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中国和其他海外市场业绩欠佳,福特汽车2018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下滑37%,这家公司甚至放弃到2020年将全球利润率提高至8%的目标。
据automotive news报道,周三(2018年10月24日),福特汽车高管们继续向投资者们强调要有足够耐心,因为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哈克特(Jim Hackett)110亿美元的重组计划即将开始实施。
根据福特汽车第三季度财报,得益于包括重新设计Expedition和Lincoln Navigator SUV在内的北美地区高利润车型,该季度其总收入增长3%达376亿美元,但净利润却跌至9.91亿美元,息税前利润下降27%至17亿美元。
“我们这个季度的工作非常有成效。”哈克特在一次电话会议上说:“我们正在解决实际问题,正通过重新设计业务来支持既定战略。”
福特汽车表示,海外市场的挑战,以及成本上升和不确定性增加给整个汽车行业带来阴影,福特汽车不再打算实现之前设定的8%利润率目标。福特汽车首席财务官鲍勃·尚克斯(Bob Shanks)拒绝提供达到这一目标的备用时间规划表。
“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达成目标的方法。”尚克斯对分析师说: “但毫无疑问,我们正试图尽快达成目标。我不会制定时间表,因为我不想再回去修改它。”
哈克特和他的领导团队面临华尔街分析师的严格审查,他们被要求提供更清晰的规划。哈克特表示,更多细节将随后公布。
“我们完全致力于尽快公布更多细节,但我不能打乱流程。”他说:“我和整个公司的第一要务是让我们的利益相关人了解最新情况。”
01.中国难题
福特汽车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其营收、市场份额和销量均有所下降。
第三季度,福特汽车在亚太地区亏损2.08亿美元。除中国以外,该公司在亚太地区收入1.7亿美元,利润率为9%。
为提升亚太地区业绩表现,福特汽车周二对外发布系列战略举措,其中包括将福特中国全面升级成为独立业务单元,直接向福特汽车全球总部汇报。中国市场将与北美市场并列成为公司核心市场。
同时,福特汽车宣布于2018年11月1日任命陈安宁担任福特汽车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陈安宁拥有25年汽车行业经验,曾于1992年加入福特汽车,为其效力17年后,于2009年空降奇瑞汽车。重回福特汽车之前,陈安宁曾担任奇瑞汽车首席执行官、奇瑞捷豹路虎公司董事长。
眼下,这家百年企业在中国市场仍未走出泥淖,因新产品缺乏导致销量急剧下滑的涟漪正在一圈圈扩大。
根据福特汽车近日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9月其在华销量同比下降43%,其中,长安福特同比下降55%,江铃汽车同比下跌15%,进口福特环比下跌16%。而今年前9个月,福特汽车在华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0%,累计销量58.5万辆。
此背景下,陈安宁回归显然被寄予厚望,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助力福特汽车“中国2025计划”战略落地。
该计划包括,到2025年底,福特汽车在中国推出超过50款新车,其中包括8款全新SUV,至少15款福特和林肯品牌电动车型。同时,聚焦加速产品本土化进程,加速提升在中国的工程及研发能力,以及进一步优化在中国的市场、销售和服务管理。
但处于风雨飘摇中的福特中国仍难看到未来。
“长安福特这个一直要跨越百万辆,且有机会跨越百万辆的企业,百万辆之路正日渐遥远。”行业资深人士分析认为,它确确实实需要调整,关键要看调整方向。
02.利润率下滑
福特汽车第三季度利润率为4.4%,较上年同期下滑1.9%。
受北美地区推动,福特汽车第三季度收益增长7.5%至19.6亿美元。北美地区利润率与去年同期持平,为8.8%。
福特汽车称,由于停产汽车,其在北美地区的市场份额略有下降,但盈利丰厚的F系列皮卡的市场份额却有所增加。
哈克特表示,这些结果初步证明“瘦身行动”已经站稳脚跟。
再来看其他区域。该公司在南美亏损1.52亿美元,下降1%。在欧洲亏损2.45亿美元,在中东和非洲赚了4700万美元。
福特汽车表示,其移动业务第二季度亏损1.9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亏损1.24亿美元。该部门正处于大量投资阶段,几乎没有多少用来抵销收入。
福特汽车信贷收入6.78亿美元,是自2011年以来的最佳季度业绩。福特汽车净利润相当于每股29美分,比华尔街的普遍预期高出1美分。
该公司重申调整后每股收益1.30美元~1.50美元的全年目标。此前,该公司曾以欧洲和中国难题为由,将每股收益预期从1.45美元下调至1.70美元。
福特汽车股价周三早些时候收跌至每股8.18美元,但在财报公布后的盘后交易中上涨5.5%至8.65美元。
本文经授权发布, 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月初腾讯3.2亿美元增持B站后,双方的业务协同开始了。10月25日,腾讯与B站联合宣布达成战略级合作,双方将在版权方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互相开放动画片库;在采购、参投、自制动画项目方面深度合作,形式包括分摊成本、同步首播、开放优先投资权等;二次元游戏联运也是一大关注点。
“二次元”是双方在合作文件中提及最多的关键词。今年8月,腾讯宣布升级QQ动漫为“波洞星球”,定位就是二次元内容社区。B站本身就以二次元文化立足,与腾讯动漫的合作能......
作为一项美国消费者信心的先行指数,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10月终值再度不及预期,今年3月以来无法站稳100关口。消费者对个人财务状况的现况评价走低,对短期通胀预期抬升。
美国10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98.6,略逊于预期和初值99,基本符合2018年的均值98.5,但弱于9月前值100.1。
这一指数从3月开始陆续下行,下半年波动加大。8月初值曾创11个月新低,9月初值100.8创今年第二高,仅次于3月所创2004年1月以来最高纪录101.4。自今年3月创新高后,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一直低于100.00,9月初值是继3月之后今年第二次突破这一关口
分项数据中,反映消费者对自身财务状况评估的现况指数10月终值为113.1,弱于初值114.4和9月前值115.2,但明显好于8月终值110.3。反映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状况评估的预期指数终值为89.3,好于初值89.1,仍弱于9月前值90.5,9月初值116.1曾创2004年7月以来最高。
美国消费者对1年和5年的通胀预期,是美联储高度关注的调查类通胀数据。一年通胀预期的10月终值为2.90%,高于初值2.80%和9月前值2.70%,8月终值曾持平6月创2014年8月以来最高3%。五年通胀预期终值为2.40%,高于初值2.30%,但弱于9月前值2.50%和8月终值2.60%,10月初值曾创今年以来最低。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查的首席经济学家Richard Curtin指出,2018年度均值为98.5,是2000年以来最高,不过2000年也是1800年代(19世纪)中旬以来最长经济扩张周期的最后一年,而本次美国经济扩张维持了近10年,即将录得史上最长记录。
正到AMD 财报不好时,恰好英特尔公布了好于预期的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的营收为19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9%;净利润为6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2%;每股收益为1.38美元,同比增长47%,经一次性收益和成本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40美元。
第三季度,该公司的毛利率为64.5%,增长了2.2个百分点。此外,该公司还实现了73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43%。
具体来说,英特尔客户计算集团(Client Computing Group)的营收为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6%,营业收入为45亿美元,同比增长26%;平台营收(衡量处理器和主板的销量)为90.23亿美元,同比增长11%,而调制解调器、联网家居产品、无线通信和有线连接创造的营收同比增长66%。
笔记本电脑平台营收同比增长13%,台式电脑平台营收增长9%。该公司表示,这些增长应归功于商业和游戏PC的销售。
PC平台销量同比增长6%,笔记本电脑平台平均售价同比上涨4%,台式电脑平台平均售价同比上涨10%。
数据中心集团(Data Center Group)的营收为6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运营收入增长37%,至31亿美元。在数据中心集团内部,数据中心平台的营收同比增长27%,销量同比增长15%,平均售价同比增长10%。
英特尔其它业务部门的业绩也同样喜人。
物联网集团(Internet of Things Group)和Mobileye部门总共带来了11.1亿美元的营收和3.73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营收同比增长19%,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1%以上。
非可变存储解决方案集团(Non-volatile Solutions Group )的营收为10.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营运利润为1.6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亏损5200万美元。
可编程解决方案集团(Programmable Solutions Group)获得了4.96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6%,营业收入从一年前的1.13亿美元略微下降至1.06亿美元。
英特尔预计,2018年第四季度,该公司的营收将达190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33%,每股收益为1.16美元。相比之下,英特尔2017年第四季度的营收为171亿美元。
此外,英特尔还预计,2018年全年,该公司的营收将达712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33%,每股收益为4.52美元。相比之下,英特尔在2017年全年获得628亿美元营收。
(文章来源:TechWeb)
人民币兑美元进一步贬值。中间价连续第四日下调,自去年初以来首次跌破6.95,昨日失守6.94。在岸开盘即破6.95,随后进一步下破6.96。离岸跌穿6.97。
北京时间10:37,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96关口,再创去年1月以来新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97关口。
继昨日跌破6.94关口之后,人民币中间价今日下调101点,进一步跌破6.95关口,为去年1月4日以来首次,是连续第四个交易日贬值,累计跌去247点。
上一交易日人民币中间价6.9409;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报6.9498,上一交易日夜盘收盘报6.9499。
离岸人民币汇率已于昨日跌破6.96的近两年最低水平,今日早盘一度触及6.9679:
由于周三盘后和周四盘前重点科技股财报利好,美股期货上扬。周四三大股指开盘走高,标普500和道指年内重新转涨,科技股强势反弹。
标普500指数高开21.72点,涨幅0.82%,报2677.82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高开179.62点,涨幅0.73%,报24763.04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高开95.90点,涨幅1.35%,报7204.30点。
开盘半小时,道指涨250点或1%,标普500涨超1%,纳指涨超2%,涨幅接近170点。开盘一小时,道指上涨逾300点,涨超1.3%;标普500涨近1.6%,纳指涨2.4%。
标普科技和通讯服务板块各涨2%,领涨大盘,微软成为提振道指最有力成分股。科技巨头英特尔、亚马逊和谷歌将于盘后公布财报。
美股开盘,科技股出现大反弹行情。苹果目前涨超1.7%,特斯拉涨9.2%,Facebook涨2.1%,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奈飞均涨超3%。因盘前推特财报好于预期,社交媒体类股集体上涨,推特目前涨超18%,Snap涨超7%。中概股阿里巴巴涨2.4%,京东涨2.8%,B站涨4.2%。芯片股中,AMD财报不佳,盘初跌幅仍然超过10%。
明星公司中,特斯拉三季度营收、盈利、自由现金流和Model 3毛利率等关键指标均超预期,盘初涨超11%,刷新8月27日以来盘中高位至321美元,开盘半小时涨幅缩窄至不足6%。热门芯片股AMD盘初跌超20%,因三季度营收和四季度指引不及预期。
周三美股尾盘放量大跌。纳指收跌4.4%,创七年最大单日跌幅,从52周新高回落逾10%,进入技术位盘整区间。标普500收跌3.09%,道指收跌2.41%,均完全抹去了年内涨幅。据财经媒体CNBC统计,截至周三收盘,道指、标普500和纳指在10月以来跌幅高达7.1%、8.9%和11.7%。
昨日美股科技股普遍下跌,IBM收跌3.06%,英特尔收跌4.07%,苹果收跌3.43%,Facebook收跌5.41%,奈飞收跌9.4%,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跌4.8%。中概股同样集体下挫,阿里巴巴等七只知名中概股均遭重创,其中网易大跌8%,微博和京东跌超6%,新浪、阿里巴巴和百度均跌5%。
隔夜美股收盘大跌,带动亚太股市惨遭血洗。截至周四亚盘结束,亚洲股市连跌了三日,日本Topix东证指数跌至一年多新低,欧股盘初同样跟跌。
Yardeni Research首席投资策略师Ed Yardeni表示,股市技术位图景进入10月以来格外转熊,截至周三收盘,标普500成分股交投高于200日均线的数量占比跌至37%,但本轮牛市此前的类似深跌都是买入契机,相信目前美股仍处于牛市,那么最新的看熊技术信号和10月抛售是不错的买入机会。
美股微信号 Tradesmax 分析称,全球市场情绪在10月得到测试,全球股指有望录得至少六年来最差的单月表现。投资者依旧对密集财报充满恐慌,担心关税导致的成本抬升和业绩指引预警。外围不确定性因素中,除了意大利与欧盟的预算争端、英国脱欧谈判不顺利、沙特“记者门”丑闻与美沙关系紧张,人们还担心全球经济增速开始失去动能。
在其他资产方面,周四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决议基本符合预期,但行长德拉吉记者会言论意外鹰派,美股盘前一度推涨欧元兑美元突破1.14关口。
美股开盘后,美元指数由跌转涨,交投96.63,接近16个月新高,欧元重新跌回两个月低位。英镑兑美元也由涨转跌,重新跌破1.29关口,接近六周低位。美元兑日元涨0.3%,至112.53,欧盘时段日元涨破112关口。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重回6.96上方,但接近22个月最低。
原油价格从两个月新低反弹。美油WTI周四全天交投波动,欧股时段走低至66美元/桶,美股盘前逐步转涨,美股午盘前站稳67美元/桶上方。
第一,掌握估值计算方法
相关文章:美国上市公司估值计算 https://www.tradesmax.com/component/k2/item/3888-valuation
第二,能实时获取第一首资讯
相关文章: 利用突发爆炸性新闻追涨或做空美股获利 https://www.tradesmax.com/breaking-news
第三,懂得使用K线法则,精确找出支撑压力点位,识别技术形态,掌握价格规律及趋势变化,在牛市熊市短线当日获利
https://www.tradesmax.com/classes
芯片巨头AMD收入增长出乎市场意料疲软,股价盘后跳水。
美东时间24日周三,AMD公布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当季盈利略高于市场预期,但营业收入低于预期,盈利和营业收入均较二季度下滑,AMD在业绩指引中预期的四季度收入同样低于市场预期。
三季度非GAAP下每股收益(EPS)0.13美元,同比增长44%,环比下降7%,市场预期0.12美元;
三季度营业收入16.5亿美元,同比增长4%,环比下降6%,市场预期17亿美元。
三季度净利润1.5亿美元,同比增长50%,环比下降3.8%。
三季度毛利润率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至40%。
三季度计算和图形业务营收9.38亿美元,同比增长12%,环比下降14%。
三季度企业、嵌入式和半定制业务营收7.15亿美元,同比下降5%,环比增长7%。
预计四季度营收约为14.5亿美元,误差±0.5亿美元,市场预期为16亿美元。
AMD CEO苏姿丰在声明中表示,AMD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已经连续五个季度得到Ryzen系列芯片、EPYC系列芯片和数据中心图形产品的推动,客户和服务器处理器销售大幅增长,但图形渠道的销售三季度下滑。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她还提到,图形处理器部门受到加密数字货币需求下滑的伤害。
今年的加密数字货币大跌导致AMD在挖矿相关显卡方面的收入剧减。AMD财报在介绍计算和图形相关业务时称,去年第三季度,区块链相关的GPU销售在AMD总营业收入中约占“高个位数百分比”,而今年三季度,这类销售收入“可忽略不计”。
AMD称,三季度计算和图形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大增得益于Ryzen系列芯片销售强劲,环比下降源于渠道库存高。
盘后公布财报后,本周三本已收跌9.17%的AMD股价跌幅进一步扩大,盘后跌幅一度超过22%。截至周三收盘,AMD股价本月已累跌27%以上,今年前9个月还累涨约180%。AMD下跌的同时,竞争对手英伟达盘后一度跌近4%,不过劲敌英特尔股价盘后逆转日内跌势,涨约1.5%。
AMD公布财报前,本周三美国半导体类股已经集体大跌。英伟达收跌9.79%,Cypress半导体收跌10.23%,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收跌8.15%,Amkor科技收跌7.12%,Teradyne收跌6.12%,英特尔跌4.67%。
进入10月,此前高歌猛进的美股半导体类股领跌科技股。截至本周三,10月尚未满一个月,半导体行业股指费城半导体板块指数(SOX)已经跌超16%。上周五,SOX自2016年8月以来首次出现了所谓“死亡交叉”,即50日均线低于200日均线,这预示着将进入熊市。
美股投资网上月末提到,随着供应过剩、技术瓶颈以及贸易争端的加剧,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在内,越来越多华尔街机构开始对美股的“动力引擎”芯片股发出警告。
高盛上月报告认为,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将迎来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RAM)内存芯片的超量供给,“内存芯片需求的滚雪球式下跌,将导致内存芯片价格暴跌”,一般内存芯片下行周期将持续几个季度,消费者将延迟采购来等待更低价格,进而带动价格加速回落,整个行业跌幅或较投资者最初预期更为恶化。
高盛上周四报告又警告,预计芯片股将出现周期性调整,首要原因是,月度半导体产量明显高于高盛认为的长期趋势线。建议投资者对半导体股保持选择性。
本周三,科技股惨跌,纳指重挫4.4%,创七年多最大单日跌幅。但AMD股价经历本月大跌后今年仍有一倍以上的涨幅,近来还有分析师明确表示看好AMD前景。
加拿大皇家银行(RBC)分析师Mitch Steves在本周二的报告中表示,2019/2020年,AMD在服务器市场的份额可能大幅提高,在中高端个人电脑方面可能也明显增长。考虑到AMD明年会推出7nm产品,可以期待明年AMD的表演。
其实早在一个多月前,美银美林的分析师就提到过AMD的芯片工艺优势。
当时美银美林报告称,英特尔将原定于2016年发布的10nm芯片推迟到2019年末节日购物季推出,AMD打算明年推出更高级的7nm芯片,代表AMD服务器微处理器的计算能力和能效更高。
道指暴跌600点,标普跌超3%,双双回吐年内全部涨幅,纳指重挫4.4% 创七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曾经风光无限的科技股几乎全线重创,而对于全球经济增长及企业业绩的担忧更是在本月推动了股市加速下跌。
由于对避险资产的需求增加,市场对国债需求量已经连续两天上涨。
投资集团Sender Company and Partners的首席投资官Adam Sender表示:“美股现在已经相当惨烈,谁知道(坏日子)什么时候会结束?”,并直言“我现在防守准备十足”。
尤其是昨晚多家明星公司惨淡的三季报公布后,不仅拖累美股加速暴跌,更使得市场的恐慌情绪持续蔓延。
具体而言,英伟达跌幅居前,收跌9.79%,奈飞收跌9.4%,亚马逊收跌5.91%,Facebook收跌5.41%,微软收跌5.35%,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跌5.18%。
美股暴跌原因:
就业方面,时薪增速创新高、整体失业率维持历史低位,美国劳动力市场已进入充分就业阶段。剔除天气因素影响,8-9月美国非农数据仍整体向好,时薪增速突破2.5%-2.7%区间,达到2.9%,创2009年新高,失业率再度下探至近50年历史低位3.7%,劳动参与率62.7%,整体失业率空间进一步压缩。
消费方面,美国消费支出高位震荡。作为拉动美国经济的主要力量,个人消费支出在2季度GDP增速中贡献超60%。9月密歇根大学消费信心指数从3月至8月一轮波动下行趋势中反弹至100.1。从历史数据来看,当前美国消费已处于历史高位。
投资方面,得益于特朗普减税红利,当前美国ISM制造业PMI以及非制造业PMI仍维持高位,但政策红利效果边际递减,房地产投资放缓。从工业投资来看,据我们估算,美国特朗普的减税法案预计十年减税1.5万亿美元,但主要侧重于降低企业所得税带动企业投资。具体而言,企业所得税减税约1.2万亿美元,主要在前几年体现,其后减税效应边际递减,如后期特朗普基建项目未被国会通过,则投资将趋于平缓;从房地产投资来看,根据我们提出的房地产分析框架——“长期看人口,短期看金融”在美国同样适用:人口方面,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速将于2018-2019放缓跌幅,并于2021年再度快速下行。短期金融方面,伴随美联储加息进入下半场,基准利率上行带动市场利率、抵押贷款利率中枢上移,工业投资、地产投资成本抬升,对投资带来下行压力,房地产投资逐步放缓。当前美国30年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已快速攀升至4.71%,回到2011年5月水平。此外,6-8月美国新房、成屋销售折年数均明显放缓,最低分别达60.8、53.4万套,创2018年来新低,美国标普20中大城市房价同比增速自2月连续七个月下滑至9月5.92%,富国银行住房市场指数创2017年9月新低。
出口方面,美国贸易逆差原因主要在其自身,贸易摩擦升级难以拉动出口大幅上行。由于市场抢出口,短期内中美贸易摩擦反而扩大美国货物贸易逆差,6-8月美国对外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同比月度增幅分别达2%、13%、20%。80年代的美日贸易战短期内并未降低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反而持续扩大,贸易战只能带来贸易顺差国的变化,无非是从当年的日本转移至当前的中国以及以后的越南等。我们在前期报告多次阐明,美国贸易逆差主要由美国低储蓄过度消费模式、全球价值链分工、美元国际储备货币等因素引起(详见《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本质、应对和未来沙盘推演》),叠加美欧日零关税区推进困阻仍存及新NAFTA签订存在滞后效应,出口难以对美国经济带来正面影响。
AMD收跌9.17%,盘后更是大跌超过20%。AMD三季度的财报显示,虽然该公司盈利高于市场预期,但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四季度营收指引均低于市场预期。
进入10月,此前高歌猛进的美股半导体类股领跌科技股,高盛上周警告称,预计芯片股将出现周期性调整,首要原因是月度半导体产量明显高于高盛认为的长期趋势线,并建议投资者对半导体股保持谨慎。
而周二公布三季度财报的美国工业巨头3M和德州仪器同样遭遇了滑铁卢,业绩不及预期后还双双下调了盈利展望。卡特彼勒同样如此。
在美股盘中交易时,TD Ameritrade首席市场策略师JJ Kinahan表示:“最后几分钟感觉有点像是恐慌性抛售,而这是我第一次这样直面这种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