teum等电商平台公司能在美国快速增长,实际上是得益于“许多有争议的做法”和美国海关800美元最低免税门槛让其拥有“独特地位”,矛头直指以Temu为代表的中国跨境电商行业。
在跨境卖家维权之前,国内电商平台方面,对于低价、仅退款等售后规则,淘宝、抖音等电商平台已经开始优化。
从推出到松绑低价竞争、仅退款等平台规则可以看出,对于电商平台而言,作为链接消费者体验和卖家经营收入的桥梁,需要更好地平衡二者的合理诉求,绝非简单粗暴的对于卖家和经营者“一罚了之”。
一个好的平台土壤,应该是三方共赢的增长圈,严苛的罚款规则和不透明的触发机制,损害卖家合理经营权益的同时,也难以合理有效地保护消费者体验。作为一个有担当的平台经营者,也更应该把压力通过机制、技术创新去优化和改善,而不是简单的甩包。
在电商的波澜壮阔历史长卷中,每一次风波都似乎预示着行业的一次成长,这一现象不禁让人回想起早年淘宝所经历的“十月围城”。尽管时间已跨越多年,电商的战场也从国内打向了海外市场,但是眼下Temu正在重蹈淘宝过去的覆辙。
SPY 为什么今天大盘回调,原因之一美西时间 10点,美国公布7月ISM制造业PMI 46.8,预期48.8,前值48.5。为2023年11月以来新低。美国疲软数据引发经济衰退担忧。
原因2,哈马思首领,哈尼亚遇袭,哈马思无限期冻结停火协议谈判 ,令避险情绪升温。
原因3,芯片股回调,因ARM财报大跌16%,美股投资网认为,ARM仍旧严重高估,之前市盈率600,现在300,仍旧高估,相比之下,英伟达 PE = 65。其他芯片股也相继下跌 QCOM 跌8%, WDC 跌11%
一天暴涨一天暴跌,美股终于结束了动荡的7月份,美股周三收高,纳指暴涨451.98点,涨幅为2.64%,报17599.40点;道指涨99.46点,涨幅为0.24%,报40842.79点;标普500指数涨85.86点,涨幅为1.58%,报5522.30点。
科技股领涨。英伟达与AMD推动纳指大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三表示,如果经济数据继续保持目前的态势,美国央行可能会在9月份的会议降息。最近的经济数据表明,通胀数据已回落至央行2%的目标,而失业率已悄然升至4%以上。美联储在周三的政策声明中表示,美联储关注"双重任务"(即最大限度地增加就业和稳定物价)"两侧"的风险。
鲍威尔说:"问题将在于数据的整体性、不断变化的前景和风险的平衡是否与通胀信心的增强和劳动力市场的稳固保持一致。美股投资网获悉,9月应该会降息25个基点,降息50个基点并不是鲍威尔会考虑的事情,除非经济数据异常的好。
芯片股集体暴涨,我们在AVGO回调时炒底了
META公司收入和利润超华尔街预期,人工智能"初见成效"
收入:390.7亿美元,预期383.1 亿美元
收益:每股5.16 美元,预期每股4.73 美元
Meta 提供的下个季度(第三季度)收入指引为 385 亿美元至 410 亿美元,中间值为 397.5 亿美元。分析师预期为 391 亿美元。
该公司公布的第二季度收入比去年同期的320 亿美元增长了22%,连续第四个季度增长超过20%。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77.9 亿美元猛增73%,达到134.7 亿美元,合每股收益2.98 美元。
Meta 的业绩表明,该公司的核心业务--数字广告市场的份额继续扩大。广告收入主要来自 Facebook 和 Instagram 应用程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22%。相比之下,头号竞争对手 Alphabet报告谷歌广告销售额增长了 11%,YouTube 则低于预期。
Meta报告第二季度资本支出为84.7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估的95.1亿美元。公司将全年资本支出预期范围收窄至370亿至400亿美元,此前下限为350亿美元。
在用户指标方面,Meta报告第二季度日活跃用户(DAP)为32.7亿,与StreetAccount的预估相符。这一数字代表了访问Meta任何应用的用户数量。
这些强劲的业绩表明,Meta在数字广告市场的地位依然稳固,其大规模的人工智能投资也开始显现成效。
昨天我们在美股大数据深度报告里面就预测过,META这次财报将是乐观的业绩。
今天我们也在我们VIP社群,公布了META财报的预测分析
不少分析师都看好Meta的AI大语言模型的开源
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指出:"到今年年底,Meta AI有望成为全球使用率最高的人工智能助手。我们发布了首个前沿级开源人工智能模型,雷朋Meta AI眼镜继续受到广泛关注,应用程序家族也实现了良好增长。"
Jefferies认为开源模式将令Meta在创造价值和巩固AI领导地位方面领先于竞争对手,甚至将Meta的战略比作Linux的成功,暗示Llama有可能成为未来AI软件的基础元素。
花旗银行的Ronald Josey也称,上周发布的Meta最先进版Llama 3.1模型已拥有超过25个合作伙伴,包括亚马逊AWS、英伟达、谷歌云和微软等巨头,令Meta拥有不断增长的客户服务机会。
Melius Research指出,最新版本的Llama大语言模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负责任、更具商业可行性且更易于访问",会让所有竞争对手保持巨额投入来快速升级模型和软件堆栈。
Arm股价盘后重挫公司维持全年销售预期不变
芯片巨头Arm 股价盘后重挫12%,此前该芯片公司并未上调全年预测,令市场担忧该公司对增长前景缺乏信心。
尽管Arm的季度业绩轻松超出分析师的预期,首席执行官Rene Haas称该公司在某些市场看到疲软迹象。这使得Arm维持当前的全年预期不变。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Arm仍在寻找立足之地。投资者认为这家总部位于英国剑桥的公司是AI支出热潮的主要受益者,尽管它尚未实现像英伟达或博通等公司经历的销售增长。
Arm表示,在截至6月的第一财季,营收增长39%至9.39亿美元,远超9.054亿美元的分析师预期。但该公司维持对全年约39.5亿美元的销售额预测不变,这略低于40亿美元的平均预期。
第一季度剔除特定项目的每股收益为40美分,平均预期为34美分。该公司预计本季度销售额为7.8亿至8.3亿美元,与分析师预期一致。全年预测区间为38亿至41亿美元。
Haas在接受采访时表示,Arm在数据中心和高端智能手机方面表现强劲,但正在被其他市场的走弱所抵消。意法半导体和恩智浦半导体等公司已就本财季给出令人失望的预测,称包括工业和汽车市场在内的某些市场存在库存过剩。
苹果:贵有贵的道理!为什么它还是最香的科技股?
几十年来,苹果一直被视为增长的代名词,其庞大的安装基础和广泛的生态系统使其成为消费者AI的关键门户。
苹果庞大的安装基础意味着巨大的更新周期潜力:
苹果最近推出了全新的AI平台“Apple Intelligence”,这一举措直接挑战了英伟达在生成性AI软件应用程序领域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投资者也在密切关注苹果即将发布的第三财季财报,预计将实现强劲盈利。尽管苹果的估值一直备受争议,但其AI发布和电脑更新周期带来的潜在收益增长,可能会为苹果带来一个复苏的故事。
有几个可靠的迹象表明,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市场的复苏和增长势头,该公司将再次带来积极的惊喜。此外,服务定价权也可能支持每股收益的增长。
那么苹果的财报预计会怎么样?是否仍然值得投资?苹果的营收和利润还能继续增长吗?它在全球市场正面临哪些挑战?接下来的视频,将为您一一揭晓答案,不要错过!
大家好,欢迎来到美股投资网!由前纽约证券交易所资深分析师Ken创立的频道,成立15年,专注于挖掘美股投资机会。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苹果公司的护城河
根据Oberlo的数据,苹果占据了美国智能手机市场56%的份额,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虽然苹果目前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并非第一,但其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市场份额仍有17.3%,值得注意。苹果旗舰产品iPhone多年来一直引领行业潮流。每一代新iPhone的发布都堪称盛事,吸引数百万用户观看发布会。这种持久的iPhone狂热正是苹果公司最显著的基本面优势之一。
苹果不仅拥有真正的品牌忠诚度,还打造了一个服务和订阅的生态系统,增加了客户的转换成本。对于那些将iPhone与iPad或Apple Watch配对使用的用户而言,很难转向安卓手机。iCloud等服务的整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联系。一个高度忠诚的用户群体和强大的生态系统助推了公司的持续增长。
iPhone的市场地位依旧稳固,其优秀的生态系统将帮助提升利润,即使智能手机行业竞争加剧。此外,苹果对产品开发的承诺显而易见,从其成倍增长的研发支出中便看到了这一点。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苹果的技术产品
苹果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控制着整个技术堆栈,从芯片到硬件设备本身,再到操作系统,一直到iMessage等面向消费者的软件应用程序。这种无与伦比的垂直整合,为苹果设备带来了难以置信的性能优势。现在,苹果正在努力证明这种跨多层的深度集成也可以产生更好的AI推理性能,例如以更低延迟的形式提供更快的响应用户提示。苹果独特的垂直整合方式,无疑让它在与主要竞争对手的竞争中占据了优势。
现在,就苹果而言,它已经开始实施一项相对于大多数其他科技巨头更为大胆的战略,即完全依靠内部芯片、服务器和操作系统来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而竞争对手则严重依赖英伟达的技术。
上个季度,苹果在创新方面投入了惊人的79.03亿美元。这个庞大的数字凸显了苹果在其多样化的产品组合中对创新的不懈追求,以及保持其在消费科技市场主导地位的雄心。除了内部研发,苹果还通过其风险投资部门投资于符合公司目标的初创企业。
今天更关键的是AI故事,以及iPhone和Mac更新周期的潜力。根据WWDC后许多华尔街分析师的说法,这一举措可能会推动未来几个季度的收入和收益,引发iPhone销售的新浪潮。在强劲的硬件和服务需求的推动下,为未来两年的EPS增长做好了准备。
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的iOS 18系统中,苹果硬件设备上出现了新的生成式AI功能,华尔街分析师对该公司的增长机会变得非常乐观。
技术分析方面,苹果短期内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首先,到9月份,如果过去10年的统计数据还可以依靠的话,目前在季节性方面的强势可能会减弱。其次,股价与52周指数移动平均线的距离迅速增加,达到了之前扩张时期的峰值。在之前的扩张中,股价在6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从底部上涨到局部峰值,涨幅为59.5%。今天,我们看到苹果股价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上涨了40.5%,涨幅非常快。这使得价格走势看起来非常持久,回调至移动平均线似乎是最合乎逻辑的结果。
对苹果来说,最重要的即将到来的催化剂是计划于8月1日上市后发布的收益报告。苹果上一次未能达到普遍预期的EPS是在2022年12月的季度。尽管第三财季收入预计将再次温和增长,同比增长2.8%,但华尔街分析师预计EPS将增长5.9%。我们美股投资网认为,与前几个季度一样,服务收入的增长将再次成为主要的EPS增长动力。
有几个重要迹象表明,该公司可能会交出超出市场普遍预期的强劲业绩。由于苹果一半以上的销售额来自iPhone,因此必须注意到,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了6%,这是过去三年来同比增长率最高的季度。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PC市场也显示出增长,这是该公司盈利之前的另一个积极迹象。
摩根士丹利的最新研究显示:
他们对苹果可升级的iPhone用户基数、升级率、新用户增长和iPhone机型组合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苹果在未来两年内将出货近5亿部iPhone,比创纪录的2021财年到2022财年周期高出6%,同时推动iPhone平均售价年增长5%,预计到2026财年实现总收入接近4850亿美元,每股收益达到8.70美元,比市场共识高出7-9%。
该银行预计苹果将在2025财年出货2.35亿部iPhone,在2026财年出货2.62亿部iPhone。值得注意的是,该投行提到“升级率”和“新用户增长”是iPhone销售增长的催化剂。
接着,我们来分析一下苹果的财务业绩和盈利机会
一年多来,苹果的营收增长一直在下滑,上个季度收缩了4%,其中硬件销售下降了10%。
在Apple Intelligence发布后,市场对这一新产品能扭转收入趋势感到乐观,因为消费者将被吸引升级到适合AI时代的设备。苹果对其整个技术堆栈的完全控制,从GPU到软件应用程序,使投资者有信心相信这家库比蒂诺巨头能够提供行业领先的消费者AI体验。
硅片的进步将增强设备上的计算能力并改善用户体验,从而可能带来更强的定价能力,推动股东的收入和利润增长。如前所述,促进运行生成式AI工作负载的更复杂计算将增加设备对内存容量的需求,进一步支持苹果平均售价(ASP)的增长,有利于收入增长的反弹。
现在,在盈利能力方面,苹果的净利润率保持相对稳定,在过去几年里一直保持在25%左右。
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其硬件设备的预期ASP(平均销售价格)增长将增加苹果的利润率。尽管通过苹果私有云计算的成本较高,当用户更复杂的查询无法在设备上处理时,可能会削弱净利润率扩张潜力。
尽管如此,与其他大型科技巨头花费巨资使用英伟达的AI计算解决方案建立数据中心不同,苹果并没有表示计划大幅增加资本支出来支持公司的AI雄心,这表明资本支出将保持在每年100亿至110亿美元的常规范围内。
但在一个平淡无奇的升级周期中,确实存在风险。苹果需要证明其内部生成AI模型与目前流行的模型相比具有竞争力。用户等着看升级是否值得,或者苹果智能没有达到测试者的期望,或者谷歌等竞争对手可能提供更好的AI体验,这些都可能导致苹果的营收和利润增长放缓。
尽管围绕下一个升级周期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但这些不确定性并没有阻止投资者推高苹果股票的估值。但苹果股票的预期市盈率似乎达到了35倍,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犯错的空间。这就加大了发生重大股价联动的风险。
此外,苹果的预期每股收益长期增长(3-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0.39%,这说明增长率相对平缓,这与当前的高估值形成了对比。
因为苹果的资本效率更高,ROA和ROE也更高。苹果现在正处于AI的十字路口。虽然预计苹果将通过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整合各种设备的AI,但利用AI并推动手机升级到“AI iPhone”可能需要几个季度的时间。这种滞后带来了一个挑战:如何平衡股东回报与维持其在AI领域竞争优势所需的投资。
高盛集团认为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投资者有时会迷失在一个非常积极的金融工程故事中。仅去年一年,苹果公司就向股东回报了近1000亿美元。随着该公司产生市场领先的自由现金流,这一数字预计将在2024财年增长。
因此,尽管近年来利润有所下降,但得益于回购故事,EPS仍然可以大幅增长。然后,就像我相信会发生的那样,鉴于苹果稳固的安装基础和经常性收入,未来几年可能会恢复看涨的运营背景。
如果不包括特斯拉,苹果将是最昂贵的科技7巨头股票。事实上,它甚至比AI革命的王者英伟达还要贵。这家总部位于硅谷的巨头不像竞争对手谷歌和微软那样依赖英伟达昂贵的GPU和硬件,而且苹果将在专门构建的设备芯片、内部私有云服务器和内部操作系统上运行生成式AI工作负载,这一事实无疑给华尔街留下了深刻印象,表明苹果对其AI未来的控制比最初想象的要好。
在硬件层面,苹果无疑会对下一代iPhone和mac电脑收取更高的价格,并推出Apple Intelligence,以支持平均售价(ASP)的增长。摩根士丹利预计“iPhone ASP年增长率为5%”。虽然除了更高的价格点推动收入增长外,苹果的ASP还可以从设备更高的计算处理需求中受益。
最重要的一点是,越来越多的AI软件应用程序和新的Siri的使用应该会增加设备上的内存需求(特别是RAM)。因此,苹果可能会推出内置更高内存容量的基本机型,为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提供更无缝、更丰富的体验,使这家科技巨头能够每售出一台设备额外收取100美元或更多的费用,从而促进投资者的收入和利润增长。
现在,投资者正试图预见苹果在第三方模式的盈利机会。这些第三方模型提供商的主要货币化方式是免费赠送其聊天机器人的简单版本,同时对其更高级的模型收取订阅费。某些市场参与者预计,如果这些第三方模式提供商通过苹果生态系统获得用户,苹果可能会获得一部分收入。不过,苹果在这一领域的具体盈利策略仍存在不确定性。
但是苹果最近的业绩增长一直没什么亮眼的表现,不过这将转变为积极的趋势,提供看涨的头条潜力。凭借强劲的盈利趋势和强劲的股价势头,苹果应该是投资者当之无愧的核心持股。EPS修正最后,在过去的90天里,一直是好的,这一趋势可能将持续到第三季度报告。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苹果的增长点与挑战
苹果CEO蒂姆·库克(Timothy D. Cook)指出两大增长要点和挑战,具体如下:
两个增长要点:
两个主要挑战:
同时,苹果CFO(首席财务官)马埃斯特里还讨论了以下增长战略:
对于挑战,他讨论了以下几点:
然而,还有一些挑战需要考虑: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苹果擅长创新,但管理产品成本以保持健康的利润率至关重要。此外,将AI功能与App store等现有收益流无缝整合将是关键。利用AI专业知识探索医疗保健或智能家居自动化等新市场,带来了令人兴奋的增长机会。
我们美股投资网认为,苹果是仅次于英伟达,最值得投资的股票之一,如果股价能出现大回调,将是一个很好的买入机会。
在美股本轮科技回调中,英伟达股价过去一个月累计下跌逾16%。尽管如此,这家算力巨头还是得到了华尔街大行摩根士丹利的力挺。
当地时间周三,摩根士丹利分析师Joseph Moore及其团队发布研报表示,对英伟达的长期增长潜力持乐观态度,市场对其的担忧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大摩将英伟达股票重新评为“首选股票”,同时维持了“增持”评级。
Moore团队认为,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将继续贡献公司未来五年的大部分增长,特别是在AI/ML(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硬件解决方案方面。随着Blackwell超级芯片的推出和交付,英伟达预计将进一步巩固其在AI领域的竞争地位。
摩根士丹利认为,本轮抛售可能是一次非常好的买入机会,将英伟达的目标股价设定为144.00美元,较周二收盘价高38.8%。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27年,英伟达的每股收益将从2024年的1.30美元增长至3.70美元,市盈率将从2024年的51.0倍降低至29.7倍。
大摩表示,Blackwell产品在市场上引起了强烈的兴趣,尤其是其推理性能的显著提升,这进一步驱动了客户的热情。英伟达本周发送BlackWell样品,大摩指出,尽管产品和机架的复杂性较高,可能会带来一些挑战,但供应链正在良好地提升,Blackwell2024年第四季度的初始出货量可能会很可观。
所有迹象表明,Blackwell的生产在下半年以强劲的速度增长,包括机架的生产。
我们预计在四季度初始出货量可能会很可观,但仍然认为Hopper将在2025年初占据大部分收入。
大摩乐观表示,Blackwell的可用性预计将进一步巩固英伟达的竞争地位。
Blackwell被视为英伟达未来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之一,特别是在AI/ML硬件解决方案方面,预计随着需求从Hopper转向Blackwell,公司的能见度将增加。
Hopper的需求侧迹象仍然强劲。Hopper的生产量持续上升,H100开始过渡到H200(带来更好的HBM3e内存带宽以及更高 的内存容量),我们听到对这两款产品的销售将保持强劲的信心。
尽管大摩对英伟达的前景持乐观态度,但也指出了一些潜在风险,包括全球经济疲软可能影响资本支出,以及AI开发成本的降低可能导致竞争加剧。然而,该机构认为这些风险不会影响英伟达的长期增长趋势。
在AI储存芯片的强劲需求推动下,三星电子周三公布的第二季度营收和利润均高于预期。这是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三星电子的季度营业利润首次超过10万亿韩元。在超预期的财报推动下,三星股价也上涨1%。
周三早上,三星电子公布今年第二季度的财报,在芯片业务提振下,三星的利润增速激增:
1)主要财务数据
营收74.07 万亿韩元(约 534.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42%,预期为73.74万亿韩元
营业利润 10.44 万亿韩元(约合75.4亿美元),同比飙升1458.2%,预期为9.53万亿韩元;
净利润9.84 万亿韩元,同比增长471%;
2)业绩分析及展望
对AI投资需求旺盛的客户,对HBM以及DRAM和SSD等传统内存都有强劲的需求,为公司的营收提升做出了贡献。
由于对人工智能的持续投资,预计2024下半年HBM、DDR5和SSD的内存产品需求将保持强劲,HBM、DDR5 和固态硬盘等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
为满足HBM和服务器DRAM的需求,将在下半年扩大产能,这可能会进一步限制传统内存芯片的供应。
在季节性疲软的季度,智能手机需求连续下降,尤其是高端智能机市场。预计下半年高端智能机市场将增长,但中低端市场可能会放缓。
公司计划继续推广其高端 Galaxy Al 产品。包括 Galaxy Z Fold6、Z Flip6、Watch Ultra 和 Ring等Galaxy 系列设备将在全球上市。
尽管三星是业内最大的内存芯片制造商,但由于管理层判断失误,三星在HBM市场中起步缓慢,被SK海力士大幅超越。
据市场研究公司TrendForce数据显示,SK海力士去年以53%的市场份额在HBM市场领先,其次是三星电子(38%)和美光(9%)。
为扭转局面,三星在今年5月更换了半导体部门负责人,并新设HBM开发组等正加快新一代HBM技术研发,与SK海力士展开HBM主导权之争,目前已取得进展。
上周有媒体报道称,三星电子第四代高带宽存储芯片HBM3已获得批准,得以在英伟达芯片中使用,而且三星下一代产品HBM3E预计将在两到四个月内通过认证。
三星在HBM市场的发力,很可能会让其享受到AI产品需求激增的发展机遇。
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在内存芯片和智能手机“高端化”趋势的推动下,三星下半年的经营业绩将有更大起色。
摩根士丹利预计,全球HBM市场规模将从去年的40亿美元增至2027年的710亿美元。三星越快获得AI GPU领头羊英伟达的青睐,就越能从HBM市场增长中获得更多收益。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 Shawn Kim 在本月的一份报告中指出:
预计到2025 年,三星在HBM 市场的份额至少增至10%,这能为其增加约40亿美元的营收。
不过,Kim也补充称,三星目前仍落后于SK海力士,但在HBM市场上的高速发展可能会改变投资者的看法,并提升它的股价。
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副总裁Neil Shah表示:"SK海力士和美光将继续在内存领域挑战三星,无论是在快速增长的HBM领域,还是在AI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市场。
微软二季度财报:云业务增速放缓,AI投资回报让投资者失望
尽管微软的整体收入和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其Azure云业务收入的增速放缓超出华尔街预期,让期待微软在AI领域大举投资获得回报的投资者感到失望。
在7月30日周二美股盘后,微软公布了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财报数据,以下是二季度的主要数据:
1)主要财务数据
营业收入:二季度营收647.3亿美元,同比增长15%,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645.2亿美元。
每股收益(EPS):二季度稀释后每股收益2.95美元,同比增长10%,也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93美元。
营业利润:二季度营业利润279.3亿美元,同比增长15%,超过分析师预期的276.3亿美元。
净利润:二季度净利润220亿美元,同比增长10%,但增速低于一季度的20%。
资本支出:二季度资本支出138.7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32.7亿美元。
2)细分业务营收
智能云:包括Azure公共云、Windows服务器、语音识别软件Nuance和GitHub的智能云业务二季度营收285.2亿美元,同比增长19%,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87.2亿美元。
生产力和业务流程:包括Microsoft 365 Copilot AI工具等Office软件在内的生产力和业务流程部门二季度营收203.2亿美元,同比增长11%,符合预期。
更多个人计算: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Surface硬件、Xbox游戏机以及动视暴雪在内的更多个人计算业务二季度营收159亿美元,同比增长14%,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55.4亿美元。
尽管财报整体表现不错,微软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仍大跌,一度下跌8%,市值蒸发约2500亿美元。
智能云收入增速放缓,Azure收入首次低于30%
财报显示,微软二季度总收入和盈利虽然较一季度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华尔街预期。然而,云业务收入增速不仅未能加快,反而低于预期。智能云业务的收入增速在最近三个季度内首次不足20%。
二季度,Azure和其他云服务的收入同比增长29%,较一季度的31%有所放缓,这是自去年三季度以来首次增速低于30%。剔除汇率波动影响后,Azure和其他云服务收入增长30%,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30.3%。
Azure和其他云服务的收入增速放缓,引发了投资者对AI推动云收入增长是否减弱的担忧。微软表示,二季度AI服务为Azure和其他云服务的收入贡献了8个百分点的增长,高于一季度的7个百分点和去年四季度的6个百分点。
尽管多数财务指标优于预期,微软盘后股价大跌,再次体现了投资者对科技巨头AI投资回报前景的担忧。华尔街认为,AI技术尚未达到预期的实用水平,过多投资不仅难以收回成本,还容易引发泡沫。
投资者对AI投入的担忧
上周,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公布的二季度营收和盈利均高于预期,但华尔街依然不买账,担心谷歌对技术性基础设施的高额支出会影响盈利。谷歌和其他科技巨头的资本支出大幅上升,主要是由于AI的驱动。
Meta的CEO扎克伯格和Alphabet兼谷歌的CEO皮查伊都在讲话中暗示,他们的公司和其他科技公司可能在AI基础设施方面投资过度,但如果不这样做,商业风险更高。皮查伊强调,对Alphabet而言,投资AI不足的风险远大于过度投资的风险。
今日美国科技股又出现崩盘!纳指一度跌超2%,英伟达重挫7%,特斯拉大跌5%
上周我们文章提示过,机构会继续抛售
昨日风光无限的特斯拉(TSLA),今日再遭遇重挫,股价大跌5%
原因是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周二表示,特斯拉正在美国国内召回超过180万辆电动汽车,特斯拉此次大规模召回适用于某些2021-2024年款Model 3、Model S、Model X和2020-2024年款Model Y汽车。主要原因在于特斯拉软件系统存在无法检测到未锁定引擎盖的风险。未锁定的引擎盖可以完全打开并阻挡驾驶员的视线,从而增加撞车风险。这些车辆都装配了Magna Closures Co Ltd.在中国生产的发动机盖锁扣。
据了解,特斯拉已经开始推出空中软件更新,以检测各类型号的电动汽车发动引擎盖是否能够回应打开,并向客户发送通知,NHTSA在一份最新声明中表示。
这家电动汽车领导者表示,自3月起,该公司开始调查客户关于中国某些Model 3和Model Y车辆意外打开发动机引擎盖的投诉意见,并启动了锁扣硬件回收和在用车辆的全貌检查。这些车辆都装配了Magna Closures Co Ltd.在中国生产的发动机盖锁扣。
全自动驾驶”(FSD)遥遥无期
#美股投资网获悉,华尔街机构Truist Securities的一名分析师William Stein,再试用特斯拉“全自动驾驶”(FSD)时险些撞车。Stein在周一的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前面的车刚完成了部分右转,Model Y 就加速通过了十字路口。我的快速干预是绝对必要的,否则肯定会发生追尾事故。”
Stein强调“我们观察到的缺陷让我们很难想象特斯拉将在10月份的RoboTaxi活动中展示什么。”根据马斯克的说法,特斯拉将在10月10日的一场活动中展示专门打造的“机器人出租车”原型,此次发布会原定于8月8日举行。
Truist Securities表示,对特斯拉将继续提供更安全的自动驾驶功能充满希望和乐观,但警告投资者,这些进展可能无法在计划于10月举行的RoboTaxi活动之前完成。
今年4月初,在特斯拉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之后,马斯克强调:除非投资者使用被称为“全自动驾驶”(FSD)的驾驶辅助系统,否则他们不会了解该公司。Stein曾尝试使用FSD,本月又尝试了一次。他在第一次测试中写了一个好坏参半的评论——“非常棒,但今天没什么用”——并将第二次测试总结为“没有更好,可以说更糟了”。
Stein还表示,当一名警察用手势示意他需要靠边让葬礼队伍通过时,他还需要进行另一次干预。Stein总结道,他测试的FSD版本“确实令人惊叹,但还远远没有达到‘完全’自动驾驶”的程度。
英伟达今日再次遭遇猛烈抛售
英伟达 NVDA股价今日大跌8%,原因是CEO黄仁勋昨天又抛售了24万股 #英伟达,总价值2700万美元,再加上投资者对于盘后AMD和微软MSFT 财报担忧。
英伟达的CEO黄仁勋在7月份进行了多次大规模股票卖出交易,总金额超过2.5亿美元。
数据来源 StockWe.com
图片中数据的详细分析:
交易时间:数据涵盖了从2024年7月5日到2024年7月29日的内部交易。
高管:
AMD二季度AI收入同比翻倍
7月30日周二美股盘后,在数据中心GPU领域奋力追赶英伟达的半导体巨头AMD发布了2024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投资者将密切关注其MI300 AI加速器芯片的全年销售额指引。
由于AMD的二季度营收和盈利均小幅超过预期,数据中心的AI收入同比翻倍并连续两个季度创新高,对三季度的营收指引区间中点为67亿美元,也高于市场预期的66.2亿美元,令其股价盘后涨9%,带动英伟达的股价转涨约3%。
尽管 AMD 是仅次于 英伟达的第二大数据中心 GPU 供应商,但该公司 2024 年的股价仍下跌了约 6%。
投资者希望看到AMD凭借MI300X人工智能芯片从其长期竞争对手Nvidia手中夺走市场份额,并释放出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业务增长的信号。今年早些时候,AMD曾表示,预计今年的AI 芯片销售额将达到40 亿美元,约占公司预期销售额的15%。
AMD第二季度财报摘要
收益和收入:每股收益(EPS):调整后69美分,预期68美分。收入:58.3亿美元,预期57.2亿美元
未来展望:第三季度收入预期约为67亿美元,预期66.1亿美元。华尔街预期本季度每股收益为93美分
净收入:2.65亿美元(每股16美分),去年同期2700万美元(每股2美分)
数据中心部门:收入:28亿美元,同比增长115%,超过27.5亿美元的预期。本季度AI芯片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2024年数据中心GPU收入预期从40亿美元上调至45亿美元以上。
AMD二季度财报亮点:数据中心AI收入翻倍增长,未来前景看好
AMD最新的财报显示,公司在二季度的AI收入翻了一倍,比上一季度增速还要快,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运营利润率:调整后运营利润率为22%,几乎与分析师预期的21.8%一致。
资本开支:二季度资本开支为1.54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271亿美元。
研发开支:研发投入为15.8亿美元,符合市场预期。
尽管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9%,与去年同期的18.2%相比有所放缓,但非GAAP毛利率继续扩张,调整后每股收益也高于上季度的0.62美元。
数据中心AI收入创历史新高
数据中心收入连续两个季度创下新高,较去年同期翻倍,增幅比一季度的80%还要强劲,也比上季度的环比增长2%显著提速。
管理层对AI业务的乐观展望
AMD的CEO苏姿丰博士在财报声明中表示,数据中心收入创纪录带动了强劲的营收和利润增长。她指出,AI业务正在迅速发展,随着Instinct、EPYC和Ryzen处理器的需求增加,预计今年下半年将实现强劲收入增长。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市场对计算需求的增加,这将为AMD带来巨大的增长机会。
CFO Jean Hu补充道,二季度营收高于公司预期的中点,得益于数据中心和客户端部门的强劲增长。她强调,毛利率的持续扩张和战略AI投资为未来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每年推出新款AI处理器
AMD承诺每年都会推出新款AI处理器/芯片,紧跟竞争对手英伟达的步伐,英伟达已经将新品发布时间表从每两年一次提前至每年一次。
财报特点:数据中心AI收入加速增长,PC芯片收入稳定,游戏和嵌入式业务表现不佳
二季度,AMD的数据中心AI收入同比翻倍,主要得益于Instinct GPU和第四代EPYC CPU的强劲销售。PC芯片收入的增长则主要来自于Ryzen处理器。而游戏部门的收入则因半定制收入下降同比减少一半,嵌入式部门收入也因客户去库存而下降。
尽管市场预期二季度游戏收入会同比骤降超过58%至6.55亿美元,嵌入式事业部收入预计同比下滑近42%至8.5亿美元,实际结果是游戏收入低于预期,嵌入式收入高于预期。
股价表现及分析师观点
今年以来,AMD股价累计下跌近7%,明显跑输标普500指数和费城半导体指数。然而,分析师依然看好AMD的各业务线潜力。尽管英特尔股价今年累计下跌近40%,AMD在AI领域的竞争对手英伟达股价却翻倍至累计上涨114%。
券商Raymond James的分析师Srini Pajjuri对AMD的评级为“跑赢大盘/增持”,他认为AMD第二季度的MI300 AI加速器产品收入可能达到9亿美元,并预计全年销售额将再上调几亿美元,预计MI 300将在2024年带来超过40亿美元的增量收入。
投资者关注重点:AI收入展望及市场竞争
投资者将密切关注AMD的数据中心部门销售业绩,以推测企业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趋势。Cantor Fitzgerald的分析师C.J. Muse指出,过去两周AMD股价下跌超过20%,主要由于有传闻称微软可能削减对MI300 AI加速器订单。如果AMD无法提高对该关键芯片的全年销售额指引,股价可能面临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目前,华尔街分析师对AMD的AI收入预期存在分歧。Wedbush认为MI300今年的出货量可能达到60亿美元,而巴克莱认为即使供应链传出负面消息,年销售额50亿美元也可实现。Susquehanna则担心AMD的加速器产品会在英伟达GTC AI开发者大会后遭遇砍单。
AMD与英伟达的竞争焦点
华尔街最关心的是AMD能否在GPU市场上与英伟达有效竞争。Rosenblatt Securities认为,AMD股价面临压力反映了投资者对其产品能否与英伟达竞争的担忧。不过,AMD的MI300研发路线图因软件优化和高带宽内存配置而变得更具竞争力。
同时,AMD在二季报中提到,与行业领导者宣布成立Ultra Accelerator Link推动者小组,利用AMD Infinity Fabric技术推进基于开放标准的AI网络基础设施系统。
分析师认为,尽管高带宽内存可能存在问题,AMD总裁计划退休,但公司的估值倍数有所缓和,市盈率约为30倍,更接近目标水平。
总的来说,投资者应关注AMD在AI收入方面的年度展望,特别是MI300的积压订单、下一代芯片MI325的生产时间表,以及数据中心GPU的客户参与度。如果这些数据表现良好,将为AMD与英伟达的竞争增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