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Brandon

 

本周一(711日),在大型科技股领跌下,美股集体低开低走,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截至收盘,标普和道指均连跌两日,道指回吐上周三以来过半涨幅。反映了投资者对即将发布的6月美国CPI消费者通胀数据和本周开启的企业财报季存在不安情绪。

美国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将于周三公布,预计包括食品和能源在内的整体通胀率将突破突破5月份的8.6%,达到接近9%的水平。如果该数据创40年来新高,将为美联储7月份大幅加息提供依据。

本周四、五,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等银行股的二季报将率先打响美股财报季,投资者将密切关注企业利润是否受到高通胀的侵蚀,以及盈利预期是否下调。

美元指数周一创20年来新高。投资者仍在关注美国国债收益率倒挂现象。10年期美债收益率日内最深下行超过13个基点,失守3%关口,日低跌破2.97%

对货币政策更敏感的两年期收益率最深下行近11个基点,仍站稳3%上方,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保持倒挂。两年/5年和5/10年期美债收益率曲线均倒挂,反映出市场对美联储激进加息即将引发经济衰退的担忧。

高盛戳破美国繁荣就业假象

顶级投行高盛认为,上周五公布的非农报告夸大了就业增长,实际上美国的劳动力市场正在放缓。

这家投行指出,报告中的家庭调查显示,6月份就业人数减少了31.5万人,是20203月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第二大单月降幅,仅次于今年4月份减少的35.3万人。这意味着实际上,美国过去三个月几乎没有就业增长。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写道,家庭调查的数据偏差通常要比机构调查要来得高,但家庭调查实时体现了净新增创立企业的变化。这意味着,在处于经济周期性转折点时,家庭调查的可信度往往比机构调查强。

“这表明最近几个月仍然强劲的非农就业数据可能夸大了真实的就业增长。”Hatzius强调,“毫无疑问,劳动力市场正在放缓,”他指出这种现象已经体现在职位空缺数、每周的失业金申领人数和企业调查数据,以及一些企业放缓或冻结招聘声明。

和马斯克“分手”后,推特之路艰难

由于上周五马斯克宣布他将终止履行,此前425日达成的价值440亿美元(每股54.20美元)收购推特的计划。另很多投资者看跌推特。他们纷纷抛售该股并行使看跌期权,周一收跌11.3%

周一,推特在富达的买入和卖出榜上排名第四,卖出约2700次,买入约1500次。该公司的股票交易量也创下了约两个月来的最高水平,成交额达22亿美元。

华尔街的分析师一致认为,如果马斯克的收购要约落空,推特股价可能会继续下挫,甚至跌破30美元。

海外最大中国ETF单日净流入创纪录

来自ETF.com的数据显示,海外最大中国股票ETF 630日吸收资金净流入3.33亿美元,这是这只ETF2011年设立以来的新高。海外五大中国ETF 过去一个月合计吸收资金净流入37.60亿美元,

这五只ETF分别为跟踪MSCI中国指数的MCHI,跟踪中概互联网指数的KWEB,跟踪沪深300指数的ASHR,跟踪富时中国50指数的FXI,跟踪标普中国指数的GXC

此外,万亿美元资管机构-资本集团旗下主动管理ETF全面加仓中国,对持仓的绝大多数中国股票进行加仓,并于近期新建仓阿里巴巴。

在海外,中国ETF 二季度的表现遥遥领先,成为全球的一抹亮色。构人士认为,这背后的原因包括疫情改善,财政政策支持,行业监管政策进一步明朗等。

 

 

 

6月非农数据公布前夕,美股周四收高,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均录得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美国WTI原油期货回升,天然气期货暴涨14%。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增加,就业需求放缓,这是个利好因素,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高通胀,低失业率,或低通胀,高失业率,现在市场就希望失业率越来越高。

根据美股大数据 StockWe,成长股近期的表现明显优于价值股,前期深度大跌的科技成长股在10年美债下跌的环境下出现反弹,先买后付 AFRM 大涨17%FUBO +13%,如果成长股持续反弹,这将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表明市场的预期正从一直以来的加息转向美联储2023年最终会降息,这也意味着市场估计美联储的鹰派姿态目前可能已经见顶。

电动车板块也出现大涨特斯拉大涨5.5% , 蔚来 NIO 大涨8%XPEV 上涨5%,两只充电桩股 BLNK CHPT 分别上涨11%10.4%在美股大数据量化交易终端上,我们可以清楚看到 CHPT的看涨期权海量成交,总权利金超过600万美元。

2022-07-07 16-18-56

Call Put 比例超过2400%,冲到列表前3

今天芯片板块也强劲反弹,芯片指数 SOXL 大涨13% AMD  英伟达 QCOM 等热门芯片股分别大涨超5%。原因是市场研究机构Yonhap Infomax调查数据显示,尽管智能手机和家用电器的需求放缓,但得益于强劲的半导体业务,三星电子公司预计第二季度的营业利润将增长15%以上。

对服务器和数据中心所用内存芯片的强劲需求支撑了该科技公司的稳健表现,截至6月底的前三个月,DRAMNAND闪存的全球出货量分别增长了9%和2%。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AG)上周的一项调查显示,72%的受访者预计标准普尔500指数首先会跌至3,300点,而不是反弹至4,500点。90%的受访者预计美国2023年底前会出现经济衰退,20%的受访者预计今年就会出现经济衰退,比例远高于1月份的37%2%

美联储理事Christopher Waller称,通货膨胀是对经济活动征税。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被夸大了。他肯定支持在77日再加息75个基点,9月可能再加息50个基点。之后,我们可以讨论是否要回到加息25个基点的步伐,或者如果通胀没有降温的迹象,我们就必须做更多。

他表示他的信心来源于强劲的美国劳动力市场,因为他相信经济可以承受更昂贵的借贷成本。经济学家估计6月份的非农就业人数增加了26.8万人,月度就业报告将于周五发布。沃勒预计此次非农新增人数在27.5万人左右。

最后,给出标普500每股盈利趋势图

历史上标普大回调后的一年回报率数据

美股筑底是一个过程,所以我们正在努力度过这个过程。我们认为,即使现在市场还没有触及低点,它们也已经接近了。

 

 

现在美股市场上的分歧并不是很大,因为整个金融界也好,学界也好都在唱衰美国经济,导致成交量这个关键指标一直处于低于平均水平。

成交量放大是怎么产生的呢?根本的原因就是投资者之间存在着意见分歧,市场分歧促成成交,有人觉得要涨,有人觉得要跌,大家的意见不一致嘛!那怎么办呢?觉得要涨的人会去买,觉得要跌的人会去卖,这一买一卖之间呢,它就产生了成交量。

 

成交量和价格之间的密切关系,反映了市场上所有参与者(人或电脑)的心理和行为,对于每天宏观因素的解读,选择的方向是往上还是往下,通过量价的分析往往能帮助我们找到这次美股熊市中的底部。

今天的视频超硬核,我会把量价的精髓掰开了,揉碎了,给你们讲清楚,看完本期视频绝对会颠覆你对量价关系的认知,彻底了解根本逻辑,到时候是守住现在还是逢低买入的答案迎刃而解,即便你是小白的话,也能让你拨开心中的云雾。大家好,这里是美股投资网,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分析师的频道,喜欢我们的视频记得点个赞,关注我们,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吧!

所谓量价关系,无非是成交量和股价之间的关系。股市里面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叫做所有的技术形态,都可以骗人,唯有量价关系不可以作假。其实股市里面,如果你真正的能够理解量能和价格的关系,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超过了80%以上的散户投资者。技术分析以量价为核心,指标形态结构,情绪,题材,只是作为搭配。

要搞清楚成交量和股价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首先要先掌握一个底层的规律。在整个的市场上面,在筹码的运作过程当中,无非就是两种状态。一种状态是积累,第二种状态是消耗。

价格如果在一个上涨过程当中,对于多头的筹码来讲,其实它是一个相对的消耗过程,因为资金是有限的。也可以这样理解,比如说你去爬山,爬山的过程当中伴随着就是你体能的消耗,爬的越高,消耗越大。那行情越上涨是什么推动呢?就是多头的整个交易意愿,它更加的强烈,所以才推动了多头继续的运作,但是整个过程对于多头的意愿来讲是一个消耗的过程,就像爬山,越累,你就越不想爬。价格上涨的时候其实也在引发空头的施压,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对于空头来说呢,价格的上涨过程当中其实就是自身筹码的积累过程。

 

我们来通过具体的案例,这样大家更清楚一点。

首先来说一下缩量,在20211220日标普500走出新高的时候,成交量是突然出现了很明显的萎缩,而且这情况一直持续了10几天,每天都是很低的成交量,就像一个人爬到山顶精疲力竭,能量都被消耗完一样。这时候,我们就要警惕了,是否空头会在多头最脆弱的时候趁机袭击。果然,就在成交量恢复正常的第一天,股价立即出现一个大跌,随后美股就一路震荡走低,美股牛市就此终结。

接下来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成交量放大,如果整个的市场的资金是一定的,那么它在短时间消耗的越多,那么整体上升趋势的持续时间就变小。大部分的这种伴随着持续放量的上涨过程,一般来说都有可能是所谓的快牛行情,它后面的调整的幅度行情,回落的幅度相对较大。就是比之前的量还要大,

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行情在相对高位的时候,就是你前面已经看出来有一段上涨了,这个时候又再次的放出大量,那么这种情况都是在我们持有多头的时候,需要重点去注意的,它很有可能会形成一些阶段性的拐点,也就是整个的趋势的延伸可能会遇到问题。

行情在整理的过程当中,成交量看不出来什么,但是一且突破价格向上走,那么整个的成交量全部起来。那么成交量放大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一方面是多头介入的这个量级比较多,但是大量同样说明了空头的量也是巨大的,代表了说在这个层面上多空的分歧十分巨大。

 

Miller Model 米勒模型

这让我们联想到一个经典的理论:Miller model,米勒模型,它可以说是解释股市中量价关系的最经典的理论,直到今天都是研究价量关系中最有效也最有影响力的。

它认为,正是因为投资者之间存在意见分歧,才会产生成交量,这个意见分歧越大,成交量就越大。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大家可以品品是不是这么回事儿啊?米勒模型还认为,当人们的意见分歧最大的时候,往往是股价最高的时候,也可以说股价高估越严重。这个理论也是正确的。因为在任何一个投资市场,它都存在着卖空限制。当意见分歧最大的时候,也就是买方和卖方势均力敌的时候。

比如说十个人里边儿五个人看涨,五个人看跌,这是意见分歧最大的时候啊。你明面上看着势均力敌,但是实际上看涨的力量还是占优的,股价最高,因为存在着卖空限制。那什么是卖空限制呢?为什么说势均力敌了,买方的力量还要高于卖方的力量呢?其实不难理解啊,任何一个市场对于卖方的限制啊,都是多于买方的,比如卖空的人要提供更多的保证金。

米勒模型呢,还可以进行延伸。意见的分歧产生了成交,意见分歧越大,成交量越大,由于卖空限制的存在,导致股价越高,当意见分歧达到最大的时候啊,也就是买方和卖方完全是势均力敌的两个阵营,成交量也是最大的时候,股价也最高,这就到了我们所说的牛市的顶点。反之。意见分歧越小,成交量越小,股价越低,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熊市底部。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大量只代表一件事情,没有利多利空之说,如果最客观中立的表达就是大量就代表分歧越大,分歧越大,越有可能会带来拐点。意见分歧到了最小的时候,成交量最少,股价也就到了最低的时候,也就是说到了熊市的谷底了。这个时候再配合好消息的带动,成交量大增,股价上涨,大概率是会吃到一波不错的行情。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如果价格稍稍的上涨,稍有一些上涨的利润,就有大批量的人想去卖出手中的头寸,那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市场投机的属性非常强,交易者的筹码是一个松动的状态,他不愿意一直持有这个标的物,所以行情只要稍稍一上涨,大批量的卖单就出来了。这个我们可以通过今年美股的反弹轻而易举的看出来。

那么大批量的卖单出来之后,只有大批量的买单进入,那么才有可能让这个价格短暂在当天维持在高位。但是我们刚才说这样的方式持续的话,会特别消耗多头的买入力量。同样的资金量如果每天都是温和的成交,那么它会持续的时间很长,但是它集中在这两三天,就把多头想买入的那些量全部消耗掉,那么这个上涨的时间有可能就会大大的缩短,因此你可以看到在这个行情当中每次稍微一上涨就放量,那么整个行情就是一个非常偏向于震荡的,那么每次上涨可能都会大幅的回调。

米勒模型对我们投资实践的指导意义是什么呢?如何判断买进、卖出的时机?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你只需要记住一点,这也是股票市场上一个广泛流传的说法:利好出尽是利空,利空出尽是利好。

这就让我们想起来了之前的行情。54日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符合预期。消息发布之后,美股全线上涨。再比如615日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符合预期,是1994年以来的首次呀!结果呢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涨。我们要知道在金融学上加息对股市都是利空的。

有一句谚语是这样的:“buy on the rumors, sell on the news”,谣言起则买,新闻起则卖。如果一件事情还在传闻阶段,则买入,如果已经落实且发布消息了,则应该卖出。这就类似于我们常常说的:利好出尽是利空,利空出尽是利好。

这个结论被很多著名的交易员证实,他们根据Miller model,在上市公司年报、季报发布的时间窗口,按投资者的意见分歧和卖空约束指标来构建对冲组合:买入股价最高估组并卖出最低估组,观察该组合在公告日前后共21天的收益率变化。

研究发现,该组合在盈余公告日之前,对冲投资组合的买入并持有收益逐步提高,到公告日前一天,收益达到顶点。公告日当天,收益率迅速回落,随后逐步降低。

这个结果就说明了,投资者对于公司的盈余公告最为关注,在公告发布之前,大家竞相竞猜,换句话说,传闻期投资者的意见分歧达到最大,股价被极度高估;随着公告的发布,谣言变成新闻,投资者的意见分歧迅速消失,股价回落。这就支持了那句谚语“buy on the rumors, sell on the news

但是如果你想坚定的持有一支个股或者指数,选择进场时机。那么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基本面向好,无潜在风险,也就是说避免的持有期间爆雷,导致价格一泻千里,被套其中。这也就回答了我们视频最开始的问题,应该守住还是考虑逢低买入的争论。基本面不好,但是最近行情确实不错有反弹,那么你可以逢低买入,但是时间不要太久。

第二,具备可炒作的热点题材,也就是说要给市场一个上涨的理由,最好理由充分点,理由不充分,也没人会去顶风作浪,即使有也不会太放肆。

第三,受到看多资金的关注,看多资金可以是散户,也可以是机构。不过单靠散户资金合力推动价格希望不大,除非有较大的利好否则很难引发散户合力。而机构的力量则不同,在满足前两点的情况下,同时掌握一定数量的筹码后,仅靠单方力量即可推动价格并引导交易情绪。

第四,就是我们提到的,意见分歧越小,成交量越小,股价越低。这时候进场时机最佳。

 

 

市场担忧全球衰退可能抑制燃料需求,超过了对供应中断的恐慌,原油价格日内暴跌10%,美油自今年5月以来首次跌破100美元/桶。从能源到金属再到农产品,大宗商品的价格纷纷出现了回落,这让人们看到了通胀开始缓解的希望。伦锡跌超5%,伦锌大跌4%;被视为世界经济晴雨表的伦敦铜价日内跌近4%,创下了202012月以来的盘中最低点,小麦、玉米和大豆的价格都回落至3月底的水平。

摩根大通大宗商品策略师Tracey Allen表示,在截至624日的一周内,约有150亿美元资金撤出了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部分原因可以看作是投资者的撤退。但值得注意的是,原油的供需基本面并未发生变化。

周二美股三大指数开盘均跌超1.5%,标普500指数一度下跌2%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提振了科技股,特别是成长股的估值变化,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午后均大幅拉升,最终由跌转涨。

美国2年期与5年期国债收益率呈现倒挂,为20202月以来首次。于此同时,2年期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了今年以来的第三次倒挂。

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统计数据显示,1976年以来,除了1998年,2/10年期美债收益率每次发生倒挂后,美国经济都陷入了衰退,不过时滞有长有短,从10个月到33个月不等。

具体看,从上世纪七十十年代到现在,美债收益率曲线共发生了6次倒挂,分别出现在19788月至19805月、198812月至19903月、19985月至19987月、20002月至200012月、200512月至20076月和20198月。

然而,华尔街分析人士说,经济衰退可能是温和的,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周二表示,预计美国将避免陷入衰退:

″市场一直在为衰退做准备,现在它可能会欣然接受,市场开始展望明年,无论目前的衰退环境如何,明年很可能是经济复苏的一年。”

本周关键事件

投资者关注周三发布的美联储6月会议纪要、本周多位FOMC票委讲话

周五的美国6月非农就业

欧洲央行的最新货币政策讨论记录,以期揣测欧美加息路径。

这表明主要央行可能持续引导本周市场情绪,经济学家预计6月美国非农新增就业会环比降温。

 

 

近期以来,从能源到金属再到农产品,大宗商品的价格纷纷出现了回落,这让人们看到了通胀开始缓解的希望。通胀如果见顶甚至出现回落,那么美股也将迎来复苏。

  美国天然气上个月暴跌逾32%,美国WTI原油上月下跌7.6%,小麦、玉米和大豆的价格都回落至3月底的水平,自5月初以来棉花价格跌幅超过三分之一;LME期铜价格上周刚刚跌破了每吨8000美元,这是2021年初以来的首次。随着关于全球经济衰退的警告声甚嚣尘上,几乎所有工业金属眼下都面临承压。

  当然,从更长时间来看,许多原材料的价格仍处于高位,但价格确实是在回落了,而且仍然处于下跌趋势中。基金管理公司Navellier & Associates首席投资官路易斯·纳维尔指出:“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是通胀正在降温的明确证据。”

  在美股创下数十年来最为糟糕的上半年表现时,以能源股为主的大宗商品公司股票是投资者为数不多的避风港之一。尽管石油生产商埃克森美孚和西方石油公司的股价已较本季度早些时候的高位下跌,但它们今年上半年的涨幅分别为44%105%

  交易员和分析师表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部分原因可以看作是投资者的撤退,此前他们涌入能源、金属和农作物市场以对冲通胀。摩根大通大宗商品策略师Tracey Allen表示,在截至624日的一周内,约有150亿美元资金撤出了大宗商品期货市场。

  StoneX Group的大宗商品经纪商Craig Turner表示:“我不知道美联储的政策是否已经令经济放缓,但现在基金经理们认为经济正在放缓。”

  供给端的压力也在缓解,美国能源情报署(EIA)上周发布报告称,在截至624日的一周内,美国平均石油产量为1210万桶/日,是自2020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受该国自由港爆炸事故的影响,将更多的天然气留给了国内市场,导致天然气近期出现暴跌。更高的抵押贷款利率也在给房地产市场降温,降低了原材料的需求。

  分析师指出,大宗商品的价格的暴跌将使火热的通胀降温,美联储也就没有必要大幅收紧货币政策了,美股也将重新开始上涨。

 

 

由于上海工厂因停产,特斯拉公司在截至6月份的三个月里在全球交付了254,695辆汽车,结束了两年来的季度环比增长。

这一结果于周六公布,低于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测得出的26万辆汽车交付量的预期。这个数字低于特斯拉前三个月创纪录的310,048辆,但高于去年同期的201,250辆。

特斯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供应链持续面临挑战,工厂关闭超出了我们的控制。”

对特斯拉来说,交付数据是一个受到密切关注的指标,因为它能让人洞察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可能的财务表现。这一数字也被普遍视为电动汽车需求的晴雨表,因为这家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公司 TSLA 一直引领着电池动力汽车市场。

我们美股投资网看到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警告称,这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季度”。但上海的停摆可能让最近一个季度的数据显得有些异类。马斯克今年早些时候表示,他预计第三和第四季度的产量将“大幅提高”,特斯拉今年的产量有望扩大到150万辆以上。

特斯拉没有按地域划分全球销量,但美国和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其最大的市场。该公司目前生产Model SX3Y车型,并计划开始生产皮卡、半卡车和跑车。

在本季度即将结束的日子里,虽然马斯克在Twitter上保持沉默,但其他高管向客户交付了汽车,包括设计总监弗朗茨·冯·霍尔zhausen。季末往往是全员出动的时刻,全公司的员工都会在最后几个小时帮忙送车。

 

 

马斯克自从C位出道”以来,已经近10天在社交媒体不发表任何推特。对于这位正在以440亿美元收购推特的亿万富翁来说,这是他近5年来最长沉默。

据美国犹他州《德律撒新闻报》报道,在马斯克沉默的这段时间里,其推特账户粉丝数量超过一亿,在推特用户中排名第六,仅次于奥巴马、贾斯汀·比伯、凯蒂·佩里、蕾哈娜和C·罗纳尔多。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的这次推特“静默期”恰巧发生在他的18岁的儿子泽维尔申请改名“换性”,要和马斯克断绝关系的消息曝光之后。马斯克在621日的一封电邮中回应称,要捍卫“女儿”的隐私权:“她不想成为公众人物。我认为捍卫她的隐私权很重要。”

在那之后,马斯克的推特账号就陷入了沉默。这样的“沉默”无疑会让投资者感到紧张。对部分投资者来说,马斯克就是特斯拉,特斯拉就是马斯克。

马斯克没发推特的原因有很多,美股投资网猜测这位企业家收购推特这家社交媒体在做出努力可能是最大的一个原因。沉默可能意味着谈判正在进行。

推特最近向马斯克提供了一大批数据。这些数据主要与推特上的2.29亿日活跃用户和每天约5亿条的推文有关。但马斯克认为,这些数据还不足以分析出推特上的机器人账号比例。

为此,马斯克又于上周五向推特发出了另一封律师信,要求推特提供更多信息。事实上,推特一直在“竭尽全力”地满足马斯克的要求。

而关于该应用程序上机器人数量的数据,以回应他对垃圾邮件账户的担忧。他认为这个数字可能比推特说的要高,而且这个差异可能会影响公司的价值。

现在推特拒绝评论马斯克沉默的原因。

马斯克也可能退出推特,因为他一直在其他论坛上与投资者交谈。马斯克在过去几周出席了彭博社和英国《金融时报》举办的会议。他还采访了硅谷的特斯拉车主。

这些事件让人们对他的推特收购、特斯拉在得克萨斯州和德国新工厂的产量增长、电动汽车竞争以及该行业的供应链问题产生了一些不同的见解。

更令人担忧的问题是马斯克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他的推特习惯展开的斗争,以及他是否在遵循2018年的一项协议。也就是让特斯拉董事会批准他所有可能影响市场的推文。这场“战斗”可能会愈演愈烈,不得不暂停发推文。

对投资者来说,发推特似乎是一个奇怪的话题,但在推特上关注马斯克以及特斯拉的任何信息是都必须做的事情。因为马斯克会在平台上发布有关生产、车辆和其他特斯拉项目的重要消息。更重要的是,特斯拉不像传统汽车公司那样做广告,马斯克就是非常形象的代言人。

马斯克的沉默也许是一件好事,为什么呢?在201710月马斯克最后一次没有发推文之后的三个月里,特斯拉的股价上涨了约10%,比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约1%

特斯拉今日上涨1.24%,价格为681.79美元。

 

 

伴随着全球经济前景下行,传统电子消费品需求下跌,芯片代工业开始面临砍单潮。

据台湾《电子时报》报道,行业龙头台积电日前罕见经历三大客户同时调整订单。在手机方面,苹果公司下调iPhone14首批9000万台出货目标,砍单规模达到一成。PC芯片领域,AMD和英伟达也因PC市场需求急跌及“挖矿”热潮消退要求调整订单。其中,AMD调减今年第四季度至2023年第一季度共约2万片7/6纳米订单,英伟达NVDA 则要求延迟并缩减第一季度订单。

受此消息影响,台积电美股周五盘前下跌近4%。虽然三大客户集体调整订单。但分析认为台积电所受业绩影响或相当有限:苹果下修iPhone 14订单已在公司预期中;AMD虽然调整7/6纳米订单,但关键的5纳米服务器订单并未修正,公司同时接受台积电涨价,因此整体影响应该不大。

台积电的订单调整并非个案。在当地时间周四盘后的业绩会上,芯片巨头美光科技大幅下调下季财报指引,调整后EPS1.43-1.83美元,远低于分析师预期2.57美元;调整后收入68-76亿美元,同样低于分析师预期91.4亿美元。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存储芯片制造商之一,美光的产品主要用于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此外美光还通过在数据中心、电动和互联汽车、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扩张实现增长。公司此次大幅下调业绩预期,或许暗示芯片行业的需求已出现大幅下跌。

市场分析认为,伴随着全球经济下行,下半年传统芯片应用领域的市场情况将继续恶化,芯片行业去库存、砍单潮或将延续。除部分先进制程及22/28纳米主流制程依旧抢手外,其他成熟制程芯片产能需求还将继续松动。

虽然半导体市场过去两年的高增不再,但整个行业内仍存在结构化的机会。在传统电子产品需求萎缩之际,新能源车用半导体领域仍有继续增长的动力。对比半导体芯片厂的情况,意法半导体、恩智浦、德州仪器等车用半导体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仍处于历史低位,这也同样验证了车用半导体领域的结构化表现。

 

 

半导体制造巨头美光科技Micron代号MU 发布了截至2022622022财年第三财季的业绩,虽然其第三财季逆势录得营收符合市场预期、调整后每股收益高于预期,但由于其第四季度业绩指引远低于预期,盘后美股股价一度跌超6%,后跌幅收窄。相关 AMD NVDA INTC QCOM TSM

美光业绩指引反映出其两个关键市场的放缓:电脑和智能手机。虽然美光高管在描述未来需求时所用的表述是“有所减弱”,但从具体数字来看,芯片行业的需求或已出现了断崖式下降。

受到供应链阻力、消费者支出大幅放缓等综合因素影响,美光股价在过去一年一直处于稳步下跌趋势,12个月内下跌了约30%;年初至今,美光股价累计下跌40%

对于美股投资者来说,在未来几周随着第二季度财报季正式拉开序幕,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三季度盈利高于预期

具体来看美光核心财务指标:

第三财季调整后EPS2.59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2.45美元。

第三财季调整后收入86.4亿美元,符合市场预期。

第三财季调整后毛利率47.4%,略低于分析师预期47.9%

第三财季运营现金流38.4亿美元,逊于分析师预期44.2亿美元。

第三财季回购了约1380万股普通股(9.81亿美元),季度末拥有现金及等价物119.8亿美元。

具体来看其按部门的营收情况:

计算机和网络业务部(CNBU)录得38.95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增加18%,环比增长13%

移动业务部(MBU)录得19.67亿美元,同比下降2%,环比增长5%

存储业务部(SBU)录得13.41亿美元,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15%

嵌入式产品业务部(EBU)录得14.35亿美元,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12%

四季度业绩指引惨淡

此外,美光科技也发布第四财季业绩指引,并宣布将在726日以现金形式向截至2022711日营业结束时在册的股东支付每股0.115美元的季度股息。

预计第四财季调整后EPS1.43-1.83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2.57美元。

预计第四财季调整后收入68-76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91.4亿美元。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存储芯片制造商之一,美光的产品主要用于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此外美光还通过在数据中心、电动和互联汽车、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扩张实现增长。

与更广泛的半导体市场相比,内存行业历来更具周期性,并受到定价的严重影响,今年以来受到PC和智能手机市场波动的影响,美光科技也经历了需求疲弱,从而导致增速放缓,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表示:

由于我们的团队在技术、产品和制造方面的出色执行,美光在第三财季实现了创纪录的收入。最近,行业需求环境有所减弱,我们正在采取行动,在2023财年缓和我们的供应增长。我们对内存和存储的长期市场需求充满信心,并为实现强劲的跨周期财务业绩做好了准备。

Mehrotra在上个季度曾表示,与许多公司一样,近期美光看到能源、运输、原材料和工人工资费用都在上涨。不过他也表示,美光能够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来提高效率,从而抵消通胀压力。

华尔街对美光的长期评价仍然很高,75%的投行仍予“强力买入”评级。鉴于美光股价已经从高点下跌了近45%Zacks此前表示,美光股价较其10年高点折让约85%,投资者可以在等美光发布最新业绩指引后再做出投资决策。

 

 

630日周四,美股周四收跌。三大股指结束了上半年的交易,标普500指数录得1970年以来的最差上半年表现。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

美国5PCE物价指数同比6.3%,预期6.4%,前值6.3%

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升4.7%,预期上升4.8%,前值上升4.9%,是去年 11 月以来的最小涨幅;

环比上升0.3%,预期上升0.4%,前值上升0.3%。美国5月份个人消费支出环比增长0.2%,预估为0.4%

具体来看,5 月份的 PCE 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6.3%,其中,能源价格上涨 35.8%,食品价格上涨 11.0%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 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4.7%

5 月, PCE 中的服务支出增加了 762 亿美元,商品支出减少 435 亿美元所抵消。服务领域,以住房为主的住房和公用事业、以国际旅行为主的“其他”服务和医疗保健的增长是最大的贡献者。商品方面,以新车为首的机动车和零部件支出的减少,汽油和其他能源商品增长。

5月,美国个人收入增加了1134亿美元或环比增加0.5%,个人收入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薪酬,而政府社会福利减少。薪酬方面,主要是私人和政府工资和薪金的增加,这部分增长由非农收入带动。社会福利方面,减少的部分主要来源于“其他”福利,部分被医疗补助和医疗保险的增加所抵消。

美国个人支出增加了 383 亿美元,个人储蓄为 1.01 万亿美元,个人储蓄率(个人储蓄占可支配个人收入的百分比)小幅上升至 5.4%,为三个月高位,但仍接近 2009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高通胀促使美国人自去年底开始减少储蓄。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CPIPCE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5CPI通胀数据录得8.6%CPI是公众比较关心的通胀数据,而美联储是将PCE数据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正常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重要。但在非正常时期,两者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可能会削弱人们对通胀将会消退的信心。

目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FedWatch Tool)显示,交易员预期727日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75个基点加息的概率达80.8%。预计年底前还将加息至少175个基点的概率达到83.2%

 

德意志银行日前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90%的投资者预计美国将在2023年底之前进入衰退。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担忧,美联储激进的紧缩政策正将美国经济拖入衰退

历史数据似乎也应证了这一担忧,美联储在紧缩货币政策过程中实现经济“软着陆”的成功案例屈指可数。圣路易斯联储的研究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6次货币政策紧缩周期中,美国经济4次陷入衰退。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